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祝贺《中国健康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

敢问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祝贺《中国健康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

一、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祝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罗曼[1](2021)在《《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谢依伦(CHIA JEE LUEN)[2](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毋亚琛[3](2017)在《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党的文风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文风是一个事关党风、政风、学风的大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和党的事业的兴衰,端正文风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重视文风建设,积极倡导和大力弘扬优良文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党的文风建设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历程中,经历过多次的文风整治,其中也经历过较大的起伏,但文风建设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密不可分,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习近平的语言风格有其深厚的渊源,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和应用,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以德树人”的思想,和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深烙着其成长的印迹,富有人民情怀。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可靠的保证,有利于树立我国文化自信。本文基于习近平语言风格特点,以及对党的治国理政的贡献的研究,从全新的视角对党的文风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习近平语言风格的渊源进行探寻和研究,着重分析习近平的语言风格的主要体现及其特点,为党的文风建设提供依据和示范引领。并在全面梳理党的文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系统分析党的文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依据习近平所倡导的新文风的特点,从提高认识、改进党风、改进学风和领导表率等四个方面,探索出党的新文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从而为全面接受党的文风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拓展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研究,拓宽党的建设理论的视野,充实党的文风建设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弘扬良好文风的新风尚。

郭婷[4](2016)在《抗战时期妇女解放问题 ——以《妇女生活》为中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妇女运动,指谋求改善女性地位,争取女性平等权利的运动。”(1)我国的妇女运动上可追溯至明朝时期,发展已数百年之久。近代,随着民主革命的深入和西方女权思想的传播,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走向成熟。抗战爆发后,占全国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在抗日救亡的时代号召下,积极投入到全民抗战的洪流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顾这段时期,抗日战争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一大契机,妇女将谋求自身解放自觉融入到民族救亡的时代潮流中,成为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又一高潮。近代妇女刊物的大量涌现,成为宣传妇女解放的前沿阵地。这一新时代的产物为研究女性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在我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处于急先锋的地位。《妇女生活》是抗战时期影响最大的妇女刊物之一,它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促进妇女自身的真正解放,成为抗战时期影响最大的妇女刊物之一。从妇女刊物这一大众传媒的角度来研究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以《妇女生活》这样在抗日战争特定历史环境下颇具影响的妇女刊物为分析视角。通过回顾其创办、发展及其相关的各种活动的历史真貌,由此呈现出《妇女生活》视角下抗战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变化。再次,通过对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国统区的妇女运动的论述,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救亡的深层次互动关系,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最后,结合上文从总体上论述抗战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影响。并对当今女性的发展提出一点思考和借鉴。

邵靖[5](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李宗建[6](2013)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运动进程中,“宣传工作”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执政资源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为主要线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表达方式、运行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等方面发生转变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和理论分析。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进程作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实践活动本身作为相对独立开放的系统,着重考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实践历程和基本脉络,重点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为何转变、转变什么及转变轨迹,即理念内容有无重大转换,表达方式有无重大变化,运行机制有无重大调整,与外部环境是否动态协调。基于宣传思想工作实践本身,寻找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节点,进而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实践历程作出阶段划分,从而在历史动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过程和运作逻辑。首先,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分析和说明。将“宣传”视作一种国际现象和世界运动,探究“宣传”在西方的演变轨迹,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探寻理解“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渊源。同时以“革命导向”、“价值重塑”、“凝聚共识”为线索在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中找寻“宣传思想工作”概念演变的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中全景式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本质属性。其次,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向度和效度,既受到宣传思想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影响,更受到该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导向性的制约,而这往往又是通过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在构成要素与系统功效体现出来。文章将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内涵的分析解构为内容体系的解释力、表达方式的亲和力、运行机制的现代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等四个方面。同时,从党面临执政考验的直接反应、实现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思想保证、社会历史环境变动的客观要求等三个方面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再次,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和转变进行历史梳理,划分为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以服务“革命”为导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实践基本成熟和定型,这是分析建国后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起点;1949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启并拓展了执政条件下“价值重塑型”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奠基;1957年到1978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运动式宣传的特殊景象,经历了宣传思想工作与阶级斗争“互强”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大致经历四个基本的阶段:1978年到1989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开启“转轨”之路,进入随改革开放进程而“转轨变型”的阶段;1989年至1992年,“政治风波”凸显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全面反思和整顿时期;1992年到2002年,宣传思想工作开启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调整与重大变革;2002年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实现新的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路向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总结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经验教训和提炼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而提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基本趋向和路径选择。将考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历程所得到的启示提炼成“四个理性认识”,即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规律,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关系,理性认识党的“宣传形象”与执政能力提高的关系。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路径选择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构建扎根中国实践的宣传话语体系,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范围,切实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逐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

刘西忠[7](2011)在《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国家基层战略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国家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在人才、资金等政策方面向基层一线倾斜。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经过江苏等地十多年的探索,2008年3月,被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国家基层战略为视角,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进行研究,具有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大学生到村任职,是青年和农村关系的一场革命,是近百年来知识分子乡恋的一种升华。与历史上青年到农村去,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形成的现实基础,则包括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人才的匮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方面。在厘清相关概念、梳理政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站在公共政策的角度,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设计过程中的先天不足,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后天畸形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对生产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追溯。此后,对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目标、政策客体进行了优化和再设计,提出了建立政策体系的八项原则,即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大众化与精英化、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管理村务与服务群众、模式化与差别化、上级考核与群众考评、内生精英与外援精英、流得动与留得下,奠定大学生政策体系重构的基础。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内容的纵向建构,主要包括选聘录用政策、培训提高政策、干事创业政策、考核评价政策、差别培养政策等。围绕基层导向,重点研究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干事创业、考核评价和差别化培养篈等三项政策。在构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政策的过程中,要确立鲜明的农村公益导向,引导大学生村干部把创业与富民结合起来,拓宽对创业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多种创业形式,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在构建大学生村干部考核评价政策的过程中,要把握大学生村干部身份的独特性、公益性、阶段性等特征,创设与机关事业单位不同的考核方法和体系,重点加大村干部和村民在考评中的比重,把更多的评价权利交给民众,促使大学生村干部眼睛向下,增强其身份自下而上的合法性;在构建大学l生村干部差别化培养政策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中组部提出的大学生村干部的五条出路,实行纵向上的分层培养、横向上的分类培养和时序上的分段培养,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差别化的培养体系,将差别化培养贯穿选聘、培训、考核、成长等多个环节,在宏观管理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建立有差别的弹性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需要与国家基层战略更好的契合,主要体现在基层就业、农村基层治理和后备干部培养等三个方面,这也分别是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在基层就业方面,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对当代青年就业导向产生重要影响。在青年普遍崇尚出国和城市就业的条件下,大学生到农村去,看似一股“逆流”,实则多种力量作用下的必然。大学生村干部应当更多的具有示范和引导意义,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形式,除党委政府直接干预外,应当更加多样。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就业的新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需要调整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培养更多的适合基层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农村治理方面,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对农村基层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增加农村治理力量的同时,有利于农村多元治理结构的形成,大学生村干部应当更多的在农村治理中发挥整合作用。大学生村干部留村任职,加速了村干部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要控制数量和规模,谨防把村级建成一级准行政组织;大学生村干部的角色应尽可能定位在村级党组织,村委会仍然主要由传统的村干部组成,形成现代——传统的双中心治理模式,逐步推动农村治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在国家基层战略的大视野下,需要对建制村以下的自然村治理进行重新思考,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村级治理体系。在后备干部培养方面,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丰富了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的源头活水,能够有效地改变领导机关中存在的“三门”干部增多这一结构性矛盾,减少领导机关“脱离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要围绕基层就业导向,建立分级分类的公务员考录体系,完善基于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当中。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构提供了契机。大学生村干部,应当定位为参与农村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第三种力量,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且能够调节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重要媒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层社会生态,强化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激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与管理格局。

赛力克布力[8](2010)在《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哈萨克族的文学创作事业经过了发育期,开始走向了繁荣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到了新时期,哈萨克族的文学创作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条件,各种文学体裁都有了可喜的成就。哈萨克小说创作也是在这一时期有了真正繁荣的空间,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和我国小说界的创作经验,通过老中青年小说家们的努力,有了初步的成果。我国对哈萨克文学的研究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早期的研究不够系统、科学,文学评论性的文章比较多,正规的研究型论文少。到了新时期,哈萨克文学研究初步走向了正轨,文学创作的实践和理论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深入研究新时期新疆哈萨克族小说创作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对发展哈萨克族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良好的历史条件下,新疆哈萨克族的小说创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新时期的哈萨克小说创作领域里产生了一批颇有才华的、由老中青年小说家组成的作家群,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小说创作中,发表了数量多、质量较高的作品。新时期的哈萨克小说作品题材广泛,有丰富多彩的历史题材、饱含血泪的“文革”题材、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题材、批评民族弱点的题材等。在新时期的哈萨克小说创作领域里小说文体得以拓展,特别是历史长篇小说、儿童小说、科幻小说、散文等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形成了专门从事上述各类小说创作的作家队伍。他们的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有了显着地提高。这个时期小说创作领域里作家队伍也出现了明显地变化,特别是女作家和“双语”作家展现出了自己的风采,发表了高水平的小说作品,获得了国家级的奖励。新时期的哈萨克作家在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法方面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从传统写作模式转变到现代的全方位写作模式,叙事模式方面有了较显着的变化。但是,新时期的哈萨克小说创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作家们的文学观念不能够及时的更新,小说题材范围较狭窄,艺术表现手法不够新颖,部分作家知识结构陈旧,素质不是很高,创作水平参差不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进行深入的研究,肯定成绩,突出特点,指出问题,而且找出有效的办法,如:提高作家的自身素质,提倡作家争取做学者型作家,提倡“双语创作”等有效措施。本文主要采取归纳总结和阐述的方法,对新时期新疆哈萨克小说创作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重点突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的五个主要特点,从作家们的具体作品和创作特点出发,论析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所形成的特点。

袁洪权[9](2010)在《“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文中认为“统一战线”政策,作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主要理论立足点,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它曾发挥过积极作用。新中国建国后,“统一战线”政策仍然作为文艺政策的出发点,对文艺队伍、文艺思想的有效清理与整合,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不能否认,建国初期新中国文艺思想的组成、文艺队伍的组合是复杂的。建国初期无疑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时间段,它不能无限期地延长下去,全国文艺界必然要进行“转型”,过渡到另一个历史时段。“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包含深刻的政治内容,“统一战线”政策本身,也有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它有内在的、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团结——批评——团结”,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1949年7月全国文代会的召开,是“统一战线”政策文艺战线上的具体实施。之后建立的新中国文艺队伍、指导中国文艺的思想,都在这次会议上得以确立;9月,文教政策的立论依据,仍旧依照的是“统一战线”政策。1950年,中共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为1951年党外整风运动奠定了“舆论基础”;同时,经历一年的经济及文化建设,新中国的社会局面得到了一定的转变,这为1951年文艺界展开文艺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本论文集中关注1951年中国文艺界,试图勾勒出1951年在新中国作为关键年份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1951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跟新中国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为1952年全国性学习《“文艺讲话”》和文艺界展开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以专题为框架,以点和线的梳理为基础,达到对1951年作整体观照。梳理过程中,论文以中央文学研究所、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为横向考察点,试图通过这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还原,勾勒出1951年的重要意义。第1章围绕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建及学员学习作考察。创建中央文学研究所这一文艺学校,已经表明中共对新中国文艺队伍的“不信任”。中共试图建立一支纯洁的文艺队伍,努力通过学校培养的方式,建立工农兵文艺工作者的合法地位。但工农兵文艺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导致中央文学研究所最终招收1期2班学员来充斥新的文艺队伍,形塑着新中国文艺队伍。这为新中国文艺队伍的“整合”提供了经验。第2章以昆仑影业公司摄制的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及遭遇批判为考察中心。展开对电影《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针对的是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这一私营性质的经济形态。昆仑因其革命贡献,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统战对象”,但经济的过渡是新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中共选择昆仑为突破口,从而对私营电影业进行了改造,对在私营电影业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产生了“震慑作用”,赵丹、孙瑜、郑君里之后的电影遭遇已经证明它的意义。对私营电影业昆仑影业公司的批判,直接导致新中国电影局面的“转变”,私营电影业1952年寿终正寝。它为新中国文艺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3章以开明版“新文学选集”和三联·人文版“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为考察视点。“新文学选集”和“文艺建设丛书”的编辑与出版,开始都有“统一战线”政策的考虑,但“文艺建设丛书”最终出版之时,这一文艺政策没有考虑,它成为“清一色”的延安文艺青年文艺创作实绩的表现。“新文学选集”虽然作为“统一战线”的产物,但与新中国文学观念的建构存在距离,最终于1952年12月出版普及版之后,融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国家文学”建构中的重要因素,“编选”原则及选目标准则发生改变。这为新中国文学思想的“整合”奠定了基础。第4章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为考察契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前,《实践论》得以重新发表,其背后原来是强大的学习运动在酝酿。《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后,全国政协会议确立思想改造为全国政治运动。显然,《毛泽东选集》的出版,为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话语蓝本”,之后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遍及全国,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酝酿成功,《“文艺讲话”》成为思想学习运动中引用率最高的文本,这为1952年《“文艺讲话”》十年纪念和全国思想改造运动,提供了坚实舆论。它们为新中国文艺队伍和文艺思想进一步的“整合”扫清了障碍,形成了统一认识,“统一战线”政策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无疑,1951年是新中国文学思想史的重要年份,虽然文艺界实行的是“统一战线”政策,但所谓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有强烈的政治价值作为基本准则的。

戴国斌[10](2008)在《武术的文化生产》文中研究表明当代文化生产如何从历史寻找经验,武术在历史发展中为当代文化生产积累了哪些经验?为此,本研究以“文化转换”为线索,通过文化意义及社会谱系的重组,对武术文化及武术发展进行了一次寻求新解的尝试。首先,本研究考察了狩猎之射的文化转换,分析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用作武士教育内容,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以及“射”文化对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其次,从使用者和使用方式的视角,考察了剑的文化意义的变化,揭示了武术文化生产中社会谱系重组的力量以及他们生产的新意义。第三,集中武术文化生产新材料的运用,通过仿生学转换梳理了武术文化生产象形取义的拳术化、养生化和游戏化倾向,以及武术根据动物化运动意向进行的会意生产。第四,聚焦武术文化生产的空间,分析了门户的技术生产和社会生产,以及门户生产的策略、生产方式等,并借助“新体验”探讨了门户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以及门户的形成。第五,在近代以来武术现代化生产背景中,以“国家武术”为线索重点探讨了武术现代化“自上而下”的军事化、体育化和竞技化生产。第六,将研究视野扩展到非专业生产领域,并通过武侠的生产,分析文艺界的武术再生产。最后,本研究认为,正确地对待传统和西方两大文化资源,在武术的数字化生存、文化生产的青年化转换中推动当代武术发展,是武术历史发展的延续,也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二、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祝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祝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党的文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习近平语言风格的渊源
    2.1 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
        2.1.1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基本方法
        2.1.2 发展了伟大理想同科学实践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2.1.3 丰富了人民视角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点
    2.2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为根源
        2.2.1 继承了“君子人格”思想
        2.2.2 发展了“依法治国”思想
    2.3 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厚土壤中
        2.3.1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2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4 以个人的从政经历和学习积累为基础
        2.4.1 宏观战略思维
        2.4.2 基层实践经验
        2.4.3 人民情怀
3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的集中体现及特征
    3.1 习近平语言风格的主要体现
        3.1.1 一个“中国梦”理论的语言风格
        3.1.2 两个“一百年”理论
        3.1.3 “四个自信”理论的语言风格
        3.1.4 “四个全面”理论的语言风格
        3.1.5 “五位一体”理论的语言风格
    3.2 习近平语言风格的特征
        3.2.1 善用口语、俗语、新词,推动治国理念深入人心
        3.2.2 引经据典、借古喻今,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3.2.3 思路开阔、思想深邃,彰显大国领袖气质
        3.2.4 爱憎分明、有的放矢,凸显实事求是的精神
4 党的文风建设的发展
    4.1 党的文风建设的概述
        4.1.1 党的文风建设的概念
        4.1.2 党的文风建设的内容
    4.2 党的文风建设的发展
        4.2.1 建国前党的文风建设及其发展
        4.2.2 建国后党的文风建设及其发展
5 当前党的文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当前党的文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5.1.1 内容存在空洞之风
        5.1.2 措辞存在跟风做作之风
        5.1.3 材料存在脱离群众之风
        5.1.4 逻辑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相脱节之风
    5.2 党的文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5.2.1 理论积淀不足,写作水平不高
        5.2.2 缺乏独立思考,思想认识滞后
        5.2.3 实践调研匮乏,政策欠缺可行性
        5.2.4 缺乏创新意识,存在形式主义
6 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对党的文风建设的启示
    6.1 提高认识是改进文风的前提和条件
        6.1.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文风建设
        6.1.2 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情实感融入新文风建设
    6.2 改进党风是改进文风的目标和体现
        6.2.1 扩大党内民主,倡导独立思考
        6.2.2 严肃党内生活,推进文风建设
        6.2.3 严抓文风建设,以文风建设带动党风建设
    6.3 改进学风是改进文风的基础和保障
        6.3.1 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形成重视实践的工作方法
        6.3.2 提高文字写作水平,肃清秘书代笔的官僚作风
        6.3.3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推进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
    6.4 领导要做改进文风的表率和典范
        6.4.1 领导干部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强理论学习
        6.4.2 领导干部要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6.4.3 领导干部写文章要有创新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抗战时期妇女解放问题 ——以《妇女生活》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一 《妇女生活》的创立与发展
    (一) 《妇女生活》的创刊背景
    (二) 主要栏目和内容
    (三) 编辑群及受众范围
二 《妇女生活》中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
    (一)“女子大学”与妇女解放
    (二) 关于“新贤妻良母主义”的论战
    (三) 抗战局势下妇女解放的发展走向
三 《妇女生活》视角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一) 关注救亡动向动员妇女救国
    (二) 《妇女生活》对妇女救亡工作的指导
四 抗战时期妇女与国家的互动
    (一) 抗战时期妇女的抗日救亡
    (二) 抗战局势下的妇女解放
    (三) 抗战救国下的妇女解放新进展
五 从《妇女生活》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一) 抗战时期妇女解放的时代特点
    (二) 抗战时期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三) 抗战时期妇女解放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宣传”的研究述评
        三、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框架安排和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
    第一节 “宣传的时代”:国际视野与中国历程
        一、由“中性”走向“贬义”:20世纪西方社会的“宣传”
        二、从“斗争”走向“僵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宣传”
        三、从“革命”走向“改革”: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宣传”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述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论述
        二、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述要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
        一、“革命导向”:新中国成立前“宣传思想工作”相关概念的转换
        二、“价值重塑”: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
        三、“凝聚共识”:改革开放以来“宣传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演化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与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解析
        一、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体系的阐释力
        二、提升宣传思想工作表达方式的亲和力
        三、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运行体制机制的转换力
        四、保持宣传思想工作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党面临执政考验的直接反应
        二、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实现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思想保证
        三、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转变是社会历史环境变动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奠基与探索
    第一节 1949年以前:以服务“革命”为导向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中共成立初期:“激发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
        二、土地革命时期:“对内管理政治教育,对外发动群众斗争”
        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对共同思想进行联合,对敌对思想进行斗争”
    第二节 1949-1957:执政条件下“价值重塑型”宣传思想工作的奠基
        一、“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宣传任务的“轴心”
        二、全民范围的“思想改造”: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形式
        三、“整合——控制”型宣传机制:意识形态的“集中化”传输
    第三节 1957-1978: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运动式宣传思想工作
        一、宣传思想工作与阶级斗争“互强”的过程
        二、“运动——混乱”型宣传机制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与调整
    第一节 1978-1989:宣传思想工作的“转轨变型”
        一、宣传思想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开启“转轨”之路
        二、服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
        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贯穿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布局
        五、宣传体制的改革与宣传媒介的现代化
    第二节 1989-1992:全面反思和整顿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政治风波”凸显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摆脱“姓资姓社”的争论,宣传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
        三、宣传思想工作“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四、不搞大批判,促进思想理论健康发展
        五、宣传思想战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与“以正面宣传为主”
        六、加大改革开放宣传的分量,为经济建设“帮忙鼓劲”
    第三节 1992-200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宣传思想工作调整与转变的历史背景
        二、宣传思想工作基本理念与思路形成的过程
        三、新闻宣传的理念提升与功能拓展
        四、丰富和发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原则
        五、对宣传媒介管理与经营的新思路
    第四节 2002年以来:“以人为本”理念导向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总体进程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重点突破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路向
    第一节 考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历程所得到的启示
        一、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规律
        二、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执政党与宣传媒介的关系
        三、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关系
        四、理性认识党的“宣传形象”与执政能力提高的关系
    第二节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一、国际国内形势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新要求新期待
        二、当前宣传思想工作转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扎根中国实践的宣传话语体系
        二、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范围
        三、切实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
        四、逐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国家基层战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价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村干部名称演变
        二、大学生"村官"及相关概念
        三、大学生村干部概念的引入
        四、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
        五、基层及其相关概念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
        五、研究创新
第二章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背景
        三、理论基础
        四、发展阶段
    第二节 当前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一、当前政策的主要内容
        二、政策设计的先天不足
    第三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的执行及评价
        一、政策执行经典模型
        二、政策执行问题分析
        三、执行过程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节 国外农村基层就业政策的启示
        一、基本经验
        二、主要启示
第三章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的基础建构
    第一节 国家基层战略与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确立基层战略的必要性
        二、国家基层战略的构成
        三、政策体系的总体设计
    第二节 政策目标群体的角色重构
        一、身份重识
        二、角色重构
        三、精神重塑
    第三节 政策目标群体的职能重构
        一、强化农村社会服务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二、从管理到服务:大学生村干部职能的历史性转变
        三、大学生村干部从事农村社会服务职能的领域构成
        四、加强大学生村干部服务职能的方法路径
    第四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的建构原则
第四章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的内容建构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的纵向架构
        一、政策体系基层导向的必要性分析
        二、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内容的逻辑构成
        三、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培训政策的建立
    第二节 基于公益导向的干事创业政策设计
        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的意义与含义
        二、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政策体系
        三、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政策的公益导向分析
    第三节 基于基层民众导向的考评政策设计
        一、大学生村干部考评的特殊性
        二、大学生村干部考评的现状及问题
        三、基于农村民众导向考评政策的建立路径
    第四节 基于差别化与多元化的培养政策设计
        一、大学生村干部差别化培养的意义
        二、大学生村干部差别化培养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差别化培养的配套环节
        四、大学生村干部差别化培养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与国家基层战略的契合
    第一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对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的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
        二、新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面临的挑战
        三、大学生村干部在国家与社会关系重构中的作用
    第二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与就业的基层导向
        一、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难问题探析
        二、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促就业平民化
        三、高校在基层就业战略中的作用与使命
    第三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与农村基层多元治理
        一、大学生村干部参与农村治理的背景分析
        二、嵌入、融入与整合: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演变
        三、大学生村干部参与农村治理的主阵地是村级党组织
        四、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推动农村基层治理重构
    第四节 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与干部培养选拔的基层导向
        一、培养选拔干部基层导向的确立
        二、建立面向基层的分级分类公务员考录制度
        三、构建源于生产和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
结语:大学生村干部工作将走向何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绪论: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概观
    一、哈萨克族
    二、哈萨克族的文化
    三、哈萨克文学
第一章 哈萨克族小说创作迅速崛起
    一、基本概况
    二、艳丽的花朵
第二章 小说题材特色突出
    一、丰富多彩的历史题材
    二、饱含血泪的"文革"题材
    三、尊重人才的知识分子题材
    四、其他题材
第三章 小说品类得以拓展
    一、儿童小说的繁荣
    二、科幻小说的崛起
    三、历史长篇小说
    四、散文创作兴起
第四章 作家队伍出现变化
    一、女作家队伍的壮大
    二、"双语"创作现象引人注目
第五章 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探索
    一、叙事模式方面的探索
    二、塑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方面的探索
    三、语言艺术方面的探索
    四、在新的表现手法上的探索
    五、地域和民族特色方面的探索
    六、汉民族文学和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哈萨克族小说家档案
附录2 出版哈萨克文图书的出版社
附录3 哈萨克文版的文学期刊
附录4 哈萨克文版的学术期刊
附录5 哈萨克文学部分研究成果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缘起
绪论 "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新中国"文艺界"作为观察视点
    第一节 "统一战线"政策的历史轨迹及经验
    第二节 1949至1951年新中国"文艺界"描述的"关键词"
    第三节 "文坛霸权主义"的文学格局与《"文艺讲话"》的"裂缝"——1949至1951年中国“文艺界”的总体观照
    第四节 1951年:考察新中国"文艺界"整合的关键年份
第一章 培养新文艺工作者的"实验"——中央文学研究所1951年开学的前前后后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文艺学校建构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文艺学校的"构想"
    第三节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简况
    第四节 "文艺学校"的体制化探索经验——微观考察中央文学研究所
第二章 宿命的召唤:1951年昆仑影业公司的"命运"——以电影《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批判为视角
    第一节 电影经验总结的透视与新中国电影界的"统一战线"政策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格局与昆仑影业公司
    第三节 私营电影业的新处境与昆仑影业公司的拍片——《武训传》和《我们夫妇之间》拍摄简况
    第四节 批判声浪中私营电影业的"命运"
第三章 "文艺建设丛书"与"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第一节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辑出版与影响
    第二节 "文艺建设丛书"的出版
    第三节 "新文学选集"的出版
    第四节 思想的"整合":两种丛书不同的命运走向——“文艺建设丛书”、“新文学选集”最终命运的考察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与发行的"背后"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的"前奏曲"
    第二节 思想改造运动话语建构的"蓝本"——《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
    第三节 文艺界思想改造运动的"兴起"——全国文艺界文艺学习运动的"新动向"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10)武术的文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Summary
目录
前言
    一、武术文化生产的现状:“冷”与“热”
    二、当代文化生产的理论背景
        (一) 生产与消费
        (二) 传统的新发现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假设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四、研究创新与特色
        (一) 创新
        (二) 主要特色
    五、武术文化生产的基本特性
        (一) 文化转换
        (二) 身体的文化
        (三) 杂交文化体
第一章 射礼:狩猎之射的文化转换
    一、周天子“养诸侯”之法
        (一) 以“与于祭”和“进爵绌地”实现对诸侯的控制
        (二) 弓矢的符号化
        (三) 侯的拟人化
    二、社会秩序的再生产
        (一) 物的社会地位
        (二) 射的消费方式
        (三) 评价标准
    三、射之文化
        (一) 新技术
        (二) 新项目、新品种
        (三) 射的文化意象
第二章 意义网络:剑的文化传记
    一、用作格杀的兵剑
        (一) 兵剑的使用
        (二) 兵剑的制作
        (三) 兵剑的使用方法
    二、用作控制的王之剑
        (一) 珍之若宝,赏之示宠
        (二) 权力的有限度让渡
    三、充满社会意义的剑
        (一) 纹刻社会等级的佩剑
        (二) 进阶之梯的剑
    四、文化征途的武术剑
        (一) 使用方法的文化
        (二) 大众神话的道具
第三章 象形取义:武术的仿生学转换
    一、象形化生产:产生新的活动方式
        (一) 效动物攻击力而拳术化
        (二) 效动物生命力而养生化
        (三) 效动物之态而游戏化
    二、会意生产:丰富语言,增强表达力
        (一) 以动物描绘人
        (二) 模仿动物运动意向
    三、人对动物的矛盾心态
        (一) “人化的珍爱”与“物化的利用”的对立
        (二) 爱与惧、敬与戏的混杂
        (三) “形似”与“神似”的对立
第四章 门户:武术文化生产的空间
    一、技术空间:流派、拳种的生产
        (一) 门户文化生产的策略:差异化竞争
        1. 门户技术的差异化生产
        2. 门户消费对象的差异化生产
        3. 门户“我是他非”的话语偏执
        (二) 门户文化生产的方式:二元对立
        1. 一人独创/集体生产
        2. 独学一门/游学他师
        (三) 门户文化生产的成果:新体验、新流派、新拳种
    二、社会空间:武林的生产
        (一) 门户社会关系类型和社会关系的形成
        (二) 家的门户生产了武术社会
    三、“生万物”的空间:门户的流动性和异质性
        (一) 流动:门户空间的动力机制
        (二) 异质:门户空间的结构特征
第五章 国家武术:“自上而下”的政治化生产
    一、“身体不如人”的尚武
        (一) 病夫的号脉
        (二) 病夫的药方
    二、尚武风潮的武术现代化生产
        (一) 武术现代化的军事化生产
        1. 教学方式的团体化
        2. 军训教材的武术化改造
        3. “军训”:门户教学的新内容
        (二) 武术现代化的体育化生产
        1. “进学校”的教育化生产
        2. “进社会”的健身性生产
        3. “聚个体”的国家化身体生产
        (三) 武术现代化的竞技化生产
        1. 借运动会,展尚武之风,启竞技化生产序幕
        2. 打和演两条路径的竞技化生产
        3. “增强人民体质”的打/演竞技化生产
第六章 武侠:面向大众的文艺生产
    一、武侠的人格
        (一) 武侠之“侠”
        (二) 武侠之“武”
        (三) 士人的“武”与“侠”
    二、武打片的武侠生产:从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
        (一) 打天下:民族英雄的生产
        (二) 保天下:平民英雄的生产
        (三) 保天下:文化英雄的生产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祝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日报》1949-1966年副刊文学写作与传播研究[D]. 罗曼. 吉林大学, 2021
  • [2]《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3]习近平的语言风格及其对党的文风建设的启示[D]. 毋亚琛. 兰州财经大学, 2017(02)
  • [4]抗战时期妇女解放问题 ——以《妇女生活》为中心的研究[D]. 郭婷. 郑州大学, 2016(02)
  • [5]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6]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D]. 李宗建. 南开大学, 2013(07)
  • [7]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 ——基于国家基层战略的视角[D]. 刘西忠. 南京大学, 2011(10)
  • [8]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 赛力克布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
  • [9]“统一战线”政策下的“整合” ——1951年的新中国“文艺界”研究[D]. 袁洪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10]武术的文化生产[D]. 戴国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敢问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祝贺《中国健康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