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对宋敬彪史的影响

中国文论对宋敬彪史的影响

一、中国文学理论对《歌经标式》之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伯伟,张勇[1](2018)在《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张伯伟教授访谈录》文中指出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应当将域外汉籍作为一个整体,从东亚内部出发,考察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同时注重东亚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建构。这一理念及其实践,一方面能破除文化帝国主义的权势,另一方面能打开民族主义的封闭圈。处理庞杂的域外汉籍文献,要将各类文献加以"脉络化",并且同时对"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作双向关注。

王梓涵[2](2018)在《日本文化语境中的“幽玄” ——以《古今集》《新古今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幽玄”不仅是日本古代文学史、诗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而且是日本文化史上一个极具大和民族性的美学概念,也是日本古典文化中的一个旨在呈现、探索主客体深度模式的文化符号。日本古典美学概念之一的“幽玄”,既是和歌文学的核心思想,又是大和民族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词汇,在追求审美深度的同时,也赋予生活以贵族的风雅与王朝美意识。在东亚文化语境中,日本古代诗论、文论以及一系列美学概念范畴,大都是在接受中国古代诗学影响的基础上,融合了日本大和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气质而建构的。日本古代诗学的发展,尤其是平安时期至室町时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将其视为对中国古代魏晋六朝诗学到唐代诗学发展的模仿与阐释。“幽玄”这一极具日本中世时代文学审美形态与美学思想的概念,正是借助汉语词汇并经过充分日本化后形成的。从平安时期到中世时期,“幽玄”概念被不断地阐释、界定,其内涵与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对幽玄论作相关论述时涉及到了和歌的“言意关系”,即“心”、“词”等次级概念的关系问题,但未就此展开具体而深入的论述,其和歌审美批评与歌论中关于和歌的批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和歌创作者、歌论家的鉴赏活动这一主观审美层面而并未深入,将“幽玄”引入形而上的逻辑体系。本文运用比较诗学的研究方法,主要从“言意关系”的角度观照“幽玄”,尝试对幽玄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研究“幽玄”是如何对“言意关系”进行诗学阐释的,以及日本古典文化与美学核心概念之一的“幽玄”与其他传统艺道的关系,最终探讨东方诗学在东亚文化语境中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传播后的延续性与共通性。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幽玄”概念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以及唐宋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特别是老庄哲学、禅宗思想对“幽玄”概念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幽玄”的概念范畴与理论作出界定、梳理,分析《古今集》《新古今集》幽玄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即“余情”“有心”“妖艳”等与“幽玄”相关的次级概念,以及庄禅思想、美学与幽玄之美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风姿”的概念,即和歌意境,以及和歌意象幽玄美的审美建构与诗性价值,分析和歌意象的审美意涵、文化象征;第四部分阐述日本文化中其他具有幽玄美的艺术与和歌文学的互文性。

王向远[3](2017)在《“慰”论:日本文学功能理论及与中国古代文论之关联》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古代文论先是模仿和套用中国的社会政治功用论,再逐渐发现自身文学传统中"慰"的功能,并对中国的功利主义文论加以否定批判,排斥文学的载道教化、劝善惩恶之类的政治社会与伦理观,最后确立起独特的"慰"论。"慰"论是对日本传统文学之功能的正确概括,根源于日本人独特的心理构造。从比较诗学的角度看,中国文论讲求"为",为政道为教化;日本文论则"以慰为事",讲求慰人慰心。只有在中日文论范畴的关联性研究中才能有效阐发"慰"的理论价值,并能见出中日两国文学传统的分歧与分野。

雷芳[4](2017)在《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文中研究说明“物哀”,日文写作“もののあはれ”,是日本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之所以研究“物哀”,因为通过“物哀”能把握日本审美文化的精髓。今人对“物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对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作品的分析,二是对本居宣长物哀论的阐释研究。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其一,长达五百年的中世也以“物哀”为精神底流;其二,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以及他在文论领域的话语建构;其三,近现代日本文学在传承物哀美学时以多元化为其主要特征。所以对“物哀”美学的研究须将其置于整个日本文学史中,作动态变化考察。认为“物哀”具有特定的美学内涵,并随着时代发展而美学内涵不断丰富。全文共分为五章。遵循历史和逻辑的两条线,考察“物哀”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按照理念自身的发展规律,即萌芽、雏形、沉潜、确立、展开等阶段,分别阐释了不同阶段的美学内涵。第一章分析了上古时代“物哀”的萌芽与中国物感说的关联,进而对上古文学创作中的“物哀”进行了研究,还分析了“もののあはれ”与“物哀”的关系。认为感物心动为“物哀”最初的美学内涵,它的产生源发于中国的物感说。《古今和歌集》两序模仿《诗大序》,形成日本最早的物哀论原型。在将“物”与“情”具体化的过程中,融入日本古人对自然万物纤细的感受性,从而形成不同于物感说的“感物”意识。因此,日本古代文学创作中的“物哀”,是以对自然万物的细腻、具体的感动为其主要特征。日本“物哀”不同于中国“物感”,日文以“もののあはれ”表示此概念,正是强调语音是决定语意的关键,为此我们应在日本文化的语境下理解“物哀”的原生态。第二章从平安时代紫式部的物语理论批判出发,着重对《源氏物语》进行了文本分析,进而分析了平安佛教中的“无常”与“物哀”之间的关系。认为消极的“无常感”是“物哀”雏形阶段的美学内涵。以“情”为核心的“物哀”,经受了平安佛教无常观的洗礼,细化为文学作品中人对自然、人生、社会以及死亡的无常感体验。此时的“物哀”仅止于“悲苦”的感受性上,没有通向达观境界的寂静。第三章研究了“物哀”在整个中世的沉潜过程,具体分析了它在隐士文学中的体现,在和歌“幽玄”论中占据的位置,以及与武士道精神的美学碰撞。认为“物哀”在沉潜阶段的美学内涵有三。其一,随着与“道”的一体化,“物哀”深化为积极的“无常观”;其二,在“幽玄”论中体现为余情之哀、狭义的幽玄、余情、有心等;其三,经禅宗精神洗礼,融入武士道精神,生发出“殉死之美”的内涵。第四章研究了“物哀”论在近世的确立,着重分析本居宣长提出“物哀”论的隐秘动机和美学话语建构过程,接着分析了近世文论与“物哀”论的关联,最后对近世文学作品中的“物哀”进行了分析。认为“物哀”正式确立时的美学意蕴为自然人情礼赞。近世文论家共同勾勒了文学艺术的人情谱系,本居宣长确立的物哀论就位于这一谱系的延长线上。他基于对自然人情的肯定,运用语音中心主义,颠倒假名与汉字的位置关系,以“あけれ”为中心建构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质的美学话语。因此,其物哀论的本质实为人情论。近世文学的“物哀”色彩也以人情与义理的博弈为主要特征。第五章研究了“物哀”美学在近现代的展开,着重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作家——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各不相同的“物哀”内涵。认为“物哀”在近现代的展开阶段呈现三副美学面孔,即世界苦的审美体验、同情美学以及意识形态论。具体到文学作品中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美学内涵,认为谷崎润一郎的“物哀”表现为“阴翳”,川端康成的“物哀”体现为“悲美相通”,三岛由纪夫的“物哀”核心是“毁灭”。

严明,山本景子[5](2015)在《日本诗学范畴的两极趋向及特征辨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古今日本文学的衍变脉络中,梳理日本诗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剖析其体系结构,探究其核心诗学观念,并结合极为丰富的文学史现象,总结日本诗学的特色及成就。日本诗学经历了对中国诗学的引进、套用再到活用的过程,形成了"物哀""幽玄""寂"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概念范畴,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理论见解,成为东方文论乃至于世界诗学丛林中的参天大树。如果从现存的日语文献资料看,日本古代诗学偏重于纯文学形式的探讨,而对文学的本质问题、本源问题、社会价值与功能等重大问题较少关心论辩。但结合日本现存的大量汉语诗话及汉诗文别集总集看,上述情况又会有很大的改变。在着述方式上,日本传统文学创作呈现出偏重私人性和家传性质的特点,创作内容上有着杂糅性的特征,而在文体上则出现闲散随笔化的倾向。这些特殊表现,都与日本民族文化及历史发展特征息息相关。本文对日本诗学中的两对重要范畴所形成的两级结构,进行探索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日本诗学体系的总体特征,进行初步的概括总结,这些都成为日本诗学结构中的重要内容。

姚景谦[6](2016)在《日本“物哀幽玄”论与《文心雕龙》》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文论界是以西方文论为主流的,而独具特色的东方文论却一直被边缘化,其中以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古典文论最具代表性。中日古典文论有着很强的亲缘性,中国古典文论以道德为宗旨,日本古典文论以人情为旨归。《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典文论的代表,弥纶群言、体大虑周,总结前人之精髓,开启后世之风气,是中国文论史上一部“百科全书”;日本的“物哀幽玄”论,依托日本传统的物语、和歌等文学样式,观静美之物,发幽玄之哀,属于日本古典文论的核心,是最具“和风”的文论范畴。本篇论文以日本的“物哀幽玄”论为线索,分别将“物哀”论和“幽玄”论与《文心雕龙》进行比较,探寻二者的相同性和相异性,并分析其背后的独特民族性。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日本文论和中国文论的大致情况与研究背景。首先是对“文论”的范畴进行前提性的说明,然后是分别介绍日本古典文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心雕龙》的基本情况。最后是分别介绍日本古典文论研究与《文心雕龙》研究在日本和中国的研究状况,以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日本“物哀”论与《文心雕龙》的比较。首先从日本的“物哀”范畴入手,论述“物哀”范畴的形成过程,之后再从理论的角度探讨“物哀”论的理论内涵。在这里,主要以本居宣长和大西克礼的相关着作为基本元典,再经过笔者的整理与分析,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物哀”论体系。之后,以日本的“物哀”论为参照,分析《文心雕龙》中的相关理论,笔者选取了刘勰的“物色”论。之后是“物哀”论与“物色”论的比较研究,分别从二者的具体内容、生成背景与产生影响三个层面展开比较。第三章为日本“幽玄”论与《文心雕龙》的比较。首先考察“幽玄”一词在中日典籍中的文字学含义,接着详细分析“幽玄”范畴在日本歌论中的发展,然后是对“幽玄”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构建完整的“幽玄”论。这里依据的基本文论元典是《日本古典文论选译》与能势朝次、大西克礼的着作。之后是以日本的“幽玄”论为参照,分析《文心雕龙》中的相关理论,笔者选取的是“情采”论、“神思”论和“隐秀”论。最后分别从“幽玄”之“美”、“虚”、“深”的层次与《文心雕龙》展开比较。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统和全文,对日本文论与中国文论进行总体性的比照,从而考察二者的民族特性。

张巍[7](2016)在《《赋谱》释要》文中研究说明《赋谱》是一部失传已久的唐代赋格,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回传至中国,主要内容包括律赋赋句论、律赋结构论、赋题论三方面。其总体思路与后世的赋格颇为相似,与赋话则差别很大。《赋谱》中最有特色的内容是对律赋赋句种类的划分和分析,对赋句组合规则的探讨说明,它在这方面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后世的同类着作。《赋谱》划分律赋结构时所用到的头、项、腹、尾等术语,在唐宋两朝曾广泛地运用于中日各种文体当中。《赋谱》所论带有人为规定的性质,其根本是出于科举考试的要求;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晚唐律赋的创作风习密切相关。

张宇超[8](2015)在《诗学规范与日本中古汉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诗学规范的形成爲研究视角探讨日本中古时代汉文学,分论考、文献两编。日本僧人空海(774~835)留唐归国後所编辑的《文镜秘府论》及《文笔眼心抄》汇集了大量唐代的诗格文献,成爲研究唐代诗学的主要材料。其後,在日本也产生了与其性质类似的诗学指南书,如保存至今的《作文大体》、《王泽不渴钞》、《文笔问答钞》等。这些文献共同构成了日本中古汉文学批评的基础资料,并可以进一步探讨它们在汉文学形成中的作用。它们在公卿、贵族、僧人之间被传抄,不断地被增补,留下了多种形态不同的抄本,反映了不同学者的多种理解。《作文大体》中所提及的“越调诗”及嵯峨天皇等人创作的渔父词,都是基於中国诗学的再创作与重新认识。《文笔问答钞》的不同版本反映了从抄本到刻本的转变,更是後代接受者对诗学规范认识的改变。另一方面,日本又有与诗学规范相对应的和歌创作规范,它承诗学规范而来,由於不符合和歌创作的实际而遭摒弃,但其中对於歌学的认识仍不乏新见,应该重估其在歌论史上的地位。对於诗格类创作规范的不同理解,在日本中古时代的省试诗评定中,产生过多次论争。长德三年(997)的论争主要围绕蜂腰病,长久二年(1041)则围绕鹤膝病。这两次重要的论争可以考察日本文人对於诗学规范的接受情况,更能理解其汉文学形成过程中的深层背景。在日本中古汉文学规范形成的过程中,渤海使的唱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渤海国使臣出使日本,日本派出其时第一流的文人与之酬唱。随着文学创作规范形成後,以尚齿会爲代表的白居易文学典范在日本汉文学及和歌文学中开始展开,完成了中古文学由学习诗歌创作规范到模拟文学典范的转变过程。文献编爲日本现存三种诗格及一种歌格文献的整理,可与论考编互相参看。

王向远[9](2014)在《日本古代文论的千年流变与五大论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汉诗论、和歌论、连歌论、俳谐论、戏剧论、物语论在内的日本古代文论,从中国古典文论的引进、套用和初步消化,到中国文论的吸收、利用和主体性的确立,再到理论的成熟及对中国文论的跨越,经历了一千年的历史流变,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五大基本论题。一是"慰"论的文学功能论,将心理情感的慰藉作用作为文学的根本功能;二是"幽玄"的审美形态论,把超现实的幽深、神秘、暧昧模糊、间接,作为最高的审美形态;三是"物哀"及"知物哀"的审美感兴论,把激发与打动超越社会功利道德的纯粹人情,作为审美感兴之所在;四是"寂"的审美态度论,提倡观"寂色"、听"寂声"、修"寂心",以此作为诗人作家的审美境界;五是"物纷"创作方法论,提倡如实地、原生态地呈现人间生活的全部纷然复杂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日本古代文论既不同于中国、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特色。

王勇[10](2013)在《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文中研究表明"汉文学"为"汉文典籍之学",尤其指中国典籍传播区域的域外汉文典籍。以阅读域外人士创作的汉文遗产,探寻其中国因素,考察其民族特色,并从中发掘裨益于国学研究及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资料。对域外汉文典籍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其二、中国文化对域外文化的影响;其三、中国文化激发域外文化的创新。

二、中国文学理论对《歌经标式》之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文学理论对《歌经标式》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张伯伟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域外汉籍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二、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立场
三、域外汉籍研究的方法
四、域外汉籍研究的前景展望

(2)日本文化语境中的“幽玄” ——以《古今集》《新古今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言意关系”相关问题研究概况
    (二)“幽玄”相关研究概况
    (三)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幽玄”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
    (二)幽玄与文化交流
二、“幽玄”中的“言意之辨”
    (一)幽玄论:诗学还是歌学
    (二)幽玄:“言意”论诗学的选择与本土化
        1.对“言意”论诗学的选择
        2.庄禅思想与“幽玄”的本土化
三、“幽玄之境”:意象的审美建构
    (一)象、意象与幽玄美
    (二)意象:幽玄意境的诗性建构
四、其他艺道中的“幽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慰”论:日本文学功能理论及与中国古代文论之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慰”的发现与日本文学功能论
二、日本古代文论史上的“慰”及“慰”论
三、“慰”论的确立及对中国载道教化论的批判
四、“慰”论形成的根源及与中国“娱”论、“寄”论的关联

(4)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问题发现及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感物心动:“物哀”论的萌生
    第一节 “物哀”论的中国渊源
    第二节 “物哀”论原型
        一、“物哀”论与和歌的产生
        二、“志·言·诗”与“心·词·歌”
    第三节 物感说与“感物”意识
        一、天人感应
        二、物感说
        三、“感物”意识
    第四节 感物心动
    第五节 “もののあはれ”先于“物哀”
第二章 消极的“无常感”:“物哀”的雏形
    第一节 “情之诚”与“物哀”
    第二节 “物哀”与《源氏物语》
        一、《源氏物语》与佛教
        二、多重“物哀”审美
        (一) 自然审美:情景交融
        (二) 人生审美:哀对人生
        (三) 社会审美:世态炎凉
        (四) 死亡审美:唯美的悲哀
    第三节 “物哀”与“无常感”
第三章 由飞花落叶而殉死之美:“物哀”的沉潜
    第一节 飞花落叶
        一、悟道哀深
        (一) 四海真如天
        (二) 无心亦知哀
        (三) 春樱花下死
        二、无常观趣
        (一) 积极的“无常观”
        (二) 诗情雅趣
    第二节 “幽玄”与“物哀”
        一、余情之哀
        二、狭义的幽玄
        三、即“余情”即“物哀”
        四、即“有心”即“知物哀”
    第三节 殉死之美
        一、禅意
        二、剖腹之美
        三、生存共鸣
        (一) 人生苦的情感体验
        (二) “物哀”与“死亡”
第四章 自然人情礼赞:“物哀”论的确立
    第一节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一、复古神道
        二、对抗汉意
        三、“知物哀”
    第二节 隐秘动机
        一、文学与政治
        二、“物哀”与“好色”
        三、“物哀”与“人情”
    第三节 日本美学话语建构
        一、汉字书写与假名书写
        二、语音中心主义
        三、建构假名话语体系
    第四节 人情文学观与“物哀论”
        一、“诗道人情”说
        二、乐趣说
        三、虚实皮膜论
        四、风雅说
        五、文学人情说
    第五节 人情与义理的博弈
        一、执着情爱战胜义理
        二、为情而死冲撞义理
第五章 “物哀”美学的展开
    第一节 “物哀”的三副美学面孔
        一、世界苦的审美体验
        二、同情美学
        三、意识形态论
    第二节 谷崎润一郎:阴翳美
        一、感物悲人
        (一) 家族没落的悲凉感
        (二) 感时伤逝的自然意象
        (三) 女性的悲剧性命运
        二、阴翳美学空间
        (一) 永恒的女性
        (二) “生活定式”
        (三) 阴翳
    第三节 川端康成:悲美相通
        一、川端美学与东西方文化
        二、女性命运之悲
        三、情景交融生虚幻
        四、死亡之凄美境界
    第四节 三岛由纪夫:实践毁灭以求美
        一、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二、肉体的毁灭
        (一) 观念之爱的永恒
        (二) 美的自我陶醉的胜利
        (三) 大义与至诚
        三、物的毁灭
        四、自我彻底毁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日本诗学范畴的两极趋向及特征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哀”(あはれ)到“物哀”(もののあはれ)
二、与“哀”异趣的“清趣”(をかし)
    (一)载道说:
    (二)劝惩说:
    (三)玩物丧志说:问,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曰,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
    (四)戏作说。曲亭马琴只承认文学的“慰み”也即娱乐的意义,即创作是读书之余乐,不是真正的事业,不应浪费过多光阴在此上。
一、崇“情”的传统
二、重“私”的写作
三、尚“小”的审美

(6)日本“物哀幽玄”论与《文心雕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
        一、日本文论——“物哀幽玄”
        二、中国文论——《文心雕龙》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古典的兴衰
        二、“龙学”的热潮
第二章 “物哀”论与《文心雕龙》
    第一节 日本古典的“物哀”论
        一、“物哀”范畴的形成
        二、“物哀”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物色”论
        一、“物色”论的核心
        二、“物色”论的补充
    第三节 “物哀”论与“物色”论之比较
        一、内容之比较
        二、背景之比较
        三、影响之比较
第三章 “幽玄”论与《文心雕龙》
    第一节 日本古典的“幽玄”论
        一、中日典籍中“幽玄”的用例
        二、和歌论中“幽玄”的发展
        (一) 平安时代(794-1185)
        (二) 镰仓时代(1185-1333)
        三、连歌论中“幽玄”的发展
        四、“幽玄”论的内涵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幽玄”论
        一、《文心雕龙》之“情采”
        二、《文心雕龙》之“神思”
        三、《文心雕龙》之“隐秀”
    第三节 日本“幽玄论”与《文心雕龙》之比较
        一、“幽玄”之“美”与《文心雕龙》
        (一) 整体“美”与“情采”
        (二) 主体“美”与“神思”
        (三) 客体“美”与“隐秀”
        二、“幽玄”之“虚”、“深”与《文心雕龙》
        (一) “幽玄”之“虚”与《文心雕龙》
        (二) “幽玄”之“深”与《文心雕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赋谱》释要(论文提纲范文)

(8)诗学规范与日本中古汉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论考编
    绪论
    第一章 日本诗格文献论考
        第一节 《文笔眼心抄》新考
        第二节 平安镰仓时代诗格叙录
        第三节 理解与误读:越调诗与渔父词
        第四节 《王泽不渴钞》与《文镜秘府论》之关系
        第五节 规范的完成:《文笔问答钞》与《本朝丽藻》
        第六节 《歌经标式》与和歌规范的成立
    第二章 诗学规范与日本中古省试诗
        第一节 蜂腰病与省试诗论争
        第二节 长久二年省试诗与鹤膝病
        小结
    第三章 诗学规范与东亚文学交流
        第一节 中古东亚汉文学的互动——以渤海使爲中心
        第二节 从规范到典范——七老会与尚齿会
    附论 七言歌行体式探源
    余论
    参考文献
文献编
    一、作文大体
    二、王泽不渴钞
    三、文笔问答钞
    四、歌经标式
後记

(9)日本古代文论的千年流变与五大论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引进、套用和初步消化
二、对中国文论的吸收利用与日本古代文论的确立
三、日本古代文论的成熟及对中国文论的跨越
四、日本古代文论的五大论题及理论特色
    第一, “慰”的文学功能论。
    第二, “幽玄”的审美形态论。
    第三, “物哀”、“知物哀”的审美感兴论。
    第四, “寂”的审美心胸论。
    第五, “物纷”的创作方法论。

(10)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汉文学”
    (一) 鲁迅与“汉文学”
    (二) 一段公案
    (三) 鲁迅的本意
    (四) 周作人与“汉文学”
二、日本的“汉文学”
    (一) 辞书的释义
    (二) 冈田正之
    (三) 和汉文学
    (四) 日本学界走势
三、韩国的“汉文学”
    (一) 研究史概述
    (二) 《朝鲜汉文学史》
        1. 作者简介
        2. 谋篇布局
        3. 学问分类
    (三) 朝鲜汉文学的范畴
    (四) 传统与走向
四、东亚的“汉文学”
    (一) 东西方的“文学”
    (二) 东亚的“汉文”
    (三) 汉文文化圈
    (四) 扩大视域
    (五) 理论建构

四、中国文学理论对《歌经标式》之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域外汉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张伯伟教授访谈录[J]. 张伯伟,张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日本文化语境中的“幽玄” ——以《古今集》《新古今集》为例[D]. 王梓涵.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慰”论:日本文学功能理论及与中国古代文论之关联[J]. 王向远. 东岳论丛, 2017(09)
  • [4]日本“物哀”美学范畴史论[D]. 雷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日本诗学范畴的两极趋向及特征辨析[J]. 严明,山本景子. 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2015(02)
  • [6]日本“物哀幽玄”论与《文心雕龙》[D]. 姚景谦. 山东大学, 2016(02)
  • [7]《赋谱》释要[J]. 张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01)
  • [8]诗学规范与日本中古汉文学研究[D]. 张宇超. 南京大学, 2015(05)
  • [9]日本古代文论的千年流变与五大论题[J].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0]东亚视域中的“汉文学”[J]. 王勇. 东方论坛, 2013(05)

标签:;  ;  ;  ;  ;  

中国文论对宋敬彪史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