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消防设备的文献

关于古代消防设备的文献

一、一条有关古代消防器械的文献(论文文献综述)

温晓敏[1](2021)在《水铳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水铳(Water Shooter)是明末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的一种激水器具。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两个活塞的往复运动,利用空气压力实现连续喷水的目的。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这样的活塞式压力水器,但有与之机械原理相似的喷水灭火唧筒和用于军事作战的“猛火油柜”等。本论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唧筒的发展历程,探究了水铳传入我国的过程,及其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第一章绪论部分。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宋代、明清时期中国唧筒的发展,其中包括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描述的汲卤唧筒,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竹制唧筒、“猛火油柜”,以及《清稗类钞》中描述的唧筒。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唧筒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古代活塞装置与单向阀门装置在技术上有传承性,中国双活塞器具的发明具有先进性。然后又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为例,考察了明末清初时期西方水铳的传入和应用情况。认为水铳作为一种机械技术传入,较我国原有唧筒威力强、射程远,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第三章通过晚清民国时期与水铳相关的报纸、画报、期刊等史料,考察水铳的传入、工作原理、优缺点等相关内容,并从技术层面对水铳的制造过程和使用方法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介绍了由日本传入的木质唧筒(也称“水龙”)及英、法制造的金属水铳(也称“洋龙”)。指出英、法金属水铳较之前木质唧筒增加了空气膛,功效也强于之前的水铳,显示了技术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第四章讨论了水铳对中国机械技术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在中国传播的意义。最后结语部分,比较两次传入水铳的异同,分析水铳的传入在技术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探究水铳在中国的使用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本文认为,我国古代唧筒在技术上承袭、吸收了单向阀门的元素。中国唧筒与西方早期水铳原理相同,结构相似。西方水铳在结构和材质上逐步改善,经历了人力、蒸汽动力、内燃机动力的过程,呈现了早期水铳、“水龙”、“洋龙”等多种形态。水铳的传入,对中国机械技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西方机械技术传入中国的重要案例。

卢思宇[2](2020)在《1905-1931年吉林地区警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之中步入近代化转型阶段,旧有的治安体系不再适应现实所需。伴随近代警察制度及警政思想的传播与发展,创立警察以维护社会治安成为国家的内治要政,清末新政时期全国掀起了建警浪潮。而吉林地区位于东三省中枢,地势紧要,深受日俄侵略与匪患猖獗之扰,设立警察以保土卫民成为当务之急。在东北地区推行新政的契机中,吉林警政应运而生。本文以1905-1931年吉林地区的警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借助警务档案、官方报刊等原始资料对警察机构建制、警察队伍管理、警察职能发挥等内容进行考察,尝试还原该时期吉林警政建设的发展历程,并对其特点与局限作一评述。从1905年吉林将军创立巡警,至1931年东北沦陷,吉林警政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日臻完善:机构设置历经更迭,逐步系统化与专业化;警察培养制度化,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及严格的奖惩机制;经费、警力和装备以多种方式得以补充与提升;警察职能的发挥在捕盗剿匪、禁烟禁赌、消防救助等警务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吉林警政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多国警察势力的交织与干预。除维护治安外,警察还承担起城市建设与管理之责,吉林警政发展与市政建设密切结合。1905-1931年,吉林警政建设渐趋成熟,但也面临保安压力大、行政阻力多、筹款不足、人才不济、交涉复杂等难以破解的困境,制约了警政的进一步发展。

孙红昶[3](2020)在《《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盛京时报》是日本人在近代东北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因其发行范围广、发行量大,在当时东北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也是研究近代东北社会的重要资料。近年关于《盛京时报》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关于《盛京时报》广告的研究仍然十分少见。广告是社会经济的直接反映,也是生活文化的间接浓缩,通过《盛京时报》的广告传播研究,可以归纳出20世纪初期东北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更是对东北广告传播研究的一大补充。本论文针对《盛京时报》在1906年至1931年间,正刊刊登的广告类型、内容、特点及其对东北社会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盛京时报》影印版的广告内容进行整理,将广告分门别类,然后结合传播学、广告学等学科方法对广告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盛京时报》广告传播活动目的、效果及影响。正文共四章,第一章是选题依据、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盛京时报》的广告发展历程,通过对《盛京时报》1906年至1931年间的广告进行抽样统记,分析广告数量、类别占比、广告价格、广告表现形式的变化趋势,呈现《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的变化;根据发行时间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将《盛京时报》广告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清末初期、辛亥革命发展时期和五四运动稳定时期。第三章是《盛京时报》广告内容研究,约有商务广告10万条、文化广告1.2万条、交通广告1.5万条、医药广告4.3万条和社会广告4.9万条,大致分为五个类别,结合史料分析广告的社会作用;通过对广告创意的研究,总结外商广告和华商广告的不同特点。第四章是《盛京时报》广告对东北近代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盛京时报》广告的深入研究,分析广告的内容和特点,从广告角度展示近代东北的社会生活变迁,为近代东北广告传播研究做出一部分贡献。

何鑫[4](2020)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文中提出北宋汴京人口百万之多,交通辅辏八方,商业空前繁荣,无疑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背后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系统,对于北宋汴京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北宋是水系营建的高潮期,也是水系管理发展的最为主要的时期。北宋汴京城水网密布,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过,并且护龙河与城内沟渠、池沼相互连接。四河与城外的黄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连通,汴京放射状的水系网络系统沟通四面八方。本文以北宋汴京水系营建为研究对象,探讨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背后的优秀管理智慧。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北宋汴京水系的形成背景。挖掘隋朝修建的大兴城和开凿通济渠、引汴入泗和开邗沟等水系营建工程;唐代对汴州城水系的继续完善,更是营建了五丈河;后周世宗扩建汴州城,遣大将周景营建汴口,对河道疏浚和连通更是不竭余力。三代对汴州水系的不断营建,使汴州城成为四会五达之地,为北宋汴京水系网络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整理北宋一朝的水系营建相关内容,对城外河流黄河、洛水、御河作出探究,发现黄河、洛水和御河的整治和疏浚也是伴随着北宋一朝,对于北宋汴京漕运和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的;整理城内河流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和护龙河的营建工程,发现了水系连通的关系,总结出北宋汴京水系系统是一个放射状的有序的水系网络系统。其次,将汴京水系网络系统的各个水系进行功能分类,总结出汴京城市水系分别所承担的七大功能:交通漕运的功能、生活用水的功能、排水防涝的功能、生产灌溉的功能、防火灭火的功能、滨水景观和军事防御的功能。最后,从水系管理机构、水系法规制度、巡查监管制度、水系重大管理措施和水系管理特点对北宋汴京水系的管理作出相应的研究。首先,对系统的层次的水系管理机构和水运管理管理机构作出梳理,分析机构与分机构之间的附属关系,总结北宋拥有完善的自上而下的水系管理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管理机构模式;其次,对严厉的水系法规制度和严格的巡查监管制度作出总结;其次,对水系管理中六次比较重大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背后的科学认识和科学技术。最后对水系管理特点进行研究,总结背后优秀的管理智慧。

李家成[5](2020)在《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奉天很快发展成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以及商业贸易中心,随着城市的发展,火灾也频繁发生,并且对城市和商民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增加。商民为了自保,便积极的参与到消防事业的发展之中,这种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消防力量,是近代奉天城市消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消防力量以商会成立的消防队为主要代表,其经历了水会和商会消防队两个发展阶段。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火灾,商会消防力量在组织管理、人员架构、技能训练、器械更新、经费收缴等方面不断发展,因此在奉天消防事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商会消防组织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同时也积极的参与城市消防事业建设,尤其是在火灾施救、防火宣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在奉天消防事业发展过程中,民间消防力量有着很大的自主性,然而,这种自主性也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才存在的,民办消防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官方的严格管理和控制,并且需要与官方进行合作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因而其独立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削弱。正是在奉天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近代奉天民办消防组织具有“依附式自主”的特征。1907年6月,奉天巡警总局将原设之消防科改为直属消防队,奉天历史上第一支官办消防组织成立,此后官民两种消防力量共同负责奉天城的消防工作。但是官方消防队力量发展缓慢,不能达到奉天城市火灾消防的要求,并且奉天的商民为了自保和受清末地方自治潮的影响,他们都积极地以税收、注册费、捐款、看义务戏等各种方式支持官、民消防队的发展,这即强化了奉天民间消防队“依附式自主”的特征,同时也是其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官民消防力量的合作日益密切,对维护奉天城市消防安全,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依靠官民力量相互合作的消防事业,对奉天城市发展大有裨益。从奉天民间消防事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近代奉天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在消防事业上得到反映,消防事业不仅为城市的进步保驾护航,而且还促进城市公共事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对奉天社会产生着影响。奉天特定的环境决定着民间消防事业发展有着“依附式自主”的特征,同时也决定奉天消防事业需要官民合作的发展模式。这成为其城市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正是在官民合作的模式下,以及商民的积极参与,使得奉天消防事业为代表的公共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刘刚[6](2019)在《行业法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思想。到2035年,我国还要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的目标。如何判断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的实践问题。社会是由行业组成的,法治社会的建成可以走一条行业法治之路。法治社会是社会领域实现法治化的治理状态,而行业法治可以理解为是指行业领域的法治化的治理过程。先有法而后才有法治,先有行业法而后才有行业法治。因此,要研究行业法治,需要先研究行业法;而要研究行业法,则需要先研究“行业”。改革开放后,我国立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行业”入法现象,汇聚成“法律中的行业”这个独特命题。对“行业”入法现象的实证分析表明,“行业”已经从一个古老的经济概念变成一个新生的法律概念。“行业”入法现象在所有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总体上占到了三成,席卷了除诉讼法及非诉讼程序法之外的所有部门法,甚至现行宪法也对“行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宣示了“行业”的宪法地位。“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包括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自律、行业诚信、行业垄断、行业主体、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等。“行业”入法现象有力的支撑了行业法的存在,宣告了行业法治的潜在可能。“行业”入法现象是对行业在社会结构中的变迁的法律响应,行业法是法律社会化发展的最新表现。系统梳理行业法的历史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虽然学界还存在分歧,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即行业法是兼顾“硬法”和“软法”在内的体系。新兴的行业法有助于一并解决传统部门法体系的学科壁垒问题、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以及部门法的局限性问题。行业法应该继部门法之后,成为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中的新成员。行业法与部门法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是交叉与重叠关系,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建基于法治概念的宽泛性和灵活性。行业法治是一种“混合”法治,其内涵表现为“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的结合、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横向体系(各行各业的法治)和纵向体系(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在内)的结合。行业法治是一种“复杂”法治,其特性包括法治主体的多元性、法律规范的复合性、行业治理的差异性、运行机制的共治性和调整范围的全面性。行业法治是一种真法治,而不是假法治,其理念包括权利保护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科学发展理念和自治理念。行业法治是一种有意义的法治。从法治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也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还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从行业发展维度看,行业法治既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也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还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行业法治体现了行业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法治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包括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法律基础四个方面。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基础是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基础是指行业组织的大量出现;法律基础是指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与法治社会一样,行业法治也包括主体要素、制度要素与实践要素。这三种要素共同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与“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主要形式样态基本一致,行业标准、行业协会和行业自治构成了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是广义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一种“软法”,可以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柔性化和可操作性。行业协会是行业法治的重要主体,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行业立法、行业纠纷化解、行业监管和行业管理等来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既是权利,也是权力。行业自治首先通过行业自治规范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但是,在行业法治的运行中,行业监管与行业自治始终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态势中,只有这样,行业自治才能最大限度的促进行业法治的发展。理想的行业法治是完美的,但是行业法治的现实运行,包括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纠纷化解和行业自治等,还存在若干缺陷,因而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其中,行业立法存在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行业法律滞后、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等缺陷。对此,一是可建立专业工作委员会提出立法草案的体制,取代现有的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立法的立法体制,并建立第三方如行业协会等接受立法机关委托起草行业立法的立法体制;二是应将行业标准的制定权赋予行业协会,取代现有的行政机关制定行业标准的体制,并建立跨行业的标准协调制度,加大推广综合标准制度;三是应及时修订行业立法。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重审批轻监管、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等。对此,一是需要将监管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同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二是政府应建立包括企业、非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在内的全国统一信息共享平台,并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监管中的作用;三是应当从监管主体、监管模式、监管手段和监管过程等四个方面完善综合监管体制;四是对新兴行业应遵循政府适度监管的原则。行业纠纷化解存在行业调解制度公信力有待加强、认同度和成功率都不高、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等问题。对此,一是应进一步增强行业协会的代表性,提升行业调解的公信力;二是应积极推动行业协会设立专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行业调解人员的准入资格条件,以提升行业调解制度的利用率和成功率;三是应当建立专门的行业调解程序;四是健全行业仲裁制度,可考虑由行业协会组建行业仲裁委员会,并修订《仲裁法》,赋予行业仲裁应有的法律地位;五是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尽可能减少行业纠纷的产生。行业自治方面,存在着立法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消除等不足。对此,一是应该突出“行业自治”的理念,将法律条文中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二是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不再干预行业协会的内部事务;三是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只要不违反法律,行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皆由行业协会自行解决。同时,国家需保留对行业协会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综上,通过对“行业”入法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对行业法和行业法治的研究成果进行历史分析,对行业法治的内涵、特性、理念、实践意义等问题进行概念分析、对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和基本要素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行业法治的理论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只要有效解决行业法治在现实运行中的不足,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途径,行业法治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期待有朝一日,行业法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业法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尹新[7](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汪天琦[8](2019)在《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发展之本。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结果,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招生人数和建设规模逐年增加。教学楼建筑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高校建设中比重最高,一直以来备受设计者的关注。国内对教学楼建筑的设计研究通常以教室、报告厅等承载课上活动的主体功能空间为主,对串接功能空间、连接内外环境、承载通行活动和自习、讨论、休息等课间活动的廊道空间研究较少。因此,在教学楼,尤其是使用者涵盖多学科的公共教学楼中,大量缺乏精细化设计的廊道空间只能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难以满足多样的课间活动需求,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出现利用率较低,参与度差等问题。另外,精细化设计是国内的设计趋势,而建筑精细化、品质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正是无数层级空间的系统性设计。对于教学楼建筑而言,除了主要功能空间外,廊道空间、边缘空间等其他次要空间同样需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所以,如何通过精细化设计让教学楼廊道空间来满足丰富多样的课间活动需求,给师生创造更舒适的使用环境,是我们应该倍加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和理论综述,了解教学楼、精细化设计和校园空间的研究方向及实践现状。然后,结合教学楼发展历史,梳理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发展脉络,并归纳教学楼廊道空间类型,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师生对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和使用需求,分析了廊道空间的构成要素、尺度形态,得出廊道空间具有功能多义性、构成异质性、形态多样性的特点。运用行为地图和Depth map软件分析具体的教学楼廊道空间,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楼廊道空间的活动情况是由可达性、文化性、多义性、停留性和私密性五种空间性质决定的;2)五种空间性质是尺度形态、构成要素、类型特点、文化要素和周边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空间内的行为分布有边界效应、复合性、看与被看、就近性和领域性的特点。最后,结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畅通性、整体性和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从多义性、文化性、停留性、私密性和可达性五个方面概述精细化设计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各类廊道空间的特性优势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杨小姗[9](2019)在《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南北政权的对峙现象在历史长河中反复且持续出现。南北对峙的东部地区,即两淮地区(今安徽、江苏及河南和湖北的部分区域),一直是南北军事力量交锋的前沿地区。尤其在两宋时期,两淮地区是两宋政权坚守的生死线,先后成为了北宋时期的经济后备区和南宋时期的前线防御区。本文以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及水防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内军事水系环境、区域水防、军事城池水防、各类防御工程建设以及水防建筑等内容进行研究。首先,以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研究为切入点,梳理两宋两淮地区的自然条件,研究其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及水系条件;通过对两淮地区政治、军事、经济背景的解析,分析水防工程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战略地位。其次,从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两宋两淮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及特色要素,总结两淮区域独特的“点、线、面”水防格局,对其重要水系防线的防御形势与战略进行分析。并从防御构筑物或工程技术的角度,对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进行分类阐述。再次,从军事城池角度对水防工程体系进行考察与研究。从两淮军事城镇总体的防御体系入手,分析两淮军事城镇的形成与历史沿革、防御空间特征、防御策略等内容。从城池选址的角度,提出临水筑城、城水一体的选址策略;从城池水防空间的角度,按照城内水防、城上水防、城外水防等三个空间层次,探讨了城池水防工程体系的防御特色及建造工程。最后,对两宋时期水防建筑物的研究,研究其在整个水防工程体系中的运作与功能。其中选取较为典型的水坝、水关、水闸这三种建筑形式,分别对其起源发展、分类形制、运行机制、建造用材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对其遗留至今的建构物遗产进行统计梳理。本文对古代两宋时期两淮战区的军事地理、军事城池、水防工程、水防建筑遗址进行实地调查,以史籍、地方志等文献和多学科资料为参考,在历史遗存的基础上,研究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和水防建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其文化价值,为保护利用提供借鉴与指导。

王荷池[10](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二、一条有关古代消防器械的文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条有关古代消防器械的文献(论文提纲范文)

(1)水铳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2 研究综述
    3 本文工作
    4 创新之处
第2章 明末清初西方水铳的传入
    2.1 中国古代唧筒
        2.1.1 唧筒雏形
        2.1.2 唧筒的出现
        2.1.3 唧筒的使用
    2.2 明末清初西方水铳的传入
        2.2.1 《泰西水法》中“恒升车”和“玉衡车”
        2.2.2 《远西奇器图说最录》中的救火水铳
        2.2.3 其他史料中对水铳的记载
        2.2.4 水铳在中国的应用
第3章 晚清民国时期水铳的传入
    3.1 晚清时期水铳的传入
        3.1.1 《西学原始考》中的“水龙”
        3.1.2 报纸、期刊中的“水龙”
    3.2 民国时期水铳的使用及原理介绍
        3.2.1 “水龙”的使用
        3.2.2 “腕力唧筒”“蒸汽唧筒”的原理介绍
第4章 水铳在中国的影响
    4.1 水铳对中国机械技术的影响
    4.2 水铳在中国社会中引起的反响
    4.3 水铳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

(2)1905-1931年吉林地区警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概念界定
    (四)学术史回顾
一、警察机构与建制沿革
    (一)吉林警政建设的背景
        1.外部动因
        2.内部动因
    (二)警察机构与建制
        1.省级警察机构
        2.省级以下警察机构
        3.特殊警察机构
二、警察队伍建设与管理
    (一)警察教育
        1.警察学校教育
        2.警察培训机构
    (二)警察管理
        1.警察奖惩
        2.警察经费
        3.警力与装备
三、警察职能与警务工作
    (一)捕盗剿匪
    (二)查禁烟毒
    (三)严禁赌博
    (四)消防安全
    (五)社会救助
四、吉林警政发展的特点与局限
    (一)多国警察势力交织干预
    (二)警政发展与市政建设结合
    (三)吉林警政建设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吉林省调查户口规则
    附录2 :吉林省管理迁移婚娶生死报告规则
    附录3 :吉林省管理客栈规则
    附录4 :吉林省县城每晚查店细规则
    附录5 :吉林松花江上游水上公安局民国十八年二月份支出计算书
    附录6 :吉林各县警察捕盗惩奖规则
    附录7 :全省警务处差遣队长警职务及奖惩规则
    附录8 :农安县警察所区巡官功过暂行简章
    附录9 :吉林省阿城县公安局暂行简章
    附录10 :长春警察厅各属队冬防规则
    附录11 :长春警察厅筹办冬防章程
    附录12 :吉林省会警察厅管理道路规则
后记

(3)《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选题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盛京时报》的广告:背景、刊载与历史分期
    2.1 《盛京时报》创刊与广告
        2.1.1 近代中文报纸的缘起
        2.1.2 近代报纸广告的发展
        2.1.3 《盛京时报》的创办及意义
    2.2 《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状况
        2.2.1 广告类别全面、数量繁多
        2.2.2 广告价格逐年递增
        2.2.3 报纸广告版面扩版增容
        2.2.4 广告表现:从单一文字到图文并茂
    2.3 《盛京时报》广告刊载的历史分期
        2.3.1 清末初期
        2.3.2 辛亥革命迅速发展时期
        2.3.3 五四运动平稳发展时期
第3章 《盛京时报》广告类型与特点
    3.1 《盛京时报》广告类型全面多样
        3.1.1 商务广告注重内容宣传
        3.1.2 文化广告通俗易懂
        3.1.3 交通广告条分缕析
        3.1.4 医药广告夸大效果
        3.1.5 社会广告传递民声
    3.2 《盛京时报》广告注重创意表达
        3.2.1 外商广告的本土化表达
        3.2.2 华商广告的民族化表达
第4章 《盛京时报》广告与近代东北社会的联系
    4.1 广告与经济相互作用
        4.1.1 外商广告打造品牌效应
        4.1.2 华商广告提高市场竞争
    4.2 广告促进文化消费
        4.2.1 书籍广告丰富文化消费市场
        4.2.2 招生广告满足部分百姓需求
    4.3 广告打开社会民众视界
        4.3.1 社会广告丰富百姓消费选择
        4.3.2 交通广告反映运力
        4.3.3 医药广告改变卫生意识
    4.4 广告的负面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课题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学术价值
        1.2.3 研究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时间的界定
        1.5.2 汴京的界定
        1.5.3 水系的界定
    1.6 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研究框架
2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形成背景
    2.1 隋汴州水系初步建设
    2.2 唐汴州水系逐步完善
    2.3 五代东京水系奠定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北宋汴京城市水系网络建设研究
    3.1 城外河流
        3.1.1 黄河
        3.1.2 洛水
        3.1.3 御河
    3.2 城内河流
        3.2.1 五丈河(广济河)
        3.2.2 金水河(天源河)
        3.2.3 汴河
        3.2.4 蔡河(惠民河)
        3.2.5 护龙河
    3.3 城市池沼
        3.3.1 金明池
        3.3.2 其他池沼
    3.4 城市水井
        3.4.1 汴京城厢坊
        3.4.2 汴京城水井
    3.5 汴京水系网络的连通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汴京城市水系功能研究
    4.1 水系与交通漕运
    4.2 水系与生活用水
    4.3 水系与排水系统
    4.4 水系与生产灌溉
    4.5 水系与防火灭火
    4.6 水系与滨水景观
    4.7 水系与军事防御
    4.8 本章小结
5 北宋汴京水系管理研究
    5.1 水系管理政策
        5.1.1 水系管理机构
        5.1.2 水运管理机构
        5.1.3 水系法规制度制定
        5.1.4 巡查监管制度
    5.2 水系工程管理措施
        5.2.1 汴口管理措施
        5.2.2 狭河工程措施
        5.2.3 导洛通汴工程
        5.2.4 植树护堤措施
        5.2.5 侵河建筑拆迁措施
        5.2.6 水利工程设施的建立
    5.3 水系管理特点
        5.3.1 水系管理阶段
        5.3.2 水系管理方法
        5.3.3 水系管理体系
        5.3.4 水系管理原则
        5.3.5 水系管理思想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录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相关史料

(5)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近代奉天城市的兴起及其火灾治理模式的转变
    1.1 清末以来奉天城的兴起
    1.2 清代奉天的火政
2.近代奉天城市火灾与消防力量
    2.1 近代奉天城市火灾概况
    2.2 近代奉天火灾的分布
    2.3 近代奉天火灾的成因
    2.4 近代奉天的消防力量
3.传统到现代:民办消防组织的近代化
    3.1 火政新气象:清末初创水会
    3.2 消防近代化:商会消防队的成立及组织形式
    3.3 民办消防组织经费的筹措与运用
    3.4 民办消防组织的人员训练与管理
    小结
4.民办消防力量对奉天消防事业的贡献及其特征
    4.1 民办消防力量对奉天消防事业的贡献
    4.2 依附式自主:近代奉天民办消防组织的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行业法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法律中的“行业”与行业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行业与事业
        二、行业与产业
    第二节 “行业”入法的实证分析
        一、法律文本的选择
        二、“行业”的检索结果
        三、“行业”入法的主要领域
        四、部门法中的“行业”
        (一)宪法中的“行业”
        (二)经济法中的“行业”
        (三)行政法中的“行业”
        (四)社会法中的“行业”
        (五)民商法中的“行业”
        (六)刑法中的“行业”
        五、“行业”在法律条文中的形式样态
        (一)行业规划
        (二)行业标准
        (三)行业主体
        (四)行业协会
        (五)行业垄断
        (六)行业自律
        (七)行业诚信
        (八)从业人员
    第三节 行业法的提出
        一、行业法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理解行业法
        (二)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理解行业法
        (三)对行业法的深入研究
        (四)行业法与领域法的比较研究
        二、行业法研究的理论共识
        三、行业法与部门法的关系
        (一)交叉与重叠关系
        (二)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第二章 行业法治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行业法治的提出
        一、提出行业法治的逻辑
        二、行业法治研究的历史沿革
        三、行业法治的理论主张
    第二节 行业法治的内涵
        一、“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的结合
        二、依法监管与依法自治的结合
        三、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的结合
    第三节 行业法治的特性
        一、法治主体的多元性
        二、法律规范的复合性
        三、行业治理的差异性
        四、运行机制的共治性
        五、调整范围的全面性
    第四节 行业法治的理念
        一、权利保护理念
        (一)通过公众参与实行权利保护
        (二)通过救济实现权利保护
        (三)通过行业监管实行权利保护
        二、公平正义理念
        (一)行业准入公平
        (二)行业运行公平
        (三)行业结果公平
        三、科学发展理念
        (一)创新理念
        (二)协调理念
        (三)绿色理念
        (四)开放理念
        (五)共享理念
        四、自治理念
    第五节 行业法治的实践意义
        一、法治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拓展法治的理论空间
        (二)有助于填补传统法治的短板
        (三)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
        二、行业发展维度
        (一)有助于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促进行业发展
        (二)有助于确立行业治理的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三)有助于为新兴行业保驾护航
第三章 行业法治的产生基础
    第一节 经济基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 政治基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体制逐渐确立
        一、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检索结果
        二、各行业推进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的情况举例
        三、对政企分开或政事分开检索结果的分析
    第三节 社会基础:行业组织的大量涌现
        一、政策和法律对行业组织的扶持
        二、行业组织数量显着增长
    第四节 法律基础:行业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后到九十年代中期
        二、第二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第四章 行业法治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标准
        一、行业标准的广义界定
        二、标准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
        三、行业标准的法律性质
        四、行业标准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行业法治的社会化
        (二)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柔性化
        (三)行业标准使行业法治进一步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协会
        一、行业协会的法律定位
        二、行业协会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一)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立法
        (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纠纷化解
        (三)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监管
        (四)行业协会参与行业管理
    第三节 行业法治中的行业自治
        一、行业自治的法律性质
        二、行业自治对行业法治的促进
第五章 行业法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第一节 完善行业立法机制
        一、行业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分类难以精确
        (二)狭隘的部门本位主义
        (三)行业法律的滞后性
        (四)行业协会立法不完备
        (五)缺失跨行业的标准化协调机制
        二、行业立法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立法体制
        (二)完善行业标准立法
        (三)及时修订行业立法
    第二节 完善行业监管机制
        一、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仍然存在,事中事后监管不健全
        (二)传统监管不适应新的形势,信用监管存在体制机制缺陷
        (三)传统监管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综合监管仍有待完善
        二、行业监管问题的完善
        (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信用监管和综合监管
        (二)贯彻政府适度监管原则
    第三节 完善行业纠纷化解机制
        一、行业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调解组织主要靠公权力推动,公信力有待加强
        (二)行业调解制度的认同度不高,导致利用率过低
        (三)行业调解的成功率不高,没有实质性发挥作用
        (四)行业调解程序和行业仲裁等相关法律制度缺失
        二、行业纠纷化解问题的完善
        (一)完善行业调解制度
        (二)健全行业仲裁制度
        (三)鼓励行业组织制定标准化法律文本,预防行业纠纷的产生
    第四节 完善行业自治机制
        一、行业自治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和政策上重行业自律,轻行业自治
        (二)行业协会自治权力不够
        (三)不利于行业自治的固有缺陷难以根除
        二、行业自治问题的完善
        (一)将立法上的“行业自律”修改为“行业自治”
        (二)政府彻底退出行业协会的运作
        (三)赋予行业协会完整的自治权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行业法律的梳理
附录 B 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政策性文件清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2.3.3 忽视大众需求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3.1.3 气候适宜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3.4.2 分类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4.1 布局特征
        4.1.1 布局依据
        4.1.2 场馆分类
        4.1.3 宏观布局特征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4.2.3 与学校结合
        4.2.4 与商业结合
        4.2.5 与办公结合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4.3.1 单一式布局
        4.3.2 集中式布局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4.4.2 皇亭体育馆
        4.4.3 历城体育中心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5.2.2 修缮保护
        5.2.3 适应性改造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5.2.5 综合开发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6.1.1 发展背景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6.2.1 场馆概况
        6.2.2 赛时设计特征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2.6 小结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6.3.2 场馆概括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6.3.4 现状功能构成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6.3.7 小结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6.4.1 场馆概括
        6.4.2 赛时设计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6.4.5 小结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6.5.1 场馆概况
        6.5.2 赛时设计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6.5.4 小结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6.6.1 场馆概况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6.6.4 小结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6.8.1 演变特征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7.3.1 建立评价模型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3 综合得分分析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附录 C—专家问卷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楼研究备受关注
        1.1.2 精细化设计理念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公共教学楼
        1.2.2 廊道空间
        1.2.3 精细化设计
    1.3 文献研究
        1.3.1 教学楼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3.2 精细化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3.3 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1.4 理论研究
        1.4.1 场所理论
        1.4.2 环境行为学理论
        1.4.3 空间句法
        1.4.4 其他理论
    1.5 研究意义
        1.5.1 学术意义
        1.5.2 实用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我国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发展脉络
    2.1 古代(1860年以前)——合院式教学楼
    2.2 近代(1860-1949)——中西合璧式教学楼
    2.3 建国初期(1949-1977)——苏联模式与延安模式
    2.4 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高层教学楼
    2.5 当代(21世纪以后)——教学楼群
    2.6 小结
3 教学楼廊道空间认知
    3.1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类型
        3.1.1 一级分类
        3.1.2 二级分类
    3.2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和使用需求
        3.2.1 问卷设置与发放
        3.2.2 样本类型
        3.2.3 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
        3.2.4 使用需求
        3.2.5 活动时间
        3.2.6 活动地点
    3.3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3.3.1 限定要素——屋顶、围合、地面
        3.3.2 功能要素——照明设施、家具设施、器械设施
    3.4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尺度与形态
        3.4.1 廊道的尺度与形态
        3.4.2 廊道放大空间的尺度与形态
    3.5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特性
    3.6 小结
4 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4.1 调研方法
    4.2 分析方法
        4.2.1 行为地图分析
        4.2.2 Depth map软件量化分析法
    4.3 教学楼廊道空间实例分析
        4.3.1 重庆大学A区第八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4.3.2 重庆大学B区第二综合楼廊道空间分析
        4.3.3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4.3.4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4.3.5 Depth map软件分析
    4.4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行为特征
        4.4.1 边界效应
        4.4.2 复合性
        4.4.3 看与被看
        4.4.4 就近性
        4.4.5 领域性
    4.5 影响教学楼廊道空间停留性活动的因素
5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1 教学楼廊道空间精细化设计的原则
    5.2 教学楼廊道空间精细化设计思路
        5.2.1 多义性
        5.2.2 停留性
        5.2.3 私密性、可达性
        5.2.4 文化性
    5.3 教学楼廊道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3.1 连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5.3.2 内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5.3.3 外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5.4 教学楼廊道放大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4.1 转角放大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4.2 端头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4.3 过道放宽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5.5 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与教学楼相关的文献整理
    B 与精细化设计相关的文献整理
    C 与校园空间相关的文献整理
    D 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E 重庆大学第二综合楼2/3/4层VGA分析结果
    F 重庆大学第八综合楼标准层VGA分析结果
    G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3/4层VGA分析结果
    H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2、3层VGA分析结果
    I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两宋两淮地区
        1.3.2 军事水防工程体系
        1.3.3 水防建筑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两宋军事地理研究
        1.4.2 有关两宋国防体系的研究
        1.4.3 有关两宋两淮城池防御用水的研究
        1.4.4 有关水防建筑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工程体系的形成
    2.1 两宋两淮地区自然条件
        2.1.1 军事区位
        2.1.2 地理环境
        2.1.3 水系条件
    2.2 两宋两淮地区历史背景
        2.2.1 政治背景
        2.2.2 军事背景
        2.2.3 经济背景
    2.3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的兴起
        2.3.1 两宋两淮军事防御策略
        2.3.2 两淮水防的历史发展过程
        2.3.3 两淮水防工程的地位与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体系
    3.1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整体格局
        3.1.1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要素
        3.1.2 区域水防工程体系的格局
        3.1.3 沿淮河防御线
        3.1.4 沿长江防御线
        3.1.5 沿运河防御线
    3.2 两宋两淮地区区域水防工程与战术
        3.2.1 兴修水寨
        3.2.2 修建塘泊
        3.2.3 江河设防
        3.2.4 河渠坝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宋两淮地区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
    4.1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工程体系构成要素
    4.2 两淮军事城池的水环境及其设施
        4.2.1 凭水御敌的城池选址
        4.2.2 依水为运的水工设施
        4.2.3 重点水防要素——护城河
    4.3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分区
        4.3.1 城外水防
        4.3.2 城上水防
        4.3.3 城内水防
    4.4 两淮军事城池水防战术
        4.4.1 以攻为守,以击解围
        4.4.2 以器制器,因技守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宋两淮地区水防建筑物
    5.1 水防建筑物的类型与作用
        5.1.1 水防建筑物的主要类型
        5.1.2 水防建筑物的作用
    5.2 水坝
        5.2.1 分类与形制
        5.2.2 现存遗址分布
    5.3 水闸
        5.3.1 分类与演变
        5.3.2 建造形制
        5.3.3 历史位置分布
        5.3.4 现存水闸遗址分布
    5.4 水关
        5.4.1 定义与功能
        5.4.2 建造形制
        5.4.3 现存水关遗址分布
    5.5 章节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论文图表来源
附录B: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一条有关古代消防器械的文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铳在中国的传播[D]. 温晓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1905-1931年吉林地区警政研究[D]. 卢思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盛京时报》广告研究(1906-1931)[D]. 孙红昶. 吉林大学, 2020(08)
  • [4]北宋汴京城市水系营建研究[D]. 何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依附抑或自主 ——近代奉天民办消防事业研究(1874-1931)[D]. 李家成. 辽宁大学, 2020(05)
  • [6]行业法治研究[D]. 刘刚. 吉林大学, 2019(02)
  • [7]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D]. 汪天琦. 重庆大学, 2019(02)
  • [9]两宋两淮地区军事水防工程体系与建筑研究[D]. 杨小姗.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关于古代消防设备的文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