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一、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紫威[1](2021)在《利用ASM1模型分析进水颗粒无机物对污水厂运行的影响》文中指出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我国下水道渗漏和合流制的排水体制,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存在进水中无机悬浮颗粒(Inorganic Suspended Solids,ISS)浓度高于欧洲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尤其是降雨期间,由于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大量无机物随雨水一起进入污水合流制管道,致使污水厂进水无机固体浓度增高。进水中部分无机物随之进入后续的污水生物处理单元,导致污泥活性、MLVSS/MLSS 比值、污水脱氮效率降低以及较高的污泥产率,污水进水中含较高无机物浓度导致污水厂难以高效运行。因此为了保障污水处理效果,对污水进水中的无机物是如何定量地影响污水厂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在查阅资料范围内发现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针对污水处理厂出现的高无机悬浮物(高ISS)负荷问题,利用活性污泥数学1号模型,结合Ekama提出的无机物模型,定量的分析了无机物悬浮物对于污水厂运行的影响。本文模型以ISS/COD来表征无机负荷,探讨了高无机物负荷对污泥活性,污泥产率以及脱氮效率的影响,并针对我国独特的水质特征对于污水厂如何提质增效提出合理建议,高无机物导致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是不可持续的。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污水厂进水高无机物的情况存在普遍现象,高无机物导致我国污水厂难以高效运行。本文对江苏省某市的污水管网提升泵站及污水厂进水取样,对污水的COD,氨氮,SS及VSS浓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市各泵站水质COD浓度较低,大约49%的泵站COD浓度小于200mg/L,75%的泵站COD浓度小于300mg/L。部分泵站水质无机物浓度高,尤其是下雨天,污水中无机悬浮物含量显着上升。污水厂的进水ISS/SS 比例在0.4~0.5左右,进水无机物浓度较高,且含有较多细微无机颗粒,粒径小于100um的在70%左右,粒径小于200um的在90%左右。实验表明沉砂池对于粒径大于200um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污水厂冬夏季进水悬浮物粒径呈现不同结果。夏季由于多雨季,污水进水粒径分布小于100μm的比例超过70%,而冬季只有40%左右,且夏季污水进水ISS/SS比值在0.5左右,表明污水进水无机物含量较高,而冬季在0.3左右,相对偏低一点。实验测得该市的污水厂活性污泥浓度在7000mg/L左右,而MLSS/MLVSS 比值较低,在0.4~0.5左右。细微无机颗粒悬浮性在水中进入生化池和污泥混合在一起成为活性污泥的一部分,在进水有机质(VSS)相对恒定的条件下,曝气池内部的MLSS浓度升高,最终导致污泥活性MLVSS/MLSS值下降,远低于0.75的正常值,污泥活性降低。实验测得活性污泥由于高无机物进水导致SOUR值低于文献参考值,且高无机进水导致氨氮降解速率降低。2.对高无机物进水浓度进行数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进水中的无机物是活性污泥无机化的原因。在进水ISS浓度正常时,ISS/COD=0.03,活性污泥中的ISS主要来源于生物除磷的贡献;而当进水中的ISS浓度较高时,ISS/COD=0.4,活性污泥中的ISS主要来自于进水。并且随着污泥龄(SRT)增大,污泥MLVSS/MLSS比变化不大,污泥MLVSS/MLSS 比值的降低与较长的SRT关系不大。3.进水高无机物导致污水厂污泥产率的增加。模拟进水ISS/COD从0升高到0.5时,污泥MLVSS/MLSS 比例从0.8降低至0.4,对应的污泥产率从0.45提高至0.87(Kg/Kg去除COD),随着进水ISS/COD的增大,污泥产率也明显增高。4.高无机物进水降低脱氮效率。数学模拟的结果表明进水中的高ISS,使低温硝化过程难以在正常MLSS浓度下彻底完成。当进水ISS/COD比例在0.4时,污水厂必须将MLSS浓度保持在6000 mg/L以上,才能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实现完全硝化。当进水ISS/COD增高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硝化菌AOB被淘汰,硝化反应难以进行,出水的氨氮浓度升高。

王雪[2](2021)在《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以C污水管网工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污水管网体系已经变得十分庞大,成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着使用年限的推移、环保要求的提高,地下管网也存在着使用时间过长日趋老化、材料逐渐落后已被淘汰、漏损日益严重影响环境等问题,因此各地都在纷纷开展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但在建设中存在着项目进度管理体系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严重制约着管网改造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首先对项目管理及所需用到的有关概念理论和算法进行阐述,打造理论体系框架;然后分析国内现阶段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及原因,分别从提升工期估算准确率、增强项目进度监测水平和保障项目进度管控措施等方面提出项目进度管控思路;最后以C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为例,通过一期、二期工程的进度管控对比,在一期工程工期延误影响二期工程工期的情况下,运用进度管理活动定义--活动排序--计划网络图--活动时间估算--甘特图技术对二期工程项目构建科学的进度计划,并进行进度优化压缩工期时间,探讨二期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完工的可能性,运用研究分析后的进度管控思路对二期工程项目进度进行管控,运用项目推进软件进行进度动态监测,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施工组织和质量保障措施。其中,为有效解决工期估算和项目监测问题,在工期估算中引入蒙特卡罗模拟,组建数学模型计算工期提高计算准确率;在进度监测中引入项目进度推进系统,提升项目进度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增强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协调。通过制定项目计划、完善进度管控措施,保证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在固定时间内完成。通过研究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进度,进一步丰富项目进度管理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提升工期估算准确率、完善项目进度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按期完成,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提供借鉴。图11幅;表8个;参51篇。

邓玉莲[3](2021)在《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在城市发展与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排水管道使用年限的增加,城市排水管网系统逐渐显现出一些管网病害及管道缺陷问题,如雨水和污水管道混错接、河水倒灌及管道淤积、破损等,都严重影响着排水管网系统的输水能力和污染物的收集效率。除此之外,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效能低下,会对污水厂的处理效率和城市水环境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掌握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状态及运行状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关于排水管网养护与修复的决策,为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营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本文基于淮安市排水管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目前排水管网的病害问题与管道缺陷问题,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判别法建立了评估的数学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淮安市淮安区城区排水管网,对淮安区排水管网的状态和运行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估。之后,通过SWMM软件对淮安区河西片区现状管网进行模拟,分析排水管网中可能存在的超载管段和溢流节点,此外,结合管网改造方案,对改建后的排水管网进行情景模拟,对比分析改建前后管网的运行状况,对改建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目前排水管网的病害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分别是外水入侵、污水直排、雨污管道混错接、管道排水不畅及管网溢流污染。对管道缺陷等级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发现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中,缺陷最多的都为沉积,错口、破裂、渗漏、异物穿入、障碍物和残垣坝缺陷也相对较多,管道缺陷中的腐蚀、结垢和起伏均未检出。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的评估模型可以对排水管网系统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对排水管网系统的服务性能、建设状态及维护管理情况的宏观把控。影响淮安区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的因素主要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C14)、雨污分流比(C12)、污水处理率(C15)和管网维护水平(C33)这四个指标。淮安区排水管网的服务性能和维护管理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而管网建设状态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综合评价了淮安区排水管网的状态及运行能效为中等偏上的水平。对淮安市河西片区现状排水管网运行状态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在降雨时段可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溢流节点和超载管段,这些节点发生溢流会造成路面积水的现象。管网经雨污管道混错接改造、分流制改造、破损修复和管道清淤之后,排水管网的转输水量明显减小,BOD和COD的浓度明显升高,河西片区排水管网的状态和运行效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建立的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模型及基于SWMM软件的排水管网模拟方法虽然有一定的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相关管理部门对排水管网的建设及运行维护制定合理的方案,对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贡献一份力量。

杨兴发[4](2020)在《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人口密度加大,导致污水管道的负荷逐年增大,堵塞情况经常发生,从而急需吸污车对堵塞部位进行处理。传统吸污车只能对污水污物进行抽吸,然后转运至收纳场所,期间未做任何处理,液态垃圾的高污染导致污水厂、填埋场都不愿意接纳,导致出现许多吸污车将液态垃圾偷排于市政管道或其它偏僻之处等恶劣问题。因此采用创新手段对液态垃圾在清理时进行处理从而解决无处消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污水管道液态垃圾的治污难题,本文基于“就地处理”的理念设计一款具有污水污物就地处理功能的新型液态垃圾处理车,改变了传统吸污车在处理液态垃圾时只能采取抽吸转运的现状。考虑到新型液态垃圾处理车实际应用中的性能需求,对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和可靠性分析;利用流固耦合理论优化液态垃圾处理车的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筛筒-螺旋装置的旋转方式和转速;针对本装备的车辆属性结合旋转件的偏心振动对悬架进行优化,并研制样车,最后对典型工况进行试验验证。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计一款可以对液态垃圾“就地处理”的多功能处理车,提出一种双转子防堵塞的固液分离系统。根据工况要求设计具有污水污物就地分离处理功能的新型液态垃圾处理车,除了具备传统吸污车的功能外,还配备了两级固液分离系统及其他相关功能装置。根据污水管道液态垃圾高含固率的特点,将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的螺旋轴与筛桶设计为同时差速旋转,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筛筒堵塞。同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一级固液分离系统在螺旋轴与筛桶的不同转速配比下的污水分离效果以及污物的运输情况,对比螺旋轴与筛桶的不同转速配比下物料的运输速度,得出了筛筒-螺旋轴差速转子系统各自的最佳转速。(2)发展一种敏度分层过滤方法解决零部件在拓扑优化过程中因载荷病态而使得小载荷传递路径消失的问题。针对液态垃圾处理车上的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的典型零部件服役工况存在的载荷病态的问题,采用敏度分层过滤策略对其进行拓扑优化,有效避免采用传统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优化时出现的较小载荷传递路径消失的现象。分层策略依据各载荷幅值的大小进行,并结合载荷对结构的应变能数值。通过引入比较判断系数及放大应变能影响系数对各灵敏度按大小进行分层,对各层次采用不同的过滤策略以获得材料在载荷病态下的最佳布局。通过算例验证了敏度分层策略的有效性,并利用该策略对液态垃圾处理车上典型零部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3)发展一种基于泛灰数的多源不确定性混合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解决计算中区间扩张问题。针对液态垃圾处理车上固液分离系统因工况恶劣导致故障率高且不便于维护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泛灰数的多源不确定性混合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等熵原理将模糊参数转换为等效随机参数,并采用3σ准则将等效随机参数和原始随机参数转换为区间变量。在此基础上,将混合可靠性问题转化为只有区间变量的可靠性问题,即非随机可靠性分析问题。针对区间算法中存在的区间扩展问题,采用灰色数学方法解决非随机可靠性分析问题,该方法可以得到较为保守的混合结构可靠度计算结果,并将此方法运用于液态垃圾处理车的典型零件中。(4)建立包含上装偏心工作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针对各种工况开展液态垃圾处理车的动力学分析。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液态垃圾处理车的悬架参数,优化后的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道路适应性,能够有效改善正弦道路和随机道路下的车身加速度,提高车辆行驶舒适性。优化后悬架系统动挠度减小,车轮的动载荷也得到改善,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5)制作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的试验台架以及多功能液态处理车样车,并对其各项性能参数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制作一级固液分离系统试验台架,测试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的物料传送速度以及处理功效处理功效。针对多功能液态处理车的处理对象和处理工况,并对整车整体处理功效、污水净化程度以及脱水后的固态垃圾含水率方面做相关测试。实验表明本设备全流程功效相比传统吸污车有明显提升,经处理后水质中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的C级标准,可以直接排放至地下污水管道。一级固液分离系统产出的固态垃圾含水率满足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固态废物含水率的要求,且二级固液分离系统产出的固态垃圾可作为有机肥原料。

李青青[5](2020)在《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污水管网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城市卫生健康和未来的发展。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污水水量增加,水质变化复杂。传统排水系统是以重力流为主,而对压力流排水系统研究比较少。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污水系统的设计以重力流为主,在受到地形限制或者采用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排水体制。压力污水系统具有管径小、埋深浅、扩建弹性大、容易发现漏损等优点近年来在工业园区的改扩建污水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对压力污水系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工程设计和施工经验的浅层面,缺少对压力污水系统风险预测和优化设计方面的深层研究。本文以杭州某工业园区压力污水系统为背景,利用Flowmaster和Fluent对压力污水系统的水力特性模拟分析,并进行整体和局部的水锤风险和淤积风险的预测,提出降低风险的优化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借鉴压力给水系统,提出适用于压力污水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通过Flowmater对计算方法进行模拟验证和修正,适用于压力污水系统的海澄—威廉公式的沿程水头损失的修正值为1.13;(2)管径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增加风险。管径过小时的节点压力比设计管径的节点压力大1.3bar(1bar=0.1Mpa),增加水锤风险;管径过大时的最小流速约为0.4m/s,增加管道淤积风险;(3)对不同的启停泵工况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关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两台水泵同时启动时的水锤风险最大,不同管径对应不同的临界流速,停泵工况时的流速在0.5m/s,可能发生淤积风险;(4)对比不同类型三通流场,对局部风险分析进行预测。顺水三通时的水力条件最好,水锤和淤积风险最小,在设计时优先选择顺水型三通。顺水三通随着弯曲半径增加,水锤风险降低,淤积风险增大;(5)优化设计。设计空气阀可以降低水锤风险,各企业水泵联动,达到平衡运行,保证管道内的流速大于临界流速,减低管道淤积风险。

高嘉良[6](2020)在《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污水系统是保证油田滚动生产的主要系统之一。随着我国陆上油田逐步进入三次采油阶段,多元并行开发方式下,部分油井采出污水普遍“见聚”现象日益突出,原水中成分复杂;含不同成分的污水原水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即通过各种功能各异的污水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又要根据下游注水对水质需求的不同,处理到不同的深度。进而达到后续回注污水对水质的不同要求。脱水站、污水站和注水站之间通过污水管网进行污水调度。由此可见,油田污水系统为结构联通性相对复杂的流体网络,同一运行周期内存在不同级别、类型的多种调运管网共存,使得不同网域内站库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在特殊情况下,如注水站启停泵、现有污水站改造、污水站新建或停产等,如何以最优方案将注水站所需水质、水量及时调运到位,以保证注水系统正常运行是各大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目前,油田污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调整改造调度决策均依托现场管理人员按经验调控,决策时间长,无法保证调度决策的最优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复杂油田污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依托于对油田污水系统特有流体网络结构特性的分析,建立了管网水力分析计算数学模型,融合“图论思想”,基于广度优先搜索(BFS)形成了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水力计算分析方法。结合算法的有效遍历性,实现污水系统节点及管道单元的参数计算,运算效率高。其次,基于复杂油田污水系统常见的四种调整改造模式,即污水站库产能新建、注水站启停泵调整、现有站库调整、污水站库停产改造,以决策过程中系统总调度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站库之间的调度水量为决策变量,以调整工作量约束、每种子模式运行特性约束、流量平衡约束、水质约束、站库处理能力等为约束条件,构建污水系统四种调整改造模式下的调度决策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结合可行性准则以及不可行解调整,建立了烟花算法(FWA)的求解策略。最后,基于软件工程学理论,采用面向对象的C#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0程序开发平台中,嵌入组件式GIS技术进行软件编制,研制了“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软件系统,实现了污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分析、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等决策功能。应用该软件对某区块污水系统的站库调整改造调度决策问题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在保证调度决策方案合理的同时,避免了污水站库产注不平衡、负荷不均衡、处理水质不达标的突出矛盾,在降低污水系统运行调度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污水系统的决策效率以及运行管理水平。

万芳芳[7](2019)在《污水处理全成本测算与价格监管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系统的发展完善,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居民对污水处理达标水平提出的更高要求,污水处理费用难以覆盖污水处理成本,导致大多数污水处理企业面临无法正常经营的局面。因而从污水处理全成本角度分析完善污水处理成本核算程序、加大成本监审力度、测算污水处理全成本标准对完善污水处理价格制定机制提供基础成本数据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污水处理成本是进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时的关键性数据,也是污水处理价格制定的基础。梳理我国污水处理全成本价格制定与成本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的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缺少对污水处理成本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鉴于此,本文根据污水从开始生产到最后达标排放过程,实证影响污水处理成本的宏微观因素,再结合实践利用影响因素构建污水处理各环节费用函数模型,接着测算污水处理成本标准,最后基于污水处理成本标准探究污水处理价格监管政策思路,以求能在指导业务实践方面发挥些许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污水处理成本相关文献,对污水处理全成本定价和污水处理成本影响因素做出初步评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特征,污水处理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无法掌握企业真实成本、各类型企业污水处理成本差异较大等背景因素,探究污水处理全成本测算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演变,理清目前污水处理系统成分,梳理污水处理行业全成本构成至少应包括污水处理、污水管网运输、污泥处理处置三部分,接着分析污水处理收费价格政策实施存在哪些难点问题;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污水处理成本高低的宏微观因素进行分析,实证影响污水处理成本变动的因素;紧接着分别构建三个模块的费用函数模型,测算污水处理全成本;最后讨论如何将测算的污水处理成本标准运用于价格监管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认为主要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实证检验了污水处理成本的宏微观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确定影响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并对影响的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检验各因素对成本高低的影响,这为解释污水处理成本高低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第二,构建污水处理各环节成本费用函数模型,测算污水处理各环节成本标准。本文从污水处理全过程视角依据污水处理成本、污水管网运输成本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分环节测算成本,按照东中西东北部地区的不同水污染程度、不同出水执行标准计算污水处理成本标准,为污水处理价格形成提供定量依据。第三,提出了基于成本标准的污水处理价格监管及政策建议。针对我国各地市污水处理成本相关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基于污水处理全过程的成本标准设计污水处理价格监管政策并提出相关建议。

周传[8](2019)在《排水立管-污水管道直连系统的自然通气效率试验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良好、人民安居的关键所在。然而近年来,由硫化氢(H2S)、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危害性气体引发的安全隐患,给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威胁。现有的危害性气体控制技术尽管可以达到一定控制效果,但仍需要消耗能源和化学物质。本研究围绕建筑物直立管道与市政污水管网相连的通风效果与规律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排水横支管恒定入流时,排水高度H不变,立管内最大负压和零压点出现的位置基本不变,但最大负压值的大小与排水流量Q有关;而在排水流量Q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排水高度H的降低,负压值越来越大。(2)排水横支管恒定入流时,系统最大正压和最大负压的数值均和Q?/?D(雷诺数)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立管内水流紊动越剧烈,雷诺数越大,压强最值越大。(3)排水横支管非恒定入流时,从伸顶通气管吸入的新鲜空气,可以用于降低一定范围内危害性气体的浓度。当排水高度较高时,由专用通气立管与伸顶通气管完成补气过程用于缓解气压波动;而当排水高度较低时,专用通气立管不再发挥补气作用。(4)在排水横支管没有水流的情况下,污水管道内外气体组分差是污水管道自然通风作用的推动力之一。管道内CH4的体积分数越高管道内外密度差越大,直立管道越长,自然通风气流流速越大,污水管道内发生爆炸的安全风险降低越快。当管道内CH4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2.5%,1.25%和0.625%的情况下,自然通风气流流速分别为0.6m/s,0.4m/s,0.25m/s和0.05m/s左右,利用伯努利方程建立的气体流动量化模型和CFD模拟得到的通气量误差在15%以内。(5)温度差是污水管道自然通风作用的另一推动力。温度差和高度差越大,自然通风效果越显着。在管道内外温度差分别为8℃、6℃、4℃和2℃的情况下,自然通风流速分别为0.61m/s、0.51m/s、0.40m/s和0.27m/s,与实测结果误差在10%以内。(6)建筑立管的自然通风作用可以降低一定范围内危害性气体浓度。以CH4为例,通过建立甲烷释放量和自然通气流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温度差为8℃、6℃、4℃和2℃的情况下,自然通风作用可以分别将4640m-5300m、4120m-4700m、3540m-4040m和2730m-3120m长度范围污水管道内的CH4体积分数控制在5%以内。

陆族杰[9](2019)在《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同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结合和实施,给海绵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即是物联网+海绵城市的产物,通过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智慧水务管理系统,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等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寻找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进行评价,为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的发展和实施提供参考建议。基于系统工程理论,以全局的观念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的概念,内涵,特点,从系统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方向,根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文献研究,专家调研等方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调查问卷”进行了广泛的专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进行筛选、整合、调整,形成最终的以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为目标层,专业数据管理、海绵城市设施管理、协同平台管理、社会效益管理4个控制层,数据采集管理,参与方管理,平台框架设置等9个准则层,传感器覆盖率,数据的异构融合性,年径流总量监测控制效率等33个指标层)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法、对比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法)、层次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和权重计算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说明,针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时部分信息难以量化、评价标准多样化的特点,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Super Decisions软件确定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权重,并对权重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进行评价。同时,针对部分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指标量表的设计,方便专家进行打分和判断。为验证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适用性,以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案例进行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为较好。这主要得益于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SS在线监测仪等一系列监测仪器的发展和成熟,使得数据采集已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但目前仍缺乏数据统一的交互标准,同时也暴露出雨洪管理模型在各地的标准不一,适用性亟待加强;许可权限设置是否科学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知识沉淀和流通;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和相关教育部门及社会协会、组织等的对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应当加大硬件投入,建立统一的数据交互标准;强化跨流域治理的调度能力;在权限设置上增强功能性配置,加强知识流通;加强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对接的功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效益。

施泽杰[10](2018)在《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因污水处理设施多,地点分散,以及缺乏数字化的管理手段,使得现有设施如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管网及其周边的附属设施的运维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更好的应用和管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满足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需要建立数字化的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污水厂管理效率以及污水管网的利用率。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学,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数字化的存储和管理,将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管理、水质净化以及排污管网及其周边相应设施的位置信息和实体属性两者进行结结合,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的数据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用户,从而满足政府部门对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全面掌控的需求。解决了污水处理工程中基础数据更新缓慢以及水质监测数据因纸质记录而造成表述模糊等问题。本系统采用WebGIS技术,结合.NET开发平台,运用MVC模式设计与实现。前端采用Bootstrap框架进行界面的优化显示,后台采用ORM框架提供持久化类与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方便的完成数据库的迁移。系统功能设计利用GIS的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以及污水净化流程进行实时的运维监管,使用Cesium三维引擎对污水管网进行Web端的可视化显示研究。主要分为以下模块:水质参数监管模块,主要是实时监控污水处理过程中,各项参数是否符合污水净化指标,起到监测与预警的作用;设备运维模块,主要是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故障检测以及属性信息维护;统计分析模块,将不同污水处理厂的水质信息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为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提供数据依托;以及三维管网可视化模块,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污水管网进行Web端的可视化显示,弥补管网在第三维方向信息缺失的弊端。

二、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ASM1模型分析进水颗粒无机物对污水厂运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外污水厂水质现状
    1.3 我国污水厂水质现状
        1.3.1 污水厂进水中无机物的来源
        1.3.2 进水无机物的迁移和转化
        1.3.3 进水无机物对污泥浓度(活性)的影响
        1.3.4 污水厂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粒径
        1.3.5 进水无机物对污泥产率和脱氮的影响
    1.4 污水处理系统数学模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5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1.5.1 静态模型
        1.5.2 动态模型(ASM)
        1.5.3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发展前景
        1.5.4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应用
    1.6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提出
        1.6.2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污水水质的取样与测验
        2.1.1 管网泵站污水取样保存及测试指标
        2.1.2 污水厂数据取样保存及测试指标
    2.2 常规水质测验方法
    2.3 比耗氧速率(SOUR)监测曲线分析
    2.4 数据的计算与处理
    2.5 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
        2.5.1 ASM系列活性污泥数学的符号和参数简介
        2.5.2 ASM1模型的矩阵表达
        2.5.3 ASM1模型的反应过程
        2.5.4 ASM1模型的13个组分
        2.5.5 ASM1模型的5个化学计量系数
        2.5.6 ASM1模型的14个动力学参数
    2.6 模型的建立
        2.6.1 模型的简化
        2.6.2 A2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模型
        2.6.3 活性污泥中的不同组分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泵站及污水厂采样结果分析
        3.1.1 污水泵站水质特征
        3.1.2 污水厂进水的水质特征
        3.1.3 污水厂曝气池内污泥特征
        3.1.4 活性污泥的脱氮效果
    3.2 模拟结果分析
        3.2.1 进水颗粒无机物(ISS)浓度对活性污泥组分影响
        3.2.2 进水颗粒无机物(ISS)对污泥产率的影响
        3.2.3 进水颗粒无机物(ISS)对生物脱氮的影响
    3.3 讨论高ISS对污水厂运行提质的影响
        3.3.1 ISS导致污水厂活性污泥工艺运营困境
        3.3.2 增加运行能耗成本
        3.3.3 污水厂设备的磨损
        3.3.4 剩余污泥处置困难
    3.4 污水厂运行提质增效的建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以C污水管网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项目管理
        2.1.2 项目进度管理
    2.2 算法及理论分析
        2.2.1 蒙特卡罗模拟
        2.2.2 任务定义
        2.2.3 活动排序
        2.2.4 任务工期估算
        2.2.5 制定进度计划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特征及问题研究
    3.1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概念及目的
        3.1.1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概念
        3.1.2 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目的
    3.2 管网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3.3 解决污水管网改造问题的思路分析
        3.3.1 不同的工期估算方法对比
        3.3.2 对项目进行进度管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污水管网改造项目进度管理应用实例
    4.1 项目背景和项目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项目概况
    4.2 C污水管网改造一期工程情况
    4.3 C污水管网改造二期工程进度研究
        4.3.1 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4.3.2 活动工期估算
        4.3.3 项目进度优化
        4.3.4 进度优化后的甘特图
    4.4 项目进度管控
        4.4.1 运用项目推进软件进行项目动态监测
        4.4.2 及时收集项目信息和偏差处理
        4.4.3 项目进度管控保障措施
    4.5 C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情况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排水管网的现状及问题
        1.1.2 排水管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1.1.3 政策导向
        1.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的现状
        1.2.2 排水管网模拟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课题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排水管网的检测与缺陷分析
    2.1 淮安市城市概况
        2.1.1 淮安区水环境现状
        2.1.2 淮安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
    2.2 排水管网检测技术遴选
        2.2.1 管道缺陷检测
        2.2.2 管道缺陷识别
    2.3 管网运行情况调查与分析
        2.3.1 管网运行情况调查
        2.3.2 管网病害分析
    2.4 管道缺陷检测与分析
        2.4.1 管道缺陷检测
    2.5 排水管网关键问题识别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模型的构建
    3.1 指标的设置和筛选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3.1.2 指标初选
        3.1.3 指标二轮筛选
        3.1.4 专家问卷选取
    3.2 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框架
        3.2.2 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3.3 构建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
        3.3.1 利用AHP法划分权重
        3.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估模型
    3.4 指标评价等级论域的确定
        3.4.1 确定原则
        3.4.2 分级依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体系的应用
    4.1 淮安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指标权重划分
        4.1.1 指标权重计算
        4.1.2 层次总排序
    4.2 淮安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综合评估
        4.2.1 构造模糊评价矩阵
        4.2.2 一级综合评价
        4.2.3 二级综合评价
    4.3 评价结果讨论
        4.3.1 指标权重分析
        4.3.2 综合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WMM软件模拟的排水管网整改效果评估
    5.1 软件模拟评估方法的选用
        5.1.1 模拟软件比选
    5.2 模型构建
        5.2.1 模型区域概况
        5.2.2 管网概化
        5.2.3 管流模块参数设置
        5.2.4 排水管道缺陷与管网病害概化
        5.2.5 污水事件设置
        5.2.6 降雨事件设置
        5.2.7 污染物设置
    5.3 模型率定
    5.4 模拟结果分析
        5.4.1 现状管网模拟结果分析
        5.4.2 管网改造前后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液态垃圾处理装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流固耦合力学的研究现状
    1.4 拓扑优化方法和结构可靠性研究现状
    1.5 车辆运行平顺性研究现状
    1.6 文中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设计及一级固液分离系统优化
    2.1 引言
    2.2 系统组成
        2.2.1 车辆底盘
        2.2.2 动力系统
        2.2.3 一级固液分离系统
        2.2.4 二级固液分离系统
        2.2.5 真空吸污系统
        2.2.6 管道系统
        2.2.7 高压疏通系统
        2.2.8 电控系统
    2.3 一级固液分离系统设计
    2.4 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
        2.4.1 流固耦合的数值分析方法
        2.4.2 数值模拟方法
        2.4.3 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
    2.5 基于CEL流固耦合的一级固液分离系统设计
        2.5.1 工作状况分析
        2.5.2 一级固液分离系统筛筒结构设计
        2.5.3 一级固液分离系统螺旋轴设计
        2.5.4 基于CEL流固耦合的筛筒与螺旋轴转速确定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零部件荷载病态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及其混合不确定性可靠性分析
    3.1 引言
    3.2 结构拓扑优化荷载病态问题
    3.3 敏度分层过滤克服荷载病态
        3.3.1 多载荷下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
        3.3.2 敏度分层过滤策略
        3.3.3 数值算例
        3.3.4 典型支撑板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3.4 基于泛灰数的多源不确定性混合结构可靠性分析
        3.4.1 区间可靠性模型
        3.4.2 多源可靠性模型
        3.4.3 泛灰数理论
        3.4.4 典型支撑板结构可靠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滚筒偏心系统振动动力学分析与悬架优化
    4.1 引言
    4.2 动力学建模
        4.2.1 一级固液分离装置的连接关系
        4.2.2 含旋转不平衡质量的整车振动分析模型
        4.2.3 行驶模式下的分析模型
        4.2.4 正常工作模式
        4.2.5 固液分离装置安装部位完全锁紧状态下简化模型
    4.3 结构特征参数表征
        4.3.1 钢板弹簧刚度
        4.3.2 改装后的车辆参数
        4.3.3 车辆转动惯量
    4.4 车辆悬架系统优化
        4.4.1 约束
        4.4.2 优化目标函数
        4.4.3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部件及整车试验分析
    5.1 引言
    5.2 固液分离系统试验研究
    5.3 样车试验
        5.3.1 液态垃圾处理车处理效率
        5.3.2 液态垃圾处理车污水处理效果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5)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压力污水管网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2 压力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现状
        1.2.3 压力污水管道的水质变化研究现状
        1.2.4 压力污水管道的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文章创新点
第2章 Flowmaster和 Fluent基本理论
    2.1 压力污水管道水力分析
        2.1.1 压力污水管道中的流态
        2.1.2 压力污水管道遵循的定理
        2.1.3 压力污水管道瞬变流特征线解法
        2.1.4 压力污水管道水力模型
    2.2 Flowmaster基础理论和应用
        2.2.1 软件简介和应用现状
        2.2.2 Flowmaster计算理论
        2.2.3 组件分析
    2.3 Fluent仿真原理
        2.3.1 CFD模拟软件概述
        2.3.2 控制方程
        2.3.3 Fluent求解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力污水管道的系统风险预测
    3.1 计算方法选取
        3.1.1 概况
        3.1.2 水力计算
        3.1.3 污水集水池
    3.2 模拟验证
    3.3 风险预测
        3.3.1 不同管径下的系统风险预测
        3.3.2 不同工况的风险预测
    3.4 远期规划
    3.5 系统优化设计
        3.5.1 增设空气阀
        3.5.2 其它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压力污水管道的局部风险预测
    4.1 模型的建立
        4.1.1 几何建模
        4.1.2 网格划分
        4.1.3 边界条件设置
    4.2 求解器设置
        4.2.1 选取计算模型
        4.2.2 操作环境
        4.2.3 求解方法控制
    4.3 管道三通局部风险预测
        4.3.1 淤积风险分析
        4.3.2 水锤风险分析
    4.4 三通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研究现状
        1.2.2 管网系统调度决策优化研究现状
        1.2.3 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简介
    2.1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简述
        2.1.1 复杂油田污水来源
        2.1.2 复杂油田污水组成
        2.1.3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简述
    2.2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流程
    2.3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处理工艺流程
        2.3.1 普通水驱污水站工艺流程
        2.3.2 聚驱污水站工艺流程
        2.3.3 三元复合污水站工艺流程
        2.3.4 深度污水站工艺流程
第三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水力分析计算方法
    3.1 污水系统单元数学模型
        3.1.1 管元的数学模型
        3.1.2 管网节点单元的数学模型
        3.1.3 输水泵的数学模型
        3.1.4 污水站库负荷率数学模型
        3.1.5 污水站库含聚浓度数学模型
        3.1.6 污水粘度模型
    3.2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水力分析计算方法
        3.2.1 图论分析
        3.2.2 广度优先搜索
        3.2.3 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管网水力计算求解
第四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
    4.1 污水站库产能新建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1.1 目标函数
        4.1.2 约束条件
    4.2 注水站启停泵调整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2.1 目标函数
        4.2.2 约束条件
    4.3 现有站库调整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污水站库停产改造决策优化数学模型建立
        4.4.1 目标函数
        4.4.2 约束条件
    4.5 基于烟花算法的优化模型求解
        4.5.1 烟花算法简介
        4.5.2 可行性准则
        4.5.3 烟花算法求解
第五章 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系统开发
    5.1 调度决策系统开发运行环境
    5.2 软件总体体系框架
    5.3 软件特色
    5.4 软件功能模块
        5.4.1 文件管理模块
        5.4.2 图形建模模块
        5.4.3 生产数据管理模块
        5.4.4 污水系统仿真水力分析计算模块
        5.4.5 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模块
        5.4.6 流量修正模块
        5.4.7 辅助工具及帮助指南模块
第六章 应用实例
    6.1 实例一:W9#聚驱污水站产能新建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1.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1.2 W9#聚驱污水站调度决策
        6.1.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1.4 决策优化结果分析
    6.2 实例二:XS注水站停泵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2.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2.2 XS注水站停泵调度决策
        6.2.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2.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6.3 实例三:W-D-23#深度污水站新建管线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3.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3.2 W-D-23#深度污水站新建管线调度决策
        6.3.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3.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6.4 实例四:W1#水驱污水站停产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方案
        6.4.1 运行现状水力计算分析
        6.4.2 W1#水驱污水站停产改造调度决策
        6.4.3 系统辅助调度决策
        6.4.4 决策前后对比及优化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污水处理全成本测算与价格监管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与价格政策
    第一节 污水处理系统与行业发展
    第二节 污水处理成本构成
    第三节 污水处理收费价格政策
第三章 污水处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第一节 污水处理成本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第二节 实证检验
    第三节 结果分析
第四章 污水处理全成本模型与标准测算
    第一节 污水处理成本模型与标准测算
    第二节 污水管网输送成本模型与标准测算
    第三节 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模型与标准测算
    第四节 污水处理全成本标准设计研究结果
第五章 污水处理价格监管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污水处理成本监审制度的实施
    第二节 基于成本标准的污水处理价格制定与监管
    第三节 污水处理价格制定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排水立管-污水管道直连系统的自然通气效率试验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有害气体产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有害气体控制技术研究
        1.2.3 建筑排水系统气压波动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意义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图
2 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模型简介
    2.1 计算流体力学以及Fluent
    2.2 控制方程简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N-S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3 模型简介
        2.3.1 湍流模型
        2.3.2 组分输运模型
        2.3.3 两相流模型
    2.4 小节
3 上游直连排水立管的自然通气规律
    3.0 引言
    3.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3.2 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
    3.3 不同排水量条件下的自然通气规律
        3.3.1 不同排水工况下立管内的气压分布规律
        3.3.2 立管最大负压值与最大正压值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3.4 直连通气管对非恒定流进水方式下自然间歇通气效果的影响
        3.4.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3.4.2 边界条件与初始化方法
        3.4.3 计算模拟结果
        3.4.4 对有害气体风险的预估
    3.5 小结
4 下游直连排水立管的自然通风效果
    4.1 自然通风原理概述
    4.2 基于组分差异的自然通风效果
        4.2.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4.2.2 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
        4.2.3 结果与讨论
    4.3 基于组分差异的自然通气模型
        4.3.1 引言
        4.3.2 自然通气模型的建立
        4.3.3 自然通气模型的验证
    4.4 基于温度差的自然通风效果
        4.4.1 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
        4.4.2 边界条件和初始化方法
        4.4.3 计算结果分析
        4.4.4 计算结果验证
    4.5 基于温度差的自然通气模型
        4.5.1 等效风机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
        4.5.2 不同温差下的等效风机特性曲线
        4.5.3 自然通气量的计算和验证
    4.6 小结
5 直连系统的影响范围
    5.1 影响范围的估计方法
    5.2 影响范围的验证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建议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海绵城市建设及评价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及评价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理论基础
    2.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基本概念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内涵及特点
        2.2.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内涵
        2.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指标构建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设计概述
        3.1.1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3.1.2 评价指标初选方法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的初步识别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3.1 评价指标初选结果
        3.3.2 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3.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体系指标筛选
        3.4.1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4.2 信度检验
        3.4.3 结构效度分析
        3.4.4 评价指标归纳整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确定
    4.1 评价方法概述与比较
        4.1.1 评价方法概述
        4.1.2 评价方法的比较
    4.2 评价方法选取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指标权重构建思路
        4.3.2 指标权重计算
    4.4 指标权重分析
    4.5 单项指标评价赋值方法
        4.5.1 专业数据管理层指标
        4.5.2 海绵城市设施管理层指标
        4.5.3 协同平台管理层指标
        4.5.4 社会效益管理层指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实证研究
    5.1 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项目概况及分析
    5.2 某市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建设项目评价
        5.2.1 评价指标因素集U
        5.2.2 评语集V
        5.2.3 建立隶属度R
        5.2.4 民意测验的方法请专家进行评价
        5.2.5 多级模糊计算
    5.3 评价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5.3.1 评价结果分析
        5.3.2 案例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系统建设流程
2 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概况和理论基础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污水处理厂监测内容研究
    2.3 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整体设计
    3.1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 系统总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三维场景关键技术研究
    4.1 三维场景数据组织
    4.2 地表的可视化研究基础
    4.3 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污水厂监测模块的实现
    5.2 统计与预警预报模块
    5.3 三维管网可视化管理模块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ASM1模型分析进水颗粒无机物对污水厂运行的影响[D]. 刘紫威. 扬州大学, 2021(02)
  • [2]管网改造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以C污水管网工程为例[D]. 王雪.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城市排水管网状态和运行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邓玉莲.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多功能液态垃圾处理车的设计、优化及试验研究[D]. 杨兴发. 湖南大学, 2020
  • [5]基于数值模拟的分散式压力污水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风险预测研究[D]. 李青青. 南华大学, 2020(01)
  • [6]复杂油田污水系统调整改造调度决策优化技术研究[D]. 高嘉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污水处理全成本测算与价格监管政策研究[D]. 万芳芳.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6)
  • [8]排水立管-污水管道直连系统的自然通气效率试验及模型研究[D]. 周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智慧化海绵城市监测管控系统评价研究[D]. 陆族杰.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县域农村污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 施泽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实用污水管网计算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