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15分钟经济圈”增强城市辐射力

宜城“15分钟经济圈”增强城市辐射力

一、宜城“15分钟经济圈”提升城镇辐射力(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河池市人民政府[2](2021)在《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河政发[2021]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河池中直区直各单位:现将《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5月17日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立足新起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池新征程第一节发展的新起点第二节面临的新环境第三节二〇三五年新愿景

蔡运洁[3](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都市圈同城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我国将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为方向,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近些年来济南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本文以区域分工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增长极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在梳理总结济南都市圈同城化进程特点的基础上。借助夜间灯光数据、OSM、百度搜索指数、百度迁徙指数以及统计数据,对济南都市圈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同城化进程进行评价和深入分析;进而探究影响济南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济南都市圈同城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济南都市圈资源环境基础良好,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山水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经济规模大,发展水平较高,2019年济南都市圈内7市GDP总计3827.62亿美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7.2%;都市圈内各地市人均生产总值增速差距较大,呈现明显的阶梯性;济南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7.8:59.2:33.0转变为2018年的5.7:47.2:47.1,济南作为山东省会,三次产业结构整体上要优于济南都市圈其他地市。在社会发展方面,济南都市圈人口吸纳能力逐渐增强,城镇化进程快,人口规模不断增大,从2008年的3461万人增长到2018年371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从36.76%增长到36.99%,2019年济南都市圈人口城镇化率为62.60%;就业规模庞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济南市是全省教育和文化、科创中心,医疗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医疗资源辐射都市圈。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历程始于2004年,一系列重要战略文件的相继出台,促使济南都市圈逐渐打造便捷交通圈、经济先行圈、生活幸福圈、美丽生态圈。(2)济南都市圈经济、交通和公共服务同城化并不同步。济南都市圈夜间灯光亮度值在2013到2019年不断增大,都市圈经济活力不断提高;郊县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与各市市中心及济南这一核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在逐渐加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突出,表现出四大经济发展地区的梯度差异。济南市建成区2013-2019年面积不断扩大,近几年呈现明显向东发展的趋势且面积增长的幅度较大。济南都市圈市场同城化呈明显阶段性,商品市场同城化和居民消费市场同城化均在波动中发展,发展趋势不明显。济南都市圈内各地市间的交通可达性在提高,道路密度在提升,缩小了时间距离。城市间、城市内的交通联系增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低密度区和较低密度区的道路密度减少、数量减少,一般密度区、较高密度区和高密度区的道路密度增大,数量增多;道路密度与各城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是密不可分的。就业同城化有两个明显的时间节点,分别为2013年和2018年,主要受政策和交通的影响,在两个节点之后就业同城化程度明显加快。济南作为教育中心,教育同城化主要表现为周边地市的学生到济南求学,驻济高校2020年新生生源中,济南都市圈所占比重接近一半。从都市圈内部看,泰安、德州、聊城等市到济南求学人数较多。(3)影响济南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因素有人文历史的关联性、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政策有效推动、交通先行发展等。人文同脉是推动济南都市圈同城化的深层次条件,济南市都市圈人口迁入和迁出主要来源地为省内城市,其中大部分为都市圈内城市;合理的产业结构必然能促进城市间的要素流动,促进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在同城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交通同城化作为同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同城化的发展,是城市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4)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济南都市圈同城化更进一步。应构建同城化发展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构筑统一开放市场,强化济南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增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重庆市人民政府[4](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渝府发[2021]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2月10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马峥[5](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协同发展,本质是经济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城市群作为要素空间集聚的载体,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在我国《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均强调了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意义,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战略。城市群由地域上相邻或相近的城市组成,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增强规模不等、职能互补的城市间紧密度,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群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上具有互补性,自“十三五”规划中首次被国务院批复后,正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8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相比国内发达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包括“两省四市”,城市分布稀疏,处于“培育”阶段,存在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足、城市之间关联度较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发展机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升城市群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推进城市间经济联系,形成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呼包鄂榆城市群空间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构成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文章对传统经济引力模型进行修正,运用Spss分别对呼包鄂榆各城市的2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城市质量”,将最短时间成本作为城市间距离,得出2010-2017年该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呼包鄂榆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随着城市质量的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增强趋势,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空间上,经济联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次之,跨省域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最弱,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中心城市借助自身比较优势,对城市群内大部分资源、人才、市场份额吸聚能力较强,但辐射作用不明显,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而,文章从城市群内部中观层面和外部宏观层面,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内部因素是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联系强度呈正相关;城市产业外向功能存在差距;一定程度的产业互补性可以促进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强,并且为进一步明确城市组合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外部因素中,交通便捷度决定了城市间要素流动的便利程度,是建立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基本条件;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建立提供保障;政策因素在城市群的培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呼包鄂榆城市群从明确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加强顶层设计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梁荣[6](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不断加深。区域旅游经济在总量上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完善,缺乏对各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所应发挥作用的正确认识是导致区域旅游经济未能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进而对整体网络结构特征及各节点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不断增大,旅游经济联系逐渐由上海、苏州、无锡、杭州等沿海地区发达城市向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延伸,但节点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值差距仍较大。(2)2007-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呈现出从松散到紧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合理逐渐向合理发展的演变特征,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不断优化。(3)从个体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上海始终占据龙头核心位置,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大。2012-2017年,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大,控制和影响其他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能力最强。滁州、舟山、马鞍山、盐城、宣城、铜陵、台州这7个城市中心度水平和结构洞水平均较低,在网络中常依附于其他节点城市,多处于边缘地位。(4)从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密度不断增大,网络的稳健性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城市间仍存在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层次结构且层次差距逐渐缩小。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呈组团模式发展,地理位置相邻或靠近的城市更容易形成城市组合。(5)QAP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度、地理空间距离、旅游资源禀赋均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显着相关,产业结构与旅游经济网络相关性不显着。QAP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交通通达度、旅游资源禀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3个变量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的形成均具有显着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朱冬雨[7](2020)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小镇是伴随着体育产业深入发展而兴起的,为加速体育产业前进提供动力的创新形式。一方面,体育小镇适应的是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改变,满足人们对体育不断扩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体育小镇的建设是我国体育改革的应有之措,又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促进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冰雪运动之于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既是为2022年举办冬奥会打下良好的思想文化、法律道德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基础,也是兑现向全世界许下的三亿人上冰雪的庄严承诺。由此,我国冰雪运动无论是在竞技项目、群众体育,还是在冰雪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都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冰雪运动小镇是将体育小镇和冰雪运动相结合的产业模式,是以体育小镇为形式和建设理念,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内容的整体。并且在冬奥会的背景下,河北省理应在实现冬奥目标、履行冬奥战略上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本文是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冰雪小镇的发展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从而为冰雪小镇未来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更好的促进河北省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促进京津冀更好的协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研究方法: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所需资料进行收集,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及论文内容的理论依据和统计分析所用的数量资料,为文章的撰写打下基础。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京津与河北省之间的断裂点和辐射力进行计算,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与“河北省体育小镇建设”之间的联系,并为后续结论提供参考。再次,运用逻辑分析法,在SWOT分析框架下,对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次,通过访谈、实地考察及案例分析法,对选取的石家庄西部长青冰雪小镇和张家口密苑云顶乐园进行案例分析,了解相应情况以作对比,作为本文的微观分析。最后,在以上的基础之上,秉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五大理念,为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路径提出相应建议。建议如下:第一、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创新业态模式,树立“体育+”发展理念,摒弃传统的单一固定的体育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挖掘河北省自身的特色,融合到冰雪小镇的建设中来。要加强文化认同与创新,打造河北冰雪文化、北京皇家文化以及天津滨海文化的一体化旅游路径。第二、坚持走协调发展之路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同时,也要加强与京津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快河北省经济体制转型,缩小三地之间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以各冰雪小镇为辐射中心的交通网络,同时也要利用好京津的国际机场,吸引更多国外游客的到来。第三、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促进人与自然的最优化。京津冀三地在改善和治理环境方面要发挥政府、企业、群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为河北省冰雪小镇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第四、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合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冰雪小镇建设的有利因素,推动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的加速发展。积极承接冰雪赛事,积极开展群众冰雪运动竞赛活动和冰雪夏令营,丰富我国以地方体育活动为序列的竞赛体系。第五、坚持走共享发展之路促进京津冀冰雪产业人才交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加速与京、津之间的人才流动,三地政府之间要形成冰雪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成果人人共享,加大补贴力度,加强京津冀三地政府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河北省冰雪小镇由京津冀乃至全国人民共享。

沈茜[8](2020)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主体模式。南京都市圈的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层面是比较典型的范例。溧阳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最新成员城市,借助南京城市中心功能和首位度的提升,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接轨南京、融入南京发展,对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休闲产业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各位学者对休闲产业的研究概况来看,学者们对单个城市的休闲产业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区域内休闲产业的协调发展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在区域一体化和休闲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区域休闲产业的融入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溧阳与南京渊源深厚,两市休闲资源丰富,在休闲经济和健康经济方面具有极大的互补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相关理论概述、研究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借鉴;第三章宁溧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主要介绍了宁溧两市的基本概况、休闲产业基本情况以及发展需求;第四章为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SWOT分析;第五章是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资源导向策略、特色彰显策略、空间嵌入策略、市场共建策略以及实施保障的体制机制五大发展策略。文章约5.5万字,54幅图表(图39幅,表15则)

韦功鼎[9](2020)在《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高铁网络日益完善,高速铁路对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的作用日益显着。同时,中国宏观经济已进入增长速度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内涵由速度、规模扩张型向优化结构、创新驱动、提质增效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使得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交通扮演着关非常关键的角色。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使得城市群各类要素在城市间频繁流动,支撑和引导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开展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有助于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交通强国建设,支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和缓解城市群交通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本论文在已有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群相关理论,构建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影响的研究框架,研究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结合中国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基于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借鉴知识溢出相关理论,从知识溢出角度研究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影响的研究框架。基于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和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选择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七个主要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选择地区专利数量作为区域知识存量,构建基于知识函数的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来考察知识溢出效应;通过LM检验,确定并构建空间杜宾误差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基于知识函数的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包含高铁在内的铁路系统体系下的时间距离权重矩阵和基于经济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杜宾误差模型估计结果,研究高速铁路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对城市群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从多层次、多尺度、多角度研究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对不同城市群产业集聚影响的差异。基于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路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速铁路建成前后七个主要城市群的网络密度,点数中心度,网络中心势,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进行计算,对比分析高速铁路对主要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程度,从多层次、多尺度、多角度研究高速铁路对不同城市群空间格局影响的差异。论文主要结论如下: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高速铁路主要从要素流动、产业分工、空间格局和知识溢出4个路径来影响城市群发展。高速铁路通过居民出行方式、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影响城市群人口流动。高速铁路通过释放既有铁路线路的运能影响城市群货物流动。高速铁路通过增加铁路客货运收入,引发城市群交通运输结构改革,影响城市群资金流动。高速铁路通过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影响城市群产业分工。高速铁路主要通过缩短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改变沿线地区的可达性,进而改变城市内部和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加速知识交流和传递的频率,降低知识传递的时空成本,促进知识溢出效应的形成。高速铁路引发的知识溢出通过城市群高速铁路网络加速要素流动,成为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催化剂,促进空间格局演化,进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高速铁路缩短城市群经济体间的时空距离,降低知识交流的时空成本,有利于知识交流,提高了知识溢出的空间邻近性,加强了知识溢出效应。高速铁路引发的知识溢出将进一步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城市群内部流动、配置,对城市群相关产业分工协作和城市群空间结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知识溢出通过要素配置机制影响城市群要素流动。高速铁路知识溢出通过引发集聚与扩散机制和区域分工机制,影响城市群产业分工。高速铁路知识溢出通过引发空间联系机制,影响城市群空间格局。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程度:高速铁路对主要城市群的第三产业集聚有着显着影响。知识存量越高的地区接收的知识溢出强度越多,越能从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所引发的知识溢出效应中受益。高速铁路知识溢出不仅有空间效应,其空间影响还具有正向高阶效应。高铁开通之后,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群均有显着的正向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验证了高速铁路的开通加速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知识跨区域流动,有利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各城市群的网络密度在高速铁路成网后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长。本文的创新点为:完善了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国高速铁路和城市群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群发展等相关理论,通过构建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研究框架,定性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为形成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研究范式提供理论依据,丰富了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群发展等相关理论。完善了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借鉴知识溢出相关理论,从知识溢出角度研究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进一步完善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影响的研究框架,为解决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的量化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为相关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制度提供理论参考。首次将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引入到高速铁路知识溢出的研究中。针对性地利用地区专利数量和高铁旅行时间,构建能够反映高速铁路知识溢出的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相应的空间杜宾误差模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解决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的量化问题,为各地落实交通强国建设方案制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差异化政策提供案例支撑,扩大知识溢出理论和空间杜宾误差模型的应用范畴。

颜阿茵[10](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二、宜城“15分钟经济圈”提升城镇辐射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宜城“15分钟经济圈”提升城镇辐射力(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都市圈同城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都市圈相关研究
        1.2.2 同城化相关研究
        1.2.3 济南都市圈相关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都市圈
        2.1.2 同城化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3 济南都市圈同城化建设进程分析
    3.1 都市圈概况
        3.1.1 资源环境基础
        3.1.2 经济发展特征
        3.1.3 社会发展特征
    3.2 都市圈同城化建设进程
        3.2.1 便捷交通圈建设
        3.2.2 经济先行圈建设
        3.2.3 幸福生活圈建设
        3.2.4 美丽生态圈建设
4 济南都市圈同城化进程评价
    4.1 经济同城化进程评价
        4.1.1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经济同城化进程评价
        4.1.2 基于统计数据的经济同城化进程评价
    4.2 交通同城化进程评价
        4.2.1 基于OSM数据的道路密度分析
        4.2.2 基于OSM数据的可达性分析
    4.3 公共服务同城化进程评价
        4.3.1 基于百度搜索指数的就业同城化进程评价
        4.3.2 基于统计数据的教育同城化进程评价
5 济南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人文历史的关联性
    5.2 产业错位协同发展
    5.3 政策有效推动
    5.4 交通先行发展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促进济南都市圈高质量同城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 构建同城化发展机制
        6.2.2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6.2.3 构筑统一开放市场
        6.2.4 强化济南辐射带动作用
        6.2.5 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6.2.6 增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参考文献
致谢

(5)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区域经济联系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联系内涵及必要性
        1.区域经济联系内涵
        2.区域经济联系必要性
    (二)相关理论
        1.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区域分工理论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现状分析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概况
        1.规划范围及区位条件
        2.经济发展概况
        3.产业发展概况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定
        1.修正引力模型选取
        2.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3.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结果分析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城市综合竞争力
        2.产业外向性
        3.产业互补性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交通可达性
        2.信息可达性
        3.区域发展政策
    (三)主要结论
五、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度的建议
    (一)明确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联动发展氛围
        1.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2.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服务共享
    (三)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提高城市紧密度
        1.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延伸传统产业链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3.优化产业布局,塑造城市群空间价值链
    (四)建设中心城市,构建“双核”城市群格局
    (五)加强城市群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完善区域制度,建立一体化市场体系
        2.依托沿黄经济带,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6)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同城化”促进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的网络化发展
        1.1.2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1.1.3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长三角城市群
        2.1.2 旅游经济联系
        2.1.3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
    2.2 理论基础
        2.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2 旅游空间结构理论
        2.2.3 社会网络理论
第3章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构建及其评价指标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3.1.2 研究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概况
    3.2 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构建
    3.3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
    3.4 旅游经济联系的二值化处理及网络结构的构建
    3.5 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的特征指标
        3.5.1 个体网络特征指标
        3.5.2 整体网络特征指标
    3.6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4章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4.1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可视化分析
    4.2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个体网络结构分析
        4.2.1 中心度分析
        4.2.2 结构洞分析
    4.3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整体网络结构分析
        4.3.1 网络密度分析
        4.3.2 核心—边缘分析
        4.3.3 凝聚子群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QAP分析方法
    5.2 影响因素选取与模型构建
        5.2.1 影响因素选取
        5.2.2 模型构建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QAP相关性分析
        5.3.2 QAP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优化建议
    6.1 强化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核心区城市主导功能
        6.1.1 发挥上海龙头带动的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辐射作用
        6.1.2 利用核心区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多核心旅游经济圈
        6.1.3 支持边缘区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6.2 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区域专项旅游产品
    6.3 推进城际高铁网络建设,培育“高铁+旅游”新业态
    6.4 构建区域游统一品牌,开展联合营销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7)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1.1.2 对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
        1.1.3 对体育小镇的相关研究
        1.1.4 对冰雪产业的相关研究
        1.1.5 对冰雪体育小镇的相关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案例分析法
3 京津对河北省辐射力和辐射圈域分析
    3.1 理论基础
        3.1.1 增长极理论
        3.1.2 “点-轴”开发理论
    3.2 京津对河北省经济辐射圈域分析
        3.2.1 断裂点模型概述
        3.2.2 北京对河北省城市辐射圈域分析
        3.2.3 天津对河北省城市辐射圈域分析
    3.3 京津对河北省地市的经济辐射力分析
        3.3.1 经济辐射力模型概述
        3.3.2 北京对河北省地市的经济辐射力分析
        3.3.3 天津对河北省地市经济辐射力分析
    3.4 总结
4 河北省冰雪小镇SWOT环境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区域交通发展,为冰雪小镇拓展客源
        4.1.2 地理区位优势,为冰雪小镇汇聚资源
        4.1.3 政策环境优化,促冰雪小镇走上快车道
        4.1.4 自然条件良好,为冰雪小镇奠定基础
    4.2 劣势分析
        4.2.1 文化氛围缺失,社会认可度偏低
        4.2.2 同步协调性弱,冰雪小镇全面发展受制约
        4.2.3 专业人才匮乏,冰雪小镇缺少支撑
        4.2.4 环境质量较差,冰雪小镇“绿色指数”仍待提高
    4.3 机遇分析
        4.3.1 政策红利有较大释放空间
        4.3.2 举办冬奥的拉动效应强劲
    4.4 威胁分析
        4.4.1 内含单薄造成竞争力不足
        4.4.2 短期行为导致发展走向不明
    4.5 河北省冰雪小镇SWOT矩阵构建
5 河北省冰雪小镇案例分析
    5.1 河北省冰雪小镇总体情况概述
        5.1.1 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整体规划
        5.1.2 河北省冰雪小镇数量及空间分布
    5.2 西部长青冰雪小镇
        5.2.1 冰雪小镇基本情况
        5.2.2 游客情况
        5.2.3 教练情况
        5.2.4 滑雪价格
    5.3 密苑云顶乐园
        5.3.1 总体情况
        5.3.2 游客信息
        5.3.3 冰雪教育
        5.3.4 未来发展方向
    5.4 小结
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路径
    6.1 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
        6.1.1 主打冰雪产业,走多元化业态发展之路
        6.1.2 凸显文化内涵,形成冰雪小镇独特IP
    6.2 坚持走协调发展之路
        6.2.1 强化区域协调,打好冰雪小镇物质基础
        6.2.2 织密交通网络,加速冰雪小镇客流物流联通
    6.3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6.3.1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促进冰雪小镇可持续发展
        6.3.2 多元主体发力施策,提升冰雪小镇综合品质
    6.4 坚持走开放发展之路
        6.4.1 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增强冰雪小镇后发优势
        6.4.2 积极承接冰雪赛事,满足不同层次比赛需求
    6.5 坚持走共享发展之路
        6.5.1 融通人才交流,支撑冰雪小镇专业发展
        6.5.2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冰雪小镇建设成果人人共享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新要求
        1.1.2 南京都市圈扩容
        1.1.3 休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一体化
        2.1.2 都市圈
        2.1.3 产业协同发展
        2.1.4 休闲产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都市圈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区域一体化相关研究动态
        2.3.2 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研究动态
        2.3.3 休闲产业相关研究动态
        2.3.4 相关研究评述
    2.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2.4.1 欧盟旅游一体化
        2.4.2 广佛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2.4.3 昆山与上海旅游合作发展
        2.4.4 德清打造杭州休闲胜地
        2.4.5 案例经验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宁溧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两市基本概况
        3.1.1 两市社会经济概况
        3.1.2 溧阳市休闲资源概况
        3.1.3 南京市休闲资源概况
        3.1.4 两市概况小结
    3.2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3.2.1 休闲经济效益巨大
        3.2.2 休闲设施逐步完善
        3.2.3 休闲产业特色鲜明
    3.3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需求
        3.3.1 融入发展现状
        3.3.2 两市休闲产业发展需求
        3.3.3 两市休闲产业需求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SWOT分析
    4.1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优势
        4.1.1 毗邻南京的优越地理区位
        4.1.2 相连一体的区域交通网络
        4.1.3 一脉相承的山水空间格局
        4.1.4 历史悠久的协同发展氛围
    4.2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短板及原因分析
        4.2.1 区域整体研究不足,产业空间不成体系
        4.2.2 休闲产业链不完善,休闲大市场未形成
        4.2.3 区域特色有待彰显,品牌效应不够明显
        4.2.4 接边道路衔接不畅,交通体系尚需完善
        4.2.5 基础服务支撑不足,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4.2.6 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策略实施阻力较大
    4.3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机遇
        4.3.1 支持休闲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
        4.3.2 居民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
        4.3.3 南京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与首位度
    4.4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的挑战
        4.4.1 区域休闲产业同质化竞争所带来的的挑战
        4.4.2 区域其他城市与南京同城发展带来的挑战
        4.4.3 南京对接轨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5 SWOT分析总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
    5.1 资源导向策略
        5.1.1 休闲旅游联动发展
        5.1.2 休闲文化携手共建
        5.1.3 体育康养互补发展
    5.2 特色彰显策略
        5.2.1 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5.2.2 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特色
        5.2.3 突出休闲康养品牌建设
        5.2.4 打造区域特色休闲产品
        5.2.5 策划休闲特色主题活动
    5.3 空间嵌入策略
        5.3.1 共建生态优先休闲产业总体空间格局
        5.3.2 联动高淳溧水,共构绿色经济合作区
        5.3.3 统筹产业资源,加强重点园区协调发展
        5.3.4 以乡村为载体,共建美丽乡村示范区
    5.4 市场共建策略
        5.4.1 创新完善休闲产业链条
        5.4.2 提高休闲产品营销手段
    5.5 体制机制策略
        5.5.1 以公共服务对接缩小区域差异
        5.5.2 完善信息系统合作平台的建设
        5.5.3 坚持政府领导和市场调节统一
        5.5.4 建立统一管理的合作交流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成果
致谢

(9)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
2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研究综述
    2.1 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1 城市群概念
        2.1.2 城市群内涵
        2.1.3 城市群特征
    2.2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要素流动的影响研究
    2.3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影响研究
    2.4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研究
    2.5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的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理
    3.1 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3.2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要素流动的影响机理
        3.2.1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人口流动的影响
        3.2.2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货物流动的影响
        3.2.3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资金流动的影响
    3.3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影响机理
        3.3.1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产业集聚的影响
        3.3.2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产业扩散的影响
    3.4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机理
    3.5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知识溢出的影响机理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铁路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4.1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以及测度方法
        4.1.1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4.1.2 知识溢出的测度方法
    4.2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机制
        4.2.1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影响城市群要素流动的动力机制
        4.2.2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影响城市群产业分工的动力机制
        4.2.3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影响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动力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程度
    5.1 空间计量模型及相关检验
        5.1.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空间计量模型
        5.1.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
    5.2 空间权重矩阵
    5.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5.3.1 空间面板杜宾误差模型
        5.3.2 变量选择
        5.3.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3.4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4 主要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1 京津冀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2 长三角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3 珠三角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4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5 中原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6 成渝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4.7 关中平原城市群高速铁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
    5.5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1 空间自相关分析及LM检验
        5.5.2 实证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高速铁路对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的影响程度
    6.1 城市群网络结构的模型构建
        6.1.1 引力模型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6.1.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6.2 高速铁路对主要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影响实证分析
        6.2.1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2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3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4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5 中原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6 成渝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2.7 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7.1 研究主要贡献与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表A-1 2006-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业专业化水平指数
    表A-2 2006-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住宿业专业化水平指数
    表A-3 2006-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专业化水平指数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1.1.4 论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学科交叉法
        1.5.4 抽象思维法
        1.5.5 研究框架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5.4.1 城市设计理念
        5.4.2 城市设计策略
        5.4.3 城市设计方案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6.3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致谢

四、宜城“15分钟经济圈”提升城镇辐射力(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河池市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5)
  • [3]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都市圈同城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蔡运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5]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马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网络视角的分析[D]. 梁荣. 南昌大学, 2020(01)
  • [7]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冰雪小镇建设路径研究[D]. 朱冬雨.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溧阳休闲产业融入南京发展策略研究[D]. 沈茜.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9]高速铁路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研究[D]. 韦功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10]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宜城“15分钟经济圈”增强城市辐射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