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选择参考对象(二年级和三年级)更容易解决问题

通过选择参考对象(二年级和三年级)更容易解决问题

一、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20)在《倾听学生的声音 ——上海市D校初中生学习机会公平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公平是《教育2030行动框架》当中为教育描绘的美好愿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教育的使命被扩展至全纳与公平,增大每一个人的教育机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在通往教育公平的道路上,学习机会公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学习机会公平是教育机会公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保证学生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是课堂教学公平的重要任务。当前关于学习机会公平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学习机会的分配者——教师,对于获得学习机会的学生主体研究甚少。教育公平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因而学生的声音与诉求也值得关注。本研究围绕着“初中生学习机会公平”这一主题,重点探讨如下问题:第一,学生如何理解课堂学习机会?第二,在学生看来自己获得的课堂学习机会公平与否?第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学习机会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第四,哪些原因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公平?第五,学生对于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解会给教师的教育实践带来怎样的启示?围绕着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D中学作为研究地点,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田野调查。为了探寻初中生对于学习机会公平的理解,本研究主要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实物分析与开放性问卷多种途径并行的方式收集研究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并借助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对原始材料进行逐级编码与处理,结合分配正义理论与承认正义理论对材料进行解释和阐述。经研究发现:第一,学生视角下的学习机会公平分为分配公平和承认公平两大部分,分别指向物质资源类学习机会以及心理体验类学习机会;第二,初中生秉承着“能力”、“运气”、“平等”、“补偿”、“争取”的学习机会分配价值观;第三,教师对于学习机会的不公平分配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机会、言语评价机会、获得学习资源的机会这三个方面;第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承认公平表现为“爱”、“权利尊重”、“成就赞许”三个维度,蔑视表现为“身体控制”、“权利剥夺”、“成就否定”三个层面。除了教师对物质资源类学习机会的分配和对学生的承认,学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承认对于学生自主争取物质资源类学习机会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第五,学生在学习机会的分配和承认当中产生的不公平感受主要源于四个方面:学生自身在比较当中产生的心理失衡、家庭的经济支持、教师的期望以及在班级当中遭受到的污名化体验。总的来说,初中生视角下的学习机会公平呈现出三个特征与趋势:“由分配到承认”的综合型学习机会公平观、“由师生到生生”的师生共同作用、“由平等到适切”的差异性公平。基于这些研究发现与结论,本研究提出:提升教师的公平意识是学习机会公平的前提;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是学习机会公平的机制;构建积极正向的合作学习共同体是学习机会公平的保障。

戴宁[2](2019)在《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后教学的应用》文中提出微课是在教育信息化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以网络短视频为表达方式的教学模式。微课将教学内容“碎片化”浓缩在3-5分钟的视频中,让学生在课后随时、随地观看,而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演示方式可以提升学生观看的兴趣,既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也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就是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表现。微课可以实现课堂的延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可以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也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学生的分层教学。尤其是物理这种数形结合较强的学科,通过视频演示配合讲解,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方便学生理解记忆。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微课的应用方面笔者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希望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为了了课后解微课教学在昌乐某实验学校微课的使用情况,了解教师以及学生对微课设计开发的认识程度、学生对微课教学的接受程度和需求,以及教师们对于微课教学的建议,笔者在昌乐某实验学校展开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该学校已经具备了微课教学的基本条件,老师和同学对微课的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对于微课的应用,教师最关心的是教学效果以及应该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但是由于经验不足、技术和设备支撑不足等问题,微课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其次,接受调查的初中生对微课的了解程度较高,甚至高于教师。学生了解微课一部分通过课堂教师展示,另外一部分则通过网络了解微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校的学生比较喜欢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尤其喜欢视频演示和动画演示这两种形式;最后,该校初二和初三年级微课的使用频率较高,通过微课的使用学生课后自学的自觉性有所提高。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以八年级上册课本为例进行了微课设计的尝试,为以后其他微课制作积累经验。笔者制作的微课投入使用之后,为了验证微课教学的效果,一个季度之后,笔者将接受了微课教学和未接受微课教学的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发现接受了微课教学的班级成绩提升非常明显,而且是不同层次学生的整体提升。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接受微课教学的感受,笔者对接受了微课教学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发现微课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提高了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调查和对比验证了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外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今后笔者要不断学习,提高微课制作的能力,为学生制作出更多有益、有趣的微课视频。

曾仁利[3](2018)在《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西藏中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村长期面临着农业生产缺乏肥料、畜牧生产缺乏饲料和日常生活缺乏燃料,这是西藏中部“三料”问题。尽管如此,当地藏族群众依靠历代传承的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开展生产,维系生活,保护环境,经济社会得以延续。1959年民主改革后,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在全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浪潮推动下,西藏中部农村社区正经历着全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态文化也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此时对西藏中部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既十分必要,也有记录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以西藏中部地区扎囊县扎西林村民生产与生活为研究对象,比较微观、具体和系统地记录扎西林村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生计模式、本土性知识、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等理论,对扎西林村生产与生活方面的有关文化事项进行解读,借以呈现西藏中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一些特征。扎西林村生产方面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牧业生产和林木生产。农业生产方面侧重于村民对耕地和作物的认知,以及采用相应的耕种技术和耕种制度,特别是维护地力的手段,借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牧业生产方面记录了村民对牲畜和草植的认知,本土性放牧知识,以及饲料不足条件下农牧结合的策略等。林木生产方面包括林木栽种和利用的本土性知识,禁忌,村规民约及文化张力。扎西林村生活方面主要涉及村民的生活用能和食物的利用。生活用能方面介绍了村民炊具的变迁和新旧能源使用的策略,食物的利用则包括日常和节庆的饮食消费,食物禁忌,以及与饮食消费有关的卫生策略等。本文认为,西藏中部地区村民在与土地、作物、草植、牲畜、林木等互动过程中,认识自然,尊从自然,创造了系列与当地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生产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村民通过生产同步性行动、换工、互助等形式,实现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整合社会人力、物力资源,弥补个体力量的不足,增强个体生存的能力;村民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禁忌、习俗,以及节制消费、积德行善、注重和谐等观念,从文化上规范了个体的行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藏族的这些本土性生态智慧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对村民生产与生活的文化事项进行分析时,主要应用文化适应的理论,探讨文化事项对当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的适应性。有时,还从现代科学知识的角度,探讨这些文化事项内在的合理性,从而为论文增加了一个解释的视角。农村传统生产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利用不同载体,进行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本文发现了一些新载体,比如说桑具、积肥坑以及作为过渡草场的耕地等,拓展了生态文化研究的范围。尤其是桑具,由于它在农村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特作为一章,专门探讨桑具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系统的适应性,使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田野。本文还对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有关一些仪式、禁忌和习俗提出不同的观点。

栾孟贺[4](2012)在《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在进步,物理教育教学也在发展,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课题,虽然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由于种种限制,与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仍然有些脱节。我们希望立足于物理教学实践,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本文分四章来论述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第一章主要是研究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内容。第二章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了解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初中物理的基本课型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种课型进行系统剖析,分析每一类课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及其在实践中的效果。第三章和第四章则是对两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形式—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分别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在物理实验课和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模式,体验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要素;第五章则是对整个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数据统计,说明从课型出发,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的整合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对初中物理实验课和研究性学习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吴有智[5](2003)在《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文中研究表明 本刊2002年第9期《巧妙解决流水问题》一文中,是将问题纯数学化了,如以物理角度分析,选定恰当的参照物,解答则相当简单.

二、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论文提纲范文)

(1)倾听学生的声音 ——上海市D校初中生学习机会公平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深化教育公平研究
        (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
    三、研究综述
        (一)文献的检索与筛选
        (二)学习机会公平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析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效度
        (五)研究伦理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结构
第三章 学习机会的分配公平
    一、初中生对于学习机会分配公平的理解
        (一)学习机会分配公平的内容
        (二)学习机会分配公平的价值观
    二、教师分配学习机会的不公平表现
        (一)教师提问机会:由教师偏爱引发的机会不平等
        (二)课堂评价机会:公平课堂言语评价的缺失
        (三)学习资源的获得机会:有违平等参与的分配程序
第四章 学习机会的承认公平
    一、学生视角下学习机会承认公平的表现
        (一)承认的“爱”之维
        (二)承认的“权利”之维
        (三)承认的“成就”之维
    二、实际课堂中否定性的承认方式
        (一)蔑视的“身体控制”之维
        (二)蔑视的“权利剥夺”之维
        (三)蔑视的“价值否定”之维
第五章 学习机会不公平的影响因素探析
    一、学生之间的比较
    二、家庭的经济支持
    三、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四、污名化的蔑视体验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一)由分配到承认:多元型学习机会公平观
        (二)由师生到生生: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
        (三)由平等到适切:学习机会的差异性公平
    二、研究启示
        (一)学习机会公平的前提:提升教师的公平意识
        (二)学习机会公平的机制: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
        (三)学习机会公平的保障:构建积极正向的合作学习共同体
    三、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我眼中的课堂学习机会公平开放性问卷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后教学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
        1.1.2 微时代的到来带动了“微”学习的崛起
        1.1.3 当代物理教学的新需求
    1.2 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信息化教学
        1.2.2 建构主义
        1.2.3 最近发展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微课”的起源
    2.2 微课的特点
    2.3 微课的设计原则
        2.3.1 学生主体性原则
        2.3.2 情境趣味性原则
        2.3.3 实践性原则
        2.3.4 系统性原则
    2.4 微课的实践研究
第三章 微课在昌乐某实验学校的应用现状
    3.1 调查内容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时间
        3.1.3 调查方式
        3.1.4 调查目的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3.2.2 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第四章 微课在课后的设计与实施
    4.1 微课在课后节点的选择
    4.2 课后微课设计原则
        4.2.1 同时满足有效和有趣两个要求
        4.2.2 要用合适的视频形式表达
        4.2.3 可还原实验但不可代替实验
    4.3 课后微课的设计与设施
        4.3.1 课题的选择
        4.3.2 课题的准备
        4.3.3 课题的录制
        4.3.4 课题的检查、修改
        4.3.5 课后微课发放形式与发放时间
    4.4 课后微课的案例设计
第五章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后教学的应用结果分析
    5.1 实验班成绩对比
    5.2 实验后学生感受调查
    5.3 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后教学的应用效果
        5.3.1 课后微课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5.3.2 课后微课改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效果
        5.3.3 微课提高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微课在昌乐某实验中学的使用情况调查
附录2 微课在课堂使用情况——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微课实施后测
附录4 错难题统计报表
致谢

(3)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2.1 国外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2 国内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2.3 国内藏族生态文化研究概况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3.1 相关理论
        3.2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
        4.2 创新点
    五、田野点的选择和田野工作的展开
        5.1 田野点的选择
        5.2 田野工作的开展
第1章 田野点概述
    1.1 区位、气候与资源
        1.1.1 自然区位
        1.1.2 气候、降水与四季更替
        1.1.3 自然资源
    1.2 历史发展与区域性信仰
        1.2.1 历史发展
        1.2.2 区域性信仰
    1.3 村落文化生态空间
        1.3.1 聚落空间
        1.3.2 神圣空间——寺院
        1.3.3 信仰空间——拉康
        1.3.4 解脱空间——天葬场
    1.4 家屋空间中的生态文化
        1.4.1 院落
        1.4.2 房屋布局
        1.4.3 林卡
    小结
第2章 农业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2.1 扎西林村的耕地
        2.1.1 耕地分类
        2.1.2 地力观念
        2.1.3 土石本土生态知识
    2.2 扎西林村种植的作物
        2.2.1 与自然环境高度适应的作物
        2.2.2 作物用途
        2.2.3 作物种类的结构变化
    2.3 扎西林村的农业生产
        2.3.1 农事周期
        2.3.2 农业生产主要环节
    2.4 扎西林村地力的养护
        2.4.1 施肥
        2.4.2 休耕
        2.4.3 混作
        2.4.4 轮作
    2.5 农耕文化
        2.5.1 扎西林村的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
        2.5.2 农耕节庆
        2.5.3“不动土”观念
    小结
第3章 畜牧生产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3.1 扎西林村的牲畜
        3.1.1 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牲畜
        3.1.2 牲畜用途
        3.1.3 牲畜种类及结构变化
    3.2 扎西林村的草植
        3.2.1 草植种类与分布
        3.2.2 草场的利用
        3.2.3 耕地草植的利用
        3.2.4 草植利用的本土生态知识
    3.3 扎西林村的牧业生产
        3.3.1 畜牧生产主要环节
        3.3.2 畜产品生产
        3.3.3 日常放牧本土生态知识
    3.4 扎西林村的农牧互补
        3.4.1 以农养牧
        3.4.2 以牧补农
        3.4.3 农牧结合的理据
    3.5 畜牧文化
        3.5.1 牧业生产互助
        3.5.2 冬宰
        3.5.3 感恩与超越
    小结
第4章 林木栽培与利用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4.1 扎西林村的林木
        4.1.1 西藏植树造林的简单回顾
        4.1.2 林木种类和用途
        4.1.3 扎西林村植树造林的成果
    4.2 扎西林村的林木生产
        4.2.1 林木栽培本土生态知识
        4.2.2 林木养护
        4.2.3 林木生态格局形成
    4.3 扎西林村林木的利用
        4.3.1 伐木时间和部位
        4.3.2 林木利用
    4.4 林木文化
        4.4.1 林木砍伐禁忌与村规民约
        4.4.2 树神和寄魂物观念
        4.4.3 林木保护和利用与文化张力
    小结
第5章 日常生活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1 饮食种类
        5.1.1 传统饮食结构及变迁
        5.1.2 与气候和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结构
        5.1.3 饮食结构中的生态文化
    5.2 扎西林村生活用能和炊具
        5.2.1 生活用能
        5.2.2 炊具
    5.3 饮食消费及蕴含的生态文化
        5.3.1 日常饮食消费
        5.3.2 礼仪节庆中的饮食消费
        5.3.3 传统农村社会的肉食消费
        5.3.4 与农牧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餐
    5.4 可持续生存的消费观念与策略
        5.4.1 节制为本的饮食消费观念
        5.4.2 食以安为先的消费观念
        5.4.3 饮食消费的卫生策略
    小结
第6章 桑具:生态文化的一个典型个案
    6.1 简单回顾
        6.1.1 西藏桑具相关情况的历时性探源
        6.1.2 积肥坑:桑具可能的“前身”
        6.1.3 西藏桑具共时性分布的生态原因
    6.2 桑具修建及生态文化
        6.2.1 桑具修建的时间和步骤
        6.2.2 桑具的空间布局
        6.2.3 桑具的形制结构
    6.3 桑具的功能
        6.3.1 作为固定排泄场所的桑具
        6.3.2 桑具的积肥功能
        6.3.3 桑具的卫生功能和环保功能
    6.4 藏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桑具
        6.4.1 与桑具相关的禁忌
        6.4.2 洁净与污秽观念下的桑具
        6.4.3 上下观念的桑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初中物理课型分析
    2.1 建构主义理论
        2.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
        2.1.3 建构主义的师生观
        2.1.4 建构主义理论对研究的指导作用
    2.2 对物理课型的研究
        2.2.1 对物理概念课的研究
        2.2.2 对物理习题课的研究
        2.2.3 对物理复习课的研究
第三章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1 物理实验的分类
    3.2 信息技术与物理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模式
        3.2.1 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3.2.2 信息技术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3.3 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与案例
        3.3.1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重要性
        3.3.2 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3.3.3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3.3.4 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案例
第四章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4.1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界定
    4.2 在物理研究性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模式
    4.3 研究性学习案例
    4.4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4.5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第五章 研究效果及总结
    5.1 研究的效果
    5.2 研究的心得
    5.3 反思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倾听学生的声音 ——上海市D校初中生学习机会公平的质性研究[D]. 王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2]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后教学的应用[D]. 戴宁.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西藏中部农村生产与生活的生态文化研究 ——以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西林村为例[D]. 曾仁利.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4)
  • [4]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D]. 栾孟贺.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3)
  • [5]选好参照物 解题更容易(初二、初三)[J]. 吴有智.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3(01)

标签:;  ;  ;  

通过选择参考对象(二年级和三年级)更容易解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