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寒湿住房健康影响及成因研究

农村寒湿住房健康影响及成因研究

一、农村冷湿住宅的健康效应及成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季群[1](2021)在《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s,LCZ)体系,利用Landsat影像创建了苏州地区2017年的LCZ分类。在此基础上,分别使用站点观测法和数值模拟法从LCZ地块尺度对昆山市和苏州市的城市热环境进行了研究。通过将WRF模式中下垫面资料替换为内置的MODIS下垫面以及2009年LCZ下垫面,阐释了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选择有利于热量输送的天气条件,通过将常州、无锡等城市下垫面替换为农田研究了上游城市对苏州市的输送作用。最后,从建筑和空调系统出发,研究了四种不同缓解措施在苏州市的降温和节能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结合站点观测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昆山市的UHII日变化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最强、夏季最弱。同时热岛效应的范围和强度都处于逐年增大的过程。昆山市不同LCZ类型的热岛强度具有显着的差异,且地块城市化程度越高,热岛效应越强。结合数值模拟法的研究结果表明:WRF-BEM-LCZ可以准确地模拟出苏州市近地面和边界层内各气象要素的数值大小及变化规律。苏州市温度分布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苏州市不同LCZ类型边界层内的温度、风速、水汽混合比等要素分布显示出了与局地人类活动、地表覆盖、空间形态和材料构造等物理属性较强的相关性。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温度升高可以解释为城市化引起的物理特征的变化。伴随城市化发展的城市扩张是导致地域增温的主要因素。城市规模扩大引起的湖风加强有助于缓解沿湖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午间城市深街谷对局地热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009-2017年,苏州地区的城市化呈现从自然向城市LCZ类型的不断转变,同时也有城市结构的致密化和垂直化提升。在此期间,苏州市主城区夜间增温大小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递增;白天城市地区增温区域与降温区域呈现斑块式分布。感热通量的差值分布在白天与2 m气温的差值分布相一致。同时城市化发展还导致了所有LCZ类型温度和热指数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其中热指数在夜间都已达到需要特别注意的等级,在白天均已位于危险等级。城市群形成对苏州市热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城市对苏州市2 m气温分布的影响与10 m风场差值分布相一致。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边界层内温度的影响高度与大气层结稳定度相关。城市群形成导致地面热岛效应的同时还引起了高空冷岛效应。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近地面比湿的影响不同于温度。其中14时由于垂直湍流运动和热岛环流作用,形成了围绕城区西部和南部带状分布的降湿高值区。上游城市对苏州市边界层内比湿分布影响显着,日间的降湿作用明显高于夜间。城市群引起地面干岛效应的同时还带来了高空湿岛效应。不同缓解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温隔热材料在夜间的降温效果较为明显,但引起了LCZ 2和LCZ 4局地环境温度升高;在白天,降温效果则较差。该措施对空调能耗影响较小。高反照率屋顶白天降温效果明显,夜间几乎无影响,该措施有一定的节能效果,且每一能耗差值等级都与LCZ类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提升空调能效比无法对温度产生明显改变,但能带来全天能耗的大幅下降,节能效果与建筑类型有较高的相关性。提高室内设定温度导致夜间所有LCZ类型温度降低,对城中集中分布的开阔建筑区降温幅度更大且范围更为密集。总的来说,从建筑特征出发的缓解措施降温效果较好,但可能会造成能源消耗增多;从空调系统出发的缓解措施节能效果显着,但降温效果不太理想。

梁胜[2](2021)在《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及其情景模拟研究 ——以长沙市梅溪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速的城市化及大规模城市扩张使得城市问题凸显,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临湖空间一直处于被迫过度开发的状态。城市湖泊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热岛具有显着的缓释调节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城市高密度建成区湖泊水体,以长沙梅溪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平行定点观测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技术,对高密度建成区湖泊周边的热环境特征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揭示出夏季高密度建成区城市湖泊缓释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CFD情景模拟方式进一步探析湖泊水体对高密度建成区热环境的缓释调节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及建议。本研究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城市水体气候调节作用研究进展综述。通过对有关城市水体的气候效应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及现有研究的评述总结提出了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2)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实测研究。研究通过对梅溪湖周边环境温度进行长期定点跟踪观测,有效的表征出湖泊对周边环境气候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湖泊对周边环境存在明显的热缓释调节作用,空间变化规律明显,湖泊对下风向区域的缓释作用强于上风向和垂直向,临湖距离每后退150m,湖泊热缓释强度约下降0.43℃。(3)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影响因子研究。研究从距离、空间形态、下垫面、气象要素四大方面对湖泊周边的热环境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高密度建成区周边环境因子与水体缓释效能关系密切,其中临湖距离、临建筑平均距离、相对湿度与湖泊周边测点温度变化呈现较强的线性相关性。(4)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CFD交互验证。研究通过实际算例的CFD模拟以及可行性验证表明,本文所用CFD模型可以定性地再现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缓释效应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湖泊对下风向550m范围内的热缓释作用明显,CFD情景模拟方式可以有效地作为一种城市环境中湖泊水体降温潜力评价的工具。(5)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情景模拟研究。研究采用CFD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湖泊因子、建筑因子、气象因子改变下的3种不同类型10组不同情景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增大建筑后退距离、减小环湖建筑围合程度、降低临湖建筑高度均能够改善湖滨区域的通风能力,优化湖泊的热缓释效果,降低建筑高度(降温幅度达1.73℃)和缩小环湖建筑围合程度(降温幅度达1.86℃)对湖泊热缓释的积极影响大于建筑后退距离(降温幅度达1.36℃)。同时,基于上述分析结论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夏季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优化策略及建议。该研究能够加深对高密度建成区中湖泊水体热缓释效应的认识,有助于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者从整体热环境感知的角度来设计城市内湖泊滨水空间,为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湖滨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对改善湖泊局地小气候、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王冠[3](2021)在《城市建筑三维格局与城市通风的关联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认为良好的城市风环境是宜居城市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如何通过城市设计手法来营造宜居宜人的风环境成为了热议话题,而明确城市中的建筑与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正是其重要的理论依据。这具体涉及到如何对城市风环境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估,以及如何建立城市建筑三维格局与风环境的关联性的问题。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遵循了从理论基础——方法策略——设计验证的基本逻辑,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在城市环境下,分析相关风环境评估指标的不同特征、分类以及应用方式,据此归纳形成城市风环境评估体系,其二,分析城市呼吸评价指标与城市建筑三维格局之间的关联性,识别各个影响因素的表现差异,形成便于应用的设计策略,其三,以徐州市为例进行以城市通风为导向的设计研究,验证理论。针对城市风环境评估,通过综合分析了大量指标概念,建立了描述——分析——评估的指标系统,并阐述了各类指标的特征,区别与应用方法等。针对城市建筑三维格局,本文完善了以λ参数为核心的城市建筑三维格局量化指标体系,将其分为三大类,并且加入了建筑布局方式作为重点考虑要素。然后基于CFD模拟进一步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本研究认为,在理想化条件下,各类建筑三维格局参数与城市风环境指标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和变化趋势,对于同类住宅小区,建筑基地面积或建筑密度越小,迎风面积比越小,主街长度越小,越有利于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当街谷因子合适时,如果主街与风向成一定角度,又使用了错列式布局,更有利于促进污染物扩散。为了将理想模型的结论应用到徐州的城市建设中去,本文选取20例不同徐州市典型居住小区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各个小区的风环境特征,识别出通风良好的建筑三维格局特征,并推论开放空间是影响小区风环境的重要设计要素,据此完善了营造良好风环境的设计策略。基于CFD的城市风场模拟分析方法不仅是研究方法,还是可靠的设计工具,其不仅有利于得到相关设计指标的参考值,而且对于居住小区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以徐州市快哉亭南部地块为例进行设计研究,将风环境导向的设计策略与经典设计方法结合,证明了该设计策略对于改良城市风环境的可行性和长远价值。

刘勤[4](2021)在《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都平原的地质背景十分独特,地学领域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在第四纪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生态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该区域也是四川省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具有悠久历史,“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林盘是成都平原独特地质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传统农村聚落,其空间分布与组成结构特征极具辨识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价值,发挥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维系农户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成都市非常重视林盘保护与利用。地质背景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变化存在关联性,包括聚落空间格局与组成结构特征。因此,地质背景与聚落的关系、地质环境因子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对于林盘特征和功能认识不足,林盘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较少,导致成都平原“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完善,林盘保护与利用缺乏地质背景方面的考虑,保护成效有待提高。本文以生态地质学和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原理为指导,综合地理学、生态学和地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收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用遥感解译、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地学模型评估、数理统计等技术手段,开展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定量研究林盘的特征与主要生态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与生态功能的差异,阐释地质背景对林盘特征和功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林盘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和影响程度,并分区分类的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地质背景系统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原理,提出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框架,并选取地质信息类(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地理信息类(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土壤厚度和植被优势树种)共7项指标,采用空间聚类综合分析方法,将成都平原林盘划分为3个类型区,即东部侏罗-白垩系-更新统台地-低山-丘陵马尾松-樟树-桉树类型区(Ⅰ区)、中部全新统扇状平原慈竹-桉树-枫杨类型区(Ⅱ区)和西部全新统漫滩及一级台地栎类-桤木-其他软阔类型区(Ⅲ区),各区占成都平原面积为46.95%、33.40%和19.65%。(2)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景观与组成结构特征研究表明,Ⅰ区林盘密度、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低;Ⅱ区林盘平均面积和密度较大,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处于中等水平;Ⅲ区林盘密度为中等水平,景观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较高。各类型区林盘组成结构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林盘规模、形态和植被优势树种方面。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密度关系密切,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林盘密度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同时,不同地层、土壤厚度区域林盘平均面积和大型林盘所占比例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成都市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评估结果来看,Ⅲ区林盘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功能较高,其次分别为Ⅱ区和Ⅰ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功能最高,其次分别为Ⅲ区和Ⅱ区;Ⅰ区林盘单位面积碳储量功能相对较高,Ⅱ区和Ⅲ区碳储量相近;生物多样性指数则是Ⅲ区稍高于Ⅱ区,Ⅰ区多样性指数最低。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态功能具有相关性,其中断层密度、地层、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土壤厚度与林盘水源涵养功能关系显着(p<0.05);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与土壤保持功能关系显着(p<0.05);断层密度、地形起伏度和土壤类型与林盘碳储量关系显着(p<0.05);但是地质背景因子与林盘生物多样性指数关系不显着。(4)从林盘景观稳定性、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3个方面,构建了林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林盘质量进行评价,其中Ⅱ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高,其次是Ⅲ区,Ⅰ区林盘质量指数相对较低。地理探测器单因子模型分析发现,地形起伏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对林盘质量具有显着影响(p<0.05),解释力分别为23.80%、16.03%和15.43%,因此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有制约和影响;多因子交互分析发现地质背景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质量影响要明显高于单因子独立作用,其中地形起伏度和土地开发度、地形起伏度和农村人口密度、断层密度和土地开发利用度、第四系等值线厚度和断层密度、断层密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形起伏度和第四系等值线厚度等交互因子解释力较高。(5)基于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初步成果,提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概念模型及其路径框架,结合地质背景和社会环境单因子、多因子交互作用对林盘的影响,提出3个类型区林盘保护与利用的差异化策略,并划定了林盘重要保护区,促进林盘可持续发展。

张弘驰[5](2020)在《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城市正处于从高速城市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中,未来数十年,还将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寒冷地区人民应对高温的经验不足,受其不利影响可能更严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规划管控和设计对策来减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重视。城市通风廊道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是一种科学定量、精细化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新策略,可将郊区或海面上的湿冷空气引向高温闷热的城市中心区域,从而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目前,通风廊道的研究及实践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和宏观层面,而对行人舒适度更加重要的街区尺度,城市设计阶段的研究较为缺乏,这会导致规划师和建筑师在进行城市空间形态、街道精细化设计时难以应用通风廊道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的基于迎风面积(FAI,Frontal AreaIndex)的建筑形态研究方法具有计算简便、对行人层风环境评估效果好、有效对接城市规划和设计等优点。研究旨在利用迎风面积指数发掘城市街区尺度的通风廊道、评估其对风环境的改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缓解策略。此外,为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应对策略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选取大连一个7km×7km的典型城市街区——星海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具有滨海、山地、高密度等特点,其风廊发掘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一是如何准确描述半岛城市条件下,大气环流和局地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对风环境的耦合影响;二是城市用地与山体犬牙交错,如何准确描述山体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三是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快速计算大量城市信息和建筑形态参数的工具。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对城市基础数据(海陆分布、地形、建筑、气象观测等)进行统一处理,对半岛城市背景气候条件、热力环流、地形特征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主要受南北向海风影响较大,山地主要起机械阻挡作用;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南向次之;春夏季主导风向为南,秋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夏秋时节夜晚的风较弱(<3.3m/s),此时可能形成山谷风。其次提出一种山地城市迎风面积新模型,能充分准确体现山体和地形对城市风环境的阻挡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山体迎风面积的折减系数,以体现山体形态与建筑拖曳效应的差异。从两方面对迎风面积的计算方法加以改进,一是根据山海城市特点,将海平面作为参考面,山和建筑作为一个统一的阻碍物进行FAI计算;二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计算山体与建筑代表模型风影区风速的比值,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山体FAI折减系数计算的新方法。再次,开发了一套基于Python-GIS的脚本工具,实现了海量城市信息处理的快速计算。在100m× 100m网格中,计算了研究区域南风、北风的FAI地图。利用最小成本路径法(LCP,Least Cost Path),计算了南风和北风的通风廊道,主要有四条南向通风道、四条北向通风道。考虑热力环流对主导风向及通风廊道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山谷风和海风等热力环流的风向,并计算了其通风廊道分布。第四,为了验证基于迎风面积的风道计算结果,利用CFD模型和现场实测两种方法对风道的改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对比。CFD模拟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43%(南)和18%(北)。并于南风和北风天气进行了现场测试,进一步验证了通风廊道的风速改善效果。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风道比非风道的平均风速高100%(南)和112%(北)。验证结果表明,利用FAI和LCP所发掘的风道与实际相比具有足够的可信度和一致性,有助于规划师、建筑师对通风廊道进行发掘和评估。最后为将风道发掘结果与城市设计相对接,提出了风廊布局、建筑形态、景观设计等缓解策略。通过通风廊道叠加对风廊控制范围、控制宽度、街道布局等各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指引,并利用实测城市温度场与通风廊道分布图相叠加,对风道及作用区的热环境进行定量评估,提出绿化缓解策略。从而整体上提升城市风环境质量,改善夏季高温和冬季雾霾,降低热岛效应,提高环境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典型高密度城市街区的风环境研究,统计分析并计算其气候特征和建筑形态数据,发掘城市通风廊道,以此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定量依据。采用的山体FAI新模型、纳入山体FAI折减系数的新方法和针对滨海山地城市的气候地形特征分析,对主要受海陆风影响、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风廊发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进一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指导。

闵天怡[6](2020)在《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建筑的成因起始于“围合”(enclosing)与“开启”(opening)二种环境调控动机,“围合”的意义在于从沆莽的自然中划定明确的气候边界、在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一小片以供居住的空间;“开启”的意义则在于提供内、外环境的交互方式,即生活所需的路径、光、风、热等等。因此,在“围合”、“开启”共同构建的环境调控的基本动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围合”与“开启”二个分立的环境调控体系,用以表达人类在适应气候的漫长岁月中对于环境作用机制的经验认知与策略践行。其中,“围合”体系指向了内外存在的哲学,是以“隔离”为基础的内、外环境问题的异质化与差异性的存在;而“开启”体系则是在能量的流动性与建筑开启的可控性基础上,阐释了“外部”和“内部”并非对立的关系,是以“选择”机制指向了建筑形式自主性与环境能量调控性的协同演进模式,以及“开启”体系自身作为一种环境调控类型的技术策略与现实意义。首先,文章从建筑“开启”的概念展开讨论,建立其建筑学角度的本体意义,并对其进行类型的阐释。继而通过气候认知,以及能量、气候、建筑与使用主体之间的思考,定义了气候环境系统下的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与人体反应系统,旨在从能量的流动维度,探索生物气候语境下乡土建筑的“开启”语言及范式。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议题下,为重新思考低能耗建筑环境调控的自主性法则提供知识基础。其次,借助于生物气候理论的应用,和基于地方气候分析与热舒适理论之上的、以被动式气候调控策略为主导的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的建立,对太湖流域的区域性气候进行梳理与评价,确立太湖流域的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并明确地区内各被动式气候控制策略可进行热舒适调节的时间范围,以及通过被动式气候调节策略能够增补的时间比。继而,以“开启”体系为切入点,以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为依托,在较为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及其开启要素进行类型归纳。并在建筑“开启”体系的基础之上提出二个“开启系统”(空间开启、界面开启)以及四个“开启层级”(体形开启、夹腔开启、界面开启、构造开启),建立“体系-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并从地区内高温、潮湿、多雨、静风天气较多的气候特点出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地分析了乡土民居各“开启”要素在热环境、风环境、光环境中的应变特征及量化指标,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在长期适应气候与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应变,及其调节微气候环境的被动式策略进行全面解读和定性提取、定量分析。随后,基于定性、定量的研究基础,文章提出“样本民居”的概念,以改进后的具体民居作为样本,结合物理环境实测数据,从四个开启层级入手,进行样本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深入剖析,以及热、风、光气候应变性能的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其中包含了热密度、风密度、光密度三类环境模型。最后,通过探讨与总结“开启”体系的气候引导策略,归纳夏热冬冷地区“风热环境”、“光热环境”二种环境调控模式,以及二者在应对夏、冬两种不同气候条件时所呈现的具体地域性环境调控策略。同时,冀望在对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适应机制的研究基础之上,提供一种面向环境调控的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范式,以及适宜技术的地域表达,从而能够指向基于在地气候环境调控的在地文化。(全文正文部分共计224,005字、图450张、表44张。)

翟浩然[7](2019)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及人类健康。大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PM2.5和PM10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尤其严重。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京津冀地区,PM2.5、PM10浓度时常出现严重超标情况。大气污染同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颗粒物的扩散、稀释和汇集,进而导致大气环境恶化,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对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特征,并探究其对颗粒物的影响,对于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浓度、提高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基于空气质量实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及空间统计等方法,围绕“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这一课题,从大气颗粒物时空特征、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植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本文进行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2015?2018年空气质量监测站逐小时实测数据,获取了研究区PM2.5、PM10浓度的空间分布,分别在年、季、月、日、时等多种时间尺度上分析了颗粒物浓度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15~2018年研究区PM2.5、PM10浓度年均值及PM2.5/PM10比值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结果证实了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污染防控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取得的成效,颗粒物污染情况有较大幅度的好转。各年份冬季颗粒物浓度显着高于夏季,春、秋季介于冬、夏季之间,PM2.5/PM10比值则在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夏、秋两季比值居中。PM2.5和PM10浓度均在一日中表现出双峰双谷规律,分别在夜间和上午达到峰值、清晨和下午出现谷值。空间上,颗粒物浓度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海河平原浓度显着高于燕山-太行山山脉和坝上高原。(2)基于卫星遥感数据分析了研究区2015~2018年的土地利用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借助景观生态学指数等工具探究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对颗粒物浓度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城市发展造成农用地和草地等自然类型转变为建设用地,以及植树造林活动造成农用地和草地向林地转变,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两大主要类型。各类型中,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建设用地的颗粒物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农用地位列其次;林地和草地等以植被覆盖为主的类型由于排放源少,且能够有效抑制扬尘和吸附颗粒物,浓度显着低于其他类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颗粒物浓度存在显着影响,通常斑块聚集度越低、破碎度越高、形状越复杂、景观丰度越高的区域颗粒物浓度越低;建设用地越集中则越容易使排放源聚集,增加颗粒物浓度;而当林地形成较好的连接时,能够对抑制颗粒物浓度上升发挥更大的作用。(3)本文在常用于颗粒物浓度拟合的传统正弦函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改进模型在拟合精度和效果上较传统模型有了较大提升,可用于颗粒物浓度等具有显着周期性波动特征的数据的拟合,并能够发现变化规律中的有效信息。京津冀地区整体PM2.5和PM10浓度月均值的拟合R2分别达到0.74、0.58,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颗粒物浓度较高,高低值差异较大,春、夏季浓度缓慢下降,秋、冬季则快速上升,人类活动是影响浓度波动的主要原因;林地和草地的颗粒物浓度最低,高低值的差异较小,浓度的上下波动相对均匀,峰值的出现时间略晚于其他类型,自然源对其浓度波动的影响较大;浓度较高的类型总体上表现为快速下降趋势,浓度较低的类型多为缓慢下降或保持平稳的趋势。(4)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探究了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大量植树造林和城市快速扩张分别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植被覆盖在一年中呈现稳定的周期性变化。植被覆盖的时间变化对颗粒物浓度有显着影响,二者表现出显着负相关性,指数函数或幂函数最能反映二者关系,研究区整体NDVI与PM2.5、PM10浓度月均值回归方程的R2分别达到0.580、0.601,相关性显着。植被覆盖度和PM2.5、PM10浓度年均值分别在3km和2.5km范围内相关性最强,且相关性最强的空间范围在夏季有所扩大、冬季有所减小,表明茂盛的植被对于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作用较强、范围较大。典型站点的比较结果表明植被覆盖既有效抑制了颗粒物浓度上升的幅度,又显着缩短了浓度上升的持续时间,使植被区的颗粒物浓度比非植被区更低,同时变化趋势也更加平缓。(5)鉴于植被在颗粒物浓度削减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使用科学模型量化植被的干沉降过程,分别在城市整体和建成区两种尺度上估算植被对PM2.5、PM10的削减效应。结果表明:2015?2018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每年削减PM10的总量分别为50.52万t、46.55万 t、47.72 万 t、39.65 万 t,削减 PM2.5 总量 1.94 万 t、1.92 万 t、1.64 万 t、1.27 万 t;城市绿地共削减 PM10 总量 8616t、8319t、8648t、7227t,削减 PM2.5 总量 360t、388t、277t、237t;各年份削减量的下降主要源自颗粒物浓度的显着降低。各城市中,承德市的整体颗粒物削减量最高,而北京市城市绿地的削减量则显着多于其他城市。全年80%以上的削减量集中在5-9月,更大的叶片面积是造成生长季削减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林地对颗粒物的削减效率显着高于草地,其中落叶阔叶林是各林分中的主力。植被对于PM10的削减效应显着强于PM2.5,但由于PM2.5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其削减效应具有更大的价值,因此植被对PM2.5的削减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增加绿地面积和密度,充分发挥绿地的自净功能,对颗粒物浓度的削减和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郑开雄[8](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银兴贵[9](2018)在《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民居建筑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劳动人民生活智慧的体现,民居传承着历史信息,反映了人类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我国广大的乡土民居是适应当地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的有机产物,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人们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结果。不管是何种民居建筑形式,它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经历了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但是却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民居建筑作为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建筑形制,其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适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运用地方材料以及注重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属于民族生态与审美的范畴,主要研究黔西北各民族在其民居建筑上的表征,其间探讨并提出生境、民居与人的生命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试图建构立体式的民居环境模式,并使之对于当今的民居建设具有些许启示和借鉴,让栖居于新时代生态民居的人们真正的感受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归属感。首先,论文开篇是对选题的缘由和研究可行性的动因分析,阐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凸显目前对于此论题的研究需求与特色,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论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最后确定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对前人理论研究的综述与总结,以及对在研究学科方向上的学术背景的探讨,从而引出笔者的研究创新点和研究重点,并介定相关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同时,内容尽量以精简的文字概括本论文的地理、文化、历史、民族背景,以此来对后续的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进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研究框架。在以黔西北地区山地农村民居为对象的研究过程中,对该区域山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民居建造因素进行解析,从而勾勒出了研究对象所在区域地理分区范围并界定了对民居建造使用不利的环境影响因素的特征。其次,论文对“宅”的形成和发展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述,不求面面俱到,主要侧重于从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入手。一是从中国传统原始“宅”的起源、发展的路线和类型来明晰对于“宅”本身的概念,再对本论文所探讨的主体对象“宅”的存在意义有一个本质性的认识。围绕乡土民居建筑的生态化、地域化、适宜性三大主题,通过对黔西北地区乡土民居建筑的地域适应性建筑空间布局、适应地域气候的建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三个主要要素的分析,提出了黔西北地区乡土民居演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并试图确立适合黔西乡土民居建筑的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二是以聚落空间意向为角度,从自然、生产劳动、风水、宗法与聚落空间形态的关系出发对民居聚落的生态、文化两方面的空间表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更好地把握处于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下的民居聚落之间的种种差别,着重凸显黔西北民居聚落的独特性。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形态,民居建筑承担了“住”的特质,民居建筑直观的形象、构件特征、建筑技术以及围绕建筑所产生和进行的活动,都彰显了可以物化的文化思维与精神力量;三是以“空间”与“记忆”作为认识村落历史的两个变量。正因为民居建筑的客观的表意性十分的突出,各种类型的民居建筑不仅提供了建筑本质上的“容器”功能,更成为记录历史上人类各个民族文明的有力证据。通过描述黔西北各民族生活状况的变化,居住环境的新旧对比,民居建筑与文化区域的关系,对其民族文化的理解在其民族建筑的有形实体中会得到进一步直观的体验,进而展示了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变迁。最后,论文对黔西北生态民居适应性进行文化上的分析与解释。立足于从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层面上研究农村民居建筑生态化的发展问题,探讨符合黔西北地区山地环境的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确定了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对丰富和完善黔西北地区农村民居研究理论和实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对整篇论文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写清本论文得出的结论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反思论文的不足之处,对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掌控以及对将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孙松林[10](2018)在《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位于四川西北部,连接着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是汉藏之间的过渡地带,也是川藏间重要的交通廊道与枢纽。其高山深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气候植被特征、多民族杂居的文化现象赋予了其独特而神奇的聚落景观,而偏僻、蔽塞的地理、交通环境又使得这些民族瑰宝得以保存,让人得见其神奇雄浑、苍凉悲壮的景观魅力。为了理清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和同一民族中的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以及这些迥异的聚落景观特征内在的形成机制与建造逻辑,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数据统计、GIS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先对岷江上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概述(第二章);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岷江上游的总体聚落景观分布格局、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及11个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五章);接着对同沟谷的藏羌聚落景观及同民族内不同沟谷的聚落景观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区分,并作了总结与评价(第六章);在此基础上,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七章);最后总结归纳了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第八章)。研究结论如下:1.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2.藏族与羌族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3.同一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4.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5.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6.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7.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本研究首次对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了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并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与解答,还对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和演替逻辑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初步绘制了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研究成果有助于拯救与保护岷江上游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助力民族地区的团结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并对西部大开发中的风貌建设、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地域性景观营造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农村冷湿住宅的健康效应及成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冷湿住宅的健康效应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方法
        1.2.2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子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插值方法及结果精度评估
        2.3.2 局地气候分区体系
        2.3.3 WRF模式简介
        2.3.4 WRF模拟方案及城市冠层参数设置
第三章 苏州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基于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研究
        3.1.1 热岛强度时间变化特征
        3.1.2 热岛强度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LCZ的不同地块热岛强度特征分析
    3.2 基于WRF模式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研究
        3.2.1 模拟结果验证
        3.2.2 近地表温度和风速的时空分布特征
        3.2.3 不同城市LCZ类型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
    4.1 与MODIS下垫面模拟结果的比较
    4.2 与2009年LCZ下垫面模拟结果的比较
        4.2.1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2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温度的影响
        4.2.3 城市化发展对苏州市地表热通量的影响
        4.2.4 城市化发展对不同LCZ类型热环境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群形成对苏州市热环境的影响
    5.1 模拟结果验证
    5.2 上游城市对苏州市温度的影响
    5.3 上游城市对苏州市湿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缓解措施的降温和节能效果
    6.1 保温屋顶和墙体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2 高反照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3 提升空调能效比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4 提高室内设定温度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
    6.5 四种缓解措施降温和节能效果的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及其情景模拟研究 ——以长沙市梅溪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相关概念
        1.2.1 城市气候
        1.2.2 城市表面层能量平衡
        1.2.3 城市热岛
        1.2.4 湖泊热缓释效应
        1.2.5 高密度建成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体热交换机理
        1.3.2 水体降温机制影响因素
        1.3.3 水体气候效应研究技术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长沙市自然地理及气候
        2.1.2 长沙市湖泊湿地资源概况
        2.1.3 长沙市梅溪湖概况
    2.2 平行定点实测法
        2.2.1 样线测点布置
        2.2.2 测量仪器与方法
        2.2.3 实测时间与内容
    2.3 CFD情景模拟法
        2.3.1 CFD软件的构成
        2.3.2 常用商用CFD软件
        2.3.3 CFD计算工作流程
3 湖泊热缓释效应规律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3.1 湖泊热缓释效应规律特征
        3.1.1 不同相对城市主导风位置温度分析
        3.1.2 不同临湖距离温度分析
        3.1.3 湖泊热缓释强度分析
    3.2 湖泊热缓释效应影响因子研究
        3.2.1 周边环境因子统计
        3.2.2 湖泊周边建筑环境
        3.2.3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湖泊热缓释效应情景模拟及优化策略研究
    4.1 实际算例的CFD模拟
        4.1.1 CFD模拟求解过程
        4.1.2 模拟方法可行性验证
        4.1.3 实际算例模拟结果分析
    4.2 改变湖泊因子的情景模拟
        4.2.1 改变湖泊水体面积
    4.3 改变建筑因子的情景模拟
        4.3.1 改变建筑后退湖岸距离
        4.3.2 改变环湖建筑围合程度
        4.3.3 改变临湖建筑高度
    4.4 改变气象因子的情景模拟
        4.4.1 改变来流风速
        4.4.2 改变来流风向
    4.5 湖泊热缓释优化策略及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城市建筑三维格局与城市通风的关联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概念辨析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意义、内容与目标
    1.5 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2 城市风环境的评估方法
    2.1 城市风环境的指标评估法
    2.2 城市风环境评估指标
    2.3 城市风环境评估指标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建筑三维格局指标及其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
    3.1 城市建筑三维格局指标
    3.2 基于CFD的数值模拟方法
    3.3 城市建筑三维格局指标与城市通风的关联
    3.4 城市建筑三维格局指标的实践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风环境评估的设计策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4.1 徐州市概况及地域特征
    4.2 实验方案与目标
    4.3 实验结果
    4.4 数据分析与风环境评估
    4.5 结论与深化
    4.6 基于城市通风的设计策略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城市通风理念的设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5.1 设计选址与设计目标
    5.2 设计理念与场地分区
    5.3 建筑节点与形态设计说明
    5.4 总图、立面与场地设计
    5.5 总体风环境评估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研究进展
        1.2.2 成都平原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1.2.3 林盘的特征与功能研究进展
        1.2.4 林盘与地质背景关系研究进展
        1.2.5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川西林盘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质背景因子提取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地质背景因子参数计算
    2.2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与岩性
        2.2.3 第四系堆积层
    2.3 区域地理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土壤类型
        2.3.3 植被分布
        2.3.4 气候条件
        2.3.5 河流水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
    3.1 地质背景系统与分区关系
        3.1.1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理论
        3.1.2 林盘地质背景系统概念模型
        3.1.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分区必要性
    3.2 分区指标与方法
        3.2.1 分区原则
        3.2.2 分区指标与信息提取
        3.2.3 分区方法
    3.3 分区结果与分析
        3.3.1 林盘分区结果
        3.3.2 不同林盘类型区地质背景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林盘特征与地质环境关系
    4.1 林盘特征信息提取方法
        4.1.1 林盘空间分布信息
        4.1.2 林盘组成与结构信息
    4.2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及其差异
        4.2.1 林盘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4.2.2 林盘组成与结构特征
        4.2.3 不同类型区林盘特征差异分析
    4.3 林盘特征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4.3.1 林盘景观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3.2 林盘组成结构特征与地质背景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环境关系
    5.1 林盘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1.1 生态功能类型选择
        5.1.2 生态功能评估方法
    5.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及其差异
        5.2.1 林盘生态功能与分布特征
        5.2.2 不同类型区林盘生态功能差异分析
    5.3 林盘生态功能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林盘质量与地质背景因子关系分析
    6.1 林盘质量评价与分析
        6.1.1 林盘质量评价模型
        6.1.2 不同类型区林盘质量分析
    6.2 地质背景因子对林盘质量的制约作用
        6.2.1 地理探测器模型
        6.2.2 探测因子选择
        6.2.3 基于地理探测的因子分析
    6.3 基于地质背景的林盘保护与利用模式
        6.3.1 单因子影响下林盘保护策略
        6.3.2 因子交互作用下林盘保护策略
        6.3.3 林盘保护重要区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1.1.2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1.3 大连城市热环境
        1.1.4 本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发展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通风廊道相关理论综述
    2.1 城市气候图与局部气候分区
        2.1.1 城市气候图
        2.1.2 局部气候分区
    2.2 通风廊道的空间系统与分类
        2.2.1 空间系统
        2.2.2 实现形式
        2.2.3 规划管控
    2.3 通风廊道发掘方法
        2.3.1 数值模拟
        2.3.2 遥感与地表温度反演
        2.3.3 实测与风洞试验
        2.3.4 基于GIS的建筑形态参数应用
    2.4 FAI与城市风环境的关联性
        2.4.1 FAI模型发展
        2.4.2 FAI对城市通风的影响
        2.4.3 LCP的原理与应用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FAI与LCP的通风廊道发掘研究
    3.1 大连风环境与地理特征研究
        3.1.1 城市基础数据来源
        3.1.2 城市背景风场特征
        3.1.3 城市地理地形特征
        3.1.4 星海湾区域基本特征
    3.2 山体FAI新模型
        3.2.1 山体FAI新模型与计算
        3.2.2 山体FAI的折减系数
        3.2.3 FAI地图叠加
        3.2.4 山体FAI新模型的改进效果
    3.3 基于LCP的风廊计算
        3.3.1 计算网格
        3.3.2 LCP计算
    3.4 星海湾地区风廊发掘
        3.4.1 主导风风廊发掘
        3.4.2 山体影响下的风廊发掘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CFD模拟和实测的通风廊道验证
    4.1 CFD湍流模型验证
        4.1.1 湍流模型
        4.1.2 新0方程模型验证
    4.2 CFD数值模拟验证
        4.2.1 CFD前处理设置
        4.2.2 CFD模拟结果
    4.3 风速实测验证
        4.3.1 测试方法
        4.3.2 测试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星海湾通风廊道设计策略
    5.1 通风廊道特征及设置原则
        5.1.1 基本特征
        5.1.2 设置原则
        5.1.3 风廊分级
    5.2 通风廊道布局及设计策略
        5.2.1 补偿空间与作用空间布局
        5.2.2 风廊总体布局与分级设置
    5.3 街区控制及建筑设计策略
        5.3.1 街区控制指引
        5.3.2 建筑设计策略
    5.4 针对热岛的景观设计策略
        5.4.1 热岛缓解方法
        5.4.2 空气温度实测
        5.4.3 温度场与风廊叠加分析
        5.4.4 热岛缓解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连站年均温度和风速统计(1951-2017)
附录B 大工站年均风频和风速统计(2014-201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概念
        1.1.1 缘起
        1.1.2 “开启/opening”的概念讨论
        1.1.2.1 词义辨析
        1.1.2.2 语义场的建立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田野调查(基础资料及样本的采集)
        1.4.2 类型分析到多维度比较分析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4.4 气候分析方法与计算工具的应用
    1.5 相关研究的综述
        1.5.1 有关生物气候地方主义与生物气候设计方法的研究
        1.5.2 有关环境调控的研究
        1.5.3 有关热力学建筑的研究
        1.5.4 有关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1.6 研究框架
2 人类居所与气候控制
    2.1 气候认知与地理风土论
        2.1.1 气候认知
        2.1.2 地理环境决定论
        2.1.3 风土论
    2.2 能量、气候、建筑
        2.2.1 历史维度
        2.2.2 现代危机
    2.3 基于热力学法则的气候环境系统
        2.3.1 气候环境系统
        2.3.1.1 气候协同与能量转换的热力学基础
        2.3.1.2 能量系统、建筑(开启)系统、人体反应系统
        2.3.2 气候设计的方法
    2.4 乡土语境下的气候控制
        2.4.1 形式的自然法则
        2.4.2 人类建造活动与气候关系的历史演进
        2.4.2.1 “开启”作为寻求自然的庇护
        2.4.2.2 “围合”作为抵御气候的抗争
        2.4.2.3 “围合”与“开启”作为住所的基本要素
        2.4.3 乡土建筑的气候控制
        2.4.3.1 被动式降温
        2.4.3.2 被动式采暖
    2.5 生物气候学的应用
        2.5.1 热舒适的量化
        2.5.1.1 生物感觉表征:二种热舒适评价模型
        2.5.1.2 经验模型的研究基础
        2.5.1.3 机理模型的研究基础
        2.5.2 人体舒适区域的评定
        2.5.2.1 人体舒适区域
        2.5.2.2 舒适区域的可移动性
        2.5.3 生物气候学方法模型
        2.5.3.1 生物气候图法
        2.5.3.2 其它方法
        2.5.3.3 本文采用的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与生物气候需求
    3.1 太湖流域区域性气候评价
        3.1.1 温度分析
        3.1.2 太阳辐射、日照分析
        3.1.3 风向、风量分析
        3.1.4 雨水分析
        3.1.5 湿度、蒸发量分析
    3.2 太湖流域区域性生物气候需求
        3.2.1 确定太湖流域生物气候舒适区
        3.2.1.1 夏季舒适区
        3.2.1.2 冬季舒适区
        3.2.2 基于生物气候图的太湖流域被动式气候控制区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类型阐释与气候应变特征的定性提取
    4.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概况
        4.1.1 太湖流域地理、气候特征
        4.1.2 太湖流域的住居文化
        4.1.2.1 文化构成
        4.1.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的基本形制
    4.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建筑“开启”体系的类型归纳
        4.2.1 基本分类
        4.2.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空间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2.1 “体形开启”层级
        4.2.2.2 “夹腔开启”层级
        4.2.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界面开启”系统类型归纳
        4.2.3.1 “界面开启”层级
        4.2.3.2 “构造开启”层级
    4.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的气候应变特征
        4.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二个开启系统气候应变特性因子类型归纳
        4.3.2 热应变特征
        4.3.2.1 界面开启的温度调节模式
        4.3.2.2 空间开启的温度阻尼模式
        4.3.2.3 过热季的遮阳模式
        4.3.3 风应变特征
        4.3.3.1 顺导模式
        4.3.3.2 诱导模式(纵、横腔体)
        4.3.3.3 局部导风模式
        4.3.4 光应变特征
        4.3.4.1 直接光照模式
        4.3.4.2 间接光照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性能的定量研究
    5.1 气候要素的差异性分布
    5.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 共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1.1 “Sol-Air”理论与最佳热方位原则
        5.2.1.2 “开启系数”与热交换性能分析
        5.2.2 历时性条件下“开启”体系热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2.2.1 界面开启系数与夏、冬季热稳定性
        5.2.2.2 夏季遮阳性能
        5.2.2.3 冬季采暖性能
    5.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1.1 “开启”要素与最佳风方位角
        5.3.1.2 “开启”系数与透风、导风性能
        5.3.1.3 开阖方式与导风性能
        5.3.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3.2.1 纵、横腔体日间导风性能
        5.3.2.2 纵、横腔体夜间导风性能分析
    5.4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 共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1.1 “空间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1.2 “界面开启”系统采光性能
        5.4.2 历时性条件下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应变性能量化研究
        5.4.2.1 夏季采光性能
        5.4.2.2 冬季采光性能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开启”体系气候应变机制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1 研究样本及路径
        6.1.1 苏州陆巷村遂高堂概况
        6.1.1.1 村落区位
        6.1.1.2 地区样本民居的提取
        6.1.1.3 地区样本民居的改进
        6.1.2 环境实测
        6.1.2.1 测试参数及仪器
        6.1.2.2 空气温度
        6.1.2.3 相对湿度
        6.1.2.4 风速
        6.1.3 研究路径
        6.1.3.1 热力学系统与模型
        6.1.3.2 建立样本民居气候模型“系统-层级”的研究路径
    6.2 太湖流域样本民居四个“开启层级”的气候应变机制
        6.2.1 样本民居“体形开启”层级的阻尼机制
        6.2.1.1 “体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1.2 “体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1.3 “体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2 样本民居“夹腔开启”层级的梯度机制
        6.2.2.1 “夹腔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2.2 “夹腔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2.3 “夹腔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3 样本民居“界面开启”层级的引导机制
        6.2.3.1 “界面开启”层级热应变机制
        6.2.3.2 “界面开启”层级风应变机制
        6.2.3.3 “界面开启”层级光应变机制
        6.2.4 样本民居“构造开启”层级的自适机制
        6.2.4.1 “构造开启”层级的热应变机制
        6.2.4.2 “构造开启”层级的风应变机制
        6.2.4.3 “构造开启”层级的光应变机制
    6.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气候环境模型
        6.3.1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力学原型
        6.3.2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热密度、风密度环境模型
        6.3.2.1 空间维度
        6.3.2.2 时间维度
        6.3.3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光密度环境模型
        6.3.3.1 空间维度
        6.3.3.2 时间维度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调控模式与策略研究
    7.1 太湖流域气候条件与“开启”体系环境调控机制
        7.1.1 吻合分析
        7.1.2 权重原则
        7.1.3 应对机制
    7.2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风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2.1 夏季风热协同体:“防热/散热”模式
        7.2.1.1 抑制得热:防热
        7.2.1.2 促进通风:散热
        7.2.2 冬季风热矛盾体:“采暖/保温”模式
        7.2.2.1 促进得热:采暖
        7.2.2.2 抑制通风:保温
    7.3 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开启”体系“光热”环境调控模式与策略
        7.3.1 夏季光热矛盾体:“遮阳/采光”模式
        7.3.1.1 抑制得热:遮阳
        7.3.1.2 促进光照:采光
        7.3.2 冬季光热协同体:“集热/纳阳”模式
        7.3.2.1 促进得热:集热
        7.3.2.2 抑制遮光:纳阳
    7.4 本章小结
8 面向环境调控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在地文化的生成
    8.1 在地文化:自然环境、人类环境、技术环境的协同演进
        8.1.1 自然环境的地方谱系
        8.1.2 人类环境与技术环境的联结
        8.1.3 三者协同演进下的在地文化
    8.2 地理气候对地方人文的影响
    8.3 使用主体的环境自适
        8.3.1 “环境-行为”的调节
        8.3.1.1 人体行为的迁徙模式
        8.3.1.2 时空分离的居住模式
        8.3.1.3 多重热障空间的设置(冬季)
        8.3.2 “环境-身体”的习服
        8.3.3 “环境-心理”的自适
    8.4 在地环境调控体系下的地域美学、适宜技术、文化特性
        8.4.1 基于在地环境的地域美学
        8.4.2 基于地域表达的适宜技术
        8.4.3 基于在地环境调控体系的文化特性
        8.4.3.1 光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4.3.2 风热环境调控下的地域文化
    8.5 本章小结
9 结语
    9.1 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
    9.2 论文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本章小结
3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
    3.1 数据与方法
    3.2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特征
    3.3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土地利用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4.1 数据与方法
    4.2 土地利用的时空特征
    4.3 土地利用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4.4 景观格局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植被覆盖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5.1 数据与方法
    5.2 植被覆盖的时空特征
    5.3 植被覆盖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植被覆盖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
    6.1 数据与方法
    6.2 环境条件分析
    6.3 实验结果和分析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1 国外民居研究概述
        1.2 国内民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2 论文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2.1 研究目标及意义
        2.2 研究方法
        2.3 准备采取的技术路线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5 创新之处
    3 美的问题:生命的人类学预设
        3.1 大众狂欢:真问题与假命题之论
        3.2 当代境遇:美问题的人类学转向
        3.3 生命出场:人类生命的三个维度
    4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生命视域下的黔西北山地民居的产生背景与特点
    1 生命的物质生态维度:自然环境状况
        1.1 自然地理要素
        1.2 严寒恶劣的气候条件
        1.3 生态环境的脆弱敏感
        1.4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聚落选址类型
    2 生命的精神生态维度:人文环境状况
        2.1 多民族和谐共生的人文背景
        2.2 农耕为主的生计方式
        2.3 混杂融合的民族文化
        2.4 依托自然环境的黔西北民居聚落组合形态
    3 生命的社会生态维度:社会发展状况
        3.1 历史述源和行政区划的大致情况
        3.2 双重属性的宗教信仰
        3.3 为变所适的辩证思维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生物生命满足的物质承载
    1 民居:基本需求的物化
        1.1 人居环境:人类生态的变迁
        1.2 黔西北当代的生态民居
        1.3 常规新民居建筑营造类型与手法
    2 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地域性分析
        2.1 民居建筑的地域性因素
        2.2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生态意识分析
    3 家园意识:民居建筑的基本功能
        3.1 遮风避雨,生命免受不必要的危害
        3.2 构筑屏障,生命免受他人的伤害
        3.3 私密空间,为生命蒙上撩人的面纱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精神生命实现的诗意栖居
    1 民居聚落生态意向
        1.1 民居建筑选址的自然生态意向
        1.2 黔西北民居建筑的选址原则与选址方式
        1.3 民居建筑的生态设计理念
    2 生态思想在民居建筑中的自觉运用
        2.1 民居建筑的影响因素与装饰作用
        2.2 民居建筑从实用过渡到工艺
        2.3 黔西北民居聚落装饰的空间形态布局
    3 场所意识:民居建筑的空间意向
        3.1 公共场域的构成要素
        3.2 民居建筑中场所精神的塑造
        3.3 浪漫的还乡和诗意地栖居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黔西北民居建筑中人的社会生命记忆的实现路径
    1 人居环境:人类生态的社会变迁
        1.1 民居建筑文化的社会生境的改变
        1.2 演进的社会生境对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
        1.3 社会生态中人类的审美智慧
    2 信仰实践:民居建筑的社会标示
        2.1 人的信仰实践根源
        2.2 信仰实践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3 信仰文化与民居建筑的生态关联
    3 血缘、地缘与身份——三维一体的记忆“轴心”
        3.1 家族记忆
        3.2 族群认同
        3.3 社会地位
    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命与生态的逻辑环链: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黔西北民居建筑的保护
        1.1 黔西北传统聚落和民居的遗存类型
        1.2 变革中的民居建筑的更新和重生
    2 黔西北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2.1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因
        2.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源起
        2.3 空间整合与生态调适
    3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研究的人类学启示
        3.1 黔西北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生态要素与原则
        3.2 生态、生命与民居的互动关系
    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
        1.2.1. 研究区域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聚落
        1.3.2 传统聚落
        1.3.3. 村庄、村寨与村落
        1.3.4. 聚落景观
        1.3.5. 景观特征
    1.4. 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在乡土聚落景观方面的研究进展
        1.4.2. 岷江上游大地景观与宏观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3. 岷江上游藏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4. 岷江上游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进展
        1.4.5. 其他与藏族、羌族聚落景观相关的研究进展
        1.4.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数据
        1.5.4. 研究框架
2. 岷江上游地区聚落生长的背景环境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土壤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动物植被
        2.1.6. 自然灾害
    2.2. 历史人文环境
        2.2.1. 民族迁徙与历史演替
        2.2.2. 民族组成与区域分布
        2.2.3. 语言文字
        2.2.4. 风俗习惯
        2.2.5. 宗教信仰
    2.3. 社会经济环境
        2.3.1. 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
        2.3.2. 经济组成及产业支撑
        2.3.3. 经济沟通与对外交往
    2.4. 小结——特殊、复杂、落后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3. 宏观视野下的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特征
    3.1. 西南边陲的过渡地带
        3.1.1. 大地阶梯的过渡地带
        3.1.2. 胡焕庸线上的分界带
        3.1.3. 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的走廊
    3.2. 岷江上游的大地景观风貌
        3.2.1. 高山深谷的地理风貌
        3.2.2. 线性的对外通道
        3.2.3. 垂直划分与水平分异的景观格局
        3.2.4. 资源分布的垂直带谱现象
    3.3. 岷江上游的聚落分布特征
        3.3.1. 沿水系道路呈线性分布
        3.3.2. 沿深谷两侧的垂直分布
        3.3.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3.3.4. 与坡度坡向相关的分布特征
        3.3.5. 与生产资料密切耦合
    3.4. 小结——沿水系、道路、海拔分异的区域景观
4. 中观视域下的各沟谷聚落景观特征
    4.1. 杂谷脑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1.1. 杂谷脑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1.2. 孟屯河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 黑水河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2.1. 黑水河中段的聚落景观特征
        4.2.2. 赤不苏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 岷江干流各沟谷的聚落景观特征
        4.3.1. 黑虎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3.2. 小姓沟的聚落景观特征
    4.4. 小结——按区域分异的自然景观特征与藏羌族群势力分化
5. 微观视角下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 杂谷脑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1.1. 样本01:屯堡聚落——甘堡藏寨
        5.1.2. 样本02:半山哨卡——木卡羌寨
    5.2. 孟屯河谷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2.1. 样本03:河谷藏寨——日波寨
        5.2.2. 样本04:半山羌寨——水塘村
    5.3. 赤不苏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3.1. 样本05:以水源为中心——大寨子
        5.3.2. 样本06:河谷防御型堡寨——大瓜子
    5.4. 黑水河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4.1. 样本07:藏羌交汇处——色尔古
        5.4.2. 样本08:高山上的藏寨——大别窝
    5.5. 黑虎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5.1. 样本09:高碉林立的羌寨——鹰嘴河寨
    5.6. 小姓沟的典型样本聚落景观特征
        5.6.1. 样本10:林区中的藏寨——姑纳村
        5.6.2. 样本11:林区中的羌寨——大尔边
    5.7. 小结——按民族和区域双向划分的聚落景观
6.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评价
    6.1. 同沟谷内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1. 杂谷脑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2. 黑水河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1.3. 岷江干流流域藏羌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 同民族内不同沟谷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1. 不同沟谷中藏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2.2. 不同沟谷中羌族聚落景观的对比与区分
    6.3. 藏羌民族间聚落景观的总体对比与评价
        6.3.1.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相似性
        6.3.2. 藏羌聚落景观之间的异质性
        6.3.3. 藏羌聚落景观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6.4. 小结——藏羌聚落景观的总体差异性与地区同质化
7.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内在形成机制
    7.1. 因“地”制宜——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1.1. 地形地貌与聚落景观的关系
        7.1.2. 气候水文与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
        7.1.3. 地域环境决定聚落景观的构筑材料与建造方式
        7.1.4. 自然灾害引起聚落景观突变
    7.2. 生存之“道”——资源竞争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2.1. 资源承载决定聚落的选址与规模
        7.2.2. 资源竞争与合作构成聚落的势力范围与典型模式
        7.2.3. 资源争夺与合作影响下的聚落联盟与区域交通体系
        7.2.4. 资源影响下的自然生态观与聚落景观生态格局
    7.3. 安全保卫——族群战争与防御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3.1. 族群认同、区分与敌对关系
        7.3.2. 族群势力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景观意象
        7.3.3. 战争、掠夺与聚落的防御性景观
        7.3.4. 心理安全与实用性、舒适性之间的权衡
    7.4. 神明庇佑——宗教与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4.1.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
        7.4.2. 宗教文化与聚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关系
        7.4.3. 宗教文化影响聚落景观的形态、色彩和符号
        7.4.4.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 交流融合——社会交往与民族融合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1. 道路沟通与经济交往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5.2. 文化交流对聚落景观的影响
        7.5.3. 民族融合形成聚落景观的渐变与过渡
    7.6. 改革变迁——社会经济与行政干预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1. 资源、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改变引起聚落景观演变
        7.6.2. 产业变化与经济发展导致聚落景观的跳跃式革新
        7.6.3. 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下的聚落景观
        7.6.4. 政府行政干预导致聚落景观的变化
    7.7. 小结——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共同决定聚落景观的表达
8.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与演替逻辑
    8.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8.1.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分类
        8.1.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本模式
    8.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与演替逻辑
        8.2.1.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建造逻辑
        8.2.2.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演替逻辑
    8.3. 岷江上游聚落景观的基因图谱
        8.3.1. 景观基因组(基因胞)
        8.3.2. 景观联接通道(基因链)
        8.3.3. 景观文化与能量(基因信息)
        8.3.4. 景观整体形态(基因形)
        8.3.5. 景观基因图谱
    8.4. 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藏羌聚落景观总体上具有沿岷江水系线性发展、沿海拔垂直分异的特征
        9.1.2. 藏羌聚落在海拔、地貌、坡度坡向、资源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分布差异
        9.1.3. 同—民族的聚落景观在岷江上游有多种表达方式
        9.1.4. 同区域内的藏羌聚落景观存在同质化现象
        9.1.5. 资源匮乏导致不同族群间激烈的生存竞争与势力分化
        9.1.6. 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历史人文为辅助变量而综合形成的
        9.1.7. 资源、产业、生产力、道路交通、文化交流、行政干预、自然灾害共同驱动聚落景观的演变
    9.2. 主要创新点
        9.2.1. 首次将岷江上游的藏族与羌族聚落景观特征作全面的比较研究
        9.2.2. 首次对岷江上游藏羌聚落景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9.2.3. 首次对藏羌族聚落景观的特征给出科学的解释并解构其形成逻辑
        9.2.4. 利用GIS、统计学等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的聚落景观进行了定量研究
    9.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农村冷湿住宅的健康效应及成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局地气候分区方法的苏州市城市热环境研究[D]. 季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高密度建成区湖泊热缓释效应及其情景模拟研究 ——以长沙市梅溪湖为例[D]. 梁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城市建筑三维格局与城市通风的关联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王冠.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地质背景的川西林盘类型区划分及其特征和功能研究[D]. 刘勤.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5]基于迎风面积的滨海山地城市风廊发掘及设计策略[D]. 张弘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基于“开启”体系的太湖流域乡土民居气候适应机制与环境调控性能研究[D]. 闵天怡. 东南大学, 2020
  • [7]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以京津冀地区为例[D]. 翟浩然.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6)
  • [8]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9]生境、生命与民居 ——黔西北民居审美文化生态适应性研究[D]. 银兴贵. 贵州大学, 2018(05)
  • [10]岷江上游地区藏羌聚落景观特征的比较研究[D]. 孙松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农村寒湿住房健康影响及成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