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文科技论文被引率,加快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

提高中文科技论文被引率,加快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

一、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率 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亮,翟欣,姚伟欣,潘志萍[1](2020)在《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科技期刊"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的研究,全面梳理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概况、引用情况等,揭示不同时期期刊人关注的热点以及期刊人普遍关注的主题,为编辑出版类选题制定、稿件遴选、核心作者人才培养、提高办刊质量等提供思路。【方法】在中国知网上以"科技期刊"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出84028篇论文。共有106篇文章的被引频次超过50次(含50次),定义为Top100论文。统计Top100论文的研究方向、各个方向论文的被引频次、刊发期刊的情况等。【结果】Top100论文共被引用了7622次,平均72次/篇。其中60篇发表在《编辑学报》上,33篇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共占论文总数的87.7%。论文主要分布在如下16个方向上:期刊评价和引文分析、国际化、改革与发展、审稿、网络化及网站建设、参考文献、基金资助、编辑素质和培养、新媒体、选题组稿和栏目、学术不端、数字出版、开放获取、经营模式、作者群、摘要。【结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高被引论文大多集中在与期刊发展密切相关、可操作性较强的领域,与期刊人关注的主题相关,与作者知名度、刊发期刊有关。研究结果对科技期刊建设、稿件遴选、人才培养等有较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杨欣妍[2](2019)在《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的联系愈加紧密,科技、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因素在国际交往中不断冲突、融合。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为科研成果的载体,科技期刊及其相关产品“走出去”是我国参与新全球化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和路径。本文首先在综述分析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互联网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不同于传统科技期刊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科技期刊产品”的概念,认为科技期刊产品是科技出版产业的核心,而科技出版产业的发展为产品优化提供了需求和支撑。其次从科技期刊产品和产业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现状从现阶段成果、产业相关要素和产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存在产品定位不明确、产品开发能力低、产品组合不够丰富、未能打造产品品牌等方面的不足。再次,结合国内国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典型案例,分析归纳了典型国际化科技期刊的产品特点及其所采取的产品策略和保障措施,同时对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进行了SWOT分析,指出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遇,提出相应的措施。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应强化产品意识,加强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在产品定位上应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国际化科技期刊产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其定位;(2)产品组合包括内容的组合和形态的组合,在产品组合上需大力开发数字化产品、建设平台及数据库;(3)在产品开发上除了选题的多角度,还应提供除期刊本身外的多样化服务,并通过系列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品牌;(4)加强科技期刊产业人才队伍、市场运行、数字出版等建设,保障科技期刊产品策略的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力求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吸取优秀个案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全方位探讨我国科技期刊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策略。

郑娟娟[3](2019)在《中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科技实力比拼的时代,“双一流”大学是我国主要科研成果的诞生地,SCI科技论文的发表成为了“双一流”大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存在的质量下滑、国际影响力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研究我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是具有重大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同时也为非“双一流”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双一流”大学A类36所学校发表SCI科技论文的整体情况、西南地区情况以及老化程度这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我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首先,本文选取了论文数量、增长率、构成比等数量指标以及被引频次、平均被引率、高被引论文、h指数等质量指标来对这36所学校在2008-2017发表SCI科技论文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到这36所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地上升,质量在快速地下降,表现为平均被引率在大幅度地下降,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不足,高被引论文增加的速度赶不上论文总数量增加的速度,h指数在快速地下降。其次,基于对应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来分析西南地区仅有的三所“双一流”高校发表SCI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情况以及学科情况,得到了四川大学的论文产出量和影响力都是最高的,电子科技大学次之,最低的是重庆大学;在材料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物理化学、应用物理这三大共同优势学科中,四川大学的学科优势最强,其次是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最差;重庆大学的前十大学科中学科优势最强的是材料科学及其交叉学科,学科优势最具潜力的是化学及其交叉学科,学科优势最具有威胁性的是冶金和冶金工程,学科优势最弱的是机械工程和应用数学。最后,使用引用延迟模型分别计算这36所学校2008-2014年发表SCI科技论文的整体、国内完成论文和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延迟时间,同时在引用延迟模型和BP神经网络中选择最优模型计算被引半衰期,依据评估结果最终选择BP神经网络计算被引半衰期。结果显示整体、国内完成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延迟时间和被引半衰期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延迟时间和被引半衰期都大于国内完成论文,即论文的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有减慢的趋势,且国际合作论文在国内传播的速度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始终慢于国内完成论文。

吕鹏,包雅琳[4](2017)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与三大医学期刊近三年刊文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刊文的差异,探索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途径。【方法】基于科睿唯安数据库,比较2014—2016年CMJ与三大医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期刊载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作者来源分布情况。【结果】CMJ的即年指标与被引半衰期都与三大医学期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CMJ本国作者载文的比例明显偏高,整体引用率较低,载文国外作者大部分源于亚洲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论】CMJ国内论文总量很大,但影响力不高。需要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加大吸引国际稿源的力度,在提高期刊国外稿件刊登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外稿件的质量,真正实现期刊关注程度的国际化,使CMJ真正成为引领国内英文期刊迈向国际化品牌的排头兵。

郭凤娇[5](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郝丽洁[6](2016)在《《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的稿源现状及相关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选择《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采编平台来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期刊的稿源情况。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引用和下载情况)评价本刊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分析论文引用频次与下载频次的相关性,以及引用频次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开拓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学术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刊载稿件作为研究对象。登录编辑部稿件采编平台,收集稿件的第一作者个人信息(如学历、职称)、单位信息(研究机构及研究机构所在地)、研究内容(妇科、产科、生殖、其他)、基金资助(基金类型)等资料。归纳分析本刊栏目发文情况、稿源情况、作者情况。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及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作为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已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等指标,将数据复核整理录入Excel软件。分析本刊被引峰值年代,以及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随发表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采用Excel软件绘制散点图。分析基金资助论文、核心作者撰写论文、高产机构产出论文的引用与下载频次。参考普赖斯定律[M=0.749x(Nmax)1/2]确定核心作者的方法确定高被引论文。并将被引论文按被引频次≥M次和<M次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基金资助情况(国家自然基金、非国家自然基金和非基金论文)、第一作者学历和职称、是否核心作者、研究内容及栏目类型、作者单位及作者合作情况。高被引论文的相关影响因素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2~2015年本刊收稿总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但稿件录用率逐渐降低。刊发稿件学科分布:妇科学占55.73%,产科学占26.91%,生殖医学占11.46%,其他占5.90%。作者群中,在校学生占28.41%,其中81.29%为硕士研究生;在职人员占71.59%,其中67.79%为中、高级职称。发表论文数≥3篇的作者(本刊核心作者)共40位。共15家医疗机构在本刊发表论文10篇以上,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华东地区论文数最多,有470篇,西南和东北地区论文数最少,均仅有52篇。刊发基金资助论文410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论文188篇,占45.85%。刊载论文的被引用总频次和篇均被引用频次均随着发表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下载总频次随着发表时间延长数值呈小幅度波动。论文刊载后即可被大量下载,但被引用则出现严重滞后,引用峰值出现于发表后第4-5年。2012~2013年载文647篇,下载率为100%,下载次数为15~751次。下载频次>500次有15篇,400~500次10篇,300~400篇27篇,200~300次71篇,100~200次214篇,50~100次219篇,<50次91篇;其中下载频次>400次的载文全部被引用。载文的下载总频次为83364次,篇均被下载频次为128.85次。2012~2013年载文中,459篇被引,占70.94%,被引总频次为1474次,篇均被引用3.21次。188篇未被引用文章中,69篇下载频次<50次,73篇下载频次50~100次,46篇下载频次超过100次。2012~2013年载文中,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4次)138篇,总被引频次为665次;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全部刊载论文总数的21.33%,但被引频次却占刊载论文总被引频次的45.12%。高被引论文中作者人数多为2-7位,合作度为3.97,合作率为98.55%。相关性检测结果示,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231,P=0.012)。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论文的被引率、篇均下载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基他基金资助论文和无基金资助论文。核心作者论文的被引率、篇均下载频次和篇均被相频次均高于非核心作者。高产论文机构产出论文的论文被引率、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频次均高于一般研究机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被引频次≥4次和<4次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第一作者学历和职称、是否核心作者、研究内容及栏目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作者单位(大学或医院)、作者合作情况等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核心作者、中高级职称、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博士学历是提高载文引用频次的独立有利因素。结论近4年《现代妇产科进展》的稿源储备量基本保持平稳。作者群层次较高,主要为在读硕士研究生和中级职称在职人员。文献引证显示,期刊在选稿和组稿方面较能把握妇产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性,但论文的引用频次较低、引用峰值延迟。为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应开拓优质稿源(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论文、高产机构产出论文),建立核心作者群,缩短出版周期,加大论文优先出版力度,提高刊载文献的引用频次,缩短论文的被引高峰时间,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

李元[7](2014)在《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科学作为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着自身的学科与知识结构,并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本文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引文分析、词频分析等科学计量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结合科学革命理论,利用Web of Science等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体育科学期刊文献,对体育科学外部学科互动、内部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1930年至今,体育科学的发展受馈于横跨5大科学部类150个学科的知识,其中生理学、骨科学、神经系统科学和神经病学、心理学、外科学等是体育科学最主要的支撑学科;体育科学对以上150个学科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育科学还属于“知识输入型”的未成熟科学;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运动训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技能学、人体测量学、运动时间生物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社会学、体力活动与公众健康、体育教育学、适应体育学、体育与运动心理学等学科是当前体育科学的主流分支学科,涵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三大科学门类。(3)近20年来体育管理学快速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体育组织研究、体育参与和消费研究、体育赞助、多样性等,其中体育组织研究处在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地位;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历时性演进的路径整体呈现出从宏观环境-中观组织-微观个体的演进态势。(4)运动医学研究领域非常广泛,研究内容非常精深,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其中运动创伤学是其最主要的领域;运动医学领域各部分结构较为稳定,宏观层面上无法发现结构跃迁式转移的增长方式,仅是在各自学科范围内积累式增长;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5)对体育管理学和运动医学这两个体育科学中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代表性学科的理论演进分析表明,研究方法和科学发现是理论演进的重要动力,印证了库恩科学革命理论中关于引发科学革命因素的论断;体育科学新理论的提出、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方法的应用都是学科范式转换的“知识拐点”。

花芳,冯玉林[8](2013)在《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量化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分析了现有的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国际化期刊的两个关键性特征——作者国际化与读者国际化,提出了六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国际论文量IA、国际论文比R IA、稿源国数量N AC、国际引用频次ICT、国际引用率R IC、引用国数量N CC,并以SCI和JCR数据库为例说明了它们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这六个量化指标的有效性。

郑德俊,叶继元[9](2010)在《期刊引用认同及其被引评价新指标有效性分析》文中指出以影响因子等引文数据为核心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虽广为使用,但也备受争议。本文从期刊引用认同、期刊被引及期刊国际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不仅仅依赖于"影响因子"的评价期刊的新指标,并对相关指标的有效性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表明,基于期刊引用认同视角和基于期刊被引网络视角的很多指标可以与期刊影响因子指标相印证,可用作国内期刊评价的新尝试,而相关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王珏[10](2010)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在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的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科技期刊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科学出版物,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体现着科研人员的能力和水平。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也应与之相匹配。目前针对科技期刊的质量、期刊编辑出版、期刊改革和发展等系列问题,学术界大多基于理论上的探讨。通过定量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还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利用国际权威的评价体系,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对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水平做一个具体分析,以期切实找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引言。引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回顾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国际科技期刊市场发展的特征,并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展开讨论。第三章利用管理学及出版发行学相关理论知识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成及形成机制作了详细阐述,提出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编辑出版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竞争力是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第四章结合文献计量学与管理学相关理论对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进行界定,阐述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是对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本章利用文献计量学的通行指标,借助国际权威的期刊评价工具JCR对我国数、理、化、生物学科科技期刊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分析,纵向上统计并计算从2001年至2008年JCR收录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的指标数据,然后进行分析,从中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横向上与国际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以及亚洲的日本和印度两个国家作比较分析,从而看到我国这些学科科技期刊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所处的相应地位,并指出他们的优势与不足。第六章分析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竞争力水平。主要从期刊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第七章是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第八章是对如何全面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出一些建议。

二、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率 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率 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论文提纲范文)

(1)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文献检索方法
    1.1 数据库选择
    1.2 检索策略
    1.3 检索词的挑选
2 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Top100论文概况
3 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重点分析
    3.1 期刊评价和引文分析
    3.2 国际化
    3.3 改革与发展
    3.4 审稿
    3.5 网络化及网站建设
    3.6 参考文献
    3.7 基金资助
    3.8 编辑素质和培养
    3.9 新媒体
    3.1 0 选题组稿和栏目
    3.1 1 学术不端
    3.1 2 数字出版
    3.1 3 开放获取
    3.1 4 经营模式
    3.1 5 作者群
    3.16摘要
4 分析与启示
    4.1 Top100论文的主题
    4.2 Top100论文高被引因素

(2)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2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探讨
    2.1 概念界定
    2.2 研究综述
    2.3 相关理论
3 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发展现状分析
    3.1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概况
    3.2 我国科技期刊产业相关要素“走出去”的现状
    3.3 我国科技期刊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现状
    3.4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存在的产品及策略问题
4 国内外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案例分析及启示
    4.1 国外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4.2 国内科技期刊“走出去”典型案例
    4.3 借鉴及启示
5 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产品“走出去”的SWOT分析
    5.1 优势
    5.2 劣势
    5.3 机遇
    5.4 威胁
    5.5 SWOT分析小结
6 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优化策略
    6.1 明确科技期刊产品“国际化”定位
    6.2 丰富科技期刊产品组合
    6.3 科技期刊产品开发多元化
    6.4 加强科技期刊产业要素的保障措施
7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中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对各国(地区)发表SCI科技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外对各国高校发表SCI科技论文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统计分析理论概述
    2.1 文献计量学
        2.1.1 基本含义
        2.1.2 相关评测指标界定
    2.2 文献老化模型
    2.3 BP神经网络模型
        2.3.1 BP神经网络的定义及其模型
        2.3.2 BP神经网络原理及其学习算法
        2.3.3 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
3 SCI科技论文的整体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3.2 论文数量分析
        3.2.1 整体论文数量分析
        3.2.2 国内完成、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分析
    3.3 论文质量分析
        3.3.1 整体被引分析
        3.3.2 国内完成、国际合作论文被引分析
        3.3.3 高被引论文分析
        3.3.4 h指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西南高校SCI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4.1 西南地区“双一流”高校对比分析
        4.1.1 论文数量对比分析
        4.1.2 论文质量对比分析
        4.1.3 优势学科对比分析
    4.2 重庆大学前十大学科分析
        4.2.1 论文数量和质量分析
        4.2.2 论文数量分布年代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SCI科技论文的老化程度分析
    5.1 数据预处理
    5.2 被引延迟分析
        5.2.1 整体被引延迟分析
        5.2.2 国内完成、国际合作论文被引延迟分析
    5.3 被引半衰期分析
        5.3.1 被引半衰期模型选择分析
        5.3.2 整体被引半衰期分析
        5.3.3 国内完成、国际合作论文被引半衰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尚待改进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A.中国“双一流”大学A类36 所学校整体发表SCI科技论文的各指标数据集(2008-2017年)
    B.中国“双一流”大学A类36 所学校整体发表SCI科技论文的被引频次数据集(2008-2014年)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4)《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与三大医学期刊近三年刊文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CMJ与国际三大医学期刊基本情况比较
    2.2 CMJ与国际三大医学期刊载文作者来源分析
    2.3 CMJ与国际三大医学期刊刊文被引用情况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 CMJ载文作者国际化水平和期刊学术影响力
    3.2 挖掘香港地区作者的巨大潜力
    3.3 变革科研评价机制, 政策性扭转中国科技期刊被国际化现象
    3.4 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 着力提升期刊国际化程度
    3.5 研究局限性

(5)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术语界定
        2.1.1 社会科学
        2.1.2 国际学术论文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2.3.3 引文分析法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2.6 本章小结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3.2.1 原生影响因素
        3.2.2 次生影响因素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取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4.3.1 高产研究机构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6)《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的稿源现状及相关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科学的迅猛发展
        1.1.2 科技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媒介
        1.1.3 引文分析理论的日臻完善
    1.2 研究意义
        1.2.1 方法论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科学结构与体系研究
        2.1.1 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概念
        2.1.2 体育科学的结构与体系
    2.2 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
        2.2.1 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2.2.2 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部类关系
        2.2.3 具体体育学科与相关学科互动
    2.3 引文分析及其可视化研究
        2.3.1 引文分析的形成与发展
        2.3.2 引文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
        2.3.3 引文分析可视化研究
    2.4 科学前沿识别方法研究
        2.4.1 共引聚类方法
        2.4.2 共词聚类方法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2.2 比较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
        3.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期刊遴选
        3.3.2 数据内容
        3.3.3 主要软件
    3.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3.4.1 研究思路
        3.4.2 研究内容
    3.5 研究创新
4 分析与讨论
    4.1 基本理论
        4.1.1 科学计量学理论
        4.1.2 库恩科学革命理论
    4.2 体育科学与相关学科互动
        4.2.1 体育科学知识受馈
        4.2.2 体育科学知识回馈
        4.2.3 体育科学知识自馈
    4.3 体育科学学科结构
        4.3.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3.2 体育科学的学科结构
    4.4 体育管理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4.4.1 体育管理学社会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4.4.2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4.3 体育管理学主要研究力量
        4.4.4 体育管理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4.4.5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4.4.6 体育管理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4.5 运动医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
        4.5.1 期刊遴选与数据来源
        4.5.2 运动医学主要研究力量
        4.5.3 运动医学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
        4.5.4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
        4.5.5 运动医学知识结构与理论演进特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量化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化期刊的关键特征分析与表征
    1.1 表征作者国际化的定量指标
        1.1.1 国际论文量IA
        1.1.2 国际论文比RIA
        1.1.3 稿源国数量NAC
    1.2 表征读者国际化的定量指标
        1.2.1 国际引用频次ICT
        1.2.2 国际引用率RIc
        1.2.3 引用国数量NCC
    1.3 利用JCR和SCI数据库计算RIA与RIC的方法
        1.3.1 期刊发文量及其国际论文量的获取
        1.3.2 期刊的被引频次及其国际引用频次的获取
2 验证指标的有效性
    2.1 单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表征
    2.2 国家科技期刊整体国际化程度的评估
3 讨论

(10)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2.1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2.2 国际科技期刊市场的发展特征
    2.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问题的提出
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
    3.1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及构成
    3.2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形成机制
    3.3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
    3.4 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评价体系
4 基于JCR的我国主要学科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
    4.1 评价指标的选择思路
    4.2 JCR收录中国数学期刊分析
    4.3 JCR收录中国物理学期刊分析
    4.4 JCR收录中国化学期刊分析
    4.5 JCR收录中国生物学期刊分析
5 我国科技期刊竞争力分析(以英文版为例)
    5.1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历程
    5.2 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
    5.3 影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6 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
    6.1 SCI评价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6.2 我国科技期刊载文学术水平相对偏低
    6.3 我国科技期刊稿件编审制度国际化程度低
    6.4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7 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
    7.1 争夺内容资源,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竞争力
    7.2 规范编审制度,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竞争力
    7.3 进行资源整合,实现科技期刊集团化、集约化经营
    7.4 建立"走出去"发展模式,扩大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提高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率 加快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编辑出版类Top100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及启示——以科技期刊为主题的研究[J]. 谢文亮,翟欣,姚伟欣,潘志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2)
  • [2]新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产品策略研究[D]. 杨欣妍.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3]中国“双一流”大学发表SCI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D]. 郑娟娟. 重庆大学, 2019(12)
  • [4]《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与三大医学期刊近三年刊文的对比分析[J]. 吕鹏,包雅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12)
  • [5]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
  • [6]《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的稿源现状及相关情况分析[D]. 郝丽洁. 山东大学, 2016(02)
  • [7]体育科学学科结构与理论演进的科学计量研究[D]. 李元.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8]期刊国际化程度的量化指标研究[J]. 花芳,冯玉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6)
  • [9]期刊引用认同及其被引评价新指标有效性分析[J]. 郑德俊,叶继元.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0(04)
  • [10]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 王珏.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  ;  ;  ;  ;  

提高中文科技论文被引率,加快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