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学习”

“让我们来学习”

一、“让我们去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黛西巫巫[1](2021)在《为那些无聊的事情,留出时间》文中指出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学习一门新技能之前,我们往往都会先问一句:"学这个有什么用?"对于很多无聊的干货文,我们都会快进式阅读;有些花里胡哨的冷门知识,我们经常会忽略,不会想要去学习。现在,我们学习很多东西,最在意的就是这个知识有没有趣,能不能为我所用,而不是自己喜不喜欢,想不想学。其实,那些看似无聊的知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现在的我们都不愿意为无聊的事情浪费时间,总是带着目的去做一些事情,变得有些功利。

唐燕[2](2021)在《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赣州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提出

罗小芳[3](2021)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国际教学学术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实践探索逐步展开,教学学术的发展已然成为一种国际趋势。教学学术是一种知识传播的学术,它以教师自身教学为研究对象,强调教师反思、研究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学术观,它与当前倡导高校教师回归教学遥相呼应,是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其发展教学学术对师范生教学素养的养成、自身专业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及特色发展、教师教育学科发展等有着重要价值。然而目前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研究较少,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此,笔者希望能通过调查研究,发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学术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进行了探析,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其次,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结合地方高师院校的实际情况并立足教师访谈,从观念、知识、反思与交流四维度构建了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问卷,从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两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因素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再次,采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S省6所不同层次地方高师院校(两所师范大学、两所师范学院、两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主要是承担师范生课程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归纳得出其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深入访谈分析困境背后的成因。最后,立足地方高师院校及其教师教学实际,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研究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观念与行为脱节、教学知识结构失衡、经验性反思居主导、交流深广度不足等问题;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教师教学学术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基于以上调研结果,从教学学术的理念认识偏差、知识体系失衡、制度保障不足、交流推广不畅几方面总结了问题包围之下凸显的“矛盾点”,即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困境背后的成因。最终从教师转变传统学术观念、坚持学习教学知识、加强教学交流合作;院校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完善院校制度建设、优化教学相关培训、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引领、制度优化以及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郭星[4](2021)在《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必要的“数字素养”。目前已有相关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在职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关于职前教师数字素养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以一所省属师范大学S大学为个案,S大学是西部地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并在师范生培养位居全国中等偏上,对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现状调查,能较好地反映全国的普遍情况;S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优秀师范院校,其师范生数字素养情况也在大程度上反映全国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水平。因此,调查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当下特征,分析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可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首先,综合借鉴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和我国教育部师范生信息素养框架,自主设计了《师范生数字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的信度水平值为0.947,每个指标的标准化项的值也达到0.947,表现出良好的结构,说明了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很高,问卷的可靠性很高。问卷在七项维度的效度的水平的KMO值为0.751,表明此问卷的各项因素的分析为适当的,且内部效度良好。本研究对S大学师范类学生进行分层抽样,对320名师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对12名师范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有以下一些特点:数字素养总体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一般基础性数字技术素养较好,这主要是由当代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的数字生存环境所决定的;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但在隐私、知识产权等教学必需的安全保护技能上因缺乏系统训练而表现出明显不足;现有的数字素养基本上能支持作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还远远不能支持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B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师范生能获得丰富的新型数字内容,但自己的数字内容创造能力不足。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本研究发现影响S大学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师范生的个人特征,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任务的升级促使数字素养水平明显提高;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范生对数字技术依赖程度差异较大;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师范生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性别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二是目前师范类院校对于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中,师范院校缺少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以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素养教育中缺乏了教师的参与等问题。三是宏观环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学校经费投入及师范生家庭数字设备的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从国家、高校、个人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和参与数字内容创造;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立数字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等。

刘梦元[5](2021)在《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班就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实践模式。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随班就读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是否适应良好是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助于特殊学生收获同伴友谊、发展认知能力,甚至促进其成年之后的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关注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实施及视障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方法,聚焦于三位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手段收集原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基于学校适应理论模型、三维叙事空间理论,梳理三位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在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的经历,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视障学生在普通学校适应面临的问题,包括学业适应不良;人际关系欠佳;情绪问题突出;退缩行为明显;自我认识隔离化。2.影响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包括学生因素:视障同伴因素;教师因素;学校因素3.建构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理论模型,包括学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行为适应,身份认同五个方面。4.为促进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增设视障学生的心理教育课程;发挥成功融合视障个案榜样作用;开展视障相关的校园活动;落实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

吕彬[6](2021)在《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物学必修内容中植物与微生物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对该内容进行相应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内有很多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改进和创新的研究,这些改进和创新让生物学实验变得更为多样化,更加能够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探究能力。科技创新大赛中,对于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非常的重视,部分学校也成为了参赛的主力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国外科技创新实验也同样被很多仁人志士予以重视,并推出了相应的科创实验的网站,在网站上有部分大赛成果展示,以及相应的指导方案。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开发出,与现有必修教材相切合的实验指导手册,运用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教学理论和方法,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编写,期望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道路上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悟。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形成生物科学核心素养。本次研究为开发应用性研究,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首先,对高中生物学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论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文献梳理。其次,对高中生物学中常见的一些实验探究方法和实验探究技巧,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最后对于国外的科学探究实验的相应的理论和指导性资料进行了整合和翻译。第二部分为调查分析,对我所在的实习学校以及相应的我能联系到的学校进行了生物学创新实验的开展过程的研究分析。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对于他们如何开展生物学实验,怎样进行生物学实验,以及生物学实验中哪些因素对于他们学习生物学的成长最为重要,进行问卷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指导手册进行相应的修改与调整。第三部分是将编制好的实验指导手册的部分章节提供给相应的授课老师使用,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收集相应的老师的使用指导意见。进一步对手册进行完善。通过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过程及方法,能够对学生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本手册中的科学实验探究的问题引导假设等科学实验流程,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三、本手册运用于实践教学以及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都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科学探究实验的多维度思考,多角度分析以及实验设计分析能力等。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为将来有致力于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理性思维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杨伟佳[7](2021)在《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位于会计教育体系的初级层次,是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适应国家经济发展为社会培养一线财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国家要求转变培养中职人才模式,提倡教材、教法、教学三教改革,要求教师从教学现状出发改变教学思维,致力成为研究型教师而做出努力。《基础会计》作为中职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理论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会计课程的入门基础。但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教师按部就班按照书本教材顺序从头讲到尾而忽略学生实际,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排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将书本的抽象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生活语言;再加上会计内容所具有的枯燥难懂、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等特点,造成学生对会计学习兴趣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研究型教师要把教学与教法落实到实处,需要借助与学生密切联系生活的一切事务。而自1998年武汉钢铁财务部举办第一次会计科目扑克大赛以来,备受高校师生关注。基于上述背景确立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说明相关背景、概念、理论知识及会计科目扑克在教学运用中的现状;通过第三章应用现状分析研究会计科目扑克及大赛与可行性分析,确定会计科目扑克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符合中职会计科目扑克与中职会计科目扑克三种功能的介绍;通过第四章教学设计研究说明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所遵循的教学模式;通过第五章教学实践研究阐述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状况;通过第六章利用问卷调查法与半结构访谈法对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第七章进行总结。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达到预期效果,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会计课堂的认知;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会计兴趣、增强学习体验;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会计分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戚宗惠[8](2021)在《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一个人的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童年,而童话则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在儿童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童话它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童话能够为儿童的成长发展提供一个精神层面的支撑作用。研究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童话课的过程中喜爱童话以及喜爱相关的文学作品,同时,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守护学生的童年,让同学们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体会到童话中的乐趣。此外,研究者还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使教师将关注到童话教学并且通过教师自己的不断探索与学习,能够对童话这一文体与其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能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方法、手段,从而使学生喜欢童话教学,爱上语文,提高童话教学的质量,促进童话教学的发展。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者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统编版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学生、教学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研究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文本,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现状,并且根据对现状的分析为童话教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本研究的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的概况。其次,调查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对童话的看法,明确目前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解析童话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最后,在综合分析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者的深入思考后,对一、二年级语文教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进行童话教学,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并结合实习中记录的课堂实录进行分析。

刘娜娜[9](2021)在《变译理论下英汉交传人机口译比较研究 ——以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机器口译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人类口译面临威胁,迫使人类口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思考用机器口译代替人工口译的可能性和人机结合口译模式的可行性。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着重研究了四种常用变译方法:增译、删译、编译和改译。本文以这四种变译方法为基础,分析了它们在人工口译和机器口译中的具体应用,具体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在采用四种常用的变译法时,人工口译与机器口译有何异同?(2)在采用四种常用的翻译变体的方法时,他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3)如何将二者优势互补,有效结合?本文以“中国——世卫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组新闻发布会”为例,转录记者会现场人工口译的交传实录,同时选择“有道翻译官”和“谷歌翻译”为机器翻译的代表,进行翻译,并与现场口译译员的译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人工口译和机器口译均使用了四种变译方法,但每种方法的使用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2)人工口译对变译方法使用更加灵活和频繁,机器口译则不够灵活且有局限性。(3)我们应充分发挥机器口译在科技上的优势,以及人工口译在情感和思维上的优势,实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使口译更加完美。本文以变译理论下的四种变译方法作指导,进一步提出了人机口译合作模式,相信对今后的人机口译结合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岩[10](2021)在《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直播是使用流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将内容分发给众多同时收听或观看者的媒体呈现方式。同传与之结合产生了新的工作模式,译员不再需要亲临现场进行工作,通过直播平台远程即可完成翻译任务。但是,译员将直面网络环境中的观众,增加了译员的曝光度和心理负担,使得口译工作更具艰难性和复杂性。本文选用美国纽约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于2020年3月31日召开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直播同传为研究对象。同传语料来源于两家“优兔”(You Tube)频道,“新唐人”和“洛杉矶华人资讯网”,口译时长64分钟。经过对两个同传视频的文字转写和对齐,分别获得中文语料14368字,18369字。研究依据王斌华(2014)提出衡量口译表现的参数标准,首先运用对比和描写的方法,对两位译员在内容、语言和发布三方面口译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吉尔精力分配模型为指导分析影响口译表现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内容参数层面,省略现象较为普遍,错误发生的频率较低。2)语言参数层面,不当表达出现的频率均不超过3%。3)发布参数层面,口译表现有较大出入。两位译员在停顿,重复和自我修正的频次总数差距达到68%。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究认为以下因素对口译表现有较大影响:1)现场认知条件:包括声音输入质量和语速。2)口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巧。3)语言特殊性:包括句子结构和习惯表达。因此,提高口译表现不仅主观上要求译员提高口译能力,客观上也要综合考量现场认知条件和语言特殊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让我们去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我们去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1)为那些无聊的事情,留出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国际趋势
        1.1.2 现实需要
        1.1.3 政策引领
        1.1.4 研究不足
        1.1.5 个人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3.4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教学学术相关概念、理论及价值
    2.1 教学学术产生的背景
    2.2 教学学术的理论依据
        2.2.1 舒尔曼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2.2.2 赖斯的学术维度理论
        2.2.3 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论
    2.3 教学学术的内涵
    2.4 教学学术与相关概念辨析
        2.4.1 教学学术与专业学术
        2.4.2 教学学术与教育科研
        2.4.3 教学学术与教学研究
        2.4.4 教学学术与学术性教学
    2.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价值
        2.5.1 契合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升未来教师教学素养
        2.5.2 开辟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
        2.5.3 深化教学质量建设内涵,提升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质量
        2.5.4 推动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实现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发展
        2.5.5 促进教师教育理实结合,缓解“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
3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问卷设计
        3.1.1 问卷调研目的及工具
        3.1.2 问卷调研对象
        3.1.3 问卷编制
        3.1.4 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3.1.5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回
    3.2 访谈设计
        3.2.1 访谈调研对象
        3.2.2 访谈提纲编制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分析
        4.1.1 整体情况分析
        4.1.2 各维度具体情况分析
        4.1.3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1.4 现有投入与成果产出情况分析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影响因素分析
        4.2.1 整体影响因素分析
        4.2.2 各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2.3 影响因素与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的相关分析
        4.2.4 非量表题中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分析
    4.3 调研结论
        4.3.1 教师教学学术总体情况良好,但各维度内部存在一定问题
        4.3.2 不同类型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学学术现状不存在典型差异
        4.3.3 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水平与其学历和所在院校层次呈负相关
        4.3.4 院校支持和教师态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且两者间存在差距
        4.3.5 教师教学学术的意愿与成果产出不成正比
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成因
    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面临的困境
        5.1.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
        5.1.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
        5.1.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
        5.1.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
    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5.2.1 教学学术理念认识偏差的成因分析
        5.2.2 教学学术知识体系失衡的成因分析
        5.2.3 教学学术制度保障不足的成因分析
        5.2.4 教学学术交流推广不畅的成因分析
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策略
    6.1 教师层面
        6.1.1 转变传统学术观念,正确认识教学学术
        6.1.2 坚持学习教学知识,灵活运用教学实践
        6.1.3 加强教学交流合作,主动分享教研成果
    6.2 院校层面
        6.2.1 强调教学核心地位,倡导教学学术理念
        6.2.2 完善院校制度建设,提升教学学术地位
        6.2.3 优化教学相关培训,引导教学学术实践
        6.2.4 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推广教学学术成果
    6.3 国家和社会层面
        6.3.1 政策引领,制定大学教师专业标准
        6.3.2 制度优化,营造教学学术发展环境
        6.3.3 搭建平台,促进教学学术成果共享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数字素养内涵及框架的已有相关研究
        1.4.2 我国数字素养研究发展迅速,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差距
        1.4.3 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已有相关研究
        1.4.4 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进展
        1.4.5 文献评价
    1.5 研究方法
        1.5.1 问卷法
        1.5.2 访谈法
    1.6 研究思路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师范生
        2.1.2 数字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3.实证研究与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设计及修改
        3.3.2 问卷调查过程
        3.3.3 问卷测试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
    3.6 研究框架
    3.7 小结
4.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
    4.1 师范生作为信息社会“原住民”普遍具备基础数字素养
    4.2 师范生数字安全的意识水平高于技能水平
    4.3 师范生数字素养基本够“学之用”
    4.4 师范生数字素养不够“教之用”
    4.5 师范生在数字内容上用得多生产得少
    4.6 师范生数字素养整体呈金字塔模型
    4.7 小结
5.师范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
    5.1 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具有较强的个人特征
        5.1.1 高年级学习任务升级促使师范生数字素养逐步提高
        5.1.2 不同专业对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差别大,影响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5.1.3 数字设备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影响不同地区师范生数字素养
        5.1.4 部分师范生以学业成绩为导向,利用数字工具的主动性不强
        5.1.5 男女差异影响师范生解决网络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5.1.6 小结
    5.2 高校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方案还在形成之中
        5.2.1 师范生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线上+线下”模式
        5.2.2 缺少数字素养教育课程,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5.2.3 缺少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难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5.3 区域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平差异大
    5.4 小结
6.促进师范生数字素养发展的策略
    6.1 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开展个性化数字素养教育
        6.1.1 鼓励学生参与数字内容创造与创新,提升科研能力
        6.1.2 加强师范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训练,提高学习效率
        6.1.3 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范生数字素养水平
    6.2 加大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
    6.3 加强正式课程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6.4 加强数字素养政策引导,构建师范生数字素养培养新生态
    6.5 完善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入
7.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流程
    2.5 研究框架
    2.6 研究效度
    2.7 研究者角色
    2.8 研究伦理
3 故事呈现
    3.1 A的故事
    3.2 B的故事
    3.3 C的故事
4 分析与讨论
    4.1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所面临的问题
    4.2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4.3 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理论模型的构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创新与不足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1.1.1 新课程改革对于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要求
        1.1.2 生物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性
        1.1.3 生物学实验创新改进在生物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设计
2 核心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高中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生物学实验探究的文献综述
        2.2.1 “生物学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2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3 “研究性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2.4 “创新实验教学”内涵的文本性研究
    2.3 理论综述
        2.3.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文献研究
        2.3.2 建构主义理论的文献研究
        2.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文献研究
        2.3.4 多元智能理论的文献研究
        2.3.5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文献研究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行动研究法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访谈法
        3.1.5 统计分析法
    3.2 研究过程
4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编写步骤
    4.1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设计理念
    4.2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实验的原则和方法
        4.2.1 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4.2.2 背景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4.2.3 作出假设的原则
        4.2.4 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4.2.5 实验笔记记录的原则和方法
        4.2.6 科技创新实验论文撰写的一般步骤
5 高中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1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应用现状调查
        5.1.1 调查的目的
        5.1.2 调查的对象
        5.1.3 调查的结果分析
    5.2 前期测评
        5.2.1 测评的目的
        5.2.2 测评的对象
        5.2.3 测评的结果分析
    5.3 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指导手册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5.3.1 实践研究的目的
        5.3.2 实践研究的对象
        5.3.3 实践研究的过程
        5.3.4 实践研究的结果分析
    5.4 后期测评
        5.4.1 测评的目的
        5.4.2 测评的对象
        5.4.3 测评的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7 实施建议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附录1: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学生科研探究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高中生物学创新实验设计思维测评
    附录4:科研能力小问卷:
    附录5:高中生物植物与微生物科技创新指导手册
10 致谢

(7)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二章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概念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中职《基础会计》课程
        二、会计科目扑克
        三、教学设计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做中学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应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会计科目扑克
        一、会计科目扑克基本介绍
        二、会计科目扑克特征描述
        三、会计科目扑克使用方法
    第二节 会计科目扑克大赛
        一、会计科目扑克大赛基本介绍
        二、会计科目扑克大赛特征描述
        三、会计科目扑克大赛参赛对象
    第三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可行性分析
        一、会计科目扑克存在的问题
        二、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可行性
        三、中职会计科目扑克
        四、中职会计科目扑克的三种功能介绍
第四章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教学设计体现基础会计知识
        二、教学设计符合中职学生主体
        三、教学设计易于学生实践操作
    第三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分析教学内容
        二、会计科目扑克融入教学内容
    第四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
        一、安德森目标知识分类学简介
        二、会计科目扑克融入教学目标
    第五节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课程的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评价简介
        二、会计科目扑克融入教学评价
第五章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实践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分析
    第二节 教学目标分析
    第三节 教学对象分析
    第四节 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环节分析
        二、授新课环节分析
        三、练习与反馈环节分析
        四、总结环节分析
    第五节 教学反思总结
        一、开展新课,学生是否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学生是否有径可循?
        三、结束授课,学生是否学有所获?
第六章 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分析
    第一节 教学效果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分析
        一、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二、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三、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四、教学评价设计分析
    第三节 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概况
        二、问卷编制
        三、问卷前侧
        四、问卷发放
        五、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访谈调查分析
        一、访谈概况
        二、访谈提纲
        三、访谈结论与分析
    第五节 教学效果小结
第七章 总结
    第一节 教学总结
        一、教学问题
        二、教学建议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会计科目扑克花色数字配比表
    附录 B 中职会计科目扑克花色数字配比表
    附录 C 会计科目扑克三阶段教学内容
    附录 D 制作会计科目扑克等级量表
    附录 E 《初识会计科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教案
    附录 F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会计科目扑克核算实物图及理由
    附录 G 学生课堂思维导图
    附录 H 学生课堂会计科目扑克作业(部分成果)
    附录 I 《会计科目扑克在会计教学运用后问卷调查》
    附录 J 《会计科目扑克在会计教学运用后问卷调查》(修改后)
    附录 K 问卷频数表
    附录 L 访谈提纲
    附录 M 编写会计分录步骤及具体经济实务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相关的实施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材的需要
        (三)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童话”内涵的相关研究
        2.童话作用的相关研究
        3.童话教学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童话选文的相关研究
        2.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3.中国学者对国外童话的研究
        4.研究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小学低段
        (二)童话
        (三)童话教学
    五、理论基础
        (一)认知发展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其他相关理论
        1.情境教学法理论
        2.快乐教学法理论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法
        3.课堂观察法
        4.案例分析法
        5.文本分析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童话的概况
    一、童话篇数分析
    二、童话类型分析
        (一)主题划分
        (二)形象划分
        (三)国内外划分
        (四)创作来源
    三、童话特点分析
        (一)幻想丰富
        (二)写作手法
        (三)趣味生动
        (四)美的化身
    四、童话价值分析
        (一)童话对于儿童成长的价值
        1.激发想象力
        2.增知识养个性
        3.调节心理
        4.提高审美
        (二)童话对于语文教学的价值
        1.童话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童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3.童话丰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
第二章 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小学语文低段童话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问卷调查的编制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学生的问卷
        1.学生喜爱童话的程度
        2.小学生童话阅读途径
        3.小学生童话学习的效果与主动性
        4.调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
        5.小学生视角下的教师童话教学情况
        (二)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教师的调查
        1.教师的童话理论素养调查
        2.教师对童话教学的理解
        3.对低段教师对于童话教学的过程的调查
        4.教师对童话教学的建议与问题
第三章 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童话理论的认识
        1.教师在童话教学的理论素养方面有所欠缺
        2.教师对童话的文本解读不够充分
        3.教师对童话教学的理解有所偏差
        (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1.教育功能过重
        2.道德教化过重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四)课外童话阅读环节薄弱
        1.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
        2.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不够
        3.教师很少和学生一起阅读
        (五)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二、小学低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欠缺一定的童话理论素养
        1.对童话文体把握不准
        2.对教参依赖过重
        (二)教师对教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1.忽视了想象力的培养
        2.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3.忽视学生的主体感知
        (三)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四)教师忽视课外童话阅读的重要性
        (五)学生自身的原因
        1.生理原因
        2.心理原因
第四章 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分析
    一、案例一:《小蜗牛》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二)课堂实施阶段
        1.导入环节
        2.整体感知
        3.深入研读
        4.总结升华
        (三)课堂教学反思
    二、案例二:《纸船和风筝》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二)课堂实施阶段
        1.导入环节
        2.整体感知
        3.深入研读
        4.总结升华
        (三)课堂教学反思
第五章 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教师童话理论素养
        (一)提高童话理论知识的储备
        (二)提高解读童话文本的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1.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2.转化“以生为本”的视角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一)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
        (二)巧妙利用课文插图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适当拓展童话形象
        2.情境式教学
        3.游戏教学法
        4.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三、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准确
        (一)注重培养情感教育
        (二)重视想象力的培养
    四、关注学生
        (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变译理论下英汉交传人机口译比较研究 ——以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Methodology
    1.3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Interpretation of Press Confer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omparison between Human Interpreting and MachineInterpreting at Home and Aboard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n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3.2 System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3.3 Seven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3.4 The Guiding Role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in Human Interpreting
Chapter Four COMPARISON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4.1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Methods Applied in Human and Machine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4.1.1 Translation Method of Supplement
        4.1.2 Translation Method of Deletion
        4.1.3 Translation Method of Edition
        4.1.4 Translation Method of Remodeling
    4.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Chapter Five OPTIMIZATION OF HUMAN AND MACHINE INTERPRETATIONON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AT PRESSCONFERENCE
    5.1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ConsecutiveInterpretation
    5.2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Machine Interpretation
    5.3 The possibility of Replacing Human Interpretation with Machine Interpretation
    5.4 Optimization of Human Interpretation and Machine Interpret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6.2 Suggestions for Prospective Studie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HUMAN INTERPRETATION
APPENDIXⅢ MACHINE INTERPRETATION1
APPENDIXⅣ MACHINE INTERPRETATION2

(10)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3 Data Collection
    1.4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Study of Broadcast Interpreting Abroad
    2.2 The Study of Broadcast Interpreting at Home
    2.3 Conclus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Parameters of Gauging Interpreting Performance
    3.2 Gile’s Effort Models of Interpreting
Chapter Four DESCRIPTIONS OF INTERPRETERS’PERFORMANCE
    4.1 Omissions and Errors from the Parameter of Accuracy
        4.1.1 Omissions
        4.1.2 Errors
    4.2 Infelicities from the Parameter of Appropriacy
    4.3 Pauses,Repeats,and Self-repairs from the Parameter of Fluency
        4.3.1 Pauses
        4.3.2 Repeats
        4.3.3 Self-repairs
    4.4 Discussion
        4.4.1 Distribution of the Phenomena
        4.4.2 Quality of Accuracy and Appropriacy
        4.4.3 Quality of Fluency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SHAPING FORCES
    5.1 Cognitive Conditions On-site
        5.1.1 Acoustic Quality
        5.1.2 Speech Rate
    5.2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5.2.1 Bilingual Competence
        5.2.2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5.2.3 Interpreting Skills
    5.3 Language Specificity
        5.3.1 Sentence Structure
        5.3.2 Idiomatic Expression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REFERENCES
APPENDIX

四、“让我们去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为那些无聊的事情,留出时间[J]. 黛西巫巫. 快乐阅读, 2021(13)
  • [2]初中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赣州市三所中学为例[D]. 唐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以S省为例[D]. 罗小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师范生数字素养特征、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郭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随班就读视障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刘梦元.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中植物与微生物主题科技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吕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会计科目扑克融入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应用研究[D]. 杨伟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小学低段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理州S小学为例[D]. 戚宗惠. 大理大学, 2021(08)
  • [9]变译理论下英汉交传人机口译比较研究 ——以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为例[D]. 刘娜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10]网络直播同传中口译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以纽约疫情新闻发布会为例[D]. 赵岩. 内蒙古大学, 2021(12)

标签:;  ;  ;  ;  

“让我们来学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