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房环境对牡蛎生长发育的影响

菌房环境对牡蛎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菇房环境对平菇眼菌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帆帆[1](2019)在《Bt杀虫蛋白原核表达及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文中指出本试验对8株分离自江苏省紫金山土壤的野生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进行筛选后,得到1株对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有较好杀虫活性的Bt菌株23-5。同时,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鉴定和杀虫蛋白基因型鉴定等研究,并对该菌株含有的杀虫蛋白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以期为食用菌Bt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胃毒法测定了8个Bt菌株对异迟眼蕈蚊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8个Bt菌株中对异迟眼蕈蚊的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84.48%(23-5菌株),最低为43.11%。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Bt菌株对平菇、毛木耳、茶树菇和双孢菇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发现8个Bt菌株均减缓了四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但最终菌丝仍然可以盖过Bt菌落继续生长。故选择校正死亡率最高的菌株23-5进行以下试验。2.对菌株23-5进行分类鉴定时主要采用形态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鉴定三种鉴定方法,同时采用PCR-RFLP法确定菌株23-5含有的杀虫蛋白类型。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晶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结果均显示该菌株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最为接近。PCR-RFLP结果显示该菌株含有的杀虫蛋白基因型组合为cry4/10+cry11+cyt1+cyt2。所以确认该菌株属于苏云金芽孢杆菌(Bt)3.以NCBI上公布的与cry4B、cry10、cry11、cyt1、cyt2五种杀虫蛋白基因相关信息为依据,扩增菌株23-5中各杀虫蛋白基因片段,结果显示23-5中含有的cry4B、cry10、cry11、cyt1、cyt2基因序列的长度分别为1470bp、2043bp、1941bp、750bp、792pb。各基因的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分别构建成功后,进行PCR验证和双酶切验证。各杀虫毒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ry4Ba、Cry10Aa、Cry11Aa和Cyt2Ba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Cyt1Aa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分别得到其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和保守结构域。4.将各杀虫蛋白基因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进行蛋白表达和纯化,IPTG诱导表达后,12%SDS-PAGE结果表明杀虫蛋白Cry4B、Cry10、Cry11主要存在于表达菌株的沉淀中,呈包涵体形式,恢复其生物活性需通过变复性的方式,再进行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纯化;目标蛋白Cyt2主要存在于上清液,呈可溶形式表达,可直接进行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纯化;目标蛋白Cyt1表达不明显。融合蛋白Cry4B、Cry10、Cry11和Cyt2表达的大小分别为70KD、84KD、88kD和70kD。5.分别提取各工程菌株的目标蛋白,用Bran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进行各目标蛋白的室内毒力测定。各蛋白浓度为250 ng/mL时,蛋白Cyt2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达70.18%;蛋白Cry4B、Cry10、Cry11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较低,三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校正死亡率为33.33-35.09%。

罗峻[2](2018)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调查了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上的主要害虫种类,优势种害虫及其分布,并对部分优势种的生活史进行研究,为今后西南三省食用菌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从2017年到2018年,对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食用菌进行虫害调查。共鉴定得害虫6纲11目73种,其中,云南省6纲11目63种,贵州省6纲11目59种,四川省5纲11目56种。在这些害虫中,双翅目种类最多,有20种,其次为鞘翅目害虫,有13种。分析了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食用菌害虫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明确了优势种主要为泰纳异蚤蝇、平菇厉眼蕈蚊、黑粪蚊和黑腹果蝇,其中黑粪蚊是三省普遍优势种,也是为害最严重种,几乎为害西南地区所有食用菌。对主要害虫黑粪蚊Scatopse sp.、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泰纳异蚤蝇Megaselia tamilnaduensis Disney、尖眼蕈蚊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 Felt和蠼螋Labidura japonica(De Haan)进行形态描述并拍摄了特征图。对泰纳异蚤蝇和黑粪蚊进行实验室饲养,观察生长发育历期:泰纳异蚤蝇卵期一般为12天,幼虫期78天,蛹期79天,成虫期34天,最适温度27℃。黑粪蚊卵期23天,幼虫期1416天,蛹期45天,成虫期34天。最适温度2028℃。

罗茵[3](2018)在《食料、温度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影响差异研究》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同属迟眼蕈蚊属,均是蔬菜以及食用菌上的重要害虫。在甘肃、辽宁、山东等地混合发生,且不同地区优势种不同。该类害虫危害严重,防治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药剂导致农产品残留严重超标。目前对韭菜迟眼蕈蚊研究报道较多,对异迟眼蕈蚊研究较少,而对两种混发眼蕈蚊的比较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系统性比较了食料、高温胁迫和代表性药剂对两种眼蕈蚊的影响差异,明确了两种眼蕈蚊对环境适应性不同,为更科学的利用高温、药剂针对性防治混发眼蕈蚊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在韭菜、平菇、有机肥、人工饲料、葱、莴苣6种食料上的实验种群两性生命表,明确了两种眼蕈蚊对食料适应性不同,其中韭菜迟眼蕈蚊偏好取食的食料依次为:韭菜>平菇>人工饲料>葱>莴苣>有机肥,异迟眼蕈蚊偏好取食的食料依次为:平菇>韭菜>人工饲料>葱>莴苣>有机肥。韭菜迟眼蕈蚊取食韭菜、平菇的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66%和16.00%,产卵量分别为138.64和123.12粒/雌,异迟眼蕈蚊幼虫取食韭菜、平菇的死亡率分别为19.99%和4.66%,产卵量分别为59.48和80.25粒/雌。2、探究了高温胁迫对两种眼蕈蚊各虫态存活以及对存活试虫后续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了异迟眼蕈蚊耐热性弱于韭菜迟眼蕈蚊。36℃以上的高温对两种眼蕈蚊各虫态产生了明显的快速致死效应,以成虫耐热性最差且两种眼蕈蚊差异显着,幼虫耐热性较强且两种眼蕈蚊有差异,38℃下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雌成虫LT50(致死中时间)分别为1.427和0.580 h,幼虫LT50分别为2.048和1.326 h。存活试虫后续发育和繁殖仍受到不利影响,且异迟眼蕈蚊受到的不利影响较韭菜迟眼蕈蚊严重,4龄幼虫经38℃2 h处理,存活韭菜迟眼蕈蚊化蛹率(90.75%)较对照(95.00%)降低4.25%,产卵量(32.44粒)较对照(117.50粒)下降了72.39%,异迟眼蕈蚊化蛹率(69.50%)较对照(89.00%)降低19.50%,产卵量(12.44粒)较对照(60.75粒)下降了79.52%。成虫经38℃1 h处理,存活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量为56.63粒,相较于对照(121.67粒)下降了53.46%,异迟眼蕈蚊产卵量为22.50粒,相较于对照(61.08粒)下降了63.16%。此外,我们还发现,取食韭菜的两种眼蕈蚊耐热性高于取食平菇且以异迟眼蕈蚊最为明显。3、测定了高温胁迫条件下,两种眼蕈蚊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明确了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种眼蕈蚊适应性差异的重要原因。经38℃高温1 h胁迫后,韭菜迟眼蕈蚊雌成虫POD活性较对照上升了54.72%,异迟眼蕈蚊雌成虫POD活性较对照下降了17.24%。4、测定了9种药剂对两种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差异,并分析了4种代表性药剂LC20浓度对眼蕈蚊2龄幼虫亚致死效应,明确了异迟眼蕈蚊对药剂敏感性高于韭菜迟眼蕈蚊。植物源药剂大蒜油对两种眼蕈蚊2龄幼虫和4龄幼虫毒力差异均较大,其中大蒜油对异迟眼蕈蚊四4龄幼虫毒力(LC50为58.023 mg/L)是韭菜迟眼蕈蚊(LC50为124.001 mg/L)的2.14倍。异迟眼蕈蚊受到的持续控制作用较韭菜迟眼蕈蚊严重,大蒜油处理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历期(14.40 d)较对照(13.53 d)延长了0.87 d,单雌产卵量(87.82粒)较对照(111.92粒)降低21.53%,异迟眼蕈蚊幼虫历期(18.71 d)较对照(17.04 d)延长了1.67 d,单雌产卵量(45.08粒)较对照(65.08粒)降低30.73%。另外,取食平菇的两种眼蕈蚊对药剂敏感性高于取食韭菜且以异迟眼蕈蚊最为明显。5、测定了代表性药剂处理下,两种眼蕈蚊解毒代谢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明确了解毒代谢酶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种眼蕈蚊适应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二烯丙基二硫醚处理两种蕈蚊幼虫后,韭菜迟眼蕈蚊和异迟眼蕈蚊GSTs分别较对照上升26.02%和54.46%。

张超逸[4](2018)在《沈阳地区平菇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和发生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以沈阳彰驿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食用菌种植区为例,调查了沈阳地区平菇的有害生物种类,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在低温菇和高温菇交替种植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消长规律,对主要害虫种类进行了相对多度、群落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主成分分析,并明确了其主要贡献主成分的载荷值比重,根据害虫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沈阳地区平菇有害生物包括4纲、8目、19种,其种,双翅目种类最多,达11种。其次为鳞翅目,另外2种分别为甲壳纲和软体动物门生物。其中主要害虫是泰纳异蚤蝇Megaselia tamilnaduensis Disney、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和黑粪蚊Scatopse sp.。低温平菇主要害虫是泰纳异蚤蝇和平菇厉眼蕈蚊;而高温平菇的主要危害来自平菇厉眼蕈蚊和黑粪蚊。低温平菇的害虫泰纳异蚤蝇在9月和10月爆发,平菇厉眼蕈蚊在次年3-5月为害。高温平菇的害虫平菇厉眼蕈蚊在5月和6月为害,黑粪蚊在7月和8月爆发。根据害虫发生规律结合沈阳当地平菇种植特点提出如下防治建议:(1)种植前清除菇棚内杂物,消除害虫虫源;用杀虫灵稀释液(每吨200g)拌料,消灭虫卵和幼虫;(2)选择优良菌种。选取发菌硬的菌种,使菌袋整体发硬,防止害虫幼虫钻蛀到菌袋内部危害平菇菌丝;(3)在菇棚上笼罩30目以上的纱网防止成虫飞入菇棚;(4)使用食用菌专用杀虫剂1000倍液对平菇菌丝、子实体产量基本无影响。

张君明,刘宇,虞国跃[5](2012)在《平菇厉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文中研究说明平菇厉眼蕈蚊是菇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本文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根据其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王丹丹[6](2012)在《平菇昆虫种群动态、群落特征和平菇厉眼蕈蚊内禀生态学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平菇昆虫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比较了10种颜色粘虫板对不同害虫的诱集效果,为害虫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运用两性生命表对害虫优势种平菇厉眼蕈蚊进行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析,旨在弄清该害虫发生危害严重的内禀生态学特性,为该害虫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平菇昆虫群落主要有5目13科18种,害虫4目11科16种,天敌的种类和数量远少于害虫,主要为蜘蛛类。害虫包括双翅目、鞘翅目、弹尾目和少量的鳞翅目,其中以双翅目蚊蝇类为主,蚊类包括眼蕈蚊科、瘿蚊科、摇蚊科、菌蚊科、粪蚊科和大蚊科;蝇类包括蚤蝇科和蝇科。平菇厉眼蕈蚊为最主要的害虫优势种。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中低温平菇,时间为2月24日-5月12日;第二阶段调查高温平菇,6月5日-9月25日。害虫数量出现春秋两个高峰期(4-5月和9月),整个调查过程天敌发生动态与害虫基本保持一致。昆虫种群发生动态与温度、棚室周边环境和人为因素等都有密切关系。研究了10种不同颜色粘虫板(深蓝、浅蓝、红色、粉色、黄色、白色、紫色、灰色、黑色和绿色)对不同害虫的诱集效果,数量最多的眼蕈蚊科对黄色趋性最强;总体来看,黄色、绿色和白色对蚊类害虫诱集效果较好,浅蓝色和紫色较弱;而蝇类害虫对深蓝色趋性最强。粘虫板四周边缘诱虫量明显高于中部。平菇厉眼蕈蚊在15℃、20℃、23℃、25℃和28℃5个温度下的平均发育历期依次为37.55d、25.62d、24.14d、20.29d和15.98d,各虫态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线性正相关,达显着相关水平;30℃下卵无法正常发育;雌虫未成熟发育阶段较雄虫历期长。研究了各虫态和全世代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其中全世代发育始点为7.72±2.22℃,有效积温为320.32±47.01日度。5个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死亡率依次为17.25%、12.25%、13.28%、12.66%和17.75%,各发育阶段中卵期死亡率最高,为主要的薄弱环节;其次为初孵幼虫期,蛹期存活率最高。运用两性生命表对平菇厉眼蕈蚊进行内禀生态学特性分析,得出5个温度下雌虫平均生殖力F分别为89.39、100.23、111.23、113.62和108.15粒卵;雌雄比例依次为1:0.67、1:0.83、1:0.84、1:0.79和1:0.75,与实验群体样本大小有关;产卵前期TPOP为37.08、24.91、23.31、18.03和14.56d;内禀增长率r为0.0997、0.1509、0.1646、0.2132和0.2593d-1,呈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趋势;净生殖率R0为44.25、48.11、52.37、55.37和50.83;世代平均周期T为38.00、25.67、24.04、18.82和15.15d;新生卵的繁殖值为1.1049、1.1629、1.1790、1.2377和1.2961d-1,即为周限增长率λ;总生殖率GRR在23℃达最大值203.37。

武妍[7](2011)在《大型真菌对食用菌害虫平菇厉眼蕈蚊的毒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 pleuroti Yang et Zhang)是国内食用菌的优势危害种。化学防治在长期使用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点和不足,而在生物防治中,大型有毒真菌将在未来新型生物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以大型真菌为试材,对平菇厉眼蕈蚊进行毒性研究,希望能够早日研制出环境友好型的真菌源新农药。本文通过对大型真菌的初步筛选,得出了杀虫活性较好的大型有毒真菌及处理产物,并通过试验测定其对平菇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然后再进行大型有毒真菌混配制剂的最佳配比的筛选,最终确定出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毒杀效果较好的复合配方。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对3种平菇厉眼蕈蚊的常规食物及栖息场所的筛选,在5d内平菇厉眼蕈蚊幼虫对带有平菇菌丝体的菌料菌料更为偏好,以其为食物及生存场所,因此将其作为毒饵载体。在对平菇厉眼蕈蚊的饲养过程中发现,平菇厉眼蕈蚊成虫无取食行为,加之对于平菇其幼虫为主要为害虫态,因此选择平菇厉眼蕈蚊幼虫为试验对象。(2)在大型真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杀试验中,首先将采集到的23种大型真菌进行了菌种的分离与纯化培养,然后利用胃毒法将其液体发酵产物和细胞破碎液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进行初步的毒性筛选,得出白黄盖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褐云斑鹅膏菌的细胞破碎液杀虫效果较好。对以上3种毒菌分别进行为期7d的五个浓度梯度试验,得出LC5o为白黄盖鹅膏菌0.097g/mL<褐云斑鹅膏菌0.123g/mL<豹斑毒鹅膏菌0.124g/mL;LT50为白黄盖鹅膏菌2.637d<豹斑毒鹅膏菌2.702d<褐云斑鹅膏菌3.521d。(3)在大型有毒真菌对平菇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的试验中,以五个浓度/梯度的毒饵分别对平菇培养基及菌料进行处理,试验得出,大型有毒真菌对平菇菌丝体有较小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豹斑毒鹅膏菌13.04%>白黄盖鹅膏菌10.87%>褐云斑鹅膏菌8.67%;对平菇子实体产量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豹斑毒鹅膏菌3.12%>白黄盖鹅膏菌2.91%>褐云斑鹅膏菌2.49%。(4)对三种大型有毒真菌单剂进行两两互配,采用共毒系数法(孙云沛,1960)进行最佳配比的筛选。呈现增效作用的两种复配方式的共毒系数CTC为褐云斑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2:1配比时136.39>褐云斑鹅膏菌-白黄盖鹅膏菌2:1配比时127.01;呈现拮抗作用的两种复配方式的共毒系数CTC为白黄盖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2:1配比时75.06>白黄盖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1:1配比时73.26。

王梓清[8](2010)在《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厉眼蕈蚊(Lycoriella sp.)(Diptera:Sciaridae)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害虫之一,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一年可发生多代。幼虫钻蛀到菌料中取食菌丝和有机质,造成退菌、原基消失、菇蕾萎缩等;成虫是病菌、线虫和害螨的传播媒介。厉眼蕈蚊的危害给食用菌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展其防治研究对食用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蕈蚊的方法,可以解决化学防治中药剂残留和害虫抗药性问题,并可以弥补物理防治对蕈蚊幼虫无效的不足。本文目的在于研究蕈蚊的天敌捕食螨,为利用捕食螨控制食用菌蕈蚊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筛选在食用菌厉眼蕈蚊发生严重的几个地区进行了天敌捕食螨的调查,并对采集到的6个科的9种捕食螨进行了筛选。通过观察发现,剑毛帕厉螨、黔下盾螨、家蝇巨螯螨和一种巨螯螨对厉眼蕈蚊幼虫捕食量较大,捕食后可繁殖后代。在进一步的饲养中,2种巨螯螨因饲养猎物和湿度问题种群消失,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以粉螨为猎物种群发展正常。2.厉眼蕈蚊人工饲料的研究分别以5种食物饲养厉眼蕈蚊,观察其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结果发现,以山药为食的厉眼蕈蚊种群发展正常,表明山药可作为一种替代食物用于实验室大量饲养厉眼蕈蚊,为后续实验提供均一稳定的虫源。3.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物学研究通过观察2种捕食螨的生活史和各阶段的形态特征,在实验过程中可清晰分辨5个螨态: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并对不同螨态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了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对2种捕食螨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孤雌生殖的产卵期极显着长于两性生殖的(P<0.01),孤雌生殖的后代全部为雄性。观察计数两种生殖方式所产的卵的染色体,发现交配后所产的卵中有单倍体和二倍体,孤雌生殖产的卵均为单倍体,剑毛帕厉螨单倍体染色体数目n=7,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14;黔下盾螨单倍体染色体数目n=6,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12,结果表明,2种捕食螨均为产雄孤雌生殖,雄性个体染色体为单倍体。通过录像记录了2种捕食螨卵孵化、幼若螨蜕皮、成螨交配和雌成螨产卵的详细过程,并对2种捕食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黔下盾螨和剑毛帕厉螨相比,卵孵化中幼螨的出壳时间差异不显着(P>0.05);蜕皮过程中,剑毛帕厉螨幼螨的蜕皮时间显着长于黔下盾螨(P<0.05),若螨蜕皮时间两者差异不显着(P>0.05)。交配行为中,剑毛帕厉螨交配前的搜索时间极显着长于黔下盾螨的(P<0.01);黔下盾螨的交配时间极显着长于剑毛帕厉螨(P<0.01);黔下盾螨交配后到捕食的时间显着长于剑毛帕厉螨(P<0.05)。产卵过程中,2种捕食螨雌成螨产卵前搜索位置的时间、产卵时间和产卵后的掩盖时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剑毛帕厉螨的产卵前静止时间显着长于黔下盾螨(P<0.05)。4.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对厉眼蕈蚊幼虫捕食作用的研究测定了2种捕食螨对厉螨蕈蚊不同虫态的喜好性,结果表明:2种捕食螨均喜好捕食幼虫,其次为卵,不捕食蛹。研究了2种捕食螨的雌成螨对眼蕈蚊幼虫的捕食行为,对其中的各种行为进行了描述和时间分析。对1h内的捕食行为详细观察中发现,2种捕食螨相比,剑毛帕厉螨的搜索时间较长(P<0.01),捕食时间较短(P<0.01),捕食猎物少(P<0.05),表明两者捕食习性不同,黔下盾螨的搜索效率高于剑毛帕厉螨。根据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对蕈蚊幼虫24h内的捕食结果,计算得出对蕈蚊幼虫的捕食速率(V)与时间(X)的关系式分别为:V=33.892X-2.141和V=9.286X-1.552,表明4h内2种捕食螨有旺盛的捕食欲,捕食速率最大;4h后,捕食速率以负指数趋势下降。不同饥饿程度的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对厉眼蕈蚊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反应,饥饿对2种捕食螨捕食量无显着影响。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的自身密度(P)与捕食作用率(E)的关系分别为:E=0.195P-1.460和E=0.185P-1.366,表明随捕食螨密度的增加,捕食作用率降低,相互干扰作用明显。5.猎物及环境因素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分别以腐食酪螨、甜果螨、厉眼蕈蚊和黑腹果蝇为猎物,测定了2种捕食螨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并分别以腐食酪螨、甜果螨和黑腹果蝇为猎物测定了剑毛帕厉螨的种群生命表参数,分别以腐食酪螨、甜果螨和厉眼蕈蚊为猎物测定了黔下盾螨的种群生命表参数,为饲养猎物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猎物均能满足2种捕食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但不同猎物对2种捕食螨发育历期、成活率均有显着影响。捕食厉眼蕈蚊幼虫的剑毛帕厉螨未成熟期均极显着长于捕食其它猎物(P<0.01),捕食甜果螨的成活率为90.00%,高于捕食其它猎物;捕食甜果螨的黔下盾螨未成熟期极显着长于捕食其它猎物(P<0.01),捕食腐食酪螨的成活率为90.00%,高于捕食其它猎物。剑毛帕厉螨捕食腐食酪螨和甜果螨的种群净生殖率(R0)分别为36.1904和36.3870,极显着高于捕食黑腹果蝇的25.7369(P<0.01),表明捕食2种粉螨较有利于剑毛帕厉螨的种群增长;黔下盾螨捕食厉眼蕈蚊和腐食酪螨的种群净生殖率(R0)分别为22.4192和19.7952,极显着高于捕食甜果螨的8.9103(P<0.01),表明甜果螨不利于黔下盾螨的种群增长,不适合作为饲养猎物。以腐食酪螨为猎物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剑毛帕厉螨的发育历期,采用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剑毛帕厉螨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4~28℃;雌雄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59℃和11.75℃,有效积温分别为211.88日度和137.08日度。据测算,在25℃、100%RH条件下,剑毛帕厉螨一年可繁殖23代。测定了不同相对湿度下2种捕食螨生长发育情况和存活率,结果表明,2种捕食螨最适生长相对湿度为100%。在有或无替代猎物(腐食酪螨)条件下,观察2种捕食螨不同螨态间的相残程度及相残后若螨的发育和雌成螨的产卵量。结果表明,有替代猎物时,2种螨较少发生相残。无替代猎物时,2种螨发生相残,相残程度与捕食者螨态和猎物螨态密切相关,但黔下盾螨若螨不捕食剑毛帕厉螨幼螨。捕食黔下盾螨卵或幼螨的剑毛帕厉螨若螨80%和100%发育到成螨,若螨期分别为7.88d和7.30d;捕食剑毛帕厉螨卵的黔下盾螨若螨仅有30%发育至成螨;缺乏其它猎物时,2种捕食螨相残后雌成螨的产卵量均显着低于存在替代猎物时的产卵量,一种捕食螨仅通过捕食另一种捕食螨,无法维持种群正常增长速度。剑毛帕厉螨与黔下盾螨不适合作为相互的猎物,存在其它更为适合的猎物时,不优先选择相残,在害虫密度较大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应用。测定了浸水对剑毛帕厉螨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的浸水中(<72h),剑毛帕厉螨可以保持一定的存活率,但当浸水时间过长于72h时,剑毛帕厉螨死亡率提高。因而在食用菌补水后,要部分补放剑毛帕厉螨。6.剑毛帕厉螨室内释放与害虫成虫对其扩散的影响在室内小规模释放剑毛帕厉螨防治厉眼蕈蚊,结果发现,2个密度的剑毛帕厉螨防治厉眼蕈蚊数量的曲线趋势相似,均在剑毛帕厉螨释放的第10d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并在后期一直保持较低的数量,表明剑毛帕厉螨在食用菌中可以有效控制厉眼蕈蚊种群。剑毛帕厉螨不能通过黑腹果蝇和厉眼蕈蚊的成虫进行扩散。7. 5种化学药剂对剑毛帕厉螨的影响通过测定5种化学药剂对剑毛帕厉螨的影响,筛选出2种对其安全的低毒药剂:100g/L乙虫腈悬浮剂3000倍和240g/L氰氟虫腙悬乳剂1500倍,可以直接与剑毛帕厉螨同时使用。

李光强[9](2009)在《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生物学、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了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上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类、害虫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和昆虫群落特征,旨在为食用菌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对山东省内的平菇、双孢菇、猴头、灵芝、鸡腿菇、灰树花等十余种主要食用菌品种的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食用菌有害生物包括6纲、11目、60种(类),天敌有2纲、4目、17种(类)。害虫主要有双翅目害虫、鞘翅目和螨类。天敌有蜘蛛类、寄生蜂等。食用菌害虫种类发生的多少与食用菌品种、栽培方式和周围环境等密切相关。对食用菌重要害虫异型眼蕈蚊、平菇厉眼蕈蚊、杂腹菇果蝇、小菌蚊和广粪蚊的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尤其对异型眼蕈蚊进行了详细观察。异型眼蕈蚊单雌产卵量为39.4粒,从产卵到羽化的发育历期为17.5d,雄虫比雌虫羽化早12d;卵期为3.3d;幼虫共4龄,整个幼虫期为10.4d;蛹期为3.8d。平菇厉眼蕈蚊的成虫具有补充水分的习性,其幼虫吐丝或不吐丝化蛹,危害食用菌范围甚广,主要有平菇、双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猴头等;杂腹菇果蝇主要危害灰树花和灵芝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原基;广粪蚊趋黄性比其他蚊类差,喜潮湿腐烂的环境,危害平菇、猴头、双孢菇、灰树花、玉皇菇培养料严重;小菌蚊具有吐丝结网危害的习性,危害灰树花、平菇、双孢菇。研究了平菇、双孢菇、灰树花和猴头4种食用菌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平菇的主要害虫随气温下降而数量下降,使用杀虫剂对害虫种群影响大(特别是蝇类和天敌),但药效过后,蚊类种群数量比蝇类增长快。双孢菇各类害虫的数量在秋季随着温湿度的下降而逐渐降低,春季随温湿度增大而明显上升。猴头和灰树花上的主要害虫在春秋两季明显出现高峰期,但数量高低各有差异。食用菌害虫种类、发生数量和发生期常因食用菌品种、栽培环境和杀虫剂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地,蚊类的危害时期比蝇类长。结合系统调查,对4种食用菌(平菇、双孢菇、猴头和灰树花)的昆虫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了10个食用菌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相对多度。确定了10个食用菌昆虫群落害虫的优势种,主要属于双翅目蚊蝇类或跳虫,平菇厉眼蕈蚊是多数食用菌最重要的优势种。分析了10个食用菌总体昆虫群落特征和相似性以及平菇、双孢菇、猴头、灰树花4个昆虫群落动态,其中物种丰富度高的是里峪的猴头、双孢菇、灰树花和林科院的灵芝;群落优势度最高的是里峪猴头菇,最低的是新泰灰树花;群落多样性最高的是新泰灰树花,最低的是里峪双孢菇,食用菌害虫群落特征与食用菌的品种、栽培方式和周围环境有关。利用多元分析技术的聚类分析,将10个食用菌昆虫群落分为3类或4类,分析了各类的特点,聚类结果与群落的相似性分析基本一致。4种食用菌昆虫群落动态变化在春秋两季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受食用菌品种、栽培环境、栽培方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有变化。

孙涛[10](2009)在《温度和寄主对黑粪蚊Scatopse sp.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黑粪蚊Scatopse sp.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害虫。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其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安全生产。目前国内外对该虫生物学、生态学的报道研究资料甚少,对该虫种群数量消长与食用菌种类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笔者选择陕西关中地区种植规模较大的3种食用菌平菇、木耳和银耳,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寄主对该虫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平菇、木耳和银耳3种寄主上黑粪蚊幼虫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蛹重和化蛹率,成虫寿命、雌虫产卵量、雌性比和羽化率及种群趋势指数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种寄主中,平菇最有利于黑粪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次为木耳,而银耳较不适合黑粪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2.在1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显着缩短;成虫寿命在20℃时最长,其次为15℃、25℃和30℃。在15℃、20℃、25℃和30℃4个不同温度处理中,20℃最适合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存活,其次为25℃,15℃和30℃相对较差;35℃条件下黑粪蚊不能正常孵化、化蛹和羽化生长发育。1龄、2龄、3龄和4龄幼虫及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6℃、1.74℃、4.34℃、2.47℃和2.46℃。3.不同食用菌对黑粪蚊幼虫体内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这3种解毒酶的活性影响差异显着。其中,ACP和ALP活性以取食银耳的最高,其次为木耳,取食平菇的活力最低。AchE活性以取食平菇的最高,取食银耳的活力最低,取食木耳的居中。4.不同温度对黑粪蚊体内SOD和CAT活性影响差异均显着。其中SOD活力以15℃和30℃最高,其次为20℃,25℃最低。CAT活性以15℃最高,其次为20℃和30℃,25℃最低。

二、菇房环境对平菇眼菌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菇房环境对平菇眼菌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Bt杀虫蛋白原核表达及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1 食用菌主要害虫
        1.1.1 食用菌害虫害症状
        1.1.2 眼蕈蚊为害特点
    1.2 食用菌眼蕈蚊的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物理防治
        1.2.3 化学防治
        1.2.4 生物防治
    1.3 苏云金芽孢杆菌概况
        1.3.1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活性
        1.3.2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机理
    1.4 高效杀虫BT工程菌的构建
        1.4.1 种内改造
        1.4.2 种间改造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菌株和质粒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化学试剂
        2.1.4 供试试剂盒
        2.1.5 供试仪器
    2.2 菌株筛选
        2.2.1 Bt菌株室内毒力测定
        2.2.2 Bt菌株对食用菌菌丝的影响
    2.3 23 -5 菌株鉴定
        2.3.1 形态鉴定
        2.3.2 生理生化鉴定
        2.3.3 16 S rDNA鉴定
    2.4 23 -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型PCR-RFLP鉴定
    2.5 23 -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克隆载体构建
        2.5.1 杀虫蛋白引物设计与PCR扩增
        2.5.2 杀虫蛋白基因克隆载体构建
        2.5.3 克隆载体的酶切验证
    2.6 23 -5 菌株杀虫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7 23 -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2.7.1 载体双酶切及目的片段回收
        2.7.2 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连接
        2.7.3 表达载体的双酶切验证
    2.8 23-5 菌株杀虫蛋白表达载体的表达及纯化
        2.8.1 杀虫蛋白表达载体诱导表达
        2.8.2 包涵体蛋白的复变性
        2.8.3 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纯化
        2.8.4 Western Blot
    2.9 目标蛋白工程菌室内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筛选
        3.1.1 室内毒力测定
        3.1.2 菌株对食用菌菌丝的影响
    3.2 23-5 菌株鉴定
        3.2.1 形态鉴定
        3.2.2 生理生化鉴定
        3.2.3 16S rDNA鉴定
    3.3 23-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型鉴定
    3.4 23-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克隆载体构建
        3.4.1 PCR扩增结果
        3.4.2 杀虫蛋白基因的克隆
    3.5 23-5 菌株杀虫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6 2-5 菌株杀虫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3.6.1 杀虫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3.6.2 表达载体的酶切验证
    3.7 23-5 菌株杀虫蛋白表达载体的表达及纯化
        3.7.1 杀虫蛋白表达载体诱导表达
        3.7.2 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纯化结果
    3.8 目标蛋白工程菌室内毒力测定
4 讨论
    4.1 食用菌眼蕈蚊的防治
    4.2 BT菌株杀虫蛋白基因型
    4.3 杀虫蛋白原核表达的特点
    4.4 杀虫蛋白应用研究
    4.5 23-5 菌株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致谢
附录1
附录2

(2)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西南地区食用菌害虫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地点概况
    2.2 试验器材
    2.3 试验方法
    2.4 鉴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模型
第3章 种类及其危害
    3.1 食用菌有害生物名录及危害
    3.2 数据处理
        3.2.1 云南省主要食用菌害虫
        3.2.2 四川省主要食用菌害虫
        3.2.3 贵州省主要食用菌害虫
        3.2.4 幼虫饲养结果
        3.2.5 小结
第4章 主要优势种及发生规律
    4.1 食用菌优势种害虫
        4.1.1 黑粪蚊Scatopsesp
        4.1.2 尖眼蕈蚊BradysiaminpleurotiYangetZhang
        4.1.3 平菇厉眼蕈蚊LycoriellapleurotiYangetZhang
        4.1.4 真菌瘿蚊MycophilafungicolaFelt
        4.1.5 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Meigen
        4.1.6 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Linnaens
        4.1.7 蠼螋Labidurajaponica(DeHaan)
    4.2 泰纳异蚤蝇各虫态特征和生活史研究
        4.2.1 泰纳异蚤蝇的收集与饲养
        4.2.2 试验结果
        4.2.3 泰纳异蚤蝇生活史研究
    4.3 黑粪蚊各虫态特征和生活史研究
        4.3.1 黑粪蚊的收集与实验室饲养
        4.3.2 黑粪蚊的各虫态特征
        4.3.3 黑粪蚊生活史研究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害虫防治建议
        (1)预防害虫
        (2)虫害治理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食料、温度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影响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1.1.2 异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1.1.3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形态区分
    1.2 环境因子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异迟眼蕈蚊影响
        1.2.1 寄主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影响
        1.2.2 温度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影响
        1.2.3 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致毒作用
        1.2.4 昆虫适应环境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1.3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防治现状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4 其他措施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虫源
    2.2 供试食料
    2.3 供试药剂和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不同食料对两种眼蕈蚊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
        2.4.2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耐热性的差异
        2.4.2.1 高温胁迫对两种眼蕈蚊存活的影响
        2.4.2.2 高温胁迫对存活眼蕈蚊后续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
        2.4.2.3 短时高温下两种眼蕈蚊成虫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4.3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对药剂敏感性测定
        2.4.3.1 药剂对两种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
        2.4.3.2 药剂亚致死浓度对存活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4.3.3 药剂处理后两种眼蕈蚊幼虫的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食料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1.1 不同食料对两种眼蕈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1.2 不同食料对两种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3.2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耐热水平差异
        3.2.1 高温胁迫对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3.2.1.1 长时间胁迫对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3.2.1.2 短时间胁迫对各虫态存活的影响
        3.2.2 短时高温胁迫对存活试虫的持续影响
        3.2.2.1 短时高温胁迫对存活幼虫生长发育以及繁殖的影响
        3.2.2.2 短时间高温胁迫对存活成虫寿命以及繁殖力的影响
        3.2.3 高温对两种眼蕈蚊抗氧化酶活性影响差异
    3.3 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
        3.3.1 药剂对两种眼蕈蚊二龄幼虫的毒力比较
        3.3.2 药剂对两种眼蕈蚊四龄幼虫的毒力比较
        3.3.3 亚致死剂量对两种眼蕈蚊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3.3.4 药剂对两种眼蕈蚊毒代谢酶活性影响差异
4 讨论
    4.1 两种眼蕈蚊的发生场所及防治
    4.2 两种眼蕈蚊对高温的适应性差异和应用
    4.3 药剂对两种眼蕈蚊的影响差异和应用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沈阳地区平菇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和发生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用菌及其虫害
    1.2 国外食用菌虫害研究进展
    1.3 国内食用菌虫害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沈阳平菇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与平菇栽培方式
        2.1.2 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2.1.3 种类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平菇有害生物名录害虫名录
        2.2.2 主要害虫简介
第3章 泰纳异蚤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虫源与试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形态特征
        3.2.2 生物学特性
第4章 沈阳平菇主要害虫消长规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调查地点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低温平菇调查
        4.2.2 高温平菇调查
第5章 沈阳平菇害虫的防治措施
    5.1 沈阳平菇害虫发生机制
        5.1.1 影响害虫发生因素
        5.1.2 季节影响
        5.1.3 杀虫剂
        5.1.4 人为影响
    5.2 害虫防治措施
        5.2.1 物理防治
        5.2.2 化学防治
        5.2.3 生物防治
        5.2.4 农业防治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沈阳平菇害虫种类和数量
    6.2 泰纳异蚤蝇发生特点
    6.3 低温平菇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6.4 高温平菇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6.5 低高温平菇害虫交替情况
    6.6 沈阳平菇种植与害虫发生的关系
        6.6.1 种植环境
        6.6.2 菌种选用
        6.6.3 防治不到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平菇厉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平菇厉眼蕈蚊的形态识别
    (1) 成虫:
    (2) 卵:
    (3) 幼虫:
    (4) 蛹:
2 平菇厉眼蕈蚊的防治
    (1) 清洁菇房和周边卫生, 减少虫源。
    (2) 加强菇房的封闭性, 减少成虫的迁入。
    (3) 菇房内灯光诱杀。
    (4) 化学防治。

(6)平菇昆虫种群动态、群落特征和平菇厉眼蕈蚊内禀生态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食用菌发展现状
        1.1.1 食用菌产业发展
        1.1.2 平菇发展现状
    1.2 食用菌昆虫种群特征及害虫优势种
        1.2.1 食用菌昆虫种类及种群动态
        1.2.2 平菇厉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
    1.3 食用菌害虫的防治技术
        1.3.1 IPM理念
        1.3.2 农业和物理防治
        1.3.3 植物源杀虫剂
        1.3.4 生物防治
    1.4 两性生命表研究
    1.5 展望
    1.6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平菇昆虫群落和色板诱集
        2.1.1 调查地点
        2.1.2 试验材料
        2.1.3 调查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不同温度条件下平菇厉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测定
        2.2.1 供试虫源和饲养条件
        2.2.2 试验条件
        2.2.3 发育历期测定
    2.3 发育始点及有效积温计算
    2.4 平菇厉眼蕈蚊生命表研究
        2.4.1 平菇厉眼蕈蚊生物学特性观察
        2.4.2 数据分析和制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菇昆虫群落特征分析
        3.1.1 平菇昆虫种群优势种
        3.1.2 平菇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3.1.3 讨论
    3.2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虫效果分析
        3.2.1 10种颜色粘虫板对不同害虫诱集效果
        3.2.2 讨论
    3.3 温度对平菇厉眼蕈蚊发育历期的影响
        3.3.1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历期
        3.3.2 讨论
    3.4 平菇厉眼蕈蚊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3.4.1 平菇厉眼蕈蚊各虫态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
        3.4.2 平菇厉眼蕈蚊发生代数预测
        3.4.3 讨论
    3.5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生命表研究
        3.5.1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主要生物学参数
        3.5.2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特定年龄阶段存活率
        3.5.3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特征年龄存活率、生殖力和单雌产卵量
        3.5.4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特定年龄阶段期望寿命
        3.5.5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特定年龄阶段繁殖值
        3.5.6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主要生命表参数
        3.5.7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实验种群特征年龄生命表
        3.5.8 讨论
4 总讨论
    4.1 平菇害虫种群动态分析及其种群控制
        4.1.1 影响平菇害虫种群动态的因素分析
        4.1.2 害虫种群控制
    4.2 平菇厉眼蕈蚊内禀生物学特性分析
        4.2.1 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分析
        4.2.2 内禀生态学特性分析
    4.3 两性生命表应用分析
    4.4 两性生命表应用前景
5 结论
    5.1 平菇昆虫群落特征和种群动态
    5.2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害虫诱集效果
    5.3 不同温度下平菇厉眼蕈蚊生长发育特性
    5.4 平菇厉眼蕈蚊生命表参数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型真菌对食用菌害虫平菇厉眼蕈蚊的毒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平菇厉眼蕈蚊简介及其生物学习性
        1.1.1 平菇厉眼蕈蚊简介
        1.1.2 平菇厉眼蕈蚊生物学特性
    1.2 平菇厉眼蕈蚊的危害
    1.3 平菇厉眼蕈蚊的防治
        1.3.1 环境综合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3.4 生物防治
    1.4 大型真菌资源研究现状
    1.5 大型真菌杀虫成分的研究进展
        1.5.1 萜类化合物
        1.5.2 生物碱类化合物
        1.5.3 非蛋白氨基酸及肽类化合物
        1.5.4 芳香烃类和酮类化合物
        1.5.5 脂肪酸类化合物
        1.5.6 核苷类化合物
        1.5.7 呋喃类化合物
    1.6 大型有毒真菌杀虫剂的开发利用方式
        1.6.1 直接利用
        1.6.2 与人工合成途径相结合
    1.7 平菇生产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8 大型有毒真菌杀虫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
        2.1.2 供试真菌
        2.1.3 昆虫培养饲料
        2.1.4 菌种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平菇厉眼蕈蚊幼虫食物偏好的测定
        2.2.2 平菇厉眼蕈蚊的饲养方法
        2.2.3 大型真菌的菌种鉴定、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
        2.2.4 大型真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
        2.2.5 大型有毒真菌对平菇生长影响的测定
        2.2.6 杀虫毒饵稳定性的测定
        2.2.7 大型有毒真菌混配制剂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菇厉眼蕈蚊幼虫食物偏好的测定结果
    3.2 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饲养结果
    3.3 大型真菌的采集鉴定结果
    3.4 大型真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3.4.1 大型真菌液体发酵产物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3.4.2 大型真菌细胞破碎液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3.4.3 两种毒饵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杀作用比较结果
        3.4.4 三种大型有毒真菌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LC_(50)和LT_(50)的测定结果
    3.5 大型有毒真菌对平菇生长影响的测定结果
    3.6 杀虫毒饵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3.6.1 热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3.6.2 光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3.7 大型有毒真菌混配制剂对平菇厉眼蕈蚊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
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概述
        1.1 眼蕈蚊的危害
        1.2 食用菌眼蕈蚊的防治方法
    2 眼蕈蚊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2.1 昆虫病原线虫
        2.2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2.3 捕食性天敌
    3 捕食螨在几种害虫、害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3.1 害虫
        3.2 害螨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调查与筛选
    1 捕食螨调查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筛选
        2.1 捕食螨初步筛选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捕食螨最优筛选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厉眼蕈蚊生物学特性观察及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1 厉眼蕈蚊的采集及生物学观察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形态特征
        1.2.2 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症状
    2 不同饲料对厉眼蕈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饲料对厉眼蕈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不同饲料对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活史的观察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形态辨别
        1.2.2 若螨的区分
        1.2.3 雌雄螨的区分
    2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繁殖方式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生殖方式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繁殖的影响
        2.2.2 染色体
    3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交配和繁殖行为的观察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卵的孵化
        3.2.2 幼螨、前若螨和后若螨的蜕皮
        3.2.3 交配行为观察
        3.2.4 产卵行为观察
    4 小结与讨论
        4.1 生活史和生殖方式的研究
        4.2 行为学研究
第四章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对厉眼蕈蚊捕食的研究
    1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对厉眼蕈蚊各虫态喜好性实验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捕食行为观察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捕食行为的观察
        2.3.2 捕食行为时间分析
        2.3.3 数据处理
    3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对厉眼蕈蚊幼虫捕食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对蕈蚊幼虫捕食量及捕食速率
        3.2.2 饥饿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捕食作用的影响
        3.2.3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雌成螨捕食能力的比较
        3.2.4 干扰反应
    4 小结与讨论
        4.1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对厉眼蕈蚊不同虫态的喜好性
        4.2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捕食行为的观察
        4.3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捕食功能反应与干扰反应
第五章 猎物及环境因素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1 不同猎物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捕食不同猎物对剑毛帕厉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1.2.2 捕食不同猎物的剑毛帕厉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1.2.3 捕食不同猎物的剑毛帕厉螨存活曲线比较
        1.2.4 不同猎物对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1.2.5 捕食不同猎物的黔下盾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1.2.6 捕食不同猎物的黔下盾螨存活曲线比较
    2 不同温度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温度对剑毛帕厉螨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2.2.2 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2.2.3 温度对产卵量的影响
    3 不同相对湿度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湿度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存活、繁殖的影响
        3.2.2 低湿对 2 种捕食螨存活时间的影响
    4 饥饿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饥饿对 2 种捕食螨死亡的影响
        4.2.2 饥饿对 2 种捕食螨产卵的影响
    5 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相残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无自然猎物条件下2 种捕食螨的捕食
        5.2.2 存在自然猎物条件下2 种捕食螨的捕食
        5.2.3 相残对若螨发育及雌螨产卵量的影响
    6 浸水处理对剑毛帕厉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浸水时间对剑毛帕厉螨存活率的影响
        6.2.2 浸水处理对剑毛帕厉螨雌成螨产卵的影响
        6.2.3 幼螨浸水处理对剑毛帕厉螨发育的影响
    7 小结与讨论
        7.1 不同猎物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7.2 温度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7.3 湿度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7.4 饥饿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7.5 相残对剑毛帕厉螨和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7.6 浸水处理对剑毛帕厉螨的影响
第六章 剑毛帕厉螨室内释放与害虫成虫对其扩散影响的研究
    1 剑毛帕厉螨释放对厉眼蕈蚊控制效果的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厉眼蕈蚊及果蝇成虫对剑毛帕厉螨扩散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释放剑毛帕厉螨对厉眼蕈蚊种群的影响
        3.2 害虫成虫对剑毛帕厉螨扩散的影响
第七章 5 种化学药剂对剑毛帕厉螨的影响
    1 5 种农药对剑毛帕厉螨综合影响的测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2 2 种药剂处理对剑毛帕厉螨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2 种药剂处理对剑毛帕厉螨卵期发育及若螨存活率的影响
        2.2.2 2 种药剂若螨期处理对剑毛帕厉螨若螨发育历期及成螨繁殖力的影响
        2.2.3 2 种药剂处理对剑毛帕厉螨成螨繁殖力及后代存活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本研究创新点及展望
    1 本研究创新点
    2 需继续研究内容
    3 应用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生物学、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食用菌害虫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1.1 食用菌害虫的种类及主要寄主
        1.1.1 双翅目害虫
        1.1.2 弹尾目害虫
        1.1.3 鳞翅目害虫
        1.1.4 鞘翅目害虫
        1.1.5 螨类
        1.1.6 其它种类
        1.2 食用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1.2.1 双翅目害虫
        1.2.2 弹尾目害虫
        1.2.3 鳞翅目害虫
        1.2.4 鞘翅目害虫
        1.2.5 螨类
    2 菇房害虫的生态学研究
        2.1 菇房害虫的种群的分布型
        2.2 菇房害虫的种群动态
    3 食用菌害虫的防治
        3.1 农业防治
        3.1.1 清洁卫生
        3.1.2 栽培措施
        3.2 物理防治
        3.2.1 诱杀法
        3.2.2 虫源阻隔法
        3.3 生物防治
        3.3.1 捕食性天敌
        3.3.2 寄生性天敌昆虫
        3.3.3 昆虫病原线虫
        3.3.4 昆虫病原细菌
        3.3.5 昆虫病原真菌
        3.3.6 信息化学物质
        3.4 化学防治
    4 展望
    5 本研究的立题的依据和目的意义
    6 研究路线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食用菌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种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环境和栽培方式
        1.1.1 调查地点、环境
        1.1.2 栽培措施和方式
        1.1.3 调查的蘑菇品种
        1.2 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
        1.2.1 试验器材
        1.2.2 调查方法
        1.2.3 害虫及天敌种类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用菌有害生物名录
        2.1.1 昆虫纲(Insecta)种类
        2.1.2 弹尾纲(Collembola)种类
        2.1.3 腹足纲(Gastropoda)种类
        2.1.4 多足纲(Myriapoda)种类
        2.1.5 甲壳纲(Crustacea)种类
        2.1.6 蛛形纲(Arachnida)种类
        2.2 天敌名录
        2.2.1 昆虫纲(Insecta)
        2.2.2 蛛形纲(Arachnida)
        3 讨论
    第二章 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优势害虫筛选方法
        1.2 饲养方法
        1.2.1 异型眼蕈蚊和平菇厉眼蕈蚊的饲养
        1.2.2 杂腹菇果蝇的饲养
        1.2.3 广粪蚊的饲养
        1.2.4 小菌蚊的饲养
        2 结果与分析
        2.1 异型眼蕈蚊
        2.1.1 异型眼蕈蚊的寄主范围
        2.1.2 异型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
        2.2 平菇厉眼蕈蚊
        2.3 杂腹菇果蝇
        2.4 广粪蚊
        2.5 小菌蚊
        3 讨论
    第三章 食用菌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食用菌品种、地点
        1.2 调查方法
        1.2.1 平菇
        1.2.2 双孢菇
        1.2.3 猴头菇和灰树花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菇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2.1.1 蝇类和天敌
        2.1.2 蚊类
        2.2 双孢菇主要害虫种群动态
        2.2.1 双孢菇秋季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2.2.2 双孢菇全年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2.2.3 双孢菇小菌蚊种群发生动态
        2.3 猴头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2.3.1 蚊类
        2.3.2 蝇类和寄生蜂
        2.4 灰树花主要害虫种群发生动态
        2.4.1 蚊类
        2.4.2 蝇类与蛾蚋
        3 讨论
    第四章 食用菌害虫及天敌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与方法
        1.1.1 调查地点、环境和栽培食用菌品种
        1.1.2 调查方法
        1.2 数据处理方法
        1.2.1 食用菌品种类群和相对多度
        1.2.2 食用菌不同品种群落结构特征
        1.2.3 食用菌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1.2.4 食用菌昆虫群落的聚类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用菌昆虫群落物种组成和类群相对多度
        2.1.1 林科院灵芝
        2.1.2 北上高玉皇菇
        2.1.3 北上高金针菇
        2.1.4 里峪双孢菇
        2.1.5 南王庄平菇
        2.1.6 新泰灰树花
        2.1.7 里峪灰树花
        2.1.8 里峪猴头菇
        2.1.9 北上高猴头菇
        2.1.10 林科院猴头菇
        2.2 食用菌昆虫群落特征分析
        2.2.1 优势度和优势种
        2.2.2 物种丰富度
        2.2.3 群落生态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
        2.3 食用菌昆虫群落相似性分析
        2.4 食用菌害虫群落的聚类分析
        2.4.1 系统聚类
        2.4.2 模糊聚类
        2.5 主要食用菌昆虫群落的动态分析
        2.5.1 里峪灰树花昆虫群落动态
        2.5.2 猴头菇昆虫群落动态
        2.5.3 里峪双孢菇昆虫群落动态
        2.5.4 平菇昆虫群落动态
        3 讨论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食用菌害虫种类与环境的关系
    2 影响食用菌害虫发生的因素
        2.1 发生与食用菌品种
        2.2 季节的影响
        2.3 栽培环境
        2.4 杀虫剂
        2.5 人为因素
    3 食用菌昆虫群落的聚类及与害虫管理的关系
    4 创造优化的食用菌生态体系与食用菌害虫防治的关系
参考文献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温度和寄主对黑粪蚊Scatopse sp.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食用菌害虫研究概况
        1.1.1 食用菌害虫种类的调查
        1.1.2 食用菌主要害虫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1.1.3 食用菌害虫的发生特点
        1.1.4 食用菌害虫的防治研究
    1.2 黑粪蚊研究概况
        1.2.1 形态特征
        1.2.2 发生规律
        1.2.3 危害情况
    1.3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1.3.1 寄主植物与昆虫生长发育的关系
        1.3.2 寄主植物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1.4 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4.1 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
        1.4.2 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4.3 温度对昆虫生存的影响
        1.4.4 温度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寄主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不同寄主对黑粪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2.2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2.3 黑粪蚊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的计算
        2.2.4 不同寄主下各虫态及龄期死亡情况及生命表的建立
        2.2.5 不同寄主对黑粪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2.2.6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寄主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寄主上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
        3.1.2 不同寄主上黑粪蚊各虫态的存活率、蛹重、产卵量和性比
        3.1.3 不同寄主对黑粪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3.2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3.2.2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3.2.3 黑粪蚊各龄幼虫及蛹的有效积温与发育始点温度
    3.3 寄主对黑粪蚊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3.3.1 对酸性磷酸酯酶(ACP)活性的影响
        3.3.2 对碱性磷酸酯酶(ALP)活性的影响
        3.3.3 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3.4 温度对黑粪蚊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4.1 对SOD 活性的影响
        3.4.2 对CAT 活性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讨论
    5.1 寄主对黑粪蚊的影响
        5.1.1 不同寄主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5.1.2 取食不同食用菌对黑粪蚊体内酶系的影响
    5.2 温度对黑粪蚊的影响
        5.2.1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5.2.2 不同温度对黑粪蚊体内保护酶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菇房环境对平菇眼菌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Bt杀虫蛋白原核表达及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活性[D]. 王帆帆.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2]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食用菌害虫种类调查[D]. 罗峻. 沈阳大学, 2018(03)
  • [3]食料、温度和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与异迟眼蕈蚊的影响差异研究[D]. 罗茵.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1)
  • [4]沈阳地区平菇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和发生规律研究[D]. 张超逸. 沈阳大学, 2018(06)
  • [5]平菇厉眼蕈蚊的识别与防治[J]. 张君明,刘宇,虞国跃. 植物保护, 2012(06)
  • [6]平菇昆虫种群动态、群落特征和平菇厉眼蕈蚊内禀生态学特性研究[D]. 王丹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7)
  • [7]大型真菌对食用菌害虫平菇厉眼蕈蚊的毒性作用研究[D]. 武妍. 沈阳大学, 2011(07)
  • [8]厉眼蕈蚊天敌捕食螨的研究[D]. 王梓清.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8)
  • [9]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生物学、种群动态和群落特征的研究[D]. 李光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10]温度和寄主对黑粪蚊Scatopse sp.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D]. 孙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标签:;  ;  ;  ;  

菌房环境对牡蛎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