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

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

一、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亮,杨承,谢广平,李华,马晓茜[1](2021)在《太阳能与压气机抽气储能燃气轮机CHP系统耦合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压气机抽气储能调控可改善燃气轮机能源系统性能,为了使燃气轮机系统更加灵活、高效地与外界负荷匹配,提出太阳能耦合压气机出口抽气储能的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通过建立空气透平、余热锅炉和太阳能集热器的变工况数学模型,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燃气轮机压气机出口抽气变工况模型,并对耦合系统进行变工况分析,研究系统在储能、释能和运行周期内热力参数的变化,以华南地区某宾馆的逐时负荷为例对太阳能耦合压气机出口抽气储能的热电联产系统进行案例分析,并与基准热电联产系统对比。结果表明:以某典型日为1个周期,本文设计系统的1次能源利用率比传统热电联产系统高3.2%,?效率高2.4%。

刘东帅[2](2021)在《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中,煤炭热解产生高温热解煤气,需要回收其显热,但因热解煤气含有焦油,传统的直接喷淋法无法回收其中的热量,造成能源浪费。新型高温热解气余热回收技术开发是煤炭热解燃烧多联产技术的关键之一,其核心是研究高温热解气在换热器内的冷凝传热特性。(1)建立含不凝性气体蒸汽的冷凝传热实验装置。实验中发现珠状、珠条状、膜状和溪流状四种典型的冷凝液形态,结合文献分析了冷凝液形态的变化对冷凝传热效果的影响。探究了不凝性气体质量分数、混合蒸汽入口速度对壁面温度波动及传热系数等影响。并用实验数据对模拟计算使用的Euler Wall Film(EWF)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2)以焦油洗油段含量较高的联苯为冷凝组分、以CO、CH4、H2为不凝性组分作为高温热解气的模型化合物,采用EWF模型对其在冷凝管内的冷凝传热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研究。研究了热解气入口温度、入口流速及冷却介质入口温度等因素下液态焦油流动特性、壁面热流密度分布等,并对比分析了单级冷凝和分级冷凝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解气入口速度从2m/s增大至3.5m/s时,沿壁面液膜速度增大,液膜厚度减小25%,平均热流密度增大23%,管内压降增大,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增大;当热解气入口温度从530K增大至620K时,沿壁面液膜厚度增大26%,平均热流密度增大21%,管内压降增大,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增大;当冷却介质入口温度从295K增大至325K时,沿壁面液膜厚度减小32%,平均热流密度减小30%,当冷却介质入口温度温度从325K增大到335K时,冷凝点初始位置离入口的距离从0mm增大至28mm;考虑了液态冷凝组分粘度和导热系数随着温度发生变化,发现其对冷凝液的排出和壁面冷凝传热系数都有重要的影响;验证了分级冷凝更适用于高温热解气的余热回收,为冷凝换热设备的工程设计与开发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3)基于Nusselt理论和边界层理论,考虑液膜波动效应和抽吸作用,建立冷凝管内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结合实验和经典模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EWF模型进行比较,结合文献验证了该模型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强化高温热解气的冷凝传热需从减小液膜热阻和扩散层气体热阻的角度出发,为开发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的通用模型提供了理论分析指导。

李航行[3](2021)在《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加快发展可持续的新能源技术是我国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新能源,因其储量的无限性、开发利用的清洁性特点,在新能源技术领域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太阳能本身的低密度、间歇性等缺陷,使得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受到了一定阻碍。本研究主要以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发电系统(Integrated Solar Combined Cycle,ISCC)为基础,从系统建模、性能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以某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基础,建立了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计算模型,并基于Ebsilon软件对该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随后在设计工况及变工况的条件下分别验证了建立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对ISCC机组的性能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了机组在纯凝工况与供热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分析了太阳能输入、燃气轮机负荷率、供热量等因素对ISCC机组热效率、(?)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了ISCC机组在热电联产情况下热电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燃气轮机负荷下ISCC机组与太阳能互补潜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SCC系统中太阳能及储热系统的配置增大了机组的热电可行域,促进了机组热电解耦,提高了机组的热电调峰能力;ISCC系统的太阳能互补潜力在不同燃机负荷下存在差异性,且太阳能互补潜力随着燃气轮机负荷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对ISCC电站的技术经济性和环保节能性进行分析。评估了ISCC系统的总投资、投资回收期、节约燃料率以及年污染物减排等经济环境指标,结果表明ISCC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刘广林[4](2021)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文中提出我国存在大量的工业余热和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的低品位热源,而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是低温热源转化为高品位电能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因此,开展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研究对我国低品位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众多的研究,但是在变负载系统运行性能及从系统和部件层面对蒸发器优化尚存在诸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有效推动有机朗肯循环走向市场应用。因此,本文首先开展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系统(?)效率和部件(?)损失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层面和部件层面进行优化,以期提高系统的热力学性能。针对电网波峰波谷导致系统变负载运行条件下热力学性能变化,建立热源功率为100 kW,系统最大运行压力为1.0 MPa的有机朗肯循环原理样机,选用R245fa工质进行实验研究,在冷热源参数等恒定情况下,研究不同膨胀机转速和负载条件下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发现随膨胀机转速和负载功率的增大,工质流量和蒸发温度呈增大的趋势;而有机工质在膨胀机入口处过热度减少。膨胀机的膨胀比随着负载功率和膨胀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净效率随着负载增加而增大;在负载相同时,随着膨胀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热力学性能,采用(?)分析对简单系统进行研究。针对热源温度在100~150℃的低品位热源,发现系统(?)效率随热源温度升高呈现增大趋势;当热源温度相同时,系统(?)效率随着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分析蒸发器、冷凝器、工质泵和膨胀机四大部件(?)损,得到在相同冷热源和工质条件下,蒸发器的(?)损失最大,如工质R600a和热源温度140℃时,蒸发器(?)损在四大部件总(?)损占比达到51%。针对系统中蒸发器(?)损最大,按照能量梯级利用原理,从系统角度提出双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新构型,意在提高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得到在相同参数下,双级发电系统(?)效率大于单级循环系统(?)效率且存在最大值,如当热源温度为130℃和工质为R600a时,双级循环系统(?)效率相对于单级系统(?)效率提高了 10.1%。双循环系统预热器的质量分流比与工质、热源温度等参数有关,低温时分流比区间较大,高温时较小,变化趋势呈现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不同工质适用热源温度范围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热源参数确定合适的工质和分流比。从部件强化传热角度,提出蒸发器内工质流动沸腾过程气液自动分相的强化换热机理,从实验方面开展平行结构和分相结构的换热性能验证研究。发现在饱和沸腾区,由于气液在表面张力作用下自动分相,形成液在加热区/气在两侧流动,强化了流动沸腾阶段的换热能力。如当热源热流密度为120 kW/m2和工质流量为0.4g/s时,分相结构比平行结构的局部换热系数(25 mm处)提高了 20.4%和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9.9%。核态沸腾区域由于气泡较小,直接进入下一段微通道,未产生气液分相现象,因此两种结构的换热系数基本相等。对气液分相通道的气液分离角度和分段数两个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发现饱和沸腾区内,随着气液分离角和分段数的增大,分相结构的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增大。在工质质量流量为0.4 g/s和热源功率为120 kW/m2时,20°气液分离角相对于10°时,25mm处局部换热系数提高了39.9%,加热区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28.4%;当气液分离角度为20°时,25 mm处6段结构比4段结构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 22.6%,强化换热因子为1.6。从表面微纳结构促进强化换热角度,采用电刷镀方法在6段结构和20°分离角的梯形通道制备了 Ag-Ni复合微纳表面,发现微纳表面促使工质饱和沸腾提前发生,进而强化沸腾传热。如加热功率为120 kW/m2和工质质量流量为0.4 g/s时,20mm处的微纳结构局部换热系数比6段结构增加了 3.6倍,微纳结构的平均换热系数相对于6段结构提高了 16.1%,强化换热因子为1.9。

薛凯[5](2021)在《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协同集成及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增长,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国、碳排放国。由于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紧迫。当前,国家对能源节约利用愈加重视,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因此,电力行业应多元发展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发电份额与利用效率,履行社会责任与节能环保的承诺。基于以上背景,本课题提出了两个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集成方案,将聚光式集热技术收集的太阳能热量引入生物质机组的汽水循环,采用仿真软件建立设计工况及敏感性变化模型,辅以热力学及经济性分析计算,对集成方案的协同机理与经济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太阳能在供热期用于驱动吸收式热泵加热热网水,减少供热抽汽;非供热期用于加热给水,节省高压抽汽,皆有助于增加机组发电。系统集成后,尽管生物质机组的燃料消耗与总供热量均保持不变,但全年可新增发电2 803.04 MWh,年均光电效率16.16%,平均度电成本为0.929 5元/kWh,比传统单一太阳能热电厂低约15.50-28.50%。其次,提出了集成污泥干化的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被太阳能加热后的凝结水驱动污泥干化,干污泥与生物质燃料掺混后进入锅炉燃烧,增加机组发电量。采用该集成方案后,全年可新增发电11 265.02 MWh,年均新增发电的效率为28.02%。系统性能随干湿污泥含湿量的减小而增强,随掺烧比的增大而增强,平均度电成本仅为0.496 8元/kWh。根据“能量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以高效灵活的方式将太阳能与生物质机组进行耦合,减少“弃光”现象,提高太阳能的利用,增加城市污泥的资源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置,同时达到增加发电以提高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结果表明,两种集成方案具有运行方式灵活、发电效益增长、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优势,既符合我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并降低其投资成本的需求,也为解决城市污泥污染提供了新思路。

李航行,陈亮,王春波,马立荣,许紫阳,李景云[6](2021)在《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性能分析》文中提出针对传统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无法适应当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趋势的问题,该文建立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稳态模型,分析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配置太阳能及储热设备前后运行特性及调峰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而构建机组经济性模型并进行典型日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的输入可以增大原机组的热电可行域,增强机组的调峰能力;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王肖禾[7](2020)在《聚光太阳能驱动CO2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方法》文中认为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是我国首要发展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之一,当前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多采用蒸汽朗肯循环,循环初温低、集热面积大,太阳能发电效率低。为实现太阳能热功高效转换,变革现有聚光太阳能热转功动力循环,探索灵活、稳定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当前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的迫切需求。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的压缩功耗低、循环效率高,利用CO2动力循环取代蒸汽朗肯循环用于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有进一步提升太阳能热功转换的潜力。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BT151005)和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No.KFZD-SW-418),针对聚光太阳能高效热功转换,开展聚光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2动力循环的集成机理、CO2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循环关键过程实验验证等研究工作。基于能量转化过程的热力学特性,构建了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2循环的热力学模型,探究系统性能与关键参数的关系,确定系统的集成原则,并针对超临界CO2动力循环进行关键过程实验验证。从工质的物性出发,分析CO2作为循环工质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探究CO2动力循环的性能提升机理与系统集成原则,确定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2系统性能与关键参数的关系,为系统参数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基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开展超临界CO2循环透平发电关键过程实验验证,探究高转速透平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发电性能。针对聚光太阳能集热过程传热介质的高温不稳定性与辐照的间歇性,利用超临界CO2作为传热介质提升集热温度,通过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延长运行时间,提出了多能互补的串联型超临界CO2系统,经热力学分析获得该系统的全工况性能,该系统在设计工况的太阳能发电效率为27.85%,具有高效热功转换优势。在该系统中,利用串联型超临界CO2循环与互补供能单元相集成,避免单一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吸热窗口狭窄的影响,充分利用生物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通过能量平衡核算与EUD分析探索系统能量损失的原因;通过典型日与全年系统热力性能研究,获得互补系统全工况热力学性能。针对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存在膨胀比低、比功小的问题,构建了以CO2-H2O为工质的动力循环,相比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混合工质动力循环通过降低冷凝过程压力提高膨胀比,通过压缩液态工质降低压缩耗功提高压缩稳定性,基于该混合工质循环开展热力学特性研究,其比功与循环效率均高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其中,混合工质简单回热循环设计工况的比功比超临界CO2简单回热循环相对提升39%,其循环热效率相对提升12%。通过对混合工质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获得系统在设计工况、典型日和全年的热力性能。为进一步降低混合工质简单回热循环中回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将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与塔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相集成,利用槽式集热装置所聚集的太阳热能弥补回热过程热量不足,提出两级加热混合工质循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相比于混合工质简单回热循环,通过优化太阳能集热方式,降低太阳能集热过程热损失,太阳能发电效率得以提升。

史小航[8](2020)在《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采用低沸点有机工质代替水蒸气进行朗肯循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低品位热能发电技术,在中低品位热能发电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有关ORC发电系统动态特性方面的研究尚有不足。论文以现有发电量约8k W的ORC发电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台采用生物质锅炉供热,以R245fa为循环工质,采用板式换热器和涡旋式膨胀机。论文建立了ORC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了该系统及其主要部件的变工况性能,并通过动态仿真研究了多因素扰动下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确定试验台系统构成及主要设备参数、系统待测量和控制量。基于Lab VIEW平台编写数据采集和变频控制VI程序,实现数据显示及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基于试验台分析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过程,明确系统性能指标。(2)基于ASPEN建立ORC发电系统及核心部件的仿真模型。针对单个设备及系统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模拟,研究各部件的灵敏性及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工况特性。(3)通过动态仿真分析了当冷源流量和热源流量分别发生0.2kg/s、工质泵频率和膨胀机频率分别发生2Hz的扰动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动态响应。研究了冷源和热源进口温度分别在18℃~26℃、131℃~139℃范围内不断变化下系统的变工况运行特性。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系统的变工况性能模拟有如下发现:当蒸发压力在1.07MPa~1.77MPa、工质质量流量在0.12kg/s~0.77kg/s范围内分别递增,系统热效率与(?)效率均随二者的增大而增大,但受二者的影响是相似的。当蒸发压力为1.67MPa,工质流量为0.47kg/s时,系统热效率最大为10.37%,(?)效率最大为40.74%。(2)在冷源流量和热源流量、工质泵频率和膨胀机频率分别发生扰动下的动态仿真结果表明:当导热油流量正向阶跃0.2kg/s时,蒸发压力增加0.02MPa,冷凝压力增加0.003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07k W,系统效率增加0.02%;当冷却水流量正向阶跃0.2kg/s时,冷凝压力下降0.005MPa,蒸发压力下降0.008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11k W,系统效率增加0.09%;当工质泵频率正向阶跃2Hz时,蒸发压力增加0.025MPa,冷凝压力减小0.003MPa,膨胀机输出功增加0.09k W,系统效率增加0.13%;当膨胀机频率负向阶跃2Hz时,蒸发压力增加0.023MPa,冷凝压力减小0.002MPa,膨胀机输出功减少0.07k W,系统效率下降0.02%。(3)针对冷源进口温度和热源进口温度的变工况运行仿真结果表明:当导热油进口温度在131℃~139℃范围递增,蒸发压力、冷凝压力、膨胀机输出功均随着热源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系统效率却由于蒸发器换热量的因素在9.60%~9.40%范围内不断下降;当冷却水进口温度在18℃~26℃范围内递增,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而膨胀机输出功和系统效率分别在10.85k W~9.98k W、9.70%~9.27%范围内不断减小。本文通过动态仿真创新性的研究了多因素扰动下ORC发电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动态特性和变工况性能,对后续开展抗扰动控制研究及运行优化等课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黎思亮[9](2020)在《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高价值利用发展方向之一。煤热解所产生的含焦油高温煤气在余热回收过程中存在焦油冷凝析出导致的受热面积灰堵塞以及传热能力低等问题,这使得高温热解煤气的冷却及余热回收成为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浙江大学所提出基于高温蒸汽冷却的热解煤气高温换热-高温除尘-余热回收/焦油冷凝回收的工艺技术,在可行性分析基础上,开展实验研究,验证含焦油热解煤气高温换热过程可行性的同时获得换热特性和焦油冷凝特性,为下一步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回收装置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参考。首先,依据高温热解煤气组成特性,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Peng Robinson方程建立了焦油主要组分的冷凝和露点计算模型获得热解煤气条件下主要组分冷凝析出的温度条件。结果表明焦油中主要的高冷凝温度组分如沥青质在典型热解组分条件下冷凝析出的温度约330℃。因此,通过控制受热面冷却介质的入口温度及换热后热解煤气温度,保证热解煤气温度保持在该冷凝析出温度以上,则可有效避免换热过程中发生焦油组分的冷凝析出。同时,分析计算也表明,焦油中的主要组分如轻油、酚油、萘油、洗油、蒽油、沥青,其冷凝温度分别为74℃,109℃,120℃,147℃,218℃,330℃,有明显区别,可以在冷却余热回收过程中实行分段冷凝措施实现焦油不同组分的回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80Nm3/h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特性实验研究装置,以含焦油高温烟气和高温蒸汽为工作介质,通过控制换热蒸汽入口温度,实现了换热过程中无焦油冷凝析出,验证了所提出的含焦油热解煤气高温蒸汽换热工艺的可行性。同时,通过不同焦油含量(焦油含量分别为50g/Nm3,100g/Nm3,150g/Nm3)情况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含焦油高温热解煤气换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焦油组分的裂解积碳过程的影响,与不含焦油情况相比,含焦油热解气体换热系数降低,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其换热能力逐渐稳定。不同焦油含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焦油含量增加受热面的换热系数有所降低。在实验结果基础上采用了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两种方法对热解煤气中不同焦油含量对流传热表面换热系数进行拟合,获得了实验工况条件下含焦油气体对流受热面的换热实验关联式。此外,通过降低蒸汽入口温度(蒸汽入口温度为290℃,250℃,210℃),开展了焦油冷凝析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蒸汽入口温度不断下降,受热面的换热系数随之降低。当蒸汽入口温度下降到210℃时,换热壁面上有焦油冷凝析出,为下一步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回收装置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参考。

黄畅[10](2020)在《槽式太阳能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太阳能与燃煤互补发电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规模化发电的有效方式。将太阳能热引入到常规燃煤机组,一方面可以大幅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提高光电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燃煤机组的节能减排效应。论文主要针对槽式太阳能燃煤互补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展开仿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槽式太阳能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全工况动态仿真建模基于STAR-90采用模型结构化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槽式太阳能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关键子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主要包括了太阳能集热场、汽轮机、锅炉等完整的关键子系统模型,并以序贯模块法按照互补系统工质流动方向建立了互补系统全工况仿真实验系统,可实现实时和超实时动态仿真。(2)太阳能引入规模对互补系统关键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以330 MWe互补发电机组为对象开展动态仿真实验研究,获得了典型工况下太阳能引入规模对互补系统关键参数:主蒸汽流量、燃煤消耗量、系统输出功率、主/再热蒸汽汽温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燃料节省型”运行模式下,随着太阳能引入规模的不断增大,主蒸汽流量下降,燃煤消耗量减少,系统输出功率能够维持在额定值。然而,主蒸汽、再热蒸汽汽温出现下降甚至超出了锅炉安全运行规范的要求。论文针对这一问题的内在机理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汽温调节控制方案,使得该机组的太阳能吸纳极限由原来的27.1 MWth提高到99.9 MWth。(3)太阳能的引入对互补系统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基于上述太阳能引入对互补系统关键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对太阳能引入给各子系统及系统整体性能带来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吸纳极限内,随着太阳能引入量的增加,互补系统的热力循环效率下降、锅炉效率提高,太阳能热电效率提高,相较于原有系统,互补系统的整体能效提高。相应地,“燃料节省型”和“功率增大型”两种运行模式对应的互补系统年光电效率可达18.5%和20.2%,标准化发电成本(LCOE)可降至5.1和4.6美分/kWh。在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部分是缺水地区,因此论文对太阳能辅助空冷机组的经济背压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获得了全工况经济背压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背压、固定风机功率等其他运行方案,可显着改善互补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年光电效率由8.47%和15.44%提高至17.8%,LCOE从18.9和10.4美分/kWh降低至9.0美分/kWh。(4)太阳能瞬变特性对互补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研究论文研究了集热场启动、云遮工况下,太阳能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对互补系统关键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未配置蓄热的情况下,太阳辐照瞬变造成的主蒸汽、再热蒸汽及各级抽汽等相关参数波动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但互补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较大,变化率最高可达15.8 MWe/分钟,超过了安全允许范围(<3MWe/分钟)。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蓄热,开展了蓄热对抑制互补系统关键参数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置小规模(0.5小时)的蓄热即可有效减小辐照间歇性对互补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使系统的功率变化率维持在1 MWe/分钟内,保障了互补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蓄热系统容量及运行策略进行优化研究,使得互补系统的热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得以显着改善,年光电效率从18.7%提高至19.3%,LCOE从9.3美分/kWh下降至8.8美分/kWh。

二、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能与压气机抽气储能燃气轮机CHP系统耦合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描述
    1.1 系统运行方式
    1.2 系统模型
        1.2.1 热电联产系统各部件模型
        1.2.2 太阳能-抽气储/释能系统各部件模型
2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及参数设计
    2.1 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2.1.1 CCHP系统
        2.1.2 太阳能耦合储气室储/释能系统
        2.1.3 耦合系统
    2.2 系统设计参数
3 系统变工况分析
    3.1 燃气轮机变工况分析
    3.2 太阳能-抽气储释/能系统变工况分析
    3.3 耦合系统变工况分析
4 案例分析
    4.1 负荷分布
    4.2 基准CHP系统描述
    4.3 系统与外界的耦合计算
5 结论

(2)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煤炭的分级分质转化利用技术
    2.2 高温热解气余热回收技术
        2.2.1 高温热解气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
        2.2.2 上升管余热回收技术的改进
        2.2.3 高温热解气循环氨水余热回收技术
        2.2.4 高温热解气初冷器余热回收技术
    2.3 焦油冷凝特性研究现状
    2.4 蒸汽冷凝传热研究现状
        2.4.1 理论研究进展
        2.4.2 实验研究进展
        2.4.3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不凝性气体的蒸汽冷凝传热实验与模拟研究
    3.1 实验装置及操作流程
        3.1.1 实验装置
        3.1.2 实验操作流程
    3.2 实验不确定因素分析
    3.3 实验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冷凝形态分析
        3.4.2 壁面温度波动分析
        3.4.3 壁面平均传热系数分析
        3.4.4 蒸汽冷凝率分析
    3.5 管内冷凝传热过程模拟
        3.5.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3.5.2 网格独立性验证
        3.5.3 Euler Wall Film模型
        3.5.4 控制方程组
        3.5.5 模拟结果及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的数值分析
    4.1 焦油的组成分析
    4.2 焦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4.2.1 焦油的粘度分析
        4.2.2 焦油的馏程分析
    4.3 物理模型
    4.4 数值计算方法
        4.4.1 焦油冷凝模型
        4.4.2 物性参数的确定
        4.4.3 边界条件
        4.4.4 计算方法
    4.5 数值计算结果与讨论
        4.5.1 冷凝液膜厚度及速度分布
        4.5.2 冷凝组分浓度分布
        4.5.3 壁面传热系数分布
        4.5.4 冷却介质入口温度的影响
        4.5.5 热解气入口速度的影响
        4.5.6 热解气入口温度的影响
        4.5.7 冷凝液膜粘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
        4.5.8 单级冷凝与分级冷凝的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
    5.1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的建立
        5.1.1 冷凝液膜层传热分析
        5.1.2 气液界面传热传质分析
    5.2 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模型的求解
    5.3 模型可靠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SCC电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ISCC技术研究国内外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建模
    2.1 引言
    2.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建模
        2.2.1 燃气轮机系统建模
        2.2.2 余热锅炉系统建模
        2.2.3 蒸汽轮机系统建模
        2.2.4 联合循环模型
    2.3 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建模
        2.3.1 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建模
        2.3.2 储热设备建模
        2.3.3 蒸汽发生器建模
    2.4 基于Ebsilon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仿真建模
        2.4.1 Ebsilon软件概况
        2.4.2 Ebsilon部件模型及建模
    2.5 Ebsilon模型机组校核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力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评价指标
    3.3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性能分析
        3.3.1 太阳能输入对联合循环特性的影响
        3.3.2 环境温度对联合循环特性的影响
        3.3.3 供热量对联合循环特性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调峰能力研究
    4.1 引言
    4.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区间
    4.3 太阳能输入对机组调峰能力影响
        4.3.1 ISCC机组热电可行域
        4.3.2 不同热负荷下ISCC机组调峰能力分析
        4.3.3 不同燃机负荷下ISCC太阳能互补潜力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综合评价
    5.1 引言
    5.2 技术经济性分析
        5.2.1 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
        5.2.2 技术经济性综合评价
    5.3 环保节能性分析
        5.3.1 环保节能性评价指标
        5.3.2 环保节能性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有机朗肯循环研究现状
        1.2.1 工质研究
        1.2.2 系统研究
        1.2.3 主要部件研究
    1.3 蒸发器流动沸腾强化换热研究现状
        1.3.1 气液调控强化沸腾传热
        1.3.2 微纳功能表面强化沸腾换热
    1.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系统
        2.2.1 ORC系统
        2.2.2 负载系统
        2.2.3 冷热源系统
    2.3 数据处理
    2.4 机组运行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火用)分析
    3.1 引言
    3.2 简单系统(火用)研究
        3.2.1 发电循环系统
        3.2.2 数学模型
        3.2.3 简单系统(火用)效率
        3.2.4 部件(火用)损
    3.3 发电系统新构型
        3.3.1 双循环系统介绍
        3.3.2 数学模型
        3.3.3 双循环系统(火用)效率
        3.3.4 部件(火用)损
    3.4 双循环系统预热器分流比分析
    3.5 双循环系统窄点温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蒸发器分相原理及强化换热
    4.1 引言
    4.2 气液分相强化换热原理
    4.3 实验系统及实验段
        4.3.1 实验系统
        4.3.2 实验段及主要设备
        4.3.3 实验操作
    4.4 数据处理
    4.5 气液分相强化传热特性
        4.5.1 温度特性
        4.5.2 换热系数
    4.6 压降特性
    4.7 气泡动力学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蒸发器气液分相换热优化
    5.1 引言
    5.2 通道结构参数优化
    5.3 结构参数对换热特性分析
        5.3.1 角度对换热性能影响
        5.3.2 分段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5.4 微纳表面强化换热
        5.4.1 微纳表面制备
        5.4.2 微纳表面对换热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6.2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协同集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辅助生物质利用技术
        1.2.2 污泥干化与热转化利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建模方法及案例机组介绍
    2.1 引言
    2.2 建模方法
    2.3 案例机组介绍
        2.3.1 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
        2.3.2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3.1 引言
    3.2 新系统的提出
    3.3 耦合系统设计工况运行特性
    3.4 热力学性能分析
    3.5 敏感性分析
        3.5.1 两种运行模式性能对比
        3.5.2 典型日性能分析
        3.5.3 全年性能分析
    3.6 经济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成污泥干化的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4.1 引言
    4.2 新系统的提出
    4.3 耦合系统设计工况运行特性
    4.4 热力学性能分析
    4.5 敏感性分析
        4.5.1 太阳辐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污泥含水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3 掺烧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 经济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硕士学位论文科研项目背景
致谢

(7)聚光太阳能驱动CO2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及关键部件研究概况
        1.2.1 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研究概述
        1.2.2 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的应用
        1.2.3 超临界CO_2发电系统性能提升方法研究现状
        1.2.4 超临界CO_2动力循环关键部件研究进展
    1.3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概况
        1.3.1 太阳能聚光集热技术
        1.3.2 太阳能互补发电技术研究进展
        1.3.3 聚光太阳能超临界CO_2热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2章 太阳能驱动CO_2动力循环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2.1 概述
    2.2 CO_2工质的热物性分析
        2.2.1 CO_2与H_2O、空气的物性比较
        2.2.2 CO_2工质的不可压缩性
        2.2.3 CO_2-H_2O二元混合工质
    2.3 CO_2动力循环性能提升机理
        2.3.1 超临界CO_2循环性能提升的热力学分析
        2.3.2 CO_2混合工质循环性能提升的热力学分析
    2.4 太阳能驱动CO_2系统的集成原则与思路
        2.4.1 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_2系统评价指标
        2.4.2 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_2系统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_2循环的系统研究
    3.1 概述
    3.2 耦合高温蓄热的间冷再热超临界CO_2系统热力性能研究
        3.2.1 间冷再热超临界CO_2系统集成思路和系统描述
        3.2.2 系统设计参数及热力性能评价准则
        3.2.3 太阳能驱动超临界CO_2循环全工况性能分析
    3.3 超临界CO_2透平发电关键过程实验验证
        3.3.1 超临界CO_2透平发电关键过程对循环性能影响
        3.3.2 超临界CO_2透平发电关键过程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太阳能—生物质驱动超临界CO_2循环的互补系统研究
    4.1 概述
    4.2 基于太阳能与生物质互补的串联型超临界CO_2系统热力学研究
        4.2.1 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串联型超临界CO_2系统结构
        4.2.2 系统设计参数与热力性能评价准则
        4.2.3 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4.2.4 系统初步经济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CO_2-H_2O混合工质循环热力学分析
    5.1 概述
    5.2 混合工质循环系统热力特性规律
        5.2.1 混合工质循环运行参数影响分析
        5.2.2 混合工质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5.3 两级加热混合工质循环
        5.3.1 两级加热系统的集成思路
        5.3.2 两级加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
        5.3.3 混合工质电导率的测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论文主要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1.2.2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工质研究现状
        1.2.3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动态仿真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试验台
    2.1 试验台系统及主要设备
        2.1.1 试验台系统构成
        2.1.2 主要设备参数
    2.2 试验台数据采集系统
        2.2.1 数据测量采集装置
        2.2.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3 试验台变频控制系统
        2.3.1 变频控制装置
        2.3.2 控制系统设计
    2.4 有机朗肯循环热力学分析
        2.4.1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及热力学过程
        2.4.2 循环系统热力学计算及性能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ASPEN的系统仿真实现
    3.1 换热流体物性分析
        3.1.1 系统设计参数
        3.1.2 物性方法选择
        3.1.3 物性参数调用
    3.2 蒸发器的仿真实现
        3.2.1 蒸发器仿真模型
        3.2.2 蒸发器模型验证
        3.2.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3 膨胀机的仿真实现
        3.3.1 膨胀机仿真模型
        3.3.2 膨胀机模型验证
        3.3.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4 冷凝器的仿真实现
        3.4.1 冷凝器仿真模型
        3.4.2 冷凝器模型验证
        3.4.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5 工质泵的仿真实现
        3.5.1 工质泵仿真模型
        3.5.2 工质泵模型验证
        3.5.3 变工况运行特性
    3.6 ORC系统仿真实现
        3.6.1 系统仿真模型
        3.6.2 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动态特性
    4.1 ASPEN Dynamics动态模型转化
    4.2 蒸发器扰动仿真
        4.2.1 导热油进口温度扰动
        4.2.2 导热油进口流量扰动
    4.3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扰动仿真
        4.3.1 导热油流量扰动
        4.3.2 冷却水流量扰动
        4.3.3 工质泵频率扰动
        4.3.4 膨胀机频率扰动
    4.4 ORC发电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仿真
        4.4.1 变导热油温运行特性
        4.4.2 变冷却水温运行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情况

(9)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1 绪论
    1.1 我国的能源和环境背景
    1.2 煤炭分级分质转化利用技术
    1.3 含尘高温热解煤气冷却余热及焦油回收工艺技术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含尘高温热解煤气冷却余热及焦油回收研究现状
    2.1 热解煤气余热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2.1.1 上升管汽化冷却技术
        2.1.2 导热油夹套技术
        2.1.3 热管式换热技术
        2.1.4 直接热解利用技术
        2.1.5 换热器回收利用技术
        2.1.6 余热锅炉换热技术
        2.1.7 以气体为介质换热技术
        2.1.8 半导体温差发电余热回收技术
    2.2 焦油冷凝特性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高温热解煤气高温换热及分段冷凝工艺可行性分析
    3.1 焦油组分冷凝和露点计算模型
    3.2 典型热解煤气高温换热及分段冷凝可行性分析
        3.2.1 高温蒸汽换热可行性分析
        3.2.2 焦油分段冷凝可行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研究方法及装置
    4.1 实验研究方案
    4.2 各单元设计
        4.2.1 燃烧单元
        4.2.2 雾化单元
        4.2.3 焦油蒸发单元
        4.2.4 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单元
        4.2.5 蒸汽发生与过热单元
        4.2.6 尾气处理单元
        4.2.7 信号采集系统
    4.3 实验操作步骤
        4.3.1 实验前检查及阀门开闭
        4.3.2 雾化装置运行
        4.3.3 燃油锅炉运行
        4.3.4 多联产实验台操作
        4.3.5 燃烧器运行
        4.3.6 过热器运行
    4.4 实验台调试及分析
        4.4.1 装置主要温度点温度变化情况
        4.4.2 高温蒸汽温度变化情况
        4.4.3 系统压力变化情况
5 含焦油高温烟气换热的实验验证及其换热特性
    5.1 前言
    5.2 实验流程及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焦油含量0g/Nm~3 时的换热特性
        5.3.2 焦油含量50g/Nm~3 时的换热特性
        5.3.3 焦油含量100g/Nm~3 时的换热特性
        5.3.4 焦油含量150g/Nm3 时的换热特性
    5.4 焦油含量变化对换热特性的影响
    5.5 含焦油烟气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5.5.1 拟合方法
        5.5.2 含焦油烟气对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5.6 本章小结
6 含焦油高温烟气焦油冷凝特性
    6.1 前言
    6.2 实验流程及方法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3.1 进口蒸汽温度为250℃时的换热特性
        6.3.2 进口蒸汽温度为210℃时的换热特性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槽式太阳能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太阳能燃煤互补发电技术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太阳能燃煤互补发电系统概述及建模
    2.1 槽式太阳能燃煤互补发电系统
    2.2 互补系统动态仿真实验系统
        2.2.1 STAR-90仿真平台
        2.2.2 太阳能集热场子系统模型
        2.2.3 锅炉子系统模型
        2.2.4 汽轮机子系统模型
        2.2.5 模型验证
    2.3 互补系统评价模型
        2.3.1 热力性能评价指标
        2.3.2 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2.3.3 机组安全运行规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阳能引入规模对互补系统关键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3.1 引言
    3.2 引入太阳能对机组关键参数的影响
    3.3 主/再热蒸汽汽温下降内在机理研究
    3.4 互补系统汽温调节控制系统
    3.5 汽温控制的有效性验证及太阳能吸纳极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引入规模对互补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案例概述及机组安全要求
    4.3 引入太阳能对热力循环效率的影响
    4.4 引入太阳能对锅炉效率的影响
    4.5 引入太阳能对系统整体能效的影响
        4.5.1 燃煤发电效率
        4.5.2 太阳能热电效率
    4.6 互补系统年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辅助空冷型燃煤互补发电机组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太阳能辅助空冷型燃煤互补发电系统
        5.2.1 太阳能集热场
        5.2.2 直接空冷型凝汽器
        5.2.3 空冷型互补系统的净发电功率和经济背压
    5.3 太阳能的引入对空冷型互补系统经济背压的影响研究
        5.3.1 引入太阳能对汽轮机背压的影响
        5.3.2 影响因素分析
        5.3.3 空冷型互补系统的经济背压数据库
    5.4 空冷型互补系统的年性能研究
        5.4.1 与汽轮机背压相关的3种运行方案
        5.4.2 空冷型互补系统年性能分析
        5.4.3 方案3在典型日的运行情况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阳能瞬变特性对互补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系统案例概述
    6.3 太阳能瞬变特性对互补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6.3.1 导热油流量控制系统
        6.3.2 集热场启动工况
        6.3.3 云遮工况
    6.4 蓄热系统运行策略
        6.4.1 运行策略
        6.4.2 运行策略对互补系统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能与压气机抽气储能燃气轮机CHP系统耦合特性分析[J]. 杨海亮,杨承,谢广平,李华,马晓茜. 热力发电, 2021(12)
  • [2]高温热解气冷凝传热特性研究[D]. 刘东帅.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性能研究[D]. 李航行.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4]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蒸发器实验研究和优化[D]. 刘广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5]太阳能辅助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协同集成及优化[D]. 薛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6]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性能分析[J]. 李航行,陈亮,王春波,马立荣,许紫阳,李景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14)
  • [7]聚光太阳能驱动CO2动力循环的系统集成与方法[D]. 王肖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0
  • [8]低品位热能驱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动态特性的模拟研究[D]. 史小航. 东南大学, 2020(01)
  • [9]高温热解煤气余热回收及焦油冷凝特性研究[D]. 黎思亮. 浙江大学, 2020(08)
  • [10]槽式太阳能热与燃煤互补发电系统动态特性仿真研究[D]. 黄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标签:;  ;  ;  ;  ;  

导热油蒸汽余热锅炉及强度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