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

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

一、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盛永琴,张莹[1](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应郁蕾[2](2021)在《某院门诊中药房98张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房不合格处方出现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医院门诊中药房的3 578张电子处方作为研究资料,根据《处方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其合规性进行调查,对其中的不合格处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统计,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3 578张门诊中药房处方中不合格处方共有98张(2.74%);98张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与用药不适宜处方分别有71张(72.45%)与27张(27.55%);71张不合规处方中中医诊断不明确、信息错误、存在内容缺项分别有39张(54.93%)、17张(23.94%)、15张(21.13%);27张用药不适宜处方中超剂量使用药物、遴选药品不适宜、同类药合用问题、适应证不适宜分别有11张(40.74%)、8张(29.63%)、7张(25.93%)、1张(3.70%)。结论:医院门诊中药房存在一定处方不合格情况,应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加强对中药处方的检查管理工作,促进药房合理用药。

连玉菲,邱学佳,张玥,方灵芝,董占军[3](2021)在《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不合理处方帕累托分析与有效干预》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北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探讨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因素,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我院慢性气道疾病门诊患者的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点评;应用帕累托分析法,对筛选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寻找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并积极干预;比较干预前(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干预后(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不合理处方改善情况。结果:共调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处方28 471张,其中不合理处方2 635张(占9.26%)。经分析,不合理处方存在12类问题,包括主要因素3项(无适应证用药、临床诊断不全和遴选药物不适宜)、次要因素3项(给药频次不适宜、单次用量不适宜和疗程不适宜)和一般因素6项。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1年,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主要不合理问题处方所占比例、处方不合理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不合理处方干预成功率明显提高,门诊医师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帕累托分析我院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不合理处方,可科学、直观地掌握不合理处方的主次要问题类别,发挥专科临床药师特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积极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吴婧,许芳秀,王春燕[4](2021)在《预防院内用药错误: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指南的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药错误是指合格药品在临床使用全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可以防范的用药不当。为防止或减轻用药错误对患者的伤害,我国2014年发布了《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简要介绍了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2018年10月,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发布了《预防院内用药错误指南》,从11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医院用药错误的预防策略。本文对该指南进行简要解读,对药师在预防用药错误方面的作用和职责进行详细论述,为药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最佳实践。

谢晓露,李锦清,侯璇珠,朱俊峰[5](2021)在《PDCA循环法改善眼科中心门诊处方质量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持续提高门诊处方质量。方法抽取眼科中心实施门诊处方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4月至9月,共80 088张)和实施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共78 156张)的门诊电子处方,分析不合理处方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前,不合理处方1 419张(17.72‰),其中不规范处方1 073张(13.40‰),不适宜处方332张(4.15‰),超常处方14张(0.17‰);实施后,不合理处方839张(10.73‰),其中不规范处方588张(7.52‰),不适宜处方246张(3.15‰);超常处方5张(0.06‰)。与实施前比较,实施后临床诊断遗漏占比由3.47‰降至2.35‰,药品剂量或用法错误占比由3.80‰降至1.69‰,转抄错误占比由7.33‰降至4.54‰,重复用药占比由0.17‰降至0.06‰,处方后记医师未签名占比由1.10‰降至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诊断不适宜占比由0.79‰升至0.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加强技术及行政干预,事前、事后双向干预,加强与信息科、医务科、临床科室的沟通,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软件,可提高工作效率。第2次PDCA循环中,应继续加强行政干预,增加跟诊医师的用药及处方质量相关培训,将干预过程中电子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信息科,以不断优化电子处方的可操作性。

杨二强[6](2020)在《品管圈在提高医院药房账物相符率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新医改政策的趋势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两项措施的推出,导致医院药房药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药品品种数每年也增加数百种,这都给药房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本研究是基于品管圈作为一项新型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逐步应用于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随着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引入品管圈活动,探讨其在提高门诊药房盘点账物相符率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挖掘药房药师的潜能,降低因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的实施给药师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其对自身工作的认识,进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方法本研究通过搜索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等相关文献,分析新医改时代背景下医院药师面临的挑战,品管圈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广泛应用等。在医院药房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各种PDCA工具和手法,解析导致门诊西药房药品账物相符率低的原因,同时制定并实施相应对策,评估品管圈活动的成效并标准化。此次品管圈活动首先对我院门诊药房在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主题调查,从多个主题中根据权重选出8个待选主题,圈员采用评价法进一步选出主题,确定该次活动主题为提高门诊西药房药品账物相符率。确立主题后,应用PDCA循环理论中的P-计划、D-执行、C-检查、A-实施四个阶段,设立目标及可行性分析、要因分析、要因论证、制定对策及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及巩固措施等一系列品管圈活动。结果1门诊西药调剂室药品账物相符率由改善前的82.41%提升至93.58%,目标达成率107.30%,进步率13.55%。2账物不相符导致的成本损耗包括账目金额亏损和人力成本损耗。改善后,查检周期内药品盘亏、盘盈率明显下降。与改善前相比,改善后查检周期内药品盘点耗时显着降低,平均单张处方调剂时长也有所下降。同时,在账物相符率提高到同时因药品调剂差错、缴费后药房无药造成的患者投诉例数明显下降。3通过品管圈活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篇:《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文献分析》、《门诊药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4全体圈员从六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成就感、工作积极性、团队凝聚力和品管手法运用都有很大提升。结论1通过真因分析发现某院门诊西药房药品账物相符率低的三个真因是隔月取药处方、易混淆药品致账物不符、盘点及录入未复核。2本研究发现,门诊药房经过此次品管圈活动以后,药品账物相符率明显提高,提高了领药效率和工作效率,缩短了平均药品的周转时间,提高了药品的周转效率,减少了医院的经济损失,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于药品的有效期的管理也更加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药房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将药品库存中的信息与实物保持一致。品管圈活动是改善药房药品管理的重要手段。3此次品管圈活动在某院门诊药房的开展,激发了圈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了质量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提高了圈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获得荣誉的成就感,此次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药房的药品账物相符率;为住院部和急诊药房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探索了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工作模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也为门诊药房在其它方面应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供了实践经验。

王文哲[7](2020)在《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药的处方调查》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镇静催眠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同时在临床上也存在着违背临床指南和超说明书使用的现象。为了了解镇静催眠药目前的临床使用现状,探索镇静催眠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以及寻找临床医生优化处方的着手点,开展了此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门诊处方分析及医生问卷调查两大部分。本研究收集了四所医院共146914名患者的镇静催眠药门诊处方,从医院层面和个体层面分别对镇静催眠药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调查了806名临床医生对镇静催眠药的主观态度和知识掌握,并对临床医生在培训前后对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医生在不具备说明书适应症的情况下向86919名(59.3%)患者开处镇静催眠药。医生为7808名(5.3%)患者开处镇静催眠药连续时长超过120天。医生为5110名(3.5%)患者开处镇静催眠药的日均剂量超过60mg地西泮当量。高龄、男性、某些特定诊断、超说明书用药、使用多种镇静催眠药、频繁反复就诊、在不同医生处就诊等因素可提高大剂量、长疗程使用镇静催眠药的可能性。临床科室及工作年限对镇静催眠药的主观态度存在差异;临床医生对镇静催眠药的知识掌握有提升空间;而专项知识培训能够提升临床医生对镇静催眠药的掌握水平。【结论】镇静催眠药的超说明书使用普遍存在,小部分大量而连续的处方提示少数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大剂量、长疗程使用。尽管临床医师对镇静催眠药处方持比较谨慎态度,但应注意加强镇静催眠药的处方管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方监测,开展面向临床医生的知识培训,避免医源性不良反应及滥用。

廖莉[8](2020)在《儿童用药指导新模式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为降低儿童用药指导缺失或不充分导致的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风险,构建儿童语音用药指导知识库,并分别开发药品语音二维码和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两种用药指导新模式,探索其作为知识库的传递载体在儿童患者的应用研究,促进儿童用药指导模式改进,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研究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the Effect Analysis,HFMEA)对儿童医疗机构药学环节发生用药错误的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对高风险指数(10≤RPN≤25)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前瞻性地对用药错误进行防控。本文重点针对“无用药指导或用药指导不合适”这项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发生的高危险指数问题,以儿童药物咨询特征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筛选对儿童安全用药影响较大的关键信息,从而构建儿童常用药品语音用药指导知识库。之后分别开发药品用药指导语音二维码和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两种新型模式用于传递知识库的用药指导内容,实现用药指导语音化和远程化,为用药指导模式的改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语音二维码部分通过活码管理系统开发用药指导语音二维码,解码浏览内容包含药品外观图片、语音用药指导、文字用药指导、药品说明书和医院相关信息等内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以儿童咨询人次数和使用量较多的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剂、蒙脱石和口服补液盐Ⅲ作为试用药品,在某儿童专科医院门诊药房应用,统计四种药品的语音二维码访问率,比较语音二维码应用前后药物咨询率、患者满意度和用药指导失效模式的RPN评分。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部分基于现有合理用药软件一方面进行儿童合理用药专用规则设计和用药指导规则设计,改进通用型软件在儿科的适应性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内容,不仅降低处方不合理率,还能提高用药指导覆盖率。另一方面利用云存储技术搭建用药指导云平台包含语音用药指导、药品说明书、用药指南和用药反馈等更丰富的信息,患者可通过访问医疗机构提供的用药指导单中二维码主动获取这些信息。该平台构建完成后于2018.01-2018.12期间在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含儿科)门诊药房应用,统计用药指导单的发放率,比较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应用前后不合理处方下降率、药物咨询率、患者满意度和用药指导失效模式的RPN评分。研究结果:儿童医疗机构通过HFMEA共发现药学环节存在13项导致用药错误的潜在失效模式,“无用药指导或用药指导不合适”在对策实施干预前(RPN=20)、干预后(RPN=16)均为高风险指数。儿童药物咨询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及其家属咨询问题类型中72.39%为第II类药物合理使用(如药品用法用量、特殊用法、特殊剂型如何使用等问题),提示现有用药指导模式不足以让家属完全掌握药品的正确使用。针对用药指导存在的问题,本文共通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征询筛选19条影响安全用药的关键信息,构建儿童常用药品语音用药指导知识库,并开发两种新型语音用药指导形式用于知识库内容的传递。一种为药品用药指导语音二维码,在儿童中应用访问率较高,应用前后药物咨询率显着下降(P<0.01),患者满意率达97.50%。“无用药指导或用药指导不合适”的RPN值从高风险指数(RPN=16)下降为低风险指数(RPN=2)下降率为87.5%。另一种为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在儿科中应用期间用药指导单发放率为100%,处方不合理率和药物咨询率显着降低(P<0.01),患者满意率达97.00%,用药指导潜在失效模式的RPN值下降率为87.5%。研究结论:用药指导是降低儿童用药错误发生风险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儿童语音用药指导知识库可信度高,为用药指导提供参考依据。语音二维码和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作为新型用药指导模式,在传递用药指导知识库内容时不仅实现用药指导语音化,还可借助这两种载体的优势,实现用药指导的远程化和全程化,为用药指导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儿童用药安全。这两种新型模式在儿童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操作性强,可在更广泛人群中推广。

柯萌[9](2019)在《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要素及风险控制责任主体候选集,识别评估确定高危药品在医院内部流通过程中的风险要素及核心责任主体,分析医院高危药品流通环节中的风险控制关键要素对风险的作用机理,以及风险责任主体关于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责任、功能划分和诉求。以加强患者用药安全性为目标,设计基于关键控制要素的风险控制机制,提出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文献计量分析,分析高危药品管理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通过现场调研、专家咨询以及对样本医院的风险监测工作,获取有关高危药品风险的定量和定性资料;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影响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因素,确定风险要素的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责任主体及其诉求,在此基础上建立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策略建议。【结果】(1)从国内外高危药品管理的文献计量分析来看,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以及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方法和效果评价等管理实践研究和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知研究等方面。(2)现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平均得分最高的是药师(9.26),这其中临床药学工作人员得分最高(9.56);其次是临床医生(8.20),得分最低的是护理人员(7.94);影响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科室和是否由网络获取高危药品知识,其中与内科相比,药剂科(P<0.05,OR=3.873)和临床药学(P<0.05,OR=3.289)的高危认知水平较高;通过网络途径获取高危药品知识的医务人员认知水平(P<0.05,OR=0.275)比未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的低。(3)高危药品在医院流通过程中的风险关键环节为:处方开具、药品使用、药品审核、药品调剂、药品发放;风险控制关键要素为:护士未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控;护士核对患者信息错误;门诊药房发放高危药品错误;医生、药师未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护理人员由于知识水平与经验不足导致高危药品使用方法错误。(4)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核心责任主体为:医生、护士、药师、医院管理人员、质量控制部门。87.86%的医务人员希望医院管理层面安排定期的高危药品知识培训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不足,并且希望能够发挥药师的作用指导高危药品的安全用药。(5)医院高危药品最终的目标风险概率估计值为0.0187;通过干预护士未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监控以及医生、药师未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的这2个风险要素的风险组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最终结果概率至0.0038。【结论】(1)明确高危药品风险概念,掌握医院高危药品风险因素可能存在的环节,有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快速把控潜在的风险要素。(2)差错易出现环节与差错造成危害最大的环节内涵不同,环节也不一致。高危药品的临界差错环节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更大,在进行风险控制时更应着重对差错临界环节的风险关键要素和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的规范化管理。(3)护士在高危药品风险关键控制环节中责任重大但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药师在高危药品风险环节中担任角色众多,专业水平较高,因此可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师的作用,加强其对其他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训宣讲与用药指导工作。(4)通过建立高危药品风险处置应急预案以及其他规范有效的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达到较好降低医院高危药品风险的效果。

吴建峰[10](2019)在《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门诊是医院服务的窗口,而承载优质服务的门诊业务必须有一套完善、实用、安全的信息系统来支撑。如果信息系统出现突发事件,那么对医院和患者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由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尤为复杂和不确定,在突发状况发生时,没有系统应急管理的医院只能依靠第三方技术公司来修复,这期间人工代替信息系统的工作,导致工作流程被打乱,效率低效果差,而且患者就诊数据靠事后补录入系统,经常无法补录完全,对医院业务和患者就医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建立一套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统来应对突发事件,对于医院来说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保障医院提前预防事件的发生,以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因此,本文结合A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其安全隐患,针对医院对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弱的问题,提出开发适合A医院的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并设计系统总体构架,对该系统从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几方面展开研究,最后提出该系统实施方案及相关实施保障。以期A医院通过建立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能降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风险,有效减少应急事件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医院基于IT的管理水平。

二、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1.1 患者取药流程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5 讨论

(2)某院门诊中药房98张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不合格处方的分类统计
    2.2 不合格处方的原因分析
        2.2.1 不规范处方原因分析
        2.2.2 用药不适用处方原因分析
3 解决对策
    3.1 加强医师中医药培训及处方检查力度
    3.2 贯彻落实处方点评制度
4 讨论

(3)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不合理处方帕累托分析与有效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评价指标
        1.2.1 不合理处方帕累托因素分析结果:
        1.2.2 不合理处方干预与改善成效:
    1.3 评价方法
        1.3.1 不合理处方筛选:
        1.3.2 不合理处方帕累托因素分析与图形绘制:
        1.3.3 不合理处方有效干预:
        1.3.4 不合理处方改善成效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处方抽样点评一般情况
    2.2 不合理处方帕累托统计与分析
        2.2.1 不合理处方问题类别分布:
        2.2.2 不合理处方涉及药物类别分布:
        2.2.3 不合理处方问题类型帕累托分析:
    2.3 不合理处方干预与改进
        2.3.1 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适应证自定义维护:
        2.3.2 门诊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2.3.3 慢性气道疾病药学专科服务模式建立:
    2.4 不合理处方干预成效
        2.4.1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情况与干预成功率:
        2.4.2 医师满意度:
3 讨论
    3.1 主要问题类别常见用药错误解析与应对
        3.1.1 无适应证用药:
        3.1.2 临床诊断不全:
        3.1.3 遴选药物不适宜:
    3.2 次要问题类别常见用药错误解析与应对
    3.3 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不合理处方有效干预措施
        3.3.1 对医院信息系统中“门诊全医嘱审核模块”进行升级改造:
        3.3.2 开展慢性气道疾病门诊患者药学专科审核及指导服务:
        3.3.3 医院开展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
    3.4 对不合理处方的有效干预促进了慢病患者药学专科审核与专科服务新模式的发展

(4)预防院内用药错误: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指南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制定安全用药方案
2 药品的选择和采购
3 药品的储存
4 患者入院
5 处方开具、传递和审核
6 药物制备
7 药品的调剂
8 用药管理
9 用药后监测
10 患者出院的管理
11 评估
12 结语

(5)PDCA循环法改善眼科中心门诊处方质量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判断标准
    1.3 PDCA循环管理方法
        1.3.1 计划(P)
        1.3.2 实施(D)
        1.3.3 检查(C)
        1.3.4 处理(A)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门诊不合理处方类型比较
    2.2 门诊处方合理性评价指标比较
    2.3 门诊不合理处方量及占比情况
3 讨论

(6)品管圈在提高医院药房账物相符率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药品加成取消后给医院药房带来的挑战
3 质量管理工具和品管圈
    3.1 PDCA
        3.1.1 PDCA的由来
        3.1.2 PDCA循环的特点
        3.1.3 PDCA常用的工具
    3.2 品管圈
        3.2.1 品管圈的概念
        3.2.2 国外品管圈的应用和发展
        3.2.3 国内品管圈发展现状
        3.2.4 医疗品管圈的活动目标
        3.2.5 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步骤
4 品管圈在某院门诊西药房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4.1 圈的介绍
        4.1.1 圈的成立
        4.1.2 成员分工
        4.1.3 圈名意义
        4.1.4 圈徽意义
        4.1.5 上期活动成果追踪
    4.2 主题选定
        4.2.1 选题过程
        4.2.2 活动主题
        4.2.3 名词定义及衡量指标
        4.2.4 选题背景与理由
    4.3 活动计划拟定
    4.4 现状把握
        4.4.1 流程图
        4.4.2 查检
        4.4.3 改善前查检
        4.4.4 改善前查检汇总
        4.4.5 结论
    4.5 目标设定
        4.5.1 目标值设定
        4.5.2 设定理由
        4.5.3 可行性论证
    4.6 解析
        4.6.1 原因分析
        4.6.2 要因分析
        4.6.3 真因验证
    4.7 对策拟定
    4.8 对策实施与检讨
        4.8.1 对策一:建立未实时取药处方管理
        4.8.2 对策二:完善易混淆药品管理
        4.8.3 对策三:优化盘点流程
        4.8.4 对策四:建立奖惩机制
    4.9 效果确认
        4.9.1 改善前后账物相符情况比较
        4.9.2 改善后柏拉图
        4.9.3 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4.9.4 改善前后流程图
        4.9.5 改善前后柏拉图对比
        4.9.6 经济效益
        4.9.7 发表论文
        4.9.8 无形成果
    4.10 标准化
    4.11 检讨与改进
    4.12 效果维持
5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药的处方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绪论
    1.1 镇静催眠药简介
    1.2 镇静催眠药的临床使用
    1.3 指南推荐与临床实践
    1.4 镇静催眠药的相关法律规范
    1.5 本研究的立足点
2.第一部分:门诊处方调查
    2.1 方法
        2.1.1 研究设计
        2.1.2 数据来源
        2.1.3 数据清洗
        2.1.4 研究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1.5 患者的随访
        2.1.6 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整体使用情况
        2.2.2 研究指标的个体分布
        2.2.3 研究指标间的统计学关系
        2.2.4 “双超”使用的相关因素
        2.2.5 医生处方相关因素
        2.2.6 患者的随访
3.第二部分:医生问卷调查
    3.1 方法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对象
        3.1.3 问卷形式
        3.1.4 问卷内容
        3.1.5 质量控制
        3.1.6 培训干预
        3.1.7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临床医生一般信息
        3.2.2 临床医生对镇静催眠药的主观态度
        3.2.3 临床医生对镇静催眠药的客观得分
        3.2.4 知识培训对客观知识得分的提高
4.讨论
    4.1 镇静催眠药的处方使用特点
    4.2 对极端异常患者的识别
    4.3 镇静催眠药的合理处方
    4.4 加强监管的必要性
    4.5 局限性
    4.6 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8)儿童用药指导新模式的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儿童患者用药错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德尔菲法构建儿童语音用药指导知识库
    1 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语音二维码用药指导标签的开发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儿童安全用药指导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1 高危药品风险概念的界定
    2.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理论
    2.3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系统
3 高危药品管理现状研究
    3.1 国外高危药品管理研究现状
    3.2 国内高危药品管理研究现状
    3.3 医务人员高危药品认知现状研究
4 高危药品风险识别和风险环节及要素分析
    4.1 医院内部流通环节中高危药品的风险识别
    4.2 医院高危药品风险要素分析指标
    4.3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关键要素作用机理分析
    4.4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要素的风险等级评估
5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研究
    5.1 风险控制责任主体的确定
    5.2 责任主体的责任指数分析
    5.3 责任主体的诉求确定
6 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
    6.1 高危药品风险识别模型
    6.2 基于故障树的高危药品风险评估模型
    6.3 敏感性分析研究
7 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建议
    7.1 高危药品风险的紧急处置
    7.2 制定高危药品流通环节的标准操作规范
    7.3 加强医务人员高危药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7.4 加强对患者的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知识教育
8 研究结论
    8.1 明确高危药品风险概念利于识别潜在风险要素
    8.2 高危药品风险管理机制仍需完善
    8.3 理清易出现差错环节与临界差错环节的区别
    8.4 风险控制关键责任主体的专业技能水平仍需提高
    8.5 加强对高危药品风险关键要素的管理
    8.6 规范有效的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策略保障用药安全
9 创新与不足
    9.1 研究创新
    9.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高危药品风险控制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3 高危药品风险要素专家咨询表

(10)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2.1 医院信息系统(HIS)在国内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2 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医院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2.1.1 应急管理
        2.1.2 医院信息系统的应急管理
        2.1.3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原则
    2.2 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概述
        2.2.1 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
        2.2.2 医院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2.3 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理论
    2.4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与非接触式IC卡技术
        2.4.1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法
        2.4.2 非接触式IC卡技术
第三章 A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A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概述
        3.1.1 A医院介绍
        3.1.2 A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情况
    3.2 A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3.2.1 A医院门诊信息系统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3.2.2 A医院现有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3.3 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3.3.1 开发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3.3.2 开发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
        3.3.3 开发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使用培训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4.1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2 应急系统设计思路
        4.2.1 总体设计思路
        4.2.2 系统前台设计思路
        4.2.3 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思路
        4.2.4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与门诊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
    4.3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4.3.1 C/S应用架构
        4.3.2 非接触式IC卡读取、存储技术
        4.3.3 数据库恢复一致性技术
    4.4 系统功能设计
    4.5 数据库设计
        4.5.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4.5.2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4.5.3 数据库的表设计
第五章 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实施
    5.1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
        5.1.1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数据准备
        5.1.2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启动条件
        5.1.3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启动环境
    5.2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实施保障
    5.3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演练及评估和效果
        5.3.1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演练
        5.3.2 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的评估和效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点
    6.2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四、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
  • [2]某院门诊中药房98张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应郁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3)
  • [3]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门诊不合理处方帕累托分析与有效干预[J]. 连玉菲,邱学佳,张玥,方灵芝,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10)
  • [4]预防院内用药错误:美国医院药师协会指南的解读[J]. 吴婧,许芳秀,王春燕.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1(10)
  • [5]PDCA循环法改善眼科中心门诊处方质量效果分析[J]. 谢晓露,李锦清,侯璇珠,朱俊峰. 中国药业, 2021(09)
  • [6]品管圈在提高医院药房账物相符率的应用研究[D]. 杨二强. 郑州大学, 2020(02)
  • [7]精神专科医院镇静催眠药的处方调查[D]. 王文哲.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儿童用药指导新模式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 廖莉. 浙江大学, 2020(07)
  • [9]我国医院高危药品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 柯萌.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A医院门诊信息应急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D]. 吴建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医院门诊处方主要错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