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死亡时间探讨及护理轮班制度分析

烧伤患者死亡时间探讨及护理轮班制度分析

一、烧伤患者死亡时间讨论与护理排班制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鑫[1](2021)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发放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收集数据,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模型,探讨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及各维度对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为临床警报管理行为的干预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春市某三甲医院445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分别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四个方面对护士的临床警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分析,使用AMOS 24.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1.445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均分(4.21±0.73)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行为态度(4.35±0.79)分,行为意向(4.28±0.84)分、主观规范(4.22±0.83)分、知觉行为控制(3.94±0.8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是否接受过临床警报相关培训、有无设置医疗警报习惯的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模型包含4个潜变量,20个观察变量,21个误差变异项,模型自由度为150,模型可以识别。模型适配度指标:卡方自由度比值(CMIN/DF)=2.830,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RMSEA)=0.064,拟良性适配指标(GFI)=0.914,规范适配指数(NLI)=0.964,增值适配指数(IFI)=0.976,模型数据拟合度良好。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警报管理行为意向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247、0.490、0.213(P<0.01)。结论:基于问卷调查显示,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较强。四个维度分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是否接受过临床警报相关培训、有无设置医疗警报的习惯是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模型显示,外因潜变量对行为意向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以及知觉行为控制。

申媛[2](2020)在《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旨在探讨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风险预警能力,初步构建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自评问卷调查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初步拟定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草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优序图(Precedence Chart,简称PC)法对能力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权重进行赋值,再采用平均数法和乘积法计算二级指标复合权重。根据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培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第二部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选取山东省某地2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1)构建的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分别是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权重分别为0.150,0.444,0.245,0.161,二级指标30项。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说明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5、0.888,均大于0.7,说明专家权威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肯德尔系数(Kendall’s,W)分别为0.315、0.347(P<0.001),说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两轮专家咨询变异系数(CV)分别是0.000~0.295、0.000~0.189。(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信效度检验。预调查分析,问卷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942,重测信度为0.958,问卷总体内容效度(S-CVI)为0.85,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分布在0.83~1.00之间,探索性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公因子旋转方法采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前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629%,4个公因子与与问卷中一级指标对应。(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是83.15±15.22,四个维度护理风险基础、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得分分别是16.15±3.74、38.06±7.65、11.64±2.76、17.11±3.29。职称、手术室类型、手术室工作年限、职务是护理风险基础维度、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及管理维度、护士安全及心理调节维度以及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是不良事件管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构建了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2)编制《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检验,问卷信效度较好。(3)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称、手术室类型、职务以及手术室工作年限是影响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主要因素。

王巧[3](2019)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并针对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护理文件质量管理的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回顾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类型,结合质量缺陷类型运用小组讨论法制定调查工具,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3月运行的护理记录,调查其存在的质量缺陷并对质量问题进行汇总分析。2.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2名ICU的护理管理者及现况调查中发生质量缺陷频次较高的12名ICU护士,针对质量缺陷的发生情况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深入访谈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并形成导致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通过对677份ICU护理记录的调查结果显示,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为2042次,发生频次为2次的ICU护理记录单最多,为147份(21.71%);ICU护理记录的每个构成模块均有质量缺陷的发生,其中时间点项目模块的缺陷发生频次最高,为1197次(58.62%);质量缺陷涵盖了专家咨询法所确定的所有缺陷类型,包括:漏项、患者病情等方面记录不全、项目记录不完整、项目或记录等方面描述不准确、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记录格式不正确、未使用医学术语、与医疗病历不一致、记录频次不符合要求、机械复制粘贴、标点、字符或符号有错误、未按实际时间记录、与实际不符,其中,项目记录不完整的发生频次最高,为 638 个(31.24%)。2.通过现况调查的量性研究的结果显示:护士的层级、职称、学历越高,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末及节假日、夜班等时间段,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的发生频次较工作日、白班等时间段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病情等方面记录不全、项目或记录等方面描述不准确、未使用医学术语这三类与疾病种类相关的缺陷类型的发生频次在ICU主要收治病种的护理记录中的发生频次较其它非主要病种要低,在低层级护士中发生的频次较高层级护士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的结果显示:人员方面的差异与不足、管理方面的不完善、环境设施方面的复杂性三个层面会影响ICU护理记录的质量。其中,人员因素主要涉及护士、医生、患者三个方面,主要包括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护士的工作能力、护士的年资及临床经验、护士的精力、护士的个体因素、医生医嘱的开立、医生对护理记录的态度、患者病情、医护、护患之间的沟通;管理因素主要涉及科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护理管理两个层面,主要包括护理记录标准的制定及培训、护理记录质控的方法与力度、护理记录与护士评价奖惩的相关性、护士的配置、医辅人员的配置;环境设施因素主要涉及ICU的工作环境及设备系统方面,主要包括ICU的工作强度及负荷、媒体舆论导向、护理信息设备及系统。同时,导致不同的质量缺陷类型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会有所差异。其中,“项目记录不完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室护理管理层面的标准的制定和培训;“漏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ICU工作负荷大不能随时记录、护士精力不足、患者依从性差及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等。研究结论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发生频次较高,质量缺陷类型和覆盖面广泛,质量现况形式严峻,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 ICU的护理质量,更存在法律纠纷方面的隐患,应该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ICU护理记录质量现况的影响因素也很复杂,涉及人员、管理、环境设施三个层面;不同的质量缺陷类型其影响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影响程度会有所不同。作为护理管理者,在进行护理文件质量管理时,既要动员ICU护理记录的书写主体护士,也要协调ICU护理记录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医生、患者、管理者及信息技术人员。通过ICU护理记录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在人员、管理及环境设施层面,尤其是在主要影响因素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降低其质量缺陷类型的发生,从而提高ICU护理记录的质量。

肖旋[4](2019)在《遵义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医院科学制定疾病防控策略及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决策支持,为医护人员了解死亡风险管理重点从而改进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遵义市某三级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死亡的19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来源、住院天数、抢救次数、是否手术、合并疾病情况、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科室、死亡前生命支持是否受限等病例资料,分析住院死亡患者临床分布的高危风险环节。以死亡前病历上是否记载有不同程度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及是否签署相关医疗文书将患者分为生命支持受限组(955例)和未受限组(966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死亡前生命支持受限的影响因素。结果(1)住院患者死亡总体特征、规律及变化趋势:20132017年全院共死亡1921例患者,平均病死率为0.34%;各年度住院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P<0.05)。1921例死亡患者中:(1)男女死亡性别比为2.02: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2)死亡平均年龄55.40岁,中位年龄62(42,75)岁;60岁及以上是死亡的高发年龄段(54.50%),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3)死因顺位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24.83%)、肿瘤(23.06%)、损伤与中毒(16.14%)、呼吸系统(11.76%)及消化系统疾病(6.45%),累计构成占80%以上。死因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其中城镇居民首位死因为肿瘤、农村为损伤与中毒;男性与女性死因构成存在差异,但前五位死因顺位基本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要死因出现由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04岁)向损伤与中毒(544岁)向NCD(45岁)转变。(4)前五位单病种死因分别为颅内损伤(9.21%)、肺癌(8.17%)、冠心病(5.78%)、肺炎(5.00%)和脑出血(4.79%),累积构成占30%以上。其中循环系统疾病的首位单病种死因为冠心病(23.27%)、肿瘤为肺癌(35.44%)、损伤与中毒为颅内损伤(57.10%)、呼吸系统疾病为肺炎(42.48%)、消化系统疾病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变(21.77%)。(5)ICU是全院死亡人数最多745例(38.78%)、病死率最高15.99%的高危科室(P<0.05)。普通病房中,死亡人数居前五位的科室分别是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急诊科和神经外科,累计构成占29.62%;但病死率居前五位的科室稍有不同,分别是心血管外科2.77%、微创介入科1.07%、神经外科0.75%、血液内科0.69%和急诊科0.64%(P<0.05)。(6)死亡季节与月份分布显示,春、冬季死亡人数较夏、秋季多,但不同季节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死亡人数最多(9.53%)、9月最少(6.92%),不同月份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月病死率高于其他月份。此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呈现出14月死亡人数高于其他月份、循环系统疾病患者115月死亡人数稍高于其他月份的趋势。(7)昼夜24h死亡时间分布显示,住院患者的死亡高峰时间为上午911点及下午1617点,同时在早上7点存在一个死亡小高峰。不同年份、疾病、科室和死亡方式患者的死亡时间分布趋势都不尽相同,其中,各年度在白天和夜间均有死亡高峰存在,2013年死亡高峰以夜间为主,随着年份的递增,死亡高峰呈现逐渐向白天集中的趋势。(8)住院时间分布显示,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8天,中位住院时间8(2,19)天;住院16天内死亡人数最多566例(29.46%),超过30天死亡人数最少273例(14.21%);不同年龄、疾病和医疗付款方式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布都有各自的趋势和特征。(9)合并疾病情况显示,56.90%的住院死亡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且合并疾病数量越多,住院时间也越长(P<0.05)。最常见的合并疾病为高血压(25.35%)、糖尿病(13.07%)、脑梗死(11.97%)、慢性肾功能不全(9.94%)和冠心病(8.80%)。患者合并疾病种类和数量还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死因差异(P<0.05),其中514岁合并疾病者仅占5.88%,60岁及以上合并1种及以上疾病者占77.27%;损伤与中毒患者80%以上无合并疾病,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0%以上至少合并1种疾病。(2)住院患者死亡前生命支持受限的影响因素:1921例住院死亡患者中,抢救失败后死亡966例(50.29%)、生命支持受限后死亡955例(49.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居住地来源、是否手术、抢救次数、合并疾病数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疗付款方式和疾病种类9个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来源、是否手术、抢救次数、医疗付款方式和疾病种类6项因素是影响患者及其家属在临终期间选择不同程度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重要因素。其中,高龄、城镇居民、未实施手术治疗、较少实施抢救的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可能性较高;与医保患者相比,全公费患者更少的选择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P<0.05);与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相比,肿瘤患者选择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可能性是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3.968倍(P<0.05)。结论(1)住院死亡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合并症、科室、月份及昼夜时间等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和特殊性,医院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在各高危环节上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对策,提高临床工作质量,降低患者死亡风险。(2)住院死亡患者在临终期间选择不同程度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比例为49.71%,其中年龄、居住地来源、是否手术、抢救次数、医疗付款方式和疾病种类是影响患者及其家属选择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重要因素。

廉秀岩,王海风[5](2019)在《60例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重点探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60例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因素,并对其护理管理重点加以探寻,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住院心血管病人且死亡的案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其中的死亡例数,并对其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管理重点。结果:其中以冠心病致死患者最多,占据了死亡率的68.33%(41/60),其他依次为高血压、心肌病、夹层动脉瘤等。且在研究中发现,有43例在冬季死亡,死亡率为71.67%。在入院24h内死亡的患者数量为23例,占比为38.33%,是死亡人数最多的阶段。结论:对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掌握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规律,从而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排班的科学性,加强重点管理,值得临床重视。

望运丹[6](2018)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的临床相关资料,了解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环境安全影响因素存在的联系,找出医院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我国自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证资料,为防范住院患者自杀及其他自杀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中关于住院患者自杀的登记,向病案科申请查看住院自杀患者的病历,结合以往5次由心理小组组织的患者自杀后交流讨论会记录,详细统计通过跳楼、使用锐器、吞服药物、自缢等方式自杀的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科室、病种、住院天数、饮食状况,精神状况,睡眠状况,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使用的工具、有无家属或陪护、有无经济困难、有无负性情绪、既往自杀史、事件详细经过、事件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处理意见等,根据资料统计的结果对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所在的环境进行分类,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特征,根据医院环境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探讨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环境安全对策。结果1基本情况发现:本组59例自杀患者中,女性(31例,52.54%)多于男性(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以45-59岁为自杀高发年龄段,占47.46%,≥60岁年龄段占32.20%。自杀患者以恶性肿瘤最为多见共37例占62.72%:其中胃肠癌8例(13.56%),肺癌8例(13.56%),白血病5例(13.51%),宫颈癌、胰腺癌、肝癌、淋巴瘤各3例(各占8.11%),乳腺癌、外阴癌、耳鼻咽喉癌、肾肿瘤各1例;其次为良性消化系统疾病6例占10.16%:其中慢性肝脏疾病5例(8.47%),消化道出血1例;心血管疾病4例占6.78%;骨骼关节疾病3例占5.08%;肺部感染、胆囊术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带状疱疹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胎盘前置状态伴出血、食管异物和疖病各1例。本组住院患者自杀以入院一周内人数最多(28例,47.46%)。住院患者自杀行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晚夜间,凌晨2:00-6:00(20例,33.90%)是自杀的高发时间段。住院患者自杀最主要的方式(29例,49.15%)为跳楼,其次为刀具(16例,27.12%)。自杀地点主要发生在医院病房窗台处或走廊窗台处共29例,占49.15%。自杀结局中30例自杀死亡,占50.85%。2住院患者自杀的医院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物理环境指硬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跳楼自杀影响因素:楼顶、病房窗户、阳台、楼梯口、走廊等;(2)锐器自杀影响因素:刀具类、玻璃类、其他尖锐物品;(3)药物自杀影响因素:镇静、催眠类药品、止痛类药品、其他药品;(4)自缢影响因素:床单、约束带、鞋带、电线、输液管、裸露的管道、病房横梁、病房卫生间、公共卫生间、淋浴等;(5)其他影响因素:池塘、触电类等。人文环境指软环境,对住院患者自杀的影响因素可分为(1)医务人员方面: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等;(2)管理制度方面: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3)家庭支持系统方面:婚姻状况,与家人的关系,家庭其他方面等。3物理环境(硬环境)发现: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所占比例的49.15%。本研究中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科室为:血液科5例,占17.24%,其次是消化内科4例,占13.79%。经窗户跳楼自杀发生时间段以夜晚22:00-次日6:00最多,共13例,占44.83%。自杀大楼外科大楼最多,共9例,占31.03%,外科大楼为全院最高楼层,共32层,经分析,患者经窗户自杀与楼层高低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楼层低的比楼层高的跳楼自杀人数还多。116楼跳楼自杀占72.41%。自杀地点以病房窗户(16例)为主,占55.17%,其次是楼梯通道窗户(6例),占20.69%。跳楼自杀结局大多数死亡,死亡人数21例,占72.43%。患者跳楼自杀发现者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48.28%。跳楼自杀死亡患者发生医疗纠纷5例。因跳楼自杀未遂导致全身多处外伤引起费用增加的患者有25例。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占62.50%,使用锐器自杀老年患者较多,占50%。87.5%的患者在病床通过锐器自杀,且62.50%的患者割腕自杀,另外少部分通过刺伤头部,胸部,颈部,前臂等部位自杀。自杀锐器主要是水果刀(62.5%),其次是剃须刀片(18.75%)。除此还有剪刀,玻璃瓶等锐器。16例住院患者使用锐器自杀,自杀未遂占87.5%。5例住院患者自缢发生时间都在18:00之后,且3例为凌晨过后。住院患者自缢使用的工具有鞋带,引流管胃管、尼龙绳等。住院患者自缢的地点主要以卫生间为主,另外还有病床,楼梯间等。自杀结局多数窒息死亡,在卫生间自缢结局全为死亡。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事件中,全为女性。4例住院患者吞服药物自杀地点为病床旁,另外还有院外。吞服的药物种类有阿普唑仑,安定,去痛片等。药物数量超过医嘱用量,吞服药物自杀结局多数未遂。4人文环境(软环境)发现:住院患者自杀与医院管理者、医护人员、保卫人员、巡视人员、患者家庭人员等有关。管理者对科室的管理策略不当、护理人员心理学及自杀学知识缺乏、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欠缺,护理人员的排班制度不合理,保卫人员安全巡视制度不到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安全告知制度不及时,家庭支持系统不健全等都有可能成为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结论1住院患者自杀中,环境因素已经成为患者安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自杀影响因素,环境不仅包括公共物理环境,还包括人文制度环境,这两种环境都对住院患者自杀有影响作用。2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物理环境角度,跳楼自杀最为严重,且致死性最大,最不容易控制,跳楼自杀结局中死亡者居多。其次为使用锐器自杀,使用锐器自杀多数为老年人或者妇女,致死性相对跳楼而言,较低,且地点多数在病房内,比较容易被发现。自缢取材方便、死亡时间快、成功率高,结局一般无法挽回,常窒息而亡。病房卫生间是自缢者经常会选择的一个场所。吞服药物自杀致死性相对较低,且超量药物在住院科室不容易获得。3在住院患者自杀中,从人文环境角度,医护方作为与患者每天直接接触的治疗者与护理者,在与住院患者日常沟通中,沟通技巧对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很重要,医护人员的自杀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及时发现、预防住院患者自杀至关重要,组织管理方的排班制度是否合理,安全告知制度是否全面、到位,安保巡视制度是否有效实施等,这些制度对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预防住院患者自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失调,婚姻状况破裂,与家人的关系恶劣,其他家庭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等,都会让患者在绝望感与失落感中产生自杀的念头。4医院可以从自杀所处的环境出发,采取各种预防管理措施,如全面关注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科室,对经窗户跳楼自杀高发时间段加强警惕,全面改进经窗户跳楼自杀的高发地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完善医院窗户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科室及病房环境中危险物品的监管,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培训,完善医院各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等措施对住院患者自杀进行控制与防范。

于千朔[7](2016)在《基于《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理论对临床肺脏病证死亡节律的研究及时间护理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整理《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相关理论,用现代统计学原理验证部分肺脏病证死亡时间节律的科学性,研究《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理论对肺脏病证患者时间护理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吉林省六家三甲级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83例肺病患者的临床死亡病例,对姓氏、性别、年龄、科室、死亡诊断、最后一次病情加重抢救至死亡时长、死亡日期、死亡时间等项目进行列表整理,用SPSS22. 0进行死亡时间的录入和统计,分析死亡时间的集中趋势,显着性水平α =0. 05,以P<0. 05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83例肺病患者死亡月份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月份发病率差异。2. 283例肺病患者死亡季节性分布情况,春季43例,夏季117例,秋季40例,冬季83例,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冬季与夏季死亡较多,秋季死亡较少。3. 283例肺病患者死亡时点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存在时点发病率差异。4. 283例肺病患者死亡昼时集中情况,全年283例分析结果表明,肺病仅在夏季、冬季存在统计学差异。夏季117例分析结果,P<0. 05,求得的平均角73. 80°表明夏季肺脏病患者的死亡时间有集中趋势,凌晨04: 56为夏季肺脏病患者死亡的平均点。冬季83例分析结果,P<0. 05,求得的平均角为264. 24°,表明冬季肺脏病患者的死亡时间有集中趋势,17:37为冬季肺脏病患者死亡的平均点。结论1.肺病患者病情加重多见于冬季与夏季,秋季死亡数最少。在夏季有集中在凌晨4点56分死亡的趋势,冬季有集中在17点37分死亡的趋势,与《黄帝内经》中对肺脏病死亡时间的描述基本一致,对临床时间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黄帝内经》中对于肺脏病生理、病理时间节律的描述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可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从时间的角度对疾病的变化予以护理,本研究探讨的范围包括环境护理、服药护理、饮食护理、养生指导、护理管理等方面,选择最佳的护理时机,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减轻患者痛苦,增加生存质量。

刘梦婕[8](2012)在《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疾病谱的改变,人们认识到即使在拥有高科技技术力量和监测设备的ICU,许多疾病已无望治愈,大量进入终末期的患者可能会因为躯体或心灵的痛苦以及经济条件选择不同程度的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有对于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可操作性规程,但是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还没有统一和规范的文件。为此本文研究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决策的现状,家属及医务人员对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态度与体验,探索影响放弃生命支持治疗决策的相关影响因素。为ICU医护人员面对终末期患者及家属提供理论、态度、照护方案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支持,提高ICU终末期患者的死亡质量,为临终关怀能在ICU的实践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美国、英国、意大利、瑞典、法国、荷兰、台湾、香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目前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病例回顾指标体系基本条目初稿。②专家论证邀请ICU主任医生1名和ICU护理专家3名、长期从事姑息护理研究的临终关怀专家2名、伦理学专家1名、统计专家1名,采用小组座谈法,经专家反复论证后,确立病例回顾指标体系和质性访谈ICU医护人员、家属提纲。③采用方便抽样,选取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010.8-2011.8月外科ICU入院病例进行病例回顾。调查ICU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患者的比率,死亡患者有无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决策以及放弃生命支持治疗决策前后生命支持治疗措施比较有无差异,并logistic回归分析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④采用目的抽样选取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ICU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质性访谈。调查终末期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对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体验与态度,将质性访谈结果与病历回顾分析结果结合分析,对我国ICU终末期患者的末期医疗照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及对策。结果:①文献研究表明ICU终末期患者的医疗处置方式已经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挽救生命、积极治疗到底的传统的治疗模式,转变为已逐渐被从尊重生命质量出发,避免延长无意义的生命、缓解患者痛苦的医疗行为所取代。②ICU终末期患者的医疗处置方式常见的有两种:积极的生命支持治疗、放弃生命支持治疗(包括不予治疗、撤除治疗)。③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15例患者中有137例患者有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这表明目前在临床ICU存在较大比率的终末期患者有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决定,且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99.28%是由家属签署,仅一例是由患者自己签署,无一例是医护人员签署。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与ICU终末期患者是否签署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影响因子有:患者年龄、居住地、住院费用交纳方式。④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患者家属选择放弃的大部分措施均为创伤性的救治措施,如选择放弃CPR占14.49%,选择不电击除颤的占12.62%,选择只输常规液体的占19.63%,所有治疗措施都放弃的占34.58%。⑤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患者放弃后的转归情况:死亡在ICU的占26.28%、自动出院高达72.26%。在临床病例调查发现自动出院患者中有较大一部分患者实际在离开病房时已经死亡但由于风俗及家属要求仍按自动出院处理。⑥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15例患者中有112例死亡患者,将死亡患者分为签署放弃治疗组(34例)和未签署放弃治疗组(78例),两组患者在死亡前24h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比较在血管活性药、有创机械通气、抗凝剂、输血、胸外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复苏药物、人工心脏起搏器等方面的使用中签署放弃治疗组和未签署放弃治疗组比较有显着的差异,未签署放弃治疗组使用的比例远远高于签署放弃治疗组。⑦ICU医护人员对于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体验与态度可归纳为4个方面8个主题。医学方面:(1)放弃治疗的医学标准;(2)脑死亡作为临床死亡的诊断标准;伦理方面:(1)负罪感;(2)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方面:(1)规范执行放弃治疗的文书;(2)可靠的法律保护;教育方面:(1)死亡教育的必要性;(2)姑息医学知识培训。⑧ICU终末期患者家属坚持不放弃继续积极救治涉及到的原因可归纳为:经济因素、道德因素和死亡教育因素。结论:①本研究形成的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将指导ICU医护人员正确对待已经进入终末期患者的救治,减少或避免无效或无益的抢救,避免我国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提高ICU终末期患者的死亡质量,为临终关怀能在ICU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②本研究表明在中国大陆ICU内关于终末期患者死亡前签署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比例低于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台湾和香港,此结果与中国大陆文化背景没有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法律法规和缺乏相应的死亡教育有关。因此相关的死亡教育课程应针对ICU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宣传和教育,而卫生管理人员和政府相关人员应该建立起对ICU内对于没有救治价值和意义的终末期患者施行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措施的政策评价标准和法律规范。这将为提高ICU死亡患者的临终生命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为临终关怀在ICU的发展提供依据。

暨铭坚,陈晓冰[9](2011)在《53例COPD住院患者死亡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53例COPD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为护理工作的改进及护理排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病案统计管理系统和查阅病历,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三区住院的53例COPD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亡原因及死亡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53例住院COPD死亡患者中,主要的死亡原因有呼吸衰竭(69.8%)和心力衰竭(30.2%),合并有严重感染、肺性脑病、痰堵、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死亡时间多发生在夜间(54.7%)和节假日(35.8%)。结论加强预防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科学合理的护士人力排班管理,特别是加强特殊时间段及节假日的人力资源调配,对降低住院COPD患者死亡率有重要作用。

郑秀云,孙菊妹,管灵素,范月婷[10](2008)在《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不当情况分析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全面落实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有效补液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275例重度烧伤患者中,26例休克期液体复苏不当的情况及原因。结果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液体复苏不当最多发生在0:00—8:00时段,占42%,其次为17:00—24:00时段,占23%;多发于2~3年护龄的护士当班时,占54%;液体复苏不当原因:补液不足(77%)明显多于补液过多(23%),补液不足原因又以病情判断不准、静脉置管困难、输液中断等为多。结论根据液体复苏不当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认为应加强对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医护沟通及输液泵的管理,落实交接班制度,合理排班,科学安排护士人力资源等是确保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有效液体复苏的有力措施。

二、烧伤患者死亡时间讨论与护理排班制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患者死亡时间讨论与护理排班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医疗设备警报现状
        1.1.2 临床警报管理研究现状
        1.1.3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影响因素
        1.1.4 临床警报管理评价工具
    1.2 结构方程模型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3.2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方法
    2.6 伦理原则
    2.7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得分情况
    3.3 不同特征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得分比较
    3.4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4.1 初始模型构建
        3.4.2 模型正态性评估与识别
        3.4.3 初始模型适配度评价
        3.4.4 模型修正
        3.4.5 修正后模型的再次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得分情况
    4.2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警报管理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4.3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评价
    4.4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解释
        4.4.1 外因潜变量对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的影响
        4.4.2 各维度条目对外因潜变量的影响
    4.5 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的建议和对策
        4.5.1 增强主观规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5.2 建立正确行为态度,开展警报知识培训
        4.5.3 提升知觉行为控制,标准化警报管理流程
    4.6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问卷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成立研究小组
        2 指标构建原则
        3 研究对象
        4 研究方法
        5 预调查
        6 统计学方法
        7 技术路线图
        8 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1 文献研究结果
        2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讨论
        1 研究的可靠性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现状调查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5 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 手术室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现状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现状分析
        4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1 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种类多
        2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 对提高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3)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ICU护理记录
        (一) 护理记录的重要意义
        (二) ICU护理记录的发展阶段
    二、ICU护理记录质量现况的研究进展
        (一) 护理文书的质量评价
        (二) ICU护理记录存在的质量问题
        (三) ICU护理记录潜在的护理风险
    三、ICU护理记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一) 护士方面
        (二) 护理管理方面
        (三) 其他方面
    四、ICU护理记录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一) 质量控制的意义
        (二) 质量控制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五、技术路线
第三章 质量现况调查工具的制定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结果
        (一)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质量缺陷类型
        (二) 现况调查表的制定及标准的细化
第四章 ICU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五章 ICU护理记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本研究的创新性
    三、本研究的局限
    四、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ICU护理记录质量缺陷类型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2: ICU护理记录检查问题登记表
    附录3: ICU护理记录书写标准
    附录4: 访谈提纲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遵义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住院患者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60例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重点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疾病类型
    2.2 死亡时间
    2.3 死亡因素
3 讨论
    3.1 临床资料分析
    3.2 护理管理重点
        3.2.1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3.2.2 优化医院护理排班
        3.2.3 提高科室的常规疾病应对能力

(6)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相关概念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结果
    3.2 跳楼自杀结果
    3.3 使用锐器自杀结果
    3.4 自缢结果
    3.5 吞服药物自杀结果
    3.6 人文环境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住院患者自杀一般情况分析
    4.2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特征分析
    4.3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4 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防护措施
第5章 小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患者护理安全事件登记(报告)表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7)基于《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理论对临床肺脏病证死亡节律的研究及时间护理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黄帝内经》人体自然时间节律概述
        1.1 生理时间节律
        1.1.1 生长发育时间节律
        1.1.2 年月日节律
        1.2 病理时间节律
        1.2.1 发病节律
        1.2.2 加重或死亡节律
        1.2.3 时间节律诊断
        1.2.4 时间节律治疗
        1.3 时间节律养生
    2 中医时间节律护理理论概述
        2.1 中医时间节律护理理论的形成
        2.2 研究中医时间节律护理理论意义的探讨
        2.3 中医时间节律护理取得的成果
    3 护理管理与时间护理
    4 现存问题与研究展望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2.1.1 《黄帝内经》对肺脏及其病变的相关记载
        2.1.2 《黄帝内经》肺脏时间理论相关记载与分析
        2.1.2.1 肺脏要因时养生
        2.1.2.2 肺病病情因时变化
        2.2 回顾分析法
    3 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283例肺脏病患者最后一次病情加重抢救至死亡时间分布情况
    3 283例肺脏病患者死亡月份分布情况
    4 283例肺脏病患者死亡季节分布情况
    5 283例肺脏病患者死亡时点分布情况
    6 283例肺脏病患者死亡昼时分布情况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季节节律与肺脏病症相关性研究
        1.2 昼时节律与肺脏病症相关性研究
    2 《黄帝内经》肺脏时间节律理论对现代临床时间护理的指导意义
        2.1 时间节律指导一般护理
        2.1.1 环境
        2.1.2 服药
        2.1.3 饮食
        2.2 时间节律指导肺脏养生
        2.3 护理管理与肺病时间节律
    3 《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理论对临床时间护理的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及框架
    一、ICU 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二、ICU 病房重症病人疾病严重度评估
    三、生命支持治疗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及各变量定义
    二、研究架构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方法及步骤
第四部分 病例回顾分析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患者的一般情况调查
    二、患者的病情相关情况调查
    三、患者的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现况调查
    四、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五、讨论
第五部分 质性访谈
    一、ICU 医护人员对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态度调查
    二、ICU 家属对于终末期患者坚持不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的态度及原因分析
    三、结论
第六部分 建议与对策
    一、开展 ICU 医护人员、终末期患者及家属的优死教育
    二、开展放弃生命支持治疗标准的系统学习和讨论
    三、建立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相关的可操作规程
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9)53例COPD住院患者死亡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53例住院COPD死亡患者的年龄分布及因COPD急性发作入院的住院次数
    2.2 53例患者的死亡时间分布情况
    2.3 主要死亡原因见表1。
3 讨论
    3.1 加强对危重患者的巡视和观察, 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
    3.2 开展死亡、危重病例讨论, 培养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合理调配护士人力资源, 做好护理排班的弹性管理

(10)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不当情况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液体复苏不当情况
    2.1 不同时间段液体复苏不当发生情况分布见表1
    2.2 不同年资护士当班液体复苏不当发生情况分布见表2
    2.3 液体复苏不当的原因分布
3 讨论
    3.1 液体复苏不当的原因分析
        3.1.1 护士人力安排不足
        3.1.2 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工作经验
        3.1.3 监护项目不全, 不利病情判断
        3.1.4 缺乏对病情的预见性估计
        3.1.5 小儿静脉穿刺置管反复失败, 延误补液时机
        3.1.6护士盲目依从补液公式计算的补液医嘱
        3.1.7 输液不畅
        3.1.8 护士盲目依赖仪器
        3.1.9血浆输注不易控制
        3.1.1 0 片面重视尿量
    3.2 护理对策
        3.2.1 加强对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培训
        3.2.2 加强护士静脉穿刺技能培训
        3.2.4 加强输液泵质控, 科学使用输液泵
        3.2.5 落实交接班制度
4 小结

四、烧伤患者死亡时间讨论与护理排班制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警报管理行为意向现状研究[D]. 李佳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手术室护士风险预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 申媛. 青岛大学, 2020(01)
  • [3]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记录的质量缺陷现况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D]. 王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9)
  • [4]遵义市某三级医院住院死亡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肖旋.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5]60例住院心血管病人死亡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重点探寻[J]. 廉秀岩,王海风. 现代养生, 2019(02)
  • [6]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自杀环境安全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望运丹. 长江大学, 2018(12)
  • [7]基于《黄帝内经》时间节律理论对临床肺脏病证死亡节律的研究及时间护理的初探[D]. 于千朔.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ICU终末期患者放弃生命支持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梦婕.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9]53例COPD住院患者死亡分析及护理对策[J]. 暨铭坚,陈晓冰. 中国医疗前沿, 2011(22)
  • [10]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不当情况分析及对策[J]. 郑秀云,孙菊妹,管灵素,范月婷. 护理学报, 2008(12)

标签:;  ;  ;  ;  

烧伤患者死亡时间探讨及护理轮班制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