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一、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武,曹发奇,曾睿寅,姜保国,唐佩福,吴新宝,余斌,侯志勇,黎健,苏佳灿,刘国栋,禹宝庆,袁志,倪江东,陈雁西,傅德皓,童培建,王栋梁,张殿英,张鹏,张云飞,牛丰,杨雷,杨强,施忠民,周强,王俊文,王勇,何承建,车彪,赵猛,夏平,熊蠡茗,曹烈虎,陈晓,李卉,孙云,胡良聪,胡衍,刘梦非,米博斌,熊元,薛航,林泽,张英泽,胡豫,刘国辉[1](2022)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文中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严重DVT甚至会影响动脉供血, 出现相应肢体供血不足。若发生血栓脱落可并发肺栓塞, 病死率较高。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治疗和康复策略均有其特殊性。创伤骨科患者并发DVT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预防和治疗DVT的最佳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更新了一系列血栓防治指南, 但临床上对于不同创伤骨折患者DVT的防治方式仍有不少疑惑。因此, 笔者在总结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广大专家的临床经验基础上, 针对创伤骨科患者DVT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方案进行总结, 就下肢DVT的诊断、评估、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制订本共识, 为创伤骨科患者下肢DVT的处理提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且简便易行的方案, 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利军[2](2021)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桥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桥接可回收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联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纳入于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因大血管急性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桥接治疗(支架机械取栓前施行静脉溶栓)的患者,根据桥接治疗后是否予以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桥接治疗+替罗非班)和对照组(单纯桥接治疗),观察桥接治疗AIS-LVO应用替罗非班是否安全可行及其临床效果。临床有效性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术后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运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估患者术后90天的预后转归情况。安全可行性则分析患者术后7天颅内出血、脑实质血肿2型(Parenchymal Hemorrhage,PH2)、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 ICH)的发生率和术后90天死亡率。并基于TOAST病因分型进行亚组分析,探讨替罗非班对不同病因类型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然后,根据患者90天的临床转归情况分为两组,即预后良好组(m RS≤2)和预后不良组,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运算以分析患者90天不良预后转归的临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98例,替罗非班组125例,对照组73例。两组在术后7天颅内出血(18.4%vs 24.7%,P=0.294)、PH2(4.8%vs 5.5%,P=1.000)、s ICH(5.6%vs 8.2%,P=0.647)和90天死亡(15.2%vs15.1%,P=0.980)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术后7天NHISS评分为9(4,16),对照组为7(4,14),无统计学差异(P=0.284)。两组间术后90天良好预后率也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m RS≤1]39.2%vs 34.2%,P=0.487;[m RS≤2]60.8%vs 52.1%,P=0.230)。在桥接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与心源性栓塞型卒中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未增加颅内出血(大动脉粥样硬化16.8%vs 16.7%,P=1.000;心源性栓塞27.3%vs 27.3%,P=1.000)、PH2(大动脉粥样硬化4.2%vs 8.3%,P=0.762;心源性栓塞9.1%vs 2.3%,P=0.531)、s ICH(大动脉粥样硬化5.3%vs 12.5%,P=0.419;心源性栓塞9.1%vs 6.8%,P=1.000)、90天死亡(大动脉粥样硬化14.7%vs 29.2%,P=0.175;心源性栓塞18.2%vs 9.1%,IIIIP=0.505)的发生风险。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499,95%CI=1.196-5.225,P=0.015)、全麻(OR=2.605,95%CI=1.182-5.741,P=0.018)、支架取栓次数(OR=1.744,95%CI=1.210-2.541,P=0.003)、s ICH(OR=5.771,95%CI=1.141-29.182,P=0.034)是患者90天临床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替罗非班不影响患者的长期临床转归。结论在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中,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是相对安全的,其临床疗效尚需大样本RCT或系统评价进一步验证。

夏丽[3](2021)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给予冠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其中实验组61例,在冠脉造影明确罪犯血管后冠脉内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20mg,10分钟后再次造影,观察冠脉血流,评估冠脉血管病变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支架植入。对照组65例则是在冠脉造影发现罪犯血管后根据冠脉血管病变情况直接选择合适支架植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ST段回落率、术后肌钙蛋白I(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天和1个月心功能变化、术后1天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含量、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和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及术后1个月MACEs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基线人口学、临床和血管造影特征方面没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组ST段回落率?70%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CK-MB峰值、Tn I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天的LVEF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和MACEs发生率及术后1个月和6个月MAC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PCI术中经球囊导管冠状动脉内应用尿激酶原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的心肌灌注及改善近期心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张孟恩[4](2021)在《嗜酸性粒细胞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absolute eosinophils count,AEC)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在出院时或发病第14天(以先发生者为准)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短期临床预后,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嗜酸性粒细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00例,男性187例(62.3%),女性113例(37.7%);年龄(63.62±12.14)岁;基线NHISS评分(5.48±4.85)分。预后良好组为228例(76.0%),预后不良组为72例(24.0%)。单变量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的年龄(P=0.021)、高血压(P=0.050)、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数值(P<0.001)、C反应蛋白(P=0.046)、心房颤动史(P=0.005)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0.003)患者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而预后不良组男性(P=0.006)、吸烟(P=0.027)、嗜酸性粒细胞计数(P<0.001)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进一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726,95%置信区间(confidengce interval,CI):1.400~2.128;P<0.001]、高血压病(OR3.744,95%CI:1.227~11.426;P=0.02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R 0.287,95%CI:0.102~0.616;P=0.043)是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0.642~0.792),最佳截断值为0.075×109/L,其预测短期转归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6%和51.4%。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期临床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郭沪龙[5](2021)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病的高危因素,比较分析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术(manual aspiration thrombectomy,MAT)、Angio Jet机械血栓清除系统(Angio Jet rheolytic thrombectomy,ART)和导管接触式溶栓(chtheter-directed thrombosis,CDT)等腔内减容方式对DVT治疗疗效,分析各自的优劣势,寻求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7年6月到2020年6月期间通过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或者经过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的60例DVT患者(病程≤14天),无明确抗凝溶栓禁忌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参考《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的诊断及分期标准)。根据研究目的,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A组为MAT联合CDT治疗,30例;B组为ART联合CDT治疗,10例;C组为仅行CDT治疗,20例。统计有研究意义的患者基本信息、致病因素、手术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临床数据,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分析通过最小显着性差异(LSD)检验,A、B组间术中失血量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顾性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不同治疗方式之间的治疗时长、药品消耗、患者耐受情况以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从而为临床上不同类型的患者,依据其各自不同的治疗需求,为实际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及参考。结果三组病人取得临床成功(即血栓清除比例超过50%)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的短期收益上,包括CDT时间、尿激酶用量、治疗前后腿围差、肢体消肿情况等要明显优于C组,6个月时的随访证实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AT与ART分别联合CDT治疗急性下肢DVT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相似,MAT与ART清除血栓均优于单纯CDT治疗,目前国内尚缺乏不同PMT治疗方式的横向对比数据,需评估患者治疗预期以及收入状况来合理选择。

孙丽丽[6](2020)在《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基本措施。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尽管术前给予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术中充分肝素化,急性血栓及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仍颇多。血小板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是一类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它占据血小板GP Ⅱ b/Ⅲa受体结合位点,阻止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从而抑制多种途径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及延伸。此外,作为GPI的另一重要机制,其通过竞争性抑制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并移除纤维蛋白原,进而导致超急性血栓的崩解。所以GPI还可以作为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的补救治疗。在心血管领域已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GPI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抗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有报道在破裂或未破裂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发生急性血栓栓塞并发症,动脉内超选择注射G PI取得满意效果。与GPI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瘤介入中的广泛应用不同,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目前GP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研究大多数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机械取栓术中、术后应用相关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其在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介入术中应用的研究很少。我们回顾我院非急性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闭塞行介入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评估术中GPI替罗非班在此类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部分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相关的研究很少,且目前对于AIST的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我们的试验目的是调查我院ICAS支架植入过程中AIST的发生率,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这类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们回顾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所有在我院接受颅内支架植入术的症状性ICAS患者的资料,挑选其中发生AIST的患者,对其基线特征、围手术期处理、介入操作细节、血管造影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替罗非班补救治疗AIS 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替罗非班对AIS T的补救治疗的有效性通过血管再通状况及围手术期缺血性卒中发生率评估。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全因死亡率、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194例行颅内支架植入的患者中12例(6.2%)发生AIST,所有AIST均发生在放置支架后30分钟内。发生AIST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8.3岁,75%(9/12))的患者为男性。平均狭窄程度为86.1±7.1%。支架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4.5±4.2mm和3.2±0.5mm。在12例AIST患者中,3例发生在基底动脉(BA)支架植入过程中,椎动脉(VA)V4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大脑中动脉(MCA)M1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4例AIST,颈内动脉颅内段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1例AIST。按不同支架来看,Wingspan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8例AIST,Apollo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Neuroform EZ支架植入过程中发生2例AIST。12例AIST均在应用替罗非班补救治疗后,实现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3级和动脉闭塞病变(AOL)分级3级。3例(25%)发生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无围手术期死亡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我们在ICAS支架植入术中观察到AIST的发生率不低。在ICAS支架植入期间,替罗非班对AIST的治疗似乎是有效且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然而,由于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发现应该被谨慎解释,并且需要更多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二部分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背景和目的颅内大动脉闭塞(ILAO)是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由ILAO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非急性ILAO患者大多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是这类患者的治疗选择之一。然而,手术过程相关并发症,如血栓栓塞事件并不少见,并已被证明是神经介入医师术中需面对的巨大挑战。非急性IL A 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处理对降低围手术期新发卒中和死亡率非常重要。我们的试验目的是总结我们单中心经验,评估血栓栓塞事件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69例连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挑选出手术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远端栓塞事件)的病例。回顾临床及血管造影资料,总结和分析血栓栓塞类型及治疗策略。根据改良脑梗死溶栓(mT ICI)量表和动脉闭塞病变(AOL)量表判定靶血管再通状况来评估疗效。安全性通过围手术期(术后7天)任何类型的颅内出血(ICH)、全身系统性出血和围手术期死亡来评估。结果69例接受非急性ILAO开通术的患者中,63例实现成功再通(mTICI2b~3),6例患者再通失败:其中5例因导丝不能穿过闭塞段而终止手术,1例全身麻醉后因室颤被迫停止手术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治疗。6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4例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3例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AIST)形成,1例闭塞段不稳定血栓导致远端栓塞(DT)。血栓栓塞事件总发生率为6.3%(63例中4例)。所有3例AIST均发生在支架植入后20分钟内(10~18分钟),平均时间为13.3±4.2分钟;血栓等级:1级1例,2级2例。经补救治疗,血栓在发现后10~34分钟后消失,平均时间为13.3±12.1分钟。1例远端栓塞经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在不同的治疗策略下4例(100%)均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和AOL 3级。4例患者围手术期(术后7天内)均未发生脑梗死、全身系统性出血或死亡。1例AIST患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非急性ILAO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然而,手术的复杂性和血栓栓塞事件的高风险提醒我们应谨慎处理此类术中并发症。及时诊断,并针对特定的血栓栓塞类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对这一具有挑战性的患者群体的最佳管理至关重要。第三部分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背景和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植入围手术期糖蛋白Ⅱ b/Ⅲa(Gp Ⅱ b/Ⅲa)抑制剂抗栓治疗仍存在争议。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AIST)、脑梗死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支架成形术的常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目前,Gp Ⅱ b/Ⅲa抑制剂(GPI)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已显示出预防和治疗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及栓塞事件的良好前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GPI替罗非班在ICAS支架成形术中预防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所有症状性IC A S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手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无替罗非班治疗的对照组。替罗非班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两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基线资料及可能影响预后的介入参数后进行比较。结果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有360例患者因症状性ICAS而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23例被排除,包括7例合并夹层动脉瘤的患者,5例颅内串联狭窄接受多个支架治疗者,10例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接受治疗者,1例支架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者。最终纳入337例患者,其中替罗非班组160例,非替罗非班组177例。以基线资料、干预前后相关介入参数为配对条件进行PSM后,替罗非班组排除42例,非替罗非班组排除59例。最终,236例患者配对成功,每组1 18例。替罗非班治疗组有1例AIST,而对照组有8例AIST。AIST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8%比6.8%,P=0.039)。两组围手术期缺血性事件发生率(8.5%比5.1%,P=0.424)和围手术期颅内出血发生率(4.2%比0.8%,P=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0天全因死亡率为1.7%(4/236),替罗非班组与非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4%比0%,p=0.125)。结论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降低症状性IC A S支架成形术中AIS T的发生率,而不增加颅内出血和死亡的风险。然而,在减少围手术期缺血事件方面并没有优势。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7](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俞靖凡[8](2020)在《AngioJet及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年期随访结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及球囊扩张碎栓与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治疗中央型及混合型急性下肢DVT的两年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科2015年01月至2018年01月收治的中央型及混合型急性期下肢DV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四组,随访两年,共89例患者完成随访流程且临床资料完整,其中单纯CDT治疗(A组)21例、球囊扩张联合CDT治疗(B组)24例、AngioJet联合CDT治疗(C组)21例、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联合CDT治疗(D组)23例。统计并比较分析各组围手术期资料(溶栓剂量、溶栓时间、术前及术后血栓评分、血栓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其它介入治疗情况)、两年随访资料(PT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髂股静脉通畅率、生活质量评分、随访抗凝及加压情况、随访并发症情况、再次介入治疗)。结果:四组溶栓剂量及溶栓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除B组与C组、C组与D组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前、术后血栓评分及血栓清除率、围手术期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及髂静脉支架放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术中血栓抽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内中-重度PTS发生率A组与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83)。出院后第2年与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差值A组与C组、A组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四组两年溃疡率及累积PTS发生率、出院前及出院后6月随访髂股静脉通畅率、随访抗凝及加压情况、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介入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比单纯CDT治疗中央型及混合型急性下肢DVT,联合AngioJet(联用或不联用球囊扩张碎栓)能够改善随访中远期生活质量;联合球囊扩张碎栓及AngioJet能够减少两年内中-重度PTS发生率。采用球囊扩张碎栓辅助CDT治疗不会增加两年内PTS风险,且能够减少治疗期间溶栓药物用量、缩短溶栓时间。

任静[9](2019)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测,为药物治疗和长期预防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既往临床研究不足,医生们对在不同类型凝血紊乱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主要病理因素、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缺乏了解,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借助队列研究阐释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其排除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界值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诊断敏感性随年龄而降低(从100%降至7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其中STEMI、多支病变血管以及左前降支(LAD)堵塞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显着,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后,恢复不良病人D-二聚体在手术后第14天达到峰值,此时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反映90天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但不能预测手术后1年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2、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ROC、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OPCAB病人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在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Ag临界值可预测OPCAB手术后1年内的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发现了vWF:Ag与冠脉介入(PCI)病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将临界值设定为312.0%时,血浆vWF:Ag预测PCI术后病人发生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4.4%,并能反映抗栓治疗后的凝血紊乱的缓解状态。3、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PC: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利用方差分析、q检验、ROC、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的PC: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情未得到控制病人血浆中PC:A水平高于病情被控制的患者,利用PC:A评价病情是否得到完全控制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7%。哮喘病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TNF-α、IL-8和ECP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均显着降低,可敏感反映治疗效果,对病人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4、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颗粒过滤法和Acu Star发光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Ab),用U检验、ROC、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均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合并血栓栓塞的HIT病人的IgG型HIT-Ab水平显着高于孤立性HIT病人,以2.32 U/ml为临界值,高于此水平的病人在15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显着增高(Log-rankχ2=56.577,P<0.001),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0.0%。在HIT高风险病人中,混合HIT-Ab(定性)阳性率>混合HIT-Ab(定量)>IgG型HIT-Ab;在非HIT病人中,IgG型HIT-Ab的特异性优于混合HIT-Ab(定量),混合HIT-Ab(定量)优于混合HIT-Ab(定性)。5、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各项止血指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用U检验、ROC、Kruskal-Wallis H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肝癌病人抗凝血蛋白质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t-PA:A、PAI:A、vWF:Ag、FⅧ:A、FIB、PT和APTT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肝癌病人存在多系统失衡。在临床监测中,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可作为监测肝癌疗效的敏感指标;血浆D-二聚体预测肝癌病人发生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临界值为549.5μg/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67.1%,可用于对门静脉血栓风险做排除诊断。

李格飞[10](2019)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闭塞段远端微导管造影剂滞留与取栓治疗预后的关系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社会造成沉重负担。AIS的治疗关键是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国际上数项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动脉血管内通过取栓支架进行机械性取栓是一种可以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手段。微导管造影是支架取栓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常规支架取栓之前须先将微导丝或者微导管缓慢通过血栓段,退出微导丝,手推造影剂经微导管造影确认微导管在血管腔内,同时判断狭窄和闭塞所在部位,帮助取栓支架放确定释放的部位,然后才通过该微导管输送支架,并进行以后的操作。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支架取栓前微导管在闭塞段远端造影时,如果造影剂无滞留,预后往往较好;但若造影剂出现滞留,则患者预后欠佳。我们认为,造影剂滞留和血栓负荷量、微导管通过血栓后前向血流缺乏、血栓栓子漂移堵塞分支、血管床微血栓形成导致造影剂弥散困难、侧枝循环差等有关,而这些因素都和取栓后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因此微导管造影时造影剂的滞留,可能是预测临床预后、脑梗死体积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术者在术中及时判断预后。为了证实我们的推测,我们将观察闭塞远端微导管造影时造影剂滞留情况与取栓患者预后的关系,初步探讨微导管造影剂滞留对取栓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取栓数据库中2012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进行取栓治疗的AIS患者病历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选择;根据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将其分为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滞留组与造影剂无滞留组。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评价:当微导管通过血管闭塞部位后进行血管造影,方法:注射器抽取约1ml造影剂,沿微导管匀速推入,观察微导管远端主干动脉及其分支内造影剂弥散情况,正常情况下通过微导管的造影剂可很快在各个分支内速度不等的不停的向前流动、较快地全部弥散完毕;这种情况下我们认定该患者微导管造影剂无滞留;另外一部分患者在手推造影剂后会出现类似于“堵塞”的滞留、停顿现象(主干或者主要分支出现造影剂滞留现象),或者在下一个序列的透视或者造影时会发现上次注射的造影剂仍旧停滞在血管主干和主要分支中,我们定义为“微导管造影时造影剂滞留”。根据造影剂弥散情况和侧支循环分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并探究影响梗死体积、脑出血转化等临床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78例,其中造影剂无滞留组63例,其中女性30例(47.6%),年龄69.1±12.4岁,取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14(10,17)分。造影剂滞留组共15例,其中女性7例(46.7%)。患者平均年龄73.1±14.9岁,取栓前NIHSS评分为17(14,20)分。滞留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显着高于无滞留组(P=0.023),此外两组在性别、术前收缩压、取栓前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侧支循环分级(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ASITN/SIR)、取栓前血管再通程度釆用修正脑梗死溶栓分级评定(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 TICI)、吸烟史、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组研究对象中,43.6%(34/78)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侧支循环血流(ASITN/SIR评分3-4级);术后79.5%(62/78)的患者达到成功再通(m TICI 2b-3);术后造影剂滞留组的脑梗死体积显着大于无滞留组(164.6 cm3 vs 55.4 cm3,P=0.007);造影剂滞留组发病至穿刺成功时间显着长于无滞留组(320 min vs 250min,P=0.002);造影剂滞留组取栓次数显着多于无滞留组(P=0.048)。所有研究对象术后7天NIHSS评分为12.0(7.0,17.3)分,其中造影剂无滞留组为12.0(7.0,16.0)分、造影剂滞留组为15.0(2.0,20.0)分;术后90天预后情况方面,造影剂无滞留组12例(19.0%)患者预后较好,而弥散滞留组为4例(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造影剂滞留组的术后脑出血转化发生率显着高于无滞留组(60.0%vs22.2%,P=0.010);29.5%(23/78)的患者在术后90天内死亡;其中造影剂无滞留组15例(23.8%),造影剂滞留组4例(37.5%)。将造影剂弥散情况与术后90天时m RS评分、侧支循环情况、m TICI评分、取栓次数、脑梗死体积、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及术后脑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分别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取栓次数、取栓术后脑出血转化、脑梗死体积与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分别和造影剂弥散情况呈负相关。又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取栓前NIHSS评分(OR=0.874,95%CI:0.785-0.973,P=0.014)、取栓前侧支循环ASITN/SIR评分(OR=1.354,95%CI:0.900-2.037,P=0.145)、房颤病史(OR=0.374,95%CI:0.116-1.205,P=0.100)?发病至穿刺成功时间(OR=1.004,95%CI:0.999-1.008,p=0.094)可能是影响取栓术后预后的因素,又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影响取栓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34例,侧支循环不良组44例。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开通率方面,侧支循环良好组显着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91.2%vs70.5%,P=0.025)。术后90天死亡率方面,侧支循环不良组显着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36.3%vs 8.8%,P=0.005)。其余临床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单因素线性回归后,发现术后脑梗死体积、取栓前NIHSS评分、取栓前收缩压、糖尿病史、房颤史(P<0.200)可能与侧支循环分级相关;又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可能与侧支循环分级的相关因素(P>0.05)。以脑梗死体积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经单因素线性回归后,发现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取栓次数、术前阿尔伯塔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评分、糖尿病史可能是取栓患者术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因素;我们又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是决定动脉取栓患者术后脑梗死体积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6)。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为因变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后发现取栓次数、取栓前NIHSS评分、糖尿病史可能与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相关;我们又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未发现影响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取栓术后脑出血转化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可能是术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我们又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是动脉取栓患者术后脑出血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1)。结论:造影剂弥散情况和临床预后没有显着相关关系。但我们证实了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滞留与否)是取栓术后脑梗死体积和脑出血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我们也发现侧支循环情况与血管开通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与临床预后以及各个参数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纳入更多样本来证实。(第二部分)发病季节和昼夜时间节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关系目的:既往国内外学者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规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存在昼夜节律。目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溶栓治疗的时间生物学研究较为多见,但尚未见发病季节和昼夜时间特点对与动脉内机械取栓预后影响等的相关研究报道。明确取栓治疗相关的时间规律,对脑卒中取栓治疗的公众预防、急救工作计划和医院卒中团队计划都有帮助。本研究拟将接受取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季节、昼夜的不同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明确发病季节、昼夜因素对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取栓的脑卒中患者的数据库患者资料,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1)对于季节分组,定义为:1-春季(3-5月)、2-夏季(6-8月)、3-秋季(9-11月)、4-冬季(12月-次年2月)与昼夜分组,定义为:1-上午(6:00-11:59)、2-下午(12:00-17:59)、3-晚上(18:00-23:59)、4-凌晨(0:00-05:59),分别比较四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各种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近期吸烟、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NIHSS评分、介入影像学数据资料等基线资料有无组间差异。然后再比较两组患者取栓后脑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发病90天时m RS评分等有无差异。(2)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不同季节及昼夜节律与预后的关联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季节、昼夜时段与缺血性脑卒中取栓后患者的发病90天时临床预后的关系(根据m RS评分,90天时m RS≤2分为预后良好;m RS>2分为预后不良),结果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为了消除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调整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饮酒等因素。结果:(1)共9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69.2±13.1岁,其中男性54例(58.1%)、女性39例(41.9%)。既往病史方面,高血压病史者共58例(62.4%)、糖尿病史者19例(20.4%)、房颤病史者28例(30.1%);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吸烟者24例(25.8%)、饮酒者7例(7.5%);(2)根据入选患者的发病季节,将研究对象分为春、夏、秋、冬四组,分析并比较四组的临床特征,其中春季发病患者25例(26.8%)、夏季15例(16.1%)、秋季30例(32.3%)、冬季23例(24.5%)。血压方面,夏季发病的患者收缩压和中位数较高,但组间比较后无显着差异(P>0.05);冬季发病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中位数较低,经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冬季发病患者舒张压显着低于夏季发病患者(P=0.020)。既往病史方面,夏季组患者伴有糖尿病史者较多,但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夏季发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高于冬季发病患者(P=0.034)。其他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评分、吸烟史、饮酒史、等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3)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发病具体时间按昼夜分布,将其分为上午、下午、晚上、凌晨四个组并分析比较四组临床数据。其中上午发病患者33例(35.4%)、下午25例(26.9%)、晚上23例(24.7%)、凌晨12例(12.9%)。凌晨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成功时间中位数较长,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晚上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成功时间显着短于上午(P<0.01),同时凌晨组显着长于晚上组(P=0.028)。其余临床特征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4)按发病季节分布取栓患者预后比较:所纳入患者在发病后90天时临床预后较好者23例,占24.7%;而预后不良者70例,占75.3%。其中夏季和秋季发病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相当(80.0%);而春季发病与冬季发病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相似(72.0%vs 69.6%)。春季与夏季组死亡率相对较高(24.0%vs 26.7%),而冬季组死亡率较低(8.7%)。季节组别间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取栓患者发病90天时死亡率及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又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取栓治疗患者发病季节作为自变量连同其他危险因素与发病90天时预后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发病患者预后情况没有显着差异。(5)以昼夜作为分组依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来看,下午组患者预后不良率最高(84.0%),其次是凌晨发病者(83.3%);上午与晚上组的患者良好预后率一致,均为30.0%。上午与下午组患者取栓后死亡率较高(24.2%vs24.0%),凌晨组患者死亡率较低(8.3%)。以上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对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发病昼夜时间分布情况与发病90天时临床预后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昼夜时间段间取栓患者临床预后比较无显着差异。我们又对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治疗患者发病的昼夜时间作为单独指标并连同其他因素与发病后90天时临床预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段发病的患者对预后情况的影响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我们发现发病季节和昼夜时间差异和急性脑卒中取栓术后的临床预后无关。但是,发现了晚上组患者在发病至穿刺时间方面显着短于上午组,同时凌晨组显着长于晚上组;同时我们还发现冬季组患者舒张压显着低于夏季组,而夏季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高于冬季组。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取栓患者人数呈季节和昼夜时段特征性分布的趋势:季节方面,春季和秋季接受取栓患者人数较多;昼夜分布方面,凌晨组接受取栓治疗患者较少,而上午组较多。上述结果需要进一步在大样本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和验证。(第三部分)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取栓术中同侧大脑前动脉医源性栓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目的:大脑中动脉闭塞进行取栓治疗时,可以造成同侧大脑前动脉的医源性闭塞。目前对于继发于中动脉闭塞取栓术的大脑前动脉栓塞各方面认识还较为有限;大脑前动脉栓塞常发生在血管的远端,此处血管直径小、路径更远且迂曲,进行取栓治疗时存在技术上的挑战并面临更高的风险;发生医源性大脑前动脉闭塞后,进一步加剧脑部缺血(因为来自同侧大脑前动脉的侧枝循环因为大脑前动脉闭塞而消失了),延长开通的时间,增加手术并发症,而且部分大脑前动脉闭塞后无法开通导致梗死,这些都会影响临床预后。因此深入探究医源性大脑前动脉栓塞的发病规律、治疗手段和临床预后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我们拟纳入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并接受取栓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大脑前动脉栓塞组(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embolism,ACAE)与无大脑前动脉栓塞组(no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embolism,NACAE),计算取栓术中ACAE的发病率,将其基线资料、发病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寻找造成医源性ACAE发生的原因,以期能够为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中发生的医源性ACAE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过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历资料。并制订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选择。对于NACAE组与ACAE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各种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近期吸烟、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NIHSS评分、影像学评分数据等基线资料有无组间差异。然后再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天NIHSS评分、取栓后脑出血转化发生情况、发病90天时m RS评分等预后情况有无差异;又定义0-NACAE,1-ACAE,并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CAE发生的相关因素(如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介入手术数据等):对可能相关的因素先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0.2的相关因素,再采用条件向后法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各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得出P<0.05的相关因素。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患者6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NACAE组51(83.6%)例,女性27(52.9%)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62,82)岁,入院时NIHSS评分为14.0(11.0,18.0)分,术前ASPECTS评分8.0(7.0,10.0)分。ACAE组共10(16.4%)例,其中女性4(40%)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7.0(69.3,84.3)岁,取栓前NIHSS评分为11(6,16)分,术前ASPECTS评分8.0(6.0,10.0)分。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糖尿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手术相关数据方面: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中,50.8%(31/61)的患者取栓前具有良好的侧支循环血流(ASITN/SIR3-4);血管开通情况方面:NACAE组的患者有84.3%(43/61)达到大脑中动脉的成功再通(m TICI2b-3),而ACAE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开通率为60.0%。此外大脑前动脉闭塞者达到血管开通(m TICI2b-3)的共4(40%)例。就责任动脉开通情况来看,大脑前动脉取得最终开通的比例要低于大脑中动脉,但是由于病例数少,两者没有显着性差异。两组患者在取栓前侧支循环ASITN/SIR评分、取栓前TICI评分、取栓次数、梗死体积等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所有入组患者手术后7天的NIHSS评分为12.0(5.0,16.0)分,其中NACAE组为12.0(7.0,16.0)分、ACAE组为8.0(2.5,15.0)分;所有患者取栓术后90天m RS评分为4.0(2.0,4.0)分,其中NACAE为4.0(2.0,4.0)分,ACAE组为4.0(2.0,4.3)分;两组术后脑出血转化发病率,90天死亡率等相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与ACAE发生的相关因素。我们又对ACAE组患者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发现患者使用麻醉方式几乎均为局部麻醉(9/10);术前同时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共3例;ACAE患者具体闭塞部位多在A2段(7例);动脉闭塞时机方面6位患者发生在导引导管到位后,4例发生在大脑中动脉取栓后;所使用的取栓装置均为Solitaire支架;发病90天时取得较好预后的有3例。结论:大脑中动脉取栓过程中ACAE的发生率约为16.4%,医源性ACAE的发生对预后没有显着影响。ACAE的患者开通率相对MCA闭塞的开通率相对要低,可能是因为其路径迂曲长远和管径细小等原因所致。ACAE大多发生在取栓前的导引导管放置过程中,因此,需要重视精细操作、结合抗栓药物等措施来降低ACAE的发生。ACAE发生率并不低,但其开通率低下,所以更加需要在术中预防其发生。这些结果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二、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桥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资料收集
        2.2 临床结果评估
        2.3 临床治疗方案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基线和血管内治疗资料
    2 临床结果
    3 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3.1 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 预后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收集方法
        2.2 药物干预及介入操作
        2.3 观察指标
    3.统计分析
    4.结果
        4.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4.2 血管造影特征
        4.3 梗死范围及心肌再灌注标志物
        4.4 心功能指标
        4.5 住院期间不良事件
        4.6 随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嗜酸性粒细胞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附录C 改良Rankin评分量表
附录D 文章发表及获奖情况
综述 嗜酸性粒细胞与脑梗死
    参考文献

(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资料收集、整理
    2.2 治疗流程
        2.2.1 手术治疗
        2.2.2 术后监测指标
        2.2.3 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
        2.2.4 安全性论证
        2.2.5 风险处置预案
        2.2.6 疗效评估
    2.3 随访
    2.4 统计学方法
    2.5 数据质控
3 结果
    3.1 三组间的血栓清除率
    3.2 A、B两组间的失血量
    3.3 三组间的CDT时间
    3.4 三组间的UK用量
    3.5 三组间的大/小腿周径差
    3.6 三组间的住院时间
    3.7 三组间的治疗花费
    3.8 三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3.9 三组间的随访情况
4 结论
5 讨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新认识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6)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替罗非班补救治疗颅内急性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背景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开通术中血栓栓塞事件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研究背景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替罗非班预防急性颅内术中支架内血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补充图表
综述 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English Paper
    Paper on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irofiban in rescue treatment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Paper two: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phylactic Tirofiban Infusion for Acute Intracranial Intraprocedural Stent Thrombosis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1 吸烟
        1.1.1 吸烟现状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1.2 饮酒
        1.2.1 饮酒流行情况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1.3 不健康膳食
        1.3.1 膳食现状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1.3.2.2 高盐(钠)摄入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1.4 身体活动不足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1.5 超重、肥胖
        1.5.1 超重、肥胖现况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1.5.2.1 高血压
        1.5.2.2 冠心病
        1.5.2.3 脑卒中
        1.5.2.4 其他疾病
    1.6 社会心理因素
        1.6.1 抑郁、焦虑现况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1.6.2.1 应激
        1.6.2.2 抑郁
        1.6.2.3 焦虑
        1.6.2.4 A型行为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1.7 血脂异常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1.7.2 血脂异常现况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1.8 糖尿病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1.8.2 糖尿病现况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1.9 高血压
        1.9.1 高血压现况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2.1.1 血压
        2.1.2 静息心率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2.2.1 病史信息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2.3.2 临床合并症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3 危险因素干预
    3.1 行为干预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3.1.4.1 阶段目标
        3.1.4.2 优先原则
        3.1.5 随访管理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3.2 吸烟干预
        3.2.1 戒烟的益处
        3.2.2 戒烟的原则
        3.2.3 戒烟流程
        3.2.4 戒烟的措施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3.2.4.2 医学咨询
        3.2.4.3 5A技能
        3.2.4.4 5R干预技术
        3.2.4.5 戒烟药物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3.3 饮酒干预
        3.3.1 戒酒的益处
        3.3.2 戒酒的原则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3.3.4.2 干预内容
        3.3.5 持续监测
    3.4 膳食干预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3.4.4.1 膳食评估
        3.4.4.2 干预方案
        (1)一般人群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3.4.5随访管理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3.6 体重管理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3.6.4.1 咨询沟通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3.7.4.1 评估
        3.7.4.2 筛查
        3.7.4.3 干预
    3.8 血脂控制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3.9 糖尿病管理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3.9.4.1 筛查对象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3.9.4.3 降糖目标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3.9.4.5 降压治疗
        3.9.4.6 调脂治疗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3.9.4.8 体重管理
        3.9.4.9 血糖管理
    3.10 高血压管理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3.10.4.1 治疗目标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3.10.4.3 风险评估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3.10.4.5 药物治疗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3.10.5.2 老年高血压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3.10.5.8 代谢综合征
4 疾病干预
    4.1 冠心病
        4.1.1 概述
        4.1.2 诊断与分类
        4.1.2.1 诊断
        4.1.2.2 分类
        4.1.3 治疗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4.1.3.2 CCS的治疗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4.1.3.2.2 药物治疗
        4.1.3.2.3 血运重建
        4.1.3.3 共病的治疗
        4.1.3.3.1 心源性疾病
        4.1.3.3.2 心外疾病
        4.1.4 心脏康复
        4.1.4.1 药物处方
        4.1.4.2 患者教育
        4.1.5 随访管理
        4.1.6 预防
    4.2 脑卒中
        4.2.1 概述
        4.2.2 诊断与分类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4.2.2.2 诊断
        4.2.2.3 分类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4.2.4.1 高血压
        4.2.4.2 糖尿病
        4.2.4.3 血脂异常
        4.2.4.4 房颤
        4.2.4.5 心脏疾病
        4.2.5 预防
    4.3 慢性心衰
        4.3.1 概述
        4.3.2 诊断与分类
        4.3.2.1 筛查与识别
        4.3.2.2 诊断
        4.3.2.3 分类
        4.3.3 治疗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4.3.3.4 转诊治疗
        4.3.4 随访管理
        4.3.5 预防
    4.4 房颤
        4.4.1 概述
        4.4.2 诊断与分类
        4.4.2.1 诊断
        4.4.2.2 分类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4.4.3.1 节律控制
        4.4.3.2 心室率控制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4.5 外周动脉疾病
        4.5.1概述
        4.5.2 诊断与分类
        4.5.2.1 危险因素
        4.5.2.2 病因
        4.5.2.3 筛查对象
        4.5.2.4 诊断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4.5.3 治疗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4.5.5 预防
    4.6 动脉粥样硬化
        4.6.1 概述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4.6.2.1 危险因素
        4.6.2.2 临床表现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4.6.3 治疗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4.7.1 概述
        4.7.2 诊断与分类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4.7.2.2 危险因素
        4.7.2.3 病史
        4.7.2.4嗜睡程度评估
        4.7.2.5 辅助检查
        4.7.2.6 简易诊断
        4.7.2.7 分类、分度
        4.7.3 治疗
        4.7.3.1 治疗目标
        4.7.3.2 治疗方案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4.7.4 预防
        4.7.4.1 一级预防
        4.7.4.2 二级预防
        4.7.4.3 三级预防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5 其他关注问题
    5.1 抗栓治疗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5.1.2.1 STEMI
        5.1.2.2 NSTE-ACS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5.1.4.2 出血处理
    5.2 抗血小板治疗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5.3 治疗依从性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5.4 远程管理指导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6 投入产出分析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8)AngioJet及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年期随访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资料收集
        1.2.1 住院资料
        1.2.2 随访资料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1.3.2 溶栓治疗
        1.3.3 静脉造影术
        1.3.4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取出术
        1.3.5 髂静脉支架植入术
        1.3.6 单纯CDT治疗(A组)
        1.3.7 球囊扩张联合CDT治疗(B组)
        1.3.8 AngioJet联合CDT治疗(C组)
        1.3.9 球囊扩张联合AngioJet联合CDT治疗(D组)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各组基线资料
    2.2 溶栓时间、溶栓剂量
    2.3 血栓评分及血栓清除率
    2.4 围手术期并发症
    2.5 其它介入治疗情况
    2.6 随访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介入治疗在血栓后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意义
    1.2 凝血紊乱相关生物标志物
        1.2.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2.2 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类型
    1.3 临床研究方法
        1.3.1 病例对照研究
        1.3.2 队列研究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4.1 研究现状
        1.4.2 发展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血浆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与血栓诊断临界值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D-二聚体的健康人基线水平
    2.4 D-二聚体对VTE的排除诊断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5.1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
        2.5.2 D-二聚体诊断各型心肌缺血的ROC
        2.5.3 D-二聚体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预后
    2.6 冠脉搭桥病人D-二聚体变化特征与血栓复发风险
        2.6.1 冠脉搭桥病人围手术期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
        2.6.2 D-二聚体诊断术后31~90天心血管缺血事件的ROC
        2.6.3 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6.4 D-二聚体评估术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
    2.7 小结
        2.7.1 健康人参考区间与静脉血栓排除诊断临界值初探
        2.7.2 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7.3 D-二聚体反映冠脉搭桥术后90天内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冠心病病人血栓风险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用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3.1 病人在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3.2 血浆vWF:Ag诊断缺血性事件的ROC
        3.3.3 评估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3.4 用vWF:Ag评估冠脉搭桥术后1 年内缺血事件风险
    3.4 血浆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3.4.1 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4.2 用vWF:Ag预测冠脉介入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的ROC
        3.4.3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后房颤相关卒中的生存分析
        3.4.4 评估vWF:Ag水平与房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5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7天时房颤病人vWF:Ag测定结果
    3.5 小结
        3.5.1 血浆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5.2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第4章 用蛋白C、TNF-α和IL-8 监测变应性炎症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学方法
    4.3 血浆PC:A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4.3.1 哮喘病人和对照组血浆PC:A水平
        4.3.2 治疗6个月后的PC:A水平
        4.3.3 治疗6个月后的ROC
        4.3.4 哮喘病人PC: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4.3.5 PC:A评估病人在随访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4.3.6 PC:A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分析
    4.4 用TNF-α、IL-8、ECP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4.5 小结
        4.5.1 用PC:A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
        4.5.2 用TNF-α、IL-8、ECP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
第5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5.3 HIT的主要检测技术
        5.3.1 主要的HIT功能试验
        5.3.2 主要的HIT-Ab检测方法
    5.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4.1 研究对象
        5.4.2 实验方法
        5.4.3 统计学方法
    5.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5.1 肝素暴露病人的HIT-Ab检测结果
        5.5.2 两种HIT-Ab诊断HIT的ROC
        5.5.3 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的阳性率
        5.5.4 孤立性HIT和HITT病人两种HIT-Ab血浆浓度的比较
        5.5.5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风险的ROC
        5.5.6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事件的生存分析
    5.7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方法学比较
        5.7.1 中、高度临床可能性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2 不同治疗分组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3 三种HIT-Ab检测方法的阳性特征比较
    5.8 小结
        5.8.1 两种HIT-Ab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8.2 三种HIT-Ab的诊断性能研究
第6章 凝血-炎性标志物在肝癌诊疗中的监测价值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学方法
    6.3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4 用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的体外试验
    6.5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相关门静脉血栓
    6.6 小结
        6.6.1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6.2 体外试验验证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
        6.6.3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病人的门静脉血栓风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绪论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闭塞段远端微导管造影剂弥散情况与取栓治疗预后的相关分析
    1.研究背景
    2.材料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发病季节和昼夜时间节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治疗预后的关系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取栓术中发生同侧大脑前动脉医源性栓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1.研究背景
    2.研究对象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及成果

四、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及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J]. 周武,曹发奇,曾睿寅,姜保国,唐佩福,吴新宝,余斌,侯志勇,黎健,苏佳灿,刘国栋,禹宝庆,袁志,倪江东,陈雁西,傅德皓,童培建,王栋梁,张殿英,张鹏,张云飞,牛丰,杨雷,杨强,施忠民,周强,王俊文,王勇,何承建,车彪,赵猛,夏平,熊蠡茗,曹烈虎,陈晓,李卉,孙云,胡良聪,胡衍,刘梦非,米博斌,熊元,薛航,林泽,张英泽,胡豫,刘国辉. 中华创伤杂志, 2022(01)
  • [2]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桥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D]. 张利军. 青岛大学, 2021(02)
  • [3]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D]. 夏丽.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4]嗜酸性粒细胞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转归[D]. 张孟恩.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5]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腔内减容方式的对照研究[D]. 郭沪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替罗非班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中应用的研究[D]. 孙丽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7]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8]AngioJet及球囊扩张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年期随访结果[D]. 俞靖凡. 苏州大学, 2020(02)
  • [9]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D]. 任静. 天津大学, 2019(01)
  • [10]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李格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标签:;  ;  ;  ;  ;  

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