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小学英语》(加盟)系列教材

《剑桥小学英语》(加盟)系列教材

一、《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系列教材(论文文献综述)

李盈[1](2021)在《小学英语复习课优化设计研究 ——以PEP小学英语Recycle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曹晓丽[2](2021)在《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小学英语文木可读性评测模型构建》文中提出

孔令莹[3](2021)在《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绘本以精美的图画、精巧的文字和精彩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已经成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然而,在鼓励英语绘本进课堂的同时,如何有效发挥英语绘本的情境优势成为一线教师的一大挑战。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来源于情境,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这与英语绘本蕴含的情境性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情境认知理论为依托,研究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天津市H小学六年级E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探析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将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融入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全过程,构建了情境感知、情境体验、情境演绎、情境反思的教学模式。然后,根据实施效果,结合课堂观察记录和师生访谈结果,借助SPSS对前、后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进行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最后,本文结合行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学反思,从英语绘本选择、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和教学评价开展四个方面,为今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张磊[4](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认为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徐飞羿[5](2021)在《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通平台上的剑桥KET微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各级教育部门也积极参与到微课平台和微课资源的建设上来。然而在新冠疫情期间,仍然暴露出了线上教学中学生管理、在线互动、作业反馈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形成有效的微课教学策略,丰富英语线上教学资源,改善线上教学实践,促进笔者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笔者翻阅大量文献,在深入分析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为理论基础,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展开了近一年的微课设计和应用的行动研究。本次行动研究主要回答:(1)在专业线上教学平台制作微课的方法和步骤。(2)在专业教学平台上,实施微课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在线互动、作业反馈的策略。(3)此次行动研究中,KET微课的设计和应用的效果。通过本次行动研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微课,最终形成了KET电子课程,并探索出了一系列微课设计和应用的方法和策略。本次行动研究的效果分析表明: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平台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微课设计和应用有助于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并且能够使得翻转课堂得以实现。

谭佳[6](2021)在《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教育国际化这一背景之下,基础教育国际化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海外国际学校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逐渐走出国门,开始在国外创办国际学校。通过对英国海外国际学校的办学研究,有利于我国借鉴英国海外办学经验,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创办受全球认可的海外国际学校。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研究缘由、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第二章为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至“二战”的萌芽期;“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崛起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繁荣期。一方面,本章对三个阶段的英国海外国际学校发展的特点与影响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为第五章研究英国海外国际学校的发展动向奠定基础。第三章为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运作方式。本章选取惠林顿国际学校和吉隆坡英国国际学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招聘这三个方面,探讨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运作方式。第四章为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本章研究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介绍私立学校评估督查机构、英国国际学校理事会这两个主要的质量监督与保障机构,及其各自的质量监督与保障标准,《英国海外学校标准》与《COBIS“赞助人认证与合规性”标准》。从中总结出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的三大特点,分别为灵活性、专业性、服务性。第五章为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问题与发展动向。本章在前四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问题:教师资源短缺;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文化冲击;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此外,归纳出英国海外国际学校的发展动向:政府加强对海外国际学校的监督,保障办学自主权;加强英语在海外国际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扩大英国文化输出;加强与东道国教育集团合作,商业化特征更加显着。最后,第六章是启示部分。本文通过归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发展现状,分析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对我国的影响,帮助我们辩证地看待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并为我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提供借鉴与启示。

魏华冰[7](2020)在《《快乐的熊氏一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基于英文传记《快乐的熊氏一家》的汉译实践,运用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着重探讨该传记中信息型文本的翻译难点及相应策略,希望为后来的相关翻译提供参考。传记兼具纪实性和文学性的特征,但纪实性是《快乐的熊氏一家》最典型的特征,该书的文本类型也以信息型为主。根据文本类型理论,文本类型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由于信息型文本注重内容和信息的传达,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以目的语为导向,以真实性、完整性和流畅性为原则。为了还原信息真实性,对原文中部分着作名、名人姓名等的翻译,译者采用了仔细查证,遵照史实的方法,对文中直接从中文文章引用的段落的翻译,译者则找出了原中文文章并将其原始语句摘录于译文;为了还原信息完整性,对于文中部分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外国人名以及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译者采用了增译及加注的办法;为了还原信息的流畅性,对部分双语文本的翻译,译者采用了减译的方法,对原文本一些句式结构复杂的句子采用了增译、减译、转译、重组等方法。

崔秀兰[8](2019)在《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钱乘旦在《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是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在英国人的民族性格中,有着鲜明的特质,保守中内蕴着开拓、进取,有敢为天下先的霸气;开拓中坚守着渐进,有顺应潮流的稳健。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决定着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发展。因此,在传统与变革中,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循着本国历史的连续性和现实世界的可能性,沿着一条开拓、渐进、稳健的路径向前发展。同时,在卓越教师的“教师专业标准”“校本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卓越教育无处不在”等方面引领世界。二战后70多年来,英国卓越教师从理念上的价值追求走向课堂、走向教学实践,卓越教师的内涵和意义不断丰富发展,引领世界卓越教师培养的方向。因此,本文基于长期以来对我国特级教师,即中国卓越教师的关注,进而从比较的视野追寻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发展变迁,从政策文本分析出发,对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出台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价值变迁、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不仅探问源头,回眸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社会历史根基,而且问道求索,审视英国乃至世界的现实发展状况,同时关注政策制定的政治变革、经济需求、文化传承、教育思潮、改革诉求等社会发展背景,进而研究探索思考、总结、归纳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特征。其特征具体来讲,主要是第一,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的历程是英国人追求卓越的过程;第二,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过程中有一条隐形的人文主义教育主线;第三,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发展与英国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第四,二战后英国卓越教育政策是在传承、发展、批判、反思、创新和超越中不断地渐进式发展,绵延向前,引领世界。同时,本文还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探问中国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希望得到对我国卓越教师政策的深刻启示和有益借鉴,努力践行比较教育家贝雷迪(G.Z.F.Bereday)的观点:“从认识别人而得到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文献综述阅读和研究了国内外对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研究现状,主要是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内涵、标准、评价和问题对策等内容进行文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第二章分析了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之间的联系。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耗尽了大英帝国国力,特别是二战后,英国从世界帝国的顶峰跌落,由英帝国变成英联邦。丢掉帝国并不情愿,英国人不断努力变革,因此英国虽然衰落却并不落后,仍然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教育方面,首先,追求卓越是二战后英国教育变革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探索。其次,教师专业主义盛行。第三,二战后工党的“社会民主主义”、撒切尔等保守党的“新自由主义”、布莱尔新工党的“第三条道路”、卡梅伦一克莱格联合政府的兼顾公平与卓越的执政理念,都是影响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背景。第三章梳理了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历程,并对代表性文本。按时间顺序进行述要,主要是对:1945-1979年萌芽期的《詹姆斯报告》、1979-2016年形成期的《高级技能教师计划》《高级技能教师标准》、2006-2015年发展期的《优秀教师计划》《优秀教师标准》、2011年《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杰出教师标准》和2016-2019年深化期的《卓越教育无处不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叙述和简要分析。第四章探讨了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过程、积极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对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贡献,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其中,第一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过程中实现的变革期盼,主要包括政策实施主体获得了政策保障、政策实施取得较快进展。第二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获得的积极成效,包括优化了教师结构、提高了教师效能和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第三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反应的现实诉求,包括标准与职责的问题、资金与管理的问题和计划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等。第五章阐述了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我国培养卓越教师、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启示。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主要有:以法律政策为机制保障、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取向、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以校本培训为精准模式、以评估问责为促进手段等。第二部分总结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和借鉴:“教育优先”的国家战略不是口号是行动、“卓越教师计划2.0”缩小政策和实施的落差、“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的前瞻性设计与“教师幸福感”的卓越教师政策吸引和防止基层“政策失灵”的中国特色卓越教师政策的研制等,旨在积极努力地探寻我国卓越教师培养的成功机制与路径。

区少铨(Au Siu chuan)[9](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徐鑫[10](2019)在《武汉市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洪山区某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全球各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英语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语言,不仅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同时也受到非英语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在我国,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点,影响着学生后续阶段的英语学习,怎样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极性,这是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游戏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相当一部分的小学已经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游戏教学使得课堂秩序混乱、游戏效率低下、参与人数少等现象时常发生。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洪山区G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游戏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对英语游戏教学的特征进行分析,基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相关原则,提出了具体的英语教学案例,设计出符合三年级学生发展的游戏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践研究,对游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式进行了探索。通过后测问卷以及单元测试成绩来验证实施游戏教学后的效果,最后通过结论提出实施游戏教学的对策,以期能够为小学一线英语教师的游戏教学提供参考。本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分析游戏教学的优势和劣势,界定英语游戏教学概念,参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肯普的教学设计理论。第二部分通过访谈与课堂观察的方法调查了武汉市洪山区G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第三部分是实践教学案例设计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英语游戏教学的特点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相关因素分析,根据肯普的教学设计理念,结合外研社剑桥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本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生理发展特点,设计出符合当下英语课堂的词汇句型、歌曲教学、故事等教学案例,对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通过对后测问卷以及单元试卷进行检测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论文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师缺乏对游戏教学的专业认识,因此缺乏专业的游戏教学案例设计,游戏的设计与学生的发展不符合,游戏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笔者基于此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游戏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改善评价方法。这些优化策略能够促使小学英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游戏教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素养,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得到共同的发展。

二、《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系列教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系列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3)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设计
二、情境认知理论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一)情境认知理论
    (二)情境认知视域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
三、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绘本选择方面:盲目性较高
    (二)教学目标方面:工具性突出
    (三)教学过程方面:割裂性较强
    (四)教学评价方面:单一性明显
四、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一)绘本选择方面:注重合理性
    (二)教学目标方面:突出全面性
    (三)教学过程方面:关注整体性
    (四)教学评价方面:体现多元化
五、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六、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效果分析
    (一)前、后测试卷分析
    (二)师生访谈记录分析
七、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反思
    (一)研究结果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运用史料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教学重建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一、重视师资训练
        二、教师薪俸微薄
        三、请愿罢教迭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一、学生费用高昂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一、改订教学科目
        二、教学设施匮乏
        三、教师薪俸微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一、国立东北大学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四、私立辽东学院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一、招生与就业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三、教师管理办法
        四、教师薪俸低微
        五、教学设施不足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一、“六二”罢课斗争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一、民众教育馆
        二、图书馆
        三、民众学校
        四、其他机构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一、识字教育
        二、电化教育
        三、其他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通平台上的剑桥KET微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2.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Current research on micro-courses at home and abroad
        2.1.1 Current research on micro-courses abroad
        2.1.2 Current research on micro-courses at home
    2.2 Current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at home and abroad
        2.2.1 Current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abroad
        2.2.2 Current research on flipped classroom at home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Old ver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3.2 New ver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participants
    4.3 Research methods
        4.3.1 Action research
        4.3.2 Literature analysis
        4.3.3 Interview
        4.3.4 Research journal
Chapter Five Research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5.1 Problem discovery and diagnosis
        5.1.1 Problem discovery
        5.1.2 Problem diagnosis
    5.2 Overall action plans
    5.3 Research schedule
    5.4 First cycle of action research
        5.4.1 Action plan
        5.4.2 Action implementation
        5.4.3 Reflection
    5.5 Second cycle of the action research
        5.5.1 Action plan
        5.5.2 Action implementation
        5.5.3 Reflection
    5.6 Third cycle of the action research
        5.6.1 Action plan
        5.6.2 Action implementation
        5.6.3 Reflection
        5.6.4 Promo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5.7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interview
        5.7.1 Methods and procedures of the interview
        5.7.2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results
        6.1.1 Micro-courses design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6.1.2 Strategies of student management,online interaction,and homework feedback
        6.1.3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KET micro-courses
    6.3 Limitations
    6.4 Further studies
Bibliography
Appendixes
    Appendix Ⅰ访谈原始记录摘要
    Appendix Ⅱ KET 相关信息介绍
    Appendix Ⅲ 学习通平台KET微课相关展示
    Appendix Ⅳ 研究日记

(6)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海外国际学校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英国海外办学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
        1.1.3 我国基础教育走向世界可借鉴英国国际学校经验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国际学校的定义
        1.3.2 国际学校的分类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发展历程
    2.1 19 世纪至“二战”前的萌芽期
    2.2 “二战”后至20 世纪80 年代末的崛起期
    2.3 20 世纪80 年代末至今的繁荣期
第3章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运作方式
    3.1 案例研究对象
        3.1.1 惠灵顿国际学校
        3.1.2 吉隆坡英国国际学校
    3.2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运作方式
        3.2.1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办学理念
        3.2.2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
        3.2.3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教师招聘
第4章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的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
    4.1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的背景
    4.2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的机构
        4.2.1 私立学校评估督查机构
        4.2.2 英国国际学校理事会
    4.3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质量监督与保障的标准
        4.3.1 《英国海外学校标准》
        4.3.2 《COBIS“赞助人认证与合规性”标准》
    4.4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质量监督与保障的特点
        4.4.1 灵活性
        4.4.2 专业性
        4.4.3 服务性
第5章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问题与发展动向
    5.1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 教师资源短缺
        5.1.2 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文化冲击
        5.1.3 缺乏足够的办学自主权
    5.2 英国海外国际学校办学的发展动向
        5.2.1 政府加强对海外国际学校的监督,保障办学自主权
        5.2.2 加强英语在海外国际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扩大英国文化输出
        5.2.3 加强与东道国教育集团合作,商业化特征更加显着
第6章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启示
    6.1 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去”的发展现状
        6.1.1 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支持和保障我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
        6.1.2 办学主体收购学校,中国品牌加快基础教育海外扩张
        6.1.3 开办海外国际学校从试点运营到正式运营
    6.2 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办学对我国基础教育“走出去”的启示
        6.2.1 加强政府监管与多方合作
        6.2.2 加强国际教师队伍的建设
        6.2.3 因地制宜地开发国际认可的课程
        6.2.4 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快乐的熊氏一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Diana Yeh
        1.1.2 Introduction to The Happy Hsiungs
        1.1.3 Stylistic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Happy Hsiungs as a Biography
    1.2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1.2.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Report
        1.2.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2.1.1 Background Study of the Source Text
        2.1.2 Similar Texts Translation Studies
        2.1.3 Determination of the Guiding Translation Theory
    2.2 While-translating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Text Typology
    3.1 Reiss’s Text Typology
        3.1.1 Informative Text
        3.1.2 Expressive Text
        3.1.3 Operative Text
    3.2 Newmark and Trosborg's Further Discussions on Text Typology
    3.3 The Application of Text Typology to the Translation of Informative Texts
Chapter Four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A Case Study
    4.1 How to Maintain Authenticity
        4.1.1 Translating Names of People Who are Famous in China
        4.1.2 Translating Titles of Literary Works
        4.1.3 Translating Quotations
    4.2 How to Preserve Completeness
        4.2.1 Translating Names of People Who are not Famous in China
        4.2.2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or Phrases
    4.3 How to Keep Smoothness
        4.3.1 Translating Complicated Sentences
        4.3.2 Translating Bilingual Text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and Finding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3 Suggestion for Future Studies
Acknowledgements
Bibliography
Appendix

(8)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培养卓越教师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二)培养卓越教师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追求
        (三)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借鉴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政策分析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一)英国卓越教师相关政策研究
        (二)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内涵研究
        (三)对英国卓越教师的特质研究
        (四)对英国卓越教师的实践指导研究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一)英国卓越教师相关政策研究
        (二)英国卓越教师内涵研究
        (三)英国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英国卓越教师评价体系研究
        (五)英国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及机制实践探索研究
        (六)国外卓越教师对我国启示的研究
        (七)卓越教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二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二战后国际教育思潮促进卓越教师政策萌发
        (一)二战后终身教育思潮的卓越教师需求凸显
        (二)二战后国际教育思潮的优质化发展特征诉求
    二、二战后英国追求卓越教育的价值选择
        (一)英国卓越教师思想溯源再现卓越教师传统价值观
        (二)二战后初期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酝酿助推政策出台
        (三)二十世纪末英国教育改革追求卓越的价值选择
    三、新教师专业主义理念催生卓越教师政策
        (一)教师专业地位的确认开启卓越教师新起点
        (二)教师专业主义反映卓越教师专业化倾向
        (三)新教师专业主义促进卓越教师政策发展
    四、英国政府执政党更迭与教育战略的变化
        (一)撒切尔—梅杰保守党政府开启卓尔不群教师专业化运动(1979-1997)
        (二)布莱尔—布朗工党政府实施效益取向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1997-2010)
        (三)卡梅伦—克莱格联合政府强调公平取向的卓越教育(2010-2016)
        (四)特蕾莎×梅保守党政府脱欧与卓越教师政策的新困境(2016-2019)
第三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历程与代表性文本述要
    一、萌芽期的教育法提供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的法律保障(1944-1979)
        (一)《1944 年教育法》为教师政策提供法律基础(1944)
        (二)《詹姆斯报告》推进教师政策进入新时代(1972)
    二、形成期的教育优先战略助推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出台(1979-2006)
        (一)撒切尔时期英国教育市场化理念下的《1988 年教育法》(1988)
        (二)布莱尔时期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的《高级技能教师计划》(1998)
        (三)《高级技能教师计划》(1998)文本述要
    三、发展期的兼顾效益取向推进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完善(2006-2015)
        (一)布朗时期帮助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优秀教师计划》(2006)
        (二)《优秀教师计划》(2006)文本述要
        (三)卡梅伦时期吸引最优生从教的《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2011)
        (四)《培养下一代卓越教师计划》(2011)文本述要
        (五)《杰出教师标准》(2011)文本述要
    四、深化期的兼顾公平取向反映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公平愿景(2016-2019)
        (一)卡梅伦政府发布兼顾公平与卓越的《卓越教育无处不在》(2016)
        (二)《卓越教育无处不在》(2016)文本述要
        (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16)文本述要
    五、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的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变迁
        (一)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与修订背景的变化
        (二)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修订历程及其价值取向的变化
        (三)英国教师专业标准主要评价指标的变化
        (四)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完善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启示
第四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实现变革期盼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主体获得政策保证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进程快速推进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获得积极成效
        (一)优化教师结构
        (二)提高教师效能
        (三)增强职业吸引力
    三、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实施问题反应现实诉求
        (一)标准与职责的问题
        (二)资金与管理的问题
        (三)计划与现实的落差
第五章 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一、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优势
        (一)以法律政策为机制保障
        (二)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取向
        (三)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引领
        (四)以校本培训为精准模式
        (五)以督查评估为促进手段
    二、英国卓越教师政策的启示
        (一)“教育优先”国家战略不是口号是行动
        (二)“卓越教师计划2.0”缩小政策实施的落差
        (三)“教师专业发展标准2.0”要为明日的学生设计
        (四)“教师幸福感”政策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五)“双向人性化”评估引导卓越教师能力建设
        (六)防止“政策失灵”的中国特色卓越教师政策研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9)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目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三、研究现状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小结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三、行政管理
        四、课程与教学法
        五、学生表现
        六、财政收入来源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五、学生培育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小结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后记

(10)武汉市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洪山区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的要求
        (二)游戏教学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游戏
        (二)游戏教学
        (三)英语游戏教学
    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二)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三)教学设计理论
第三章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对游戏教学的理解和游戏教学的开展情况
        (一)访谈调查对象
        (二)教师访谈分析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观察案例——《Colours》
        (二)课堂观察案例——《Hello》
    三、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游戏的专业认识
        (二)游戏教学缺乏系统的设计
        (三)游戏中“优生”占据主导地位
        (四)游戏的选取与学生的发展不符合
第四章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案例设计
    一、案例的设计
        (一)实验班的选取
        (二)实践案例的教学设计流程图
        (三)实践材料的选取
    二、游戏教学案例设计的原则
        (一)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坚持自由选择和全面参与
        (二)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特征
        (三)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教学目标
        (四)游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重视游戏活动的评价
    三、案例介绍
        (一)词汇游戏教学案例设计
        (二)歌曲游戏教学案例设计
        (三)故事游戏教学案例设计
    四、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三)测试成绩分析
        (四)实践结论
第五章 游戏教学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优化措施
    一、教师提升教学技能
        (一)主观方面
        (二)客观方面
    二、合理设计游戏教学
        (一)合理控制游戏时间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游戏类型
    三、防止出现优生“主角化”
    四、改善评价方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四、《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系列教材(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英语复习课优化设计研究 ——以PEP小学英语Recycle为例[D]. 李盈.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小学英语文木可读性评测模型构建[D]. 曹晓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情境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孔令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4]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英语微课设计与应用的行动研究 ——以学习通平台上的剑桥KET微课为例[D]. 徐飞羿. 合肥师范学院, 2021(10)
  • [6]英国基础教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研究[D]. 谭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快乐的熊氏一家》(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魏华冰. 暨南大学, 2020(09)
  • [8]二战后英国卓越教师政策发展研究[D]. 崔秀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9]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武汉市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研究 ——以洪山区某小学为例[D]. 徐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剑桥小学英语》(加盟)系列教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