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烷基电子效应

再论烷基电子效应

一、再论烷基电子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1](2021)在《烯烃参与的烷基卤代物/环酮肟酯自由基串联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二氟烷基试剂、卤代糖和环酮肟酯与不饱和双键的自由基加成反应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在本章中我们将分三节分别介绍二氟烷基卤化物试剂与不饱和双键的自由基串联反应研究进展;近年来通过使用溴代糖以自由基路径构建C-糖苷键的最新进展;基于亚胺基自由基开环的碳碳键重组策略的研究进展。第一节氟原子特殊的“氟效应”可以有效的改善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化学和物理性质。特别是二氟亚甲基,由于其特殊的代谢稳定性,近年来与之相关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本节中我们以XCF2CO2Et(X=I,Br)为二氟亚甲基的前体,总结近些年来XCF2CO2Et试剂与烯烃的一些常见的自由基串联反应的研究。第二节糖类化合物作为生命基本单元—细胞的三大有机组分之一,在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特别是C-糖苷类衍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因此对C-糖苷骨架的修饰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节中我们将通过不同的催化体系对近些年来基于溴代糖自由基路径构建C-糖苷骨架的反应简单的总结。第三节氰烷基骨架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等生物活性分子中。因此,在化合物分子中高效引入长链氰烷基基团在合成化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中,我们简单概述近年来氰烷基自由基参与的自由基Heck、环化、双官能团化、杂原子化等反应构建氰烷基骨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在本章中作者开发了一种新颖的非金属催化体系,实现了1,6-烯炔的二氟烷基自由基环化反应。该反应中,通过选择性的使用无机碱和有机碱,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的二氟烷基环化产物。体系中无需添加过渡金属试剂,符合绿色可持续化学的发展理念。第三章本章中作者延续第二章中开发的新方法,报道了非活化烯烃在无金属参与的条件下制备线性炔酮的方案,该反应条件温和,通过1,2-炔基迁移,合成了一系列的二氟、三氟取代的线性炔酮类衍生物。第四章此章作者描述了一种芳基烯烃参与的新型的、可见光诱导的、钯催化溴代糖的自由基Heck反应。该反应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可用于制备各种取代的C-乙烯基糖苷。同以往的策略相比较,该反应具有原料简单易得、反应步骤简短等优势。该策略在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修饰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五章本章中报道了活化烯烃参与的铜催化环酮肟酯自由基开环-交叉偶联、芳基迁移策略合成氰烷基磺酰吲哚和氰烷基酰胺的方法。作者通过巧妙地底物设计,使得底物中的离去基团作为反应物,实现了原子的高效利用。

孟晓倩[2](2021)在《科技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rbon-Based Materials第七章、第八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科技事业日益发展,作为国际间科技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科技文献翻译也尤为重要。化学专业文本属于科技文本,但总体而言,专门论述化学专业文本的翻译实践研究相对较少。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rbon-Based Materials(《碳基物理与化学》)第七、八章主要论述了Π共轭多环芳烃这一碳基材料的特性与应用,属于化学专业文本。本文从术语、句子和语篇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该文本的特点与翻译方法。笔者首先通过源文本分析,发现在化学术语方面,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化学新词与缩略语;在句子方面,使用了固定句式与长难句,多使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频繁出现;在语篇衔接方面,多使用连接词。然后通过使用个案分析法,总结了几种翻译方法,发现在化学术语方面,对于意思相近的术语要区分其代表意思;对于专业新词,可参照术语标准,通过创造新词解决;对于出现频率高的化学缩略语可使用零译法。在化学句式方面,总结了调整语序、语态变换、拆分句子与增译词汇四种翻译方法。希望通过此次的翻译实践,在探讨化学英语文本翻译方法的同时,积累宝贵的科技英语文本与化学英语文本的翻译经验,为之后的同类翻译提供参考。

徐虹[3](2021)在《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表面基元反应的研究》文中指出费托合成是指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催化下反应生成相应碳氢液体化合物的反应过程。由于该反应得到的主产物是长链的烷烃或者烯烃,因此可以用作生产清洁燃料和化工产品的一类重要手段。但是费托合成反应过程的复杂性及多样性特征,导致目前对于此类反应的反应机理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如何探究此类反应的反应原理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可的费托合成反应链增长基元过程主要通过CHx(a)单体实现,但是CHx(a)通常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时间短,因此难以被有效检测。基于此,本博士学位论文意在探究在超高真空的系统条件下以Co(0001)作为模型催化剂,利用CH31和CH2I2在Co(0001)表面生成CHx(a)中间体,系统地研究CHx(a)的反应性能,探究了催化剂表面共吸附物种对CHx(a)反应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以钴多晶作为模型催化剂,对比研究了 CO和H2小分子在钴多晶的不同晶面上的吸附和反应过程。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CH3I在Co(0001)表面解离制备CHx(a)物种,利用程序升温脱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 CHx(a)物种在干净的,H(a)和CO(a)预吸附的Co(0001)表面的反应性能。CH3I和CHx(a)物种在Co(0001)表面表现出表面空位依赖的反应性能,CH3(a)和CH(a)物种是CH3I在100 K解离生成的主要CHx(a)物种。在升温过程中,CH3(a)物种发生加氢反应生成CH4,自偶联反应生成C2H6,分解反应生成CH(a)物种;CH(a)物种发生加氢反应生成CH4,脱氢环化生成石墨碳,分解反应生成原子碳。各种CHx(a)物种加氢甲烷化反应性能遵循CH3(a)>CH2(a)>CH(a)。Co(0001)上共吸附的H(a)物种不影响CH3I在100K时解离吸附行为,有效提高了 CH3(a)和CH(a)物种加氢甲烷化反应几率,降低解离反应几率。Co(0001)表面上共吸附的CO(a)物种可稳定表面的CH2(a)物种,该物种发生加氢反应生成CH4和插入至CH3(a)反应生成CH3CH2(a)物种,然后CH3CH2(a)物种分别进行H消除和加氢反应生成C2H4和C2H6。2)通过CH2I2在Co(0001)表面解离制备CH2(a)物种,利用程序升温脱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CH2(a)物种在干净,H(a)和CO(a)预吸附的Co(0001)表面上的反应性能。CH2I2和CH2(a)物种在Co(0001)表面表现出表面空位依赖的反应性能。在110K,低暴露量CH2I2在干净Co(0001)表面逐步分解生成CH2(a),CH(a)和C(a)物种;随CH2I2暴露量增加,CH2I2在表面分子吸附。在升温过程中,CH2(a)物种发生加氢反应生成CH4,偶联反应生成C3H6和C2H4,分解反应生成CH(a)物种;CH(a)物种发生加氢反应生成CH4,脱氢环化生成发生生成石墨碳,分解反应生成原子碳。吸附的H原子和CO分子影响CHx(a)物种的表面反应性能,主要是抑制分解反应和促进碳-碳键偶联反应。3)通过乙烯分解和原子碳向石墨化碳转化等反应在Co(0001)表面制备了覆盖度可控的原子碳和石墨化碳物种,研究了其对CHx(a)物种反应性能的影响。在相同的碳覆盖度表面,CHx(a)物种在原子碳和石墨化碳共存的Co(0001)表面上表现出比仅存在原子碳和仅存在石墨化碳的Co(0001)表面上更高的偶联反应几率。其原因是原子碳在表面既有位阻作用又存在电子效应的作用,能够稳定碳链增长反应活性物种CH2(a),有利于碳链的增长过程;同时石墨化碳选择占据了表面CH4的生成位点,降低CH4生成几率和增加偶联反应几率。4)通过光发射电子显微镜/低能电子显微镜、俄歇电子能谱、X射线光电能谱和程序升温脱附谱联用的方法探究CO和H2在具有Co(10-12)和Co(0001)微晶的Co多晶表面吸附和反应过程,对比了不同微晶面的吸附活化性能。小分子在钴多晶表面的吸附反应行为与其暴露压强相关,不同暴露压强的情况下表面会生成不同表面物种。H2暴露能够诱导Co多晶体相氧的析出并钝化表面。相同条件下,小分子在Co(10-12)和Co(0001)微晶面上吸附反应行为也不相同,总体来说在Co(10-12)微晶面上的吸附和反应性能强于在Co(0001)微晶面上。上述结果建立了 CHx(a)物种在Co(0001)上的表面基元反应网络及共吸附物种的影响,并初步展示了 Co催化剂的晶面效应,加深了对复杂费托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

马可可[4](2020)在《新型稠环芳酰亚胺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新型有机共轭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是开发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基础。稠环芳酰亚胺类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大的π共轭结构、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能等优点,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选取萘酰亚胺和三蝶烯为功能骨架,设计构筑了一系列稠环芳酰亚胺类化合物,即新型有机共轭功能分子。并对它们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以及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器件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交叉偶联反应结合碳氢键活化反应,简单高效地合成了多个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噻吩类分子。并通过核磁、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清晰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同时含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并探讨了顺反异构体产生的机理。并且通过萘酐酯化开环反应和强酸诱导关环反应,同时结合交叉偶联反应和碳氢键活化反应,巧妙地合成了单一反式构型的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噻吩类分子。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类分子具有较低且相近的LUMO能级。同时对该类分子进行了有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性能测试,电子迁移率最高可达0.0246 cm2 V-1 s-1。以上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2.通过交叉偶联反应结合碳氢键活化关环反应,简单高效地合成了分别含有三氟甲基和甲氧基的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噻吩类分子。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同时含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向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可明显降低LUMO能级,而引入甲氧基则提高LUMO能级。基于含甲氧基化合物的器件最大电子迁移率为0.006 cm2 V-1 s-1,基于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器件最大电子迁移率为0.26 cm2 V-1 s-1。表明向分子引入吸电子基团三氟甲基可明显提升器件性能。这为通过设计不同结构的分子,进而调控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以改善分子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思路。3.通过交叉偶联反应结合碳氢键活化反应,简单高效地合成了多个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呋喃类分子。光学性质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说明不同取代基对其光学性能影响很小。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类分子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并且该类分子的有机微纳晶场效应晶体管表现出很好的器件性能,电子迁移率最高可达0.820 cm2 V-1 s-1。以上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是一种性能优异的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4.首次报道合成了两种具有三维立体对称结构的新型稠环芳酰亚胺类分子,即三蝶烯稠合萘单酰亚胺和三蝶烯稠合苝单酰亚胺分子。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类分子具有较低的LUMO能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三蝶烯稠合苝单酰亚胺分子相对三蝶烯稠合萘单酰亚胺分子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了167 nm,这是由于其共轭程度明显增大引起的。将两种新型共轭分子的电化学性能、紫外可见吸收分别和其单体进行对比,说明两种新型共轭分子的三个亚单元之间存在电子耦合作用。这类材料在研究单线态裂分及发光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这种新颖的分子合成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合成具有更大共轭程度的新型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奠定了基础。

赵丽莎[5](2020)在《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木质素是一种多酚聚合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相对于传统的合成抗氧化剂,其具有资源丰富,毒性低,可生物降解等优势。但木质素复杂的结构特征导致其抗氧化活性较低,阻碍了其在工业上的规模化应用。为了提高木质素的抗氧化活性,论文研究了木质素分子结构特征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并结合木质素模型物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不同的取代基对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基于理论研究结果,构建木质素的加氢解聚体系,制备了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的木质素基抗氧化剂,通过对添加于清漆中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探索了其在涂料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以拓展工业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范围。对不同种类木质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木质素自身结构特征与模型物,证明酚羟基是木质素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结构特征。木质素结构特征对其抗氧化活性的正影响(Pearson偏相关系数)大小为:酚羟基(0.80)﹥烷基取代基(0.55)﹥甲氧基(0.50);木质素结构特征对其抗氧化活性的负影响大小为:侧链羰基(-0.73)﹥脂肪族醇羟基(-0.61)﹥分子量(-0.51)。拟合得到的木质素抗氧化活性与其分子结构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26.762X1–23.884X2–9.566X3+22.580X4+66.262X5+21.383X6+46.149;其中,Y为木质素样品的IC50值(mg?L-1);X1为无量纲化的酚羟基含量;X2为无量纲化的甲氧基含量;X3为无量纲化的烷基取代基含量;X4为无量纲化的脂肪族醇羟基含量;X5为无量纲化的侧链羰基含量;X6为无量纲化的分子量大小。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讨论了不同的取代基结构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发现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对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当苯环上存在两个酚羟基时,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原因是邻苯二酚脱氢后形成的分子内氢键能稳定酚氧自由基。含一个甲氧基的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对甲氧基苯酚>邻甲氧基苯酚>间甲氧基苯酚,原因是甲氧基在酚羟基对位时,其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对自由基的稳定作用最大,而在酚羟基邻位时,可生成分子内氢键,阻止氢的脱除。酚羟基邻位存在两个甲氧基时,脱氢需克服的键能降低,形成的分子内氢键稳定了酚氧自由基,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强。当烷基取代基进入酚类化合物后,酚氧自由基中孤对电子的离域范围扩大,自由基的稳定性增强,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升高;但烷基碳链过长,酚类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迁移速率显着降低,导致其抗氧化活性逐渐下降。酚类化合物侧链末端位置上脂肪族醇羟基的吸电子作用会导致其自由基的稳定性低于相应的烷基酚氧自由基,降低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但随着碳链的增长,脂肪族醇羟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增加。酚类化合物侧链上α位羰基的吸电子作用降低了酚氧自由基的稳定性,使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降低;当羰基位于侧链的β位和γ位时,其吸电子作用随着与苯环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弱,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逐渐升高。以Pd/C为催化剂、甲酸为原位供氢剂、乙醇/水为溶剂对碱木质素进行加氢解聚,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碱木质素解聚率达到85.0%,解聚产物的IC50值(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达到25.2±0.9 mg·L-1。与碱木质素(63.5±0.6 mg·L-1)相比,抗氧化活性提高了60.3%,并且优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T(38.7±1.0 mg·L-1)。实验结果证明,碱木质素在加氢解聚过程中,甲酸与Pd/C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其结构单元之间连接键的断裂,产生了更多低分子量的酚类化合物,使酚羟基含量增加了了45.3%,有利于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此同时,降低抗氧活化活性的侧链羰基与脂肪族醇羟基的含量也分别降低了63.6%和20.2%。因此,加氢解聚是获得高抗氧化活性的木质素基抗氧化剂的有效途径。将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添加至清漆中,考察其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HPAL)在清漆中的抗氧化性能优于碱木质素(AL),在紫外辐照350h后,0.3 wt%HPAL-清漆的抗氧化性能最好。相比于空白清漆,0.3 wt%HPAL-清漆在松木板和中纤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62.8%和70.6%。在同样的添加量下,相比于AL-清漆,0.3 wt%HPAL-清漆在中纤板和松木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31.4%和45.9%;相比于商业抗氧化剂1010,0.3 wt%HPAL-清漆在松木板和中纤板上漆膜的抗氧化性能分别提高了52.1%和58.6%。此外,在紫外辐照350 h后,2 wt%HPAL-清漆的抗紫外线性能依然强于商业清漆,具备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与清漆的相容性良好,显示了其在涂料领域作为抗氧化剂的应用潜力巨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在天然抗氧化剂领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闫义彬[6](2020)在《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烯烃的优良性能使其在广泛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中聚烯烃催化剂的研发对于高性能聚烯烃材料起着核心作用。催化剂中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立足于1-丁烯聚合用催化剂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载体结构、内外给电子体、负载化和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行为和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进行了Ziegler-Natta催化剂用于催化1-己烯均聚合的研究。在聚合物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催化剂结构与聚合物性能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研究了球形MgCl2/ID/TiCl4催化剂制备中载体结构、内给电子体加入量和种类、负载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仪器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以球形MgCl2?2.14C2H5OH为载体,以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为内给电子体,内给电子体DIBP与Mg的摩尔比为0.1,四氯化钛的负载温度为110℃。合成了四种新型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分别为二哌啶基二甲氧基硅烷(DPPDMS)、二吡咯烷基二甲氧基硅烷(DPRDMS)、二哌啶基二乙氧基硅烷(DPPDES)和二吡咯烷基二乙氧基硅烷(DPRDES),研究了外给电子体结构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外给电子体DPPDMS对聚合活性和聚合物等规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工业上常用的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HMMS)相比,使用DPPDMS和DPRDMS作为外给电子体时催化剂的活性和聚合物的等规度都较高;氢气加入量对1-丁烯聚合的催化效率、聚合物等规度和熔体流动速率有着一定影响。采用球形TiCl4/MgCl2催化剂,通过颗粒反应器原位预聚法制备了新型聚丁烯-1合金材料,考察了原位预聚法对聚合产物形态、结构及聚合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偏光显微镜(PO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了原位预聚法中不同聚丁烯-1含量与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1-丁烯本体聚合相比,原位预聚法可以改善聚丁烯-1产物的形态,降低聚合物粒子之间的粘联,使聚合物在釜内成为球形颗粒,催化活性最高为10700 gPB/gCat,聚合产物的堆积密度为0.44g/cm3,产物的粒径为500μm左右;而且原位预聚法可以缩短聚丁烯-1产品由不稳定的晶型II向稳定的晶型I的转变周期。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丁烯-1釜内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丙烯结构单元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但聚合物的密度、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同时,与进口产品相比,自制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与进口产品的力学性能接近。为了探索新型TiCl4/MgCl2催化体系对长链α-烯烃聚合的适应性,本文研究了该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聚合工艺影响规律,完成了溶液法1-己烯常压聚合工艺研究,确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体系、单体浓度、溶剂种类和加入量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可达1268gPHe/gCat、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2×105g/mol,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1.4℃。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手段对聚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聚合产物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核磁分析,计算了聚己烯-1的等规度。探索了聚己烯-1产品的应用方向,使用聚己烯-1(PHe)完成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改性,研究了共混物的形貌、流变学、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He含量达到10%(重量比)时,可以降低LDPE的融熔温度,还可以加快体系的结晶速率,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为186.4%。

曲红杰[7](2020)在《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及氢迁移反应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硼化学研究历史很长,是具有氢桥键体系的典型代表,对认识化学键本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硼化学在化学键研究上又提供了新的案例,分别是硼硼多重键、2D硼材料中的硼多中心键和氮杂环卡宾硼烷中的配位键。氮杂环卡宾与硼烷形成配位键后,氮杂环卡宾的给电子效应和π共轭体系的离域效应使B-H键活化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更为有利,因此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有机反应,为构建B-C、B-N、B-O等含硼化学键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氮杂环卡宾硼烷的B-H易于活化,因此氢原子非常容易被自由基迁移,使氮杂环卡宾硼烷中可以作为优秀的氢给体或是硼中心自由基的来源,绝大多数类型的氮杂环卡宾硼烷参与的反应都是以此氢迁移步骤为基础的。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是硼化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反应,反应基元步骤多、影响因素多,机理问题较为复杂。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本论文针对其反应机理和机理中的关键步骤––氢迁移反应––做了相关研究。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的机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用量子化学方法获得的相关路径的反应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数据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揭示了不同取代基影响下的优势反应通道、反应产物的分布、影响反应决速步骤的内在因素,以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等。研究结果揭示了使用不同底物和试剂时控制产物分布和产物分支比的主要因素。研究过程中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直接用于底物和试剂的筛选,为促进此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数据和数学模型支持。氢迁移反应不仅是影响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产物分布和产率分支比的关键基元反应,也是以氮杂环卡宾硼烷为底物或试剂的其它类型反应中的关键步骤,因此,了解氮杂环卡宾硼烷的氢原子迁移反应对于认识氮杂环卡宾硼烷化学的反应特性至关重要。在本论文研究的第二部分,我们使用量子化学计算和数学物理模型方法研究了氮杂环卡宾硼烷的氢迁移反应,揭示了反应自由能势垒和活化势垒的组成,探讨了自由能势垒、活化势垒和内禀势垒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评估了利用进攻自由基的亲核/亲电特性和极化匹配规则在判断氢迁移反应势垒和反应活性时的适用性。此外,我们也考查了Evans-Polanyi线性关系模型和新提出的三变量线性模型在描述氢迁移反应自由能势、活化势垒和内禀势垒与反应热力学物理量––反应能和反应Gibbs自由能––之间相关性的适用性问题。结果表明,在描述氮杂环卡宾硼烷氢迁移反应动力学势垒和热力学推动力的相关性时,我们新提出的三变量线性模型比双变量Evans-Polanyi线性模型更准确,也比基于Marcus理论的三变量非线性模型要简单、直观。使用这个三变量线性模型可以清楚地描述氢迁移反应中起源于立体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内禀势垒在两组数学物理关系中––自由能势垒和反应Gibbs自由能、活化势垒与反应能––所起的作用,为认识氢迁移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物理量的本质和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数学物理模型。

杨琳灿[8](2020)在《炔/烯功能化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共聚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分子合成方法学的不断发展,为科学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搭建了坚实基础。而目前对合成高分子中序列结构的调控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发展调控聚合物序列结构的新方法,揭示序列结构与性能间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只能共聚合而不能自聚合,通过调整其取代基电子效应,加入极性调节剂,可向聚合物中“定性、定量、定位”地引入功能性基团。深入揭示活性阴离子聚合体系影响序列结构的机制,建立基于DPE衍生物的序列调控理论模型,这对功能高分子的序列定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因此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目前对人工合成聚合物中序列-性能间构效关系的认知要远匮乏于对生物大分子中的认知,因此探究序列结构与聚合物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依旧是研究重点。而如何建立序列可控聚合物与后功能化聚合物之间的桥梁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即需要建立精准、高效、便利的序列可控功能化以及拓扑化聚合物合成方法。借助“模块化”合成概念,可将复杂结构的合成过程极大便利化,这为搭建后功能化的桥梁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原位1H NMR监测方法以及动态蒙特卡洛(KMC)模拟,围绕系列DPE衍生物进行了活性阴离子共聚合,探究了共聚合动力学以及序列结构,建立了基于DPE衍生物的活性阴离子序列调控理论模型。借助高效“点击”反应,实现了序列结构可控的荧光标记聚合物的合成,开发了后功能化中精准、高效、便利的功能基团偶联转化方法,探究了序列结构对荧光标记聚合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双锂法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的合成方法,高效地合成了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聚合物,结合对聚合物间巯基-炔基“点击”反应特性的探究,可实现精准定位、功能拓扑可设计的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的制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 1-(4-三甲基硅炔基)-1-苯基乙烯(DPE-yne)、1-(4-三异丙基硅炔基)-1-苯基乙烯(DPE-TPSE)以及1-[4-(三异丙基硅炔基)苯基]-1-[4’-(甲氧基)苯基]乙烯(DPE-OTPSE)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通过调控保护基体积以及实施三元共聚合有效抑制了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在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偶联反应。利用KMC对共聚合进行模拟,发现炔基DPE具有高反应活性,易产生严重的跨越反应效应。通过原位1H NMR方法,对炔基DPE与苯乙烯的二元以及炔基、胺基DPE与苯乙烯的三元共聚合进行实时监测。苯乙烯与DPE-yne投料比为4:1时,序列结构呈交替特性,DPE-yne对应的苯乙烯竞聚率(rSt)为0.05,而相同投料下DPE-OTPSE的序列结构呈渐变特性,rSt为0.27。DPE-yne、DPE-NMe2与苯乙烯三元聚合物的序列结构为:聚合初期是DPE-yne与苯乙烯的交替序列,聚合中期是三元共聚序列,聚合后期是DPE-NMe2与苯乙烯的渐变序列。(2)合成了多种烷基取代DPE衍生物(DPE-alkyls),采用原位1H NMR方法监测了DPE-alkyls与苯乙烯的共聚合过程,探究了活性阴离子聚合中的序列等效性:单体活性相同的DPE衍生物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具有相同的序列结构。通过KMC对相邻DPE间苯乙烯的聚合度(Si-j)进行了统计,用于量化统计序列结构的精确性。随苯乙烯投料量的增加,Si-j标准差逐渐增大,序列精度逐渐变差,可用Si-j斜率数量级区分序列可控的程度。采用多种高效“点击”反应,分别合成了香豆素、四苯基乙烯以及芘标记的序列可控聚合物,探究了统计序列结构对聚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统计序列结构对芘标记聚合物的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与芘荧光强度之比(IE/IM)产生了显着作用。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荧光小球模型分析,表明荧光发光特性的不同正是由序列结构的差异所致,可通过调节Si-j对芘标记聚合物的IE/IM进行调控。(3)合成了链中炔基功能化、链端炔基功能化、链端巯基功能化三种聚合物模块,实施了聚合物模块间的巯基-炔基加成反应,探究了聚合物间巯基-炔基加成反应特性。链中和链端的巯基-炔基加成,均可以以高于90%的效率制备得到单加成产物。而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无法实现链中双加成,只能得到链端双加成。大幅增大功能团间隔,利于聚合物间巯-炔双加成的高效进行。通过1,3-双[1-(对甲基苯基)乙烯基]苯(MPEB)与单官能度引发剂的反应合成了双官能度双锂引发剂。采用双锂法,以叔丁醇锂作为异戊二烯聚合段的调节剂,叔丁醇钾作为苯乙烯聚合段的调节剂,合成了低乙烯基含量的SIS三嵌段弹性体。采用DPE-yne对双锂法SIS进行封端,以高于90%的效率合成了 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弹性体模块,借助巯-炔反应研究,可实现反应位点精准定位、功能拓扑可设计的TPE材料的制备。

江海盈[9](2020)在《采用主链和侧链修饰策略构筑新型共轭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光伏电池(OPV)具有质量轻、柔性、可通过卷对卷方式加工制备大面积器件等优点,吸引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兴趣,并且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的发展,非富勒烯有机光伏电池的效率取得了巨大的提升,报道的最高效率已经超过18%。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效有机光伏器件的活性层通常都是由窄带隙的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与宽带隙给体聚合物搭配而成,得益于它们之间能够实现吸收互补、能级匹配以及合适的形貌从而可以获得高的效率。因此发展新型宽带隙给体聚合物和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仍将是推动有机光伏电池发展的主要手段。本论文将围绕主链和侧链修饰分子调控策略,设计合成多种共轭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系统研究材料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的关系,为高效活性层材料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在第二和第三章研究了基于二噻吩并苯并恶二唑单元的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先探讨了基于侧链调控策略合成了基于二噻吩并苯并恶二唑与联四噻吩的聚合物PBODT。聚合物PBODT具有深HOMO能级(-5.44 e V)以及宽光学带隙(1.88 e V)。与ITIC、IDIC构筑非富勒烯光伏器件,分别取得了7.06%和9.09%的效率。然后采取主链修饰策略对PBODT进行分子结构优化,通过改变共聚单元合成了三个基于聚合物PBOff DT、PBOTT和PBOTVT。以研究通过非共价键和共价键的方式来增加聚合物骨架的刚性对聚合物光电性能的影响。使用IT-4Cl作为受体构筑有机光伏器件,基于PBOff DT、PBOTT和PBOTVT的器件分别取得了10.56%、8.25%和3.12%的效率。得益于PBOff DT具有最深的HOMO能级,并且与IT-4Cl之间具有合适的相容性,可以形成合适的形貌,所以激子解离更加高效以及电荷的复合也得到更好的抑制,因而取得最好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以及选择合适的受体材料搭配可以提高基于二噻吩并苯并恶二唑聚合物的光伏性能,展现了该类聚合物在非富勒烯有机光伏电池中的潜力。在第四和第五章研究了基于氟代苯并三唑单元的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先探讨了将硅氧烷封端侧链引入到基于氟代苯并三唑与苯并二噻吩共聚的聚合物中(FTAZ-BDTT),合成了含有不同硅氧烷封端侧链数量的聚合物PBZ-1Si、PBZ-2Si和PBZ-3Si。研究发现硅氧烷封端侧链的数量对聚合物的聚集能力、堆积方式以及与非富勒烯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较大的影响。使用IT-M作为受体时,PBZ-2Si的取得了最高的效率(11.14%),主要得益于共混薄膜中给受体的结晶性都较强以及具有合适的相分离尺寸和较高的相区纯度。相比之下,基于PBZ-1Si和PBZ-3Si的器件显示出较低的效率,分别为8.98%和9.92%。此外,基于PBZ-2Si:IT-M共混体系还表现出良好的厚膜性能和优异的存放稳定性。接着在PBZ-2Si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硅氧烷封端侧链分叉位置分别在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和第七位碳的聚合物PBZ2Si-C4、PBZ2Si-C5、PBZ2Si-C6和PBZ2SiC7。研究发现硅氧烷封端侧链分叉位置对聚合热学性能、电化学、紫外可见吸收影响较小。与i-IEICO-4F构筑的光伏器件,最终分别取得了13.47%、13.38%、13.10%和12.75%的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与支化烷基链变化支化点位置相比,硅氧烷封端侧链分叉点变化对性能影响更小,但是通过对分叉点的精细调控仍然可以获得性能更优的聚合物。在第六章中,采用C-H活化偶联的方法将不同噻吩π桥单元与D单元进行偶联,并以二氟代二氰基茚酮(2F-IC)为端基合成了5个窄带隙A-π-D-π-A型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4O4F-C6、4O4F-EH、i-4O4F、in-2O2A和out-2O2A。系统研究了噻吩π桥单元烷氧基链的长度(C6、EH)、端基与π桥连接位置(?、?)、噻吩侧链的种类(烷基、烷氧基)、烷基链的位置(inner、outer)对分子光电性能的影响。使用PBDB-T作为给体构筑光伏器件,分别取得了5.45%、5.73%、11.45%、9.66%和10.71%的效率。说明了通过对A-π-D-π-A型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π桥单元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受体小分子的光伏性能。第七章中,首次将乙烯基分叉侧链用于修饰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的D单元。合成了六个新型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IVTC、IVTC-4F、FVTC、FVTC-4F、FVTPC和FVTPC-4F。采用含乙烯基分叉侧链的D单元可以抬高受体小分子的能级,扩宽吸收范围,同时也会诱导分子采取更高比例H聚集的。与PBDB-T构筑光伏器件,分别取得了1.09%、1.55%、7.14%、5.58%、4.81%和3.21%的效率。对于含有乙烯基分叉侧链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实现高的光伏性能仍是一个挑战,相关材料的化学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袁春晨[10](2020)在《辅助基团调控的区域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化反应为构筑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提供了一种直接、经济、高效的策略。然而,碳氢键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如何高效、精准地活化碳氢键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发展远程并具有位点选择性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仍非常具有挑战性。本论文主要从导向基团调控的远程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进行研究,实现了可调控的芳环上间位、对位选择性氟烷基化反应。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通过调控导向基团配位中心的电性,实现不同芳香族化合物间位和对位碳氢键选择性二氟甲基化反应。机理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导向基团配位原子电性调控,可以选择性实现芳环上间位或对位选择性的二氟乙酸乙酯化反应。并成功实现多个药物分子的二氟乙酸乙酯化修饰,使我们的工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通过采用易得的六羰基钼为催化剂,实现了苯胺对位碳氢键直接多氟烷基化反应。机理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六羰基钼和酰胺形成四元环金属化中间体,导致了芳环电性得改变,而配体位阻效应导致对位碳氢键选择性发生氟烷基化反应。此外,多个药物分子或其前体完成了多氟烷基化修饰。3)发展了一种通过氢键导向活化苯环间位碳氢键的策略。N-乙酰基甘氨酸和苄醇中羟基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形成远程导向作用,实现钯催化间位碳氢键选择性烯基化反应。机理实验和氢键实验均支持我们提出的氢键辅助导向机制。4)发展了一种廉价易得的吡唑导向基,实现铑催化烷基β位和γ位的选择性单芳基化反应,同时首次实现了铑催化烷基仲碳的碳氢键芳基化反应。另外导向基团易切除,并可以回收再利用,说明该吡唑类导向基团辅助的碳氢键活化,有潜在应用前景。

二、再论烷基电子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烷基电子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烯烃参与的烷基卤代物/环酮肟酯自由基串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烯烃参与的二氟酯基卤化物自由基串联反应研究
        1.1 引言
        1.2 烯烃参与的二氟酯基卤化物的自由基Heck反应
        1.3 烯烃参与二氟酯基卤化物的环化反应
        1.4 烯烃参与二氟酯基卤化物的二氟酯基、卤化双官能化反应
        1.5 烯烃、二氟烷基卤化物与芳烃的三组分、双官能团化反应
        1.6 烯烃与二氟酯基卤代物的二氟酯基、氰基或叠氮化反应
        1.7 烯烃、二氟酯基卤化物与杂原子(氧、硫、氮)的三组分反应
        1.8 烯烃与二氟酯基卤化物的其他反应
    第二节 基于卤代糖自由基路径的C-糖苷键的构建
        1.1 引言
        1.2 非金属促进的卤代糖自由基反应
        1.3 镍催化的卤代糖自由基反应
        1.4 钌催化的卤代糖自由基反应
        1.5 廉价金属铁、钴和钛催化的卤代糖自由基反应
    第三节 环酮肟酯的自由基串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环酮肟酯与烯或炔烃生成氰烷基取代烯烃的反应
        1.3 烯烃参与环酮肟酯的环化反应
        1.4 烯烃参与环酮肟酯双官能团化
        1.5 环酮肟酯与碳、氧和硫合成子的反应
        1.6 环酮肟酯与碳、氮、氧、硫和硼亲核试剂的反应
    本章小结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碱调控的1.6-烯炔串联环化、双官能团化
    2.1 引言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优化
        2.2.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2.2.3 机理探究
    2.3 本章总结
    2.4 实验及数据
        2.4.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2.4.2 底物制备
        2.4.3 产物的合成
        2.4.4 产物2.4,2.19和2.29 单晶数据
        2.4.5 产物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非金属促进的非活化烯烃的二氟烷基/三氟甲基双官能团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2.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3.2.3 机理探究
    3.3 本章总结
    3.4 实验及数据
        3.4.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3.4.2 底物制备
        3.4.3 产物合成
        3.4.4 产物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可见光诱导的钯催化自由基反应构建C-乙烯基糖苷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反应条件优化
        4.2.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4.2.3 机理探究
    4.3 本章总结
    4.4 实验及数据
        4.4.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4.4.2 底物制备
        4.4.3 产物合成
        4.4.4 产物4.7和4.12~1单晶数据
        4.4.5 产物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铜催化自由基芳基迁移制备氰烷基磺酰吲哚和氰烷基酰胺
    5.1 引言
    5.2 结果讨论
        5.2.1 反应条件优化
        5.2.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5.2.3 机理探究
    5.3 本章总结
    5.4 实验及数据
        5.4.1 实验试剂及所用仪器
        5.4.2 底物制备
        5.4.3 产物合成
        5.4.4 产物5.12、5.13和5.22 的单晶数据
        5.4.5 产物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科技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rbon-Based Materials第七章、第八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简介
    1.2 项目意义
    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平行文本的查找
        2.1.2 术语表的制作
        2.1.3 翻译风格的把握
        2.1.4 翻译项目的创建
    2.2 译中总结
    2.3 译后处理
        2.3.1 译文审校
        2.3.2 图片编辑
        2.3.3 文章排版
第三章 源文本分析
    3.1 文本的术语特点
        3.1.1 化学新词的使用
        3.1.2 化学缩略语的使用
        3.1.3 专业术语的使用
    3.2 文本的句子特点
        3.2.1 固定句式的使用
        3.2.2 长难句子的使用
        3.2.3 被动语态的使用
        3.2.4 多种时态的使用
    3.3 文本的语篇特点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4.1 文本的术语翻译
        4.1.1 术语标准化与创造新词
        4.1.2 术语的零翻译
        4.1.3 术语区分
    4.2 文本的句子翻译
        4.2.1 调整语序
        4.2.2 语态转换
        4.2.3 增译词汇
        4.2.4 拆分句子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经验与收获
    5.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表面基元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相催化以及F-T合成的研究
    1.2 费托合成的研究进展以及机理研究
        1.2.1 费托合成机理研究
        1.2.2 费托合成中碳链增长的过程
    1.3 F-T合成的产物生成的影响因素
    1.4 模型催化剂表面化学研究
    1.5 钴基模型催化剂表面化学研究进展
    1.6 论文构思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技术方法
    2.1 表面分析方法介绍
        2.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XPS)
        2.1.2 俄歇电子能谱法(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AES)
        2.1.3 紫外光电子能谱(Ultraviolet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简称UPS)
        2.1.4 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Photo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PEEM)
        2.1.5 低能电子显微技术/低能电子衍射(Low energy eletron microscopy,简称LEEM/ Low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简称LEED)
        2.1.6 程序升温脱附谱(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简称TPD)
    2.2 实验描述
        2.2.1 样品处理与制备
        2.2.2 实验试剂以及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烷基在Co(0001)表面的反应性质研究以及表面共吸附物种对其反应性质的影响
    3.1 H_2和CO在干净的Co(0001)表面的反应
        3.1.1 H_2在干净的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1.2 CO在干净的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2 CH_3I(a)在Co(0001)表面的反应
        3.2.1 CH_3I(a)在干净的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2.2 CH_3I(a)在H(a)和CO(a)预覆盖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3 CH_2I_2(a)在Co(0001)表面的反应
        3.3.1 CH_2I_2(a)在clean 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3.2 CH_2I_2(a)在H(a)和CO(a)预覆盖Co(0001)表面的反应的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碳物种在Co(0001)表面对烷基反应性质的影响
    4.1 在Co(0001)表面的反应预先制备不同碳物种和利用小分子研究其性质
    4.2 不同种类的碳物种在Co(0001)表面对于CHx(a)物种反应性质的影响
    4.3 不同覆盖度的碳物种在Co(0001)表面对于CHx(a)物种反应性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利用PEEM(光发射电子显微镜)和LEEM(低能电子显微镜)研究小分子在钴DG多晶表面的反应
    5.1 干净的钴多晶表面
    5.2 CO和H_2吸附在干净的钴多晶表面
    5.3 CO和H_2在干净的钴多晶表面的反应过程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新型稠环芳酰亚胺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半导体材料概述
        1.1.1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分类
        1.1.1.1 p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1.1.1.2 n型有机半导体材料
        1.1.1.3 双极性有机半导体材料
    1.2 萘酰亚胺概述
        1.2.1 萘酰亚胺的功能化
        1.2.1.1 单溴萘酰亚胺及其功能化
        1.2.1.2 二溴萘酰亚胺及其功能化
        1.2.1.3 四溴萘酰亚胺及其功能化
    1.3 三蝶烯概述
        1.3.1 三蝶烯的功能化及其应用
        1.3.1.1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1.3.1.2 在储能材料方面的应用
        1.3.1.3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1.3.1.4 在气体吸附方面的应用
        1.3.1.5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噻吩类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合成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核磁表征
        2.4.2 晶体结构测试
        2.4.3 顺反异构体反应机理探讨
        2.4.4 理论计算分析
        2.4.5 光学和氧化还原特性
        2.4.6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测试
    2.5 小结
第三章 含取代基的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噻吩类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合成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核磁表征
        3.4.2 晶体结构测试
        3.4.3 理论计算分析
        3.4.4 光学和氧化还原特性
        3.4.5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测试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萘酰亚胺的苯并呋喃类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4.1 概述
    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合成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核磁表征
        4.4.2 晶体结构测试
        4.4.3 理论计算分析
        4.4.4 光学和氧化还原特性
        4.4.5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测试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三蝶烯的新型稠环芳酰亚胺类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5.1 概述
    5.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试剂
    5.3 合成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晶体结构测试
        5.4.2 理论计算分析
        5.4.3 光学和氧化还原特性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附录二 各章化合物的表征附图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称和代码
第一章 绪论
    1.1 木质素概述
        1.1.1 木质素结构
        1.1.2 工业木质素种类
        1.1.2.1 碱木质素
        1.1.2.2 木质素磺酸盐
        1.1.2.3 有机溶剂木质素
        1.1.2.4 酶解木质素
        1.1.3 木质素应用
        1.1.3.1 分散剂
        1.1.3.2 吸附与絮凝剂
        1.1.3.3 复合材料
    1.2 抗氧化剂
        1.2.1 抗氧化剂分类
        1.2.2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1.3 木质素基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形成自由基机理
        1.3.2 应用研究现状
        1.3.2.1 化妆品
        1.3.2.2 高分子材料
        1.3.3 构效关系研究
        1.3.4 提高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1.3.4.1 膜法超滤
        1.3.4.2 溶剂萃取
        1.3.4.3 纳米微球
        1.3.4.4 解聚法
        1.3.4.5 功能化改性
    1.4 木质素解聚的研究进展
        1.4.1 热裂解
        1.4.2 加氢解聚
        1.4.3 碱催化解聚
        1.4.4 酸催化解聚
    1.5 量子化学计算在抗氧化剂中的应用
        1.5.1 从头算方法
        1.5.2 半经验方法
        1.5.3 密度泛函方法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6.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论文的创新点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木质素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有机溶剂木质素的提取和分离
        2.2.4 碱木质素的超滤分级
        2.2.5 结构表征
        2.2.5.1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2.2.5.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2.2.5.3 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
        2.2.6 抗氧化活性测试
        2.2.7 统计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木质素的结构
        2.3.1.1 酚羟基
        2.3.1.2 甲氧基
        2.3.1.3 烷基取代基
        2.3.1.4 脂肪族醇羟基
        2.3.1.5 侧链羰基
        2.3.1.6 分子量
        2.3.2 统计分析
        2.3.2.1 线性相关分析
        2.3.2.1 偏相关分析
        2.3.2.3 多元线性回归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取代基对木质素抗氧化活性影响的DFT理论计算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计算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抗氧化活性测试
        3.2.4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结构参数的选择
        3.3.1.1 几何构型
        3.3.1.2 酚羟基的氢解离能
        3.3.1.3 氢键
        3.3.1.4 前线轨道
        3.3.1.5 电子自旋密度
        3.3.2 不同结构对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2.1 酚羟基
        3.3.2.2 甲氧基
        3.3.2.3 烷基取代基
        3.3.2.4 脂肪族醇羟基
        3.3.2.5 侧链羰基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原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碱木质素及木质素二聚体模型物的加氢解聚
        4.2.4 结构表征
        4.2.4.1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
        4.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4.2.4.3 核磁共振波谱(NMR)测试
        4.2.4.4 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试
        4.2.5 抗氧化活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3.1.1 解聚工艺条件对碱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3.1.2 与商业抗氧化剂对比
        4.3.2 加氢解聚对碱木质素结构的影响
        4.3.2.1 对碱木质素连接键的影响
        4.3.2.2 对碱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影响
        4.3.3 木质素模型物解聚前后的抗氧化活性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碱木质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的制备
        5.2.4 抗氧化清漆的制备
        5.2.5 清漆涂膜
        5.2.6 清漆的性能测试
        5.2.6.1 清漆的色差测试
        5.2.6.2 清漆的紫外透过率测试
        5.2.6.3 清漆的形貌测试
        5.2.6.4 清漆的耐酸耐盐性测试
        5.2.6.5 清漆的附着力测试
        5.2.6.6 清漆的吸水率测试
        5.2.6.7 清漆的硬度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3.1.1 不同添加量的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3.1.2 与商业抗氧化剂对比
        5.3.2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5.3.3 碱木质素加氢解聚产物对清漆性质的影响
        5.3.3.1 对形貌的影响
        5.3.3.2 对吸水率、pH和硬度的影响
        5.3.3.3 对耐水耐盐性能的影响
        5.3.3.4 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Zielg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1.2.1 主/助催化剂
        1.2.2 内/外给电子体
    1.3 MgCl_2载体型Ziegler-Natta催化剂
        1.3.1 MgCl_2的晶体结构及作用
        1.3.2 MgCl_2的活化和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1.3.3 MgCl_2与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聚丁烯-1的催化体系及聚合工艺
        1.4.1 聚丁烯-1的催化体系
        1.4.2 聚丁烯-1的聚合工艺
    1.5 聚己烯-1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方向
        1.5.1 聚己烯-1的研究进展
        1.5.2 聚己烯-1的应用方向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2.2.1 载体的制备方法
        2.2.2 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2.2.3 外给电子体的制备方法
    2.3 1-丁烯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3.1 常压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3.2 加压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4 1-己烯聚合评价实验方法
    2.5 催化剂结构表征和活性计算方法
        2.5.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2.5.2 催化剂活性计算方法
        2.5.3 外给电子体的结构表征
    2.6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2.6.1 聚合物等规度的测定方法
        2.6.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6.3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6.4 力学性能测试
第3章 球形MgCl_2载体的制备及其载钛工艺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主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3.2.1 醇镁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2 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3 负载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 主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
        3.3.1 主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分析
        3.3.2 主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3.4 内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1-丁烯聚合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结构分析及其机制研究
        4.2.1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结构分析
        4.2.2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2.3 氨基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对催化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4.3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4.3.1 氢气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4.3.2 烷基铝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型TiCl_4/MgCl_2催化体系催化1-丁烯聚合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原位预聚法合成聚丁烯-1研究
        5.2.1 预聚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形态的影响
        5.2.2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形态的影响
    5.3 球形聚丁烯-1的结构表征
        5.3.1 球形聚丁烯-1的形貌分析
        5.3.2 球形聚丁烯-1的热性能分析
        5.3.3 球形聚丁烯-1的结构分析
        5.3.4 球形聚丁烯-1的力学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TiCl_4/MgCl_2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聚合初探及对LDPE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溶液法合成聚己烯-1研究
        6.2.1 催化体系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6.2.2 聚合工艺条件对催化活性和聚合产物的影响
    6.3 聚己烯-1 弹性体的结构分析与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研究
        6.3.1 聚己烯-1弹性体的结构分析
        6.3.2 聚己烯-1弹性体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及氢迁移反应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氮杂环卡宾硼烷简介、构型与命名
    1.2 氮杂环卡宾硼烷及自由基的物理化学特性
        1.2.1 氮杂环卡宾硼烷的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1.2.2 氮杂环卡宾硼烷自由基的结构特征与稳定性
        1.2.3 氮杂环卡宾硼烷的B-H键解离能
        1.2.4 氮杂环卡宾硼烷及自由基的亲核/亲电特性
        1.2.5 氮杂环卡宾硼烷的氢迁移速率常数
    1.3 氮杂环卡宾硼烷的制备
        1.3.1 NHC-BH3的制备
        1.3.2 取代氮杂环卡宾硼烷的制备
    1.4 氮杂环卡宾硼烷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4.1 加成反应
        1.4.2 酸碱反应
        1.4.3 取代反应
        1.4.4 硼氢键插入反应
        1.4.5 偶极环加成反应
        1.4.6 还原反应
        1.4.7 光聚合反应
    1.5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理论与计算方法
    2.1 驻点能量
    2.2 反应能、反应焓和反应Gibbs自由能
    2.3 活化势垒、内禀势垒和热力学贡献
    2.4 自由能势垒
    2.5 活化能
    2.6 TST速率常数
    2.7 亲核亲电指标
    2.8 相关性分析
    2.9 数值模拟
    2.10 理论化学计算方法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DTBP引发的氰化反应的动力学势垒和热力学推动力
        3.2.2 AIBN引发的氰化反应的动力学势垒和热力学推动力
        3.2.3 反应的数值模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列自由基迁移氮杂环卡宾硼烷氢原子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热贡献
        4.2.2 内禀势垒
        4.2.3 活化势垒
        4.2.4 自由能势垒
        4.2.5 进攻自由基的分类分析
        4.2.5.1 热贡献
        4.2.5.2 内禀势垒和活化势垒
        4.2.5.3 自由能势垒
        4.2.6 活化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由基迁移系列氮杂环卡宾硼烷氢原子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活化势垒、内禀势垒和热贡献
        5.2.2 自由能势垒
        5.2.3 极化效应对势垒的影响
        5.2.4 键离解能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炔/烯功能化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共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序列可控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1.1.1 基于模板聚合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1.1.2 基于逐步聚合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1.1.3 基于多步增长合成方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1.1.4 基于活性链增长聚合法的序列可控聚合物合成
    1.2 基于DPE衍生物的精准聚合物合成研究
        1.2.1 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1.2.2 复杂拓扑结构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1.2.3 序列可控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1.3 序列结构与聚合物性能间构-效关系研究
        1.3.1 序列可控单链聚合物的信息存储
        1.3.2 序列结构对聚合物溶液行为的影响
        1.3.3 序列可控聚合物的本体性质
    1.4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主要工作思路
2 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及其精制
        2.2.2 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的合成与精制
        2.2.3 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
        2.2.4 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与苯乙烯共聚合原位~1H NMR监测
        2.2.5 苯乙烯竞聚率(rSt)计算方法
        2.2.6 活性阴离子聚合中动态蒙特卡洛模拟(KMC)方法
        2.2.7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共聚合动力学研究
        2.3.2 炔基功能化DPE衍生物序列分布调控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烯基功能化DPE衍生物的活性阴离子聚合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及其精制
        3.2.2 聚合单体以及荧光化合物的合成
        3.2.3 DPE衍生物与苯乙烯共聚合的原位~1H NMR监测
        3.2.4 荧光标记聚合物的合成
        3.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烯基功能化DPE衍生物共聚合动力学研究
        3.3.2 烯基功能化DPE衍生物序列分布特性研究
        3.3.3 基于烯基功能化DPE的聚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双锂法的炔基功能化热塑性弹性体合成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及其精制
        4.2.2 1,3-双[1-(对甲基苯基)乙烯基]苯(MPEB)合成
        4.2.3 炔基功能化和巯基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
        4.2.4 双锂法官能化SIS三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4.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聚合物间巯基-炔基“点击”反应研究
        4.3.2 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弹性体合成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单体结构表征汇总
附录B 荧光紫外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采用主链和侧链修饰策略构筑新型共轭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光伏电池简介
        1.2.1 有机光伏电池的发展
        1.2.2 有机光伏电池的器件结构
        1.2.3 有机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1.2.4 有机光伏电池的性能参数
    1.3 活性层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1.3.1 宽带隙给体聚合物
        1.3.2 窄带隙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二噻吩并苯并恶二唑与联噻吩的共聚物的合成及其非富勒烯光伏电池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2.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2.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2.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2.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2.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2.3.4 光伏性能的研究
        2.3.5 荧光淬灭分析
        2.3.6 载流子复合机制的研究
        2.3.7 电荷迁移率的研究
        2.3.8 形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噻吩并苯并恶二唑与不同噻吩单元组成的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3.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3.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3.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3.3.2 聚合物的热分析
        3.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3.3.4 聚合物堆积行为的研究
        3.3.5 光伏性能的研究
        3.3.6 荧光淬灭分析
        3.3.7 激子解离和载流子复合研究
        3.3.8 电荷迁移率的研究
        3.3.9 形貌分析
        3.3.10 表面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硅氧烷封端侧链数量对氟代苯并三唑聚合物光伏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4.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4.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4.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4.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4.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4.3.4 聚合物堆积行为的研究
        4.3.5 光伏性能的研究
        4.3.6 激子解离和载流子复合以及迁移率的研究
        4.3.7 形貌分析
        4.3.8 基于聚合物PBZ-2Si的厚膜器件和稳定性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分叉位置的硅氧烷封端侧链对氟代苯并三唑聚合物光电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5.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5.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5.2.4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5.3.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5.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5.3.4 光伏性能研究
        5.3.5 激子解离和载流子复合研究
        5.3.6 电荷迁移率的研究
        5.3.7 形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采用不同噻吩π桥单元连接的A-π-D-π-A型非富勒烯受体小分子及其光电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6.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6.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6.2.4 目标分子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6.3.2 分子的热稳定性
        6.3.3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6.3.4 光伏性能研究
        6.3.5 激子解离和载流子复合研究
        6.3.6 电荷迁移率研究
        6.3.7 形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D单元带有乙烯基分叉侧链的A-D-A型非富勒烯受体分子的构筑与光电性能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7.2.2 材料的表征仪器
        7.2.3 有机光伏电池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7.2.4 目标分子的合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7.3.2 分子的热稳定性
        7.3.3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分析
        7.3.4 光伏性能研究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辅助基团调控的区域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苯环远程碳氢键活化
        1.2.1 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1.1 长链导向基团策略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1.2 降冰片烯插入迁移策略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1.3 钌催化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1.4 瞬态分子间作用力链接策略实现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1.5 铜催化类Heck反应历程苯环间位碳氢键活化
        1.2.2 苯环对位碳氢键活化
        1.2.2.1 构建长链导向基通过基团导向策略实现苯环对位碳氢键活化
        1.2.2.2 电子效应控制的苯环对位碳氢键活化
        1.2.2.3 位阻效应控制苯环对位碳氢键活化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钌催化芳烃间位二氟甲基化反应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设想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钌催化苯乙酮肟醚对位二氟甲基化反应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设想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钌催化苯胺及其衍生物对位二氟甲基化反应
    4.1 结果与讨论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钼催化苯胺对位碳氢键多氟烷基化反应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设想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钯催化苄醇间位碳氢键烯基化反应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设想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铑催化烷基碳氢键选择性单芳基化反应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设想
    7.3 结果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缩写对照表
实验部分和结构表征
部分化合物表征谱图
致谢

四、再论烷基电子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烯烃参与的烷基卤代物/环酮肟酯自由基串联反应研究[D]. 李明. 兰州大学, 2021(09)
  • [2]科技文本汉译实践报告 ——以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arbon-Based Materials第七章、第八章为例[D]. 孟晓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表面基元反应的研究[D]. 徐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6)
  • [4]新型稠环芳酰亚胺类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 马可可.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木质素结构及加氢解聚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赵丽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TiCl4/MgCl2催化体系在丁烯和己烯聚合中的应用研究[D]. 闫义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氮杂环卡宾硼烷氰化反应及氢迁移反应的理论研究[D]. 曲红杰.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炔/烯功能化DPE衍生物活性阴离子共聚合研究[D]. 杨琳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9]采用主链和侧链修饰策略构筑新型共轭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的研究[D]. 江海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0]辅助基团调控的区域选择性碳氢键官能化反应研究[D]. 袁春晨. 苏州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再论烷基电子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