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与管理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与管理

一、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及其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乌日查呼,春喜,张卫青,张样洋[1](2021)在《浑善达克沙地沙粒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文中研究说明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野外考察和采集表层沙样,通过激光粒度仪测量其沙粒粒径,分析其内部不同区域沉积物粒度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和沉积环境,为治理该沙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内部不同区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总体以细沙和中沙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43.9%和34.72%;粉沙、极细沙、粗砂含量较少。中值粒径从西到东逐渐变细;分选系数为0.94Φ,分选性整体较差,沿盛行风向有变好的趋势;偏度和峰度均值分别为0.16和1.23。粒度频率曲线指示该沙地沉积环境多样,沉积过程复杂。中西部沙物质以河流及湖泊沉积为主;东部则主要分布风成沉积,其部分物质可能来源于沙地内部的河流碎屑物或更西部的河湖相沉积。

陈昂[2](2020)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沙漠化是困扰人类社会最严重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北方长期以来深受沙漠化威胁,近年来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以及防沙治沙工程,及时了解工程实施效果,调整相关政策方向,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沙漠化的发展变化过程。遥感技术在沙漠化监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野外数据采集工作量大,监测方法精度有限,指标体系混乱且指标间信息交叉冗余过多,难以因地制宜的问题。本文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获取的无人机影像,研究了如何快速获取卫星影像尺度上的流动沙地面积比;在Google Earth Engine中调用了Landsat5与Landsat8数据,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了2000年、2004年、2010年、2015年、2019年的沙漠化土地;构建沙漠化综合指数对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最后进行了沙漠化的驱动力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流动沙地面积比例获取。分别选取了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多层感知机三种分类器将无人机影像划分为流动沙地与非流动沙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的总体精度高于其它两种分类器,达到了97.6%。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结果在GEE中进行重采样,得到对应Landsat像元内的流动沙地面积比,用于后文中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精度验证。(2)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沙漠化土地提取及分析。为消除研究区裸露土壤对沙漠化土地提取的影响,在GEE中使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对沙漠化土地进行提取,并利用基于无人机获取的流动沙地面积比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R2为0.7648,RMSE为0.1383,模型精度满足需求。通过野外获取的样点发现,流沙面积比大于18%,植被盖度小于80%时可以准确的提取沙漠化土地。2000年至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仅在2004年至2010年有所回升。此外,基于GEE设计了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监测APP,用户可以观察1984年至今的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空间变化情况。(3)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对14个沙漠化相关指标在GEE中进行计算,通过特征选择与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了NDVI、Albedo、TGDI、wetness四个指标用于沙漠化土地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沙漠化综合指数(DI)。基于DI与沙漠化土地面积对2000年至2019年的沙漠化总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正蓝旗沙漠化20年间呈明显的逆转趋势,2000年是沙漠化最严重的一年,2019年是沙漠化最轻的一年,但在2004年至2010年期间沙漠化有所发展。此外,利用DI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2000年到2019年,未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2.2%的速度在增加,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0.4%的速度减少,中度沙漠化面积以年变化率2.7%的速度减少,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以年变化率3.4%的速度减少。空间动态变化特征上,2000年至2019年来逆转与明显逆转面积总占比达到了37%左右,发展与严重发展总占比仅仅为5.4%左右,这表明20年来正蓝旗沙漠化程度在减轻,生态状况有明显提高。(4)沙漠化驱动力分析。利用残差趋势分析对正蓝旗2000年至2017间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在空间上的相对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59.1%区域的沙漠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20.0%区域的沙漠化受人类活动的显着正作用影响,21.0%区域的沙漠化受人类活动的负作用影响。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20年来研究区沙漠化的过程受气象因子与社会因子的共同影响,社会因子中总人口与年末牲畜存栏量的影响较大,气象因子中年均温与年降水量有明显的影响。

林嘉怡[3](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不仅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更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解决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内容。目前,关于土地利用优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划的研究区域中,而将行政区、生态服务区、生态系统范围进行同步优化的研究则比较少见。论文基于已有学者的生态安全格局等研究成果,结合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并以御道口牧场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本论文先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对御道口牧场进行分析。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经济效益能达到60020.19万元,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多经济效益但其生态效益较低,而且并未从空间配置上进行优化;生态效益最大化时生态效益能达到167451.2万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该方案建设用地面积并不合理,相比之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时的方案更符合实际。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并未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因此本论文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试图从生态恢复和保护视角顾及长期的经济效益。论文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依据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衡量御道口牧场的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布局,探明影响其生态系统安全格局的地块位置和属性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地块往往是防风和固沙服务最低分值区,基于此结果,结合Arc GIS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形成土地利用现状的优化布局,再用Clue-s提取分布规则,基于Markov模拟土地需求数量,以2017年现状模拟2022年的土地利用,经检验得Kappa系数为0.883,说明较好地完成了模拟优化。优化结果指示:2022年御道口牧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中,林地、牧草地、涵养水源地可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林地布局重点为西北、西部、东部,辅以涵养水源地、牧草地共同恢复植被;沙地变化最为明显,从3.43%降低到0.51%;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御道口风景区中心;农田主要分布西南离水源较近地区。2022年优化模拟的土地利用格局比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约5092.55万元。从数量和空间结构考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优化方法更能结论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从数量和空间优化土地利用,既能协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能顾及区域生态安全,以期为中国北方生态防线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赵艳芳[4](2018)在《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文中指出基于大量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情况及统计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及重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了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沙漠化逆转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具体如下:(1)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沙漠化经历了三次逆转和三次扩张。三次逆转分别发生在公元0210年、7701050年以及11701440年;三次扩张分别发生在公元210770年、10501170年和1440年以来;第一次逆转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0350年被古土壤统治;第一次扩张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3501230年被风成沙统治;第三次逆转导致古土壤在公元12301660年再次统治了大部分区域;由于第三次扩张,公元1660年以后,大部分区域再次被风成沙统治,这也指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的现代景观形成于过去300年以来。(2)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沙漠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逆转全部由暖湿的气候导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扩张全部由冷干的气候引起;第三次扩张的早期受冷干气候控制,中期由冷湿气候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晚期则完全归因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3)在当前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只要人类干扰减少,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植被完全可以自然恢复。因此将中国东北部沙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沙漠化逆转完全归功于人工植被恢复工程并不合理。在21世纪气候持续暖湿的背景下,只要人类活动减弱到适当的程度,即使不实施人工植被恢复工程,中国东北部沙地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将持续逆转。

吴昕[5](2018)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文中认为锡林郭勒草原是经济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依靠矿产资源开发来实现资金积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天气渐趋干旱,这里的草原很快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状况,甚至引起了生态环境灾难——土地荒沙质荒漠化或沙化。为了查明锡林郭勒草原中、北部沙质荒漠化的潜在危险和沙源,提供其标本兼治的科学依据,本学位文结合国家专项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借鉴了中国土地荒漠化和草原沙化大量研究的丰硕成果,针对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中确立了从地质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颗粒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充填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量:(1)分析、评述了国内外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现状,特别是着重分析、评述了从地质学角度揭示土地荒漠化内在原因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2)建立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9.6万km2范围的沙化程度进行了快速评估;(3)结合遥感信息,在典型凹陷中开展了草原退化状况的野外实地考察,并对32个点位的第四系全新统剖面、更新统剖面和下白垩统剖面,开展了露头宏观沉积学分析;(4)根据露天煤矿、第四系露头剖面和钻孔岩心资料,对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组顶部沉积相进行分析和编图,研究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的分布;(5)进行第四系全新统栗钙土微相的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以及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构建,并开展了有初始点的动态聚类分析;(6)利用大量的煤炭地质勘探和油气地质勘探的钻孔岩心资料,以及地震勘探资料,进行赛汉塔拉组的构造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分析;(7)开展了研究区第四系更新统沙层(Qp3)与下伏赛汉塔拉组上段沙体(K1bs)的接触关系、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草原沙化的约束与控制,以及草原沙化的内在根源和地质背景分析。所取得的基本成果可归纳为5点:(1)确认在吉尔嘎郎图凹陷内,草原极重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现象出现锡林河两岸河滩和平地草原,中度退化的区域是凹陷内的斜坡小草地;草原沙化的潜在沙源是草原之下第四系和赛汉塔拉组顶部的巨厚松散沙层。(2)提出了一种以“风蚀坑-沙丘组合”形态和空间结构为标志的草原沙化程度可视化简易宏观评估方法,并利用该评估模型和标准图谱,实现对浑善达克沙地和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沙化程度及沙化阶段的快速评估。(3)确认全新统栗钙土形成于现代河流环境中,并建立了栗钙土的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包括:河床滞留、河床边滩、天然堤、决口扇、河漫滩和洪泛洼地等),采用聚类法快速而高效地实现了未知微相归类。(4)查明赛汉塔拉组顶部巨厚松散沙层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河流-三角洲环境,是二连盆地基底减速沉降晚期的平原化阶段产物,之所以呈现未固结状态是因为区域构造反转和持续隆升,盆地各凹陷生命周期完整。(5)论证了二连盆地各凹陷表层的巨量松散沙层,是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潜在沙源,进而指出草原沙漠化的本质是一种地质灾害,其内在原因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通过研究还获知,由于二连盆地演化的生命周期完整,导致湖退体系域的河流-三角洲沙体在各凹陷中广泛分布,而随后的构造反转和缓慢隆升,则使这些沙体出露地表而未能固结成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草原退化进行有效遏制和合理治理,则二连盆地群的50多个凹陷所蕴藏的巨量松散砂质碎屑,足以使整个锡林郭勒大草原大规模沙漠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锡林郭勒草原的沙化是一种地质灾害。这种类型的沙化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具有具有普遍性。本项研究成果,可以为深入认识这种类型的草原沙化的地质成因,以及寻找标本兼治的途径提供参考科学依据显然,为了巩固现有草原沙化治理效果,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应当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平地小草原,另一方面需要在坚持并强化各种治理行动的同时,从改善地质环境脆弱性的角度出发,把临时性治理与永久性治理结合起来,对症下药以求标本兼治。为了便于对比研究,本文把经历完整构造-沉积演化生命周期的盆地上发育的草原,即完整地经历过初始沉降、快速沉降、减慢沉降和反转沉降阶段的中新生代盆地之上发育的草原,称为“锡林格勒型草原”,而把这种类型的草原沙漠化称为“锡林格勒型沙漠化”。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1)以典型凹陷为例,从沉积地质学视角出发,把野外宏观沉积学分析、沉积物粒度分析与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证了锡林郭勒草原沙漠化的沙源,是下白垩统上部赛汉塔拉组的巨厚松散沙体。(2)在宏观沉积学研究基础上,进行第四系微相精准取样和粒度分析,建立了6种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并实现动态聚类;利用“风蚀坑-沙丘组合”遥感形态及空间格局图谱,建立了沙漠化程度宏观标志评估模型。(3)提出了“锡林郭勒型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型沙漠化”的概念,论证了该类型沙漠化本质上是地质灾害,凹陷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草原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而巨量沙源是盆地沉积作用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孙建芸[6](2017)在《基于遥感技术的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时空特征与动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北方土地退化是以荒漠化为主要退化形式,主要是因为生态系统遭受到干扰后,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引起植被及环境发生全面退化的过程。浑善达克沙地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中部,是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是距离我国京津冀地区最近的沙源地。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自然气候干旱以及日渐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再加之相关部门对草原的治理力度不够,加剧了该地区的荒漠化进程,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自21世纪以来,沙尘暴的频发,已经严重威胁到周边地区尤其是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科学地深入了解浑善达克沙地近30年来荒漠化的情况,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为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此,本文收集了从1987-2016近30年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TM影像以及MODIS数据产品作为数据源,对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采用了9期(1987、1989、1993、2000、2002、2007、2010、2014、2016)覆盖浑善达克沙地主体以及周边区域的Landsat5和Landsat8系列卫星数据,考虑到浑善达克沙地的生长季节特征,运用遥感技术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盖度(VC)、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等指标数据,以及结合短波红外波段、热红外波段、区域高程和坡度等参数数据,将上述指标数据与参数数据进行信息叠加形成新的多波段数据。参照相关研究资料和地区Google Earth影像对多波段数据中的各指标信息进行光谱分析,划分阈值范围。在决策树分类器中充分利用多波段数据指标信息,逐层剔除植被、水体等非荒漠特征地表信息,获取了浑善达克沙地主体分布区域的荒漠化时空信息,最后分析了沙漠腹地及边缘交错带的荒漠动态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采取的方法可以较精确地将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信息提取出来,决策树分类结果精度基本在80%以上。从1987年到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主体区域荒漠化面积呈现增加特征,截止到2000年,荒漠化面积由1987年的2.6万km2增加到2000年的3万km2,13年间荒漠化面积增加4355km2;2000年之后,浑善达克沙地的荒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有缩减趋势,表现为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以及南缘的多伦县与正蓝旗荒漠化程度减轻明显,沙地腹部植被覆盖度普遍增加,但正镶白旗、镶黄旗以及东缘的克什克腾旗荒漠化土地出现向外缘扩张态势,其中克什克腾旗荒漠化土地增加最为明显。浑善达克沙地主体区水域面积在近30年内呈现出减少的趋势,1987年其湖泊面积约有850km2,而到了2016年其面积仅仅只有530km2,下降了近37.65%。其中仅1987-2000年间水体就减少了214km2,2000年后缩减速率明显放缓。选用2000-2016连续17年生长月的MODIS数据产品,运用植被指数(NDVI/EVI)数据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植被产品(NPP)、总初级生产力植被产品(GPP),从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区域的植被生长状况及生物量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了研究区的植被变化以及生物量变化对荒漠化发展过程及演变趋势的影响。结果显示,浑善达克沙地主体区及周边地区从2000年到2016年17年间植被覆盖度有明显提高,荒漠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这也说明相关地方政府的防沙治沙工程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生物生产力角度分析,NPP/GPP值较低,且增长不显着,表明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仍然十分脆弱,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防沙治沙工作刻不容缓,仍需加大力度。

朱芳莹[7](2015)在《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参考国内外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3S技术应用于沙漠化研究,并借助植被指数这一量化指标,对四大沙地近30年来沙漠化边界、面积的时空变化,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沙漠化程度的时空变化以及短时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对沙漠化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1、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扩张呈现由北至南、由东至西,沙漠化扩张比例逐渐减小,沙漠化快速扩张时段不断提前的趋势。其中,呼伦贝尔沙地的扩张集中在2000-2012年,扩张速率为52 km2/a,扩张比例为15%;科尔沁沙地以87 km2/a的速率几乎在匀速扩张,扩张比例为4.5%;浑善达克沙地的扩张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扩张速率为29 km2/a,扩张比例为1.3%;毛乌素沙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扩张放缓,扩张速率为7 km2/a,扩张比例为0.5%。2、四大沙地及沙地内部的不同区域对于气候变化呈现不同的响应趋势,总体而言,自南向北、自西向东,气候因素对沙漠化扩张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滞后于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扩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毛乌素沙地气候的暖湿化趋势有利于抑制沙漠化的扩张;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降水的差异性和多变性是影响沙漠化扩张的主要气候因子,但滞后于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则是影响沙漠化扩张的最主要因素;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的扩张主要体现在人类活动与生物量的破坏方面。3、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模式。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在时间上表现为稳中增长,逐年增多的态势。其中1982-1987年的6年,是以植被变化显着波动为特征的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时期;1987-2001年的15年,是以小幅波动为特征的植被覆盖相对稳定时期;2002-2006年的5年,则是植被覆盖大幅增加的时期。此外.四大沙地由西至东、由北至南,沙漠化改善程度显着增加,其中呼伦贝尔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最小,浑善达克沙地次之,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较为明显,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程度改善最为显着。4、局部和短时期内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因子的波动对沙地植被覆盖度及沙漠化程度的产生重要影响。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十分密切,生长季前期降水的增多,促进着植被快速、繁盛的生长;此外,风速的减小,也十分有利于植被覆盖度的提升。四大沙地自北向南,植被覆盖度对生长季降水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小,生长季风速的大小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显着增大。其中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大与生长季前期降水的部分增多密切相关;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状况的明显改善,植被覆盖度逐步增大,与生长季降水的增多、风速的快速下降以及气温升高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增大,沙漠化程度的改善与3-7月降水持续稳定的增多密切相关;而毛乌素沙地生长季风速的明显减小,气温-降水的有利组合,为减缓沙漠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陈芳淼[8](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认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哈丽雅[9](2013)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在浑善达克沙地以沙地榆林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进行了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调查,研究了沙地榆林的结实量、土壤种子库数量与组成及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沙地榆幼苗库特征及动态。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沙地榆林结实量变化规律为:60年生沙地榆林>46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不同立地沙地榆林结实量变化规律为:迎风坡>丘间低地>背风坡>坡顶;不同树龄沙地榆林孤立木结实量变化规律为: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在2010年、2011年6月~9月连续两年观测时间内,不同林龄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60年生沙地榆林>46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丘间低地>背风坡>迎风坡>坡顶。在2010年、2011年中,丘间低地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最多,背风坡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始终大于坡顶,而迎风坡在连续两年的观测时间里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有差异;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大小顺序为: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在整个观测期内,随着种子运移时间的延长,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内种子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3)在垂直分布方面,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种子库内种子数量不断减少。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不同树龄孤立木土壤种子库密度大小总体表现为:枯枝落叶层>0-2cm土层>2-4cm土层,枯枝落叶层土壤种子库种子总数占明显优势。(4)不同林龄、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2010、2011年幼苗总数大小顺序均为:46年生沙地榆林>60年生沙地榆林>30年生沙地榆林;丘间低地>迎风坡>背风坡>坡顶。2010年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幼苗总体大小顺序为: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2011年则表现为23年生沙地榆孤立木>40年生沙地榆孤立木>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且2011年幼苗平均株高总体大于2010年幼苗平均株高。

苏楞高娃[10](2013)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空间分异性研究》文中指出浑善达克沙地榆树(Ulmus pumila)疏林是发育在沙性母质土壤上的一种地带性沙地植被,是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白榆个体生长指标、种群密度、年龄构成及气候(31a)、土壤因子和林下草本群落调查,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浑善达克沙地东西较长,南北较窄。降水量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年均气温:西部>东部>中部,南部>中部>北部;年均蒸发量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梯减。土壤含水量西北部较低,向东南部逐渐增高,不同区域有显着差异。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偏低,其中土壤有机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增高;东部大于中西部,北部大于中南部;土壤速效磷中东部大于西部、中南部大于北部;土壤速效钾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北部大于中南部;土壤pH在7.19~7.65之间,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降低。(2)浑善达克沙地白榆生长指标均值(胸径、株高、冠幅)西部和南部较高,东部和北部变低,东西向变化明显大于南北向变化。3个生长指标与降水量都没有显着相关;株高和冠幅与气温显着正相关。生长指标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不显着。3个生长指标中胸径受土壤养分影响大于株高和冠幅,与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pH值没有显着相关。(3)白榆种群密度中部密度较高,东西、南北部较低,其中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东西向变化明显大于南北向变化。白榆种群密度与与降水量关系较大;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其中与50cm土层含水量显着相关;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其中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显着正相关,其次与土壤有机质较大正相关;种群密度与土壤pH值、草本盖度和草本地上生物量显着负相关。(4)不同区域白榆种群年龄结构均呈衰退型,8个样地均X1、X7、X8、X9、X10年龄级最少,株数百分比不到5%,甚至缺失;X3、X4、X5年龄级最多,在占各样地总株数的50%98%,出现大面积同龄林。不同地区白榆同龄林的年龄级有所差异,由西向东、由南向北榆树种群主要年龄级逐渐变小,东西向变化明显大于南北向变化。年龄结构变化与生长指标变化一致,与种群密度变化相反。(5)对白榆生长指标、种群密度和年龄构成的TWINSPAN分类、DCA排序和CC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东部和北部相近,西部、中部和南部较相近,但是排序距离较远。影响白榆生长指标和分布密度空间分异的主要生境因子有降水量、气温、土壤有机质、土壤pH,影响白榆年龄结构空间分异的主要生境因子有蒸发量、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

二、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及其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浑善达克沙地沙粒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粒度测量与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级配及分析
    3.2 粒度参数特征
    3.3 频率分布曲线
4 结论与讨论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漠化概念
        1.2.2 沙漠化评价指标
        1.2.3 沙漠化分类体系
        1.2.4 基于遥感技术的沙漠化评价方法
        1.2.5 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
        1.2.6 无人机在沙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地形地貌
        2.1.6 水文特征
        2.1.7 社会经济特征
    2.2 数据获取和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2.2 无人机影像的获取及预处理
        2.2.3 野外数据
        2.2.4 时间段选择
    2.3 正蓝旗沙漠化分类体系的建立
    2.4 主要方法
        2.4.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2.4.2 MNF变换与PPI计算
        2.4.3 信息增益比与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算法
        2.4.4 Mann-Kendall检验与Sen趋势度分析
第三章 无人机数据处理研究
    3.1 无人机影像分类
        3.1.1 分类特征
        3.1.2 分类器
        3.1.3 精度验证
    3.2 流动沙地面积比例的获取
第四章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沙漠化土地提取
    4.1 混合像元分解
    4.2 精度评价
        4.2.1 模型精度检验
        4.2.2 分类精度检验
    4.3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提取结果
    4.4 基于GEE的正蓝旗沙漠化土地监测APP设计
    4.5 小结及讨论
第五章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评价
    5.1 沙漠化综合指数的构建
        5.1.1 相关指数计算
        5.1.2 指数分析及选择
        5.1.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指数构建
    5.2 正蓝旗沙漠化总体状况评价
    5.3 正蓝旗沙漠化土地分类及动态变化评价
        5.3.1 沙漠化土地分类
        5.3.2 面积统计特征
        5.3.3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5.4 小结及讨论
第六章 沙漠化驱动力分析
    6.1 基于残差趋势分析的驱动力评价
    6.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
    6.3 小结及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组织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2.1.3 效用价值论
    2.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2.2.1 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干扰生态学
        2.2.4 恢复生态学
    2.3 沙化进程及其恢复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3.1 沙化演变的生态机理
        2.3.2 沙化的生态属性
    2.4 人地关系理论
        2.4.1 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内涵
        2.4.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况
    3.1 研究案例的基本概况
    3.2 御道口牧场的人地关系演变历程
        3.2.1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3.2.2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退化阶段及其特征
        3.2.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及“美丽中国”战略的提出
    3.3 御道口牧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3.3.1 群落演替的不确定性
        3.3.2 生态系统服务定位长期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3.3.3 防风固沙服务下降
        3.3.4 小滦河水域涵养水源服务下降
        3.3.5 生态系统具备独特景观价值
    3.4 御道口牧场开发导致的问题
        3.4.1 土地利用忽视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
        3.4.2 生态恢复工程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4.3 改善沙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
第四章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4.1 判定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服务
        4.1.1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范围
        4.1.2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特征
        4.1.3 京北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4.2 构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4.2.1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御道口牧场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4.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案
        4.3.2 御道口牧场内各分场的生态系统服务问题
第五章 基于Markov和 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优化
    5.1 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
        5.1.1 变量与目标函数设置
        5.1.2 确定约束条件
        5.1.3 模型运行结果
    5.2 Markov和 CLUE-S集成
        5.2.1 Markov模型
        5.2.2 CLUE-S模型
    5.3 数据处理
    5.4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调整
        5.4.1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
        5.4.2 优化调整原则及内容
        5.4.3 土地利用现状优化结果
    5.5 CLUE-S模型运行
        5.5.1 转换规则
        5.5.2 驱动因子的选取
        5.5.3 Logistic回归
        5.5.4 限制性文件
    5.6 模拟和Kappa检验
    5.7 优化结果评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4)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沙漠化研究的背景
    1.2 中国及其东北部沙地沙漠化研究进展
        1.2.1 现代沙漠化研究进展
        1.2.2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依据和目的
        1.3.1 研究依据
        1.3.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总体特征
        2.1.2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1.3 呼伦贝尔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
    3.1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与统计分析
        3.1.1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
        3.1.2 风成沙与古土壤年代概率密度分布
        3.1.3 风成沙与古土壤年代累积频率分布
    3.2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统计分析揭示的沙漠化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力
    4.1 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1 第一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2 第一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3 第二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4 第二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5 第三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6 第三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4.1.7 沙漠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
    4.2 过去2000年以来特征时期的沙漠化过程
    4.3 过去2000年以来沙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
    4.4 现代沙漠化逆转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土地荒漠化概念及相关问题
        1.1.2 中国的土地荒漠化现状
        1.1.3 选题来源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现状及趋势
        1.2.1 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历程与现状
        1.2.2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内容及关键科学问题
        1.3.2 研究方案与特色所在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锡林郭勒草原中、南部沙化状况与发展趋势
    2.1 锡林河中游草原退化状况与遥感分析
        2.1.1 锡林河中游地区草原退化状况
        2.1.2 草原退化状况的遥感数据分析
    2.2 浑善达克沙地发展状况及宏观评估
        2.2.1 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环境的历史与现状
        2.2.2 草原沙漠化程度宏观评估的新方法
    2.3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的趋势预测
        2.3.1 浑善达克沙地沙漠化程度的评估
        2.3.2 浑善达克沙地向北扩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尔嘎郎图小草原实地考察与土壤微相分析
    3.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与工作部署
        3.1.1 典型解剖对象区的选择
        3.1.2 野外考察工作方法与部署
        3.1.3 第四系全新统概况及河流相简介
    3.2 平坦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2.1 平坦草地观测点概况
        3.2.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3 河滩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3.1 河滩观测区概况
        3.3.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4 缓坡草地的沙化状况与土壤微相
        3.4.1 缓坡草地观测区概况
        3.4.2 典型观测点剖面描述与采样
    3.5 凹陷内原生无草区植物组合与土壤微相
    3.6 凹陷外侧丘陵小草原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1 丘陵草地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3.6.2 原生无草区的植物组成与沙化状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新统微相的粒度分析与聚类分析
    4.1 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4.1.1 粒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4.1.2 样品的前处理及测量过程
    4.2 粒度测量的基本成果
        4.2.1 粒度概率曲线图
        4.2.2 粒度累积概率曲线图
        4.2.3 粒度参数及分位特征值计算
    4.3 粒度测量成果分析与微相建模
        4.3.1 基于粒度参数的栗钙土沉积相对比分析
        4.3.2 全新统沙土层和栗钙土微相的粒度特征
        4.3.3 全新统沉积微相的粒度参数模型
    4.4 微相聚类分析与沉积环境判断
        4.4.1 方法选择与工作要领
        4.4.2 聚类分析方法简介
        4.4.3 样品聚类分析结果及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沙化沙源成因及环境脆弱性分析
    5.1 更新统和赛汉塔拉组的沉积特征
        5.1.1 吉尔嘎郎图凹陷更新统沉积特征
        5.1.2 赛汉塔拉组顶部沙体沉积特征
        5.1.3 赛汉塔拉组整体的沉积特征
    5.2 赛汉塔拉组上部沙体发育的地质背景
        5.2.1 吉尔嘎郎图凹陷的构造-沉积演化
        5.2.2 二连盆地的整体构造-地层格架
        5.2.3 二连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
        5.2.4 赛汉组顶部沙体未固结的原因
    5.3 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沙漠化的制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沙漠化土地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6.1 我国沙化防治措施及成效
    6.2 荒漠藻土壤结皮治理沙化方法
    6.3 植物性纤维黏合治理沙化方法
    6.4 利用“深部未固结泥岩掩埋”的设想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遥感技术的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时空特征与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定义
    2.2 地理位置
    2.3 地形地貌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土壤特征
    2.7 植被状况
第3章 遥感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3.1 Landsat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3.1.1 Landsat数据选取
        3.1.2 Landsat数据预处理
    3.2 MODIS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3.2.1 MODIS数据选取
        3.2.2 MODIS数据产品预处理
    3.3 其他数据
第4章 基于决策树分类的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信息提取
    4.1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区域地物类型识别
    4.2 荒漠化信息提取指标与参数
        4.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盖度(VC)
        4.2.2 修正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DI)
        4.2.3 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
        4.2.4 热红外、短波红外参数
        4.2.5 高程、坡度参数
    4.3 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的荒漠化信息提取
        4.3.1 决策树分类概述
        4.3.2 决策树分类过程
        4.3.3 精度验证
    4.4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面积提取结果
    4.5 浑善达克沙地周边水体信息提取结果
第5章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时空变化与动态分析
    5.1 1987-2016 年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5.2 1987-2016 年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时空特征与分析
    5.3 1987-2016 年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与周边地区水体变化分析
    5.4 2000-2016 年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与NDVI/EVI变化分析
    5.5 2000-2016 年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NPP/GPP变化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基于遥感图像解译的沙漠化扩张的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
    3.1 基于地理底图数据库的沙地信息读取
    3.2 近30年来四大沙地沙漠化扩张的时空变化
    3.3 气候因素对沙漠化扩张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NDVI分析的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4.1 近30年来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4.2 四大沙地月际绿色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
    4.3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程度的影响
    5.1 气象数据分析年际气候变化
    5.2 气象数据分析——月际气候变化
    5.3 气候因素对沙地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影响
    5.4 气候因素对沙地绿色植被覆盖度月际变化的影响
    5.5 气候因素对沙地植被覆盖度影响的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9)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沙地榆(林)结实量调查
        1.4.2 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动态规律
        1.4.3 幼苗更新规律研究
        1.4.4 种子室内萌芽实验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植被
    2.5 水文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选择与设置
        3.1.1 不同林龄沙地榆林样地选择与设置
        3.1.2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样地选择与设置
        3.1.3 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的选择
    3.2 结实量调查方法
    3.3 土壤种子库调查方法
    3.4 幼苗库调查方法
    3.5 沙地榆种子室内萌发方法
        3.5.1 种子千粒重测定
        3.5.2 不同温度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3.5.3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3.5.4 不同覆土厚度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4 沙地榆林结实量分析
    4.1 不同林龄沙地榆林结实量分析
    4.2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结实量分析
    4.3 不同年龄孤立木沙地榆结实量分析
5 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特征
    5.1 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动态规律分析
        5.1.1 不同林龄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动态规律分析
        5.1.2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动态规律分析
        5.1.3 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土壤种子库动态规律分析
    5.2 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幼苗库特征
        5.2.1 不同林龄沙地榆林幼苗库特征
        5.2.2 不同立地类型沙地榆林幼苗库特征
        5.2.3 不同树龄沙地榆孤立木幼苗库特征
6 沙地榆种子室内萌发实验
    6.1 不同温度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6.2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6.3 不同覆土厚度下沙地榆种子萌发实验
7 讨论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空间分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浑善达克沙地研究现状
        1.1.1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群落生态学研究综述
        1.1.2 白榆种群生态学研究综述
    1.2 研究目的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沙地地理位置及分布
    2.2 气候特征
    2.3 地貌特征
    2.4 植被
    2.5 土壤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室内分析
        3.2.3 数据处理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沙地榆树疏林生境的空间分异特征
        4.1.1 不同地理位置气候因子的差异
        4.1.2 不同地理位置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4.1.3 不同地理位置土壤养分的差异
        4.1.4 不同地理位置土壤 pH 的差异
    4.2 白榆生长指标的空间分异及与生境的关系
        4.2.1 白榆生长指标的空间分异
        4.2.2 白榆生长指标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2.3 白榆生长指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4.2.4 白榆生长指标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2.5 白榆生长指标与土壤 pH 的关系
        4.2.6 白榆生长指标与草本植被特性的关系
    4.3 白榆种群密度的空间分异及与生境关系
        4.3.1 白榆种群密度的空间分异
        4.3.2 白榆种群密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3 白榆种群密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4.3.4 白榆种群密度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4.3.5 白榆种群密度与土壤 pH 的关系
        4.3.6 白榆种群密度与草本植被的关系
        4.3.7 白榆种群密度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4.4 不同地理位置白榆年龄级的分异
        4.4.1 白榆种群年龄级的确定
        4.4.2 不同区域白榆种群年龄级的分布
    4.5 白榆生长指标、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空间分异及与生境关系的综合分析
        4.5.1 白榆生长指标、种群密度的空间分异及与生境的关系
        4.5.2 白榆种群年龄结构的分异及与生境的关系
5 主要结论
6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及其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浑善达克沙地沙粒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 乌日查呼,春喜,张卫青,张样洋.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01)
  • [2]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与无人机影像的沙漠化信息提取 ——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D]. 陈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林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4]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D]. 赵艳芳. 山西大学, 2018(04)
  • [5]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沙质荒漠化的沙源及其地质学成因分析 ——以吉尔嘎郎图凹陷小草原为例[D]. 吴昕.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6]基于遥感技术的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时空特征与动态分析[D]. 孙建芸. 湖北大学, 2017(06)
  • [7]中国北方四大沙地近30年来的沙漠化时空变化及气候影响[D]. 朱芳莹. 南京大学, 2015(07)
  • [8]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浑善达克沙地榆林土壤种子库与幼苗库特征研究[D]. 哈丽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10]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的空间分异性研究[D]. 苏楞高娃.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标签:;  ;  ;  ;  ;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类型与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