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黄龙山林区引种落叶松生长情况调查

华北黄龙山林区引种落叶松生长情况调查

一、华北落叶松引种黄龙山林区的生长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源润,许浩,韩新生,郭永忠,董立国,王双贵,胡永强,徐秀琴,郭志文,梅曙光[1](2021)在《宁夏六盘山地区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生长及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宁夏六盘山西麓营造的30多年的水源涵养林华北落叶松生长和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林分中,随着华北落叶松单位面积数量的增加,平均树高和胸径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降幅高于树高;从决定系数看,平均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紧密程度高于平均树高;华北落叶松在宁夏的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可分为林间空地的天然更新、林缘边天然更新和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3种。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最好,其次是林缘边(林区道路两侧的),较差的是林间空地。研究结果为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经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王建平,辛露露[2](2021)在《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引种,到现在大面积分布、稳定生长,华北落叶松成为太子山林区乡土树种、主要造林树种,扩大了森林面积,提高了蓄积量,改善了林分质量,加速了次生林演替,支撑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国家重点公益林建设。为巩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果,持续发挥其生态价值,本文立足长期造林实践,对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做一评估和探析。

商添雄[3](2020)在《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对森林合理经营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经密度调整、林龄调整以及混交模式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林分生产力、林分空间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并运用数学模型构建林分生产力与各因子之间关系的方程,找出制约林分生产力的关键因子,为今后科学抚育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有:(1)密度调整的样地中,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增大,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特征因子影响显着。(2)密度调整后,林分生产力随林分密度的减小而增加,其中密度调控强度为50%(T50)的林分在很好保留了生物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林分生产力,为最优林分生长密度。林龄调控中,林龄为40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40a)是最优林分生长年龄,其中40a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高于40a纯林。(3)密度调整、林龄调整及混交对林分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密度调整林分中,角尺度(Wi)与大小比数(Ui)随林分密度减小而减小,林分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林分角尺度、大小比数与林分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不同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中,角尺度与混交度(Mi)随林龄增加减小;对比发现,混交后林分角尺度较纯林有所下降,林分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得到改善。(4)各林分密度中,土壤容重随林分密度减小而降低且与林分生产力显着负相关。密度调整后的林分土壤毛管孔隙度大于对照林分,土壤全氮、全磷含量高于对照,土壤有机碳与林分生产力显着正相关;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总体上优于纯林,其中林龄为26年的落叶松针阔混交林(M26a)土壤条件最优。(5)经密度调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角尺度、平均胸径、土壤最大持水量、对林分生产力影响最大,土壤化学性质中全磷是影响林分生产力重要因子;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与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是林分生产力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孔隙度与含水率是影响两种林分的重要因子。林分空间结构中,大小比数是两种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梁佳宁[4](2020)在《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在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非常重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分布在北京各处,特别是北京山区,大多分布于海拔高度在200m到1500m之间的阴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油松初植密度过大、立地条件较差、人为干扰等原因,油松林的生长情况并不是很好。本研究利用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历年来各种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以及文献资料,对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自然资源分布、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分析油松人工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导油松人工林开展科学营林实践,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北京市山区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面积不同,按分布面积大小依次是Ⅳ龄级、Ⅲ龄级、Ⅰ龄级、Ⅱ龄级。阴坡分布面积明显高于阳坡,主要集中分布在坡度≤35°的区域,在坡度>35°的区域分布面积很小,油松人工林森林质量整体不高,幼龄林,成熟林比重较高,且树种结构比较单一,纯林占比较高;(2)影响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不同立地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不同,Ⅲ龄级、Ⅳ龄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蓄积量等各生长量受到立地因子的影响范围最大;(3)基于各林龄级油松人工林的平均蓄积量,平均蓄积量高较的立地因子类别分别为阴坡、平坡、山地棕壤、壤土及厚土层,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在低山区平均蓄积量较高,特别是位于200~400m之间,400~600m之间,Ⅲ、Ⅳ龄级在海拔≥800m其平均蓄积量较高,海拔均位于1000m左右时生长最好;(4)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大都分布在2000株/hm2之下,90%以上的小班在300株/hm2~1500株/hm2之间。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影响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Ⅳ龄级>Ⅱ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胸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Ⅱ龄级>Ⅳ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Ⅳ龄级>Ⅲ龄级>Ⅱ龄级>Ⅰ龄级;(5)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在阴坡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的影响明显高于阳坡;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则低于阳坡;在低山区域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均低于中山区域。

李思维[5](2019)在《兴隆六里坪林场三种典型森林类型主要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究承德市兴隆县六里坪林场主要树种形成林分的生长特性及效益特征,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里坪林场,选取了油松纯林、蒙古栎纯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三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法、树干解析等手段对不同林分的林分结构、生长规律及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森林类型胸径结构分布曲线均呈现单峰山状分布,随着林木径阶不断增长,株数均出现递减趋势。但三者有显着差异:油松纯林胸径结构在30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其中2434径阶的林木株数所占比重最多,已达63.7%;蒙古栎纯林20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其中1226径阶的林木株数所占百分比最多,已达66.29%;混交林28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其中1428径阶的林木株数所占百分比最多,已达56.41%。三种类型林分胸径分布规律都符合韦布分布。树高曲线分布大体均呈单峰山状分布,但分布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油松纯林处于18m的林木株数最多,14m19m之间的林木株数所占比重最多,累计百分比已达到77.63%;蒙古栎纯林处于13m的林木株数最多,8m14m之间的林木株数所占百分比最多,已达65.59%;混交林处于12m的林木株数最多,其中,9m15m之间的林木株数所占百分比最多,已达57.27%。三种类型林分树高结构更符合正态分布。(2)油松及蒙古栎在纯林和混交林环境下,生长趋势和规律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生长前期各指标生长差异不明显,生长后期差异显着,混交林明显高于纯林。不同树种在出现差异时间及差异变化时间节点有所不同。不同指标生长差异特点也不相同,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表现出一致性,树高生长规律性较差。(3)三种林分的草本层优势种均为细叶苔,在灌木层里,两种纯林的林下优势种为迎红杜鹃,混交林的林下优势种为悬钩子。三种林分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其中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最高,油松纯林最低,均为:草本层>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0.648284458)>蒙古栎纯林(0.583147983)>油松纯林(0.487958334),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4)油松林林下草本层呈正关联的种对数小于负关联的种对数,负关联种对出现的机率较正关联的大。蒙古栎林下草本层呈正关联的种对数比负关联的种对数少7对,低2.16%,负关联种对出现的概率较正关联的略大。混交林林下草本层呈正关联的种对数比负关联的种对数多151对,高28.6%,正关联种对出现的机率较负关联的大,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三种森林类型的草本群落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着正关联,森林类型物种总体联结性方差比率(VR)值均>1。W值均在卡方临界值(x2.09545,x2.00545)范围内。

颜忠鹏[6](2019)在《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桉树人工林是中国人工林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抚育间伐强度与桉树人工林生长及一系列土壤指标之间的规律尚未完全清楚,桉树人工林的栽培对于林分地力的影响也受到一些质疑。通过探究抚育间伐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更好的经营管理桉树人工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桉树人工林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经营。本文通过对广西国有七坡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四种间伐强度样地(对照0%、弱度20%、中度30%、强度40%),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生长因子、生物量、生产力、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等一系列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1)不同间伐强度下各样地的径阶分布均呈偏正态分布。林分大径木的数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多。林分胸径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可见桉树大径材的培育可采用强度间伐措施。不同间伐强度下桉树人工林树高的生长过程基本趋于一致,间伐措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树高平均生长量的下降速度,但对树高的生长影响比较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桉树人工林林分单株材积逐渐增大,当抚育间伐强度为40%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最大。(2)强度间伐样地单株生物量最大,中度间伐样地的林分生物量最大。在林分生产力方面,中度间伐样地最大,弱度间伐样地最小。各样地的枝叶指数(BNI)接近。抚育间伐对各桉树林分光合器官与非光合器官比值(FC)影响较小。中度间伐样地和强度间伐样地冠根比(CRR)达到2以上。(3)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都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脲酶活性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对照样地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在0~20cm和40~60cm土层,各样地之间土壤脲酶的活性无显着差异;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不断增强,在20~40cm土层,各样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之间无显着差异;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不断增大,各土层均无显着差异。(4)在各土层中,各样地之间土壤容重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土壤容重逐渐减小。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样地土壤毛管孔隙度显着高于对照样地。不同间伐强度样地各土层土壤非毛管空隙度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总孔隙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强度间伐样地土壤总孔隙度与对照样地有显着性差异。(5)各土层中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各土层内田间持水量均无显着性差异。间伐对最大持水量的影响较大,对毛管持水量的影响较小。(6)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间伐强度无明显规律;在0~40cm土层中,中度间伐样地有机质含量最高;在40~60cm土层中,强度间伐样地最高,对照样地有机质含量在各土层中均为最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弱度间伐样地全氮含量最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土壤中水解性氮的含量逐渐提高,土壤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弱度<强度<对照<中度,中度间伐强度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全钾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速效钾的含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唐学君[7](2019)在《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工林的固碳现状、速率与潜力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因此,科学评估不同气候区和不同类型人工林的固碳特征,并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分析C、N、P之间的耦合关系,可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人工林的固碳维持机制,并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油松林在固碳减排、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生态功能突出,是内蒙古地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为了探究油松人工林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影响因素,以内蒙古东部区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生态模型模拟的方法,对研究区内不同林龄的油松人工林各器官和土壤的C、N、P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植被和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基于构建的全国油松人工林生物量数据库,研究了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影响;同时,为了揭示C-N耦合作用对人工林固碳潜力的影响,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了氮添加处理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林龄的增加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均逐渐增加,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502.49mg/g,乔木层平均碳储量为39.59t/hm2,土壤层平均碳储量为60.30t/hm2,植被和土壤的总平均碳储量为99.88t/hm2,相同林龄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层高于乔木层。气候特征、林分结构、土壤深度等是影响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边缘分布区与中心分布区的碳储量存在差异性,这主要与气候梯度变化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措施相关。(2)随着林龄的增加平均C含量逐渐增加,平均P含量和N含量表现为幼龄林时P含量高、N含量低的特征,随着林龄的增加P含量降低、N含量增高。叶C:N的最高值出现在幼龄林为61.38,最低值出现在近熟林为37.89;C:P与和N:P的最高值分别为455.03和12.01,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分别为385.78和6.28均出现在幼龄林:而所有N:P的值均小于14,所以判断该地区油松的生长主要受N含量限制。(3)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土壤表层C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小,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大值,N、P含量在幼龄林时最大,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小并在近熟林时达到最小值。土壤C:N和C:P最高值分别为23.22和33.89均出现在近熟林,最低值4.55和8.75均出现在幼龄林,土壤N:P的最高值2.48出现在成熟林,最低值1.15出现在近熟林。(4)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林分特征、不同气象因子和油松人工林碳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所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经F检验和T检验均为显着(P<0.01),并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5,说明相关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多重共线性很弱。因此,综合考虑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比单独考虑各因子所构建的油松人工林碳储量函数关系拟合度更高。(5)应用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0 N),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从90 Kg N hm-2 r-1处理开始植被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基本维持稳定状态,这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氮沉降的增加对北方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具有促进作用。实现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工林的适应性管理在固碳增汇方面更具发展前景。油松人工林的C-N-H2O耦合循环机制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大范围的样地调查数据结合生态模型技术、定量遥感技术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技术途径。

唐继新[8](2019)在《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老排是我国南亚热带区域适生范围极广的优良用材树种,具有一定的天然更新潜力,但当前其人工林的作业法主要为传统的同龄林皆伐作业法,生产的产品主要为中小径材,更新全为人工更新,需育苗、炼山、整地、挖坑和造林等。存在地表水土易流失、植被易破坏、更新成本逐年高涨、森林经营目标单一和功能不强等问题,既不利于发挥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潜力,也难于维持其人工林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以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为对象,基于野外固定样地观测、实验室和苗圃控制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采伐方式对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人工中龄林生长的影响,并基于上述研究设计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本研究阐明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的时空动态规律,探讨了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适宜的作业时间、带宽和抚育时间等,揭示了米老排人工林种子更新的机理,探明了不同密度调控下米老排林分的生长规律,为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成熟米老排人工林林分内天然更新的种源充足,不存在天然更新的种源限制;其种子雨散落的起始期、高峰期、消退期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保留带种子雨及沉水种子在林缘外皆伐迹地扩散的最远距离分别为25 m和20 m,其种子雨及沉水种子的空间分布可用指数函数描述。皆伐迹地种子雨的沉水种子百分比,随林缘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加随后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基于指数函数转化的对数函数模型,对米老排种子雨与沉水种子相对密度值随林缘距离变化的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利用水选法,去浮取沉,筛选及判定米老排新鲜沉水种子活力的可靠度>80%。(2)采伐作业方式对促进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密度和频度的影响极显着(P<0.01),光照是影响米老排天然更新幼树建成的关键因子。利用米老排人工林的落种期与天然更新特性,使用皆伐、渐伐或带状皆伐方式,其采伐迹地的天然更新均可达良级标准(更新密度>3 000株·hm-2,更新频度>60%)。(3)高浓度的米老排凋落物浸提液,对米老排种子萌发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米老排凋落物的物理机械障碍是阻碍其种子萌发及幼苗定居的关键因子;米老排种子属于光中性种子,其萌发率受光照影响不显着。(4)在间苗作业后第3.5年,间苗抚育措施对促进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影响极显着(P<0.01),对改变其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但对其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着。前5年为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至合理密度对其林分径向生长极为重要。(5)除萌后第3.5年,密度对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平均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影响不显着,对其优势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影响显着(P<0.05)。前5年为米老排萌生幼龄林径向生长和高生长的旺盛期,合理保留密度及抚育对其林分的生长极为重要。每伐桩保留1~2株萌条的措施,对提高萌生幼龄林优势木比例的作用明显。(6)在南亚热带的中等立地,米老排树种径向生长的缓慢期在第1~2年,速生期在第3~10年,衰减期在第14年后。树高的早期速生特性明显,连年生长量呈多峰状,速生期主要在第2~6年。平均木与优势木材积生长的缓慢期均在前6年,从第8年起均进入速生期;在第14年后,米老排树种的实验形数趋于稳定。林分密度调控在520~1 200株·hm-2的范围内,密度调控措施对米老排林分平均木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林分树高和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不显着,对优势木的胸径与材积的短期生长影响显着(P<0.05),对其长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对减小林分径阶分化及提高大径木比例的作用明显。(7)基于米老排树种的天然更新机制和生长过程特性,本研究设计的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可为南亚热带区域米老排人工林健康、稳定、高效和多功能的经营提供参考。

冯宜明[9](2018)在《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甘肃省沙滩国家森林公园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和中龄林两个试验区,对封禁、卫生伐、机械疏伐(隔一伐一、隔二伐一)、生态疏伐(以下分别简称为FJ、WF、JF1、JF2、SF)5种结构调整方式后的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非空间结构(年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育、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6年连续调查分析,旨在分析不同结构调整方式对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林龄人工云杉林的结构调整方案和功能恢复模式。为亚高山地区人工林的科学、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促进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构调整对林分的平均胸径、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有显着影响,SF后中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1.5倍、14倍、18.1倍、18.2倍,幼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4.2倍、8.4倍、10.2倍、10.4倍,效果最为明显;结构调整后幼龄林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6年生长量总体上高于中龄林,中龄林单株生物量6年增长量总体上高于幼龄林。(2)结构调整对林木隔离程度作用效果不显着,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影响较小,林分平均角尺度值显着减小,左侧频率之和大于右侧接近正态分布,林分空间格局调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结构调整对中龄林林分大小比和角尺度的调节作用优于幼龄林。(3)云杉中、幼龄林结构调整6a后,SF和JF2的草本和灌木群落丰富度与对照相比都显着增大;JF2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群落优势度指数是最低的;同种结构调整方式后,中龄林林分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总体上均低于幼龄林。SF后中、幼龄林土壤容重变化均最大即容重最小,分别为0.5030.691g/cm3、0.6090.897g/cm3,孔隙度最大在63.0%77.0%和57.0%71.0%之间;SF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最高,中龄林分别是对照的3.2、3.0、2.0倍之多,幼龄林分别是对照的2.7、1.9、2.6倍多;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4)结构调整后林地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土壤pH值介于5.877.16之间;不同龄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及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变化显着,有机质含量介于4.37916.976g/kg之间,全N含量介于0.536.52g/kg之间,全P含量介于0.6213.84g/kg之间,全K含量介于14.8334.32g/kg之间,WF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均最高;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显着,WF速效N、速效K含量最高,JF1有效P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并无减少现象。(5)结构调整后云杉中、幼龄林林分叶面积指数均有所减小,SF和JF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大,其LAI值明显小于对照。(6)结构调整后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着,生态疏伐的负氧离子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结构调整方式,日变化情况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综合分析得出,云杉人工林高效结构调整方式为:密度为3 6754 800株/hm2云杉人工幼龄林采用SF、JF2均可,经营密度宜为3 0303 240株/hm2;密度为1 6302 151株/hm2的中龄林只能采用SF以加快胸径、蓄积生长,以每公顷留存1 500株左右为宜。

郭文霞[10](2017)在《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松人工林是北京山区乃至华北地区主要的森林类型,对固碳减排、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结构优化、提高碳汇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探讨抚育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对提高油松人工林固碳能力,促进其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北京北部山区30-35a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02年进行林分抚育间伐处理形成12块固定标准地:对照(CK)、轻度间伐(Ⅰ)、中度间伐(Ⅱ)和强度间伐(Ⅲ)样地,2002年和2012年分别对标准地进行了生物量调查,同时2012年砍伐了 17株标准木建立生物量方程。通过生物量调查,本文从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碳储量、固碳速率等方面,定量分析了油松人工林间伐l0a后,抚育间伐对林分各组分及综合固碳效应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间伐强度的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状况、林分碳储量和固碳速率以及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通过控制实验分析了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以期揭示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不同强度间伐响应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及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与间伐强度正相关,以强度间伐效果最佳。间伐10a后,各强度间伐样地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增长量分别是对照样地的2.9倍、1.2倍、2.0倍;与对照相比,间伐降低了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增长量,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逐渐降低,强度间伐的样地单位面积蓄积增长量最低,为对照样地的59.65%;林木径级分布方面,中度间伐林分径阶分布更趋向于典型正态分布,林木的平均胸径较对照样地显着提高,还出现了对照样地没有的22cm和23cm径阶;林木连年生长量方面,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大小顺序为:强度间伐(III)>中度间伐(II)>对照(CK)>轻度间伐(I)的林分,且各间伐强度的林分林木年轮的连年生长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呈波动状态。(2)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及各器官、乔木层及各组分碳储量的变化影响显着,以轻度间伐(I)最明显,其单株及乔木层总碳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80.32%和47.15%;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伐降低了树干碳储量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树枝碳储量的分配比例;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与对照(CK)相比,轻度间伐(Ⅰ)高了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而强度(Ⅲ)和中度(Ⅱ)间伐的样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年际动态上,间伐后,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的乔木层碳储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间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I)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高,强度间伐(Ⅲ)的林分乔木层碳储量最低。(3)间伐后,轻度(Ⅰ)和中度(Ⅱ)间伐在提高油松人工林单株及乔木层固碳速率方面效果显着,其固碳速率分别是对照的1.52和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间伐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中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轻度间伐(Ⅰ)在提高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方面亦效果显着,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增加量均呈现递增的趋势,且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之间增幅的差异越来越大,均以轻度间伐(Ⅰ)林分的年增加量最大。(4)林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1.2391,对照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2.5289,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明显。林分碳储量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8195,其次是强度间伐(Ⅲ,41.7%)的林分和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分别为0.7540和0.4441,对照(CK)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0175,间伐促进了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积累,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比对照林分高出25.43%,其乔木层总碳储量比对照提高了47.15%;间伐对灌草层和土壤层碳储量无显着影响,却降低了凋落物层的碳储量。林分固碳速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15.6%)油松人工林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为1.9844;其次是中度间伐(Ⅱ,27.3%)的林分,其综合得分为0.9759;再次是对照林分(CK),其综合得分为-1.4355;强度间伐(Ⅲ,41.7%)林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1.5249;轻度间伐和中度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的固碳速率,尤以轻度间伐的作用效果最佳。轻度间伐(I)林分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比对照提高了 44.23%,其乔木层固碳速率是对照林分的1.57倍;间伐对林下灌草层固碳速率无显着影响,但能加速凋落物的分解及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使得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的增长量中凋落物层碳储量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 34.05%下降到了 21.26%(Ⅰ)、26.06%(Ⅱ)、28.11%(Ⅲ),却使得土壤层碳储量的增长量所占比例由对照样地的21.19%提高到了 32.13%(Ⅰ)、35.12%(Ⅱ)、34.09%(Ⅲ)。(5)林分固碳效应的综合效果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轻度间伐(Ⅰ)林分>中度间伐(Ⅱ)林分>强度间伐(Ⅲ)林分>对照(CK)林分,轻度间伐(Ⅰ)林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3.3293,对照林分(CK)的综合得分最低,为-3.8981,间伐能够提高油松人工林的固碳效应综合效果,尤以轻度间伐的效果最佳。(6)间伐提高了油松人工林内距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提高了林内土壤水分、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尤以轻度间伐(Ⅰ,15.6%)的林分最显着。(7)通过控制实验得知,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氮肥含量的高低以及氮水的交互作用对油松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显着,而间伐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改变林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等,从而改变油松人工林林木的光合固碳量,影响林分的固碳效应。(8)油松人工林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单株生物量、乔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灌草层单位面积生物量、凋落物层单位面积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都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林木的平均冠幅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林木枝下高随林分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土壤层有机碳储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见,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生物量及碳储量积累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是不一致的。

二、华北落叶松引种黄龙山林区的生长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落叶松引种黄龙山林区的生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六盘山地区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生长及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概况
2 调查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林木生长情况调查
    2.3 样地环境条件调查
    2.4 天然更新调查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
    3.2 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情况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2)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二、华北落叶松引种历史及造林规模
    (一)引种历史
    (二)造林规模
三、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分析
    (一)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首先表现在其适应性上
        1. 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繁殖良好
        2. 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高
        3. 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快、健壮
    (二)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巨大
        1. 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
        3. 生态效益
四、研究与探索

(3)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分生长特征的研究
        1.2.2 林分生产力研究
        1.2.3 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
        2.3.2 样品采集与数据收集
        2.3.3 数据处理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征
        3.1.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林分生长特征
        3.1.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生长特征
    3.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3.2.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纯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2.3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特征
    3.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1 不同林分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2 不同林龄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3.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关系
        3.4.1 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2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纯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4.3 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3.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1 密度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2 林龄调控下华北落叶松纯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3.5.3 林龄调整下华北落叶松针阔混交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与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特征
    4.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与生产力的关系
    4.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进展及趋势
    1.1 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类型特点
        2.1.3 土壤类型特点
        2.1.4 森林植被
    2.2 研究内容
        2.2.1 立地因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2.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2.3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2.4 研究方法
        2.4.1 主成分分析法
        2.4.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
    2.5 技术路线图
    2.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 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分布情况
        3.1.1 总体分布概况
        3.1.2 不同立地因子上油松人工林面积分布情况
    3.2 立地因子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3.2.1 油松人工林主导立地因子确定
        3.2.2 立地因子与平均树高相关性分析
        3.2.3 立地因子与平均胸径相关性分析
        3.2.4 立地因子与平均蓄积量相关性分析
    3.3 基于平均蓄积量的山区油松人工林适生立地因子分析
        3.3.1 不同坡度、坡向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3.2 不同土壤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3.3 不同海拔高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3.4.1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及与林木生长因子相关性分析
        3.4.2 林分密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分析
        3.4.3 林分密度对平均胸径的影响分析
        3.4.4 林分密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3.5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3.5.1 不同坡向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3.5.2 不同海拔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讨论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兴隆六里坪林场三种典型森林类型主要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结构特征
        1.2.2 林分生长特征
        1.2.3 生物多样性特征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与气象
    2.3 水文
    2.4 土壤特性
    2.5 植被特征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地选择调查
    3.2 生长测定
    3.3 生物多样性
        3.3.1 物种多样性测定
        3.3.2 物种联结性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类型林分胸径、树高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类型林分胸径结构特征分析
        4.1.2 不同类型林分树高结构特征分析
    4.2 不同类型林分建群种生长差异分析
        4.2.1 油松在不同林分类型下生长特性差异分析
        4.2.2 蒙古栎在不同林分类型下生长特性差异分析
    4.3 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及物种联结性分析
        4.3.1 不同森林类型植物多样性分析
        4.3.2 不同类型林分种间联接性分析
        4.3.3 总体关联性分析
5 讨论
    5.1 不同类型林分胸径、树高结构特征分析
    5.2 不同类型林分建群种生长差异分析
    5.3 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分析
    5.4 不同森林类型物种联结性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6)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桉树人工林研究现状
        1.2.2 抚育间伐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课题来源
    1.5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森林植被
    2.2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1 样地设置
        2.2.2 林分因子调查
        2.2.3 生物量的调查
        2.2.4 土壤调查
    2.3 研究方法
        2.3.1 径阶划分与平均解析木的测定
        2.3.2 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计算
        2.3.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2.3.4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2.3.5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径阶分布的影响
        3.1.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胸径的影响
        3.1.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树高的影响
        3.1.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林分材积的影响
    3.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
        3.2.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3.2.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物量的影响
        3.2.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3.2.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3.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土壤蔗糖酶
        3.3.2 土壤脲酶
        3.3.3 土壤过氧化氢酶
        3.3.4 土壤酸性磷酸酶
    3.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4.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4.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长的影响
        4.1.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
        4.1.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4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林分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固碳的关系
        1.1.2 可持续森林管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固碳计量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性
        1.2.2 油松人工林固碳研究现状
        1.2.3 人工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选择与设置
        2.2.2 植物样品的采集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
        2.2.4 样品的室内处理
        2.2.5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的计算
        2.2.6 基于FORECAST模型模拟的方法
第三章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的固碳特征
    3.1 植物碳含量
    3.2 植被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3.3 乔木层碳储量特征
    3.4 土壤碳含量垂直分布格局
    3.5 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格局
    3.6 土壤层碳储量特征
    3.7 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
    3.8 讨论
        3.8.1 不同人工林植物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3.8.2 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变化特征
        3.8.3 不同人工林总碳储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松人工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1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4.3.1 叶片和土壤的C、N、P含量相关性分析
        4.3.2 枝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3 干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3.4 根和土壤C、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4 林龄、土壤深度与C、N、P含量的函数关系
    4.5 讨论
        4.5.1 油松人工林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4.5.2 油松人工林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比较
        4.5.3 油松人工林植物和土壤C、N、P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4.5.4 林龄、土壤深度与植物和土壤C、N、P的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1 林分特征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2 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3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5.4.1 林分特征和气象因子对油松林碳储量的影响
        5.4.2 提升油松人工林固碳潜力的经营措施
第六章 氮添加对油松人工林固碳的长期影响
    6.1 FORECAST模型参数的校准与验证
    6.2 模拟情景的设置及相关参数的定义
        6.2.1 模拟情景的设置
        6.2.2 相关参数的定义
    6.3 不同氮添加量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长期影响
        6.3.1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生物固碳量的影响
        6.3.2 不同氮添加量对总固碳量和年均固碳量的影响
        6.3.3 不同氮添加量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7.2.1 酸沉降增加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7.2.2 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H2O耦合的研究
        7.2.3 油松人工纯林改造为松阔混交林对固碳潜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森林的天然更新、密度调控及作业法研究概况
        1.2.1 森林天然更新研究概况
        1.2.2 森林密度调控研究概况
        1.2.3 森林作业法研究概况
    1.3 米老排树种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3.1 生物学特性
        1.3.2 生态学特性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6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和土壤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植被
    2.2 试验林及试验材料概况
        2.2.1 试验林概况
        2.2.2 种子萌发试验材料概况
    2.3 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2.3.1 米老排天然更新研究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2.3.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2.3.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试验设计及数据采集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4.1 米老排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2.4.2 密度对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2.4.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影响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第三章 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研究及带状皆伐作业法设计
    3.1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预测
        3.1.1 种子雨的数量及组成
        3.1.2 种子雨的季节动态
        3.1.3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的空间分布
        3.1.4 皆伐迹地内种子雨空间分布的预测模型
    3.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3.2.1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分布的影响
        3.2.2 采伐方式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及生长的影响
        3.2.3 林缘距离对天然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及更新频度的影响
        3.2.4 采伐方式对种子更新幼树直径及树高结构的影响
        3.2.5 环境因子对种子更新幼树更新密度和更新频度的影响
    3.3 光照强度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3.3.1 遮荫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3.2 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4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
        3.4.1 设计依据
        3.4.2 适用条件
        3.4.3 目标林相
        3.4.4 主要经营技术措施及指标
        3.4.5 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小班作业设计案例
    3.5 讨论与小结
        3.5.1 讨论
        3.5.2 小结
第四章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4.1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种子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4.1.1 间苗对林分平均生长的影响
        4.1.2 间苗对林分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4.1.3 间苗对林分径阶结构的影响
    4.2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萌生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4.2.1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影响
        4.2.2 密度对萌生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4.2.3 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生长的影响
        4.2.4 密度对萌生幼龄林直径分布结构的影响及模型拟合
    4.3 不同更新方式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平均生长的差异分析
        4.3.2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优势木生长的差异分析
        4.3.3 不同更新方式天然更新幼龄林径阶分布的差异分析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第五章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过程的影响
    5.1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木生长的影响
        5.1.1 密度对平均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5.1.2 密度对平均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5.1.3 密度对平均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5.2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优势木生长的影响
        5.2.1 密度对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
        5.2.2 密度对优势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5.2.3 密度对优势木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5.3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5.4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平均实验形数的影响
    5.5 密度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径阶分布的影响
    5.6 不同密度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回归拟合及预测
        5.6.1 QS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5.6.2 SP试验林生长模型拟合分析
    5.7 讨论与小结
        5.7.1 讨论
        5.7.2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分内外分布的时空动态
        6.1.2 采伐方式及环境因子对米老排天然更新的影响
        6.1.3 密度调控对皆伐迹地米老排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6.1.4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6.1.5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应用
    6.2 讨论
        6.2.1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及抚育的适宜作业参数
        6.2.2 带状皆伐米老排人工林种子雨在林缘外的扩散模型
        6.2.3 米老排人工林不同采伐迹地天然更新的效果及分布
        6.2.4 光照及凋落物对米老排种子萌发的影响
        6.2.5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龄林生长的影响
        6.2.6 密度调控对米老排中龄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6.2.7 米老排人工林带状皆伐作业法的设计及应用
    6.3 展望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1.3.2 林分结构调整研究进展
        1.3.3 林分结构的研究进展
        1.3.4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情况
    2.6 植被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结构调整方式
        3.3.3 林分状态特征调查分析
        3.3.4 数据处理及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4.1.1 密度结构特征
        4.1.2 直径结构特征
        4.1.3 树高结构特征
        4.1.4 郁闭度结构特征
        4.1.5 蓄积量特征
        4.1.6 生物量结构特征
    4.2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2.1 混交度结构特征
        4.2.2 大小比结构特征
        4.2.3 角尺度结构特征
    4.3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4.3.1 植物多样性特征
        4.3.2 土壤理化特征
        4.3.3 叶面积指数特征
        4.3.4 负氧离子浓度特征
    4.4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5.1.2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5.1.3 结构调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5.1.4 关于云杉人工林经营的思考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的固碳效应
        1.2.2. 森林固碳效应的影响因素
        1.2.3. 森林碳储量估算方法
        1.2.4. 抚育间伐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
        1.2.5. 抚育间伐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标准地设置
        2.3.3. 标准地生物量调查
        2.3.4. 标准木生物量测定
        2.3.5. 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计算
        2.3.6. 油松单木及各器官生物量估算方法
        2.3.7. 含碳率测定及碳储量估算
        2.3.8. 土壤指标的测定
        2.3.9. 林内小气候的测定
        2.3.10. 年轮条取样与处理
        2.3.11. 幼苗控制试验方法
        2.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技术路线
3. 油松人工林不同层次组分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
    3.1. 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1. 平均胸径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2. 平均树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3. 林分平均冠幅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4. 平均枝下高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5. 单株材积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1.6. 林分单位面积平均蓄积量与密度的关系
    3.2. 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1. 生物量估算模型
        3.2.2. 平均单株及不同器官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3. 乔木层单位面积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2.4. 乔木层各组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 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1. 灌草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2. 凋落物层生物量现存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3. 粗大木质残体层生物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3.4. 油松人工林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林分密度的关系
    3.4. 讨论
    3.5. 小结
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1.1. 间伐前后平均胸径生长量对比
        4.1.2. 间伐前后平均树高生长量对比
        4.1.3. 间伐前后平均冠幅生长量对比
        4.1.4. 间伐前后单株材积生长量对比
        4.1.5. 间伐前后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对比
    4.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胸径径级分布的影响
    4.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木径向生长的年际动态及生长释放效应
    4.4. 讨论
    4.5. 小结
5.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5.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5.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生物量及碳储量对比
        5.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
    5.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
        5.2.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灌草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层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5.2.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及分配特征
        5.2.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5.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年际动态
    5.4. 讨论
    5.5. 小结
6.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的影响
    6.1.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平均单株固碳速率的影响
    6.2.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6.3.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林下各层固碳速率的影响
        6.3.1. 不同间伐强度灌草层固碳速率比较
        6.3.2. 不同间伐强度凋落物层固碳速率比较
        6.3.3.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层固碳速率比较
    6.4.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速率的影响
    6.5.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增量的年际动态
    6.6. 讨论
    6.7. 小结
7.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效应影响综合评价
    7.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7.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碳储量综合评价
    7.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速率综合评价
    7.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综合效果评价
    7.5. 讨论
    7.6. 小结
8. 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对抚育间伐强度响应的生态生理机制
    8.1. 间伐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8.1.1.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光照强度的变化
        8.1.2.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水分特征
        8.1.3.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土壤养分特征
        8.1.4. 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林内温度变化
    8.2. 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对光、水、氮的响应
        8.2.1. 光照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2. 土壤水分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3. 氮肥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2.4. 土壤水分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油松幼苗生长和日固碳量的影响
    8.3. 讨论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9.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华北落叶松引种黄龙山林区的生长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六盘山地区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生长及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J]. 张源润,许浩,韩新生,郭永忠,董立国,王双贵,胡永强,徐秀琴,郭志文,梅曙光. 宁夏农林科技, 2021(07)
  • [2]太子山林区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效探析[J]. 王建平,辛露露. 甘肃林业, 2021(02)
  • [3]山西太岳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及生产力影响因素分析[D]. 商添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4]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D]. 梁佳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兴隆六里坪林场三种典型森林类型主要特征分析[D]. 李思维.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6]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及土壤性质的影响[D]. 颜忠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内蒙古东部区域油松人工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固碳研究[D]. 唐学君.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8]米老排人工林的天然更新和密度调控研究[D]. 唐继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9]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D]. 冯宜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10]京北山区不同间伐强度油松人工林固碳效应研究[D]. 郭文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华北黄龙山林区引种落叶松生长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