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四面体的性质与应用

正四面体的性质与应用

一、正四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雅[1](2021)在《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可以提供待测物的物化组分以及结构特征等信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灵敏度的分析工具,在污染物监测、食药安全等众多领域备受瞩目。SERS实现高灵敏度检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高活性拉曼基底;2、待测物本身拉曼散射截面较大;3、待测物与基底亲和力强。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待测物本身拉曼散射截面小、与基底亲和力弱,加上真实的样品检测面临成分复杂、背景信号干扰强等问题,都需要在拉曼基底设计、组装以及普适性(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本论文工作针对以上难题,从基底功能化设计,三维立体基底的构筑,以及非贵金属基底的开发三个角度出发,构筑了三种不同的SERS基底,希望以此解决SERS在实际样品检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还原法,合成贝塔环糊精(β-CD)包裹的金纳米颗粒(AuNPs@β-CD),利用β-CD对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PAEs)之一)的捕获与富集,设计并构建了 SERS-UV双模式传感系统,可有效、特异性地检测酒中微量的BBP,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 BBP与β-CD相互作用的本质。实验表明,β-CD作为拉曼捕获探针和稳定剂锚定在AuNPs表面来捕获BBP,通过BBP的粘合以及桥联作用,AuNPs@β-CD组装成不同形貌的“团簇”,“团簇”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空隙从而提供了大量的热点,放大相应的SERS信号。BBP可以通过显着的比色反应和“簇”的LSPR进行量化。DFT计算揭示了 AuNPs@β-CD是通过BBP的不同疏水基团来进行自身组装。此双模式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灵敏度与重复性以及特异性,其中SERS法获得的最低检测限为0.01 μM。在检测BBP的比色分析中,使用AuNPs@β-CD团簇作为裸眼指示剂的紫外-可见光谱可以准确定量比色可分辨响应,检测限低至14.9 nM。此双模式传感检测策略为试验应用领域设计新颖有效的溶剂化比色和SERS传感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2)利用大面积电磁场“热点”和三维网筛碲线阵列的优势,将模板法与LB膜组装法相结合,通过连续的水热反应和金纳米粒子的后修饰过程,设计并构筑了一种结构可控的3D碲-金(Te-Au)纳米网筛SERS基底,直接检测了牛奶样品中的三聚氰胺(MM)。3D Te-Au纳米筛的优异SERS效应得益于其三维空间,在X-Y和Y-Z轴上提供了更多密度均匀的电磁热点。在特殊的网状SERS基底上组装层层的超薄纳米线,有助于保留粒子的有序性,粒子间隙处存在丰富的热点,保证了基底的可重复性,从而提高了 SERS效果。为了从理论上探讨纳米颗粒增强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模拟。由于存在高密度热点,此基底实现了对水溶性罗丹明6G(R6G)的超微检测,低至1 pM。在实际应用中,该3D SERS基底用于检测牛奶中的MM,其线性检测范围在1-100 nM。3D Te-Au纳米筛阵列具丰富的热点和较高灵敏度和重复性,是监测相关污染物的实用工具。(3)设计并开发了一种过渡金属碲化物碲化汞(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作为SERS的高灵敏基底。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出其电子云密度,同时利用FDTD计算其电磁场值。实验结果表明,分析物与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以及它在费米能级附近的丰富态密度结合产生了良好的SERS效果,促进了分析物与碲化物之间的电荷转移。其次HgTe特殊的正四面体结构存在尖端和尖端之间光耦合提供了更大的散射截面。也会有利于产生大量的热点增加待测物的拉曼散射效果。最后通过探针分子R6G的SERS检测信号证明了最大拉曼增强因子(EF)为4.24×106。此金属碲化物HgTe纳米颗粒可以作为SERS基底来检测痕量污染物。

谭灵芝[2](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文中提出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模式,是一种以逆向思维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模式,它最先被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并进行了操作性的定义,它是把学习结果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并且强调评价先行的一种具有较强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模式。通过在教学中运用UbD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多个方面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我国不断地在进行课程的改革,并且还在多地实施了新高考,当前教学的重心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轻素养教学倾向变成了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由原来的教师主导变成了现在的学生主体,由原来的学生单单只掌握知识变成了要能理解和能迁移运用知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背景和UbD模式相吻合。我国的教育背景形势指导了学校的教学,学校的教学中最基础和最根本的形式就是课堂教学,而教师往往以教学设计为依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的UbD模式下的化学教学设计就成为了众多教育研究者和中学校一线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将UbD模式落实到化学学科中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以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主题为例,通过检索文献和阅读书籍,分析UbD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明晰与UbD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相关的理论基础,阐述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程序,通过将其运用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在对相关文献和书籍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我国的教育背景,重点综述UbD模式的发展脉络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该部分首先对UbD模式、教学设计、理解三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建构主义理论、目标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五个角度出发对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而为整个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与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调查。通过以高中一线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了解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UbD模式的了解;通过以高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以及对教师教学的期望,现状调查的统计结果与分析为整个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第四部分:关于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概述。该部分首先阐述了UbD模式的特征;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程序;接着阐述了UbD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原则;然后对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了比较;最后阐述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设计与教学实证研究。该部分首先以人教版高一年级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内容为例,分别设计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笔者分别从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阶段来进行,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笔者设计后经实践学校授课化学教师修改。其次,将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分别运用到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班级进行教学实践。然后,实践结束后,以“认识有机化合物”内容测验、学生自评量表、学生调查问卷、授课教师的访谈的形式对其教学成效进行检验。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高中化学中运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来进行教学可操作性强。(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动手能力。(3)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自行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4)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信息处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5)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欢和认可。最后,研究总结。笔者首先总结和分析了本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然后结合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建议。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向,同时也为落实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龚德阳[3](2020)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在试题解答过程中通常需要作出图形,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同时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极高.因而此类问题的求解就更加困难了,但球类问题却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每年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与球有关的题目,有时甚至考查两题,且具有一定的难度.球体这一几何模型及其蕴含的性质,成为高考之中一个不可小觑的考点.高考(考纲)对这类题目的要求如下: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能够解决与球的截面有关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这与球体知识有关联的这类题且属于考查内容之列,但是不作过高要求,故考查多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上.立体几何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高中数学中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立体几何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人们的理论研究和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的广泛的价值.在该知识体系的脉络中,关于球体的描述与研究更是让各部分知识联系在一起大放异彩.不仅仅在某些思维上创新,更是可以在几何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学习探索中的综合点.然而,我们发现如今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球体知识的学习成效不尽人意,在已经降低难度的立体几何球体知识题目中学生的得分情况不如其他章节,学生普遍反映立体几何球体知识难学、难理解、难得分、难以有兴趣.显然,立体几何球体知识的内容已经成为了高中学生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学习之中难以跨越的一个障碍.本文研究的内容高中立体几何部分中有关球体知识,版本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文中所提到的立体几何均是高中数学体系下的内容.为探究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障碍及相对应的教学对策,笔者对贵州省兴义市某高中学生立体几何球体知识学习障碍做了如下的调查研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地域性、不同层次、不同学情表现出来的情况,本文根据对某一中学的学生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学习情况从具体学习表征作全面具体的分析概括.以点扩面,并根据得出的实际结果,有关球的试题分类探讨并给出解决对策,对高中立体几何球的相关问题教学困难原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给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策略和建议.

王霞琳[4](2020)在《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以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以及注重高考分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国家提出“素养为本”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放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且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学科知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因此如何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有效的融入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极为重要。本论文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案例,围绕培养和提升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研究。论文主要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交代了论文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还有内容、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现阶段对学生在该素养的培养意识比较薄弱;第五部分是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设计以及实践,并对实践内容进行测试以及分析;第六部分是实践结论以及论文的不足进行概括和总结。研究结果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更加活跃,且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对照班的要好。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比对照班的学生好一些。这表明将“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的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李校博[5](2020)在《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偏振作为光波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光强和光谱信息“势弱”的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对偏振信息的获取和测量被广泛应用于目标识别、军事遥感和医疗诊断等诸多领域。偏振信息中的Stokes矢量主要用来描述光波的偏振特性,Mueller矩阵描述了物体的偏振特性,两者的结合常用以表征与偏振相关的光物相互作用。因此,Stokes矢量和Mueller矩阵的测量是获取其他偏振信息(偏振度、偏振角和椭偏参数等)的基础,基于Stokes-Mueller偏振表征体系的测量方法研究对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和应用极其重要。但环境噪声的存在降低了Stokes-Mueller测量的精度、影响了应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不同的测量系统,Stokes-Mueller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反解模型中测量矩阵对光强噪声的调制作用。因此,针对噪声的统计规律,优化测量矩阵对噪声的调制,将噪声传输对参数测量和估计的影响降至最低是偏振测量的关键。本文围绕Stokes-Mueller表征体系下的偏振测量问题,以优化测量矩阵对噪声的调制为主线,降低估计方差、提高测量精度为目标,开展了有关Stokes-Mueller 测量方法的优化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系统研究了基于分焦平面(DoFP)偏振相机的全Stokes矢量测量问题,在不同类型噪声干扰下,分别给出了估计方差最小、测量精度最高的优化测量方法。并且针对DoFP偏振相机空间分辨率低这一特点,提出了可实现不同空间分辨率、测量时间、测量精度之间多模式“切换”的最优化系统及相应的测量方法。该工作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Stokes矢量测量方法及系统研究。2.建立了利用测量冗余实现多参数同步测量的一般模型,研究了 Stokes偏振仪中可实现延迟器相位延迟量自校准的待测偏振态有效域。针对不同的全Stokes测量系统,对比了延迟量自校准的性能差异,并分别给出了同步实现Stokes测量和延迟量自校准的最优方案。理论和实验均验证了同步校准延迟量的可行性及其有效性。3.针对椭偏参数测量仅与部分Mueller矩阵元素有关的特点,开展了基于部分Mueller元素估计方差最小化的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与现有的测量方法相比,在不同的噪声干扰下测量精度均可进一步提升25%,且估计方差与待测的Mueller元素和椭偏参数无关。该工作是对现有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研究的有益补充。4.由于各向同性物体的Mueller矩阵元素仅与四个未知参数相关,建立了最少基于四次光强采集测量的Mueller矩阵测量模型,提出了其相应的最优测量方法。该方法对应的装置系统中偏振态生成部分仅需要一个固定角度为45°的线偏振片。提高了具有特定结构Mueller矩阵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Mueller矩阵测量理论。

姜玮[6](2020)在《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据推理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化学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高中化学重要的课程目标。而有机物结构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重要内容载体。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证据推理和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证据、推理、证据推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探究式教学、图尔敏论证教学模式、Sampson科学论证模型理论指导下,利用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法对高中化学教师的《甲烷分子的结构》和《苯分子的结构》课堂教学、视频资料及相关文本进行观察与分析,获取了高中化学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分析并总结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从观点、证据、结论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以证据意识—收集—筛选为切入点,提高证据应用能力;借助证据进行推理,使思维活动外显化;以系统化的证据推理活动为依据,构建有机物空间结构认识思路;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线,建立观点—证据—结论恰当联系。在上述策略的指导下,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将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设计中。基于高中必修阶段有机物结构知识的特点及教学要求,选择《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新授课和《有机物结构专题》单元复习课进行了基于证据推理的具体教学设计,形成了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案,以期推动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高中有机物结构课堂教学中落地。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制定了基于证据推理教学的《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有机物结构专题》教学设计评价表,利用文本分析法展开了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进而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方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利用活动表现评价对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教学设计注重了从多个角度收集证据、能引导学生依据证据展开分析推理,能够有意识地在证据、观点和结论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但深度有待加强;《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实施较好地达成了预期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在促进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戴俊[7](2019)在《基于噪声统计特性的全偏振参数估计与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偏振信息与传统的强度信息和光谱信息的相关性弱,在应用强度成像与光谱成像无法完成的任务中,偏振成像显现出明显优势,对偏振信息有效利用可增强成像性能、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率,已广泛应用于探测、导航、3维重构、遥感及医学诊断等方面。然而,噪声的存在,降低了偏振信息的获取精度、破坏了其应用的最终效果。因此,如何针对不同统计特性的噪声干扰,研究偏振信息获取与应用的最优策略是偏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全偏振参数估计与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分别是偏振信息获取与应用阶段的典型代表,噪声存在时,它们的优化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噪声建模方法与偏振成像技术可直接应用于其它的偏振信息获取及应用,为噪声干扰下偏振信息的高精度获取及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因此,针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不同统计特性的噪声对偏振信息获取及应用的干扰问题,以噪声为主线,开展全偏振参数估计与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光的偏振信息由全偏振参数完全表征,包括全Stokes矢量、偏振度(Degree of Polarization,DOP)、偏振角(Angle of Polarization,AOP)与偏振椭圆度(Ellipticity of Polarization,EOP),大部分的偏振应用均基于这些参数的获取。DOP、AOP与EOP是全Stokes矢量的非线性函数,全Stokes矢量是通过Stokes偏振仪(Stokes Polarimeter)测量得到。全偏振参数获取过程中受到高斯与泊松噪声干扰,导致获取的参数值偏离其真实值,然而,缺乏完备理论构建噪声统计特性、被测光的偏振态及Stokes偏振仪的测量矩阵与获取精度间的关系。针对该问题,根据高斯与泊松噪声的统计特性,对全偏振参数估计建模,基于Delta法,提出了近似求解DOP、AOP与EOP的估计量方差的解析法(Delta法近似),给出了在高斯与泊松噪声干扰下、任意测量矩阵时,全偏振参数估计量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Monte Carlo仿真与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这些表达式定量描述了信噪比、Stokes偏振仪的测量矩阵以及被测光的偏振态如何决定全偏振参数的估计精度。这些表达式可作为优化准则去优化Stokes偏振仪的测量矩阵,从而实现全偏振参数的最优估计;对于特定的Stokes偏振仪,这些表达式可用于量化描述该Stokes偏振仪的全偏振参数的获取精度,为全偏振参数信息的应用提供信度水平的依据。(2)针对Delta法近似求解DOP、AOP与EOP的估计量均值与方差有适用范围限制的问题,通过将Delta法近似结果与Monte Carlo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该近似法在高斯噪声干扰下、球面t设计(Spherical t design)的测量矩阵时的有效范围。结果表明:Delta法近似的有效范围相当大,该方法求解的估计量方差较好反映了估计精度,但在不可微点及噪声强度较大时,DOP与EOP存在一些限制。针对DOP与EOP的限制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它们估计量统计特性的近似求解方法,相对Delta法近似,该方法有更宽的有效范围,但其计算相对复杂,且无解析解,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使用这两种近似方法。该研究为(1)中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有效范围的依据。(3)以全偏振参数估计为基础的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是偏振信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目的是为了目标探测。针对噪声干扰破坏了对比度优化效果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三种典型的场景,运用主动偏振成像系统,在Quasi-Monostatic成像几何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噪声干扰下的主动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际探测中,仅考虑成像过程中的高斯与泊松噪声,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区分目标和背景,需考虑一种起主导作用的噪声:场景偏振特性的空间波动,并总结出在实际偏振成像探测中,最优对比度成像时的照明偏振态与分析偏振态的规律。研究成果有助于偏振成像探测装置的优化设计。

张琪佳[8](2019)在《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特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效能的根本所在。因此,研究化学教师的教学特质理应从课堂教学活动入手并立足于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成熟期教师是学校教师群体的骨干力量,是推动课改发展的主力军,关注其教学特质不仅可以促进成熟期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对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课堂观察、录像分析、跟踪访谈等方法,围绕新课改环境下两位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典型课例的教学,对其中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知识图式和教学逻辑进行了细致的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1)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特征:擅长提问与总结,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有效组织合作学习,从容应对生成性问题。但提问频率偏高,高认知水平问题偏少,有实效的反馈较少,较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2)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知识图式特征: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组块,擅长对图式进行纵横拓展,注重剖析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但对教材内容相关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学科前沿的了解有所欠缺。(3)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逻辑特征:注重对教材的系统化重组,注重从不同层次优化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追求三维逻辑的协调一致。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相对薄弱,教育科研能力较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本研究对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四条合理化建议:(1)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3)关注学科前沿知识,拓宽教学视野;(4)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周林[9](2019)在《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文中研究表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frameworks,MOFs)是近二十多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类由金属离子或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而成的一类具有二维或三维框架结构的晶态多孔材料。与沸石、活性炭和多孔硅等传统多孔材料相比,MOFs具有拓扑结构多样、比表面积及孔隙率高、孔道尺寸及功能可调和具有不同程度的柔性等结构特点,因而在吸附、催化、发光、传感及质子传导等领域被广泛研究。MOF材料最先被应用于气体吸附及分离领域,且个别应用已经在商业市场出现,但由于该领域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复杂且涉及面广,所以MOFs的吸附及分离应用仍然是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难点。一方面,需要根据吸附质分子体系的特性(如尺寸、极化率等)选择或设计合成合适的MOF结构对吸附质进行吸附或分离处理;另一方面,在MOFs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开发特定MOFs在具体吸附或分离体系的应用是拓展其应用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实现MOFs吸附剂的低成本或绿色合成对推进MOF材料的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于推进以上问题的解决,本文首先对已报道的三种MOF材料(UiO-66、A520以及hcp UiO-66)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进行了气相吸附和分离性能方面的研究。其次,合成了两种新MOF材料(Fe-PyC和Zr-Cu-PyC),并分别进行了气相吸附分离和光催化性能方面的研究。最后,对hcp UiO-66进行功能化修饰,并研究其光学性质。由于这几种MOFs的结构性质各不相同,因而根据其结构特点开发相应的应用体系。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基于Zr6簇的UiO-66调控制备及其对二氯甲烷的吸附行为。首先提出“两步合成法”解决了“一步合成法”得到产物结晶性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量的乙酸对合成过程进行调控,合成UiO-66的晶粒尺寸和微孔表面积随乙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热重分析(TGA)表明乙酸的加入使得UiO-66发生配体缺失从而导致缺陷产生,配体缺失比例高达7/12。蒸汽吸附实验表明25℃、44 kPa条件下,经乙酸调节制备的UiO-66样品对二氯甲烷的吸附量最高达到530.2 mg/g,比无乙酸调节得到UiO-66的二氯甲烷吸附量高47.3%,且吸附完成后样品仍然保持良好的结晶性。2、A520的快速制备及其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高选择性吸附。首先利用普通溶液法,以水为溶剂实现了A520纳米材料的绿色快速制备。其次,利用蒸汽吸附仪测试A520对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等温吸附曲线,根据理想溶液吸附理论计算得出25℃下A520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吸附选择性高达20,远高于HKUST-1和IRMOF-3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吸附选择性(依次分别为2.17和5.62)。3、基于Zr12簇的hcp UiO-66的制备及其对苯/环己烷的有效分离。首先采用溶剂热法,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废弃物为配体原料合成了 hcp UiO-66。由于存在配体缺失导致的缺陷,所得样品的BET 比表面积(995 m2/g)远高于其理论值(700 m2/g)。其次,稳定性测试表明该材料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可达350℃,其水热稳定性至少达到200℃。此外,气相吸附穿透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与苯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对苯/环己烷的有效分离。4、Fe-PyC的合成及其对己烷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首先以4-吡唑甲酸(H2PyC)为配体合成了首个由三价Fe(Ⅲ)与羧基、氮杂环同时配位的MOF材料Fe-PyC。该MOF具有flu-e拓扑结构,因而含有三种不同形状及尺寸的的孔腔结构。其次,基于其独特的孔道结构,采用气相吸附穿透实验测试该材料分离己烷同分异构体的性能。结果表明,Fe-PyC在100℃条件下可以完全分离五种己烷同分异构体,对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具有重要意义。5、Zr-Cu-PyC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初步探索。首先基于软硬酸碱理论设计合成了具有spn拓扑结构的双金属介孔MOF材料Zr-Cu-PyC。该MOF在孔内溶剂分子移除后容易发生结构坍塌,难以应用于气体吸附。因此,根据其结构中存在可以发生氧化还原的Cu活性位点,探究其光催化苯乙炔与苄基叠氮化物的环加成反应性能。发现该Zr-Cu-PyC在紫外-可见光源辐照下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四氢呋喃(THF)溶剂中反应的转化率最高达到95%。反应结束后,Zr-Cu-PyC仍保持其晶体结构不变。6、功能化hcp UiO-66及其光学性能研究。设计合成三种功能化hcp UiO-66同构MOFs:hcp UiO-66-CH3、hcp UiO-66-NH2及hcp UiO-66-NDC,并分别研究材料的光学带隙和光致发光性能。发现引入甲基、氨基官能团或使用含萘环的1,4-萘二甲酸配体可降低hcp UiO-66的带隙,其中氨基和萘环对材料的能带结构改变显着,可使MOF的带隙大幅减小。相应地,功能化可使MOFs的发光性能发生变化。其中,hcp UiO-66-NH2及hcp UiO-66-NDC的发光范围相比hcp UiO-66明显向长波方向拓展。

吴巧治[10](2019)在《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逻辑推理素养作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此外,正是数学的严谨性带动了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从而带动数学自身的发展.因此,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是时代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从逻辑推理素养测评的角度出发,首先根据已有文献及新课标从逻辑推理知识、逻辑推理活动、逻辑推理思想以及思维品质四个层面来构建该体系塔,并从逻辑推理活动层面出发确定逻辑推理素养的内涵指标:分析概括能力、演绎证明能力、探究创新能力.第二,针对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的合理划分,主要从逻辑推理活动层面对逻辑推理核心能力进行水平细化,从而确定该素养评价框架.第三,从该内涵指标出发设计相应的测试题,以测试调查、统计分析为基本手段,对福建省高中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发展水平展开测试调查,测试结果表明:(1)福建省高中生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水平一般,且随着测试水平的升高,达到A等级的比例逐级降低;(2)学生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转换困难、创新能力欠缺、归纳概括有待加强;(3)福建省高中生关于逻辑推理素养各核心能力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4)福建省高二、高三学生在分析概括能力方面的差异性显着,而在演绎证明、探究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性不显着.第四,笔者从该素养的三个维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1)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提升分析概括能力;(2)在推演论证过程中锤炼,提升严谨表达能力;(3)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引导,提升逻辑思维品质.最后,笔者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可研究方向进行总结.

二、正四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四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概述
        1.1.1 拉曼光谱的发现
        1.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1.1.3 SERS的增强机理
        1.1.4 SERS基底的发展
    1.2 SERS基底的功能化修饰
        1.2.1 环境污染物检测
        1.2.2 蛋白质样品检测
        1.2.3 血液样品检测
    1.3 SERS三维基底的构筑
        1.3.1 固体SERS基底
        1.3.2 基于液体的3D SERS平台
    1.4 新型SERS基底的构筑
        1.4.1 双模式SERS基底
        1.4.2 非金属SERS基底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β-环糊精稳定的金纳米粒子用于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2 仪器和表征
        2.2.3 酒中BBP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uNPs@β-CD和SERS性能的表征
        2.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3 SERS鉴别
        2.3.4 BBP分子的SERS和比色传感
        2.3.5 传感器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现性
        2.3.6 实际样品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Te-Au纳米网筛基底的三维热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高灵敏的分子检测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3.2.2 制备碲纳米线(TeNWs)
        3.2.3 基于Te纳米线(NWs)的SERS传感器的制备
        3.2.4 样品的表征
        3.2.5 利用Te-Au NWs网筛基底进行SERS检测
        3.2.6 电磁场分布的模拟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e-Au网状传感器平台的表征
        3.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3.3.3 SERS性能评估
        3.3.4 与传统的SERS基底平台比较
        3.3.5 电磁场分布的时域有限差分建模分析
        3.3.6 实际样品检测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的SERS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4.2.2 HgTe正四面体颗粒的制备
        4.2.3 样品表征
        4.2.4 SERS效应评价
        4.2.5 增强因子的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gTe正四面体纳米颗粒的合成以及表征
        4.3.2 SERS效应研究
        4.3.3 增强机制探讨
        4.3.4 FDTD多物理场模拟程序
        4.3.5 污染物分子检测
    4.4 小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研究计划与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1.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1.1.3 新高考的实施
        1.1.4 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5.4 教育实验法
        1.5.5 访谈法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UbD模式
        2.1.2 教学设计
        2.1.3 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目标理论
        2.2.4 多元智能理论
        2.2.5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与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调查
    3.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的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3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3.2 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
        3.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3.2.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2.3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4 关于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概述
    4.1 UbD模式的特征
        4.1.1 “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
        4.1.2 “意义学习,理解为先”的大概念教学
        4.1.3 注重区分教学内容的优先次序
        4.1.4 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4.2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程序简述
    4.3 UbD模式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原则
        4.3.1 系统性原则
        4.3.2 科学性原则
        4.3.3 可行性原则
        4.3.4 目标、评估、教学一致原则
    4.4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比较
        4.4.1 教学设计程序的比较
        4.4.2 教学设计出发点和终点的比较
        4.4.3 教学资源的比较
        4.4.4 教学方法运用效果的比较
        4.4.5 教学评价方式的比较
    4.5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4.5.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4.5.2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有助于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5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案例设计
    5.1 设计内容的选定和分析
    5.2 具体设计思路
        5.2.1 确定预期结果
        5.2.2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5.2.3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5.3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
        5.3.1 单元设计框架
        5.3.2 课时设计
6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教学实证研究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对象
        6.1.3 研究方法
        6.1.4 研究工具
        6.1.5 研究过程
    6.2 研究的结果分析
        6.2.1 实验班学生自评量表的分析
        6.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分析
        6.2.3 实验班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6.2.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7 研究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对照班教学设计案例
    附录4:学生自评量表
    附录5:“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附录6:学生化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7:调查问卷的解释总方差和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附录8: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2.2 数学核心素养下的立体几何球体知识教学思考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 球体知识的内涵价值
3.球体知识中学习者学习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对策
    3.1 调查背景
    3.2 教师访谈提纲
    3.3 学生访谈提纲
    3.4 球体问题的教学现状
    3.5 学生学情分析
    3.6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下的球体知识应对对策整理
4.立体几何中球相关问题知识对策整理
    4.1 在高考全国卷立体几何中球相关问题试题中数学思想的对策
    4.2 球相关问题试题对策归纳研究
    4.3 模型对策归类整理
5.研究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达到的目标
    5.3 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2 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整理
致谢信

(4)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发展的需要
        1.1.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学科中的地位
        1.1.3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地位及特点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核心素养
        2.1.2 化学核心素养
        2.1.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2.2 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2.3 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现状
3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3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4 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调查
    4.1 调查内容和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
    4.4 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
    4.5 结果分析
        4.5.1 前测试卷调查
        4.5.2 访谈结果分析
5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培养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5.1 课标中“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的要求
    5.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5.3 教学实践案例
        5.3.1 案例一: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5.3.2 案例二:乙烯
        5.3.3 案例三:乙醇
        5.3.4 案例四:乙酸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后测成绩数据分析
        5.4.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层次的整体比较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简写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偏振信息及应用
        1.1.2 偏振测量及意义
    1.2 偏振测量与偏振仪
        1.2.1 偏振仪分类方法
        1.2.2 偏振仪系统结构
    1.3 Stokes-Mueller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1.3.1 Stokes矢量测量
        1.3.2 Mueller矩阵测量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理论知识
    2.1 引言
    2.2 偏振光学基本理论
    2.3 Stokes-Mueller偏振表征理论
        2.3.1 Stokes偏振仪
        2.3.2 Mueller偏振仪
    2.4 噪声干扰与测量精度评估
        2.4.1 评价标准
        2.4.2 庞加莱球
        2.4.3 球面t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分焦平面偏振相机的全Stokes测量优化
    3.1 引言
    3.2 分焦平面偏振相机
    3.3 全Stokes偏振仪
        3.3.1 基础模型
        3.3.2 基于四分之一波片的全Stokes偏振仪
        3.3.3 基于最优相位延迟量的全Stokes偏振仪
        3.3.4 基于可变相位延迟量的全Stokes偏振仪
    3.4 实验验证及分析
    3.5 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优化权衡
        3.5.1 基于双延迟器的全Stokes偏振仪
        3.5.2 光强采集次数:两次
        3.5.3 光强采集次数:三次
        3.5.4 光强采集次数:四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冗余特性的偏振仪自校准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
        4.2.1 自校准的一般理论模型
        4.2.2 单参数(变量)自校准
        4.2.3 基于单个相位延迟器的延迟量自校准
    4.3 不同Stokes偏振仪对应的延迟量自校准
        4.3.1 旋转波片固定偏振片型偏振仪
        4.3.2 旋转偏振片波片型偏振仪
        4.3.3 旋转波片—分焦平面相机型偏振仪
        4.3.4 结果对比
    4.4 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Muller矩阵部分元素的测量优化
    5.1 引言
    5.2 Mueller矩阵测量
    5.3 针对部分Mueller元素的测量优化
        5.3.1 高斯加性噪声干扰
        5.3.2 泊松散粒噪声干扰
    5.4 测量时间分配对Mueller矩阵测量精度的影响
        5.4.1 修正模型
        5.4.2 完全Mueller偏振仪
        5.4.3 不完全Mueller偏振仪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Mueller矩阵测量中的光强测量次数优化问题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八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2.1 基于八元素的测量优化
        6.2.2 基于四元素的测量优化
    6.3 基于四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3.1 “1×4”型
        6.3.2 “2×2”型
        6.3.3 特例:基于三次光强测量的部分Mueller元素测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N=2时,RRDoFP装置最优策略满足|θ_1-θ_2|=45°证明
    附录B rank[Q]≤2证明
    附录C RRFP装置必满足rank[Q]=0证明
    附录D 公式(4-32)证明
    附录E 公式(5-47)证明
    附录F 公式(5-51)证明
    附录G 公式(6-30)中,W_(i1)~2=W_(i2)~2+W_(i3)~2+W_(i4)~2,(?)i∈{1,2,3,4}证明
    附录H “1×4”型结构的最优解证明
    附录I 本文在对比过程中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中的测量矩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目标
        1.1.2 有机物结构在高中有机物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1.1.3 高中化学学业评价对有机物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1.2 研究现状
        1.2.1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的研究现状
        1.2.2 证据推理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探究式教学理论
        2.1.2 图尔敏论证模式
        2.1.3 Sampson科学论证模型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有机物结构
        2.2.2 证据
        2.2.3 推理
        2.2.4 证据推理
第3章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选择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课题
    3.2 确定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对象
    3.3 制定课堂观察表
    3.4 实施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3.4.1 《甲烷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3.4.2 《苯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3.5 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3.5.1 《甲烷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3.5.2 《苯分子的结构》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的结果分析
    3.6 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现状总结
第4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策略
    4.1 以外显化的“观点表达”为切入点为证据收集指明方向
    4.2 以证据意识—收集—筛选为突破点提高证据应用能力
        4.2.1 以“证据库”的收集建立为契机提高证据意识
        4.2.2 善于从多个角度收集证据提升取证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4.2.3 注重筛选支持性证据形成具有特定逻辑关系的证据链
    4.3 以系统化的推理活动为关键点构建有机物空间结构认识思路
    4.4 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线建立观点—证据—结论恰当联系
第5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
    5.1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新授课教学设计——以《碳原子的成键特点》课时教学为例
        5.1.1 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分析
        5.1.2 学情分析
        5.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5.1.4 教学过程设计
        5.1.5 教学反思
    5.2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复习课教学设计——以《有机物结构专题》单元教学为例
        5.2.1 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分析
        5.2.2 学情分析
        5.2.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5.2.4 教学过程设计
        5.2.5 教学反思
第6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价
    6.1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评价
        6.1.1 制定教学设计评价表
        6.1.2 教学设计评价的实施过程
        6.1.3 教学设计评价结果分析
        6.1.4 教学设计评价结论
    6.2 基于课堂观察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实施评价
        6.2.1 制定活动表现评价表
        6.2.2 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6.2.3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6.2.4 教学实施效果结论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基于噪声统计特性的全偏振参数估计与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tokes矢量估计
        1.2.2 偏振度、偏振角与偏振椭圆度的估计
        1.2.3 主动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4 课题来源与章节安排
第2章 偏振光学基本理论与偏振测量
    2.1 引言
    2.2 偏振光学基本理论
        2.2.1 偏振椭圆
        2.2.2 Stokes矢量
        2.2.3 偏振度(P)、偏振角(α)与偏振椭圆度(ε)
        2.2.4 偏振态的庞加莱球(Poicare Sphere)表示
        2.2.5 Mueller矩阵
    2.3 偏振光学器件
        2.3.1 线偏振片
        2.3.2 波片
        2.3.3 液晶相位可变延迟器(LCVR)
    2.4 偏振信息测量
        2.4.1 偏振光产生装置(PSG)
        2.4.2 偏振光分析装置(PSA)
        2.4.3 测量矩阵及其在庞加莱球上的表示
        2.4.4 球面t设计(Sphericalt design)
        2.4.5 Stokes矢量的测量
        2.4.6 Mueller矩阵的测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斯与泊松噪声干扰下的全偏振参数估计
    3.1 引言
    3.2 估计量的性能评估
    3.3 Stokes矢量估计
        3.3.1 Stokes矢量估计的协方差矩阵
        3.3.2 Stokes矢量估计性能分析
    3.4 偏振度、偏振角与偏振椭圆度的估计
        3.4.1 Monte Carlo法估计全偏振参数估计量的均值和方差
        3.4.2 Delta法近似求解偏振参数的估计量均值与方差
        3.4.3 偏振度估计量方差的解析表达式
        3.4.4 偏振角估计量方差的解析表达式
        3.4.5 偏振椭圆度估计量方差的解析表达式
    3.5 实验验证
    3.6 三种常见Stokes偏振仪的性能评估
        3.6.1 三种Stokes偏振仪的配置
        3.6.2 Stokes矢量估计性能比较
        3.6.3 偏振度估计性能比较
        3.6.4 偏振角估计性能比较
        3.6.5 偏振椭圆度估计性能比较
        3.6.6 总结和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偏振参数的估计量均值与方差近似的有效范围研究
    4.1 引言
    4.2 高斯噪声下球面t设计测量矩阵时的偏振参数估计
    4.3 偏振度估计量声的均值与方差近似的有效范围
        4.3.1 Delta法近似的有效范围
        4.3.2 基于(?)统计特性的近似及其有效范围
        4.3.3 考虑偏振度P的先验信息
    4.4 偏振角估计量(?)的均值与方差近似的有效范围
    4.5 偏振椭圆度估计量(?)的均值与方差近似的有效范围
        4.5.1 Delta法近似的有效范围
        4.5.2 基于(?)统计特性的近似及其有效范围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噪声干扰下的主动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检测理论
        5.2.1 检测问题
        5.2.2 噪声图像检测准则
        5.2.3 Fisher距离作为噪声图像的对比度定义
    5.3 偏振成像系统与试验配置
    5.4 噪声建模与成像方法
        5.4.1 强度成像
        5.4.2 考虑加性高斯噪声的偏振成像
        5.4.3 考虑场景偏振特性空间波动的偏振成像
    5.5 消偏对比度场景
        5.5.1 对比度随角度的变化
        5.5.2 最优的S和T
        5.5.3 机理解释
        5.5.4 小结
    5.6 双折射对比度场景
        5.6.1 对比度随角度的变化
        5.6.2 机理解释
        5.6.3 小结
    5.7 复杂场景
        5.7.1 对比度随角度的变化及其机理解释
        5.7.2 小结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综述
    2.1 教学特质研究概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教学行为研究概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知识结构研究概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教学逻辑研究概述
3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3.1 理论基础
        3.1.1 特质理论
        3.1.2 图式理论
    3.2 概念界定
        3.2.1 教学特质
        3.2.2 教学行为
        3.2.3 教学知识图式
        3.2.4 教学逻辑
        3.2.5 成熟期教师
4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4.1.2 研究课例的确定
        4.1.3 研究信度
    4.2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
        4.2.1 教学行为研究工具设计
        4.2.2 共价键教学行为分析
        4.2.3 晶体的常识教学行为分析
        4.2.4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特征
    4.3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知识图式研究
        4.3.1 氢键教学知识图式分析
        4.3.2 元素周期律教学知识图式分析
        4.3.3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知识图式特征
    4.4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逻辑研究
        4.4.1 金属晶体教学逻辑分析
        4.4.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逻辑分析
        4.4.3 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逻辑特征
5 结论与启示
    5.1 主要结论
    5.2 启示
        5.2.1 增进化学学科理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5.2.2 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5.2.3 关注学科前沿知识,拓宽教学视野
        5.2.4 提升教育理论素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5.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金属有机骨架(MOFs)
        1.1.1 MOFs及其结构特点
        1.1.2 MOFs的合成方法
        1.1.3 MOFs的应用简介
    1.2 MOFs的气体吸附分离应用
        1.2.1 MOFs用于气体存储、吸附
        1.2.2 MOFs用于气相吸附分离
    1.3 本文选题及主要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主要内容
2 UiO-66(Zr)的调控制备及其对二氯甲烷的吸附性能
    2.1 引言
    2.2 合成实验
    2.3 合成结果与表征
    2.4 UiO-66的二氯甲烷吸附性能
    2.5 本章小结
3 A520的制备及其对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的选择性吸附
    3.1 引言
    3.2 合成实验
    3.3 合成结果与表征
    3.4 A520对DCM和TCM的选择性吸附
    3.5 本章小结
4 利用PET废弃物直接合成hcp UiO-66及其对苯/环己烷的吸附分离
    4.1 引言
    4.2 合成实验
    4.3 合成结果与表征
    4.4 稳定性测试
    4.5 hcp UiO-66对苯/环己烷的吸附分离性能
    4.6 本章小结
5 新型Fe-PyC超微孔MOF的合成及其对己烷同分异构体的吸附分离
    5.1 引言
    5.2 Fe-PyC的合成及表征
        5.2.1 Fe-PyC的合成
        5.2.2 Fe-PyC的表征及分析
    5.3 Fe-PyC对己烷同分异构体的吸附分离性能
    5.4 Fe-PyC的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新型Zr-Cu-PyC双金属MOF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初探
    6.1 引言
    6.2 Zr-Cu-PyC的合成及表征
        6.2.1 Zr-Cu-PyC的合成
        6.2.2 Zr-Cu-PyC的表征及分析
        6.2.3 Zr-Cu-PyC的晶体结构
        6.2.4 Zr-Cu-PyC的光催化性能初探
    6.3 本章小结
7 hcp UiO-66的功能化及其光学带隙调节
    7.1 引言
    7.2 合成实验
    7.3 合成结果与表征
    7.4 功能化修饰hcp UiO-66的光学带隙
    7.5 功能化修饰hcp UiO-66的光致发光性能
    7.6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建立检验逻辑推理素养模型,提升测评可操作性
        1.3.2 揭示学生逻辑推理素养现状,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1.3.3 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提供试题命制建议
    1.4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1.5.2 TIMSS 2015
        1.5.3 SOLO分类法
    1.6 概念界定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2.1.2 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逻辑推理素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逻辑推理素养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2.2.2 逻辑推理素养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2.2.3 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其他核心素养测评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其他核心素养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2.3.2 其他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3章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划分的模型建构
    3.1 逻辑推理素养体系的层次建构
    3.2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的合理划分
第4章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测试的设计过程
    4.1 测试对象的选择
    4.2 测试试卷的设计
        4.2.1 测试卷的编制
        4.2.2 测试卷的预测
        4.2.3 测试卷的确定
        4.2.4 测试卷的质量分析
    4.3 测试数据的整理
        4.3.1 测试数据的收集
        4.3.2 测试数据的编码
        4.3.3 测试卷的评分标准
        4.3.4 水平等级划分
第5章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测试的结果分析
    5.1 逻辑推理素养现状测评及其总体分析
    5.2 逻辑推理素养各指标的具体案例分析
        5.2.1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分析----分析概括能力
        5.2.2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分析----演绎证明能力
        5.2.3 逻辑推理素养水平现状分析----探究创新能力
    5.3 逻辑推理素养各指标的性别差异分析
        5.3.1 分析概括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分析
        5.3.2 演绎证明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分析
        5.3.3 探究创新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分析
    5.4 逻辑推理素养各指标的年级差异分析
第6章 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教学建议
    6.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渗透,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6.2 在推演论证过程中锤炼,培养严谨表达能力
    6.3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培养逻辑思维品质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正四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SERS活性基底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在污染物检测中的性能研究[D]. 李静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以“认识有机化合物”为例[D]. 谭灵芝. 西南大学, 2021(01)
  • [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球体相关问题的学困因素及对策研究[D]. 龚德阳. 西南大学, 2020(05)
  • [4]高中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以“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为例[D]. 王霞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Stokes矢量及Mueller矩阵的优化测量方法研究[D]. 李校博.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基于证据推理的高中有机物结构教学设计与实施[D]. 姜玮. 鲁东大学, 2020(01)
  • [7]基于噪声统计特性的全偏振参数估计与偏振成像对比度优化研究[D]. 戴俊.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 [8]成熟期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特质个案研究[D]. 张琪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D]. 周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高中生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测评研究[D]. 吴巧治.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正四面体的性质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