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2001年中国及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2001年中国及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一、两院院士评选出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潘玉[1](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姜天海[2](2017)在《重磅推出“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2月29日,"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高福、南仁东、潘建伟、李东、杨广文、朱枞鹏、林群、童文、李河君、杨永岗十人榜上有名。至此,"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七届。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因其评审的权威严谨性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度,在科技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本刊编辑部[3](2017)在《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投票启动 遴选“十大”》文中研究指明2016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评选活动进入关键阶段。经过第一轮筛选,22条备选新闻条目业已产生,多渠道的网络投票正式启动。通过比照2016年备选新闻与前三届评选出的30条科技新闻,不难发现行业科技创新的渐进式轨迹。新年伊始,2016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评选活动也进入关键阶段。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受到了行业内外各方关注,经过第一轮筛选,22条备选新闻条目业已产生,多渠道的网络投票正式启动。

路甬祥[4](2016)在《从2015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主流媒体负责人和资深科技记者共同评选的2015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于2015年12月27日揭晓,反映了过去1年中国和世界科技创新取得的新进展,反映了中国科技界、新闻界对科技创新前沿及应用前景的关注,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促进人类文明持续繁荣进步的期盼。

姚联合[5](2014)在《科技“盛会”二十年》文中研究指明这是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它二十年如一日描绘着世界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景象。每年的年底,一年一度的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评选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国科学报社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每个人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资料折叠、装封。不一会儿,每个人面前码起一摞信件。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有动手折叠纸张的声音。这个场面已经是第20次重复了。回望二十年一年一度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被

王振亚[6](2013)在《《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灵魂和生命,科技新闻评论是重要的新闻评论形式。在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科技新闻评论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新闻评论与科技评论是高度相似但又有显着区别的文体。科技新闻评论主要具有:监督社会引导科技舆论,传播国家科技政策,提升公民科学素养,见证科技发展史等社会功能。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创办的科技类主流媒体,《科技日报》至今已经历了 27年的发展历程。科技新闻评论这一题材在《科技日报》中占有重要分量,它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飞速发展阶段和改革创新阶段。2007年至2012年,《科技日报》共编发、配发各类科技新闻评论1887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些科技新闻评论大部分被编发在了显要版面和位置。编者按语、短评、专栏评论是其惯用的评论形式,社外撰稿人的科技新闻评论作品所占比重逐年增多。《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选题特色表现为:选题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科技成就是主要议题、国际科技话题增长迅猛。评论专栏化、重视系列评论、说理技巧上善用诉诸理性、指向意义重在阐释和歌颂是《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风格。“总编辑圈点”专栏科技新闻评论的风格是:评论依附新闻报道、评论文本言简意赅、评论文风轻松幽默;“显峰冷言”专栏科技新闻评论的风格是评述结合、文风冷峻、立论新颖;“科技观察家”专栏科技新闻评论的风格是科技视角观察社会热点、冷静平实的文风、内容多涉及体制和决策、写作手法上以小见大。应景式评论偏多,专版、专栏不专,评论的形式欠丰富是《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不足。提升《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质量可以从少发应景式评论、让专栏专版专起来、丰富评论的表现形式三方面着手。

熊焰[7](2013)在《江西省科技新闻报道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在许多年前邓小平同志就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的有力武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新闻走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得到新闻界的关注。而科技新闻报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和物质文明都具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是为受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江西省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十大战略型新兴产业、航空工业城等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实施,江西各大媒体对科技新闻加大了报道力度。本论文将江西省科技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江西省第十二届科技好新闻参评稿件作为主要研究样本,通过报道数量、报道样式、报道内容等方面的分类统计,运用大量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江西科技报道的现状,并从不同角度找出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

杨海欣[8](2012)在《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经济、数码时代的到来,科技信息量、各种新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然而先进的科技成果、科技发明和优秀的科学精神都需要宣传推广,才能令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报纸科技新闻报道在承担宣传任务的同时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不但科技事件的叙述过于模式化、科技成果的介绍照搬专业术语而且对科技人物的赞扬缺乏亲和力,令科技新闻报道走到了艰难、尴尬的境地。论文中首先分析了造成科技新闻报道窘境的原因:记者缺乏科学素养、科技专业术语增加难度、受众的科学素养较低、封建迷信和商业炒作横行、媒体为了生存的需要媚俗化。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寻求一条具备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和平民化的亲民路径,为媒介的长远发展寻找不竭动力。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三贴近的原则入手,通过通俗性、趣味性的表现方式,加以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和组合报道等报道方式令科技新闻走进读者的心中。通过克制追求轰动效应和独家新闻,从科学、真实和准确的角度把握住科技新闻报道的生命线—真实性。另外,科技新闻报道的目的就是使科技成果获得最大转化,令科技宣传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外,科技新闻工作者可以从科技成果最大转化的角度来引起受众的关注,从科技改变生活的全新视角提高科技新闻的实用性。对科技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只是一个尝试,有些方法需要科技新闻工作者结合实践来检验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陈鹏[9](2012)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文中提出我们处在了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一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强有力的科学传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加快推进中国科学传播能力建设,建立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科学传播新格局,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相称的科学传播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竞争取决于国家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必须有高素质的国民,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没有适应现实需要的科学传播理论和传播体制,就不可能大幅度培育很高科学素养的国民,也就不可能极大产生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同时,科学传播的阶段涵盖了以前阶段传播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的任务和使命,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论内涵与时代特征,在沟通公众与科学、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促进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方面有着更重要的先导价值。三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传播格局,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科学传播格局,科学传播同样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与运用新媒体开启科学传播新阶段的紧迫任务。以传播科学文化为己任的科学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新功能,需要深入探讨;在新媒体冲击下的科学传播媒体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基于上述考虑,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科学传播。科学传播是个大概念。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工作,本课题将研究重心放在了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深入研究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着力探讨的科学传播特点,从而提出科学传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新媒体环境下的战略变革与建构新的战略的问题。科学传播的关系,涉及科学与公众、科学与科学共同体、科学与社会;也涉及科学与媒体。而今,在新媒体时代,科学与公众的关系还必然涉及新媒体。科学传播的实质,是要调整好科学与公众的关系。科学传播走过了三个阶段: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在对科学传播的研究中,有学者从科学传播的内容层次上分析,提出科学传播的“两阶”分类。其实,不论是一阶科学传播,还是二阶科学传播,要确定的是,公众到底是科学传播的被接受对象,还是主宰者。公众需要科学,因为公众的科学化生存离不开科学的知识与观念;但科学事业的发展也需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没有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或者说公众对科学一片无知与误解,科学事业在当代是无法开展的。本课题主要分为6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介绍科学传播的理念与历程;科学传播的内容与特点;第二章重点在于理清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系,分析了科学传播的媒介变迁及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面临的新语境;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特点,强调要重塑科学传播新格局;第三章着重揭示新媒体为科学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大众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媒体科学传播现状、存在的问题;科学传播的新媒体应用,对多媒体背景下的科学信息传播、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社会化圈子的互动体验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科学传播体系,对科学传播的现实方位与理论资源和建立科学传播能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对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开展科学传播提出了若干建议。第五章对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与评析,发挥了他山之石的功用;第六章以《中国科学报》社为例总结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策略,作为唯一依靠我国自然科学与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学术群体创办的科学传播类大众媒体,《中国科学报》社成立50多年一直从事科学传播,在新媒体科学传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本课题在科学传播领域做了一定的前瞻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理论建设,提出了若干新概念、新提法,体现了科学传播的新思维。其目的在于推进科学传播媒体的科学传播实践创新与理论提升。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1.尽可能厘清重要概念。在科学传播的概念问题、科学传播对待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科学传播与“两种文化”的关系等等,下了较大的研究功夫,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新媒体的概念、特点,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系等问题上,本研究也独辟蹊径,做了深层次的研究。2.重点在于梳理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实践,集中阐述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揭示面向公众的新媒体科学传播模式;提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科学传播体系的合理论断。3.结合国内科学传播媒体的实践与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着眼现实与未来,把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超越性特征,联系了Web2.0、IPv6、物联网技术发展对科学传播的应用表现或潜在价值,大量例举并分析了各类社交媒体、视频媒体在开展科学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作用。4.视野开阔,从科学与科学传播的本质上进行研究,展示了科学传播介质变化与科学播规律,揭示了科学传播在当代人类文明中的进程与价值。5.注重实践,从科学传播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有效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取得示范效应。

张瑞[10](2011)在《沧海横流显本色 自主创新掀狂潮》文中研究表明由两院院士、媒体老总和科技日报读者共同评选出的年度国内外十大科技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年度的标志性总结。重读"十一五"时期每个年度评选的十大科技新闻,我们仿佛回到了事件发生的那个时间点,也依稀看出未来时间里部分科技发展的脉络。

二、两院院士评选出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院院士评选出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科技新闻评论的研究
        1.3.2 有关《科技日报》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科技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
    2.1 科技新闻评论的定义
        2.1.1 评论科技新闻事实
        2.1.2 科技视野下的新闻评论
        2.1.3 科技新闻评论与科技评论
        2.1.4 科技新闻评论的科学性
    2.2 科技新闻评论的功能
        2.2.1 针砭时弊引导科技舆论
        2.2.2 传播国家科技政策
        2.2.3 提升公民科技素养
        2.2.4 见证科学技术发展史
第3章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演变
    3.1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发展阶段
        3.1.1 起步阶段
        3.1.2 飞速发展阶段
        3.1.3 改革创新阶段
    3.2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现状
        3.2.1 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3.2.2 短评、专栏评论是主要形式
        3.2.3 五类评论形式数量变化明显
        3.2.4 社外撰稿作品比重增加
        3.2.5 多数作品位居显要版位
第4章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选题
    4.1 选题来源
        4.1.1 科技成就
        4.1.2 热点新闻事件
        4.1.3 典型科技人物
        4.1.4 科技政策与法规
    4.2 选题特色
        4.2.1 选题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大局
        4.2.2 科技成就是主要议题
        4.2.3 国际科技话题增长迅猛
第5章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总体特色
    5.1 新闻评论专栏化
    5.2 重视系列新闻评论
    5.3 说理技巧善用诉诸理性
    5.4 指向意义重在阐释和歌颂
第6章 《科技日报》专栏科技新闻评论研究
    6.1 短小精悍的“总编辑圈点”
        6.1.1 评论依附新闻报道
        6.1.2 评论文本言简意赅
        6.1.3 评论文风轻松幽默
    6.2 冷静机智的“显峰冷言”
        6.2.1 评述结合
        6.2.2 文风冷峻
        6.2.3 立论新颖
    6.3 以小见大的“科技观察家”
        6.3.1 科技视角观察社会热点
        6.3.2 冷静平实的文风
        6.3.3 内容多涉及体制和决策
        6.3.4 写作手法上以小见大
第7章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提升策略
    7.1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不足
        7.1.1 应景式评论偏多
        7.1.2 专版、专栏不专
        7.1.3 评论形式欠丰富
    7.2 《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的提升策略
        7.2.1 少发应景式评论文章
        7.2.2 让专版、专栏专起来
        7.2.3 丰富评论的表达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实践活动目录

(7)江西省科技新闻报道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科技新闻选题
        1.3.2 关于科技新闻报道内容
        1.3.3 关于科技新闻报道影响力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技新闻报道概述
    2.1 科技新闻的界定
    2.2 科技新闻的分类
        2.2.1 科技成果类新闻
        2.2.2 科技人物类新闻
        2.2.3 科技政策类新闻
    2.3 科技新闻的特点
        2.3.1 科学性
        2.3.2 知识性
        2.3.3 规范性
        2.3.4 新闻性
    2.4 科技新闻报道的功能
        2.4.1 传播科技发展信息
        2.4.2 提高公民科技素养
        2.4.3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第3章 江西省科技新闻报道现状分析
    3.1 涵盖全年科技大势
    3.2 突显本省科技发展焦点
    3.3 启用各类报道样式
    3.4 汇聚新旧媒体合力
第4章 江西省科技报道的不足与对策
    4.1 江西科技报道存在的问题
        4.1.1 选题新意不多
        4.1.2 语言亲和力不强
        4.1.3 内容科技含量不高
        4.1.4 缺少专业性权威媒体
    4.2 江西科技报道的改进策略
        4.2.1 突出地方特色
        4.2.2 贴近大众生活
        4.2.3 拓宽报道深度与广度
        4.2.4 培养专业报道队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一、绪论
    (一) 科技新闻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
    (三)科技新闻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二、科技新闻的报道现状
    (一)科技新闻的定义和作用
        1.科技新闻的定义
        2.科技新闻的作用
    (二)科技新闻的现状
        1.受众群被娱乐化倾向挤占,相对较少
        2.媒体的议程设置,传播惯性导致空间被挤占
三、造成科技新闻报道弱势的原因
    (一)新闻界对科技界的理解不够
        1.记者缺乏科学素养,引起负面效果
        2.科技术语增加了编采难度
    (二)人文关怀的缺乏
        1.人文关怀的含义
        2.以传者为本位思想横行
    (三)宣传伪科学、封建迷信的报道
    (四)编译时对内、对外科技报道不加区分
        1.对外报道上
        2.对内编译上
    (五)商业炒作及虚假科技广告泛滥
    (六)科技新闻报道泄密
四、促进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
        1.语言通俗化,深入浅出
        2.对科技人物倾注人文关怀
        3.注重新闻策划,实施深度报道策略
        4.注重形式创新
    (二)增强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克制追求轰动效应
        2.同时把握住“新”和“科”
    (三)拓宽科技新闻的实用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第2章 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
    2.1 科学与科学传播
        2.1.1 科学、公众与社会
        2.1.2 科学传播与媒体
    2.2 科学传播需融合两种文化
        2.2.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
        2.2.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相融通
        2.2.3 新的生态文化观对于科学传播的价值
第3章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
    3.1 科学传播的媒介变迁
        3.1.1 科学传播的媒介演变
        3.1.2 新媒体及其特点
        3.1.3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3.1.4 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3.2 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
        3.2.1 科学消息来源
        3.2.2 科学传播方式
        3.2.3 科学传播内容
    3.3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特点
        3.3.1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3.3.2 科普知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点
        3.3.3 科学家的科学传播行为
    3.4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新语境
        3.4.1 后现代化中的科学悲观情绪与科学传播
        3.4.2 科学研究的“未完成态”对于科学传播的影响
    3.5 重塑科学传播新格局
        3.5.1 “数字地球”,人类生存环境的数字化描绘
        3.5.2 “智慧地球”,物联网构建人类与物质世界的智慧联接
        3.5.3 未来:科学传播无处不在
        3.5.4 科学传播的新理念
第4章 科学传播的新媒体应用
    4.1 科学传播中的大众媒体
        4.1.1 大众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4.1.2 大众媒体科学传播的现状
        4.1.3 大众媒体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4.2 传统媒体中的科学传播特点
        4.2.1 报刊中的科学传播
        4.2.2 广播中的科学传播
        4.2.3 电视中的科学传播
    4.3 新机遇下科学传播的变革动因
        4.3.1 变革科学传播理念
        4.3.2 增强科学与社会互动
        4.3.3 满足受众差异化需求
        4.3.4 防范伪科学肆虐传播
    4.4 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趋势
        4.4.1 加速科学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
        4.4.2 促使科学传播内容回归科学的本质
        4.4.3 引发科学传播转向三维互动模式
    4.5 新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特质
        4.5.1 丰富的图文视听资讯
        4.5.2 动漫、虚拟现实的全新体验
        4.5.3 数字出版物
        4.5.4 科普游戏
        4.5.5 数据库应用
    4.6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4.6.1 手机报与科学新闻传播
        4.6.2 人性化的实用自制讯息
    4.7 社会化圈子的互动体验
        4.7.1 BBS、博客、微博等互动平台
        4.7.2 泛科技主题的社交网络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战略变革
    5.1 科学传播的现实方位与理论资源
        5.1.1 把握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5.1.2 利用新媒体环境的趋势与影响
    5.2 科学传播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融合趋势
        5.2.1 确立科学与人文融会的传播理念
        5.2.2 建构传受互动的科学传播模式
        5.2.3 实现科学传播的全媒体转型
    5.3 建立科学传播能力评价体系
        5.3.1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科学传播能力
        5.3.2 科学传播能力的构成
        5.3.3 科学传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5.3.4 科学传播工作者的素养
    5.4 构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的战略
        5.4.1 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
        5.4.2 中观层面的媒体战略
        5.4.3 微观层面的新闻战略
    5.5 培养全媒体型的科学传播人才
第6章 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
    6.1 国外新媒体科学传播理论
        6.1.1 新媒体变革对科学传播带来革命性影响
        6.1.2 国外学者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研究
    6.2 国外部分国家的新媒体科学传播实践
        6.2.1 美国
        6.2.2 澳大利亚
        6.2.3 南非
        6.2.4 加拿大
        6.2.5 日本
        6.2.6 英国
    6.3 国外从事科学传播的着名网站
        6.3.1 综合性网站的科技频道
        6.3.2 科技专业网站
        6.3.3 科技期刊的网站
        6.3.4 科学博客
第7章 中国科学报社的发展策略
    7.1 传播内容的纵深拓展
        7.1.1 依靠和增强权威性立足于信息爆炸时代
        7.1.2 坚持大科学传播概念
        7.1.3 依托特色资源,加强深度报道
        7.1.4 汲取网络特点,丰富报道方式
    7.2 传播渠道的全媒体转型
        7.2.1 以内容传播定位为根本,提供专业科教相关信息传播发布服务
        7.2.2 以实名互动为基底,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平台
        7.2.3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赢得专业用户关注率和忠诚度
        7.2.4 走全媒体发展之路
    7.3 传播策略的融合营销
        7.3.1 依靠优秀的内容打造品牌
        7.3.2 依靠专业活动巩固品牌
    7.4 软环境相关配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着作

四、两院院士评选出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重磅推出“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J]. 姜天海. 科学新闻, 2017(02)
  • [3]中国十大纺织科学新闻投票启动 遴选“十大”[J]. 本刊编辑部. 纺织科学研究, 2017(01)
  • [4]从2015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说起[J]. 路甬祥. 科技导报, 2016(01)
  • [5]科技“盛会”二十年[J]. 姚联合. 科学新闻, 2014(02)
  • [6]《科技日报》科技新闻评论研究[D]. 王振亚. 湖南大学, 2013(04)
  • [7]江西省科技新闻报道现状与对策研究[D]. 熊焰. 南昌大学, 2013(02)
  • [8]探索纸媒体科技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D]. 杨海欣. 渤海大学, 2012(S2)
  • [9]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 ——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策略[D]. 陈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
  • [10]沧海横流显本色 自主创新掀狂潮[J]. 张瑞. 创新科技, 2011(01)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2001年中国及世界十大科技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