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试种栽培技术初探86-76

旱稻试种栽培技术初探86-76

一、旱稻86—76的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华,汪吴凯,杨特武,周强,夏方招[1](2022)在《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水抗旱稻是一类新型水稻品种,集高产、优质和节水抗旱于一体。发展节水抗旱稻不仅可降低水稻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扩大水稻种植范围和面积,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还变革了传统水稻的种植方式,可显着降低水稻生产的劳动强度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农业的发展。本文论述了我国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分析了可能制约节水抗旱稻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节水抗旱稻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节水抗旱稻扩大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林文益,陈增华[2](2019)在《绿旱1号在尤溪县作单季旱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绿旱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利用水稻6527通过人工浸胚法产生后代选育而成的籼型常规旱稻新品种。尤溪县引进作单季旱稻种植,表现高产、优质、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省工易种植等特点。总结了绿旱1号在尤溪县作单季旱稻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陈之豪[3](2019)在《节水抗旱稻核心资源耐盐性评价、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在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干旱、盐碱的双重制约。同时,干旱会加剧土壤盐害程度,而盐胁迫也会抑制水分吸收,造成生理干旱。目前,节水抗旱稻的培育在缓解水资源短缺上已取得较好的应用,因此研究节水抗旱稻的耐盐性,提高其应对盐胁迫的抗性,是实现水稻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水稻的耐盐性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涉及到大量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通过对节水抗旱稻核心资源耐盐性评价、基因挖掘,研究其耐盐性分子机制,进而创制节水抗旱稻耐盐种质,为耐盐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与理论指导。本研究分别在芽期、苗期与全生育期对360份节水抗旱稻核心资源、海稻86及6份节水抗旱稻选育品种进行不同盐浓度的胁迫处理,观察和记录不同阶段盐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上述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耐盐性评价。利用360份核心资源不同时期盐胁迫下的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水稻中存在的耐盐QTL与基因。通过优异耐盐材料对节水抗旱稻进行改良,实现耐盐种质创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芽期盐胁迫处理,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发芽率降低,平均发芽日数延长,芽长、根长缩短。参试材料在200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相对盐害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确定在该浓度下以相对盐害率作为耐盐评价指标。芽期360份核心资源的平均盐害级别为2.79级,表明参试材料在芽期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海稻86盐害级别为1级,6份节水抗旱稻平均盐害级别为3.33级。2.苗期盐胁迫处理,植株平均存活率28.17%,变异幅度在0.00100.00%之间,变异系数为83.40%,以存活率作为耐盐评价指标。苗期360份核心资源的平均盐害级别为4.03级,表明参试材料在苗期总体耐盐性较差。海稻86盐害级别为1级,6份节水抗旱稻平均盐害级别为3.67级。3.全生育期盐胁迫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其中单株产量对盐胁迫最敏感,以单株产量胁迫指数作为耐盐评价指标。360份参试材料共安全收获250份,全生育期250份核心资源的平均盐害级别为3.59级。海稻86盐害级别为1级,6份节水抗旱稻平均盐害级别为3.67级。4.通过对360份核心资源芽期、苗期与全生育期的耐盐性评价,发现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芽期耐盐性明显强于苗期和全生育期。不同类型材料间耐盐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籼稻相比,粳稻在芽期、苗期、全生育期耐盐性较强。陆稻在芽期、苗期、全生育期耐盐性强于水稻。陆粳类型材料在各时期耐盐性均强于其它类型。5.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发现51个与盐胁迫显着关联的位点,可以定位到OsHAP2E、OsCBL8、ZFP185、OsCCD1、OsAPX2、OsP5CR、OsMYB2、OsLEA3-2、OsRPK1、OsAHP2、OsCam1-1、OsBIERF3、OsNAC6等13个已知耐盐的基因,同时在关联位点附近发现OsEXPA8、LOCOs02g33490、LOCOs03g32160等35个可能参与水稻耐盐的候选基因。6.利用海稻86的耐盐特性对节水抗旱稻进行改良,芽期,苗期耐盐性得到显着提高。创制出芽期优异耐盐材料43份,其中1级盐害16份,2级盐害27份;苗期优异耐盐材料27份,其中1级盐害10份,2级盐害17份。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了一批耐盐种质材料,同时对节水抗旱稻的耐盐性进行改良,为创制与培育耐盐节水抗旱稻奠定了材料基础;鉴定获得的耐盐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水稻耐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素材。

吴秀宁,周建辉,张军[4](2018)在《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采用不同浓度Na Cl(0、125、150、200 mmol·L-1)模拟盐胁迫,测定发芽指标,对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基于各指标的耐盐系数,利用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供试品种进行耐盐性级别划分。结果表明:(1)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发芽势、发芽率、主根长、根数、芽长和芽鲜重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2)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的耐盐性分为3类。3个喀麦隆旱稻品种(Nerica L3、Nerica L7和Nerica L8)强耐盐型;喀麦隆的水稻品种Nerica L9和中国的杂交稻D优202属中等耐盐型;其余品种为弱耐盐型。

阮涌俰(YON WENG WOE)[5](2018)在《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文中指出在19世纪以前,马来亚尚未发展为完整的经济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起步于英国殖民马来半岛之后,英国人将其势力扩展至马来半岛全境,并较为系统地将其划分三大行政区域: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及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以便有效地管制各个土邦。当时,英国殖民政府注重马来亚的经济基础建设,积极推动当地的运输业、种植业、锡矿业以及制造业的发展。英国殖民政府除了通过此举动协助马来半岛迈向现代化经济发展之外,还在推动发展的同时,引入大批劳动力,使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人口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及印度人所组成。为了加强对各民族劳动者的管制,英国殖民者在地域和区域上区分各个种族,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从而导致了各种族在经济上的差异。在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影响下,马来人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从事带有自然性质的农作生产工作,如稻米、蔬菜、水果等的种植;印度人主要以劳工居多,多受聘于农业种植、锡矿开采以及开辟道路的工作,其余的工作则较少涉及;华人则遍布在各大小商业活动中,无论是销售西方工业品、收购当地土产,还是农业及锡矿生产,几乎都可以发现华人商人的踪影。然而,在马来亚人口暴增的情况下,大米需求量随而增加,但是马来亚稻米业及碾米业长期未受到西方殖民者或一些马来土邦执政者的重视,致使一切与稻米有关的经济活动皆处于落后的水平,粮食极度供不应求。当地马来人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小,国内大米生产量仅足以供马来社会食用,其他族群的粮食供应则大部分必须仰赖进口。食用进口大米的群体以华人及印度人居多,主要分布于锡矿场和农业种植园。这部分劳动者的粮食问题,引起了当地锡矿业者及农业种植园主的高度重视。因此,有部分华人商人凭借着马来亚与盛产大米的国家和地区为邻的地理优势,以便捷的廉价水运进口暹罗、缅甸及西贡的大米,来缓解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紧张局势。到19世纪中后期之后,英国殖民政府开始意识到进口大米并非解决马来亚劳动者的粮食供应的最佳办法,唯有提高马来亚当地稻米的产量,采取自供自足的模式,才能达到粮食安全存量。因此,在1880年左右,英国殖民政府与各个马来土邦统治者积极推动稻米种植业的发展,在碾米业发展良好的契机下,华人商人继而在马来亚投资现代化碾米厂,不断对马来亚碾米技术进行改良,在马来亚各个区域陆续设立现代化碾米厂。碾米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马来亚大米贸易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使大米贸易成为马来亚当时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为了掌握更有力的商机,当时的华人商人趁势从西方进口碾米机械,改良了大米的质量、提高了出米率。由于西方碾米机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很快吸引了更多华人商人在马来亚各个区域投资碾米厂,并引进更多先进的碾米技术。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以前,是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高度发展的辉煌时期。华人商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碾米市场建立起有利于华人碾米商的商业网络,促使华人在当时的碾米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华人商人在碾米业的垄断局面,最终在日军肆意地破坏下而被迫中断。就二战前而言,稻米种植几乎长期由马来人所垄断。因此,华人商人欲在碾米业中取得成功,首要问题即是稻谷的来源问题。华人商人如何确保长期获得马来农民稻谷供应?以及华人商人如何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本论文以探究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的地位为基本思路,以马来亚经济建设、华人移民状况、稻米业的发展、传统碾米工作坊与现代化碾米厂的转变等方面为背景,从中梳理和论述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发展历程。至于本论文的研究时间上下限,则锁定在19世纪80年代至二战前,着重考察和探析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以期在研究中探寻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华人成功地在马来亚现代化碾米业中取得主导地位。

何光亮[6](2018)在《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山栏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山区的旱稻,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但山栏稻多数品种表现为高秆、株型不良,产量不高,在栽培管理方面大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刀耕火种栽培模式,已不符合现代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新形式,亟需发展新的栽培模式。另一方面,杂草危害山栏稻生产,其种类较多,具有繁殖快、生长旺盛、吸收养分强的特点,如不及时防除,与山栏稻竞争光、热、水和肥等,致使水稻生长不良,产量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以前山区旱种山栏稻清除杂草一般采用人工的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农民结构变化,水稻种植方式由手工移栽向机械化、轻简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因此,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的农艺性状的影响,使其由传统山地旱作转为大田旱作和常规水作,辅以有效的杂草防除方法,寻求在新形势下发展优质高产山栏稻的新途径,既要使得““山栏下山””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又要让山栏在下山后的水作条件下高产、高效和优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裸地旱作相比,覆盖旱作生育期缩短了 5-7 d,田间土壤含水量为覆盖水稻秸秆>覆盖无纺布>裸地旱作;杂草防效为覆盖无纺布>覆盖水稻秸秆>裸地旱作,覆盖无纺布总体防草效果在59.62%-94.75%之间,覆盖水稻秸秆防草效果在35%-74.43%之间;三种覆盖方式之间实际产量无显着差异,覆盖无纺布较裸地旱作增产3.3%。覆盖无纺布和覆盖稻草秸秆较裸地旱作理论产量增加21.29%和8.43%,其中覆盖无纺布显着性增加,覆盖稻草秸秆与覆盖无纺布和裸地无显着差异,覆盖旱作能够增加产量,又能发挥保水和防草等作用,其中无纺布在防治杂草、保墒、增产方面最为突出。2.山栏稻由旱作改为水作后,各个生育期均提前,各个产量因子均表现较好,产量提高26.2%。水作较旱作增加根系中柱直径、中柱面积、中柱面积与根横截面积比值,加快水分和养分在根中纵向输送速率。减少了皮层与基本组织厚,但增加了其细胞层数,茎秆细胞排列紧密,提高茎秆韧性。3.直播使生育期缩短,整个生育期比插秧和抛秧提前11d和6d。产量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直播>抛秧>插秧,直播产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抛秧和插秧能够节省秧苗,减少的秧苗数对产量影响大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插秧单株穗重显着大于直播和插秧,可以看出插秧较直播和抛秧增产潜力很大。插秧和抛秧比直播根系输送水和养分更加及时。水分、矿物元素物质在中柱输送速率大小依次为插秧>直播>抛秧。抛秧稻根系吸收水分速率大于直播稻和插秧稻,直播稻和插秧稻之间水分吸收速率无显着差异。插秧稻增加了茎维管束数量,减少了大维管束之间的距离,皮层与基本组织小,中间细胞层数多,细胞排列紧密,所以插秧稻水分和养分在体内转运效果好,养分供给充分茎秆韧性好抗倒伏。4.不同栽培密度对山栏稻单株穗重、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显着,山栏稻最优的栽培密度为5寸即行株距16.5 cm×25 cm。

高欢,赵洪阳,聂元元,张剑锋,周佩雯,黎佳佳,龚丽英[7](2017)在《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水稻生产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带来严重的面源污染。通过梳理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近几年多年多点示范数据,指出节水抗旱稻在高产稻田种植可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和化肥及农药施用,降低面源污染;在中低产田表现高产稳产。近几年,节水抗旱稻在"玉米改稻"和"棉改稻"上的成功应用,也为当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方向。推进节水抗旱稻的选育和开发,将有利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建立标准的审定体系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是节水抗旱稻今后发展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王大宾[8](2016)在《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文中研究说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传统农业是一个具有区域特点的“全景式”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技术组合的调整,也有经济方式的变革。一直以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大多以农业地理的叙述框架,对特定历史时段某一区域的农业地理构成诸要素及区域农业面貌进行全景式描述,以此考察历史时期的农业人地关系。然而,农业生产的任何单独要素都不足以反映生产的全貌及相应的人地关系。农业生产各要素只有作为整体置于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才能有符合一般事实的认识。较为成熟的历史农业技术地理学的研究一般以农业技术为中心概念对环境与农业技术的关系作进行讨论,探讨复杂环境中农业技术选择机制。景观分析是一个合适的视角,本文力求通过重构传统农业景观过程及其特征来探讨其背后的诸多关系。文化景观是生产活动的结果,景观过程有其内在机制。本文以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景观过程为主题,将历史农业地理的人地关系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地域的场景之下,以整体视角分析技术组合与经济方式变革对景观过程的决定作用,藉此在重新发现特定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技术组合形式的基础上,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景观过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人地关系条件下有不同的表现。河南地区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条件较为多样,这决定了多样的技术组合方式与景观的区域差异。人地关系的阶段性特点决定技术选择的集约化趋势与景观过程不同表现。根据人口与耕地变化的基本情况,清至民国年间河南地区的农业人地关系变化过程以雍正朝至乾隆早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农业景观过程也因此具有恢复、转折、发展三个阶段性特征。由于人地关系日益紧张与人口压力的存在,技术集约化趋势明显。这一过程中,技术组合的调整以作物组合与水利较为突出。技术组合形式的调整是景观改变的直接原因,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环境条件下,其作用方式有具有一定差异。相对而言,作物组合的调整对于景观过程及其表现的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清中期以后,作物组合的调整成为技术组合方式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传统作物组合方式的调整与引进新作物的努力。传统作物种类较为多样,其组合方式较为灵活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新作物的引种是逐渐融入作物组合的长期过程。作物组合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农田水利是农业景观重要的内生要素,对于技术类型及其集约化程度的选择有较大影响。清代前中期,人地矛盾日益紧张,河南各地曾广修水利。但是由于水资源条件的限制,水利空间差异巨大,且普遍存在小型化与衰败趋势。传统条件下,农业技术的潜力是有限的,技术改变并不足以充分解释景观过程。由于技术的无力,经济方式的变革成为必要的选择。集约化程度提高与技术组合方式的多样化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在作物组合调整的基础上,农业商品化的趋势日渐显着。而这一过程同样具有显着的空间差异。不同的环境与人地关系条件下,粮食作物的商品化程度与经济作物的构成皆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域特点。因此,农业景观过程是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技术变革与经济变革的作用方式、程度与主次关系各不相同。不同区域传统农业景观的共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其独特性则更有意义。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与人地关系的阶段性决定了农业景观的时空差异,既包括技术组合形式乃至技术类型的差异,也包含发展过程的差异。

霍鸿巍[9](2016)在《旱稻/大豆间作及形成丛枝菌根促进作物氮磷吸收的效应》文中研究表明间作是传统农业生产中重要且普遍的栽培方式,通过各类作物的不同组合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复合群体,利用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吸收形成的空间差或时间差,发挥光、肥、水、气、热等有限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丛枝菌根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共生现象,丛枝菌根真菌能与80%的陆生植物共生,协助植物吸收氮、磷等矿质养分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研究了在旱稻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旱稻和大豆间作体系在养分吸收、作物生长、产量构成等方面的间作优势,确定了旱稻与大豆间作体系各生育期的不同间作效应和最大间作效应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并且探讨了在旱稻和大豆间形成丛枝菌根菌丝网时,作物对氮磷养分吸收和根瘤形成的影响,并且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探究旱稻/大豆间作系统形成丛枝菌根对作物氮磷养分吸收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旱稻/大豆间作系统在不同生育阶段的间作优势不同。旱稻/大豆间作显着提高作物的籽粒产量,稻谷与大豆产量分别增加了 21%和14%,旱稻/大豆间作的土地当量比达1.21。旱稻/大豆间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的提高通过提高旱稻和大豆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促进旱稻和大豆生长来提高旱稻和大豆的产量。与单作旱稻相比,间作旱稻的根系氮素吸收量显着提高;与单作大豆相比,间作大豆的根系氮素吸收量显着提高。旱稻/大豆间作系统对作物磷吸收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效果,在旱稻的拔节期、孕穗期和成熟期,与单作相比,间作旱稻地上部的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48%、36%、27%。与旱稻孕穗期和成熟期相同时期大豆的结荚期和成熟期,与单作相比,间作大豆根系对磷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172%和98%。(2)在速效氮68mg·kg-1供应水平的土壤上,氮素肥料的不同施用量,,旱稻/大豆的间作效应不同。氮素肥料施用50 mg·kg-1(N1)时,与单作相比,间作的旱稻和大豆生物量分别提高了 24%和16%;氮素肥料施用100 mg·kg-1(N2)时,与单作相比,间作旱稻生物积累量提高了 20%;氮素肥料施用150 mg·kg-1(N3)时,与单作相比,间作旱稻和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均无显着提高效果。随着氮素肥料施用量的增加,间作系统对旱稻和大豆干物质积累量的提升效果降低。(3)与单作相比,间作大豆的根瘤干重和根瘤数显着提高,根瘤固氮酶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因此,旱稻/大豆间作显着促进大豆的根瘤生长并提高固氮量。在50 mg·kg-1(N1)的氮素肥料施用水平下,与单作相比,间作旱稻植株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均提高了 27%,大豆植株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20%和12%;在100mg·kg-1(N2)的氮素肥料施用水平下,与单作相比,旱稻植株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19%和24%,大豆植株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 17%和47%。(4)在旱稻/大豆间作系统中形成丛枝菌根提高了间作效应。旱稻/大豆间作时,旱稻和大豆之间形成菌丝网,显着提高了旱稻和大豆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与非菌根植株相比,单作旱稻和间作旱稻对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47%和35%;单作旱稻和间作旱稻对磷素吸收量分别提高21%和34%。大豆形成丛枝菌根提高了植株对氮磷的吸收量。与非菌根植株相比,单作水稻和间作水稻形成丛枝菌根对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31%和37%;单作大豆和间作大豆形成丛枝菌根对磷素吸收量分别提高11%和17%。(5)与单作相比,旱稻/大豆间作提高了旱稻和大豆丛枝菌根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说明旱稻/大豆间作促进了丛枝菌根共生结构的形成。

周玉婷[10](2015)在《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农民选择空间塑造 ——以贵州花边村的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业的基础,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关乎农民的生产、生计、知识与生活,是研究农民发展的重要领域。农业生物多样性是与食物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由人工构建和管理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其本身强调了农民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过程。本研究以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贵州花边村的实地研究,探讨农民在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如何做出选择,并具体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的生计安全、农民的知识系统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四个维度展开,以揭示农民选择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尽管农业生物多样性变迁和种植结构、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经由农民的选择实现的,但却是在政府的粮食政策引导、经济作物推广补贴与农产品商品化的市场压力下做出的。农村物种多样性变迁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农民的自由选择,政策、市场导向的偏向性与农民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使农民在面对生计时缺乏选择空间。在农民生计安全方面,制度安排上过度强调形成农村优势主导产业,加速了传统多物种组合应对策略的失效,而以稳定粮食产量和保障农户生计为目的的粮食补贴政策,却因生产资料的商品化导致农民风险应对成本升高并进一步压缩了农民的可选生计策略,二者没能降低农户的社会脆弱性,反而增加了农户的风险暴露,降低了农户的应对能力。在农民知识系统方面,农民知识系统产生断裂性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之一。现代农业知识的冲击使传统知识或主动或被动地被农民不同程度地放弃,农民知识系统呈现出断裂性的特点,农民在生产和劳动上依赖于现代农业知识,在横向和纵向上却又没能融入现代农业知识系统的核心、成为农业知识的生产者和获益者,而是成为现代化农业知识系统的附庸。在农民日常生活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和商品化不断渗入农村社区,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民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变化也影响了传统文化习俗的保留和社区资源管理中的合作传统,经济关系从社会关系中“脱嵌”为文化共同体的存续性提出了挑战。通过这四个维度的分析,本研究认为国家制度裹挟着市场经济制度,通过粮食安全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业现代化、商品化和城乡二元体制,对农民选择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过程形成了强干预,极大地压缩了农民的选择空间。农民选择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决定了农民发展的自由度,也决定了个人能动性的发展,个人自由度的提升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化。“发展”的真正含义在于扩大农民的选择空间,增强农民的选择能力,呼吁农民主体性的回归。

二、旱稻86—76的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旱稻86—76的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节水抗旱稻及其抗旱生理机制
2 节水抗旱稻的发展
3 发展节水抗旱稻的优势
    3.1 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3.2 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
    3.3 节本省工,降低水稻生产劳动强度
    3.4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5 削减农业面源污染
    3.6 改善稻米品质
4 当前发展节水抗旱稻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优良品种少
    4.2 适宜栽培技术缺乏
    4.3 养分需求规律不明,缺乏适宜施肥技术
    4.4 杂草难防治
    4.5 长期环境效应不明
5 节水抗旱稻未来研究方向

(2)绿旱1号在尤溪县作单季旱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产量表现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2.2 主要农艺性状
    2.3 抗病抗逆性
    2.4 稻米品质
3 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确保苗足蘖壮
    3.2 科学水肥,确保量足均衡
    3.3 病虫草鼠鸟兼防,确保颗粒归仓

(3)节水抗旱稻核心资源耐盐性评价、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节水抗旱稻生产面临的问题
    1.2 水稻耐盐性机制研究
        1.2.1 渗透调节机制
        1.2.2 离子平衡机制
        1.2.3 耐氧化胁迫机制
    1.3 水稻耐盐鉴定评价体系
        1.3.1 生物耐盐能力评价体系
        1.3.2 农业耐盐能力评价体系
    1.4 水稻耐盐基因的表达调控
        1.4.1 渗透调节基因
        1.4.2 离子调节基因
        1.4.3 转录因子
    1.5 耐盐种质的筛选与创新
    1.6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芽期耐盐实验
        2.2.2苗期耐盐实验
        2.2.3全生育期耐盐实验
        2.2.4 节水抗旱稻耐盐种质创新的方法
        2.2.5 性状测定的方法
    2.3 实验评价指标
        2.3.1 芽期耐盐评价指标
        2.3.2 苗期耐盐评价指标
        2.3.3 全生育期耐盐评价指标
    2.4 数据处理方法及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芽期耐盐性评价
        3.1.1 盐胁迫对水稻发芽的影响
        3.1.1.1 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发芽率的影响
        3.1.1.2 不同盐浓度对水稻发芽时间的影响
        3.1.1.3 不同盐浓度对水稻芽长、根长的影响
        3.1.2 水稻芽期耐盐性评价结果
    3.2 水稻苗期耐盐性评价
        3.2.1 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水稻苗期耐盐性评价结果
    3.3 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
        3.3.1 盐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全生育期耐盐性评价结果
    3.4 核心耐盐种质综合筛选
    3.5 不同水稻类型耐盐性差异比较
        3.5.1 籼、粳稻耐盐性差异比较
        3.5.2 水、陆稻耐盐性差异比较
        3.5.3 不同生态类型耐盐性差异比较
    3.6 盐胁迫下水稻种质各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1 芽期盐胁迫各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2 苗期盐胁迫各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3 全生育期盐胁迫各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3.6.4 不同生育阶段耐盐性相关分析
    3.7 耐盐基因挖掘
    3.8 节水抗旱稻耐盐种质创新
4 讨论
    4.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耐盐性
    4.2 水稻不同阶段耐盐性评价指标
    4.3 耐盐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4.4 耐盐节水抗旱稻的选育
    4.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耐盐性评价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2.2 对主根长和根数的影响
    2.3 对芽长和芽鲜重的影响
    2.4 耐盐性综合评价
3 讨论

(5)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二战前马来亚经济发展之概况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历史之简述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各个土邦物产之概况
        一、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
        二、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彭亨、森美兰)
        三、马来属邦(吉打、玻璃市、吉兰丹、登嘉楼、柔佛)
    第三节 二战前英国殖民政府在马来亚的经济建设
    小结
第二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中的地位与角色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移民及分布情况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华人之职业架构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经济的角色扮演
    小结
第三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地位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的发展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稻米业之发展困境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大米贸易的角色
    小结
第四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拓展
    第一节 二战前马来亚碾米技术之演变
    第二节 二战前马来亚现代化碾米厂之发展
        一、20世纪之前
        二、1900年至1919年
        三、1920年至1941年
    第三节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的商业网络
    小结
第五章 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之成功因素
    第一节 华人在马来亚的经济优势
    第二节 华人的商业模式
    第三节 华人米商与执政者的关系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度量衡与货币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旱稻生产现状
        1.1.1 旱稻生产概述
        1.1.2 我国旱稻生产状况
        1.1.3 旱稻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海南山栏稻研究进展
        1.2.1 海南山栏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1.2.2 山栏稻栽培技术研究
    1.3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3.1 水稻栽培方式
        1.3.2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影响
        1.3.3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影响
    1.4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根和茎的影响
        1.4.1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根的影响
        1.4.2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茎的影响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1.5.1 田间杂草发生规律
        1.5.2 覆盖旱作对田间杂草的影响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及杂草的影响
    2.1 供试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1.4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山栏稻主要生长阶段的完成日期
        2.2.2 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2.2.3 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株高和分蘖数的影响
        2.2.4 不同株间覆盖方式对田间杂草干重的影响
        2.2.5 不同株间覆盖方式的山栏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讨论与结论
3 水旱栽培对山栏稻根茎解剖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3.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1.5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主要的生育时期
        3.2.2 山栏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产量变化
        3.2.3 水旱栽培方式对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3.2.4 水旱栽培方式对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3.3 讨论
4 不同移栽模式对水作山栏稻产量及根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4.1.4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稻主要的生育时期
        4.2.2 不同移栽模式对山栏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及产量影响
        4.2.3 不同移栽方式对根解剖结构的影响
        4.2.4 不同移栽方式对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移栽方式对山栏稻形态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3.2 不同移栽方式对山栏稻成熟期根系解剖影响
        4.3.3 不同移栽方式对山栏稻成熟期茎解剖结构影响
5 不同栽插密度对水作山栏稻产量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地概况
        5.1.3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5.1.4 测定项目和方法
        5.1.5 数据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栽插密度对海南山栏稻产量的影响
        5.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海南山栏稻农艺性状影响
        5.2.3 不同栽插密度对海南山栏稻干重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5.3 讨论
6 结论
    6.1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6.2 不同栽培方式对田间杂草防效
    6.3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根茎解剖结构的影响
7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2 节水抗旱稻的提出及其研究进展
3 节水抗旱稻在水稻绿色生产中的作用
    3.1 节水抗旱稻可推进高产田节水节肥减排
    3.2 节水抗旱稻可有效挖掘中低产田产量潜力
    3.3 节水抗旱稻可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可行的方向
4 展望
    4.1 建立符合节水抗旱稻品种的审定、示范和推广体系
    4.2 建立节水抗旱稻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8)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四、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人地矛盾与景观阶段性
    一、地理环境及其区域差异
        (一) 地理环境的总体特点
        (二)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
    二、人地关系的阶段性与景观过程性
        (一) 人口与耕地恢复
        (二) 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耕地增长的停滞
    三、景观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一) 前期:生产恢复与作物景观
        (二) 中期:技术调整与作物景观变化
        (三) 后期:农业危机与经济方式的调整
    小结
第二章 技术效率与集约化趋势的评价
    一、技术效率的评价
    二、集约化的趋势
    三、技术类型的时空特征
    小结
第三章 作物组合:景观过程的转变
    一、技术实现方式的调整:农作制与作物组合
        (一) 农作制的调整
        (二) 作物组合的变化趋势
    二、新作物的适应过程:外部因素的介入
        (一) 自然选择的路径:玉米
        (二) 自觉选择的用途:甘薯
    三、粮食作物组合的多样性:景观过程的空间差异
        (一) 豫北作物组合
        (二) 豫西作物组合
        (三) 豫东作物组合
        (四) 南阳作物组合
        (五) 豫南作物组合
    小结
第四章 作为景观内生要素的农田水利:空间差异与形式表达
    一、豫北水利的空间过程
        (一) 丹沁水利
        (二) 漳洹水利
        (三) 引泉水利
    二、豫西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清代中期之前的修浚及其空间特点
        (二) 清后期的小型化趋势
    三、豫东水利的特点与趋势
        (一) 水患与水利形式的特点
        (二) 水利修浚与趋势
    四、南阳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水利形式的变化
        (二) 水利衰退及其影响
    五、豫南水利的变化趋势
        (一) 水利修浚与空间特点
        (二) 水利衰退与管理
    小结
第五章 经济方式的变革与景观过程
    一、粮食作物的结构分化与商品化
    二、“经济作物”的扩展
        (一) 棉花与经营方式转变
        (二) 烟草与多样化的选择
    三、农作物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1. 清中期河南主要水利分布图
附图2. 清晚期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
附图3. 清后期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后记

(9)旱稻/大豆间作及形成丛枝菌根促进作物氮磷吸收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旱稻及我国旱稻栽培
    2 间作系统及其间作优势
    3 禾本科豆科间作
        3.1 禾本科与豆科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的影响
        3.2 间作对作物氮素吸收的促进作用机制
        3.3 禾本科与豆科间作对磷吸收的影响
        3.4 间作对磷营养吸收促进作用机制
    4 丛枝菌根真菌
        4.1 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磷营养的活化、吸收
        4.2 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氮营养的活化、吸收
    5 菌丝网对氮磷养分的传递作用
    6 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瘤菌的促进作用
    7 课题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7.1 研究意义及内容
        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生育期旱稻/大豆间作系统的氮磷互惠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与方案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1.5 测定与分析方法
        1.6 数据分析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稻/大豆间作对作物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 大豆/旱稻间作对两种作物氮磷吸收的影响
        2.2.1 大豆/旱稻间作对两种作物氮吸收的影响
        2.2.2 旱稻/大豆间作对两种作物磷吸收的影响
        2.3 旱稻/大豆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影响
        2.3.1 早稻/大豆间作对作物根际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2.3.2 大豆/旱稻间作对作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生育期早稻和大豆的间作优势
        2.5 不同生育期大豆根瘤数和根瘤干重
    3 讨论
        3.1 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提高间作系统氮素营养
        3.2 旱稻/大豆间作模式提高作物磷素营养
    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氮水平对早稻/大豆间作系统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基质
        1.2 共试植物
        1.3 接种根瘤菌菌株
        1.4 试验方案
        1.5 播种
        1.6 收获与测定
        1.7 数据分析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干重的影响
        2.2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根瘤数和根瘤干重的影响
        2.3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2.4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系统氮磷吸收的影响
        2.4.1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系统氮吸收的影响
        2.4.2 不同氮水平对间作系统磷吸收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氮水平对大豆根瘤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氮水平对旱稻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早稻/大豆间作系统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基质
        1.2 共试植物
        1.3 供试根瘤菌菌株与丛枝菌剂
        1.4 试验方案
        1.5 播种
        1.6 收获与测定
        1.7 数据分析与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接种丛枝菌根对间作干重影响
        2.2 接种丛枝菌根对大豆根瘤菌的影响
        2.3 间作对丛枝菌根菌侵染影响
        2.4 丛枝菌根菌对间作系统氮磷吸收的影响
        2.4.1 丛枝菌根菌对间作系统氮营养吸收的影响
        2.4.2 丛枝菌根菌对间作系统磷营养吸收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10)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农民选择空间塑造 ——以贵州花边村的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及缘起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4 关键概念
    1.5 篇章结构与逻辑框架
    1.6 研究社区介绍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2.1 农民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2.2 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影响因素
    2.3 对农民发展意义的回顾
    2.4 理论分析视角
    2.5 小结
第三章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的生产方式
    3.1 农地制度改革和农业推广变迁背景
    3.2 花边村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
    3.3 谁决定了农民的选择:粮食政策主导与商品化
    3.4 小结:主粮政策导向、农业推广和种业商品化
第四章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的生计安全
    4.1 花边村农户生计安全策略变迁
    4.2 农户社会脆弱性分析
    4.3 小结:农业补贴政策和生产资料商品化
第五章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的知识系统
    5.1 记忆中的知识
    5.2 现代知识的“挺进”和传统知识的“式微”
    5.3 农民知识系统的断裂
    5.4 小结:农业现代化与断裂
第六章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农民的日常生活
    6.1 寄托于“物”的布依族文化
    6.2 传统节日变迁与生活异质化
    6.3 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中的合作传统
    6.4 小结:文化共同体和虚拟资本商品化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选择空间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旱稻86—76的试种情况和栽培技术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节水抗旱稻发展现状、优势及需解决的主要问题[J]. 李兴华,汪吴凯,杨特武,周强,夏方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绿旱1号在尤溪县作单季旱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 林文益,陈增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9(04)
  • [3]节水抗旱稻核心资源耐盐性评价、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D]. 陈之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7份喀麦隆栽培稻萌发期耐盐性评价[J]. 吴秀宁,周建辉,张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8(07)
  • [5]二战前华人在马来亚碾米业中地位的演变[D]. 阮涌俰(YON WENG WOE). 厦门大学, 2018(07)
  • [6]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D]. 何光亮. 海南大学, 2018(01)
  • [7]节水抗旱稻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稻绿色生产的作用[J]. 高欢,赵洪阳,聂元元,张剑锋,周佩雯,黎佳佳,龚丽英. 上海农业学报, 2017(06)
  • [8]技术、经济与景观过程 ——清至民国年间的河南农业[D]. 王大宾.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1)
  • [9]旱稻/大豆间作及形成丛枝菌根促进作物氮磷吸收的效应[D]. 霍鸿巍.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和农民选择空间塑造 ——以贵州花边村的研究为例[D]. 周玉婷.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旱稻试种栽培技术初探86-7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