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教师干预儿童活动的几个机会

确定教师干预儿童活动的几个机会

一、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论文文献综述)

张孜[1](2019)在《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木工创造的重要途径,它在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和整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介入是师幼互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良好的介入策略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研究,对于优化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发展,提升幼儿的木工兴趣和能力,以及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价值和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重庆市区X幼儿园和Y幼儿园作为个案,以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为切入点,以建构主义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STEM教育理念作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现场,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收集到的258个教师介入策略行为事件展开分析。一方面考察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同介入策略的分布情况以及和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对教师介入策略的类型、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影响教师介入策略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改进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可行建议。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主要特点有:1.幼儿教师的介入策略以教师观察为起点,引导木工活动;2.幼儿教师的介入策略以主体幼儿为指向,贯穿木工活动;3.幼儿教师的介入策略以幼儿体验为主轴,联结木工活动。教师介入策略存在的问题有:1.偏重幼儿的木工技能,旁落幼儿的木工创造;2.疏离学科间的关联性,遮蔽幼儿的木工整合;3.缺乏教师的评价反思,制约幼儿的木工优化。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分别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有:1.教师的教育观念;2.教师的知识经验;3.幼儿的自身特征。客观因素有:1.幼儿园的管理培训;2.师幼关系;3.木工区的师幼比。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教育建议:1.尊重幼儿主体,支持幼儿木工的自主探究;2.重视学科沟通,提升教师介入的整合意识;3.强化教师反思,改善教师介入的质量水平;4.重视园长领导,引领教师介入的发展方向。

张红霞[2](2018)在《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永川区和合川区为例》文中认为对于游戏效果的追求,一直是幼儿园教育的主题。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学术界对游戏的额外关注,源自2017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游戏——点亮快乐童年”的提出。自然游戏材料沙子是具有低成本、结构简单、可塑性强、安全、环保五大特点的低结构游戏材料之一,其深受幼儿喜爱,因此,玩沙游戏成了幼儿园的必备游戏之一。同时,玩沙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动作、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然而经过文献分析和走访观察,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园的玩沙游戏存在着较多低效或无效的问题,结合本人在重庆市幼儿园五年的工作经历中发现的系列问题,比如,对玩沙游戏的认识不足,户外沙池缺乏管理、玩沙游戏的开展流于形式等,选择对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现状进行考察,试图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研究者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对重庆市永川区和合川区的部分幼儿园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数据发现:幼教工作者对玩沙游戏的认识不够充分,关于玩沙游戏的环境配备不够合理,玩沙游戏的开展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幼儿在玩沙游戏中的表现普遍滞后。研究者分别从幼儿园管理、环境、教师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幼儿园管理理念滞后;二是玩沙游戏环境缺乏保障;三是幼儿教师指导力度不够。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幼儿园玩沙游戏的三个对策:第一,转变幼儿园的管理理念;第二,优化玩沙游戏的环境;第三,重视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玩沙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玩沙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希望已经拥有玩沙游戏开展经验的幼儿园能够帮扶开展经验欠缺的幼儿园,促使重庆市幼儿园在玩沙游戏的开展方面取得共同进步,进而促进该市幼儿教育的发展。

孙慧芬[3](2017)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典型的游戏形式,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幼儿园中,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是开展本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缘由。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进行了研究。研究者根据实际案例总结出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具体表现,并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生成条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实践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表明,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智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准确把握创造性游戏中的介入时机;机智应对创造性游戏中的突发情况;坚持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注重幼儿游戏经验与水平的提升;尊重幼儿的选择与需要。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生成的条件:深厚理论知识的指导、游戏组织经验的支撑、敏锐观察能力的提示、教师反思能力的觉知、积极教育情感的浸润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助力。最后提出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系统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有意义学习”;组织开展分享交流活动。

朱思丝[4](2016)在《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教育活动,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此,人们普遍重视教师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科学指导。熟手型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为了了解熟手型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指导状况,本研究结合时间取样与事件取样对熟手型幼儿教师指导体育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对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将观察到的资料编码,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掌握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现状,归纳其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优点:指导功能观积极全面;指导行为以教师主动发起为主,指导的主动性较强;指导内容以运动能力为主;指导方法灵活多样,言语指导以“描述式”和“询问式”为主,非言语指导以“帮助式”为主;教师情绪态度良好,伴随的情绪态度以积极和中性情绪为主;指导效果明显,指导结果以幼儿“接受”为主;教师职业品质优秀。熟手型幼儿教师是新手教师的学习榜样。结合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优点,对新手幼儿教师提出如下建议:树立积极全面的教师指导功能观;增强问题意识;重点关注运动能力的指导;增加“描述式”和“询问式”言语;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具有细致、敬业、公平、分享的职业品质;强化指导前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熟手型幼儿教师指导行为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不足:忽视激活和启发部分学生的运动欲;忽视或拒绝幼儿主体需要;对于“纪律教育”的指导行为过多,而“引导启发”式指导行为相对较少。研究者认为,为了提高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水平,须做好以下三点:妥善处理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尊重幼儿体育活动的意愿与需求;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

刘素萍[5](2016)在《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文中指出从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危机出发,本研究发现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过程中存在人文精神迷失、儿童生命意蕴消解以及儿童生活疏离等现象,其所带来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本真意义的迷失。而陷入危机之中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先寻找其作为教育的本真意义所在,对话正是实现教育本真意义的一条澄明之径。虽然学前儿童具备艺术欣赏的潜能,但是由于其年龄特点,欣赏的过程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因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成为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观察法,着眼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真实的教学情境为依托,试图通过对对话理论和杜威的“一个经验”概念的分析,探索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力求搭建起理念与实践沟通的桥梁。进而,展开对话理论的阐释。首先从语言学的范畴开始考察对话,然后梳理西方不同学者的对话理论,进而提出本研究中对话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理念存在的对话,一种是作为交际方式的对话。但是,仅仅界定了对话是不够的,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中的师幼对话也应突出其作为艺术欣赏教育的独特性——审美性。因此,本研究将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界定为:对话理念指导下的具有审美性的教师和幼儿共同建构意义与学习的过程。鉴于此,本研究认为,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应有两种属性:教育的本真属性和其作为艺术教育的审美属性。但是,现实中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师幼对话并没有达到这种本真属性与基本属性兼备的状态。因此,第四章首先结合对话的理论(包含作为理念存在的对话和作为交际方式存在的对话)对现实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本真进行批判与重建;然后依据杜威的“一个经验”概念,对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审美性进行批判与重建。“一个经验”概念是杜威美学思想的核心,其包括完整性、连续性、冲动性以及整一性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有机联系在一起。当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具备这四个特征时,就具备了审美性,具备了其作为艺术欣赏中对话的基本属性。

刘彤[6](2009)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运用指导语是其教育行为中的言语行为。师幼之间以语言为中介,将教师的帮助和幼儿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表现于外的教师言语行为承负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活动的理解和思考,对幼儿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教师自己的个性和技能等。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使用言语进行指导,不仅保证了科学活动目标的落实,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言语运用策略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延伸幼儿探究行为的深度和广度,进而促进幼儿探究行为的效度,而最终达成在教师鹰架式指导帮助下的幼儿自主建构科学的学习,从而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科学有效的言语指导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策略。但是以往的研究及幼儿园科学活动实施的现状表明,教师对此的把握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本研究结合幼儿园实践,通过实地观察、录音、教师访谈,以及观摩优秀科学活动的影像资料等,获得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行为的各种资料,形成对教师指导科学活动的言语行为的研究,以期能提高幼儿教师教学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质量。研究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教师言语指导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影响教师指导语运用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指导科学活动时幼儿教师能够运用的一些有效的言语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包括对指导语本身的反思,对言语运用过程的反思等,以期为幼儿园的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罗利[7](2008)在《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介入》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价值的趋向在不断地转变。因此,在幼儿活动中我们既要按一定的教育目标来引导幼儿的行为,又要按幼儿的想法去顺应幼儿的需求。这是教师适时介入行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且,我们要善于反思介入过程,因为教师的思路和孩子的想法必然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自觉反思进行调和,从而做到在行动上、情感上支持幼儿,不断地将教师自己的介入意图转化为幼儿的需要,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张更立[8](2004)在《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异龄同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他人”之一。异龄同伴交往作为幼儿所从事的一种基本的、典型的人际活动类型,与同龄同伴交往活动相比,其在交往的性质、内容、技能要求及交往双方的地位等方面呈现明显的个性特征。这使得异龄同伴交往在幼儿的个性、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发展上有着自己特有的作用优势。因此,针对我国当今独生子女幼儿群体的发展性问题实际,积极探讨异龄同伴交往活动的社会性发展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现场观察和理论分析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内容、关系性质、社会性功能、影响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因素及相关教育对策等几个问题。 研究认为,异龄同伴关系是一种“非对称相倚性”的关系,交往中,年长幼儿比年幼幼儿有更高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但这种不对称性关系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社会性能力。这一活动类型不仅在一般意义上对幼儿的社会认知、情感能力及亲社会行为有发展性作用,而且对有交往不足或交往过度的幼儿还有显着的补偿矫正功能。但现实中,由于教育策略的失调、幼儿生存环境的变化及成人对影响幼儿异龄同伴接纳的因素认识不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很少有与不同年龄同伴共同玩耍的机会,致使异龄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特别是社会性发展)的作用还处在“潜伏”的状态。为此,笔者从教师的立场出发,介绍了几种促进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策略。总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尽力促使异龄同伴交往成为现代幼儿园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幼儿社会学习的新途径,以促成异龄同伴交往活动的价值由“潜在”状态向“实际”发生。

周升群[9](2003)在《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探索性行为是一种很常见的、基本的外向型表现形式,它们是幼儿获得日常生活经验的一个主要手段,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特别是在科学教育中,由于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的探索性、内容的生活化、结果的经验性,使得幼儿的探索性行为成为必然要发生的、不可或缺的现象。笔者认为,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既反映了幼儿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和创造技能的发展水平,同时又为他们升入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而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然而,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握住这一可能意味着幼儿向学习跨出一步的时机,探索性行为被作为一种很有教育意义的形式,其教育价值常常被教师作为“破坏性行为”而被忽略掉,甚至常常被扼杀在萌芽的摇篮中。 关于幼儿在科学教育中的探索性行为,以往的有关研究内容比较薄弱。笔者通过对幼儿在科学教育中探索性行为以及教师指导情况的观察研究,从幼儿个体认知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学科特征三个方面挖掘了影响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的因素,并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指导策略。旨在认清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比较隐含的、包含着幼儿兴趣点的探索性行为,对其进行展开,使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出现的探索性行为得以维持、发展和深化,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各方面变化发展的实际、主动地发生。

王海英[10](2003)在《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文中提出 在幼儿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授时机。我认为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时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知结”出现时。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即所谓的认知失衡时刻。这些“结”的解决可能意味着在同化和顺应基础上的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

二、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论文提纲范文)

(1)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计
一、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理性探析
    (一)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的价值和目标
    (三)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原则
二、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教师介入策略的总体分析
    (二)教师介入策略的类型
    (三)教师介入策略的特点
    (四)教师介入策略存在的问题
三、影响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四、改进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建议
    (一)尊重幼儿主体,支持幼儿木工的自主探究
    (二)重视学科沟通,提升教师介入的整合意识
    (三)强化教师反思,改善教师介入的质量水平
    (四)重视园长领导,引领教师介入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2)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永川区和合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国家对玩沙游戏的政策支持
        (二) 玩沙游戏可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 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开展不佳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幼儿园玩沙游戏开展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对玩沙游戏的认识
        (一) 对玩沙游戏价值的认识
        (二) 对玩沙游戏中自身角色的认识
        (三) 对玩沙游戏实施困难的认识
    二、幼儿园玩沙游戏的环境配备
        (一) 玩沙区的设置情况
        (二) 玩沙区的管理情况
        (三) 玩沙区的水源配置情况
    三、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情况
        (一) 玩沙游戏的开展频率
        (二) 玩沙游戏的开展时间
        (三) 玩沙游戏的辅材投放
        (四) 玩沙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五) 玩沙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表现
第二章 针对幼儿园玩沙游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幼儿园管理理念滞后
        (一) 园内管理松散
        (二) 园外引导不足
    二、玩沙游戏环境缺乏保障
        (一) 物理环境保障不足
        (二) 心理环境缺乏重视
    三、幼儿教师指导力度不够
        (一) 指导观念和形式陈旧
        (二) 指导方法不够科学
第三章 改善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对策
    一、转变幼儿园的管理理念
        (一) 利用科学的游戏理念指导活动
        (二) 督促玩沙游戏的有效开展
        (三) 宣传玩沙游戏的重要性
        (四) 通过多种形式消除家长疑虑
    二、优化玩沙游戏的环境
        (一)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玩沙空间的密度
        (二) 借助辅助材料,提升玩沙游戏的质量
        (三) 丰富幼儿映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重视幼儿教师的游戏指导
        (一) 加强幼儿前期的技能训练
        (二) 创新玩沙游戏的开展形式
        (三) 注重游戏细节部分的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
        1.创造性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2.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3.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实践偏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创造性游戏的相关研究
        2.教师介入游戏的相关研究
        3.教师实践智慧的相关研究
        4.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实践智慧的研究
        5.已有研究的启示
    (四)相关概念界定
        1.创造性游戏
        2.教师介入游戏
        3.教师实践智慧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对象
        4.研究方法
二、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具体表现
    (一)准确把握创造性游戏中的介入时机
    (二)机智应对创造性游戏中的突发情况
    (三)坚持愉悦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四)注重幼儿游戏经验与水平的提升
    (五)尊重幼儿的选择与需要
三、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生成的条件
    (一)深厚理论知识的指导
    (二)游戏组织经验的支撑
    (三)敏锐观察能力的提示
    (四)教师反思能力的觉知
    (五)积极教育情感的浸润
    (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助力
四、实践智慧在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中的应用策略
    (一)系统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
    (二)选择合适的时机介入幼儿游戏
    (三)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四)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有意义学习”
    (五)组织开展分享交流活动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体育活动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1.2 教师指导是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1.1.3 体育活动中熟手型幼儿教师指导行为引发的思考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体育活动研究现状
        1.3.2 关于教师支持或指导研究的领域
        1.3.3 关于影响教师指导和支持行为的因素研究
        1.3.4 教师指导策略内容
        1.3.5 教师指导策略类型研究
        1.3.6 教师介入时机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体育活动
        1.4.2 行为
        1.4.3 指导行为
        1.4.4 熟手型幼儿教师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2 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特征
    2.1 指导行为以教师主动发起为主
    2.2 教师指导行为的内容
        2.2.1 教师指导行为以运动能力为主要内容
        2.2.2 教师主动发起的指导行为重点关注纪律教育问题
        2.2.3 教师被动回应幼儿要求的指导行为重点关注社会交往问题
    2.3 教师指导行为的方法
        2.3.1 教师言语指导以描述式和询问式为主
        2.3.2 教师非言语指导方式多元化
    2.4 指导行为伴随的情绪态度以积极与中性情绪为主
    2.5 指导结果以“幼儿接受”为主
3 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功能观
    3.1 安全保护功能
    3.2 动作示范功能
    3.3 兴趣激励功能
    3.4 情绪安抚功能
4 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的职业品质
    4.1 善于观察,发现介入时机
    4.2 关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
    4.3 同等关注,平等对待幼儿
    4.4 童心未泯,共享欢乐时光
5 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建议
    5.1 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建议
        5.1.1 妥善处理幼儿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5.1.2 尊重幼儿体育活动的意愿与需求
        5.1.3 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
    5.2 新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的建议
        5.2.1 树立积极全面的教师指导功能观
        5.2.2 增强问题意识
        5.2.3 重点关注运动能力
        5.2.4 增加描述式和询问式言语
        5.2.5 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
        5.2.6 具有细致、敬业、公平、分享的职业品质
        5.2.7 强化指导前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
6 研究反思
    6.1 关于研究方法的思考
    6.2 关于研究编码的思考
    6.3 关于研究内容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5)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二、关注艺术教育中的师幼对话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体现
        三、基于现有师幼对话研究的反思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师幼对话的相关研究
        二、对师幼对话相关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拟创新点
第二章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话的凸显
    第一节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迷失
        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生命意蕴的消解
        三、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生活的渐离
    第二节 对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危机根源的探寻
        一、科学理性的僭越对价值理性的蒙蔽
        二、占有性个体主体性对教育思维的规限
        三、主智主义的过度发展导致教育发展的失衡
    第三节 抉择:对话的凸显
第三章 对话理论的阐释
    第一节 对话的语言学分析
    第二节 西方对话理论阐释
        一、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哲学
        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四、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对话理论
    第三节 本研究中的对话定位
        一、作为理念存在的对话
        二、作为交际方式的对话
        三、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界定
第四章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追寻
    第一节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本真的批判与重建
        一、对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本真的批判
        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本真的重建
    第二节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审美性的批判与重建
        一、杜威的“一个经验”理论应用于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的合理性
        二、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师幼对话审美性的批判与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问题的确立和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一) 研究问题的确立及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科学探究活动
        (二) 指导语
        (三) 策略
    三、理论基础
        (一)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二) 建构主义的儿童科学学习观
        (三)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提问言语行为的研究
        (二) 有关幼儿园教师教学言语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三) 关于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言语指导的研究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一) 直接观察法
        (二) 间接观察法
    二、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调查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指导语运用实例分析
        (一) 教师话语指导的类型与比重
        (二) 教师话语指导的具体表现及其特点
        (三) 影响教师指导语运用的因素
    二、指导语运用策略实例探讨
        (一) 探究活动前期阶段
        1、了解原有经验促进经验迁移策略
        2、激发探究兴趣策略
        (二) 探究活动过程阶段
        1、指导观察的话语策略
        2、指导提问的话语策略
        3、指导猜想的话语策略
        4、指导验证的话语策略
        5、指导推理的话语策略
        (三) 探究活动后期阶段
        1、讨论的形式及作用
        2、指导讨论的话语策略
        (四) 评价策略
        (五) 关注探索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1、增进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深入探索
        2、促进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3、示范积极态度和成功学习者的重要品质
第四部分 教育建议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 教师作为呈现者
        (二) 教师作为观察者
        (三) 教师作为提问者和设问者
    二、加强教学过程反思
        (一) 对言语本身的反思
        (二) 对言语运用的反思
第五部分 结语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8)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幼儿异龄同伴交往情况观察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步骤
    (四) 分析与讨论
四、 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社会性功能分析
    (一) 发展教育功能
    (二) 补偿矫正功能
五、 影响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因素分析
    (一) 造成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缺失的因素
    (二) 影响幼儿异龄同伴接纳的因素
六、 教师支持--促成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的对策
    (一) 观念层面
    (二) 具体行为层面
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幼儿异龄同伴交往行为观察表
附录二: 幼儿异龄同伴交往情境测试题
后记

(9)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有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有关研究
    (二) 国内有关研究
三、 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及教师指导情况的观察研究
    (一) 目的
    (二) 方法
    (三) 研究的步骤
    (四) 分析与讨论
四、 科学教育中幼儿探索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 个体认知因素方面
    (二) 环境因素
    (三) 学科特征
五、 关于教师的教育对策
    (一) 观念层面
    (二) 具体行为层面
六、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知结”出现时。
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
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

四、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幼儿园木工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策略的个案研究[D]. 张孜. 西南大学, 2019(12)
  • [2]重庆市幼儿园玩沙游戏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永川区和合川区为例[D]. 张红霞. 喀什大学, 2018(01)
  • [3]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实践智慧的研究[D]. 孙慧芬. 天水师范学院, 2017(03)
  • [4]熟手型幼儿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行为研究[D]. 朱思丝.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5]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D]. 刘素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3)
  • [6]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 刘彤.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7]在幼儿活动中教师如何适时介入[J]. 罗利. 文教资料, 2008(27)
  • [8]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 张更立. 西南师范大学, 2004(04)
  • [9]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索性行为研究[D]. 周升群.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10]决定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几个时机[J]. 王海英. 幼儿教育, 2003(01)

标签:;  ;  ;  ;  ;  

确定教师干预儿童活动的几个机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