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普通物理实验包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网络的普通物理实验包的设计与应用

一、网络型普通物理学实验包设计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飞[1](2020)在《视觉假体中视觉图像信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相较于正常人类视觉系统,视觉假体诱发的视觉感知造成大量视觉特征信息的丢失,严重影响假体植入者对生活场景的感知能力。此外,随着视觉假体系统功能的完善,对其硬件处理平台的性能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微电子科学以及视觉认知科学,开展了基于视觉假体的视觉图像信息处理以及硬件系统集成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针对视觉假体诱发的视觉感知分辨率低以及特征信息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特征的高效显着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联合最短测地距离和流形排序技术,充分利用场景图模型中超像素的关联关系,实现自然场景中显着目标的检测;相较于传统显着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同时兼顾背景和目标特征,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准确地实现显着目标的检测。同时,为了提高假体植入者物体的识别能力,本文基于显着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两种仿真假体视觉下显着物体优化感知处理策略。该策略利用边缘检测和图像缩放技术,优化物体在低分辨率仿真视觉下的呈现,以此来提高假体植入者在不同场景下对物体的识别能力。针对复杂场景下传统显着目标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显着目标检测算法。在该算法中,卷积神经网络中引入空洞卷积替代传统卷积操作,使得该网络能够在不增加反卷积网络和池化操作的前提下产生高分辨率的输出。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全卷积分割网络,其参数和深度会大大减少。另外,针对该网络的输出特征,提出了一种细化方法来保持物体的空间一致性并保留物体的轮廓。该算法在复杂场景下显着物体检测性能能够达到现阶段的先进水平,同时该算法具有较小的网络参数和更快的算法处理速度。该算法的引入能够大幅提高视觉假体系统中显着物体优化处理的效率。针对仿真假体视觉下高动态场景(移动相机)中运动物体识别的研究,本文提出一种无监督运动目标分割算法。该算法通过联合空间和时间显着性提高运动目标检测精度。这种显着性联合分析能够弥补时间维度中目标检测出现的空洞,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同时,空时边缘取代光流场作为运动候选区域线索,能够减少因为光流估计的遮挡和位移带来的错误。相较于传统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高动态场景下运动物体的检测与分割。同时,为了提高假体植入者对高动态场景下运动物体的识别能力,本文基于运动目标分割算法设计了两种运动物体优化呈现处理策略;该处理策略利用灰度变换和边缘检测技术,增强运动物体在低分辨率仿真视觉下的呈现。运动物体分割算法与优化处理策略的引入,显着提高了假体植入者对高动态场景下运动物体识别的能力,扩展了假体植入者的活动场景。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工作,能够为视觉假体在视觉感知处理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为扩展假体植入者的活动范围奠定基础。

郝大帅[2](2020)在《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体动作姿态行为识别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于外界感知的信息80%来自于视觉感知,由于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老年黄斑变性所引发的视觉感受受损,会让人损失这一获取信息的途径。近年来对失明患者视觉功能的修复多集中于对于视觉假体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通过电刺激患者残存可用的视觉神经系统,使患者产生光幻视,从而产生视觉感受。人体动作识别是人类日常行为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视觉恢复中对于人体行为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现今技术的局限性,植入人体的微电极个数是有限的,如何通过有限的电极个数为视觉假体植入者实现最大限度的视觉感受是当今的视觉假体研究热点。以合适的方法去提取人体显着行为信息,就能为患者以有限的电极数提供更多的视觉信息。本研究是通过提取人体骨骼点及其连线并将其像素化,旨在以低分辨率下能让患者的人体行为识别率得到较大提升。利用(部分亲和阈)Part Affinity Fields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得到骨骼关键点位置及其连线信息,将得到的骨骼点及其连线进行无背景提取,得到骨架图像,并将其处理为16?16,24?24,32?32,48?48分辨率下的像素化视频图像,统计分析40名被试在不同分辨率下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统计结果表明,仿真假体视觉下,随着分辨率的增加,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增高;人体行为识别准确率在性别上以及有无仿真假体视觉经验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将实验结果与FT(频率调整显着区域检测)算法、SR(剩余谱)显着图算法处理之后的图形进行对比。FT算法利用颜色特征的中央-周边算子来得到显着图,具有计算量小,在对目标边界的显着性提取效果也比较好。SR模型通过分析输入图像的对数谱,可以在空间域中获取输入图像的剩余谱,进而用快速的方法在空间域中构造相关的显着性图。模型在自然图像和艺术图像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且鲁棒性好的特点。将FT算法与剩余普模型进行显着图提取后像素化处理,并将处理之后的像素化图像与像素化处理之后的骨架图像进行对比,骨架提取之后的像素化图像在低分辨率的识别准确率具有显着优越性。

李冠男[3](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朱国娟[4](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发校本课程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我校以剪纸艺术为载体,开发建构具有武夷山地域之美的特色校本课程,通过优选资源,开发美;营造环境,熏陶美;因材施教,体验美;多维活动,创造美等四个层面,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的基本素养和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的终生素养。

陈大鹏[5](2019)在《面向触摸屏图像再现的力触觉接口与交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触摸屏的智能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触摸屏具有显示可视化数据和检测手指触摸位置的功能,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虚拟环境交互的新方法。通常,用户通过视觉和听觉与触摸屏设备进行交互,但力触觉交互非常有限。力触觉交互是一种可双向传递信息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它能够让操作者触摸、感知和操纵虚拟物体,并向操作者再现虚拟物体的表面摩擦、纹理、柔软度、材质等多种与触觉相关的特征信息。尤其是对于盲人或视障人士来说,力触觉交互为他们感知在触摸屏上显示的图形、图像和虚拟环境等多种数字化信息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然而,目前面向触摸屏应用的人机交互技术普遍缺乏有效的力触觉感受,且很少考虑符合人的生理感知特性的力触觉表达方法。针对触摸屏交互的特点和实际需求,本文首先从人的生理感知特性出发,将力触觉交互技术与触摸屏设备相结合,分别设计了包括手持式和手指可穿戴式在内的三种力触觉装置,这些装置可通过多模式的力触觉反馈来再现虚拟物体或图像的多种特征信息。接着,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在触摸屏上感知图像的空间信息,本文首次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平滑算法应用于智能设备,以便在触觉再现之前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最后,本文通过对图像轮廓和形状的力触觉再现实验,检验了三种力触觉装置的性能和特点,并验证了提出的力触觉表达方法的有效性。具体而言,针对触摸屏交互缺乏足够的力反馈,且再现模式单一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模式力触觉反馈功能的笔式力触觉接口装置MH-Pen。该装置内部集成有四种类型的执行器,可同时向用户传递交互中产生的力信息和触觉信息。通过将基于磁流变液的小型被动力反馈执行器与主动执行器相结合,该装置可以为交互提供大范围的精确反馈力。在虚拟刚度的再现实验中,提高力反馈的精度和使用多模式的力触觉反馈,显着提升了装置的刚度再现性能,以及受试者对虚拟刚度的主观感知分辨率。为了给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滑动提供局部可变的侧向力反馈,利用磁流变弹性体导电、导磁,以及与触摸屏之间具有高摩擦系数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被动球形执行器。该执行器的实现包括制作各向同性的天然橡胶基磁流变弹性体;根据测试得到的磁流变弹性体的导磁和表面摩擦特性,建立执行器的侧向输出力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具体的结构参数,并制造样机;通过标定试验确定样机侧向输出力的电流控制方法。该执行器具有多自由度运动能力,且可直接与触摸屏进行交互,很好地满足了多人和多点交互的需求。受可穿戴触觉系统的启发,开发了一种用于触摸屏交互的手指可穿戴式力触觉接口装置FW-Touch,其具有法向力、侧向力和振动触觉反馈能力,允许用户通过在触摸屏上的滑动和按压等主动探索方式来全面地感知虚拟物体表面的摩擦、硬度和粗糙度等信息。另外,为了产生足够的法向力反馈,设计了一种无需密封的小型磁流变泡沫执行器,并利用基于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力控制策略来对其输出力进行校正。为了更好的再现图像的空间信息,本文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平滑方法来获取图像的主要结构特征。该方法能够模拟相对全变分滤波器的图像平滑效果,并显着减小图像平滑所消耗的时间。然后对平滑图像进行形状和轮廓特征的提取,并将图像的空间特征转换为适合通过力/触觉进行表达的形式。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本文开发的力触觉装置在触摸屏上对图像的空间特征开展力触觉再现实验研究。首先,通过改造MH-Pen,本文提出了基于运动方向引导的轮廓再现方法,显着提升了受试者的轮廓识别正确率,并减少了感知过程所消耗的时间。接着,通过对比实验,本文比较了三种装置的形状再现效果,并首次研究了基于侧向力的触觉错觉理论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形状特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侧向力场仅对波形梯度连续变化的图像具有较好的形状再现效果,而位移场对不同类型的图像均能获得较好的形状再现效果。另外,该研究的结果还表明,图像平滑在提升人们感知和理解图像空间特征的能力和准确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琦[6](2019)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仿真假体视觉图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视觉假体是为了使盲人恢复部分视力而产生的一种视觉重塑系统。它利用外置的实时图像获取装置将外界信息采集并通过微型计算机处理并编码成特殊信号,再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使植入到盲人视觉通路中的装置接收到这些信号,并控制装置上的微型电极阵列产生合适的刺激电流,最终诱发植入者感知到带有外界信息的光幻视。光幻视点是植入者能感知到的假体视觉的最小单位,通过图像处理以及计算机编码技术来控制诱发光幻视点的刺激电流强度,微电极阵列位置等微型装置,从而帮助植入者能够获得一种外界信息与有序的光幻视点排列之间的映射关系。因此,向植入者如何解释由光幻视点构成的信息,寻找微电极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帮助植入者进行日常活动的最小视觉信息需求,优化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转换成微电极中的电刺激之间的映射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且急需解决。由于向盲人被试植入视觉假体需要多个学科紧密配合并且还需进行繁杂的临床手术,借助计算机仿真来模拟光幻视点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大量工作成为视觉假体研究领域一个重要分支,为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视觉假体图像处理技术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手段。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建立了仿真假体视觉实时模拟系统,并根据该系统设计了心理物理学实验探究模拟光幻视点的分辨率,近距离目标的尺寸以及目标颜色与背景之间的对比度这三种参数对被试完成眼手协同定位任务的影响。其次针对临床实验中植入者接收到的光幻视点缺失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光幻视点增补的图像处理策略,在自建图像集中训练并得到图像生成模型,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全局损失函数,当输入一张存在缺失的像素化图像时,生成模型可以对像素化图像中缺失的模拟光幻视点增补,并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验证了在仿真假体视觉情景中此方法是有效的。最后,将U-net和Pix2pix两个神经网络应用到仿真假体视觉中对图像进行前景目标提取和像素化,首先通过图像分割数据集训练一个U-net网络得到前景提取后的结果,将其像素化之后与提取前的原图配对,再利用配对后的数据集训练一个Pix2pix网络从而实现了将彩色图像“翻译”为像素化图像的目标。在测试集中对此模型与传统像素化处理策略进行了量化比较,并得到了更好的像素化结果。通过上述的研究与结果,证明了心理物理实验和生成对抗网络来优化仿真条件下的假体视觉表现是可行的。希望通过本研究为视觉假体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并帮助到更多的盲人。

孙大江[7](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李慧[8](2019)在《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课这一教育资源不断发展,中国知网上对于微课的研究文献很多,基于以实验为特点的物理实验微课研究较少。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在实际教学中物理实验的相关教学是有所欠缺的,本文通过对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对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部分:前三章是对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界定相关概念,并且根据实验微课的概念及呈现形式对实验微课进行分类。基于移动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网络上已有优质实验微课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设计的优点及共同之处,结合高中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探讨出实验微课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第四章是基于前三章的理论分析,依据实验微课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设计开发出四个实验微课案例(其中包括两个自录的电学实验微课和两个网络优质力学实验微课),主要包括教学分析和主题内容两个部分的设计。第五章根据课程学习需要将《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探究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牛顿管》实验微课案例以不同的形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进行效果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发现将实际教学与完善的实验微课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操作兴趣。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骆师宇[10](2019)在《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据获取系统在各类物理实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电子学技术的发展,数据获取系统支持的通道数将越来来多。这也意味着物理学探测系统精度逐渐增加。数据获取系统的升级带来数据率的增大,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相应也要加强。这也将导致上层汇聚卡系统需要进行更新用于适配更多的采样通道,此时需要对更新后的汇聚、存储和处理系统进行测试。数据模拟系统可以模拟数据获取系统的采样通道的数据和指令行为,可以替代采样通道实现对上层汇聚卡系统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的测试,并可以完成对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测试和故障定位等测试功能。同时DAQ系统在缺失采样通道的情况下,数据模拟系统可以取代缺失的采样通道与其他采样通道配合完成DAQ系统的数据采集的工作。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对于数据获取系统的测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类物理学实验数据获取系统都是有所不同的,数据模拟系统如果不具有通用性,那么需要针对每一类数据获取系统开发一套数据模拟系统,这也大大的增加了开发成本和周期。本文根据数据获取系统的特点设计了通用型的数据模拟系统。该数据模拟系统具有通用性,可以完成多种采用通用协议的数据获取系统的测试任务。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从硬件和逻辑层次都设计了通用性的方案,在硬件层次通过更改FMC子卡适配硬件接口,在逻辑层次采用模块化设计,用于适配数据获取系统。本文将先讨论整体通用性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海洋地震勘探和高能物理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的数据模拟系统详细设计进行介绍。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的背景和意义,总结了数据模拟系统的要求和涉及的关键技术,还对一些数据模拟系统可以应用的DAQ系统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第二章根据数据模拟系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分别介绍了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的硬件结构,逻辑结构和系统控制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主要是在围绕讲述数据模拟系统的通用型设计。第三章介绍了数据模拟系统在拖缆系统中应用,首先分析了拖缆系统中数据模拟系统所需的硬件结构,并对拖缆系统数据模拟系统所需的FMC子卡进行了介绍。接着详细分析了数据模拟系统适配拖缆系统的逻辑整体框架,然后分别对连续型数据拆分模块、命令模块以及测试波形和状态模块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大型物理实验CSR外靶实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设计了可靠硬件方案,并将参数化的特点输入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逻辑模块,完成CSR外靶实验数据的模拟任务。本章节详细介绍了数据模拟系统中不连续型数据拆分模块的逻辑结构以及用于触发判选验证的噪声逻辑结构。第五章介绍了两种不同数据获取系统的数据模拟系统的测试仿真结果。首先对测试方案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拖缆DAQ系统的仿真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方案对拖缆数据模拟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数据模拟系统是否满足要求。然后介绍了 CSR外靶实验数据模拟系统测试方案以及测试仿真结果。第六章总结了整篇论文,并对设计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设计进一步工作和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二、网络型普通物理学实验包设计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型普通物理学实验包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视觉假体中视觉图像信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视觉假体的研究
        1.2.2 视觉图像信息处理的研究
        1.2.3 视觉信息处理平台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2 视觉假体中视觉图像信息处理
    2.1 图像预处理
        2.1.1 色彩转换
        2.1.2 视角转换
        2.1.3 图像增强
    2.2 视觉图像复杂度分类
    2.3 视觉图像信息处理
        2.3.1 视觉图像信息处理策略
        2.3.2 视觉场景中的目标检测
        2.3.3 边缘检测
        2.3.4 图像形态学处理
    2.4 仿真视觉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仿真视觉下显着目标检测与优化感知
    3.1 显着目标检测算法
        3.1.1 算法描述
        3.1.2 超像素分割
        3.1.3 第一级显着性计算
        3.1.4 流形排序理论
        3.1.5 第二级显着性计算
    3.2 显着目标的分割
        3.2.1 自适应阈值分割
        3.2.2 Grabcut分割
    3.3 仿真假体视觉下显着物体的优化感知
        3.3.1 显着物体优化呈现策略
        3.3.2 仿真视觉模型下的物体呈现
    3.4 仿真实验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显着目标检测算法的结果
        3.5.2 算法效率
        3.5.3 显着图分割结果
        3.5.4 显着物体识别结果
        3.5.5 结果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复杂场景下显着目标检测与优化感知
    4.1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显着目标检测算法
        4.1.1 算法描述
        4.1.2 空洞卷积
        4.1.3 显着目标检测网络
        4.1.4 显着图的细化方法
        4.1.5 网络实现细节
    4.2 复杂场景下显着物体的优化感知
        4.2.1 前景二值化与背景减弱优化处理策略
        4.2.2 前景二值化与背景边缘化优化处理策略
        4.2.3 仿真视觉的生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显着目标检测结果
        4.3.2 细化方案的有效性
        4.3.3 显着目标识别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仿真视觉下运动目标检测与优化感知
    5.1 静态场景下运动目标分割算法
        5.1.1 算法描述
        5.1.2 背景模型初始化
        5.1.3 前景目标检测
        5.1.4 背景模型的更新
    5.2 高动态场景下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5.2.1 算法描述
        5.2.2 光流场的计算
        5.2.3 空时区域线索提取
        5.2.4 空时区域提取
        5.2.5 运动目标的分割
    5.3 基于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运动物体优化感知
        5.3.1 前景增强与背景减弱优化算法
        5.3.2 前景边缘化与背景减弱优化算法
    5.4 仿真实验
    5.5 结果和讨论
        5.5.1 静态场景下运动目标分割结果
        5.5.2 高动态场景下运动目标分割结果
        5.5.3 运动物体识别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SoC的视觉假体图像信息处理平台
    6.1 视觉图像信息处理平台
        6.1.1 硬件处理平台的选择
        6.1.2 系统平台的架构
        6.1.3 算法的硬件设计
        6.1.4 系统平台的构建
    6.2 系统平台的验证
        6.2.1 系统FPGA移植
        6.2.2 算法的系统验证
        6.2.3 算法平台处理效率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1.1 主要完成工作
        7.1.2 创新点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2)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体动作姿态行为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视觉假体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2 视觉假体的介绍
        1.2.1 视网膜视觉假体
        1.2.2 视神经假体
    1.3 视觉假体研究中的图像处理策略与硬件基础
    1.4 人体姿态动作识别的研究
    1.5 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7 本章小结
2 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体行为姿态识别
    2.1 人体骨架的提取
    2.2 FT算法
    2.3 SR(普残差)算法
        2.3.1 显着图的生成
        2.3.2 从显着图中获取感兴趣对象
    2.4 图像降噪
    2.5 图像二值化
    2.6 像素概述
    2.7 本章小结
3 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体行为姿态研究实验
    3.1 被试者合规说明
    3.2 实验所需设备
    3.3 实验素材库的介绍
        3.3.1 CMU Motion Capture(Mocap)数据素材库
        3.3.2 SDHA数据素材库
        3.3.3 HMDB数据素材库
        3.3.4 UCF101数据素材库
        3.3.5 被试动作姿态识别数据素材库
    3.4 实验方法
    3.5 实验步骤
    3.6 本章小结
4 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基于骨骼点及其连线提取的方法
        4.1.2 FT算法处理的方法
        4.1.3 SR算法处理的方法
        4.1.4 对三种算法进行评价
    4.2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1.1 基于人体骨架信息提取的人体行为识别
        5.1.2仿真假体视觉下人体动作行为姿态识别实验
    5.2 展望
        5.2.1 研究的局限性
        5.2.2 本研究对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3)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优选资源,开发美
二、营造环境,熏陶美
    (一)营造育人队伍
    (二)营造育人环境
三、因材施教,体验美
    (一)走进生活,体验美
    (二)分层实施,体验美
    (三)整合资源,体验美
四、多维活动,创造美

(5)面向触摸屏图像再现的力触觉接口与交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力触觉交互技术概述
        1.1.2 力触觉交互与再现技术在触摸屏设备上的应用
    1.2 图像空间信息的力触觉再现
        1.2.1 图像空间信息的视-触转换
        1.2.2 触觉地感知图像的空间信息
    1.3 面向触摸屏应用的力触觉装置和再现方法
        1.3.1 基于触摸屏设备的力触觉再现
        1.3.2 借助交互工具的力触觉再现
    1.4 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力触觉设备
        1.4.1 磁流变智能材料及其在力触觉设备中的应用
        1.4.2 磁流变执行器对于力触觉交互系统稳定性和透明性的影响
    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用于触摸屏交互的笔式多模式力触觉接口研究
    2.1 引言
    2.2 笔式多模式力触觉接口的设计
        2.2.1 总体结构设计
        2.2.2 工作原理
    2.3 混合执行器的设计与控制
        2.3.1 MR执行器的设计
        2.3.2 VCM的设计
        2.3.3 混合执行器的控制方案
    2.4 性能评估
        2.4.1 LRA和压电陶瓷执行器的振动性能测试
        2.4.2 再现虚拟物体的刚度特征
    2.5 心理物理学实验
        2.5.1 实验人员和装置
        2.5.2 实验一:三种触觉模式的刚度JND测量
        2.5.3 实验二:不同触觉模式的对比
        2.5.4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球形执行器研究
    3.1 引言
    3.2 球形执行器的结构设计及其与笔式装置的集成
    3.3 MRE的制作和性能测试
        3.3.1 MRE的制作
        3.3.2 相对磁导率的测量
        3.3.3 磁场和速度对MRE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
    3.4 样机的实现和侧向力控制
        3.4.1 侧向力的计算模型
        3.4.2 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
        3.4.3 基于电流的侧向力控制
    3.5 客观和主观性能评估
        3.5.1 实验一:最大滑动摩擦系数的测量
        3.5.2 实验二:在触摸屏上再现虚拟表面的摩擦特征
        3.5.3 实验三:摩擦辨别任务
        3.5.4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于触摸屏交互的手指可穿戴式力触觉接口研究
    4.1 引言
    4.2 手指可穿戴式力触觉接口的总体设计
    4.3 直线型MR泡沫执行器
        4.3.1 结构设计和原理建模
        4.3.2 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
        4.3.3 MR泡沫执行器的测试和控制
    4.4 装置的性能评估
        4.4.1 MR泡沫执行器的力跟踪性能
        4.4.2 侧向力的控制和摩擦系数测量
        4.4.3 振动性能测试
    4.5 心理物理学实验
        4.5.1 实验人员和装置
        4.5.2 实验一:刚度辨别任务
        4.5.3 实验二:摩擦辨别任务
        4.5.4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平滑和图像空间信息的力触觉再现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平滑
        5.2.1 深度学习和CNN的概述
        5.2.2 基于CNN的图像平滑滤波器
        5.2.3 图像平滑算法的比较
        5.2.4 深度学习模型在Android平台上的移植
    5.3 面向触摸屏的图像空间特征提取
        5.3.1 图像形状特征的提取
        5.3.2 图像轮廓特征的提取
    5.4 利用MH-PEN的振动触觉反馈再现图像中物体的轮廓信息
        5.4.1 改进型MH-Pen
        5.4.2 基于轮廓再现的图像识别实验
    5.5 基于形状再现的多装置对比实验
        5.5.1 形状再现实验1:规则形状识别任务
        5.5.2 形状再现实验2:自然图像识别任务
        5.5.3 形状再现实验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6)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仿真假体视觉图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视觉假体
        1.2.1 视皮层假体
        1.2.2 视神经假体
        1.2.3 视网膜假体
    1.3 仿真视觉假体
        1.3.1仿真视觉假体下的心理物理学实验
        1.3.2 仿真视觉假体下的图像处理策略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眼手协同任务的最小信息需求研究
    2.1 探究眼手协同最小信息需求的心理物理学实验设计
        2.1.1 被试选择
        2.1.2 实验环境与实时图像处理
    2.2 实验参数设置
        2.2.1 模拟光幻视分辨率
        2.2.2 目标尺寸
        2.2.3 目标颜色与背景的对比度
    2.3 实验过程
    2.4 实验结果
        2.4.1 光幻视点分辨率
        2.4.2 目标尺寸
        2.4.3 目标颜色与背景颜色的对比度
    2.5 本章总结与讨论
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拟光幻视点增补
    3.1 幻视点增补模型
        3.1.1 图像集
        3.1.2 图像预处理
        3.1.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生成模型
        3.1.4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幻视点增补模型
        3.1.5 幻视点缺失类型与增补结果
    3.2 幻视点增补模型的心理物理学实验
        3.2.1 被试与实验流程
        3.2.2 实验结果
    3.3 本章总结与讨论
4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仿生视觉假体图像像素化策略
    4.1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图像像素化策略
        4.1.1 图像集
        4.1.2 前景目标提取
        4.1.3 图像翻译
    4.2 实验与结果
        4.2.1 评价标准
        4.2.2 前景目标提取结果评估
        4.2.3 像素化结果评估
    4.3 本章总结与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1.2.2 环境感知
        1.2.3 川西林盘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典型调查法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1.7 相关理论基础
        1.7.1 环境心理学
        1.7.2 景观符号学
        1.7.3 人文地理学
        1.7.4 心理物理学
        1.7.5 景观形态学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2.1.1 川西林盘概念
        2.1.2 川西林盘渊源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2.3.1 川西林盘意境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2.3.3 意境的体现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2.4.1 文化渊源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2.4.3 小结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3.2.4 根据功能划分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3.4.3 总结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4.1.1 体系内容概述
        4.1.2 体系建构依据
        4.1.3 小结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4.2.1 SD语义差异法
        4.2.2 认知地图
        4.2.3 写真投影法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4.2.5 景观图示语言
        4.2.6 景观基因图谱
        4.2.7 典型植物调查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4.3.1 体系目标
        4.3.2 体系意义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5.1 研究概述
        5.1.1 研究内容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2.1 准备阶段
        5.2.2 评定实验阶段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5.2.4 小结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3.3 小结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5.4.3 小结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5.5.2 色彩节奏分析
        5.5.3 图形-背景分析
        5.5.4 色彩坐标分析
        5.5.5 小结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5.6.5 小结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5.7.5 小结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5.8.2 典型植物概况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5.8.6 小结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5.9.1 入口意象
        5.9.2 建筑意象
        5.9.3 植物意象
        5.9.4 空间意象
        5.9.5 色彩意象
        5.9.6 边界意象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5.10.1 独特性
        5.10.2 整体性
        5.10.3 复合性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性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物理实验微课设计研究
    3.1 网络优质实验微课案例分析
    3.2 高中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
    3.3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原则
    3.4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流程
第4章 物理实验微课设计案例
    4.1 案例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
    4.2 案例二《探究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4.3 案例三《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实验
    4.4 案例四《楞次定律》实验
第5章 物理实验微课教学应用研究
    5.1 实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5.2 实验微课案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5.3 实验微课案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据模拟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关键技术
        1.2.1 数据模拟系统设计要求
        1.2.2 数据模拟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理学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研究现状
        1.3.2 数据模拟系统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和研究
    2.1 引言
    2.2 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功能分析
    2.3 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框架分析
    2.4 硬件结构设计
        2.4.1 数据模拟系统整体硬件框架
        2.4.2 PIFC板卡结构和功能
        2.4.3 MIFC板卡结构和功能
        2.4.4 FMC板卡结构和功能
    2.5 逻辑结构设计
        2.5.1 数据传输协议简介
        2.5.2 模块化逻辑概述
        2.5.3 PIFC逻辑实现
        2.5.4 MIFC逻辑实现
    2.6 系统控制
    2.7 总结
第3章 海洋地震勘探数据模拟系统实现
    3.1 引言
    3.2 海洋地震勘探数据获取系统简介
    3.3 地震勘探系统数据模拟系统硬件结构
        3.3.1 FM-S14子卡介绍
        3.3.2 复合型FMC子卡简介
    3.4 地震勘探系统数据模拟系统逻辑结构
        3.4.1 串行传输型DAQ系统数据拆分模块逻辑实现
        3.4.2 命令模块实现
        3.4.3 测试波形和状态模块逻辑实现
    3.5 总结
第4章 CSR外靶实验数据模拟系统实现
    4.1 引言
    4.2 CSR外靶实验数据获取系统简介
    4.3 CSR外靶实验数据模拟系统硬件结构
    4.4 CSR外靶实验数据模拟系统逻辑结构
        4.4.1 并行传输型DAQ系统数据拆分模块逻辑实现
        4.4.2 采样时刻生成模块
    4.5 总结
第5章 测试和仿真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海洋地震勘探数据模拟系统测试方案
    5.3 地震勘探数据模拟系统仿真测试结果分析
        5.3.1 数据收发模块仿真
        5.3.2 通道级数据拆分模块仿真
        5.3.3 状态和测试波形模块仿真
        5.3.4 PIFC板卡数据接收测试
        5.3.5 联合调试
    5.4 CSR外靶数据模拟系统测试方案
    5.5 CSR外靶实验数据模拟系统仿真测试结果分析
        5.5.1 空间分发模块仿真
        5.5.2 采样时刻生成模块仿真
        5.5.3 整体仿真结果
    5.6 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网络型普通物理学实验包设计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视觉假体中视觉图像信息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 郭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仿真假体视觉下的人体动作姿态行为识别研究[D]. 郝大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4]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J]. 朱国娟. 华夏教师, 2020(08)
  • [5]面向触摸屏图像再现的力触觉接口与交互技术研究[D]. 陈大鹏. 东南大学, 2019
  • [6]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仿真假体视觉图像优化研究[D]. 李琦.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7]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8]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D]. 李慧. 宁夏大学, 2019(02)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通用型数据模拟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 骆师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基于网络的普通物理实验包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