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致富典型引领——马陇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

科技致富典型引领——马陇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

一、典型引路 科技致富——马龙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论文文献综述)

牛静静[1](2020)在《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由农村流向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逐渐老龄化,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这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水平。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连续发布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文件。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通过农地流转方式将细碎化的农地集中化,并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进行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量。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通过“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等方面,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与传统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单位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多样和灵活的经营形式,主要包括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化经营单位。这样多样性的载体对市场的敏锐性更高,对前沿生产技术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培育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河南省以农业大省着称,2013年桐柏县政府响应号召,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和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加快了桐柏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按照国家近年来关于农业政策指示,桐柏县新型农业经营主培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发展的政策性和必然性,因此选择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推动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本论文以分析桐柏县农业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现状为基础,总结了制约桐柏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典型的案例分析,提供建议与对策。具体结论如下:(1)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体系日渐完善,现有政策包括:政府扶持政策、补贴和奖励政策、基础设施政策、农村金融改革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和建设人才队伍政策。(2)通过对桐柏县农业现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桐柏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主要体现在茶叶产业现代化初具规模;香菇产业现代化初见成效;粮油产业取得长足发展。(3)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农业人才匮乏,农民文化水平低;培育资金短缺,融资渠道较窄;农民土地流转态度差、效率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机制落后;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强。(4)通过梳理桐柏县月河中隆家庭农场、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河南三源粮油食品农业龙头企业三个典型案例的成果经验可知,政府扶持政策、加大农业补贴、推进土地流转、规范经验主体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农业技术生产水平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5)针对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专业人才队伍;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扶持农业保险发展;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模式;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体制和经营制度。

李乾坤[2](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白玛玉珍[3](2012)在《新农村建设视野下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达孜县,昌都,山南,林芝等地自2006年以来实施安居工程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比较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把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项目放在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当中,通过总结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涵义和社会功能等方式,简要阐述了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实施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介绍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涵义和特点,内容和实施方式等,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三个角度,分析了安居工程对西藏广大农牧地区的重要影响。最后,根据西藏自治区在“十一五”期间,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实际成果和对“十二五”期间的工作计划,阐述了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社会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全文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新农村建设与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第二章为西藏农牧民安居开程实施目的及成就;第三章为现阶段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条件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对策建议。

王玉兰[4](2012)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党和国家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实施,笔者深切的感受到家乡近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我们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农村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作为一个西部民族地区,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低,产业发展不足,资金匮乏,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和困难。要摆脱这一落后现状,就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掌握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深入研究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方法。笔者通过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趋势,对解决互助土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困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王华丽[5](2011)在《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村信息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新疆作为我国西部边陲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需不断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从整体上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是新疆新农村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结合新疆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系统分析了新疆的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综合评价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深入探讨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影响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科学选择与新疆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选择。一是在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上,新疆应结合各地实际,围绕有效组织、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模式;二是在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上,提出现阶段新疆应围绕投入、组织、技术、信息传播服务四个方面采取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多方参与和多方联动的模式;三是提出新疆应把电子农务、电子政务和电子服务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施农村信息化“三务合一”模式。其次,构建了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支撑体系。该体系涵盖信息化技术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信息化资金投入体系、信息化人才体系、信息化组织体系、信息化政策保障体系以及信息化风险防范体系七个方面。然后,针对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借鉴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首次从全疆层面对新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新疆农村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快实现以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唐家坤[6](2011)在《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并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国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日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深入,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要。而目前农民科技意识的现状制约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阻碍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科技意识的研究,本文以山东沂源县农民的科技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谈话等形式,客观真实的了解农民科技意识的现状,针对农民科技意识中产生的问题,以求找到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有效对策。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及其相关对象的反映,农民的科技意识,是农民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认识、观点和心理的总称,科技意识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科技意识对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较高的科技意识有利于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必然会促进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的科技意识还比较淡薄,受小农思想束缚,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科技普及不力,致使农民科技意识提高缓慢,没有掌握有效地科学方法,难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不能贯穿始终,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文化程度不同造成农民科技意识差距,收入水平不同和土地面积不同加大农民科技意识的差距,学习农技知识情况和途径不同加剧农民科技意识差距运用科技知识产生的效果不同决定农民科技意识差距的必然性。培育农民的科技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对存在反作用原理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农民的科技意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转变小农意识——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思想瓶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文化、用科技、促生产的良好氛围;抓好普法教育,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加强阵地建设,积极的宣传法律,克服小农意识。发展教育——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文化瓶颈,抓好义务教育,巩固基础教育,突出科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构建终身教育的模式,确立“终身教育”政策。引进技术——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技术瓶颈。引进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成立科技互助组,评选奖励科技示范户,造就高素质劳动者。提高效益——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效益瓶颈。通过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信息收集方式,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先进的耕作制度、各种农业生产标准规范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为农民科技意识的转变提供强大动力。政策扶持——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政策瓶颈。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教育,定期进行科技培训,常年提供技术服务,是培养和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基本环节。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构建多元的农业新技术传播和推广体系,为科技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科技干部和乡镇科技技术人员驻村办公制度、建立农村科技进步奖励制度、大学生村官制度、城乡科技交流活动。加大投入——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资金瓶颈。加大农业投入,启动保障农业投入立法进程,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生活改善,消灭城乡差距,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发展教育、引进技术、提高效益,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才能实现农民科技意识很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

安森东[7](2011)在《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双重性质。目前,中国农业还是弱质产业,受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传统农业生产和增长方式正经受着市场经济、国际竞争等巨大冲击。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当前,中国正值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增长亟需新的动力和手段。中国农业信息化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为抢抓信息化机遇,2004—2011年中央连续8年均以1号文件的形式,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或农业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为重要突破口,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的跨跃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工业化,乡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发挥比较优势,决胜国际市场等均具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主要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框架等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农业信息化区域性建设模式的相关支撑理论、农业信息化概述。第三部分是应用研究。主要对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区域性分析。第四部分是模式研究。包括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的评估与划分、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选择,以及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第五部分是实证研究。主要应用农业信息化等理论对山东潍坊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总结本项研究的研究结论及不足,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及研究方向。目前,从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看,对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系统研究仍是空白,而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实践又亟需理论上的指导和系统、科学的建设模式体系作为参照或依据。基于研究内容的重要性与研究视角的创新性双重因素之考量,本研究以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作为选题,其本身就是具有开拓与创新价值的。除此之外,本文在区域评估与划分、模式构建、模式组合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构建了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理论框架,提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评估和划分的体系,以及从区域农业发展水平和区域农业经济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评估、划分并据以进行信息化建设模式选择与组合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进行了系统构建。二是提出了对评估值处于区域农业发展水平临界点附近的地区或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区域农业经济类型的地区,应统筹考虑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相邻区域或其所具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区域农业经济类型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并对其进行灵活、优化组合的设想。三是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评估和划分依据之一的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的设定采取了农业经济专家定性与农业经济专家、党委、政府农业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电信运营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划分依据之二的区域农业经济类型的划分则打破了现有行政区划的限制,根据对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的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地理方位、民族特点、区域功能等因素进行了界定。

丁爱珍[8](2011)在《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兴化市戴南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是农业园区发展和土地流转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基于戴南镇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围绕优质、高产、高效、环保、安全的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目标,遵循“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园区建设思路,提出了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数。以江苏兴化市戴南镇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纲要为基础,通过对园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以实施园区化肥减量施用工程、农药安全施用工程、规模养殖业综合治理工程、净水渔业示范工程和农业环境体系建设工程为核心,比较分析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效益,为园区建成一个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效益显着、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窗口提供科学依据。重点设计的园区内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模式如下:(1)优质有机稻米高产栽培模式。按照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管理要求以及安全卫生标准,通过实施稻田养鸡种养模式和“猪—沼—稻”种养模式和相关配套技术采用,逐步将3000亩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区发展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2)花卉苗木种植模式。以原有的600亩苗木基地为基础,通过现代化温室花卉栽培、苗木高产栽培技术、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和苗木花卉品种组合优配等技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逐步形成1600亩的高标准、高规格的花卉苗木示范产区。(3)特色蔬菜栽培模式。通过加强大棚、日光温室等现代高效农业设施建设,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推行高效环保农业模式,建立1000亩干红辣椒种植基地,500亩设施钢架大棚蔬菜基地和300亩日光温室蔬菜基地。(4)立体种养模式。以现有300亩水产养殖面积为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型的特色水产养殖。重点发展多元立体、高产高效、名特优新方向的养殖,进行大闸蟹高效混养、大青虾高效混养,稻田养鸡、养鸭模式发展到500亩规模。葡萄园区通过进行葡萄-大葱、葡萄-早作水稻等间作模式,积极发展农牧渔结合、多元高效围网养殖模式、渔-草-禽-沼气模式和种-养-加良性循环生态模式,建成立体种养示范区2000亩。(5)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建设以海棠、樱花、香樟、合欢等多种花卉苗木种植产业、以鸡、鸭、鹅等立体养殖产业和以葡萄等果品产业为基础,通过实施“景区+村庄”模式、废弃物水体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技术和河塘水质调控与保护示范工程,配套休闲设施,发展休闲旅游度假,建成独具特色民俗民族文化的“农家院”,形成种养餐饮一条龙,从而大力提高休闲旅游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通过园区内五大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加强,在生态效益方面,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得到全面控制、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初见成效、以及农业的生态观光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经济效益方面,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社会效益方面,农业合作化组织初具规模、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设施全面加强、新增农民就业岗位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显现。

高宇列[9](2011)在《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文中提出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山核桃是重要的非木质资源,随着林权改革不断深入,农民经营山核桃林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山核桃经营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加工企业不断进入,消费市场逐步拓展。但产业成长仍面临挑战。因此,研究山核桃产业成长过程和轨迹,找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产业成长的对策,对推动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山核桃主产区——天目山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样本的实地调查,分析山核桃产业的成长阶段及其特征,并对影响产业成长的因素及其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产业升级的策略。结论如下:(1)我国山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林权改革推动了山核桃培育,种植面积扩大、产量不断上升。但高强度经营导致林地退化,带来生态问题;山核桃加工业始于解放初,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企业逐渐增加,2001年以来产业集聚基本形成;市场不断拓展,品牌建设不断加强。(2)从山核桃主产区县山核桃产量和企业进入两个视角,运用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分别拟合出成长轨迹。山核桃产业成长经历了形成期和成长期,但尚未进入成熟期。并深入分析了各阶段的特征。(3)基于轮式动力机制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因素:①市场因素。分析了市场供给主体——林农和加工企业的成本收益变化。分析了消费主体——公众的消费倾向,以反映需求方情况。②林地资源因素。分析了林地资源变化及其利用的有效性;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农户家庭收入与山林面积对山核桃种植面积影响显着。③技术因素。从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两个角度对技术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④产业组织因素。运用博弈论分析了不同组织形式的囚徒困境问题、产业组织形态演变的动因及关键影响因素。⑤政策因素。山核桃产业政策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分别从一、二、三次产业分析山核桃产业政策及其效果。(4)山核桃产业升级策略:①创新营销策略,拓展国内外市场;②推动规模化、生态化经营,促进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③创新机制,合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④加强扶持,提高产业组织绩效;⑤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山核桃产业升级。

梁修群[10](2010)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化解“三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三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二、典型引路 科技致富——马龙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典型引路 科技致富——马龙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农业经营主体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3 农地流转
        2.1.4 适度规模经营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类型
        2.2.1 专业种养大户
        2.2.2 家庭农场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
        2.2.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 理论基础
        2.3.1 合作经济理论
        2.3.2 劳动力流动理论
        2.3.3 产权理论
        2.3.4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理论
第3章 桐柏县农业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
    3.1 桐柏县农业现状及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3.1.1 桐柏县社会经济概况
        3.1.2 桐柏县农业现状
        3.1.3 桐柏县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3.2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制度体系
        3.2.1 政府扶持政策
        3.2.2 补贴和奖励政策
        3.2.3 基础设施政策
        3.2.4 农村金融改革政策
        3.2.5 土地流转政策
        3.2.6 建设人才队伍政策
    3.3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
        3.3.1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3.3.2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效
第4章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弱
    4.2 农业人才匮乏,农民文化水平低
    4.3 培育资金短缺,融资渠道较窄
    4.4 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差、效率低
    4.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机制落后
    4.6 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强
第5章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分析
    5.1 月河中隆家庭农场
        5.1.1 月河中隆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5.1.2 月河中隆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经验与启示
    5.2 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
        5.2.1 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5.2.2 进定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经验与启示
    5.3 河南三源粮油食品农业龙头企业
        5.3.1 河南三源粮油食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概况
        5.3.2 河南三源粮油食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第6章 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水平
        6.1.1 规范化家庭农场的发展
        6.1.2 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6.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扩大农业专业人才队伍
        6.2.1 完善培训机制
        6.2.2 重视培育结果的考核
        6.2.3 大力引进专业化人才
    6.3 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扶持农业保险发展
        6.3.1 政府扩大监管和扶持力度
        6.3.2 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
        6.3.3 加快农业保险发展
    6.4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模式
        6.4.1 以立法的形式规范流转手续
        6.4.2 加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
        6.4.3 明确奖补措施,完善保障制度
    6.5 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体制和经营制度
        6.5.1 改善管理和经营制度
        6.5.2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5.3 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2)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重点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与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与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
        一、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西藏的新农村建设与农牧民安居工程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涵义及特点
        一、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涵义
        二、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特点
第二章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目的和方式
    第一节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目的
    第二节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内容和方式
        一、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类型典型分析
        二、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方式
第三章 现阶段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西藏农民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效益
        一、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 现阶段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局限
        二、筹资渠道和工程规划方面的问题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进展不均衡的问题
        四、农牧区居住分散,建房材料缺乏,路程远运输困难导致建房成本增加
第四章 加强和完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的条件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条件
        一、西藏农牧区经济社会取得的现有成就是安居工程建设的坚实基础
        二、西藏的地域优势和特色产业有助于促进安居工程建设
        三、农牧民生产生活科学化为安居工程提供平台
        三、系统的促进经济举措为建设安居工程创造经济基础
    第二节 加强和完善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对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安居工程
        二、做好宣传动员,使政策家喻户晓
        三、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明确工作重点,加强督促监管
        四、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资源,有效调节劳动力,积极引导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牧民的合理贷款
        五、典型引路相互交流经验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
第一章 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主导产业、新产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一、产业发展有所起色,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二、民俗旅游业得到发展,旅游收入不断增加
        三、劳动力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加大农业设施改造力度,农业环境得到改善
    第三节 重视社会文化事业建设
        一、文化教育事业有所发展
        二、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初见成效
第二章 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
        一、农民的收入水平依然不高
        二、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缓慢
        三、示范园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四、设施农业发展存在一些困难
        五、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很大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结构单一、来源有限
        二、农民经济能力过低
        三、农村金融存在许多问题
        四、其他形式的筹资方式还不成熟
    第三节 农村人力资源缺乏,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农村人才非常匮乏,农民教育培训存在诸多问题
        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新农村建设主体失衡
        三、人才引进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建设明显落后
    第四节 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一、村容村貌整治难度较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够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三、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尚不完善
    第五节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失衡问题
        一、城乡差距拉大
        二、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三、农村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第三章 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把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放在首要位置
        一、重视农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民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打造和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培养民族产业,促进全县产业发展#36
        四、加强劳务输出工作
    第二节 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一、提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二、拓宽资金来源,调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积极性
        三、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
        四、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发展农村金融,支持“三农”保险
    第三节 重视基础教育,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重视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二、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深化对农民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41
        三、努力建设和优化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
        四、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节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和农业环境
        二、重视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弘扬民族文化
        三、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四、探索建立农村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加大扶贫力度
    第五节 加快互助土族自治县城镇化进程
        一、着力加强县城建设
        二、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三、增强经营城镇理念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研究综述
    2.2 农村信息化理论基础
第3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评价
    3.1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3.2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
    3.3 新疆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
第4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影响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5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
    5.1 新疆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分析
    5.2 新疆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分析
    5.3 新疆农村信息化“三务合一”模式分析
第6章 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实施支撑体系构建
    6.1 农村信息化组织体系
    6.2 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
    6.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6.4 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体系
    6.5 农村信息化人才体系
    6.6 农村信息化政策保障体系
    6.7 农村信息化风险防范体系
第7章 促进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建设
    7.2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
    7.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多元化投入与运营机制
    7.4 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装备水平
    7.5 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7.6 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意识
    7.7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增强信息化支撑能力
    7.8 树立农村信息化典型,加快农村信息化试点的普及与推广
第8章 主要研究结论
附录: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地区典型案例
    案例一:昌吉州玛纳斯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案例二:伊犁州直伊宁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案例三: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选题背景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安排
1 科技意识概述
    1.1 科技意识的含义
    1.2 科技意识的种类
        1.2.1 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1.2.2 科学价值观
        1.2.3 科学精神
    1.3 科技意识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2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2.1 全县农业和科技发展状况
    2.2 问卷调查的设计
    2.3 问卷调查的组织
    2.4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5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2.5.1 农户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2.5.2 农户的科学方法掌握运用情况分析
        2.5.3 农民的科学价值观状况分析
        2.5.4 农民的科学精神状况分析
3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3.2 受小农思想的束缚
    3.3 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致使农民科技意识提高缓慢
    3.4 没有掌握有效地科学方法,难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3.5 对科学技术的研究不能贯穿始终,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
    3.6 没有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4 山东省沂源县农民科技意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4.1 文化程度不同造成农民科技意识差距
    4.2 收入水平不同和土地面积不同加大农民科技意识的差距
    4.3 学习农技知识情况和途径不同加剧农民科技意识差距
    4.4 运用科技知识产生的效果不同决定农民科技意识差距的必然性
    4.5 小农思想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5 调查的结论与对策
    5.1 转变小农意识——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思想瓶颈
    5.2 发展教育——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文化瓶颈
    5.3 科技示范——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技术瓶颈
    5.4 提高效益——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效益瓶颈
    5.5 政策扶持——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政策瓶颈
    5.6 加大投入——突破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资金瓶颈
附:调查问卷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7)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研究内容与结构
    0.5 本研究的创新点
1 相关支撑理论
    1.1 区域经济理论
    1.2 信息化相关理论
    1.3 需求层次理论
    1.4 公共产品理论
2 农业信息化概述
    2.1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2.2 农业信息化的主体与功能
    2.3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分析
    2.4 农业信息化的环境分析
    2.5 农业信息化的供求分析
    2.6 农业信息化的效益分析
    2.7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2.8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
3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经验
    3.2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3.3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3.4 中国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4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区域性分析
    4.1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分析
    4.2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
    4.3 中国农业信息化分区域建设的必要性
    4.4 中国农业信息化分区域建设的可行性
5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的评估与划分
    5.1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的划分依据
    5.2 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的评估指标体系
    5.4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5.5 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区域的划分
6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选择
    6.1 中国农业信息化区域性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6.2 中国农业信息化区域性建设的要求与内容
    6.3 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6.4 典型区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构建
    6.5 非典型区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
7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
    7.1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条件
    7.2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环境
    7.3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保障
    7.4 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策略
8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实证分析
    8.1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8.2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分析
    8.3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选择
    8.4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运行
    8.5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策略
9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兴化市戴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1.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1.2.3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1.2.4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理论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基础条件与现状分析
    2.1 基础条件
        2.1.1 自然地理位置及概况
        2.1.2 社会发展概况
        2.1.3 经济发展状况
        2.1.4 生态环境概况
    2.2 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2.2.1 有利条件分析
        2.2.2 制约因素分析
    2.3 戴南镇现代高效农业基础现状分析
        2.3.1 农业发展规模化程度不高
        2.3.2 农业发展信息化不强
        2.3.3 农业生产标准化亟待发展
        2.3.4 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有待提升
        2.3.5 农业产业化需要全面加强
    2.4 农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2.4.1 指导思想
        2.4.2 发展原则
    2.5 发展目标
        2.5.1 战略目标
        2.5.2 具体目标
第三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构建
    3.1 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
        3.1.1 指导思想
        3.1.2 构建原则
    3.2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
        3.2.1 优质有机稻米高产栽培
        3.2.2 花卉苗木种植
        3.2.3 特色蔬菜栽培
        3.2.4 立体种养
        3.2.5 休闲观光农业
第四章 戴南镇现代农业园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效益分析
    4.1 生态效益
        4.1.1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1.2 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
        4.1.3 农业的生态观光休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4.2 经济效益
    4.3 社会效益
        4.3.1 农业合作化组织和农产品品牌效应显现
        4.3.2 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设施
        4.3.3 新增农民就业岗位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全文结论
    5.2 保障措施的几点建议
        5.2.1 组织保障
        5.2.2 技术保障
        5.2.3 政策保障
        5.2.4 资金保障
        5.2.5 服务保障
        5.2.6 宣教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9)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山区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1.1.2 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1.1.3 山核桃产业在主产区农民增收中举足轻重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产业成长及机理的研究
        1.2.2 产业升级研究
        1.2.3 山核桃产业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和山核桃产业
        2.1.2 产业成长和产业升级
    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1 产业生命周期的界定
        2.2.2 产业成长的阶段及其特征
    2.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3.1 三次产业分类及其演变
        2.3.2 生产要素密集度分类及其演变
        2.3.3 产业结构高度化
3 研究范围、研究点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3.2 研究点
        3.2.1 临安市概况
        3.2.2 淳安县概况
        3.2.3 宁国市概况
    3.3 数据来源
        3.3.1 农户调查
        3.3.2 企业调查
        3.3.3 消费者调查
        3.3.4 经销商调查
    3.4 样本特征分析
        3.4.1 农户特征
        3.4.2 加工企业特征
        3.4.3 零售商特征
        3.4.4 消费者特征
4 山核桃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4.1 国外核桃产业发展状况
        4.1.1 国外核桃产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4.1.2 国外山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4.1.3 经验借鉴与启示
    4.2 中国山核桃资源及其产业发展状况
        4.2.1 山核桃资源分布
        4.2.2 山核桃种植业发展状况
        4.2.3 山核桃加工业发展状况
        4.2.4 山核桃市场现状
5 山核桃产业成长轨迹及其阶段分析
    5.1 山核桃产业成长轨迹
        5.1.1 基于山核桃产量变化的成长轨迹
        5.1.2 基于山核桃企业进入变化的成长轨迹
        5.1.3 山核桃产业成长阶段判定
    5.2 山核桃产业成长的阶段性特征
        5.2.1 形成期特征
        5.2.2 成长期特征
    5.3 山核桃产业成长的趋势
        5.3.1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
        5.3.2 基于农业产业化实践视角
6 山核桃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其有效性分析
    6.1 市场因素
        6.1.1 市场的演变过程
        6.1.2 影响市场的因素及有效性分析
    6.2 林地资源因素
        6.2.1 林地资源的变化过程
        6.2.2 林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分析
        6.2.3 影响资源的相关因素分析
    6.3 技术因素
        6.3.1 技术的演变
        6.3.2 技术的有效性分析
        6.3.3 影响技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6.4 产业组织因素
        6.4.1 山核桃产业组织形态的演变及动因
        6.4.2 影响山核桃产业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6.5 政策因素
        6.5.1 山核桃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6.5.2 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7 促进山核桃产业升级的建议
    7.1 调整营销策略,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7.1.1 创新销售渠道,健全立体销售网络
        7.1.2 多方参与,实行品牌化经营
    7.2 推行规模化、生态化经营,促进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7.2.1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促进林地合理流转
        7.2.2 推广生态化经营,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7.3 创新机制,合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
        7.3.1 建立技术研发、推广的利益共享机制
        7.3.2 利用"三位一体"平台,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7.3.3 推进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7.3.4 构建技术推广网络,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7.4 加强扶持,提升山核桃产业组织绩效
        7.4.1 加强培训,塑造新型农民
        7.4.2 拓宽服务,促进现代龙头企业发展
        7.4.3 科学引导,规范专业合作组织高效运行
    7.5 加大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促进山核桃产业升级
        7.5.1 进一步明晰产权,鼓励林权有序流转,促进集约经营
        7.5.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差别性金融产品,切实为产业发展服务
        7.5.3 增加科技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7.5.4 继续引导和关注龙头企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调研问卷

(10)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引言
    一、河南省情
    二、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证分析
    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思路
第二章 河南省土地经营流转方式探索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模式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河南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五、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索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二、确保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第四章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意义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五、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第六章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启示
    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
    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议
结论与讨论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四、关于粮食问题的再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四、典型引路 科技致富——马龙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论文参考文献)

  • [1]桐柏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题与对策研究[D]. 牛静静. 西南大学, 2020(01)
  • [2]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研究[D]. 白玛玉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2)
  • [4]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 王玉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2)
  • [5]新疆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华丽. 新疆农业大学, 2011(11)
  • [6]农民科技意识研究 ——以山东省沂源县为例[D]. 唐家坤.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7]区域性农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研究[D]. 安森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2)
  • [8]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兴化市戴南镇为例[D]. 丁爱珍.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4)
  • [9]天目山区山核桃产业成长研究[D]. 高宇列.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科技致富典型引领——马陇县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初见成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