苏希经常看《典当》三遍

苏希经常看《典当》三遍

一、苏锡常三地看“典当”(论文文献综述)

黄帆[1](2021)在《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公共建筑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钱洁[2](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陈曦[3](2017)在《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随着外国资本与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及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近代商品经济特征的民族工商企业。十九世纪末,苏锡常地区在全国率先走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路。1937年沦陷前,苏锡常地区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至顶峰,成为全国闻名的工商殷埠。涌现出众多既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又具备西方近代商业文化;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怀揣报国理想的近代工商实业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主导性、群体性、时代性,且对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工商文化。全文以此切入,主要论述了四方面内容:首先,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构方面。明确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本质属性,证实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决定关系与决定过程,构建了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间的影响逻辑,提出了式样符号与式样主体两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研究线索。其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发现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为符号拼贴,具体包含符号的引用式拼贴、变形式拼贴和重组式拼贴。证实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的近代建筑在装饰符号系统、结构符号系统、功能符号系统及各符号系统间的组织关系上皆采用了引用、变形、重组的拼贴模式。再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定义了式样主体的概念,指出它是由主要体量部位、主要装饰部位和主要特征部位所决定,以趋于一致的形态呈现、文化认同的结果显现、式样演变的过程体现为表现特点,以文化、时代、经济为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的三大类共七种式样,包括仿古典主义类、早期现代主义类及传统乡土改良式样。其中,仿古典主义类包括北美殖民式样、东南亚殖民式样、折衷主义式样,早期现代主义类包括新艺术式样、装饰主义式样和表现主义式样。最后,在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和后续影响方面。得出文化差异下工商文化与其它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的共性特征表现在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两方面。特征区别表现为形成原因上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形成过程上嫁接与移植的区别、体现范围上选择与全面的区别、意志倾向上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导致结果上散落与批量的区别、呈现形态上杂糅与纯粹的区别。证实了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后续影响表现为装饰主义式样的在抗战后的再现及解放后的延续,该式样也由此成为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现代建筑的发展先端和传承线索。

沈洋[4](2015)在《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重镇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镇先后经历了由农村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驱动的两个工业化增量扩张阶段。然而现状工业用地较为分散的布局和较低的土地使用效率已越来越不利于苏南乡镇工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和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的条件下,苏南乡镇正在进入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约束下的“存量挖潜”新型城镇化阶段,大量存量工业用地的再利用成效将成为未来苏南乡镇发展成败的关键。因此,本文着力对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城市棕地开发、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循环利用等理论的梳理,并对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相关规划实践进行考察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对存量工业用地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其次,以苏州、无锡、常州三个重点乡镇为例,从规模总量、空间分布、用地效益三个方面对苏南乡镇工业用地的现状进行剖析,明确了苏南乡镇工业用地“存量挖潜”的必要性。然而,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面临着诸多困境,本文针对这些困境,从土地产权、政府管理、企业生产、社区属性、农民意识等五个角度探究产生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为下文再利用对策和措施的提出做铺垫。最后,构建了存量工业用地分类、识别评价、有序调控的技术体系,根据已批未建型、结构更新型、低效利用型三种分类进行量化识别,将存量工业用地与其它工业用地区别开来,以此明确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实施对象。针对现状及再利用的困境,提出再利用的宏观对策,然后基于这些对策提出每种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微观措施。

朱露露[5](2014)在《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研究之家族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国家在进行一系列的基础教育改革,对义务教育改革尤其重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一下近代“义务教育”的历史或许对当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会有所启发。在近代“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苏南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颇引人注目。而苏南“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民间教育力量的推进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苏南地区重要的民间教育力量,素来重文兴教的苏南家族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发展又有何影响呢?从这个角度切入,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进行研究,或许会有新的发现。基于以上思考,本文从苏南家族教育的角度切入,以《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研究之家族视角》为研究课题,选取近代苏南地区的家族兴学现象为考察对象,在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来探究,挖掘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推进中的家族元素,并析出家族元素对“义务教育”的影响,总结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发展经验,以期对基础教育改革会有所启示。本文一共由五章和结语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关于近代江苏“义务教育”和近代苏南家族教育的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第二章概述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与家族教育的关系及其演进,提炼出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中的家族元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苏南家族元素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教育目的、教师资源、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评价的影响。第五章通过以上分析,确定苏南家族在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推进中的历史定位,并揭示若干启示。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反思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经过分析论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近代苏南家族的教育理念等家族元素深刻地影响着“义务教育”的教育目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凸显出“实学”特色,注重培养可用之才;第二,近代苏南家族以其丰富的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家族元素促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提前起步,扩大了受教育范围,促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超标发展。第三,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特点,实行切合区域发展水平的教育政策。或许可以允许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以适应其区域教育的发展。

韩勤[6](2010)在《苏州滑稽戏研究》文中指出滑稽戏作为一种新兴剧种,既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成为20世纪以来博采众长、特立独行的市民文化产品。苏州滑稽戏是滑稽戏的一个分支剧种,由于受地域文化、历史传统、观众群体等影响,而形成“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的艺术特点。论文以追本溯源的“滑稽”考原开始,分析滑稽戏之远祖与近亲:即以逗乐讽刺为主要功能的滑稽戏有着从先秦古优开始的深厚历史渊源,同时又与近现代市民文化层中文明戏、独脚戏等戏剧、曲艺样式关系密切。论文主体以苏州滑稽戏的历史、代表剧目及表演艺术家为相互参照三个基本方面,希望能从历史与现代、资料与采访、史论结合与点面参照等多层次整理和论述苏州滑稽戏的历史状况,真实反映苏州滑稽戏的存活状态。论文视角紧扣极具地方色彩的苏州滑稽戏,在苏州滑稽戏历史的述论中,按照时间顺序,以解放前、解放初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分述苏州滑稽戏的发展历史,并对苏州滑稽剧团两大前身“璇宫团”和“七星团”以及后来的“星艺”和“新声”进行了重点关注和梳理:在解放前后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人员变迁、剧目表演、演出经历等多方面史论结合的梳理,多角度反映出苏州滑稽剧团的形成过程;有关苏州滑稽戏的经典剧目在本文中被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到80年代及90年代以来这样三阶段,不同阶段形成了以经典传统的古装滑稽戏、服务行业的现代滑稽戏及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滑稽戏为主流的三大类别。论文选取每一类别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典范剧目如《苏州二公差》、《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快活的黄帽子》、《一二三,起步走》等进行特点和意义论述。这些剧目不仅代表了苏州滑稽戏解放后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最高成果,更是承载着苏州滑稽戏独特的艺术风格,能让观众品过笑过,若有所思,有所回味;当然,演绎苏州滑稽戏的表演艺术家更是技艺高超,声名远扬。从剧团成立初期的张幻尔、方笑笑,到顾芗、张克勤,再到如今一代滑稽戏新秀,尽管人才的培养曲折艰辛,但苏州滑稽戏已经搭建起保护、传承、发扬苏州滑稽戏的人才梯队。在大量阅读相关文字及音像资料,并先后采访滑稽戏圈内知名导演、演员、作家、剧团管理层等相关人士十余次的基础上,论文以调查与研究互为印证、史论结合为基础,多角度就苏州滑稽戏的生长历程、发展状况、演出剧目、知名演员及成就特色等加以整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州滑稽戏的艺术特征与“苏滑现象”的原因和启示。总的来说,苏州滑稽戏给人的印象是幽默、有趣、冷中有隽、冷而不板。这与它贴近现实的题材、细腻打磨的表演及滑而有稽的噱头等艺术特征互为表里。与海派滑稽戏等相比,苏州滑稽戏独特的艺术特征及“苏滑现象”与其产生的人文环境关系紧密。吴地上风上水烘焙出的千年文化,千年吴文化所孕育滋养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精神所凝结的观众群体意识、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等是苏州滑稽戏得以存活发展的活的土壤,也是其表现出雅化和文气特点的最本质的先天因素。当然,除此以外,苏州滑稽戏从业人员以现实为依据,紧扣市场的运作思路及对于艺术勇攀高峰、不懈追求的精神则是“苏滑现象”产生的后天因素。论文以目前学界少有专门而系统研究的苏州滑稽戏为研究对象,不仅是一份直观记录其顽强存活,永续发展的个体档案;而针对“苏滑现象”的总结分析在远未停歇的戏曲改革与发展的当代,对于其他地方剧种也具有一定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何晓坚[7](2010)在《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以苏南为中心,对近代农民工待遇问题进行较为系统考察,认为农民工待遇包括物质待遇、精神待遇和社会待遇三个方面。物质待遇主要包括工资、福利两部分。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因素具有“多重性”,其中“技术”因子至关重要,技能等级越高获取较高工资的主动性越强;物价的波动起伏,造成农民工实际工资的不稳定;名目繁多的克扣及拖欠也让农民工的工资难以完全兑现,“折扣”工资使其生活质量难以提高。近代农民工福利状况不佳,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生活设施缺乏,不过消费合作社作为一项福利设施,对农民工应对物价上涨、改善物质待遇不无小补。近代农民工的精神待遇不能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基本的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甚至被扭曲,在职业发展上所能获得的精神支持不力,而其人格自立状况也不容乐观。首先,农民工基本精神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恋家情结的消解存在诸多限制因素;闲暇需要没能引起资方和社会的足够重视,可资利用的休闲设施极为有限;心理问题缺乏疏导机制,农民工虽然通过“后台”、“前台”的举动来宣泄不满,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宣泄心理无法得到根本化解。其次,农民工获得职业发展的精神支持有限,“劳工教育”并不为多数农民工及其子女所享有,而面临着“供给上的”和“本身的”两难。再次,农民工人格自立状况堪忧,其自主性在生存压力下降低,对“物”的依赖性增强,甚至承受各种侮辱、苛责;农民工观念的开放性不足,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有限,但已经注意利用舆论发出声音;由农而工,农民工守时惜时观念内化困难,但通过惩罚和奖励,原有的散漫时间观逐渐在再社会化过程中被守时惜时观念取代。社会待遇包括国民待遇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农民工国民待遇薄弱:低工资使其生存权受到侵蚀;职业卫生及医疗保障状况不佳使其健康权难以保障;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及“代言人”,基本权益保障无法实现,而国家、资方国民待遇意识淡薄,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即在社会关系空间中农民工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中与资方的相对位置主要体现了其社会地位的实态。虽然农民工凭借团结的力量并在第三方的支持下开始向资方的“前台”地位发出挑战,但是资方并不会轻易让渡权利。农民工争取与资方平等的话语权、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政府显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民国时期出台了许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表明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未能落到实处;内部纷争——学徒、非工会会员被会员排挤——使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具有局限性。此外,社会地位和国民待遇关系密切,国民待遇的获得制约社会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国民待遇的获得。

杨艳[8](2008)在《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而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整体上已经不能适应“三农”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必要性及理论基础做了简单介绍。第二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从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章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通过这两章的内容,真实地展现了政府对农村金融问题的重视和努力,如此几次大改革却并未缓解农村资金饥渴的症状,农村金融反而有恶化的迹象。因此,第四章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四大特殊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原有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这四大问题的处理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原则和具体做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该由“政策导向”转向“问题导向”,放弃单纯依赖正规金融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幻想,构建原有正规金融与新型农村金融信贷分层的垂直合作模式。相信这一改革将对拓宽农村融资渠道,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将起到积极作用。

徐浩程[9](2008)在《安徽20年叩问长三角》文中认为从1988年"远学闽粤、近学江浙"至今,20年间,安徽不断叩响长三角的大门,得到的却似乎总是或远或近的回音,直到2008年初。尽管额手称庆的时候还未真正到来,但20年的坚守与努力,配得上庆祝时刻的绚烂焰火,与比焰火更持久的欢呼。

朱强[10](2007)在《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景观设计学、遗产保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京杭大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达的江南段运河(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尝试探讨对区域工业遗产进行系统筛选、认定和保护利用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首先对运河工业景观和运河工业遗产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运河工业景观是由不同历史时期沿运工业及其相关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类型之一。运河工业景观应该是与运河线路具有某种联系的相关要素的集合,是具有共同历史主题,见证沿运工业发展历程的有机整体。具体可以从利用运河运输或作为水源(功能相关)、空间位置毗邻运河(空间相关)以及与运河工业史中重要的人或事相关(历史相关)三个方面来理解工业景观要素与运河之间的关系。运河工业遗产是运河工业景观中有价值的部分,同样可以通过上述三种关系进行界定。在对工业遗产保护和遗产廊道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总结之后,提出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研究的层次和基本框架。具体的讲,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是一个多层次的控制系统,各层次之间应该相互协调和衔接,具体可以分工业遗产区域、城镇、历史工业聚集区、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五个层次,按照“主题确定、资源调查与登录、分析与评价、格局构建、实施策略”的基本流程展开研究。在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框架基础上,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展开实证研究。首先从江南运河沿线工业发展历史背景的分析表明,运河沿线是除上海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外的又一核心,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运河沿线是中国近代以面粉、棉纺织、缫丝、丝织为核心的民族轻纺工业的发祥地与分布中心,也是江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近代民族工业向外扩展的通道。沿运工业在中国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工业遗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对影响沿运工业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和沿运历史工业景观复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沿运工业景观的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通过对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关系的分析,发现江南运河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主要是功能相关),运河是沿运地区工业景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从上述三种关系的分析出发制定具体遗产登录标准,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排查登录。分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建构筑物两个层次对运河工业遗产进行类型和构成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河工业遗产的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沿运工业遗产保存现状无论从类型、数量还是空间分布上来看,都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进一步通过价值构成分析构建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分别对建构筑物、企业及相关单位、工业聚集区、沿运主要城镇四个不同层次的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进行评价分级。在上述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运河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格局,分别从廊道整体保护格局、主要城镇保护格局、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四个层次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对沿运工业发展历史、沿运工业起源模式与分布格局的分析,发现了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与发展与运河有着重要关系,并提出了通过构建工业遗产廊道的途径,实现对江南运河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设想与策略。相关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区域工业遗产保护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二、苏锡常三地看“典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锡常三地看“典当”(论文提纲范文)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3)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关键词界定
        1.2.3 研究的时间范围
        1.2.4 研究的空间范围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1.4.2 式样分析方法研究
        1.4.3 式样影响因素研究
        1.4.4 地方建筑文化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近代、文化与文化现象
        2.1.1 近代
        2.1.2 文化
        2.1.3 文化现象
    2.2 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
        2.2.1 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
        2.2.2 近代建筑与近代建筑式样
        2.2.3 近代建筑式样的发展概况
    2.3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2.3.1 社会心理
        2.3.2 社会行为
        2.3.3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2.3.4 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分层次决定
    2.4 工商文化与社会心理
        2.4.1 工商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正向决定
        2.4.2 社会心理对工商文化的反向促进
    2.5 营造行为与式样选择
        2.5.1 营造行为的表现方式
        2.5.2 式样选择的中西结合
    2.6 近代建筑式样的分类依据
        2.6.1 以乡土式样的改变为前提
        2.6.2 以中西式样的混合为基础
        2.6.3 以式样原点的回归为手段
    2.7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产生原点
        2.7.1 古希腊式样
        2.7.2 古罗马式样
        2.7.3 文艺复兴式样
        2.7.4 巴洛克式样
        2.7.5 帕拉第奥式样
        2.7.6 殖民式样
        2.7.7 浪漫主义式样
        2.7.8 折衷主义式样
        2.7.9 新艺术式样
        2.7.10 装饰主义式样
        2.7.11 表现主义式样
    2.8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表现载体
        2.8.1 柱式
        2.8.2 拱券与拱廊
        2.8.3 门洞与窗洞
        2.8.4 山花与山墙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建构逻辑
    3.1 社会心理的影响
        3.1.1 从众心理下建筑式样的规律性
        3.1.2 怀旧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回归性
        3.1.3 新奇心理下建筑式样的时尚性
        3.1.4 偏好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复杂性
    3.2 社会行为的影响
        3.2.1 建筑式样的多元呈现
        3.2.2 建筑式样的同步体现
        3.2.3 建筑式样的本土表现
    3.3 工商文化本质属性的影响
        3.3.1 工商文化的逐利性与建筑式样的符号性
        3.3.2 工商文化的传播性与建筑式样的识别性
        3.3.3 工商文化的融合性与建筑式样的继承性
    3.4 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
        3.4.1 倾向与设计思想的解放
        3.4.2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革新
        3.4.3 建造与设计体系的变革
        3.4.4 连锁影响的对应结果
    3.5 近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3.5.1 近代建筑师的影响
        3.5.2 近代营造厂的影响
        3.5.3 近代建筑工业的影响
    3.6 影响机制的构建逻辑
        3.6.1 以式样影响的社会文化为基础
        3.6.2 以社会文化的影响结果为过程
        3.6.3 以影响结果的呈现关系为线索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商文化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4.1 式样符号与符号拼贴
        4.1.1 符号
        4.1.2 式样符号
        4.1.3 符号拼贴
    4.2 式样符号的拼贴模式
        4.2.1 引用式拼贴
        4.2.2 变形式拼贴
        4.2.3 重组式拼贴
    4.3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符号的拼贴模式
        4.3.1 装饰符号的构造特征
        4.3.2 装饰符号的表现载体
        4.3.3 山头符号系统
        4.3.4 窗洞符号系统
        4.3.5 墙体符号系统
    4.4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结构符号的拼贴模式
        4.4.1 结构符号的构造特征
        4.4.2 结构符号的表现载体
        4.4.3 柱式符号系统
        4.4.4 拱券符号系统
    4.5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功能符号的拼贴模式
        4.5.1 功能符号的构造特征
        4.5.2 功能符号的表现载体
        4.5.3 阳台符号系统
        4.5.4 门斗符号系统
        4.5.5 其它功能符号
    4.6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符号的重组式拼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商文化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5.1 式样主体与主体决定
        5.1.1 式样主体
        5.1.2 主体决定
    5.2 式样主体的特点及成因
        5.2.1 式样主体的表现特点
        5.2.2 式样主体的形成条件
        5.2.3 式样主体的形成原因
    5.3 苏锡常地区的仿古典主义建筑式样
        5.3.1 北美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2 北美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3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4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5 折衷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3.6 折衷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 苏锡常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式样
        5.4.1 新艺术式样的一般特征
        5.4.2 新艺术式样的实例举证
        5.4.3 装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4 装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5 表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6 表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5 苏锡常地区的乡土改良建筑式样
        5.5.1 乡土改良式样的一般特征
        5.5.2 乡土改良式样的实例举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及后续影响
    6.1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1.1 引入主动化
        6.1.2 形成嫁接化
        6.1.3 体现选择化
        6.1.4 主观倾向化
        6.1.5 呈现散落化
        6.1.6 形态杂糅化
    6.2 其它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2.1 租界管辖全面导入的租界建筑
        6.2.2 政府强化民族精神的官式建筑
        6.2.3 西方文化移植复制的宗教建筑
        6.2.4 主体式样双向渗透的文化建筑
    6.3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共性特征
        6.3.1 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
        6.3.2 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
    6.4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特征区别
        6.4.1 具体原因的主动与被动
        6.4.2 形成过程的嫁接与移植
        6.4.3 体现范围的选择与全面
        6.4.4 意志倾向的主观与客观
        6.4.5 导致结果的散落与批量
        6.4.6 呈现形态的杂糅与纯粹
    6.5 历史剧变与后续影响
        6.5.1 装饰主义式样在恢复重建时期的再现
        6.5.2 装饰主义式样在政权更迭时期的延续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图录(部分)

(4)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1.1.1 新型城镇化对苏南乡镇发展模式的要求
        1.1.2 苏南乡镇主动转变发展思路的自我约束
        1.1.3 苏南乡镇地区严峻土地利用形势的倒逼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认知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城市棕地开发相关理论
        2.1.2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理论
        2.1.3 工业用地循环利用理论
    2.2 相关实践借鉴
        2.2.1 上海市土地“五量调控”实践
        2.2.2 广东省“三旧改造”更新实践
        2.2.3 美国“棕色地带”再开发实践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苏南乡镇
        2.3.2 存量工业用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镇工业用地的现状剖析
    3.1 工业用地的发展历程
        3.1.1 增量形成——经营权改革及农村工业化推动
        3.1.2 增量扩张——股份制创新与内外资多元驱动
        3.1.3 存量挖潜——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约束倒逼
    3.2 工业用地的现状:以苏锡常三个重点乡镇为例
        3.2.1 总量规模
        3.2.2 空间分布
        3.2.3 用地效益
    3.3 工业用地的现状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困境
    4.1 土地产权制度限制
        4.1.1 土地产权多元复杂
        4.1.2 产权协调机制缺乏
    4.2 政府行政管理弱势
        4.2.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的规划弱质
        4.2.2 企业导向型的基层政府的行政阻挠
        4.2.3 土地利用法规政策实施对象不明确
    4.3 社区归属特性阻碍
        4.3.1 社区优惠与财政收入
        4.3.2 村级社区土地资产化
    4.4 企业生产特征制约
        4.4.1 企业生产连续性
        4.4.2 企业生产稳定性
        4.4.3 企业发展需求性
    4.5 村民思想意识禁锢
        4.5.1 村民的乡土文化意识
        4.5.2 村民的利益诉求意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对策及措施
    5.1 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原则
        5.1.1 以结构优化为前提
        5.1.2 以规划目标为标杆
        5.1.3 以现势状态为基准
        5.1.4 以利益协调为手段
    5.2 存量工业用地的识别方法
        5.2.1 存量工业用地识别途径
        5.2.2 存量工业用地类型总结
        5.2.3 存量工业用地识别标准
        5.2.4 存量工业用地识别实证
    5.3 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宏观对策
        5.3.1 重构多元主体权责,引入公私合作机制
        5.3.2 增强规划调控力度,实行生命周期管理
        5.3.3 创新资产转换模式,落实资产收益分配
        5.3.4 成立工业互助组织,完善拆迁过渡体系
        5.3.5 改变村民乡土意识,保障村民既得利益
    5.4 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的微观措施
        5.4.1 已批未建工业用地再利用措施
        5.4.2 结构更新工业用地再利用措施
        5.4.3 低效利用工业用地再利用措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2.1 研究视角创新
        6.2.2 研究内容创新
    6.3 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研究之家族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近代江苏“义务教育”的研究综述
        1.2.2 近代苏南家族教育研究综述
        1.2.3 目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核心概念界定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概述
    2.1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历史背景
        2.1.1 教育普及的社会需求
        2.1.2 富足有力的经济支持
        2.1.3 重文经世的文化传统
        2.1.4 殷实丰厚的教育资源
    2.2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与家族的关系及其演进
        2.2.1 率先纳入“义务教育”的苏南族学(1904 前)
        2.2.2 逐渐融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苏南族学(1904-1911)
        2.2.3 完全融入并引领“义务教育”的苏南族学(1912 及以后)
    2.3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中的家族元素
        2.3.1 家族的教育资源
        2.3.2 家族的教育理念
第三章 家族元素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影响(上)
    3.1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育目的的影响
        3.1.1 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国民”
        3.1.2 培养务实的多元化人才
        3.1.3 养成“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人才”
    3.2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师资的影响
        3.2.1 教师资源来源广
        3.2.2 师资队伍质量优
        3.2.3 为“义务教育”提供女教师
    3.3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育对象的影响
        3.3.1 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3.2 加快了“女子义务教育”的普及
第四章 家族元素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的影响(下)
    4.1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育形式的影响
        4.1.1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4.1.2 注重引导自学
    4.2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育内容的影响
        4.2.1 课程内容:“中”“西”融合,务实多元
        4.2.2 教科书:“拿来”和“自创”的结合
    4.3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学原则的影响
        4.3.1 摒弃死记硬背,注重启发诱导
        4.3.2 以学生为根本,注重因材施教
        4.3.3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循序渐进
    4.4 对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教育评价的影响
        4.4.1 注重儿童的多元智能培养
        4.4.2 重视儿童的平时表现
第五章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中家族作用评价及启示
    5.1 近代苏南“义务教育”中家族作用的历史定位
        5.1.1 促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提前起步
        5.1.2 促进了近代苏南“义务教育”形式多样化
        5.1.3 促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超标发展
        5.1.4 使近代苏南“义务教育”凸显“实学”特色
    5.2 若干现实启示
        5.2.1 重视民间教育力量,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5.2.2 重视“课堂外的教育”,促进教育形式多样化
        5.2.3 传承区域优良教育传统,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苏州滑稽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从“滑稽”到“滑稽戏”
        一、“滑稽”考原
        二、从古优到参军戏
        三、“滑稽戏”原本
    第二节 现代滑稽戏的形成
        一、文明戏、新剧与趣剧
        二、独脚戏
        三、小热昏与苏滩
    第三节 滑稽戏存活现状
        一、上海市的滑稽剧团
        二、江苏省的滑稽剧团
        三、浙江省的滑稽剧团
第二章 苏州滑稽戏历史
    第一节 20 世纪初至1949 年前后的苏州滑稽戏
        一、苏州早期的文明戏、新剧演出
        二、“璇宫团”与“七星团”
        三、“星艺”与“新声”
        四、苏州市滑稽剧团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苏州滑稽戏
        一、“重整河山待后生”──20 世纪80 年代的苏州滑稽戏
        二、敢创敢拼、好戏连台──20 世纪90 年代的苏州滑稽戏
        三、继往开来、再创辉煌──21 世纪初的苏州滑稽戏
第三章 苏州滑稽戏代表作品
    第一节 传统经典的古装滑稽戏──20 世纪50 年代代表作品
        一、“苏滑”的压箱底大戏:《苏州二公差》
        二、别有一功“伪巡长”:《小山东到上海》
        三、家喻户晓的钱笃笤:《钱笃笤求雨》
    第二节 服务行业的现代滑稽戏──20 世纪60 年代到80 年代代表作品
        一、“苏滑”历史里程碑:《满意不满意》
        二、因戏得楼美名扬:《小小得月楼》
        三、“六个平方”的烦恼:《快活的黄帽子》
    第三节 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滑稽戏──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代表作品
        一、壮志起程拔头筹:《一二三,起步走》
        二、永不停息的赛跑:《青春跑道》
        三、笑到极致泪自流:《顾家姆妈》
第四章 苏州滑稽戏表演艺术家
    第一节 一冷一热:20 世纪50 年代的苏州滑稽戏典范
        一、冷面阴噱的滑稽大师──张幻尔
        二、善编能唱的滑稽全才──方笑笑
    第二节 亦庄亦谐: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苏州滑稽戏精英
        一、梅开二度传笑声──顾芗
        二、“脚指头上都是戏”──张克勤
    第三节 小荷才露尖尖角:21 世纪的苏州滑稽戏新秀
        一、蒲雨竹
        二、其他小荷
第五章 “苏滑现象”及启示
    第一节 苏州滑稽戏艺术特征
        一、贴近现实的风格
        二、细腻打磨的表演
        三、滑而有稽的噱头
    第二节 “苏滑现象”的产生原因
        一、江南吴地的人文精神
        二、紧扣市场的运作思路
        三、逐步成熟的人才梯队
    第三节 苏州滑稽戏的影响
        一、繁荣文化
        二、推动经济
        三、说不尽的得月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一) 农民工
        (二) 待遇
        (三) 苏南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一) 相关文献资料
        (二) 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
        (二) 不足
第一章 近代农民工的产生
    第一节 近代工业化的吸引
        一、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近代手工业的“蓄水”之效
        三、苏南近代工业手工业发展及其对农民工的吸纳
    第二节 近代城市化的“魔力”
        一、近代城市化进程及农民工的城市集中
        二、城市化的“推”与“拉”
        三、苏南城市化进程及其对农民工的吸纳
    第三节 来自乡村社会的驱动
第二章 近代农民工的物质待遇
    第一节 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因素
        一、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技术”因子
        二、物价影响农民工实际工资
        三、名目繁多的“克扣”及拖欠
        四、参照物的选择——被“加深”的贫困
    第二节 近代农民工的福利待遇——以消费合作社为重点的考察
        一、对“福利”的认知
        二、消费合作社的苏南实践
        三、个案分析:对丽新厂消费合作社《章程》的解读
第三章 近代农民工的精神待遇
    第一节 基本精神需要的满足
        一、恋家情结的消解
        二、闲暇需要的满足
        三、“不平则鸣”:农民工回应待遇不公的宣泄方式
    第二节 职业发展上的精神支持
        一、教育与职业发展:“精神食粮”的需要及满足
        二、来自工厂及社会团体的精神支持
        三、子女教育:农民工精神支持的柱石
        四、“供给上的”和农民工“本身的”两难
    第三节 人格自立的尴尬
        一、自主性与依附性
        二、开放性与封闭性
        三、被“管制”的守时惜时观念
第四章 近代农民工的社会待遇
    第一节 近代农民工的国民待遇
        一、生存权:国民待遇基础薄弱难于保障
        二、健康权:职业卫生及医疗保障堪忧
        三、基本政治权利缺失
        四、国民待遇意识的淡薄
    第二节 近代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一、与资方的对话权趋向平等
        二、资方解雇权逐渐松动
        三、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的法律保障
        四、内部纷争:农民工社会地位提高的局限性
    第三节 社会地位和国民待遇之关系
        一、国民待遇制约社会地位
        二、社会地位提高有利于国民待遇获得
余论:改善农民工待遇的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8)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
    1.1 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界定
    1.2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1.3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理论基础
        1.3.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1.3.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1.3.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1.4 农村金融理论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启示
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
    2.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
        2.1.1 农村金融的兴起阶段(1949—1957 年)
        2.1.2 农村金融发展的停滞阶段(1958—1977 年)
        2.1.3 小结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2.2.1 第一阶段:建立独立的农村金融机构,提出单独的农村金融制度(1979—1993 年)
        2.2.2 第二阶段:“三位一体”农村金融体系初现端倪(1994—1996 年)
        2.2.3 第三阶段:力图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1997—2002 年)
        2.2.4 第四阶段: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2003—2007 年)
        2.2.5 第五阶段: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多元化的新型乡村银行体系(2005 年至今)
    2.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历史评价
        2.3.1 改革以正规金融为主,忽略非正规金融
        2.3.2 改革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但效果欠佳
        2.3.3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导向”,而非“问题导向”
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3.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政策性金融面临制约
        3.2.2 原有商业性金融趋利退缩,新设商业性金融问题甚多
        3.2.3 合作金融支农力不从心
    3.3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3.1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形式
        3.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现状
    3.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尚处于试点阶段
        3.4.1 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3.4.2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4.3 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4.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5 小结
4.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
    4.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4.1.1 我国原有农村金融体系对四大问题的处理
        4.1.2 新型农村金融发展的合理性
        4.1.3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必要性
    4.2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原则
        4.2.1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实用性原则
        4.2.2 坚持渐进性原则
        4.2.3 坚持多元化和竞争原则
        4.2.4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总体思路
    4.4 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具体构想
        4.4.1 将政策性金融机构改组为农村信贷担保银行
        4.4.2 改善商业性金融涉农信贷
        4.4.3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创新
        4.4.4 将非正规金融纳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4.4.5 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4.5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10)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进展迅速与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
        1.1.2 转型期沿运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历史保护矛盾突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大运河相关研究
        1.2.2 工业遗产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及内容
    1.5 创新点
    1.6 江南运河及其沿运区域概况
        1.6.1 江南运河的界定
        1.6.2 自然地理背景
        1.6.3 行政沿革
第二章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遗产与工业景观
        2.1.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工业遗产
    2.2 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
        2.2.1 工业遗产的类型
        2.2.2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与评价原则
        2.2.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
    2.3 遗产廊道保护思想与实践
        2.3.1 遗产区域保护思想
        2.3.2 遗产廊道的概念内涵
        2.3.3 遗产廊道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2.4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框架
        2.4.1 工业遗产廊道的概念
        2.4.2 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研究的层次
        2.4.3 工业遗产廊道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运河工业遗产历史背景分析
    3.1 中国工业发展与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3.1.1 中国近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3.1.2 中国现代工业时空分布特征
        3.1.3 中国潜在工业遗产分布
    3.2 运河沿线工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3.2.1 1840 年以前运河沿线传统手工业发展概况
        3.2.2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
    3.3 运河沿线近现代工业的基本特征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4.1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分布
        4.1.1 沿运工业产生的影响因素
        4.1.2 沿运工业景观的形成模式及其演进
        4.1.3 沿运工业景观形成模式特征分析
        4.1.4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4.2 历史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4.2.1 运河沿线工业景观总体布局
        4.2.2 运河工业景观与运河的关系分析
        4.2.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与运河关系的数量分析
    4.3 运河工业遗产的判别与登录
        4.3.1 历史工业相关企业或单位调查标准
        4.3.2 工业建、构筑物登记标准
        4.3.3 沿运工业遗产登录情况
    4.4 小结
第五章 运河工业遗产类型与构成分析
    5.1 沿运工业遗产的类型
        5.1.1 历史工业企业及相关单位
        5.1.2 工业遗产建、构筑物
    5.2 沿运工业遗产构成分析
        5.2.1 分析方法概述
        5.2.2 历史年代构成分析
        5.2.3 行业类型构成分析
        5.2.4 创办类型构成分析
        5.2.5 使用性质构成分析
        5.2.6 风貌特征构成分析
        5.2.7 再利用状况构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运河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
    6.1 沿运工业遗产价值构成与评价方法
        6.1.1 价值构成
        6.1.2 评价方法
    6.2 建构筑物单体评价
        6.2.1 评价因子与权重的设定
        6.2.2 价值评价与遗产点分级
        6.2.3 建构筑物价值分布分析
    6.3 工业相关企业与单位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价值评价与工业企业分级
        6.3.3 企业及单位价值分布分析
    6.4 历史工业聚集区评价
    6.5 沿运城镇工业遗产价值总体评价
    6.6 小结
第七章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格局构建
    7.1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目标与原则
        7.1.1 保护目标
        7.1.2 基本原则
    7.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规划范围与层次
    7.3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整体保护格局
        7.3.1 构建运河绿色廊道
        7.3.2 解说系统的组织
        7.3.3 交通组织
    7.4 沿运工业遗产主要城镇保护格局
        7.4.1 城镇功能定位
        7.4.2 构成要素构建
    7.5 沿运历史工业地段保护性开发策略
        7.5.1 保护层级划分
        7.5.2 改造更新模式
    7.6 重要工业建构筑物的保护与再利用
第八章 实施对策探讨
    8.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回顾与反思
        8.1.1 沿运城市工业遗存保护和再利用的状况
        8.1.2 沿运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主要问题分析
    8.2 运河工业遗产廊道保护实施对策
        8.2.1 编制保护规划体系
        8.2.2 健全专项法律制度
        8.2.3 保障管理政策实施
        8.2.4 推动市场经济运作
        8.2.5 深化公众参与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江南运河沿线近代工业相关企业及单位清单
    附录2 江南运河近代工业景观复原图
    附录3 沿运历史工业聚集区清单
    附录4 工业遗产相关历史人物、事件清单
    附录5 运河工业遗产调查表
    附录6 沿运工业建构筑物及企业评价示例
    附录7 沿运历史工业企业清单及评价结果表
    附录8 江南运河工业遗产清单及评价结果
致谢

四、苏锡常三地看“典当”(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锡常地区传统村落公共建筑更新设计研究[D]. 黄帆. 江南大学, 2021
  • [2]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3]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陈曦. 江南大学, 2017(04)
  • [4]苏南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对策研究[D]. 沈洋.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6)
  • [5]近代苏南“义务教育”研究之家族视角[D]. 朱露露. 江南大学, 2014(01)
  • [6]苏州滑稽戏研究[D]. 韩勤. 苏州大学, 2010(10)
  • [7]农民工待遇问题的历史考察 ——以近代苏南地区为中心[D]. 何晓坚. 苏州大学, 2010(10)
  • [8]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D]. 杨艳.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08(S2)
  • [9]安徽20年叩问长三角[J]. 徐浩程. 决策, 2008(04)
  • [10]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工业遗产廊道构建[D]. 朱强. 北京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苏希经常看《典当》三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