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杂交组合农艺性状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三杂交组合农艺性状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一、三交组合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董艺[1](2021)在《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为提高育种效率,进行杂种优势早期预测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结果对23份春甘蓝自交系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从中挑选15份代表性材料作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Ⅱ组配105个杂交组合(F1),分析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探究遗传距离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亲本聚类法、分子标记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一般配合力法、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对甘蓝的划分效果,为今后甘蓝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一定的参考,以期加快甘蓝杂交育种进程。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SSR核心引物对23份春甘蓝和29份秋甘蓝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相近球型和熟性的自交系基本上被划分在同一类群或同一亚群,其中23份春甘蓝自交系可以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为极早熟群和早熟群。29份秋甘蓝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中晚熟、中早熟、中熟群。并验证发现不同类群间杂交或同一类群不同亚群间杂交产生的后代杂种优势较强,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最强的10个组合的组配方式均为春甘蓝×秋甘蓝,表明春甘蓝×秋甘蓝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2.杂种优势分析发现F1在质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筛选出6个产量杂种优势较强的组合。AD02、AD06、AD15用作亲本其后代的产量杂种优势较强,在未来育种实践中可以将这3个自交系作为核心亲本加以利用。3.筛选出6份配合力良好的材料,12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和杨氏简法计算的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中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与超标优势的相关性更强。特殊配合力与全株质量、单球质量、外叶质量、株高等产量构成性状超亲和中亲优势的相关性更强。4.分子标记用于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好于表型性状。分子遗传距离与全株质量中亲优势的相关性达显着正相关,表明基于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对甘蓝全株质量中亲优势早期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与全株质量杂种优势的对应关系表明73.33%符合在一定范围内,遗传距离越远杂种优势越强的规律。并且发现处于中等遗传距离的双亲杂交产生强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更大。5.比较五种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发现产量特殊配合力法是甘蓝杂种优势群划分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一般配合力法、SSR分子标记法和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效果最差的是亲本聚类法。产量特殊配合力法将15个亲本自交系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群包括AD01、AD02、AD03、AD06、AD07;第二类群包括AD10、AD08、AD09、AD11、AD13;第三类群包括AD04、AD05、AD12、AD14、AD15。

庞伟强[2](2020)在《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文中指出玉米种质狭窄一直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发掘和创造玉米新种质,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黄淮海地区优良杂交种郑单958是我国第一大玉米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不耐高温、抗性减弱等问题。针对郑单958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筛选了Tuxpeno×Comiteco、V531、Dente Branco等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作为一级供体,与单交种郑单958的两个亲本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成18份顶交种作为二级供体,依据Hallauer、Dudley、Gerloff、Bernardo等学者提出的PTC、lplμ?、UBND、NI等遗传参数,评估其改良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及主要玉米自交系PH6WC的育种潜力,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一级供体直接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4(CHZM01015)、P8(VRZM13061)都有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群体P1(Tuxpeno×Comiteco)改良昌7-2,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2(V531)遗传基础丰富,改良郑58和昌7-2都可以,但是改良郑58效果最佳,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4(CHZM01015)改良郑58,以郑58为轮回亲本回交1-2代,再自交选系;群体P8(VRZM13061)改良郑58,然后F1代自交选系。其中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8(VRZM13061)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收获期含水量、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群体P4(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株高、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2)利用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发现改良郑单958的二级供体排名前三依次为:B7(昌7-2×Chis775)、A4(郑58×CHZM01015)、A9(郑58×VRZM13085),其中B7(昌7-2×Chis77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4(郑58×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穗位系数、抽雄期、吐丝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9(郑58×VRZM1308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多个农艺性状。(3)利用自交系PH6WC广适应性以及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可以有效的测试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组合C1(PH6WC×(Tuxpeno×Comiteco))、C2(PH6WC×V531)与对照郑单958相比表现增产且其他农艺性状优良,有望直接通过PH6WC与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测交选育出高产、收获期含水量低、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易强[3](2020)在《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品种改良是玉米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抗逆性提高、杂种优势的利用、骨干亲本的遗传改良在玉米品种更新换代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西南地区作为玉米主生产区之一具有种植密度低,育种模式偏重“自育系×外引系”模式,育种亲本集中在08-641、18-599、S37等骨干亲本的特点。利用西南地区骨干亲本解析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以及挖掘骨干亲本关键遗传区段对西南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构建一套包含301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四个环境高低种植密度下对31个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鉴定;利用RIL群体构建一套包含298个F1的永久性F2(IF2)群体,与RIL群体一起在三个环境下对30个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从而获取稳定型数量性状位点(QTL)。随后,观测这些QTL在64个选定的RIL、19个08-641衍生系和5个掖478相关系的传递和衍生情况;同时将上述自交系分别与5个测验系根据NCII设计进行测交,得到三个测验群体共计435个F1,于两个环境下对3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分析这些QTL的存在对各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的显着水平,从而获取关键遗传区段并探讨掖478和08-641形成和改良规律。此外,构建一个近等基因系对关键区段bin2.07上控制雄花长的q TL2-3的进行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RIL群体构建了一个包含683个SNP标记和全长为1786.06 c M的遗传图谱。联合环境分析显示92个QTL同时在高低密度下被观测到,而70个QTL仅在高密度下被发现。这表明高密度下存在额外的遗传机制。将近70%的QTL贡献率小于5%。此外,在低密度条件下检测到50对上位性互作位点和16个与环境存在互作的位点,而在高密度下则检出16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以及22个存在与环境互作的位点。这些微效互作位点受到环境和密度的极大影响。本研究发现48个影响多个性状的QTL簇。这些结果显示不同位置的同一类性状可以部分受到同一遗传区段的调节,但是这些影响垂直株型的共享区域响应高低密度的遗传机制仍然存在差异。2.利用RIL和IF2群体检测到相似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显着的遗传方差和中到高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表明这些性状变异主要受到基因型控制。总计525个影响30个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中亲优势(MPH)的QTL。此外,85个QTL至少在RIL、IF2与MPH中两个被发现。这表明不同遗传效应影响QTL的检测同时各个性状的遗传不是完全独立的。显性度分析表明单穗穗重、单穗籽粒重和单行籽粒数的位点超过50%以上呈超显性,而剩余性状的位点大多呈现较低的显性度。部分性状杂种优势单位点及其上位性互作的表型贡献率之和可达90%以上,表明不同性状杂种优势受不同遗传效应聚合影响。部分性状超显性的单位点在杂种优势中相较于其他遗传效应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QTL多效性可能也参与到调节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热点区域1.08-1.11、3.07-3.09和10.04-10.07聚集了大量控制株型和产量及其中亲优势的位点。3.本研究总计发现153个稳定性QTL。结合GCA信息发现75个QTL同时显着地影响其相应性状的GCA效应。同时考虑在40%以上在骨干亲本衍生系中传递,总计鉴定了12个关键遗传区段。其中,bins 2.07-2.08和5.04-5.05是掖478株型的遗传改良的关键区段。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及其衍生系或相关系间存在的相似的表型以及高QTL传递率均表明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之间存在遗传改良上的巨大差异,且存在其他供体亲本的新等位基因的聚集。这些遗传区段聚集了各骨干亲本的耐密和杂种优势的有利等位基因,为固定杂种优势群/池以及维持杂种优势池间高杂种优势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各遗传群体中到高的遗传力以及GCA相较于特殊配合力(SCA)的主导性作用则暗示着GCA可被有效地用于预测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大多数性状的表现。这些结果也表明性状本身、杂交种表现、杂种优势和性状GCA之间存在遗传机制差异。这些结果加深了对骨干亲本关键区段的认识,并为其改良骨干亲本和创制新骨干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肖长春[4](2020)在《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饮食的需求已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红米营养价值高,不仅含有丰富的硒、铁、锌、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富含原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特殊的功效。然而,现有红米品种产量普遍较低,红米杂交稻亲本农艺性状配合力及育种价值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抗氧化活性成分遗传研究甚少。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辐射诱变技术,经5代系谱选育,获得7个种皮红色性状稳定遗传的恢复系18Rr174、18Rr175、18Rr178、18Rr190、18Rr243、18Rr250和18Rr274。经农艺性状与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创制的7个红米恢复系与对应野生型亲本之间除了种皮颜色发生变异外,在其他农艺性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7个红米恢复系含有的活性成分存在差异,且均高于野生型亲本。同时,除18Rr274外,其余6个红米恢复系的活性成分含量均优于省级审定红米品种“粤红宝”。2、利用上述7个红米恢复系及广东省审定的红米品种“广红3号”为父本,分别与6个三系不育系杂交,按6×8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48个红米杂交组合,对单株产量、生育期等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了糙米长宽比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均具有正向群体平均优势。其中单株产量最大,达33.72%。7个红米恢复系所配杂交组合在单株产量、穗长都优于“广红3号”所配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强。(2)以“天优华占”、“宜优673”和“Ⅱ优3301”为对照,红米恢复系所配组的杂种一代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度降低,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好,糙米率高。11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的对照增产。(3)除了单株产量外,其余13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受亲本加性和组合间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无明显相关。其中在单株产量上,18Rr174的一般配合力好;而18Rr175所配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强。(4)总粒数、实粒数和单株产量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而其余11个农艺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作用。在播抽天数、株高、单株穗长、千粒重、糙米率等性状上,恢复系的作用大于不育系。在遗传率上,千粒重、糙米率、糙米长、糙米宽、长宽比等性状上的狭义遗传力(h2)均大于90%,但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最小,仅为12.30%,该性状主要受双亲互作(S CA)影响。3、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对48个红米杂交组合及其亲本在不同种植季节下(中稻、晚稻)抗氧化活性成分(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以及总黄酮)的遗传效应以及遗传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到遗传主效应控制,其遗传主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72.00%、72.73%、69.80%和61.80%,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花色苷则以显性效应为主。4种活性成分也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分别占表型方差总量的27.87%、30.47%、29.74%和37.44%。4种活性成分含量除受基因型影响外,也与种植季节密切相关。(2)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均表现正向极显着水平的群体平均优势,分别达30.4%、29.4%、23.8%和18.7%;群体超亲优势达负向极显着水平,分别达-7.0%、-15.7%、-11.2%和-12.0%。合适的种植季节可增强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群体杂种优势。(3)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花色苷成分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最小,季节间的变化较为稳定,以其作为指标进行鉴定筛选能够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4、通过分析红米亲本和杂种一代的农艺性状遗传特性及杂种优势,以及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可有效预测供试的红米恢复系与杂交组合的育种价值。(1)18Rr174所配组合单株产量高,一般配合力好,并且在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上的遗传主效应大,且与环境互作效应稳定。18Rr175所配组的杂交红米优势强,且在4种活性成分上加性效应值最高、受环境影响的变化小。(2)4种活性成分均具正向的超亲优势,且荃9311A×18Rr175和野香A×18Rr178两个组合的单株产量比各自同熟期对照竞争优势达5%以上,在培育高营养价值的高产功能型红米杂交稻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金兰[5](2019)在《栽培番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对324份番茄材料的抗病性、生长型、果实颜色和果型等17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统计,并通过56个多态性的InDel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分析324份番茄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划分类群。筛选出14份具有代表性的番茄亲本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10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材料和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单果重、始花期和坐果期等13个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调查统计,评估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324份番茄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纯合度高;遗传距离较大;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范围分别为4.60%-108.28%、0.41-2.06;Shannon信息指数、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杂合度的值分别为0.61、0.33和0.06。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抗灰叶斑病、茎杆颜色、生长型和果实的横径等12个性状是产生多样性的主要指标。Nei分群分析法优于群体结构分析,将324份材料划分为5大优势类群,而农艺性状综合分析法将324份番茄材料划分为4大类群;Mantel检验表明农艺性状遗传距离与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呈正相关性。2.14份番茄材料的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的优势在大部分的农艺性状中均存在。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程度不同,中亲优势平均为10%,最大达到50%;超亲优势平均为-3%,最大达到22%。亲本11和8的单株产量、单果重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最大,亲本1×亲本11、亲本4×亲本11和亲本1×亲本4的产量性状的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较高。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性状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显着性相关,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着性相关。3.14份番茄亲本材料的分子标记和农艺性状遗传距离的变幅分别为0.35-1.14、0.25-1.01,并且呈显着性正相关。两种遗传距离与始花期、硬度和纵横径等7种性状的超高优势均成显着性负相关。单株产量的超中优势与遗传距离成显着性正相关,而亲本材料的硬度超中优势与遗传距离成显着负相关,表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可以用来预测杂种优势。亲本间的单株产量、第一穗果数、果肉厚度、坐果期、硬度和横径的配合力与农艺性状遗传距离呈显着相关性;单株产量、单果重、第一穗果数、始花期、坐果期和横径的配合力与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呈显着相关,表明遗传距离可以用来预测部分性状的配合力。4.利用农艺性状和分子标记分别对324份番茄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预测。农艺性状分析法将324份番茄材料划分为4大类群;基于InDel分子标记结果的Nei分群分析法将324份番茄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两种方法比较发现,后者具有更高的群间遗传分化,并且与地理和系谱关系更符合,比农艺性状综合分析法更为合理。通过一般配合力分析法和F1平均表现聚类分析对14份代表性番茄亲本材料进行优势群划分,一般配合力分析法将14份番茄亲本划分为5个优势群,而F1平均表现聚类分析将14份番茄亲本划分为4个优势群。一般配合力分析法的群间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单果重和始收期等性状优于优势群内的杂交组合,比F1平均表现聚类分析更有效。5.通过比较发现,4种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InDel分子标记分析法与一般配合力分析法和F1性状表现分析法的结果基本相符。对4种分群方法的育种效率分析比较表明,InDel分子标记分析法与一般配合力分析法均是较好的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其中在衡量单果重和硬度指标时,一般配合力分析法较InDel标记分析法优越,而筛选单株产量和糖含量时,InDel标记分析法较一般配合力分析法优越。6.利用一般配合力分析法的结果,构建了 3个杂种优势模式,分别为HG1×HG2,HG1×HG5和HG2×HG5。

朱世杨[6](2019)在《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花椰菜年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单位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花椰菜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利用CMS是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花椰菜没有自身的CMS,同时面临着杂交亲本遗传背景狭窄、杂交配组盲目性大等瓶颈问题。本研究运用表型性状和SSR分子标记分析了165份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按照NCⅡ设计,研究了6个不同来源的花椰菜CMS对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等,以期为花椰菜杂种优势育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指导育种实践。主要结果如下:1.165份自交系基于30个表型性状中10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23.0%,变幅13.7%42.6%;20个质量性状的平均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为0.97,变幅0.211.57;UPMGA聚类可分为6大类,不同类群在花球熟期、株幅、叶色、叶面蜡粉和花球重等性状上遗传差异较大。基于43对SSR分子标记,共检测到111个等位基因(Na),平均2.581个,多态性位点26个;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1.0193.200个,平均1.599个;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变幅0.0541.215,平均0.517;PIC值变幅0.0190.687,平均0.316;Nei’s遗传距离变幅0.000.67,平均0.30;NJ聚类和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分为4大类,不同类群在品种的来源地和花球熟期方面复杂多样。表型性状欧氏距离矩阵与SSR标记Nei’s距离矩阵间的相关系数很小(r=0.0406)。表明165份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但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择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优良自交系作为配组的亲本。2.利用来自油菜、甘蓝等的6个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与5个父本杂交配制了30个成对F1杂种,研究表明,不育细胞质对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同时存在正、负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组合特异性。来自油菜的CMS对生育期和叶片数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来自甘蓝的CMS对花球重和维生素C含量呈显着正效应,但对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效应;来自花椰菜的CMS对生育期和维生素C含量总体呈显着正效应,但对花球重呈负效应。表明,6个不同来源的CMS中没有一种细胞质在所有性状上的效应都是理想的,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杂交父本核来减轻或克服不育细胞质对相应性状的不良效应。3.利用上述6个不同来源CMS系与8个父本杂交配制了48个F1杂种,分析表明,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有正有负。其中,中亲优势花球重平均12.63%,变幅-43.46%83.09%,24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平均16.77%,变幅-48.50%153.93%,25个组合达到显着。超亲优势花球重变幅-46.01%60.60%,10个组合达到显着;维生素C含量变幅-61.56%134.24%,16个组合达到显着。表明不同CMS应用于杂种优势对产量及品质性状具有明显的组合间差异性。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SH120A、XG108A和YDSL60A,父本是SH120、Shanghai80、R4和R132;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好的不育系是TDXG100A、NB65A和XG108A,父本是SM80和SH120。综合产量及品质性状,SH120A/Shanghai80、XG108A/SH120和YDSL60A/R132是较优的组合。4.通过配合力与F1观测值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极显着正相关;花球横径、花球纵径和维生素C含量与不育系GCA、(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与组合SCA效应值均极显着正相关;且花球重及维生素C含量等5个性状与不育系GCA的相关系数大于与父本GCA的。通过配合力与F1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球重的中亲优势或超亲优势与不育系GCA或(不育系+父本)GCA效应值显着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的中亲优势与父本GCA显着正相关;各性状中亲及超亲优势均与组合SCA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花椰菜杂种F1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5.分析亲本间遗传距离与中亲优势、超亲优势间的相关性发现,结合亲本的表型及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可以对F1的花球横径、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但不能对花球重、花球纵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杂种优势进行预测。6.CMS对花球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与不育系GCA、父本GCA、(不育系+父本)GCA间相关不显着,而对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细胞质效应与组合SCA间极显着正相关。表明CMS细胞质效应与亲本GCA之间相对独立,但与组合品质性状的SCA关系密切,印证了父本核对杂交后代的作用,也为不同来源CMS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可能。综上,利用油菜、甘蓝等胞质不育材料核置换育成的不同花椰菜CMS对多个农艺及品质性状表现出负效应,但可以通过杂交父本核来改善细胞质的不良效应。且不同CMS配组F1的杂种优势与双亲GCA或组合SCA密切相关,优势组合中至少要包含一个较高的GCA或SCA,尤其是母本不育系的GCA。

赵鑫哲[7](2019)在《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外来优良种质开展种质创新是我国拓宽玉米种质,增加群内遗传方差的有效途径,而创制育种新材料的重要环节是构建选系基础群体。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于2017年至2018年,根据育种实践筛选出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和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配制57个F1杂交组合(SS类群21个杂交组合,NSS类群36个杂交组合),再以CA193和CA749配制三交杂交组合。利用不完全区组田间试验设计,种植在吉林公主岭、辽宁沈阳、河北石家庄和河南新乡,评价其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效应,以及构建的F1杂交组合配合力表现,综合分析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应用潜力,为玉米种质创新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评估16份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鉴定出8份产量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并且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分别为:Jing66、PHB1M、MBPM、PH6JM、PH4CV、PH09B、PH1CRW和XY828M。同时,Jing66能缩短受体自交系生育期和秃尖长、降低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B1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收获时含水量,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MBP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和穗行数;PH6JM能降低受体自交系倒伏率,增加百粒重,缩小秃尖长;PH4CV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缩小秃尖长;PH09B和PH1CRW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缩小秃尖长;XY828M能增加受体自交系百粒重和穗行数。2.针对7份国内骨干自交系的不良性状,综合被测系配合力,以及F1杂交组合性状配合力表现,最终筛选出与骨干自交系组配的7份F1杂交组合,作为选系基础群体用来开展种质创新。其中CA749×PH09B可用于改良CA749产量性状;H446×XY828M可用于改良H446穗行数性状;四144×PH6JM可用于改良四144百粒重性状;W9706×Jing66可改良W9706的产量性状;PHB1M、Jing66和XY828M与CA193构成选系基础群体,改良CA193的百粒重性状。3.比较SS类群和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与7个国内骨干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和多态性信息量(PIC),发现SS类群的7份玉米自交系比9份NSS类群外引玉米自交系遗传基础更加广泛,利用潜力更大。

鲍遵宇[8](2018)在《苦瓜三交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苦瓜产自东印度,17世纪后传入欧洲,多做观赏用,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栽培。苦瓜瓜味甘苦,不仅可以作为菜品食用,还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养血滋肝的功效。目前,国内的苦瓜育种单位主要以筛选苦瓜纯合系亲本配组优质、高产的F1进行生产,工作量大,目的性单一而且得到优质苦瓜品种几率不高。三交育种普遍具有改良性状、提高抗逆性、降低制种成本等育种优势,三交育种首先应用于玉米育种,后来在水稻、大豆、油菜、不结球白菜和大葱等作物上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对苦瓜三交育种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11份苦瓜高世代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分别配制15个三交组合,分析三交组合产量、瓜长、瓜径等10个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以及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通过SSR分子标记测定亲本间遗产距离,并分析性状表现、杂种优势、配合力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得到的结论为:1.三交组合性状中,产量和采瓜数杂种优势更突出,正向优势更强,且变异性较小,通过杂交可以获得稳定的高产、丰产的三交组合;第一雌花节位杂种优势不明显,但变异性极大,可以通过亲本选配获得早熟性或晚熟性三交组合。各性状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变幅趋势相似,说明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性,可以近一步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2.广义遗传力:第一雌花节位>采瓜数>茎粗>瓜肉厚>瓜长>叶宽>单瓜重>叶长>瓜径>产量;狭义遗传力:采瓜数>瓜长>第一雌花节位>单瓜重>茎粗>瓜径>叶宽>叶长>瓜肉厚>产量,其中采瓜数与瓜长的狭义遗传率超过50%,说明这两个性状的加性遗传作用较大,可以稳定遗传给子代。3.亲本间遗传距离区间为:0.3449~0.8428,平均为0.6260。其中,Q2Q5与Q3Q6间遗传距离最大,P5与Q1Q4间遗传距离最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份苦瓜亲本划分为四个类群:第一类群有1个苦瓜亲本,为P1;第二类群有3个苦瓜亲本,分布于2个亚群,第Ⅱ1亚群包括P2、P4,第112亚群包括P5;第三类群有2个苦瓜亲本,包括P3、Q1Q4;第四类群有2个苦瓜亲本,包括Q2Q5、Q3Q6。4.产量中亲优势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存在显着正相关;除了产量、采瓜数超亲优势,其他性状超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不存在相关性。产量性状组合SCA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有一定的正向相关性,即父母本亲缘关系越远,选配出的三交组合的产量可能会更高;通过双亲间的遗传距离可以预测三交组合的产量和主蔓茎粗;采瓜数、单瓜重等其他数量性状很难通过亲本间遗传距离来预测。

李广伟[9](2018)在《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具有丰富的遗传资源,亚洲栽培稻分为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籼粳亚种间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但是亚种间的杂种不育却阻碍着这种杂种优势的利用。已克隆和定位的杂种不育基因尚不能完全解释籼粳杂种不育机制,如何完全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障碍,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是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杂种不育是生殖隔离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理解新物种起源演化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以水稻为模式研究亚种间杂种不育,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为了更全面解析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结构,我们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日本晴(粳稻)、珍汕97(籼稻)和明恢63(籼稻),构建了三个相应的F2群体。考察了胚囊、花粉和小穗育性三种杂种不育性状,通过RADseq(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方法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构建了超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在单位点水平,一共检测到了27个影响育性的QTLs,包括胚囊育性7个、花粉育性7个和小穗育性13个,其中10个为本研究新检测到的QTLs。利用卡方检验,Nip×ZS97、Nip×MH63和ZS97×MH63群体分别鉴定到7个、7个和2个偏分离位点,有一半以上的偏分离位点不会对育性造成显着影响。在两位点水平,三个群体中一共鉴定到了41对影响三种育性的互作位点。两位点上遗传因子不亲和性互作会导致其偏离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表现为两位点偏分离。使用卡方检验,我们在三个群体一共鉴定到了192对此类型两位点遗传不亲和互作位点。详细比较发现,通过两位点基因型偏分离鉴定到的遗传不亲和性互作位点大部分并不能直接检测到对三种育性的互作效应。2.S5位点是第一个克隆的控制籼粳杂种胚囊育性的主效位点,我们以其为模型,详细的研究了杂种不育位点的起源、演化形成机制。通过序列比对,我们在水稻第5染色体鉴定到了三个相邻的基因为S5的同源基因,命名为Ospara3-5位点。共线性分析发现两个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并不共线,同时两个位点上有多个Helitron转座子元件,侧翼序列也高度同源,由此推定可能是由Helitron转座子介导的转座而不是基因组复制事件,将第5号染色体的Ospara3–5复制到第6号染色体,产生了原始的S5位点。进一步,我们利用635份囊括了多个稻属种群的种质资源,通过PCR测序获得了ORF3-5三个基因的完整序列,单倍型分析发现ORF3+ORF4+ORF5+是最古老的单倍型,然后逐步突变产生籼稻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和粳稻类型的主要单倍型ORF3-ORF4+ORF5-。利用529份亚洲栽培稻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演化分析发现,籼稻单倍型主要受到水稻驯化中选择作用,粳稻单倍型受到的瓶颈效应,造成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上升,进而建立了S5位点的生殖隔离系统。3.为了更好里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我们选取了21份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材料为亲本,构建了包含210个杂交组合的双列杂交群体,考察了相关农艺性状。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鉴定到了2621064个SNPs,我们用g BLUP模型,采用5-倍交叉验证策略,对210个杂交组合表型进了预测。粒长、粒宽、千粒重、单株分蘖数、每穗颖花数、株高和单株干重7个性状,平均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946、0.956、0.784、0.819、0.824、0.405。基于此模型,我们用籼籼和粳粳亚种内杂交组合的产量值对籼粳亚种间的组合产量进行了预测。结合其他农艺性状表型,预测产量靠前的杂交组合对应的亲本,可以作为以后广亲和新品种培育中重点关注的基础材料。本研究首先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系统的剖析了亚种间杂种不育遗传结构,同时鉴定到转座子引起的基因复制事件和随后的自然选择和奠基者效应对生殖隔离基因起源演化的贡献,进一步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运用到亚种间杂交品种选育工作。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促进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有益信息。

王利民[10](2017)在《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杂种优势利用是作物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杂种优势应用与遗传基础研究均较为深入。近年来,胡麻杂种优势利用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建立了“两系法”胡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并实现了杂交种的生产应用,但在胡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本研究从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与杂种优势形成的关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相关性状的QTL初步定位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胡麻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为进一步提高“两系法”胡麻杂种优势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份杂交组合,研究了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其杂种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着的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因此,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GCA,特别是亲本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2、利用两个杂交组合构建的P1、P2、F1、F2四世代群体材料,应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研究了胡麻两系杂交组合4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千粒重同时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每果粒数受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控制。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和每果粒数这3个性状F2群体的主基因遗传率在43.50%73.28%,千粒重的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在10.55%34.40%。主基因和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在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胡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应更好的利用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率。3、基于两系杂交组合“1S×陇亚10号”而构建的F2作图群体,首次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构建胡麻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初步开展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共开发出286,776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数为23,170个,多态性比例为8.08%;经过严格筛选过滤,最后获得了811个SLAF有效标签用于胡麻分子遗传图谱构建。采用HighMap软件成功构建了含15个连锁群,图谱总长度为1495.89cM的胡麻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该遗传图谱平均图距为1.84cM,平均Gap为16.9,共含1344个多态性SNP标记。在此基础上,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13个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相关性状及育性进行QTL定位分析,初步获得了7个与胡麻两系杂交组合株高、分枝数、单株产量、亚油酸及育性性状相关的QTL位点。

二、三交组合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交组合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杂种优势
        1.1.1 杂种优势理论
        1.1.2 甘蓝杂交育种概况
    1.2 十字花科作物杂种优势预测
        1.2.1 生理生化法
        1.2.2 利用群体遗传学方法预测
    1.3 杂种优势群划分
        1.3.1 杂种优势群理论
        1.3.2 甘蓝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甘蓝亲本自交系遗传分群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引物来源及PCR程序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2.2.2 类群划分的初步验证
    2.3 讨论
第三章 甘蓝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及性状调查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3.2.2 性状相关性分析
        3.2.3 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2.4 超标优势分析
        3.2.5 超亲优势分析
        3.2.6 中亲优势分析
        3.2.7 15 个亲本自交系的平均超亲优势、中亲优势
        3.2.8 配合力分析
        3.2.9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3.3 讨论
第四章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4.2.2 分子遗传距离分析
        4.2.3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比较
    5.1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
        5.1.1 系统聚类法
        5.1.2 多性状一般配合力法
        5.1.3 产量特殊配合力法
        5.1.4 杨氏简法特殊配合力法
        5.1.5 分子标记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
        5.2.2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效果评价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现状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1.1.2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以及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1.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方法
        1.4.1 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1.4.2 外来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1.5 有利等位基因评估的方法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1.7 试验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顶交种组合的配制
        2.2.2 三交种测交组合的配制
        2.2.3 田间试验鉴定
        2.2.4 调查农艺性状与方法
    2.3 统计分析
        2.3.1 数据处理
        2.3.2 方差分析
        2.3.3 多重比较
        2.3.4 超标优势
        2.3.5 供体评价参数计算
3 结果分析
    3.1 一级供体对郑单958的改良潜力评估
        3.1.1 A、B组顶交种产量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1.2 A、B两组顶交种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3.1.3 A、B两组18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1.4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遗传参数分析
        3.1.5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3.2 一级供体改良PH6WC的育种潜力
        3.2.1 C组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2.2 C组9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3 二级供体对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
        3.3.1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3.3.2 三交测交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3.3.3 顶交种供体组合产量PTC分析
        3.3.4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3.3.5 改良郑单958各个性状的最佳二级供体分析
        3.3.6 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4 讨论
    4.1 一级供体选择的依据
    4.2 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4.3 外来种质本土化的重要性
    4.4 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对黄淮海玉米品种改良创新途径的探讨
    4.5 PH6WC的利用
    4.6 试验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玉米与环境、密度互作的研究进展
        1.2.1 群体密度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
        1.2.2 理想株型
        1.2.3 耐密性和理想株型遗传基础的研究
        1.2.4 耐密性和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研究
    1.3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3.1 国外育种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划分
        1.3.2 我国杂种优势群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
        1.3.3 杂种优势的遗传假说解释
        1.3.4 杂种优势的研究方法
        1.3.5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1.4 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1.4.1 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1.4.2 西南玉米生产区骨干自交系08-641 的研究进展
    1.5 植物QTL定位方法与原理
        1.5.1 QTL定位群体和分子标记
        1.5.2 QTL作图方法
        1.5.3 QTL精细定位方法
    1.6 配合力测定简介
        1.6.1 配合力分析设计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意义
        1.7.2 研究的目的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环境高低密度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QTL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2.1.3 田间数据分析
        2.1.4 遗传图谱的构建
        2.1.5 QTL定位、上位性和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双亲和重组自交系的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
        2.2.2 多环境下RIL群体的农艺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遗传力和相关分析
        2.2.3 SNP连锁图谱的构建
        2.2.4 多环境两种种植密度下RIL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2.2.5 高低密度下RIL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的上位性互作和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2.2.6 株型和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多效性分析
    2.3 讨论
        2.3.1 不同密度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响应的遗传机制
        2.3.2 上位性互作和QTL与环境互作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3.3 QTL多效性影响骨干亲本株型的垂直分布和产量表现
第三章 、掖478×08-641 下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的遗传解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3.1.3 田间数据分析
        3.1.4 遗传图谱构建和QTL作图
    3.2 结果
        3.2.1 RIL群体和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表现分析
        3.2.2 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联合方差、遗传力和相关关系分析
        3.2.3 RIL群体和IF_2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分析和比较
        3.2.4 显性和超显性效应对杂种优势的影响
        3.2.5 双位点上位性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3.2.6 多效应对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遗传效应共同影响农艺性状及其杂种优势水平
        3.3.2 QTL多效性影响性状均值及其杂种优势水平
        3.3.3 耐密性与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 关键遗传区段的挖掘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性状调查
        4.1.3 田间数据分析
        4.1.4 重要遗传区段的鉴定
    4.2 结果
        4.2.1 RIL和IF_2群体中主要农艺性状的稳定型QTL的鉴定
        4.2.2 掖478和08-641与相应的衍生系的表型表现
        4.2.3 两个骨干亲本衍生系的GCA表现及其测验群体的遗传参数分析
        4.2.4 骨干亲本和衍生系之间的农艺性状的QTL的传递
        4.2.5 骨干亲本和它们相关衍生系间的特异遗传区段的变异和验证
    4.3 讨论
        4.3.1 亲本自交系本身性状、杂种优势表现、一般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之间的遗传调节
        4.3.2 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的遗传改良比较
        4.3.3 特异性遗传区段的潜在利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4)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红米水稻研究进展
        1.1 红米水稻新品种选育
        1.2 红米水稻的营养品质
        1.3 红米水稻的生理功能研究
        1.4 红米水稻种皮颜色基因的遗传
        1.5 红米水稻种皮色素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1.6 红米水稻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研究
        1.6.1 多酚
        1.6.2 类黄酮
        1.6.3 原花青素
        1.6.4 花色苷
    2 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2.1 水稻辐射育种
        2.2 水稻辐射的多基因突变
        2.3 水稻辐射的单基因突变
    3 有色稻杂种优势和活性成分遗传效应
        3.1 有色稻杂种优势利用
        3.2 有色稻活性成分遗传效应分析
    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一章 辐射诱变创制优异红米种质资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米恢复系的选育技术路线
        1.2.2 红米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考察
        1.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1.2.4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米恢复系选育过程
        2.2 红米恢复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2.3 红米恢复系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3 讨论
        3.1 高营养价值的红米恢复系的创制
        3.2 红米恢复系的突变位点分析
        3.3 红米恢复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第二章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值分析
        2.2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2.2.1 中亲优势
        2.2.2 竞争优势
        2.3 红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2.3.1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
        2.3.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2.3.3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
        2.2.4 主要农艺性状群体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 讨论
        3.1 红米杂交稻的杂种优势评价
        3.2 配合力分析评价
        3.3 红米杂交稻的筛选鉴定
第三章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田间种植
        1.2.2 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1.2.3 数据统计
    2 结果分析
        2.1 两种不同季节下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表型值分析
        2.2 不同环境下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
        2.2.1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方差
        2.2.2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育种价值分析
        2.2.3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2.2.4 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相关
    3 讨论
        3.1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特点
        3.2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杂种优势
        3.3 红米杂交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关联性
        3.4 红米恢复系在抗氧化活性成分上的利用价值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栽培番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番茄基本概述
    1.2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番茄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1.2.2 番茄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研究
    1.3 番茄类群划分方法
    1.4 杂种优势
        1.4.1 杂种优势概述
        1.4.2 杂种优势利用
    1.5 杂种优势群
        1.5.1 杂种优势群的概述
        1.5.2 杂种优势群构建方法
    1.6 杂种优势模式的确定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324份栽培番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大田数据的采集
        2.1.3 DNA提取及InDel分子标记分型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324份番茄种质资源的农艺表现
        2.2.2 InDel分子标记分析遗传多样性
        2.2.3 利用农艺性状进行分群
        2.2.4 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划分类群
        2.2.5 形态特征与分子指标间的比较
    2.3 讨论
        2.3.1 324份番茄种质资源丰富的遗传背景
        2.3.2 324份番茄种质资源的分群
        2.3.3 优良品种和主要农艺特征的确定
第三章 番茄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亲本和F_1的农艺表现
        3.2.2 F_1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3.2.3 番茄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3.2.4 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和特殊配合力分析
        3.2.5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3.2.6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3.3 讨论
第四章 栽培番茄遗传距离、配合力和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4个番茄亲本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结果分析
        4.2.2 遗传距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关系
        4.2.3 4种类群划分方式的比较
    4.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花椰菜起源、分布与种质资源概况
        1.1.1 花椰菜的起源
        1.1.2 花椰菜种植与分布
        1.1.3 我国花椰菜种质资源概况
    1.2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
        1.2.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1.2.3 国内外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1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意义
        1.3.2 细胞质效应研究的方法
        1.3.3 十字花科作物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3.4 花椰菜CMS来源及细胞质效应研究进展
    1.4 花椰菜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1.4.1 杂种优势的概念
        1.4.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4.3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1.4.4 国内外花椰菜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第二章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变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性状调查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花椰菜自交系10 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2 花椰菜自交系20 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2.2.3 基于表型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2.2.4 基于表型数据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2.2.5 基于表型性状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2.3 讨论
        2.3.1 花椰菜自交系的表型性状变异与遗传多样性
        2.3.2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及评价利用
        2.3.3 花椰菜自交系表型性状聚类分析及评价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DNA提取
        3.1.3 SSR引物
        3.1.4 PCR扩增
        3.1.5 电泳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SR标记的多态性分析
        3.2.2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分析
        3.2.3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聚类分析
        3.2.4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主成分分析
        3.2.5 基于SSR标记的自交系群体结构分析
        3.2.6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3.2.7 表型性状与SSR分子标记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3.3 讨论
        3.3.1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3.3.2 花椰菜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
        3.3.3 表型与分子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性状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育细胞质对杂种F115 个性状的一般效应
        4.2.2 核背景对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影响
        4.2.3 不同来源CMS的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2.4 两个同质异核花椰菜CMS细胞质效应的比较
    4.3 讨论
        4.3.1 花椰菜CMS对多个性状的细胞质效应为负
        4.3.2 花椰菜CMS负效应可通过杂交父本核背景改善
        4.3.3 不同来源CMS的花椰菜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花椰菜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性状测定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父母本及杂种F1的性状表现
        5.2.2 联合方差分析
        5.2.3 配合力分析
        5.2.4 杂种优势分析
        5.2.5 杂种优势的预测
    5.3 讨论
        5.3.1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5.3.2 花椰菜主要农艺及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特点
        5.3.3 配合力、遗传距离和不育胞质效应与杂种优势的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种质概述
        1.1.1 玉米种质的概念
        1.1.2 我国玉米种质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1.1.3 外来玉米种质的引进与利用
    1.2 基于配合力效应评估玉米种质利用潜力的研究进展
        1.2.1 配合力的概念
        1.2.2 配合力在玉米种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1.3 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
        1.3.1 杂种优势群概念
        1.3.2 划分杂种优势群方法
    1.4 遗传多样性
    1.5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1 形态学水平
        1.5.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
        1.5.3 分子(DNA)水平
    1.6 玉米种质创新的关键环节
    1.7 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田间表型性状调查
        2.3.2 基因型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配合力分析
        2.4.2 表型性状分析
        2.4.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3.1.1 外引玉米自交系与拟改良系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1.2 SS类群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1.3 NSS类群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F1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分析
    3.2 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
        3.2.1 三交组合的表型方差分析
        3.2.2 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2.3 NSS类群F_1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GCA分析
    3.3 基因分型结果与分析
        3.3.1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外引自交系与我国骨干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外引种质的配合力表现
        4.1.2 外引玉米自交系改良我国骨干自交系的潜力
        4.1.3 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8)苦瓜三交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苦瓜育种的研究进展
    1.2 杂种优势的研究
        1.2.1 杂种优势的表现
        1.2.2 杂种优势的衡量方法
        1.2.3 杂种优势遗传学基础
        1.2.4 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1.3 配合力的研究
        1.3.1 配合力的概念
        1.3.2 配合力分析的意义
        1.3.3 配合力的分析方法
    1.4 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
        1.4.1 基于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4.2 基于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1.3 试剂和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配制杂交组合及三交组合
        2.2.2 田间试验
        2.2.3 SSR分子标记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苦瓜农艺性状三交杂种优势分析
        3.1.1 方差分析
        3.1.2 亲本各性状的比较
        3.1.3 苦瓜三交组合的中亲优势分析
        3.1.4 苦瓜三交组合的超亲优势分析
        3.1.5 农艺性状杂种优势表现及变异性
    3.2 配合力分析
        3.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2.4 农艺性状遗传力分析
    3.3 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分析
        3.3.1 三交组合亲本的DNA提取
        3.3.2 SSR分子标记
        3.3.3 亲本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3.4 三交组合性状表现、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3.4.1 农艺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3.4.2 组合性状与遗传距离间相关性分析
        3.4.3 组合杂种优势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3.4.4 三交组合性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苦瓜三交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
    4.2 苦瓜三交组合配合力分析
    4.3 SSR分子标记测定遗传距离的精确性
    4.4 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苦瓜三交杂种优势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
    5.1 苦瓜三交杂种优势的研究
    5.2 苦瓜三交组合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5.3 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研究
    5.4 三交组合性状表现、杂种优势、配合力、遗传距离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9)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生殖隔离与物种演化
        1.2.1 合子后生殖隔离
        1.2.2 偏分离与生殖隔离
        1.2.3 基因的复制与生殖隔离的产生
        1.2.4 遗传互作与生殖隔离的产生
        1.2.5 遗传不亲和与生殖隔离
    1.3 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与籼粳杂种不育
        1.3.1 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与多样性
        1.3.2 水稻的籼粳杂种不育
        1.3.3 水稻杂种不育位点的定位和克隆
        1.3.4 水稻杂种不育基因的分子演化机制
    1.4 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5 植物中基于多亲本群体的数量遗传学研究
    1.6 杂种优势及相关农艺性状的预测
        1.6.1 杂合性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1.6.2 全基因组预测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水稻籼粳亚种间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群体构建
        2.2.2 表型考察
        2.2.3 DNA抽提与RADseq方法简化基因组测序
        2.2.4 三个群体Binmap的构建
        2.2.5 单位点QTL扫描
        2.2.6 两位点互作鉴定
        2.2.7 候选区间基因组比较和候选基因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Nip、ZS97和MH63三个亲本育性和三个杂种育性
        2.3.2 三个F2群体育性表型分析
        2.3.3 Binmap的构建
        2.3.4 胚囊、花粉和小穗育性单位点QTL鉴定
        2.3.5 主效位点候选基因预测
        2.3.6 偏分离位点分析
        2.3.7 两位点互作效应解析
    2.4 讨论
        2.4.1 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复杂性
        2.4.2 偏分离对生殖隔离的贡献
第三章 S5籼粳杂种不育系统的起源和演化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DNA抽提与PCR测序
        3.2.3 分子演化分析
        3.2.4 S5位点基因组演化比较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5位点在水稻基因组中旁系同源基因的鉴定
        3.3.2 S5位点的起源机制
        3.3.3 S5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3.3.4 S5系统在籼粳稻间建立的演化驱动力
    3.4 讨论
        3.4.1 由基因复制产生生殖隔离的普遍性
        3.4.2 籼粳亚种间生殖隔离与水稻驯化的关系
第四章 基于双列杂交群体的杂种优势预测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群体构建与田间实验
        4.2.2 表型考察
        4.2.3 DNA抽提和重测序文库构建
        4.2.4 基因型鉴定、过滤与注释
        4.2.5 群体结构分析
        4.2.6 全基因组预测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双列杂交群体构建
        4.3.2 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4.3.3 双列杂交群体的表型和杂种优势表现
        4.3.4 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计算机模拟与GWAS模型选择
        4.3.5 双列杂交群体中的GWAS分析
        4.3.6 双列杂交群体中的全基因组预测
    4.4 讨论
        4.4.1 双列杂交群体用于遗传分析的复杂性
        4.4.2 全基因组预测在籼粳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实用价值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表
        附表1
        附表2
    附录Ⅱ 作者简介
致谢

(10)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概况
    2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2.1 人工去雄制种
        2.2 雄性不育利用途径
        2.3 化学杀雄制种法
        2.4 利用自交不亲和性
        2.5 无融合生殖方式
    3 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基础
        3.1 经典理论假说
        3.2 亲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3.3 杂种优势的数量遗传学
        3.4 QTL效应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3.5 杂种优势形成的其它机理
    4 亚麻研究及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4.1 亚麻生产概况
        4.2 亚麻的主要用途
        4.3 亚麻杂种优势利用进展
    5 作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
        5.1 作物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概述
        5.2 分子标记在亚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5.3 亚麻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胡麻两系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胡麻两系杂种优势分析
        2.2 各性状方差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2.3 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分析
        2.4 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分析
        2.5 遗传效应和遗传参数估算
        2.6 杂种优势与GCA和SCA的关系
    3 讨论
        3.1 胡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
        3.2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胡麻两系杂种优势利用
第三章 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世代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值的分布
        2.2 最适遗传模型选择及适合性检验
        2.3 遗传参数估计
    3 讨论
第四章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提取、纯合及检测
        1.3 SLAF文库构建及测序
        1.4 SNP多态性标记开发
        1.5 基因型编码和标记筛选
        1.6 遗传图谱构建及质量评估
        1.7 QTL定位及功能注释
    2 结果与分析
        2.1 胡麻基因组DNA提取质量
        2.2 酶切方案评估
        2.3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2.4 实验建库评估
        2.5 SLAF标签开发
        2.6 遗传图谱构建
        2.7 图谱质量评估
        2.8 QTL定位分析
    3 讨论
        3.1 SLAF-seq技术用于胡麻遗传图谱构建的可行性
        3.2 基于SLAF-seq技术的胡麻杂种优势性状QTL定位效果
第五章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三交组合农艺性状的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自交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D]. 董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D]. 庞伟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玉米骨干亲本掖478和08-641关键区段的遗传解析[D]. 易强. 四川农业大学, 2020
  • [4]辐射创制水稻红米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及其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分析[D]. 肖长春.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栽培番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杂种优势群的划分[D]. 金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不同来源CMS应用于花椰菜杂种优势的研究[D]. 朱世杨.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7]外引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研究[D]. 赵鑫哲.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8]苦瓜三交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关系研究[D]. 鲍遵宇. 广西大学, 2018(01)
  • [9]水稻生殖隔离遗传结构解析、S5位点演化起源与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李广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10]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D]. 王利民. 甘肃农业大学, 2017(12)

标签:;  ;  ;  ;  

三杂交组合农艺性状遗传模型及杂种优势预测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