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研究

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研究

一、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白淑江[1](2021)在《液压支架姿态感知及顶梁俯仰角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化的提出,煤矿设备的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目前煤矿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工作面中重要的支护设备,其姿态感知与控制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建立了液压支架的姿态模型,并通过液压支架虚拟样机验证所建姿态模型的正确性。以顶梁姿态角为例,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顶梁姿态角解算方法以及液压支架姿态短时预测方法。最后对顶梁俯仰角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在分析液压支架结构的基础上,对液压支架可能出现的几种典型支护姿态进行介绍和分类。并以二维坐标系变换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液压支架姿态模型,在MALTAB软件中完成姿态模型程序的编写。与此同时在ADAMS软件中建立液压支架虚拟样机,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将运动学仿真结果与姿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底座倾角不同的情况下,两者结果均保持一致。验证了所建姿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研究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顶梁姿态解算方法。搭建了液压支架姿态感知试验台,在液压支架上安装了姿态传感器,利用其不同工况下液压支架顶梁姿态角的数据,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模块采集的数据导入到MATLAB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该算法均能将陀螺仪和加速计的信息进行融合,有效的抑制加速度计的振荡和减少陀螺仪的误差累积,一定程度减少过程噪声与测量噪声,提高液压支架姿态感知的精度。(3)研究了液压支架姿态短时预测方法。对特定工况下顶梁俯仰角传感数据进行时序分析,利用顶梁俯仰角的数据建立了自回归模型(AR模型),并借助MATLAB软件编写相应程序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该模型在一步以及多步的预测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实现对顶梁姿态的短时预测,并具有显着的预测效果。(4)研究了液压支架顶梁俯仰角调控方法。以平衡千斤顶的控制方法为例,将具有自适应性的模糊控制方法引入到系统中,并建立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其在有无冲击载荷下该方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引入模糊控制后,在不同工况下,都表现出较好的自适应性以及稳定性。

杨璟[2](2020)在《ZPW-2000轨道电路暂态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ZPW-2000轨道电路是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之一。ZPW-2000轨道电路是自动完成列车占用状态检查的铁路信号设备,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效率,也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轨道电路故障模式复杂,维护人员处理故障时间较长,严重影响铁路运输秩序,是铁路信号现场维护的难点。探索各种智能诊断方法来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升轨道电路故障维护效率,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在ZPW-2000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研究中大多基于集中监测系统获取的电压值或电流值、机车或动检车采集的感应信号,对稳态值进行分析处理。此类方法对故障机理明确或有较多历史故障信息的显性故障诊断精度较高,但在稳态条件下可能忽略正常与故障状态之间的暂歇性波动状态,其故障信息较少或无故障信息。如果只对正常和故障两种状态进行判别,很难满足铁路现场对轨道电路设备的诊断要求。本文针对稳态条件下时效性不足的问题,通过Simulink建立ZPW-2000轨道传输模型,利用西南交大峨眉校区轨道电路试验基地采集数据,并对暂态过程多故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Simulink模型对ZPW-2000轨道电路进行建模,并对轨道电路各组成部分进行仿真分析,为后续的轨道电路暂态故障诊断提供数据支持。(2)根据峨眉校区轨道电路试验基地的系统配置,开展ZPW-2000轨道电路数据采集的软硬件方案研究。针对轨道电路数据采集特点选择合适采集单元,编写Lab VIEW数据采集操作界面,完成了轨道电路8种常见故障的模拟数据采集。基于采集的模拟数据,验证了Simulink轨道电路模型的正确性。(3)针对轨道电路暂态故障特征不明显、易被噪声影响等问题,引入梅尔频率倒谱算法实现轨道电路故障暂态电压信号的特征提取。为进一步解决MFCC算法特征提取维度较高的问题,使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做降维处理。以轨道电路故障暂态信号为输入,经过特征提取及属性约简后,利用Fisher判别准则寻找最优特征集。结果表明采用八维特征信息时,轨道电路故障暂态信号的特征提取效果更好。(4)研究轨道电路故障暂态信号的诊断模型。本文对暂态信号的特点进行分析,构建了暂态故障模板库系统。针对扩充模板库数据带来冗余的问题,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实现模板库的自适应优化。通过分析动态时间规则(DTW)算法的工作原理,利用DTW对测试数据与模板库数据进行动态匹配,从而实现轨道电路暂态故障的诊断。结果表明,构建的自适应模板库和DTW模型能够对轨道电路的暂态信号进行有效诊断。最后,对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内容。

代祥[3](2020)在《面向液态和固态农药的在线混合混药器及其性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在线混合应用可在实现精准变量喷雾的同时减少农药浪费及环境污染,以及避免人药直接接触,开展面向液态和固态农药的在线混合混药器及其性能评价研究可为农药的精准变量施用提供可行技术方案。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研究了液态农药与水在线混合过程,以设计能促进液态农药均匀混合、同时在脉动注入时能减轻混合浓度不一致性的混药器结构。研究表明:较强的湍流强度及农药分散注入可提高液态农药混合效果,农药注入量增加可提升农药在检测管各处分布概率;依靠湍流混合效果及农药注入脉动抑制结构,可减轻时间序列上浓度不一致性;进而可设计出基于湍流混合的文丘里型射流混药器(A)、基于农药多点注入的夹层孔管混药器(B)、以及由上述两种结构结合的夹层孔管射流混药器(C)和通过简化混药器C获得的简化夹层混药器(D),混药器D也可视作基于夹层孔管结构优化的混药器A。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对上述液态农药混药器进行均匀性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随载流流量(Q)增高混药器均匀性均逐渐改善,但从Q=800增加至2000mL/min所带来的H值(PCA算法所得)变化不及将混合比(P)从1:100增至10:100明显;随着P增加,各混药器表现不同,混药器A均匀性逐渐下降;混药器B在P较高条件下性能优于混药器A;混药器D(Have=12.46)优于混药器A(Have=15.35)和混药器B(Have=14.65),但次于混药器C(Have=4.08);混药器D经进一步结构优化通常可满足均匀性要求。基于时间序列上浓度变异系数法(CVT)进行了上述混药器浓度一致性评价,基于自相关(R)和近似熵(ApEn)描述了浓度脉动,即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较高的Q,P以及农药注入频率(F)有助于降低混合液浓度的不一致性(CV值);混药器A的CV值高达0.0412,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和浓度脉动;具有夹层孔管结构衰减脉动噪声的混药器B降低CV至0.0125,自相关分析不能完全确定其注入周期,浓度序列自相关性最高;结合两者结构的混药器D虽仍表现出脉动特性,但CV低至0.026;混药器B虽可在农药脉动注入下降低浓度不一致性但结构复杂,而混药器D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混合均匀性与浓度一致性有正相关性,脉动注入较强时需均匀性更好的混药器。完善了基于图像的液态农药混合均匀性评价体系。具有描述混合均匀性潜能的CVT算法、为评价混药器均匀性所提出的灰度共生矩阵法(GLCM),不能完全反映实际均匀性变化;信息熵(HIE)法高估均匀度;而单帧图像像素波动法(CVS),在混合液分层时有所低估;直方图二阶矩(HSM)法仅考虑ROI中的整体亮度变化,而无农药位置分布相关信息,使其稍夸大了不同工况下的均匀性差异;基于ROI子区域间相似性得到的面积加权法(OAU)和PCA法弥补了HSM的缺陷,获得了较高准确性。设计了基于气流卷携粉剂农药的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使用气流卷携进行粉剂农药在线混合时,进气压力Pr改变了气液流型及喷雾效果;随Pr增大,流型逐渐从纯液流、少量气泡流转变成大量气泡流甚至环状流;喷雾液膜区逐渐减小至消失,喷雾角逐渐变大;初步确定了满足粉剂与载流充分混合基本条件,其在线混合工况为Q=1800mL/min,Pr=0.11MPa;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中注入点个数n、面积比m、喷嘴直径dn对均匀性影响显着,而嘴管距Lnt则不明显,最优结构参数为:n=2,m=1:4,dn=2.5mm,Lnt=4mm;利用OAU可对粉剂沉积均匀性进行评估,最优结构的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使得粉剂沉积分布均匀性达到0.8123,略低于预混合喷雾(0.8492),明显优于无混药器直接注入喷雾(0.6657)。将最优结构的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简化调整注入点至n=1,得到针对固态水分散粒剂农药(WDG)的单点注入射流混药器。因基于3D图像重构的WDG混合均匀性评价方法可行,故与基于单视角图像的方法一起可参与混药器性能评价。试验及分析评价表明:随着Q以及WDG加入量(ξ)升高,WDG分布均匀性明显上升,各区域粒子含量逐渐接近;颗粒沉降速度及检测距离增高可显着降低粒子流化作用,导致管底聚集;与载流密度相似,直径更小的WDG粒子将有助于其在线混合应用。本文通过分析液态和固态农药在线混合机理,设计了适用的在线混合混药器,并进行了基于图像的的混合效果性能评价研究,为该变量喷雾方式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构建的基于图像方法进行农药在线混合效果评估的体系,丰富了非侵入式农药在线混合效果测试手段。

徐成志[4](2020)在《基于FBG的变形机翼冲击损伤及形状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变形机翼蒙皮受到的冲击损伤和形状变化是其全寿命过程中的重要监测对象,研究冲击干扰下的形状传感数据处理方法,可提高传感数据的复用效率,有效降低传感网络的复杂度和规模,同时,FBG传感器质量轻、与复合材料相容性好,是一种理想的变形机翼蒙皮传感器选择。本文针对变形机翼技术的发展状况,主要研究了基于FBG的复合材料变形机翼蒙皮冲击损伤及形状监测数据分析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短时冲击传感信号序列分析的频率幅值谱斜率参数,再通过冲击信号模型的参数分析,研究了频率幅值谱斜率的变化规律,从而对频率幅值谱斜率进行低能量冲击能级分类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其次,通过研究仿真和实验测试中的冲击信号频率幅值谱斜率变化规律,分析了频率幅值谱斜率进行低能量冲击能级分类的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各碳纤维铺层中监测到的短时应变信号频率幅值谱斜率,可有效评估发生冲击的能量大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对粘贴于复合材料表面的FBG传感器,其短时冲击传感信号频率幅值谱斜率能够实现因冲击距离变化产生的不同冲击能量的评估,能够评估冲击发生的位置信息。最后,通过对冲击与形变信号的分离处理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EMD的短时信号序列冲击与形变分离处理方法,利用此处理方法,成功实现了相关实验数据的冲击与形变信号分离,同时,建立了模拟的冲击干扰下变形机翼蒙皮形状监测系统,并对所得形变实验数据成功实现了冲击信号的剔除。

赵本东[5](2019)在《红外探测系统中点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弹防御系统对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意义重大。对导弹目标的快速检测和准确识别是导弹拦截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现代导弹防御系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本文主要围绕基于红外探测的导弹目标检测和真假弹头目标识别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天基预警系统在复杂背景下的红外点目标检测问题,改进了一种新的星地联合目标检测体制。该体制下,星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基于单帧图像的点目标检测和基于单帧图像的复杂背景区域提取两个任务,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完成点目标的多帧关联和复杂背景下的运动点目标检测两个任务。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背景情况下,该检测体制能够在保证目标检测概率的同时,显着降低目标的虚警概率。(2)针对星上信息处理系统中基于单帧图像的点目标检测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八方向线性预测的单帧红外点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对红外图像每个像素的背景预测包含两个步骤,首先分别从八个方向对该点灰度值进行线性预测得到八个预测值,然后求其高斯加权和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保证算法实时性的基础上,有效抑制背景杂波,提高目标信噪比。(3)针对星上信息处理系统中基于单帧图像的复杂背景区域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备选点自适应聚类的复杂背景区域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背景抑制检测出单帧图像中的目标备选点,然后利用区域生长的方法对备选点进行自适应聚类,最后对同一类备选点所构成的图像区域做出复杂度判决。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中不同大小的复杂背景区域。(4)针对地面信息处理系统中基于序列图像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空时局部对比度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目标检测性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强化的空时局部对比度算法,该算法在空域上采用八方向滤波融合得到空域局部对比度,在时域上利用等间隔的三帧图像做两次差分,然后将两个差分图像相乘得到时域局部对比度,最后通过强化阈值分割进一步降低目标的虚警概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背景情况下,该算法能有效抑制图像背景,显着提高目标信噪比,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5)针对远距离的空间红外点目标识别问题,首先综合考虑目标的物理特性、运动特性和探测器的成像效应,建立了空间点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序列模型,为后续点目标识别算法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时间序列分类算法,该算法分别对不同类别的训练样本构建其相应的字典,将测试样本在各字典中进行稀疏重构,并将其归类为重构误差最小的那一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时间序列的长度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对时间序列数据丢失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抗噪声干扰能力。最后结合深度学习和稀疏表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调制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分类算法。该算法的输入信号既包含原始时间序列,也包含稀疏调制后的时间序列,使得输入信号的细节信息更加丰富,另外,卷积神经网络能够自主挖掘和提取时间序列的局部结构特征,逐层形成具有区分性的深度特征,且对序列的平移和缩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在时间序列分类问题中的优越性能。

周玉臣[6](2019)在《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复杂仿真模型具有运行机理、组成结构及交互关系复杂,高维、非线性,应用目的多样、多逼真度、多分辨率等特点;仿真模型可信是应用仿真模型开展分析、评估、优化等研究工作的基础,模型验证是评估仿真模型可信度的重要手段。对复杂仿真模型的状态变量、输出变量的观测数据与参考系统的状态变量、输出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是模型验证的基本途径。针对复杂仿真模型验证与实验设计问题,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针对多维时间序列的相似性分析问题,研究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多变量验证方法。核主成分分析利用核方法将特征空间上的内积计算转换为核函数计算,进而对核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获取多个相关变量在特征空间的关联关系。核主成分分析需要对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以最大化第一核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考虑到长时间序列的高维核矩阵奇异值分解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核主成分近似计算方法,将高维矩阵分解问题转换为若干低维矩阵分解问题。进一步,综合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单个变量间的尺度相似性,给出一种相似性度量方法。相对于经典方法,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多变量验证方法考虑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验证结果更加客观合理。其次,针对海量数据的相似性分析问题,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给出基于机器学习的仿真模型验证方法框架和训练过程,分析影响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的因素;进而利用基于局部穷举搜索的特征选择方法,发现最优特征子集。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验证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分类准确率,以降低其在海量数据相似性分析中的应用风险;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Boosting方法,通过生成多样化的训练样本、选择异类组件分类器、采用基于惩罚因子的多样性筛选准则等策略增强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性能。再次,复杂仿真模型在某一想定下可信,无法保证其在整个应用域内可信;由此,对复杂仿真模型验证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单步实验设计方法方面,给出一种多准则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通过综合距离准则与相关性准则,生成具有良好空间填充性的初始实验设计方案。针对实验设计中过采样和欠采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开发-探索策略的自适应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利用改进的距离准则度量实验点的全局探索价值,通过交叉验证误差估计实验点的局部开发价值;为了避免实验点在局部区域的过度聚集问题,设计权重自适应更新策略。以高斯过程模型为例,证明基于开发-探索策略的序贯实验设计,通过最大化期望误差,可以构建高精度的元模型。最后,针对现有的模型验证和可信度评估工具难以满足复杂仿真模型验证的应用需求的问题,设计并实现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平台的总体架构,给出算法服务的统一描述;利用通用建模语言,描述子系统的功能、内部交互关系和功能实现流程。考虑到用户专业及研究领域不同,其验证方法使用偏好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个性化服务推荐K近邻算法,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功能完备性、易用性和模型验证的效率。利用该平台对电磁轨道炮仿真模型进行验证,检验本文研究的模型验证方法和实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验证平台的实用性。

姚博[7](2019)在《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道统计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当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将产生一层包覆飞行器的等离子鞘套。等离子鞘套会衰减通信信号能量,并附加寄生调制效应,此外,电磁信号受散射体影响,形成多径效应。两种效应相互耦合导致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环境十分恶劣,现有的通信体制难以适应,发生通信中断,产生“黑障”现象。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特性的认知不足是“黑障”问题尚无法克服的主要原因,本文围绕等离子鞘套信道模型,对等离子鞘套等效介质模型、等离子鞘套信道理论模型、等离子鞘套信道模型实验验证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的几何-统计模型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深入研究了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动态性的形成机理,建立等离子鞘套等效介质随空间和时间多尺度变化模型。考虑到不同时变因素的影响,将影响等离子体参数变化的飞行条件和鞘套内部流体条件分别归类为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变化因素,建立电子密度与飞行姿态、流场参数的函数关系,详细分析了不同尺度电子密度变化的机制,建立了电子密度多时间尺度变化模型,重点分析了电子密度小尺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离子鞘套多物理尺度介质模型;研究了时变介质中电磁波传播计算方法,对典型RAMC飞行试验条件下全程信道进行计算,并对信道幅相时域曲线、幅相标准差曲线、幅相相关系数、偏度、变化频率、信道相干时间、相干带宽等信道特征进行了分析。2、建立了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统计模型,推导了统计参数的数学表达式。深入研究等离子鞘套中电磁波传播机理,建立了衰减系数和相移系数与电子密度小尺度变化的近似线性关系,对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幅度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幅度相位的相关系数、幅度相位的自相关函数进行了推导,给出了这些函数的显式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逆变换和秩序匹配的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小尺度变化系数时间序列产生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时间序列产生方法,通过对产生的信道幅度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幅度和相位的相关性、幅度和相位的自相关函数与理论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等离子鞘套信道的基于CAZAC序列的滑动相关宽带测量方法,结合等离子鞘套信道环境,对不同参数条件下信道探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最优的参数选取方案;综合分析了等离子体产生装置DPSE和激波管产生等离子体的特点,建立了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模型试验验证方案,并对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幅度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幅度相位的相关系数、幅度相位的自相关函数等参数进行了实验验证。4、建立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的几何-统计模型。在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统计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上行综合信道与下行综合信道中空间多径信道与等离子鞘套信道的耦合关系,基于两种不同的耦合机制,分别给出了两个信道幅度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显式数学表达式;提出了可模拟高速移动信道与等离子鞘套信道的两种耦合过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时间序列的产生方法,可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通信仿真提供信道输入。综上所述,本文加深了对等离子鞘套信道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的认知,所建立的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统计模型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的几何-统计模型可对高超声速等离子鞘套信道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进行准确且全面的刻画,可为适应性通信方法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为高超声速飞行器通信体制评估提供信道模型输入,提高适应性通信方法有效性的论证效率,对缓解“黑障”问题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樊浩,黄树彩,周延延[8](2010)在《导弹武器仿真系统VV&A方法与实现过程研究》文中指出校核、验证与确认(VV&A)是保证导弹武器仿真系统正确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技术。为提高VV&A活动的效率,给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系统地总结了VV&A活动各阶段的常用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并结合VV&A活动一般过程,从实际工程化角度,根据导弹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导弹武器仿真系统VV&A过程模型,重点研究了其VV&A过程各阶段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可以应用于该领域的VV&A技术、方法。所研究内容也可为其他仿真系统VV&A活动提供参考,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刘毅敏[9](2001)在《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短时间序列的特殊性 ,根据仿真模型的现代谱确认技术 ,用置信区间的方法作为定量的统计决策。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李团[10](2019)在《单频多模GNSS/INS/视觉紧组合高精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无人机等技术的兴起,城市等复杂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定姿需求不断增长。GNSS/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组合导航能够提供连续、可靠和完备的高精度导航参数,是应用最广的组合导航技术之一。然而,在GNSS复杂环境下,基于低成本MEMS-IMU(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的GNSS/INS组合导航在GNSS信号中断期间导航误差将迅速积累,这无疑降低了系统的可用性。基于相机的视觉导航具有精度高、自主无源等优点,视觉/INS组合可极大降低INS导航误差。但是,视觉/INS组合无法提供全球框架下的导航信息且误差会随距离累积。因此,将GNSS、INS和视觉进行深度信息融合可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更优的导航性能。同时,多系统GNSS的快速部署将显着改善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可用性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均基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RTK(Real-Time Kinematic)解算的位置与视觉/INS进行融合,无法利用视觉/INS信息辅助GPS RTK解算,而在复杂GNSS环境下单独的GPS RTK定位可用性非常低,这严重阻碍了组合系统性能的提升及其应用。针对GNSS复杂环境下的低成本高精度定位定姿需求以及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开展了单频多系统GNSS(GPS、BDS和GLONASS)RTK/INS/视觉紧组合技术研究,提出了RTK/INS紧组合抗差算法以及INS相对位置约束辅助模糊度固定的新算法模型,构建了多系统RTK/INS/视觉紧组合滤波模型,并通过多组车载实测数据对紧组合算法在复杂GNSS环境下的模糊度固定、定位、测速和定姿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与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为了增强单频RTK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的高精度定位性能,提出了一套单频多系统GNSS RTK/INS紧组合算法模型。首先,建立了多系统RTK定位的数学模型;然后,阐述了附加模糊度参数和独立解算模糊度参数的两种RTK/INS紧组合数学模型和INS辅助模糊度固定方法;同时,针对GNSS观测粗差问题,提出了基于滤波新息的两步抗差RTK/INS紧组合算法模型;最后,通过两组车载测试数据对RTK/INS紧组合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开阔天空环境下进行短基线定位时,单频多系统GNSS RTK在模糊度固定和定位精度方面具有显着优势,其中单频多系统GNSS RTK/INS在35°或40°的截止高度角下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率超过99%,而且水平和高程动态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在城市等复杂环境下进行短基线定位时,GNSS粗差观测值会降低模糊度固定率与可靠性,本文提出的基于滤波新息的两步抗差紧组合算法有效提高了紧组合的模糊度固定率,同时单频多系统GNSS RTK/INS紧组合能显着改善GNSS RTK在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和可用性,在模糊度固定和定位性能方面甚至优于双频多系统GNSS RTK,这充分体现了单频多系统GNSS与低成本MEMS惯导进行紧组合的巨大优势。2.针对传统惯导绝对位置约束辅助模糊度固定方法在系统有偏状态下无法正确固定模糊度的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惯导相对位置约束辅助模糊度固定的新算法模型。首先,根据IMU预积分理论给出了INS相对位置增量的计算公式,并指出INS相对位置增量只需通过IMU观测值以及载体初始速度和姿态即可确定,而不需要求解中间状态的绝对导航参数;然后,给出了INS相对位置测量值辅助模糊度固定的原理公式,并指出该方法的本质为将动态定位转化为准静态定位;同时,为了使得该方法能有效用于模糊度固定,提出了一种INS相对位置增量辅助周跳探测的方法,该周跳探测方法在组合系统位置状态有偏差时仍能有效探测周跳;最后,通过实测车载数据对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进行了验证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INS相对位置增量辅助周跳探测方法可以有效探测1周的小周跳(数据间隔为1 s);在RTK/INS紧组合绝对位置有偏的情况下INS仍能提供高精度的相对位置测量值,因此INS相对位置增量仍能用于辅助模糊度固定;对于开阔环境下采集的单频GPS+BDS数据,新算法模型能获得与传统INS绝对位置约束辅助的模糊度解算模型相当的模糊度固定性能。3.为了解决基于低成本MEMS-IMU的GNSS/INS组合导航在GNSS信号中断期间导航误差快速漂移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已知特征点和基于多状态约束的两种视觉/INS紧组合滤波模型。对多状态约束的视觉/INS紧组合滤波模型与最小二乘估计的等价性进行了证明,指出了量测方程两边同时左乘特征点坐标对应的系数矩阵的零空间矩阵的合理性。最后,阐述了将视觉/INS与RTK/INS紧组合滤波模型统一为RTK/INS/视觉紧组合滤波模型的方法,且设计了仿真实验对两种视觉/INS紧组合滤波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已知特征点的视觉/INS紧组合算法可以获得无误差漂移的位姿估计结果,且航向精度相对于GNSS/INS组合导航得到明显提高;基于多状态约束的视觉/INS紧组合算法能极大地减小INS的位置和航向漂移,这将有效弥补GNSS/INS组合导航在航向可观性弱的条件下航向角快速发散的缺陷。4.自主设计和搭建了含有GNSS、IMU和单目相机的硬件验证平台,完成了传感器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同步,在此基础上开展了GNSS复杂环境下的实测车载测试,并对单频多系统GNSS RTK/INS紧组合与RTK/INS/视觉紧组合在定位、测速和定姿等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系统GNSS和视觉均显着地提高了单GPS RTK/INS紧组合在复杂GNSS环境下的厘米级定位可用性。在测速方面,RTK/INS/视觉紧组合的速度误差没有漂移,可以提供高精度速度信息。在定姿方面,RTK/INS/视觉紧组合可以完全维持横滚角、俯仰角的精度并且有效地降低航向角的误差漂移速度进而提高其估计精度。由此可见,单频多模GNSS RTK/INS/视觉紧组合技术可作为GNSS复杂环境下的低成本高精度定位、测速和定姿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综上所述,本文对单频多模GNSS RTK/INS/视觉紧组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完整的RTK/INS/视觉紧组合滤波模型,并通过多组实测车载实验对提出的算法模型进行了全面验证和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效促进复杂GNSS环境下的低成本高精度定位定姿技术的研究、产业应用和发展。

二、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液压支架姿态感知及顶梁俯仰角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液压支架的研究现状
        1.2.2 液压支架姿态感知的研究现状
        1.2.3 姿态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液压支架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方法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第2章 液压支架支护姿态运动学分析
    2.1 液压支架姿态类型
    2.2 液压支架姿态模型的建立
        2.2.1 二维坐标系变换原理
        2.2.2 姿态模型的建立
    2.3 基于虚拟样机的液压支架运动学仿真分析
        2.3.1 虚拟样机软件ADAMS
        2.3.2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2.3.3 运动学仿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顶梁姿态角解算方法研究
    3.1 液压支架顶梁姿态角解算方案的确定
    3.2 姿态传感器测量原理
        3.2.1 陀螺仪的测量原理
        3.2.2 加速度计的测量原理
    3.3 卡尔曼滤波算法
        3.3.1 卡尔曼滤波算法简介
        3.3.2 卡尔曼滤波模型的建立
        3.3.3 卡尔曼滤波算法步骤
    3.4 姿态感知实验台的搭建
        3.4.1 姿态感知试验台总体方案的确定
        3.4.2 姿态传感器的选型与安装
    3.5 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压支架姿态短时预测方法研究
    4.1 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4.1.1 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原理
        4.1.2 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4.1.3 时间序列模型建立的步骤
    4.2 时间序列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压支架顶梁俯仰角调控方法研究
    5.1 平衡千斤顶位置控制数学模型
    5.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
        5.2.1 常规PID原理
        5.2.2 模糊PID原理
    5.3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仿真分析
        5.3.1 软件平台介绍
        5.3.2 联合仿真模型的搭建
        5.3.3 联合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ZPW-2000轨道电路暂态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1.2.2 轨道电路建模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轨道电路暂态过程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ZPW-2000 轨道电路的Simulink建模
    2.1 轨道电路系统概述
    2.2 ZPW-2000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2.2.1 发送器与接收器
        2.2.2 防雷模拟网络
        2.2.3 调谐匹配单元
        2.2.4 空心线圈
        2.2.5 匹配变压器
        2.2.6 补偿电容
        2.2.7 衰耗器
    2.3 基于Simulink的轨道电路建模
        2.3.1 ZPW-2000轨道电路仿真模型
        2.3.2 ZPW-2000轨道电路各部分建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电路数据采集方案搭建
    3.1 数据采集系统
        3.1.1 硬件系统概述
        3.1.2 软件系统概述
    3.2 数据采集方案制定
        3.2.1 采集设备校正测试
        3.2.2 轨道电路故障分类
    3.3 数据采集流程
    3.4 数据正确性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CA-MFCC的轨道电路暂态特征提取
    4.1 梅尔频率倒谱算法
        4.1.1 基本概念
        4.1.2 MFCC方法原理
    4.2 基于MFCC的轨道电路信号处理
        4.2.1 正常情况
        4.2.2 故障情况
    4.3 基于PCA的 MFCC特征寻优
        4.3.1 主成分分析算法
        4.3.2 PCA优化MFCC的流程
    4.4 降维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电路暂态故障诊断
    5.1 暂态故障模板库构建
        5.1.1 模板库设计原则
        5.1.2 模板库系统结构
    5.2 基于K-means的自适应模板库建立
        5.2.1 K均值聚类算法
        5.2.2 K-means优化模板库流程
    5.3 动态时间规整算法
    5.4 暂态故障诊断流程设计
    5.5 诊断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成果
    一、科研成果
    二、参与的科研工作

(3)面向液态和固态农药的在线混合混药器及其性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1.2.1 液液混合及其在线混合装置研究概况
        1.2.2 液固混合及其在线混合装置研究概况
        1.2.3 在线混合装置性能评价研究概况
        1.2.4 在线混合装置及其性能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液态及固态农药在线混合机理及其混合装置
    2.1 基于流动扩散的液态农药在线混合机理及混药器
        2.1.1 湍流扩散条件下农药最短混合时间及其混合室最小长度
        2.1.2 湍流扩散条件下混合管内农药浓度分布
        2.1.3 液态农药脉冲点源注入轴向浓度分布
        2.1.4 用于液态农药提高混合均匀性及浓度一致性的混药器
    2.2 粉剂农药在线混合机理及混药器
        2.2.1 粉剂直接注入条件下的在线混合机理
        2.2.2 粉剂在气流卷携协助注入条件下的在线混合机理
        2.2.3 用于粉剂农药提高混合均匀性的混药器
    2.3 水分散粒剂农药在线混合机理及混药器
        2.3.1 水分散粒剂直接注入条件下的在线混合机理
        2.3.2 用于水分散粒剂提高混合均匀性的混药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药器在线混合试验及性能评价平台构建
    3.1 液态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试验及性能评价平台
        3.1.1 载流(水)供给系统(Ⅰ)
        3.1.2 农药供给系统(Ⅱ)
        3.1.3 基于图像的液态农药在线混合检测系统(Ⅲ)
        3.1.4 试验材料
        3.1.5 图像检测系统及可行性验证
    3.2 固态粉剂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试验及性能评价平台
        3.2.1 粉剂基础在线混合喷雾系统(Ⅰ)
        3.2.2 基于图像的喷雾效果检测系统(Ⅱ)
        3.2.3 基于图像的可湿性粉剂沉积均匀性检测系统(Ⅲ)
        3.2.4 试验材料
    3.3 固态水分散粒剂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试验及性能评价平台
        3.3.1 WDG在线混合系统(Ⅰ)
        3.3.2 基于图像的WDG在线混合检测系统
        3.3.3 试验材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态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均匀性研究
    4.1 液态农药在线混合均匀性评价算法
    4.2 试验设计
        4.2.1 算法验证试验
        4.2.2 混药器在线混合变工况试验
        4.2.3 混药器后不同延长距离在线混合试验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算法验证试验结果
        4.3.2 四种混药器的在线混合均匀性比较
        4.3.3 混药器后外接输送管对混合均匀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态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浓度一致性研究
    5.1 文丘里型射流混药器脉动注入下混合液浓度的不一致性
    5.2 混合浓度变化评价方法
        5.2.1 基于时间序列CV值的动态浓度一致性评价
        5.2.2 基于自相关函数的混合浓度周期性及脉动特性
        5.2.3 基于近似熵的混合浓度时间序列复杂度
    5.3 变工况试验设计及试验参数设置
    5.4 混合液浓度一致性及周期性分析
        5.4.1 文丘里型射流混药器(A)混合浓度一致性分析
        5.4.2 夹层孔管混药器(B)混合浓度一致性分析
        5.4.3 简化夹层混药器(D)混合浓度一致性分析
        5.4.4 不同混药器混合浓度一致性及脉动特性比较
    5.5 均匀性与浓度一致性统计学分析
        5.5.1 文丘里型射流混药器(A)与夹层孔管混药器(B)比较
        5.5.2 文丘里型射流混药器(A)与简化夹层混药器(D)比较
        5.5.3 夹层孔管混药器(B)与简化夹层混药器(D)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图像的液态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均匀性评价方法比较
    6.1 基于图像的混合均匀性特征提取方法
        6.1.1 基于显特征灰度直方图统计量的混合均匀性评价
        6.1.2 基于显特征灰度共生矩阵的混合均匀性评价
        6.1.3 基于显特征改进面积加权法的均匀性评价
        6.1.4 基于显特征变异系数(CV值)的均匀性评价
        6.1.5 基于隐特征主成分空间特征分布紧密度的均匀性评价
    6.2 算法评估原理及试验设计
        6.2.1 归一化混合均匀性指数评估原理
        6.2.2 评价方法验证试验
        6.2.3 混合装置在线混合试验
    6.3 结果和讨论
        6.3.1 均匀性分析方法测试及比较
        6.3.2 多视角图像计算结果比较
        6.3.3 基于优选算法对混药器混合图像重复处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粉剂农药混药器在线混合数值仿真与试验
    7.1 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结构参数及数值仿真模型
        7.1.1 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结构参数确定
        7.1.2 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数值仿真模型
    7.2 试验方法及试验参数确立
        7.2.1 基于图像的流型及喷雾效果检测
        7.2.2 基于图像的粉剂农药沉积均匀性分析
    7.3 试验结果及讨论
        7.3.1 气体卷携粉剂农药在线注入喷雾可行性分析
        7.3.2 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在线混合均匀性数值仿真显着性分析
        7.3.3 基于数值仿真的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结构参数确定
        7.3.4 基于粉剂沉积均匀性的多点注入射流混药器性能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水分散粒剂混药器在线混合均匀性研究
    8.1 基于3D图像重构的WDG在线混合效果评价方法
        8.1.1 WDG分布图像采集、评价算法及其试验验证
        8.1.2 评价方法和算法
        8.1.3 算法可行性验证
    8.2 基于单视角图像的WDG在线混合效果评价算法
        8.2.1 基于单视角图像颗粒托起量的粒子分布效果度量
        8.2.2 基于单视角图像颗粒分布不均匀性指数的分布效果度量
    8.3 单点注入射流混药器试验过程
    8.4 结果与讨论
        8.4.1 载流流量对粒子分布效果的影响
        8.4.2 粒子加入量(相含率)对粒子分布效果的影响
        8.4.3 粒子种类对粒子分布效果的影响
        8.4.4 输送距离的延长对粒子分布效果的影响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结论
        9.1.1 主要研究工作
        9.1.2 创新性结论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4)基于FBG的变形机翼冲击损伤及形状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机翼的损伤检测
        1.2.2 机翼的形状检测
    1.3 课题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及冲击响应相关理论研究
    2.1 FBG传感原理
        2.1.1 FBG传感原理
        2.1.2 FBG应力敏感特性
        2.1.3 FBG解调方法
        2.1.4 FBG冲击及形变检测原理
    2.2 复合材料冲击响应的相关理论
        2.2.1 冲击的分类
        2.2.2 低能量冲击损伤的过程
        2.2.3 冲击接触响应的模型
    2.3 冲击响应信号的特性分析
        2.3.1 信号模型与参数选择
        2.3.2 信号特征参数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FBG的机翼蒙皮低能量冲击监测仿真与实验研究
    3.1 基于Abaqus的机翼蒙皮低能量冲击仿真研究
        3.1.1 Abaqus有限元分析基础
        3.1.2 基于Abaqus的机翼蒙皮低能量冲击仿真
        3.1.3 仿真结果分析
        3.1.4 仿真信号结果分析
    3.2 基于FBG的机翼蒙皮低能量冲击实验研究
        3.2.1 实验系统建立
        3.2.2 测试信号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BG的冲击干扰下机翼蒙皮形状监测研究
    4.1 冲击与形变信号的分离研究
        4.1.1 经验模态分解(EMD)分析
        4.1.2 基于EMD的冲击与形变信号分离处理研究
        4.1.3 基于EMD的冲击与形变信号分离方法研究
    4.2 冲击干扰下的形状监测研究
        4.2.1 面形状重构研究
        4.2.2 实验系统建立
        4.2.3 冲击干扰下的面形状数据分析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红外探测系统中点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外点目标检测技术
        1.2.2 红外点目标识别技术
        1.2.3 深度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空间点目标红外辐射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红外辐射基本理论
        2.2.1 红外辐射基本概念
        2.2.2 红外辐射基本定律
        2.2.3 探测器接收目标红外辐射的规律
    2.3 点目标辐射强度序列建模
        2.3.1 目标几何形状建模
        2.3.2 目标表面温度场建模
        2.3.3 目标平动轨迹建模
        2.3.4 微动特性建模
        2.3.5 探测器非理想效应建模
    2.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2.4.1 目标与探测器的相对运动仿真
        2.4.2 探测器非理想效应仿真
        2.4.3 目标辐射强度序列仿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星地联合目标检测体制及其星上关键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星地联合目标检测体制
        3.2.1 现有星地联合目标检测体制及其问题分析
        3.2.2 星地联合目标检测体制改进设计
        3.2.3 两种检测体制的实验结果对比
    3.3 基于八方向线性预测的复杂背景抑制
        3.3.1 基于单帧图像的红外点目标检测问题描述
        3.3.2 基于八方向线性预测的背景抑制算法
        3.3.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 基于备选点自适应聚类的复杂背景区域提取
        3.4.1 图像复杂度的描述方法分析
        3.4.2 基于备选点自适应聚类的复杂背景区域检测算法
        3.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背景下基于序列图像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
    4.1 引言
    4.2 基于空时局部对比度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
        4.2.1 STLCM算法原理
        4.2.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3 基于强化空时局部对比度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
        4.3.1 ESTLCM算法原理
        4.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辐射强度序列分类的红外点目标识别
    5.1 引言
    5.2 几种经典的时间序列分类算法
        5.2.1 基于KNN的时间序列分类
        5.2.2 基于MLP的时间序列分类
        5.2.3 基于SVM的时间序列分类
    5.3 基于稀疏表示的时间序列分类
        5.3.1 算法原理
        5.3.2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 基于稀疏调制卷积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分类
        5.4.1 SMCNN算法原理
        5.4.2 SMCNN参数分析
        5.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仿真模型验证相关概念
        1.2.1 模型验证与仿真可信度
        1.2.2 仿真模型验证实验设计
        1.2.3 仿真模型验证的两类错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及分析
        1.3.1 模型验证方法研究现状
        1.3.2 实验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3 模型验证软件研究现状
        1.3.4 目前面临的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复杂仿真模型的多变量验证方法
    2.1 引言
    2.2 仿真模型验证问题描述
    2.3 复杂仿真模型的验证过程与指标体系
        2.3.1 复杂仿真模型验证过程
        2.3.2 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指标体系
    2.4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多变量验证方法
        2.4.1 问题描述与分析
        2.4.2 核主成分分析
        2.4.3 核主成分的近似计算方法
        2.4.4 核主成分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2.5 应用实例
        2.5.1 电磁轨道炮仿真模型及其验证指标体系
        2.5.2 多变量验证实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方法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与分析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验证方法
        3.3.1 方法框架
        3.3.2 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
        3.3.3 影响机器学习模型性能的因素
        3.3.4 基于PES的特征选择方法
    3.4 异构集成学习方法
        3.4.1 改进的Boosting方法
        3.4.2 分类系统的更新算法
    3.5 应用实例
        3.5.1 特征提取与选择
        3.5.2 单一分类器性能对比
        3.5.3 集成学习方法性能对比
        3.5.4 改进的集成分类系统性能分析及更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仿真模型验证的实验设计方法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与分析
    4.3 多准则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方法
    4.4 基于开发-探索策略的自适应序贯实验设计方法
        4.4.1 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的度量准则
        4.4.2 权重自适应更新策略
        4.4.3 序贯实验设计的终止策略
        4.4.4 仿真结果可信度预测模型构建过程
    4.5 开发-探索策略的有效性证明
        4.5.1 高斯过程模型
        4.5.2 有效性证明
    4.6 实例验证
        4.6.1 数值实例
        4.6.2 应用实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
    5.1 引言
    5.2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设计
        5.2.1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总体设计
        5.2.2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的子系统设计
    5.3 考虑数据特征与用户偏好的服务推荐方法
        5.3.1 问题描述与分析
        5.3.2 个性化服务推荐K近邻方法
    5.4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实现及应用
        5.4.1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实现
        5.4.2 面向服务的复杂仿真模型验证平台应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道统计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的动态特性
        1.2.2 等离子体对电磁信号的影响规律
        1.2.3 等离子鞘套信道统计特性相关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安排
第二章 等离子鞘套多时间尺度介质模型及电磁计算
    2.1 等离子鞘套相关研究基础
        2.1.1 等离子鞘套的基本概念
        2.1.2 等离子体中的电波传播基础
    2.2 等离子鞘套电子密度描述方法
    2.3 等离子鞘套多尺度电子密度时变模型
        2.3.1 电子密度大尺度缓变模型
        2.3.2 电子密度中尺度变化模型
        2.3.3 电子密度小尺度快变扰动模型
    2.4 等离子鞘套介质模型及电磁计算
        2.4.1 RAMC条件下等离子鞘套介质模型
        2.4.2 时变等离子体衰减/相移计算方法
    2.5 等离子鞘套对电磁波的影响分析
        2.5.1 透射电磁波的幅相时域曲线
        2.5.2 幅相标准差与幅相相关系数
        2.5.3 幅相的偏度与变化频率
        2.5.4 信道的相干带宽与相干时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数学模型
    3.1 非平稳信道的准平稳化
    3.2 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概述
    3.3 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数学模型推导
        3.3.1 幅度、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
        3.3.2 幅度与相位的相关系数
        3.3.3 幅度、相位的自相关函数
        3.3.4 电平通过率和平均衰落时间
    3.4 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快速模拟方法
        3.4.1 信道模拟方法原理
        3.4.2 信道模拟方法仿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等离子鞘套信道模型仿真实验验证
    4.1 等离子鞘套小尺度信道数学模型仿真验证
    4.2 等离子鞘套信道模型验证方案
        4.2.1 等离子鞘套信道探测方法
        4.2.2 地面等离子体模拟环境的选取
    4.3 基于DPSE02 的信道模型实验验证
        4.3.1 实验方法及实验环境
        4.3.2 实验结果分析
    4.4 基于激波管的信道模型实验验证
        4.4.1 实验方法及实验环境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综合信道几何-统计模型及特性分析
    5.1 高速飞行器综合信道环境概述
    5.2 高速移动信道相关研究基础
        5.2.1 移动信道的衰落
        5.2.2 常用小尺度信道模型
    5.3 高速飞行器综合信道小尺度衰落几何-统计模型
        5.3.1 高超声速飞行器三维几何传播模型
        5.3.2 等离子鞘套信道与高速移动信道的耦合关系
    5.4 高速飞信器综合信道特性分析
        5.4.1 上行综合信道统计特性
        5.4.2 下行综合信道统计特性
        5.4.3 综合信道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5.5 高速飞行器综合信道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存在的问题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单频多模GNSS/INS/视觉紧组合高精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GNSS精密相对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2 GNSS/IN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1.2.3 视觉/IN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1.2.4 GNSS/INS/视觉组合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GNSS/INS/视觉融合数学基础
    2.1 引言
    2.2 常用坐标系
    2.3 姿态参数化
    2.4 GNSS定位基础
        2.4.1 GNSS观测量
        2.4.2 GNSS误差处理方法
    2.5 惯性导航基础
        2.5.1 惯性传感器误差建模
        2.5.2 捷联惯导机械编排
        2.5.3 捷联惯导误差方程
    2.6 视觉导航基础
        2.6.1 针孔相机模型
        2.6.2 相机标定
        2.6.3 特征点三角化
    2.7 最优估计方法
        2.7.1 最小二乘
        2.7.2 卡尔曼滤波
        2.7.3 最优平滑
    2.8 GNSS/INS松组合数学模型
        2.8.1 系统误差状态模型
        2.8.2 GNSS位置观测模型
        2.8.3 GNSS速度观测模型
    2.9 本章小结
3 单频多模RTK/INS紧组合滤波模型
    3.1 引言
    3.2 多模GNSS融合定位时空基准
        3.2.1 时间系统
        3.2.2 坐标系统
    3.3 单频多模RTK数学模型
        3.3.1 函数模型
        3.3.2 随机模型
    3.4 RTK/INS紧组合数学模型
        3.4.1 附加模糊度参数的RTK/INS紧组合
        3.4.2 独立解算模糊度的RTK/INS紧组合
    3.5 RTK/INS紧组合抗差模型
    3.6 RTK/INS紧组合算法框架
    3.7 RTK/INS紧组合算法验证与性能评估
        3.7.1 开阔天空环境
        3.7.2 城市复杂环境
    3.8 本章小结
4 惯导相对约束辅助模糊度固定模型
    4.1 引言
    4.2 IMU预积分测量值
    4.3 INS相对位置辅助模糊度解算原理
    4.4 INS预测的相位增量辅助周跳探测
    4.5 实验分析与验证
        4.5.1 车载测试描述
        4.5.2 INS预测的相位增量辅助周跳探测性能分析
        4.5.3 INS相对位置增量特点分析
        4.5.4 INS相对位置约束辅助模糊度固定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单频多模RTK/INS/视觉紧组合滤波模型
    5.1 引言
    5.2 基于已知特征点的绝对定位滤波模型
        5.2.1 状态模型
        5.2.2 观测模型
    5.3 基于多状态约束的相对定位滤波模型
        5.3.1 状态模型
        5.3.2 观测模型
        5.3.3 最小二乘等价性的证明
    5.4 RTK/INS与视觉/INS紧组合模型的统一
        5.4.1 状态模型
        5.4.2 观测模型
        5.4.3 算法框架
    5.5 仿真实验验证与分析
        5.5.1 GNSS/INS/视觉仿真数据
        5.5.2 GNSS/INS松组合
        5.5.3 基于已知特征点的视觉/INS紧组合
        5.5.4 基于多状态约束的视觉/INS紧组合
    5.6 本章小结
6 单频多模RTK/INS/视觉紧组合性能测试与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平台搭建
    6.3 传感器的时空同步
        6.3.1 时间同步
        6.3.2 空间同步(杆臂和安装角标定)
    6.4 测试描述与数据处理方案
        6.4.1 车载测试描述
        6.4.2 数据处理方案
    6.5 实验验证与性能分析
        6.5.1 卫星可见性分析
        6.5.2 定位性能分析
        6.5.3 测速性能分析
        6.5.4 定姿性能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与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液压支架姿态感知及顶梁俯仰角调控研究[D]. 白淑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ZPW-2000轨道电路暂态故障诊断研究[D]. 杨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面向液态和固态农药的在线混合混药器及其性能评价研究[D]. 代祥.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基于FBG的变形机翼冲击损伤及形状监测研究[D]. 徐成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红外探测系统中点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 赵本东.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6]复杂仿真模型验证方法研究[D]. 周玉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7]高速飞行器等离子鞘套信道统计模型研究[D]. 姚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8]导弹武器仿真系统VV&A方法与实现过程研究[J]. 樊浩,黄树彩,周延延. 现代防御技术, 2010(01)
  • [9]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的研究[J]. 刘毅敏.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10]单频多模GNSS/INS/视觉紧组合高精度位姿估计方法研究[D]. 李团. 武汉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短时间序列仿真模型正确性确认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