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利用外资方式与投资方向的再思考

苏州利用外资方式与投资方向的再思考

一、苏州市利用外资方式和投向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杜磊[1](2019)在《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新城(区)是为了满足城市与产业发展的需要,经由政府规划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两江新区、南沙新区、西咸新区、贵安新区、雄安新区等一批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是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我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与构建城市治理体系的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等产业新区,这些新城(区)具有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机制灵活、设施配套齐全等众多优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旧有的新区开发模式往往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城(区)运营若干年后会暴露出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职住分离、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型城镇化对新城(区)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如何满足这一要求,完成好新城(区)的开发工作,成为了城市管理者需要应对的难题。有鉴于此,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借助系统演化理论,物理—事理—人理等系统相关理论对产业新城的发展规律、系统目标、系统结构以及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为产业新城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并利用系统动力学、Petri网、多Agent等建模方法建立了与该理论模型相对应的组合仿真模型。既为构建同类区域开发模型提供了参考,也为分析各类产业新城项目提供了定量分析工具与实验平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的外部规律研究。主要利用历史分析与案例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新城系统演化的历史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土地利用模式等维度,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产业新城的开发特征,总结我国产业新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的系统分析,构建产业新城开发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首先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开发需要实现的系统目标。随后对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产业新城系统的演化规律。应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分别对产业新城的物质系统、过程系统、组织系统进行分析,厘清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结构;最后建立了三个成员系统的逻辑关系,构建了新城开发的理论模型,同时搭建了组合仿真系统的框架体系。第三部分为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的构建。首先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了产业新城“物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宏观运行。随后应用工作流分析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的开发过程。接着应用M-Agent技术构建了产业新城“人理”仿真模型,用以模拟产业新城利益主体的组织行为。最后应用组合仿真理论,将所构建的“物理”、“事理”、“人理”模型进行组合,形成组合仿真模型,并对四种不同情景的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模拟与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首先要符合其系统运行的外部规律,即产业新城的产生与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外部经济社会条件对产业新城的发展有限制作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配合是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而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其次产业新城的开发要符合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即科学的利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产业新城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开发应以发展目标为引导,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决策,合理的计划与实施,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业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应用多种建模方法,构建了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模型,并对产业新城开发过程进行了情景模拟,该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结果,从而印证了产业新城开发应遵从的内外部规律。

肖萍[2](2017)在《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的深入,我国城市空间发展处于强烈的重构过程之中,因此城市空间演变与重构的内在机制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同时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与城乡空间发展密切相关,围绕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讨论也引起空前的关注。行政区划调整实质上意味着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权力变化的过程,从而引发权力作用对象的物质空间不断重构与发展。撤县(市)设区调整的实质可以说是政区行政范围和政府权力的组合调整,城市行政范围的调整通过边界的变动实现,而县(市)级政府与市一级政府之间权力的博弈最终也会体现在边界的调整中。这种调整对城市空间对演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人们在研究撤县设区时却往往忽略了边界划分的不同模式选择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撤县设区的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展开研究。文章将撤县设区归纳总结为三种划界模式:整建制拼合式、整建制包围式、拆分包围式;并演绎推理了不同划界模式下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整建制拼合式下城市的空间形态被彻底颠覆,撤并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多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变,但撤并县(市)与原市辖区边界空间难以融合,基础设施难以互融互通,导致边界空间被低效浪费,虚假城市化现象凸显;整建制包围式推动中心城区规模快速扩张,但整体空间调整依然受限,中心城区功能升级乏力,边界空间低效浪费,边界效应强化,空间景观品质不佳;拆分包围式助推城市空间由“单中心”向“带型、多组团、网状式”的大都市区空间形态演化,中心城区空间与功能实现优化组合,外围空间品质提升明显,但也容易形成摊大饼式的空间问题。

朱新荣[3](2017)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新趋势。中韩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由“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入;两国经济合作更是令世人瞩目,双方贸易额增长40倍,往返中韩两国的航班和轮船每天超过100班次,两国公费派遣留学生年约6万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中国的对外贸易,完成双边贸易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日之间用了30年,中韩之间只用了13年。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合作典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中韩两国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中韩自贸区谈判,旨在为两国货物贸易提供制度保障,拓展电子商务、节能环保、金融服务等新兴战略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规范稳定可预期的框架。建立中韩自贸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将有力促进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的一体化。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中韩自贸协定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标志着中韩自贸区建设正式完成制度设计,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地引入了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5年12月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与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交换外交照会,中韩双方共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税。中韩自贸协定(FTA)终于落地生根。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将会极大刺激双边贸易,专家预计五年内双方的贸易规模就会突破4000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美元。中韩自贸协定是迄今为止中国对外签署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协定,同时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领域最多的自贸协定。今天的中韩关系已经不是20年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扩大对外开放而吸引“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国家”韩国的资本和技术输出那种简单的互利互惠关系,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得到巨大的提升,两国经济互补空间不断缩小,经济竞争态势越发明显,因此,两国围绕历史、领土争端、捕鱼权、对待“脱北者”的态度以及跨境犯罪问题,加上美、俄、日、朝等国的牵制,近年来龃龉不断,从而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趋于复杂化。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贸易往来和投资不仅在山东威海十分顺利,在江苏苏州也取得了成功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不断推进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为此,应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动整个亚太地区的一体化。“经济上依赖中国,安全上依靠美国”,是韩国长期以来的国家战略,也是韩国朝野达成的共识。从李明博政府到朴槿惠政府,都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与中美两国同时交好,使韩国左右逢源,符合韩国的最大利益,也是中韩经济合作的最大动因。然而,2016年1月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在此前后还试射了一系列导弹,且放言,导弹试射的目标包括韩国领海和主要机场,韩国再次感受到了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朝鲜的不断挑衅终于耗尽了韩国的耐心,2016年6月,韩国宣布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部署威胁到中国安全和战略利益的“萨德”反导系统,引起中国的强烈抗议和抵制,中韩关系急转直下。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破坏了中韩经济合作的基础,中韩经济合作面临严峻考验。

葛晓雯[4](2016)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转变研究 ——以苏州市X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至今,我国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已经发展了近40年。这四十年中,招商引资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就业,同时还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政府“主导”特色。地方政府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区,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举办各类招商推介活动等措施,高频率的直接参与招商引资活动。这种政府在经济领域大展拳脚的“主导型”特色,可以说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然演变而来,而是由政府从计划经济自上而下构建转轨而来。政府作为构建者,自然需要较多的参与经济活动,担负培育和发展市场的职责。我国招商引资工作也是如此。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招商引资也是由中央政府和中央领导人倡导提出,并由地方政府实施贯彻。而我国土地、财税等体制性原因以及其他一些职能性和社会性原因都进一步加固了我国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地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招商引资在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根据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原理,市场经济中,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发挥主导决定作用的自然也应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过度插手市场领域,“主导”招商引资,必然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导致低效和资源浪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招商指标任务行政摊派、地方政府间引资恶性竞争、招商引资中政府投入成本与项目贡献严重失衡等一系列政府性、经济性、社会性问题,更是证明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已经不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从“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即是以上述时代背景为前提,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职能转变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本文首先以西方政治经济学中政府经济职能理论和当代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位和转变方向。随后,在回顾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发展演变历史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市X区具体实际情况探讨分析现有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模式的弊端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从“主导型”向“引导型”转变的对策建议。虽然目前我国研究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论述已经相当丰富,但本文依然力求在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职能转变问题进行探索。希望不仅能对该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也能以绵薄之力为未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职能转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谢呈阳[5](2015)在《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文中认为“创新”、“升级”,是中国经济实现三十余年“增长奇迹”后,追求“可持续”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道阻且长”的探索过程中,先行者的任何突破都可能让这段路途大为缩短。与全国相比,江苏经济率先发展的实践经验(其特点是领先全国的发展速度、市域间基本一致的发展步伐和大体相似的空间梯度)无疑值得借鉴。而“产业集群”这一已被实践验证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由于更适应中国相对薄弱的企业基础和更符合世界协作创新的发展潮流,注定要在中国“创新升级”的道路上再露峥嵘。鉴于此,本文以江苏、特别是苏州等地的率先发展实践为对象,以产业集群为切入,围绕中国经济的“创新升级”,重点讨论三个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第一,已被视为“东方硅谷”的苏州工业园具有怎样的产业集群型发展特点,其创新能力能否复制与推广;第二,如何以“产业集群”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对“产城融合”的江苏实践进行模型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运行要点是什么;第三,江苏为平衡省域发展所推进的产业集群升级型转移是否成功,哪些做法具有普遍性意义。遵循“由点及面”的逻辑思路,本文的写作先园区、再城镇、后省域,以期用这样层层展开的手法,达到“由江苏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看中国经济的超越发展”之目的。此外,本文的分析每一章都力图体现“概念提出—理论抽象—模型推导—数据检验—案例详述”的技术路线,以尽量保证不同区域层面的相关问题的讨论具有普适性。本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分别是:第一,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发展为一个有特色的区域创新集群,其创新体系是一个(非平面的)网状结构,自下而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企业创新层、产业创新层和社会创新层。其中,企业创新主要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微观产品创新;社会创新主要是融合了创新文化、创新制度与创新设施的宏观生活方式,在这种创新创业型生活方式的架构下,区域创新集群得以效率最大化;而产业创新喻示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依赖于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是沟通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桥梁。协同性和共享性是三层次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BC:模型和SE-DEA模型所进行的创新效率测算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群可对创新效率进行自适应式调整和优化,实现对外界冲击的自我修复。同时,经验理论和数据指标也可以论证区域创新集群具有可复制性,这是苏州工业园区经验推广的可行性基础。总结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在一定区域内复制创新集群的过程中,大致有五个注意点:其一,区域智力资本的积累必不可少;其二,产业共性技术是源动力;其三,生活设施和消费型服务业至关重要:其四,社会创新是催化剂;其五,在一定阶段要适度弱化政府作用。第二,“产城融合”的外在表现是居住区、工业区与商贸区融为一体的城(镇)、园区建设;内在机理则为劳动力(“人”)、工业、服务业及住宅这四大关键要素在以“人”为核心关联基础上的有效互动和融合上升:当一个区域实现“产城融合”式发展时,工业和服务业能够在“人”这一连接要素的作用下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城市功能也将随服务供给的增加而日趋完备。此后,随着城市功能和产业繁荣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的聚集会带来对住宅刚性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和住宅价格的逐渐上涨。在住宅价格对工业和服务业产生不同程度挤出效应的循环作用下,“工业”向周边转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由于服务业兼具“产”和“城”的特质,“产城融合”效应能继续在工业转出地的服务业内部实现螺旋上升式展现,因此“产城融合”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来自江苏65个县(区)的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的工业发展程度超过了城市功能完善度,此时强化城市功能(服务业)建设对产业(包括工业和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要大于直接发展工业本身。盐城环保产业园的案例除了为“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操作层的示例外,还带来了后发地区摆脱低端锁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其启示在于:产城融合不一定要遵循传统思维中从一产到二产再到三产的发展路径,可以直接先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再由服务业反推制造业。第三,在江苏目前为平衡区域发展而主要由政府推动的产业集群“北上”转移过程中(这一过程在原集群地形成了“腾笼换鸟”的空间,也使一些原集群地能实现产业升级),存在着因为要素资源配置的扭曲而产生的效率损失:其一企业(产业)的转移和发展速度滞后于要素资源的迁移和积累速度,因此相比企业所需,经济先发地区苏南的资源配置不足,而经济后发地区苏北的资源存在剩余;其二,在经济后发地区苏北的传统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产业层次偏低,与要素资源存在结构性错位。而上述问题在中国产业集群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中同样存在。分析其根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苏南创新主导产业并没有完全形成对传统产业的有效替代,因此缺乏对传统企业(产业)的“推力”;第二,苏北地区基础设施、服务环境和科研人才储备均不如苏南,增加了转入企业的交易成本,苏北地区对传统企业(产业)的“拉力”不足;第三,由于产业集群之间亦存在知识联系,苏南地区良好的集群基础形成了对产业集群的“区域粘性”。而始于2006年的“园区共建”措施,通过增强特定地区的硬件设施水平、构建特定地区与先发地区的知识传递渠道等措施,改变了先发地区要素资源流出的临界点和企业、要素资源的流向,加快了产业集群从苏南向苏北的转移。在具体操作方面,来自苏(州)宿(迁)工业园的启发是:成功的园区共建至少需要较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和政府、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不同行为主体(行为人)之间的畅通的知识交流。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整理了所在研究团队自2001年至2014年间先后调研的千余家企业及实地考察的80多个产业集群的历史资料,对一些概念进行了新的诠释,构建或是跨领域引入了较有说服力的理论和实证模型,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DEA)和计量经济学的GMM及空间计量方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作出的创新之处。由于本文的研究主要试图回答中国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因而无论从“改变发展路径,还子孙青山绿水”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还是从“提升产业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角度,都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朱浩[6](2013)在《江苏省FDI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市场逐步向外开放的发展中大国,与世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不仅表现在政治、文化、体制方面,更多的体现在经济领域。随着我国这个新兴市场的崛起,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间接投资,都呈现出几何倍的增加。这种规模上的增加模式具有方向上的单一性、地区上的集聚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种特点的存在,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态势。而江苏省作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典型省份,其投资数量多年来一直处于领先位置,投资特点表现出与我国整体的投资特征相类似,从苏南至苏北投资数量依次递减,且差距较大,体现出了严重的不平衡性。为此,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整体以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吸引外资的概况进行了解,来深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省存在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现状分析以及实证分析来研究外商投资在江苏省存在的差异。首先,从理论的框架中解释这种差异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合理性,并突出了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本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锡尔系数分解法、变异系数两方面分别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最后,依据差异性原则、可定量化原则、替代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等选取可能影响外商投资的要素,本文主要选取的指标为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集聚效应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建立面板模型,对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进行研究,得出各相关因素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其中基础设施水平与集聚效应在各地区中影响最为显着,这也说明外商非常重视东道国的交通状况、通信设备、港口条件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等因素的发展。外商对于投资具有强烈的跟随效应,前期的资金投入对后续的外商进入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与地区选择密切相关。

邹磊[7](2013)在《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海陆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中东和中亚)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之路、文化之路和信仰之路,曾是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全球最重要的地缘经济组合和宗教文化纽带。在陷入数百年的沉寂之后,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贸易通道再次得到了激活。各种商品、人员、资金的快速流动,陆上跨境公路、铁路、管道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义乌、广州等东部沿海地区再度活跃的中东商人、新“蕃坊”和清真寺,新疆、宁夏等西北省份在国家“向西开放”进程中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对伊斯兰世界石油天然气的高度依赖……种种迹象表明,“新丝绸之路”正在海洋和陆地两个地缘空间同时兴起。那么,如何理解这一系列重要进展得以兴起的条件、逻辑和影响呢?这正是本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古代丝绸之路地缘(海洋和陆地)、贸易(商品与货币)、信仰(伊斯兰化)的深入考察,本文获得了观照“新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视野和研究视角。在充分借鉴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广泛利用各种一手文献、访谈和田野调查,勾勒并剖析了海陆“新丝绸之路”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机理。本文的研究认为,“新丝绸之路”的兴起同时受到双重逻辑的推动和制约:(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三者间的全球流动;(2)中国区域和地缘战略的既有结构及其内在调整。正是在此意义上,“新丝绸之路”不是历史的简单再现,而是深嵌于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的权力结构之中,古代丝绸之路的部分历史遗产正是在这一系列宏观语境下才得以被激活与重组。对于义乌、广州和新疆、宁夏等地的微观考察表明,信仰纽带有效地强化了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经济纽带,并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政治版图内部的区域与地缘战略调整。与此同时,宗教因素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双重嵌入,也意味着经济力量和政治版图仍是激活或制约信仰版图最重要的因素。“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影响在于:(1)伴随着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未来中国将不可避免且越来越多的卷入到伊斯兰世界国家间错综复杂的教派和政治关系中,而中亚和中东国家内部的族群宗教和国家建设也逐渐对于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具有直接而现实的溢出效应;(2)伴随着国际能源供需版图的剧变和中美战略重心的再平衡,中国将日益面临如何与美国在伊斯兰世界开展战略互动、进行利益协调的外交局面。正是在此意义上,本文对于“新丝绸之路”的研究,只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全球化进程初步且局部的考察。

吴本[8](2012)在《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饭店业是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与国际接轨最早的行业之一。在走过的30余年历程中,以三星级饭店为代表的中档饭店群体,作为饭店业的中流砥柱,为中国的旅游接待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市场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竞争格局已被打破,中档饭店要抓住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机遇,再创昔日的辉煌,就必须建立动态的竞争反应机制。本文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结合中档饭店外部竞争环境,从中档饭店企业能力、资源及动态能力机制如何匹配的视角下对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中档饭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中档饭店是以舒适的客房和物有所值的服务吸引中端消费人群的介于高档饭店和经济型酒店两者之间的一类饭店。在当今中国,包括传统的三星级标准的综合型饭店和部分较为高端的有限服务型饭店,日平均客房价格在200~400元人民币之间。本文第二章对中国中档饭店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中档饭店增长趋势、投资主体类型、经营效益情况、营业收入构成以及客源结构变化等方面总结了以三星级饭店为代表的传统中档饭店的发展轨迹。之后,对近年来新兴的中档有限服务型饭店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它们在业态、品牌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设计风格与理念上的创新。在对中档饭店的新、旧业态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企业成长中过度的路径依赖、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并存现象以及企业能力低下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是中档饭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本文第三章对国内外中档饭店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研究灵感。本文第四章重点对中国中档饭店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理论研究。认为,企业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机制构成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三大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则是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确定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框架。在对中档饭店企业资源、能力、动态能力机制和外部环境的构成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之后,笔者构建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模型,并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在第五章,笔者对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获取了足够样本的情况下,采用SPSS16.0软件和AMOS18.0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提取了中档饭店企业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机制中的主要竞争力影响因子,验证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现状,笔者展开了第二轮问卷调研,之后将调研结果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中档饭店企业资源、能力和动态能力机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中三者关系的路径模型。在第六章,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影响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研究。宏观环境主要从制度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微观环境研究中,笔者采用了波特的“五力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分别从新进入企业、替代品企业、购买者、供应商、中档饭店同行之间这五个角度对中档饭店企业面对的压力进行了剖析。如何提升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因此,在第七章,基于之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结合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现状,对以下迫切需要变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对不同类型中档饭店企业绩效的比较分析,指出中档饭店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其次,结合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指出中档饭店应该细分市场、精准定位,进行多渠道的营销;再次,从改进动态能力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中档饭店组织变革的必要性及创新模式;第四,为了与强大的连锁品牌进行抗衡,单体中档饭店必须基于网络进行企业资源整合,可以构建以提升营销能力、提高获取资源能力、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等为主要目的的多种网络联盟方式;最后,笔者对国有三星级饭店的管理体制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吴雷[9](2009)在《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效应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苏州利用直接投资的现状、效应及其成因作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并试图寻求苏州更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些对策。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念,在回顾前人有关该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后,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第二部分深入至外商直接投资的各个组成部分,运用大量数据资料,讲述了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和结构,并从理论上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经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原因;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为结论部分,尽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体上对苏州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苏州当地经济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经济的背景下,这种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探寻相应的对策,以更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苏州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郑达[10](2008)在《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投资环境问题一直是国际国内投资活动研究的热点问题,不断加强投资环境建设已成为引资的重要竞争手段,对投资环境的研究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的理论工作者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对投资理论、现象和投资实践进行研究,以及作为投资学的一部份进行研究,很少具体分析某些地区开展投资活动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以及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综合运用前人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德阳市自身的特点,说明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环境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强化本地区投资环境特色,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商务成本差距,引导厂商由沿海向内地中西部地区适度的转移,逐步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特点鲜明的投资环境。从而为德阳市(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进一步改善其投资环境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二、苏州市利用外资方式和投向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市利用外资方式和投向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新城开发的相关研究
        1.2.2 城市系统仿真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1.1 经济外部性与企业的聚集
        2.1.2 区位理论与规模经济
        2.1.3 比较优势与专业化
        2.1.4 可持续发展观与相关理论
    2.2 城市合作开发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城市治理体系
        2.2.3 企业家城市理论
    2.3 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
        2.3.1 系统科学的发展
        2.3.2 复杂系统演化论
        2.3.3 “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
        2.3.4 体系与体系工程
        2.3.5 组合仿真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产业新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产业新城都发展的阶段
        3.1.1 清末民初的实验探索
        3.1.2 建国初期工矿型城市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地产
        3.1.4 从产业园到城市新区
        3.1.5 我国产业新城发展的经验总结
    3.2 我国产业新城的类型与特点
        3.2.1 外部投资型
        3.2.2 城市扩张型
        3.2.3 独立发展型
        3.2.4 外贸口岸型
    3.3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产业发展与城市开发不协调
        3.3.2 发展路径与建设流程不科学
        3.3.3 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不明确
    3.4 本章小结
4 产业新城组合仿真系统结构研究
    4.1 我国产业新城开发应实现的系统目标
        4.1.1 为人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4.1.2 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载体
        4.1.3 承接母城外移的功能和产业
        4.1.4 做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
    4.2 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1 初创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2 发育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3 提升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2.4 成熟期产业新城的系统演化
    4.3 产业新城开发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分析
        4.3.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2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3.3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系统
    4.4 产业新城开发的系统(理论)模型
        4.4.1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间耦合关系
        4.4.2 产业新城开发中"物理-事理-人理"的系统互动关系
        4.4.3 产业新城开发系统的系统(理论)模型
    4.5 产业新城开发的组合仿真系统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5.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与原理
        5.1.1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5.1.2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与特点
        5.1.3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
        5.1.4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过程
    5.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
        5.2.1 "物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的目标
        5.2.2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框架与边界
        5.2.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假设条件
        5.2.4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指标选取
        5.2.5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
        5.2.6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建立
    5.3 “物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事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6.1 Petri网的发展及原理
        6.1.1 Petri网的发展概述
        6.1.2 Petri网的定义与运行规则
        6.1.3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6.1.4 Petri网方法的适用性
    6.2 产业新城开发的Petri网模型
        6.2.1 工作流模型的基本概念
        6.2.2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构建分析
        6.2.3 产业新城开发工作流模型的构建
    6.3 “事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实现
        6.3.1 产业新城"事理"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6.3.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6.4 本章小结
7 “人理”维度的产业新城开发仿真模型构建
    7.1 Multi-agent系统的构建
        7.1.1 智能Agent
        7.1.2 Multi-agent系统
        7.1.3 基于Agent的系统建模方法与步骤
        7.1.4 Multi-Agnet建模与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
    7.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组织的模型结构
        7.2.1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问题分析
        7.2.2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模型的框架
    7.3 产业新城利益相关者MAS微观模型构建
        7.3.1 Agent的角色研究与模型构建
        7.3.2 产业新城MAS中的Agent的角色模型
        7.3.3 MAS的交互机制设计
    7.4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
        7.4.1 "人理"维度产业新城仿真模型的软件实现
        7.4.2 模型运行结果表示
    7.5 本章小结
8 产业新城开发组合仿真系统的建立与仿真应用
    8.1 组合仿真系统的构建
        8.1.1 组合仿真系统的物理结构
        8.1.2 模型组合分析
    8.2 基于模型组合的仿真运行及实验分析
        8.2.1 情景一:产业新城依照"产城融合"理念进行开发
        8.2.2 情景二: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生活设施建设不足
        8.2.3 情景三: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过度房地产化
        8.2.4 情景四:产业新城开发过程中产业升级困难
    8.3 组合仿真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我国行政区划调整频繁,引发城市空间重构
        1.1.2 撤县(市)设区受追捧,但缺乏科学的引导
        1.1.3 城市与县(市)域行政边界成为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刚性约束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行政区边界
        2.1.2 空间发展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空间发展的形态
        2.2.2 城市空间发展的模式
        2.2.3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
        2.2.4 撤县(市)设区及其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
        2.2.5 简要总结
第三章 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界定
    3.1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的选取依据
    3.2 整建制拼合式
    3.3 整建制包围式
    3.4 拆分包围式
第四章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机理
    4.1 边界效应与城市空间发展
        4.1.1 边界基础设施对接不畅带来的空间问题
        4.1.2 空间距离导致信息资源的对接不畅与匮乏
        4.1.3 邻避效应造成边界污染严重,空间品质不高
        4.1.4 边界地区监控力量薄弱
        4.1.5 边界地区投资减少
    4.2 政府权力关系变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
        4.2.1 资源配置权力变化(向上的集权变化)对空间的影响机制
        4.2.2 城市型资源增多对空间的影响机制
    4.3 不同划界模式下权力与资源的组合共同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4.3.1 土地资源推动城市空间规模扩张
        4.3.2 战略性空间资源的分割组合带来边界空间潜力
        4.3.3 权力与政策资源影响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4.3.4 资金资源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4.3.5 其他资源与城市空间发展
第五章 整建制拼合式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
    5.1 撤并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向“多中心”演变
    5.2 撤并后与原市辖区边界空间难以融合,形成一定程度虚假城市化
    5.3 基础设施难以互融互通,空间品质提升困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建制包围式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
    6.1 城市空间调整依然受限,中心城区升级乏力
    6.2 边界效应强化,边界空间低效浪费
    6.3 外围空间低效扩张,空间景观品质不佳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拆分包围式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实证研究
    7.1 空间结构升级调整,空间与功能实现优化组合
    7.2 空间规模迅速扩大,外围空间品质提升
    7.3 容易形成摊大饼式的空间问题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尚存不足
        8.1.2 我国撤县设区一般采取三种典型的划界模式
        8.1.3 撤县设区划界模式通过多个方面影响到城市空间发展演化
        8.1.4 整建制拼合式带来城市空间结构调整、边界空间低效利用等影响
        8.1.5 整建制包围式带来城市空间调整受限、外围空间低效扩张等影响
        8.1.6 拆分包围式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升级、规模扩张和品质提升等影响
    8.2 创新点
        8.2.1 为城市空间发展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8.2.2 对撤县(市)设区划界模式进行总结分类
    8.3 不足与展望
        8.3.1 文章不足
        8.3.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概述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
        一、相互依存论的定义
        二、相互依存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相互依存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地缘经济学
        一、地缘经济学理论概述
        二、地缘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观点
        三、地缘经济学理论和缺陷与发展趋向
第二章 中韩经济合作及其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意义
        一、中韩经济合作是发展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
        二、中韩经济合作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源
        三、中韩经济合作是分化美日韩同盟关系的重要选项
        四、中韩经济合作是倒逼台湾与大陆相向而行的有效手段
        五、中韩经济合作是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推动半岛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历程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萌芽阶段(1979--1984)
        二、中韩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1985--1991)
        三、中韩经济合作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阶段(1992--1997)
        四、中韩经济合作的调整阶段(1998--2001)
        五、中韩经济合作的成熟阶段(2002--)
    第三节 中韩经济合作的成就和问题
        一、双边贸易方面
        二、相互投资方面
        三、金融合作方面
        四、旅游观光方面
        五、产业合作方面
    第四节 中韩自贸协定的谈判与中韩自贸区的建立
        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
        二、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的谈判与缔结
        三、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章 中韩经济合作卓有成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外交良性互动
        一、互相了解和探索
        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构建并打造“新的中韩关系”
        四、“萨德”入韩的考验
    第二节 经贸投资迅猛发展
        一、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两国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逆差增大
        三、韩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四、中韩签署自贸协定
    第三节 人文交流屡破新高
        一、两国建交重启文化交流大门
        二、“韩流”强劲,“汉风”渐起
        三、人文交流进入常态化和制度化
    第四节 军事合作不断深化
        一、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推动军事合作
        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合作
        三、韩国归还志愿军遗骸
第四章 深化中韩经济合作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领土争议
        一、苏岩礁归属
        二、黄海划界
        三、东海划界
        四、防空识别区划设
    第二节 渔业纠纷
        一、中韩渔业纠纷由来
        二、中韩渔业纠纷频发的原因
    第三节 企业非法撤资
        一、韩国企业非法撤资情况
        二、韩国企业非法撤资的原因
    第四节 民族宗教历史认识差异
        一、韩国狭隘民族主义作祟
        二、韩国民间宗教团体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的问题
        三、韩国历史认识混乱
    第五节 国际因素
        一、美国因素
        二、俄罗斯因素
        三、日本因素
        四、朝鲜因素
        五、“萨德”问题
第五章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实践
    第一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的成功实践
        一、贸易合作
        二、投资合作
        三、经济活动平台合作
    第二节 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取得成功的原因
        一、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齐全的产业配套
        三、睦邻友好的两国关系
        四、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推动
    第三节 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韩经济合作的苏州经验
        二、中韩经济合作在苏州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推进中韩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积聚区域经济合作经验
        一、加强政治互信,夯实深化中韩自贸区建设的政治基础
        二、减少贸易摩擦,构建高效便捷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三、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中韩两国人民的互相认同
    第二节 推进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一、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加强三国政治信任
        二、充分认识中日韩自贸区的重要意义
        三、完善磋商机制,缩小分歧形成共识
    第三节 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一、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制度性保障
        三、深耕人文社会交流,形成东亚认同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大韩民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附录二 中韩面向未来联合声明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附录四 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
后记

(4)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转变研究 ——以苏州市X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对招商引资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政府职能
        2.1.2 政府经济职能
        2.1.3 政府招商引资职能
    2.2 相关理论依据
        2.2.1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交替发展的西方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2.2.2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2.2.3 “政府失灵”与政府职能转变方向
        2.2.4 相关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第三章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职能的发展历史及作用
    3.1 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职能的发展历史
        3.1.1 探索起步阶段
        3.1.2 快速发展阶段
        3.1.3 转型升级阶段
    3.2 苏州市X区招商引资概况
        3.2.1 引资企业类型较为多样、资本来源地极为广泛
        3.2.2 引资行业门类齐全,整体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3.2.3 招商引资速度放缓,但引资结构日益优化
        3.2.4 境外投资提速明显,“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
    3.3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职能的作用——以苏州市X区为例
        3.3.1 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对外贸易
        3.3.2 有效加速科技管理创新,提升产业结构
        3.3.3 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口素质
        3.3.4 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章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苏州市X区为例
    4.1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4.1.1 政府性问题
        4.1.2 经济性问题
        4.1.3 社会性问题
    4.2 地方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体制性原因
        4.2.2 职能性原因
        4.2.3 社会性原因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转变的建议与对策
    5.1 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未来发展目标
        5.1.1 实现引资效益、引资秩序的理性提升
        5.1.2 实现“内资”与“外资”平衡发展
        5.1.3 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展
    5.2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转变的建议与对策
        5.2.1 转变招商理念,推动科学招商
        5.2.2 转变招商职能定位,变“主导”为“引导”
        5.2.3 以公共服务为本位,强化投资环境建设与管理
        5.2.4 提高政府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江苏产业集群与中国经济发展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产业集群的界定
    1.3 技术路线与全文框架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2.2 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与创新机制
        2.2.1 创新网络
        2.2.2 产业集群创新机制
        2.2.3 集群创新系统
    2.3 产业集群的升级
    2.4 产业集群的转移
        2.4.1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2.4.2 产业转移中的集群现象
        2.4.3 中国产业集群的转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苏产业集群的演进概述
    3.1 乡镇企业的崛起
    3.2 外向型大潮
    3.3 园区经济
        3.3.1 乡镇工业园区
        3.3.2 经济技术开发区
        3.3.3 火炬计划中的园区
    3.4 从无序到规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苏州工业园区——区域创新集群的实践
    4.1 区域创新集群的概念定义
        4.1.1 概念的提出
        4.1.2 区域创新集群的创新体系
        4.1.3 区域创新集群的特征
    4.2 区域创新集群的存在性——苏州工业园的实践
        4.2.1 苏州工业园区的三层次创新
        4.2.2 苏州工业园区的共享性
        4.2.3 苏州工业园区的协同性
        4.2.4 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新效率评价——兼论区域创新体系的自修复性
    4.3 创新可以复制——区域创新集群的推广
        4.3.1 复制的可行性
        4.3.2 重构区域创新体系
        4.3.3 提高集群创新内核——独墅湖科教创新区
        4.3.4 苏州经验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城融合”——从集群向城镇的拓展
    5.1 “产城融合”的概念新解
    5.2 “产城融合”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的解释
        5.2.1 解释模型的构建思路
        5.2.2 解释模型的基本等式
        5.2.3 机理与路径的理论解释
    5.3 “产城融合”作用的检验——江苏65县(区)的实证
        5.3.1 实证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
        5.3.2 实证方法的选择
        5.3.3 实证过程和结果
    5.4 “产城融合”的操作示例——盐城环保产业园
        5.4.1 园区概述和建设背景
        5.4.2 园区发展过程
        5.4.3 “产城融合”的操作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群转移与效率损失——大区域均衡的权衡
    6.1 非均衡发展与政府主导的省内集群转移
    6.2 集群转移中的资源错配与效率损失——测算方法与模型
        6.2.1 测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6.2.2 测算思路与模型借鉴
        6.2.3 测算模型的构建
    6.3 集群转移中的资源错配与效率损失——1500家企业的实证
        6.3.1 实地调研与数据说明
        6.3.2 分行业分地区生产函数及TFP估算
        6.3.3 分行业要素的地区间错配程度
        6.3.4 产出缺口、效率损失与结论
    6.4 企业转移阻滞与要素非自发流动——资源错配根源
        6.4.1 企业转移的阻滞
        6.4.2 要素资源的非自发性流动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园区共建——省域范围的集群联动
    7.1 江苏园区共建的历程
    7.2 园区共建对企业及要素流动影响的理论解释
        7.2.1 园区共建的理论基础:区域间知识关联
        7.2.2 园区共建前后的企业转移行为
        7.2.3 园区共建前后的要素流动临界点——以人力资本为例
    7.3 区域知识关联的数据检验
        7.3.1 数据检验模型的构建
        7.3.2 描述性数据检验
        7.3.3 模型检验
    7.4 实践和经验——苏州宿迁工业园的案例
        7.4.1 建园背景
        7.4.2 发展过程
        7.4.3 经验及启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从江苏集群到中国超越
    8.1 本文结论的可拓展性
    8.2 本文结论的普适性意义
        8.2.1 从企业创新走向社会创新
        8.2.2 产业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
        8.2.3 打通区域知识关联的渠道
    8.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数据来源说明
附录2:“核心—边缘”模型的推导过程
附录3:本文涉及的D-S模型部分推导
附录4:读博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6)江苏省FDI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本文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FDI 地区差异相关研究综述
        1.4.1 FDI 地区差异
        1.4.2 影响FDI 地区差异的相关因素
2 FDI 地区差异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中的区位分析
        2.1.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1.2 生命周期理论
    2.2 区位理论
        2.2.1 古典区位理论
        2.2.2 成本学派
        2.2.3 市场学派
    2.3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模型分析
3 江苏省 FDI 地区差异分析
    3.1 FDI 地区差异的测算方法
        3.1.1 锡尔系数
        3.1.2 变异系数
    3.2 江苏省FDI 总体概况
        3.2.1 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历程
        3.2.2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变迁
    3.3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FDI 差异
        3.3.1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FDI 概况
        3.3.2 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FDI 数量时空变异
    3.4 江苏省各地级市FDI 差异
        3.4.1 江苏省各地级市FDI 概况
        3.4.2 江苏省各地级市FDI 时空变异
4 江苏省FDI 地区差异的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经济因素对FDI 地区差异的影响
        4.1.1 劳动力成本
        4.1.2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4.1.3 集聚效应
    4.2 基础因素对FDI 地区差异的影响
        4.2.1 城市化水平
        4.2.2 基础设施
    4.3 制度因素对FDI 地区差异的影响
5 江苏省FDI 地区差异的实证检验
    5.1 面板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2 实证分析
        5.2.1 平稳性检验
        5.2.2 模型的选择与回归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
        6.2.1 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管理体系
        6.2.2 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6.2.3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6.2.4 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6.2.5 以“硬环境”为基础优化“软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一览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问题缘起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第四章 篇章结构
第二章 地缘、贸易与信仰: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再思考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海洋与陆地
        1、海舶连大食,丝路通天方
        2、海陆丝路的历史性兴替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
        1、商品结构
        2、结算货币
    第三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伊斯兰化
        1、历史进程
        2、信仰遗产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中东石油与海上“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结构性条件
        1、“中国制造”与经济沿海化
        2、中东石油与中国的能源依赖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与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
        1、贸易伙伴
        2、结算货币
    第三节 贸易与信仰:海上“新丝绸之路”上的“义乌现象”
        1、义乌小商品的中东生意
        2、义乌穆斯林社群的形成
    第四节 海上“新丝绸之路”的现实挑战
        1、中国制造的升级压力
        2、中东石油的政治风险
        3、海上运输的安全隐患
第四章 西部开发、向西开放与陆上“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国内动力
        1、西部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2、向西开放与海陆地缘平衡
    第二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
        1、边界稳定与政治互信
        2、共同打击“三股势力”
        3、区域性多边合作机制
    第三节 陆上“新丝绸之路”的物质载体
        1、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国公路
        2、作为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跨境铁路
        3、作为陆上能源通道的油气管道
    第四节 中国西北省份与伊斯兰世界
        1、新疆与中亚地区
        2、宁夏与阿拉伯世界
第五章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与国际效应
    第一节 “新丝绸之路”的内在逻辑
        1、石油、美元与中国制造的全球流动
        2、中国的区域与地缘战略之内在调整
    第二节 “新丝绸之路”的国际效应
        1、中国在伊斯兰世界战略利益的深化
        2、中美在伊斯兰世界互动格局的形成
第六章 结论:古今视野中的“新丝绸之路”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深刻变革
    第二节 海陆地缘的新处境
    第三节 宗教因素的双重嵌入
    第四节 中国外交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念界定
        1.1.1 住宿业和旅游饭店的概念
        1.1.2 国内外对中档饭店的界定
        1.1.3 本文的中档饭店概念
        1.1.4 饭店企业竞争力的概念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1 给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国中档饭店的概念
        1.4.2 首次基于动态能力观视角来研究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
        1.4.3 确立了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各决定因素及其构成体系
        1.4.4 构建了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
        1.4.5 提出了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本章注释
2 中国中档饭店发展进程研究
    2.1 中国传统中档饭店的发展轨迹
        2.1.1 饭店增长趋势明显放缓
        2.1.2 饭店投资主体向多元化、本土化发展
        2.1.3 饭店经营效益日渐下滑
        2.1.4 饭店收入来源日渐集中于客房和餐饮
        2.1.5 饭店的国际客源比重日益下降
    2.2 中国新型中档饭店的创新行为
        2.2.1 业态的创新
        2.2.2 品牌发展战略的创新
        2.2.3 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2.2.4 设计风格与理念的创新
    2.3 中国中档饭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企业成长中过度的路径依赖
        2.3.2 过度竞争中存在着竞争不足现象
        2.3.3 企业能力低下导致资源配置低效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3 中档饭店企业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3.1 中国的中档饭店研究
        3.1.1 中国中档饭店研究概况
        3.1.2 中国中档饭店专题研究成果评述
        3.1.3 其他与中国中档饭店相关的研究成果评述
    3.2 国外的中档饭店研究
        3.2.1 研究概况
        3.2.2 研究内容
        3.2.3 研究特点与启示
    3.3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3.3.1 重视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3.3.2 重视企业内部资源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3.3.3 重视企业内部能力因素的企业竞争力理论
        3.3.4 动态能力理论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4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
    4.1 中档饭店企业资源与能力体系的结构
        4.1.1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概念
        4.1.2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
        4.1.3 中档饭店企业资源体系的结构
        4.1.4 中档饭店企业能力体系的结构
    4.2 中档饭店的企业动态能力机制
        4.2.1 中档饭店企业动态能力机制的构建
        4.2.2 中档饭店的企业动力机制
        4.2.3 中档饭店的企业学习机制
        4.2.4 中档饭店的企业匹配机制
    4.3 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的模型与假设
        4.3.1 资源、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3.2 资源、能力与动态能力机制的关系
        4.3.3 外部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3.4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5 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的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变量测量与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
        5.1.2 变量测量
        5.1.3 数据收集
        5.1.4 分析方法
    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3 各量表的信度检验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模型的检验
        5.3.1 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模型检验
        5.3.2 模型参数值分析
        5.3.3 变量影响程度排序与均值排序的比对分析
    5.4 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间相关关系的假设检验
        5.4.1 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5.4.2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档饭店企业资源、能力与动态能力机制的相关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6 提升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分析
    6.1 影响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宏观环境
        6.1.1 制度环境
        6.1.2 经济环境
        6.1.3 市场环境
        6.1.4 社会文化环境
        6.1.5 技术环境
    6.2 影响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微观环境
        6.2.1 中档饭店微观环境分析框架
        6.2.2 潜在进入者的入侵威胁
        6.2.3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6.2.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6.2.5 供应商的议价压力
        6.2.6 现有中档饭店企业间的竞争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7 提升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7.1 基于企业绩效的中档饭店发展方向判定
        7.1.1 基于投资动因和资源特征的中档饭店分类
        7.1.2 不同类型中档饭店的企业绩效分析
        7.1.3 中档饭店未来的市场定位与路径选择
    7.2 基于环境变化的中档饭店产品与营销创新
        7.2.1 基于顾客需求的中档饭店产品创新
        7.2.2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档饭店营销能力的提升
    7.3 基于动态能力机制的中档饭店组织变革
        7.3.1 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
        7.3.2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
        7.3.3 多类型团队的组建
        7.3.4 创建学习型组织
    7.4 基于网络视角的中档饭店企业资源整合创新
        7.4.1 中档饭店企业网络关系资源的构成
        7.4.2 构建中档饭店网络联盟的多种设想
    7.5 国有三星级饭店管理体制创新的再思考
        7.5.1 国有三星级饭店的现状及问题
        7.5.2 国有三星级饭店管理体制创新的新思路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关于中国中档饭店的相关概念
        8.1.2 关于中国中档饭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1.3 关于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
        8.1.4 关于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决定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8.1.5 关于提升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星级饭店必备项目检查表
附录2 饭店访谈提纲
附录3 问卷一
附录4 问卷二
附录5 2011年上海三星级饭店基本情况一览
后记

(9)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效应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外商直接投资
        (二) 跨国公司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四、逻辑框架与创新点
        (一) 逻辑框架
        (二) 创新点
        (三) 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发展历程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析
    三、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分析
    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来源地分析
第三部分 苏州外商直接投资效应分析
    一、对苏州对外贸易的效应分析
        (一) FDI 促进了苏州对外贸易总量的增长
        (二)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净出口贡献
        (三)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四) 贸易区域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五) 加工贸易比重显着提高,成为推动苏州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六) 外资企业产生了“市场进入外溢”的“产业集聚”效应
    二、对苏州就业和劳动者素质的效应分析
        (一) 增加就业岗位
        (二) 促使苏州的就业人员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聚集
        (三) FDI 提高了苏州劳动者素质
    三、对苏州技术进步的效应分析
        (一) FDI 已成为苏州引进技术的主要方式
        (二)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四、对苏州资本形成的效应分析
    五、对苏州经济的负面效应分析
        (一) 对苏州对外贸易的负面效应
        (二) 对苏州就业的负面效应分析
        (三) 引进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溢出效应和和消化吸收不显着
        (四) 大量外资对国内资本的“挤出效应”
        (五) 外资企业的投资加剧了苏州的环境污染
第四部分 完善苏州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一、协调发展FDI 与外贸的对策建议
        (一) 从激励型政策向规则型政策转变
        (二) 建设产业链,促进并增强关联企业间的竞争
        (三) 进一步完善外资行业准入政策,强化外资政策的产业导向
        (四) 鼓励外资企业在苏开展研发,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二、扩大就业正面效应的建议
        (一)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投资导向
        (二) 重视两个统筹,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苏州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三、对外商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保证内资企业发展
    四、环境保护方面
        (一) 要合理调整外商投资结构
        (二) 运用经济手段促进FDI 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解决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10)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内容
    1.4 本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
2 投资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投资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其分析
    2.2 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关投资环境的讨论
        2.2.2 经济布局理论中有关投资环境的研究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有关投资环境的讨论
    2.3 国内外关于投资环境的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述评
        2.3.2 国内研究述评
3 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分析
    3.1 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现状
        3.1.1 德阳市外商投资硬环境现状
        3.1.2 德阳市外商投资软环境现状
        3.1.3 德阳市经济发展现状
    3.2 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交通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3.2.2 行政体制制度改革尚需深入
        3.2.3 外商服务职能部门不够到位
        3.2.4 对外商的优惠政策还缺乏吸引力
        3.2.5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3.3 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公路收费站的利益分割,导致公路成为投资环境的路障
        3.3.2 行政部门的利益驱动,导致政令不够畅通
        3.3.3 机制不全,引起部门行政乱作为
        3.3.4 监督不力,造成执法人员胡作非为
        3.3.5 宣传不够,招商引资信息体系不健全,致使投资信息难以索取
        3.3.6 工业集中区建设滞后,出现凤来无巢
4 改善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的对策
    4.1 改善服务环境,强化对外商企业的服务功能
    4.2 改善政策环境,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
    4.3 改善金融环境,完善科学的对外商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4.4 改善舆论环境,加强行政监督
    4.5 改善法制环境与信息环境,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4.6 改善交通环境,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苏州市利用外资方式和投向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系统仿真方法的产业新城开发过程演化研究[D]. 杜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2]撤县(市)设区不同划界模式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D]. 肖萍.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7)
  • [3]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中韩经济合作研究[D]. 朱新荣. 苏州大学, 2017(04)
  • [4]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职能转变研究 ——以苏州市X区为例[D]. 葛晓雯. 苏州大学, 2016(02)
  • [5]基于江苏产业集群演进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研究[D]. 谢呈阳. 东南大学, 2015(10)
  • [6]江苏省FDI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朱浩. 宁波大学, 2013(03)
  • [7]中国与伊斯兰世界“新丝绸之路”的兴起[D]. 邹磊. 复旦大学, 2013(02)
  • [8]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中国中档饭店企业竞争力研究[D]. 吴本. 复旦大学, 2012(02)
  • [9]苏州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效应及对策研究[D]. 吴雷. 苏州大学, 2009(S2)
  • [10]德阳市外商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郑达. 重庆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苏州利用外资方式与投资方向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