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视角下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研究

循证医学视角下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研究

一、从循证医学角度谈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石兆峰[1](2021)在《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中医临床治疗作为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模式,其临床疗效虽然已经过长期验证,但是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证据。当前以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为主导的群体化研究方法已应用于中医疗效评价之中,虽然规范了临床证据产出,但是带来了辨证论治特色缺失问题,难以满足个体化实践与分析的需求,与客观评价中医真实疗效水平尚有差距。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符合辨证论治特色的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成为亟需解决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通过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在时间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探讨实施步骤,并结合具体疾病进行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系统研发以及临床验证,以期建立完整的方法研究和实践体系,实现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客观动态评价和长期预测指导,助力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研究方法: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梳理辨证论治时空特征,分析当前群体化评价方法应用于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的局限性,凝练论文科学问题;基于本团队工作基础,提出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并明确其内涵和主体;从研究问题的结构化构建角度,参考PICO模型分析中医个体化诊疗和评价的思辨过程,转化形成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研究框架,探讨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以契合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完善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主体。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进行示范构建:1)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系统评价联合专家头脑风暴、聚类和因子分析,形成个体化结局指标汇总清单;2)以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为疾病范例,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形成中医固定干预方法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汇总清单;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梳理形成个体化比较方法汇总清单;4)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汇总多学科纵向数据模型,梳理形成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汇总清单。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形成的汇总清单,将固定干预措施在不同指标间疗效排序清单和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搭建形成个性化选用模块;选用个体化疗效比较方法中的“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搭建形成逻辑分析模块;选用纵向数据模型中的“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搭建形成外部调用分析模块。以三层架构为指导,分别采用Eclipse+JDK+SDK+ADT作为Android移动客户端系统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MySQL+Java Web+Tomcat作为系统后台服务器搭建的集成开发平台,设计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以信息化模式优化长时程评价方法。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注册登记研究设计,纳入10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基于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对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观察,选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量化评价自身治疗前后中医个体化疗效;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从个体层面解析疗效差异、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从患者层面预测长期个体化疗效趋势,结合疗效影响因素给予个体化指导。研究结果: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辨证论治诊疗的时空特征是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本论文科学问题是探索解决因个体差异在动态变化中引起的复杂化评价难题。明确随时间推移的每个访视点,中医都需要通过评价重新定义患者整体状态,其过程实践就是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长时程评价方法的内涵是中医个体化诊疗数据的完整采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多时点动态分析和量化评价、中医个体化疗效的长期预测和指导;方法的主体初步选用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参考PICO模型并转化构成要素为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形成了中医个体化长时程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和实施步骤。2.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1)针对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纳入130篇随机对照试验,形成125项结局指标清单和7类指标准则层,指标合并优化后获得24项结局指标,使指标清单在全面合理的基础上突出层次重点。2)针对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纳入166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9种固定干预模式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对7项评价指标中疗效排名前10的共44类不同组合中成药进行汇总分析,展示了同一种中成药在不同指标中的疗效排序。3)针对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纳入74篇中医个体化研究成果,汇总梳理得出5种比较模式:个体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个体疗效和公认疗效评价标准的比较、个体疗效和群体疗效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线性趋势的比较、个体指标与多指标权重体系的比较。4)针对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纳入115篇文献和34种纵向数据模型,模型集中学科主要为数学,热点研究领域为医学。模型主要分为五大类:线性模型、混合效应模型、联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梳理并呈现了模型与方法内涵的对应特征。上述示范构建为长时程评价方法中结局指标的个性化制定、个体化治疗优化选用、疗效量化比较方式设定、疗效个体化动态分析提供了支持和完善。3.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由客户端和后台管理两个区域和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的三层架构搭建。客户端区域由研究者登录、项目经理登录和系统管理员三大模块组成,后台管理区域由研究中心管理、试验管理、疾病管理、受试者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统计分析功能六大模块组成。基于长时程评价方法示范构建所搭建的信息化模块,Android系统客户端和后台服务器完成了个体化数据采集、录入和动态分析,初步实现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优化。4.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基于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循证目标成就评量分数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最后时点评分均显着高于基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中医个体化疗效显着。非线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的截距、斜率和二次斜率的均值、方差和相关系数显示回顾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且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既往不同个体对疗效的反馈不同,存在应答和提升迅速的个体;前瞻性研究的中医个体化疗效呈非线性变化而初始水平存在个体差异(P<0.05),提示治疗初期存在疗效反馈不同个体。模型协变量分析结果提示,回顾性研究中疗效初始水平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是既往病史、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证候;前瞻性研究中评量初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脉象,评量后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证候虚实类型和脉象(P<0.05)。以前瞻性研究中一名患者为例,时间序列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其中医个体化长期疗效较好,个体化指导提示患者需要关注随年龄增长可能带来的合并慢性疾病负担,结合证候和脉象偏虚需要注重补气活血。上述结果共同验证了长时程评价方法的临床可行性。结论:本论文紧扣辨证论治个体差异和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探索建立了以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难题为导向、长时程评价方法构建为驱动、系统研发和临床应用相结合的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和实践体系,初步实现了中医个体化疗效的动态评价、长期预测和个性化指导,能够助力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完善和创新,辅助和优化中医临床证据的产出和应用。

任思思[2](2021)在《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益气活血治疗法则是将补益元气与活血行血相结合而成的中医治疗法则。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衍化源流,其形成、发展、确立,建立在对气血理论、瘀血理论的逐渐深刻认识之上。气血为人身之本,其二者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二者一损俱损,荣辱与共。气血认知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疾病抗争史。益气活血法萌发于秦汉时期,从认识到气血调和人体安和,气血失调遂生病证,再到瘀血病因辨证,气虚血滞的逐步出现,为益气活血法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直到明清时期,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明确出现在医学典籍中,益气活血法随着王清任补阳还五汤的创立,逐渐得以完善、确立。气血二者,气旺促血行,气虚血生滞,益气则可以活血。若是正气虚损,气机失调,运血无力,经脉瘀阻,血行不畅无法濡养四肢百骸,则成气虚血瘀证。气为阳主煦之,血为阴主濡之,气虚致阳虚无力温养机体,且寒从中生,易为邪所侵袭;同时无力推动血液濡养周身,则脑髓清窍失养,周身经脉不利,行动障碍,麻木不仁;血液瘀阻,经脉气血更为滞涩,肢体失养,经脉拘挛,肌肤色变,不通而痛。历代医家皆认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与人体气血失调紧密相关。脑主神明,为元神之府,脑具有主宰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主感觉、肢体运动等功能。孙思邈有云“头者,人之元首,人神气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手足三阳经络汇于头面、行于四肢百骸,因而气血失调,脑髓失养,或外感邪气,则有瘫痪、肌肉萎缩、抽搐、震颤的症状。《黄帝内经》提出“血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指出气血的变化是厥病发生的基础。气虚而致清阳不升、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脑失濡养,导致神明失用。刘完素认为“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血涩难行,瘀滞不通,滋养不能,则人体肢节肌肉痿软,活动不利。“若微则但僵仆,气血流通,筋脉不挛,缓者发过如故”,说明气血流畅,肢骸贯通,则恢复如故。关于中风,张景岳认为“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王清任同样赞成中风肢体痿厥为“非风”,因此正气虚损,血液瘀滞,气虚血瘀成为脑病常见病因病机。由气血失调,气虚血瘀而致的肢体筋脉拘挛、震颤、行动不利、大脑神机不用神志障碍,可用益气活血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正气充足,血行通畅,气血通和,神机得运,人体安和。现代益气活血法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有学者对其相关方剂进行实验室研究,有证据显示,益气活血法类方能很好的修复和改善人体病理状态。在脑血管病发病初期以及恢复期,运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在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上的损伤,而且在残障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认知以及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上均优于单纯西药的治疗。因此,对益气活血法理论源头进行梳理,并对20年来益气活血法关于脑病的临床随机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益气活血法则在现代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中医文献理论的支撑、循证医学的证据。第一部分基于中医古籍探讨"益气活血"理论源流及运用目的全面检索古代医经典籍中有关“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认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通过对纳入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系统阐述古代各个时期益气活血相对应的病因病机理论分析、临床运用情况,并从整体上讨论益气活血法发展规律,探寻其历史源流,发展衍化。从整体上总结历代中医学家临症运用益气活血法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为现代中医药关于益气活血法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医古籍文献检索与现代文献检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秦汉时期到清末的中医古籍经典中,有关益气活血相关的气血理论分析、气虚血滞、瘀血、辨证论治、用药思路等内容。梳理源流脉络时以时间顺序为经纵向体现益气活血思想发展进程,以作者、着作为纬横向展开论述,整理各个时期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字描述,提炼相关学术思想,归纳总结益气活血法的发展衍化。结果益气活血的治疗法则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充实、发展、完善五个阶段。全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分为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萌芽阶段(秦汉时期)。本阶段充分阐释了气血理论,认为二者不可缺一,功能相辅成,气血为人体之本,气充成形,血畅则流行于全身,气充血足,人体安和。其中,《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血瘀的概念,并有相应活血化瘀,攻补兼施,治疗法则,见于妇科疾病的辨证论治中。2奠基阶段(晋隋唐时期)。对气血的理论认识逐渐深刻,辨证论治需察明气血,诸病寻源,明确病因病机,论证瘀血致病之时,常考虑气虚成分,多见于外科、妇产科。随着唐朝本草类专着的问世,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药物不断被总结、运用,为后世益气活血治疗法则,相应的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用药思想构建起到了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3充实阶段(宋时期)。丰富了气血理论,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气血二者对人体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强调了气的重要性,并从内、外、不内外三方面探讨了血瘀症的产生,认为“虚”是血瘀产生的内在因素。益气活血法则在此阶段得到了充实,益气从补元气、益卫气具体到健脾气。4发展阶段(金元时期)。随着医家流派的出现,益气活血法在此阶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气血二者载运相因,气虚无力,血生瘀滞,瘀血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血不生,易成症瘕积聚。此时期,益气活血多用于外科、女科。益气包括益正气、卫气、脾胃之气,药物多用黄芪、人参、白术等,活血药物多用归地芎芍、干漆、桃红。5完善阶段(明清时期)。本阶段在气血之中,突出了气的作用,气虚血瘀作为益气活血法则的病因病机开始明确出现在本时期的医学着作中,相应用药则益补之活之,于活血之时增加参、芪等补中益气。直至益气活血代表方BYHWD的问世,补气益气,以大剂量黄芪为君,配以桃红四物,补气活血化瘀生新,益气活血法则正式确立下来。常见使用于临床各科。结论通过梳理益气活血法的历史衍化脉络,发现益气活血法始终伴随着历代医家对气血认识的深入程度而不断升华。形成最初,不仅认识到了气血二者生理关系,还需继续挖掘气血二者病理上的关系,益气活血法开始萌发。随着气血理论的认识逐渐深刻,开始探讨气为二者关系的主要部分,认识到气机变化确实能影响血行变化,再到在瘀血的形成过程中不离气虚,即气虚血瘀作为病因病机开始纳入研究,这为益气活血法的形成起到铺垫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益气活血不断充养、成熟的道路上,益气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对益气的认识也随着医学的积累,分别有了益元气、益卫气、益脾胃中焦之气的升华,用药思路也出现了参芪、白术、补中益气,但仍为随症加减,没有形成固定的方药配伍。直到清朝王清任,集大成者,创立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才将益气活血法正式确立起来。方中120g黄芪为君,以促气复血行,益气生血,归地芎芍稍加桃红,则为桃红四物,多用则破血,少用则活血,共同起到益气活血化瘀生新的功效。与此同时,益气活血法正式出现。第二部分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治疗脑病(中风、多发性硬化、癫痫、痴呆、头痛、头晕等)的临床疗效,为益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由2名独立研究员按照PRISMA国际标准,以及纳入排除标准,检索1999.6-2020.6的中文、英文数据库,如CNKI、万方、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集补阳还五汤(Buyang Huanwu decocation,BYHWD)对脑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本研究制定的纳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以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级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iew Manager5.0软件合并数据,评价指标为RR、MD。结果本研究共有21项原始文献,1946例患者纳入研究。1有效率: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1.19(95%CI[1.14,1.24]),I2=21%,P<0.00001];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治疗脑病的有效率为,[RR=2.38(95%CI[1.59,3.55]),I2=0,P<0.05];表明在脑病常规治疗中加载BYHWD或者单用BYHWD的有效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2 NIHSS评分:BYHWD+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的NIHSS评分,结果为[MD=-2.38(95%CI[-3.32,-1.44]),P<0.00001,I2=81%],表明在常规西药治疗中风基础上加用BYHWD,能够明显降低神经损伤NIHSS评分,提升患者神经功能;BYHWD与常规西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MD=-0.35(95%CI[-2.45,-1.75]),P>0.05,表明BYHWD单用与常规西药对比在治疗中风恢复期的NIHSS评分方面没有差异。3 ADL评分:单用BYHWD与常规西药对比治疗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MD=6.4(95%CI[5.23,7.57]),P<0.00001,I2=0];BYHWD+常规治疗与常规西药比较治疗中风的ADL评分,[MD=16.27(95%CI[13.73,18.80]),I2=0,];结果表明BYHWD的加载治疗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ADL评分。4 GRADE证据质量评级: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的联合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纳入文献GRADE证据质量评级偏于中等。结论BYHWD单用或者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在中风、多发性硬化、痴呆的治疗中,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结语益气活血法是中医理论指导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脑病的防治中的疗效优越,多受重视,广为推崇。1.益气活血法萌芽于秦汉时期,气血理论、瘀血概念深入人心;奠基于晋隋唐时期,气虚血瘀的病因病机辩证逐渐清晰,并对益气活血之药进行总结;益气活血法则的气血理论充实于宋时期,对血瘀进行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方面的详细论述;发展于金元时期,血瘀病因病机辩证明确,用药思路渐趋成形;完善于明清时期,气虚血滞的病因病机的明确,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开始临床运用。2.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在脑病急性期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在脑病恢复期单用,其有效率、NIHSS、ADL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BYHWD治疗脑病单用或与常规西药联合运用,对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3.不足与展望:本研究在源流衍化汇总中,仍有不足,总结梳理的不够全面,存在相关古籍遗漏的可能;在益气活血法代表方BYHWD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中,缺乏高质量RCT,整体文献质量等级不高,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偏倚;同时,本研究未系统关注益气活血法的实验室研究进展,对益气活血法提供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支撑。鉴于益气活血法的使用价值,今后有必要多利用生物学、免疫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其相关有效成分和组方,对发挥作用的细胞、分子进行阐述,继续为益气活血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微观的、具体的理论支撑。

张成[3](2021)在《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背景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疾病,据柳叶刀杂志2019年3月的报道,中风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IS占多数(84.4%)。在中国,IS的防治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指出中国IS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中医药防治IS有一定优势,其中益气活血法作为IS的基本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发展,是IS各个时期治疗的主线。芪龙胶囊源自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性中成药,课题组前期开展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芪龙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期IS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降低急性期患者P-选择素含量,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然而,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与分子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网络药理学方法广泛用于中药复方机制的探索,为从整体层面揭示中药复方协同作用于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与可行的方案。2研究目的评价芪龙胶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探索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依据。3研究方法与结果3.1评价作用优势参照PRISMA2009报告规范,共纳入6个RCT研究,进行定性的系统评价与定量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芪龙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IS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西药,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探索分子网络机制3.2.1数据获取检索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得IS基因2623个;检索SymMap数据库和HPO数据库,获得IS相关气虚血瘀证证候基因398个;从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国家药品标准中收集到芪龙胶囊组成药物的有效成分12个;检索TCMSP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结合SEA平台预测和文献收集,获得芪龙胶囊药物靶标210个。应用UniProt数据库对收集到的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三个数据集,用于后续分析:IS疾病基因集、IS相关气虚血瘀证基因集、芪龙胶囊药物靶标集。3.2.2网络构建与模块划分将上述三个靶标(基因)集分别上传至STRING数据库,下载基因相互作用数据,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构建了 3个分子网络:IS疾病分子网络、IS相关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芪龙胶囊药物分子网络;分别运用MCODE算法、MCL算法、DCU算法,划分3个分子网络,并计算网络结构熵,选择熵值最小的算法划分模块,最终选用MCL法划分IS分子网络,得到129个疾病模块;MCODE法划分气虚血瘀证分子网络,得到18个证候模块;MCODE法划分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得到6个药物模块;应用g:Profiler平台对模块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P<0.05为富集显着的阙值,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结果均显示,模块功能与IS相关,具有生物学意义。3.2.3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应用超几何分布函数,识别129个IS疾病模块中,气虚血瘀证基因显着富集的模块,以P<0.05为显着富集的阙值,得到8个IS气虚血瘀证的病证结合模块;通过2个步骤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首先,以至少满足大于节点betweenness 值中位数 0.00028548、closeness 值中位数 0.47262702、degree 值中位数 61中的两项为条件,筛选出25个节点;然后,以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插件识别出 10 个核心靶基因:IL1B、FN1、INS、EGF、MAPK1、MMP2、VEGFA、CASP3、MAPK8、MMP9;应用g:profiler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富集结果最显着的是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白细胞分化,均与IS病理机制相关。3.2.4识别并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将3.2.3部分识别出的8个病证结合模块,分别与芪龙胶囊分子网络取交集,得到2个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Module1和Module2,共包含98个靶标;根据国际权威蛋白质知识库UniProt中的分子功能,将98个芪龙胶囊与IS气虚血瘀证关联模块的靶标,按益气活血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药理作用归为抗血栓形成等1 1类。从整体上来看,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具有多靶标、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此外,黄芪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数量最多(19),在抗血栓生成方面,黄芪甲苷和蚓激酶作用的靶标数量最多(6,3)。通过2个步骤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方法同3.2.3),得到芪龙胶囊治疗 IS 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标:SELP、MMP3、FGF2、JUN、FOS、HMOX1、PPARG、VCAM1、EGFR、PLG;对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进行GO生物过程与Reactom通路富集分析(方法同3.2.2),结果显示,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参与30条生物过程,涉及生物调控、细胞过程、对刺激的反应、解剖结构发育4类,主要包括:细胞凋亡(apoptotic process)、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regulation of programmed cell death)、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等;参与9条信号通路,涉及细胞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细胞外基质和代谢4类,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4研究结论(1)芪龙胶囊可能在改善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IS复发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一定优势;(2)IS气虚血瘀证的潜在核心靶基因可能为:MMP9、MAPK1,芪龙胶囊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可能与抗炎、抗血栓形成、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主要通过黄芪甲苷、蚓激酶等多个有效成分协同干预SELP、FGF2等靶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5创新点(1)运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评价了芪龙胶囊临床治疗IS的作用优势,并从中医整体观和病证结合角度出发,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其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为其临床精准定位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其临床定位深入到分子水平;(2)通过计算机预测结合模块的拓扑分析,识别出芪龙胶囊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靶标PLG可能是治疗IS气虚血瘀证的新的潜在核心靶标,与血管生成作用相关。

张贺[4](2021)在《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稳定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使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仍有较高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何进一步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依然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既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稳定性冠心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较难体现出中医的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等特点。因此,选用怎样的临床研究方法来科学的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实际临床效果成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突破口。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真实世界研究的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评价干预措施在患者个体临床实际中的效果,这一特性符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个体化诊疗的特点,无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本课题组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优势。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探索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现及特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以期为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心血管血栓事件的预防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一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临床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成功纳入508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以患者服用中药/中成药的时长(≥12周/年,或入组前已持续服用12周/年以上时间的中药/中成药,入组后继续服用的)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2431例)和西医治疗组(n=2649例),并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临床随访,详细记录随访过程中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结局指标。临床结局指标为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并根据随访过程中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中药联合西药使用的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除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脑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冠脉搭桥史、超敏C反应蛋白、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中医证素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外,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m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性格特点、运动频率上存在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有153例(6.29%)患者发生了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西医治疗组共有228例(8.61%)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调整后得HR,0.72;CI,0.58-0.89;P=0.003)。次要复合终点事件的比较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比西医治疗组有显着降低趋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81;95%(CI,0.66-0.99;P=0.039)。由于患者发生血运重建的结局事件可能受到医生主观判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心血管临床试验中常用的“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情况,结果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医治疗组可显着降低“硬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HR,0.36;95%CI,0.09-0.85;P=0.010)。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脑卒中、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低于西医治疗组,但两组的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调整后 HR,0.87;95%CI,0.73-1.04;P=0.116)。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重新匹配,成功匹配中西医结合治疗组(n=1097)、西医组(n=1097)两组新的患者数据,匹配后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等基线资料的比较上均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匹配后的两组数据再次进行临床结局指标分析,得出的结果与以上结果具有一致性,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HR,0.64;95%CI,0.49-0.85;P=0.002)、次要复合终点事件(HR,0.75;95%CI,0.56-0.99;P=0.040)、“硬终点”事件(HR,0.69;95%CI,0.43-0.92;P=0.032)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中结果差异不显着(P<0.05)(HR,0.93;95%CI,0.73-1.17;P=0.522),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着低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组间比较可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皮肤瘀斑、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与西医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着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随访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及次要复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和因UA/HF/恶性心律失常入院)的发生率,且中药联合西药的使用并未增加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二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研究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的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方法,结合随访过程中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临床结局指标,进一步探索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合冠心病稳定期毒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研究稳定期冠心病患者毒证的临床表征,并加以验证“因毒致病”理论。结果:随访1年后共有54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42.73%有吸烟史,36.65%有饮酒史,高血压史的患者有80.11%,48.25%的患者有高脂血症史,有糖尿病史的占47.70%;既往行CABG的有5.16%,54.14%有PCI史,28.55%的患者有心肌梗死史,24.49%的患者有脑卒中病史,32.60%患者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患者BMI中位水平为25.83kg/m2,空腹血糖中位水平为6.20mmol/L,Hs-CRP中位水平为1.35mg/L,HDL-C中位水平为1.14mmol/L,LDL-C中位水平为2.37mmol/L,TC 中位水平为 4.05mmol/L,TG 中位水平为 1.62mmol/L。进行Logistic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LDL-C、TG 5个因素Sig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性。根据《实用血瘀证诊断标准》、《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筛选出稳定性冠心病血瘀证毒证患者987例,血瘀证非毒证患者1159例。随访1年后,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138例(13.98%),非毒证组发生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有88例(7.59%)。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P<0.001)。相对危险度(RR)为1.841,归因危险度(AR)为6.39%,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即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R)为45.65%,0R为1.978(95%CI 1.492-2.623),由上可以看出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作为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别及“因毒致病”的诊断。两组风险生存分析显示:毒证组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非毒证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基线资料后 HR,1.452;95%CI,1.066-1.978;P=0.018)。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SCAD患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近一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医生仍需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加强生活方式及二级预防用药的宣教及健康生活内容知识的普及。2“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辨证诊断及量化标准”可用于稳定性冠心病高危患者的辨识,对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领域“既病防变”优势,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冠心病二级预防水平奠定基础。

刘南阳[5](2021)在《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目的:采用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对现有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中医药治疗AD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筛选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发表日期限定在从建库开始到2020年12月14日。两名研究者参考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2(AMSTAR-2)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结局测量的证据等级质量由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分级(GRADE)量表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研究结果。定性研究主要描述AMSTAR-2和GRADE结果,定量研究以森林图形式表示。结果:共2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符合纳入标准。主要结局指标评估包括: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测(MMSE)、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总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长谷川痴呆(HDS)、临床痴呆评定(CDR)。根据AMSTAR-2的结果,2项研究被评为低质量,18项研究被评为极低质量。在GRADE分级中,未发现高质量的证据,仅3项研究的有效率、MMSE和ADL被评为中等质量,其余研究被评为低或极低质量。在降级因素中,原始试验中的偏倚风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发表偏倚、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所有研究未发现升级因素。仅2项研究量化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证据质量均为极低级。14项针对总有效率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OR=1.44;95%CI=1.29-1.62);19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显着改善MMSE评分(WMD=1.19;95%CI=0.80-1.57);16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L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9;95%CI=-0.92-0.54);3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可显着改善AD患者中医证候积分(WMD=4.26;95%CI=3.22-5.30)。7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ADAS-Cog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6;95%CI=-2.12-0.21)。结论:中医药或联合西药治疗AD总有效率高于单纯西药或安慰剂,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然而,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发现现有中医药治疗AD的证据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提供强有力的推荐。此外,基于现有证据无法评估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未来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第二部分:目的:观察还脑益聪方(HYD)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对早老素双基因敲除小鼠(PScDKO)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探讨HYD治疗AD的潜在机制。方法:3月龄PScDKO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模型Ⅰ组、模型Ⅱ组、γ-分泌酶抑制剂组(DAPT组)、HYD低剂量组、HYD中剂量组和HYD高剂量组,每组16只,相同遗传学背景的C57小鼠16只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和模型Ⅰ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DAPT组每日腹腔注射5.0mg/kg,模型Ⅱ组每日予DAPT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HYD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给予HYD提取物1.7g/Kg、3.4 g/Kg、6.8g/Kg灌胃,每日一次,连续给药3个月。水迷宫和跳台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电生理检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突触形态和数量,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和尼氏小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γ-分泌酶、APP、Aβ1-40、Aβ1-40水平,免疫共沉淀法观察α-Nrxn1与α-DG、Cstn3、Nxph1的结合作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α-Nrxn1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电生理实验显示模型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药物干预后,HYD高剂量组长时程增强持续时间较模型Ⅰ组增加(P<0.05)。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YD高剂量组突触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突触后致密物颜色较深。水迷宫实验发现模型Ⅰ组的穿台次数、原平台象限路程比和原平台象限时间比均减少(P<0.05)。HYD低剂量组穿台次数比模型Ⅰ组增加(P<0.05)。HYD低、中、高剂量组的错误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海马CA1区形态紊乱,用药各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异常的形态。用药各组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坏死不明显,尼氏小体较模型组增加。研究发现PScDKO小鼠突触可塑性损伤与Aβ沉积无关。PS功能失活未破坏α-Nrxn 1与突触后蛋白的结合作用。模型小鼠中α-Nrxn1、Nxph 1和GluRδ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PS功能失活导致α-DG、Cstn3和AchE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0.05),用药后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HYD可能通过调节α-Nrxn 1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改善PScDKO异常的突触可塑性从而发挥治疗AD的作用。

丛迪迪[6](2021)在《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提供有效的疗法。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恢灸组(32例)、常规针刺组(32例)。恢灸组采用恢刺结合温针灸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日,每治疗6天休息1天,研究周期共4周。记录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表面肌电图iEMG积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级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提高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表面肌电图iEMG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肌iEMG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三头肌iEMG积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提高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恢灸组总有效率为87.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着,对于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更具有优势。2.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可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可有效平衡肌群张力,缓解上肢痉挛。

林繄依[7](2021)在《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品种多元证据集的建立 ——以通塞脉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意义中药的临床评价工作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是中药获得上市资格,实现其现代化价值,进而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路径。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即源于经典名方的中药品种与其来源方剂之间的关系。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强调要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提出“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为中药的临床评价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范式。选取源于经典古方的中成药品种,全面收集与之相关的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研究证据三方面既存的循证医学研究数据,系统梳理新时期中药评价的信息基础,构建涵盖上述三层结构的多元证据集,成为推动中药品种临床评价工作切实可行的方法。目的以中成药通塞脉片及作为其来源方剂的四妙勇安汤、顾步汤为例,参考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探索中药品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即立足于中药品种与其来源古方之间的关系,从基础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并整合以医案文献为代表的人用经验,和以相关临床试验、动物实验系统评价为内容的研究证据,实践多元证据集的构建方法,进而明确中药品种的临床定位,并找出其待开发的潜在优势应用领域。方法1 理论分析参考“三结合”理念形成多元证据集构建思路。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收集梳理通塞脉片其来源古方四妙勇安汤、顾步汤的相关古籍及现代研究成果,形成多元证据集的中医药理论基础。2 文献调查采用文献检索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数据库,纳入通塞脉片、四妙勇安汤、顾步汤类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原始研究。以计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纳入文献的发表趋势、文献类型、疾病种类等,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绘制病种证据图。统计并阅读分析病例报告类型的文献,将通塞脉片、四妙勇安汤、顾步汤相关的医案进行比对分析,以病种为基点对通塞脉片进行临床定位,从而整合人用经验方面的证据。3 系统评价将通塞脉片、四妙勇安汤、顾步汤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汇总,采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的方法,评判通塞脉片对相关指标的干预效果,从而整合研究证据。结果1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从药味和组方角度来说,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力强,且能滋阴养血,对于以热毒内蕴、阴血亏虚或阴虚血瘀为主证的病症有针对性。顾步汤清热解毒之力略逊,补气滋阴之力更强,适用于热毒攻伐、气阴两伤、瘀血阻滞之证。而通塞脉片身兼二方之长,但作用更为和缓,更宜于瘀血阻络、气阴不足为主证的疾病的恢复期。2历年来四妙勇安汤及通塞脉片的研究数量较多,总体呈上升态势。顾步汤则受关注度较低,相关的原始临床研究以及与临床关系较为密切的动物研究数量均较少,年均不足一篇。通过计量及聚类分析,发现四妙勇安汤及顾步汤的治疗范围既源于在古籍中的主治病种,又结合现代的临床实际而有了相当程度的扩大。四妙勇安汤相关研究中独有的病种和模型多属于中医的热证范畴,而通塞脉片相关研究中独有的病种和模型则多属于中医的虚证范畴。3经统计发现,四妙勇安汤与顾步汤的病例报告数量较多的病种与原方出处所载的主治病症“脱疽”基本相符。而临床医家在异病同治的辨证理念指导下,更将四妙勇安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做了极大的拓宽。目前单纯通过病例报告分析,暂时无法对通塞脉片进行具体的、有别于其说明书的临床定位。4现有证据表明,四妙勇安汤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能缩小主动脉斑块面积、主动脉斑块与管腔面积比;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C反应蛋白水平。通塞脉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能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四妙勇安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可以升高踝肱指数,降低全血粘度与血浆粘度。通塞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从基础理论角度看,通塞脉片的临床定位在证候方面是气阴不足、瘀血阻络,在病种方面为脱疽与脑梗死恢复期,且头疮作为通塞脉片潜在的主治病种,有待将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2从人用经验角度看,虽然目前单纯通过病例报告暂时无法对通塞脉片进行明确的临床定位,但四妙勇安汤及顾步汤相关病例报告较为集中的病种如脱疽、心脑血管病乃至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均应视为通塞脉片的潜在临床定位方向。3从研究证据角度看,通塞脉片对血脂指标、CEC计数等均有良好效果,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方面有较高有效率,而其对炎症指标、病理指标、血粘度和踝肱指数等指标的作用,是将来研究可以选择的方向。4本课题以通塞脉片为例,系统梳理了现代中成药品种与其来源古方相关的基础理论、人用经验及研究证据,借鉴“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理念,构建了三层结构的多元证据集,探索了中药品种“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中药品种的临床定位与评价工作提供了方法学方面的示例。

胡明哲[8](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张伯杨[9](2021)在《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分两个章节概述了硕士期间研究的工作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及其分类,第二章对某院神经内科用药进行了循证评估,此外,还对基于循证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安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1)对某院神经内科在用药品目录结合疾病谱进行循证评估。(2)针对某院神经内科疾病谱给出循证用药遴选总目录和推荐用药目录,为下一步紧密型医共体建立统一药品目录提供选药的科学依据。(3)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和药品供应目录的相符性,并得出神经内科专科基本药物目录的选用合理性和可及性。(4)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2)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方法对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进行分类。(3)对某院现有相关药品目录进行分析、整理和评价(4)根据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谱查询相关循证。(5)对疾病谱和药品目录的相符性进行评估(按照证据级别分类)。(6)评价某院住院患者神经内科疾病谱和现行药品供应目录的相符性,并得出神经内科专科基本药物目录的可及性和短缺药品目录。结果(1)某院2019年全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28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前10位疾病中前三位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偏头痛,此三种疾病占疾病总例数的71.52%;(2)疾病谱循证推荐神经内科专科一线用药药品92种,其中推荐频次大于2的药品有17种,神经内科在用药品16种,疾病谱推荐药品短缺1种,神经内科一线推荐药品使用相符率为94.1%;疾病谱循证推荐神经内科专科二线用药药品78种,其中推荐频次大于2的药品有13种,神经内科在用药品10种,疾病谱推荐药品短缺3种,疾病谱推荐和在用品种相符率76.9%;某院神经内科在用品种78种,但疾病谱未推荐的在用药品有7种;(3)某院神经内科与循证一、二线药物推荐相符性较高,在用目录除部分进口药外,多数为国家基本目录用药,基本保证了神经内科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但由于临床疾病诊断的某些不合理性,部分疾病临床医生未严格按照相关循证指南进行合理用药。结论在某院常见疾病院内在用药物与循证依据所列举的一、二线用药相符性有所差异,其中多数为国家基本目录用药,基本保证了神经内科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部分疾病由于临床医师诊断不严谨,缺乏合理性,用药合理性有待商榷。随着各学科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循证医学的证据在不断完善前提正确运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下,为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撰写奠定了基础,更规范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节约医疗成本,促进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

关曼柯[10](2021)在《基于临床试验原始数据探索中医证据个体化适用性评价方法》文中提出目的:以依托的中医临床试验原始数据为探索,预测新患者应用证据的疗效倾向,构建评价中医临床证据个体适用性的方法,推动进一步准确合理的循证决策、规避用证风险。方法:在深入探讨评价中医证据个体适用性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分为适用性评价方法的构建与验证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依托一项丹红注射液在PCI围手术期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原始数据,构建中医临床试验证据的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首先,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系统评价方法,分析依托试验相关指标在试验内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以及在试验外不同研究群体间的异质性,形成对数据个体差异情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方法,从临床意义出发获得试验样本内患者疗效评价指标、基线特征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含有临床意义的指标体系用于预测。将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以灰色关联度评价患者个体疗效,将其进行排列,形成预测疗效倾向的个体患者序列。第二部分,验证构建的方法,获得其可靠性参数。分别收集依托试验内新患者数据与回顾性病例数据,运用构建的方法分析验证研究病例与依托试验内不同疗效患者序列的特征相似度,预测新患者疗效倾向,并获得可靠性参数,验证中医证据的个体适用性评价方法。结果:1依托数据的个体化差异情况认知对依托试验内不同时点的各疗效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指标方差贡献率,该值越高则对应指标在试验内个体间离散度越高,体现数据的个性特征越丰富。术后24小时的疗效评价指标方差贡献率,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cTNI>CK-MB>NT-proBNP>hs-CRP。术后7天的疗效评价指标方差贡献率,心电图ST段回落程度>NT-proBNP>hs-CRP>HAMD-17。术后30天的疗效评价指标方差贡献率,NT-proBNP>hs-CRP>HAMD-17>SF-12。对纳入的16篇文献中选择的疗效评价指标群体间异质性进行分析,异质性越高说明该指标的个体差异性受群体间差异的影响越大。心电图ST段回落率异质性较低(I2=0%),cTNI、CK-MB、NT-proBNP、hs-CRP指标效应在不同研究群体间具有较高异质性,I2分别为98%、99%、68%、95%。2证据适用性评价方法的构建通过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结合的形式对27名专家进行了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对于疗效评价指标:获得依托试验内不同时点各疗效评价指标的临床意义重要性评分,归一形成各指标权重;对于基线特征指标:在专家对基线特征指标与疗效评价的相关性做出评分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汇总计算各层次下基线特征指标对疗效评价的相对重要性作为权重。将获得的权重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应用其计算出依托试验内40例样本患者PCI术后24小时、术后7天、术后30天个体疗效与最优疗效序列间的灰色关联度,按照灰色关联度的大小进行疗效排序。取序列的中位数,将序列划分前后两段,分别代表了优效、非优效的疗效倾向。3验证构建的方法获得依托试验内20例新患者及10例回顾性病例,计算每个病例与两种疗效倾向序列内样本患者基线特征指标的灰色关联度,预测病例的疗效;将预测疗效与实际疗效评价结果相对比,获得构建方法应用在依托试验原始数据上的可靠性参数。构建方法评价依托的临床试验证据个体适用性的可靠性参数为:术后24小时预测准确率:50%,合理用证率:25%,风险规避率:66.67%;术后7天预测准确率:60%,合理用证率:40%,风险规避率:80%;术后30天预测准确率:65%,合理用证率:66.67%,风险规避率:64.71%。构建方法评价依托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病例术后24小时证据适用性的可靠性参数为:预测准确率30%,合理用证率25%,风险规避率33.33%。结论:本研究依托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数据的个体特征情况的认知、指标权重的建立、以及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客观地完成了对中医临床试验证据个体适用性评价的方法探索。

二、从循证医学角度谈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循证医学角度谈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个体化疗效评价方法的热点与前沿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提出
    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科学问题
    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工作基础
    3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和主体
        3.1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内涵
        3.2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主体
    4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框架
        4.1 问题研究模型的梳理和选择
        4.2 参考PICO模型的研究框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示范构建
    1 疾病范例选择依据
    2 要素一:个体化结局指标的优化
        2.1 资料与方法
        2.2 研究结果
    3 要素二:个体化干预方法的优化
        3.1 资料与方法
        3.2 研究结果
    4 要素三:个体化比较方法的优化
        4.1 资料与方法
        4.2 研究结果
    5 要素四: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化
        5.1 资料与方法
        5.2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系统的探索研发
    1 系统模块设计准备
        1.1 个体化结局指标优化清单
        1.2 个体化干预方法优化清单
        1.3 个体化比较方法的选用
        1.4 个体化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1.5 循证目标成就评量法的制定
    2 系统设计方法
        2.1 整体设计
        2.2 安卓核心组件与生命周期
        2.3 系统搭建工具
        2.4 运行环境
    3 研究结果
        3.1 系统操作界面展示
        3.2 系统模拟数据测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应用
    1 回顾性研究部分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前瞻性研究部分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小结
    参考文献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益气活血”历史源流及运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古籍检索
    4 研究结果
    5 益气活血法源流总结
    6 益气活血法运用探讨
    7 结论
第二部分 益气活血法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益气活血法对脑病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综述
        1 中医理论基础
        2 有效性综述
        2.1 与单纯常规西药的疗效比较
        2.2 与康复训练的疗效比较
        2.3 与传统医药的疗效比较
        3 安全性综述
        4 作用机制综述
        4.1 抗脑水肿
        4.2 溶栓与抗栓
        4.3 抑制血小板活化
        4.4 改善血液流变学
    二、网络药理学在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综述
        1 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综述
        1.1 筛选中药活性成分
        1.2 构建生物分子网络
        1.3 识别功能模块
        1.3.1 模块识别算法
        1.3.1.1 MCODE算法
        1.3.1.2 MCL算法
        1.3.1.3 G-N算法
        1.3.1.4 DCU算法
        1.3.2 模块划分的质量评价
        1.4 分子网络的生物功能分析
        1.4.1 GO数据库
        1.4.2 KEGG数据库
        1.4.3 David分析工具
        1.4.4 g: Profiler分析工具
        2 益气活血药与缺血性中风病分子网络关联的研究综述
        2.1 缺血性中风病的基因预测及分子网络分析
        2.2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综述
        2.2.1 单用益气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2.2.2 单用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2.2.3 益气活血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分子网络机制预测
    三、小结
第二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与方法
        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结局指标
        2 方案注册
        3 文献检索
        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5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6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1 文献筛选结果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 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4 分析结果
        4.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4.2 IS复发率
        4.3 临床总有效率
        4.4 Barthel指数评分
        4.5 血液流变学
        4.6 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
        4.7 发表偏倚
    四、讨论与小结
        1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有效性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安全性
        3 研究的意义及不足
        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第三部分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数据获取
        1.1 获取疾病基因
        1.2 获取证候基因
        1.2.1 获取证候英文主题词
        1.2.2 收集证候基因
        1.3 获取药物靶标
        1.3.1 获取药物有效成分
        1.3.2 收集药物靶标
        1.4 基因名称标准化
        2 网络构建
        3 网络分析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3.2 网络模块划分
        4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5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6 构建多层网络
        7 核心靶标筛选
        8 生物功能注释
        9 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结果
        1 数据获取
        1.1 获取缺血性中风病基因
        1.2 获取气虚血瘀证基因
        1.2.1 获取气虚血瘀证证候英文主题词
        1.2.2 收集气虚血瘀证基因
        1.3 获取芪龙胶囊药物靶标
        1.3.1 获取芪龙胶囊有效成分
        1.3.2 收集有效成分靶标
        2 网络构建
        3 网络分析
        3.1 网络拓扑属性分析
        3.2 模块划分及核心模块识别
        3.2.1 划分三个分子网络模块
        3.2.2 识别分子网络核心模块
        3.3 核心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4 识别与分析病证结合模块
        4.1 识别病证结合模块
        4.2 筛选病证结合模块的核心靶基因
        4.3 病证结合模块的GO富集分析
        5 识别与分析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5.1 识别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
        5.2 构建“药物-成分-靶标-药理作用”多层网络
        5.3 筛选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核心靶标
        5.4 药物与病证关联模块的生物功能注释
        5.4.1 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
        5.4.2 Reactom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四、讨论
        1 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核心靶基因
        1.1 已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1.1.1 MMP9
        1.1.2 MAPK1
        1.2 待验证的核心靶基因
        2 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
        2.1 抗炎作用
        2.1.1 TNF与抗炎作用
        2.1.2 IL6与抗炎作用
        2.1.3 VCAM1与抗炎作用
        2.1.4 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与抗炎作用
        2.2 抑制血小板活化、抗血栓形成与抗炎作用
        2.3 血管生成作用
        2.3.1 AKT1、FGF2与PI3K/AKT信号通路
        2.3.2 MMP2、PLG、NOS3与血管生成作用
        2.4 抗细胞凋亡作用
        2.5 抗细胞铁死亡与抗氧化作用
    五、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计算网络结构熵的python代码

(4)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医对稳定性冠心病的认识及治疗
        1 西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2 中医对SCAD的认识及治疗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认识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现状
        1 RWS定义与中医药领域应用
        2 SCAD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与应用RWS特点
        3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研究进展
        4 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在RWS中的应用
        5 SCA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WS的优势与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受试者招募完成情况
        2 SCAD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3 临床结局指标
        4 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稳定性冠心病瘀毒证对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1 SC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2 SCAD患者血瘀证毒证临床表征研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1 早老素基因突变假说
        2 Nrxn及突触后神经连接蛋白在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
        2.1 Nrxn蛋白在突触可塑性调节方面起着组织者的作用
        2.2 α-Nrxn1与突触后相互作用蛋白结合共同调节突触可塑性
        3 PS调节Nrxn在突触可塑性中的功能
        4 PS1/2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4.1. 脑组织形态学改变
        4.2. 认知功能和情绪改变
        4.3. 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
        4.4. 突触可塑性损伤
    综述二 “虚-瘀-浊-毒”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病机演变规律
        1 AD始发于肾虚
        2 AD进展于浊、瘀等病理产物的蓄积
        3 AD恶化于毒邪的转化
        4 “虚-瘀-浊-毒”病机演变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AMSTAR-2质量评价和GRADE证据分级的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2.4 质量评估
        2.5 再评价指标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文献筛选结果
        3.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3.3 AMSTAR-2质量评价结果
        3.4 GRADE证据质量分级
        3.5 结局指标再评价
    4 讨论
        4.1 中医药治疗AD疗效显着
        4.2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
        4.3 中医药治疗AD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等级较低
        4.4 中医药治疗AD的安全性尚待确定
        4.5 对未来中医药治疗AD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建议
        4.6 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Pubmed检索策略
    附表2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3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4 AMSTAR-2详细清单
    附表5 排除文献及理由
第三部分 还脑益聪方通过PS/-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水迷宫实验
        3.2 跳台实验
        3.3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长时程增强时间
        3.4 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
        3.5 各组APP、Aβ_(1-40)、A β_(1-42)、γ分泌酶水平
        3.6 各组α-Nrxn1与突触后连接蛋白的结合作用
        3.7 各组α-Nrxn1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
        3.8 各组α-Nrxn 1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
    4 讨论
        4.1 HYD可提高模型鼠学习记忆能力
        4.2 HYD通过提高LTP时间改善突触可塑性
        4.3 HYD发挥保护神经元功能
        4.4 PScDKO小鼠的AD样表型与Aβ沉积无关
        4.5 PS功能突变未影响α-Nrxn1与突触后蛋白的绑定作用
        4.6 HYD通过调节α-Nrxn1及突触后相关蛋白和基因水平改善突触可塑性
    5 小结
    6 创新点
    7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6)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1.1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概念
        1.2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病位及病因病机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1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定义
        2.2 脑卒中后肌痉挛病理机制
        2.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现代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异常情况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观察指标分析
        3.3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讨论
    1 选题意义
    2 恢刺法作用机理
    3 温针灸作用机理
    4 选穴依据
    5 观察指标和结果分析
        5.1 MAS分析
        5.2 FMA、MBI分析
        5.3 iEMG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品种多元证据集的建立 ——以通塞脉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浅谈中医循证医学——双重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浅谈四妙勇安汤、顾步汤与通塞脉片的源流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中药品种多元证据集构建的思路及其理论基础
    1 多元证据集构建的意义及流程
    2 通塞脉片及其来源方剂
    3 方解与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中药品种相关文献梳理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通过分析医案文献整合人用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2 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研究证据的整合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检索策略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1.4.6 临床分型标准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设计
        2.2.3 研究对象
        2.2.4 诊断标准
        2.2.5 纳入标准
        2.2.6 排除标准
        2.2.7 数据采集标准
        2.2.8 数据录入标准
        2.2.9 质量控制标准
        2.2.10 伦理考虑
        2.2.11 统计学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2.4 讨论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2.5 结论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资料与方法
        3.3.1 文献检索策略
        3.3.2 文献纳入标准
        3.3.3 文献排除标准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3.3.5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3.4.4 亚组分析结果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3.5 讨论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材料与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诊断标准
        4.3.3 纳入标准
        4.3.4 排除标准
        4.3.5 数据采集项目
        4.3.6 样本含量估计
        4.3.7 数据录入标准
        4.3.8 质量控制标准
        4.3.9 伦理考虑
        4.3.10 统计学方法
    4.4 研究结果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5 讨论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4.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及其分类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某院神经内科用药的循证评估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基于循证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1、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2、神经系统用药安全性问题
    3、循证医学在用药指导中的优势
    4、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用药安全中的应用
    5、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临床试验原始数据探索中医证据个体化适用性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中医临床个体疗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疗效预测模型与方法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引导中医证据支撑临床决策:理论探讨和研究思路
    一、循证医学实践模式下中医证据与临床理论的连接
    二、支持中医证据向临床决策转化的个体化评价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依托临床试验数据构建中医证据个体适用性评价方法
    一、依托试验原始数据的指标选择与处理
    二、依托原始数据的个体差异情况分析
        (一) 应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分析试验内个体间特征差异情况
        (二) 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分析试验外群体间特征差异情况
    三、建立依托试验个体疗效评价的综合指标权重
        (一) 基于德尔菲法建立个体疗效评价指标权重
        (二) 结合层次分析与德尔菲法建立基线特征指标权重
    四、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疗效预测模型
第三部分 中医证据个体适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一、基于依托试验内新患者数据的验证研究
    二、基于回顾性病例数据的验证研究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依托试验方案简介
    附录2 心电图指标评价表
    附录3 系统评价检索式
    附录4 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5 验证研究伦理审核批件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从循证医学角度谈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个体化长时程疗效评价方法的探索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D]. 石兆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益气活血法理论溯源及代表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病的meta分析[D]. 任思思.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芪龙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分子网络机制研究[D]. 张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4]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稳定性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评价研究[D]. 张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5]还脑益聪方通过干预PS/γ-分泌酶/α-Nrxn 1通路调节阿尔茨海默病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D]. 刘南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6]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丛迪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来源于经典方剂的中成药品种多元证据集的建立 ——以通塞脉片为例[D]. 林繄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8]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D]. 张伯杨. 大理大学, 2021(09)
  • [10]基于临床试验原始数据探索中医证据个体化适用性评价方法[D]. 关曼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  

循证医学视角下中医药防治脑卒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