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蔬菜安全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兰州蔬菜安全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一、兰州市蔬菜安全达标居全国前列(论文文献综述)

宋倩倩[1](2020)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预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将是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多年过去,大多数试点结果却难如人意。2017年,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46个城市被选为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兰州市也位列其中,开展了垃圾分类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成效,也存在不足。本文以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作为研究案例,作者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在“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进行分析,通过对政府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个人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途径、措施以及应承担的责任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出兰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中存在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企业参与存在顾虑、非政府组织推行乏力、居民个人存在认知误区、缺乏多元主体的有效引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开展较好地日本、新加坡、德国三个国家以及武汉、厦门、苏州三个城市,概述其治理模式与先进经验,得出三方面经验借鉴启示,即强调多方协作、完善政策法规、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最后,分别对应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个人四个参与主体,站在各参与主体的角度提出改进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给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尤其是兰州市一些区县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提供借鉴经验;此外本文还是多中心治理理论的一次应用尝试,丰富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研究。

蒋晓娟[2](2019)在《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已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取得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又将其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落实于具体的区域发展实践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当前,关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不在于理论的缺乏,而是将理论指导转化为实践操作、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转化,例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相结合,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聚焦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推动区域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架起科学和决策之间的桥梁。因此,基于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创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优化研究,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综合、深入的理解,进而走向决策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包含七部分内容: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基本内容、主要创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综述了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开发的研究进展、主要理论和基本问题,并选取了国内外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践层面剖析,以总结凝练经验。第三章深入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开发之间的密切关联及其科学-决策逻辑。第四章提出了国土空间结构的分析原则,详细计算了甘肃省及十四个市州四类主体功能空间的空间结构比例关系,分析了国土空间结构特征,设计了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案。第五章则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优化的核心问题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概念,设计了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并据此计算出甘肃省及十四个市州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和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全面分析了单因素影响和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协调度变化情况,提出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优化方案。第六章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量化分析方法,明确了国土空间优化的目标、原则、内容、指标体系等要点,建构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式。进而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国土空间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提升为核心,分别提出了甘肃省及十四个市州的国土空间优化政策建议。第七章总结了研究结论、讨论了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值得进一步完善的方向。本研究尝试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土评价基础上做出国土空间优化的理论创新和应用拓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从人文地理视角界定了生态文明的实践内涵及基本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调整人地关系,人地系统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共同内核,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是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具体可以通过优化外部空间结构和提升内部要素协调度实现;二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确定了国土空间结构分析原则,提出了生存型空间、生态型空间、生产型空间和后备空间等四种主体功能空间的新类型,并开展了以甘肃省为案例的实证研究;三是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概念,设计了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五大类8项二级指标的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制定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方案,建构了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模式,并针对省级层面和市州级层面分别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牛亚琼[3](2017)在《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之一。甘肃省贫困地区大多处于脆弱生态地区,亟需在发展过程中破解“PPE”恶性循环的怪圈,实现“脆弱生态环境—贫困”系统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成为甘肃省重要的发展路径之一。关于经济与环境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是将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作为一个整体的耦合研究较少,兼顾省域尺度的多年度定量分析研究成果也尚不多见。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对甘肃省的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关系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以系统耦合理论、协调发展理论、PPE恶性循环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全文的理论框架,收集整理甘肃省2000-2014年的数据资料,在深入分析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之间耦合机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及其各市州为研究样本,分别构建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水平与贫困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在逆向测度下对研究区2000-2014年的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评价得分、两者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时序角度看,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和贫困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状态,受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低水平耦合协调、耦合协调度增长、高水平耦合协调生态环境滞后三个不同阶段。甘肃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性演变表明脆弱生态环境会导致贫困发生,相反贫困也会加重生态环境破坏,两系统若无法实现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则贫困地区人口将难以在“贫困加深——破坏生态环境——贫困更深”这一恶性循环中脱贫,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将遭到更深破坏。(2)从空间分异角度看,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两系统耦合协调度非均衡性显着,具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各市州所处区位和经济基础等因素的综合差异是造成二者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脱节。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从整体上考察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甘肃省西部河西五市耦合协调度高,说明两者综合发展水平高,生态环境治理同扶贫开发协调程度好,两系统相互促进良性发展;陇中和陇南集中连片特困区耦合协调度较低,说明两系统相互遏制,或一方阻碍限制另一方,恶性循环。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共生共存,在今后扶贫攻坚中应该充分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高两者良性协调程度,并通过治理当地生态环境达到减少贫困的目的。

杜颖[4](2016)在《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河北已成为我国环境透支特别是大气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全面客观评价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河北大气污染的经济根源进行深层次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八章,按照“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关系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主要结论如下:1、河北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000年以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极大且能耗水平偏高。同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位居全国前列,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整体大气环境不断恶化。2、对河北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关系的研究发现:(1)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U型曲线,工业二氧化硫呈倒U型,工业烟粉尘排放呈N型,且都已越过拐点,若维持排放现状,随着经济增长,未来工业废气和工业烟粉尘的污染形势将更为严峻,工业二氧化硫污染则会逐渐减轻。(2)现阶段,工业废气处于经济缓慢增长而污染大幅增加的负脱钩这一较差状态;工业二氧化硫处于污染随经济增长而减轻的强脱钩的理想状态;而工业烟粉尘由强脱钩衰退到负脱钩状态,这一变化与河北大气雾霾加重的时间段吻合。3、河北大气污染对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表明河北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不能显着促进经济增长,反而以牺牲人们身体健康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方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保守估算2014年河北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3.8%。因此,大气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4、河北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具有持续显着的促进作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各污染物的反弹效应有所不同,工业二氧化硫的反弹效应为负,呈减量排放,技术治理较为成功;工业烟粉尘排放呈正反弹,体现了排放强度和排放总量指标的矛盾,说明在提升污染治理技术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排放量的控制。河北优势产业中,近一半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特性,在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有重点的治理和有选择的发展优势产业,既可以保证河北经济稳定增长,又能降低增长对大气环境的负面效应,有利于河北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5、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控制经济规模扩张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侧重优势产业四个角度提出了河北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风丽[5](2016)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新疆的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跃进的目标。然而在新疆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之际,资源环境制约的“瓶颈效应”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源效率低、环境承载力有限等资源环境矛盾较为突出,加之新疆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独特的脆弱性,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趋势,低碳生活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产业转型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对环境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新疆已被确定为我国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国内外一些大企业正是看好了新疆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向新疆转移相关产业,为此需要准备好承接转移的条件。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内部挑战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环境,同时又迎来了对口援疆政策和“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机遇,加快新疆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和迫在眉睫。产业转型是解决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也已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其转型成败的关键是其路径的设计与选择,这是决定新疆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新疆传统的资源型、污染型产业发展已不合时宜,不利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在面临资源环境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的形势下,选择出适合产业转型路径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对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进行系统研究,由此提出转型路径。文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一是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产业转型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二是新疆产业转型状况及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在分析了新疆资源环境状况与新疆产业结构发展状况及其演变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与区域状况两方面入手,分析新疆产业转型的演变态势及特点、转型路径现状;最后分析了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水资源、能源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约束。三是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从三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了新疆生态足迹的总量与各产业足迹比较分析;然后对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测度;(2)测算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3)通过DEA模型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四是根据前述新疆产业转型状况的分析,对当前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进行剖析并找出影响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五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生态预警。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新疆产业转型的警度进行测度,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警,最后发布景兆指示,进行警素调控。六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根据新疆产业特点及对产业转型的战略定位和转型思路探讨,构建适合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探索式提出了基于不同产业类型、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和基于不同区域的产业转型路径。七是新疆资源环境约束的产业转型具体保障措施。从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环保监督机制、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宣传及援疆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为产业转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新疆特有的资源禀赋,形成了资源型产业发展道路。新疆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围绕这些优势资源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资源开发为基础、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工业“重化”态势明显。第二,新疆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产业转型压力大。新疆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为主导逐渐向以资源依赖的工业为主导转型,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产业结构效益低下,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导致新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不断削弱,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第三,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较低,且与资源环境的约束效应大于协调效应。新疆产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不够,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生态。由于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转型虽对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旧不能解决因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保工作依然面临严峻的形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差。第四,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唯资源拉动型”突出,发展方式依旧粗放。新疆产业依旧依赖于规模扩张的速度型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低效率、产业链短的特点,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的速度滞缓。新疆的资源消耗效应从时序变化特征来看,产业发展模式依旧是高碳型粗放式,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能源消耗加大、用水量递增是新疆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且“三废”的排放及循环经济发展的初级化导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度较低,建立预警系统对产业发展进行预警。目前新疆产业生态安全度处于巨警状态,未来五年内产业生态安全度有所缓解,但依旧处于巨警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干扰与影响,随着新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为此根据预警系统找出警源、分析警情基础上发布警兆,以此对未来产业转型提出警示,确定产业转型的方向和目标,合理部署产业规划战略。第六,新疆区域差异大,产业间发展不均衡,产业转型选择不同的路径。根据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和目标,坚持资源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抓住产业援疆、环保援疆以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从不同的产业类型、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区域差异进行转型路径的选择,从而促使新疆产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袁占亭[6](2016)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与《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

袁占亭[7](2016)在《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22日在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与《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系列部署和要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抓发展、治污染,拓空间、畅交通,强管理、提效能,保民生、促和谐等重点工作上进行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

杨智[8](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袁占亭[9](2015)在《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6日在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文中研究指明各位代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明地位、强责任、作表率、出大力"的新要求,全力实施"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治污染、畅交通、惠民生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俞金香[10](2014)在《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是循环经济生根发展的“希望的田野”,区域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重要应用实践,其优势在于将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高标准、高起点助推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是使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与环境退化脱钩的根本实践途径。近年来,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持续升温的井喷态势,表明了在我国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均是不容忽视的。由于涉及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价值重构等多元内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棘手性、动态性、复杂性、战略性、外部性及协调难度大等特点,牵涉到多元化的区域循环经济利益,多元化区域主体的循环经济参与表现,多元化区域循环经济制度的有效供给,多元化价值观的交相辉映等多个方面。作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命题,区域循环经济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生态学、管理学、工程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的研究热点,而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深入、快速、健康发展更需要进一步的学术理论及实践探索。为此,本学位论文以“主体、客体、绩效为逻辑主线”开展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已经得到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循环经济利益与循环经济法益互动性探讨;循环经济视野下公众参与机制及其保障;循环经济法律概念的再界定;西部区域循环经济制度体系构建;论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的法律义务;我国西部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一一种必要性和障碍性的分析;循环经济之生态学理论基础阐释。本学位论文共9章,其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如下:第一章,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本文的文献背景。本部分回顾了循环经济的源流脉络,阐述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提供了研究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理论素材。第三章,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本部分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从体系性要素、主体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第四章,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本部分论述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目前成效初显,但区域循环经济产业化水平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的现状。进而从经济学理论支撑、激励机制、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政府推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以主体、客体及绩效为逻辑主线对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主体角度出发,对于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等多维主体的应然角色及定位进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现实性解剖和前瞻性研究。从客体角度出发,进行了基于PHS的循环经济三维七度解读,对其边缘概念进行厘清,消除了对于循环经济概念的直观推断与误读。进而,对循环经济诸多认知误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封闭”的循环经济其实质是开放的;局部的构圈建链不是循环经济;循环率不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合适测度,生态效率才是循环经济的科学测度。从绩效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体系的,包括生态效率类、物质流状况类及人类发展类三大类指标在内的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印证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本部分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及实践价值之所在。第八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软法保障与多维政策体系研究。本部分基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软”治理需求,分析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软法”保障性。然后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主体角色分析为依据,构建了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及参与性政策在内的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多维政策体系。本部分是本论文的另一研究重点及实践价值之所在。第九章,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本部分对于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对今后需要继续跟进、深化研究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二、兰州市蔬菜安全达标居全国前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市蔬菜安全达标居全国前列(论文提纲范文)

(1)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1 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
        1.2.1.2 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研究
        1.2.2.2 垃圾分类治理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2.1 关键概念界定
        2.1.1 城市生活垃圾
        2.1.2 垃圾分类
        2.1.3 垃圾分类治理
    2.2 核心理论介绍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内涵
        2.2.2 多中心治理参与主体分析
    2.3 多中心治理理论适用性分析
        2.3.1 准公共产品属性适用于多中心治理理论
        2.3.2 治理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境
    2.4 本研究理论框架
第三章 兰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历程与现状
    3.1 兰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发展历程
        3.1.1 垃圾处理“落地混装”阶段
        3.1.2 垃圾处理“不落地”阶段
        3.1.3 生活垃圾分类阶段
    3.2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状
        3.2.1 垃圾分类主要处理方式
        3.2.2 垃圾分类办法
        3.2.3 垃圾分类绩效考核机制
    3.3 总体评价
第四章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问卷调研及访谈简介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政府方面
        4.2.1.1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4.2.1.2 治理资金投入不足
        4.2.1.3 宣传教育效果不明显
        4.2.2 企业方面
        4.2.2.1 市场机制不健全
        4.2.2.2 技术设备落后
        4.2.3 非政府组织方面
        4.2.3.1 组织优势难以发挥
        4.2.3.2 活动开展效果不佳
        4.2.4 居民个人方面
        4.2.4.1 垃圾分类知识不足
        4.2.4.2 .实践能力偏低
        4.2.4.3 参与动力不足
    4.3 原因分析
        4.3.1 政府部门不够重视
        4.3.2 企业参与存在顾虑
        4.3.3 非政府组织推行乏力
        4.3.4 居民个人存在认知误区
        4.3.5 缺乏多元主体的有效引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5.1 国外先进经验
        5.1.1 日本:“循环再生”模式
        5.1.2 新加坡:“源头治理与回收利用”模式
        5.1.3 德国:“第三方组织”模式
    5.2 国内先进经验
        5.2.1 武汉:强调末端处理
        5.2.2 厦门:多主体参与模式
        5.2.3 苏州:细化分类体系
    5.3 经验借鉴启示
        5.3.1 强调多方协作
        5.3.2 完善政策法规
        5.3.3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
第六章 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强化引导
        6.1.1 提供扶持政策
        6.1.2 加大资金支持
        6.1.3 坚持教育引导
        6.1.4 分类系统应用
    6.2 提升企业参与能力
        6.2.1 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行
        6.2.2 创新技术设施
    6.3 增强非政府组织影响力
        6.3.1 主动营造发展环境
        6.3.2 发挥协调作用
    6.4 促进居民参与治理
        6.4.1 深化分类意识
        6.4.2 提高实践能力
        6.4.3 居民主动参与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实践贡献
        7.1.2 理论贡献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调查问卷
附录五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2)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综述
    2.1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2.1.1 关注度与国家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1.2 学科分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
        2.1.3 内容集中于思想梳理和内涵辨析的理论研究
        2.1.4 国外研究集中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经济学方向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1 生态文明的定义
        2.2.2 生态文明的内涵
    2.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主体
        2.3.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2.3.4 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保障
    2.4 国土空间开发的研究进展和综述
        2.4.1 区域规划研究
        2.4.2 空间结构理论
        2.4.3 人地关系理论
        2.4.4 国土空间开发的内涵和研究进展
        2.4.5 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和研究进展
        2.4.6 PRED协调度研究进展
    2.5 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启示
        2.5.1 北美五大湖区——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2.5.2 巴西库里蒂巴——发展中国家城市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
        2.5.3 中国福建——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案例
        2.5.4 启示
    2.6 小结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关联
    3.1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科学关联
        3.1.1 明确空间主体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1.2 国土空间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表现
        3.1.3 国土空间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3.1.4 人地系统协调是国土空间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内核
    3.2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空间开发的决策关联
        3.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3.2.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
        3.2.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计算分析与优化
    4.1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分析原则
    4.2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布局现状
        4.2.1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的分布与基础数据整理
        4.2.2 甘肃省禁止开发区的空间结构计算
    4.3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布局现状
        4.3.1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分布与基础数据整理
        4.3.2 甘肃省重点开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各市州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特征
    4.5 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计算与特征分析
    4.6 国土空间开发结构的优化
        4.6.1 国土空间功能分类的优化
        4.6.2 国土空间结构的优化方案
第五章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分析与优化
    5.1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构建
        5.1.1 二级指标数据的选择
        5.1.2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函数模型构建
    5.2 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计算与数据分析
    5.3 各市州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耦合
        5.3.1 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计算
        5.3.2 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度的分析
    5.4 各市州经济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耦合
        5.4.1 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计算
        5.4.2 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度的分析
    5.5 各市州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计算与分析
        5.5.1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
        5.5.2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分析
    5.6 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5.7 国土空间开发协调度的优化
第六章 国土空间优化的模式建构与政策建议
    6.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6.1.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
        6.1.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原则
        6.1.3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
    6.2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基本模式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思路
        6.2.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基本步骤
        6.2.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基本模式
    6.3 甘肃省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6.3.1 各市州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6.3.2 甘肃省国土空间优化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
        (二)国内关于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基本概念辨识
        (一)脆弱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脆弱性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三)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一)系统耦合理论
        (二)协调发展理论
        (三)PPE恶性循环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机理分析
    一、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现状分析
        (一)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现状
        (二)甘肃省贫困现状
    二、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机理分析
        (一)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对贫困约束作用分析
        (二)甘肃省贫困对脆弱生态环境胁迫作用分析
    三、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恶性循环路径
第四章 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实证检验
    一、构建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四、研究说明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说明
        (二)指标数据来源
    五、构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评价模型
        (一)耦合度评价模型及判别标准
        (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及判别标准
    六、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协调实证分析
        (一)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协调性时序分析
        (二)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协调性的空间分布
第五章 甘肃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反贫困良性互动的思路、模式选择与措施建议
    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反贫困良性互动的思路
    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反贫困互动模式的选择及应用
        (一)生态保护模式
        (二)生态农业模式
        (三)生态工业模式
        (四)生态旅游模式
    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反贫困的主要措施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4)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回顾
        1.2.2 脱钩理论研究回顾
        1.2.3 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估算研究回顾
        1.2.4 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1.2.5 反弹效应研究回顾
        1.2.6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4 研究重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环境-经济系统模型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2.3 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理论
        2.3.1 环境承载力理论
        2.3.2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3.3 反弹效应理论
        2.3.4 外部性理论
        2.3.5 循环经济理论
        2.3.6 清洁生产理论
        2.3.7 熵理论
第3章 河北经济与大气环境概况
    3.1 河北经济发展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3.1.3 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3.1.4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能耗较高
    3.2 河北大气环境状况
        3.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
        3.2.2 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
        3.2.3 大气雾霾严重
    3.3 河北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及现存问题
        3.3.1 河北大气污染治理成效
        3.3.2 河北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4 小结
第4章 河北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关系的总体评价
    4.1 河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4.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1.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1.3 变量的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4.1.4 河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时间序列分析
    4.2 河北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的脱钩分析
        4.2.1 Tapio脱钩理论模型
        4.2.2 Tapio脱钩状态划分及判定标准
        4.2.3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4.2.4 河北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大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1 河北大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路径
        5.1.1 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
        5.1.2 变量选取与模型检验
        5.1.3 实证分析
    5.2 河北大气污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5.2.1 方差分解分析方法
        5.2.2 实证分析
    5.3 河北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5.3.1 环境损害估值方法
        5.3.2 大气污染的主要影响
        5.3.3 河北省大气污染的经济损失估价
    5.4 小结
第6章 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分析
    6.1 河北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动态影响路径和贡献度
        6.1.1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1.2 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动态影响路径
        6.1.3 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度
    6.2 经济增长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
        6.2.1 基于拉斯贝尔指数的完全分解模型
        6.2.2 三种效应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6.2.3 河北完全分解模型的设定
        6.2.4 实证结果
    6.3 河北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经济规模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6.3.2 产业结构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6.3.3 技术进步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6.3.4 反弹效应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6.4 河北优势产业对大气污染的具体影响
        6.4.1 河北优势产业的确定
        6.4.2 河北优势产业的能源消费分析
        6.4.3 河北优势产业的污染程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河北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发展建议
    7.1 国外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典型经验
        7.1.1 美国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7.1.2 英国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7.1.3 欧洲大气污染治理经验
        7.1.4 发达国家治理经验的启示
    7.2 对策建议
        7.2.1 控制经济规模的扩张速度
        7.2.2 调整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7.2.3 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
        7.2.4 推动技术革新
        7.2.5 优先调整优势产业内部结构
        7.2.6 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
        7.2.7 加强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的研究
        1.2.2 有关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3 有关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转型问题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资源环境约束
        2.1.2 产业转型
        2.1.3 生态承载力
        2.1.4 生态预警
        2.1.5 转型路径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配置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产业发展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协调发展理论
        2.2.6 产业生态学理论
    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第三章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作用机理
    3.1 资源环境约束引致产业转型
        3.1.1 资源禀赋与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转型的基础
        3.1.2 资源结构影响着产业结构布局
        3.1.3 资源与环境压力是产业转型的内在推力
    3.2 产业转型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3.2.1 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并对资源环境产生影响
        3.2.2 产业转型促使资源配置结构良性循环
        3.2.3 产业转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2.4 产业转型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环境质量改善
    3.3 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耦合机制
第四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状况
    4.1 新疆资源与环境基础
        4.1.1 自然资源禀赋
        4.1.2 生态环境状况
        4.1.3 新疆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4.2 新疆产业发展状况
        4.2.1 新疆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4.2.2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的动态变化
        4.2.3 新疆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4.2.4 新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4.2.5 新疆产业结构的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4.3 新疆产业转型现状
        4.3.1 新疆产业转型总体状况
        4.3.2 新疆产业转型的区域差异
        4.3.3 新疆产业转型状况测度
        4.3.4 新疆产业转型存在的问题
    4.4 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分析
        4.4.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演进
        4.4.2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现状
        4.4.3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特点
    4.5 新疆产业转型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4.5.1 水资源约束状况
        4.5.2 土地资源约束状况
        4.5.3 能源资源约束状况
        4.5.4 生态环境约束状况
第五章 新疆产业转型的资源环境效应测度
    5.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生态足迹模型及效应分解模型
        5.1.2 新疆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5.1.3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5.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2.1 协调度计算模型
        5.2.2 新疆产业转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5.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5.3.1 DEA模型评述与分类
        5.3.2 指标选择与数据处理
        5.3.3 新疆产业转型的效率测度
第六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缺陷及障碍因素
    6.1 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的缺陷
    6.2 新疆产业转型的障碍因素
        6.2.1 路径依赖使得产业锁定效应凸显
        6.2.2 产业转型法律环境不畅,相关制度法规供给不足
        6.2.3 产业基础较弱
        6.2.4 资源保障能力有限
        6.2.5 科技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缺乏吸引力
第七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
    7.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7.1.1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7.1.2 权重的确定——熵权修正层次分析权法
        7.1.3 生态安全预警警度的测算——综合指数模型
    7.2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及精度检验
        7.2.1 预警模型
        7.2.2 生态安全系统预警精度检验
    7.3 新疆生态安全系统指数预警与分析
    7.4 新疆产业转型的生态安全警素调控
第八章 国内外成功经验及对新疆的借鉴
    8.1 国外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1 美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2 德国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3 日本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4 韩国和新加坡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1.5 以色列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 国内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1 台湾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2 内蒙古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3 山东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2.4 辽宁阜新产业转型的实践经验
    8.3 国内外产业转型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8.3.1 高科技推动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
        8.3.2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8.3.3 注重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创造低碳经济转型的基础
        8.3.4 采取灵活多样的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支持转型
        8.3.5 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转型需求
第九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9.1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原则
    9.2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思路
    9.3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的目标
        9.3.1 维持经济的高效且可持续发展
        9.3.2 维持资源环境系统平衡的可持续性
    9.4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选择
        9.4.1 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转型路径
        9.4.2 基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产业转型路径
        9.4.3 基于不同区域差异的产业转型路径
第十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实现的保障措施
    10.1 积极推进新疆产业转型的支撑体系建设
        10.1.1 加强制度政策支撑体系建设
        10.1.2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10.1.3 健全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10.1.4 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10.2 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
        10.2.1 完善环保相关法规和政策
        10.2.2 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统一监管的协调机制
        10.2.3 实施环境功能区划和区域环保战略,构建环境保护新格局
    10.3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10.3.1 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保工作透明度
        10.3.2 加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提高节能降耗环保意识
    10.4 充分发挥援疆工作机制作用,积极推动环保援疆工作
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二、“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一、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
        三、农村小康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一、贫困
        二、贫困线
        三、反贫困
        四、扶贫开发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一、农村建设思想
        二、城乡关系思想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二、区域开发战略
        三、小额信用贷款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产业培育
        四、移民搬迁
        五、劳务输出
        六、能力提升
        七、金融扶贫
        八、组织化扶贫
        九、社会帮扶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方式制约
        二、自然条件制约
        三、历史基础制约
        四、体制机制制约
        五、主导产业制约
        六、人口因素制约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一、地理区位条件
        二、自然资源条件
        三、文化资源优势
        四、发展基础条件
        五、政策叠加机遇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的缘起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背景
    2.1 循环经济的源与流
    2.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三章 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
    3.1 区域循环经济概念解读
    3.2 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
        3.2.1 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体系性要素
        3.2.2 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主体性要素
        3.2.3 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的功能性要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4.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1.1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成效初显
        4.1.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化水平低
        4.1.3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性
    4.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2.1 循环经济缺乏足够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4.2.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4.2.3 区域废物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
        4.2.4 区域循环经济约束机制效用不足
        4.2.5 区域循环经济政府推动机制混乱
        4.2.6 区域循环经济公众参与机制尚未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多维主体前瞻性研究
    5.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
        5.1.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公共性”的理论塑造
        5.1.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碎片化”治理之化解
    5.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
        5.2.1 大型企业的两面性
        5.2.2 中小企业的适配性
        5.2.3 合作社的重要性
    5.3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公众
        5.3.1 行业协会介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5.3.2 构建公众参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保障机制
        5.3.3 消费者行为的生态化转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基本认知问题研究
    6.1 循环经济概念与其边缘概念的厘清
        6.1.1 基于PHS的循环经济“三维七度”解读
        6.1.2 循环经济概念与其边缘概念的厘清
    6.2 我国循环经济诸多认知误区的实证分析
        6.2.1 认知误区1:循环经济是“封闭式循环”
        6.2.2 认知误区2:局部的构圈建链是循环经济
        6.2.3 认知误区3:循环经济的测度是循环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7.1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意义
        7.1.1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7.1.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意义
    7.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2.1 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7.2.2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7.3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3.1 减物质化类指标
        7.3.2 物质利用状况类指标
        7.3.3 人类整体发展及福利类指标
    7.4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7.4.1 兰州市产业结构、布局及其循环经济发展概述
        7.4.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实证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7.4.3 分析结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软法保障与多维政策体系研究
    8.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软法保障
        8.1.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硬法”保障的不足
        8.1.2 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之“软法”例
        8.1.3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需要软法保障
    8.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维政策体系
        8.2.1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元主体框架性透视
        8.2.2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重心及目标确定
        8.2.3 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维政策体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之调研方案(2012)
附录二 《循环经济促进法》政府实施现状调研提纲(2012)
附录三 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对公众消费趋向影响测评问卷(2012)

四、兰州市蔬菜安全达标居全国前列(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究[D]. 宋倩倩. 兰州大学, 2020(01)
  • [2]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D]. 蒋晓娟. 兰州大学, 2019(08)
  • [3]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研究[D]. 牛亚琼.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1)
  • [4]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关系研究[D]. 杜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5]资源环境约束下新疆产业转型路径研究[D]. 张风丽.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6]政府工作报告[N]. 袁占亭. 兰州日报, 2016
  • [7]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22日在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J]. 袁占亭. 兰州政报, 2016(03)
  •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9]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6日在兰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J]. 袁占亭. 兰州政报, 2015(02)
  • [10]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俞金香. 兰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兰州蔬菜安全标准位居全国前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