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综合利用

沼气池综合利用

一、沼气池的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云芝[1](2020)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农业生产大国以及农业文明古国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农业的发展成就令全世界瞩目。近年来不断加强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极大程度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但一味追求粮食及农产品规模产量的快速增长及农业经济利益的快速提升,种植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要素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土地污染、土地产能下降、农残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不可逆环境污染,极大程度破坏了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因此,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要找到一条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维持并保护生态平衡、高产、高效、优质的安全生产之路,并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本文以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水果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为研究主线,通过文献、资料收集、调研、对比分析等方式,对贵州省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中有机肥代替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进行总结,并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主要做法以及种植苹果中取得的效益进行分析。此外根据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省水果产业的生态循环模式提出了建议。认为,选准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塑造贵州绿色农产品品牌之路的必然选择。依托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水果产业,既是全产业链模式下发展水果产业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又是生产环节中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

毕婷婷[2](2019)在《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核桃的原产地之一,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世界核桃生产第一大国,且年均产量也位居首位。云南是华夏核桃种植王国,“漾濞泡核桃”是云南省的优良品种,驰名中外,漾濞核桃品种有大泡核桃、小泡核桃、铁核桃等三大品系32个品种。截止2018年,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产量5.1万吨,产值11.37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5800元,因此,核桃成为漾濞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有效支柱产业。但是长期以来,漾濞县在核桃种植管理方面一直存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导致核桃产量、质量下降、土壤板结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沼肥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优质有机肥,可以提高核桃品质,促进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提出在漾濞县推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分析了漾濞县推广沼肥种核桃技术所具备的条件。得出:漾濞县利用畜禽粪便产沼肥158.146万吨可完全满足核桃种植最高需肥量107.0万吨,依据云南省大理州采用沼肥对各种农作物种植经验,漾濞县农户沼肥种植核桃实践基础,以及有关沼肥种植核桃提质增效效果,为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提供借鉴。同时国家、云南省、大理州及漾濞县相关政策支持发展漾濞核桃产业和沼肥种植核桃;推广沼肥种植核桃,可以有效缓解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危害,有助于提高核桃品质和发展有机核桃产业,同时,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沼肥的推广应用,既能有效解决漾濞县畜禽粪污的污染问题,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又能支撑有机核桃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漾濞县推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是可行且必要的。总结获得了沼肥种植核桃的技术。基肥(用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均可):每年11月12月份,沼渣用量幼树期1260千克/株(16年),结果初期90150千克/株(715年),盛果期300600千克/株,>200千克/株(>16年),次年4月上中旬、5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幼树期宜2040千克/株,结果初期宜80150千克/株,盛果期宜200250千克/株,同时在次年4月初和5月初,用浓度为30%沼液作叶面追肥。结合漾濞县的现状需求,制定了推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方案,最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明确定位战略目标-观念转变、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将废弃沼气池重新启动;制定推广方案,分三个阶段,即大力宣传阶段:提高人民的思想认识;示范、技术应用推广阶段:通过“示范带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程跟踪服务阶段:确保此项技术能够长期实施,最后实现此项技术在漾濞县的成功推广。

朱晨晨[3](2018)在《临安农村沼气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沼气是一类利用生物质的清洁能源,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清洁卫生、热效率高等特点,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能源短缺的国家或能源丰富的国家,都在这个方面研究和利用它。有学者深入分析了政府政策对农户沼气采纳及使用行为的作用,发现沼气补贴占建池成本比例的上升,会提高建池率;另一些学者则对家庭及社会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发现除了政府政策以外,其他社会因素如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主观贴现率也会对家庭沼气的采纳产生重要作用;还有一些学者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展开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用来生产沼气,目前存在沼气利用率低、区域差别明显、后续服务缺位等问题。本文以山区面积较大的临安地区为研究对象,从户用沼气池、大中型沼气池、沼气综合利用、后续服务四个方面对临安区沼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临安农村沼气应用的健康发展。有研究认为,户用沼气池面临着粪便原料危机,不仅影响使用效果,一些农村也因缺少养殖而放弃了户用沼气的发展。另外,山区农村也普遍存在无场地建沼气池的困难局面。也有研究发现,服务体系滞后、农村能源机构不健全、技术人员少、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日益突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临安区农村沼气的发展现状,发现沼气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户用沼气池资金阻力大、原料单一且不足、发酵技术存有局限性、住宅规划不合理、养护不当、缺乏劳动力,致使设备产气率不佳,弃用率高;(2)大中型沼气池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企业维持工程压力大;(3)沼气综合利用宣传培训不够、典型示范少、质量把关不严,致使综合利用效果不佳(4);后续服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且资金投入少,服务站盈利难,服务队伍技术难保障。针对现存问题,有学者认为,户用沼气应该逐步向村镇集中(联村)供气方向发展;同时,要摆脱沼气主要由政府支持的发展模式,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首先户用沼气池要完善项目资金筹集方式,积极研发发酵新技术,严抓冬季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设备养护和村庄建设规划;其次大中型沼气池要转变项目建设性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资金管理方式;然后沼气综合利用要完善设备功能,加强宣传,加大沼气运用的培训力度;最后后续服务要建设完善沼气服务网,探索沼气服务外包,组建专业服务队伍,增加沼气服务资金投入。这对临安区沼气发展和其他山地面积较大的地区发展沼气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唐利[4](2018)在《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循环利用人畜生活生产废弃物,开发利用沼气,推广农村沼气建设和综合利用,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卫生,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绿化的重要措施。自2002年以来,资阳市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发展,陆续开展了中央、省级农村户用沼气工程。但是,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实施多年来,一直未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专门评价,实施效果尚不明确,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首先,笔者通过文献调查、访谈、实地走访考察等途径,梳理了资阳市2003年以来实施的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掌握了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和关于沼气项目实施效果的研究;其次,笔者梳理了关于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的相关要求、农能领域专家意见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了沼气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关于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又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最后,笔者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整理了沼气用户关于户用沼气实施效果的评分,对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处于评价值的中间,结论为“理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的更好发展。本文主要从六个部分对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其次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沼气专家进行访谈和搜集历年来资阳地区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资料,归纳整理出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是建立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第四部分,主要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是对优化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提出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一是从沼气项目管理、沼气项目效益和沼气后期服务这三个方面来探索建立了关于农村户用沼气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整体的角度,能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实施情况;二是结合文献调查、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能更准确、更科学地评价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的实施效果,也使得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罗力川[5](2017)在《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文中认为指出了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是农村沼气建设的先锋,是事关农村沼气及农村能源发展成败的关键。分析了农村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德保县"网点+水果产业"发展情况,提出了"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路,在沼气后续服务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

史永琼[6](2016)在《浅析永胜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永胜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建议,以期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周艳,方成刚[7](2015)在《浅析通海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文中指出阐述通海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建议,以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靳亦冰[8](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陈绍晴,宋丹,杨谨,陈彬[9](2012)在《户用沼气模式生命周期减排清单与环境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农业活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具有清洁的能源生产和高度闭环的废物回收处置等明显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入户推广。本文综合考虑沼气工程建造、使用和综合利用等生命周期过程,分析了典型户用沼气池综合利用各阶段环境节能减排清单,并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猪-沼-稻-果"综合农业利用模式下单位沼气池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其中CO2、PM10、CH4和CO净减排量分别达3 060.700kg、19.820kg、12.960kg和75.590kg,总净节能达9 068.4MJ。其中,玉米秸秆、沼液沼渣的利用和燃煤替代对温室效应的减缓明显,畜禽粪便的利用和燃煤的替代减缓了环境酸化以及富营养化过程,而光化学氧化的减缓主要来自玉米秸秆的利用而减少的CO、VOC的排放,沼气工程对人体毒害的减缓主要是来自燃煤替代而减少的SO2和PM10排放。户用沼气利用对各种环境影响均有减缓作用,其中对光化学氧化、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温室效应的改善最为显着,对于降低能源耗竭、减缓对人体的毒性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丁学仁,郝忠华,刘国华,严海霞[10](2012)在《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浅析——以沙坡头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宁夏中卫市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现状、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推广种植(林果)—养殖—沼气"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及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的建议。

二、沼气池的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沼气池的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基本框架及研究内容
    1.6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传统农业
        2.1.2 生态循环农业概念及实质
        2.1.3 有机肥代替化肥
        2.1.4 沼气工程
        2.1.5 沼肥综合利用
    2.2 生态循环农业主要模式
        2.2.1 按规模大小分类
        2.2.2 按循环方式分类
    2.3 果树及果树栽培
        2.3.1 果树的概念
        2.3.2 果树栽培和生长
        2.3.3 果树病虫害防治
    2.4 小结
第3章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3.1 发展现状概述
    3.2 试点示范类型及模式
        3.2.1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3.2.2 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模式
        3.2.3 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模式
        3.2.4 生态循环农业整县推进示范模式
    3.3 贵州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概况
        3.3.1 畜禽粪污治理资源化综合利用概况
        3.3.2 “第三方”治理模式探索
        3.3.3 粪污无害化处理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3.4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3.5 闲置户用沼气池盘活利用概况
        3.5.1 贵州省户用沼气池基本概况
        3.5.2 “沼改厕”盘活闲置户用沼气池
    3.6 贵州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及效益分析
        3.6.1 模式简介
        3.6.2 模式背景
        3.6.3 循环模式图
        3.6.4 推广情况
    3.7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3.8 小结
第4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下水果种植的优势分析研究
    4.1 发展现状概述
        4.1.1 主要做法及成效
        4.1.2 存在问题
        4.1.3 贵州省发展水果产业的优势分析
    4.2 运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种植苹果研究及效益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5.1 打造高标准规模化水果种植基地
    5.2 抓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
    5.3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5.4 做好生态循环模式总结推广
    5.5 加强技术能力创新
    5.6 加大对从业人员及广大农民的农技业务培训
    5.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核桃概述
        1.1.2 漾濞县核桃种植现状与问题
    1.2 沼肥对核桃提质增效的理论研究
        1.2.1 沼肥自身营养及主要用途
        1.2.2 沼肥与传统有机肥堆沤肥比较
        1.2.3 沼肥对核桃生长及土壤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国内外核桃种植现状研究
        1.3.2 关于国内外沼气发展现状研究
        1.3.3 关于沼肥对种植业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创新之处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漾濞县推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2.1 沼肥种植核桃试验
    2.2 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方案
    2.3 漾濞县推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的可行性
        2.3.1 沼肥原料充足
        2.3.2 政策支持
        2.3.3 沼肥使用经验
        2.3.4 技术支撑
    2.4 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的必要性
        2.4.1 时代需求
        2.4.2 环境质量
        2.4.3 提质增效
        2.4.4 有机市场
        2.4.5 产业集聚
        2.4.6 精准扶贫
    2.5 沼肥种植核桃效益
        2.5.1 经济效益
        2.5.2 生态效益
        2.5.3 社会效益
    2.6 小结
第三章 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方案
    3.1 农业推广基础理论
        3.1.1 农业推广含义与方法
        3.1.2 农业推广沟通
    3.2 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方案
        3.2.1 漾濞县沼气池利用现状
        3.2.2 明确定位推广目标
        3.2.3 制定完善相关政策
        3.2.4 推广方案流程图
        3.2.5 具体推广方案实施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临安农村沼气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沼气发展现状
        1.2.1 国外沼气发展现状
        1.2.2 国内沼气发展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
        1.3.1 实验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理论基础
        1.4.1 沼气的厌氧发酵原理
        1.4.2 低碳农业理论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创新性
2 临安农村沼气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1 临安农村沼气发展历程
    2.2 临安户用沼气池发展与建设现状研究
        2.2.1 临安户用沼气发展现状
        2.2.2 临安典型的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工程
        2.2.3 临安大中型沼气池发展与建设现状
        2.2.4 临安沼气综合利用模式现状
        2.2.5 临安沼气服务体系现状
3 临安农村沼气发展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 研究步骤
        3.1.1 样本选择
        3.1.2 研究布置方法
        3.1.3 研究布置案例点情况介绍
    3.2 户用沼气池
        3.2.1 户用沼气池发展应用存在的问题
        3.2.2 户用沼气池发展应用问题的剖析
    3.3 大中型沼气池
    3.4 沼气综合利用
    3.5 沼气推广应用后续服务问题
    3.6 小结
4 临安沼气发展对策建议
    4.1 户用沼气可持续发展对策
    4.2 大中型沼气池可持续发展对策
    4.3 沼气综合利用对策
    4.4 后续服务对策
    4.5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4)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4.1 公共产品理论
        1.4.2 公共政策理论
        1.4.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1.4.4 项目管理理论
第2章 实施效果评估对象概况
    2.1 农村户用沼气政策介绍
        2.1.1 农村户用沼气政策出台背景
        2.1.2 农村户用沼气政策实施目标
        2.1.3 农村户用沼气政策内容
    2.2 项目实施区域的基本条件
        2.2.1 气候地理条件
        2.2.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3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2.3.1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发展历程及现状
        2.3.2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后期服务现状
第3章 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筛选评价指标
        3.1.1 指标筛选原则
        3.1.2 指标筛选结果
    3.2 专家问卷设计及调查
        3.2.1 问卷主题的确定
        3.2.2 问卷内容的确定
        3.2.3 问卷发放对象的确定
        3.2.4 调查问卷的发放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3.3 指标体系各指标层的确定
第4章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4.1 户用沼气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1.2 指标权重结果
    4.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集
        4.2.1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4.2.2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4.2.3 建立单因素评价集
    4.3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模糊评价
        4.3.1 三级模糊评价
        4.3.2 二级模糊评价
        4.3.3 一级模糊评价
    4.4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存在的问题
        4.4.1 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4.4.2 效益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
        4.4.3 后期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建议
    5.1 加大扶持力度,改革补助方式
    5.2 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管护力度
    5.3 顺应时代需求,转变发展思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访谈提纲
附录二 :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三 :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的调查问卷

(5)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路
3 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基本措施。
    3.1 明确村级沼气服务网点建设宗旨
    3.2 落实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规范化建设
    3.3 加强对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领导和监督
    3.4 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网点的沼气服务模式
    3.5 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信息共享平台
4 扩大沼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
5 结语

(6)浅析永胜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现状及综合利用
    1.1 农村沼气建设现状
    1.2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效益显现
2 存在问题
    2.1 发酵原料不足,沼气使用率低
    2.2 后续管理服务不到位,综合利用不足
    2.3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潜力有待释放
3 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沼气综合利用的认识
    3.2 完善服务,加强老沼气池管护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3.3 加强养殖小区沼气建设,探索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7)浅析通海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现状及综合利用
    1.1 农村沼气建设现状
    1.2 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效益显现
2 存在问题
    2.1 发酵原料不足, 沼气使用率低
    2.2 后续管理服务不到位, 综合利用不足
    2.3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综合利用潜力有待释放
3 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对沼气综合利用的认识
    3.2 完善服务, 加强老沼气池管护工作,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3.3 加强养殖小区沼气建设, 探索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几个基本概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1.8 小结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1.1 原始农业
        2.1.2 传统农业
        2.1.3 现代农业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2.2.1 农业区划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2.2.3 农业类型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2.4.2 中国农业转型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3.3.1 总体分布特征
        3.3.2 聚落形态特征
        3.3.3 聚落文化特征
        3.3.4 聚落经济特征
        3.3.5 聚落生态特征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3.4.1 农业资源要素
        3.4.2 经济因素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3.5 本章小结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4.2.5 问题总结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3.1 机遇与挑战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5.4.1 产业转型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6.1.3 原因分析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6.4.2 政策措施
        6.4.3 实施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7.1 概念的提出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7.5.1 利用网络化
        7.5.2 技术标准化
        7.5.3 推广模块化
    7.6 本章小结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8.1.2 聚落规划原则
        8.1.3 聚落营建措施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10)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浅析——以沙坡头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现状
    1.1 户用沼气
    1.2 联户沼气
    1.3 大型沼气工程
2 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效
3 存在问题
    3.1 户用沼气存在的问题
        3.1.1 原料紧缺
        3.1.2 缺乏资金扶持
        3.1.3 服务质量不到位
        3.1.4 人口流动影响
        3.1.5 建池积极性下降
    3.2 大、中型沼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3.2.1 运营管理不到位
        3.2.2 自筹资金不足
        3.2.3 运行效果差异大
        3.2.4 沼肥得不到充分利用
    3.3 农村能源发展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3.3.1 预期效果难以发挥
        3.3.2 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和服务能力弱
4 发展和利用对策
    4.1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4.2 从“重建轻管”转变为“建管并重”
    4.3 建立和完善农村沼气工程服务网络
    4.4 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综合利用效果
    4.5 实行财政奖补政策

四、沼气池的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D]. 胡云芝. 西南大学, 2020(05)
  • [2]漾濞县沼肥种植核桃技术推广策略[D]. 毕婷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临安农村沼气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朱晨晨.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1)
  • [4]资阳市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唐利.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4)
  • [5]关于“村级沼气服务网点+产业”的建设思考[J]. 罗力川. 绿色科技, 2017(12)
  • [6]浅析永胜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J]. 史永琼.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4)
  • [7]浅析通海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及后续发展[J]. 周艳,方成刚. 云南农业, 2015(10)
  • [8]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9]户用沼气模式生命周期减排清单与环境效益分析[J]. 陈绍晴,宋丹,杨谨,陈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8)
  • [10]农村沼气工程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浅析——以沙坡头区为例[J]. 丁学仁,郝忠华,刘国华,严海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7)

标签:;  ;  ;  ;  ;  

沼气池综合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