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一、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呼延瑞珺[1](2019)在《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UI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文化凝炼符号,用符号表现设计。中国的“互联网+”战略与传统文化形成了紧密的文化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互联网均带来了双面影响——冲击与新生,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创新结合成为新的课题。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视觉传达设计提出了新的内容与设计要求。新型的智能移动设备与新媒体媒介平台的广泛普及,促进了有关视觉设计相关平台的快速更新。2015年中国“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在之后几年的发展时间里,“互联网+传统文化”成为常态。介于新媒体、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传统文化”新常态这两个因素,视觉设计的美化要求相应的上升了新的高度。UI界面,即User Interface,是人们与新媒体、智能移动设备之间产生关系的窗口。对UI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对文化传承是具有传播和开发价值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源,开发、应用和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传统文化内容之一的陕西民间美术必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结合互联网美学设计,以UI设计为艺术表现形式,对陕西民间美术的艺术元素进行提炼并创新视觉设计。“互联网+”国家战略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我国进入了快车道,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文化包含了视觉文化和界面文化,本文对这两种文化做出理论梳理,可以得出User Interface Design(用户界面设计)是以视觉和界面作为文化基础,以用户与界面的交互体验为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兴视觉设计。同时,本文将结合视觉文化和界面文化的理论分析,对现有的文化相关类UI界面(主题皮肤类产品)做出理论阐述,通过对其整体发展现状,页面设计的优点与局限性的分析,针对性的对陕西民间美术UI界面设计提出构想和思路。从文化艺术发展的理论角度分析不同设计风格的界面设计特点,并筛选出符合验证本文论点的设计风格。文章主要表达对陕西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提取以及重构的思想论点,能够为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UI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在设计验证过程中,对用户界面设计所包含的相关功能构建界面信息框架、确定界面设计风格,同时收集图形、色彩、造型、纹样等元素,进行以陕西民间美术为主体的手机界面设计,从而达到对陕西民间美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李浩[2](2018)在《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防伪认证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可以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轻易的篡改图像,使得数字图像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对社会各领域如新闻、司法、经济、学术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用于检测图像真伪的图像取证技术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研究意义,各类防伪认证系统也是层出不穷。但目前已存在的防伪认证系统,大多采用被动取证技术,而该技术当前发展还不太成熟,算法普遍存在着或鲁棒性不强或只能检测单一篡改手段等缺点,所以系统实用性大打折扣。本文结合当前流行的网站开发技术和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水印主动取证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图像防伪认证系统,用于满足新闻媒体、摄影、执法取证等行业或场景对数字图像真实性和原始性的需求。通过对当前数字水印算法发展的分析,并考虑到JPEG图像格式的广泛应用,最终选择了一种性能较好的JPEG脆弱水印算法,算法能够较好的抵抗JPEG压缩,而对其他篡改操作敏感,满足了系统鉴别图像真伪的需求。在分析了系统具体应用场景基础上,本文首先运用流程图、用例图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所需要满足的业务和功能。然后进一步的对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数据库和技术选型进行了分析设计。最后采用当前流行的安卓开发技术和网站开发技术编码实现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系统会在图片拍摄后的第一时间内,将数字水印嵌入其中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然后通过位于云端服务器的认证平台通过对水印的提取与检测来判断图像是否被篡改。经测试系统能够有效的检测图片是否存在篡改操作并能定位篡改区域。另外,系统在满足篡改检测的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扩展设计了其他功能模块,使得系统的应用更加方便合理。

孙昊德[3](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史蕴洁[4](2017)在《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个性化服务市场的发展,可变数据印刷成为未来印刷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变数据印刷作为新型数字印刷模式,能够满足客户小批量、个性化印刷的需求。同时,可变数据印刷能够实现零库存以及即时印刷,有效降低印刷企业的仓储成本。本文以个性化相册作为典型可变数据印刷作业,针对相册制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件格式转换以及系统平台搭建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结合可变数据印刷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基于XML数据格式转换技术实现可变数据印刷作业“单格式输入,多格式输出”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将XML格式的中性文件自动、同步转换成PDF格式和PPML格式的印刷作业。阐述了基于云平台的在线可变数据印刷作业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腾讯云平台,采用J2EE开发平台,搭建B/S网络架构和SSM集成框架,并利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另外,系统使用腾讯提供的云平台,完成项目部署,实现数据同步,降低企业成本以及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实践证明基于云平台的在线相册制作系统是可行的,具有成本低、访问便捷和实时互动等优点,满足用户制作产品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应用和参考价值。

王亮[5](2015)在《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视频图像叠加融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指挥、视频监控、航空航天、电视会议等众多领域。目前,大多数视频图像叠加融合技术是基于专用叠加芯片的,该技术支持的视频信号的分辨率低。因而,实现高分辨率实时视频信号的叠加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实现了多路高分辨率VGA视频信号的叠加融合。该输入的视频信号经过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RGB信号,然后送入到FPGA进行视频图像的实时预处理和叠加融合,最后将处理后的视频信号输出到D/A转换电路进行数模转换,实现VGA输出。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设计实现了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VGA矩阵单元电路、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ARM控制单元电路、SDRAM存储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系统供电电路等。2、完成了视频处理系统的相关软件设计,主要包括VGA矩阵模块设计、VGA显示控制模块设计、SDRAM控制器模块设计、串口通信模块设计等,其中着重论述了SDRAM控制器模块的设计。3、着重分析了在视频处理系统中用到的一些图像处理算法,主要包括图像实时对比度增强算法、图像实时缩放算法、图像叠加融合算法等。对于以上算法给出了其Matlab仿真图、软件实现框图以及在硬件平台上的实验结果测试图。经过测试验证,该系统能够对不同分辨率的输入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的叠加融合,而且在像素时钟为148.5MHz,图像分辨率为1920*1080情况下,该系统输出图像质量良好,工作稳定。

朱勇[6](2013)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材料试验机是材料性能研究检测的重要仪器设备,随着对材料性能要求的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材料试验机存在测试标准单一、加载模式固定、人机交互不便等瓶颈。针对该问题,本论文研制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包含了多测试标准、加载模式切换、高精度数据采集、实时数据处理、触摸人机交互等功能。论文设计和论证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总体方案,重点研究了高精度数据实时采集与显示、嵌入式Linux的硬件驱动策略以及触摸人机交互等三大环节的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材料测试的功能需求,采用嵌入式软硬件协同开发方法,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UI设计三个方面同时协同开发,设计并实现了核心板(六层)和底板(二层)分离的硬件系统,搭载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稳定性和数据采集的高精度与实时性;(2)根据硬件系统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数据采集与显示软件系统。包括嵌入式Linux平台搭建、数据采集与闭环电机控制模块驱动设计、实时数据处理与存储等,实现了材料测试过程中数据的高精度实时采集与处理显示;(3)针对用户交互的需求,开发了基于QT4.5的触摸用户交互界面,包括测试主界面、测试界面、用户配置界面等;设计实现了基于触摸交互的多测试标准的设置与切换,三种加载模式动态切换等功能,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测试需求。通过检验与验证,本课题所研制的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在力传感器信号采集、位移采集、电机控制、实时响应等方面性能突出,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0.5级电子材料试验机的要求,同时引入基于触摸输入的彩色液晶显示系统,设计了多样化、可定制式的实验标准与内容配置,具有很强的用户操作体验性能。

高湛[7](2012)在《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子相册又称为数码相框或者电子相框,是一种展示数字图像的平台。近年来,数码照片的数量呈现出指数增长的态势,极大地推动了电子相册的发展。电子相册市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快速成长期,许多知名电子设备厂商看好其发展前景,纷纷进入该领域。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种电子相册方案,虽然这些方案各有特色,但是通过分析这些方案,发现性能较好的电子相册售价偏高,消费者关注度不高;消费者关注度高的产品普遍价格较低,但是其功能较为单一。因此,设计一种功能丰富、成本较低的电子相册,对于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采用Altera公司推出的低成本Cyclone II系列FPGA芯片,充分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及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灵活性,设计性能稳定的SOPC系统。并移植uC/OS-II操作系统及MiniGUI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实现功能丰富、性能稳定、界面友好、成本较低、升级方便的电子相册系统。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硬件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算法,构建基于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SOPC系统,设计用户自定义模块,搭建外围电路。用户自定义模块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用于对图像进行旋转、缩放、模糊处理、锐化处理、灰度化及Sobel边缘检测,扩展带文件系统的SD卡作为图像及音频文件的存储空间,采用LTM触摸屏作为系统显示界面及人机交互接口。软件设计部分则采用uC/OS-II作为电子相册的操作系统,在其基础之上移植面向实时嵌入式系统的轻量级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MiniGUI,并进行界面、应用程序的设计。本设计可用于家庭中个人照片的展示,替代传统相册,还可以用于商场、店铺中产品的展示。本系统以Nios II为核心,搭建SOPC系统,用硬件逻辑的方式设计图像处理的相关模块,处理速度快。并且uC/OS-II,MiniGUI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因此,本设计具有设计灵活、硬件可裁剪、系统稳定、升级方便、设计周期短、成本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吕茹茹[8](2011)在《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办公自动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数码复印机已经成为了当前不可或缺的办公设备。然而,数码复印机的数字部分为决定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课题将重点研究复印机的数字模块,即原稿信号采集与处理模块,此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系统中,采用彩色线阵CCD完成对原稿的图像扫描,CCD输出的模拟信号先经过模拟信号电路处理,然后进入ADC进行模数转换,再由FPGA采集AD转换之后的数字信号。CCD与ADC的正常工作需要严谨的驱动信号来维持,这些驱动信号均由FPGA提供。接着,由主处理器DSP与协处理器FPGA构成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为了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及在FPGA与DSP之间快速传输,使用SDRAM与专用FIFO芯片作为数据暂存与传输芯片。软件系统中,在QuartusⅡ软件中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CCD与ADC驱动程序的开发,在仿真通过之后,将编译综合之后的可执行文件烧录到FPGA的配置芯片中。使用C语言编写DSP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程序,并根据DSP硬件使用情况编写相应配置文件。在完成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硬件原理设计与软件设计之后,制作PCB板,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系统的调试工作。经过多次修改与完善,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完美配合。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用示波器采集到一组CCD输出信号波形图,完成了系统的功能性验证。本系统在硬件与软件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实现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调试结果达到预期要求。

胡佳林[9](2010)在《基于线阵CCD回弹仪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弹仪是一种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无损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回弹仪上的钢锤冲击混凝土表面,并用钢锤被反弹回的距离──回弹值作为强度的相关指标,来计算出混凝土强度。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回弹仪有两种:一种是指针示读回弹仪,检测时需要人工记录和分析数据才能得到测区强度换算值,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出现人为误差。另一种采用接触式电阻作为回弹值的检测元件,根据滑块位置对应不同的电阻值来计算回弹值,其使用寿命短,测量精度低,适用性差。本论文的研究是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回弹仪产品的分析比较,根据回弹仪系统的检测原理,提出了采用线阵CCD来获得滑块的位置信息的智能回弹仪系统研究。根据CCD的特点,本文致力于线阵CCD智能检测系统的研制,将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和单片机相结合,实现了非接触无损检测。系统利用XC95144芯片产生脉冲信号驱动CCD芯片,在完成对CCD原始视频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的处理之后,将信号送入A/D转换器,单片机通过对A/D转换后的数据分析获得滑块的位移信息即回弹值,同时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将回弹值发送至上位机系统。上位机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完成对现场检测数据的接收,并根据国家标准对现场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输出一个评估结果。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硬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性好、采集数据可靠等特点。

李小虎[10](2010)在《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三维显示技术主要分为:基于双眼视差原理的立体显示技术、基于光波干涉原理的全息显示技术以及基于二维图像切片的体积显示技术。立体显示技术显示的三维图像只有心理景深而无法提供物理景深,且会给观察者带来不适感。全息显示对已经存在的物体可以进行最为理想的三维再现,但对虚拟物体的显示还存在技术障碍。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体积显示是最为可取的一种显示方式。本文依据专利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方式,自行研制了基于该种体积显示方式的体积显示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介绍立体、全息以及体积显示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指出体积显示技术是三维显示技术的主流方向,分析对照几款典型的体积显示系统的优缺点。2、说明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原理,并将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划分为图形生成子系统、图像控制子系统、步进驱动子系统、机械扫描子系统及光学成像子系统等五个子系统,简要阐述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并说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成像匹配关系。3、介绍机械扫描子系统的传动方式、主要设计参数,说明其实现圆周平动的原理,并分析成像屏的受力情况。证明光学成像子系统中投影装置与成像屏之间的光程恒定,投影装置可以在成像屏上投射出清晰的二维图像。4、比较各种电机控制方案,结合系统的要求和特点,确定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作为步进驱动子系统的控制方案。基于自制的DSP电路板发送脉冲序列,实现步进电机的实时控制。5、选用CPLD作为图像控制子系统的主控芯片,并基于自制的CPLD电路板,实现图像控制子系统的数据传输、视频DAC以及VGA时序等功能。6、介绍样机已经实现的功能,进行图像显示实验,并分析样机的实验结果。7、总结所做的主要工作,根据样机制作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意见。

二、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UI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相关理论概述
    2.1 陕西民间美术概述
        2.1.1 陕西民间美术概述及其属性
        2.1.2 陕西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与特点
        2.1.3 陕西民间美术各视觉元素的分析
    2.2 UI设计理论概述
        2.2.1 界面与视觉文化
        2.2.2 界面:拥有功能与情感的界面
        2.2.3 视觉文化中的界面设计
    2.3 UI设计中的视觉设计概念
        2.3.1 设计风格的变化与发展
        2.3.2 UI设计的界面视觉元素
    2.4 本章小结
3.陕西民间美术元素与UI视觉设计元素的提炼整合
    3.1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的提炼
        3.1.1 色彩元素的提炼
        3.1.2 纹样元素的提炼
        3.1.3 造型元素的提炼
    3.2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与UI视觉设计元素的关系
        3.2.1 陕西民间美术与UI视觉设计进行结合的必要性
        3.2.2 陕西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在UI设计中的意义
    3.3 本章小结
4.UI视觉设计要素应用分析
    4.1 UI设计基本流程
        4.1.1 市场分析调研阶段
        4.1.2 视觉设计阶段
    4.2 UI视觉设计要素
        4.2.1 UI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4.2.2 UI设计中的图标设计
        4.2.3 UI设计中的页面排版设计
        4.2.4 UI设计中的动效设计
    4.3 本章小结
5.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UI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5.1 相关案例分析
    5.2 UI界面设计的信息框架构建和图标设计
        5.2.1 UI界面设计的信息框架构建
        5.2.2 陕西民间美术主题图标设计
        5.2.3 陕西民间美术主题插件设计
    5.3 以陕西民间美术元素为主题的移动端UI界面设计整合
        5.3.1 解锁界面设计
        5.3.2 应用界面设计
        5.3.3 通讯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 调查问卷
    关于对陕西民间美术的了解程度的调查
    关于手机主题皮肤的使用情况的调查
附录 II 图录索引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防伪认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图像取证算法研究现状
        1.2.1 数字图像主动取证研究现状
        1.2.2 数字图像被动取证研究现状
    1.3 图像取证应用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主动取证常用算法分析
    2.1 数字水印主动取证技术概述
    2.2 JPEG压缩算法简介
    2.3 基于领域比较的JPEG脆弱水印算法
        2.3.1 算法原理和步骤
        2.3.2 算法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3.1 系统整体分析
        3.1.1 系统概述
        3.1.2 可行性分析
        3.1.3 安全性分析
    3.2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3.4 系统架构设计
    3.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5.1 移动端功能模块设计
        3.5.2 WEB端功能模块设计
    3.6 数据库设计
        3.6.1 数据库概念设计
        3.6.2 数据库逻辑设计
        3.6.3 数据库具体设计
    3.7 技术选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4.1 开发规约
        4.1.1 开发环境
        4.1.2 编码规范
    4.2 功能模块实现
        4.2.1 注册登录及权限验证模块
        4.2.2 加密拍摄模块
        4.2.3 篡改检测模块
        4.2.4 图片素材库模块
        4.2.5 用户分组管理模块
    4.3 运行测试
        4.3.1 测试环境
        4.3.2 测试用例设计
        4.3.3 测试结果
        4.3.4 运行效果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基于PPML的可变数据印刷流程
    2.1 可变数据印刷
        2.1.1 可变数据印刷工作流程
        2.1.2 可变数据印刷作业文件格式转换流程
    2.2 PPML个性化印刷标记语言
        2.2.1 PPML语言
        2.2.2 PPML文档格式在数字印刷生产中的优势
    2.3 基于DOM4J解析技术实现XML 格式及PPML 格式文件的创建
        2.3.1 DOM4J解析技术
        2.3.2 XML格式输入文件的创建
        2.3.3 PPML格式输出文件的创建
    2.4 基于XSL-FO格式化对象技术实现PDF格式文件的创建
        2.4.1 XSL-FO格式化对象技术
        2.4.2 FO格式中间文件的创建
        2.4.3 PDF格式输出文件的创建
    2.5 本章小结
3 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用户角色描述
        3.1.2 系统功能管理模块划分
        3.1.3 用例模型建立
        3.1.4 系统前、后台时序图绘制
    3.2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3.2.1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3.2.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3.2.3 数据库选择
    3.3 系统原型图及静态页面的绘制
        3.3.1 基于Axure RP软件的系统原型图绘制
        3.3.2 基于HTML技术的静态页面设计
    3.4 系统开发工具及框架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框架的搭建
    4.2 项目包结构的创建
    4.3 功能模块的实现
        4.3.1 注册登录功能
        4.3.2 产品选择功能
        4.3.3 相册制作功能
        4.3.4 产品订购功能
        4.3.5 后台产品系列管理功能
        4.3.6 后台样式模板管理功能
    4.4 项目云平台部署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XML格式可变数据印刷作业
附录2 XML文件的Schema约束
附录3 PPML文件的样例
附录4 XML文件的XSL-FO转换
附录5 关于云平台部署的Linux命令

(5)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1.4 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5 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FPGA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2.1.1 FPGA介绍
        2.1.1.1 FPGA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2 FPGA设计流程
        2.1.2 FPGA芯片选择
        2.1.3 FPGA配置电路设计
    2.2 VGA矩阵单元电路设计
        2.2.1 视频矩阵切换器简介
        2.2.2 VGA矩阵电路设计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2.3.1 AD9888特性
        2.3.2 AD9888电路设计
    2.4 D/A转换电路设计
        2.4.1 ADV7123特性
        2.4.2 ADV7123电路设计
    2.5 相关外围电路设计
        2.5.1 视频缓存电路设计
        2.5.1.1 存储芯片的选择
        2.5.1.2 SDRAM存储电路设计
        2.5.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2.5.3 ARM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2.5.4 硬件复位电路设计
        2.5.5 系统供电电路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VGA矩阵模块设计
        3.1.1 ARM模块设计
        3.1.2 CPLD模块设计
    3.2 SDRAM控制器模块设计
        3.2.1 SDRAM内部结构简介
        3.2.2 SDRAM基本操作原理介绍
        3.2.3 SDRAM控制器设计实现
        3.2.3.1 SDRAM控制器输入控制部分实现
        3.2.3.2 SDRAM控制器内部读写部分实现
        3.2.3.3 SDRAM控制器输出控制部分实现
    3.3 VGA显示控制模块设计
        3.3.1 VGA简介及时序标准分析
        3.3.2 VGA显示控制模块硬件实现
        3.3.3 VGA显示控制模块结果仿真
    3.4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3.4.1 串口简介
        3.4.2 串口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3.4.3 串口通信模块结果仿真及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相关算法设计
    4.1 图像实时缩放算法实现
        4.1.1 图像实时放大算法原理分析
        4.1.2 图像实时缩放算法软件实现方法
        4.1.3 图像实时缩放算法的Matlab仿真
        4.1.4 图像实时缩放算法硬件平台实验结果
    4.2 图像对比度增强算法实现
        4.2.1 非线性等比例对比度增强算法分析
        4.2.2 非线性等比例对比度增强算法软件实现方法
        4.2.3 非线性等比例对比度增强算法硬件平台实验结果
    4.3 图像叠加融合算法实现
        4.3.1 图像叠加算法分析与Matlab仿真
        4.3.2 图像融合算法分析与Matlab仿真
        4.3.3 图像融合算法硬件平台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调试与验证
    5.1 视频输出测试验证
    5.2 视频输入输出测试验证
    5.3 系统整体测试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

(6)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嵌入式Linux系统分析
    1.3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1.3.1 嵌入式系统定义与应用
        1.3.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嵌入式系统结构
        1.3.3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嵌入式系统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材料力学性能与测试原理
    2.2 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整体结构与测试原理
    2.3 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工作流程
    2.4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需求分析
        2.4.1 功能性需
        2.4.2 非功能性需求
        2.4.3 系统需求表格
    2.5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2.5.1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体系结构
        2.5.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的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2.5.3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软件系统体系结构
        2.5.4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总体结构和开发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要求
    3.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3.2.1 硬件设计结构方案
        3.2.2 系统硬件设计实施方案
    3.3 核心板硬件电路设计
        3.3.1 核心板MCU选择
        3.3.2 核心板电源电路设计
        3.3.3 核心板SDRAM、NAND FLASH、NOR FLASH电路设计
    3.4 底板电路设计
        3.4.1 底板电源电路设计
        3.4.2 底板液晶接口电路设计
        3.4.3 底板光栅位移采集子系统硬件设计
        3.4.4 底板A/D模块电路设计
        3.4.5 底板电机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
    4.1 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
    4.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4.2.1 系统对象模型分析
        4.2.2 系统动态模型分析
    4.3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建立
    4.4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硬件驱动程序设计
        4.4.1 CPLD驱动
        4.4.2 A/D驱动
        4.4.3 电机控制驱动
    4.5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应用程序设计
        4.5.1 内核与用户空间数据交换
        4.5.2 原始采集数据处理
        4.5.3 试验数据存储与刷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UI设计
    5.1 基于QT的用户界面设计方案
    5.2 授权系统与主交互UI设计
    5.3 系统配置交互UI设计
    5.4 传感器参数校正UI设计
    5.5 材料性能测试UI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6.1 材料试验机国家标准
    6.2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测试与验证
    6.3 A/D载荷采集精度分析
    6.4 电机—光栅速度控制精度分析
    6.5 用户操作流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总结
    7.2 课题延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7)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电子相册常用方案分析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章节安排
2 相关技术与理论
    2.1 Nios II 处理器及 SOPC 技术简介
        2.1.1 Nios II 软核嵌入式处理器
        2.1.2 SOPC 简介
    2.2 MiniGUI 简介
        2.2.1 MiniGUI 特点
        2.2.2 MiniGUI 软件结构
        2.2.3 MiniGUI 运行模式
    2.3 数字图像处理
        2.3.1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2.3.2 彩色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多功能电子相册系统方案设计
    3.1 功能分析
    3.2 硬件结构设计
        3.2.1 外围电路规划
        3.2.2 自定义模块设计思路
    3.3 软件流程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自定义模块设计
    4.1 缓冲区设计
    4.2 图像旋转模块设计
        4.2.1 设计思路
        4.2.2 FPGA 实现
    4.3 图像缩放模块
        4.3.1 双线性插值算法概述
        4.3.2 模块设计
        4.3.3 插值系数生成模块实现
        4.3.4 插值运算模块实现
    4.4 切换特效模块设计
        4.4.1 设计思想
        4.4.2 FPGA 实现
    4.5 图像模糊处理模块设计
        4.5.1 平滑滤波概述
        4.5.2 均值滤波的 FPGA 实现
    4.6 图像锐化处理模块
        4.6.1 锐化原理概述
        4.6.2 图像锐化的 FPGA 实现
    4.7 反色处理模块
    4.8 图像灰度化处理
    4.9 素描特效处理模块
        4.9.1 Sobel 算子检测方法原理
        4.9.2 Sobel 算法的 FPGA 实现
    4.10 本章小结
5 软件设计
    5.1 移植 MiniGUI
        5.1.1 MiniGUI 的 GAL 的移植
        5.1.2 MiniGUI 的 IAL 的移植
    5.2 控件应用
    5.3 主界面设计
        5.3.1 窗口的概念
        5.3.2 窗口类型与风格
        5.3.3 主窗口的创建方式
        5.3.4 系统主界面创建
        5.3.5 主界面过程函数设计
    5.4 下拉式菜单设计
        5.4.1 建立主菜单
        5.4.2 添加子菜单条目
        5.4.3 编写菜单命令处理代码
    5.5 对话框设计
        5.5.1 定义对话框模板及控件
        5.5.2 对话框过程函数
    5.6 效果展示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及成果

(8)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依据
        1.1.1 数码复印机背景介绍
        1.1.2 国内外复印机技术发展与现状
    1.2 数码复印机各组成部分的工作过程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关键参数与原理介绍
    2.1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关键参数
        2.1.1 原稿信息扫描系统的分辨率
        2.1.2 模/数转换器(ADC)的分辨率
    2.2 数码复印机数字部分工作原理介绍
        2.2.1 图像扫描
        2.2.2 图像扫描输出
        2.2.3 模拟信号处理
        2.2.4 模数转换
        2.2.5 数字信号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码复印机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解决方案
    3.1 数码复印机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与模型建立
        3.1.1 系统分析
        3.1.2 模型建立
    3.2 信号采集部分方案论证
        3.2.1 图像传感器方案
        3.2.2 模拟信号处理与AD转换方案
    3.3 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论证
    3.4 CCD图像传感器与ADC驱动方案论证
    3.5 数据暂存与传输方案论证
        3.5.1 数据暂存方案
        3.5.2 数据传输方案
    3.6 其他芯片选型
        3.6.1 DSP配置芯片选型
        3.6.2 FPGA配置芯片选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采集模块
        4.1.1 线阵CCD传感器外围电路
        4.1.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
        4.1.3 模数转换外围电路
    4.2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驱动与协处理器模块
        4.2.1 芯片EP3C25Q240C8N的PLL时钟与配置电路
        4.2.2 芯片EP3C25Q240C8N的引脚分配
    4.3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数字信号传输与处理模块
        4.3.1 芯片TMS320C6713的PLL时钟与配置电路
        4.3.2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引脚分配
        4.3.3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与协处理器FPGA之间的数据传输电路
        4.3.4 数据暂存电路
    4.4 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电源模块
        4.4.1 系统电源电路
        4.4.2 系统电源监控与复位电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5.1 开发软件简介
        5.1.1 FPGA开发软件Quartus Ⅱ简介
        5.1.2 DSP开发软件CCS 3.1简介
    5.2 时钟选择与PLL配置
        5.2.1 FPGA的PLL时钟配置
        5.2.2 DSP的PLL时钟配置
    5.3 FPGA的VHDL语言设计
        5.3.1 CCD驱动信号生成
        5.3.2 AD9822的寄存器填写与驱动信号生成
    5.4 DSP配置与内部信号处理程序
        5.4.1 初步图像增强
        5.4.2 原稿图像滤波
        5.4.3 RGB图像与CMYK图像的转换
        5.4.4 DSP配置文件编写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硬件与软件调试
    6.1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PCB板制作与调试
    6.2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软件调试
    6.3 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实验台搭建与整机调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FPGA与DSP的内部PLL模块电路图
附录2:硬件原理图文件贴图
附录3:DSP配置文件
附录4:FPGA内程序仿真原理图
详细摘要
Abstract

(9)基于线阵CCD回弹仪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1.1 回弹仪概述
        1.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1.1.2 机械式回弹仪工作原理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本系统的特点和目标
        1.2.1 本系统的特点
        1.2.2 本系统实现目标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CCD 原理及光学系统
    2.1 电荷耦合器件CCD
        2.1.1 CCD 的工作原理
        2.1.1.1 CCD 的 MOS 结构及存贮电荷原理
        2.1.1.2 电荷的转移与传输
        2.1.1.3 电荷读取方法
        2.1.2 CCD 应用
    2.2 典型 CCD 光学成像系统
        2.2.1 焦点、焦平面
        2.2.2 主点、主平面
        2.2.3 节点、节平面
        2.2.4 光学系统的物像位置公式
        2.2.4.1 牛顿公式
        2.2.4.2 高斯公式
        2.2.5 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2.2.6 光阑
        2.2.7 照明系统
        2.2.7.1 临界照明
        2.2.7.2 柯拉照明
    2.3 回弹仪光学系统设计
        2.3.1 平面镜成像
        2.3.2 本系统光路设计
第三章 TCD2701C 及驱动电路
    3.1 TCD2701C 特性
    3.2 TCD2701C 时序驱动电路
        3.2.1 EPROM 驱动方法
        3.2.2 IC 驱动方法
        3.2.3 单片机驱动方法
        3.2.4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驱动法
    3.3 TCD2701C 驱动电路
        3.3.1 XC95144 芯片简介
        3.3.1.1 功能块
        3.3.1.2 宏单元
        3.3.1.3 FastCONNECT 开关矩阵
        3.3.1.4 I/O 块
        3.3.2 XC95144 的特性
        3.3.2.1 XC95144 特性说明
        3.2.2.2 XC95144 的功率管理
        3.3.3 TCD2701C 驱动电路实现
第四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1 CCD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
        4.1.1 CCD 视频信号的二值化处理
        4.1.1.1 固定阈值法
        4.1.1.2 浮动阈值法
        4.1.1.3 微分法
        4.1.2 CCD 视频信号的量化处理
    4.2 本系统信号处理
        4.2.1 前置放大和滤波电路
        4.2.2 TLC5510 模数转换器
        4.2.3 数据存储器CY6264
    4.3 红外反射开关
    4.4 单片机最小系统
    4.5 供电模块设计
        4.5.1 5V 电源电路设计
        4.5.2 3.3V 电源电路设计
        4.5.3 12V 电源电路设计
    4.6 无线通信模块
        4.6.1 WAP200B 无线通信模块特点
        4.6.2 WAP200B 无线通信模块说明
        4.6.3 无线模块的使用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下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5.2 上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三维显示技术概述
        1.2.1 立体显示技术
        1.2.2 全息显示技术
        1.2.3 体积显示技术
    1.3 三维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
        1.3.1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1.3.2 在军事上的应用
        1.3.3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4 体积显示系统的现存问题及研究目标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工作原理
    2.1 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原理
        2.1.1 背景技术
        2.1.2 多屏平动位图显示系统显示原理
    2.2 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总体结构
        2.2.1 图形生成子系统功能简介
        2.2.2 图像控制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2.2.3 步进驱动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2.2.4 机械扫描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2.2.5 光学成像子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系统成像匹配
    2.4 样机的试制目标
第三章 机械扫描与光学成像子系统的研究
    3.1 机械扫描子系统
        3.1.1 像屏机构
        3.1.2 反射机构
        3.1.3 圆周平动原理
        3.1.4 传动轴系
    3.2 光学成像子系统
        3.2.1 光程不变原理
        3.2.2 成像区域
    3.3 小结
第四章 步进驱动子系统的研究
    4.1 驱动控制方案的确定
        4.1.1 备用控制方案
        4.1.2 体积显示系统特性
        4.1.3 驱动方案的确定
    4.2 系统硬件设计
        4.2.1 控制芯片的选择
        4.2.2 TMS320F2812简介
        4.2.3 硬件电路设计
    4.3 步进电机的升降速曲线
        4.3.1 升降速曲线
        4.3.2 电机控制方法
        4.3.3 IQmath
    4.4 驱动器
    4.5 驱动程序设计
        4.5.1 运算速度
        4.5.2 定时器
        4.5.3 驱动程序
    4.6 小结
第五章 图像控制子系统的研究
    5.1 系统方案确定
    5.2 系统硬件设计
        5.2.1 芯片介绍
        5.2.2 电路设计
    5.3 系统软件设计
        5.3.1 UART收发器
        5.3.2 SRAM读写
        5.3.3 视频 DAC
        5.3.4 VGA时序
    5.4 小结
第六章 样机实验
    6.1 样机的现有功能
        6.1.1 机械扫描子系统
        6.1.2 光学成像子系统
        6.1.3 步进驱动子系统
        6.1.4 图像控制子系统
    6.2 三维显示实验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后期工作建议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附录 C 部分电路原理图与机械零件图纸

四、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民间美术元素在UI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D]. 呼延瑞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2]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防伪认证系统设计[D]. 李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3]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4]基于云平台在线相册制作系统的研究[D]. 史蕴洁.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
  • [5]基于ARM+FPGA的高分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6]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控系统的研究[D]. 朱勇.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7]基于NiosII的多功能电子相册设计[D]. 高湛. 重庆大学, 2012(03)
  • [8]数码复印机原稿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研究[D]. 吕茹茹.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9]基于线阵CCD回弹仪系统的研究[D]. 胡佳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4)
  • [10]多屏平动位图式体积显示系统的研究[D]. 李小虎. 浙江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CPLD在彩色数码相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