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小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宜良县小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一、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怡洁[1](2021)在《云南省昭通市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昭通市位于滇东北地区,海拔高,坡度大,由于其环境脆弱性、生态敏感性问题,城镇化发展一直囿于低谷。同时,其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又造成了进一步的损伤,因此探究昭通市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安全格局,对昭通市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评估和保护十分必要。通过对生态问题的逐步厘定,能够探究城镇化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平衡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宜居。本文利用统计年鉴、遥感等多源数据,基于Arc GIS Pro的空间分析功能,以云南省昭通市为研究对象,梳理昭通市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并利用生态安全评估方法构建昭通市2020年的生态安全格局,测算其与当前土地利用之间的冲突,并以此生态安全格局对昭通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昭通市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2000年至2010年,林地退化较为严重,耕地面积下降,建设用地缓慢增加。2010年至2020年,昭通市林地退化得到遏制,耕地面积稳中有降,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建设用地翻了一倍。虽然植被有所恢复,但昭通市林地覆盖率偏低,有较多耕地坡度在25°以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其中,昭通市巧家县与鲁甸县植被覆盖度偏低,分别有33.05%和43.61%的低植被覆盖地区,2020年昭通整体植被覆盖度要低于往年,可能是云南干旱所造成的。(2)昭通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向好,但是同时存在诸多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效率较低,经济活力不足,对外发展不够重视,创新能力弱,第三产业比重低,对一、二产业依赖度较大。农业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是制约昭通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昭通市约有54.02%的河段具有面源污染风险,其中88.83%的河段为低风险水平。(3)昭通市约有66%的土地具有较高的水源涵养重要性,55.54%的土地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重要性,56.94%的土地水土流失敏感性较高,54.83%的土地荒漠化敏感性较高,昭通市具有高度的生态安全意义,是金沙江流入长江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城镇化进程与资源利用中需要对其生态安全格外注意。昭通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格局产生较强烈冲突,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冲突皆在50%左右,应该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加强耕地改造,提升耕地品质,增强耕地产出率。(4)昭通市底线生态安全格局种植业适宜区约为7368.74km2,城镇建设的区域面积为3502.48km2;中生态安全格局种植业适宜区约为3710.93km2,城镇建设适宜区域面积为1770.31km2,底线生态安全格局才可以满足永久基本农田的6554.36km2的需要,约有1853.10km2的潜在耕地适宜区可供开发。但中生态安全格局即可满足城镇扩张需求,约有1632.82km2的建设用地适宜区可供开发。

李绍士[2](2020)在《基于HEC-HMS水文模型的昭通市大汶溪流域山洪模拟及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洪灾害在我国西南地区频繁发生,给这些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山洪灾害的防治除有限的工程措施外,非工程措施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有效的山洪灾害预警机制是山洪灾害防治的主要方案。山洪灾害预警机制建立的关键环节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随着实际应用的发展和气象预报水平的不断提高,山洪临界雨量是目前最主要的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山洪临界雨量是否合理关乎山洪灾害预警的根本,因此山洪临界雨量的确定方法是目前山洪灾害防治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昭通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山洪事件和地质地貌特征进行了调查。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HEC-HMS这一成熟水文模型对该地区典型山洪流域大汶溪流域已发生的山洪事件进行模拟,探究了该流域的雨洪关系,进行了基于雨洪关系的临界雨量推求,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根据对昭通地区山洪事件及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初步的调查,可以发现,由于特定的气候和地质组合,昭通地区山洪灾害严重。该地区山洪灾害集中分布在夏秋季节,发生在6~9月份的山洪灾害占比高达86%。从空间分布上看,昭通地区山洪灾害集中于彝良县和镇雄县为代表的中部及东部地区,两个县总共发生了141次,占有记录山洪灾害次数的62.4%,其他9个县区仅占该地区山洪发生次数的37.6%。大汶溪流域是昭通地区的典型山洪流域,山洪灾害发生频次较多,洪水规模较大,最大的洪峰流量高达1050m3/s。根据长达六年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资料,可以发现大汶溪流域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这与大汶溪流域山洪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相对应,说明强降水是大汶溪流域山洪的主要诱发因子。此外,该流域内偶发极端天气事件次数呈增加趋势,这为该流域山洪灾害的防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2)利用ArcGIS平台、HEC-GeoHMS水文模块,采用昭通地区DEM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了包含23个子流域的大汶溪数字化流域,为HEC-HMS水文模型后续计算模拟提供了流域基本信息。基于选用大汶溪流域自2013年到2018年共六年内发生的山洪事件作为模拟对象,利用HEC-HMS水文模型,采用SCS曲线数(CN)损失法、SCS单位线法、月常数基流法、马斯京根(Muskingum)法分别进行产流、汇流、基流、河道演进四个阶段的模拟,对选定的率定期12个场次洪水进行模拟。初次模拟,根据各子流域前期土壤湿度、土壤水文分组为C以及2016年8月份土地利用方式数据所得出流域下垫面综合特征(CN值),以及按照标准方法计算得出的马斯京根法河段洪水演进参数,将CN值设定为:林地70,灌丛、草地65,耕地78,建筑98,裸土88,根据子流域下垫面实际情况进行复合计算,得出子流域CN值;马斯京根河道演进法X值为0.5。结果显示,基于以上计算方法及参数,HEC-HMS水文模型对大汶溪流域的12个场次洪水的洪峰模拟效果除有四个场次达到预期标准外,其余十一个场次的模拟效果较差,模拟值普遍大幅小于实际观测值,但模拟的峰现时间与实测数据有较高的吻合度。(3)利用模型自带的参数优化功能,对率定期12个场次洪水进行优化模拟,通过不断的试算,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当优化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一致时停止,此时相关参会在原参数基础上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更符合流域综合特征。通过优化可以确定当流域前期土壤水分条件处于较干时,CN值应提高到初次模拟时的1.3倍,初损值应降低为原值的0.8,当流域前期土壤水分条件处于一般时,CN值应该提高到原值的1.13倍,初损值应降低为原值的0.9,当流域前期土壤水分条件处于湿润状态时,可对原CN值及初损值不做更改。参数调整后,对验证期4个场次洪水进行模拟,取得了4个场次洪水全部合格的模拟效果,证明HEC-HMS这一水文模型能够用于该地区的山洪模拟,能够为山洪灾害预警、预防、治理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4)根据HEC-HMS对大汶溪流域近期山洪事件的有效模拟,获得了该流域较准确的雨洪关系,为推求更适合该流域的预警指标提供了基础。根据调查资料,该流域汇流时间集中在4~8小时,因此,确定该流域的预警时段为1h、2h、3h、6h四个时段。根据实地调查,确定大汶溪流域双河口河段成灾水位为407.5m,根据断面特征参数计算成灾流量为515m3/s。采用试算法进行预警指标计算,并结合流域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大汶溪流域双河口断面山洪临界雨量预警值。

刘荣昆[3](2016)在《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文中提出森林研究通常被归入自然科学领域,然而由于森林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间又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属性。客观上讲,林学兼有自然和人文双重属性。特别是在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困扰的时候,绿水青山在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森林的资源和生态两大重要功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意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多构筑于对森林开发利用的基础之上,一些文明的衰落或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往往也因森林的毁坏而引起。彝族的生存和发展与森林有着紧密的联系,彝族在认识、利用、保护森林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彝族森林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精神、制度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彝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以维持生计,在利用森林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利用森林的技艺,这是彝族物质层面森林文化的精髓。精神层面,彝族对森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在原始宗教信仰及人生礼俗方面有很多与森林相关的习俗,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彝族敬重森林的生态观念。制度层面,彝族有护林组织及护林制度,彝族对森林的维护主要体现在即植树造林、神山森林体系、护林制度等三个方面。彝族地区森林在清代以前变化不大,而清代以后因人口剧增、农业垦殖、矿冶及烤烟耗薪、商业采伐、皇木采办、工业耗材、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致使森林破坏较为严重,引发一系列生态及社会后果。森林变迁、科技进步、现代生活方式介入等引起彝族森林文化变迁,进而使与森林相关的一些文化淡化甚至消失,为森林保护带来挑战和机遇。彝族森林文化的核心是林人共生。林人共生关系中林处于主要地位,林是前提,有林才能有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对森林的认知体系以及利用森林的技术体系。林人共生关系发端于林而又回归于林,发端于林是指林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回归于林是指人类为了森林作用的长久持续发挥而保护森林,林人共生关系的模式为从林到人,再从人到林,即林——人——林,抑或用林——护林——用林。林人共生的生态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显得弥足珍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彝族森林文化对彝族地区生态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物多样性减弱以及生态恶化的情况下,应当挖掘并传承彝族森林文化,为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借鉴和路径。彝族植物文化是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彝族植物文化元素应用到彝族聚居区的城市绿化中,以彰显出彝区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于志磊[4](2016)在《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文中提出长江流域人口增长相对较快,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开发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脆弱性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旱涝、水土流失以及土地石漠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特别是森林植被砍伐造田而引起的破坏。因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与保障长江流域以及毗邻地区生态安全的根本。区域生态屏障建设的“屏障”主要针对建设区域内部与毗邻地区的生态防护,以期发挥阻断水土流失、调节水循环、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下垫面对水文的调节等作用。目前,针对生态屏障建设的研究多从物质与能量循环、结构功能以及空间尺度等角度定性开展,缺乏具体系统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法:同时有关生态屏障建设水文效应的研究较少。不同于传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庳等工程,本研究基于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水文学等基础理论,以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为支撑,综合分析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结合土地适宜性评价、区位特征分析等结果提取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设置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根据价值当量法核算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价值,遴选最佳方案作为生态屏障建设的最终方案,并模拟分析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效应。通过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在综合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优化区域生态格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同时在一定程度完善了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的基本内涵,提出区位特征分析法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生态水文时空演变规律识别选取2000-2014年典型月份(8月份)的MODIS遥感数据,分析区域植被NDVI变化。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植被长势整体呈下降趋势。典型月份多年平均植被盖度空间分布特征显着。基于气象、水文实测数据分析1961-2010年期间的降水量演变以及1961-2001年期间的蒸发变化。结果表明,该区域降水与蒸发均表现为减少趋势。对典型河道断面水文站的径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近30年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干流以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干流以及干流以南的支流年均径流量整体呈增加趋势。(2)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出经向分带的区域特征分析法,利用ArcGIS 10.2.2工具分析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区位特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人口、经济密集,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天然植被覆盖率较低。本研究通过评价土地适宜性以及区位特征,以长江干/支流缓冲区、主要道路缓冲区和经济开发规划区为底图,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约14.63万km2;以地形地貌特征和植被特征数据为基础,结合石漠化山区分布特征,以提高坡耕地的植被覆盖度为目标,设置不同生态屏障建设方案。(3)基于生态服务功能核算的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优选创新了生态屏障坡度分级建设。利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核算生态屏障区现状以及不同建设方案下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显示,生态屏障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经过不同方案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的比选确定坡度分级建设为最佳方案。(4)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构建SWAT水文模型,通过模拟月尺度下的径流变化,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进一步模拟区域生态屏障建设方案下的水文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宜重流域的年均地表径流降低明显;不同典型子流域群地表径流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生态屏障建设对枯水期与丰水期径流调节作用显着。生态屏障建设下流域蒸散发量整体增加,壤中流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增加趋势。整体而言,生态屏障建设可降低区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区域蒸散发量和壤中流量,有效提高区域内土壤含蓄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功能。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不仅能够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修复建设与保护规划提供直接的方法支持,还能够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为显着的实践意义。

谭梦[5](2013)在《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省彝良县“9.07”地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过快增长,人类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剧,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愈来愈强烈,地球表层正在发生深刻的演化。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而城市工业化、城镇化也对非农建设用地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盲目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也进一步增大了城市的危险性系数,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曾规定“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然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地质环境因素考虑较少,仅在审查规划方案有所考虑,而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过程中很少涉及地质环境因素’。基于此,研究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于灾前制定全面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防灾及灾后指导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地质灾害的基本内涵定义及对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了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同时通过选取云南省彝良县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对彝良县地质灾害在灾害前后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进行比较,对彝良县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基于地质灾害因素的安全性评价及布局调整,提出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不足与改进。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地质灾害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地质灾害的发育需要断裂带的形成、地形要素的存在、岩性的发育、河流水文的积累,在一个长期发育的积累能量过程里突发地演变为灾害,再通过地表震害的效应或斜坡体变形以造成破坏等方式直接作用于土地及地表建筑物和人类,造成危害,进一步限制了土地的利用,完成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云南省彝良县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研究对彝良县地质灾害前后土地利用进行比较分析。震后地质灾害点沿着北东向更密集分布,这也是受到地震构造断裂带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耕地、林地,同时对居民点覆盖更广。在震前灾害点分布相比,震后的灾害点在耕地、林地的分布比例都有一定幅度的减少,而向城镇村居民点和其他用地及工矿用地,这也可能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工程活动的扰动,对土层岩石造成活动性的干扰,引发更多灾害点的形成。对地质灾害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地质灾害在园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灾害点密度都较高,危害严重。在耕地和林地中,尽管灾害点绝对量都高居一二位,但是由于地类面积比例大,因而密度较小,但在二级分类中,水田、有林地的灾害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类,需要重视。对地质灾害土地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从地址构造上来看,彝良县地质灾害受构造控制比较明显,主要灾害点沿断裂带方向密集分布。从流域上看,地质灾害明显在河流水系两岸聚集,沿河流水系的流向发育。从高程坡度来看,地址灾害点聚集于断裂带及河流两岸高程相对低,但是高程差变化快即地形起伏大,坡度陡的区域。从地理上看,彝良县地质灾害西部较东部发育,南部较北部发育,主要分布在洛泽河镇、角奎镇、龙安乡、养山乡等乡镇。对地质灾害土地损失进行评估。地质灾害对彝良县造成的农用地损失235.58公顷,主要为农田受损、林木受损及园地苗圃受损;建设用地损失70.74公顷,主要为城镇用地、公共用地、居民点及交通用地的受损。统计分析表明,地质灾害对土地的影响集中于坡度35。以下的土地,由于彝良县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滑坡比例达到50%以上,所以地质灾害损毁土地的坡度集中于10-35°,坡度超过35°后,发生滑坡可能性减小,崩塌的比例增大。对灾后受灾严重的洛泽河沿岸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分析。研究发现,受损土地沿洛泽河两岸分布,受灾土地的坡度都>6°,平均受灾土地坡度为23.28°;受灾土地类型主要是居民点及耕地及林地。(3)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安全分区及布局调整实证研究对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土地进行了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安全分区评价研究。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实现,一是地质灾害易发性,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的灾损性,将两者进行GIS空间栅格计算分区将彝良县划分为土地利用高、中、低三个等级的风险区。土地利用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位于断裂带上的区域及彝良县东部。土地利用中风险区:主要在彝良县东部区域以及洛泽河镇东部,该区域为彝良县的大部分区域。土地利用低危险区:主要为钟鸣乡东北部。对彝良县土地进行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布局调整,并与灾前规划进行比较研究。将彝良县土地利用布局基于土地利用安全分区结果调整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与有条件建设区。将其与灾前土地利用规划相比较发现,灾前规划的城镇发展中心主要布局在角奎镇、洛泽河镇,而本文土地利用安全分区中该乡镇都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土地利用具有较高风险,应该严格控制工程建设。比较得出灾前规划将一些居民点布局在断裂带200m以内的危险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未有效考虑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最后,还选取彝良县重灾区洛泽河镇进行居民点及城镇的布局调整研究。研究确定了用地布局要求,在地质灾害分区图与土地利用规划图叠加的基础上,剔掉布局不适宜区域,综合选择合理布局点。(4)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不足与改进建议根据前面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导致地质灾害发生及造成严重危害的土地利用存在的各种不合理因素,提出了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改进建议:一是从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建议。现阶段我国区域地质灾害评价的研究与土地利用的研究比较脱节,各行其道,两者的衔接问题尚成问题,为了更好地以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土地合理布局,应该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考虑地质灾害因素,避免或者减少各类灾害的发生。二是从土地利用整治及防灾技术方面的建议。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产生了不同影响,可以通过灾后土地整治及土地复垦等技术手段实现减灾消灾,例如改善排水系统、设置排水沟、坡面设置护坡、拦截和疏导滑体内地下水等措施。

匡乐红[6](2006)在《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暴雨泥石流灾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群发性、同时性、突发性和成灾大等特点,严重影响山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作为山区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研究主要分为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空间预测、以及时间预报等三个部分,而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特别少。同时,由于暴雨泥石流灾害的复杂性,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还远不能满足山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论文针对目前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暴雨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危险度区划、预报预警、以及基于GIS的预测预报系统集成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1、在形成机理研究方面,根据土体起动到暴雨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不同,对水动力模式和土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①依据降雨入渗过程的变化,将水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斜坡松散土体的受力特性,得到了泥石流起动时的临界平均径流深度理论公式;②分析了土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得出了土体液化和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为实现基于形成机理和起动条件的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在危险度区划(空间预测)研究方面,对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指标的选取、规范化处理、权重的确定、以及区划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系统研究:①基于粗糙集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划指标选取方法,基本解决了所选指标代表性和全面性难以兼顾的问题;②利用模糊数学理论,提出了直线型、折线型和曲线型三种规范化处理方法,使得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指标规范化处理更合理;③运用粗糙集原理,提出了指标相对重要度的计算公式,对传统AHP法进行了改进,使构造的判断矩阵具有客观性,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综合分析方法选取指标主、客观权重的偏好系数,将专家判断和客观分析相结合综合考虑了各指标的主、客观成分,使权重的确定更合理;④基于上述研究,运用可拓方法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模型,提出了一种普适性强、信息数据处理易于操作的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方法。3、在预报预警(时间预报)研究方面,运用非线性理论和概率论,建立了区域暴雨泥石流的长、中、短期预报预警模型:①基于残差修正理论,应用残差修正的GM(1,1)预测模型对区域暴雨泥石流活动趋势进行长期预测,有利于指导区域暴雨泥石流的防治规划;②基于模糊理论、可拓方法和Bayes统计推断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暴雨泥石流中期预报方法,充分考虑了区域暴雨泥石流近期险情的一般统计特性和区域性特征,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暴雨泥石流近期险情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指导应急预案各项准备工作的进行;③运用模糊数学及概率分析将区域暴雨泥石流的暴发问题转化为松散土体在暴雨条件下的失稳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暴雨泥石流短期预报方法,有利于加强政府部门对区域暴雨泥石流灾害进行群测群防的针对性。4、在预测预报系统集成研究方面,根据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的功能目标,探讨了基于GIS的区域暴雨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系统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问题;提出了系统数据库的建库技术,并构建了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属性数据库的部分数据表;采用基于OLE技术对MapInfo与VB集成的方式,实现了区域暴雨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成果的直观可视化表达,为泥石流灾害信息管理和建立高效的防灾减灾决策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魏雪峰[7](2004)在《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文中提出介绍了德钦县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了造成生态恶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和几条今后的治理建议。

姚顺发[8](2002)在《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文中研究表明在分析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 ,寻找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提出“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治理 ,可新增有林地 2 980 2hm2 ,使 10 19 7hm2 疏林地恢复为有林地 ,提高森林覆盖率 30个百分点 ,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基本得到改善。并据此提出了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王瑞元,唐川[9](1992)在《昭通“7.12”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昭通“7.12”暴雨过程诱发了区域性滑坡泥石流的强烈活动,造成严重的灾害。本文通过对灾害现场考察,剖析了暴雨成因、时空分布,并阐明了“7.12”暴雨滑坡泥石流区域分布和成灾特征,并以彝良县为例,探讨了暴雨与滑坡泥石流形成关系。根据昭通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发生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减灾对策。

任绍元[10](1985)在《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经济必须具有生态观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昭通地区处于西南高寒山区纵横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境内以乌蒙山脉和五莲峰山脉为主体,构成昭通地区屋脊。属于云贵高原向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自北部最低点水富县滚坎坝267米至南部最高点巧家药山4040米,相差3773

二、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昭通市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安全评估
        1.3.2 土地利用冲突
        1.3.3 土地适宜性评价
        1.3.4 西南山地城市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昭通市地理位置
        2.1.2 昭通市资源环境概况
        2.1.3 昭通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1 数据来源
        2.2.2 水环境风险评价
        2.2.3 生态安全评估
        2.2.4 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三章 昭通市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分布与变化特征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1.1 空间分布特征
        3.1.2 时间变化特征
    3.2 昭通市植被覆盖分布与变化特征
        3.2.1 植被覆盖度研究方法
        3.2.2 植被覆盖度时空特征
    3.3 章节小结
第四章 昭通市城市发展与水环境问题
    4.1 昭通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
        4.1.1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
        4.1.2 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方法
        4.1.3 昭通市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4.2 水环境风险评价
        4.2.1 面源污染识别原理
        4.2.2 河流提取与河网分级
    4.3 昭通市水环境风险分级
    4.4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昭通市生态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
    5.1 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
        5.1.1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
        5.1.2 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
    5.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2.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5.2.2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5.3 生态安全格局与土地利用冲突
        5.3.1 耕地生态安全冲突
        5.3.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5.3.3 综合土地利用冲突
    5.4 章节小结
第六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可持续发展适宜性评估
    6.1 农业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6.1.1 种植业生产适宜性评价
        6.1.2 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6.2 农业和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适宜性评估
        6.2.1 种植业可持续发展适宜性评估
        6.2.2 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适宜性评估
    6.3 章节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HEC-HMS水文模型的昭通市大汶溪流域山洪模拟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洪临界雨量概念
        1.2.2 国外山洪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2.3 国内山洪临界雨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
        1.5.1.1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获取与处理
        1.5.1.2 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
        1.5.1.3 土壤质地数据获取与处理
        1.5.2 外业调查
        1.5.3 模型模拟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社会经济
    2.3 现代山洪
    2.4 典型山洪
        2.4.1 2008年盘河流域“7·14”山洪
        2.4.2 2019年盐津县中和镇艾田流域“9·29”山洪
        2.4.3 2014年大汶溪流域“8·03”山洪
第3章 大汶溪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及现代山洪特征
    3.1 大汶溪流域特征
    3.2 大汶溪流域地质地貌
    3.3 水文气象
    3.4 植被及土壤
        3.4.1 植被覆盖
        3.4.2 土壤质地
    3.5 现代山洪
第4章 基于HEC-HMS水文模型的大汶溪数字化流域构建
    4.1 模型介绍及评估
    4.2 模型计算模块
    4.3 模型计算流程
        4.3.1 HEC-HMS产流计算
        4.3.2 HEC-HMS地表径流计算
        4.3.3 HEC-HMS基流计算
        4.3.4 HEC-HMS河道洪水演进计算
        4.3.5 模型选择汇总
    4.4 HEC-Geo HMS数字流域构建
        4.4.1 流域数字信息提取
        4.4.1.1 水流流向划分
        4.4.1.2 汇流累积量
        4.4.2 流域河网及子流域生成
        4.4.2.1 河网生成及分割
        4.4.2.2 子流域生成及矢量化
        4.4.3 HEC-HMS流域模型建立
        4.4.3.1 子流域基本参数
        4.4.3.2 子流域下垫面特征
        4.4.3.3 子流域 CN 值查算
        4.4.4 HEC-HMS气象模型建立
    4.5 模型参数计算结果
        4.5.1 场次洪水选择
        4.5.2 降雨设置
        4.5.3 损失设置
        4.5.4 汇流计算
        4.5.5 洪水演进计算
第5章 基于HEC-HMS水文模型的大汶溪流域山洪模拟及临界雨量推求
    5.1 模拟结果及精度评价
        5.1.1 模拟结果
        5.1.2 精度评价
    5.2 结果分析
    5.3 误差分析
    5.4 模型参数优化
        5.4.1 参数优化方法
        5.4.2 优化模拟结果及精度评价
        5.4.3 参数优化结果
        5.4.4 验证期模拟结果及精度评价
    5.5 基于大汶溪流域的临界雨量推求
        5.5.1 成灾流量
        5.5.2 预警指标
        5.5.2.1 预警时长
        5.5.2.2 预警指标计算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森林及森林文化
        一、森林的双重属性
        二、森林文化及其内涵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定义及生境
        一、民族森林文化及彝族森林文化
        二、彝族森林文化的生境
第二章 彝族对森林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生计活动
        一、妙用森林的农耕技艺
        二、以森林为载体的牧猎文化
        三、靠山吃山的采集文化
        四、柴的广泛使用及生火、砍柴技艺
        五、竹木餐饮器具的制作技艺
        六、茶在彝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及饮茶技艺
    第二节 森林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的立体呈现
        一、建寨选址对森林环境的追求
        二、建房取材于林
    第三节 呈示在服饰上的森林文化
        一、取于森林的服饰材质
        二、动植物图案在服饰上的应用
    第四节 竹木在艺术、体育领域的利用
        一、采用竹木制作乐器
        二、漆器的选材及制作
        三、雕刻绘画的木质用材及涉林图景
        四、承载彝文的木质材料
        五、木质体育器材
第三章 原始宗教及人生礼俗中的彝族森林文化
    第一节 彝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森林文化
        一、山神崇拜
        二、树神崇拜
        三、林神崇拜
        四、花神崇拜
        五、植物崇拜举隅
        六、宗教活动中的植物
    第二节 人生礼俗中的森林文化
        一、诞生礼仪中的森林文化
        二、婚恋中的森林文化
        三、葬礼中的森林文化
第四章 彝族维护森林的途径及实效
    第一节 植树造林以固森林之本
        一、森林的实用价值为造林护林提供原动力
        二、植树造林的原则及方法
        三、植树造林的实践
    第二节 信仰习俗的护林功能
        一、风水观中的护林因素
        二、神山森林体系的护林功效
        三、具有重要护林意义的护林节
    第三节 保护森林的制度
        一、明确森林权属
        二、保护森林的地方组织
        三、分类保护、用林有度
        四、1949前的护林碑刻
        五、1950年后的护林乡规民约
    第四节 保护森林的实效
        一、森林状况较好
        二、数目众多的名木古树
        三、提供丰富的生计物产
第五章 彝族森林及森林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彝族地区森林变迁及其动因
        一、彝族地区森林变迁
        二、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动因
        三、彝族地区森林变迁的生态及社会后果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变迁
        一、森林资源利用淡化
        二、科技进步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三、神山森林体系的变迁
        四、彝族森林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六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地位及特质
    第一节 森林文化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基础地位
        一、彝族文化在森林环境中产生
        二、富含植物化特征的哲学理念
        三、彝族文化以森林文化为内核而不断衍生
    第二节 林人共生的文化特质
        一、人与植物的生命同构
        二、林人共生的生态观
    第三节 彝族森林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一、彝族地区森林差异及对森林文化的影响
        二、利用森林资源的区域性差异
        三、与森林相关习俗的区域性差异
第七章 彝族森林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自然与人共生的生态导向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林人共生理念在生态教育中的意义
        四、林人共生理念对生态立法的启示
    第二节 彝族森林文化在生态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
        一、彝族森林文化对生态恢复的意义
        二、彝族森林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第三节 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一、彝族植物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彝区城市绿化缺乏地域特色
        三、彝族植物文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意义
        四、巧用彝族植物文化装点彝区现代城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屏障及其建设研究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研究
        1.2.3 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1.2.4 发展趋势及未来需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创新点
第二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概况
    2.1 基本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DEM与水系
        2.1.4 气候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基本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划与社会人口
        2.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3 主要生态与水问题
        2.3.1 主要生态问题
        2.3.2 主要水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水文演变规律
    3.1 基于遥感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区域生态演变规律
        3.1.1 区域植被NDVI时空演变规律
        3.1.2 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规律
        3.1.3 区域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
    3.2 基于观测资料的水文演变规律
        3.2.1 降水时空演变规律
        3.2.2 蒸发时空演变规律
        3.2.3 典型河道断面径流变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规划
    4.1 区位特征
    4.2 功能识别
        4.2.1 生态功能分区
        4.2.2 生态服务功能辨识
        4.2.3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4.3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范围
        4.3.1 确定沿江经济带规划范围
        4.3.2 确定生态屏障建设规划范围
    4.4 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方案
        4.4.1 方案一:退耕还林
        4.4.2 方案二:退耕还草
        4.4.3 方案三:坡度分级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5.1 生态服务功能辨析
    5.2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及当量值确定
        5.2.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5.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当量确定
    5.3 方案核算与方案比选
        5.3.1 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结果
        5.3.2 方案对比与推荐方案生成
        5.3.3 推荐方案下的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生态屏障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
    6.1 评价方法
    6.2 平台构建
        6.2.1 模型原理及其结构
        6.2.2 模型输入数据(文件)及其格式处理
    6.3 模型率定/验证及其适用性分析
        6.3.1 流域空间离散化处理
        6.3.2 模型参数率定/验证结果及适用性分析
    6.4 生态屏障建设对区域水文效应分析
        6.4.1 生态屏障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6.4.2 生态屏障建设对蒸散发的影响
        6.4.3 生态屏障建设对壤中流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EI 6篇;中文核心期刊6篇)
    正在审稿中的学术论文(SCI 1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
攻读硕士期间发明的专利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省彝良县“9.07”地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境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关系理论基础
    2.1 地质灾害相关理论
        2.1.1 地质学相关理论
        2.1.2 灾害学相关理论
    2.2 地利用相关理论
        2.2.1 规划学相关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地质灾害与土地利用关系理论基础
        2.3.1 系统工程理论
        2.3.2 人地协调理论
第三章 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理分析
    3.1 地质灾害的相关概念界定
        3.1.1 地质灾害的内涵
        3.1.2 地质灾害分类
    3.2 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的综合机制
    3.3 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危害分析
        3.3.1 地质灾害致灾因子
        3.3.2 不同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危害
    3.4 基于地质灾害的主要用地类型布局规划要求
        3.4.1 居住用地对地质环境的需求
        3.4.2 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用地对地质环境的需求
        3.4.3 工业用地对地质环境的需求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研究区域选择
        4.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4.1.3 研究区经济社会概况
        4.1.4 研究区历史灾害情况
    4.2 数据来源
第五章 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5.1 灾害情况概述
        5.1.1 地震灾害情况
        5.1.2 灾害特点概述
    5.2 震前土地利用情况
        5.2.1 震前土地利用情况概述
        5.2.2 震前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5.3 震后土地利用灾害情况
        5.3.1 灾害影响土地情况
        5.3.2 震前震后土地利用比较分析
    5.4 彝良县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5.4.1 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
        5.4.2 地质灾害对土地影响的分布特征
        5.4.3 地质灾害的土地损失评估
第六章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分区及调整
    6.1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分区
        6.1.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6.1.2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
    6.2 基于地质灾害土地利用安全分区的布局调整
    6.3 与灾前土地利用规划比较分析
        6.3.1 与灾前规划总体布局比较分析
        6.3.2 与灾前规划的各类用地布局具体比较分析
    6.4 针对重灾区洛泽河镇的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6.4.1 洛泽河镇概况
        6.4.2 洛泽河镇地质灾害情况概述
        6.4.3 居民点及城镇用地布局
第七章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不足与改进
    7.1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不足
    7.2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改进
        7.2.1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规划做法探讨
        7.2.2 基于地质灾害的土地利用整治做法探讨
第八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6)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研究现状
        1.2.3 暴雨泥石流预报预警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1 引言
    2.2 暴雨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貌条件
        2.2.3 水源条件
    2.3 暴雨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2.4 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4.1 水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4.1.1 第一阶段分析
        2.4.1.2 第二阶段分析
        2.4.1.3 第三阶段分析
        2.4.2 土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4.2.1 土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形成过程
        2.4.2.2 土动力模式暴雨泥石流形成各阶段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暴雨泥石流危险度区划(空间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危险度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构建区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3.2.2 构建备选指标体系的思路
        3.2.3 危险度区划的分区评价体系和区划指标等级的划分
        3.2.3.1 危险度区划的分区评价体系
        3.2.3.2 危险度区划指标等级的划分
        3.2.4 危险度区划指标的量化
        3.2.4.1 定量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3.2.4.2 定性指标的量化
        3.2.5 备选指标体系的筛选与优化
        3.2.5.1 粗糙集理论简介
        3.2.5.2 数据离散化处理
        3.2.5.3 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备选指标体系的筛选与优化
        3.2.5.4 实例
    3.3 危险度区划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基于改进的AHP法确定区划指标的主观权重
        3.3.1.1 基于粗糙集理论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3.3.1.2 构造判断矩阵
        3.3.1.3 由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3.2 基于熵值法确定区划指标的客观权重
        3.3.3 基于综合权重法确定区划指标的权重
    3.4 危险度区划模型的建立
        3.4.1 粗糙模糊可拓模型的建立
        3.4.1.1 基本原理
        3.4.1.2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3.4.1.3 确定待评物元
        3.4.1.4 根据距的定义确定关联函数值
        3.4.1.5 计算关联度,并确定待评区域危险度等级
        3.4.2 实例
        3.4.2.1 区划指标的选取及其等级的确定
        3.4.2.2 区划指标隶属度化
        3.4.2.3 物元的构造
        3.4.2.4 计算待评区划单元的关联函数值
        3.4.2.5 确定待评区划单元泥石流危险度等级
        3.4.2.6 区划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报预警(时间预报)研究
    4.1 引言
    4.2 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报预警基本原理
        4.2.1 可预报预警性原理
        4.2.2 成因组合预报预警原理
        4.2.3 时间预报分类原理
    4.3 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报预警模型的建立
        4.3.1 区域暴雨泥石流活动趋势长期预测模型
        4.3.1.1 基本原理
        4.3.1.2 预测模型的建立
        4.3.1.3 实例
        4.3.2 区域暴雨泥石流近期险情中期预报模型
        4.3.2.1 基本原理
        4.3.2.2 预报模型的建立
        4.3.2.3 算例
        4.3.3 区域暴雨泥石流险情随机判别短期预报模型
        4.3.3.1 基本原理
        4.3.3.2 预报模型的建立
        4.3.3.3 算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的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集成研究
    5.1 引言
    5.2 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开发策略
        5.2.1 系统开发原则
        5.2.2 系统开发方法
        5.2.3 系统开发策略
    5.3 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系统设计
        5.3.1 系统总体设计
        5.3.2 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5.3.3 数据库设计
        5.3.3.1 数据模型
        5.3.3.2 数据库内容
        5.3.3.3 数据库构建流程
        5.3.3.4 属性数据库设计
    5.4 系统集成及主要功能实现
        5.4.1 集成开发的实现
        5.4.2 区域暴雨泥石流空间预测结果可视化
        5.4.3 区域暴雨泥石流时间预报结果可视化
        5.4.4 信息发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6.2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7)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
    1.2 自然概况
    1.3 社会经济状况
2 流域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状况
    2.1 水土流失现状
    2.2 危害状况
3 生态状况恶化的根源
    3.1 自然因素
        3.1.1 山高谷深
        3.1.2 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匀
        3.1.3 地质结构疏松
    3.2 人为因素
        3.2.1 人口增加,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3.2.2 森林资源过度消耗
        3.2.3 基本建设中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 综合治理方案
    4.1 治理原则
    4.2 治理目标
5 综合治理措施
    5.1 生物治理措施
        5.1.1 布局
        5.1.2 树种、草种选择
        5.1.3 林种配置
        5.1.4 立体配置
        5.1.5 陡坡造林采取的措施
    5.2 工程治理措施
        5.2.1 拦沙坝
        5.2.2 排洪沟
        5.2.3 挡墙
        5.2.4 塘堰
    5.3 农业治理措施
6 建议

四、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昭通市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估[D]. 李怡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HEC-HMS水文模型的昭通市大汶溪流域山洪模拟及预警研究[D]. 李绍士.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3]林人共生:彝族森林文化及变迁探究[D]. 刘荣昆. 云南大学, 2016(12)
  • [4]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及水文效应研究 ——以长江流域(宜宾至重庆段)为例[D]. 于志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地质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云南省彝良县“9.07”地震为例[D]. 谭梦. 南京大学, 2013(04)
  • [6]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测预报方法研究[D]. 匡乐红. 中南大学, 2006(01)
  • [7]德钦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探讨[J]. 魏雪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04(S1)
  • [8]彝良县小米溪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J]. 姚顺发. 林业调查规划, 2002(S1)
  • [9]昭通“7.12”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初步研究[J]. 王瑞元,唐川.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2(02)
  • [10]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山区经济必须具有生态观点[J]. 任绍元. 生态经济, 1985(01)

标签:;  ;  ;  ;  ;  

宜良县小米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