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理

弗朗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理

一、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罗艺琳[1](2021)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文中认为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Galvano Della Volpe,1895—1968)作为“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的创始者和思想领袖,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进行研究,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基础上,挖掘德拉-沃尔佩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并对其科学统一的思想进行补充与延伸。在现代实验科学的逻辑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在其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蕴含着唯物主义逻辑,而并不仅仅由个别的、偶然的研究行为与经验事实构成。在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中,他将马克思与黑格尔在思想上的联系进行彻底割裂,试图在近代实验科学中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并追溯到伽利略的科学实验逻辑中,把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概括成“道德的伽利略主义”,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的科学的辩证法的具体内容。本文将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中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现代化学的研究逻辑的基础上,分析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并对德拉的科学技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总结其真正的思想内涵。最后将对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进行补充和延伸,对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德拉-沃尔佩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实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特点与关系成为哲学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同时,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不仅影响了科学知识的变革,同时也影响着人对世界整体结构、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与理解。而科学与哲学的日趋变化关系也成为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二者不应该再走一条分裂的道路,而应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方向前进。所以,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的思想在其研究论证的过程中存在片面的地方,但是科学统一的结论是值得我们研究与反思的。

石强[2](2020)在《论弗兰西斯·培根理性主义哲学思想》文中研究指明文艺复兴在英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兴起,而理性主义的兴起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萌芽与发展。弗兰西斯·培根创立了与经院哲学相对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理性主义思想,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基本完成了把哲学和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脱离实践的逻辑推断、虚无荒谬的诡辩、细枝末节的纠缠中解放出来,开始转向科学认知、理性思考、重视社会实践,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这是近代英国自然科学发展乃至工业革命兴起的思想先导。理性主义的力量推动了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使整个民族在人文主义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郭星池[3](2020)在《论网络舆论“假象”及其破坏性》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推动社会安宁与幸福的巨大力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数量庞大,热点实时翻新,受众目不暇接。热点信息,呈现形式虽然复杂多变,其内容大都直指社会问题,将尚待解决的问题不断放大,网络舆论“假象”初步形成,受众长时间接受这样的信息灌输,迷惑其中,最终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误解,严重影响了社会长治久安的健康发展。什么是网络舆论“假象”,又给受众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给网络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网络舆论,假象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并对网络舆论“假象”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概述,同时借助培根的“四假象”理论探讨在传播过程中,假象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集体假象,个人假象,符号假象和自媒体环境假象。第二部分:浅析网络舆论“假象”的成因。通过实际案例,从网民的非理性偏好,“碎片化”传播难以再现真相,自媒体传播失范三个章节进行论证分析。再次强调了受众对于假象产生的推进作用。第三部分:归纳网络舆论“假象”造成的破坏。从网络舆论传播生态角度,社会风气角度,以及管控治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网络舆论“假象”的破坏性是极其强大而且是不可逆的。第四部分:对网络舆论“假象”的形成和破坏进行反思并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在接收和发布舆论前进行理性的分析。(2)加强对社交领域的管理,维护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3)巩固主流意识形体的话语权,积极引导舆论。考虑到网络舆论“假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使得受众能够在信息的蜂拥而至时,认清并能够跳脱出网络舆论“假象”布置的铺天盖地的陷阱,可以更客观的看待问题,深入的认识身边的事和物,正确的使用媒介,不盲目的解析或无意识的相信,要发表切实有效的舆论,有效的增进社会问题及难题的治理。

余游[4](2019)在《同一与差异:德勒兹对康德的阐释和超越》文中研究表明康德是哲学史上绕不过去的哲学家。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视野中康德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出版过专门对康德进行研究和诠释的着作:《康德的批判哲学》。德勒兹从职能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在认知领域,康德认为想象力作为中介对现象进行综合,知性行使立法的职能,理性提供全体性和普遍性的保障。德勒兹认为尽管这个方案为知识提供了合法性保障,但就其本质来说仍然是思维再现对象的模式。这种同一性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对真实差异的忽略,他通过对综合过程的重新阐释展示了差异的真实世界。在道德领域,康德认为理性确立绝对的道德法则,知性通过类比来确定规范性实践的可能性,想象力则是感性世界接受超感性理念影响和后果的中介。德勒兹则认为这种道德法则及其实现方式最终导致的是对人的压抑。通过对欲望的重新定义,他建构起一种积极的内在性伦理。在审美领域,康德认为审美为自然和自由的沟通架起了桥梁,美并没有自身的绝对意义,而是作为服务于整个理性体系的角色而存在。德勒兹通过对弗兰西斯·培根画作的分析,提示了真正的感觉不是主体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而是绵延的生成状态。只有在真正的感觉中,艺术家才能抛开思维方式、社会文化和道德情感的束缚进行真正的艺术创造。总的来说,康德哲学是西方同一性哲学的一个顶峰,他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理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理性、知性、想象力等职能有序地合作,其本质仍然是再现对象的表象哲学;德勒兹则通过阐明量、强度、欲望、感觉这些概念向我们展示了更为本真的绵延和生成的差异。尽管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德勒兹用差异的概念超越了同一性哲学,但他对于康德思想并非是完全否认的态度。相反,我们需要注意到康德对于德勒兹思想的一些内在性影响。

杨伟欣[5](2019)在《弗洛伊德绘画中的现实与非现实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卢西安·弗洛伊德,作为上个世纪最具有创意性的现实主义艺术巨匠之一,尽管从形式上而言,其作品仍旧归属于传统范畴之内的再现性艺术,但其始终尝试着颠覆人们惯常思维理解之中关于现实性概念的阈值,并引入了一种隐含的,却真实存在的非现实性艺术视角。在其充满着独立性与自发性的画面中,他的此种非现实性与现实性一起,构成了某种悖论式的存在。可以说,这种模式存在于弗洛伊德艺术实践的方方面面。需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对可见世界的描述,并非只是单纯地为了描述这种行为本身,也非纯粹地为了对客体的外部进行相似的模仿;而是在研究可见世界的同时,潜在地将其真实存在的感受经历与直觉经验等,诸种非现实性因素外显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他的作品成为其与观者进行互动交流,并表达某些深层次的内在元素的媒介。一定意义上,艺术家的此种站在违抗常态的边界,所创造出的震慑人心的形象,是将那些看似不可见的、非现实性的因素,纳入到艺术家再自然不过的现实性画面之中。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弗洛伊德的艺术之中,他的此种原始内在的非现实性元素,与其作品的现实性描绘之间,离不开其艺术技艺方面的层层调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某种富有新意的、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由此,本论文的核心,并非单向性地探讨弗洛伊德艺术中的现实性,而是聚焦于其现实性艺术运作所倚仗的不同类型的、复杂多元的非现实性因素。可以说,后者展现了其现实性艺术中扩展的维度与广度,同时也指涉着此类艺术的一种可能的新方向。

郑鸿根[6](2019)在《从沉思到此世的行动 ——培根论人的自由意志及其张力》文中提出如果说“死与复活”是保罗之后基督教思想的核心议题,那么,对弗兰西斯·培根而言,这个议题不仅过于沉重而且容易使人们的目光长期聚焦于远离尘世生活的幻想与价值。对复活与灵性存在的沉思总是夹杂着人类意志僭越的欲望,因而对培根而言,人类必须始终记住“自己为人,而不是神”的箴言。在培根的思想中,对死亡威胁的克服(包括对战争的克制而非消灭)以及对人类寿命乃至人类身体性权力的主张取代了古老基督教的来世承诺。生而为人的个体如同世界上繁杂的物质一样,有着自己的欲望与运动的倾向,始终企图克服限制实现自己最大的自由。然而,人类又必须记住基督教文化所塑造的文化意识,即“你乃神所造”。上帝隐秘的救赎计划与自然权能又使个体最终无法肆意妄为,因为“物质不能被绝对地消灭”。通过类似于普罗米修斯盗火性质的科学复兴与科学技术的积累,培根许诺了人类那并非盲目的希望,因为这种希望不再会演变成人类对自己本源的反叛,而是变成一种基于对自身欲望的驯服而不断改进技术过程的整体性、共同性的事业。

王国兵[7](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刘利敏[8](2019)在《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6-17世纪处于文艺复兴的后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自然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展开了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们通过自己的着作,表达了他们对科技的看法,开创了社会主义科技思想,形成了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本文围绕“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展开研究,追溯其科技思想的产生,探讨其科技思想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追溯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产生。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生活的西欧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时期,处于科学技术有进一步发展的时期。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条件、思想来源和个人条件。时代孕育了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其科技思想首开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先河。其次,探讨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具体内容并对他们的科技思想进行评价。以他们批判资本主义,建立美好的社会制度的着作为基本依据,归纳整理他们关于科技管理、科技人才、科技教育、科技生产力功能、科技文化功能方面的观点,介绍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科技思想。在初步勾勒出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其对后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和与之共存的宗教性和空想性的历史局限,全面把握这个时期的科技思想。最后,揭示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其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借鉴,二是为我国民生科技发展旨归提供指引,三是为我国发展科技教育和培养科技精神的实践提供指导。总之,本文以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这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动力来源,理清其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理论贡献,揭示其科技思想对我国科技发展事业的重要意义。

张翀[9](2018)在《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文中指出在近代西方唯物主义哲学家中,弗兰西斯·培根无疑是最杰出的之一。他一生都致力于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为此他写下了以《新工具》为主体的杰作《伟大的复兴》,并在《新工具》中提出了“四假象说”和科学归纳法。笔者将以此书作为理论基础重点探究其中的“四假象说”。本文主体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背景。弗兰西斯·培根所作贡献最大且让他名垂青史的是哲学,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稳定而长久的作用。他结束了以神学为依托的经院哲学的旧时代,开创了以经验为手段,研究感性自然的经验哲学的新时代。第二部分首先对培根的生平作了简介,以此作为理解他的哲学思想的源点。培根一生混迹于官场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财富、人才来帮助其实现科学的改革;接着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文主义思潮、近代自然科学、英国唯物主义传统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培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最后,阐述了“四假象说”产生的理论依据——《新工具》的形成过程及历史意义。《新工具》批判了传统哲学,详细阐述了假象说,提出了科学归纳法,开创了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先河。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四假象说”的提出及目的、主要内容、生成原因和表现形式;然后阐明了“四假象说”的积极意义和局限。第四部分是探讨了“四假象说”的当代价值和消解路径。按照培根提出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族假象的顺序分别展开探究。笔者分别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个人的偏见及偏见存在的合理性,新媒体语言和网络热词的兴起,时兴学术评价体系影响下所产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通过对这四个典型社会现象的分析来帮助大家认识身边的假象,也加强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的认识。我们无法避免偏见,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随意评论和判断任何人、任何事。笔者希望通过对“四假象说”的研究,指导人们不断正确、深入地认识身边的人和事物,从而更好地与自己相处,与这个世界相处。这是笔者探索培根“四假象说”期望达到之目的。

刘德林[10](2018)在《经验到理想:培根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培根作为17世纪英国着名的思想家和国务活动家,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但他的名声却在生前身后毁誉参半。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对他的研究一直未曾中断。国内外学者从培根的道德问题、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政治经验四个方面着手立传记或者进行研究,着述甚多。培根的政治思想具有隐蔽性,不易引起重视;而且培根政治思想散见于他的基本着作之中,缺少整体性。培根的政治思想来源于他的时代,又超越他的时代。他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获得知识的养料和思想的灵感,从英国独特的贵族政治文化与政治传统中习得政治技艺和政治智慧;结合他自己跌宕起伏的政治仕途生涯,完成了政治经验到政治理想的升华,创作了包含他政治和人生智慧的《论说文集》与凝聚政治理想的《新大西岛》。他的政治思想带有空想性,也带有对现代政治的启蒙性,从他的政治思想中可以看到现代政治的影子。培根的王权思想,凝聚了培根对权力的认识和追求,以及他人生的理想。培根对权力孜孜以求,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培根生活的时期,正是伊丽莎白女王权力熏天的时代,权力成为社会上炙手可热的追捧物,权力可以带来一切资源和财富。培根对权力的迷恋也与他的家庭熏陶、社会训练——政治社会化有关。培根对权力的热衷,一方面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服务人类。培根的权力观具有两重性,表面上看,培根坚持集权,实际上是坚持宪政。培根还结合他的政治经验形成了一套政治权术,但是最终培根还是败在了政治权术之下,这是培根的悲剧。培根的帝国思想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英国帝国情结有密切关系。英国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塑造了英国民族意识和帝国情结,这是培根帝国思想的基础。培根帝国思想与传统的帝国思想有不同的地方,即培根主张拓疆殖民不仅仅是为了掠夺财富和扩张领土,而是为了殖民地的建设,更是为了建设未来的世界帝国做准备。培根政治伦理思想是培根政治思想的价值基础。培根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甘愿做“科学的小工”和“召集人”,他的目的在于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为人类造福。他希望以知识为工具,实现获得权力的目的,实现“个人的善”;进而利用权力获得更为广大的财富,为实现科学的发展提供便利,实现“国家的善”;在国家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帝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乌托邦——“新大西岛”——理想社会模型,实现人类社会最高的善。培根的政治思想集中升华于《新大西岛》这部着作之中,但是培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麻烦,采取了“隐蔽性”的写法,为这部《新大西岛》设置了三重障碍。在《新大西岛》这部着作中,培根已经预见性地提醒了科技发达、社会进步等可能出现的现代性问题。培根以哲学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向,因此《新大西岛》是培根政治思想的升华和总结。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坚持采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紧密联系培根政治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基本史料为基础,以培根政治思想发展演变为脉络,重视文本分析,力求探析培根政治思想的真实面目。

二、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相关文献
        (二)马克思与德拉-沃尔佩思想相关文献
        (三)关于科学统一思想相关文献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德拉-沃尔佩的“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一、关于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一)现代物理学研究逻辑
        (二)现代生物学研究逻辑
        (三)现代化学的唯物主义逻辑
    二、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内容
        (一)假设-演绎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关于马克思对伽利略实验方法的继承
        (三)关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伽利略式”的批判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辩证法
    一、对思辨辩证法与正统唯物辩证法批判
        (一)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
        (二)对正统唯物辩证法的划界
    二、实验主义与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一)伽利略的“假设——演绎”实验逻辑
        (二)马克思的“道德的伽利略主义”
    三、科学的辩证法:“具体—抽象—具体”
        (一)抽象的前提——“实在或事实上的具体”
        (二)对具体的提取——“抽象”
        (三)规定的统一——“思维的具体”
        (四)“具体——抽象——具体”的历史性和辩证过程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的统一思想
    一、马克思科学统一对象
        (一)自然科学的属性
        (二)人文科学的范畴
    二、德拉-沃尔佩的科学统一思想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
        (二)哲学与科学的内在逻辑一致性
    三、德拉-沃尔佩科学统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科学方法论的完善
        (二)对科学研究的进步作用
        (三)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启示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论弗兰西斯·培根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的回归
二、培根对理性主义的新发展
三、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3)论网络舆论“假象”及其破坏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舆论“假象”及其表现
    第一节 网络舆论的概述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虚拟性与匿名性
        二、网络舆论传播的开放性和即时性
        三、网络舆论信息的海量性与分散性
        四、网络舆论的互动性与多元性
    第二节 假象与网络舆论“假象”
    第三节 网络舆论“假象”的表现
        一、集体假象
        二、个人假象
        三、符号假象
        四、自媒体环境假象
第二章 网络舆论“假象”的成因
    第一节 网民的非理性偏好
        一、对网络内容的盲目认同跟风
        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三、对既有体系的解构
    第二节 “碎片化”传播难以复现真相
        一、网络话语表达碎片化
        二、网络传播过程碎片化
        三、信息解读碎片化
    第三节 自媒体传播失范
        一、虚假谣言散布
        二、“网红”虚假炒作
        三、被买卖的“网络舆论”
第三章 “假象”所造成的破坏
    第一节 破坏网络舆论传播生态的平衡
        一、言论自由被异化
        二、促生的伪舆情生命力更长久
        三、传播秩序被打乱
    第二节 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一、受众认知出现偏差
        二、促生‘媒介依存症’
        三、加剧民众的心态失衡
    第三节 网络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一、舆论导向被扭曲
        二、舆论误导公共决策
        三、网络公信力降低
第四章 对网络舆论异化的反思和建议
    第一节 公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尤为紧迫
    第二节 加强网络社交领域的管理
    第三节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4)同一与差异:德勒兹对康德的阐释和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德勒兹和后结构主义潮流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两种认知: 知性与综合
    第一节 德勒兹解读康德的总体视角: 职能
    第二节 知性作为立法者
        一 认知活动中诸职能的作用和关系
        二 同一性哲学
    第三节 差异的综合
        一 量与强度
        二 表象与幻象
        三 回归差异的真实世界
第二章 两种伦理: 理性与欲望
    第一节 理性的立法者
    第二节 欲望的伦理
        一 驱动力
        二 欲望
        三 内在性伦理
第三章 两种美学: 判断力与创造力
    第一节 不立法的立法者
    第二节 创造的美学
        一 形象: 具象和抽象之外的第三条路
        二 感觉与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弗洛伊德绘画中的现实与非现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心灵映象中的画家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安格尔
    第二节 凝视中的影射
    第三节 裸体与人体
    第四节 画家心中的乐园
第二章 观看与描绘的风格之梦
    第一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解析
    第二节 从再现到表现
    第三节 图式与经验
    第四节 艺术中的视觉可译性
第三章 知性信仰的沉思与呼唤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危机与情怀
    第二节 时代语境中的新再现
    第三节 传承的质感与对话
    第四节 走出时间的桎梏
第四章 新绘画观念的形式与标志
    第一节 写实语汇的新起点
    第二节 古典图像的再解释
    第三节 灵魂的反映与色彩
    第四节 现实主义绘画意识的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艺术家年表
    文中图片索引
致谢

(6)从沉思到此世的行动 ——培根论人的自由意志及其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引言:一位“出走”的科学“先知”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写作思路
一、对加尔文主义的超越:培根的神学思想起点
    (一)母亲的担忧
    (二)秩序的守护与反异端:对激进的清教教义的驳斥
    (三)人的自由意志与上帝永恒的计划
二、理性的宗教:此世的“救赎”
    (一)被需要与感受的信仰:理性的探求
    (二)宗教的道德救赎与科学的确立
    (三)克服死亡的恐惧:必然的行动
三、作为拯救工具的自然知识
    (一)改装信仰下的技术进步
    (二)自然内部的积极性:暴力协作下的自由与可能
    (三)从自我保存到共同体内的平衡
四、律法化的政治体与统御之术
    (一)混淆公事与私事的献词——致化身异教僭主的基督教君王
    (二)奥秘体与统御之术:统一的政治体与律法
    (三)生产性欲望:从个体、家庭到共同体
五、尾论
    (一)充满激情的政治信仰与一种真正的道德决断
    (二)培根修辞中的“执念”:真正自由的恩典
    (三)普罗米修斯或人类的境况:自由(欲望)与必然的存在张力(tension)
    (四)命运的受害者与对原子论者的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及其不足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相关概念阐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产生
    2.1 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1.1 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及其问题的批判反思
        2.1.2 16-17 世纪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2.1.3 大航海运动的蓬勃发展
    2.2 产生的思想来源
        2.2.1 古希腊和希腊化文明的科学传统
        2.2.2 中世纪哲学孕育下的科学微光
    2.3 产生的个人条件
        2.3.1 对人文精神的执着追求
        2.3.2 对科学技术事业的不懈追求
第3章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内容
    3.1 托马斯·莫尔的科技思想
        3.1.1 关注科技发展的进程
        3.1.2 关于科技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分析
        3.1.3 以学术研究能力为重点的科技人才思想
    3.2 托马斯·康帕内拉的科技思想
        3.2.1 重视对最新科技成果的学习和运用
        3.2.2 对科技生产力功能的阐释
        3.2.3 以规划引导为核心的科技管理思想
        3.2.4 以直观教学法为特色的科技教育思想
    3.3 约翰·凡拉丁·安德里亚的科技思想
        3.3.1 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
        3.3.2 对科学技术实际应用的认识
        3.3.3 教育事业促进科技队伍的建设
    3.4 弗兰西斯·培根的科技思想
        3.4.1 科技发展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水平
        3.4.2 构建科技王国的科技管理思想
        3.4.3 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
第4章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评价
    4.1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历史贡献
        4.1.1 对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影响
        4.1.2 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影响
        4.1.3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4.2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历史局限
        4.2.1 色彩浓厚的宗教性
        4.2.2 不可避免的空想性
    4.3 16-17 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4.3.1 跟踪前沿科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民生科技
        4.3.3 加强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培根哲学及其时代背景考察
    (一)培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四假象说”的文本依据——《新工具》
二、“四假象说”的主要内容分析
    (一)“四假象说”的提出、目的和形成过程
        1.“四假象说”的提出、目的
        2.“四假象说”的形成过程
    (二)“四假象说”的具体内容
        1.种族假象的涵义和内容
        2.洞穴假象的涵义和内容
        3.市场假象的涵义和内容
        4.剧场假象的涵义和内容
    (三)“四假象说”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1.“四假象说”的积极意义
        2.“四假象说”的局限与不足
三、“四假象说”的当代价值探索
    (一)“种族假象”的当代表现及其消解路径
        1.人与自然的关系困境
        2.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3.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
    (二)“洞穴假象”的当代表现及其消解路径
        1.偏见与先见
        2.偏见在生活中的体现
        3.偏见存在的合理性
    (三)“市场假象”的当代表现及其消解路径
        1.语言的局限性
        2.新媒体语言的出现和网络热词的滥用
        3.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四)“剧场假象”的当代表现及其消解路径
        1.盲目崇拜引起的剧场假象
        2.教育中的学术不端现象
        3.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经验到理想:培根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内容、方法
第一章 培根政治思想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熏陶
    第二节 宗教改革与重商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经验到政治理想
第二章 培根的王权思想
    第一节 培根的王权至上思想
    第二节 培根的宪政思想
    第三节 培根的帝王术
第三章 培根的帝国思想
    第一节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英帝国的形成
    第三节 培根帝国思想的内容
第四章 培根的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个人的善——培根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
    第二节 社会的善——培根政治伦理思想的至善
    第三节 培根理想社会的图景——“新大西岛”
第五章 《新大西岛》的真相
    第一节 《新大西岛》的迷雾
    第二节 《新大西岛》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培根与现代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弗兰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研究[D]. 罗艺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弗兰西斯·培根理性主义哲学思想[J]. 石强. 学术探索, 2020(06)
  • [3]论网络舆论“假象”及其破坏性[D]. 郭星池.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同一与差异:德勒兹对康德的阐释和超越[D]. 余游. 浙江大学, 2019(01)
  • [5]弗洛伊德绘画中的现实与非现实性研究[D]. 杨伟欣.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从沉思到此世的行动 ——培根论人的自由意志及其张力[D]. 郑鸿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8]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研究[D]. 刘利敏. 湖南大学, 2019(07)
  • [9]弗兰西斯·培根“四假象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D]. 张翀.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018(07)
  • [10]经验到理想:培根政治思想研究[D]. 刘德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弗朗西斯·培根:经验的认识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