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可怕的化学灾难:印度博帕尔煤气泄漏

20世纪最可怕的化学灾难:印度博帕尔煤气泄漏

一、二十世纪最可怕的一次化学灾祸──印度博帕乐毒气泄露事故(论文文献综述)

林彩珠[1](2020)在《《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基于纪实文学作品《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和十八章的翻译,对本次翻译实践作出总结。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表明蚊子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莱斯文本类型学的指导下,译者对该书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书为典型的信息型文本,且对此书的翻译应该忠实、准确且可读性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要实现译文的忠实、准确和可读性强存在一定的困难,而这些翻译难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词汇、句子和修辞。词汇层面的难点包括专有名词、文化负载词以及多义词的翻译。在处理专有名词以及文化负载词时,译者主要采用意译将其意思译出;而在处理多义词时,则根据上下文选取或创造出合适的词义。句子层面的难点包括分词状语、插入语、独立分句以及长难句的翻译。在处理分词状语时,译者需要通读上下文找出相应的逻辑主语;而在处理插入语和独立分句时,译者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辨析这些成分在句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处理长难句时,译者主要采用分译法以及语序调整法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而修辞层面的难点则在于重言法的翻译,这一修辞格常常使用两个同一词类的词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而有时,所用的两个词之间又是相互修饰的关系,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常常要多加考量才能判断出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此次翻译实践让译者对纪实文学作品的行文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分析也让译者对于同类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译者日后更好地进行此类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孔瑞[2](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杨殿锋[3](2019)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反面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出的学说建构和理论解答,考究西方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其学术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学者针对这一论题给出的思考和破解路径,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这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个较为前位的明晰、解答和讨论。论文整体进路上,采取正反合的路线,分别从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问题的克服路径方面完成论文的阐述与铺陈。问题和靶向上,着重思考和解答当代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和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西方学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就破解此问题给出哪些有益启迪,通过对这些问题力所能及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论题的学术探讨能有所裨益。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内涵、外延、角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性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形成这个整体性概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都对其给予内涵拓展,这些内容应当对马克思确立这一完整概念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线条性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应当具有内在耦合的同一性关系,需要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为整个论文的展开和铺陈提供概念、背景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领域的每项新进展对其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是这篇论文探究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当代社会展现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发展迅猛、成果丰硕的特点,从信息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学革命、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五个方面,精细撷选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科学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革命性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分别探讨其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拓展人的交往空间、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表象,特别是呈现出的技术融合、颠覆性影响、社会大变革等新特征,研究和探明当代科学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难点在于以哲学的视角洞察最新技术成果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而非一般性探讨科学技术的相关意义。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异化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需要在学术层面展开不间断地研究和讨论,这对于形成相对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进而培厚科学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思考。论文试图从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问题的存在、表象、特征、根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探索性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考量与思路建构;着眼于每个方面,从概念辨析、哲学渊源、现实状况、学术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研究建立在尽可能浑厚的学理基础上,尽力探明这一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难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经典作家,对于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和它的革命杠杆作用进行的具有理论原点意义的独创性研究,特别是为人类确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论文的整个论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域下的研究内容,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学说中寻求理论原点上的发现和启示,重点突出其对科学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人的解放、真正的共同体等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期从整体脉络和理论进路上对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并使这一论题所欲探讨、评析和解答的问题有一结论式的回应。西方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相对较早、形成思想较为系统、给出答案较为丰富,需要撷取代表性强的流派和学者,对他们立论的出发点、给出的突破点、存在的褊狭点予以探寻和研究,以探讨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异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给出怎样的回应、哪些有益的启迪以及存在哪些共同缺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精华,其哲理对于消解与科学技术异化有关的全球性纷争、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治理意义,需加以阐发并提供启示性见解。

李震红[4](2016)在《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危机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作家唐·德里罗(1936-)在其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以改变人的精神为己任,以赋予作品以道德力量为自己的文学理想。对于他而言,文学的意义不在于提供某种不切实际的“安慰”,而在于预见和呈现人类生存的危险,提醒人们思考自身所面临的问题。他在所创作的十五部小说作品中全面揭示了后现代时代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危机,并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和后现代理论家不同,德里罗没有直接从现代性的制度和精神及其合法性等理论层面来讨论后现代的危机症状,而是从后现代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现状出发,在作品中艺术地呈现现代文明与现代存在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后现代危机在德里罗笔下更多地表现为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生存意义的困境与困惑。德里罗作品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密切关注启发本文通过对“我是谁”、“身在何处”和“去往何方”的追问,展开对其小说中的后现代认同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的探讨,并阐释其在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生存意义的探寻、对未来的思考以及作为作家的担当和情怀。本论文试图通过运用后现代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学与文化的相关理论,对所选八部德里罗小说作品进行解读,力争较为准确、系统地诠释作品的危机主题,揭示作家对现代性后果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注。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了德里罗其人其作、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这一部分对德里罗的生平和创作活动进行概述,突出德里罗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以及作家本人的责任意识和对人类生存危机的关注。第二部分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题为“德里罗与西方后现代危机”。本章以现代性和后现代理论作为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梳理西方后现代危机脉络。从尤根·哈贝马斯、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丹尼尔·贝尔、皮提瑞姆·索罗金、和安东尼·吉登斯等理论家对于后现代危机的讨论出发,定义本论文的危机概念,说明现代性的恶果是后现代危机的根源;并从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科学技术对当代的统治、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等现代性的后果出发,结合德里罗小说中的危机主题特点,建构适合本论文分析的危机理论框架。第二章题为“我是谁:现实与幻象中的认同危机”。本章以当代认同理论和相关文化理论为指导,选取德里罗的三部小说《天秤星座》、《谁主沉浮》和《大都会》为分析文本,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在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共谋下,由于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而引起的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在对《天秤星座》的讨论中,分析主人公奥斯瓦尔德在自己的身份理想破灭之后,在无形的力量驱使下铤而走险、枪杀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举动,揭示人类在后现代幻象中寻求群体认同和建构主体自我的渴望;在分析《谁主沉浮》时,从个体作家与舆论“权威”——大众文化及恐怖叙事——的抗争、偶像崇拜群体中的个体因顺从领袖“权威”而迷失自我、恐怖分子群体和个体在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价值“权威”的强制认同下的施暴与被施暴等三个层面,展示后现代人类在文化危机和全球价值认同危机下的痛苦与挣扎;在对《大都会》的分析中认为,小说通过描述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人类在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浸淫下的生存迷惘,展现了在节俭、勤劳、自律以追求最终救赎的传统资本主义精神丧失后,以存在的意义感、价值感和方向感的缺失为特征的自我认同危机。分析指出,德里罗通过这三部作品影射现实,期待人类获得真正的主体身份、实现个体的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第三章题为“身在何处:自然与社会中的生态危机”。本章以中外生态理论为指导,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德里罗小说中所呈现的环境生态危机及其影响下的后现代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状况。其中的“社会生态”泛指政治生态和人文生态等概念。本章选取《白噪音》和《地下世界》为研究对象,讨论当代人类在其身处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灾难、政治比武、核威胁、全球恐怖等生态危机下生存困境;揭示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指导下人类对于自身以外的自然以及“他者”的剥削与欺压。分析认为,德里罗试图通过这两部作品揭示危机和预示灾难;并在进行伦理批判的同时,提醒人类达到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德里罗最终将希望寄托在人类的执着信仰和神奇的力量之上。这和当今人类提倡的敬畏生命、世界的返魅、生态整体观等生态思想具有相通之处。第四章题为“去往何方:创伤与困惑中的精神危机”。本章聚焦于德里罗千禧年之后创作的《人体艺术家》、《坠落的人》和《欧米茄点》三部小说,运用创伤理论和后现代危机理论考察小说中所呈现的后现代人类在“失去”后的创伤、挣扎和自我赎救。在《人体艺术家》中,作者通过描写艺术家劳伦在遭遇丈夫突然死亡后的创伤心理以及她通过自觉疗伤而走出创伤阴影,传达了其艺术救赎的思想;在《坠落的人》中,作者通过对造成个体与民族创伤的“9·11”恐怖袭击根源的揭示,告诫人们关注自身的信仰危机和伦理危机;在《欧米伽点》中,作者通过描述对前战争分析师埃尔斯特因被卷入伊拉克战争而进入沙漠疗伤的过程,说明了美国先后在“9·11”恐怖袭击和伊拉克战争中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的事实,在两个不同层面观照人类创伤。分析认为,德里罗在这三部小说里对个体创伤中的脆弱生命的同情、对民族文化创伤的反思、对由贪欲所造成的灾难的哀叹、对人的意识局限性的认识、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存在的冥想、以及对人类终极命运的追问,无不出自他对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的深重危机的忧虑。在他看来,人类正处于自身的“欧米茄点”;只有思考存在的意义,才能实现人类的自我救赎。本论文结论部分在前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德里罗的创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作品所体现的危机意识、哲理思考以及作家的担当进行评析,阐明德里罗对于当代美国文学在生存观照、道德反思和责任参与等方面的价值。德里罗在其作品中呈现了后现代认同危机、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表达了他对后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忧虑;他呼吁人类信仰和伦理的回归,体现了他的救赎思想;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改变人的精神,参与人类文明进程,从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德里罗的写作没有走出西方话语的框架;他对西方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失望,致使他将人类的出路寄托于宗教冥思和神秘的力量。人类只有跳出狭隘的自我中心思想,携起手来关注自己共同的命运,才能最终从危机中找到救赎之路。

王晓兰[5](2016)在《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儿童的成长不仅表现为年龄的增加、身体的发育,更表现为理性的成熟、道德的完善。儿童的成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儿童从一个懵懂无知、鸿蒙未开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内化了社会价值观念、能够进行理性判断的社会人的过程。儿童文学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它通过塑造丰饶多姿的艺术形象供儿童模仿或者对其进行劝诫、通过审美移情唤起读者的道德情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能够让儿童在审美的愉悦中受到熏陶和得到启迪,具有寓教于乐的艺术效果。本文以英国的儿童小说为例来阐述儿童文学的伦理价值,分析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于儿童读者的教化价值。除引论和结语部分外,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动物故事在开启儿童的伦理认知、培养儿童的伦理情感方面的价值。鉴于尚未受到伦理启蒙的儿童与动物在伦理本质上的相似性,动物故事被认为是对儿童进行伦理启蒙的重要媒介。《丛林故事》中狼孩莫格里亦人亦兽的身份尴尬为读者理解人的伦理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莫格里的身份困惑,隐喻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身份选择难题。莫格里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人还是做兽之间进行身份选择、学习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形成伦理意识的过程。莫格里从狼孩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表明,儿童的成长必须经过伦理选择这一重要过程,选择和认同人的身份,就意味着要遵守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柳林风声》中的蛤蟆形象进一步印证了这种看法。蛤蟆在很多方面就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它任性、胡闹,这是因为它处在伦理混沌状态,不了解社会规范,尚未形成伦理意识,对自己的胡闹行为及其后果缺乏判断能力。蛤蟆因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受到相应的惩罚,也因为最终学会了约束自己而得到朋友的肯定与社会的接纳,这样的情节安排有助于诱导儿童读者向上向善。在儿童的伦理启蒙中,伦理情感的培养和伦理认知的训练同样重要。儿童文学的伦理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获得伦理认知,还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伦理情感。优秀的文学作品让读者通过道德想象,理解他人或者动物处于痛苦情境时的感受,从而滋生出恻隐之心和公正之念,进而引发帮助他人改变现状的亲社会的道德行为。如《黑骏马》中的动物叙事邀请读者从马的角度去体验黑骏马所经历的生活,让读者在“快乐着它的快乐、愤怒着它的愤怒”的过程中因情感上的震撼而升华了道德情感和道德境界。第二章通过分析奇幻小说中的三类艺术形象,阐述儿童文学在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意识的形成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深受儿童喜爱的奇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亲社会的正面人物、反社会的负面人物和迷途知返的浪子形象。奇幻小说的伦理价值在于给儿童读者塑造一些正面的道德榜样,供儿童借鉴与模仿;同时也塑造一些负面的形象作为反面教材,给读者提供劝诫与警示。奇幻小说中那些负面的人物,往往因其自私、任性、懦弱等品性污点,受到或重或轻的惩诫;而那些正面人物,往往因其善良、勇敢、大度等美德善行而“得道多助”,在魔法、仙女或者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帮助下,实现内心的愿望,获得圆满的结局。奇幻小说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理性与任性、勇敢与懦弱、自私与无私等价值观念的直观对照,传递“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启示,从而引导儿童读者在善与恶做出正确的伦理抉择。除了正面的道德榜样和反面的魔鬼恶棍之外,儿童文学中还经常出现回头浪子形象。这类角色最初犯了错误,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或者使他人陷入危难之中。但他们获得经验教训之后迷途知返,回到了正确的道德轨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儿童,既不像故事中的道德英雄那么伟大高尚,也不像负面人物那样坏到极端,而是可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的普通孩子。正在经历伦理化过程的少年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压制自身的本能与冲动,他们会不由自主地犯错误,但慢慢增强的伦理意识又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而犯错之后往往会处于纠结惶惑中。从小说中那些迷途知返、重新受到朋友肯定和社会接纳的艺术形象身上,读者可以重拾生活的信心,获得改正错误、弥补过失的勇气。第三章通过分析英国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形象,阐述了这类小说在儿童的道德角色认同方面的价值。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读者培养为社会所期待的绅士或淑女,是英国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的主要伦理意图。那些以男孩为目标读者的男生故事和冒险故事通过塑造一系列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的男孩或者男子汉形象,以培养勇敢、刚毅、有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绅士为诉求。这些人物形象为读者提供了可供模仿的绅士范例,有助于男孩伦理角色和道德身份的认同。女生故事则通过构建善良、纯洁的高贵淑女形象,引导女孩道德角色的认同。这些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为读者树立社会认可的道德典范,供儿童读者学习和模仿。小说中的性别角色定位是一种社会道德构建,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社会对不同伦理角色的期待,让他们明白无论一个人以何种身份在社会上立足,都需要遵守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作出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选择。不可否认,英国的学校故事和冒险故事蕴含了一些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但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或伦理环境中,小说主人公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强、勇敢的道德品格,正义、公平的伦理精神,以及对朋友忠诚、侠义的态度,是永远值得儿童读者借鉴和学习的。第四章通过分析科幻世界中人类的命运和人类的科学行为,阐述科幻小说在儿童科学伦理观念的形成和社会忧患意识的催生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英国科幻小说的主潮是“反科学主义”的,其表征是在英国那些经典的科幻小说中,人类的未来都是阴郁暗淡的。“反科学主义”并非反对发展科学,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只要有了科学就能够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唯科学主义”信条。当普通大众还在为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和舒适而盲目乐观的时候,那些敏感的科幻小说家却开始反思和揭示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预测没有道德引导和规范的科学活动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与威胁。科学发展的原初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便利和富足。然而,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往往偏离“造福于人类”这一原初的伦理目标,反而成为危害、威胁、甚至毁灭人类自己的工具。英国科幻小说通过精彩的情节、时尚的主题、大胆的想象,引发读者去关注那些被科学的璀璨光芒暂时遮蔽的伦理问题,引发读者反思科技的效应和人类的未来命运。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科学技术及其产品往往表示出极大热情。作为未来的科学技术人员或潜在的科技成果的消费者,他们所秉持的科学伦理观念和未来从事的科学技术活动,很有可能对人类的前途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科幻小说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儿童读者从小培养科学道德责任感、建构科学伦理观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通过说教、推理等相对枯燥的方式向青少年灌输科学伦理规范,科幻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警示或者示范,让读者认同现有的科学伦理规范,也引发读者质疑和反思。科幻小说描述的人类未来前景阴郁、悲观,对儿童读者具有重要的警示价值,使儿童读者理解科学与道德背离的恶果;科幻小说中那些聪明勇敢的正面科学家形象,则对读者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帮助读者在审美的愉悦中形成对科学价值的正确认识与恰当判断,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结语部分综合概括了文学阅读在儿童的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永远是儿童心理成长和道德发展的重要精神食粮,能够让儿童从阅读的快感、审美的愉悦中获得教益。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对读者认知的启迪、情感的熏陶、道德的教化、伦理身份的认同,使儿童逐渐达到认知的自主、情感的自觉和道德的自律,从而对儿童的精神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儿童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伦理观念不断更新,伦理意识不断增强。

程静[6](2014)在《厄休拉·勒奎因小说的技术书写研究》文中指出厄休拉·勒奎因(Ursula K.Le Guin,1929-)是当代美国最着名的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作家,曾于1973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1997年获普利策奖,并多次获星云奖、雨果奖等多项大奖。她的作品如《天堂车床》(1971)、《一无所有》(1974)、《新大西岛》(1975)、《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1976)、《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1987)、《倾诉》(2000)、《变化的位面》(2002)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当代美国社会和全球化语境下的技科学(technoscience)和后人类(posthuman)现象,立足于环境保护,对现代技术发明和应用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后工业化语境下,技术内嵌于人类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利益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依赖社会背景"的特点,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人类在享受技术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拥抱后人类技术所带来的痛苦。在勒奎因的小说中,现代技术由资本主义对利润的追逐、民族主义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警惕、人类对技术进步的纯粹信念所驱动,技术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真实的和虚假的希望。她的技术书写侧重于具体的技术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塑造,与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哲学批评的经验转向相契合,既涉及到基因技术、医疗技术、军事技术、通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多种技术,也关注古老技术和现代技术的对峙和融合、外来技术的接受策略、技术使用对人类和自然的冲击等问题。勒奎因对技术并不持悲观的态度,而是进行积极的辩证的技术批判。本论文借用当代美国技术理论家伊德(Don Ihde)、温纳(Langdon Winner)等人的技术哲学理论,约纳斯(Hans Jonas)的"技术责任"思想、海宁(Brian G.Henning)的"创造性伦理",综合他们有关技术非中立性、技术伦理的共同思想内核,分析勒奎因的五部小说与两部短篇小说集,探讨文本如何再现了打破人类与动物、人类与机器、身体与非身体边界的后人类语境,进一步论证了勒奎因既坚守人类的本质又与技术共同进化,既善用物质性技术又兼顾人类的精神性的西方道家技术理想。在与后人类主义技术观念的比较中,本论文同样借用了中外技术哲学的一些研究成果,探讨勒奎因小说中再现的技术对人类身体和动物生命的冲击、科学家的社会地位、技术精英的社会责任、战争中古老技术怎样战胜现代技术、技术弱的一方在吸收外来发达技术时的技术策略等问题。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考察勒奎因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变化的位面》与《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中现代技术对人类身体和动物生命的影响,论述勒奎因的"弱人类中心主义"的技术立场。《变化的位面》通过技术想象和夸张的基因大融合叙事,揭示了基因技术和其它技术的无限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技术态身体体现为动物、植物和人类基因的任意组合,动摇了人类的本质,"超智能"睡眠实验损害了人类的尊严,虚拟恐怖场景几乎给旅游者带来了精神错乱。所有这些情节都指向勒奎因所提倡的人类精神性对技术的反向平衡作用。《野牛女孩及其他动物的在场》则以人与动物之间的寓言式移情与德勒兹和瓜塔里式的生成动物,提倡人类用技术保护动物,而不是戕害动物的生命。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中,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元叙事",对内造成一种"技术态身体"现象,对外作用于动植物生命,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双重作用。第二章探讨《一无所有》、《新大西岛》和《天堂车床》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科学家在技术发明和应用中的作用、勒奎因的道家技术伦理观。三部小说中的科学家都致力于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但在技术的用途上,他们分属不同的两种科学家:一种科学家选择了将技术奉献给全人类,另一种科学家则以技术获取权力、地位并操纵他人。这三部作品关心技术伦理中的"真"、"正义"和"责任感",立足于平衡的社会机制和健全的人格,为敬业精神和创造性设立伦理底线,寻求技术与职业精神的融合。第三章分析《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和《倾诉》中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外来技术与本土技术之间的对峙和接受策略。《森林是世界的同义词》宣传反战思想,抨击殖民主义者依靠军事力量掠夺和压迫殖民地人民,并毁坏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带给他们不得不发展军事技术的文化前景。《倾诉》则以星际交往背景,反映出地球历史上的技术殖民和文化殖民。为了免遭外来殖民势力的辖制,技术落后的一方错误地采用了"技术大跃进"的抵制策略,给普通民众造成了极大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勒奎因再次强调了平衡和遵循天然发展之道的道家技术思想。勒奎因的技术书写所呈现的技术灾难都是由极端的技术政策和实践造成的,既避免了技术决定主义对技术的极端推崇,又避免了技术恐惧者对技术的全盘否定。她笔下的技术是具体的、复数的技术,与人类的政治系统、意识形态和环境问题密切交织在一起。论文在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的基础上,以生命的持续存在为伦理目标,探讨了勒奎因小说的道家技术伦理观,即"由技入道"、"以道驭技"、虽有技术但慎用技术等原则;指出勒奎因实际上具有弱人类中心主义价值立场,既反对技术误用,又反对排斥技术,提倡以道家的平衡和顺应技术自然发展速度的方法,约束有害环境和人类身体的技术;认为过度的技术追求会给大众带来灾难,人类应遵从技术自然发展的路径,合理规避技术风险,达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技术的发明者、使用者和决策者应具有一定的理想的道家人格,即消除过度的欲望,借助于谦卑、正义和责任伦,走出技术损害迷局,使技术为人类服务,为生命服务。

皮曙初[7](2013)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灾害损失补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政治经济学家们从“文明和福利”责任的视角,研究政府对灾害损失所应承担的职责,而市场经济学家们从风险损失转移和分散的视角,对灾害损失融资机制进行不断创新。但是,现代化社会的时代特征是“风险社会”,与工业化、全球化、技术革新等相伴而生的灾害风险呈现出越来越频发的趋势,灾害风险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人口损失也在不断“放大”。风险社会不仅改变了人类所面临灾害风险的形态,也改变了灾害损失补偿机制所依赖的传统法则。本文试图围绕灾害风险的这些改变,探讨灾害损失补偿在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关系上应做出的新选择,以构建一个灾害损失补偿的新体系。风险社会改变了人类面临的灾害风险的性质和状态,使得灾害风险呈现出突变性、弥散性、模糊性和巨损性的新特征,小概率的巨灾风险越来越多地发生,自然灾害与工业灾害、环境灾害、恐怖袭击等社会性灾害交织发生,界限越来越模糊,灾害在区际间、在国际范围内的扩散也呈趋势。这些突出的新特征使传统意义上的政府职责显得乏力,也使传统意义上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失效。我们重新审视灾害风险的性质,将灾害定义为不可抗力造成对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口范围(公共体)构成严重剥夺的过程和现象。当灾害造成“公共体”共同面临的巨额损失时,不可能用完全的私人市场机制来分担风险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建立一个公共部门(P)-市场(M)-公众(P)为一体的灾害损失补偿模式,这也是一个将灾害风险的可保性极大延展的灾害损失融资模式。提出这种设想的依据是灾害风险是一种公共风险,这种公共风险不仅有着私人的影响,更有着对国家安全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灾害是对“公共体”的严重剥夺,这种剥夺不仅是资源的剥夺,还是资源配置关系(主要表现为交换权利关系)的剥夺,因此灾害的本质是对资源及资源配置机制的破坏。那么当剥夺发生之后,既要对灾害承受公共体的资源进行修复,也要对公共体资源配置关系进行重置,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灾害损失补偿的任务。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对被破坏的公共体进行损失度量和经济补偿,对原有资源被剥夺后形成的洼地进行填平,更重要的是实施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环境、人文措施,恢复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市场主体功能,重建经济运行的机制,重构资源配置机能。灾害损失补偿不仅要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目标,还要实现系统补偿的目标,即对资源环境系统的损失补偿。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虑,针对灾害风险的变化趋势,以及灾害本身所具有的公共风险性质,建立新的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已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解决、不宜久拖的重要事情。我们主张重新认识风险可保性和大数法则这些灾害损失补偿的传统法则,以现代技术和现代思维的变革延展可保风险和大数法则,实现灾害损失补偿的架构设置。在这种设置里,政府将不仅是充当管理者的职能,而且充当灾害风险的“最终保险人”的角色,并以扩展的市场法则参与到保险、再保险以及整个资本市场,形成一个宏观、开放的保险公共体。在这个一体化的公共体里: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公众是私人产品的需求者,也是私人风险的承担者,政府与公众的联系,以公众的参与为纽带,而公众与市场的联系,则是以风险合同为纽带;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是公众风险的集合机制,是一个以保险合同为纽带集结起来的公共体;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是公众的另一种集合机制,它是以法律和伦理(社会契约)为纽带建立起来公共体。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在应对灾害风险这样非私人风险时,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这是公共选择的需要,也是政府系统形成的本源。政府可以以保险、再保险、灾害风险基金、巨灾债券等方式介入市场,成为损失融资的市场主体。这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政府的角色是双重的,即政府不仅是制度的提供者,是市场的监管者,是“裁判员”,同时也是某些保险产品、担保产品、债券产品的供给者,是市场的主体,是“运动员”。政府同时承担着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身份不明确,职责不清楚,往往会使其该履行的职责没有履行,而不该干预的事情又过多地干预。但是,这并非政府作为两种主体而必然产生的矛盾,而恰恰是政府两类主体的角色不明晰所带来的矛盾。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不足1、对灾害损失补偿的研究,通常是从保险学的角度研究损失融资机制在市场上的运用,公共管理学也从政府管理的视角研究灾害性公共危机的应急,而本文以具有前瞻性的风险社会理论考察灾害的时代特征,并从国家风险管理层面来考虑构建政府与市场一体化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2、经济学意义上的灾害损失补偿通常以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为主,本文则着力描述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自然灾害与社会性灾害的模糊性加强,因而主张不对灾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行严格区分,而将灾害损失补偿定义为对包括工业灾害、环境灾害等在内的各种现代化灾害风险的损失补偿。3、传统意义上的灾害损失补偿主要关注对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补偿,本文将灾害损失定义为“公共体”资源剥夺以及资源配置关系的破坏,将灾害损失补偿的内涵从经济损失补偿拓展到系统“恢复力”的层面,并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损失补偿模型。但是,由于本人学术能力和识见的局限,上述一体化灾害损失补偿模型仅从框架上进行了界定和定性的分析,没有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P-M-P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实现系统化的补偿,特别是应用到中国所面临的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频发灾害风险,如何实现方案的量化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不断修正、完善本文的一些想法。

张国昀[8](2012)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理论,是马克思毕生希望完成的着作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他于巴黎开始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第一次研究期间,就曾写下了一份《关于现代国家的着作的计划草稿》。在他于1857-1858年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五篇计划”和“六册计划”中,马克思都曾打算将《国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篇”或“册”。但是,遗憾的是,马克思直至逝世,也没有完成这一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马克思初步确定了按照“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次序进行“分篇”的打算。这一计划的轮廓如下:(1)一般抽象的规定→(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4)生产的国际关系→(5)世界市场和危机。这样,马克思就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次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从一国之内到一国之外、从民族国家到整个世界市场、从世界市场和危机到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架构。而国家理论在整个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又是对于资产阶级经济体系的分析中的从一国范围的研究向世界范围的研究的过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的国家起源的分析必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到私有财产(即异化)和阶级的产生来理解。对国家演变规律与历史形态的考察需要放在生产力-生产方式-交往关系的架构中去研究,“社会→国家→社会”是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一阶段又表现出具体的历史形态。国家的本质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体现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种社会交往关系和交往形式,是这种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国家”观,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理论中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个人-国家”观。国家的本质决定了国家职能的二重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往往服务于统治职能,社会主义国家则实现了从统治职能向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回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建立到发展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国家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体现和维护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它的一切行为都以资本增殖为目的而展开:从凭借其“最残忍的暴力”和其他各种“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过程,缩短过渡时间,推动资本原始积累;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保护私有财产,促进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阻挠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都留下国家暴力这种“经济力”的烙印。在资本的带动下,国家大搞圈地运动,推进封建土地向资本主义地产的转化,加速土地与劳动力的分离过程,维护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与地租制度,保护甚至助长房地产价格高涨和投机,同时又帮助资本主义农业发展,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低廉价格;在国家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上,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在维持和扩大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方面都发挥了市场和单个企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对外经济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赢得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充分利用国家权力竞相竞争,并且依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交替使用自由贸易与关税保护政策;在世界市场上,各国资产阶级以“国家”(Land)和“民族”(Nation)的身份出现,形成并展开其作为“生产者的国际关系”的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全面生产”(即经济的全球化),同时导致全球性的世界市场危机和资产阶级“理性”国家的破产,危机催生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中,暴力革命正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中起“助产婆”一样,也会起到“助产婆”作用,而夺取和掌握国家政权则是关键。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由于其本质“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了”,而是已经带有“半国家”的性质,因此在其国家内部的职能上应以社会经济管理和服务为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完善以及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国家政权的作用。国家政权一方面仍还保有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秩序等项阶级的职能;另一方面则应把主要任务转向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上来。总之,通过发挥国家政权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发展,积极向共产主义迈进,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何镇飚[9](2010)在《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21世纪,“安全”成为全球化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非传统安全超越了传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转而关注“人的安全”,特别是在2001年911事件以后,世界各国对打击恐怖主义、实现环境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高度重视。大众传媒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传播通讯工具,在非传统安全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本文的切入点。针对安全的时代命题,本文提出了媒介安全的论点。媒介安全是运用大众传媒战胜恐怖、恐慌和恐惧的非传统安全,分为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群体安全三个层面。安全是大众传媒的现代功能,大众传媒可以让社会更安全。论文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了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了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了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了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了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安全的数学模型,媒介安全是一种介于媒介恐慌和媒介失语之间的动态安全,并通过1151份中国大学生问卷和122份美国大学生问卷,比较了在大学生眼中,中美媒介安全的异同及各自特征。美国的媒介安全更需要防范媒介恐慌,而中国媒介安全的不足在于媒介失语。最后,根据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媒介安全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媒介安全特点,提出了发展、完善我国媒介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孙雯波[10](2010)在《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染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可导致个体躯体损伤和疼痛的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流行病,或是可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痛楚的复合的心身事件,而是世界性、复杂的社会疾患,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实践中,政治、道德文化因素在传染病防治和社会控制、约束人们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传染病已经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其道德隐喻使得病人在身体病痛之外还须承受那些加诸疾病之上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因果报应观和天谴观将疾病与病人的善恶品性相联系,赋予疾病以复杂的道德色彩;“医人”到“医国”隐喻的建立使疾病治疗与社会变革有机联系起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社会政治控制一脉相承,传染病的起源与政治迫害相关,细菌战、生化武器使得传染病毒走向了政治暴力,疾病被政治化、道德化,社会对某些传染病患的道德评判,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道德统治的需要相结合,道德偏见转变为行动上的社会歧视、排斥甚至政治迫害。这直接践踏了公民尊严的底线,侵害了病人的正当权利,伤及社会公正的终极价值,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人类的历史是科学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人权平等与歧视偏见抗争的历史。通过伦理分析、政治批判和文化祛魅,倡导观念启蒙和科学普及,改变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确立道德的边界,将疾病去政治化和道德化,明确界定传染病的科学内涵和伦理意义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之间何者优先呢?传染病关怀道义与功利的价值博弈,保护病人隐私与保证公众知情的艰难选择,传染病防控公权的边界不确定等常常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陷入矛盾与冲突中,围绕传染病防治诸环节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广阔的伦理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溯源、厘清;于冲突中比较、选择;在现实中实践与论证,克服和突破传统生命伦理学的局限,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病人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伦理学,构筑一种兼顾个体人道关怀和社会整体功利的公共健康伦理学。广泛借鉴和拓展各种社会伦理资源,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社区家庭及病患自身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病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权利,倡导和强化保护弱者的公共道德意识,呼吁社会公正,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不伤害。同时也提出病人的社会理性约束和道德义务,倡导全社会范围内传染病关怀的社会伦理运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健康水平,这是当代伦理学的责任所在,也是本文主旨所在。本文着力于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运用现象学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医学、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架构传染病伦理,力求理论研究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伦理实践紧密结合。

二、二十世纪最可怕的一次化学灾祸──印度博帕乐毒气泄露事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世纪最可怕的一次化学灾祸──印度博帕乐毒气泄露事故(论文提纲范文)

(1)《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1.1 About the Author
        1.1.2 About the Source Text
        1.1.3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1.1.4 Text Type of the Source Tex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1.3 Difficulties of the Translation
    1.4 Mention-worthy Issues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2.1.2 Preparation of Background Information
    2.2 While-translating
    2.3 Quality Control
        2.3.1 Self-proofreading
        2.3.2 Proofreading by the Supervisor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Proper Nouns
        3.1.2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3.1.3 Translation of Polysemous Words
    3.2 Syntactical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Participial Adverbials
        3.2.2 Translation of Parentheses
        3.2.3 Translation of Absolute Clauses
        3.2.4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3 Rhetorical Level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Benefits Acquired from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Limitations
    4.3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Ⅰ The Mosquito : A Human History of Our Deadliest Predator
AppendixⅡ Glossary List

(2)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第一节 家庭创伤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第二节 历史创伤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第三节 文化创伤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小结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小结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嬗变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渊源
        二、科学技术的角色演变
        三、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说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一、人的发展论题的产生与内涵
        二、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彰显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拓展
        四、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一性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
        三、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耦合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互联网: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生存
        三、区块链:重构人类信任机制
    第二节 智能化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方式
        二、无人驾驶:出行的“进化”
        三、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
    第三节 生命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克隆技术:攻克人类重大疾病
        二、基因工程:延长人的生存链
    第四节 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材料:打破资源依赖
        三、生态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层影响
        一、主要特征:技术的融合
        二、深层效应:颠覆性影响
        三、生成功能:社会大变革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一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蕴藏于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历史必然性
        二、现实合理性
        三、主客对立性
    第二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寓示着人本意蕴的缺失
        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二、挑战人的生命权利
        三、扭曲主体道德价值
        四、威胁社会伦理底线
    第三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特征:呈现出人类挑战的加重
        一、领域扩大化
        二、危害深重化
        三、挑战全球化
        四、治理艰难化
    第四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否定
        一、工具理性背离科学理性
        二、人类欲望湮没人文精神
        三、外在表象否定人的本质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与人思想的时代发掘
        一、科学技术:历史杠杆与革命力量
        二、异化扬弃:类本质的回归
        三、人的解放: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的界标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主张的批判性借鉴
        一、技术之思:沉沦与超越
        二、批判理性:唤醒与重塑
        三、向度调适:替代与构建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危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所引书目缩略表
绪论
    第一节 德里罗及其创作概观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内容
第一章 德里罗与西方后现代危机
    第一节 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危机
        一、后现代状况——危机
        二、后现代危机——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德里罗作品中的西方后现代危机
第二章 我是谁:现实与幻象中的认同危机
    第一节《天秤星座》:寻求群体认同的“局外人”
        一、镜中之“我”:重塑自我身份的渴望
        二、被“凝视”:主体向他者欲望之网的沉陷
        三、对抗“凝视”:主体身份的获得与失去
    第二节 《谁主沉浮》:群体喧嚣中的个体挣扎
        一、个体作家与大众文化及恐怖群体的抗争
        二、偶像崇拜群体中的个体迷失
        三、施暴与被施暴:强制认同下的恐怖分子
    第三节《大都会》:价值迷茫中的自我认同危机
        一、消费文化下的物化价值认同
        二、对工作价值的扭曲认同
        三、寻找存在意义的安顿之所
第三章 身在何处:自然与社会中的生态危机
    第一节 《白噪音》:环境生态危机中的精神生态
        一、生态灾难引发敬畏生命之思
        二、“技术的栖居”对人类诗意生存的破坏
        三、“死亡书”里的绝望与生机
    第二节《地下世界》:生态危机中的和平诉求
        一、垃圾危机与人类文明
        二、垃圾、棒球和核濡染下的人生
        三、和平: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
第四章 去往何方:创伤与困惑中的精神危机
    第一节 《人体艺术家》中的生死挣扎
        一、疗伤:期待昔日重来
        二、回归:自我救赎的迷思
        三、阐释:“塔特尔先生”之于救赎
    第二节 《坠落的人》中的坠落与救赎
        一、个体之痛、民族之殇
        二、人类的相互倾轧
        三、身不由己的决绝
        四、浴火重生复乐园
    第三节 《欧米伽点》中的终极追问
        一、人类认识的枯竭
        二、人类的无能、无助与无望
        三、“去往何方”的终极追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与的项目
后记

(5)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理据与预设
第一章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启蒙
    第一节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认知启蒙
        一、《丛林故事》:身份认同与伦理选择的寓言
        二、《柳林风声》:儿童伦理认知启蒙的教科书
    第二节 动物故事与儿童的伦理情感启蒙
        一、道德训诫故事:培养向善的道德情感
        二、《黑骏马》:动物视角与儿童情感的道德化
第二章 奇幻小说与儿童的道德内化
    第一节 反社会形象及其道德劝诫价值
        一、小霸王形象:自然天性的放纵
        二、伏地魔的毁灭:自私欲望的代价
    第二节 亲社会形象及其道德示范价值
        一、好孩子查理:美德的报偿
        二、少年哈利:社会认同的道德英雄
    第三节 迷途知返的羔羊形象及其道德动因
        一、迷途知返的罗恩: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
        二、改过自新的埃德蒙:从道德蒙昧走向道德成熟
第三章 学校故事、冒险故事与儿童的道德身份认同
    第一节 女生故事:英国淑女楷模
        一、《女教师;或小型女子书院》:家庭天使形象
        二、《小公主》:道德天使形象
    第二节 男生故事:英国绅士榜样
        一、英国的公学精神与绅士伦理
        二、《汤姆·布朗的学生时代》:年轻绅士的培养
    第三节 冒险故事:冒险英雄与绅士品格
        一、《珊瑚岛》:冒险英雄的社会价值取向
        二、《金银岛》:冒险英雄的个人价值准则
        三、《所罗门王的宝藏》:冒险英雄的绅士理想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儿童科学伦理观念的建构
    第一节 科学与道德的背离及其伦理警示价值
        一、科技的滥用与文明的倒退
        二、享乐主义与人类的退化或终结
        三、科技与政治的合谋:人类的恶托邦梦靥
    第二节 科学家形象及其伦理启示价值
        一、理性的科学选择与正面的科学家形象
        二、任性的科学选择与负面的科学家形象
        三、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伦理及其启示
结语 在“悦读”中成长
参考文献
附录: 英国儿童文学大事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厄休拉·勒奎因小说的技术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技科学文化语境下的技术、身体和动物生命
    第一节 基因技术、技术态身体与人类精神性
    第二节 技科学语境下的动物生命
第二章 资本主义政治体制下的技术精英、技术与责任伦理
    第一节 资本主义技术占有和技术发展的困境
    第二节 个人才能的技术隐喻与两种技术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从责任伦理看人类与技科学的共同进化
第三章 全球化技术与民族文化对峙下的技术批判
    第一节 现代技术殖民与传统文化之魅
    第二节 新殖民主义威胁下的技术自强策略和传统文化
结论
引用文献
后记

(7)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背景和思路
    1.1 选题背景
        1.1.1 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一部抗风险史
        1.1.2 风险社会已经来临
    1.2 灾害损失补偿研究文献综述
        1.2.1 灾害损失政府补偿思想
        1.2.2 灾害损失市场补偿思想
    1.3 研究思路
        1.3.1 风险社会灾害损失补偿需要新思维
        1.3.2 研究框架
2 风险社会中的灾害风险特征
    2.1 风险社会改变灾害形态
        2.1.1 灾害的突变性(小概率)
        2.1.2 灾害的弥散性(相关性)
        2.1.3 灾害的模糊性
        2.1.4 灾害的巨损性
    2.2 从私人风险到公共风险
        2.2.1 风险的经济学认识历史
        2.2.2 风险的社会学再认识
        2.2.3 灾害的公共风险性质
    2.3 灾害是公共体的增长“代价”
        2.3.1 灾害是对公共体的剥夺
        2.3.2 灾害的实质是资源环境系统对经济增长系统的“代价”
3 风险社会灾害风险管理的国家责任
    3.1 国家意义上的灾害风险
        3.1.1 风险社会加剧灾害的国家资源剥夺
        3.1.2 风险社会加剧交换权利关系变化
        3.1.3 风险社会加剧国家安全威胁
    3.2 部分国家灾害风险管理实践
        3.2.1 美国的国家灾害风险管理
        3.2.2 日本的国家灾害风险管理
        3.2.3 其他国家的国家灾害风险管理
    3.3 中国灾害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3.3.1 转型期中国灾害风险管理状况
        3.3.2 中国灾害风险管理缺乏统一性
4 灾害损失补偿的性质——资源和资源配置关系重构
    4.1 灾害损失补偿是对公共体的恢复
        4.1.1 灾害损失补偿是对公共体的资源修复
        4.1.2 灾害损失补偿是对交换权利关系的重构
        4.1.3 灾害损失补偿的基本原则
    4.2 灾害损失补偿模式
        4.2.1 传统补偿与非传统补偿模式
        4.2.2 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模式
    4.3 中国灾害损失补偿存在的问题
        4.3.1 市场政府两不足
        4.3.2 风险社会需要重建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5 灾害损失补偿的方式选择——宏观保险战略
    5.1 风险社会改变保险市场法则
        5.1.1 大数法则延伸
        5.1.2 可保风险拓展
    5.2 以保险为纽带的风险承载公共体
        5.2.1 大保险战略
        5.2.2 作为公共体的市场
        5.2.3 作为公共体的政府
        5.2.4 政府与市场一体化的风险承载公共体
    5.3 P-M-P灾害损失补偿模式
        5.3.1 P-M-P模型
        5.3.2 两种模式的比较
6 构建中国一体化灾害损失补偿体系
    6.1 一体化补偿模式目标
        6.1.1 效率补偿目标
        6.1.2 公平补偿目标
        6.1.3 系统补偿目标
    6.2 一体化损失补偿框架
        6.2.1 市场风险融资框架
        6.2.2 公共部门融资框架
        6.2.3 公共部门与市场的协调
        6.2.4 公众参与
    6.3 参与国际灾害补偿体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国家理论回顾与评析
        一、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国家理论产生与发展
        二、资产阶级国家理论中的个人、社会与国家观
        三、对资产阶级国家理论的评析
    第二节 国家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一、从黑格尔“理性国家”到“市民社会”
        二、“异化”理论和对“市民社会”的第一次解剖——从 1844 年《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即《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现代国家的着作计划草稿》和《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着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着作的草稿
        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和国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四、19 世纪 50 年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国家学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体系中地位的确立——《国家》册的提出
    第三节 国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对资产阶级理论中国家地位与作用的批判
        二、科学上正确方法的提出
        三、马克思国家理论中的一般、特殊和个别
        四、国家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国家理论深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
        一、国家消亡问题的提出
        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观
        三、国家消亡问题的解答
第二章 广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一般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中的国家起源观
        一、经典作家关于国家起源的逻辑考察
        二、经典作家关于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国家发展规律及其历史形态考察
        一、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考察
        二、国家发展的具体形态考察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本质论
        一、西方“新马学”的国家本质观
        二、经典作家的国家本质观
        三、国家的自主性问题
    第四节 国家职能与财政分配
        一、国家职能的二重性
        二、国家财政的性质与分配
第三章 国家与资本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本质
        一、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国家经济本质的概括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本质:一般、特殊与个别的统一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强制
        二、国家税收
        三、国家信用
        四、国家货币
        五、国家银行
    第三节 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国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二、国家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
        三、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
第四章 国家与地产
    第一节 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地产
        一、国家与资本主义地产的确立
        二、国家与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土地和地租
        一、国家与资本主义的农业用地和地租
        二、国家与资本主义的非农业用地和地租
        三、国家与资本主义的资源环境
第五章 国家与雇佣劳动
    第一节 国家与雇佣劳动形式的确立
        一、国家与雇佣工人阶级的产生
        二、国家与雇佣劳动形式的确立:十五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
    第二节 国家与劳动工作日和工资
        一、国家与工作日
        二、国家与工资
    第三节 国家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
        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状况
        二、国家与社会福利制度
        三、国家与国民教育
    第四节 国家与非生产阶级和人口问题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二、国家与非生产阶级
        三、国家与人口问题
第六章 国家与对外贸易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和结果
        三、国家与历史上几种特殊的对外贸易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国家权力
        一、分工、社会分工与国际分工
        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三、国际分工结构中的国家行为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
        一、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二、国际贸易中的价值与价格
        三、国际贸易与利润率
        四、国家对外贸易政策
第七章 国家与世界市场
    第一节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世界市场”的实质与世界市场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国际资产阶级社会、跨国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现代转型
        一、国际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跨国资产阶级国家的形成
        三、发展中国家中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世界市场危机和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
        一、危机与世界市场危机
        二、国家与世界市场危机
        三、危机和向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学说
    第一节 国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作用
        一、暴力革命问题
        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
    第二节 国家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本质与职能
        二、国家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结束语: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国家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媒介安全:概念与文献
    第一节 什么是安全——跨学科的文献研究
    第二节 传播学视野下的非传统安全——从拉斯韦尔到阿什德
    第三节 媒介安全的分析及层次
第二章 媒介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第一节 恐怖主义及其袭击与大众传媒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中的大众传媒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与经济安全中的大众传媒
    第四节 信息安全、文化安全与媒介安全
    第五节 特殊群体安全与媒介安全
第三章 媒介安全:危机时代大众传媒的现代功能
    第一节 功能论的兴起与传播学发展
    第二节 危机中的大众传播:安全功能的产生背景
    第三节 大众传播传统功能中隐性化的安全功能
    第四节 安全:四大传统功能之外的现代非传统功能
    第五节 大众传媒安全功能的非传统安全特性
第四章 话语的安全和安全的话语:媒介安全的话语基础
    第一节 来自哲学的安全话语:福柯的安全话语观
    第二节 语言学:从CDA到媒介话语研究
    第三节 哥本哈根学派:作为安全话语实践的媒介安全
    第四节 传播学研究:作为安全的话语和媒介安全话语实践
第五章 媒介安全:消除媒介恐慌与失语——中美比较的视角
    第一节 媒介安全:在恐慌与失语之间——媒介安全的模型分析
    第二节 媒介恐慌:媒介夸大了现实风险
    第三节 媒介失语:大众传媒在危机中的话语权丧失
    第四节 中美媒介安全比较——基于国内和美国的大学生问卷
    第五节 中美媒介安全偏向的文化成因考察
第六章 国外媒介安全及其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启示
    第一节 从FCC看美国的媒介安全及其启示
    第二节 英国的媒介安全及其特点
    第三节 日本的媒介安全及其特点
第七章 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我国媒介安全的现状与特征
    第二节 我国媒介安全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媒介安全的发展对策
结论 大众传媒让人类更安全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10)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之分析
        1.3.1 传染病的伦理分析
        1.3.2 传染病防控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1.4 论文的思路、结构和方法
        1.4.1 论文的思路、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染病的医学与社会认识
    2.1 病原体的肆虐:传染病认识之医学维度
        2.1.1 疾病的医学诠释:医学模式的转变
        2.1.2 传染病与传染病人: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2.1.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人类与疫病的千年博弈
    2.2 文明的利器:传染病认识之社会向度
        2.2.1 疾病概念的社会文化建构
        2.2.2 传染病成因的社会诠释
        2.2.3 传染病后果的社会分析
        2.2.4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努力
第三章 传染病的道德附魅与道德祛魅
    3.1 隐喻与附魅:传染病的社会道德渲染
        3.1.1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评判
        3.1.2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象征
    3.2 报应与天谴:传染病的原罪传统剖析
        3.2.1 天道之轮回:传染病因果报应说
        3.2.2 上帝的怒火:传染病天谴论
    3.3 附魅与祛魅:传染病道德化批判
第四章 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与身份认同
    4.1 歧视与排斥: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危机
        4.1.1 麻风病:与人类纠缠不休的魔咒
        4.1.2 艾滋病模式:处处倾斜的天平
        4.1.3 乙肝歧视:科学无知与道德狭隘
    4.2 谦卑与疏离:传染病人的身份认同嬗变
        4.2.1 羞耻与放纵:疾病的人性意蕴与背反
        4.2.2 疏离与冷漠:传染病患的生活世界呈现
    4.3 认同与接纳:传染病人道德关怀回归
第五章 传染病政治化的非道德性批判
    5.1 东亚病夫:传染病隐喻与政治表象
    5.2 血吸虫病与SARS:流行病与政治控制
    5.3 疾病在别处:传染病与社会政治迫害
    5.4 生化武器、细菌战:传染病与政治暴力
第六章 传染病防控伦理价值观的确立
    6.1 人道主义与人权观念:传染病防控的权利观
        6.1.1 人道主义与传染病防控
        6.1.2 人权观念与传染病防控
    6.2 自主选择与个体责任:传染病防控的义务观
        6.2.1 由他人书写的身体:自我保护和疾病关怀的伦理互惠性
        6.2.2 宇宙中的生物舞蹈:健康追求的道德义务与理性约束
    6.3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传染病防控的和谐观
        6.3.1 何者优先:传染病防控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调节
        6.3.2 生态伦理:传染病防控中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七章 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与理论拓展
    7.1 现实冲突激荡: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
        7.1.1 道义与功利:传染病防控的价值博弈
        7.1.2 隐私与知情:个体与公众权利主体的利益权衡
        7.1.3 正当与合法:传染病防治的公权边界划定
    7.2 实践抉择智慧:传染病防控伦理应对
        7.2.1 人道功利主义:传染病防控的价值皈依
        7.2.2 公共健康伦理: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指导
第八章 传染病防控的现实诉求与对策
    8.1 国家政府的制度安排
        8.1.1 国家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完善
        8.1.2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机制创新
        8.1.3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法制健全
    8.2 社会舆论的规范导向
    8.3 医疗行业的道德约束
    8.4 民间组织的伦理实践
    8.5 社区家庭的伦理关爱
        8.5.1 发展社会关爱和宽容
        8.5.2 强化家庭之爱
        8.5.3 病患教育与自我关爱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干燥的灵魂潮湿的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二十世纪最可怕的一次化学灾祸──印度博帕乐毒气泄露事故(论文参考文献)

  • [1]《蚊子:最致命捕食者的人类史》(第十五、十七、十八章)翻译报告[D]. 林彩珠. 暨南大学, 2020(07)
  • [2]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杨殿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4]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危机主题研究[D]. 李震红. 苏州大学, 2016(03)
  • [5]英国儿童小说的伦理价值研究[D]. 王晓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厄休拉·勒奎因小说的技术书写研究[D]. 程静. 南京大学, 2014(07)
  • [7]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灾害损失补偿体系研究[D]. 皮曙初. 武汉大学, 2013(05)
  • [8]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框架下的国家理论研究[D]. 张国昀. 河南大学, 2012(09)
  • [9]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D]. 何镇飚. 浙江大学, 2010(05)
  • [10]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 孙雯波. 中南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20世纪最可怕的化学灾难:印度博帕尔煤气泄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