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胡彦鑫[1](2021)在《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产业与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期以来,产融结合成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多元化的重要发展战略。“由产到融”以及“由融到产”的两种运营方式,相互渗透、组合互补,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种探索,其初衷在于充分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产融结合的实践,探索拓宽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渠道,以满足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嗣后,三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进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并极大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活力,促进了产业资本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满足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监管要求,提升了企业效能。然而,随着风险冲击和内外环境的改变,“由产到融”的政策实践在近期以来出现了风险积聚的现象,甚至诱发了严重的金融风险。如包商银行被“明天系”掏空,成为“明天系”企业的提款机,最终诱发严重的信用风险。2018年,监管当局专门出台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文件,规范企业投资境内金融机构,防范交叉风险传染,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回顾我国企业与银行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实践,在充分肯定企业资金进入银行业提升运营效能的同时,亦宜反思这一进程中的风险形成,应如何正确认知效能提升与风险事件频发成为摆在理论研究与金融实践层面的一个颇为棘手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聚焦于科学评估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产生的风险这一时代课题,为提高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有效规范公司参股银行行为、防范产融结合风险、实现实体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提供有益借鉴。本文从防范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入手,根据当前公司参股银行后风险事件频发且实体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风险交叉传染的特点,梳理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构建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拓展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经济学解释。回顾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明确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同时选取2008年-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后,在缓解约束与提高效率两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同时对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交叉传染风险进行进一步对比与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危害。进一步在理论梳理和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采用2008-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影响,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另一方面验证了公司参股银行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参股商业银行,我国公司能够提高效能,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本文进一步将包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同时通过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结论进行归纳,并从稳定货币政策预期、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合理支付股利、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市场秩序、完善企业及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强化外部监管等方面提出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实际,梳理了公司参股银行后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一方面能提高参股公司的效能,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公司参股银行通过信息效应、协同效应和银企关联效应三种渠道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公司参股银行影响投资效率的机理体现在:一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小时,相对充沛的内源资金会造成企业管理人员过度自信,进而为追求更大的利润空间而提高投资规模,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便很容易出现过度投资,从而导致企业投资效率的降低。二是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相对较大时,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就会相应降低,优先的可支配资金会使企业错过很多预期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导致投资效率的降低;当企业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就会避免错失收益较高的投资项目,进而提高投资效率。三是因融资约束导致的企业资金量的减少从另一个角度可以促使企业在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选择投资价值更大的项目,同时进一步加强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因此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能够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与此同时,公司参股银行后,主要存在两种风险,即关联交易风险,实体与金融交叉传染的风险。第二,通过历史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中国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同时综合运用混合效应面板回归、Probit、Tobit等计量方法,揭示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在提高效能方面存在异质性影响。公司参股银行之后,融资约束程度显着降低,企业所有制性质、国家宏观政策、区域发展和营商环境在缓解融资约束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参股银行可以显着缓解由于融资约束造成的投资效率损失。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并辅以典型案例分析公司参股银行风险产生的危害,揭示了关联交易风险及交叉传染风险产生的原因,随着非国有股东占比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随之提升,并对不同银行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包商银行发生风险事件的全过程,揭示产融结合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风险成因归结为市场秩序不规范、公司财务不稳健、银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和外部金融监管失灵四方面,两类风险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和周期性等特征,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容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2008-2018年34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司参股银行后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整体来看,随着非国有股东参股银行比例的上升能显着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进而提高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股东参股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城商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能够促进银行风险承担的提升,而股份制银行非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的提升抑制了银行风险承担,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并未产生显着影响。

王卫星[2](2020)在《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66年前,新中国在内蒙古包头创建了包钢,获评“百年老店”的企业文化底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企业传播学诞生于1923年,由英国人桑德拉·奥利弗教授最早提出。企业传播学是研究企业如何运用组织效能、传播媒介与社会交流的学科。新媒体时代,诸如“华为”“宝武集团”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企,企业文化传播已经从“软实力”转化为产品畅销和企业发展的“硬核”。包钢集团亟需拥有专业的,尤其是基于市场化分工形成的新媒体传播团队,也缺乏基于市场竞争的传媒技术和推广模式。包钢的新闻传播类工作具有大型国有企业的组织属性,实际仍以宣传部引领企业传统媒体为主的运行格局。因相对保守的宣传理念,企业文化传播的认知有待更新。在融媒体视阈下,具有对内传播受众与对外传播发端双重条件的员工群体,受制度约束与意识认同的局限,导致包钢企业文化双向传播中,媒介延伸到人的未融合、不互动、不高效。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中,新媒体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播面狭窄,削弱了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力,进而局限了包钢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具体点出问题:相关包钢的视频尤其是宣传片,内容同质化,不精致不活泛,格调高大上、枯燥、教条,格式千篇一律;短视频“生拍直传”较多,影响企业文化产生高辨识度的传播效果;媒介上,对内传播渠道单一,对外传播途径固化,富于泛众化发布,而缺少分众化细分,在跨界印象与垂直推送方面需要强化。针对问题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多样化视频传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精髓,改善内容和表现手法在创作与制作上的不足;新媒体产品须加专业化技术分类处理,加强对细节的把握;拍摄专业纪录片,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接地气而充满人情味。策略:首先,在包钢现有新媒体产品的基础上,布局传播类型的多元化。以短视频为主,多渠道网络传播,精准推荐,分场合、分对象、分层次的对外传播,制作“1+1>2”高附加值的新媒体产品。其次,注重人文关怀的拍摄取材,刻画细节表达,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改善内容表现力的不足。还要增强视频传播力度,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包钢跨界、跨行业的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传播平台、社交媒体,员工发挥协同效应显着增强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着实扩大包钢的社会影响力。传媒转型升级飞快,5G已来,互联网+等等。笔者选题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缘起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现状与趋势及工作经历的观察与思考;基于暑期调研访谈结合视频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做了对包钢企业文化传播模式的探析研究。目前对“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较少,具体到“视频化传播包钢企业文化的研究”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包钢的影响力还不够大。长期以来,关于“视频化传播国有企业文化”的研究存在薄弱环节而出现研究空档。“国有企业文化传播”这一大块研究“田野”势当倍加珍惜并开发应用。综上,本论文谨此展开研究,以期解决问题。正文分六块:引言+四章+结语。引言,介绍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内容创新及预期效果。第一章,概论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层递引论企业传播学,具体到企业文化传播的论述。第二章,更具体论述包钢企业文化传播,以包钢企业形象引入包钢企业文化正题,以图表、框架式分类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视频。从包钢企业媒体定制传发的三大网络视频平台,选取含有“包钢”内容的各类视频,做了311个视频分析,从中提取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元素,部分在附录表中做了详细深入分析。笔者调研包钢新闻宣传部门,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出《包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第三章,因包钢传统媒体《包钢日报》及“包钢电视”存在企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偏差与渗透不足等问题,着重从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状况调查,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笔者谨以有限的文学思维提炼确定标题,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及新媒体理论支撑论证。采用了实地与网络相结合的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访谈包钢三个基层单位轨梁厂、无缝厂、动供厂,合计227名基层及一线员工,并作答55份调查问卷;网络回收1188份有效调查问卷,按每份答卷的答题速度、认真态度、思考创见三个要素,筛选出作答质量比较高的问卷713份;笔者融合了相当于长期田野调查的十几年工作体察。以期量化与质化相结合做研究。另外,调查访谈了包钢媒体从业人员。综上,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概括为:一部神曲《草原晨曲》;一匹神马“双翼神马”;一场历史性的重大剪彩“周恩来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将包钢企业文化浓缩传播为公众难忘的包钢印象。传播包钢企业文化正能量的载体以主打产品品质与颂扬榜样典型人物为主,包钢产品品牌对外传播成效显着,但是过度的典型人物宣传反而“以少盖多”忽略了众望所归的对基层员工的传播。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赋权在宣传部,赋能在新闻中心,实际仍存在重视对内传播而轻视对外传播的问题。第四章,重点从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与策略展开论述。做了媒介影响分析,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度与满意度分析。新媒体路径分析了:包钢融媒体的传播规划、公众号的运行、新媒体产品呈现进程的媒介影响、传播与受众需求的契合及满意度分析。关于新媒体如何呈现包钢企业文化的传播策略,摘要概括四个不同角度给出结论:深入了解包钢企业文化内涵,掌握基层的鲜活的素材;把握企业媒体的传播节点,厘清多重传播价值链接;优化公众号的内容,促动包钢员工个人或团队自发的对外传播;以全媒体思路与措施,拓展包钢企业文化对外传播,持续扩大包钢的影响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虽有不足之处,但可为其他企业运行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传播模式的启示。本文将新闻传播学与企业文化传播理论相结合,调查数据,探测传播进路补充了一些研究空位;通过5W、第三人效果、精准推荐、后受众等新闻传播学理论,探析研究包钢企业文化传播,对其他企业文化传播或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李帆[3](2020)在《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进一步健全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后,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都得到进一步强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便是派驻监督的作用加强,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力量,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对各级党组织与行政单位的“探头”,有效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新党章、规则、监察法等规定了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合规性、合法性及权威性,进一步明确了派驻机构在构建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派驻机构如何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使得派驻监督职能发挥最大化效能,真正体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纪检监察机关基本概念、派驻机构主要职责及角色定位、派驻机构监督职能的具体定位、同时对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包头市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履行情况,具体阐述了包头市派驻机构的当前设置情况、监督职能履职成效,发现包头市派驻机构存在日常监督发现问题不到位、监督方式较为单一、监督与调查处置职能不均衡等问题,之后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派驻机构的管理、设置可能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包头市派驻机构要想充分发挥其设置优势,必须着眼于履行好监督这一首要职责,牢牢把握“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不搞走马观花式监督的观点。同时,结合包头市实际提出厘清职能定位理顺工作关系、细化相关配套制度、加强派驻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监督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提升监督实效等建议,力求全面提升包头市派驻机构的监督效能。

王佳珺[4](2020)在《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服务经历了由医疗卫生事业向健康产业管理的转变,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政策更进一步明确了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公立医院管理的基本思路已经从管理转向经营。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深和加快,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受到动摇,社会资本和特色医疗模式逐步增加其在医疗市场中的份额,医疗保险制度的改变、药品和耗材零加成、尝试进行分级诊疗令医疗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加剧,公立医院坐等患者上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这种形势下,公立医院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去提升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经济、高效的服务,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包头市大型公立医院—内蒙古包钢医院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成七个部分:在绪论中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回顾和梳理服务营销的相关理论,为本文观点的阐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运用五力模型,对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环境进行分析。第四章用SWOT模型对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运用STP战略和7Ps理论提出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战略调整与策略改进方案。第六章为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改进的保障。第七章是对全文的简要总结。本文结合医疗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在医改政策影响下,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服务营销成为将公立医院管理重要内容的观点。

张博[5](2020)在《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构成形式之一,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作用显着,它的高水平开展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研究的重要内容。包头市是一座典型的重工业城市,钢铁、装备制造、稀土等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但是近年来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产销持续低迷,供应链上下游工业企业开展协作配套受多方因素制约,整体水平发展缓慢。因此,当前如何通过进一步发挥政府的职能,解决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过程中的问题困难,引导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持续高水平开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现状以及政府职能的发挥进行分析,探索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的职能现状及不足之处,并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进而导出强化政府职能,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思路。最后,从加强政府引导推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体制、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等方面,提出强化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的相关对策建议。

左文韬[6](2020)在《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包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从建国初期以商业为主工业发展滞缓到“一五”时期在国家援建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经过30余年发展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再到工业3.0时代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而重新选择发展路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包头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地方传统工业—重工业—轻、重工业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城市形态也经历了从点状发展到以昆青、东河区、建设路形成的两点一线式发展,再到外部延伸内部填充的发展,最后到多中心横向发展的过程。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对19532016年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变革,划分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20002016)。梳理每个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提出工业发展对策和城市空间优化策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启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框架。第二部分,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结构、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532016年间包头市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新时期新背景下城市工业发展对策,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对策,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常雪娃[7](2020)在《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住宅的大量需求。随着房地产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浪费使用,居住用地呈现无序扩张,城市内居住用地的增长速度过快,致使居住用地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失衡,居住区空间形态布局混乱,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包头市具有优越的区域位置,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都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性质发生了较大转变,土地政策、住房制度也进行了转变,房地产市场不断得到发展,空间的均质化现象也由空间异质性所代替。近些年包头市在人口增加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住宅建设用地仍在建设用地中占据较高比例,但包头市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并未达到用地规范标准。通过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包头市中心城区人口-居住用地协调程度属于严重不协调状态,形势较为严峻,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已经饱和但人口持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衡,新区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包头市现存的居住区之间建设时间跨度较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老旧居住区无法满足现在人们生活的需求,新建居住区缺乏吸引力,导致入住率较低等。针对这些现存的问题,本文根据包头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发展历程及特征并结合土地政策、住房政策等,运用历史资料搜集、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包头市现存各类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从居住区内、外环境出发,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从发展时间角度梳理出包头市居住区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包头市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具体改造与设计方法。文章重点研究居住区的形态发展以及适宜的规模与布局,提出适宜包头市的居住区合理尺度范围,从居住区内部的建筑形态、道路交通组织、绿地及活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区与外部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关系的探讨,分析包头市既有居住区,提出适宜包头市发展的居住区布局形态设计方法,以期为未来的包头市居住区建设与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程昱静,黄春艳[8](2019)在《内蒙古包头深化企地融合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包头市已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较为丰富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进程中,国有重点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企业的成长壮大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服务和支持。本文阐述了国有驻包企业成长经历、包头市经济发展变化、企地融合的经验做法,指出融合发展是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黄春艳,程昱静[9](2019)在《不忘初心七十载 “企地融合”共繁荣——建国70年来包头市国有重点企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情况》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包头市已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今天门类较为齐全、产品较为丰富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进程中,国有重点企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企业的成长壮大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服务和支持。本文从国有驻包企业成长经历、包头市经济发展变化、企地融合的经验做法三方面分析了包头市国有重点企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情况。

李国庆[10](2019)在《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四种低收入者住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05年开启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低收入者的人居环境,同时引发了城镇社区巨变,超过一亿人居住的棚改新区成为中国城镇新的社区类型。本文首先概述棚户区改造的时空演进特征与类型特征;基于四类棚户区改造案例的实地调研,阐述了棚户区改造前的城市社会断裂与棚改新区低收入者居住阶层地位的上升流动,并提炼出棚改新区作为中国新型社区的整体性特征;进而提出重塑社区的"根"与"魂",以实现城市低收入者"去棚户化"、融入城市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2.4 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2.1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分析
        2.1.1 公司参股银行的内涵
        2.1.2 公司参股银行的动因
    2.2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分析
        2.2.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内涵
        2.2.2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机理分析
    2.3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2.3.1 公司参股银行的风险及其危害
        2.3.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形成的机理分析
        2.3.3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4 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4.1 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4.2 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及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3.1.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的总体特征
        3.1.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现状的评价
    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2.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现状
        3.2.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现状的评价
    3.3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3.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的事实描述
        3.3.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投资效率现状的评价
    3.4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及评价
        3.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事实描述
        3.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现状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效能的实证研究
    4.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的实证研究
        4.1.1 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
        4.1.3 实证模型设定
        4.1.4 实证结果分析
    4.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融资约束下的投资效率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指标选取
        4.2.3 实证模型设定
        4.2.4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危害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关联交易风险、风险传染的典型案例分析
        5.1.1 包商银行基本概况
        5.1.2 包商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5.1.3 包商银行暴露的风险问题
    5.2 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公司参股银行效能、加强我国公司参股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6.1 有序推进产融结合、缓解融资约束
        6.1.1 稳定货币政策预期、缓解企业在银根收紧时期的融资约束
        6.1.2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缓解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融资约束
    6.2 借力产融结合、提高投资效率
        6.2.1 发挥产融结合在提高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效率中的积极作用
        6.2.2 合理支付股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6.3 严格投资条件、有序规范公司参股银行的市场秩序
        6.3.1 严格规范公司参股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
        6.3.2 强化公司控股商业银行的资质要求
    6.4 规范公司出资来源与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并重、促进公司与银行良性互动
        6.4.1 规范公司参股银行出资来源、强化公司资本监管
        6.4.2 在实体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设立防火墙、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6.4.3 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系统、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
        6.4.4 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防止内部监管失效
    6.5 强化外部监管、有效降低风险发生频率和风险危害
        6.5.1 完善产融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
        6.5.2 多措并举完善穿透式监管、有效杜绝非公允关联交易和防范风险
        6.5.3 避免运动式金融监管、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和其它科研情况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研究意义及选题缘起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新媒体时代传播研究
        2.对视频客户端本身及其传播企业的研究
        3.国有企业传播研究
        4.趋向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案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2.研究内容
        3.研究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的企业传播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二)企业传播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
    (一)包钢企业形象
    (二)包钢企业文化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发展历程
    (四)三大视频平台中传播相关包钢的报道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资源分析与传/受关系调查
    (一)传统媒体的偏差与不足
    (二)包钢企业文化传播资源分析
    (三)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传/受状况调查
四、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一)包钢新媒体传播路径
    (二)包钢文化传播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1.发表论文
    2.科研项目情况
    3.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3)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内派驻机构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调研访谈法
    (四)理论视角
        1.党内监督理论
        2.行政监督理论
    (五)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六)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机构设置与职能定位
    (一)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基本范畴
        1.驻派机构的基本情况
        2.纪检监察派驻体制的历史变迁
    (二)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监督职能
        1.监督内容
        2.监督方式
        3.监督对象
    (三)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1.加强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履行是提升“廉实力”的内在要求
        2.加强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履行是加强党内监督力度的重要抓手
        3.加强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履行是完善纪检监察体制的有效探索
        4.加强派驻机构监督职能履行是激活制度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二、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监督职能的运行实态
    (一)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
        2.管理方式与运行模式
        3.工作关系
    (二)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的实践探索
        1.实现监督全覆盖,进一步显现“派”的权威
        2.结合日常及业务工作,凸显重点监督内容
        3.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实现精准监督
        4.多种监督方式同向发力,确保监督效果
三、包头市派驻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包头市派驻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日常监督机制缺位
        2.监督形式“空洞化
        3.业务监督“形式化”
        4.职能配置不均衡
    (二)原因分析
        1.理念迟滞:派驻机构发展的惯性思维
        2.资源分配:派驻机构人员匮乏严重
        3.权责失衡:驻在部门主体意识缺失
        4.标准缺位:派驻监督依据较难把握
        5.动力不足:派驻机构干部“双重边缘化”造成工作动力不足
四、进一步提升包头市派驻机构发挥监督效能的措施分析
    (一)清晰权责边界:理清工作责任与关系
    (二)细化配套机制:多重面向的建构
    (三)优化机构队伍建设:从人员到制度
    (四)落实“两个责任”:多维立体式的建设
    (五)创新工作方式:全过程管理与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服务营销理论
        2.1.1 7Ps营销理论
        2.1.2 医疗机构服务营销特殊性
    2.2 STP营销战略
    2.3 波特五力模型
    2.4 SWOT分析法
第三章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环境分析
    3.1 内蒙古包钢医院概况
    3.2 内蒙古包钢医院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策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社会环境分析
        3.2.4 技术环境分析
    3.3 内蒙古包钢医院竞争环境分析
        3.3.1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3.3.2 替代品的威胁
        3.3.3 供应者的议价能力
        3.3.4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3.5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第四章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4.1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服务产品品牌化低
        4.1.2 促销手段单一
        4.1.3 过程方面需提高服务质量和沟通策略
        4.1.4 人员服务营销意识淡泊
        4.1.5 对有形展示缺乏认识
    4.2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存在问题的原因
    4.3 内蒙古包钢医院SWOT分析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4.3.5 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战略调整与策略改进
    5.1 内蒙古包钢医院STP战略调整
        5.1.1 市场细分
        5.1.2 目标市场策略
        5.1.3 市场定位
    5.2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2.5 人员策略
        5.2.6 过程策略
        5.2.7 有形展示策略
第六章 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改进的保障
    6.1 组织制度保障
    6.2 人员激励和管理制度保障
    6.3 运行机制保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工业企业
        2.1.2 协作配套
        2.1.3 政府职能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3 市场失灵理论
    2.3 政府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具体职能
        2.3.1 引导推动
        2.3.2 政策支持
        2.3.3 公共服务
3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工作现状
    3.1 包头市政府引导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3.1.1 工业企业协作配套对包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
        3.1.2 引导协作配套是包头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3.1.3 政府引导可以改善包头市工业企业的生存环境
    3.2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现状
        3.2.1 引导推动工业企业协作配套
        3.2.2 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相关政策措施
        3.2.3 加强公共服务水平
4 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政府职能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4.1 政府职能存在的不足
        4.1.1 引导推动不到位
        4.1.2 机制体制不健全
        4.1.3 政策激励支持作用不足
        4.1.4 公共服务不完善
    4.2 政府职能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对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重视不够
        4.2.2 政府管理部门认识不足、实践经验欠缺
        4.2.3 政府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影响政府职能发挥
        4.2.4 政府对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缺乏系统性思考
5 增强和完善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政府职能的建议
    5.1 加强政府引导推动
        5.1.1 加大对企业和协会的主动引导
        5.1.2 加大协作配套工作力度
        5.1.3 探索创新协作配套模式
    5.2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体制
        5.2.1 健全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
        5.2.2 建立工作领导机制
        5.2.3 建立考核督导和公众参与制度
    5.3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5.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5.3.2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5.3.3 健全多层次支撑体系
    5.4 加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
        5.4.1 加强信息沟通渠道建设
        5.4.2 构建良好公共环境
        5.4.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工业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1.4.2 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1.4.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互动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带动城市向西跳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
    2.1 时代背景
    2.2 工业发展
        2.2.1 地方传统工业缓慢发展(1949-1953)
        2.2.2 “一五”时期国家援建(1953-1958)
        2.2.3 大规模建设及调整(1958-1965)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2.2.5 小结
    2.3 城市形态演变
        2.3.1 1955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2.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2.3.3 1949-1978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
    3.1 时代背景
    3.2 工业发展
        3.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3.2.2 工业郊区化时期(1984-1990)
        3.2.3 小结
    3.3 城市形态演变
        3.3.1 1994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3.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3.3.3 1978-2000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带动和完善包头市多核心发展时期(1990-2016)
    4.1 阶段背景
    4.2 工业园区的发展
        4.2.1 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2 装备制造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3 包头铝业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4 金属深加工园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3 城市形态演变
        4.3.1 2000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4.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4.3.3 1990年后包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包头工业空间与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协同分析
    5.1 工业空间的集聚模式
    5.2 包头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5.2.1 工业化拉动包头市城镇水平
        5.2.2 工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关系
    5.3 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方式
        5.3.1 带动道路空间演变及城市边缘路网的发展
        5.3.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3.3 带动土地使用结构转型
6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工业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6.1 政策背景
    6.2 产城融合的内涵及模式
        6.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6.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模式
        6.2.3 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
    6.3 工业产业园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6.3.1 交通网络体系
        6.3.2 景观生态结构
        6.3.3 产业园空间组织形式
        6.3.4 功能组织体系
    6.4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市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6.4.1 交通路网规划
        6.4.2 功能空间布局
        6.4.3 政策协调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7)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发展背景
        1.1.3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城市居住区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研究
        1.4.2 国内城市居住区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研究
        1.4.3 总结
    1.5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居住区空间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认知
    2.1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概念解析
    2.2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研究内容
    2.3 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因素
        2.3.1 自然环境的影响
        2.3.2 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发展
        2.3.3 住房制度改革及政策的推动
        2.3.4 城市历史进程的演进
        2.3.5 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
    2.4 本章小结
3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发展与现状总结
    3.1 包头市中心城区城市居住区发展历程
        3.1.1 居住区发展的阶段划分
        3.1.2 各时期居住区发展历程
        3.1.3 各时期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3.2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分布现状
        3.2.1 中心城区居住区概况
        3.2.2 中心城区居住区分类情况
        3.2.3 中心城区居住区布局倾向
    3.3 本章小结
4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形态及其空间特征
    4.1 建国后住宅建设的起步时期(1949-1978年)
        4.1.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4.1.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4.1.3 街坊制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2 改革开放后住宅建设大力发展时期(1979-1995年)
        4.2.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4.2.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4.2.3 单位制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3 市场经济时期住宅需求多元化阶段(1996-2019年)
        4.3.1 居住区空间内部空间的演变
        4.3.2 居住区空间外部环境的演变
        4.3.3 商品房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总结
    4.4 居住区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方法
    5.1 既有居住区空间形态的优化方法
    5.2 包头市中心城区新建居住区空间形态探讨
        5.2.1 适宜包头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区合理建设规模建议
        5.2.2 新建居住区空间形态建设模式的思考
    5.3 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
        5.3.1 多元化背景下的居住区建设与发展
        5.3.2 居住区良好交流空间的塑造
        5.3.3 居住区智慧化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居住区信息统计表
附录B 图表目录
附录C 包头城市居民调查问卷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8)内蒙古包头深化企地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自强不息,驻包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1. 手无寸铁战戈壁,钢花璀璨耀鹿城
    2.军民协同共发展,金戈铁马竞争鸣
    3.攻坚克难显本色,铝惠八方续辉煌
砥砺奋进,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空间日趋广阔
    2. 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3. 产业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共生共荣,企地融合走出发展新路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进“谋生存”向“谋发展”转变
    2.展现合作共赢效果,推进“展优势”与“聚活力”互补
    3. 破解融合发展难题,走出“大合作”到“共繁荣”之路

(9)不忘初心七十载 “企地融合”共繁荣——建国70年来包头市国有重点企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强不息,驻包企业不断成长壮大
    (一)手无寸铁战戈壁,钢花璀璨耀鹿城
    (二)军民协同共发展,金戈铁马竞争鸣
    (三)攻坚克难显本色,铝惠八方续辉煌
二、砥砺奋进,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空间日趋广阔
    (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三)产业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三、共生共荣,企地融合走出发展新路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进“谋生存”向“谋发展”转变
        1. 谋生存,危机时刻助力企业脱困。
        2. 谋发展,深化改革共推转型升级。
    (二)展现合作共赢效果,推进“展优势”与“聚活力”互补
        1. 项目合作稳步推进,产业协作成效初显。
        2. 产品购销供需两旺,合作共赢趋势向好。
    (三)破解融合发展难题,走出“大合作”到“共繁荣”之路
        1. 健全工作推动机制,解决“政策落实力度不大”问题。
        2. 畅通融合发展模式,解决“企业融合集聚不强”问题。

(10)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四种低收入者住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棚户区改造的主要类型与时间演进
    (一)棚户区改造的三个阶段
        1.启动与探索阶段(2005-2008年)
        2.由地方性政策上升至国家政策阶段(2008-2012年)
        3.全面深化棚改阶段(2013-2017年)
    (二)棚户区改造的四种类型
    (三)棚户区改造的主要成就
二、棚户区的形成及其与城市主流社会的断裂
    (一)国有工矿企业棚户区的形成:以辽宁省棚户区为例
    (二)垦区危房区的形成:以江西省垦区为例
    (三)国有林区棚户区的形成:以黑龙江省为例
    (四)城市棚户区的形成:以包头市北梁为例
三、棚户区改造与社区再生产
    (一)辽宁棚户区改造与社区组织的变化
        1.棚户区的居住环境改造
        2.社区组织的重建
    (二)江西垦区危房改造与社区建设
        1.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的棚户区改造机制
        2.富有乡村色彩的集镇型社区
    (三)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与社区建设
        1.林区棚户区改造
        2.林区棚改新区的社区建设
    (四)城市棚改新区从空间建设到社区再生产
        1.棚改新区的空间再造
        2.城市棚户区的社区建设
四、棚改新区的社会特征
    (一)棚改新区是基于社会再分配政策的结构性上升流动路径
    (二)棚改新区的基本属性是城镇低收入者的生活新空间
    (三)棚改新区是国家整合机制与社区双向传递机制共同作用的产物
    (四)社区组织的高度需求性与社区服务的复杂性
    (五)“去棚户化”:四类社区再生产能力比较分析
        1.城市棚户区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机制
        2.国有林区和垦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国有工矿棚改新区的老龄化困境与政府赋能的必要性
五、结语:重塑棚改新区的“根”与“魂”

四、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参股银行的效能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胡彦鑫.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新媒体时代包钢企业文化传播研究[D]. 王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包头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能问题研究[D]. 李帆.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内蒙古包钢医院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王佳珺.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包头市工业企业协作配套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张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D]. 左文韬.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7]包头市中心城区居住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D]. 常雪娃.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8]内蒙古包头深化企地融合发展[J]. 程昱静,黄春艳. 中国国情国力, 2019(12)
  • [9]不忘初心七十载 “企地融合”共繁荣——建国70年来包头市国有重点企业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情况[J]. 黄春艳,程昱静. 内蒙古统计, 2019(05)
  • [10]棚户区改造与新型社区建设——四种低收入者住区的比较研究[J]. 李国庆. 社会学研究, 2019(05)

标签:;  ;  ;  ;  ;  

论包头市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