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夏藻分布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上海市夏藻分布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一、上海市夏季藻类植物的分布及对水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浩,李一平,蒲亚帅,姚向阳,张剑[1](2021)在《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张家港市河道水体水质现状及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8年张家港市13条重要河道中的水温、pH值、DO、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氨氮等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识别主导水体变化的环境因子.研究得出:(1)2018年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整体较好,大部分河道水体处于ⅡI类水;(2)主成分分析表明,氨氮、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电导率(EC)的变化主导着研究区域水质变化,4个环境因子之间呈显着正相关;(3)空间分析表明张家港河是监测河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港口桥监测断面为水质污染最严重区域,张家港市市区及东南区域河道污染劣于其他地区;(4)季节上水质污染程度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通过多元统计方法对河道水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制定可持续的城市河流水污染控制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成芃荣[2](2021)在《洪泽湖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洪泽湖备用水源地采用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进行水质净化,本文通过现场实验监测水源地各处理单元的水质指标及水生态变化情况,主要研究了备用水源地水质的总体变化趋势和各处理区水质改善效果,并分析了备用水源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为备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及管理提供后期管理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总体效能,探明了备用水源地水质季节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备用水源地中,CODMn的去除率在夏季(7、8、9月)最高,平均去除率为32.24%,在11月至次年4月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仅为16.9%。出水口浑浊度下降明显,浑浊度值在3.79~20.22NTU之间,8~1月份稍高,3~7月份较低,在7月份去除率最高,去除率能达到97.13%,在12月份去除率最低,去除率为66.53%。TN整体去除率较高,在40.77%~70.94%之间,夏季高冬季低,4~12月去除率均大于50%。出水口氨氮均值在0.29~0.73mg/L,变化趋势与进水相同,1~7月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他月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整体去除率在9.57%~35.95%之间。总磷整体去除率在25%~70.59%之间。(2)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备用水源地预处理区、清水生态滤墙、复合湿地区一区、复合湿地区二区、复合湿地区三区、深水净化区六个单元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湿地区是去除CODMn、TP的主要区域;预处理区、生态滤墙、复合湿地区、深水区是去除浊度物质的主要区域;生态滤墙、复合湿地区去除TN效果明显;预处理区和复合湿地区是去除NH4+-N的主要区域;pH值、溶解氧在进入备用水源地后先小幅减少,进入深水区后小幅上升;透明度在深水区大幅度提高。(3)通过现场监测研究了备用水源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对水质改善效果影响,探明了备用水源地全年水生动植物的种类、密度、分布状况和洪泽湖原水中泥沙在备用水源地的淤积速度、污染物含量。结果表明,备用水源地挺水植物有8种,主要分布于复合湿地区,总面积40396.37m2。沉水植物有4种,主要分布于复合湿地区流槽和深水区两岸3m宽范围内,总面积26990m2。浮叶植物有菱角,漂浮植物3种(萍蓬草、浮萍、水葫芦),主要分布于深水区上游,总生长面积为9594.16m2;水源地在不同区域选用不同植物交替种植,构建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能够达到全年高效稳定净化效果。深水区共有8种鱼类,鱼类资源总量约29491kg,备用水源地中投放的白鲢鱼和鳙鱼长势很好,有效抑制蓝藻生长繁殖,很好地实现了水体氮磷转移。备用水源地底泥年平均淤积厚度分别为0.9、0.5、0.6cm/年,备用水源地中底泥淤积速度缓慢,短期内不需要清淤。

孙世鹏[3](2021)在《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构建机制及其多样性格局》文中提出河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为维持河流内的生物群落和栖息地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一直以来也都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底栖硅藻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的改变往往反映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常应用于水环境监测中。安肇新河流域为典型的河流生态系统,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贯穿整个大庆市主城区,是减轻河道防洪压力和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动力来源。然而,有关我国河流生态系统底栖硅藻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对于研究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多样性及其维持机理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研究分别于2019年春、夏、秋三季和2020年秋季对安肇新河流域37个采样点进行标本的采集与鉴定,并测定各采样点的水体理化指标。利用冗余分析(RDA)、典范对应分析(CCA)等分析方法,从底栖硅藻物种多样性的维度研究底栖硅藻多样性特征和群落构建,并结合水环境因子探讨其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初步评估安肇新河流域的水体健康状况,为我国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和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9-2020年共鉴定底栖硅藻130种,隶属于2纲7目10科45属。菱形藻属(Nitzschia)的种类最多,舟形藻属(Navicula)次之。2019年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的平均丰度为4.32×104 ind./cm2,2020秋季的平均丰度为6.84×104 ind./cm2。底栖硅藻的丰富度及其密度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化明显,群落结构整体以舟形藻属、菱形藻属为主。2.2019-2020两年间共鉴定底栖硅藻优势种47种,共有优势种17种包括:分割形桥弯藻(Cymbella excisiformis Krammer)、威尼舟形藻(Navicula veneta Kützing)、史密斯胸膈藻两头变种(Mastogloia smithii var.amphicephala Grunow)、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ing)、簇生平格藻(Tabularia fasciculata Williams&Round)、Navicula cincta(Ehrenberg)Ralfs、韦内塔海生双眉藻(Amphora veneta Kützing)、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Kützing)W.Smith)、反曲菱形藻(Nitzschia reversa W.Smith)、Ulnaria danica(Kützing)Compère&Bukhtiyarova、钝脆杆藻沃切里变种(Fragilaria capucina var.vaucheriae(kützing)Lange-Bertalot sensu lato)、优美斜纹藻(pleurosigma decorum W.Smith)、小头端菱形藻(Nitzschia capitellata Hustedt)、弯棒杆藻(Rhopalodia gibba O.Müller)、克劳斯菱形藻(Nitzschia clausii Hantzsch)、布列双菱藻(Surirella brebissonii Krammer&Lange-Bertalot)、小型异极藻(Gomphonema parvulum(Kützing)Kützing)。SIMPER分析和ANOSIM分析显示了优势种在不同季节的演替特征,结果显示2019年春季主要以Navicula associata Lange-Bertalot和小型异极藻占据主导地位,而夏季、秋季则是以梅尼小环藻和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is f.linearis Grunow)占据优势。3.2019-2020两年间安肇新河流域各采样点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29~5.03;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D)的变化范围是0.06~0.96;Margalef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是0.16~5.88;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范围是0.07~0.96;多样性阈值(Dv)的变化范围是1.58~5.55;运动性硅藻百分比(M)的变化范围为0.0008~5.29;硅藻商指数(DQ)的变化范围为1.48~16.35。七种多样性指数的结果表明,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种类丰富,多样性较好,在时间格局上变化较为明显。空间格局上,水库区域与湖泊区域受降雨、流速和流量等环境因素影响,水文特征变化明显,表明其群落构建的过程中主要受环境筛选作用的影响。4.研究期间安肇新河流域水温(WT)在4.3—27.4℃之间变化;p H在7.47—9.62之间波动;电导率(Sp Cond.)在124—5954μS/cm变化;溶解氧(DO)的变化范围为2.4—18.6 mg/L;浊度(Tur.)在7.8—200 NTU之间变化;总氮(TN)的变化范围是0.43—2.28 mg/L;总磷(TP)的变化范围是0.01—2.04 mg/L;化学需氧量(CODMn)的变化范围是1.24—29.69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在0.10—15.53 mg/L之间波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p C.与TN、TP和CODMn呈极显着正相关;WT与DO、p H呈极显着负相关;p H与Sp C.、TN和TP呈极显着负相关;Tur.与DO和BOD5呈显着负相关。5.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格局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密切,CCA分析和RDA分析表明,2019年TP(P=0.002)、WT(P=0.002)、DO(P=0.002)、BOD5(P=0.002)和TN(P=0.006)是影响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构建的主要环境因子;2020年秋季WT(P=0.006)是驱动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6.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安肇新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结果显示两年间该水域多为Ⅲ、Ⅳ类水体,水质为中污染状态,主要的污染指标为TP和CODMn。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水体为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状态。基于污染指示种评价水体为富营养状态,水体盐度较高。基于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显示安肇新河流域水体整体为轻污染—中污染状态。综合以上几种水质评价手段,初步评价2019-2020年安肇新河流域水质总体呈中污染状态。

李昶,吴丽,何裕建[4](2021)在《北京市怀沙河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怀沙河是怀柔水库的主要水源,也是北京市的饮用水源之一,其水质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首都市民的身体健康,北京市要求其符合地表二类水标准。根据北京市2017—2018年的水质报告,在怀沙河下游口头村的水质,大部分相关指标相对较好,符合地表二类水要求,但总磷总氮等指标经常超标。针对此问题,对怀沙河沿河不同地点的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测,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对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怀沙河水质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春季、夏季水质相对差,秋季、冬季相对好。河流主要超标污染物总磷和总氮的主要来源是养鱼场含磷饲料的使用、沿途的污水处理站排放不达标生活污水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怀沙河的水质富营养化,使下游水中的总磷和总氮指标经常出现Ⅳ类甚至Ⅴ类的情况,对饮用水质的安全产生严重隐患。

杨鸿雁[5](2020)在《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湖泊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在过去100年中,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引起湖泊水质恶化、富营养化,是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富营养化过程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人为活动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关系是必要的。自1970s末以来,云贵高原湖泊由贫中营养状态为主逐步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富营养化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长的趋势。然而,云贵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与人为活动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杞麓湖是云贵高原湖区重度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经历了低—中—富—重富营养过程,湖泊流域面积小,人为活动干扰相对简单,有利于认识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及驱动因子。以杞麓湖为例,阐明生态系统脆弱区域的重度富营养化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可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提取和分析来自杞麓湖沉积柱芯的地化指标、色素、硅藻,并在以210Pb/137Cs测年方法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的基础上,重建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过程,结合人类活动相关因子,进一步分析在人为活动作用下,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驱动因子。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2017年4月~2018年1月对杞麓湖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季节调查发现,杞麓湖全湖年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8.05,处于中度-重度富营养水平。杞麓湖在研究期间为V类和劣V类水体,其中夏季和春季水质较差,其水质季节变化受外源和内源污染的共同影响。全年共检出浮游植物163种,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明显,优势种较为单一,各季节均以丝状藻类占优势。春季以绿藻门微细转板藻为优势,夏秋冬季均以丝状蓝藻占绝对优势。孟氏浮丝藻对低温较为敏感,水温下降不利于其生长。因此,夏季以喜低透明度富营养水体生长的孟氏浮丝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季,孟氏浮丝藻优势度显着下降,优势种演替为能容忍低温低光照,溶解性总氮较高,溶解性总磷较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阿氏浮丝藻。冬季优势种仍为阿氏浮丝藻,而湖生假鱼腥藻代替孟氏浮丝藻成为次优势种。磷、CODMn、NH3-N和水温是影响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2)根据210Pb测年CIC模式计算结果,在杞麓湖最深处采集的沉积岩柱芯代表了约130年来沉积结果,计算获得杞麓湖沉积柱样平均沉积速率为0.485 cm/a,沉积速率高。沉积物平均粒径范围在0.43~1.40μm之间,中值粒径在0.46~1.11 μm区间波动,属细粉砂黏土。且具有“细—粗—细”交替变化的模式。杞麓湖沉积粒度的变化趋势与流域的降雨量不呈同步波动变化,且沉积速率较高,这与流域内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杞麓湖沉积物中TN、TP、TOC和LOI550百年来均呈增长趋势,表明杞麓湖及其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增加。整个沉积岩芯C/N 比值范围在9.91~30.86之间,呈内源——内外混合来源——外源——内外混合来源的变化方式,有机质来源复杂。C/N比值在1950s末期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而TN和TOC含量却呈增加趋势,表明杞麓湖流域大面积的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增强,造成了杞麓湖营养不断富集,浮游植物增殖加快,初级生产力提高,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增加。3)沉积物金属元素可作为流域人为活动的代用指标。近百年来,杞麓湖各种金属元素含量、富集指数、地累积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湖泊流域人为活动及其强度变化有关。以自然来源为主的金属元素(Fe、Al、Zn、Ni、Cr),由于受当地水利设施的修建及流域内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导致流域面积地表径流入湖量的减少,而使得Fe、Al、Zn、Ni、Cr的含量和累积程度呈下降趋势。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As、Cu、Hg)受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及流域内产业结构改变及强度的增加,使其富集程度呈增长趋势,但增加的起始时间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认为化肥的施用,黑色金属的冶炼和制造业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是杞麓湖沉积物金属元素输入的主要贡献者,但对于能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的金属元素,流域外的长距离大气传输也是不容忽视的来源。杞麓湖沉积物中Cd、Pb和As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Hg主要与工业活动相关,Cu可能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机器轴承磨损、制动衬片磨损产生的废气排放和粉尘沉降有关。4)沉积物色素和化石硅藻记录反映了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过程:近百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约1889~1893 AD,1895~1935AD,1937~1968 AD,1970~1998 AD和2001~2014 AD),分别代表5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群落结构演变,硅藻群落结构演变结果显示为底栖硅藻(包括附生硅藻)相对丰度呈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优势种从贫营养到富营养种的转变,第一阶段以贫营养种Fragilariapinnata相对丰度最高;第二阶段Aulacoseira ambigua相对丰度最高,只pinnata相对丰度下降,成为次优势种;第三阶段浮游喜营养种A.ambigua相对丰度持续增加,喜清洁水体底栖硅藻为次优势种;第四阶段浮游性喜营养种类占绝对优势;第五阶段,中富营养水体种类占绝对优势,喜清洁水体底栖种类相对丰度几乎为零。杞麓湖沉积物色素含量在1930s初以前无明显变化,1970s初开始增加,约从2003年开始,所有色素含量几乎呈直线式增加。色素含量的演变与湖泊流域人类活动持续增加及杞麓湖富营养的现代过程基本一致。5)通过执行Change-point软件,分析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历史数据变化趋势及其群落结构变化点。结果显示,杞麓湖硅藻群落结构及沉积物色素代表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出现多次明显转变,建国前的转变主要与极端气候(水灾)引起的湖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有关。与农业有关的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流域产业调整(大规模种植耗肥的经济作物)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及水文改造是导致建国后硅藻群落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转变的主要驱动力。6)沉积硅藻与环境因子进行CCA和RDA分析,结果显示,中富营养物种如A.ambigua、Cyclotella comta、Cyclotella meneghiniana、Synedra acus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TN、TP、TOC)呈正相关关系,喜贫营养水体的Fragilaria属则多与人类干扰相关的环境因子呈负相关性,表明人为干扰及其强度是杞麓湖硅藻群落组合演变主要驱动因子。沉积物色素与沉积物金属元素进行RDA分析,结果显示,沉积色素含量与人为来源金属元素Cd、Pb、Hg和As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Cd和Pb的相关性最高。总之,人为活动是杞麓湖百年来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将不同人为活动的环境因子的代用指标与化石硅藻和沉积物色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主要受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及工业活动驱动。综上所述,近百年来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显着演变,从1970s开始浮游植物密度明显增加,中富营养浮游硅藻相对丰度增加,贫营养底栖硅藻相对丰度减小。农业活动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流域人口的增加、工业活动及制造业活动是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演变的主要驱动力,人为对水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导致的湖泊水文改变和气候条件起到叠加的作用。因此,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及提高其利用率、控制和减少人为对水资源的利用及流域内土地利用的变化等人类活动干扰仍然是控制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和水生态退化的主要方法。

樵凌枫[6](2020)在《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万州区龙宝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日趋完善,点源污染已基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而由降雨产生的面源污染正在逐步成为威胁水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海绵城市改造前后,降雨径流污染物对老城区河道水环境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和长治久清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龙宝河鹏程小学断面至徐家花园小区断面河道为研究对象,河道长2.7km,流域面积195.8公顷。通过监测流域内3类下垫面(居住区、商业区及校园区),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水质,分析SS、COD、TP、NH3-N及TN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规律及污染特征;并结合流域用地性质及排水管网出口选择河道断面监测点,分析河道水质与底泥性质的关联;利用SWMM模型建立龙宝河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海绵化改造前后不同降雨条件下,主要入河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下垫面,在不同降雨场次的雨水变化范围、峰值形成时间等变化规律均有所不同,但总体趋势是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在降雨初期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径流污染物的峰值在降雨产流的5-30min内。污染程度最重的是商业区的降雨径流,校园区降雨径流污染程度较轻。(2)3类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EMC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校园区。商业区降雨径流中SS、COD、TP、TN及NH3-N的EMC平均值分别为498.02、107.58、0.64、2.25及1.3mg/L;居住区雨水径流中对应值分别为264.28、81.44、0.52、2.03及1.19mg/L;校园区雨水径流中对应值分别为248.70、68.61、0.61、1.76及1.03mg/L。3类下垫面中COD、TP的EMC均超出Ⅴ类水标准,初期径流污染严重。商业区和居住区降雨径流污染物TN的EMC均超出Ⅴ类水标准,校园区TN的EMC达到Ⅳ类水标准,商业区、居住区和校园区NH3-N的EMC达到Ⅳ类水标准。初期冲刷效应分析表明,3类下垫面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冲刷,且大部分属于弱冲刷。径流污染物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商业区中SS与COD、TP、TN及NH3-N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2均值分别为0.858、0.82、0.867、0.858;居住区SS与COD、TP相关性较好,R2均值分别为0.926和0.898;校园区SS与TP、NH3-N和TN相关性较好,R2均值分别为0.939、0.847和0.891。(3)河道水质具有显着的季节性差异。龙宝河各断面pH值为6.96-8.09,呈中性状态;DO、TN、NH3-N、TP、COD分别为6.06-8.84 mg/L、1.45-9.02 mg/L、0.64-4.25 mg/L、0.14-2.97 mg/L、15-150 mg/L。pH和DO均满足地表水质标准。TP随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最高为1.24 mg/L,夏季最低为0.3 mg/L,之后逐渐增大,超出Ⅴ类水标准。TN在一年中均超出Ⅴ类水标准,且季节差异明显,呈现出春季(3.38 mg/L)至夏季(2.9 mg/L)污染程度减小,夏季至冬季(6.09 mg/L)浓度升高。4个季节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2.5、1.77、2.26及3.37 mg/L,均占TN的55%以上,说明氮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NH3-N。4个季节COD平均浓度分别为81.20、54.91、29.97、26.80 mg/L,秋、冬季水质属于Ⅳ类水,而春、夏季属于劣Ⅴ类水。单因子水质评价和内梅罗指数评价表明,河道氮、磷污染程度较重,有机物污染相对较轻。主成分分析表明,龙宝河的主要污染物为TN和TP,这与水质评价结果相同。(4)夏、秋及冬3个季节河道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5.49、26.21及26.15g/kg,秋冬季有机质含量高于夏季有机质含量,可能是因为河道周边海绵城市施工产生污染物进入河道。夏、秋及冬3个季节河道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3.67、2.57及2.30 g/kg;夏、秋及冬3个季节河道全磷平均含量为0.50、0.33及0.24 g/kg,河道底泥全氮全磷均出现夏季含量较大,冬季含量较小,底泥中氮磷元素可能与两岸农田耕种,大量的氮、磷元素随降雨径流汇入河道中,最终沉降在底泥中。河道水质与河道底泥相关性方面,水体中TP与河床底泥全磷含量、污染物TN与河床底泥全氮含量、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COD与河床底泥有机质含量无显着关系,因此龙宝河水质主要受外源污染即降雨径流和点源排放的影响。(5)建立SWMM模型,在流域内布置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及生物滞留带等绿色设施后,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初期河道水质仍存在超地表水Ⅴ类标准的现象。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海绵改造后对污染物SS、COD、TP及TN的削减率逐渐减小,1年重现期下对应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72%、70%、64%及66%,50年重现期下对应污染物的削减率分别为47%、56%、48%及49%,但在不同重现期下均能达到万州区的径流污染控制目标(47%)。通过源头-中途-末端的治理方式,在汇水区域源头进行海绵城市改造,利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带等LID设施,在中途改建雨污水管网,在末端设置调蓄或处理设施,包括初期雨水调蓄池、雨水处理湿地等,建设生态岸线,控制汇入河道的污染,减小水体环境的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汇入河道的污染物,同时与提升河道水环境的措施相互结合,提高河道自身抗污染物冲击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河道治理的效果。

包炎琳[7](2020)在《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建立和发展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IMTA),特选择浙江嵊泗三横山岛礁海域建立了鱼-贝IMTA养殖模式,研究了三横山岛礁海域底栖海藻对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响应机制。首先对三横山岛大黄鱼与黑鲷网箱养殖区、厚壳贻贝养殖区以及非养殖区水质和沉积物富营养物质进行了全年监测、评价和比较分析,同时在鱼-贝IMTA养殖前后,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大型海藻季节性分布特征进行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鱼-贝-藻IMTA养殖模式,并研究鱼-贝-藻IMTA养殖系统海域水质和沉积物微生物分布特征,为发展具有更好生态效益和更好经济效益的岛礁海域鱼-贝-藻IMTA养殖模式奠定理论基础。,使其作为该养殖海域生态环境的检测指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三横山岛养殖海域生态健康水平评价2019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对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水质进行监测,其温度(T)范围为10.12~24.57℃,年均温度17.82℃,温度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性变化;盐度(PSU)整体范围在25.45~31.12,年均盐度为28.06;p H年波动范围在7.98~8.77,年均值为8.22,秋季较高,其他三个季度无明显差异;溶解氧(DO)的变化趋势明显,范围为4.679~25.393 mg/L,年均值12.985 mg/L,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范围为0.115~4.356mg/L,年均值为1.470 mg/L;整个2019年,p H值符合II/III类海水水质标准,DO值和COD值均符合I类海水水质标准。其营养盐溶解性无机氮(DIN)的年均值为0.338mg/L,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4月(春季)和7月(夏季),NO2--N,NO3--N、NH4+-N分别占DIN 6.94%、91.89%和1.17%;溶解性无机磷(DIP)的年均值为0.029mg/L,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10月(秋季)和1月(冬季),活性硅酸盐(Si O32--Si)年均值为1.088 mg/L,整体水质呈II-III类水质,2019年养殖区富营养化指数平均值为2.053,年均水平为中度富营养化。海区四个季度有机污染指数均值未4.450,呈严重污染状态;与2015年养殖前进行比较发现,下山横山岛养殖行为对水质已经产生了污染。三横山岛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氮(TN)含量范围为0.398~1.238 g/kg,年均值为1.007 g/kg;总磷(TP)含量范围为0.253~0.813 g/kg,年均值为0.458 g/kg;有机碳(OC)含量范围为5.391~13.263 g/kg,年均值为9.858 g/kg。根据单因子评价方法通过计算可知,养殖海域沉积物中TN污染严重,TP已经出现污染,OC还未受到污染。2、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时空分布2016年在鱼-贝IMTA养殖系统建立前,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进行了调查,其中冬季共采集到大型海藻16种,其中红藻门10种,绿藻门4种,褐藻门2种。2019年在鱼-贝IMTA养殖系统建立后,对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进行了全年调查,共采集到大型海藻36种,其中红藻门24种,绿藻门4种,褐藻门8种。其中,2019年冬季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分别为为14种和564.084 g/m2。与2016年冬季相比,2019冬季出现不同类型的海藻为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 Yamada),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披针形蜈蚣藻(Grateloupia lanceolata(Okamura)Kawaguchi),平滑叉节藻(amphiroa ephedraea),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Holmes),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Postels et Ruprecht)J.Agardh),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Harvey)Setchell)和网地藻(Dictyota dichotoma(Hudson)J.V.Lamouroux);相同的种类有: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J.V.Lamouroux),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 Linnaeus),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石莼(Ulva lactuca L.),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Mertens ex Roth)Kuntze)和铜藻(Sargassum horneri(Turner)C.Agardh)。通过对养殖前后大型海藻的分布调查,筛选出了三横山岛具有代表意义的经济大型海藻,分别为三横山岛主要经济藻类有石莼(Ulva pertusa)、刺松藻(Codium fragile)、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Harv.)Yamada),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Harvey)Suringar)等,以上经济海藻可作为建立完整IMTA养殖模式的候选种。3、三横岛养殖海域微生物种群演替变化与评价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在研究区域共鉴定到浮游细菌50门1138属7327 OTU,其中网箱养殖区50门1120属7104 OTU,贻贝养殖区45门937属4629OUT,非养殖区49门878属4264 OUT。三个区域浮游细菌丰度结果显示位列前三的门类组成一致,分别为变形菌门,蓝藻门和拟杆菌门,但丰度比例有一定差异。在纲水平上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三个区域丰度前5的细菌均为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产氧光细菌纲,拟杆菌纲,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通过浮游细菌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可知,硝酸盐(NO3--N)是影响鱼类养殖区浮游细菌群落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温度是贻贝养殖区影响菌群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共鉴定到沉积物细菌60门1007属9467 OTU,其中网箱养殖区59门984属8651 OTU,贻贝养殖区58门857属7059OUT,非养殖区56门764属5832 OUT,各养殖区域沉积物中丰度前5的细菌均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和绿弯菌门;变形菌门的占比丰度鱼类养殖区最高,贻贝养殖区次之,非养殖区最小。对沉积物在纲水平上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鱼类网箱养殖区和贻贝养殖区丰度为前5的细菌为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拟杆菌纲,α-变形菌纲和,而在非养殖区,丰度为前5的细菌为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厌氧绳菌纲,α-变形菌纲。在养殖区和非养殖区的沉积物微生物中,γ-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的丰度最大,即变形菌纲是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沉积物中丰度最高的微生物种群。

姜欣[8](2019)在《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悬浮物在自然水体环境中无处不在,获取洁净安全的饮用水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水库成为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水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流域内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随径流进入水库的同时,悬浮物颗粒与污染物之间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也对水库的水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碧流河水库开展分层水质及悬浮物调查与分析研究,构建分层水库悬浮物采样与多尺度分析方法体系,探讨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水库建成后,水动力条件改变,水环境复杂变化大,且水库中悬浮物存在含量少、结构松散和密度低等特点,深层悬浮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存在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发和设计了一系列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通过多级过滤和辅助搅拌的方式富集样品,提高了过滤效率;采用多种传感器实时获得水深、浊度等条件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上位监控平台进行设备动作命令操作。与原有设备相比,具备采样水深准、采样效率高、过滤通量大、滤膜不易堵塞和操作轻便快捷等优点。(2)受限于常规分析手段的精度和分辨率,目前研究对水库环境中的絮凝悬浮物的赋存状态和微观特征所知甚少。本文构建了基于原位摄像-光学显微-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的图像分析方法,分析水库中絮凝悬浮物的中细微尺度的环境特性。采用水下摄像实现了絮凝悬浮物的原位观测,比常规重量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时效性更高,解决了浊度传感器对絮状悬浮物不敏感的缺陷,发现水库在水深超过15 m的水域底层普遍存在大量絮凝悬浮物。基于光学显微以及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在微观尺度上观测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的结构,观测结果表明碧流河水库的絮凝悬浮物是由胞外聚合物将各种微小的悬浮颗粒包裹成的多孔絮凝体,孔隙度在34%~49%之间。(3)水库中许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都必须有微生物的参与,悬浮颗粒吸附着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自由生活(FL)细菌群落和颗粒吸附(PA)细菌群落的系统发育组成和生态功能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清楚。本文通过两种孔径滤膜提取的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PCoA、NMDS和LEfSe等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PA细菌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高于FL细菌,种类组成存在显着差异。FAPROTAX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与FL细菌和PA细菌群落的物种组成的差异相比,生态功能的差异更能反映其对水质的影响差异。(4)以往的研究认识到水库水温分层使底部形成厌氧环境,引起沉积物中的铁和锰释放到水体中,但并没有考虑悬浮物行为在铁和锰的迁移转化过程中作用。本文在优化改进悬浮物中磷、铁和锰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分析深水型水库中悬浮物以及颗粒态磷、铁和锰在不同水温分层时期的动态特性,着重研究了碧流河水库中铁和锰在水-悬浮物-沉积物之间的迁移规律,揭示了不同时期悬浮物行为的变化对水库中铁和锰迁移规律的影响。同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建立水源水库多维监测与预警的初步框架。考虑悬浮物对碧流河水库水质的影响,提出分层供水、深层曝气、多源供水、生态削减以及流域管理等适用于碧流河水库的管理对策。

刘彦汐[9](2019)在《基于人工湿地植物选育及水力参数优化的莲花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生态,节能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因其污染物处理容量大,对水质及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环境逸臭少而成为主流工艺。本论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某高职院校内的莲花湖为研究背景。莲花湖周边教研,生活公共设施集中、人口密集,对湖水水体环境影响明显。莲花湖与外部水体水质交换能力弱,水域相对封闭,自我修复能力差。本论文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工艺为研究基础,构建莲花湖内循环修复机制,采用湖周边宜地宜生的、天然的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种苗进行植物选培,探讨不同湿地植物和水力参数湖水的处理效果,并依据研究结果开展验证性工程研究。(1)实验室研究采用L×B×H=1.5m×0.5m×0.7m的三组等尺寸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模型,湿地植物分别栽种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条件下,黄花鸢尾人工湿地系统(SSCWs1)对CODcr、TN、TP、NH3-N、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为37.28%,47.81%,37.38%,39.68%,49.96%,53.48%,美人蕉人工湿地系统(SSCWs2)对CODcr、TN、TP、NH3-N、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为53.45%,50.03%,60.99%,37.37%,56.75%,56.6%,再力花人工湿地系统(SSCWs3)对CODcr、TN、TP、NH3-N、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为58.38%,55.83%,60.05%,49.84%,54.09%,60.31%。其中再力花对CODcr,TN的去除率明显好于美人蕉和黄花鸢尾,TP和NO3--N的去除率较美人蕉略差,但仍满足地表水环境二类水质标准。同时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各个去除率指标有正影响,在2.5h内,HRT延长,去除率增幅明显,2.5h后增幅趋缓。(2)工程应用性研究。以再力花为湿地植物,水力负荷为0.1m3/m2·d,沿莲花湖湖岸设计三大区块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分别与莲花湖形成内循环系统。验证性工程研究表明:湿地对CODcr、TN、TP、NH3-N、NO3--N、NO2--N的平均去除率为59.14%,52.19%,62.76%,47.80%,53.50%,59.01%。去除率指标略有降低,但仍然能满足地表景观水水质要求。(3)对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附属设施,可优先考虑景观效果强的设备。在具体工程实施中发现,杩槎具有历史与当地的特色,且造型别致,可作为人工湿地中一级过滤设备,阻拦大型漂浮物;景观水车可为水体曝气增氧,提高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滕飞[10](2019)在《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分布及释放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沉积物是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水体流域中重要的物质宿体。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沉积物对于上覆水体中污染物的“源、汇”效应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乌梁素海的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日益严重,许多负面影响随之而来,水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刻不容缓。研究学者和维护管理人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使得外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水体水质富营养化仍然严重,因而内源污染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乌梁素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收集调研数据、野外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室内实验分析及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模拟试验。乌梁素海底泥淤积厚度主要受湖泊水动力条件、古河道分布和入湖河道位置影响,分布不均匀,全湖平均厚度为0.88m。沉积淤泥蓄积量为39772.2万t,受湖泊泥沙来源及分布、水生植被的促淤效应、风浪作用影响,乌梁素海底泥淤积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乌梁素海沉积物种中氮以有机氮为主要形式,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态存在,有机质来源外源输入占主导,总磷受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在水平分布较大的差异性。在垂直方向上,总氮分布规律明显,随深度增加有递减的趋势,农业、生产和生活退水对氮的沉积具有明显的影响。总磷垂直分布差异性显着,与人为活动、环境因素和早期演化和成岩作用有关。根据有机污染指数,计算得到乌梁素海湖区,大部分区域处于有机污染状态,确定乌梁素海的治理范围,初步估算共约45.75km2,有机污染量约2256万t,可利用原位修复手段对有机污染进行治理。本研究表明,乌梁素海原生植物芦苇和龙须眼子菜水生植物可有效地吸收和控制沉积物中养分的释放,芦苇组对水质净化效果要高于龙须眼子菜组,芦苇在对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净化效果最好,高密度芦苇组对水质净化效果最好。应在污染源控制、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建议通过原生植物种植对有机污染的沉积物进行原位修复,且在成熟期通过收割水生植物,可防止植物死亡衰败沉积造成二次污染,减缓湖底抬高的趋势。

二、上海市夏季藻类植物的分布及对水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夏季藻类植物的分布及对水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2 研究区域(Study area)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区域河道水系
    2.3 水质监测与测量
    2.4 水质分析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3.1 水质特征分析
    3.2 污染因子确定
        3.2.1 数据分析
        3.2.2 主成分的确定
    3.3 感潮河网调度对水质影响
    3.4 水质空间分布特征
    3.5 水质时间分布特征
4 结论(Conclusions)

(2)洪泽湖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洪泽区备用水源地建设概况
        1.3.1 备用水源地建设的必要性
        1.3.2 备用水源地建设规模及采用的技术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效能评估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水源地水质监测方法
        2.2.2 水源水质的季节性变化情况
        2.2.3 水源地进出水口混凝沉淀效果实验
        2.2.4 人工湿地优化实验方法
        2.2.5 人工湿地系统优化研究实验装置
    2.3 分析方法与仪器
        2.3.1 分析方法
        2.3.2 主要仪器
    2.4 实验结果分析
        2.4.1 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总体效能评估
        2.4.2 备用水源地各处理区水质改善效能
        2.4.3 备用水源地人工湿地系统优化研究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备用水源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水生植物的监测
        3.2.2 鱼类情况的监测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水生植物监测结果分析
        3.3.2 鱼类监测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备用水源地底泥污染物评估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底泥沉积情况监测
        4.2.2 分析方法与仪器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底泥淤积速度结果分析
        4.3.2 底泥污染物含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果与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构建机制及其多样性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河流生态系统
        1.1.1 河流生态系统研究概述
        1.1.2 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1.1.3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
    1.2 硅藻植物
        1.2.1 硅藻植物概述
        1.2.2 影响硅藻生长的环境因素
        1.2.3 硅藻在河流监测及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1.3 安肇新河流域自然概况与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设置
        2.2.2 底栖硅藻采集
        2.2.3 硅藻制片及标本鉴定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种类组成及其动态变化
        2.3.2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丰度的动态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多样性指数分析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2.1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3.2.2 Simpson's生态优势度指数(D)
        3.2.3 Margalef多样性指数(H)
        3.2.4 Pielou均匀度指数(J)
        3.2.5 多样性阈值(Dv)
        3.2.6 运动性硅藻百分比(M)
        3.2.7 硅藻商指数(DQ)
    3.3 分析结果
        3.3.1 安肇新河流域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3.3.2 安肇新河流域Simpson's生态优势度指数
        3.3.3 安肇新河流域Margalef多样性指数
        3.3.4 安肇新河流域Pielou均匀度指数
        3.3.5 安肇新河流域多样性阈值
        3.3.6 安肇新河流域运动性硅藻百分比
        3.3.7 安肇新河流域硅藻商指数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安肇新河流域水温(WT)的变化特征
        4.3.2 安肇新河流域酸碱度(p H)的变化特征
        4.3.3 安肇新河流域电导率(Sp Cond.)的变化特征
        4.3.4 安肇新河流域溶解氧(DO)的变化特征
        4.3.5 安肇新河流域浊度(Tur.)的变化特征
        4.3.6 安肇新河流域总氮(TN)的变化特征
        4.3.7 安肇新河流域总磷(TP)的变化特征
        4.3.8 安肇新河流域化学需氧量(COD_(Mn))的变化特征
        4.3.9 安肇新河流域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的变化特征
    4.4 安肇新河流域各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5 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5.1 2019 年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5.2 2020 年秋季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
    4.7 小结
第5章 安肇新河流域水质初步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溶解氧
        5.2.2 高锰酸盐指数
        5.2.3 五日生化需氧量
        5.2.4 总氮
        5.2.5 总磷
        5.2.6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_M)
    5.3 实验结果
        5.3.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安肇新河流域水质
        5.3.2 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安肇新河流域水质
        5.3.3 基于污染指示种评价安肇新河流域水质
        5.3.4 基于多样性指数评价安肇新河流域水质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北京市怀沙河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1.1 采样点的设置
    1.2 监测指标
    1.3 采样时间与检测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质污染总体状况
    2.2 水质污染情况及潜在污染源分析
        2.2.1 总氮
        2.2.2 总磷
        2.2.3 氨氮
        2.2.4 亚硝酸盐
        2.2.5 化学需氧量
    2.3 怀沙河典型断面水质分析
        2.3.1 河流上游
        2.3.2 河流中游
        2.3.3 河流下游
3 主要污染源及治理建议
    3.1 怀沙河主要污染源
    3.2 怀沙河治理建议
4 结论

(5)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云贵高原湖区概述
        1.2.2 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研究
        1.2.3 云南湖泊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1.2.4 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环境变化历史反演方法
    1.3 杞麓湖及其流域概况
        1.3.1 自然概况
        1.3.2 社会经济概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杞麓湖浮游植物现状及季节演替
    2.1 前言
    2.2 研究区域与样点设置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水质理化指标
        2.3.2 浮游植物样品
        2.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4.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4.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5 讨论
        2.5.1 杞麓湖水质的季节变化
        2.5.2 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
        2.5.3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杞麓湖流域近百年人类活动变化的反演
    3.1 前言
    3.2 研究地概况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样品处理与测定
        3.3.2 沉积柱年代测定
        3.3.3 沉积物粒度测定
        3.3.4 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和碳氮比(C/N)测定
        3.3.5 沉积物有机质(OM)测定及污染评价
        3.3.6 污染指数计算及评价
        3.3.7 沉积物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3.3.8 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估的计算
        3.3.9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3.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沉积岩芯柱
        3.4.2 沉积物柱芯高分辨率年代分析
        3.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速率分析
        3.4.4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物粒度变化分析
        3.4.5 地化指标百年变化分析
        3.4.6 近百年杞麓湖氮磷营养物质变化分析
        3.4.7 近百年杞麓湖TOC和LOI_(550)变化分析
        3.4.8 近百年杞麓湖C/N和TN/TP变化分析
        3.4.9 金属元素含量变化
        3.4.10 金属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理化性质关系分析
        3.4.11 近百年杞麓湖金属元素污染分析
        3.4.12 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3.4.13 土地利用历史变化分析
        3.4.14 历史社会经济数据与地化指标相关分析
    3.5 讨论
        3.5.1 沉积岩芯湖泊水质环境
        3.5.2 沉积岩芯沉积速率的环境意义
        3.5.3 沉积物粒度百年变化的驱动因子
        3.5.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百年变化的环境指示意义及驱动因素
        3.5.5 沉积物金属元素历史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3.5.6 沉积物人为来源金属元素历史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杞麓湖近百年浮游植物演替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4.1 前言
    4.2 研究地概况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沉积物采集及年代测定
        4.3.2 沉积物化石硅藻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4.3.3 沉积物化石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方法
        4.3.4 沉积物色素的提取与分析
        4.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群落组合特征
        4.4.2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的生态习性
        4.4.3 近百年杞麓湖沉积硅藻多样性指数演变过程
        4.4.4 近百年硅藻群落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4.5 沉积色素重建浮游植物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分析
    4.5 讨论
        4.5.1 化石硅藻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突变点探讨
        4.5.2 硅藻群落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4.5.3 沉积物色素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杞麓湖浮游植物名录
附录2: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植物名录
附录3: 杞麓湖沉积物化石硅藻优势种版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万州区龙宝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1.2.2 径流污染研究进展
        1.2.3 暴雨洪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环境
    2.2 研究区域下垫面情况
    2.3 采样点布设及采样方案
        2.3.1 降雨径流采样点及采样方案
        2.3.2 降河道采样断面及采样方案
    2.4 分析指标及方法
    2.5 降雨监测
        2.5.1 降雨监测
        2.5.2 降雨监测统计
第三章 龙宝河流域径流特征分析
    3.1 降雨径流污染物随降雨历时的变化
        3.1.1 商业区径流污染变化
        3.1.2 居住区径流污染变化
        3.1.3 校园区径流污染变化
    3.2 径流污染物EMC
    3.3 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3.3.1 商业区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3.3.2 居住小区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3.3.3 校园区径流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
    3.4 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4.1 商业区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4.2 居住区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4.3 校园区径流污染物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龙宝河河道水质及底泥分析
    4.1 龙宝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4.1.1 pH时空变化特征
        4.1.2 溶解氧时空变化特征
        4.1.3 氮素时空变化特征
        4.1.4 总磷时空变化特征
        4.1.5 化学需氧量时空变化特征
    4.2 龙宝河河道水质评价
        4.2.1 水质评价方法
        4.2.2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在龙宝河的运用
        4.2.3 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在龙宝河的运用
    4.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龙宝河水质分析
    4.4 龙宝河河床底泥特征分析
    4.5 河道水质与河床底泥关系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WMM模型建立
    5.1 SWMM模型原理
        5.1.1 产流汇流模型
        5.1.2 水质模型
    5.2 LID模块
    5.3 龙宝河流域SWMM模型建立
        5.3.1 降雨设计
        5.3.2 研究区域汇水子面积概化
        5.3.3 研究区域管网概化
        5.3.4 模型基本参数选取
    5.4 SWMM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率定
        5.4.1 敏感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5.4.2 敏感性分析
        5.4.3 模型参数率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宝河区域污染物控制分析
    6.1 LID措施选择
    6.2 LID措施主要参数选择
    6.3 LID布置方案
    6.4 海绵改造前后河道水质变化
        6.4.1 不同重新期下水质变化
        6.4.2 不同重现期下污染物削减分析
    6.5 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河道治理
        6.5.1 源头
        6.5.2 中途
        6.5.3 末端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7)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水养殖对水质的影响
    1.2 海水养殖对底质环境的影响
    1.3 我国近海潮间带大型海藻的分布及生态效益
        1.3.1 大型海藻的生态效益
        1.3.2 鱼-贝-藻IMTA生态养殖系统
    1.4 海水养殖对微生物影响
        1.4.1 海洋水体中的微生物
        1.4.2 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目的
        1.5.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全年水质底质环境影响与评价
    2.1 2019年四季水质监测与评价
        2.1.1 三横山岛养殖海域水质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2019年四季底质监测与评价
        2.2.1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三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对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点设置与调查方法
        3.1.2 生物量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2016年(养殖前)大型海藻分布特征
        3.2.2 2019年(养殖后)大型海藻分布特征
        3.2.3 三横山岛潮间带部分大型底栖海藻生境图
    3.3 讨论
        3.3.1 三横山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的构成及变化特征
        3.3.2 环境因子对海藻群落变化的影响
        3.3.3 养殖前后大型海藻的种数变化及经济种筛选
第四章 岛礁鱼-贝IMTA模式对附近海域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与评价
    4.1 2019年四季浮游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4.1.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2019年四季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4.2.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创新性及展望
    5.1 结论
        5.1.1 对三横山岛养殖海域生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
        5.1.2 三横山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及生物量时空分布
        5.1.3 下三横岛养殖海域微生物种群演替变化
    5.2 创新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相关的概念
        1.2.2 悬浮物的采样与测定方法
        1.2.3 悬浮物的环境特性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4 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悬浮物样本采集及环境特性分析
    2.1 水库悬浮物基本特征
    2.2 悬浮物原位保真采集设备研发与应用
        2.2.1 基于粒径分级分仓存储的悬浮物原位浓缩装置
        2.2.2 基于搅拌过滤的悬浮物原位富集装置
        2.2.3 基于LabVIEW上位机的悬浮物采集自动控制方法
    2.3 悬浮物环境特性分析方法
        2.3.1 絮凝悬浮物图像分析方法
        2.3.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分析方法
        2.3.3 悬浮物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碧流河水库悬浮物调查方案
        3.1.1 碧流河水库概况
        3.1.2 水动力环境特点
        3.1.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 悬浮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3.2.1 总悬浮物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3.2.2 相关性分析
        3.2.3 悬浮物中磷铁锰含量
    3.3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3.1 絮凝悬浮物的分布特征
        3.3.2 絮凝悬浮物的定量分析
        3.3.3 絮凝悬浮物的成因与来源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尺度环境特性分析
    4.1 水库絮凝悬浮物微观结构与类型
        4.1.1 微观结构与组成
        4.1.2 絮凝悬浮物类型
        4.1.3 孔隙结构分析
    4.2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4.2.1 测序结果质量分析
        4.2.2 FL和PA细菌群落OTU比较
        4.2.3 FL和PA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4.3 悬浮物中细菌群落组成差异与功能比较
        4.3.1 FL和PA细菌群落间系统发育组成差异
        4.3.2 FL和PA细菌群落间LEfSe分析
        4.3.3 FL和PA细菌群落间生态功能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水库水温分层与悬浮物行为对铁锰迁移的影响
    5.1 水库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与水质影响
        5.1.1 水温季节性分层特征
        5.1.2 水温分层的稳定性
        5.1.3 底层溶解氧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1.4 底层水体污染物对水温分层的响应
    5.2 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变化特征
        5.2.1 悬浮物中铁和锰的富集效应
        5.2.2 深水区悬浮物与表层沉积物中铁和锰的含量
        5.2.3 铁和锰浓度的垂向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
        5.2.4 铁和锰浓度与其他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3 考虑悬浮物作用的铁锰迁移对水质的影响
        5.3.1 分层期
        5.3.2 混合期
        5.3.3 冰封期
    5.4 本章小结
6 水源水库悬浮物的监测及管理建议
    6.1 考虑悬浮物的水源水库监测与预警
        6.1.1 水库长期运行的累积效应
        6.1.2 悬浮物的监测体系
    6.2 悬浮物影响下的碧流河水库管理建议
        6.2.1 依据分层规律供水
        6.2.2 采用深层曝气技术
        6.2.3 优化供水联合调度
        6.2.4 削减库滨区污染物
        6.2.5 控制入库污染源管理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人工湿地植物选育及水力参数优化的莲花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景观水治理现状与应用工艺
        1.2.1 我国景观水体污染现状
        1.2.2 景观水体污染成因
        1.2.3 景观水体污染治理技术
        1.2.4 景观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趋势
    1.3 人工湿地治理景观水的现状与应用工艺
        1.3.1 人工湿地的概念与分类
        1.3.2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1.3.3 人工湿地国外研究现状
        1.3.4 人工湿地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莲花湖水环境与污染现状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2 莲花湖水污染现状
        2.2.1 莲花湖水环境调查与监测
        2.2.2 采样点的确定
        2.2.3 莲花湖景观水体水质标准
        2.2.4 主要水污染原因分析
    2.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内容
        2.3.3 解决方案
        2.3.4 技术路线
第3章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莲花湖实验研究
    3.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基本结构及设计
        3.1.1 试验用水
        3.1.2 系统的构建
        3.1.3 运行方式
    3.2 植物对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研究
        3.2.1 植物对COD_(cr)的去除效果比较
        3.2.2 植物对TP的去除效果比较
        3.2.3 植物对TN的去除效果比较
        3.2.4 植物对NH_3-N的去除效果比较
        3.2.5 植物对NO_3~--N的去除效果比较
        3.2.6 植物对NO_2~--N的去除效果比较
        3.2.7 植物对SS的去除效果比较
    3.3 水力停留时间与处理效果的关系
        3.3.1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_(cr)的处理影响
        3.3.2 水力停留时间对TP的处理影响
        3.3.3 水力停留时间对TN的处理影响
        3.3.4 水力停留时间对NH_3-N的处理影响
        3.3.5 水力停留时间对NO_3~--N和 NO_2~--N的处理影响
        3.3.6 水力停留时间对SS的处理影响
    3.4 小试装置中的植物生长状况
        3.4.1 试验方法
        3.4.2 植物在景观水体中的生长态势比较
第4章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莲花湖水系统工程的研究
    4.1 工程项目概述
    4.2 工艺设计
        4.2.1 工艺流程
        4.2.2 湿地设计
        4.2.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
        4.2.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基质的选择
        4.2.5 湿地配套其他工艺设计
    4.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莲花湖水体修复的效果分析
        4.3.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SS和 COD_(cr)处理效果
        4.3.2 人工湿地对其他污染物处理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分布及释放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沉积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1.2 沉积物的生态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沉积物污染研究进展
        1.2.2 沉积物污染释放研究进展
    1.3 乌梁素海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基本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乌梁素海概况
        2.1.2 沉积物的组成
    2.2 研究方法
        2.2.1 沉积物样品采集
        2.2.2 样品分析方法
        2.2.3 沉积物营养盐释放模拟试验
3 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和污染状况
    3.1 乌梁素海沉积物基本特征
        3.1.1 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及组成
        3.1.2 沉积物淤泥蓄积量估算
    3.2 乌梁素海沉积物污染特征分析
        3.2.1 沉积物总氮的分布特征
        3.2.2 沉积物中总磷的分布特征
        3.2.3 沉积物中有机质分布特征
    3.3 沉积物碳-氮-磷耦合研究
        3.3.1 碳-氮耦合及环境意义
        3.3.2 碳-磷耦合及环境意义
        3.3.3 氮-磷耦合及环境意义
    3.4 沉积物有机污染状况
    3.5 本章小结
4.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实验研究
    4.1 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4.1.1 试验结果
        4.1.2 结果分析
    4.2 芦苇密集程度对底泥释放的影响
        4.2.1 试验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上海市夏季藻类植物的分布及对水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张家港市河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分析[J]. 杨浩,李一平,蒲亚帅,姚向阳,张剑. 环境科学学报, 2021(10)
  • [2]洪泽湖备用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研究[D]. 成芃荣. 扬州大学, 2021(08)
  • [3]安肇新河流域底栖硅藻群落构建机制及其多样性格局[D]. 孙世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2)
  • [4]北京市怀沙河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分析[J]. 李昶,吴丽,何裕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21(01)
  • [5]湖泊浮游植物演替历史与流域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 ——以杞麓湖为例[D]. 杨鸿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的应用研究 ——以万州区龙宝河为例[D]. 樵凌枫.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岛礁鱼-贝IMTA模式构建及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D]. 包炎琳.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8]水库悬浮物的环境特性及其水质影响研究[D]. 姜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基于人工湿地植物选育及水力参数优化的莲花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刘彦汐.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8)
  • [10]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分布及释放规律试验研究[D]. 滕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上海市夏藻分布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