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形象教学中使用通感技术

在音乐形象教学中使用通感技术

一、借用通感手法于音乐形象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燕[1](2021)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这是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一种根本性突破。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位来研究音乐审美,摆脱了抽象概念的捉摸不定,产生脚踏实地的学术依据。当前的音乐心理美学还没有独立、确定的概念和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随着心理美学的发展,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已经不限于心理实验,而进入对更为复杂的关于审美感情、审美想象、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的心理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研究音乐家的心理活动,音乐创作心理。2、研究音乐作品的心理逻辑,音乐表演心理。3、研究音乐欣赏心理,由此推断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律。心理美学进入我国研究者视野的时间并不长,前期探索主要集中于对西方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与模仿,在本世纪的我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基于本土化音乐心理美学的系统研究,仍处于长期缺位的状态。本研究试图将中国古代朝代发展的时间作为纵向脉络,以音乐心理美学学科体系为理论基准的同时,遵循我国心理美学研究的规律及范式,展开横向的理论探究与创新构想,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思想进行整体梳理、总结、归纳,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音乐作品结合进行分析,主要围绕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活动的心理美学、音乐表演活动的心理美学和音乐欣赏活动的心理美学原理进行研究,旨在梳理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发展脉络,总结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特征,推断出中国古代音乐创作所遵循的心理规则,将这些理论研究更好地反馈给创作者、表演者和欣赏者,为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提供补充材料,对促进音乐教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研究一,回顾音乐心理美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所涉及的理论学说,发现能够对研究本土化有所贡献的理论部分,并对其进行重点叙述。本文第一、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历史流变、发展现状和价值意义,具体而言,音乐心理美学作为综合了哲学、心理学与美学等学科的交叉型特点,在研究内容上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然而,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音乐发展的根基,对促进音乐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不够系统完善的状态。因此,本文力图搭建突破中国古代经验理解方式的思维框架,从认知神经科学、认知能力结构等学科中挖掘心理美学发生的作用与机制。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不仅存在于视听等表层认知中,还存在于心灵感官的深层结构中,分别具有独立的概念、作用和影响机制,并对音乐现象的的认识产生辅助作用。进而在思维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心理美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延展性讨论,认为以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的音乐心理美学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补充如音乐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还对未来的音乐审美、音乐欣赏及音乐创作等实践具有启发性的重要意义。研究二,从先秦到明清,对中国古代音乐按朝代发展、美学思想等进行历时性梳理,复礼、兼容与重情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历时性考究。第三章节主要论述了先秦时期的上古音乐、南北朝时期的中古音乐、隋唐后期的近古音乐三个历史分期下的音乐心理美学全览。旨在更明晰地发现其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背景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乐记》为代表的音乐理论专着、“情本论”等新的音乐思想、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名士作为分析对象穿插其中,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作品进行总结和再现,以研究古人创作作品时的心理活动,并梳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古代音乐作品对大众心理所产生的影响。研究三,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特征——尚悲、通感与想象。第四章结合理论与作品实例,从音乐审美活动不同环节的角度,即音乐作品创作的心理逻辑、表演的心理动向和欣赏的心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对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进行复盘,发现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具有“发端早、历史悠久,可持续且不间断”的特征,且每一朝代都有相关的论述语境,“复礼”、“兼容”、“重情”是分别占据了三个阶段分期的主流特征;在宏观特征的基础之上,本文进而在微观层面对比发现了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具有的三个审美创作特征,分别为“尚悲”、“通感”与“想象”。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的心理特征在跨越时代、跨越民族甚至跨越社会阶级的传播中表现出了尤其的共通性,本研究认为这个“共通”便是通过悲情、通感与想象得以延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美学在审美范畴上以“悲乐”为主要取向,在“以悲为美”的人类本质基础上,又与儒家的“中庸”美学产生碰撞,最终形成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怼”的“中和美”;想象与通感是音乐实践过程中的惯用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演奏者、创作者、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勾连在一起,形成求同存异的艺术世界,在这种艺术世界中获取美的感知,达到音乐与人类心理息息相关的艺术意境。因此在音乐创作的审美活动中,“尚悲、想象及通感”三者看似不同,实则都统筹在各个主体的内心活动中,证明了在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古代的音乐心理功能于艺术审美的领域之外得到了剥离与发展。研究四,溯源中国音乐心理美学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明确音乐心理美学学科发展的现代意义,推进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在整合了研究内容,整理了研究对象的特征后,对本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了整体归拢和把握。在本研究的探究进程中,发现古代中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开花结果的宝库,不仅留存有成果丰硕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心理美学的成果上也并不落后于人。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学界从未肯定过古代中国在独立的心理美学学科方面形成的理论贡献,认为倾向于直觉体悟,经验主义指导下的东方思维具有先天的封闭性,不具备广泛的延展性,与西方广泛认可的重概念、判断、推理的线型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然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更多的研究空间在于对其相关观点的思辨性研究上。在本土化的贡献之外,本研究的价值还在于推进该交叉学科在传统与现代方向的结合。三、四章已然论述了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从中国古代乐论中可以找到例证的事实,由此可见,推进学科交叉是现代学科建设,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美学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这不仅要求它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不仅如此,本文也为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未来发展提出建议,认为其首先就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摆正认识态度;其次,当代的音乐研究者们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分支学科研究的价值,以促进社会的长久进步与良性发展作为学术研究与艺术推广的共同最终目标;最后,则是立足于复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呼吁音乐教育者们的重担聚焦于此,帮助下一代树立对传统乐论的尊敬与重视,在西方乐论基础上进行正确扬弃,从而为民族的文化复兴作出一份贡献。综上所述,在经验主义主导的中国古代,先贤们仍然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与总结中,勾勒出了音乐具有塑造人的心理状态、促进社会协调和培育人才审美方面的审美功能,发现了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性质,这种影响的发生机制是现代音乐心理美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是古代音乐在心理建构与体验并得以持续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将推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作为研究重心,在音乐与心理学的密切联系为切入口,推进中国古代乐论和现代心理学、美学研究的交叉分析,并指明未来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的音乐心理学来说,既要与现代的音乐学科产生联系,又要与心理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跨时代共鸣。需要音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者从认识的角度合理化传统乐论中音乐心理美学思想的存在,使其兼具美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理论认识和演奏实践两个层面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推进外在的演奏和内心的情绪、传统的现象和现代的理论、民族的艺术和世界的观念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我国古代艺术的传播、民族瑰宝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建立贡献力量。

张丽[2](2021)在《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尤里·卡扎科夫是苏联抒情散文的中坚力量,被誉为“散文领域中的诗人和画家”,为二十世纪的苏联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卡扎科夫的文学创作以语言优美,文笔亲切而真诚,明丽如画的大自然景色描绘和诗一般的抒情韵味见长,并以非比寻常的坦诚来展示人类心灵世界最深处的秘密,以深邃的目光反思自我,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然而,当俄罗斯学界已经掀起“卡扎科夫学”热潮的今天,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迄今更缺乏应有的学术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另外,就俄罗斯的卡扎科夫研究,笔者经研究发现,虽然角度较多,但对代表作家艺术风格的抒情叙事却缺乏充分研究,尚不足以言系统与深入。此等状况为本论文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以及对抒情叙事概念的界定,综述了中外学界对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相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抒情叙事的情感叙述是一种基于人与世界的情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审美活动。因此,笔者从卡扎科夫的叙事美学出发,分别阐释其简约之美、真诚之美、自然之美,并基于这三方面分析作家文学创作中抒情叙事。第二章研究卡扎科夫抒情叙事的文本建构及其特色体现,笔者将从叙事的抒情性、音乐性以及叙事时间的内化等角度阐释叙事策略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以作家的《北方日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抒情叙事中所蕴涵的体裁混合特征,主要是日记、游记、诗歌、随笔之间体裁混合所呈现出的文本特征。第四章研究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将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契诃夫、布宁、普里什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比,分别阐释对其抒情叙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结语部分,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分析来呈现所得出的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卡扎科夫散文中抒情叙事的总体特征。

臧卓敏[3](2019)在《琴乐演奏的不“易”之道 ——以《琴诀》《琴论》《谿山琴况》为对象的考察》文中认为在古琴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其音乐功能、音乐内容、演奏技法和演奏风格不断发生着变化。然而,在变易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不易的本质。薛易简的《琴诀》、成玉磵的《琴论》和徐上瀛的《谿山琴况》分别是古琴演奏论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代表之作。其中很多的思想和理论一脉相承,构成古琴演奏的不易之道。具体包括:肯定了“意”在古琴演奏中的重要性。演奏者当根据琴曲之“意”确定琴曲表现手法、曲调和结构,以及演奏风格等。从“意”出发,在“简静”、“中和”、“恬澹”的琴乐审美准则下,运用“气候”之原理处理技法,充分发挥音色的特点;利用速度、力度、音色上的对比,以及曲调的“起”、“承”、“转”、“合”营构琴曲之张力,使琴乐朴素而不失活力,恬澹而不失气韵生动。古琴演奏不以“技”为上,而以追求弦外之音的意境为旨趣,以个人自得为最终目标的。个人自得在意境中实现,而意境的营构离不开音响呈现。同时,演奏者的修养和精神境界又影响着意境的营构和音响的呈现。研究古琴演奏的不易之道,对明确古琴演奏的审美准则,推动古琴艺术的发展,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

王佳琦[4](2019)在《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民族神韵及演奏技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梅花三弄》是王建中先生(1933——2016)1972年根据古琴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中,紧张恶劣的政治局面对文化艺术创作有着“三化”的严格要求,钢琴音乐的创作受到了极大地限制。王建中先生独辟蹊径结合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意,紧跟社会文化思潮,在继承了原曲结构和旋律的同时,将中国民族元素与西方近现代创作技法相融合,在西方乐器钢琴上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中国古曲的艺术特色和民族神韵,赋予了它更为深厚的中国精神和气韵内涵,是中国钢琴改编曲中的典范之作。本文以钢琴曲《梅花三弄》为研究对象,从民族神韵和演奏技巧两个方向,分析古琴曲《梅花三弄》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乐曲所包含的民族意蕴,再通过利用“通感”手法把握梅花丰富立体的形象特征,以及乐曲所蕴含的气韵美和意境美进行解读。最后从整体演奏思维、触键方法、声部层次的划分和踏板技巧四个方面,对乐曲的结构布局、音色模仿、情感表达和音响效果作出细致的演奏技法研究,为乐曲的最终呈现提供个人见解。

韩婧[5](2019)在《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德彪西与拉威尔都是十九世纪末杰出的法国作曲家。两人同时受到相同文艺思潮与相同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都大胆地挑战了传统的学院模式,这令他们的创作必然会有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人片面的将拉威尔看成德彪西的模仿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拉威尔虽与德彪西一样,都具有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特征,但不同的是,德彪西的钢琴创作为了打破传统规则,运用了别出心裁的创作手法,包括曲式结构、和声织体、音响色彩等因素,使他的作品完全脱离了过去的传统模式,开创了全新的风貌;而拉威尔的钢琴创作虽然也运用了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但他同时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因素,并没有完全摆脱古典形式和严谨的规则,令古典主义音乐的原则与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在他的作品里有机融合。本文从《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这两首描写水的相同题材的作品入手,试图阐述两位作曲家之间的不同之处。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之一,他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作品:“这部音乐体现了和声组织、变化方面的新发现。”拉威尔的《水之嬉戏》是其在学生时代所作,这首作品很明显的体现出早期拉威尔己经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笔者试从这两部作品来分析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来探寻两位作曲家之间创作的特征。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阐述印象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由此引出印象主义音乐的来源及其特征;第二章分别阐述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的特征,以及两位作曲家对欧洲钢琴音乐和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的创作所带来的启示:第三章具体分析两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创作的特征,从和声、曲式、旋律、织体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第四章以笔者实际演奏的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在演奏中的心得体会,对触键的把握、踏板的应用、及节奏的准确性等高难度技巧突破做了归纳性总结,并甄选出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着名钢琴家所演奏的版本进行了分析。印象主义音乐虽然盛行的时间不长,但却打开了二十世纪的音乐大门,令欧洲音乐向西方现代音乐跨出了重要一步,而作为代表人物的德彪西与拉威尔,让印象主义音乐具有了现代音乐的特点,为西方现代音乐做出了重要铺垫。而对于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来说,印象主义音乐与中国传统艺术的意境创作不谋而合,可以说对中国近现代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

赵雪影[6](2019)在《论微视频在高中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篇目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时代在变,新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教师不能作为一名束手无策的观望者,不学习新思维、新方式的教师将被时代淘汰,教师应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思考新技术能否运用于教学,如何使用,具体使用于何地方。目前微视频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资源形式正受到广大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语文学科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核心课程,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对于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微视频能促进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研究微视频应用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课堂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定位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等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应用微视频教学促进高效课堂。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微视频教学应用于传统文化篇目的优势和特点,从改进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及促进师生双重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专题化教学及微视频对师生的影响等内容。第二部分探讨微视频教学资源在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篇目中的设计与制作,包括微视频资源获取的途径,设计制作文化类微视频内容的选取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论述中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微视频的设计制作。第三部分研究微视频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从借助微视频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兴趣,如何对教学内容的巧妙组织及如何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情感的认同等角度展开阐述,论述中结合具体的微视频教学实例展开。第四部分内容主要是传统类微视频课堂教学案例的展示,以及相关案例的教学反思,最后结合调查问卷分析微视频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教师要顺应教育变革的时代趋势,在努力吸收传统教法合理因素的同时运用微视频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时间利用率,从而让学生在古诗文赏读中,体味独到的言语趣味,领悟深刻的文章思维,体会丰富的作品情感,获得真正的文学熏陶。

宗海燕[7](2016)在《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民考汉”学生占了较大比例。“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有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加深对中华文化理解的认同,有利于新疆一体多元化的建设。少数民族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相关研究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研究提供支撑。研究者们对少数民族古诗词教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了现状以及作用意义方面,更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但就现有研究来看,提出的少数民族古诗词教学的不良现状,仅仅是凭借教学经验或课堂印象做一简单的归纳总结,没有展开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科学具体的量化分析;涉及具体的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也是从具有良好文学鉴赏基础的汉族学生角度谈及的,对于“民考汉”学生而言,操作性不强。因此,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对少数民族“民考汉”学生的古诗词教学现状做出客观科学的理性分析,并对其现状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在广泛搜集整理少数民族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及一线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了述评。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分析了“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作用。通过发放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学习的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得出了“民考汉”高中生的古诗词教学现状。针对这些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民考汉”高中生的古诗词教学提出具体可行的优化策略。希望为新疆各类“民考汉”学生执教的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改进古诗词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从而促进“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实践工作更为科学合理地向前推进。

赵霞[8](2015)在《思与诗 ——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研究至今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诗学的范畴与思想得到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然而,在中国古代诗学研究中,还有一种领域的研究几乎为空白,那就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其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思维方式入手,探寻中国古代诗学话语形成的思维路径,追溯中国古代诗学的运思方式和话语方式,从而揭示中国古代诗学内在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特色,为中国古代诗学价值的重估与当代文论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照作用。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对本文所讨论的三个核心范畴——中国古代诗学、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诗学的话语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思路及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论述语言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诗学的影响。包括两节内容,分别讨论了汉字和汉语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诗学的影响。通过论述,揭示了中国古代语言强化了中国古代的象思维、整体思维、关联性思维,并影响了诗学的话语方式。第二、三、四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分别论述了象思维、整体思维、关联性思维对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每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某种思维方式的根源和特征、这种思维方式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通过论述,明确象思维、整体思维和关联性思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三大思维方式,它们影响了中国古代诗学的话语方式,在带给诗学话语方式诸多优点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第五章,对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进行反思。包括四节,首先论述了在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诗学话语方式所具有的简洁性、含蓄性、主体性、流动性、诗论合一等诗性特征。其次分析了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所具有的简单化、模糊性、随意性、散漫化等局限性。再次,对中国古代诗学和西方诗学的思维方式及话语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古代诗学与西方诗学在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以及知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最后,探讨了以诗学为典型形态的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代文论建设的价值与启示,提出当代文论应植根于文学实践,应富有诗性。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创新点与意义、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等。在笔者看来,中国古代诗学的内容丰富而庞杂,要在丰富而庞杂的内容中探寻出像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这样普遍性的东西绝非易事。探寻的过程是艰苦的,但结果却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王婉秋[9](2014)在《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探讨的中心问题是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的译介、传播、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在与西方文学批评的融汇、碰撞、交流中表现出的特征,以及在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论文第一章探讨华兹华斯、雪莱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兼及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浪漫主义文学观念的吸纳,以及对一系列诗歌问题的争论。第二章在梳理佩特、王尔德文学批评在中国的传播接受的同时,梳理唯美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兼及现代中国纯艺术论的缘起、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以文学的外部研究为论述的核心,探讨西方的科学主义、历史主义观念如何加剧了中国文学批评对“真实”的追求,并以批评家泰纳的个案分析为支撑,说明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趋向。第四章以批评家波德莱尔、马拉美、瓦雷里的诗论在中国的接受为依托,阐述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对象征主义文论的接受和以此为基础的诗歌理论探索。本论文以个案分析为依托,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进行吸纳的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该课题的梳理与解读,不仅是对历史的发掘与回顾,也是理解现今批评观念、批评方法的基础,可以为当今学界争论的一些问题提供研究思路。

蔡明[10](2013)在《走过四季的肖邦——《肖邦故园》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情:因是异构,本文中我所提及的学情调查只能借用杨帆老师的数据与结论。但我所理解的学情,其实远不止于这些,还应该包括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方法、习惯等。比如有无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经历,有无进行其他的相关课改实验,等等。文情:《肖邦故园》是波兰着名作家雅-伊瓦什凯维奇的经典作品,是一篇翻译作品,是一篇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作品,是一篇长达4100字的作品。教情:我是"生态语文"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人之一。

二、借用通感手法于音乐形象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用通感手法于音乐形象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背景
        (一)西方音乐心理美学的学科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研究发展
        (三)我国古代音乐作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研究素材
        (四)多级交叉学科的守正创新与未来意义
    二、音乐心理美学的思想根源
        (一)万物互联的“音乐哲学”思想
        (二)“乐道”及“天人合一”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性格与行为的塑造——音乐的乐教功能
        (四)音乐对情绪的作用机制——诱发理论
        (五)音乐符号论
    三、音乐心理美学的国内外对比研究
        (一)西方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的启示意义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及评述
        (三)本文观点
第二章 选题框架与理论支持
    一、本研究思维框架
        (一)兼容并包的后实证主义
        (二)突破既有经验思维的理解方式
        (三)认知能力的双层结构及结构优化
    二、本研究的学科联系与启示
        (一)本研究对相关音乐学学科的启示
        (三)本研究对相关交叉学科的借鉴与意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概论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功能
        (二)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的形成
第三章 复礼、兼容与重情: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历史性考究
    一、先秦——乐理启蒙,复礼开端
        (一)孔、荀之儒家“礼乐”观
        (二)老庄为之“自然”音乐观
    二、汉代——兼容发展,乐教初现
        (一)音、乐相去、汇于人心
        (二)双生合鸣、修人品性
    三、魏晋——积蓄与开源
        (一)阮籍的“乐以治心”论
        (二)嵇康“声无哀乐”说
    四、隋唐以后——扣响心门,重情为本
        (一)唐代:兼收并蓄、不平则鸣
        (二)宋:雅俗相生、理欲相衡
        (三)明清:吟心之情,返璞归真
第四章 尚悲、通感与想象:中国古代音乐心理美学的内核
    一、 “以悲为美”的心理偏向
        (一)悲乐故事与尚悲心理
        (二)“尚悲”的音乐呈现
        (三) “尚悲”心理的民族根源
        1.历史之溯源
        2.思想之底蕴
        3.作品之表达
        4.东西方“尚悲”情绪的差异
    二、音乐想象的作用机制
        (一)想象之于听者
    三、“通感”的心理联觉
        (一)通感的现实表达
        (二)通感之精神外化
    四、中国古代音乐审美心理三重内核
第五章 构建中国音乐心理美学的现实指向
    一、学科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科溯源的再认知
        (二)中西互鉴的进步性
    二、音乐实践的理论支撑
        (一)音乐创作的心理熏陶
        (二)音乐表演的美感培养
        (三)音乐欣赏的素养积累
    三、基础音乐教育的价值导向
        (一)音乐心理美学与音乐教育的链接问题
        1.音乐教育学的广泛应用性
        2.音乐心理美学与教育学的融合
        (二)音乐心理美学对音乐教育的应用
        1.形成对音乐美的正确认知
        2.音乐美育的方法实践
    四、民族文化心理的见证意义
        (一)“尽善尽美”与道德自律
        (二)“和乐”与中庸之道
        (三)西方概念的东方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叙事美学特征
    第一节 简约之美,道无穷之意
        一、语言的简洁凝练
        二、环境描绘的简练
        三、情节淡化
    第二节 真诚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一、真实诚恳的创作态度
        二、心灵美的欣赏与判断
        三、儿童的纯真心灵
    第三节 自然之美,美在生命
        一、自然美:卡扎科夫的心灵归宿
        二、自然美与道德的关系
        三、自然美的生态智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建构
    第一节 叙事的抒情性
        一、叙事视角的抒情性
        二、叙事情调模式
    第二节 叙事的音乐性
        一、叙事内容的音乐性
        二、叙事语言的音乐性
        三、叙事结构的音乐性
    第三节 叙事时间的内化
        一、季节时间内化的情感体验
        二、日常生活时间的内化
        三、叙事时间的模糊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卡扎科夫抒情叙事之体裁混合特点——以《北方日记》为例
    第一节 《北方日记》日记与游记体裁的混合
        一、日记体真实性与游记灵活性的结合
        二、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融合
    第二节 《北方日记》中诗与随笔体裁的混合
        一、诗歌元素的引用与随笔形式的自由
        二、诗意与内蕴思辨的融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卡扎科夫散文对俄罗斯文学抒情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卡扎科夫与屠格涅夫:狩猎
        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
        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第二节 卡扎科夫与契诃夫:幸福
        一、个人幸福与社会现实
        二、幸福与道德
    第三节 卡扎科夫与布宁:怀旧
        一、怀旧涵义
        二、怀旧与审美
    第四节 卡扎科夫与普里什文:俄国北方
        一、北方的神秘之美
        二、北方的人性之美
    第五节 卡扎科夫与帕乌斯托夫斯基:旅行
        一、旅行:心灵的回归之路
        二、道路意象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3)琴乐演奏的不“易”之道 ——以《琴诀》《琴论》《谿山琴况》为对象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核心文献
        二、主要文献
        三、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研究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代琴论的形成与转换
    第一节 从功能论到演奏论的转换
        一、功能论
        二、本体论
    第二节 演奏论的崛起与拓展
        一、演奏论崛起之原因
        二、演奏论崛起之体现
        三、演奏论的拓展
第二章 以“意”规定乐曲的演奏
    第一节 何为琴乐之“意”?
        一、“意”之内涵
        二、获悉琴曲之“意”的来源
    第二节 古琴演奏理论中“意”的理论自觉
        一、重视琴乐之“意”的深远传统
        二、“意”在三篇琴论中的理论自觉
    第三节 “意”对乐曲演奏的影响
        一、“意”的演变对表现手法的影响
        二、“意”的不断深化对曲调和结构的影响
        三、演奏者对“意”之不同理解对琴曲演奏风格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联系美感效果处理技法
    第一节 琴乐演奏中的简静之美
        一、“简静”的美学内涵
        二、琴乐演奏的简静之美
    第二节 音色的表现力与魅力
        一、古琴音色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二、古琴音色的审美原则
        三、从美感出发的练指之法
    第三节 技法运用中的张力营构
        一、古琴音乐中的“张力”
        二、张力营构当以“中和”为准则
        三、运用技法,营构张力
    第四节 从技法美到气候说的理论自觉
        一、何为“气候”?
        二、气候说的理论自觉
        三、“气候”在琴乐演奏中的运用
    小结
第四章 “得之声外”的意境经营
    第一节 古琴音乐中的物境、情境和意境
    第二节 探索古琴音乐意境的经营方式
        一、个人修养的养成
        二、以虚静之心营造琴曲之意境
        三、身与竹化——演奏主体与对象的融合
        四、“顿悟”琴曲之意境
    第三节 从个人自得到音响呈现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民族神韵及演奏技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一、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民族意蕴
二、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艺术特征
    (一)鲜明多变的音乐形象
    (二)超凡深远的气韵意境
三、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演奏技法分析
    (一)对乐曲“形散神不散”结构的处理
    (二)触键力度的把握在音乐色彩体现中的多样性变化
        1.散音
        2.泛音
        3.按音
        4.滚拂
    (三)乐句声部的走向对音乐情感层次表达的作用
        1.民族化和声
        2.复调手法
    (四)不同踏板的灵活运用对于音响效果的表达
        1.延音踏板
        2.弱音踏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音乐会节目单(一)
    音乐会节目单(二)
致谢

(5)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三) 本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征
    (一) 印象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二、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及其影响
    (一)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二) 拉威尔的钢琴音乐创作特征
    (三) 德彪西与拉威尔对后世钢琴音乐的影响
三、《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创作分析
    (一) 《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曲式、和声的比较分析
    (二) 《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旋律、织体的比较分析
    (三) 德彪西与拉威尔钢琴音乐创作特征小结
四、《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钢琴演奏心得及演奏版本分析
    (一) 触键
    (二) 踏板
    (三) 节奏
    (四) 着名钢琴家演奏版本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论微视频在高中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篇目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理论依据
    四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微视频教学应用于传统文化篇目中的优势
    第一节 改进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一 构建专题化课堂教学
        二 穿插灵活教中求变
    第二节 促进师生双重发展构建高效课堂
        一 促进教师素养的发展
        二 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构建共享资源库
第二章 传统文化类微视频的设计制作
    第一节 传统文化类微视频资源获取途径
        一 微视频
        二 微视频教学
        三 获取制作传统文化微视频资源的途径
    第二节 传统文化类微视频的设计制作
        一 微视频的设计制作
        二 设计制作文化类微视频内容的选取
        三 文化类微视频设计制作注意事项
第三章 微视频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
    第一节 教师运用微视频的课堂策略
        一 用“微”巧组教学内容
        二 用“微”达成教学目标
        三 用“微”实现课内课外延伸
    第二节 学生借助“微视频”学习的课堂效果
        一 用“微”调动学生兴趣
        二 用“微”促传统文化情感的认同
    第三节 微视频在教学环节的运用原则及作用
        一 微视频课堂运用原则
        二 微视频资源共享的使用原则
        三 微视频的作用及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第四章 传统文化篇目微视频课堂教学案例
    第一节 《琵琶行》微视频教学案例
        一 《琵琶行》探究描写手法享受音乐之美
        二 《琵琶行》微视频教学案例反思
    第二节 《李白“三渡三峡”之情景赏析》微视频教学案例
        一 《李白“三渡三峡”之情景赏析》诗歌赏析
        二 《李白“三渡三峡”之情景赏析》微视频教学案例反思
    第三节 《解读孟子的“义利观”》微视频教学案例
        一 《解读孟子的“义利观”》微视频教学
        二 《解读孟子的“义利观”》微视频教学案例反思
    第四节 微视频课堂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一 学生课堂表现实际情况分析
        二 调查问卷分析
        三 微视频课堂教学实践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教学应用微视频调查问卷
致谢

(7)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应用价值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2“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作用
    2.1“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对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作用
        2.1.1 掌握古诗词便于记诵的特点
        2.1.2 掌握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2.2“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对中华文化理解的认同
        2.2.1“以和为贵”的整体观
        2.2.2“兼济天下”的积善观
        2.2.3“民族相融”的友好观
    2.3“民考汉”高中生学习古诗词对新疆一体多元化建设的作用
        2.3.1 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媒介——古诗词
        2.3.2“兴观群怨”的诗性感悟
3 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现状
    3.1 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学习的问卷调查过程
    3.2 数据统计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现状
        3.3.1 籍贯地文化固着导致传统认知较难改变
        3.3.2 学习兴趣浓厚但学以致用情况不佳
        3.3.3 教学目标含糊不清且大而无当
        3.3.4 教学假设错误致使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3.3.5 古诗词自身文体的特殊性导致难教难学
        3.3.6 主观能动性不够,缺乏自控力与专注力
4“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
    4.1“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方法优化研究
        4.1.1 生活景象与诗歌欣赏的对接
        4.1.2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体验
        4.1.3 民汉搭配的小组合作学习
    4.2“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目的优化研究
        4.2.1 诵读经典,提升语言感受能力
        4.2.2 加强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指导,拓展知识面
    4.3 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篇的建议
结论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参考文献
后记

(8)思与诗 ——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二、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古代诗学
        (二)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
        (三)中国古代诗学的话语方式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语言之于思与诗——中国古代语言对思维方式及诗学的影响
    第一节 汉字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诗学的影响
        一、汉字的特征
        二、汉字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汉字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
    第二节 汉语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及诗学的影响
        一、汉语的特征
        二、汉语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汉语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象思维及其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象思维与哲学之象
        一、象思维及其发展历程
        二、从哲学之象到审美之象
    第二节 诗学之象
        一、象思维的诗学转换
        二、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象系统——从意象到意境
    第三节 象思维对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一、意象性范畴体系
        二、象喻批评
    第四节 对象思维影响下的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反思
        一、象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优点
        二、象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局限性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及其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整体思维
        一、整体思维与中国古代文化
        二、整体思维的理论基础——气
        三、整体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思维
    第二节 整体思维对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一、以“气”论文
        二、有机生命整体论
        三、和思维
        四、圆形思维
    第三节 对整体思维影响下的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反思
        一、整体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优点
        二、整体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关联性思维及其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关联性思维
        一、中国古代关联性思维的提出
        二、关联性思维形成的文化基础——天人合一思想
        三.关联性思维形成的方法论基础——类比
        四、关联性思维的“美学性”
    第二节 关联性思维对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一、类比方法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二、普遍联系观对诗学话语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对关联性思维影响下的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反思
        一、关联性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优点
        二、关联性思维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对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影响下的诗学话语方式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诗性特征
        一、以少总多,以简驭繁
        二、言近旨远,含蓄蕴藉
        三、随心驰骋,散点游目
        四、以诗论诗,诗论合一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学话语方式的局限性
        一、简单化
        二、模糊性
        三、主观性、随意性
        四、非体系性、散漫化
    第三节 中西诗学思维方式及话语方式比较
        一、中西诗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二、中西诗学话语方式的主要差异
        三、中西诗学: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建设
        一、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
        二、古代文论对当代文论建设的价值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9)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与西方影响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浪漫主义诗论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二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浪漫主义倾向
        一、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
        二、 诗是情感的表达
        三、 诗歌与散文的区分
        四、 “情感”与文学批评标准
        五、 想象
        六、 自然、田园生活、儿童
    第二节 华兹华斯
        一、 关于诗歌语言的讨论
        二、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 “自然流露”与诗歌创作过程的讨论
        四、 华兹华斯诗论与郭沫若的文学评论
        五、 被忽略的华兹华斯诗歌理论
    第三节 雪莱
        一、 诗歌功用
        二、 诗歌的“写”与“做”
        三、 雪莱译介的尾声
    第四节 浪漫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自我”与作为自我表现的作品
        二、 文学创作:自我抒写还是社会要求?
        三、 文学作为严肃、独立、崇高的事业
第二章 唯美主义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一、 背景与渊源
        二、 唯美主义在中国
        三、 杂糅:“为艺术而艺术”的团体及个人
        四、 中国化的唯美主义批评
    第二节 佩特
        一、 佩特理论的译介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一切艺术不断朝着音乐境界追求”
        四、 艺术的“刹那”
        五、 “艺术与人生”
        六、 享乐主义
    第三节 王尔德
        一、 王尔德作品的译介
        二、 王尔德的错位解读
        三、 王尔德的“享乐主义”
        四、 生活艺术化——关于王尔德泛唯美主义的几种观点
        五、 梁实秋的王尔德评论
        六、 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王尔德
    第四节 唯美主义的影响及相关争论
        一、 艺术自主论
        二、 印象主义的批评方式
        三、 “为艺术而艺术”之后
第三章 科学主义、历史主义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一节 总论
        一、 历史主义观念与文学研究中的“环境”、“时代”
        二、 科学主义的兴盛
        三、 科学方法与文学的外部研究
    第二节 泰纳
        一、 种族、环境、时代与天才的产生
        二、 泰纳理论对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启示
        三、 对泰纳批评方法的反思
        四、 泰纳学说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外部研究倾向与“真实”诉求
        一、 文学传统的影响
        二、 科学主义的影响
        三、 当代环境、社会责任与俄国文艺理论
第四章 象征主义诗学在中国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波德莱尔
        一、 波德莱尔作品的介绍、评论及翻译
        二、 波德莱尔诗论在中国
        三、 波德莱尔与徐志摩、王独清、穆木天、梁宗岱
    第三节 马拉美、瓦雷里和中国的“纯诗”历程
        一、 马拉美诗学在中国
        二、 瓦雷里诗学在中国
        三、 中国新诗的“纯诗”历程
    第四节 象征主义的中国化
        一、 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二、 混杂着功利的“非功利性”追求与中国象征主义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走过四季的肖邦——《肖邦故园》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观察两幅图画, 初识“肖邦故园”
    1. 课文内有肖邦故园插图, 这是一幅素描。
    2. 必修三课本打开便有一张肖邦故园的图片 (彩色插页第一页第二幅) , 这是一张彩色风景照。
二、把握全文思路, 寻找《肖邦故园》
    1. (第1-2段) 肖邦故园的历史、意义。 (故园因人而存传)
    2. (第3段) 肖邦故园的特点和肖邦音乐的成就。 (人因音乐而不朽)
    3. (第4-12段) 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的影响。 (音乐因故园而丰厚)
    4. (第13-19段) 肖邦故园及其音乐对人民、国家精神的影响。 (音乐因精神而动人)
    5. (第20-27段) 对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赞美, 表达对肖邦的无比崇敬。 (音乐、人、精神永存)
    6. (第20-27段) 继续写肖邦、音乐、故园 (小屋) 的影响, 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片尾肖邦、音乐、故园四季融为一体, 无法分离, 感受其中的一切都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三、研究两处景物描写, 深入理解《肖邦故园》
    1. 认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两遍。然后, 学生思考并初步尝试回答这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 (内容略)
    2. 文中有两处描写肖邦故园四季景色的语段, 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四、回到文章标题, 再度观照《肖邦故园》
五、诵读第4段, 布置课外练笔

四、借用通感手法于音乐形象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D]. 李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卡扎科夫散文的抒情叙事研究[D]. 张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琴乐演奏的不“易”之道 ——以《琴诀》《琴论》《谿山琴况》为对象的考察[D]. 臧卓敏.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3)
  • [4]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的民族神韵及演奏技法分析[D]. 王佳琦. 河南大学, 2019(01)
  • [5]试论德彪西与拉威尔的钢琴音乐特征 ——以《水中倒影》与《水之嬉戏》为例[D]. 韩婧.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论微视频在高中语文课程传统文化篇目教学中的应用[D]. 赵雪影. 湖南大学, 2019(07)
  • [7]阿勒泰地区“民考汉”高中生古诗词教学优化研究[D]. 宗海燕.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8]思与诗 ——中国古代诗学的思维方式与话语方式[D]. 赵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8)
  • [9]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 王婉秋. 吉林大学, 2014(09)
  • [10]走过四季的肖邦——《肖邦故园》教学设计[J]. 蔡明. 江苏教育, 2013(26)

标签:;  ;  ;  ;  ;  

在音乐形象教学中使用通感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