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灶静脉浸润程度在预测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意义

肿瘤灶静脉浸润程度在预测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意义

一、癌灶内小静脉侵袭程度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周伟[2](2020)在《靶向纳米造影剂评估消融疗效的分子影像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热消融已普遍应用于肿瘤微创治疗,但消融不彻底可能会加速肿瘤的进展。由于肿瘤边界模糊或不规则,消融边界难以准确估计,因此术后准确的超声造影评估成为治疗的关键。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的应用可对肿瘤组织精准靶向定位。本研究主要是评估非致死热刺激后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变化;通过构建新型的VEGFR2靶向铁掺杂二氧化硅(Si O2)空心纳米球超声造影剂,评估其理化性质和安全性;并应用于乳腺癌移植瘤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判断,以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动物模型等技术建立乳腺癌体外热消融模型,观察非致死温度刺激下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改变;利用非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获得与非致死温度刺激有关的蛋白质组信息。利用醋酸亚铁刻蚀纳米Si O2,表面连接VEGFR2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修饰,制得VEGFR2-PEG-HSNs-Fe;利用纳米粒度电位分析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观察其主要理化性质,并以定性和定量方式评估体外靶向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生物学行为观察、血生化、免疫指标及器官病理检测等考察其体外、内生物安全性;利用超声评估其体外、内显像效果;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移植瘤微波消融后,通过注射不同造影剂进行消融范围的评估。结果45℃为4T1乳腺癌细胞的非致死性温度,可增强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Heat shock protein 1B、NOB1与CRIP1在45℃刺激后表达升高,而BCLAF1在45℃刺激后表达降低。制备的VEGFR2-PEG-HSNs-Fe粒径为276.64±30.31 nm,表面电位为-13.46±2.83m V。体外实验:随着造影剂浓度增大,超声信号强度增强。VEGFR2-PEG-HSNs-Fe可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靶向结合,结合率为74.80±2.21%。随造影剂浓度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减小,但保持在80%左右或以上。体内实验:注射VEGFR2-PEG-HSNs-Fe后小鼠无异常生物学行为,血细胞、生化和免疫指标均正常,主要脏器组织结构未见异常。注射VEGFR2-PEG-HSNs-Fe后肿瘤区超声信号显示增强,覆盖整个肿瘤。消融后注射VEGFR2-PEG-HSNs-Fe评估,可以发现残留灶。不完全消融的病灶表现为肿瘤边缘残留造影剂灌注,再次消融后造影评估,呈无灌注表现,最终均能达到完全消融。与常规造影剂比较,利用VEGFR2-PEG-HSNs-Fe超声造影评估,消融手术所需时间更短。结论不完全消融时,非致死性的热刺激可以促进乳腺癌的增殖和侵袭。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VEGFR2-PEG-HSNs-Fe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及特异性显像能力,对于肿瘤消融术后疗效评估具有一定价值,可以避免不完全消融。

唐雪[3](2020)在《直肠MR造影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Ⅰ):直肠MR造影与常规直肠MRI的比较优势目的:比较一种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的改良直肠MR造影(Magnetic Resonacne Rectography,MRR)与常规直肠MRI图像质量。方法: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采用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行改良MRR,从中随机选择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间因直肠癌行常规直肠MRI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位放射科医生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法(5-point Likert scale)独立根据两种检查技术对直肠癌患者的病灶显示及总体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其中1位医生间隔两周后再次进行评分。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值)评价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读片医生A:4.52?0.087 vs3.22?0.108[t=9.38,P=0.000];读片医生B:4.56?0.611 vs3.10?0.814[t=10.137,P=0.000])。对直肠癌肿块的显示评分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读片医生A:4.62?0.106 vs 2.76?0.116[t=11.797,P=0.000];读片医生B:4.52?0.814 vs 2.62?0.901[t=11.063,P=0.000])。图像质量的评价观察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785和0.811,高于观察组的0.652和0.706。肿块显示的观察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ICC分别为0.826和0.849,高于对照组的0.627和0.702。结论:MRR通过清除直肠内容物和气体对病灶及图像质量的干扰,可以提高直肠癌肿块的显示和图像质量,并能提高读片的一致性,值得在直肠癌常规MR成像中推广。第二部分(Ⅱ):直肠MR造影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评价目的:探讨直肠MR造影(MR rectography,MRR)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6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R。最终139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女性54例(38.8%)、男性85例(61.2%),平均年龄为(61.12?12.458)岁。两位放射科医生独立分析MRR图像判断是否存在术前EMVI。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计算MRR对EVMI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39例直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44例(31.7%)为EMVI阳性,95例(68.3%)为EMVI阴性。读片医生A对EMVI评价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06、0.822、0.809、0.65和0.90,AUC为0.891(95%CI 0.8400.942)。读片医生B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3、0.778、0.840、0.68和0.887,AUC为0.882(95%CI 0.8280.936)。结论:MRR对直肠癌EMVI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的选择。第三部分(Ⅲ):直肠MR造影融合高分辨DWI对直肠癌局部侵犯的评价目的:探讨融合直肠MR造影(MRR)和高分辨DWI(HR-DWI)与MRR联合T1WI-增强扫描图像(CE-T1WI)评价直肠癌壁局部侵犯的价值。方法: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应用直肠MR造影139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融合MRR和高分辨DWI图像(融合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根据融合图像、MRR联合CE-T1WI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计算融合图像、MRR联合CE-T1WI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den指数(YI)。结果:术后病理证实78例(56.1%)大高于或等于T3期(T3或T4),61例(43.9%)小于T3期(T1或T2)。融合图像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I分别0.856、0.910、0.787、0.845、0.873和0.697;MRR联合CE-T1WI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I分别为0.719、0.872、0.525、0.701、0.762和0.397。融合图像和MRR联合CE-T1WI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准确性、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1、0.002、0.441)。结论:MRR和HR-DWI的融合图像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准确性高于MRR联合CE-T1WI,可为临床直肠癌的精准医疗提供决策支持。

何晓芳[4](2020)在《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及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死亡率均显着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未普及胃癌的筛查等原因,中国胃癌在诊断时多已发展为晚期胃癌,常伴淋巴结和/或远处器官转移。肝脏是胃癌病程中转移发生率最高的器官,且胃癌患者发生肝脏转移后一般预后较差,但仍有一些患者能够达到相对较长的生存期,筛选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和生存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是预测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和选择治疗的关键。免疫系统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已有研究证实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但与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以及肝转移发生后的预后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患者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和临床病理因素,随访生存期。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特征胃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胃癌肝转移患者63例,其中单核细胞计数升高患者27例,降低患者36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中位时间为8.47个月。术后单核细胞计数升高的患者发生肝转移的中位时间11.97个月,而单核细胞计数降低患者的发生肝转移的中位时间为7.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原发灶大小、单核细胞计数变化影响胃癌肝转移时间(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术后单核细胞计数变化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肝转移发生后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0.04个月。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患者23例,降低患者40例。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11.33个月,而术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6.93个月,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原发灶大小、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时ALB升高是胃癌肝转移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和原发灶大小是影响肝转移后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与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相比,单核细胞计数升高的患者发生肝转移的时间较晚;与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相比,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的患者发生肝转移后总生存期较长。

艾尔肯·阿不力孜[5](2015)在《MRI影像学生物标记物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多梯度敏感因子b值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DWI及DCE-MRI技术评估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抗肿瘤药物早期疗效的作用。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肝脏占位性病变56例71个病灶,行常规MRI及多b值的DWI检查,观察各类表观扩散系数值(ADC3b、ADC10b、ADClow、ADChigh、ADCperf)在肝脏良恶性占位中的分布差异,以及肝脏占位性病变内部分布差异。另选取接受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抗肿瘤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23例61个病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治疗3个周期后行常规MRI、多b值的DWI及DCE-MRI等检查,动态观察上述各多b值的DWI参数值及DCE-MRI技术的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血浆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反流速率常数(Kep)、信号最大上升斜率(MSI)在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上述参数之间及它们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脏良性占位的ADC10b、ADChigh、ADC3b值高于恶性占位的相应ADC值,而良性占位的ADCperf值低于恶性占位的相应参数值。良性占位的中央区及边缘区ADC10b、ADChigh、ADC3b值大于恶性占位的中央区及边缘区相应ADC值,而良性占位的中央区及边缘区ADCperf值低于恶性占位的相应参数值。恶性肿瘤中央区的ADC10b、ADChigh、ADC3b值大于边缘区的相应ADC值,而中央区的ADCperf值小边缘区的相应参数值。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抗肿瘤治疗前,化疗有效组ADC10b、ADC3b、ADChigh、ADClow均明显低于化疗无效组,而ADCperf、Ktrans、Kep值大于治疗无效组的相应参数值。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抗肿瘤治疗后第4天,化疗有效组的值ADC10b、ADC3b、ADChigh明显升高,化疗后有效组肿瘤病灶ADCperf、Ktrans、Kep及MSI值明显下降。评价药物早期疗效时,DCE-MRI各参数中Ktrans值及Kep分别与多b值DWI技术中ADC3b、ADC10b及ADChigh值之间具有负相关性,而与ADClow、ADCperf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ADCperf值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而ADC10b及ADC3b值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存在负性相关。ADChigh及ADClow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不具有相关性。Ktrans、Kep及MSI值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Ve及Vp与血清VEGF水平之间不具有相关性。结论:多b值的DWI技术可以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用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CE-MRI及多b值的DWI技术获得的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可无创性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抗肿瘤血管药物治疗早期疗效。两种MRI功能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可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及结直肠癌肝转移药物治疗后的早期变化提供更综合全面的信息,有望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李泽[6](2013)在《大肠癌KRAS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及靶向治疗预后评估》文中指出背景:大肠癌在世界上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每年增加一百二十万患者。在中国,大肠癌已经一跃成为第三位肿瘤导致死亡的疾病。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选择手术可以切除病灶,解除肿瘤造成的梗阻症状。手术后化疗近年来发展迅速,辅以基因靶向治疗、免疫制剂治疗、中医中草药治疗,近年兴起的靶向治疗发展迅速。大肠癌的发生是细胞在多种复杂环境、多步骤、多种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身化疗会提高晚期大肠癌的预后,但患者对化疗药物耐受的情况经常发生,转移性大肠癌如果出现对化疗药物耐药的不良事件后,预后生存期会明显缩短。在针对大肠癌发生阶段进行研究,行基因遗传变异的检测,找到适合转移性大肠癌个体化治疗方案将提高转移性大肠癌的预后、最大限度的减少耐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晚期大肠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案。研究发现原癌基因KRAS是EGFR下游信号通路中重要的分子,KRAS基因2号外显子的突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无限制增殖,从而摆脱正常EGFR信号通路的调控。KRAS基因的突变会影响EGFR抑制剂的效果。目前NCCN指南已经推荐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大肠癌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一线治疗,同时也推荐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一线治疗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大肠癌KRAS基因遗传变异特点、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及贝伐单抗治疗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数据多来源于西方文献报道,国内研究甚少。目的:大肠癌患者行KRAS基因遗传突变检测,明确大肠癌KRAS基因遗传变异特点、KRAS基因遗传变异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KRAS基因遗传突变与大肠癌预后关系、不同突变亚型之间预后的关系。为转移性大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比较分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两种药物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情况,排除KRAS基因突变型、野生型对患者预后生存分析的干扰,全部选取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进行靶向治疗。分别比较西妥昔单抗一线、非一线治疗的疗效;贝伐单抗一线、非一线治疗的疗效。比较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78例大肠癌石蜡包埋标本,通过HE染色挑选癌组织丰富的蜡块,用PCR-SSCP方法对大肠癌标本进行KRAS基因2号外显子上的12、13号密码子遗传突变检测。应用SPSS19.0软件,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临床病理学因素与KRAS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Log-rank法分析KRAS基因遗传变异与预后的关系、KRAS基因不同突变亚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本院72例KRAS基因野生型晚期大肠癌患者应用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情况。探讨两种药物各自用于一线治疗与非一线线治疗之间的疗效情况,同时比较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药物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切概率法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是评价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显着性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生存数据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对大肠癌预后影响。P<0.05定义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78例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2号外显子12、13密码子突变共有26例,突变率33.3%(26/78)。KRAS基因突变均为单个碱基的点突变,未检测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碱基突变或者其他形式的突变。G-A突变发生频率最高,共20例(20/26,76.9%);G-T突变5例(5/26,19.2%);G-C突变仅1例(1/26,3.9%)。KRAS基因12号密码子突变19例(73.1%,19/26),共有3种突变方式:GGT-GAT突变13例(13/26,50%),甘氨酸Gly替换为天冬氨酸Asp;GGT-GTT突变5例(5/26,19.2%),甘氨酸Gly替换为缬氨酸Val;GGT-GCT突变1例(1/26,13.9%),甘氨酸Gly替换为丙氨酸Ala。13号密码子突变7例(26.9%,7/26),均为GGC-GAC突变(7/26,26.9%),甘氨酸Gly替换为天冬氨酸Asp。在氨基酸替换中,Gly替换为Asp发生频率最高,占76.9%(20/26);其次Gly替换为Val占19.2%(5/26);Gly替换为Ala发生频率仅占3.8%(1/26)。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低分化52.6%vs中分化27.1%,P<0.05)、肝转移(肝转移46.7%vs无肝转移25%,P<0.05)有关。78例患者追踪随访发现: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35.05月,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是25.72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基因12号密码子突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是25.69月,13号密码子突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是20.67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KRAS基因遗传变异与大肠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则显示KRAS基因突变、肝脏转移、肿瘤低分化是大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P<0.05, P<0.05)。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krs基因野生型晚期大肠癌患者72例。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8例,总体有效率34.2%,疾病控制率63.2%。一线治疗的有效率50%,疾病控制率87.5%。非一线有效率为22.7%,疾病控制率45.5%。一线治疗疾病控制率优于二线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有效率虽高于二线治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34例,总体有效率29.4%,总体疾病控制率64.7%。一线治疗有效率42.9%,疾病控制率92.8%。非一线治疗有效率为20%,疾病控制率45%。一线治疗疾病有效率优于二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治疗疾病控制率虽高于二线治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靶向治疗药物在有效率及控制率上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P>0.05)。西妥昔单抗组与贝伐单抗组在常见不良反应方面出现频率无明显区别。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是16月,非一线治疗的中位生存期是12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是24月,非一线治疗的中位生存期是17.5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中的中位生存期是14月,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中的中位生存期是18.5月,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略高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但两种靶向药物治疗在预后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晚期大肠癌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晚期大肠癌患者肿瘤所在部位及是否在初诊时候一线接受靶向治疗是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普遍发生,且突变频率符合目前国际报道,突变频率较高33.3%。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低分化、肝脏转移关系密切。多变量分析显示肝脏转移、KRAS基因突变、肿瘤低分化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RAS基因遗传变异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有效率及生存期均优于非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肿瘤所在部位与预后不良有关。多变量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及是否在初诊时候一线接受靶向治疗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两种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及贝伐单抗在疗效性、安全性对比无明显差异,应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安全、有效。

任鹏[7](2012)在《I-TAC-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文中认为一.研究背景:1.探究预测转移机制是影响结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关键因素。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近年来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多数患者得以在早期发现并进行相应治疗,然而即使在早期切除原发肿瘤后,大约40%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腹腔复发和肝转移,而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Tsai等[2]研究发现结肠癌同时伴有肝转移行同期肝切除手术5年生存率只有16.8%。化疗(肝灌注化疗)因为靶向性不高,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大,对患者长期生存无显着改善作用。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对杀灭肿瘤细胞有确切效果,但其是否可以延长总体的生存时间,尚未有明确结论。目前认为,结肠癌肝转移的过程包括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细胞黏附性能的改变、肿瘤细胞局部浸润、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循环内播散和免疫逃逸、肿瘤细胞血管内栓塞及肿瘤细胞在新的微环境重新生长等几方面[3,4]。寻找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及探究预测转移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2.目前血管生成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研究现状在肿瘤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肿瘤血管生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肿瘤的一个亚群细胞转换为有血管生成基因的表型(an angiogenic phenotype)后,新生血管就开始迅速生成,肿瘤将进一步生长并发生转移[5]。Strieter提出在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血管生成因子及血管稳定因子之间的失衡[6]。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过度表达一种或多种正性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促使细胞间质含有的血管生成蛋白的释放、促宿主相关细胞释放其内的血管生成因子等方式来促进局部血管生成。促肿瘤血管生成的最重要的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VEGF是影响结肠癌肝转移的重要因素[7]。除了VEGF外,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在结肠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PD-ECGF是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在低VEGF表达的富含血管生成的结肠癌中,PD-ECGF可能有重要作用。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经典肿瘤血管生成途径不同,不依赖于机体内皮细胞的全新肿瘤微循环模式。在血管生成方面,既往对结肠癌肝转移的研究集中在肿瘤血管密度的增加和血管因子的生成方面。但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是否和结肠癌转移有关,目前无系统研究。3. I-TAC-CXCR3诱导血管生成的研究现状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趋化细胞的迁移,细胞沿着趋化因子浓度增加的信号向趋化因子源处迁徙。最近研究发现,趋化因子作为肿瘤微环境中关键信号分子,在肿瘤的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8年首次证实βR-1基因编码的产物为趋化因子I-TAC,编码基因位于人染色体4q21.2。由94个氨基酸组成(包括21氨基酸信号序列),成熟I-TAC由73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为8300[8],属于ELRCXC趋化因子家族。I-TAC受体为CXCR3,由368个氨基酸组成,其编码基因位于人染色体Xq13。CXCR3分子结构中含有7个富含巯基氨基酸的α螺旋穿膜区,属于7次跨膜转运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经异源三聚体G蛋白传递信号。CXCR3不仅是I-TAC的受体,也是Mig、IP-10的受体。其主要分布在Thl细胞和B细胞,NK细胞和EC也有表达[9]。在血管生成方面,I-TAC可以作为血管生成或抗血管生成的因子,而且I-TAC和CXCR3还可以与VEGF相互协同作用。癌细胞可以直接产生I-TAC,也可以通过调控周围的炎症细胞来释放I-TAC进行血管生成的调控。此外,CXCR3还可以直接调控细胞的凋亡[10]。趋化因子I-TAC血管调控作用同CXCR3的结合是相关联的[11]。目前研究指出,I-TAC-CXCR3不但介导癌细胞的定向移动,还参与了包括穿入血管,锚定,穿出血管,免疫逃逸,增殖并血管生成等每个过程[12]。在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发现肿瘤组织CXCR3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胃癌细胞系CXCR3也升高[13]。推断CXCR3及其配体以协同作用的方式与粘附分子合作来决定肿瘤细胞的侵袭及增殖能力。研究报道肾癌[14]和黑色素瘤[15]细胞可表达CXCR3,并通过与其配体作用,介导癌细胞的定向移动和增殖。在小鼠模型中,如提高CXCL9和CXCL10的水平,高转移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转移能力可再提高3倍,而使用反义RNA降低B16F10细胞的CXCR3表达,或者使用抗体中和CXCL9和CXCL10的作用,则该细胞几乎失去转移能力[16]。血管生成是生成新血管、修复损伤血管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我们提出以下问题:I-TAC-CXCR3是否诱导结肠癌肝转移,血管生成拟态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如何?I-TAC-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是否是结肠癌肝转移机制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拟:(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病人结肠肿瘤和肝脏转移瘤的I-TAC-CXCR3表达;应用PAS染色、CD31双重染色检测结肠癌组织及肝转移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证实I-TAC-CXCR3及血管生成拟态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2)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中CXCR3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表达CXCR3的质粒载体,并稳定转染肿瘤细胞,进而检测I-TAC-CXCR3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若实验证实肝转移组与无肝脏转移组结肠癌中I-TAC-CXCR3及血管生成拟态表达差异,且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而且证实I-TAC-CXCR3通过血管生成拟态诱导结肠癌肝转移是其机制之一。那么,应用I-TAC-CXCR3及血管生成拟态对肿瘤进行检测,就建立了结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机制,沉默CXCR3为在结肠癌可能转移的早期进行干预、进一步降低转移率提供理论支持。二.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方面: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病人结肠肿瘤和肝脏转移瘤的I-TAC-CXCR3表达;应用PAS染色/CD31双重染色检测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证实I-TAC-CXCR3及血管生成拟态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2.细胞研究方面: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中CXCR3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表达CXCR3的质粒载体,并稳定转染肿瘤细胞,进而检测I-TAC-CXCR3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迁移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三.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1.收集结肠癌肝转移所行结肠癌根治合并肝转移瘤切除病人22例;选取20例结肠癌无肝转移为对照组。收集结肠癌及肝转移瘤组织。所有标本取材后分别保存。2.免疫组织化学测定I-TAC-CXCR3在结肠癌组织、肝转移瘤组织中的表达。3.应用PAS及CD31双重染色检测结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的表达,PAS染色阳性、CD31抗体检测阴性为血管生成拟态形成。(2)细胞研究1. CXCR3质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转染至肿瘤细胞和表达检测:从人结肠癌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得到全长CXCR3cDNA片段,并稳定转染肿瘤细胞,经筛选后应用PCR进行鉴定。2.实验分组:(1) pEGFP组;(2) CXCR3组;(3) pEGFP+I-TAC组;(4)CXCR3+I-TAC组3.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中CXCR3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4.从体外细胞模型观察I-TAC的存在与否对CXCR3细胞和pEGFP细胞增殖、定向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差异,探讨I-TAC-CXCR3结肠癌肝转移细胞增殖、定向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四.研究结果(一)临床研究:结肠癌肝转移组共22例病人(每例取结肠癌及肝转移病灶组织各一块),共44个组织样本。结肠癌无肝转移组共20例病人(每例取结肠癌组织各一块),共20个组织样本。1. CXCR3在42例结肠癌组织中表达:肝转移组1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72.72%,6例阴性表达,无肝转移组7例阳性表达,阳性率35%,13例阴性表达。与无肝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9,P=0.014)。2. I-TAC在42例结肠癌组织中表达:肝转移组19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6.36%,3例阴性表达,无肝转移组9例阳性表达,阳性率45.00%,11例阴性表达。与无肝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6,P=0.005)。3.肝转移组CXCR3在22例结肠癌组织及肝内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结肠癌组织中有16例表达阳性,阳性率72.72%,6例阴性表达,肝转移癌组织中16例阳性表达,阳性率72.72%,6例阴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4.肝转移组ITAC在结肠癌组织及肝内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结肠癌组织中有19例表达阳性,阳性率86.36%,3例阴性表达,肝转移癌组织中19例阳性表达,阳性率86.36%,3例阴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5.结肠癌细胞中VM的表达:VM在22例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有14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3.63%,8例阴性表达。无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有5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25.00%,15例阴性表达,与无肝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12)。6.分析42例入组病人实验结果,发现23例CXCR3阳性病例中ITAC均为阳性;19例VM阳性病例中CXCR3均为阳性。统计结果进行配对资料的相关性分析,CXCR3与ITAC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4,P<0.001),血管生成拟态(VM)与CXCR3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37,P<0.001)。(详见表6、7)7. CXCR3表达与结肠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XCR3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少数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核。按CXCR3阳性细胞率和着色强度对结肠癌标本进行记分,结果显示CXCR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一,CXCR3的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肝脏、淋巴结转移有关。(二)细胞研究:1. CXCR3蛋白表达情况:在培养的原代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中CXCR3基因表达阳性,并可以在蛋白质水平上被检测到。三组细胞(细胞组pGFP-CXCR3; pGFP;未转化的QBC939细胞)均有CXCR3基因在RNA水平上的阳性表达,且RNA量上的规律是:细胞组pGFP-CXCR3>细胞组pGFP>自细胞组未转化的QBC939细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很有可能蛋白CXCR3的表达量是更多的受到翻译后调控。2. I-TAC-CXCR3对肿瘤细胞体外贴壁增殖的影响(WST-1法)在同样的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组pGFP-CXCR3体外贴壁增殖能力是三个细胞组中最强的;其次为未转化QBC939细胞;最差的为转化pGFP的细胞组。3. I-TAC-CXCR3对肿瘤细胞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在同时有CXCR3蛋白和ITAC蛋白的体外培养的条件下QBC939的体外迁徙能力最强,在缺乏CXCR3和ITAC蛋白的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QBC939的体外迁徙能力最弱。4. 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情况:pGFP-CXCR3结肠癌细胞组在趋化作用下发生体外迁移细胞明显增多,pGFP结肠癌细胞组体外迁移则明显少。五.研究结论:(一)临床研究1. I-TAC-CXCR3在结肠癌及肝转移瘤中高表达,支持I-TAC-CXCR3与结肠癌肝转移有相关性。I-TAC-CXCR3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结肠癌肝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2.结肠癌组织中存在血管生成拟态。在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高表达,说明血管生成拟态与肝转移有相关性。3. CXCR3与血管生成拟态阳性表达呈正相关,I-TAC-CXCR3可能诱导了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二)细胞研究1.本实验从原代的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检测到CXCR3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都有表达。2.利用SMART RACE的方法调取CXCR3基因,得到全长cDNA并构建载体pGFP-CXCR3和pGFP。成功转化QBC939细胞得到细胞株pGPF-CXCR3和细胞株pGPF-CXCR3。3.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表明三组细胞都有CXCR3基因在RNA水平上的表达,且RNA量上的规律是:细胞组pGFP-CXCR3>细胞组pGFP>自细胞组未转化的QBC939细胞,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很有可能蛋白CXCR3的表达量是更多的受到翻译后调控。4.WST-1法检测细胞体外贴壁增殖能力。在同样的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组pGPF-CXCR3体外贴壁增殖能力是三个细胞组中最强的;其次为未转化QBC939细胞;最差的为转化pGFP的细胞组。说明趋化因子受体CXCR3对细胞贴壁增殖起促进作用。5. Transwell实验表明趋化因子受体CXCR3对细胞的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6.另一组实验表明在同时有CXCR3蛋白和ITAC蛋白的体外培养的条件下QBC939的体外迁徙能力最强,在缺乏CXCR3和ITAC蛋白的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QBC939的体外迁徙能力最弱。本实验从一定角度说明受体蛋白CXCR3和趋化因子ITAC之间的互做对细胞的迁徙能力增强有促进作用。(三)小结通过本实验研究,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TAC-CXCR3在结肠癌及肝转移组织呈高表达,应用PAS/CD31双重染色测定肝转移组结肠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成高表达,同时培养结肠癌肝转移细胞株,从体外细胞模型证实了I-TAC-CXCR3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定向迁移及侵袭能力有促进作用。所得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由此我们认为I-TAC-CXCR3通过血管生成拟态诱导结肠癌肝转移是其机制之一。那么,应用I-TAC-CXCR3及血管生成拟态对肿瘤进行检测,就建立了结肠癌肝转移的预测机制,沉默CXCR3为在结肠癌可能转移的早期进行干预、进一步降低转移率提供理论支持。

王征[8](2011)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患者有近半数会复发和转移,而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是肝脏。基因组DNA的非随机改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寡核苷酸array CGH分析结直肠腺癌新鲜组织标本,寻找结直肠癌肝转移特异的DNA改变,筛选出可能与肝转移预后密切相关的DNA拷贝数改变和相应的基因。[材料与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肿瘤组织标本16例,提取基因组DNA,通过array CGH分析,鉴定结直肠癌的基因拷贝数改变。收集2006年-2007年间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120例,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cortactin、HSP70、Ki67、Mcm7、p53、β-catenin、PTP-1βDNAJB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肝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Array CGI1结果显示,在结直肠癌中存在7p、8q、13q、19p、20q的增益和4p、4q、8p、17p、18q、21q的缺失。其中13q12.2-q12.3.13q14.11和13q31.3发生高水平扩增;3q26.1、11qll、18q21.2和22q13.2存在纯合性缺失。通过比较基因组改变的频率分布图,我们发现7p、8q和18q在两组间存在最显着频率差异。IHC结果提示:在继发肝转移的结直肠癌中Ki67、MCM7和DNAJB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3%、74.1%和66.7%,均与肝转移相关(Ki67:x2=7.424, P=0.006; MCM7:x2= 24.371, P=0.001; DNAJB6:x2= 4.673, P=0.031)。[结论]结直肠癌继发肝转移基因拷贝数改变频率高、位点多,Ki67、MCM7和DNAJB6可能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标志。

吴媛媛[9](2009)在《大肠癌组织PRL-3、VEGF表达与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恶性肿瘤中已排第四位。大肠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却有15﹪~35﹪的患者已发生转移,其中肝脏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转移部位,进展期患者肝转移发生率高达50%~70%左右。目前,对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学治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但一旦发生肝转移后,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单个或局限于一叶的肝转移中位生存期低于24个月,两叶均转移者更低,中位生存期低于18个月,如果不进行治疗,大部分患者生存期不超过9~12个月。因此,对大肠癌患者,如能预测或早期发现肝脏转移,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基因及其产物有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浸润转移。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cell-3, PRL-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PTP),众多研究表明其与大肠癌肝脏转移密切相关。同时,血管生成也与肿瘤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在众多的血管形成相关因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为止最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PRL-3及VEGF在大肠癌原发灶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肝脏转移的关系,同时分析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8~2005年随访资料完整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病例114例,其中63例经影像学(B超、腹部CT、MRI)等检查手段证实有肝脏转移,并排除原发性肝脏肿瘤(其中36例为同时性肝转移,27例为异时性肝转移),51例术后随访至少3年未发现复发转移。全组男性71例,女性43例,年龄34~82岁,中位年龄57岁;汉族102例,回族12例;肿瘤位于直肠74例,乙状结肠19例,升结肠11例,降结肠7例,横结肠1例,回盲部2例;根据2002年AJCC大肠癌分期标准,手术时病理分期为:Ⅰ期16例,Ⅱ期45例,Ⅲ期17例,Ⅳ期36例;病理类型:管状腺癌110例(低分化15例,高、中分化95例),粘液腺癌2例,小细胞癌及乳头状腺癌各1例;肿瘤大小以直径4cm为界分为两组,≤4cm者52例,>4cm者62例;其中51例患者采用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了血清CEA、CA199值。由于实验经费不足,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114例中抽取69例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大肠癌组织、69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及28例良性病变大肠组织中PRL-3及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其中28例良性病变患者来自健康体检者。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PRL-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其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胞浆;PRL-3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与淋巴结、肝脏转移及患者生存无关。2、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其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胞浆,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密切相关,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3、PRL-3、VEGF均为阳性组患者肝转移率显着高于其中一项为阳性及两项均为阴性组。4、大肠癌肝转移与患者病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清CEA、CA199值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民族及是否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无关。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患者病程为影响大肠癌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5、肝转移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肝转移组,同时性肝转移组患者生存显示出低于异时性肝转移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PRL-3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与肝脏转移及患者生存无关,提示PRL-3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但尚不能作为大肠癌肝转移及预后的预测指标。2、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及患者生存密切相关,提示VEGF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肝脏转移,可以成为判断大肠癌肝脏转移及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3、PRL-3、VEGF均为阳性组患者肝转移率显着升高,提示联合检测PRL-3及VEGF对预测大肠癌肝脏转移可能更具一定指导意义。4、大肠癌肝转移与患者病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清CEA、CA199值、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有关,而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及患者病程可独立地影响大肠癌肝脏转移。

季兴哲[10](2009)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结直肠癌病例737例,建立数据库。选择血型、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肠壁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10个可能会影响肝转移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危险性预测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肠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这2个因素与肝转移有关,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655,0.874;标准误分别为0.297,0.317;P值分别为0.027,0.006;OR值分别为0.519,2.398。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主要有肠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2个高危因素。肿瘤侵袭肠壁越深,发生肝转移的危险越大。

二、癌灶内小静脉侵袭程度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癌灶内小静脉侵袭程度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靶向纳米造影剂评估消融疗效的分子影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绪论
第一部分 非致死性热消融温度刺激对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第一章 非致死性热消融温度刺激影响乳腺癌细胞功能的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非致死性热消融温度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二部分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制备、表征及体外实验
    第一章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制备、表征与体外溶液成像实验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体外靶向性实验与毒性实验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部分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体内安全性及热消融评估实验
    第一章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体内安全性实验
        1.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VEGFR2 靶向铁掺杂SIO_2纳米UCA的体内热消融评估实验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全文总结
    总结
    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已发表及在投论文
    主持及参与课题

(3)直肠MR造影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Ⅰ):直肠MR造影与常规直肠MRI的比较优势
    Ⅰ.1 材料和方法
    Ⅰ.2 结果
    Ⅰ.3 讨论
    Ⅰ.4 结论
    Ⅰ.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Ⅱ):直肠MR造影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评价
    Ⅱ.1 材料和方法
    Ⅱ.2 结果
    Ⅱ.3 讨论
    Ⅱ.4 结论
    Ⅱ.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Ⅲ):直肠MR造影融合高分辨DWI对直肠癌局部侵犯的评价
    Ⅲ.1 材料和方法
    Ⅲ.2 结果
    Ⅲ.3 讨论
    Ⅲ.4 结论
    Ⅲ.5 参考文献
小结
中英文缩略表
附表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胃癌肝转移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5)MRI影像学生物标记物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多b值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检查设备及后处理软件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技术路线
        1.5 统计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多b值DWI对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化疗方案、仪器设备、试剂及后处理软件
        1.2 研究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技术路线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DCE-MRI对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瘤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化疗方案、检查设备、试剂及后处理软件
        1.2 研究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技术路线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MRI功能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表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大肠癌KRAS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及靶向治疗预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原癌基因 Ras 在大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3 KRAS 基因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4 KRAS 基因在抗 EGFR 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第2章 KRAS 基因的遗传变异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评估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对比评估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治疗 KRAS 基因野生型转移性大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
    3.1 前言
    3.2 材料
    3.3 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结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I-TAC-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 临床研究
    二. 细胞研究
结果
    (一) 临床研究
    (二) 细胞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一. 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二. 结肠癌肝转移的基础研究现状
    三. 趋化因子与肿瘤
    四.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一.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
    二. 血管生成拟态及相关理论研究
    三. 马赛克血管(Mosaie Vessel MV)
    四.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8)结直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索引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结直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大肠癌组织PRL-3、VEGF表达与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免疫组化(S-P)法
    3 患者血清 CEA、CA199 值的测定
    4 随访情况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 PRL-3、VEGF 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第二部分 大肠癌肝转移与患者一般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讨论
    第一部分:PRL-3、VEGF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第二部分:患者一般临床、病理特征与大肠癌肝转移间的关系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10)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观察指标及分析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癌灶内小静脉侵袭程度预测直肠癌肝转移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靶向纳米造影剂评估消融疗效的分子影像研究[D]. 周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直肠MR造影评价直肠癌局部侵犯的临床应用研究[D]. 唐雪. 暨南大学, 2020(07)
  • [4]胃癌根治术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变化与发生肝转移的时间及预后的关系[D]. 何晓芳.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MRI影像学生物标记物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D]. 艾尔肯·阿不力孜. 新疆医科大学, 2015(05)
  • [6]大肠癌KRAS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及靶向治疗预后评估[D]. 李泽. 吉林大学, 2013(08)
  • [7]I-TAC-CXCR3诱导血管生成拟态形成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D]. 任鹏.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8]结直肠癌肝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D]. 王征.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11)
  • [9]大肠癌组织PRL-3、VEGF表达与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D]. 吴媛媛. 宁夏医科大学, 2009(S2)
  • [10]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因素分析[D]. 季兴哲.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标签:;  ;  ;  ;  ;  

肿瘤灶静脉浸润程度在预测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