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判定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1)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文中指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且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一类抗菌药物。由于医务人员对该类药物诱发过敏反应存在担忧,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皮肤试验被广泛应用于用药前预测过敏反应。然而,因为对药物过敏反应机制、皮试意义的认识误区,许多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过于依赖皮试,过敏史甄别欠细致、皮试适应证偏宽泛、

王晓东[2](2015)在《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判断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的判断予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80例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观察其皮肤反应和患者反应,并对皮试结果予以判断。结果经过青霉素皮试后,通过对皮丘、红肿状况、头晕、面色等症状的分析,判断患者对青霉素的反应是呈阴性还是阳性。结论在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判断中,通过过敏试验和对过敏原理的分析,可有效减少临床上过敏症状的出现,需通过不断的探究。

于宝东,李毅,刘琳[3](2014)在《伴随用药对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结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儿科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基本排除了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磺胺类,其中β-内酰胺类应用最广,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敏反应。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是判定患者是否对药物过敏的重要方法,然而皮试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准确反应患者对药物的过敏性,青霉素类药物的皮试符合率也仅>70%[1]。应用某些药物后,会干扰皮试反应的生理机制,造成皮试结果的误判。假阳性的结果使患者失去了选择最佳抗菌药物的机会;假阴性的结果往往危害患者的用药安

刘晓云[4](2012)在《皮内试验假阳性与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皮内试验假阳性与心理因素的关联。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4月对3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研究,其中,实验组180例,在皮试前后及整个皮试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心理干预,密切观察皮试反应,询问皮试前后异样感,对阳性主诉进行认真分析和辨别;对照组180例,按常规进行皮试,20 min后按阳性主诉范围逐一询问患者,并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对两组患者皮试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皮试假阳性率为4.4%,对照组假阳性率为11.1%,两组皮试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注意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做好患者思想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并对皮试阳性主诉加以综合分析和辨别,能够有效降低皮试假阳性率。

张晓敏[5](2012)在《儿童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儿童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1年4月应用青霉素治疗890例患儿青霉素过敏试验资料。结果 890例患儿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760例,阳性60例,70例患儿局部阳性反应进行密切观察,40min后40例转为阴性,剩余30例经换生理盐水消毒,并做盐水对照试验,结果有25例转为阴性,其余5例为阳性,假阳性65例的患儿给予青霉素治疗,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儿童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与皮试液、皮试操作方法、年龄与皮肤特点、疾病及药物因素、护士心理因素及判断标准素有关,护士应要更高的责任心,操作必须规范化、标准化,严格把握青霉素皮试中的各个环节,必要时做盐水对照试验避免假阳性的发生。

钱敏娟[6](2011)在《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青霉素对敏感细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生素;但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也最为多见,因此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给药。实践发现,有时会有假阴性反应,这将威

刘玲,曹利平,钱曼[7](2010)在《青霉素皮试发生疑似阳性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任彩萍[8](2010)在《青霉素皮试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青霉素是一种临床治疗所广泛应用、价格便宜,适用于边远山区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但由于青霉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半抗原,对人体易过敏,特别是当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因此,慎重而准确的判断青霉素皮试阳性与阴性是患者能否得到正确消炎治疗的关键所在。

孙秀华[9](2009)在《青霉素皮试发生疑似阳性的可能原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目前六枝特区人群艾滋病毒感染概况、艾滋病病毒感染方式及今后的防控策略。方法分析2002~2007年HIV/AIDS常规、哨点监测和专项调查等资料。结果六枝特区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以吸毒和性传播感染为主,并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趋势。结论鉴于目前艾滋病传播趋势的变化,应在加强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的基础上,实施以行为干预与卫生知识宣讲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策略。

郝敏[10](2009)在《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二、判定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判定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皮肤试验及其诊断价值
    (一)药物过敏反应与皮试的预测作用。
    (二)青霉素皮试。
    (三)头孢菌素皮试。
    (四)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交叉过敏反应。
二、皮试适应证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
三、皮试操作基本原则与结果判读
    (一)皮试液配制。
    (二)皮试操作方法。
    (三)皮试结果的判断与解读。
    (四)皮试注意事项。
四、过敏史的甄别与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
五、改进皮试实践的策略和措施

(2)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判断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判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伴随用药对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结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制
    1. 1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抗原决定簇
    1. 2过敏反应的机制
    1. 3青霉素皮试的机制
2容易造成假阴性的药物
    2. 1抗组胺类药物
    2. 2三环类抗抑郁药
    2. 3肾上腺素 β 受体激动剂
    2. 4黄嘌呤类药物
    2.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 6免疫抑制剂
    2. 7常用复方制剂
3容易造成假阳性的药物
    3. 1 β 受体阻滞剂
    3.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4影响皮试结果的其他因素

(4)皮内试验假阳性与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提高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
    3.2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3.3 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6)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皮内试验法方法
    1.3 结果
2 讨论

(10)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试验的方法
    1.1 国外常见皮肤试验方法[2]
    1.2 国内教科书规定的皮肤试验方法[3]
    1.3 快速过敏皮试仪
2 皮试液的配制
    2.1 成品皮试液
    2.2 溶媒
        2.2.1 生理盐水
        2.2.2 5%葡萄糖
    2.3 配制方法
    2.4 存放时间
3 皮试方法的改进
    3.1 消毒剂
    3.2 缓解疼痛的方法
4 皮试结果判定的影响因素
    4.1 假阳性影响因素
        4.1.1 年龄、性别
        4.1.2 患者所患疾病对皮试结果的影响
        4.1.3 患者心理因素
        4.1.4 消毒剂
        4.1.5 时间
        4.1.6 皮试液的影响因素[19]
    4.2 假阴性影响因素
        4.2.1 药物影响
        4.2.2 免疫因素
        4.2.3 皮肤水肿
        4.2.4 其他
5 目前尚未明确规定的问题
    5.1 新生儿是否需要做皮试
    5.2 停药多长时间需要重新做皮试

四、判定青霉素皮试结果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J].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05)
  • [2]青霉素过敏反应及对皮试结果判断的体会[J]. 王晓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9)
  • [3]伴随用药对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结果的影响[J]. 于宝东,李毅,刘琳. 儿科药学杂志, 2014(04)
  • [4]皮内试验假阳性与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刘晓云. 中国医药导报, 2012(11)
  • [5]儿童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张晓敏. 海峡药学, 2012(02)
  • [6]青霉素皮内试验假阴性问题[J]. 钱敏娟. 中国乡村医药, 2011(01)
  • [7]青霉素皮试发生疑似阳性的原因分析[J]. 刘玲,曹利平,钱曼. 中国民康医学, 2010(16)
  • [8]青霉素皮试易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探讨[J]. 任彩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5)
  • [9]青霉素皮试发生疑似阳性的可能原因[J]. 孙秀华. 中外医疗, 2009(32)
  • [10]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研究进展[J]. 郝敏. 临床护理杂志, 2009(01)

标签:;  ;  ;  ;  ;  

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