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投资与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经济投资与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一、经济投资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玉[1](2021)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时代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比以往更加需要战略导向的管控模式。实务中企业战略与财务行为联系密切,优秀的企业通常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相应的财务决策,以平衡企业总体风险,使得债权人与股东均可接受。因此,可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解释资本结构调整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资本结构决策也具有战略效应。资本结构是财务决策最终呈现的结果,管理层如何调整资本结构的过程才是未打开的黑箱。本文以中观层面——企业战略差异度为切入点,考察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框架下,分析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依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的相关分析,提出“战略差异度—代理成本—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及“战略差异度—经营风险—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两条影响路径。为构建企业战略差异度作用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框架,利用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负相关,与偏离度负相关。战略差异度加剧了企业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数量减少可能引发逆向选择风险,获取信息的质量下降可能增加道德风险。由于外部资金提供者降低或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进而加大了企业各类融资方式的难度和成本,最终导致调整成本的上升。因此,企业战略差异度减缓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削弱了调整效果。(2)在代理成本越高的情况下,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减缓作用更显着。战略差异度通过提高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阻碍了管理层进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导致代理成本越高,外部监督机制的弱化为管理层谋求私利提供了空间,股东激励不足减弱了管理层的融资意愿。因此,在代理成本越高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为显着,调整效果的削弱作用更强。(3)在经营风险越高的情况下,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显着。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企业在经营探索的过程中承担更高的经营风险,抵御行业风险的能力更弱,企业向资本市场传递的经营风险信号也越强烈,外部投资者甄别信息难度更大,导致企业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劣,进而提高了资本结构调整成本。因此,在经营风险越高的企业中,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减缓作用更为显着。

于文蕾[2](2021)在《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影响路径与经济后果》文中研究表明人才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如何培养与选拔高层次管理人才,是关乎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议题。中国长期在人才引进、培养与扶持方面完善制度并投入资源,建设高精尖人才队伍成为“十四五”时期人才战略的重要目标,但当前企业高水平管理人才的短缺与错配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企业来说,风险承担是其追求高利润并为此承担风险的意愿,合理的风险承担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及社会全要素生产率;CEO作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是企业投资、经营、融资等风险活动的关键决策者与执行者。合理甄选配置高层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创新精神与风险承担意识进而创造价值也是实务界与理论界尤为关注的议题。在全球经理人市场上,管理者职业经历丰富程度成为衡量“通才”与“专才”的重要因素,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管理者多元的职业经历会影响其认知及行为模式,进而作用于企业行为。以往对于管理者职业经历的多数研究仅考虑单一特殊职业经历对企业行为及经济后果的影响,国内外最新研究发现CEO在制定公司决策时会综合运用整个职业生涯所学的技能,因此拥有多元职业经历的CEO可能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跨界能力及冒险意识,更容易被企业关注和聘任。目前仅有少数研究验证了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创新、并购、融资约束等决策发挥作用,但鲜有文献系统研究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未涉足该主题下以经营风险活动和财务风险活动为代表的影响路径及经济后果检验。因此从CEO复合型职业经历的微观层面探究其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从经营与财务视角探究其影响路径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背景,论文依据“指数构建——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影响路径——经济后果”的逻辑思路,探究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中国上市公司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如何度量,数据分布及趋势如何?(2)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是否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相应的作用机制及经济后果如何?接下来从经营风险承担和财务风险承担两个角度深入探究其影响路径。(3)经营风险承担方面,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是否促进企业多元化经营,作用机制及经济后果如何?多元化经营是否作为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4)财务风险承担方面,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是否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作用情境如何?负债融资水平是否作为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针对以上研究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中国上市公司CEO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构建及现状分析。依据中国制度背景与管理情境,理论构建CEO职业经历丰富度的基础维度。基于手工收集的CEO职业经历数据集,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中国企业CEO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并初步分析中国企业CEO职业经历丰富度的整体发展趋势与样本分布。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平均水平较低,虽然整体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但中位数变化幅度微弱,拥有复合型职业经历的CEO属于稀缺资源;不同产权性质、高新技术行业属性、资本市场类型的企业样本之间,其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2)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首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其次,从风险承担意愿与能力两个角度验证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强、市场化程度越低时,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强。最后,从经济后果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检验CEO复合型职业经历能够通过促进企业风险承担提升企业价值。(3)经营风险承担方面,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首先,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促进作用。同时,中介效应检验表明“CEO职业经历丰富度——多元化经营——企业风险承担”路径成立,即多元化经营是复合型CEO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之一。其次,作用机制检验结果发现,CEO复合型职业经历能够通过提升管理者能力,完善信息资源提升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最后,经济后果检验表明,长期来看拥有复合型职业经历的CEO能够通过多元化经营创造企业价值。(4)财务风险承担方面,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首先,研究发现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有助于提高企业负债水平,其中跨企业、跨行业、跨组织机构职业经历对于企业负债水平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中介效应检验表明“CEO职业经历丰富度——资本结构——企业风险承担”路径成立,即负债融资水平是复合型CEO提升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路径之一。其次,作用情境方面,管理者自主权对CEO特质的发挥产生影响,当CEO持股比例较高、产权性质为非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度较低时,CEO具有较高的管理自主权,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负债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最后,从决策效率角度,验证了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提升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上述四项核心内容层层递进,构成了 CEO多元化职业经历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系统研究脉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手工收集的CEO职业经历数据集,构建中国上市公司CEO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论文继承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通才型CEO的研究,依据中国本土情境创新CEO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在考察CEO跨职能部门、跨企业、跨行业任职经历的基础上,关注CEO跨组织机构任职及跨地域任职经历,更加契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及管理实践。一方面,对于人才特质的量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丰富了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另一方面,为人才培养与引进、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完善等方面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2)验证了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行为的重要影响,是对高层梯队理论的有益补充,为高管背景特征影响企业行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经验证据。与以往聚焦管理者单一职业经历的研究不同,论文从复合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差异角度出发,综合研究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及经营管理决策的影响,丰富了管理者异质性特征经济后果领域的文献,为高层梯队理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3)拓展了企业行为领域中CEO微观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论文综合运用高层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系统研究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影响路径与经济后果,拓宽了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研究边界,丰富了管理者职业经历特征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分析框架与研究发现。为企业完善高管团队结构和选聘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质量与效率提供新的思路。

柳明花[3](2020)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再加上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充斥着不确定性,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政府等职能部门先后推出了各项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工具的使用一方面刺激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却增加了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复苏进程甚至加剧了衰退。世界银行在2020年公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经济增长缓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而且,经济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影响更加隐蔽,叠加起来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不可忽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作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中的一部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主体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美贸易摩擦和美联储频繁调整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LPR改制的关键阶段,货币政策变动以及政策工具使用存在着许多无法预测的成分,充斥着不确定性,对市场微观主体的财务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背景,论文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如何测算一个可以准确反映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指数,该不确定性指数具有怎样的典型特征事实?第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投资行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通过什么层面、机制与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产生作用,产权性质、地区特征以及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异质性影响。第三,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融资,预期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又将起到怎样的调节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与不同期限的债务融资需求又将有什么样的影响。第四,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将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在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缺陷的调节作用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其中可能的作用渠道。根据已有学者研究,本文选取包括货币政策、债券市场、证券市场、宏观经济、价格水平、汇率市场和政府支出7个方面的变量,通过基于吉布斯抽样的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提取他们的共同波动,通过为不同变量的不确定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获取一个总体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以用于测度中国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特征事实显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区间中,其余三个次高点分别出现在2007-2008年区间、2010-2011年区间和2015-2016年区间,以上区间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较高主要是因为2007年的抑制经济过热与企业污染整治,2010年推出的“四万亿计划”与频繁的政策调整,以及2015年发生的A股暴跌引发的中国经济萎靡。其他时期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变动与货币当局调整政策工具的频率与力度密切相关。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实物期权渠道和金融摩擦渠道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了该作用机制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资本不可逆性和融资约束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从产权性质、地区特征、和经济周期三个角度考察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产生抑制作用,资本不可逆程度高、融资约束强将加剧不确定性对投资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以及经济紧缩期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由于债务融资相较于股权融资来说成本较小、门槛较低,且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审核流程繁琐复杂,效率较低,大多数企业的权益融资方式均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缺口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债务融资来解决,因此本文考察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影响企业层面的融资需求和外部资金供给的规模、成本和时间,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债务融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和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下降会加剧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此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显着降低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在低于最优资本结构的企业中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相对于长期债务融资来说,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短期债务融资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关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预防性动机和代理动机,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产生的影响。以中国沪深A股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缺陷会进一步增加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此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现金持有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预防性动机,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企业的代理动机。本文基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研究了其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债务融资和现金持有的影响,有助于宏微观结合的公司金融研究进一步发展,并为政策制定者、公司管理者以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

高智林[4](2020)在《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FO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者、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的领导者、资本经营与资本运作的主导者,在应对企业战略转型、投资决策、融资方案、资本运筹以及企业重大决策事件时发挥着重大作用,CFO是企业价值管理、价值创造和风险管控的中枢,CEO的战略合作伙伴,更是运用财务契约工具协调并解决公司治理中代理问题的有效载体,在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下发挥着财务监督和战略支持基本职能,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进行战略决策和公司管理等行为。CFO的角色逐渐由传统的财务专家转变为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决策、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战略专家,是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曾言,CFO作为企业核心管理层成员,应该协助企业高层做出合理决策。其中,CFO的核心胜任能力是实现CFO职能目标的基础,是决定其能否完成企业赋予的职责,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财务决策是企业战略决策和财务管理的核心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及时调整企业的财务政策与财务行为,如何低成本获取充裕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弹性储备策略,适当调节和补充这个“蓄水池”,以抵御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保持企业资金的持续性,以便对潜在的投资机会和可能的不利冲击作出灵活应对,避免陷入财务困境,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权变财务理论认为,不确定性是状态、行为与结果的分布函数。环境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财务主体要让财务运作系统与所处的财务环境要保持动态协调,也正是因为环境不确定性的不可避免,才使企业的财务弹性更具有价值效应。财务弹性已成为企业驾驭资本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储备合理的财务弹性水平已成为企业普遍的财务政策和战略选择。风险控制界有句名言,用风险管理把握环境的不确定性,用内部控制增强企业的确定性,用公司治理加强公司的稳定性。纵观有关财务弹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财务弹性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决策的影响,很少考虑到核心高管的作用。而且多以企业高管为背景,本文重点定位CFO这一角色,减少了因职权界定不同带来的研究噪声。从CFO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入手,在梳理并界定CFO以及核心胜任能力、财务弹性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的影响效应。简单来讲,CFO核心胜任能力是其实现职能履行目标的基础,即“CFO核心胜任能力能够助推其履行职责,有效发挥财务监督和战略支持职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在正确地的轨道上健康发展”。一方面,CFO在规范信息披露、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缓解资金提供者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和使用,进而降低企业未来融资成本,改善公司治理效率;另一方面,CFO主导企业的财务运作体系,关注焦点更多是企业资金的运动,他们掌握企业的财务风险、成本和价值,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未来获得潜在现金流,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战略。CFO能够凭借其能力和地位提供更多筹资渠道,帮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外部融资,缓解融资约束,提高融资效率,最终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为此,本文沿着研究文献综述、主要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影响机制、经济后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这条逻辑主线逐步演进,相机运用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分析法以及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等,紧紧围绕研究内容展开论述和推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构建相关理论模型,分析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的影响效应,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9-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次,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角度出发,引入企业截面特征差异,将其嵌入CFO核心胜任能力影响企业财务弹性的研究中,理论剖析企业产品市场地位、融资约束程度对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的影响效应。最后,系统考察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经济后果的研究,基于企业财务弹性的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视角,检验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第一,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CFO核心胜任能力越强的企业,往往倾向于储备较低的财务弹性,释放企业财务弹性;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的CFO核心胜任能力强度对财务弹性的负向影响更加显着,主要由于国有企业的CFO(总会计师)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核心胜任能力强的CFO缓解融资约束的能力更易施展,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结果的影响较大;在对财务弹性样本进行不同的划分时,研究发现,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较严重以及面临的投资机会较好时,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水平的负向影响更显着;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负债融资弹性的负向影响效应越明显,核心胜任能力较强的CFO确实可以通过缓解公司代理冲突和融资约束来降低企业财务弹性水平。第二,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角度出发,引入企业截面特征(产品市场地位和融资约束),理论剖析这些因素对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决策两者间的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地位在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之间发挥着调节效应,当企业的产品市场地位较高时,CFO核心胜任能力使企业具有更高的外部融资能力,降低了企业储备财务弹性水平,弱化了企业通过现金持有获得财务弹性;融资约束在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之间发挥着中介传导机制,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融资约束都是财务弹性的影响因素,在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过程中,影响因素融资约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影响企业财务弹性。第三,考察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竞争效应及价值效应的影响。在财务弹性决策的竞争效应方面,企业财务弹性政策具有市场竞争效应,即企业储备财务弹性对企业的市场业绩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CFO核心胜任能力强度具有显着的强化作用,即随着CFO核心胜任能力强度的增加,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竞争效应呈现递增趋势;在财务弹性决策的价值效应方面,已有研究认为储备的财务弹性对企业价值存在正效应,而且在危机期间表现得更显着,但也有表现为负效应,本文通过刻画财务弹性收益和成本相权衡的综合模型,提出财务弹性与企业价值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检验发现,财务弹性水平的提高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当超出某一临界值之后,财务弹性对企业价值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即财务弹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关系并非静态和简单的线性,而是一种倒U型的曲线关系,财务弹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先升后降。第四,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两大市场是企业做财务决策时的重要战略考量。无论是财务弹性决策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还是价值效应,表明财务弹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然而,财务弹性是一把“双刃剑”,并非越大越好,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持有超额现金过多将会带来现金持有成本的增加,保持过低负债也会带来负债融资成本,财务弹性水平过高,会带来过高的储备成本,占用了企业发展的资金资源,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CFO核心胜任能力越强的企业倾向于降低财务弹性储备水平,抑制财务弹性储备过高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积极发挥财务弹性的价值最大化。总体来讲,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影响,在丰富相关理论的同时,深化了对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决策影响效应的认识,拓展了传统的财务弹性决策经济后果观。具体来看,本文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与增量贡献:第一,本文基于CFO能力框架构建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分析框架,实现了对CFO核心胜任能力的量化,进一步丰富了关于CFO、核心胜任能力、财务弹性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文献,此前尚无文献涉及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影响,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将为CFO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研究经验与增量的证据。第二,本文以“胜任能力理论”、“高阶梯队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验证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影响效应,有利于帮助企业时刻提高风险意识,为CFO核心胜任能力考核也为CFO制度建设提供了相应的指引,将有力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从而有效改善企业公司治理情况。第三,本文考虑了在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下,企业产品市场地位、融资约束程度等企业截面特征因素对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二者间的影响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CFO核心胜任能力影响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的具体作用机理及其制度条件,完善和补充了财务弹性的研究框架。第四,系统考察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经济后果的研究,基于企业财务弹性的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视角,不仅证实了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竞争效应和价值效应的影响,还有助于深度解析企业财务弹性决策对其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丰富了财务弹性决策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本文在CFO核心胜任能力对企业财务弹性决策影响方面提出的若干新见解和新发现,对于制定和完善CFO制度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国家层面应该顶层设计CFO这一公司治理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实践,丰富公司治理理论及相关财务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时军[5](2020)在《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薄弱一直困扰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融资渠道的拓展作为资本结构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其对公司融资能力的提高,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成长的稳健性,以及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内源融资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和规模的限制,且筹集资金时间较长,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公司外源融资活动,其主要是围绕着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尚待完善,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地缓解公司融资压力,拓宽公司融资途径,促进公司资金周转使用,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其对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优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商业信用融资纳入公司外源融资渠道开展进一步研究。由于现代公司主要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导致在资源委托方(即资源所有者)和资源受托方(即资源经营者)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薪酬契约制定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差距,是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公司薪酬政策是否有效、可行的判断依据。由于薪酬差距会对公司高管和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公司绩效,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向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出的公司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信息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公司进行外源融资的效果。但是,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关于薪酬差距对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且学术界针对薪酬差距所产生激励效果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结论,其究竟会对公司外源融资渠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对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的研究范畴还缺乏权威、一致的界定,且已有研究很少考虑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出本文的研究空间。其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探究研究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的必然性,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再次,从三个维度开展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第一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第二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第三维度考虑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最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结论为:(1)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融资水平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越高会显着降低负债融资比率。债权融资期限方面,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长期负债比率呈现显着负向关系。债权融资方式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长期借款比率均呈现显着正向关系。实证检验进一步区分了公司产权性质,国有企业能够加强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负债融资比率的负向效应;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加强,说明在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越高,高管会建立有利于自身谋利机制,削减公司债权融资,提高其薪酬操纵的便利性。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加剧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率负向效应,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减弱。此外,考虑了行业竞争程度,采用垄断度进行分类,发现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会增强高管员工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会被减弱;将公司注册地划分为东部及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现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公司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负向效应被加强,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和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减弱,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加强。(2)实证检验发现公司高管团队、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增加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国有公司会加剧公司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削弱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处于高垄断行业的公司,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加强;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公司,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3)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水平呈现负向效应,随着公司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的增加,公司的股权融资水平会下降。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公司中、垄断度较高的公司和处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公司中,高管团队、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均会得到加强;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中,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综上分析,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渠道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为:完善薪酬激励相关法律规章建设,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完善资本市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相关规范,完善商业信用监督体系,净化商业信用融资环境;设定合理的岗位薪酬标准,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差异,科学制定薪酬差距,构建适合本公司的薪酬差距体系;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标准,制定合理的公司管理层晋升机制;明确公司管理层责权,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制衡公司股东控制权;增加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公司还应注重树立诚信为本、规范经营的理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商业信用融资的吸引力。

赵旭光[6](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基于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处于由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向中高速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又面临世界经济下行和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条件,政府频繁出台各种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但这也使得我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中国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性的经济风险,这一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提出要实行“三去一补一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对于企业杠杆率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交易成本、金融资产配置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则更多涉及政府支出与贸易自由化等,较少有研究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是否会对企业杠杆率造成影响,如果造成影响,其作用机理又是什么。本文首先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然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接着,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时点理论对企业杠杆率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然后,使用Baker等(2016)创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作为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采用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8年财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截面回归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并且以内部控制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在进一步研究中,还检验了投资机会、融资约束和市场竞争程度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企业杠杆率会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企业的外部经营风险,使得企业的管理者采取较为保守的财务策略,降低了其杠杆率。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杠杆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遮掩作用,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来说是系统性的风险,企业只能选择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质量来进行应对,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可以缓解企业杠杆率的过分降低。第三,相对于投资机会多、市场竞争程度强的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在投资机会少、市场竞争弱的企业更加显着,当企业投资机会多时,会刺激企业的管理者提升其风险偏好,更多地进行投资,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会上升,而当市场竞争较强时,企业的管理者为了生存会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发展,其风险规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投资机会和市场竞争程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杠杆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抑制作用。但不管是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高还是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并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本文选择的样本是上市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规模大还是小,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所以其受到的融资约束都不是很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经济政策以及企业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乔睿蕾[7](2020)在《“营改增”对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1月1日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1+6”行业)率先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试点改革,至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我国完成了从营业税到增值税转变的税制改革。“营改增”带来的直接效应是打通抵扣链条,解决了营业税原有的重复征税问题,减轻了企业税负,更深层次的目标是通过结构性减税释放企业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现有文献对“营改增”政策实施的效应给予了较多关注,既包括对财税体制、进出口和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影响的研究,也不乏对企业税负、投资、研发和分工效应等微观企业政策效应的评估,然而尚未涉及“营改增”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重要的是,“营改增”实现对投资、研发、技术引进等诸多方面的促进作用需要企业为之提供资金,现金持有作为内部资金来源必然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发挥其对实物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支持作用,从而促使企业调整现金持有政策,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如何变化,变化程度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最终是否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效应,发挥了现金持有的战略作用,这些都是“营改增”带来的影响中被忽视但却亟待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营改增”对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作用机制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在理论方面的创新之处。作为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反映企业留存现金的程度和积极性,即相对现金储蓄倾向,首次阐述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作用机制,认为“营改增”后,企业为发挥现金持有对实物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支持作用而调整现金持有政策,主要通过改变企业投资行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等)、改善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包括销项税从销售收入中分离、外购商品和服务的抵扣以及税率变化效应等)等途径,降低了企业留存现金的程度和积极性,从而降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本文首次从投资政策与现金政策的联动关系、现金持有量与经营现金流量的联动关系两个角度,分析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其次,本文基于“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2011年-2016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于Almeida et al.(2004)现金流模型的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基于系统方程组的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影响的动态时间效应、所有制效应和行业效应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并进一步运用PSM-DID(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营改增”显着降低了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在非国有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中更显着,且动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政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长效性。再次,探求“营改增”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变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同时具有可抵扣性和可转嫁性两种特征,故“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也主要通过抵扣渠道和转嫁渠道传递。本文理论阐述了抵扣能力和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税负转嫁能力越强,“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越大,抵扣能力越强,“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越大,这说明抵扣能力和税负转嫁能力直接影响了“营改增”的政策效应。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中更显着,抵扣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中更显着。最后,在前述分析“营改增”对现金持有行为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营改增”后现金持有政策调整产生的相应经济后果,以探寻“营改增”后现金持有战略效应的实现途径与程度,并使“营改增”对现金持有行为与后果的影响分析更加连续。产品市场投资是企业投资的重要方向,“营改增”促使企业减少现金持有以支持产品市场投资,使产品市场的业绩和竞争力提高,发挥现金持有在产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营改增”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程度及具体中介途径,发现“营改增”显着提升了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总体上看,“营改增”主要通过增加技术类无形资产投资提升了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但对于服务业企业和研发型制造业企业而言,“营改增”同时通过增加技术类无形资产投资和增加研发投入两种途径提升了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探析“营改增”对企业现金政策的影响,理解“营改增”背景下企业投资政策和现金政策之间的关系,证明了“营改增”可以促进企业现金持有政策的调整以发挥其战略效应,通过降低以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为表征的现金储蓄倾向,支持实物投资,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另外,企业应重视税负转嫁能力和抵扣能力的提升,以促进“营改增”后现金持有战略效应的发挥,最大化政策红利。

徐晨[8](2020)在《环境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财务柔性》文中提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环境的一项重要特征,如何运用“柔性”的思维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企业应该储备财务柔性来应对环境的变化,关注合适的投资机会,降低资金获取和结构调整的成本,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的财务柔性储备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结合环境不确定性来研究财务柔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了揭示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本文查阅相关文献,明确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出研究假设。再然后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本文选取2013-2018年间2296家上市公司的13764个样本,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财务柔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性质、两职合一对结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不确定性越大,公司财务柔性水平越高;(2)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对财务柔性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即公司规模越大,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时,保持了较低的财务柔性;(3)产权性质对环境不确定性与财务柔性的关系有一定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时,相较于非国有企业会保持更低的财务柔性;(4)非两职合一企业由于保持了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在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时,往往会做出比两职合一企业更为合理的财务决策,因此会保持更高的财务柔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从政府层面,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宏观调控环境不确定性,拓宽融资渠道,减少融资约束,同时对民营企业提供适当的帮扶;从企业层面,企业应该增强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认识,强化财务柔性管理,在适当的财务柔性水准下,多渠道拓展财务柔性的获取和融资方式。

李妮妮[9](2020)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股权质押因其融资快速、手续简便、变现容易等优点而备受股东青睐,成为股东在资本市场上新兴的融资工具。其中,控股股东更是成为股权质押市场的“主力军”,其高频率和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行为受到市场参与者与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掀起了股权质押动机及经济后果的研究热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仅是其自身融资行为,由于这一行为有可能引发控制权转移风险,进而会传导至股权被质押企业,而且作用于企业的财务决策。而投资决策作为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风险与价值创造。因此,本文基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常态化、企业投资结构扭曲以及非效率投资现象严重的现实背景,深入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论文首先回顾了企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以及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等相关文献;接着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等经典理论提炼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同时阐述了控股股东控制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等制度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企业金融投资水平,且这一现象在“牛市”行情下更为明显;(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企业实业投资水平;(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4)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不但加剧了代理冲突引发的过度投资,而且恶化了融资约束引发的投资不足。最后,根据结论针对性地向企业、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论文立足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以企业投资决策为切入点,并细分为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率,较为全面、有效地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延伸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丰富了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研究内容,同时为企业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监督与治理以及其内部投资决策机制的优化提供了经验依据。

刘佳浩[10](2019)在《纵向兼任高管、环境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文中指出研发投入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为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战略,掌握核心竞争技术,获得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尽管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依旧偏低,2007-2017年间各年总体水平均值均未超过5%。这表明在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一些尚未被发掘的隐性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对研发投入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学者从众多角度为研发投入影响因素提供了广泛证据,部分文献从控制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大股东控制权对研发投入的影响(Lee,2012);也有部分文献从企业间网络联结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兼任高管中的横向兼任高管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研究(Kim et al,2015)。纵向兼任高管作为兼任高管的类型之一,提高了大股东控制权,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联结网络关系,但鲜有文献直接将纵向兼任高管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将拓展研究视野,探讨纵向兼任高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现有文献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是企业制定财务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权变因素(Qiet al,2010)。当企业在制定研发决策时,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纵向兼任高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可能会越显着。为了探讨纵向兼任高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本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资源诅咒理论以及资源依赖理论进行分析,选取了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对初始样本数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了筛选整理,获得了最终研究样本。对符合条件的样本数据,本文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单变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为了探讨在不同程度的环境不确定性下,纵向兼任高管会对研发投入产生影响是否有所不同,本文也按照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高低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及采用交互项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情况下纵向兼任高管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本文还按照兼任职务类型、所有权性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类型分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纵向兼任高管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因为纵向兼任高管提高了大股东的控制权,加剧了大股东的掏空动机,同时其尽管可以通过企业间网络联结关系缓解企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但弱化了企业通过创新提升生产效率的动机,这些都会导致研发投入降低;第二,环境不确定性越高,纵向兼任高管对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越显着,因为环境不确定性会提高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经营风险,越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使得纵向兼任高管越有可能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第三,相比于总经理纵向兼任,董事长纵向兼任对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更显着,因为董事长职权更大,同时更多地代表股东利益,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更加深远;第四,相比于国有企业,纵向兼任高管在非国有企业中对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更显着,因为非国有企业第二类代理冲突更加严重,同时受到的社会、政府关注度更低;第五,相比于四大审计的企业,纵向兼任高管在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中对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更显着,因为四大对关联交易、违规舞弊等违法行为容忍度更低,四大审计的企业将会受到更严格的外部监督。本文研究结论表明监管部门应完善对纵向兼任高管违法行为的监督以及惩戒机制;上市公司非控股股东应积极参与企业治理,从而对大股东权力产生制衡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应主动发掘影响研发投入的潜在关键因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经济投资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投资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企业战略的概念
        2.1.2 企业战略差异度的概念
        2.1.3 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的概念
        2.1.4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企业战略相关理论依据
        2.2.2 资本结构相关理论依据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2.5 信号传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3.2 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机理
        3.2.1 代理成本路径
        3.2.2 经营风险路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及计算
        4.2.1 战略差异度
        4.2.2 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
        4.2.3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4.2.4 资本结构偏离度
        4.2.5 渠道检验变量
        4.2.6 控制变量
    4.3 检验模型的构建
        4.3.1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模型
        4.3.2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偏离度的影响模型
        4.3.3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渠道检验模型
        4.3.4 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偏离度的渠道检验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理论依据检验
        5.1.1 战略差异度的年度趋势
        5.1.2 资本结构调整行为的存在性
        5.1.3 目标资本结构的拟合
    5.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2.1 描述性统计
        5.2.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5.3.1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5.3.2 企业战略差异度与资本结构偏离度
        5.3.3 企业战略差异度、代理成本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5.3.4 企业战略差异度、经营风险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5.4 稳健性检验
        5.4.1 内生性检验
        5.4.2 战略差异度的敏感性测试
        5.4.3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敏感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影响路径与经济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
        1.2.2 企业风险承担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高层梯队理论
        2.1.3 资源基础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高管职业经历与企业行为研究
        2.2.2 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研究
        2.2.3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研究
        2.2.4 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CEO职业经历丰富度的测度
    3.1 CEO职业经历多样性测度方式总结
    3.2 CEO职业经历丰富度指数构建
    3.3 CEO职业经历丰富度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风险承担
    4.1 问题提出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4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主效应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相关性分析
        4.4.3 主效应结果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工具变量法
        4.5.2 倾向得分匹配法
        4.5.3 替换核心变量
        4.5.4 控制CEO过度自信的影响
    4.6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制检验
        4.6.1 基于风险承担意愿视角的作用机制检验
        4.6.2 基于风险承担能力视角的作用机制检验
    4.7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价值:经济后果分析
    4.8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经营风险承担和财务风险承担
    4.9 小结
第五章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多元化经营
    5.1 问题提出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5.4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效应:主效应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相关性分析
        5.4.3 主效应结果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工具变量法
        5.5.2 倾向得分匹配法
        5.5.3 控制CEO过度自信的影响
    5.6 进一步检验
        5.6.1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多元化经营与企业风险承担
        5.6.2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作用机制检验:信息资源与能力效应视角
        5.6.3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
    5.7 小结
第六章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资本结构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6.4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效应:主效应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相关性分析
        6.4.3 主效应结果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5.1 工具变量法
        6.5.2 倾向得分匹配法
        6.5.3 控制CEO过度自信的影响
        6.5.4 替换核心变量
    6.6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管理自主权与企业资本结构:调节效应
    6.7 进一步检验
        6.7.1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资本结构与企业风险承担
        6.7.2 CEO职业经历类型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异质性分析
        6.7.3 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6.8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创新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货币政策的微观影响效应
        2.1.2 不确定性的分类与度量
        2.1.3 不确定性的影响效应研究
    2.2 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因素
        2.2.1 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2.2.2 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2.2.3 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
    3.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
    3.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计算框架构建
    3.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测度的变量选取
    3.4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结果分析
    基本结论
第4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决策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
        4.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资产不可逆性与企业投资行为
        4.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行为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模型设定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元回归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拓展性研究
        4.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产权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4.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地区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5.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行为: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分析
    基本结论
第5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决策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
        5.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预期通货膨胀与企业债务融资
        5.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景气度预期与企业债务融资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多元回归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拓展性研究
        5.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5.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务期限选择
    基本结论
第6章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
        6.2.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与企业现金持有
        6.2.3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公司治理缺陷与企业现金持有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模型设定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多元回归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拓展性研究
        6.5.1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预防性动机的中介效应
        6.5.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代理动机的中介效应
    基本结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4)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CFO核心胜任能力
        1.2.2 财务弹性
    1.3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CFO职能定位和治理地位研究现状
        2.1.1 CFO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功能定位的研究
        2.1.2 CFO在公司管理中的角色职能定位的研究
    2.2 CFO胜任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CFO胜任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2.2.2 国内CFO胜任能力相关研究现状
    2.3 CFO胜任能力发挥的经济后果研究现状
        2.3.1 CFO职能履行的经济后果
        2.3.2 CFO核心胜任能力发挥的经济后果
    2.4 财务弹性研究现状
        2.4.1 财务弹性研究的知识图谱与演进
        2.4.2 财务弹性的影响因素
        2.4.3 财务弹性的储备方式
        2.4.4 财务弹性的经济后果
    2.5 文献述评
3 制度背景与理论框架
    3.1 CFO制度特征与职能界定
        3.1.1 国内CFO的内涵边界与职位范畴
        3.1.2 西方国家CFO制度
        3.1.3 我国CFO制度演变
        3.1.4 CFO职能范畴与角色演变
    3.2 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决策分析框架
        3.2.1 财务弹性决策的理论分析
        3.2.2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影响的分析框架
    3.3 理论基础
        3.3.1 胜任能力理论
        3.3.2 高阶梯队理论
        3.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3.4 委托代理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的量化分析
    4.1 CFO核心胜任能力计量方法与量化分析
        4.1.1 CFO核心胜任能力计量方法
        4.1.2 CFO核心胜任能力量化分析
    4.2 财务弹性计量方法与量化分析
        4.2.1 财务弹性计量方法
        4.2.2 财务弹性量化分析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4 本章小结
5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
        5.1.2 产权性质差异对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的影响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5.2.3 模型设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4 进一步讨论
        5.4.1 基于财务弹性构成的检验
        5.4.2 基于财务风险的调节效应
        5.4.3 基于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
        5.4.4 区分不同融资约束的检验
        5.4.5 区分未来投资机会的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控制CEO可能产生的影响
        5.5.2 替换变量法
        5.5.3 内生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截面特征差异、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产品市场地位、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
        6.1.2 融资约束、CFO核心胜任能力与企业财务弹性
    6.2 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 主要变量的度量
        6.2.3 模型设计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相关性分析
        6.3.3 多元回归分析
    6.4 进一步分析
        6.4.1 产品市场地位影响机制
        6.4.2 融资来源渠道
    6.5 稳健性检验
        6.5.1 产品市场地位度量指标的替换
        6.5.2 融资约束度量指标的替换
        6.5.3 财务弹性指标的中位数调整
        6.5.4 解释变量作滞后一期调整
    6.6 本章小结
7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竞争效应影响
        7.1.2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价值效应影响
    7.2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竞争效应影响
        7.2.1 研究变量及模型设计
        7.2.2 描述性统计
        7.2.3 相关性分析
        7.2.4 实证结果分析
        7.2.5 进一步分析
        7.2.6 稳健性检验
    7.3 CFO核心胜任能力对财务弹性决策价值效应影响
        7.3.1 研究变量及模型设计
        7.3.2 描述性统计
        7.3.3 相关性分析
        7.3.4 实证结果分析
        7.3.5 进一步分析
        7.3.6 稳健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外源融资相关概念
        1.3.2 薪酬差距相关概念
        1.3.3 公司产权性质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外源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1.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2.1.3 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2 薪酬差距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2.3.1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2.3.2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2.3.3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2.4 公司产权性质影响外源融资的文献综述
    2.5 文献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3.1 锦标赛理论
        3.1.1 锦标赛理论内容
        3.1.2 锦标赛理论与外源融资
    3.2 行为理论
        3.2.1 行为理论内容
        3.2.2 行为理论与外源融资
    3.3 代理理论
        3.3.1 债务代理成本理论
        3.3.2 管理层防御理论
    3.4 公司治理理论
        3.4.1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4.2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延伸
        3.4.3 公司治理理论运行机制与原理
        3.4.4 公司治理理论与外源融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薪酬差距与债权融资
        4.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债权融资
        4.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4.2.2 模型构建
        4.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多元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3.5 进一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
        5.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融资
        5.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5.2.2 模型构建
        5.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3.5 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
        6.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股权融资
        6.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相关性分析
        6.3.3 多元回归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3.5 进一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基于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研究
        2.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
        2.1.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杠杆率
        2.1.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其他
    2.2 内部控制研究
        2.2.1 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因素
        2.2.2 内部控制质量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2.3 企业杠杆率研究
        2.3.1 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因素
        2.3.2 企业杠杆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2.4 总结和评述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
        3.1.2 委托代理
        3.1.3 资本结构
        3.1.4 时点理论
    3.2 研究假设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杠杆率
        3.2.2 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
        3.2.3 投资机会的调节效应
        3.2.4 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
        3.2.5 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
4 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回归模型
5 实证研究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结果分析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作用渠道
        5.3.3 投资机会的调节效应检验
        5.3.4 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检验
        5.3.5 竞争程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5.4 稳健性检验
        5.4.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重新计算
        5.4.2 企业杠杆率指标的重新衡量
        5.4.3 考虑宏观经济要素的回归
        5.4.4 内生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6.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营改增”对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结构安排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1.4 核心概念与事件概要
        1.4.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1.4.2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1.4.3 税负转嫁能力
        1.4.4 抵扣能力
        1.4.5 现金持有的竞争效应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2.1 关于“营改增”的文献评述
        2.1.1 “营改增”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1.2 “营改增”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2.2 .关于现金持有的文献评述
        2.2.1 现金持有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2.2.2 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
    2.3 关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文献评述
        2.3.1 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到“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2.3.2 融资约束与CCFS的关系研究
        2.3.3 将CCFS视为收入不确定性的结果
        2.3.4 将CCFS视为不同条件下相对现金储蓄倾向的反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营改增”背景及改革历程
    3.2 “营改增”通过改变投资行为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3.2.1 “营改增”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3.2.2 投资行为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3.3 “营改增”通过改善经营现金流量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
        3.3.1 “营改增”对经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
        3.3.2 “营改增”通过经营现金流量对现金持有量的间接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2 变量设定与计算方法
        4.2.3 模型构建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4.3.3 分组分析与动态效应检验
        4.3.4 运用PSM-DID进行稳健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
    5.1 问题提出
    5.2 税负转嫁能力概述
        5.2.1 税负转嫁能力的含义
        5.2.2 相关文献评述
        5.2.3 税负转嫁能力的衡量指标
    5.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平均效应
        5.4.2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所有制效应
        5.4.3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市场特征效应
        5.4.4 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行业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抵扣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
    6.1 问题提出
    6.2 抵扣能力的引入
        6.2.1 相关文献评述
        6.2.2 抵扣能力的衡量指标
    6.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6.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2 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抵扣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平均效应
        6.4.2 抵扣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所有制效应
        6.4.3 抵扣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影响的行业效应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营改增”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
    7.1 问题提出
    7.2 现金持有竞争效应概述
        7.2.1 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含义
        7.2.2 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衡量方法
    7.3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7.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2 变量与模型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4.2 “营改增”对现金持有经济效应的影响分析
        7.4.3 基于不同实现途径的中介效应检验
        7.4.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与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8)环境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财务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环境不确定性
        1.2.2 融资约束
        1.2.3 财务柔性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财务柔性文献综述
        2.1.1 财务柔性的度量
        2.1.2 财务柔性的影响因素
        2.1.3 财务柔性的经济后果
    2.2 环境不确定性文献综述
        2.2.1 环境不确定性的定义
        2.2.2 环境不确定性与财务柔性
    2.3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
        2.3.1 融资约束的定义
        2.3.2 融资约束与财务柔性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环境不确定性理论
        3.1.2 融资约束理论
        3.1.3 柔性理论
    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2.1 环境不确定性对公司财务柔性的影响
        3.2.2 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与财务柔性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选择与定义
        4.1.1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选择与定义
        4.1.2 调节变量选择与定义
        4.1.3 控制变量选择与定义
    4.2 模型建立
    4.3 研究样本选取
        4.3.1 数据来源
        4.3.2 样本选择
第5章 实证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
        5.3.1 环境不确定性对财务柔性影响的回归分析
        5.3.2 融资约束在环境不确定性与财务柔性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5.4 进一步研究
        5.4.1 产权性质对结果的影响
        5.4.2 两职合一对结果的影响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改变财务柔性的衡量方法
        5.5.2 选取主板上市公司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层面
        6.2.2 企业层面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2 控股股东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综述
    2.3 股权质押对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研究综述
    2.4 研究述评
3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制度背景
    3.3 分析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结果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5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结果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纵向兼任高管、环境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兼任高管的经济后果
    第三节 环境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
    第一节 纵向兼任高管与研发投入
    第二节 纵向兼任高管、环境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单变量检验
    第三节 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回归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进一步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经济投资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D]. 张梦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CEO复合型职业经历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 ——影响路径与经济后果[D]. 于文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决策研究[D]. 柳明花. 吉林大学, 2020(03)
  • [4]CFO核心胜任能力与财务弹性决策研究[D]. 高智林.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5]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D]. 时军. 吉林大学, 2020(03)
  • [6]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基于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检验[D]. 赵旭光.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7]“营改增”对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影响的研究[D]. 乔睿蕾. 东南大学, 2020(01)
  • [8]环境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财务柔性[D]. 徐晨. 扬州大学, 2020(05)
  • [9]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研究[D]. 李妮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纵向兼任高管、环境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D]. 刘佳浩.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经济投资与财务决策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