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览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览设计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成就展展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拓,王梦瑶[1](2021)在《问题导向,向美而行:马赛教授访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赛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系,长期从事展示设计的实践与教学研究,承担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广场大型景观装置"红飘带"设计,以及国庆50周年、60周年、70周年庆典活动彩车设计和多项与国家社会相关的重大展示设计任务。在实践与教学中,他一直强调从问题实际出发,不局限在单一设计专业知识领域中,在通识教育的框架下培养新时代面向全社会的高层次美育工作人才。

杨简茹[2](2021)在《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文中指出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起点,是随着工艺美术部、工艺美术研究所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种制度的演变而开始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学大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技术美学"的发展,以及对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翻译与引介,促使国内的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不断反思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七十年来,中国设计史在讨论、摸索、借鉴、尝试、反思的路径中前进。时至今日,中国设计史研究视野具有更加全球化的特征。在全球互联网发展和人工智能热潮的背景下,设计研究也必须兼顾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属性,才具备学科独立的基础。

孙斯依[3](2021)在《文学IP类展览的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苏静[4](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石凤[5](2021)在《现代展示空间情感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展示作为人们交换物品、交流信息的活动,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而发展出独特的信息空间形态与丰富的信息传播形式。在当今海量信息涌现与人民生活品质日渐提高的时代,各种类型的展示空间建设与丰富多彩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展示空间中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活力。各种新兴数字展览如火如荼,这是展示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对展示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的时代。面对大众的审美提升以及“爆炸性”信息的冲击,以简单的信息传递、展品陈列等基本功能为主的展示空间设计难以满足引导观众进行信息筛选与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精准传达的要求。如何设计的信息空间才能够影响人类情感,使其具有直击人心驱动认知的强大感召力的特质;使特定信息在展示空间脱颖而出、打动观众从而增加观众记忆、催化行动是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展示空间以及情感相关研究入手,探索展示空间各要素的情感化和相关表达策略,分析观众在展示空间中的情绪变化和强化空间情感性表达方法,归纳新时代展示空间所面临问题,为展示实践提供全新的设计视角。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基本的概括,从展示空间和情感相关理论入手,梳理论证展示空间与情感的关系,进一步确立展示空间情感化表达是现代展示更加人性化的体现,也是提升展示空间文化与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从而可以做到靶向精准的感召观众,从而转化为内驱力进而催生行动。文章从空间本身入手,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的逻辑,对形态基本要素、光色、材质、界面、布局以及序列进行情感化分析,研究出空间情感化表达的设计策略即基于主题的情绪线设计以及冲突比较、融合适应、烘托渲染三种情感组合表现手法。最后,通过“奋进的山东”这一项目时间进行展示空间情感表达分析设计,对前文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验证。本文仍有许多不足,但根本目的在于积极思考展示空间的情感本质,确立空间情感化表达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探究空间化表达的设计方法,从而抛转引玉,引发对展示空间设计精神本质的重新思考,进而优化设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张铭隽[6](2021)在《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文中研究说明一门成熟的学科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运作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外还应当对其历史有一份真实的、客观的、描述完整且权威可信的梳理。本文将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是上海解放初期对新式教育的初步探索,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立起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上海设计教育在经过政府对上海地区的民办、公办设计教育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后而形成的较为完整并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的工艺美术体系。其次是对文革初期的上海设计教育和上海文革期间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以及文革末期上海设计教育进行讨论,发现虽然上海的设计教育秩序在此时已经完全被打乱了,但它并没有停滞,而是换了一种依附于“七二一大学”和“半工半读学校”的形式存在。再者是对上海设计教育在改革开放时期,1977年高考恢复至1999年上海高校扩招的这二十多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随着上海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外“三大构成”课程的引入对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转型和发展的帮助。最后,针对二十世纪信息时代加速发展时上海设计教育在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目标所做出来的前所未有改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以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两条技术路线相结合,通过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田野考察法、文献研究法、相关分析法等方法,以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对这70年期间上海设计教育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事实出发系统的探讨上海设计教育发展脉络和目的,通过对其间演变规律提出新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形成一份可靠、可考、客观、严谨、真实的新材料。

郝悦[7](2021)在《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艺术展示形式研究》文中提出辽宁地域文明广阔悠长、历史文化深远厚重、奋斗历程波澜壮阔。辽宁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序幕,并且在解放战争中打响了第一场主战役辽沈战役,在新中国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这里可以将辽宁的红色文化概括为“抗联文化”“解放战争文化”“抗美援朝文化”“工业文化”。近年来,随着红色爱国主义热潮的逐年上升,展示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起来,除了建设红色爱国主义学习教育基地,各种形式的展览也随之涌现出来。首先这种趋势是好的,但与之而来的是展示设计中大大小小的问题。设计者没有在辽宁红色文化展示设计中找到准确的定位,忽视了辽宁红色文化展示设计中的“辽宁”二字。与其他的红色文化的展示设计呈现普遍化,雷同化,出现设计元素简单堆砌等问题,甚至对一些文化符号进行无意识的使用。这样的后果导致展览无法有效的对大众起到教育作用,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并且也不利于传承红色文化,保护文化资源。所以,进行对具有辽宁红色基因传承的展示设计的讨论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辽宁文化基因的分析,结合文化基因的理论,首先在第三章从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层面构建辽宁文化基因谱系图,通过对整理出的谱系图中的辽宁文化基因进行深入分析,将其按照社会影响程度在分为主体基因(红色文化)、附着基因和混合基因三种类型。并根据三种基因类型的特征结合符号学与文脉主义的观点,在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基因大环境下在第四章提出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路径:标志性文化基因再生、辽宁地域优势文化基因的植入以及民族基础文化基因共生三种,得出辽宁红色文化基因与展示形式化表现的关系,通过对展示形式化表现设计方法的研究,拓展红色文化基因的艺术展示设计的方法。

王颢霖[8](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宋哲琦[9](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郭启辰[10](2020)在《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位于昆明市东北6公里近郊,是一座始建于明代初期的道教真武宫观。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因仿照武当山太和宫建造,院落内保留有全国最大的铜殿又称金殿而闻名。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作为全国少有的建有紫金城和金殿的古老的道教真武宫观,成为我国明、清时期道教发展、政治变幻、金属产业发展等史实的重要见证,饱含了多方面的珍贵价值。1982年,太和宫金殿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城包括其内部的金殿得到全面维修和保护,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会址设在太和宫所在的鸣凤山东南麓,并与太和宫相通,会前数年,云南省及昆明市政府先后投资2000万元,全面维修太和宫古建筑群,更换腐朽的建筑构件,重新油漆彩画,修补贴金,使昆明太和宫重新焕发光彩。世园会后,由于缺乏资金,昆明太和宫不得不引入大量低端业态,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涵盖面积太小,太和宫多半历史建筑由于修缮资金缺乏未得到妥善的维护和管理,长期以来,昆明太和宫重要建筑轴线盘踞着大量低端业态,历史建筑岌岌可危,呈现出低迷的面貌。2017年,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中心受昆明方面委托对太和宫进行全方位考察研究以制定新的保护规划与展示利用方案,此次保护规划制定放眼于太和宫建筑群全部建筑,挖掘昆明太和宫承载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各价值载体提出有效的保护利用措施,力求使太和宫其它重要建筑得到与紫金城、金殿同等程度的保护,使太和宫蕴含的价值得到充分阐释,同时,也希望借助此项目成果在2019年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中将除紫金城及金殿的十余座明、清时代建筑作为增补项目划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基于对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历史源流、空间布局序列、道教建筑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充分挖掘昆明太和宫在历史、科学、艺术、社会文化各方面的价值,明确其价值载体,针对这些价值载体提出保护原则、措施及展示方式,为昆明鸣凤山太和宫未来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其它同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成就展展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成就展展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问题导向,向美而行:马赛教授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二、实践在场与跨国深造
三、展示设计教育的探索与发展
四、展示策划与设计里的“明暗线”:多元剧本的解读者
    1. 展示里的时代
    2. 时代里的展示:“红飘带”中交错的双线
    3. 做导演故事的展示设计,讲好故事的明暗两线
结语:美育教育“向美而行”

(2)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艺”之辨
二、20世纪50至80年代“美学热”中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美学
三、编译时代:学习国外经验
四、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转型
五、结语

(4)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5)现代展示空间情感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展示空间与情感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论展示空间
        (1)展示艺术发展历史
        (2)展示空间设计内涵
        01.空间、展示、展示空间
        02.展示空间设计内涵
        03.展示空间构成
    第二节 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
        (1)情绪与情感
        (2)情感与设计
    第三节 展示空间与情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展示空间情感化表达研究
    第一节 .展示空间要素与情感
        (1)展示空间形态要素与情感
        01.基本要素
        02.空间比例尺度
        (2)展示空间色彩与情感
        (3)展示空间材质与情感
        (4)展示空间光与情感
    第二节 展示空间构成与情感
        (1)展示空间界面与情感
        (2)展示空间布局、序列与情感
        (3)展示空间组织与情感
    第三节 展示空间情感表达设计策略
        (1)展示空间情感表达原则
        (2)表现手法
        01.冲突比较
        02.融合适应
        03.烘托渲染
        (3)展示空间情感审美共鸣
        (4)展示空间情绪线设计
第四章 展示设计中空间情感表达设计应用
    第一节 调研
        (1)崇高--钱学森纪念馆
        (2)生生不息2019 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内部展陈设计
        (3)亲密自然--久盛地板展位设计
    第二节 实际项目运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成就展
        (1)项目概述
        (2)设计解析与呈现
        1.情感表达解析
        01.主题情感
        02.情感序列展开
        2空间表达与呈现
        01.广场
        02.国泰民安主题大厅
        03.展陈区域
        3设计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6)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概念辨析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五 主要内容
    六 创新观点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前:上海设计教育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解放初期的设计教育(1949 年—1958 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上海设计教育(1958 年—1960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整顿、调整时期(1960 年—1965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文革时期的设计教育(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上海文革初期的设计教育
    第二节 上海文革期间七二一大学
    第三节 上海文革末期的设计教育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文革后至20 世纪90 年代:上海设计教育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恢复期(1977 年—1984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转型期(1984 年—1992 年)
    第三节 上海设计教育的发展期(1992 年—1999 年)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至今:上海设计教育的加速发展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上海设计教育(2000 年—2010 年)
    第二节 上海设计教育学科升级及发展(2010 年—2019 年)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当代设计教育大事记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致谢

(7)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艺术展示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2.1 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界定
        2.1.1 红色文化的定义
        2.1.2 习近平红色文化思想
        2.1.3 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的关系
    2.2 辽宁的红色文化
        2.2.1 抗联文化
        2.2.2 解放战争文化
        2.2.3 抗美援朝文化
        2.2.4 工业文化
    2.3 辽宁红色文化艺术形式解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辽宁省红色文化基因在展示设计中应用的现状
    3.1 辽宁红色文化产业概况
        3.1.1 辽宁地区红色旅游业
        3.1.2 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3.2 辽宁红色文化基因挖掘
        3.2.1 辽宁地区文化基因解析
        3.2.2 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类型
    3.3 辽宁红色文化在展示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3.3.1 传承和延续辽宁地域红色文化基因
        3.3.2 增强辽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3.3.3 加强辽宁红色文化的文化性和可识别性
    3.4 辽宁红色文化基因在部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3.4.1 “定型效应”泛滥
        3.4.2 文化内核缺失
        3.4.3 设计形式单一
    3.5 国内案例分析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辽宁红色文化基因展示设计形式的表达路径
    4.1 红色文化的符号性
        4.1.1 红色符号文化能指和所指
        4.1.2 红色文化符号的共时性和历时性
        4.1.3 红色文化符号的含义与功能
    4.2 基于符号学理论对红色文化展示设计的方法研究
        4.2.1 在展示设计中的红色文化符号
        4.2.2 建立红色文化展示设计目标
        4.2.3 设定红色文化展示设计的空间环境
        4.2.4 通过各个要素的关联性进行红色文化展示设计
    4.3 基于文化基因角度下红色文化基因在展示设计中的传承路径
        4.3.1 辽宁红色文化标志性文化基因再生
        4.3.2 辽宁地域优势文化基因的植入
        4.3.3 民族基础文化基因融合共生
    4.4 借鉴文脉主义的方法进行展示设计
        4.4.1 形象抽象法
        4.4.2 符号重构法
        4.4.3 历史图像拼贴法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艺术展示形式实验设计
    5.1 设计实验的目的
    5.2 实验设计的概括
        5.2.1 主体辽宁红色基因的保育
        5.2.2 辽宁地区优势文化基因的植入
        5.2.3 民族基础文化基因共生
    5.3 形式特征的演绎
        5.3.1 抗美援朝文化标志的实验设计
        5.3.2 抗美援朝文化展示实验设计
    5.4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本章小结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10)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文章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兴建背景及其格局演变
    2.1 昆明太和宫兴建背景
        2.1.1 明代初期昆明的真武信仰
        2.1.2 双重神话依据造就的昆明相度山
    2.2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格局演变
        2.2.1 昆明太和宫的初建
        2.2.2 明初昆明太和宫的布局
        2.2.3 明末昆明太和宫的变化
        2.2.4 清初金殿的重铸和其他建筑的修缮
        2.2.5 晚清时期昆明太和宫格局的变化
        2.2.6 晚清民国时期昆明太和宫的变化
        2.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金殿名胜区”的涅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现状
    3.1 整体布局
    3.2 空间序列
        3.2.1 起始空间及文物现状
        3.2.2 前导空间及文物现状
        3.2.3 核心空间及文物现状
        3.2.4 附属宫观及文物现状
第四章 比较研究
    4.1 昆明太和宫与武当山太和宫的比较
        4.1.1 选址和布局
        4.1.2 前导空间
        4.1.3 紫金城
        4.1.4 金殿
        4.1.5 保护与利用
    4.2 昆明太和宫与白云山庙的比较
        4.2.1 天门建筑
        4.2.2 真武殿
        4.2.3 三官殿
    4.3 昆明太和宫与青城山的比较
        4.3.1 青城山在协调自然环境与旅游经济之间关系的举措
        4.3.2 昆明太和宫在展示自然优势上的举措
第五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价值
    5.1 明清金属建筑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5.2 明清道教建筑布局及建筑单体象征手法的集中体现
    5.3 明清以来道教文化多元化的集中体现
    5.4 明代以来道教在昆明的传播及本土化的见证
    5.5 明代以来云南政治变幻的历史见证
    5.6 展示昆明文化的绝佳场所
    5.7 新时代的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的价值载体
    6.1 物质文化遗产
        6.1.1 历史空间布局和周边自然环境
        6.1.2 建筑单体
        6.1.3 可移动文物
    6.2 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七章 昆明鸣凤山太和宫保护及展示利用
    7.1 保护原则
        7.1.1 不改变原状
        7.1.2 真实性
        7.1.3 完整性
        7.1.4 最低限度干预
        7.1.5 保护文化传统
    7.2 昆明太和宫的保护
        7.2.1 与昆明城市相结合的综合保护
        7.2.2 基于五大保护原则对文物价值载体的保护
    7.3 昆明太和宫的展示利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成就展展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问题导向,向美而行:马赛教授访谈[J]. 李拓,王梦瑶. 装饰, 2021(10)
  • [2]新中国设计史的研究路径与逻辑(1956—2020)[J]. 杨简茹. 工业工程设计, 2021(05)
  • [3]文学IP类展览的可视化设计研究[D]. 孙斯依.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021
  • [4]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现代展示空间情感化表达研究[D]. 石凤.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1(09)
  • [6]上海当代设计教育研究(1949年-2019年)[D]. 张铭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辽宁红色文化基因的艺术展示形式研究[D]. 郝悦.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8]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10]昆明太和宫道教建筑群价值与保护研究[D]. 郭启辰.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展览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