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保护区分类管理制度

论自然保护区分类管理制度

一、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维莉[1](2020)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矛盾与日俱增。为了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了形式多样的自然保护地,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由此产生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多种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现象,因各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规划范围、保护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在开发和保护方面存在诸多冲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场查看、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重叠情况的定性分析,以及建立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通过Arc GIS软件进行分析等方法,分析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冲突的根本原因、冲突表征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以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统一规划期限、范围、统筹规划目标、协调保护分区的技术路线,并从管理、法律法规等层面构建协调实施机制。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法规体系的差异和行政体系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导致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管理事权不明晰,表现为各自规划划定的保护区范围、保护措施交叉,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向不清晰等。(2)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冲突主要体现在:1)规划期限:主要为规划起始年和规划目标年的不同。2)规划目标:主要由保护对象和功能定位的差异而导致的。3)规划范围:由设立的级别、时间和目标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4)保护分区:由规划依据的条例、规范的管制要求不同而造成的。(3)基于规划的期限、范围、目标和保护分区的冲突分析,提出规划协调技术路线,并利用Arc GIS软件平台,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保护分区协调规划方法。并从实现管理对接、健全法规体系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和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协调实施机制。

杨泽涛[2](2019)在《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环境风险涉及的因素多、范围广、内容复杂,与单一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相比较,区域环境风险更侧重关注区域产业布局、功能区划、环境风险受体等大尺度的环境风险因素。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工作,能够系统、科学的识别区域环境风险类型及重点管控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风险特征及风险等级情况,提出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对建立区域环境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相关学者对区域环境风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环境风险的特点,建立了一套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确立了不同等级的环境风险区域,提出了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采用清远市作为实例验证,结合清远市的分区特征,制定清远市分区环境管理对策,最终建立清远市区域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总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区域环境风险是由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控制机制、环境风险受体组成的系统,层次分析法是大型区域环境风险评价较为合适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了区域环境风险分级标准,划分了“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三个区域。(2)采用下层行政区边界分区是区域环境较为合适的划分方法,分区管理适合开展大型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结合区域的经济特点、产业布局、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等特点,提出了区域的环境分区管理机制。(3)清远市2016年2018年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87.77亿元,共562家工业企业,共64家重点风险管控企业,共15个市级、县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25505.03吨,共有41个尾矿库,共有20家主要污水处理厂。(4)通过开展清远市案例验证,清远市划分为“低风险区(M<40)、中风险区(40≤M<50)、高风险区(M≥50)”。高风险区为清城区(56.709)、英德市(59.986);中风险区为清新区(46.587)、连州市(49.219)、佛冈县(40.635)、阳山县(47.574);低风险区为连山县(36.565)、连南县(35.469)。(5)采用开展水、大气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如氰化钠经过排沟渠进入北江后,在企业纳污口处下游98km处,氰化钠浓度最大值达到3.09 mg/L,超三类水质标准,会产生跨界污染,影响到下游清城区的范围。大气环境风险物质在发生泄漏扩散情况下,通常可能影响到企业周边半径3-4公里范围(以液氨泄漏为例),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跨界环境污染的风险。(6)根据清远市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与脆弱性等特征,具体描述清远市环境风险单元的分区特征,针对性制定环境分区管理措施,建立了清远市的环境风险管理机制。

蒋五一[3](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余俏[4](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指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喻小钗[5](2020)在《基于生物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研究 ——以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五龙口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保护地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构建景观多元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国提出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以来,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相关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方向。当前,伴随生态旅游产业对自然保护地的深度开发,人类干扰逐渐入侵脆弱的生态环境,给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带来一定威胁。而分类与分区管理缺少科学指导,不能很好解决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的复杂矛盾。当前,已有功能区划存在较大主观性,分类体系混乱,后续落实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建设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合理划定分区与边界是实现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与综合统筹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片区为研究范围,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把握研究区猕猴资源特征,综合考虑物种保护和山岳风景资源利用,提出基于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的功能分区优化方案。首先,依据猕猴生活习性,调研其影响其栖居舒适性的环境因子,选取定量化评价指标,构建物种栖居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遥感(R emote Sensing,RS)空间分析技术、地理数学模型,基于CAD资料及遥感数据进行单因子分析和综合叠加分析,得到太行山猕猴在五龙口片区的栖居适宜程度的分布结果,并选取适宜程度最高(评分值8.5-9)的区域作为猕猴核心栖息源地。其次,依据ISO非监督聚类分析工具,从遥感影像中识别提取五龙口片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采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生物保护的安全格局:结合数据像元分布特征以及区域实际情况,选取合适分级阈值,进一步划分出“低—中—高”三个安全级别的空间格局,识别关键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最后,结合已有规划资料和区域特征,结合定量分析提出的空间格局与普遍经验认知,考虑研究区不同政策偏向和阶段发展需求,从生态环境保护与风景资源开发两个角度,对传统功能分区框架进行优化,提出划分更清晰、目标更多元、格局更合理的分区框架,并指出对应的分级管控要求,形成分区明确、管理细化的科学功能分区模式,为以后的生态规划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把握两种保护地类型重叠的特殊情况。梳理太行山物种保护区与五龙口片区风景名胜区在空间属性和管理属性上的关系,区分发展目标的差异,确定功能分区以猕猴保护与资源利用作为讨论的两个主要方向,提出了现状功能分区布局与管理问题。2)太行山猕猴栖息地适宜程度。从自然环境和人类干扰方面,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离水源的距离、离村庄的距离、离景观资源的距离这8项评价指标,构建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得到太行山猕猴在研究区非常适宜栖居、适宜栖居、比较适宜栖居、一般适宜和不适宜栖居的范围,并为准确识别猕猴核心栖息地,建立保护范围和控制建设区域提供科学依据。3)太行山猕猴保护安全格局。采用ISO聚类非监督分类识别研究区土地覆被类型,确定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猕猴活动的干扰程度,利用最小距离模型,计算物种扩散需要耗费的成本,形成以太行山猕猴作为指示物种的保护格局。并结合数据标准方差分布特征,识别直方图突变点,选取安全格局等级划分阈值,进一步提出三种不同等级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4)功能分区优化方案。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高等安全格局和中等安全格局,从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两个层次,构建的多层次、有弹性的功能区框架,提出满足不同需求,具有阶段特征的功能区划方案,包括功能分区框架和分级管控要求。功能区从人类干扰由弱到强的顺序,分别为核心保护区、严格保护区、重要保护区,控制利用区、协调利用区、适度利用区。分级管控指出功能区禁止、限制和允许的活动类型与活动范围,达到细化保护和利用不同强度级别的要求。

金程[6](2019)在《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保护地是对自然资源实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于1956年设立了首个自然保护区,之后也逐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地体系,但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快速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分类是最为关键、最为急迫的问题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新的分类体系带来了契机。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及总结,同时结合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针对自然保护地分类的宗旨性管理目标框架,其主要由“保护利用对象”、“保护利用强度”、“功能定位”三个层面构成,又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地保护利用对象属性评估体系框架、保护利用强度分级体系、功能定位框架,由此建立起完整的框架体系。在此框架的指导下,本研究对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现状问题进行解读、对国外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研究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将整个自然保护地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保护地、线性保护地、资源利用保护地五大类,并从定义、显着特征、目标定位、保护利用对象、保护利用强度分级、功能定位、对应IUCN自然保护地类型等几个方面对各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基于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提出的自然保护地宗旨性管理目标框架体系,二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现状及评价,三是国际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的经验借鉴,四是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构建的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并于文章的末尾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祝猛[7](2019)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河流保护格局构建研究 ——以四川青竹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保护地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河流是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然而,在保护地建设过程中,河流往往被忽视。在综述国内外关于河流保护地建设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青竹江流域的河流保护格局。首先,基于流域生态系统的构成,选取水生态系统、流域森林覆盖、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干扰三大河流生态保护因素。其次,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以鱼类作为指标物种,借助Marxan软件计算系统保护规划的不可替代性值,得出不可替代性指数分布图,并筛选出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优先保护区;将森林覆盖指数数据集导入GIS,对森林覆盖率进行提取,得出森林覆盖指数图;在结合实际进行改进的基础之上,得出人类足迹指数分布图。最后,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三个保护因素的权重,结合三个因素相关计算指标构建保护格局模型,对前述三个图层进行叠加,得出河流生态保护热点分布图,以此为基础构建出青竹江生态保护格局。研究结论有:(1)构建了流域生态保护格局模型。通过流域生态系统构成的角度来筛选出流域内水生态系统、森林覆盖情况以及流域内人类活动情况这三种因素来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系统保护规划算法、森林覆盖指数、人类足迹指数以及专家打分等方法构建出流域生态保护格局模型。(2)综合叠加得出流域保护热点区分布图。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按照模型进行叠加,得到青竹江生态保护热点区图。其热点区包括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清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桥楼乡至三锅乡河段、清溪镇及上游河段)内部分河段、三锅乡至乐安寺乡河段、蒿溪回族乡至乐安寺乡河段、七佛乡至马鹿乡河段、建峰乡河段以及其他一些支流区域。(3)青竹江河流保护地生态保护格局构建。以保护热点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流域现有保护地分布,构建出青竹江生态保护格局,包括3个一级保护区域节点、2个二级保护区域节点和2个其他保护区域节点。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每个节点给出针对性保护建议。研究可为河流保护格局构建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为青竹江生态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陈妍[8](2018)在《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名胜区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景观相融合的综合性保护地,其自然和文化相融合的特点不仅在国内所有保护地中独具一格,也是世界保护地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类型。我国自1982年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以来,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迅速,并在自然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弘扬、科研科普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研究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主线,以湖南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为实证,从规划管理的时代背景,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远景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申报设立阶段的范围划定不合理,资源调查不清晰、利益协调不充分;规划编制阶段的编写不规范、协调难度大、审批时限长;规划实施阶段项目管控乏力、规划监管被动、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以治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公园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为研究重点,通过文献综述、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对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对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并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先进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对策,即:1.提高保护认识,提升规划地位;2.开展资源普查,夯实规划基础;3.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规划管理;4.丰富规划体系,明确阶段重点;5.加强规划管控,实施分类管理;6.建立监测机制,加大公众参与;7.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型体系。最后结合机构改革对保护地规划管理提出了前瞻性管理构想。

王乙[9](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刘志彬[10](2018)在《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资金短缺、管理困境越来越多,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由于资源差异、编制层面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规划过于理想。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性质、特征、目标和方向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外国家公园体制的成功经验为未来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向导。本文以作者于阿坝州住建局时所主持项目《《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规划文本(2016-2030)》为例,以阿坝州州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为基础,对其现状、问题、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划定了24处风景名胜区,并提出以近期风景名胜区规划、远期州域公园规划两个板块来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管理制度。本文研究的内容,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1)论述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的相关概念,提出与本文相适应的风景名胜区及风景名胜区体系概念,构建理论技术的框架;(2)应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剖析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及理论体系,并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3)以阿坝州州域为实证,对阿坝州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问题、价值进行评定,并划定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4)基于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评定结果,划定风景名胜区,并提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和州域公园体系规划,近远期分期发展;(5)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内容为风景名胜区的划定,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州域公园体系规划内容为州域公园体系的构建,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6)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提出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经营制度、资金管理、规划建设、治理办法。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目标,旨在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借鉴国家公园体制基本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以近期和远期的结合,既可以作为国内传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过渡,又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远近期结合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也是一大革新之举。

二、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与保护分区界定
        1.4.1 自然保护地
        1.4.2 风景名胜区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3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概况
    3.1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现状
    3.2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差异对比
        3.2.1 法律法规体系差异
        3.2.2 行政管理体系差异
    3.3 本章小结
4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4.1 地理位置
    4.2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
    4.3 风景名胜区游览资源概况
    4.4 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4.1 道路交通设施
        4.4.2 游览设施
    4.5 本章小结
5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分析
    5.1 交叉重叠概况
    5.2 空间规划冲突分析
        5.2.1 规划期限冲突
        5.2.2 规划目标冲突
        5.2.3 保护范围冲突
        5.2.4 保护分区冲突
    5.3 管理体制冲突
    5.4 法律法规冲突
    5.5 本章小结
6 崆峒区风景名胜区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空间重叠协调策略研究
    6.1 统筹规划
        6.1.1 统筹规划期限
        6.1.2 统筹规划范围
        6.1.3 统筹规划目标
    6.2 协调保护分区
        6.2.1 生态适宜性评价
        6.2.2 确定保护分区等级划分及控制要求
        6.2.3 冲突图斑保护分区协调结果
    6.3 构建完善的实施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
        1.2.2 环境风险评估
        1.2.3 区域环境风险评估
        1.2.4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
    1.3 区域环境风险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思路
第二章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层次分析法
    2.1 区域环境风险识别与系统研究
    2.2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2.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研究
        2.3.1 层次分析法步骤
        2.3.2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2.3.3 指标因素权重计算
        2.3.4 评分标准
        2.3.5 评价分级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3.1 区域环境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3.2 环境风险管理方法的相关研究
    3.3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3.4 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机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远市实例验证
    4.1 清远市总体概况
        4.1.1 清远市工业经济概况
        4.1.2 清远市工业企业概况
        4.1.3 清远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概况
        4.1.4 清远市危险废物产生与处置概况
        4.1.5 清远市尾矿库概况
        4.1.6 清远市污水处理厂概况
    4.2 清远市各县(市、区)区域特征
        4.2.1 清城区
        4.2.2 清新区
        4.2.3 英德市
        4.2.4 连州市
        4.2.5 佛冈县
        4.2.6 阳山县
        4.2.7 连南县
        4.2.8 连山县
    4.3 清远市区域环境风险评估结果
    4.4 环境风险扩散模拟验证研究
        4.4.1 水环境风险扩散模拟
        4.4.2 大气环境风险扩散模拟
    4.5 环境风险分区管理措施
        4.5.1 高风险区
        4.5.2 中风险区
        4.5.3 低风险区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区域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1.4.1 现实问题分析
        1.4.2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选题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创新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1 上海市概况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3.1.3 数据来源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3.2.1 研究思路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4.2.3 数据来源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3.1 研究思路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1 长田社区概况
        5.2.2 数据来源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5.3.1 研究思路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5.3.3 问卷调查法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5.5.1 规划管理策略
        5.5.2 规划实施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专家访谈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基于生物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研究 ——以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五龙口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概念界定
        1.3.1 自然保护区
        1.3.2 生物安全格局
        1.3.3 功能区划
        1.3.4 风景名胜区
        1.3.5 太行山猕猴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相关保护地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2.1.1 IUCN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研究
        2.1.2 发达国家相关保护地及功能分区研究
    2.2 国内自然保护地及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2.2.1 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2.2.2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相关背景
        3.1.1 地理位置
        3.1.2 相关背景
    3.2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与济源五龙口片区的关系
        3.2.1 国土空间管控从属关系
        3.2.2 生态系统整体与局部关系
    3.3 研究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3.3.1 生态环境状况
        3.3.2 社会经济状况
    3.4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3.4.1 太行山猕猴行为特征
        3.4.2 太行山猕猴栖居习性
        3.4.3 自然保护区五龙口片区功能分区
        3.4.4 现状功能分区特征与问题
    3.5 济源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概况
        3.5.2 五龙口风景名胜区分级保护
        3.5.3 分级保护特征与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五龙口片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4.1.2 ISO聚类非监督分类
        4.1.3 变异系数法赋权模型
        4.1.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4.2 太行山猕猴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4.2.1 评价指标与赋值
        4.2.2 单因子评价与分级
        4.2.3 结果与分析
    4.3 基于MCR模型的猕猴生物安全格局
        4.3.1 栖居“源地”的识别
        4.3.2 阻力面与阻力系数
        4.3.3 安全等级划分与累积阻力阈值选择
        4.3.4 不同等级的猕猴保护安全格局
    4.4 本章小结
5 太行山自然保护区五龙口片区功能分区方案
    5.1 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5.1.1 功能分区目标
        5.1.2 功能分区原则
    5.2 生态保护目标下的功能分区模式与管理
        5.2.1 根据现状调整高安全格局
        5.2.2 高安全格局下的功能分区框架
        5.2.3 分级管控要求
    5.3 资源利用目标下的功能分区模式与管理
        5.3.1 根据现状调整中等安全格局
        5.3.2 中等安全格局下的功能分区框架
        5.3.3 分级管控要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研究和项目实践
致谢

(6)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1.2 世界自然保护地的不断发展
        1.1.3 自然保护地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1.1.4 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亟待调整
        1.1.5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推动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概念界定
        1.5.1 保护地
        1.5.2 自然保护地
        1.5.3 管理目标、宗旨性管理目标以及实操性管理目标
2.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目标管理法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保护生物学与保护生态学理论
    2.2 国外研究进展
        2.2.1 第一阶段——国际化的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
        2.2.2 第二阶段——基于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体系
    2.3 国内研究进展
        2.3.1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发展历程
        2.3.2 我国的自然保护地类型
        2.3.3 我国自然保护地分类研究
    2.4 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方法总结与比较分析
        2.4.1 方法一,基于保护对象自然属性的分类方法
        2.4.2 方法二,基于保护对象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融合的分类方法
        2.4.3 方法三,定量的分类方法
        2.4.4 我国文献的归类与研究趋势分析
3.自然保护地宗旨性管理目标框架
    3.1 框架搭建
    3.2 保护利用对象
    3.3 保护利用强度
    3.4 功能定位
4.中国自然保护地概况及类型比较
    4.1 我国自然保护地概况
    4.2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及特征比较
        4.2.1 基本情况比较
        4.2.2 保护利用对象比较
        4.2.3 保护利用强度比较
        4.2.4 功能定位比较
    4.3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的问题
5.国际自然保护地分类经验借鉴
    5.1 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
    5.2 美国保护地体系
        5.2.1 美国保护地体系子系统
        5.2.2 美国保护地体系归纳分析
    5.3 国际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的启示
        5.3.1 分类体系是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手段
        5.3.2 明确各类型自然保护地的宗旨性管理目标
        5.3.3 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类型
        5.3.4 加快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地立法体系
6.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
    6.1 分类的基本思路
        6.1.1 立足国情
        6.1.2 与国际接轨
        6.1.3 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
        6.1.4 牢牢把握住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
    6.2 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
        6.2.1 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共同目标
        6.2.2 分类体系框架
        6.2.3 国家公园
        6.2.4 自然保护区
        6.2.5 风景保护地
        6.2.6 线性保护地
        6.2.7 资源利用保护地
    6.3 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类型辨析
        6.3.1 保护利用对象的资源属性对比
        6.3.2 保护利用强度的对比
        6.3.3 功能定位对比
        6.3.4 自然程度比较
    6.4 新分类体系与现有分类体系的衔接
    6.5 新分类体系与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的衔接
    6.6 对新分类体系的评价
        6.6.1 完善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类型
        6.6.2 厘清了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的宗旨性管理目标
        6.6.3 与国际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更好的衔接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河流保护格局构建研究 ——以四川青竹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1.1.2 保护地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式
        1.1.3 淡水生态系统保护是保护地建设的重要构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河流保护地
        1.2.2 系统保护规划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研究内容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2.1 青竹江流域自然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河流概况
    2.2 青竹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2.2.1 经济发展
        2.2.2 人口分布与变化
        2.2.3 土地利用现状
        2.2.4 交通状况
        2.2.5 流域开发
    2.3 青竹江流域现有保护地概况
        2.3.1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
        2.3.2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3.3 东河口地震遗址国家地质公园
        2.3.4 青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2.3.5 青竹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3.6 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
        2.3.7 阴平古道省级风景名胜区
        2.3.8 青溪古城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章 流域生态保护格局模型构建
    3.1 复合生态系统概述
    3.2 流域生态系统构成
        3.2.1 水生态系统
        3.2.2 森林生态系统
        3.2.3 人类活动
    3.3 保护因素选择
        3.3.1 系统保护规划
        3.3.2 森林覆盖指数
        3.3.3 人类足迹指数
    3.4 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格局模型构建
        3.4.1 构建目的
        3.4.2 模型构建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系统保护规划计算
        4.1.1 基础数据
        4.1.2 数据处理及运算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流域森林覆盖指数计算
        4.2.1 基础数据
        4.2.2 计算并提取
        4.2.3 分析
        4.2.4 小结
    4.3 流域人类足迹指数计算
        4.3.1 基础数据
        4.3.2 数据处理及运算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小结
    4.4 流域综合保护格局模型计算
        4.4.1 运算结果
        4.4.2 综合叠加热点区分布
        4.4.3 小结
第五章 生态保护格局分析
    5.1 流域综合叠加与系统保护规划对比
    5.2 流域河流生态保护热点区分析
        5.2.1 流域河流生态保护热点区上游地区分析
        5.2.2 流域河流生态保护热点区中游地区分析
        5.2.3 流域河流生态保护热点区下游地区分析
    5.3 流域河流生态保护格局构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研究的课题
致谢

(8)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风景名胜区规划
        2.1.3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国家公园理论
第3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分析
    3.1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情况
        3.1.1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历程
        3.1.2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
    3.2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现状
        3.2.1 申报设立
        3.2.2 规划编制与审查
        3.2.3 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管理
第4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申报设立阶段存在的问题
        4.1.1 范围划定不合理
        4.1.2 资源调查不科学
        4.1.3 利益协调不充分
    4.2 规划编制审查阶段存在的问题
        4.2.1 编制内容不规范
        4.2.2 横向协调难度大
        4.2.3 审批时间跨度长
    4.3 规划实施监督阶段存在的问题
        4.3.1 项目管控乏力
        4.3.2 规划监管被动
        4.3.3 评估机制缺失
    4.4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4.4.1 思想认识不全面
        4.4.2 法规政策不完善
        4.4.3 资源调查不清晰
        4.4.4 管理体制不适应
        4.4.5 监管措施不到位
第5章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改善对策
    5.1 提高保护认识提升规划地位
    5.2 开展资源普查夯实规划基础
    5.3 完善法规制度强化规划管理
    5.4 丰富规划体系明确阶段重点
    5.5 加强规划管控实施分类管理
        5.5.1 采取分区管控
        5.5.2 实行分级分类审批
    5.6 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的体系
    5.7 完善监督保障强化规划落实
        5.7.1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
        5.7.2 完善管理状况预警机制
        5.7.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湖南省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致谢

(9)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困境
        1.1.2 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足
        1.1.3 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
        1.1.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研究总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实践
        2.1.1 国家公园的发展与起源
        2.1.2 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
        2.1.3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理念共性和通行做法
        2.1.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践
    2.2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2.2.2 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现状
        2.2.3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
        2.2.4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发展评判
    2.3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比较与借鉴
        2.3.1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2.3.2 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
        2.3.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实践的成绩与问题
        2.3.4 国家公园体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4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及价值评价
    3.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1 阿坝州概况
        3.1.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成因分析
    3.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类型
        3.2.1 自然景源
        3.2.2 人文景源
    3.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评价
        3.3.1 价值概括
        3.3.2 横向对比评价
        3.3.3 对比评价结果
        3.3.4 对比评价结论
    3.4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及问题
        3.4.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现状
        3.4.2 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3.4.3 教育、科考活动现状及问题
        3.4.4 镇村发展现状及问题
    3.5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现状及问题
        3.5.1 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
        3.5.2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现状及问题
    3.6 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划定
        3.6.1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
        3.6.2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划分
        3.6.3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评价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1 风景名胜区划定
        4.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指引
    4.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1 州域公园体系构建
        4.2.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3 州域公园发展指引
    4.3 分期发展规划
        4.3.1 分期目标与期限划分
        4.3.2 分期发展规划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建议
    5.1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5.1.1 法律法规
        5.1.2 规划编制
        5.1.3 经营体制
        5.1.4 规范建设
        5.1.5 建设保障
    5.2 州域公园管理机制指引
        5.2.1 建立“垂直管理”机构系统
        5.2.2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5.2.3 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
        5.2.4 以“多规合一”引领规划建设工作
        5.2.5 依据“一园一法”实施依法治理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试论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崆峒山风景名胜区与太统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交叉重叠问题消减研究[D]. 张维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2]区域环境风险评估与分区管理研究[D]. 杨泽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4]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5]基于生物安全格局的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研究 ——以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五龙口片区为例[D]. 喻小钗. 郑州大学, 2020(03)
  • [6]基于宗旨性管理目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分类研究[D]. 金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9(06)
  • [7]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河流保护格局构建研究 ——以四川青竹江为例[D]. 祝猛. 云南大学, 2019(03)
  • [8]湖南省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陈妍. 湖南大学, 2018(07)
  • [9]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10]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D]. 刘志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论自然保护区分类管理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