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溶系统的研究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溶系统的研究

一、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江锦芳,周帅,刘凌,张寒琼,蒋婷,黄思明[1](2021)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可引起患者肺栓塞或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明确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搜集有关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DVT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包含4 964例患者,其中病例组1 040例,对照组3 924例,共研究了36项危险因素。将其中10项危险因素进行了数据合并分析显示,既往有DVT史(OR=3.70,95%CI=2.15~6.35, P<0.001)、年龄大(OR=2.99, 95%CI=1.85~4.82, P<0.001)、合并高血压(OR=2.25, 95%CI=1.32~3.83,P=0.003)、手术时间长(OR=1.03,95%CI=1.02~1.04,P<0.001)、BMI增加(OR=1.87,95%CI=1.55~2.25,P<0.001)、术后卧床时间长(OR=3.17,95%CI=2.56~3.92,P<0.001)、纤维蛋白原高(OR=2.80,95%CI=2.26~3.47,P<0.001)、肿瘤分期晚(OR=2.56,95%CI=1.83~3.57,P<0.001)、发生淋巴结转移(OR=2.88,95%CI=1.58~5.25,P=0.000 6)、D-二聚体高(OR=2.52,95%CI=1.84~3.43,P<0.001)均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本研究结果所确定10项危险因素,积极识别术后易发生DVT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危人群,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预防或降低其术后发生DVT风险。

朱枫,杨云梅[2](2021)在《D-二聚体与老年常见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D-二聚体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凝血指标之一,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凝血系统激活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性产物,可在全血或血浆中测量,常用于筛查及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1-2]。D-二聚体是血栓形成的间接标志物,其在健康者的血液循环中水平较低,而当人体处于血栓形成相关条件下时,其水平会升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D-二聚体密切相关的VTE年发病率高达0.1%~0.2%[3]。VTE的病死率高,为6%~12%,同时其复发率也较高,5年累计复发率约为25%,10年约为3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4-5]。

李爽[3](2021)在《治疗前NLR,FIB及FAR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s ratio,NL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albumin ratio,FAR)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诊断及预后的价值,为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及预测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手术或化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81例(宫颈癌组)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做体检的健康女性152例(健康组)作为健康组,检测健康组及宫颈癌组患者术前的血常规、出凝血以及肝功,记录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计算NLR,FIB值以及FAR结果。记录患者年龄和入院诊断,根据病理报告记录宫颈癌分型,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宫颈癌组间各项指标,并确定最佳截断值,按照截断值进行分组,分为高低两组,比较各组间的指标差异性,分析系统性炎症指标对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组NLR,FIB以及FA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NLR,FIB以及FAR在组织分型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NLR,FIB及FAR水平在病理分期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FAR与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1);NLR,FIB水平在淋巴结转移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宫颈癌组NLR的线下面积为0.799,95%CI范围在0.752—0.841,NLR截断值2.13,灵敏度为69.06,特异度为84.21;宫颈癌组FIB的线下面积为0.872,95%CI范围在0.832—0.906,FIB截断值3.05,灵敏度为87.85,特异度为75;宫颈癌组FAR的线下面积为0.929,95%CI范围在0.896—0.954,FAR截断值0.06,灵敏度为96.69,特异度为73.03。宫颈癌组NLR>2.13的8年生存率低于NLR≤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3.05的8年生存率低于FIB≤3.05,FAR>0.06的8年生存率低于FAR≤0.06,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268,P=0.716)。NLR联合FIB诊断宫颈癌:线下面积为0.894,95%CI范围在0.861—0.928,灵敏度为86.19,特异度为7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联合FAR诊断宫颈癌:线下面积为0.952,95%CI范围在0.930—0.974,灵敏度为94.48,特异度为8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联合FAR诊断宫颈癌:线下面积为0.962,95%CI范围在0.944—0.980,灵敏度为93.37,特异度为8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FIB联合FAR诊断宫颈癌:线下面积为0.967,95%CI范围在0.951—0.984,灵敏度为90.61,特异度为9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NLR,FIB及FAR对宫颈癌FIGO分期具有诊断意义。FAR对淋巴结转移具有诊断意义。NLR、FIB联合FAR诊断宫颈癌灵敏度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前NLR高提示预后不良,是宫颈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李营[4](2021)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8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1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患病年龄,术前CA125水平、腹水情况、手术满意程度,术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铂类是否敏感这些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统计患者初治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系统免疫炎性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及D-二聚体含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并以此分为高、低值两组,分析两组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统计学分析11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含量,绘制ROC曲线,得出临界值分别为2.72、215.96、3.67、1075.16、1.40,并以此分为高、低值两组。2.对高低两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NLR与患者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铂类是否敏感均有关(均P<0.05)。PLR与患者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铂类敏感有关(均P<0.05)。LMR与患者病理类型、术后残余病灶大小有关(均P<0.05)。SII与患者有无腹水、术后残余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铂类是否敏感有关(均P<0.05)。D-二聚体与患者术前CA125水平、有无腹水、病理分期、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及病理类型有关(均P<0.05)。3.在预后分析中显示高NLR、PLR、SII、D-二聚体和低LMR组的PFS和O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高NLR、PLR、SII及D-二聚体和低LMR是影响患者术后PFS和OS的危险因素(P<0.05),而与术前患病年龄、CA125、腹水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情况、减瘤术是否理想及对铂类化疗是否敏感无关(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D-二聚体是影响术后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LMR和高D-二聚体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中高NLR、PLR、SII、D-二聚体及低LMR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其中高D-二聚体和低LM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D-二聚体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祁玉[5](2021)在《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为妇科常见且难治的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常常伴有痛经、经量增多及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其具有侵袭性及复发性,因此被称为“良性癌”。其定义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并呈弥漫性生长,导致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既往又称为血栓前状态,是由自然抗凝途径功能丧失或促凝途径功能增加所引起。目前认为血液高凝状态的来源可分为遗传性疾病、后天性疾病和混合性疾病,而子宫腺肌症则属于后天性疾病范畴。导致HCS的高危因素种类繁多,如肥胖、怀孕、癌症等,因此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未知状态,可能为多因素起源。持续的血液高凝状态将会大幅度增加血栓形成可能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既往一些研究已经指出子宫腺肌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且较其他良性疾病更易形成血栓,但其机制及相关原因尚未明确,多数研究认为其发生与贫血相关。本研究将初步讨论子宫腺肌症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相关性,进一步指出是否存在其他因素促进了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以期通过给予干预减少血栓形成的发生。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病历完整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1例作为实验组,均以术后病理诊断为诊断依据,同期收集于盛京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检查女性8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多项临床数据;分析子宫腺肌症组中D二聚体、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白介素-6、子宫大小、痛经程度及盆腔粘连等情况与血栓弹力图中存在差异的各项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性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非正态性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相关的参数做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子宫腺肌症组较体检组血栓弹力图中的血液凝固时间(K值)、最大振幅(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值)存在差异(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贫血、降钙素原增高、盆腔粘连与血栓弹力图中K、MA和CI的改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1、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2、贫血、降钙素原增高、盆腔粘连是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高危因素。3、子宫体积、痛经严重程度及时间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无明显相关。

刘楠[6](2020)在《PLR、D-二聚体及CA125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 lymphocyte ratio,PLR)、D-二聚体和CA125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102例为卵巢癌组,病理诊断为良性肿瘤的患者107例为良性肿瘤组,同时选取健康女性11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卵巢癌组和良性肿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D-二聚体、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水平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等资料;收集健康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和血常规。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差异的显着性检验,采用Bonferroni校正方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查找与卵巢癌诊断相关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R、D-二聚体和CA125诊断卵巢癌的价值。结果:(1)卵巢癌组血小板、PLR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CA125、D-二聚体值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Logistic回归分析,PLR、D-二聚体为卵巢癌诊断相关因素;(3)经ROC曲线分析,PLR、D-二聚体、CA1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895、0.90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LR灵敏度41.2%,特异度86.9%;D-二聚体灵敏度52.0%,特异度99.1%;CA125灵敏度77.5%,特异度90.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0.563、1.195、39.150。(4)经 ROC 曲线分析,CA125+D-二聚体、CA125+PLR、PLR+D-二聚体、CA125+D-二聚体+PLR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 0.913、0.910、0.905、0.916,灵敏度分别是78.4%、71.6%、78.4%、79.4%,特异度分别是97.2%、96.3%、94.4%、97.2%。(5)卵巢癌Ⅲ+Ⅳ期组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Ⅲ+Ⅳ期组CA125高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值在卵巢癌Ⅲ+Ⅳ期组和Ⅰ+Ⅱ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淋巴转移组D-二聚体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组CA12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浆液性癌组CA125高于非浆液性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值在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CA125、PLR在不同年龄、民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PLR在卵巢癌组织学类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LR、D-二聚体、CA125可作为卵巢癌筛查指标;三项指标联合应用可提高卵巢癌诊断率。(2)D-二聚体、CA125可作为卵巢癌临床分期的依据。

刘孝敏[7](2020)在《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来自全身静脉系统或右心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瘤栓和感染性栓子等,其中99%的PE栓子是血栓,故也称为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女性盆腔静脉密集,子宫静脉丛与直肠、膀胱静脉丛相交通,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均无法避免损伤。机体在麻醉、制动、脱水及雌孕激素等因素的作用下整个围术期处于高凝状态。特殊的手术体位(头低臀高截石位)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和脱落的风险。因此,妇科手术患者是除骨科手术患者之外又一容易发生PE的高危人群。PE临床症状不典型,起病急,进展快,漏诊率和误诊率较高,是造成妇科手术患者术后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掌握肺栓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肺栓塞发病率的关键措施。在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显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妇科手术患者的预后。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师围手术期肺栓塞的防治意识,识别高危人群并在早期给予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妇科患者围手术期肺栓塞发病率,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资料及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从2000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并发肺栓塞的22例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妇科手术治疗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8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病例组与对照组1:4的比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具体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疾病类型、合并疾病、吸烟史、是否服用复方口服避孕药(Combined oral contraceptives,COCs)、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肺栓塞组患者还需要采集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措施、治疗方式和结局。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连续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校正t检验。先对可能与肺栓塞发生的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对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纳入我院妇科术后PTE患者共22例,平均年龄(50.5±11.9)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 患者 8 例,平均 BMI(23.6±1.2)kg/m2。恶性肿瘤患者15例(宫颈癌5例,卵巢癌5例,内膜癌5例),其他良性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前病变1例(4.5%)、盆腔脏器脱垂2例(9.0%)、妊娠相关疾病1例(4.5%)、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3例(13.6%)。有合并症9例(高血压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2例)。开腹手术1例(4.5%),腹腔镜手术 21 例(95.5%)。2.纳入我院妇科术后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共88例,平均年龄(41.9±12.2)岁,BMI≥25 kg/m2患者9例,平均BMI(22.7±1.2)kg/m2。恶性肿瘤患者22例(宫颈癌9例,卵巢癌7例,内膜癌6例),其他良性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癌前病变5例(5.7%)、卵巢良性肿瘤16例(18.2%)、盆腔炎性疾病7例(8.0%)、盆腔脏器脱垂3例(3.4%)、妊娠相关疾病6例(6.8%)、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29例(33.0%)。有合并症12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开腹手术3例(3.4%),腹腔镜手术85例(96.6%)。3.22例肺栓塞患者中12例(54.5%)发生于术后3d内。22例肺栓塞患者中13例(59.1%)自觉明显呼吸困难,其余症状包括胸痛10例(45.5%)、心悸 5 例(22.7%)、咳嗽 4 例(18.2%)、晕厥 2 例(9.1%)、休克 3 例(13.6%)和咯血1例(4.5%)。22例肺栓塞患者中18例(81.8%)表现出现呼吸急促,其余体征包括心动过速8例(36.4%)、发绀5例(22.7%)、肺部哕音4例(18.2%)、发热3例(13.6%)、哮鸣音3例(13.6%)、低血压3例(13.6%)、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2例(9.1%)、胸膜摩擦音1例(4.5%)、胸腔积液1例(4.5%)。实验室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17/22,90.9%)和D-二聚体升高(22/22,100%)。4.22例肺栓塞患者中12例(54.5%)术前进行了 VTE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均为中高危。13例(59.1%)围术期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其中行间歇性双下肢气囊加压治疗(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并应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7 例(31.8%),单独应用 LMWH5例(22.7%),单独行IPC1例(4.5%)。最终结局死亡6例(27.3%),其中直接死亡2例,放弃抢救4例,好转出院继续给予抗凝治疗16例。围术期采取血栓预防措施的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2/13,15.4%)低于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的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4/9,44.4%)。5.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疾病性质、合并疾病、吸烟史、口服避孕药、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等10项可能与肺栓塞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P<0.001)、体重指数(P=0.002)、恶性肿瘤(P<0.001)、高血压(P=0.001)、手术时间(P=0.021)、出血量(P=0.001)与肺栓塞发生相关。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增加(OR=1.845,P=0.045,95%CI:1.013~3.360)、术中出血量增加(OR=1.018,P=0.004,95%CI:1.006~1.030)、合并高血压(OR=4.937,P=0.025,95%CI:1.228~19.851)是影响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2、体重指数增加、术中出血量增多、合并高血压是妇科手术后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妇科医生应重视VTE风险评估,并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采取规范的预防措施。

李姝庆[8](2020)在《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该病早期阶段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患者忽视,未能及时诊治,且目前对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缺乏疗效显着的治疗手段,治疗后复发率高,致使该病的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位居第一,因此,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卵巢恶性肿瘤筛查的常用肿瘤标志物有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等,这些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卵巢恶性肿瘤中,也可在其他人体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中表达,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或特异性不高,尤其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非常有限,组织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手段,不适宜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近年来人们对联合检测生物标志物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更加关注,寻找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准确度高,对患者经济负担小且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联合肿瘤标志物成为一研究热点。临床上发现一些常规的血液检测指标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水平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多数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Platelet,PLT)参与凝血系统,且与卵巢恶性肿瘤相关,本研究将围绕CA125、D-dimer、PLT及FIB指标以探讨联合检测指标鉴别诊断卵巢肿瘤及诊断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研究目的:对CA125、D-dimer、PLT及FIB在卵巢良性及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液中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相关数据及其与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联合检测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共400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44例。通过病历资料查询患者入院未治疗时血清CA125、D-dimer、PLT、FIB水平及相关临床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1);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各检测指标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其中CA125及D-dimer水平在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着高于Ⅰ-Ⅱ(P<0.001)。2.CA125、D-dimer、PLT及FIB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显着高于良性组(P<0.001),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显着高于良性组(P<0.001);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良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均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及CA125+D-dimer+FIB在恶性组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指标,同时在良性组的阳性率也有所升高。3.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在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9.5%及98.7%,D-dimer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6%及81.8%,PLT及FIB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均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在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0.8%、64.6%、35.4%及65.8%,在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98.7%、98.7%、85.7%及98.7%;联合检测指标较单独检测指标在Ⅲ-Ⅳ期的阳性率升高,同时联合检测指标的假阳性率也较高。4.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其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CA125、D-dimer、PLT及FIB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水平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5.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在上皮性、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卵巢肿瘤两两间比较,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01);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CA125、D-dimer及FIB的水平高于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P<0.001),PLT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FIB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CA125、D-dimer及PL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腹水者CA125、D-dimer及FIB水平高于无腹水者(P<0.001),PLT水平在有腹水者及无腹水者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有腹水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CA125水平在腹水细胞学阳性组显着高于腹水细胞学阴性组(P<0.05),D-dimer、PLT及FIB水平在腹水细胞学阳性组及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在卵巢良性肿瘤组,CA125及PLT在未绝经组的水平高于绝经组(P<0.05),FIB在绝经组的水平高于未绝经组(P<0.01),D-dimer水平在绝经及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在绝经组与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皮性及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在绝经组及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CA125、D-dimer、PLT及FIB的截断值分别为52.9U/ml、0.51ug/ml、327.5*109/L及3.41g/L,此时各单独检测指标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5.0%、80.8%、32.7%及66.0%,特异性分别为93.9%、86.5%、87.7%及78.5%,PLT的灵敏度最低;CA125、D-dimer、PLT及FIB的AUC值分别为0.869、0.864、0.591及0.776,CA125、D-dimer及FIB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性中等,PLT的准确性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86.5%、75.0%、79.5%及81.4%,特异性分别为83.6%、93.9%、87.7%及90.6%,AUC值分别为0.899、0.876、0.864及0.910,CA125+D-dimer及CA125+D-dimer+FIB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联合检测指标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整体较单独检测指标高,诊断的准确性也较单独检测指标高。9.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鉴别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及晚期的灵敏度分别为88.3%、81.8%、48.1%及51.9%,特异性分别为69.6%、73.4%、73.4%及73.4%;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鉴别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分别为92.2%、93.5%、85.7%及94.8%,特异性分别为63.3%、58.2%、64.6%及55.7%;联合检测指标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指标高。结论:1.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2.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相关。3.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腹水患者较无腹水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及FIB的水平更高。4.联合检测指标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及CA125+D-dimer+FIB的鉴别诊断效能较好。5.联合检测指标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较单独检测指标高,且联合检测指标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较单独检测指标高,提示联合检测指标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时更具有临床意义。

彭华红[9](2020)在《IL-6/STAT3调控FGG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寻找一种可预测激素敏感型前列腺癌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血清标识物,探讨FGG(纤维蛋白原gamma)在不同恶性程度前列腺癌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对前列腺癌发展进程的影响,并探寻其调节机制。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2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去势治疗前的血清以及发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之后的血清,通过i TRAQ技术和Uniprothomo数据库进行血清标本差异蛋白分析,使用ELISA实验进一步鉴定出FGG在局限性前列腺癌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以及不同恶性程度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利用免疫组化检测FGG在局限性前列腺癌,转移性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PC3,C4-2及LNCa P中FGG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si RNA敲低FGG,通过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学实验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标志物的变化。在DU145细胞中利用sh RNA慢病毒构建稳定敲低FGG的细胞系,再将此细胞与转染空白病毒的对照组细胞分别种植于裸鼠腋下,观察FGG对肿瘤体内生长的影响。利用重组人IL-6蛋白,STAT3蛋白探寻FGG的调控机制。结果12例前列腺癌患者不同疾病分期的血清分析显示,CRPC期血清中有8种蛋白表达高于癌症初期,分别为:alpha-2-HS-glycoprotein,actin,cytoplasmic 2,actin,cytoplasmic 1,calreticulin,keratin,type I cytoskeletal 10,coagulation factor IX,fibrinogen gamma chain(FGG),hemoglobin subunit beta。进一步利用ELISA试剂盒检查了44名CRPC和44名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FGG在CP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持续高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并发明了一种可用于检测CRPC的ELISA试剂盒,当血清中FGG检测阈值为21943.03mg/ml时,使用此试剂盒对CRPC的诊断灵敏度为69%,特异性为86.4%。ELISA试剂盒同样检测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PC3,C4-2培养上清液的FGG分泌水平显着高于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 P。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RPC及转移性前列腺癌组织FGG表达高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组织。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DU145,PC3,C4-2细胞系FGG的表达高于LNCa P。在PC3和DU145细胞系中敲低FGG,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量显着增加,q 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细胞凋亡标志物Bcl2,Survivin表达降低,caspase 3,P53,Bax表达增加。在DU145细胞培养基中加入IL-6培养发现FGG以及p STAT3的表达显着增加,使用si RNA敲低STAT3结果显示IL-6对FGG表达的促进作用受到了抑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敲低FGG导致裸鼠异种移植瘤明显减小。结论FGG在CRPC患者的血清和组织中表达较高,在IL-6/STAT3通路的调控下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FGG可作为一种血清标志物辅助诊断CRPC。

张凯[10](2020)在《CD4+T细胞亚群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组织中的改变及各亚群之间相关性的探究》文中认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阶段的复杂生物过程,其中80%为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内膜导致的I型EC,既往的研究发现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然而,要充分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还必须了解癌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包括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等)、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等复杂成分构成,其中CD4+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CD4+T细胞及其细胞亚群与子宫内膜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CD4+T细胞亚群之间通过细胞因子维持着动态的免疫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便会导致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然而,EC患者中CD4+T细胞亚群之间是否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CD4+T细胞亚群是否能促进EC进展的机制仍未可知,因此,基于以上问题为出发点,本研究将分四部分初步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各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35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外周血的常规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免疫炎性细胞指标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并重点探讨F-NLR评分和F-PLR评分是否能作为预测EC患者预后的指标。(2)采用质谱流式方法、q RT-PCR方法从T细胞表面标记物层面和转录因子水平层面探究正常内膜对照组(NC组)、不典增生组(AH组)和子宫内膜癌组(EC组)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并初步探究外周血CD4+T细胞各亚群比例之间的相关性。(3)采用质谱流式方法、q RT-PCR方法从T细胞表面标记物层面和转录因子水平层面探究正常内膜对照组(NC组)、不典增生组(AH组)和子宫内膜癌组(EC组)三组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并初步探究外周血CD4+T细胞各亚群比例之间的相关性。(4)体外提取CD4+T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株体外构建Transwell共培养模型,观察CD4+T细胞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高F-NLR得分与病理类型为II型、G3分级、III+IV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关系更密切;高F-PLR得分与年龄≥60岁、绝经后状态、病理类型为II型、III+IV期和宫颈间质受累的EC患者关系更密切;对影响EC患者总体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提示:II型EC、FIGO分期为III+IV期、高F-NLR得分、高F-PLR得分是E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EC组外周血中Th1细胞及T-bet m RNA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而Th2细胞及GATA3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C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RORγt m RNA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Treg细胞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EC患者外周血中Th22细胞及AHR m RNA表达水平较NC组、AH组明显升高;各亚群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在EC组和AH组患者中Th1细胞表现出与Th2细胞具有正相关性,而在NC组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之间呈现出正相关性。(3)EC组和AH组中局部组织浸润Th1细胞及T-bet m RNA表达水平要低于NC组;EC组中Th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NC组,而GATA3 m RNA表达水平在AH组和EC组中逐渐递增;EC组中Th17细胞比例及RORγt m RNA表达水平、Treg细胞比例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和Th22细胞及AHR m RNA表达水平均要高于NC组;相关性结果显示EC组中Th1细胞与Th2细胞之间呈正相关性。(4)Transwell共培养实验表明体外CD4+T细胞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和KLE细胞的侵袭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1.子宫内膜癌初始治疗前外周血F-NLR和F-PLR评分更高的患者可能是总体生存期(OS)和无瘤生存期(PFS)潜在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免疫炎性指标F-NLR和F-PLR的新型分级系统可作为EC的预后指标。2.EC患者外周血和组织中Th1细胞及主要转录因子T-bet m RNA表达水平较NC组要明显降低,Th2细胞及GATA3 m RNA转录因子表达水平、Th17细胞及RORγt m RNA转录因子表达水平、Treg细胞及FOXP3 m RNA转录因子表达水平、Th22细胞及AHR m RNA转录因子表达水平较NC组要明显升高,提示循环外周血和局部肿瘤微环境中Th1/Th2比例的失衡、Th17/Treg比例的失衡以及Th22细胞比例的异常可能都参与了EC患者疾病进展的过程。3.Transwell共培养模型发现,体外CD4+T细胞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和KLE细胞的侵袭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既往有DVT史
        2.3.2 年龄
        2.3.3 高血压
        2.3.4 手术时间
        2.3.5 体质量指数(BMI)
        2.3.6 术后卧床时间
        2.3.7 纤维蛋白原
        2.3.8 肿瘤分期
        2.3.9 淋巴结转移
        2.3.1 0 D-二聚体
3 讨论
    3.1 患者相关因素
    3.2 疾病相关因素
    3.3 生化指标相关因素

(2)D-二聚体与老年常见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D-二聚体的生成及代谢
2 D-二聚体的临界值
3 D-二聚体与老年常见疾病的相关性
    3.1 VTE
    3.2 骨质疏松症
    3.3 血管性痴呆
    3.4 糖尿病
    3.5 恶性肿瘤
4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
5 D-二聚体与VTE的防治
    5.1 VTE的预防
        5.1.1 基本预防措施
        5.1.2 物理预防措施
        5.1.3 药物预防措施
    5.2 VTE的治疗
        5.2.1 药物溶栓治疗
        5.2.2 介入治疗
        5.2.3 手术治疗
6 讨论

(3)治疗前NLR,FIB及FAR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观测指标
    2.3 随访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各项指标与宫颈癌组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3.3 各项指标与宫颈癌组病理分期的关系
    3.4 各项指标与宫颈癌组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5 各项指标对宫颈癌诊断的意义
    3.6 联合 NLR,FIB,FAR 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
    3.7 各项指标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临床血液参数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D-二聚体在卵巢癌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情况
    3.2 实验组中血栓弹力图与凝血五项的相关性分析情况
    3.3 K、MA和CI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情况
    3.4 多元回归分析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妇科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PLR、D-二聚体及CA125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卵巢癌组、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间各项指标比较
    3.3 卵巢癌组各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
    3.4 卵巢癌组PLR、D-二聚体、CA125的ROC曲线分析
    3.5 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组间PLR、D-二聚体及CA125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D-二聚体和炎症标志物PLR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
        1.2.1 CA125 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2 D-dimer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3 FIB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4 PLT与卵巢恶性肿瘤
        1.2.5 联合肿瘤标记物与卵巢肿瘤
        1.2.6 小结
第2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血液检测指标的水平比较
    3.2 分期不同的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的比较
    3.3 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
    3.4 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不同期别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
    3.5 单独检测指标间及与卵巢恶性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各血液检测指标的水平比较
    3.7 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随腹水变化的分析
    3.8 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8.1 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8.2 上皮性及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9 血液检测指标对卵巢肿瘤诊断效能的分析
        3.9.1 单独检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分析
        3.9.2 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分析
    3.10 血液检测指标对卵巢恶性肿瘤分期诊断效能的分析
        3.10.1 单独检测指标鉴别早期及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3.10.2 联合检测指标鉴别早期及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IL-6/STAT3调控FGG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纤维蛋白原与癌症发展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CD4+T细胞亚群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组织中的改变及各亚群之间相关性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外周血免疫炎症相关指标F-NLR/F-PLR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子宫内膜癌病人临床数据收集
        1.1.2 临界值的确定
        1.1.3 F-NLR和 F-PLR的评估和分类
        1.1.4 随访
        1.1.5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病人一般临床特征
        1.2.2 EC患者免疫炎症指标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2.3 EC患者F-NLR和 F-PLR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2.4 影响E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1.2.5 影响E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1.2.6 随访结局
    1.3 讨论
        1.3.1 免疫炎性细胞与肿瘤的关系
        1.3.2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肿瘤的关系
        1.3.3 F-NLR评分、F-PLR评分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1.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及各亚群之间相关性的初步探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
        2.1.3 三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的收集和储存
        2.1.4 实验试剂
        2.1.5 实验仪器
        2.1.6 实验方法
        2.1.7 实验结果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病理特征
        2.2.2 非肿瘤对照组、不典型增生组、EC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数量和比例变化
        2.2.3 三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各亚群功能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
        2.2.4 非肿瘤对照组、不典型增生组、EC组外周血中CD4~+T细胞亚群之间相关性的分析
    2.3 讨论
        2.3.1 Th1/Th2 细胞与EC的关系
        2.3.2 Th17/Threg 细胞与 EC 的关系
    2.4 小结
三、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及各亚群之间相关性的初步探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方法
        3.1.5 实验结果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三组组织单个核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的比例
        3.2.2 EC病人组织单个核细胞中CD4~+T细胞亚群比例相关性分析
        3.2.3 三组组织中CD4~+T细胞各亚群功能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
    3.3 讨论
        3.3.1 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与外周血之间的交互(corsstalk)作用
        3.3.2 肿瘤免疫治疗
    3.4 小结
四、CD4~+T细胞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实验试剂
        4.1.3 主要溶液配制
        4.1.4 实验仪器
        4.1.5 实验方法
        4.1.6 统计方法处理
    4.2 结果
        4.2.1 Ficoll分层-磁珠分离提取活化CD4~+T细胞
        4.2.2 CD4~+T 细胞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实验
    4.3 讨论
        4.3.1 CD4~+T细胞及亚群的分化调节特点
        4.3.2 CD4~+T细胞与肿瘤的关系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CD4~+T细胞亚群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及成果

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张玲,江锦芳,周帅,刘凌,张寒琼,蒋婷,黄思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12)
  • [2]D-二聚体与老年常见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朱枫,杨云梅.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04)
  • [3]治疗前NLR,FIB及FAR与宫颈癌诊断及预后相关性的研究[D]. 李爽. 延边大学, 2021(02)
  • [4]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NLR、PLR、LMR、SII及D-二聚体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D]. 李营.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子宫腺肌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相关因素的研究[D]. 祁玉.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PLR、D-二聚体及CA125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D]. 刘楠. 延边大学, 2020(05)
  • [7]妇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刘孝敏. 郑州大学, 2020(02)
  • [8]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 李姝庆. 吉林大学, 2020(08)
  • [9]IL-6/STAT3调控FGG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D]. 彭华红.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CD4+T细胞亚群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组织中的改变及各亚群之间相关性的探究[D]. 张凯.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纤溶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