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氡气调查

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氡气调查

一、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韩宗伟,王嘉,邵晓亮,周森林,韩旭,石文星[1](2009)在《城市典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净化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现场测试数据和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空气质量的相关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了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地下车库3类典型地下空间内部的空气污染状况,并以图表的形式给出了目前我国典型地下空间中的CO2,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甲醛,氡等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数据,并分析其成因。根据目前通风、常用空气净化技术现状以及各类地下空间的污染特征,分析指出去除地下商场和地铁车站内部污染物宜采用控制污染源、通风稀释和复合净化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并指出研发方便、高效的复合净化技术是今后解决城市地下空间污染物净化问题的重要方向。

李晓燕,郑宝山,王燕,王学[2](2007)在《我国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空气中的氡水平》文中认为采用α径迹蚀刻法,对全国23个城市的234个地下人防工程测点的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调查测量。测量采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CR-39),采样分不同季节进行,每次采样暴露3个月。调查测量结果表明,234个测点的氡浓度范围为14.92 482 Bq.m-3,算术平均值为247 Bq.m-3;如以城市为统计单位,福州和包头的地下工程氡浓度较高,分别为714 Bq.m-3和705 Bq.m-3;广州和上海氡浓度较低,分别为71.1 Bq.m-3和72.6 Bq.m-3。在夏、冬两季测量数据齐全的21个城市中,除郑州、上饶、包头三城市外,其它18个城市地下工程中氡浓度呈夏季高于冬季。地下工程的地质背景、被覆程度、被覆(装修)材料和通风状况是影响地下工程空气中氡浓度的主要因素。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3](2006)在《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地下建筑氡浓度分布》文中提出为了解东南沿海城市地下建筑氡浓度的分布,用固体核径迹法(SSNTD’s),分别在春、夏、冬3季对沿海7城市地下建筑室内氡浓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具有最高的平均氡浓度,上海的平均氡浓度最低。季节的变化对地下建筑室内氡浓度有影响,各城市氡浓度平均值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各城市夏季氡浓度与该城市的年均值的比值与城市中各测点氡浓度之间的离散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夏季地下建筑室内氡浓度高的城市,它的平均氡浓度受某些具有高氡水平测点的影响大。

李晓燕[4](2005)在《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氡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来源于分散存在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铀钍的子体镭的放射性衰变。 在人的呼吸过程中,氡及其子体进入肺部并沉积下来对人体产生内照射,最终诱发肺癌。氡是导致人类肺癌的4种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人接受氡的暴露量越大,肺癌的发病率越高,如果接受氡暴露量较大的人同时还吸烟,肺癌的发病率更会急剧升高。 在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室内环境中,氡主要来源于房屋的地基和建筑及装修材料,其中,地下土壤和山体是氡的最主要来源。地壳中数十公里厚的岩石释放出来的氡通过扩散,渗析,被抽吸等方式由下向上运动。地下建筑(工程)四周紧贴地下土壤或直接建在山体里,是氡向上运移的最近通道。如果地下工程通风差,空气流动少,氡可以在室内聚集达到极高的浓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被用于国民经济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样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地下设施工作、居住、购物和娱乐,他们承受着比广大公众更高的辐射危害。 本项目运用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环境累积测氡法——核固体径迹法(SSNTD’s),对我国的北京,上海,福州,泉州,厦门,广州,汕头,阳江,温州,宁波,长沙,贵阳,桂林,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鄂尔多斯,济南,青岛,南昌,上饶,郑州,武汉共23个城市的234个地下工程室内氡浓度分春、夏、冬三季进行了调查。全部调查共布放采样器674个,回收601个,回收率为89%,涉及234个地下工程测点,其中,属于地下工作环境的测点有87个。每季采样时间基本为三个月。探测片采用国产CR—39探测片,刻度系数为4.218tracks·cm-2/(KBq·m-3·h)。平行样74个,占总回收样的12%,其中,90%的平行样变异系数小于20%:空白样43个,占总回收率的7%。以三个月计算,探测下限为8.654 Bq·m-3。 在用累积法测氡的同时,为预知每个城市地下工程氡浓度的基本水平及氡浓度的日变化规律,在第一次布点采样时,用Model 1027连续测氡仪对某些城市

王燕[5](2005)在《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健康影响与防护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氡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地下公共场所大量涌现,但其空气中氡浓度的大规模调查及系统研究还属空白。本论文采取瞬时法(美国SUN公司的1027型连续测氡仪)与累积法(CR-39SSNTD)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对我国23个城市的地下工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监测,获得了实测数据700多个。在监测的同时,收集了每个测点的各种相关情况资料。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鄂尔多斯四个城市为例,从环境地球化学角度出发,在研究了各个测点的各种情况之后,探讨了氡在不同类型工程和不同城市的浓度规律。对长期有人在内工作的地下工程内氡所致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当量进行了估算。最后对氡异常的测点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地下工程内氡污染的治理和防范措施。本次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地下工程中氡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为:从总平均值看,夏高冬低。与前人对坑道的调查结果一致,与地上氡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反。从两季浓度差来看,两季浓度差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类工程>单建式硐室类工程>结建式硐室类工程。 2、总体来看内蒙三类工程的氡浓度值:隧道类工程>结建式硐室类工程>单建式硐室类工程。不管是单季还是年平均值,各城市三类工程的氡浓度都遵循隧道类工程远大于结建式硐室工程和单建式硐室工程的规律。通过对结建式硐室工程和单建式硐室工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在地下工程内工程上部有无建筑物阻隔,并不是影响氡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即氡的纵向扩散作用小于横向扩散作用。 3、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鄂尔多斯四个城市的氡浓度年平均值分别为:190Bq/m3、700Bq/m3、190Bq/m3、270Bq/m3。去掉仅有一季结果的测点值,包头、鄂尔多斯的氡浓度年平均值为: 620Bq/m3、250Bq/m3。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鄂尔多斯四个城市的氡浓度单季值的范围分别为:31-830Bq/m3、57-3500Bq/m3、26-650Bq/m3、64-690Bq/m3;年平均值的范围分别为:39-580Bq/m3、94-2100Bq/m3、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6](2004)在《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东南四省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富铀花岗岩,是氡的高本底区。人防工程因其建于地下,室内氡浓度受本底值影响更大。为了解该地区地下人防工程内氡的浓度水平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文章对该区11个城市30个不同类型的人防工程室内氡浓度进行了约24小时连续测定,测定结果为11.1344.1 Bq·m-3,平均值为70.5Bq·m-3。为探讨工程的地质概况、被覆程度、被覆材料及通风程度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根据工程被覆程度及人员使用频繁程度将其分为四类:地下停车场(Ⅰ类);超市,办公室等(Ⅱ类);被覆坑道(Ⅲ类);毛洞(Ⅳ类)。各类工程的氡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9.6、33.7、84.4、137.5 Bq·m-3。

二、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典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净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1.2 调研数据的总结分析
        1) 选定评价标准
        2) 文献调研和实测调研
2 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
    2.1 地下商场
        1) 污染物分布现状
        2) 污染物分布特征与成因
        ① CO2
        ② 可吸入颗粒物PM10
        ③ 细菌总数
        ④ CO
        ⑤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⑥ 氡及其子体
    2.2 地铁车站
    2.3 地下车库
3 三类地下空间的空气净化对策
    3.1 地下空间空气净化的技术路线
    3.2 典型地下空间净化策略探讨
4 结论

(2)我国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空气中的氡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调查城市选择及布点原则
    2.1 调查城市选择
    2.2 布点原则
3 测量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4.1 城市地下工程氡浓度
    4.2 城市地下工程氡浓度季节变化
    4.3 影响因素
    4.4 通风降氡措施
5 结论

(3)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地下建筑氡浓度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点原则
2 测量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城市氡浓度分布
    3.2 氡浓度季节分布特点
    3.3 气候对季节分布特点的影响
4 结论

(4)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氡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氡的来源与危害
    第三节 氡的测量方法简介
    第四节 选题依据
第二章 采样城市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城市的选定与采样原则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质量保证
第三章 地下工程氛浓度分布
    第一节 所有工程氡浓度总体分布
    第二节 各城市地下工程氡浓度分布
    第三节 地下工作环境氡浓度分布情况
    第四节 各类工程年均氡浓度分布
    第五节 不同环境氡浓度值的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工程氡浓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
    第一节 氡浓度日变化
    第二节 氡浓度季节变化
    第三节 城市氡浓度与标准偏差的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受照人群的健康影响评价
    第一节 年均有效剂量估算
    第二节 终生肺癌危险度估算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地下工程氡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节 地质背景对氡浓度的影响
    第二节 被覆程度对氡浓度的影响
    第三节 被覆(装修)材料对氡浓度的影响
    第四节 通风对氡浓度的影响
第七章 降氡防氡措施
    第一节 待建工程的防氛措施
    第二节 通风降氡试验
    第三节 地气抽气法
    第四节 防氡涂料
    第五节 采用空气净化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存在问题
    第三节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健康影响与防护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氡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氡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地下工程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第四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择与调查内容
    第二节 测量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质量保证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工程氡污染情况的研究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工程氡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
    第二节 三类地下工程氡浓度情况对比研究
    第三节 四个城市地下工程氡浓度情况对比研究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工程内氡的健康影响评价
    第一节 健康影响评价方法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工程氡所致工作人员剂量估算
    第三节 关于氡控制标准的一些认识
第五章 地下工程中氡浓度影响因素分析与氡污染防范措施研究
    第一节 地下工程中氡浓度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地下工程中氡污染防范措施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二节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选点及分类
2 测定仪器及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各类人防工程测量结果及相关情况
    3.2 地质概况对氡浓度的影响
    3.3 被覆程度对氡浓度的影响
    3.4 被覆(装修)材料对氡浓度的影响
    3.5 通风对氡浓度的影响
    3.6 人均照射剂量
4 结论

四、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典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净化对策[J]. 韩宗伟,王嘉,邵晓亮,周森林,韩旭,石文星. 暖通空调, 2009(11)
  • [2]我国部分城市地下工程空气中的氡水平[J]. 李晓燕,郑宝山,王燕,王学. 辐射防护, 2007(06)
  • [3]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地下建筑氡浓度分布[J].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6(05)
  • [4]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及其健康危害评价[D]. 李晓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8)
  • [5]中国地下工程氡污染健康影响与防护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D]. 王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5(05)
  • [6]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内氡的调查[J]. 李晓燕,王燕,郑宝山,王学. 地球与环境, 2004(Z1)

标签:;  ;  ;  

我国东南四省人防工程氡气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