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多样性任重道远

保护生物多样性任重道远

一、保护生物多样性长路漫漫(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方,张悦群[1](2021)在《在红色种子的田野中深耕细耙——宏大主题议论文“大小我”融合的纵横结合论证法》文中研究表明一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需要做好深耕细耙工作。诸如深耕不少于40厘米,耕匀耙细无大土块,耙得上虚下实不漏风……达到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才有利于种子生长发育。宏大主题议论文的说理也是如此,只有深刻论证、细致分析,方能说清说透"大小我"相融合的理由和原因。如果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仅无法讲清道理,而且难以促进心灵对话,

周思聪[2](2021)在《中国国家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纪孝宇[3](2021)在《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的发展理念已成为全民焦点,同时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重要任务也被广泛关注。尤其在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之后,生态空间作为城镇功能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城镇功能的强弱和发展质量的高低。巢湖市作为合肥都市圈重要成员城市,其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本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近年来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以巢湖市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相关背景和梳理了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前提下,以“现状梳理—格局识别—分析评价—综合优化”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生态空间构成要素与主要特性进行解读,并从区位、经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对巢湖市概况进行理清,多方位分析梳理巢湖市生态空间面临的突出问题。其次完成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的识别。主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方法分别完成生态面源、生态节点、生态廊道三大生态空间格局构成要素的识别:基于遥感解译按照生态空间用地属性识别出由生态耕地、生态绿地和生态湿地构成的生态面源空间共计1899.3km2;根据节点分类提取标准识别出主要生态节点共计43个;基于最累计阻力模型和廊道重复度识别出重要生态廊道共计82条。并分析综合识别结果,得到巢湖市“面源广阔、点廊交织、网状分布”的生态空间格局。再次对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进行评价。主要按照“部分—整体”思路,从要素层面和综合层面两个角度对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敏感性的角度对生态面源进行评价,得出总体基础较好,空间分布不均,“蓝绿空间”为主,耕地空间为辅的生态面源特征;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熵权法对生态节点进行评价,得出重要节点中部集中,重要程度层状降低,节点分布空间不均,部分地区节点缺失的生态节点特征;基于网络连通度和引力模型对生态廊道进行评价,得出生态网络基本稳定,廊道连接较为通畅,重要廊道贯通南北,次要廊道边缘分布的生态廊道特征。并综合以上要素评价结果,得到巢湖市“一环两带贯四区,一核九点串多廊”的空间格局总体特征,得出巢湖市生态空间存在部分面源空间割裂,基质破碎特征初现,重要节点分布不均,有机模式尚未形成,廊道连接程度一般,生态流通效应不佳等问题。最后提出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措施和管控策略。基于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评价结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管控的原则和目标;从实行分类优化进行生态面源优化,从平衡节点分布进行生态节点优化,从加强廊道流通进行生态廊道优化;并从管控需求的角度提出开展生态空间格局评价,建立分级分类控制机制,完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加强相关规划立法保障,刚性管控与弹性管控相结合和总量管控与分类管控相结合等六方面的生态空间管控策略。图[69]表[33]参[86]

赵琦[4](2020)在《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湿地大量的被填埋或占用,城市湿地的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系网络被割裂,水质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的景观消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因此,重建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使湿地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让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了。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蓄雨水,补充地下水,科普教育及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场所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湿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水生态恢复相关概念的解读,结合水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运用,对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解析6个成功的湿地公园案例,在总结归纳各个案例特色基础上,提炼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可借鉴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最终提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根据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总体规划、人工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以及相关目标,从分级分区规划、水系的恢复、水质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以及水景观的营造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来实现水生态恢复,构建科普宣教、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农业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最后总结出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一般规律与要点,希望为之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冉光清[5](2020)在《植物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文中研究说明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推动种业创新、建设种业科技强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我国育种创新,维护良好的创新秩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除了要加强投入,保护品种权人利益外,也要注重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尤其是在我国种业与外国种业尚存差距的情况下。纵观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许可反垄断规制制度,并对品种权许可限制竞争行为密切关注,以平衡品种权人和其他主体之间的利益。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制度亦有迹可循。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有利于育种技术持续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此议题,本研究以知识产权许可反垄断规制为着力面,以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为切入点,分析了域外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措施及模式、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现状以及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完善等问题。首先,采用概念分析法阐述了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理论基础。第一,通过梳理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关系的演进,阐述二者之间目标的统一性。第二,对品种权及其特殊性、品种权许可的内涵和分类进行解读,不同许可模式的竞争效应不尽相同,同时梳理品种权许可中的利益关系。第三,阐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权利限制理论、利益平衡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第四,阐述了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界定相关市场、确定许可各方之关系、认定权利人的市场地位、衡量对竞争的实质性损害以及评估品种权是否构成“关键设施”。其次,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域外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措施及模式进行考察,梳理了品种权许可中的典型限制竞争行为。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达成垄断协议,如价格和产量限制、交叉许可、回馈授权条款、不质疑条款、制定和实施育种技术标准;二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拒绝许可、搭售和差别待遇行为。考察典型国家和地区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经验,其优势有:知识产权许可反垄断规制制度较为完善,充分考虑品种权特殊性的和反垄断实施和救济措施健全。再次,采用规范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现状及问题。我国主要通过反垄断法律制度、品种权法律制度以及《合同法》、《对外贸易法》等法律制度规范品种权许可限制竞争行为。现有制度存在如下问题: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与反垄断农业豁免的关系界定不清,缺少专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指南,垄断行为的认定方法不明晰,反垄断实施和救济措施不力等。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建议。第一,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要着眼于社会正义、秩序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等理念,应采取反垄断外部规制和品种权内部规制并行,辅以其他法律制度的规制模式。第二,完善我国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立法,既要完善品种权许可法律制度,禁止不当许可行为,又要制定细致全面并充分考虑品种权特殊性的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指南。第三,从行政层面建立基于反垄断的品种权强制许可制度,将“反垄断”作为强制许可事由,并细化强制强制许可的程序。第四,从司法层面完善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诉讼制度,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保护,拓宽反垄断诉讼的原告范围和诉讼请求,完善反垄断公益诉讼制度,有效规制品种权许可限制竞争行为,助力育种技术持续进步,提升种业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杨淑涵[6](2020)在《中国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海洋逐渐深入的勘探和开发活动,人类已经认识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而建设海洋保护区作为保护海洋的一种有效方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研究在中国南海海域如何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国际法问题,在分析指出在南海海域建设海洋保护区具有实践必要性和法律基础后,吸收借鉴与之类似的地中海“派拉格斯保护区”(The Pelagos Sanctuary for Mediterranean Marine Mammals)的相关经验,同时考察其存在的不足和教训,提出在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具体建议和设想。为研究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实践必要性,分析了海洋保护区的价值,具体包括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恢复过度开发的海洋生物资源、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从三方面归纳了实践中南海面临的困境,即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存在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划界争议阻碍了保护南海的国际合作。为研究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基础,结合海洋保护区实践的主要模式,从国际法基础、区域合作基础以及国内法基础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国际法层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半闭海沿海国有义务保全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了缔约国应建设保护区系统,《鱼类种群协定》规定了缔约国应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保全环境。在区域合作基础层面,《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在海洋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南海行为准则》寻求在南海海域达成最广泛共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强调海洋保护合作。在国内法层面,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条件,《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应当划定自然保护区,且南海周边其他国家也纷纷制定了关于海洋保护区的国内立法。当代国家实践中,地中海和南海在地理特征以及国际义务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对比研究地中海区域建设派拉格斯保护区的有益经验和不足之处,对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派拉格斯保护区构建的“综合—分立”的双层级海洋保护制度——即缔约国需先签署框架公约,再选择批准具体领域达成的议定书——其形成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以及其发行的多语言版本的宣传册等优点,为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借鉴派拉格斯保护区的经验时应当谨慎,针对派拉格斯保护区现存的参与国数量较少等问题,在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时应尽力避免。具体而言,首先,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时可以借鉴派拉格斯保护区“综合—分立”的双层级海洋保护制度,根据争议程度区分“一般海洋”和“争议海域”两类海洋保护区,分别由主权国家和争议国共同承担海洋保护区建设的责任;其次,可设置“权利保留条款”,避开海域划界的法律争议,以便吸引更多的国家达成共识;再次,可设立专门的海洋保护区监管机构以便落实制度的执行;复次,还应完善海洋保护区制度的经济与环保配套机制,建立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发展机制。例如,可建设海洋历史文化名镇,在南海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接受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的捐款,综合运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及污水应急处理机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预防和监督等。最后,还应通过多元化方式巩固和推进南海国际合作,具体包括推动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助力南海保护区的国际合作,建立包含沿海各国专业人士的常设保护区秘书处,构建国际化、多元化参与合作的资金及管理交流模式,建立南海周边国家的多语言数据库以交流生物多样性信息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加强区域合作是必由之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应当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主动投身到南海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完善之中。

白立敏[7](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系统韧性,与经济、社会等要素韧性共同构成城市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系统韧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威胁城市生态安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镇化发展的任务与目标中。城市面临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的扰动与冲击,进一步加剧城市风险,威胁城市生态安全。应对城市长期发展累积的内在压力以及外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冲击,韧性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安全发展提出了解决思路,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长春市为案例城市,从景观生态学视角出发,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内外部双重支撑作用,即维持景观本底及满足城市韧性发展对生态系统供给需求的能力;尝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及基于“暴露-适应”视角下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定量化测度,归纳总结其生态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并利用仿真模型对长春市2030年城市扩展进行多情景模拟及生态韧性评估,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建议。论文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研究部分,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构成。主要界定了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生态韧性、城市生态安全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的意义、技术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实证研究部分,由第三章至第六章构成。第三章从认知基础层面定量刻画长春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化状况;第四、五章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构建基于景观本底视角、“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模型,并从数理分析、空间格局及关联格局三大方面归纳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规律与特征;第六章结合PCP模型与ERS模型综合评估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对其演化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仿真模型预测2030年城市多情景模拟下生态系统韧性状况。第三部分:应用与结论部分,由第七章与第八章构成。第七章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总结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生态韧性优化原则及景观格局视角“斑块-廊道-基底”空间优化途径,从中心城区、市区双视角及多尺度网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落实等四个方面提出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与讨论部分,着重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分析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及不足进行相关展望。研究发现:(1)1985-2015年,长春市建设用地的大幅扩张造成了生态用地不断压缩,加剧了自然生态景观向人文景观的转换频度、速度与空间幅度;中心城区的蔓延式扩张日益威胁城市南部生态屏障,而重点镇区则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稳定性。(2)无论是基于景观本底视角,还是“风险-连通性-潜力”视角下的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均出现显着下降趋势;并呈“东高西低、南优北劣”地域空间格局,低韧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南部山谷平原及市区东部边缘区域,以大黑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区、其韧性水平整体较好;生态系统韧性具有“西冷东热”的关联格局特征。(3)长春市综合生态系统韧性水平长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且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呈现稳定的“东高西低”格局,高、低韧性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而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对生态系统所处相应的适应性循环阶段具有直接影响;多情景模拟显示出东北向及市区交通沿线将成为城市扩张主导方向,城市生态涵养区在建设用地扩张及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影响下,面临众多生态威胁、逐步成为长春市生态脆弱区及敏感区。(4)基于国内外生态韧性典型案例经验,确立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冗余性、多样性、多尺度网络连接性等原则,从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底”要素出发,提出了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主要途径;依据生态韧性优化原则与途径、长春市韧性演化状况,从中心城区及市区尺度提出绿地斑块设置、绿色廊道构建、生产生活绿色节能化、生态完整性保护等方面具体优化策略,并注重多尺度生态网络的连接作用,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提出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管理措施。(5)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受景观类型分布格局影响呈典型的异质性特征;生态系统是缓解或消除城市风险的重要途径;自然生态空间是生态系统韧性的贡献主体、人类活动强度对其产生负向作用;生态系统韧性与生态系统景观本底质量密切相关;多尺度的景观要素体系是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的重要途径。

徐建[8](2019)在《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植被构建与观赏植物多样性及美景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原生性杜鹃花大面积集中分布而享誉全球,有“地球彩带,杜鹃王国”之美誉。但多年来景区森林植被类型与空间分布格局不明,观赏植物组成、季相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不清,景观美景度特征不详,不利于景区科学规划与合理管理。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以森林群系为基本类型,以观赏植物多样性及物候特征为基本内容,通过系统性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揭示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美景度及空间分布特征,拟为景区科学规划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系统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主要包括“普底-金坡-噶木”、“九龙山”和“彝山湖”共3个片区。其中,以“普底”、“金坡”、“大草原(方家坪)”3个旅游点为核心景点,主要植被类型是以杜鹃属(Rhododendron)为主的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核心景点以外的其它片区则是以光皮桦等落叶树种为主的次生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中,斑块面积及比例最大的5类森林植被类型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林2466.83hm2(33%)、云贵鹅耳枥(Carpinus pubescens)林1864.45hm2(25%)、马缨杜鹃(Rh.delavayi)林1480.15hm2(20%)、露珠杜鹃(Rh.irroratum)林257.68hm2(3%)和长蕊杜鹃(Rh.stamineum)林150.82hm2(2%)共同构成了景区森林植被主体景观。而合计比例25%的马缨杜鹃林、露珠杜鹃林与长蕊杜鹃林则共同构成了“普底”、“金坡”、“大草原”、“噶木”为主的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特色森林植被景观。(2)三个片区中景观多样性指数(SHDI)“普底-金坡-噶木”主体片区>彝山湖片区>九龙山片区,“普底-金坡-噶木”主体片区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片区。其中,“普底-金坡-噶木”主体片区二级景观斑块密度最大的分别是光皮桦林、云贵鹅耳枥林和马缨杜鹃林。其中,马缨杜鹃、云贵鹅耳枥和露珠杜鹃斑块面积大且集中成片,连通性好,异质性低。九龙山片区二级景观斑块密度最大的分别是弃耕草丛、云贵鹅耳枥林、光皮桦林和蕨类草丛,各斑块连通性差,异质性高。彝山湖片区二级景观中斑块密度最大的分别是光皮桦林、马缨杜鹃林、弃耕草丛和云贵鹅耳枥林,各斑块连通性和异质性皆处中等水平。(3)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共有种子植物130科357属739种,其中观赏植物有83科166属302种,生活型多样性、形态多样性、色彩多样性和花期多样性等皆十分丰富。在以杜鹃花为特色观赏旅游资源的主导作用下,“普底”、“金坡”、“大草原”,“杜鹃花王”4个核心景区受旅游管理等人为干扰,基本上形成以马缨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桃叶杜鹃(Rh.annae)、大白杜鹃(Rh.decorum)和长蕊杜鹃等杜鹃属树种为绝对优势的亚高山干扰顶极森林群落。景区天然分布43种杜鹃属植物以及259种其它观赏植物,以不同花色、物候期等方式,分布于核心景区以杜鹃属树种为绝对优势的亚高山干扰顶极森林群落中,并与核心景区外其它区域以光皮桦、云贵鹅耳枥占绝对优势的次生性亚高山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一起,构建了景区复杂多样的森林景观格局。(4)根据景观美景度(SBE)评价:(1)非花期时,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的6个评价区美景度(SBE)值由高到底依次为,百里杜鹃湖>米底河>普底无花期>大草原改造后>金坡>杜鹃花王;(2)以观花为主(3-5月)各主体核心景区景观美景度从高到低顺序为:金坡景区>普底景区>杜鹃花王景区;(3)各景区花期景观美景度均高于无花期;(4)在无花期,各主体核心景区景观美景度从高到低顺序为:普底景区>金坡景区>杜鹃花王景区;(5)大草原景观提升前总体美景度(SBE)值为-26.03,景观提升后景观总体美景度值-14.56;景观美景度前后对比差异较大,提升效果明显。6个评价区中,“百里杜鹃湖”和“米底河”评价区均有水体,百里杜鹃湖区域杜鹃景观与湖区相隔较远,不能较好联合为一体,米底河杜鹃花分布特色性差,该2个评价区每年游客数量显着少于以没有水体景观而以杜鹃花为特色的“普底”、“金坡”、“杜鹃花王”3个评价区,也小于既有部分观花景观又有小型草甸的“大草原”评价区。花期各评价区游客数量表现为:金坡景区>普底景区>杜鹃花王景区,表明景观呈现给游览者的美景度元素中,人们旅游去向更倾向于杜鹃花美景度高的区域,景观资源管理与景观构建中应重视各评价区杜鹃花景观美景度提升,进而合理构建旅游布局。同时,也应尊重自然规律,适当调整林分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王中清[9](2019)在《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萌生现象是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最为常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也是除种子更新外,最常见的更新方式之一,它和实生更新一样是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植物萌生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植物萌生现象研究进展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对尖峰岭60 hm2大样地内的萌生植物(根据CTFS标准划分为分枝、萌条两种情况)调查和植物所在环境因子的数据分析,描述大样地内萌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萌生数量,探讨产生植物萌生现象的影响因素(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并分析萌生现象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旨在明确热带山地雨林60 hm2大样地内植物萌生现象的基本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找出影响植物萌生现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并在群落水平上探讨植物萌生现象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样地物种总个体数为439 676株,独立植株391 686株,29 103个萌条,18 887个分支,隶属62科155属290种植物。其中,具有萌生现象的个体总数为33 919株,占样地总个体数的7.7%;隶属58科142属260种,分别占大样地植物科、属、种的93.5%、91.6%、89.7%。样地不具有萌生现象的物种有30种,隶属27科25属,占样地物种总数的10.3%。根据美国CTFS样地建设标准:将植物的萌生划分为萌条、分支两种情况,具有萌条现象的物种共248种,隶属56个科135个属,分别占样地植物科、属、种的90.3%、87.1%、85.5%;具有分支现象的物种共237种,隶属55个科132个属,科、属、种分别占比88.7%、85.2%、81.7%。整个样地中,茜草科九节属、樟科新木姜子属和厚壳桂属的物种萌生比例高。大样地中萌生个体数最多的物种依次是九节(Psychotria rubra)(2 423)、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2 317)、卵叶新木姜(Neolitsea ovatifolia)(1 724)、钟萼粗叶木(Lasianthus)(1 556)、钮子果(Ardisia virens)(1 477);物种萌生率依次是钟萼粗叶木(25.17%)、卵叶新木姜(23.10%)、九节(16.02%)、厚壳桂(13.78%)、钮子果(13.65%)。除厚壳桂、尖峰岭锥(Castanopsis jianfenglingensis)外,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变化的影响均未超过0.05。(2)植物萌生现象的产生受到植物竞争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邻体竞争因素:在距离萌生植株3-10 m范围内,邻体的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对植物萌生现象的产生有显着影响,该过程是一个非随机的过程。环境因素:在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土壤p H值、海拔、坡度、凹凸度中,样地分支率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相关性最高(P<0.001,R=0.087),此外,样地萌条率同样与地形因子中的海拔因子相关性最高(P<0.001,R=0.220)。这从植物分支现象的空间分布图也可以看出来,即植物分支在山脊地区呈现分布密度更高,在沟谷地带则分布较少。因此海拔是影响植物萌生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3)在60 hm2样地内的1500个20 m×20 m样方水平,存在萌生现象的物种数量占样方物种丰富度的比例介于1.89%-66.1%之间,平均值为12.13%。萌生物种丰富度比例与样方水平物种丰富度(R2=0.03,P<0.001)、香农威尔指数(R2=0.026,P<0.001)、辛普森指数(R2=0.026,P<0.001)以及皮卢均匀度指数(R2=0.01,P<0.001)之间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样方水平萌生植株数量占样方总植株数量的比例介于4.56%-35.48%之间,平均值18.12%。萌生植株数量占样方总植株数量的比例与样方物种丰富度(R2=0.09,P<0.001)、香农威尔指数(R2=0.035,P<0.001)、辛普森指数(R2=0.027,P<0.001)之间均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皮卢均匀度指数(R2=0.003,P=0.04)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因此,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萌生树种在群落中占据着重要的生态位,萌生现象是与邻体植物相互竞争以及植物对环境因子长期适应的结果,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陆宇菲[10](2019)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湿地与海洋、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圈,是集水、土壤、气候等地理要素与生物要素为一体的环境贡献者。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孕育了上千种的动植物,其中包括两百多种的鸟禽类,是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而辽河口湿地作为我国数量不多的河口湿地,由于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及当地围湖造田、水产养殖及化工生产等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辽河口湿地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本文意在从法律角度出发,探究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并有针对性的从立法体系、立法内容、法律制度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应对之道。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该篇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及主要想要研究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湿地及辽河口湿地进行了概括性介绍,简述了中国湿地立法进程及辽河口湿地立法及管理现状;第三章从辽河口湿地立法体系、立法内容、法律制度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阻碍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日本、鄱阳湖湿地及七里海湿地的先进经验及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第五章从问题出发探讨了对于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完善建议。本文中心论题明确,即通过立法手段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内容、制度和管理体制,以求改善辽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长路漫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长路漫漫(论文提纲范文)

(3)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法
        1.3.2 地信分析法
        1.3.3 综合评价法
        1.3.4 数学模型法
    1.4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生态空间
        2.1.2 生态网络
        2.1.3 空间格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生态空间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复杂网络理论
    2.3 生态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2.3.1 生态空间格局识别研究进展
        2.3.2 生态空间格局评价研究进展
        2.3.3 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研究进展
        2.3.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巢湖市生态空间现状分析
    3.1 生态空间详细解读
        3.1.1 生态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3.1.2 生态空间的主要特性
    3.2 巢湖市基本概况
        3.2.1 区位优势明显,地理条件优越
        3.2.2 城市发展繁荣,经济增长稳定
        3.2.3 历史文化悠久,特色景观丰富
        3.2.4 自然资源富饶,生态基底良好
    3.3 巢湖市生态空间发展现状
        3.3.1 环境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安全面临威胁
        3.3.2 城乡生产建设活动活跃,生态空间遭受挤压
        3.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生境质量持续下降
        3.3.4 城市基本生态框架犹存,生态保护压力空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识别
    4.1 生态空间格局识别思路
    4.2 生态面源识别
        4.2.1 生态面源分类提取
        4.2.2 生态面源分布特征分析
    4.3 生态节点识别
        4.3.1 生态节点筛选
        4.3.2 生态节点分布特征分析
    4.4 生态廊道识别
        4.4.1 生态阻力面构建
        4.4.2 潜在生态廊道识别与主要生态廊道提取
        4.4.3 生态廊道宽度分析
        4.4.4 生态廊道分布特征分析
    4.5 生态空间格局总体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评价
    5.1 生态空间格局评价思路
    5.2 生态面源评价
        5.2.1 评价因子选择
        5.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2.3 单因子生态重要度分析
        5.2.4 生态面源评价结果与重要度等级划分
        5.2.5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3 生态节点评价
        5.3.1 拓扑网络构建
        5.3.2 生态节点重要度评价模型构建
        5.3.3 生态节点评价结果与重要度等级划分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生态廊道评价
        5.4.1 生态网络稳定性分析
        5.4.2 生态廊道重要度引力模型构建
        5.4.3 生态廊道评价结果与重要度等级划分
        5.4.4 评价结果分析
    5.5 生态空间格局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5.1 总体特征——“一环两带贯四区,一核九点串多廊”
        5.5.2 问题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优化措施与管控策略
    6.1 优化管控原则与目标
        6.1.1 优化管控原则
        6.1.2 优化管控目标
    6.2 优化措施
        6.2.1 生态面源优化——实行分类优化
        6.2.2 生态节点优化——平衡节点分布
        6.2.3 生态廊道优化——加强廊道流通
        6.2.4 优化总结
    6.3 管控策略
        6.3.1 管控需求分析
        6.3.2 具体管控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巢湖市生态面源重要度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2 节点连接关系代码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水生态健康面临的巨大威胁
        1.1.2 湿地价值的重新认识
        1.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1.4.1 研究区位
        1.4.2 湿地水资源情况
        1.4.3 湿地动植物资源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的概念的解读
    2.1 湿地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特点
        2.1.3 湿地的类型
        2.1.4 湿地的价值
    2.2 城市公园
        2.2.1 城市公园的概念
        2.2.2 城市公园的功能
    2.3 城市湿地公园
        2.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3 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水景公园的区别
    2.4 生态恢复
    2.5 水生态恢复
        2.5.1 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2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3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内容
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
    3.1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可行性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3.1.2 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3.1.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3.1.4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3.1.5 生态美学理论
    3.2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技术
        3.2.1 生态驳岸技术
        3.2.2 人工湿地技术
        3.2.3 人工生态浮岛技术
        3.2.4 水生动物技术
        3.2.5 生态拦截技术
        3.2.6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3.3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实践
        3.3.1 水系梳理
        3.3.2 水质净化
        3.3.3 水生态的维护
        3.3.4 水景观的打造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1.1 案例概况
        4.1.2 建设前的现状条件
        4.1.3 功能分区
        4.1.4 案例借鉴
    4.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4.2.1 案例概况
        4.2.2 案例借鉴
    4.3 成都活水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总体设计
        4.3.3 案例特色
        4.3.4 案例小结
    4.4 陕西渭柳城市湿地公园
        4.4.1 案例概况
        4.4.2 总体规划
        4.4.3 案例借鉴
    4.5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4.5.1 案例概况
        4.5.2 案例借鉴
        4.5.3 案例小结
    4.6 伦敦湿地公园
        4.6.1 案例概况
        4.6.2 案例借鉴
    4.7 小结
5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
    5.1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目标
    5.2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原则
        5.2.1 尊重自然原则
        5.2.2 因地制宜原则
        5.2.3 总体规划原则
        5.2.4 人工适当干预原则
        5.2.5 合理利用原则
    5.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策略
        5.3.1 分级分区规划策略
        5.3.2 水系恢复策略
        5.3.3 水质的恢复策略
        5.3.4 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3.5 水景观营造策略
6 湖北武汉市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自然条件
        6.1.3 水文条件
        6.1.4 周边交通
        6.1.5 生物资源
        6.1.6 上位规划
    6.2 场地分析
        6.2.1 现状用地分析
        6.2.2 现状植被分析
        6.2.3 现状交通分析
        6.2.4 现状水文分析
        6.2.5 现状问题总结
        6.2.6 生态敏感性分析
    6.3 愿景与策略
        6.3.1 规划定位
        6.3.2 规划目标
        6.3.3 规划原则
        6.3.4 规划策略
    6.4 总体设计
        6.4.1 总平面图
        6.4.2 鸟瞰图
        6.4.3 功能分区
        6.4.4 景观结构
    6.5 分区设计
        6.5.1 管理服务区
        6.5.2 生态游览区
        6.5.3 湿地生态展示区
        6.5.4 湿地核心保护区
    6.6 专项设计
        6.6.1 水生态恢复专项
        6.6.2 竖向专项
        6.6.3 栖息地规划
        6.6.4 植物规划
        6.6.5 道路设计
        6.6.6 游线设计
        6.6.7 服务设施规划
        6.6.8 标识系统规划
        6.6.9 照明规划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5)植物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2 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论证基础
    2.1 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规制的关系
        2.1.1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关系的历史演进
        2.1.2 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规制的统一性
    2.2 品种权与品种权许可的内涵分析
        2.2.1 品种权的源流与特殊性
        2.2.2 品种权许可的内涵及分类
        2.2.3 品种权许可利益关系的梳理
    2.3 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理论依据
        2.3.1 权利限制理论
        2.3.2 利益平衡理论
        2.3.3 市场竞争理论
    2.4 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基本分析框架
        2.4.1 界定品种权许可的相关市场
        2.4.2 确定品种权许可各方的关系
        2.4.3 认定品种权经营者的市场支配地位
        2.4.4 判定品种权许可对竞争的实质性损害
        2.4.5 评估品种权许可中的“关键设施”
3 域外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实践考察
    3.1 域外品种权许可中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规制
        3.1.1 价格和产量限制的反垄断规制
        3.1.2 交叉许可的反垄断规制
        3.1.3 回馈授权条款的反垄断规制
        3.1.4 不质疑条款的反垄断规制
        3.1.5 育种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的反垄断规制
    3.2 域外品种权许可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规制
        3.2.1 拒绝许可品种权的反垄断规制
        3.2.2 搭售行为及其反垄断规制
        3.2.3 差别待遇行为及其反垄断规制
4 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现状考察
    4.1 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制度现状
        4.1.1 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制
        4.1.2 品种权法律制度的规制
        4.1.3 其他法律制度的规制
    4.2 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存在的问题
        4.2.1 易与反垄断农业豁免制度混淆
        4.2.2 垄断行为认定方法不明晰
        4.2.3 反垄断规制实施救济不力
5 我国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完善
    5.1 厘清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理念与模式
        5.1.1 明晰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理念
        5.1.2 明确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模式
    5.2 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规制的立法优化
        5.2.1 完善品种权许可法律制度
        5.2.2 制定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指南
    5.3 基于品种权反垄断强制许可的行政优化
        5.3.1 将“反垄断”作为强制许可的事由
        5.3.2 完善品种权强制许可程序
    5.4 品种权许可反垄断诉讼的司法优化
        5.4.1 拓宽反垄断私人诉讼适用范围
        5.4.2 健全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课题参与情况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活动及获奖情况
致谢

(6)中国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必要性
    第一节 海洋保护区的界定
        一、海洋保护区的定义辨析
        二、海洋保护区的类型探析
        三、海洋保护区的价值分析
    第二节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实践必要性
        一、南海海域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二、南海海域存在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开发问题
        三、南海海域的划界争议阻碍了保护南海的国际合作
第二章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基础
    第一节 海洋保护区实践的主要模式
        一、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洋保护区模式
        二、完全位于公海的海洋保护区模式
        三、涉及公海及其他海域的海洋保护区模式
    第二节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国际法基础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半闭海沿海国有义务保全海洋环境
        二、《生物多样性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建设保护区系统
        三、《鱼类种群协定》规定缔约国应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保全环境
    第三节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区域合作基础
        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在海洋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南海行为准则》寻求在南海海域达成最广泛共识
        三、《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强调海洋保护合作
    第四节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国内法基础
        一、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了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条件
        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了应当划定自然保护区
        三、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关于海洋保护区的国内立法
第三章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经验借鉴:地中海派拉格斯保护区
    第一节 相关海域存在共性为经验借鉴提供基础
        一、南海和地中海在地理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
        二、南海和地中海在国际义务方面存在相似性
        三、南海和地中海均存在海域划界的法律争议
    第二节 派拉格斯保护区建设中的制度优势与积极经验
        一、构建了“综合—分立”的双层级海洋保护制度
        二、形成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
        三、发行了普及保护区建设的多语种保护区宣传册
    第三节 经验借鉴需谨慎考察派拉格斯保护区的不足之处
        一、参与保护区建设的国家数量较少
        二、海洋保护区的管理文书执行性不强
        三、海洋保护区秘书处的管理人员不足
第四章 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建议与设想
    第一节 借鉴“综合—分立”的双层级海洋保护制度
        一、区分“一般海洋”和“争议海域”两类海洋保护区
        二、设置“权利保留条款”以便吸引更多国家达成共识
        三、设立专门的海洋保护区监管机构以便落实制度执行
    第二节 完善海洋保护区制度的经济与环保配套机制
        一、建立具有海洋特色的经济发展机制
        二、在南海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三、综合运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四、综合运用污水应急处理机制
    第三节 通过多元化方式巩固和推进南海国际合作
        一、推动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助力南海保护区的国际合作
        二、建立包含沿海各国专业人士的常设保护区秘书处
        三、构建国际化、多元化参与合作的资金及管理交流模式
        四、建立南海周边国家的多语言数据库以交流生物多样性信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传统数理统计
        二、土地利用及景观指数分析
        三、空间分析模型
        四、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CA-Markov模型)
        五、数理模型构建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一、城市安全与城市生态安全
        二、韧性与城市韧性
        三、生态系统脆弱性与生态系统韧性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四、景观生态学尺度理论
        五、景观生态学斑块动态理论
        六、适应性循环理论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多情景模拟
        二、城市生态安全与城市生态韧性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长春市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化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区位概况
        二、自然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长春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
        一、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
        二、长春市土地利用的转移状况
        三、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
    第三节 长春市建设用地及生态用地变化
        一、长春市建设用地变化
        二、长春市生态用地变化
    第四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过程
        一、景观类型水平
        二、区域景观水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景观本底的生态系统韧性
    第一节 基于景观本底的城市生态韧性模型构建方法
        一、模型构建思路与方法
        二、相关测度方法
    第二节 城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一、生境质量数理特征
        二、生境质量空间格局
        三、生境质量空间关联格局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时空演化特征
        一、多样性时空演化
        二、多样性空间关联格局
    第四节 长春市典型变化区样带分析
        一、城市扩张样带
        二、山脉样带
        三、水域样带
        四、交通样带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水平与空间分析
        一、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二、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三、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格局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风险-连通性-潜力”的生态系统韧性
    第一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二、模型构建相关方法
        三、生态系统韧性模型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风险时空演变特征
        一、生态系统风险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风险空间特征
        三、生态系统风险关联特征
    第三节 生态系统连通性
        一、生态系统连通性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分布格局
        三、生态系统连通性空间关联格局
    第四节 生态系统潜力
        一、生态系统潜力数理特征
        二、生态系统潜力空间格局特征
        三、生态系统潜力空间关联格局特征
    第五节 “风险-连通性-潜力”框架下的生态系统韧性
        一、生态系统韧性水平
        二、生态系统韧性空间格局
        三、生态系统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尺度效应特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综合评估
        一、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水平
        二、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格局
        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韧性空间关联特征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的适应性阶段分析
        五、生态系统韧性-夜间灯光耦合度分析
    第二节 生态系统韧性格局多情景模拟
        一、多情景模拟设定
        二、多情景模拟土地利用分析
        三、多情景模拟生态系统韧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春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策略
    第一节 生态韧性的经验
        一、国外生态韧性案例
        二、国内生态韧性案例
        三、国内外生态韧性优化策略总结
        四、城市生态系统韧性格局优化原则与途径
    第二节 长春市景观格局与城市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一、中心城区生态韧性优化
        二、市区生态韧性空间优化
        三、整体生态韧性优化-多尺度生态网络格局构建
        四、国土空间规划助推生态系统韧性优化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特色与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植被构建与观赏植物多样性及美景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景观植被构建研究进展
        1.2.1 景观植被构建
        1.2.2 景区植被群落研究进展
    1.3 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国外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研究现状
        1.3.2 国内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3.3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观赏植物研究现状
    1.4 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
        1.4.1 美景度国外研究进展
        1.4.2 美景度国内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主要研究内容
        3.1.1 景区植被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
        3.1.2 景区观赏植物多样性研究
        3.1.3 景区主要景观因子美景度评价
    3.2 研究方法
        3.2.1 景区景观植被研究方法
        3.2.2 景区观赏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方法
        3.2.3 景区景观美景度(SBE)评价研究方法
    3.3 技术路线
4 景区景观植被类型与空间格局分析
    4.1 景区景观植被划分及景观植被指数分析
        4.1.1 景区景观植被类型划分
        4.1.2 景区景观植被指数因子分析
    4.2 景区杜鹃群落格局、多样性组成及趋势分析
        4.2.1 景区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4.2.2 景区群落各层次多样性组成分析
        4.2.3 景区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4.2.4 景区杜鹃群落演替趋势分析
5 景区观赏植物多样性分析
    5.1 景区观赏植物生活型多样性
    5.2 景区观赏植物形态多样性
        5.2.1 观叶植物叶形多样性
        5.2.2 观花植物花形多样性
        5.2.3 观果植物果形多样性
    5.3 景区观赏植物色彩多样性
        5.3.1 观花色植物花色多样性
        5.3.2 观叶色植物叶色多样性
        5.3.3 观枝色植物枝干色彩多样性
        5.3.4 观果色植物果色多样性
    5.4 景区观赏植物花期多样性
6 景区美景度评价
    6.1 参与评价人员组成
    6.2 景区各景点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6.2.1 景区各景点评价美景度评价初步数据及分析
        6.2.2 景区美景度(SBE)计算结果与分析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1.1 景区景观植被构建现状
        7.1.2 景区观赏植物多样性现状
        7.1.3 景区美景度评价结论
    7.2 讨论
        7.2.1 景区景观植被演替趋势讨论
        7.2.2 景区景观美景度提升讨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景区白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表2 景区红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表3 景区黄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表4 景区蓝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表5 景区绿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表6 景区紫色花系观赏花期
附录I 景区观赏植物观赏特性名录

(9)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萌生更新的机制分类
        1.2.2 萌生更新的研究现状
        1.2.3 萌生的生态学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全年温度特征
        2.1.3 尖峰岭地区土壤特征
        2.1.4 尖峰岭地区的植被特征
        2.1.5 尖峰岭地区系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方法
        2.2.3 萌生数据的复查与核实
        2.2.4 样地地形种类的划分
        2.2.5 植物萌生现象的划分
        2.2.6 萌生能力的判定
        2.2.7 萌生的数量统计
        2.2.8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萌生植物数量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地概况、样地建设与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样地内萌生物种的基本情况
        3.2.2 样地萌生植株优势种的萌生能力
        3.2.3 萌生现象对物种重要值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尖峰岭大样地萌生物种的基本特征
        3.3.2 萌生植物的萌生策略选择
        3.3.3 萌生现象与物种重要值
        3.3.4 萌生树种在其所在群落中的贡献
第四章 萌生植物个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地概况、样地建设与调查方法
        4.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
        4.2.1 植物萌生现象在样地中的空间分布
        4.2.2 萌生的影响因素
    4.3 讨论
        4.3.1 萌生现象的邻体影响因素——萌生植物的邻体物种丰富度和植株密度的影响
        4.3.2 萌生现象的环境影响因素——萌生现象同海拔因子呈现显着相关
第五章 萌生植物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地概要、样地建设标准以及样地调查方法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尖峰岭60公顷大样地群落多样性与萌生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5.2.2 尖峰岭60公顷大样地萌生物种多度与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尖峰岭萌生树种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5.3.2 古田山样地与尖峰岭样地关于萌生物种多样性同群落多样性的比较
        5.3.3 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植物萌生现象对群落多样性影响具有区别的原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尖峰岭萌生植物的数量特征与萌生策略选择
        6.1.2 萌生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6.1.3 萌生现象在群落水平上的表现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概述
    2.1 湿地内涵
    2.2 湿地类型
    2.3 中国湿地立法进程
    2.4 辽河口湿地基本概况
    2.5 辽河口湿地立法及管理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
    3.1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3.1.1 辽河口湿地生态缺乏上位法保护
        3.1.2 地方性法规对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缺乏具体引导
    3.2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立法内容缺失
        3.2.1 立法内容中缺乏对水禽的具体保护
        3.2.2 湿地石油管理工作缺乏立法上的引导
    3.3 辽河口湿地现有法律制度模糊
        3.3.1 辽河口湿地权属制度不明确
        3.3.2 辽河口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欠缺
        3.3.3 辽河口湿地缺乏相应的公众参与制度
    3.4 滞后的管理体制阻碍辽河口湿地生态发展
        3.4.1 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3.4.2 辽河口湿地的管理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3.4.3 现有管理能力与辽河口湿地所需不符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湿地生态保护的经验介绍及借鉴
    4.1 国外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
        4.1.1 美国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分析
        4.1.2 日本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分析
        4.1.3 国外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
    4.2 国内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
        4.2.1 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
        4.2.2 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
        4.2.3 国内湿地生态保护对辽河口湿地的借鉴意义
    4.3 本章小结
5 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
    5.1 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体系
        5.1.1 制定全国性湿地保护法律
        5.1.2 完善《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
    5.2 辽河口湿地立法内容的补充建议
        5.2.1 建议增加水禽及栖息地保护措施
        5.2.2 建议增加湿地石油环境安全规范
    5.3 健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5.3.1 明确辽河口湿地资源产权制度
        5.3.2 完善辽河口湿地生态补偿制度
        5.3.3 为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5.4 健全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
        5.4.1 探索“大环保”背景下湿地管理新模式
        5.4.2 明确辽河口湿地管理职责划分
        5.4.3 提高辽河口湿地的管理能力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长路漫漫(论文参考文献)

  • [1]在红色种子的田野中深耕细耙——宏大主题议论文“大小我”融合的纵横结合论证法[J]. 张宗方,张悦群.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26)
  • [2]中国国家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D]. 周思聪. 广西大学, 2021
  • [3]巢湖市生态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管控研究[D]. 纪孝宇.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2)
  • [4]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D]. 赵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植物品种权许可的反垄断规制[D]. 冉光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中国南海建设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分析[D]. 杨淑涵.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基于景观格局视角的长春市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与优化研究[D]. 白立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景观植被构建与观赏植物多样性及美景度研究[D]. 徐建. 贵州大学, 2019(05)
  • [9]尖峰岭大样地植物萌生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王中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10]辽河口湿地生态保护法律对策研究[D]. 陆宇菲.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保护生物多样性任重道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