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休闲生活条件——以福建省为例

女性休闲生活条件——以福建省为例

一、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宣[1](2021)在《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许多民族村寨地区凭借其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大力进行旅游开发。旅游业进入民族村寨地区后,为当地妇女创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使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多的民族村寨妇女纷纷从家庭领域走向公众领域,开始了与除家人邻居以外的游客、经销商等打交道,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改变。随着这些妇女经济收入的增加,她们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也有了一定话语权。因此加强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一方面丰富旅游影响的研究内容,拓展家庭权力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为其他民族村寨妇女提高家庭权力,促进当地男女平等,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案例借鉴。本文围绕“民族村寨地区妇女参与社区旅游发展是否对其家庭权力产生影响”,以及“怎样产生影响”这两个问题展开思考,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积累后提出旅游参与→旅游资本→家庭权力结构方程模型,按照理论分析—研究假设—模型构建—模型验证流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验证,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在选取案例点时,考虑到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典型”民族村寨已经有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进行了科学考察,对这些地方女性家庭权力的现状有了一定了解。而现阶段中国社会中更多的是那些“非典型”民族村寨,相较于“典型”民族村寨,对这些“非典型”民族村寨的研究也许反而更具代表性。同时考虑到单一民族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特定影响,本文选取白族、布依族、彝族阿细人三个民族四个村寨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实证推理得到更加具有适用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结论。本文以云南罗平长底布依乡坡脚村、罗平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腊者村、弥勒西山镇可邑村以及大理市大理镇才村作为田野调查地点,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旅游参与、旅游资本、家庭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展开讨论。本文的第一、二章首先整理了家庭权力、旅游发展对女性的影响、民族村寨旅游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妇女家庭权力、民族旅游、民族村寨妇女等相关概念和社会性别理论、社区参与理论以及布迪厄场域理论进行梳理。同时对案例地进行简单介绍;第三章主要是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先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对旅游参与、旅游资本、家庭权力的量化指标进行解释和设计,并根据已有的社会性别理论、布迪厄场域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假设,然后根据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本文的模型,再对调研所需的问卷进行设计;第四章为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样本的人口结构特征分析、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描述性分析以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影响分析;第五章对本文的重要结论进行梳理,并根据研究结论和调研过程中的发现对如何提高民族妇女家庭权力从而实现当地男女平等以及促进民族村寨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同时总结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而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研究对象分为参与旅游妇女和未参与旅游妇女两个群体,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发现,参与旅游的妇女家庭权力明显高于未参与旅游妇女。参与旅游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总体得分为9.46,而未参与旅游的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总体得分为8.48,比参与旅游妇女低了将近1分。参与旅游的民族村寨妇女家庭事务决策权、个人自主权、支配权的得分分别为3.04、3.34、3.08分;未参与旅游者家庭事务决策权、个人自主权、支配权的得分分别为2.82、2.89、2.77,均低于参与旅游者。第二,将参与旅游接待时间、参与旅游方式作为旅游参与程度的两个变量,利用spss22.0软件比较分析不同旅游参与程度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大小。结果显示,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各维度平均得分整体上随着参与旅游接待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在参与旅游的4种方式中,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各维度平均得分整体上从第四类参与到第一类参与逐渐上升,说明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各个维度的得分随着参与旅游程度的加深而逐渐提高。第三,在分析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与旅游资本之间的关系时,将未参与旅游者的旅游资本设为0,用问卷调查中测量妇女参与旅游所获得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本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相加作为妇女参与旅游所获得的资本总得分。结果显示,民族村寨妇女的家庭权力随着旅游资本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整体上看,随着旅游资本的增加,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各维度都呈上升趋势。第四,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的家庭权力产生影响,旅游资本在旅游参与和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结合布迪厄场域等理论,利用AMOS软件分析,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对旅游参与程度、旅游资本以及家庭权力三者的关系进行假设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假设均成立。即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旅游资本具有显着影响。民族村寨妇女的旅游资本对其家庭事务决策权、个人自主权与支配权均具有显着影响。旅游资本在旅游参与和民族村寨妇女的家庭事务决策权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旅游参与和民族村寨妇女的个人自主决策权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旅游参与和民族村寨妇女的支配权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民族村寨妇女通过参与旅游影响其旅游资本从而影响其家庭权力。

陈思清[2](2020)在《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东部片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迅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严峻,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导致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大幅增长。据统计,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近1/4,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由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人们亲近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以此催生了新的健康产业链。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老龄化问题加剧带来的严峻挑战。据统计,中国老年人口已达1.76亿人,占比12.6%,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对养老保健产业的需求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现状很难满足老年群体的各项需求,适老性设计也往往只体现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完整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将从老年人的切实需出发,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老年人行为学和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分析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需求。再结合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研究,从森林康养环境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行为需求出发,提出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的设计策略。通过对森林康养基地基础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尽可能保障老年人出行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扩大老年人游憩可达范围,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及色彩设计等康复性景观设计,营造舒适自然环境中的积极感官刺激,实现森林康养环境中的情感赋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空间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以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和行为需求为出发点,融合自然,体现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重度失能、失智老人的身心需求进行分析,提出针对特殊老年群体的空间设计策略,完善我国适老性森林康养环境的理论研究。最后本文还将对福建省三明市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进行适老性概念规划,并选取东部片区中的两个村落进行设计实践,构建适宜老年人游憩疗养的森林康养基地,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的实质性指导作用。

徐燕[3](2019)在《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已经迈向休闲时代,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休闲将逐步成为乡村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作为一种传统而新兴的人类活动类型,乡村休闲的实质是乡村休闲活动与乡村休闲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出特定的乡村人地关系。中国乡村空间是独具特色的地域空间,在当代中国乡村发展转型和空间重构的宏观背景下,探索乡村居民休闲活动空间是以人为本、透视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的重要视角。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人为本是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提高乡村居民休闲活动水平和加强乡村居民休闲空间建设有助于实施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战略。江汉平原是中国重要农区,近年来,该地区乡村居民的休闲需求逐渐增长,但是以乡村居民为主体的休闲空间建设严重滞后。在江汉平原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的契机下,研究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有助于优化江汉平原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乡村休闲发展,能够为江汉平原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依据,有助于透视中国传统农区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信息支持。本文以江汉平原乡村农户的日常休闲活动为切入点,探索在人类活动主导人地关系的当代背景下,乡村地域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在地域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的格局下,农户的日常休闲活动空间为何发生变化;剖析人本主义引领人类发展的视野下,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对农户的日常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①对国内外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研究进行述评。应用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外文数据库检索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理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本脉络、热点内容、典型成果,为文章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②对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研究进行理论探索。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分别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乡村人地关系变化视角、乡村人居环境视角、居民休闲活动视角界定乡村休闲活动空间,理论探索乡村休闲活动空间要素演化。③分析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类型及变化特征。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取案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休闲资源现状的基础资料,构建“休闲活动类型平衡指数”和“休闲活动区位平衡指数”模型,应用加总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进行测算,以界定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休闲活动空间,以休闲活动类型与休闲活动空间的模型耦合构建“类型-空间”耦合模型来解读休闲活动模式;探索江汉平原分时间节点(2007和2017年)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特征,农户休闲地域分异特征(分县市、乡镇、村域);应用GIS工具,结合江汉平原的实地调研分析,刻画案例县市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要素(中心、节点、连线、面域)的变化特征。④分析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影响因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应用定性分析方法探索影响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因素;选取量化指标,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原因;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动力机制。⑤探索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效应。通过调查研究法获取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人居环境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的评价数据,通过计量统计、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分析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的自然人居环境影响和社会人居环境影响;应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乡村农户的日常行为变化来阐释居民行为效应。⑥探究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如何优化。结合江汉平原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特征、影响因素和效应分析,应用定性方法,对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优化的目标和基础保障、原则、方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研究结论:①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具有典型特征。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总体呈现传统型,但已明显向新兴型转化。表现为传统的休闲活动类型逐渐减少,外出娱乐休闲活动类型逐渐增加,现代新兴休闲活动类型逐渐普及。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总体以本村内和家庭内为两个重要的休闲区位,存在较明显的休闲活动中心。近年,本村休闲区位重要性明显提升,而家庭休闲区位重要性有所降低。目前,乡村农户日常休闲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②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类型和空间变化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分异。县市层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休闲类型更趋于现代化,休闲空间节点变化更加显着,地方文化突出的县市休闲类型变化有特定性;乡镇层面,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距离县市近的的乡镇农户休闲类型变化更趋于现代化,休闲类型变化显着,农户休闲区位更趋于远程且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距离大型水域近的乡镇农户休闲类型更倾向于户外型,其休闲区位集中于水域附近。村域层面,农户家庭收入高,户主受教育程度高的村庄其农户休闲类型趋于现代化,休闲活动类型变化显着,家庭就业结构有外出的村庄、农户宅基地距离乡镇近的村庄其农户休闲类型趋于现代化。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就业结构有外出的农户休闲区位更趋于远程,农户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家庭宅基地距离集镇较近的农户其休闲区位主要位于集镇,同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其休闲空间逐渐向县市延伸,休闲区位变化比较显着。③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有特定的动力机制。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居民经济生活水平提升是休闲空间变化的基础,区域和乡村城镇化是休闲空间变化的动力,社会文化以及环境变迁是休闲空间变化的能源,国家及地方的政策制度是休闲空间变化的保障。④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空间变化能够带来乡村人居环境效应和居民行为效应。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人居环境效应表现为:村落卫生环境、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户居住条件、乡村住房建设水平的提升,乡村基础服务设施逐渐完善,乡村居民就业结构的调整,交通物流更加便利,居民生活更加和睦,乡村流行文化活动增加,乡村传统文化复兴,村落文化设施得到改善。乡村休闲空间变化的居民行为效应表现为:现代化的乡村休闲设施促使村民农闲时的休闲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乡村民休闲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多,乡村居民的日常交往行为发生变化,积极参与户外集体休闲活动者增多。⑤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的优化应符合地域特色。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核心目标为“居民生活舒适”,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物质基础是乡村生产发展,乡村休闲空间优化的基本保障是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为本为基础,乡土特色需体现,地域分异能凸显,生活空间需协调的是乡村休闲空间优化原则。乡村休闲空间规划的重点是乡村休闲资源、乡村休闲设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休闲文化方面的合理规划利用。乡村休闲空间建设的重点是休闲空间布局和休闲设施的配置。乡村休闲空间的管制以制定政策为基础,实施经济、法律、咨询等综合政策手段以促进其科学有效的实施。本文研究特色:①研究视角的拓展。本研究将“休闲空间”命题引入乡村地域,研究以乡村居民为主体的休闲空间,拓宽休闲空间研究视角。②研究思路的创新。本研究以空间形式-空间内涵-空间意义为逻辑路线,通过类型-空间-模式的创新研究路径,来揭示一定乡村地域休闲活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地理效应,并透视当代乡村人地关系变化特征。③研究方法的集成本研究综合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系统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多学科多方法融贯运用的研究特色。同时,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进行深入阐释。

惠学清[4](2019)在《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经济形态和就业形式的层出不穷、共享经济理念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增加了劳动者就业机会,可以说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是一项跨时代的技术进步。从当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和对各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情况来看,人们已经开始依赖于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来实现自己的需求,如网络购物、在线预订及支付等应用的普及降低了人们外出购物的成本,简历投递平台的推广为求职者拓宽了求职新途径,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女性就业为切入点,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以期为女性能够做出更好的就业选择提供一些指导。通过整理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到女性就业选择会受到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互联网的使用通过作用于工资收入及就业机会而对女性就业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多数研究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对女性就业有促进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该领域的结论提供进一步的佐证,并对于帮助女性做出科学的就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的作用机制,分别从人力资本理论、工作搜寻理论和劳动供给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女性可以通过网上学习、培训等途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个人竞争能力;通过合理使用互联网降低搜寻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提高与雇主的匹配效率,从而提高非自雇就业概率;通过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灵活就业,或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在线创业。在之后的实证研究中,本文基于CGSS 2010-2015年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女性使用互联网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不同特征女性的异质性影响,最后通过替换关键解释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使用使女性整体就业概率提高7.7%,使女性自雇就业和非自雇就业的概率分别提高了 2.5%和7.7%。第二,在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情况下,使用互联网使女性自雇就业的概率提高了4.1%,使用互联网使女性非自雇就业的概率提高了 6.6%。第三,闲暇时不同的互联网使用与活动偏好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闲暇社交有助于女性的自雇就业,闲暇学习有助于女性非自雇就业,闲暇娱乐对女性自雇和非自雇均有不利影响。第四,分样本研究显示,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使用互联网显着提高了 40岁以下女性自雇就业的概率,显着提高了 40岁以上女性非自雇就业的概率。已婚女性使用互联网从事自雇就业的概率更高,未婚女性使用互联网从事非自雇工作的概率更高。最后根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期互联网能够更科学地发展并且互联网的使用能够在女性的就业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第一,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中国微观调查数据CGSS进行个人层面的实证研究,扩大了样本数据量,使结果更具代表性,为互联网的使用促进就业提供更多的经验数据;第二,本文进行了多个分样本的研究,为互联网的使用促进女性就业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数据和样本处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可能有所欠缺,考虑不够全面,对于女性就业选择的探讨也仅限于自雇就业和非自雇就业这一层面,没有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易卿[6](2019)在《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G村为例》文中提出农村独居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相较于其他老年群体,其孤独感体验强烈。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强调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积极为农村独居老人提供养老服务,依托社会工作者的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怀和精神关怀。在人口流动和家庭网络规模缩小的趋势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农村独居老人在家庭支持弱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需要独自面对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需求等风险,在这过程中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无助且长期感到孤独。因此,对农村独居老人进行孤独感缓解方面的干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以G村独居老人为服务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研究该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程度普遍偏高,其孤独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人际交往狭窄;重要伴侣支持丧失,子女情感支持不足;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娱活动内容形式单一。进一步的分析可知,农村独居老人缓解孤独感的需求主要有:提升自我认知、宣泄负面情绪、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增加社会支持和丰富娱乐生活。基于原因和需求诊断,本研究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对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进行干预,干预的策略主要包括:个人层面的个案辅导、构建朋辈支持网络;家庭层面的提高与子女的联系频率;社区层面的社区活动、社区宣传与倡导。研究发现,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干预策略在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扩展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提高独居老人社会参与积极性、增加子女与独居老人的联系频率以及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社区氛围方面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基于对干预过程的反思,研究者认为应当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独居老人孤独感缓解的长效机制;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力,方能有效缓解农村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王恬[7](2019)在《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多样性和异质性的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公共物品供给的经济成本直线增加。二是公共物品配置和公众利益诉求的“错位”。为弥补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治理理论主张将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从单一主体供给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公众作为公共物品的参与主体之一,是促进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公共物品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长期存在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的情况。社区是我国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社区中的公众参与是公众参与公共物品供给在基层的实践。围绕城市社区中公众参与这一主题,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我国城市社区公众参与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参与不足的问题。第二,为什么要促进公众参与,促进公众参与对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有什么积极意义?第三,公众参与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第四,如何促进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本研究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有机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本研究所采用的量化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质化研究方法为半结构式访谈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金融中心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以及“中国基层治理调查”数据。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第一,阐述了公众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必要性以及公众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及困境。第二,基于治理理论实证分析了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对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成效的积极影响,立足于中国国情对发展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持。第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实证分析了影响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因素。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展开。社会资本分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第四,结合社会资本和计划行为理论实证分析了公众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悖离的问题以及意愿向行为转化的条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我国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参与意愿不强,参与行为较少。城市社区中有32.8%的公众有参与意愿,有25.5%的公众有过实际参与行为。第二,促进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有助于提高我国社区公共服务成效,提高社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第三,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对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呈显着正向关系。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于公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公众的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对参与的意愿和行为影响显着,说明当公众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展开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从最为基本的衣食住行转为对安全、社会、尊重的需求,转为自我价值的实现。第四,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行为不是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过程。在公众进行选择和行为时,经济因素不是唯一的影响和支配因素,公众的参与行为和公众自身的本能、心理状态、教育水平以及身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紧密相关。社会资本的积累是公众自发性拥有参与意愿的基础,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也是促进公众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的条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以往的研究从社会学或政治学出发对公众参与展开了较为丰富的探讨。本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视角对公众参与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将社区中的公众参与视作公众参与公共物品的供给,从社区公共物品的特性对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成效的积极影响。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本研究在分析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时将研究对象分为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并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悖离以及参与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展开了分析。同时,本研究将影响因素变量细化为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社会资本具体为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更为深入。

曲壹方[8](2018)在《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迁老年人是新兴却日益重要的人口流动群体。伴随着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建设发展,社会结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和思想文化的转型变迁,老年群体伴随子女随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随迁老年人口的规模数量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学界和社会长期以来对随迁老年人口的关注存在年龄盲视,随迁老年人口通常被遮蔽在流动人口浪潮之中。本研究以济南市为个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开展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的专题研究。随迁老年人是目前老年群体中的“隐形者”和“弱势者”,该群体的社交、生活、情感现状及其需求经常遭到忽视。该群体整体生活以“孙辈”为中心,承担着随迁子女家庭绝大部分繁重的日常家务,闲暇生活单调,社会交往范围和对象有限,虽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更多的仍选择迁就子女、自我委屈。大多数随迁老年人迁入地定居意愿并不强烈。该群体对迁出地抱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愿意选择在迁入地定居。这与该群体的随迁动机关系密切,老年人的随迁行为追求家庭成员的总体福利改善,抚育照顾孙辈是其中最主要的动机。基于这种动机的随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抚育孙辈的任务结束完成,随迁老年人便容易选择离开迁入地返回迁出地。影响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微观因素和社会宏观因素。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网络因素,宏观因素则主要包括人口与生育政策、传统思想文化观念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个体微观因素和社会宏观因素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影响着随迁老年人的定居意愿及其选择。建立健全随迁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能够提升该群体的随迁生活质量,帮助其更好的适应随迁生活。

曾慧敏[9](2017)在《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以昆明市R建筑工地女工为研究对象》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闲暇。近年来,学术界对不同主体的闲暇生活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各个社会阶层群体,例如学生、企业员工、农民、农民工等。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在建筑行业的女性工人,受职业类别和性别双重因素的影响,其闲暇生活现状与其他职业群体或从事建筑业的男性有着明显差别。关注建筑业女工的闲暇生活状况,提高建筑业女工的闲暇生活质量,既有益于建筑业女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益于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本研究以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R建筑工地的女工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为主要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围绕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体验这三个维度对建筑业女工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其闲暇生活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挖掘影响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制约因素。调查发现,R建筑工地女工的闲暇时间较少且不稳定;闲暇活动单一,以消遣型为主,缺乏提高型的闲暇活动,闲暇活动场所大多是以工地宿舍为主的室内,户外公共场域的闲暇活动匮乏;对闲暇生活的满意度较高,但普遍存在着被动和无奈的体验。影响R建筑工地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环境、休闲资源、经济收入、对闲暇的认知、年龄、文化水平和社会交往等。因此,笔者在了解研究对象问题和需求的基础之上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以赋权理论为指导试图探索出社会工作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路径和方法,帮助女工群体在闲暇生活中更好的满足闲暇需求以及发展自身,并从中总结出经验与不足,期望为社会工作介入闲暇生活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姜畅[10](2017)在《妇女多维贫困测量及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福建省“巾帼扶贫”调查数据》文中研究说明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重在精准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由于受到制度、经济、社会和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贫困女性化趋势逐步显现。她们社会地位不高、发展能力较弱、资源与机会获取不易,是贫困中的弱势,处境更加艰难。鉴于此,本文将贫困妇女定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梳理国内外贫困研究的基础之上,选定多维视角对福建省贫困妇女的贫困状况及具有性别意识的精准帮扶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多维贫困和妇女贫困方面的研究进行简单梳理,结合项目数据和走访笔记介绍了福建省妇女贫困和精准帮扶的现状;同时梳理了多维贫困测度发展历程,并最终确定选用“Alkire-Foster”方法从收入、健康、教育等12个维度对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790份有效样本进行福建省贫困妇女多维贫困测度。测度结果显示,目前福建省贫困妇女存在着较为深重的收入、社会关系、健康、教育方面的贫困。其中,多维贫困度相对较轻的贫困妇女们在社会关系、教育和健康维度的贫困较为显着,多维贫困度相对较为严重的贫困妇女们在卫生设施、耐用消费品维度等基础生活保障方面显示贫困状况较为深重;且不能忽视对泉州、漳州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贫困妇女的关注,南平、龙岩等偏山区的贫困妇女们的多维贫困状况不容乐观。其次,基于多维贫困测度结果,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区域特征、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政治资本和贫困认知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福建省贫困妇女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发现,需要加大对重点扶贫工作地区、家庭弱势群体较多的贫困妇女的帮扶力度,贫困妇女的非农化就业、外出务工经历以及与村干部的往来能够显着缓解其多维贫困状况,同时贫困妇女的主观贫困感和脱贫意识值得重视。最后,在阿玛蒂亚·森多维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福建省贫困妇女精准帮扶对策设计:持续关注贫困妇女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重点改善其生活环境;保障贫困妇女受教育权和话语权,完善其“权能建设”;构建完善的妇女工作群体,加强专业人才配置;动员多元主体介入女性扶贫,发挥“精英”力量;将性别意识纳入制度设计,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关注贫困妇女主观脱贫意识觉醒,树立自我发展观念。

二、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民族旅游蓬勃发展
        二、旅游对妇女家庭权力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家庭权力研究综述
        二、旅游发展对女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三、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四节 案例点概况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案例点概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家庭权力与家庭权利
        二、民族村寨妇女
        三、民族旅游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性别分析理论
        二、社区参与理论
        三、布迪厄场域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民族村寨妇女的旅游参与
        二、旅游资本
        三、家庭权力量表研究设计
    第二节 模型构建
        一、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二、初始模型构建
    第三节 问卷设计及回收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收回
第四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二、样本的经济情况分析
        三、样本旅游参与分析
        四、样本旅游资本分析
    第二节 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描述性分析
        一、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总体水平现状分析
        二、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人口结构差异分析
        三、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影响分析
        四、旅游资本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分析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三、相关性检验
        四、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的结构模型分析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提高民族村寨妇女参与旅游积极性
        二、提高民族村寨地区妇女的旅游资本
    第三节 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2)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东部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1.1.2 老龄化问题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1.1.3 中国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趋势
        1.1.4 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适老性环境设计的研究现状
        1.3.2 森林康养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适老性环境与老年人行为特征研究
    2.1 适老性环境设计理论
        2.1.1 适老性设计概念
        2.1.2 适老性环境概念
    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1 需求理论的的基本内容
        2.2.2 需求理论在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设计中的应用
    2.3 老年人的需求分析
        2.3.1 老年人的分类
        2.3.2 老年人生理机能分析
        2.3.3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2.3.4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2.3.5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2.3.6 老年人的活动领域
        2.3.7 老年人的行为需求
    2.4 适老性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2.5 森林环境中的适老性设计层次
        2.5.1 森林疗养资源的利用与无障碍设施保障
        2.5.2 多样化适老性空间设计与产品体验深化
3 森林康养基地资源利用与无障碍设施保障
    3.1 森林康养基地中的疗法因子
        3.1.1 森林疗法因子的概念
        3.1.2 森林疗法因子与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
        3.1.3 森林疗法因子的作用
    3.2 森林康养基地中疗法因子的利用
        3.2.1 森林疗法因子与康复性植物景观研究
        3.2.2 森林疗法因子与设施研究
    3.3 无障碍设施保障
        3.3.1 道路设施设计
        3.3.2 扶手设计
        3.3.3 座椅设计
        3.3.4 停车场设计
        3.3.5 导视系统设计
        3.3.6 照明设施设计
4 多样化适老性空间设计与产品体验深化
    4.1 多样化适老性空间设计
        4.1.1 休闲运动空间
        4.1.2 园艺体验空间
        4.1.3 步行游憩空间设计
        4.1.4 老幼复合空间
        4.1.5 庭院休闲空间
        4.1.6 失智老人的庭院空间
    4.2 色彩设计
        4.2.1 色彩对老年人的影响
        4.2.2 色彩与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
        4.2.3 人工色彩在森林康养基地中的应用
    4.3 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的产品设计
    4.4 老年人运动处方的制定
        4.4.1 老年人健康评价
        4.4.2 SF-36量表
        4.4.3 老年人健身运动研究
        4.4.4 老年人运动处方
5 案例分析
    5.1 东京奥多摩康养步道
        5.1.1 奥多摩森林康养步道设计理念
        5.1.2 奥多摩森林康养步道特点
        5.1.3 奥多摩步道的森林疗养课程
        5.1.4 借鉴意义——特色森林康养步道的构建
    5.2 日本横滨太阳城
        5.2.1 横滨太阳城项目概况
        5.2.2 借鉴意义——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
    5.3 日本FuFu山梨保健农园
        5.3.1 FuFu山梨保健农园概况
        5.3.2 FuFu山梨保健农园特色课程
        5.3.3 借鉴意义——多样化的产品组合
    5.4 韩国山阴疗养林
        5.4.1 山阴疗养林简介
        5.4.2 疗养林项目
        5.4.3 借鉴意义——空间特色的打造与强化
    5.5 北京太阳城
        5.5.1 北京太阳城概况
        5.5.2 北京太阳城特色
        5.5.3 借鉴意义——人性化设施保障
6 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说明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及交通分析
        6.1.2 上位解读
        6.1.3 规划设计范围
        6.1.4 市场分析
        6.1.5 发展需求分析
    6.2 现状分析
        6.2.1 高程与汇水分析
        6.2.2 自然资源分析
        6.2.3 人文资源分析
        6.2.4 现状设施分析
        6.2.5 现状总结
    6.3 概念规划与分区
        6.3.1 规划依据
        6.3.2 规划定位
        6.3.3 规划目标
        6.3.4 总体布局——规划结构
        6.3.5 康养项目规划
        6.3.6 康养步道规划
        6.3.7 景点规划
        6.3.8 康养产品规划
    6.4 余家坪综合服务基地设计
        6.4.1 场地概况
        6.4.2 现状分析
        6.4.3 设计定位及策略
        6.4.4 空间结构
        6.4.5 步行街改造
        6.4.6 四园设计
        6.4.7 其他节点设计
    6.5 石排场特色居养基地设计
        6.5.1 场地概况
        6.5.2 设计定位
        6.5.3 设计策略
        6.5.4 空间结构
        6.5.5 特色文化栖居
        6.5.6 专业理疗栖居
        6.5.7 山林自然栖居
    6.6 专项分析
        6.6.1 道路设计
        6.6.2 服务设施设计
        6.6.3 导视系统设计
        6.6.4 植物设计
        6.6.5 竖向设计
        6.6.6 照明设计
        6.6.7 铺装设计
        6.6.8 色彩设计
        6.6.9 用地平衡表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图纸目录
毕业设计图纸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3)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层面
        1.1.2 实践层面
        1.1.3 政策层面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案例选择
        1.3.1 研究对象
        1.3.2 案例选择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调查研究
        1.5.3 统计分析
        1.5.4 空间分析
        1.5.5 系统分析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休闲
        2.1.2 休闲活动空间
        2.1.3 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论
        2.2.2 行为主义地理学理论
        2.2.3 时间地理学理论
        2.2.4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时间理论
        2.2.5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2.6 幸福经济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研究述评及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解析
    3.1 不同视角下的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
        3.1.1 乡村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3.1.2 乡村人居环境视角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3.1.3 居民休闲活动界定下的休闲活动空间
    3.2 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要素及历史演化
        3.2.1 休闲活动空间要素
        3.2.2 休闲活动空间要素的历史演化
    3.3 本章小结
4.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类型及变化特征
    4.1 农户休闲活动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4.1.1 案例地区分层抽样
        4.1.2 案例地区实地调研
        4.1.3 休闲生活资料归档
        4.1.4 构建模型深入分析
    4.2 农户休闲活动主要特征
        4.2.1 样本农户概况
        4.2.2 休闲活动类型特征
        4.2.3 休闲活动空间特征
        4.2.4 休闲活动模式
    4.3 农户休闲活动时空变化特征
        4.3.1 休闲活动类型变化特征
        4.3.2 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特征
        4.3.3 休闲地域分异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影响因素
    5.1 定性分析
        5.1.1 政治因素
        5.1.2 经济因素
        5.1.3 社会因素
        5.1.4 环境因素
    5.2 计量模型分析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计量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5.2.3 计量分析结果
    5.3 综合分析
        5.3.1 主要影响因素
        5.3.2 作用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效应
    6.1 乡村人居环境效应
        6.1.1 研究思路和方法
        6.1.2 分析过程
        6.1.3 研究结果
        6.1.4 研究结论
    6.2 乡村居民行为效应
        6.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6.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6.3 本章小结
7.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优化
    7.1 空间优化目标和基础保障
        7.1.1 空间优化的核心目标
        7.1.2 空间优化的物质基础
        7.1.3 空间优化的基本保障
    7.2 空间优化原则
        7.2.1 坚持以人为本
        7.2.2 体现乡土特色
        7.2.3 凸显因地制宜
        7.2.4 协调生活空间
    7.3 空间优化方略
        7.3.1 科学开展农户休闲活动空间规划
        7.3.2 合理进行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建设
        7.3.3 加强完善农户休闲活动空间管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特色
    8.3 相关讨论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江汉平原乡村农户日常休闲生活调查表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4)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创新点
        1.3.2 本文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
        2.1.1 个人特征因素
        2.1.2 家庭特征因素
        2.1.3 社会经济因素
    2.2 互联网与就业的相关研究
        2.2.1 互联网对工资收入的影响
        2.2.2 互联网对就业的影响
3 理论基础
    3.1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3.2 基于工作搜寻模型的分析
    3.3 基于劳动供给理论的分析
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确定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确定
    4.2 模型设定与描述性统计
        4.2.1 模型设定
        4.2.2 描述性统计
5 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
        5.1.1 是否使用互联网的影响分析
        5.1.2 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影响
        5.1.3 闲暇不同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5.2 稳健性检验
    5.3 异质性讨论
        5.3.1 城乡样本的异质性研究
        5.3.2 不同年龄段的影响差异
        5.3.3 不同婚姻状态的作用效果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章 G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G村独居老人基本情况
        一、G村概况
        二、G村独居老人基本情况
    第二节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现状
        一、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的情况分析
        二、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的心理状态
    第三节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三、社区因素
    第四节 农村独居老人缓解孤独感的需求分析
        一、提升自我认知的需求
        二、宣泄负面情绪的需求
        三、提高社会参与积极性的需求
        四、增加社会支持的需求
        五、丰富娱乐生活的需求
第二章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工干预策略
    第一节 干预目标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第二节 干预策略
        一、个人层面干预策略
        二、家庭层面干预策略
        三、社区层面干预策略
第三章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工干预策略实施
    第一节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干预过程
        一、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个人层面干预行动
        二、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家庭层面干预行动
        三、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区层面干预行动
    第二节 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干预成效
        一、目标达成情况
        二、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
        三、服务满意度评估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反思
        一、干预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
        二、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扮演问题
        三、社会支持理论在服务中的适用性问题
    第二节 建议
        一、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独居老人孤独感缓解的长效机制
        二、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力
第五章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性
        1.3.2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1.3.3 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的悖离现象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有限理性假定
        2.2.2 治理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的分析框架
        2.3.1 假定前提与参与框架说明
        2.3.2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对公共物品供给的积极影响
        2.3.3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2.3.4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意愿与行为的悖离
3.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3.1 数据来源说明
        3.1.1 量化研究数据说明
        3.1.2 质化研究数据说明
    3.2 研究模型
    3.3 变量的测量及说明
        3.3.1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对社区公共服务成效影响研究相关变量
        3.3.2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关变量
        3.3.3 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意愿和行为悖离研究相关变量
4.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积极影响研究
    4.1 中国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进程
    4.2 中国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
        4.2.1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程度不高
        4.2.2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困境
    4.3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对社区公共服务成效的影响
        4.3.1 结果与讨论
        4.3.2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对社区公共服务成效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结果与讨论
        5.1.1 社会资本对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5.1.2 党员身份对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5.1.3 经济状况对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5.1.4 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对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
    5.2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意愿和行为悖离研究
    6.1 结果与讨论
        6.1.1 社会资本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一致及悖离的影响
        6.1.2 党员身份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一致及悖离的影响
        6.1.3 经济状况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一致及悖离的影响
        6.1.4 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对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一致及悖离的影响
    6.2 公众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公众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是一种有限理性决策
        7.1.2 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有助于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成效
        7.1.3 社会资本、党员身份和经济状况对公众参与公共物品供给有影响
    7.2 主要研究建议
        7.2.1 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
        7.2.2 促进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长期策略
        7.2.3 促进公众参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短期策略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数据抽样过程
    附录2:访谈提纲

(8)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群体随迁动机的研究
        1.4.2 关于群体特征的研究
        1.4.3 关于定居意愿的研究
        1.4.4 研究述评
    1.5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1.5.1 创新性
        1.5.2 局限性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框架
    2.2 概念界定
        2.2.1 随迁老年人
        2.2.2 定居意愿
    2.3 理论框架
        2.3.1 文化适应理论
        2.3.2 新家庭主义文化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地点选取
        2.4.2 资料收集方法
        2.4.3 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章 调查样本概况
    3.1 随迁老年人基本情况
    3.2 小结
第四章 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现状
    4.1 随迁老年人生活现状
        4.1.1 家庭生活
        4.1.2 闲暇生活
        4.1.3 社交生活
    4.2 随迁老年人迁入地定居意愿
        4.2.1 随迁动机
        4.2.2 生活适应
        4.2.3 定居意愿
    4.3 小结
第五章 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
    5.1 影响随迁老年人定居意的微观因素
        5.1.1 个体因素
        5.1.2 家庭因素
        5.1.3 社会网络因素
    5.2 影响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的宏观因素
        5.2.1 人口与生育政策
        5.2.2 传统思想文化
        5.2.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9)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以昆明市R建筑工地女工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文献回顾
        1. 对闲暇的研究
        2. 对女性闲暇的研究
        3. 社会工作介入闲暇生活相关问题的研究
        4. 文献述评
    (三) 研究设计
        1. 理论依据
        2. 概念界定
        3. 研究思路与设计
        4. 研究方法
一、R建筑工地女工闲暇生活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地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 调查地概况
        2. 调查对象概况
    (二) R建筑工地女工闲暇生活现状分析
        1. 闲暇时间状况
        2. 闲暇活动状况
        3. 闲暇体验状况
    (三) R建筑工地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 环境因素
        2. 自身因素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探索
    (一) 小组工作介入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实务
        1. 小组工作介入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必要性
        2. 小组工作的开展过程
    (二) 社会工作介入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辅助性活动
        1. 电影放映
        2. 节假日活动
        3. 女性生理卫生讲座
        4. 大学生志愿者宿舍探访
三、结论与反思
    (一) 结论
    (二) 反思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妇女多维贫困测量及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福建省“巾帼扶贫”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与特色之处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贫困妇女
        1.5.2 多维贫困
        1.5.3 精准扶贫
    1.6 理论基础
        1.6.1 多维贫困理论
        1.6.2 社会性别理论
2 福建省妇女贫困及精准扶贫现状分析
    2.1 福建省妇女贫困现状
        2.1.1 区域分布特征
        2.1.2 人口学特征
        2.1.3 人力资本情况
        2.1.4 家庭基本状况
        2.1.5 基本经济状况
        2.1.6 社会生活状况
        2.1.7 主观认知状况
    2.2 福建省妇女贫困精准帮扶现状
        2.2.1 福建省妇女贫困现有扶持项目概述
        2.2.2 成效与问题
3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3.1 传统总量贫困测度
        3.1.1 贫困发生率H指数(Head-count Ratio)
        3.1.2 贫困人口平均贫困差距率I指数(Income-gap Ratio)
        3.1.3 森(S)指数(Sen Index)
        3.1.4 SST指数(Sen-Shorrocks-Thon Index)
    3.2 多维贫困测度
        3.2.1 HDI人类发展指数(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3.2.2 HPI人类贫困指数(the Human Poverty Index)
        3.2.3 Ch-M指数(Chakravarty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3.2.4 F-M指数(Foster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3.2.5 Watts多维度贫困指数(Watts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dex)
        3.2.6 Alkire-Foster方法
        3.2.7 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比较
4 福建省贫困妇女多维贫困度的测量
    4.1 数据来源说明
    4.2 Alkire-Foster测度方法说明
        4.2.1 维度、指标的选取以及临界值的确定
        4.2.2 权重的界定
    4.3 福建省样本地区贫困妇女多维贫困度测算
        4.3.1 单维贫困度测算结果
        4.3.2 多维贫困度测算结果
        4.3.3 多维贫困指数分解
5 福建省贫困妇女多维贫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选取
    5.2 贫困妇女多维贫困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2.1 模型估计结果
        5.2.2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5.3 总结
6 福建省贫困妇女精准扶贫对策设计
    6.1 持续关注贫困妇女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重点改善其生活环境
    6.2 保障贫困妇女受教育权和话语权,完善其“权能建设”
    6.3 构建完善的妇女工作群体,加强专业人才配置
    6.4 动员多元主体介入女性扶贫,发挥“精英”力量
    6.5 将性别意识纳入制度设计,完善精准帮扶机制
    6.6 关注贫困妇女主观脱贫意识觉醒,树立自我发展观念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参与对民族村寨妇女家庭权力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宣.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适老性森林康养基地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龙栖山森林康养基地东部片区为例[D]. 陈思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江汉平原乡村农户休闲活动空间变化研究[D]. 徐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互联网使用对女性就业选择的影响[D]. 惠学清.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农村独居老人孤独感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G村为例[D]. 易卿.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公众参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 王恬.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2)
  • [8]随迁老年人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曲壹方. 济南大学, 2018(02)
  • [9]提高建筑业女工闲暇生活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以昆明市R建筑工地女工为研究对象[D]. 曾慧敏. 云南大学, 2017(05)
  • [10]妇女多维贫困测量及精准扶贫研究 ——基于福建省“巾帼扶贫”调查数据[D]. 姜畅.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女性休闲生活条件——以福建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