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齐聚探讨航运趋势——“中国航运研讨会”

精英齐聚探讨航运趋势——“中国航运研讨会”

一、精英聚首共论航运大势——记“中国航运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宗建[1](2020)在《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戏曲和民俗版画是中国传统民众生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诸多的文化交融与碰撞,多地的民俗版画生产中便出现了大量表现戏曲故事的画面,这种作品则多被称为“戏曲民俗版画”。作为一种将戏曲文化与木刻版印相结合的民间艺术,自明代出现萌芽以来,经过清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极受民众欢迎的民间美术形式之一。鲁西南地区自宋元以来便是戏曲文化的繁盛之地,当地戏曲剧种、剧目众多,戏曲表演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由此,地方戏曲自然地进入民间木刻版画艺人的视野,进而创造出大量表现戏曲内容的民俗图像。不过,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鲁西南地区所生产的此类戏曲图像,并非为年节期间装点家居使用,而是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与生活性特征。无论生产还是使用,都跨越了“年”的阈限性质,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也使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了文化功能上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使用“民俗版画”的概念视野,将其定义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并通过对鲁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生态与地方历史的梳理,还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存语境,进而对其中戏曲题材的出现与兴盛加以诠释。同时,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前人的学术研究中关注较少,仅有的研究也多围绕该地最具代表性的书本子民俗版画展开,很难完整的呈现这一民间艺术的完整面貌,这也使本研究具有了学术意义的稀缺性。笔者通过对近50个民俗版画作坊的田野考察及相关艺人、知情者的口述访谈,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图像与口述资料。基于这些资料的充分利用,本文将尽可能的复原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在历史上的空间分布与时间跨度,并重述它在中国民俗版画史中的重要位置,进而对这一被学界忽视的民俗版画产地进行学术补白。另外,本研究主要从“文化融合”“文化区”“文化时空交流”等研究视野着手,探析地方戏曲文化与文化融合现象对民俗版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指出鲁西南地区作为诸多民俗版画产区的地理交界处,所生产的一般类别民俗版画都具有明显的多地文化融合样态,而地方戏曲则为鲁西南民俗版画的生产带来了关键的文化元素,在此显示出一种特殊的风貌。即其不光接受了邻近区域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同时融汇整合了鲁西南地域内的重要民间文化事项——地方戏曲,从而产生出风格独具的艺术特色。两者共同构筑了民俗版画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成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可以说,鲁西南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区域内特定的民俗生活样态,使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产生与存续既是必然,亦显偶然。邻近地区众多民俗版画产地的存在使该地出现木刻印刷技艺成为必然,这种必然凸显了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行为。而将戏曲故事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并将其融入民众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更是区域内不同文化事项间互为融合的偶然。那么,从空间与时间的双重角度考量,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这一研究对象的产生与发展,便充分反映出民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性,成为解释民间文化自发交融整合现象的重要案例。这也正是本文选取该文化事项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通过文化的时空交流与融合所构建的“生活空间”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概念,进一步解释鲁西南地方戏曲、戏曲民俗版画以及鲁西南民众生活间的关联与互通,并呈现出其在当地文化生态链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将“文化区”“文化融合”等概念引入该研究不仅能够对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独特性与区域性加以阐释,同时也使本研究具有了更为深远的研究意义,进而对当下各类民间美术乃至民间文化事项文化类型划分、产地区域分类的科学性提供学术借鉴。最终以此重释文化融合、文化交流、文化秩序、文化生态链等元素对民间文化事项发展兴衰的重要影响。

郭景川[2](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丁云宝[3](2018)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新地缘经济观与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再造》文中研究指明在冷战格局崩溃以后,通过军事手段来获得国际主导权的方式正逐渐被通过经济手段来获得国际话语权的方式所取代。在这种背景下,地缘经济理论应运而生。竞争与合作是地缘经济理论的两个重要特征。地缘经济是在地缘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受地缘政治影响较深。因此,地缘经济理论传统观点更加强调竞争、控制、对立、遏制,相对弱化合作、联合等特征;强调国家为地缘经济主要行为体,轻视或忽视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在地缘经济中的作用。同时,倾向于将竞争、遏制、冲突等理念作为解决经济、宗教等复杂问题的指导理念,加剧了冲突性。“一带一路”以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互学互鉴为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强调合作、平等。“一带一路”的提出促进了地缘经济理论的发展,丰富、修正了地缘经济理论观点,创新形成了以新地缘经济空间、新国际关系理念、新国际经济格局、新合作共赢框架、新要素流动动向为内容的新地缘经济观。上海合作组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在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建设,处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的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区域高度重叠,功能互动频繁,其不可避免受到新地缘经济观的影响,尤其是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合作等领域的功能再造。

张浩[4](2018)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意识到知识和消费经济时代正在加速到来。世界城市的功能将逐步从产品和资本输出转向知识和文化输出,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以“软实力”为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已经拉开序幕。我国各大城市目前都处于经济转型、空间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建设知识城市尤为重要。目前国内有关城市新区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产业经济层面,对于居住空间的关注度总是退居城市中心、产业用地等之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忽视了转型背景下居住空间的演变,从而造成居住空间整体发展比较粗放的现状。本文选择从居住用地的视角切入,对城市新区居住用地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形态与微观层面上空间品质管控规划进行研究,选取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深入分析居住用地的演变过程、分布特征并剖析现状问题,深刻揭示城市新区转型背景下居住用地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规划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包括1-3章。第1章首先对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区域、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在明确了对象和大背景的前提下,制定出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2章首先明晰了本文重点研究的几个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随后从国家级新区及其居住空间相关研究和国内外知识城市相关研究两方面回顾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当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空间的相关研究大多只是作为新区现状问题的一类被提及,且多聚焦于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居住空间、某一小片居住空间的问题以及产城融合问题,从宏观整体视角审视国家级新区居住空间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第3章分析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的转变,首先归纳总结了转型为知识城市应具备的条件和知识城市的类型,接下来指出在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将出现多维度空间、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城市空间将呈现新的集聚与分散,最后辨析了普通城市与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发展的差异。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实证案例,包括4-6章。第4章分析了知识经济理念下两江新区的转型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两江新区的基本概况,接下来分析了其他国家级新区相似发展阶段的应对策略,最后阐明了两江新区的转型发展趋势。第5章研究了了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动力机制,首先把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变历程划分为起步、平稳增长、加速增长三个阶段,其次指出现状居住用地发展存在两大特征和五大问题,最后从政策、经济、技术和个体四个层面总结新区居住用地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第6章基于以上所有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科学展望新区居住用地未来的演化方向及规划优化,并以两江新区水土片区为例,进行居住空间定性和定量的规划初探。第三部分为研究结果:第一,知识经济发展理念重塑城市空间形态;第二,两江新区居住用地布局呈现两大特征和五大问题;第三,转型背景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发展呈现“知识化”需求;第四,规划理念和方法需与时俱进以应对城市“知识化”的转变。

王旭辉[5](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黄莉慧[6](2016)在《乡籍文化与关系网络:无锡旅泸同乡会研究(1924-1954)》文中指出近代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特别是开埠通商以后,更是有大批移民迁居至此。太平天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民众饱受战争摧残,纷纷来沪避难,其中就有大批无锡人。此后,随着锡沪交通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无锡人来到上海。亦商亦儒是明清以来无锡士人的重要特征,且无锡自古以来就有崇德尚义、造福桑梓的优良文化传统、乡籍文化认同观念强烈。同时上海激烈的竞争环境也使同乡感到需要建立一个同乡组织,来保障同乡在沪的基本权益,于是就有了无锡旅沪同乡会的成立。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关注了无锡旅沪同乡会的组织运作和会员概况。在同乡会成立初期,主要采取理事会和评议会共同处理会务的模式,发展至后期则采用理监事制度和会员代表大会;在同乡会的领导阶层中,前期几乎都是来自工商业的人士,后期则发展成以工商业者为主导,政界、自由职业者为补充的格局;入会的普通会员以青年人、商界人员为主体,从中又可见同乡会的进步性和开放性。其次,作者对广大会员加入同乡会的原因进行探析。广大会员在共同的乡籍文化认同中,加入了同乡会。但促使他们加入的原因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对于广大领导阶层来说,通过在同乡会中的活动,可以和更多的同乡或其它同类组织的领导人物、乃至政府人士结识、进而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反过来又可促进自己事业的发展;对于普通会员来说,加入同乡会可以使自身的基本利益有所保障、不致流落沪上,特别是面临纠纷和灾难时,能够得到同乡会及时的帮助。最后,在造福桑梓观念的影响下,锡籍在沪人士广泛参与到上海和无锡的各项社会事业当中,开展教育、发展工商业、灾难救助等。面对上海市政府的控制和利用,同乡会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政府在社会管理上的空白。本文作者依据无锡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地理位置特点,而采用了乡籍文化和关系网络作为本文的切入点来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共同的乡籍文化认同来解释同乡会的建立与其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不同会员交往所产生的关系网络来分析其对同乡会发展的影响,进而加深对无锡旅沪同乡会从建立到走向消亡这段历史事实的认识。

陈新林[7](2015)在《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文中研究表明以往对香港公务员的研究多侧重于制度本身优越性的探讨,相对而言,对香港公务员群体,特别是对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的研究较为薄弱。这种研究方式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却未能反映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的历史脉络,也很难从深层次把握香港公务员制度的构建与形塑过程。本文主要以香港港英政府时期的华人公务员为着眼点,着重研究华人公务员群体在香港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治理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香港公务员制度最初由英国移植而来,但因香港公务员制度中不可避免的“殖民”色彩,早期华人公务员并未真正走进港英政府“体制”之内,而是孕育出另外一套截然不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一种制度、两种体系”的特点。两种体系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职位高下,而且也表现在薪酬待遇的悬殊,这导致香港公务员群体内部一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张力,也促使华人公务员为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不断向港英政府施加压力。因此,一战之后华人公务员就不断发起加薪运动,促使港英当局在公务员制度方面作出某些调整;二战后华人公务员要求改善待遇的运动更加高涨,并最终撬动香港固有的公务员制度。华人公务员改善待遇之运动并非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经济现象,而且赋予了这种运动在整个香港公务员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角色,在这种运动式的抗争中,香港公务员“本地化”不断推进,薪俸支取规则、薪金调整机制以及等级制度、聘用方式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可以说通过华人公务员的不断抗争,不仅使香港公务员制度逐渐改变了“两种体系”的运行模式,而且也让华人公务员逐渐融入香港公务员制度。在香港公务员制度初步形成之后,伴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香港公务员队伍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贪腐问题,严重影响了香港的可持续发展。1940年代后期,港英当局开始注意公务员领域暴露的种种问题,实施了包括制定反贪污法规、在警务处之下设立反贪污部门等措施遏制贪污的蔓延。但由于港府始终认为贪污仅仅存在于华人公务员以及欧籍下级公务员群体中,并未真正下决心惩治贪污,再加上负责反贪污的警务处又是香港贪腐最严重的机构,反贪也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二战后二十多年港英政府断断续续的反贪工作并未取得显着的效果,相反却造成了贪污之风的盛行。同时,无论是港府还是华人公务员团体也并未采取措施加强公务员的自律,在遏制反贪污问题上更是乏陈可述,也使公务员贪污更加肆无忌惮。1960年代后期,受政治事件之影响,港英政府委任取缔贪污咨询委员会调查香港贪污情形,并派专员考察新加坡、锡兰等地反贪污的经验,收紧惩治贪污的政策,不仅积极向社会通报查处贪污的统计数字,而且新订《防止贿赂条例》加大对贪腐问题的惩处力度。在此期间,华人公务员亦通过公会对此法案提出意见,强调在制定新法案的同时强化反贪污的监督机制,对香港此后反贪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港府始终没有将反贪污部门独立建制,反贪污工作并未出现突破成效,直到1973年“葛柏事件”的发生,引起香港社会各阶层的极大愤怒,香港各界纷纷呼吁反贪污部与警务处分离,才最终推动了港府设立廉政专员扑灭贪污问题。此后通过实施“肃贪”运动,并颁布一系列约束公务员的法律法规,逐渐将公务员群体的治理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了香港公务员体制建构与内部治理同时并举的机制,初步建立了公务员廉政监察体系,使大规模的贪腐问题得以有效遏制,为“廉洁高效”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香港公务员服务香港提供了条件。随后华人公务员在香港教育、医疗、市政等社会问题上持续发声,为香港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在1980年代中期香港进入“过渡期”后,香港华人公务员及其团体组织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过渡时期香港的各项政策筹划与制定中,在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执业效率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杜卫东,周新京[8](2014)在《江河水(下)》文中研究说明第三部:抗命第16章久别重逢非少年1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猝然之间,丁薇薇站在了江河面前。这天早晨一上班,江河叫来总会计师章江,让他和沈奕巍联系,尽快拨款改造贮木场水塔。章江笑问,局里的账面上刚有点钱,在手心里还没捂热呢,就要划走?江河学着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瓦西里的口吻说,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他很尊重章江,这位年过五旬的总会计师办事有板有眼,为人又厚道正派,像邻家大哥,和他谈话,内心每每很放松。章江站起身:"好,我马上去办。你呀,好人呐!"

唐伟锋[9](2014)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中部同盟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以往的着作中总是笼统地把孙中山及同盟会作为领导辛亥革命的主要力量。这种说法固然不错,孙中山前后领导了十多次起义,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清政府沉重的打击。但是,细致考察辛亥革命的经过,却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同盟会内部在1907年前后组织就开始涣散,领导人之间的冲突也接连不断,有对于革命纲领的争论,也有国旗式样之争、经费风波等等。原来的三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光复会和华兴会之间的畛域依然清晰可见,这不能不影响同盟会领导全国革命的能力。从革命策略上来说,孙中山等人坚持在两广及云南等边地发动起义的革命方略,这有他本身的考虑,但是已经脱离了客观革命形势的发展。两湖地区的革命党人长期在新军和学界经营,从自立军起义失败到文学社的成立,前后发展了大批的新军加入,成为发动革命的主要力量。长江流域的革命党人强烈要求把革命地点转移到两湖地区,这反映了一种不同于孙中山策略的诉求。宋教仁、谭人凤等人原本是华兴会成员,在长期追随孙中山起义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逐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宋教仁的中部革命策略,主张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与两湖地区革命党人的诉求不谋而合。宋、谭等人在征求孙中山改组同盟会无果的情况下,决定成立一个新的组织,这个组织决定致力于领导长江流域的革命。在经过多次会议的酝酿和筹备之后,中部同盟会于1911年7月31日在上海成立。中部同盟会成立后,开始在长江流域布置起义的事宜。湖北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早就与宋教仁等人有紧密的联系,他们服从于中部同盟会的领导。谭人凤、居正二人多次来回于上海和湖北之间,不仅在经费上予以支持,而且在思想上给予指导、精神上给予鼓励。在谭人凤、居正等人的推动下,文学社和共进会由分歧转向合作,这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组织基础。武昌起义没有按照原来预定的计划发动,湖北革命党人在突发情况下仓促起义。此时,中部同盟会领导无一人在武昌,所以失去了指挥武昌起义的良机。宋教仁得知武昌起义的消息后,犹豫不决,最终也没能够到达现场。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谭人凤、居正到达武昌后,采取了若干措施。在湖南地区,立宪派与革命党在起义之前保持了一种融洽的关系;在湖南光复之后,焦达峰放松了对立宪派的警惕,在权力斗争中被杀,立宪派最终在湖南也夺取了革命领导权。在上海地区,宋教仁、于右任、范鸿仙等作为撰稿人,在中部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革命。这对于上海各界人士支持和转向革命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部同盟会创造了意识形态的优势。陈其美和李燮和在上海光复之前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在光复过程中紧密合作,最终实现了上海光复。但是在推举都督过程中,陈、李二人发生冲突,这是革命团体内部的矛盾。陈其美就任都督之后,与立宪派和旧官僚展开了斗争。除了在辛亥革命中领导武装斗争外,中部同盟会还做了一些社会建设方面的事情。上海光复后,陈其美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对于稳定上海社会的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农林总长,对于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也有自己的探索。这些都是中部同盟会在建设方面的作用。虽然中部同盟会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在辛亥革命前后发挥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把重点集中在城市,忽略了农村,这是根本的缺陷。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资产阶级自由派也不可能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前进方向。

方正[10](2013)在《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 ——以明代黄州府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湖北文化发展有三大重镇:春秋战国时期的荆州;东汉三国时期的襄阳;明代的黄州府。明代黄州府的人口数、进士人数、书院数以及《湖北艺文志》及其《补遗》中的着作人数等均居湖北省首位。明代黄州府教育发达,文化勃兴,人才蔚起,一流大师云集,四大名着巧结鄂东缘,思想学术领一时之风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与李贽在黄安、麻城的惊世骇俗之论是明代科技与人文的双子星座,黄州府成为湖北的人文重镇。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代黄州府人文鼎盛是建立在县域文化发达的基础上,特别是北部的麻城,南部的蕲州,中部的黄冈。明代鄂东地域形成了三大文化圈:一是北部的黄安—麻城,二是中部的黄冈—蕲水,三是南部的蕲春—黄梅—广济;鄂东地域形成了四大文化中心:科举的中心,进步哲学的中心,进步文学的中心,医药学的中心。这种人文气象的形成是地缘政治、历史积淀、经济发展、教育以及结社讲学之风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州地域文化有一个兴起、发展、繁荣、消亡(再生)的过程,明代的黄州文化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繁荣期,具有生命的张力,虽然,清代黄州文化仍然在湖北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已经僵化,而清末民国是东西文化激荡,是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期。黄州府并非湖北的中心城市,在明代却成为湖北的人文重镇,对这种人文气象形成的文化生态的探讨,无论是区域文化史的研究还是当下的文化建设都意义重大。本文分五章对明代黄州府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展开探讨。第一章是概论,探讨明代黄州府成为湖北人文重镇的外部条件。在政治上,明代黄州府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武昌成为湖北的区域中心,黄州府毗邻武昌,一变千年的不利局面,获得区位优势;二是“蕲黄合一”,鄂东地域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两州分治的局面,这种统一局面有利于内部人员往来、物资的交流和文化的互动,有利于鄂东地域整体实力的提升。“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不仅为鄂东的经济开发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同时,自宋代以来,江西是中国文化发达之域,江西移民优化了鄂东的人口结构,提高了鄂东的人口素质,有利于鄂东教育文化的发展。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明代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局面,鄂东之沿江平原位于粮食生产发达之域;明代中期,汉口兴盛,“鄂东五水”通过长江与汉口相连,在鄂东地域形成了辐射四方的交通网,推动了鄂东集散型农业的发展,鄂东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黄州府由以前的下等州府一跃为上等州府,经济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第二章探讨的是黄州何以成为湖北的科举中心。本章以麻城为个案,探讨明代麻城科举兴盛的文化生态。明代黄州府进士人数居湖北省第一位,而麻城的进士人数在湖北省所有州县中居第一位,超过了襄阳等府的进士总数,因此,以麻城为个案,具有典型性。明代麻城科举的兴盛,首先得益于麻城外销型农业的发展、世家大族土地和财富的积累。经济上的优势并不能马上转化为科举的成功,明代麻城后期的进士人数远远高于明代前期,表明经济上的成功到科举的成功需要一个过程。经济上的成功到科举的成功,其中的关键是教育,麻城的世家大族通过兴办书院,延请名师讲学,极大地提高了麻城科举的成功率,特别是冯梦龙的春秋学和李贽的苏学与麻城科举的成功关系甚大。第三章研究的是黄州何以在晚明成为进步哲学的中心。宋明理学有三个里程碑,分别以“天理”、“良知”、“童心”为最高范畴,而以“童心”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正是李贽的创造,而成就李贽的是鄂东的山水与人文。明代鄂东王学左派学术空气浓厚,黄安、麻城是学术高地,王学左派的着名人物先后来鄂东讲学。李贽来鄂东后,在他周围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集结体,与当时的文化中心南京和北京互动,与天下着名学者互通声息,李贽与耿定向的论争是李贽进步哲学观形成的关键。第四章探讨的是明代黄州府诗文创作繁荣及诗文风格形成的原因。本章首先描写了明代鄂东诗文创作整体概貌,接着以文本解读为中心,除了对明代鄂东着名的士大夫之诗文进行研究外,还运用民间视角,对明代鄂东的闺妇和歌姬的诗文进行了重点考察,为了避免这种个案研究和民间视角所带来的平庸化与碎片化,在研究中,笔者在突出地方文学特色的同时,注重突出地域特色与明代中后期主流诗坛公安派与竟陵派的互动。明代鄂东文学创作的繁荣与诗文风格的特色是建立在鄂东文化积淀的基础之上,明代鄂东文人的结社讲学之风与李贽所倡导的“童心说”是鄂东楚风兴盛最为关键的因素。第五章探讨的是黄州何以成为明代湖北医药学的中心。湖北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肇始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战国到秦汉,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兴盛于明清,在汉晋之间的荆襄和明清之际的鄂东,曾形成两大高峰。本章首先运用计量学方法,从定量上考察,明代黄州府无论医学人物还是医学着作均居湖北省第一位,而在湖北省各个县中,蕲春的医学人物最多,达12人,比汉阳府、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每一个府的人数总和还多,李时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罗田医学着作最多,达29部,全部是万密斋一个人的着作,超过了武昌府、汉阳府、承天府、襄阳府、郧阳府、德安府、荆州府每一个府的医学着作总数。李时珍和万密斋在药物学和医学上的伟大贡献是鄂东由医药中心走向医药学中心的关键。在探讨鄂东医药学中心形成的文化生态时,采用个案研究,主要以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为考察中心,探讨李时珍成就《本草纲目》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二、精英聚首共论航运大势——记“中国航运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英聚首共论航运大势——记“中国航运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鲁西南地区概念的界定
        1.2.2 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1.2.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概念的界定
        1.2.4 相关地方民俗词汇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创新之处
    1.6 基本思路与方法
    1.7 论文主要框架图
第2章 鲁西南地区的文化生态与民俗版画呈现
    2.1 鲁西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生态
        2.1.1 鲁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2.1.2 鲁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
        2.1.3 民俗版画与鲁西南民众日常生活
    2.2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发展历程与地理分布
        2.2.1 萌生期: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产生推论
        2.2.2 兴盛期:清末民国的重要地域文化事项
        2.2.3 转型期:冀鲁豫边区的新年画改造运动
        2.2.4 衰落期:20 世纪中期以来的发展式微
        2.2.5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主要地理分布
    2.3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内容与形式
        2.3.1 生活类民俗版画
        2.3.2 仪式类民俗版画
        2.3.3 神只类民俗版画
    2.4 鲁西南民俗版画的制作技艺及对图像的影响
        2.4.1 主要材料及工具
        2.4.2 基本制作技艺及场所
        2.4.3 材料工具及制作技艺对图像呈现的影响
第3章 地方戏曲与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图像的生成
    3.1 鲁西南地方戏曲与民间生活
        3.1.1 鲁西南地方戏曲概述
        3.1.2 相关剧种及其文化特征
        3.1.3 鲁西南地方戏曲展演的空间与场所
        3.1.4 地方戏曲对鲁西南民间生活的影响
    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与呈现
        3.2.1 戏曲文化传播与戏曲民俗版画
        3.2.2 戏曲民俗版画呈现的载体
        3.2.3 鲁西南民俗版画对地方戏曲的接受及影响
    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阐释
        3.3.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表现题材
        3.3.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造型
        3.3.3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构图
        3.3.4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色彩呈现
        3.3.5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本重构
    3.4 鲁西南及邻近地域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1 区域内不同画店的图像比较及其融合影响考论
        3.4.2 与豫北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3 与河南朱仙镇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4 与山东杨家埠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5 与临汾地区戏曲民俗版画的图像比较
        3.4.6 多地图像元素的比较与分析
第4章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与文化融合
    4.1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流传的生活空间
        4.1.1 私人空间:功能语境下的书本子民俗版画
        4.1.2 特定空间:仪式语境下的罩方画
        4.1.3 营作空间:戏曲民俗版画的制作与销售空间
    4.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文化融合
        4.2.1 民间文化融合的效度及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反应
        4.2.2 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形成
        4.2.3 鲁西南地方戏曲文化区与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重合及错位
    4.3 当代生活交流方式的改变与戏曲民俗版画的式微
        4.3.1 社会转型对民间文化秩序与生活交流方式的影响
        4.3.2 文化媒介的转变: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文化区的弱化
        4.3.3 文化生态链的断裂: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的当代式微
第5章 民间文化的时空交流与戏曲民俗版画
    5.1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的文化基础
        5.1.1 共性:民间文化语境下的戏曲民俗版画形塑
        5.1.2 个性:文化区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独特呈现
    5.2 戏曲民俗版画生发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整合
        5.2.1 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扩散
        5.2.2 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与扩散
        5.2.3 戏曲民俗版画与地域文化的整合
    5.3 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及其作用
        5.3.1 戏曲文化与民间视觉艺术的文化融合
        5.3.2 文化区视野下戏曲与戏曲民俗版画的时空交流
        5.3.3 作为标志性文化的地方戏曲在区域文化中的统领作用
    5.4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
        5.4.1 当代文化语境下戏曲民俗版画的特殊性
        5.4.2 戏曲民俗版画传承在“非遗”时代出现的相关问题
        5.4.3 “非遗”视野下的戏曲民俗版画传承与保护路径探析
结语
附录A:鲁西南戏曲民俗版画部分图录辑选
附录B:鲁西南民俗版画艺人录
附录C:鲁西南地区相关方言称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新地缘经济观与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地缘经济研究现状
        二、国内地缘经济研究现状
        三、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结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结构
        二、创新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
        二、地缘政治学源起与发展
        三、缺陷与不足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
        一、新经济地理学概述
        二、新经济地理学核心内涵
        三、新经济地理学对地缘经济的影响与不足
    第三节 地缘经济理论
        一、地缘经济理论概述
        二、地缘经济理论传统核心观点
        三、缺陷与不足
第三章 “一带一路”:一种新地缘经济观的生成
    第一节 “一带一路”理念与内涵
        一、“一带一路”历史背景与建设理念
        二、“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内涵
        三“一带一路”国家安全内涵
        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内涵
    第二节 “一带一路”机制与举措
        一、“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亚投行与丝路基金
        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高铁
        三、“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六大经济走廊建设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下的新地缘经济观
        一、“一带一路”对地缘经济理论的突破
        二、“一带一路”下的新地缘经济观
第四章 新地缘经济观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衍进轨迹
        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二、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发展轨迹
        三、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
        四、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
        五、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合作
        六、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影响
    第二节 新地缘经济观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一、上海合作组织地缘经济合作
        二、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第五章 “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功能互动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下上合组织的功能与角色
        一、“一带一路”下上海合作组织联通枢纽价值
        二、推动上合组织框架内各领域多双边合作
        三、上合组织有助于培育“一带一路”经济增长点
        四、上合组织扩员与“一带一路”海洋合作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下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新成果
        一、“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战略对接新成果
        二、上海合作组织对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新成果
第六章 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再造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功能再造
        一、新地缘经济观下平衡安全转向合作安全理论
        二、合作安全理论对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功能的影响
        三、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功能再造趋势与方向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功能再造
        一、新地缘经济观对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功能的理论指导
        二、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功能再造趋势与方向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合作功能再造
        一、新地缘经济观对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合作的理论指导
        二、上海合作组织人文合作功能再造趋势与方向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功能再造
        一、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的现状
        二、上海合作组织环保合作功能再造趋势与方向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区域、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区域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框架
        1.3.2 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及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知识经济
        2.1.2 国家级新区
        2.1.3 居住用地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知识城市理论
        2.2.2 新城市主义
    2.3 相关研究动态及评述
        2.3.1 国家级新区及其居住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2.3.2 国内外知识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3 知识经济理念下城市空间特征分析
    3.1 知识城市硬件条件及类型
        3.1.1 构建知识城市应具备的条件
        3.1.2 知识城市的主要类型
    3.2 知识经济发展模式下城市空间的转变
        3.2.1 城市土地利用更加兼容混合
        3.2.2 城市出现多维度空间并且互动发展
        3.2.3 城市空间呈现新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
    3.3 普通城市与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发展的差异
        3.3.1 城市体量不同
        3.3.2 城市发展支撑、转型动力强度不同
    3.4 本章小结
4 知识经济理念下两江新区转型发展趋势
    4.1 两江新区基本概况
        4.1.1 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强劲动力,内陆开放重要门户
        4.1.2 战略定位——改革、创新、优化建设的示范窗口
        4.1.3 经济产业——经济总量稳中有升,优化产业结构
        4.1.4 生态环境——山水纵横,景观资源优越
        4.1.5 社会人文——前景吸引人口内迁,年龄构成年轻化
    4.2 其他新区相似发展阶段研究
        4.2.1 两江新区与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异同
        4.2.2 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
    4.3 两江新区转型发展的趋势
        4.3.1 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
        4.3.2 服务业高端化的突破
        4.3.3 战略新兴产业的突破
        4.3.4 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
    4.4 本章小结
5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特征、问题及动力
    5.1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的发展特征
        5.1.1 第一阶段
        5.1.2 第二阶段
        5.1.3 第三阶段
    5.2 知识经济背景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特征
        5.2.1 居住用地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圈层式”布局特征
        5.2.2 新的发展理念与旧的发展趋势共存
    5.3 两江新区现状居住用地发展存在的问题
        5.3.1 城市中心感弱,土地利用效率低,缺乏人气
        5.3.2 住房成交量高,部分区域空置率高,投资现象明显
        5.3.3 现有住房结构未能很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5.3.4 受建设时序制约,生产生活建设不同步
        5.3.5 居住分异有加重趋势
    5.4 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变的动力机制
        5.4.1 政策层面动力机制
        5.4.2 经济层面动力机制
        5.4.3 技术层面动力机制
        5.4.4 个体层面动力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知识经济驱动下两江新区居住用地演化方向及规划优化
    6.1 两江新区人口结构特征与居住需求分析
        6.1.1 两江新区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6.1.2 两江新区人口住房需求特征分析
    6.2 两江新区居住空间品质诉求
        6.2.1 如何满足前沿产业需求,塑造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6.2.2 如何利用区域自然资源,营造山水特色的居住空间
        6.2.3 如何挖掘本土文化,构建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
        6.2.4 如何彰显生态可持续理念,打造引领西部的品质示范社区
        6.2.5 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实现混合有机的居住空间
    6.3 居住用地演化方向
        6.3.1 宏观方向
        6.3.2 中观方向
        6.3.3 微观方向
    6.4 具体案例解析
        6.4.1 片区代表选择
        6.4.2 水土片区居住空间类型划分
        6.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的居住用地评价
        6.4.4 高品质住宅区及保障型社区选址布局原则
        6.4.5 水土片区居住用地建设指引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7.1.1 主要研究结论
        7.1.2 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7.2.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两江新区居住空间居民调查问卷
    C.两江新区直管区现状所有居住小区及分类一览表
    D.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特征一览表
    E.英国、日本和香港地区居住用地分类标准

(5)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1.2 问题提出
    1.3 文献回顾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1.6.1 研究方法
        1.6.2 变量说明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4.3 事实评估小结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6.2.3 改进的思路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后记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6)乡籍文化与关系网络:无锡旅泸同乡会研究(1924-195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 关于会馆、公所的研究
        (二) 关于同乡会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 研究方法
        2. 研究视角
        3. 主要内容
第一章 乡籍文化与无锡旅沪同乡会的建立
    第一节 近代无锡的文化地理特征
        一、近代无锡的人文传统
        二、近代无锡的工商传统
        三、近代无锡地理区位优势的突显
    第二节 早期旅沪同乡组织锡金公所的建立
        一、早期上海同乡组织概况
        二、锡金公所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
    第三节 无锡旅沪同乡会的建立
        一、民国初期同乡会组织的大量出现
        二、无锡旅沪同乡会的建立
第二章 无锡旅沪同乡会的内部组织
    第一节 同乡会的组织方式
        一、无锡旅沪同乡会章程的分析
        二、同乡会的内部组织方式
    第二节 同乡会的领导阶层与会员结构分析
        一、领导阶层分析
        二、会员结构分析
        三、无锡籍绅商在同乡会中的作用
第三章 无锡旅沪同乡会在上海的公益事业
    第一节 上海市政府对同乡组织的利用与控制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同乡组织的管理
        二、上海市政府对同乡会的控制与利用
    第二节 同乡会在上海地区举办的事业
        一、同乡会举办的教育娱乐活动
        二、同乡会对于旅沪同乡的救助活动
第四章 无锡旅沪同乡会与乡籍地的联系
    第一节 同乡会对家乡政治工商活动的参与
        一、同乡会对家乡政治活动的关注
        二、同乡会对家乡工商业发展的协助
    第二节 同乡会对家乡公益事业的辅助
        一、同乡会对家乡日常公益性事业的热心
        二、同乡会对家乡灾难时期的非常救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文献回顾
    三、研究视角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港英政府公务员制度与华人公务员概况
    第一节 港英政府早期的公务员制度
    第二节 港英政府华人职员群体概况
        一、香港公务员的范围
        二、早期香港政府中的华人公务员
        三、港府华人公务员规模和待遇
    第三节 香港政府华人公务员的团体及组织运行机制
        一、香港政府华员会的筹备与成立
        二、香港其他主要华人公务员团体
        三、香港政府华人职员团体的组织运行机制
第二章 二战前香港公务员制度构建中的华人公务员——以加薪运动为中心
    第一节 “一战”后港府华人文员加薪之呼吁与公务员薪金调整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加薪运动与薪金调查委员会的设立
        一、1920年代后期华人公务员调整薪俸制度之呼吁
        二、文员薪金调查委员会之成立与工作开展
        三、公务员薪金之调整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第三节 裁员减政委员会之设立与香港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发端
第三章 华人公务员团体改善待遇运动与香港公务员制度本地化(1946-1950)
    第一节 改善待遇运动之兴起
    第二节 公务员薪俸调查委员会之设立与公务员本地化政策
        一、公务员本地化政策的进展
        二、公务员薪俸调整委员会之设立
        三、改善待遇运动之再起与华人公务员之联合
    第三节 公务员制度调整与公务员之反应
        一、公务员薪俸调整方案的出台
        二、公务员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反应
第四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的“肃贪”运动
    第一节 二战后香港公务员的贪腐与反贪
        一、断断续续的反贪与公务员贪腐的泛滥
        二、《防止贿赂法案》与华人公务员之反应
    第二节 独立反贪污机制的建立与“肃贪”运动的再出发
        一、“葛柏事件”与廉政公署的成立
        二、“肃贪”运动与“四大华人探长案”
    第三节 “肃贪”运动中的公务员廉政制度之重构
第五章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公共事务之参与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公共事业建设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政府市政建设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与香港的对外宣传
第六章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的香港
    第一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时期香港公务员政策
        一、基本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华人公务员对公务员政策的支持
        三、华人公务员与内地的互动
    第二节 华人公务员与“过渡期”香港走向
    第三节 华人公务员的自为抗争以“长俸计划”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9)辛亥革命时期的中部同盟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一、1951年以前的研究
        二、1951年以后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三、研究着力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同盟会的分裂与中部同盟会的成立
    第一节 中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行动特征
        一、资产阶级革命阵营中的“自由派”和“民主派”
        二、中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行动特征
    第二节 同盟会内各派别的分歧与走向
        一、思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之争
        二、组织:国旗式样之争与经费风波
        三、军事:“边地”还是“中部”的革命地点之争
    第三节 中部同盟会的成立及组织构成
        一、中部同盟会与长江流域之间的渊源
        二、从东京到上海:中部同盟会的酝酿
        三、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及人员构成
        四、中部同盟会的章程、主张及局限性
    小结
第三章 中部同盟会在两湖地区革命中的“成”与“败”
    第一节 中部同盟会力促共进会、文学社的联合
        一、共进会与文学社在两湖地区的苦心经营
        二、文学社与共进会的活动侧重点及成效
        三、居正、谭人凤在长江流域的奔波与推动
        四、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与起义计划的制定
    第二节 中部总会错失武昌首义指挥良机及领导权
        一、中部同盟会领袖与武昌首义的无缘
        二、首义后的湖北政局与湖北都督的拥立
        三、谭人凤抵达武昌及其态度的转变
        四、居正稳定湖北政局的举措与局限
    第三节 中部同盟会在湖南地区的悲戚结局
        一、中部同盟会在湖南新军中的秘密联合
        二、湖南都督府成立与中部同盟会的暂时成功
        三、革命阵营内资产阶级自由派与湖南立宪派的关系
        四、焦达峰被杀与中部同盟会在湖南的失败
    小结
第四章 中部同盟会在上海等地光复中的合作与分裂
    第一节 上海光复前中部同盟会的宣传与联络
        一、中部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的革命宣传与鼓动
        二、中部同盟会推进上海光复的筹划与联合
        三、李燮和在上海光复中的双重角色
    第二节 中部同盟会在上海光复中的合作与分裂
        一、中部同盟会在上海光复之役中的合作
        二、中部同盟会内部争夺上海都督之争
    第三节 中部同盟会与南京等地的光复
        一、中部同盟会与南京等地的光复
        二、革命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三、陈其美与立宪派、旧官僚的明争暗斗
    小结
第五章 辛亥革命前后中部同盟会的改革主张及结局
    第一节 中部同盟会在上海的改革主张与实践
        一、辛亥革命前后物价上涨的状况及原因
        二、中部同盟会改善财政经济状况的举措
        三、中部同盟会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改革
    第二节 宋教仁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张及实践
        一、对农业地位及落后原因的深刻分析
        二、对农业现代化方案的构想
        三、宋教仁农业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同盟会本部迁回上海与中部同盟会的解散
        一、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鄂州约法》及其主张
        二、同盟会迁回上海与中部同盟会的解散
        三、中部同盟会与华兴会等其他团体的关系
    小结
结语:革命阵营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历史作用及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 ——以明代黄州府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一) 主要问题
        (二) 现实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一) 有关区域文化史与民俗文化研究
        (二) 有关文化重心(中心)形成的原因研究
        (三) 有关明代黄州文化研究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思路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代黄州府成为湖北人文重镇的外部条件研究
    一、湖广的发展大势己进入“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的时代”,黄州府获得区位优势
        (一) 商代南土的政治军事中心:黄陂盘龙城
        (二) 全楚之中:荆州
        (三) 天下之腰膂:襄阳
        (四) 湖广行省的中心:武昌
    二、“蕲黄合一”有利于鄂东地域的统一和内部交流,促进了鄂东社会的整体发展
    三、汉口的兴盛,带动黄州外销型农业的发展
    四、移民与黄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 三苗与鄂东
        (二) 扬越、楚人与鄂东
        (三)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五水蛮”与鄂东
        (四) 宋元明时期江西湖民与鄂东
    五、“湖广熟,天下足”与湖北及黄州府经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黄州府何以成为湖北的科举中心——以麻城为考察对象
    一、明代黄州府科举兴盛概况
    二、科举兴盛的文化生态——以明代麻城为考察中心
        (一) 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实证研究——以明代麻城为个案
        (二) 明代麻城科举兴盛的文化生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黄州府何以成为进步哲学的中心
    一、李贽哲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二、黄州是王学的重镇,学术空气浓厚
        (一) 李贽与耿定理——李贽来黄州之前的思想与归隐黄安的原因研究
        (二) 在自由与独立之间——李贽哲学思想形成的经济考察
        (三) 锋锐益盛,光芒愈炽——李贽与耿定向的论战过程
        (四) 李贽与梅澹然——论李贽的启蒙主义的女性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黄州府诗文创作繁荣及诗文风格形成的原因探究
    一、明代黄州府诗文创作整体概述
    二、明代黄州府作家个案研究
        (一) 有真我然后有真诗——士大夫诗文研究
        (二) 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闺妇诗文研究
        (三) 民间自有真诗在——歌妓呼文如的情诗
    三、黄州楚风兴盛的原因探究
        (一) 文化积淀是黄州楚风兴盛的基础
        (二) 文人学者结社讲学之风促进了黄州楚风兴盛
        (三) 李贽的“识、才、胆”点燃了黄州人的文学创造之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黄州何以成为湖北医药学的中心
    一、黄州:名医荟萃地医药文明乡
    二、从医药中心到医药学中心——医圣李时珍、万全的杰出贡献
        (一) 北斗以南一人——李时珍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成就
        (二) 儿科医学大家——万全
    三、黄州医药学中心形成的的文化生态——以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为考察中心
        (一) “地齐”——黄州医药中心形成的地理环境
        (二) “政俗”——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社会历史条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精英聚首共论航运大势——记“中国航运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西南地方戏曲影响下的戏曲民俗版画研究[D]. 张宗建. 天津大学, 2020(02)
  •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一带一路”视域下的新地缘经济观与上海合作组织功能再造[D]. 丁云宝.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0)
  • [4]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级新区居住用地特征与规划优化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D]. 张浩. 重庆大学, 2018(04)
  • [5]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
  • [6]乡籍文化与关系网络:无锡旅泸同乡会研究(1924-1954)[D]. 黄莉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港英政府时期华人公务员群体研究(1914-1997)[D]. 陈新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8]江河水(下)[J]. 杜卫东,周新京. 中国作家, 2014(15)
  • [9]辛亥革命时期的中部同盟会研究[D]. 唐伟锋. 南开大学, 2014(04)
  • [10]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 ——以明代黄州府为考察中心[D]. 方正. 武汉大学, 2013(12)

标签:;  ;  ;  ;  

精英齐聚探讨航运趋势——“中国航运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