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1例报告

超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1例报告

一、超声显像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纯林[1](2021)在《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及超微血管成像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目前超声是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高,但是对一些继发性肠套叠的原发病因诊断准确率却很低,导致这部分患儿反复复发,多次灌肠后手术,增加了患儿痛苦。此外,肠套叠肠壁缺血程度的评估一直是个难题,临床上多根据病程及患儿一般情况决定行灌肠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具有盲目性及不确定性,CDFI(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虽可以评估肠壁血流,但因其对低速血流缺乏敏感性,导致实际未坏死的肠管误判为肠管已坏死,使患儿未尝试性灌肠来扭转肠管生机而直接手术,导致过度治疗。因此,大量研究者在探索一种准确评估肠壁缺血程度的方法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式,以避免盲目灌肠及手术过度治疗。本研究通过肠套叠手术患儿的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提高对肠缺血坏死和继发性肠套叠原发病因的认识,同时利用SMI(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评估肠套叠包块内血供状况来预判肠管生机,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目的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安徽省儿童医院近年来行手术治疗的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儿的一般特征及超声表现,加深对肠壁缺血及继发性肠套叠原发病因超声特征的认识,为术前肠管生机的预判及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过度治疗、降低无效治疗。2.SMI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探讨一种新的超微血管成像技术评估肠套叠包块内血流的可行性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因肠套叠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并最终手术的120例病例资料,按照有无肠坏死分为肠套叠伴肠坏死组和肠套叠无肠坏死组,对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至就诊时间)、有无呕吐、有无便血、有无继发因素、有无肠管扩张、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肠壁增厚、有无套筒内淋巴结、套筒内积液、有无肠壁血流、套筒的长径、同心圆左右径、同心圆前后径等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析继发性肠套叠的病因分布及声像图特征。2.SMI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收集2020年1月~2021年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肠套叠患儿126例,均行SMI检查,记录其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按临床一般经验处理原则将其分为2小时内肠套叠能自行复位组(60例)和2小时内肠套叠不能自行复位组(6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有无腹痛、有无腹胀、有无腹泻、有无便秘、有无呕吐、有无发热、有无便血)及超声参数指标(有无肠系膜淋巴结、有无套筒内淋巴结、套筒长径、套筒左右径、套筒前后径),同时利用SMI技术对所有肠套叠包块成像,在同心圆横切面上手动描绘感兴趣区面积,测得包块内血流情况,记录Pixels、ROI、VI值,同时对套叠包块内血流进行分级,包块内无血流信号定义为SMI0级;包块内见点状、细棒状血流信号定义为SMIⅠ级;包块内见线状及长条形血流信号定义为SMIⅡ级;包块内见网状或枝状血流信号定义为SMIⅢ级。不能自行复位组有61例行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按灌肠压力将其分为两组:低压力组(8~10Kpa)及高压力组(11~13Kpa),先试行低压力灌肠(8~10Kpa),记录灌肠成功与否,对于低压力灌肠失败者,增加灌肠压力至(11~13Kpa),观察灌肠成功与否。同时记录灌肠所用时间。比较不同血流分级及不同压力下灌肠复位成功率。结果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120例肠套叠手术患者中,原发性肠套叠97例(80.83%),继发性肠套叠23例(19.17%)。肠套叠无肠坏死72例(60%),其中男性52例(72.22%),女性20例(27.78%),中位年龄24.00(14.00~36.00)月;肠套叠伴肠坏死48例(40%),其中男性37例(77.08%),女性11例(22.92%),中位年龄3.00(6.50-9.50)月,两组患儿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0,P<0.001)。肠坏死组病程平均(42.23±18.06)小时,无肠坏死组病程平均(29.83±19.71)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8,P<0.001);肠坏死组便血占比70.83%(34/48),无肠坏死组便血占比12.50%(9/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2,P<0.001);肠坏死组呕吐占比56.25%(27/48),无肠坏死组呕吐占比19.44%(14/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5,P<0.001);肠坏死组继发因素占比33.33%(16/48),无肠坏死组继发因素占比9.72%(7/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22,P<0.001);肠坏死组套筒长径(7.03±2.01)cm,无肠坏死组套筒长径(5.88±1.08)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3,P<0.001);肠坏死组肠管扩张占比83.33%(40/48),无肠坏死组肠管扩张占比8.33%(6/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1,P<0.001);肠坏死组腹腔积液占比87.50%(42/48),无肠坏死组腹腔积液占比23.61%(17/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35,P<0.001);肠坏死组肠壁增厚占比77.08%(37/48),无肠坏死组肠壁增厚占比41.67%(30/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9,P<0.001);肠坏死组有套筒内积液占比43.75%(21/48),无肠坏死组有套筒内积液占比13.89%(10/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03,P<0.001);120例患儿,直接手术21例,占比17.5%,灌肠失败后手术99例,占比82.5%,CDFI显示肠壁有血流者66例,CDFI显示肠壁无血流者54例,其中CDFI无血流手术证实有48例存在肠坏死,占比88.89%,CDFI无血流手术证实无肠坏死6例,占比11.11%;两组患儿在性别、套筒内有无淋巴结、同心圆左右径及前后径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病因包括美克尔憩室6例(26.09%),肠重复畸形4例(17.39%),肠息肉7例(30.43%),淋巴瘤3例(13.04%),肠腺肌瘤1例(4.35%),过敏性紫癜2例(8.70%)。继发性肠套叠超声声像图特点:美克尔憩室继发肠套叠时套筒内美克尔憩室形态多变,有时憩室呈无回声,有时仅可见憩室样高回声;肠淋巴瘤继发肠套叠时肠壁非均匀性增厚、回声极低、肠壁结构层次不清;肠息肉继发肠套叠时可见套筒内实性团块回声,有蒂连与肠壁,团块内可见多个细小无回声,CDFI显示团块内可见放射状血流信号,当有肠坏死存在时,CDFI显示息肉内无血流信号;肠重复畸形继发肠套叠时,套筒内可见圆形无回声,与肠腔不通,壁与消化道管壁结构类似。2.SMI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126例肠套叠均成功进行了SMI成像。66例不能自行复位组,其中大肠套叠占59/66,小肠套叠占7/66;60例可自行复位组,其中大肠套叠占3/60,小肠套叠占57/60。不能自行复位组5例采取直接手术治疗,血流信号SMI0级,手术证实肠管坏死。61例不能自行复位者经灌肠处理,灌肠失败4例,经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不能自行复位组肠套叠VI平均值是9.12±2.19,能自行复位组肠套叠VI平均值是15.56±4.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44,P<0.001)。不能自行复位组SMIⅠ级6例,VI平均值是1.65±0.65,压力在8~10Kpa时,复位成功率33.33%,当压力增加至11~13Kpa时,复位成功率增加至50%;SMIⅡ级14例,VI平均值是3.83±0.69,压力在8~10Kpa时,复位成功率35.71%,压力增加至11~13 Kpa时,复位成功率增加至92.86%;SMIⅢ级41例,VI平均值是9.02±2.56,压力在8~10Kpa时,复位成功率为70.73%,压力增加至11~13Kpa时,复位成功率增加至100%。在复位压力8~10Kpa下,随着血流分级及VI值的增加,复位成功率增加,呈线性趋势,χ2趋势=6.081,P=0.014;在复位压力11~13Kpa下,随着血流分级及VI值的增加,复位成功率增加,呈线性趋势,χ2趋势=9.736,P=0.002。肠套叠包块内血流分级与VI值正相关,r=0.847,P=0.000,VI值与灌肠复位所用时间呈负相关,r=-0.783,P=0.000,血流分级与灌肠复位所用时间呈负相关,r=-0.813,P=0.000。在复位压力8~10Kpa下,复位成功率为59.02%,复位压力11~13Kpa下,复位成功率为84%,两组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2,P=0.026)。低压组与高压组在性别、年龄、套筒长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小年龄儿童、病程长、伴呕吐、便血、有继发因素、套筒长径大、套筒内有积液、腹腔有积液、肠壁增厚、肠管扩张、CDFI显示肠壁无血流患儿易发生肠坏死。对伴有这类临床特征的患儿应尽早治疗,扭转肠管生机,改善预后;CDFI可很好预测肠壁缺血,但仍存在一定误判率。2.SMI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SMI技术可量化评估肠套叠包块内血供状况,客观评价套叠肠管的生机,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避免盲目灌肠及过度手术治疗。

包守刚[2](2020)在《超声造影及谐波成像技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临床少见,是指自发形成的并且只累及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夹层,多以急性腹痛就诊,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将有可能导致肠管大面积缺血坏死,严重者甚至死亡,但其临床症状和生化检查缺乏特异性,极易漏诊甚至误诊。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来诊断及其疗效的动态评估。目前有关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报道多集中于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CTA扫描具有相对无创、安全、快捷、准确等优点,是目前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预后评估和随访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其具有辐射、造影剂过敏及其它禁忌症,如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另外短期内不宜进行多次检查。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廉价及无辐射等优点,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随访中广泛应用。既往曾尝试应用超声检查SISMAD,终因机器的质量较差和对此病认识不足而失败,超声对于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报道很少。临床上通过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和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间接反映腹腔内脂肪的含量,过度肥胖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过厚的皮下及腹腔内的脂肪组织对超声声束过度衰减,从而影响超声图像质量而无法对该疾病做出准确诊断,但通过超声探头挤压腹壁使肠系膜上动脉的位置相对变浅,超声图像能够得以显示。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心脏探头组织谐波成像和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效果越来越好。组织谐波成像是采用发射低频的基波,接收二倍基波频率的二次谐波放大成像,可显着提高二维图像的分辨力和对比度、提高深部组织的显示能力等方面具有显着特点。超声造影主要是利用造影剂增强血液的背向散射,并且造影剂是伴随着血液流动,因此降低了伪像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目前,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于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于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及其疗效动态评估的价值。第一部分: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研究目的:探讨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诊断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省立医院就诊并经临床证实为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患者33例,其中1例口服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另1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只做超声谐波成像,未行CTA检查,余31例患者均行超声谐波成像、超声造影及CTA检查。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研究,因部分人不适宜进行BMI测量,故应排除运动员、重量训练、怀孕或哺乳中妇女、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1、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形态学影像诊断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与CTA测量3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破口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上缘的距离、真腔最窄处直径及面积、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各测3次取其平均值。根据Yun等2009年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内膜破口、血栓情况等形态学不同进行的分型为依据,3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为三型:Ⅰ、Ⅱ、Ⅲ型,其中Ⅱ型又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本研究以CTA分型结果作为对照,统计分析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诊断各分型相应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2、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基于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真腔狭窄程度不同提出新的分型,分三型:A、B、C型,其中A型又分为Al、A2两个亚型。A型:真腔有狭窄,但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275cm/s;A型又分为A1、A2两个亚型,A1型: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180cm/s;A2型: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180cm/s而<275cm/s;B型:真腔明显受压,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275cm/s;C型真假腔均闭塞,内无血流信号。3、超声谐波成像技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图像的质量评价对100名健康成年人分别测量其身高和体重及呼气末脐上2.Ocm处腹壁皮下脂肪的厚度,均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根据公式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计算出具体BMI值。本研究采用中国BMI标准进行研究,分为六组:偏瘦组BMI值为BMI<18.5kg/m2,正常组BMI值为18.5≤BMI<24kg/m2,偏胖组BMI值为24≤BMI<28kg/m2,肥胖组BMI值为28≤BMI<30kg/m2,重度肥胖组BMI值为30≤BMI<40kg/m2,极重度肥胖组BMI值为BMI≥40kg/m2。根据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壁结构的显示、血管腔内透声、血流充盈等情况进行如下评级、评分。两名具有高年资(10年以上)的超声诊断医师分别对不同BMI超声谐波成像及基波成像两种模式的肠系膜上动脉超声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相应肠系膜上动脉图像质量的评级、评分如下:0级:肠系膜上动脉无法显示,无法辨认(计0分);1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壁结构显示模糊,管腔内透声较差,管腔内血流可见显示,血流信号不能完全充盈管腔,无法确认肠系膜上动脉有无病变(计1分);2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壁结构显示欠清,管腔内透声尚可,管腔内血流充盈尚可(计2分);3级: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壁结构显示清晰,管腔内透声好,管腔血流充盈完整(计3分)。统计学方法: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测量值与CTA测量值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100名健康成年人的不同BMI与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二者的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对超声与CTA诊断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检验对两名高年资(10年以上)超声诊断医师分别对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谐波成像及基波成像的超声图像质量评级、评分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以Kappa检验评价两者的一致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6组不同BMI谐波成像及基波成像两种超声成像模式的肠系膜上动脉超声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对6组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心脏探头谐波超声图像质量评分分别进行组间两两非参数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修正两两比较时的检验水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同一BMI组的两种超声成像模式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与CTA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形态学影像诊断的一致性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细化分型(Yun分型)的诊断与CTA 比较。3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CTA诊断分型:I型夹层9例,Ⅱa型为13例,Ⅱb型6例,Ⅲ型3例;超声诊断分型:Ⅰ型夹层8例,Ⅱa型为12例,Ⅱb型7例,Ⅲ型4例。1例Ⅰ型夹层超声检查因内膜出口周围假腔内血栓形成未见血流信号通过,误为Ⅱb型;1例Ⅱa型夹层因真腔狭窄程度较重接近闭塞,血流速度极其缓慢,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通过,误为Ⅲ型,但超声造影能够清楚显示真腔内线样血流信号。以CTA诊断分型作为对照,超声谐波成像在Ⅰ型夹层的诊断分型中其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 88.89%、100%、96.77%,Ⅱa 型夹层分别为 92.31%、100%、96.77%,Ⅱb 型夹层分别为 100%、96%、96.77%,Ⅲ 型夹层分别为 100%、96.43%、95.77%。超声谐波成像与CTA诊断分型的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κ=0.817,一致性较高。3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测量破口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上缘的距离、真腔最窄处直径及面积、直径狭窄率及面积狭窄率与CTA测量对比结果:超声与CTA测量破口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上缘的距离[2.018±0.602mm 对 2.014±0.601mm,t=1.025,p=0.313>0.05];超声与 CTA对真腔直径的测量[3.176±1.783mm对3.176±1.743mm,t=0.001,p=1.000>0.05];超声与CTA对真腔直径狭窄率的分析[60.735±22.24%对60.569 ±21.913%,t=0.816,p=0.421>0.05];超声与 CTA 对真腔面积的分析[10.314±10.17mm2对10.271±10.116mm2,t=1.585,p=0.124>0.05];超声与CTA对真腔面积狭窄率的分析[78.945±20.781%对 79.532±20.247%,t=0.879,p=0.387>0.05]。31例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与CTA测量破口至肠系膜上动脉开口上缘的距离、真腔最窄处直径及面积、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2、超声谐波成像的血流动力学新分型与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真腔狭窄程度的评价关系为了更好地反映真腔的狭窄程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基于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真腔狭窄程度不同提出新的分型,分三型:A、B、C型,其中A型又分为A1、A2两个亚型。31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A1型8例,A2型12例,B型8例,C型3例。A型(64.52%):真腔有狭窄,但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275cm/s,真腔的狭窄率<70%;A型夹层又分为A1、A2两个亚型,A1型(25.81%):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180cm/s,真腔的狭窄率<50%,此型夹层药物保守治疗。A2型(38.71%):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180cm/s而<275cm/s,50%≤真腔的狭窄率<70%,此型夹层需动态评估观察并超声监测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B型(25.81%):真腔明显受压,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275cm/s,真腔的狭窄率≥70%,此型夹层保守治疗48h后相关性腹痛症状持续且不缓解,给予肠系膜上动脉腔内支架置放术。C型(9.68%)真假腔均闭塞,内无血流信号,此型夹层肠管缺血异常严重,如无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则需要立即开通肠系膜上动脉来恢复肠管的血供。3、超声谐波成像技术显着提高肠系膜上动脉图像的质量对100名健康成年人不同BMI与其腹壁皮下脂肪厚度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男性BMI与其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相关系数r值=0.861;女性BMI与其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相关系数r值=0.870。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分别对6组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心脏探头组织谐波、常规腹部基波超声图像质量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6组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心脏探头组织谐波、常规腹部基波超声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全相同。对6组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心脏探头谐波超声图像质量评分分别进行组间两两非参数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修正两两比较时的检验水准(α’=0.05/[6(6-1)/2]=0.0033),结果显示第6组即BMI≥40kg/m2(极重度肥胖)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33,余各组BMI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033。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同一 BMI组心脏探头组织谐波、常规腹部基波两种超声成像模式的图像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显示偏瘦组、正常组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偏胖组、肥胖组、重度肥胖组对比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极重度肥胖组对比结果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名高年资超声诊断医师分别对不同BMI肠系膜上动脉心脏探头组织谐波、常规腹部基波超声图像质量的评分分级一致性检验,结果分别为κ=0.902、κ=0.882,检验是一致的,其可信度较高。结论:1、超声谐波成像技术能显着提高肠系膜上动脉病变的分辨率,提高诊断准确率,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与CTA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形态学影像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进行客观影像学评价。2、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研究能够监测真腔的狭窄程度,新的分型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影像学依据。第二部分:超声谐波成像技术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动态评估目的:探讨超声谐波成像技术动态评估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5月至2019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确诊为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患者33例,其中1例口服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另1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未行CTA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超声谐波成像检查。分别于第1、6、12、24月应用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评估:1、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形态学进行动态随访评估,动态观察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分型有无变化,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及腔内支架置放术后支架的评估、开放术后对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再通情况的评价。2、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结果:1、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形态学评估33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别于第1、6、12、24月的疗效动态评估中发现2例(6.06%)夹层出现了分型变化,其中1例于第1个月时由Ⅱb型夹层变化为Ⅱa型,1例于第6个月时由Ⅱa型夹层变化为I型,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分型的变化能够准确诊断。超声谐波成像对33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疗效进行动态评估,其中12例(36.36%)进行了肠系膜上动脉腔内支架置放术,术后动态随访观察支架形态正常,未见扭曲,1例(3.03%)支架中段血栓形成,余支架通畅;22例夹层进行了药物保守治疗,其中3例出现了相关性腹痛症状加重,超声发现真腔变小,假腔变大,分别于第1、1、6月进行了肠系膜上动脉腔内支架置放术。2例(6.06%)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并内膜切除,1例(3.03%)管腔通畅,1例(3.03%)于术后1月因短肠综合征并发腹腔感染死亡。余19例(57.58%)患者进行了药物保守治疗,随访观察发现假腔内血栓吸收后减少,真腔变大,增大比率约10~50%不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与以往根据破口、血栓的形态学改变进行的分型不同,根据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真腔狭窄程度不同提出新的分型,对33例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按照新的分型结果:A1型9例,A2型13例,B型8例,C型3例。9例(27.27%)A1型夹层随访观察期间动态评估真腔狭窄处的峰值流速均未见明显增快,真腔未再狭窄。3例(9.09%)A2型夹层患者出现了相关性腹痛症状并进行性加重,超声谐波成像动态评估真腔狭窄处的峰值流速明显增快,流速分别为310cm/s、321cm/s、404cm/s,真腔狭窄率分别为75%、78%、85%,真腔明显再狭窄,随访期间临床改变治疗方案,给予腔内支架置放术。余10例(30.3%)A2型夹层随访观察期间动态评估真腔狭窄处的峰值流速均未见明显增快,真腔未再狭窄。19例(57.58%)A型夹层药物保守治疗后真腔变大,假腔内血栓吸收后减少,真腔最窄处的峰值流速减低,范围为165.8±41.94cm/s,临床症状明显缓解。8例(24.24%)B型夹层药物保守治疗48h后相关性腹痛症状持续且不缓解,真腔狭窄程度较重,临床上给予肠系膜上动脉腔内支架置放术。C型3例(9.09%),1例行腔内支架置放术;2例开放手术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并内膜切除,1例(3.03%)术后肠系膜上动脉管腔通畅,临床症状消失;另1例(3.03%)术后1个月出现短肠综合征合并腹腔感染死亡。结论1: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疗效可实时、准确地动态评估,方便、快捷、易行;2:超声谐波成像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能够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郦凡,何英,沈红[3](2014)在《小儿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20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儿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绍兴市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20例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大部分病情较轻,是一种暂时性小肠套叠,往往可通过保守治疗后自行回复,重复超声检查,不需要立刻的手术干预。结论:轮状病毒引起的肠套叠临床上其实并不少见。早期如何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是该疾病诊治的关键。

姜传武[4](2013)在《MSCT对腹内疝分型和分级及双源CTA显示SMA病变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层螺旋CT对腹内疝分型、分级的初步探讨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腹内疝分型、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3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疝患者,其临床和影像资料被回顾性分析,然后,将MSCT对腹内疝分型和分级的结果与手术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并对腹内疝的共同病理基础和主要MSCT征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术后证实:网膜孔疝、十二指肠旁疝、肠粘连束带疝、肠系膜裂孔疝、大网膜裂孔疝、胃切除术吻合口后疝、盲肠周围疝、子宫阔韧带疝、Douglas窝疝的发病率分别为3%、23%、40%、7%、3%、3%、10%、7%、4%,其中,先天性腹内疝中,十二指肠旁疝最常见,后天性腹内疝中,肠粘连束带疝最常见。②CT对腹内疝的诊断准确率为66.7%(20/30),分型准确率为53.3%(16/30),其中,先天性腹内疝容易诊断,如网膜孔疝、十二指肠旁疝和盲肠周围疝CT诊断准确率为100%,CT分型准确率为81.1%(9/11)。获得性腹内疝,特别是肠粘连束带疝,易误诊和漏诊,多以闭袢性肠梗阻收入住院。③肠粘连束带疝与传统腹内疝共同病理基础相比,CT对肠管异位积聚征的诊断后者不及前者;后者多为闭袢征,前者多为囊袋征;CT对绞窄征象的诊断两者相近。④腹内疝的主要CT征象:肠管异位征、囊袋征、闭袢征、靶征、漩涡征、血性渗液征出现率分别为70.0%、33.3%、56.7%、53.3%、20.0%、43.3%。肠管异位征对腹内疝定位,囊袋征和闭袢征对腹内疝定量,靶征、漩涡征、血性渗液征对腹内疝定性。以上6种征象的诊断也就构成了腹内疝CT诊断的一般流程。⑤肠管换位征和网膜脂肪异位征是肠管异位积聚征的特殊表现形式;簇状分布和蘑菇状肠管分别是囊袋征和闭袢的早期表现形式;囊袋征是闭袢征的特殊类型,也是腹内疝特有的典型征象,多见于先天性腹内疝。⑥与病理结果相比较,MSCT分期总的准确性为83.3%(25/30)。MSCT对腹内疝分期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评定一致(Kappa=0.759, Z=5.000,P<0.05)。结论:MSCT对腹内疝共同病理基础和主要CT征象的探讨为建立腹内疝MSCT诊断程序提供依据。肠粘连束带疝是对传统腹内疝分型和流行病学的重要补充。MSCT对腹内疝分期的探讨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指导手术治疗,同时帮助解决临床上比较棘手的绞窄性肠梗阻的CT诊断问题。双源CT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应用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所有151例病人均应用DSCTA进行腹部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并与相应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或外科手术结果对照。其中,91例临床可疑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完成双能(DE)序列扫描,排除SMA严重钙化和狭窄、动脉期不典型以及图像资料不全的的情况,共计60例作为实验组或称之为DE组。随机选取同期60例临床可疑腹部疾病的患者,完成常规序列扫描,作为对照组或称之为NDE组。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1P)、容积再现(VR)及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技术对肠系膜上动脉(SMA)及分支、腹主动脉(AA)及分支进行重建。感兴趣区(ROI)选择:SMA共测量3个不同层面上感兴趣区的CT值:1区,SMA起始段(与AA垂直段)最好选择刚跨肾动脉左右移行处;2区,SMA中段(与AA平行段),最好选择与伴行的肠系膜上静脉(SMV)主干向右发出分支处;3区,SMA末段(圆锥段)最好选择回结肠动脉开始向右移行处。客观评价:信噪比(SNR)=血管的CT值/血管的SD值。对比度噪声比(CNR)=(血管的CT值一腰大肌的CT值)/气的SD值。主观评分:动脉管壁显示清晰,无伪影者为3分;动脉管壁略微模糊,有轻度伪影者为2分;动脉管壁模糊、有伪影足以诊断者为1分;运动伪影明显,不能诊断者为0分。辐射剂量计算: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生成的辐射剂量参数,包括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 DLP=CTDIvol×L(扫描长度);有效辐射剂量(ED)=DLP×k(转换系数),在腹部,k=0.015;辐射剂量计算平扫和动脉期的有效剂量的总和。结果:①DE组层厚5mm与层厚1.5mm图像相比,前者三个感兴趣区的SNR和CNR优于后者。②DE组电压100kv图像与电压140kv图像相比,前者的1区和2区的SNR优于后者,3区的SNR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血管太细,有测量误差;DE组电压100kv图像与电压140kv图像相比,前者的三个感兴趣区的SNR优于后者,CNR评价图像质量较之SNR受测量误差影响较小。③DE组和NDE组患者基线特征和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组的辐射剂量(只计算平扫期和动脉期)较后组减少超过50%。④SMA患者发病时间分布图显示,3-5月份和9-12月份为两个发病高峰。⑤发育变异包括SMA综合征6例,血管变异10例;血栓占比例较大,多位于1区近端,栓塞以2区附近为主;夹层包括孤立型8例和迁延型10例,后者又分为真腔3例,双腔7例;动脉瘤包括瘤样扩张型3例,血肿形成期3例;外周侵犯包括累及SMA型8例,同时累及SMV型2例,前者多为胰腺癌、胃癌及淋巴结转移侵犯,后者形成静脉癌栓。⑥CTA诊断SMA栓塞引发肠梗阻与DSA和手术对照结果图显示,肠坏死8例;无肠坏死仅3例;漏诊和误诊4例。结论:MSCT对SMA上的三个ROI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证明分段评价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DSCTA可选择任意管电压成像(腹部常用140KV和100kv),一次扫描为将来不同管电压研究的多次扫描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DSCTA的双能碘浓度重建可虚拟平扫图像,大大减少了辐射剂量,去骨重建减少后处理时间,使医患双方受益;SMA疾病多发病隐匿且病情危重,如肠坏死和夹层动脉瘤,提高对其认识和夜晚强化首诊,能够大大改善预后。

周玲玲[5](2013)在《超声检查在小儿便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小儿便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出血原因复杂,除消化道本身的疾病外,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一、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①血液系统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恶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除有全身皮肤、皮下组织、关节、粘膜出血外,还可伴有胃肠道及泌尿系出血。②感染性疾患:如新生儿败血症、肠伤寒、副伤寒、痢疾、肠炎等。除消化道出血外,同时有全身症状。③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新生儿自然出血,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等。④过敏:如食物过敏,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炎、便血,或过敏性紫癜,除有典型的四肢出血性斑丘疹及阵发性腹痛外,有时合并大量或少量便血。⑤严重代谢障碍:如尿毒症,由于尿素刺激肠粘膜引起的腹泻便血。肝硬化,由于凝血机能障碍引起的便血,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胃出血。⑥药物:应用止痛药常引起消化道出血,以阿司匹林最常见,其次为消炎痛、萘普生等。二、胃肠道局部病变引起的出血:①食管疾病:如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及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等。②胃、十二指肠、胆道疾病:如原发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原因引起的应激性溃疡、胃肿瘤、急性胃炎、胃粘膜脱垂及胆道出血等。③小肠疾病:肠套叠、肠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血管瘤、小肠息肉、克隆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小肠肿瘤及绞窄性肠梗阻等。④结肠、直肠、肛门疾患: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息肉症、直肠息肉、血管瘤、痔、肛裂及脱肛等。根据小儿便血的颜色可分为柏油样便、暗红色血便、鲜红色血便、果酱样血便等等,与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短有关。如为小肠出血,根据出血的量和速度,可呈柏油状或棕褐色。回肠末端和右结肠出血,多为深红色。直肠或肛门出血则是鲜红色,不与大便混合。由于引起小儿便血的疾病临床症状变异大,尤其是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儿,因此手术前完全确诊的病例不多,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超声检查作为一项重要辅助检查方法,简便、安全、实用、无创、检出率高且无辐射,对引起小儿便血的某些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图像分辨率的提高,超声在小儿便血疾病的诊断中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推行并广泛应用。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的83例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便血的患儿,男51例,女32例,年龄2天~12岁,平均年龄2岁6个月。其中43例患儿有腹胀、腹痛、呕吐、血便、发热表现;12例患儿有腹痛、呕吐、血便、腹部肿物表现;5例患儿腹痛,且以脐周痛为主,发热,均有黑便甚至鲜血便,且反复发作,大便潜血试验阳性;23例患儿无痛性慢性便血表现。2.仪器设备与检查方法①仪器采用philips HDI5000和philips iU22彩色超声显像仪,常规采用高频探头,频率为5~12MHZ。对于肥胖患儿及腹腔气体较多的患儿常规检查不满意时,结合凸阵探头,频率为1~5MHZ。②检查前禁食、禁水6~8小时(临床怀疑肠套叠患儿可除外)。哭闹不合作者检查前口服10%水合氯醛0.5ml/Kg,等患儿入睡后再进行检查。因结肠内粪便干扰者,可给予开塞露反复排便后再行超声检查。对肥胖患儿或乙状结肠和直肠常规检查图像不满意者,采用经肛门生理盐水灌肠检查法。③患儿常规取仰卧位,按照顺、逆时针两个方向,自幽门向下,依次探查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及直肠,进行多切面、多方位缓慢依次扫查,逐段肠管反复探查,同时适当加压探头,对远端直肠进行扫查时,患儿应该采取左侧卧位进行检查。④当发现病变或者可疑病变时,放大图像,仔细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同时对病变处进行CDFI及PW血流显示,并存储图像。结果1.83例便血患儿中,美克尔憩室患儿24例,结肠息肉患儿22例,肠套叠患儿12例,肠重复畸形患儿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5例。另外12例便血患儿中,临床上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便血,但超声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在这12例患儿中,2例患儿为白血病患儿,3例患儿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因此临床考虑这5例患儿可能为血液系统疾病所引起的便血。4例患儿有对牛奶蛋白过敏史,因此临床考虑这4例患儿可能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肠炎所导致的便血。另外3例患儿临床有肠炎病史,因此考虑这3例患儿可能因肠炎所引起的便血。2.24例超声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的患儿中,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发现超声检查误诊3例,漏诊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20/24)。2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中,超声声像图均显示腹腔内探及一异常形态肠袢,壁厚薄不均,未见明显蠕动,该异常形态肠袢一端与肠管相连,一端呈盲端,病理结果显示憩室内查见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或憩室内衬小肠粘膜,肠壁血管扩张充血。其中在这21例美克尔憩室患儿中,手术及病理所见2例患儿憩室炎并感染,超声声像图显示为病变肠管内显示有不规则液性暗区,内透声差,周围肠系膜回声增强。病变肠管形状为圆锥样,还可有袋状、奶嘴样、分叶状等各种形状。2例患儿憩室与肠管交界部溃疡形成伴穿孔,声像图表现为病变处示有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周围肠间隙、腹腔及盆腔内均可见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1例患儿憩室壁出血,慢性溃疡形成,超声声像图上无明显特异症像。1例患儿美克尔憩室合并三处小肠套叠。1例患儿合并肠梗阻,于扩张肠管与萎瘪的肠管交界处可见一囊状无回声。3.超声检查共诊断息肉患儿22例(均经结肠镜证实),其中单发息肉21例患儿,2枚息肉1例患儿,共计23枚息肉。在这23枚息肉中,5枚息肉直径<1cm,15枚息肉直径>1cm且<3cm,3枚息肉直径≥3cm。与结肠镜比较,超声检查漏诊2例,共计2玫息肉,2玫息肉直径均<1cm。本课题超声对息肉的检出率为92%(23/25),对直径≤1cm息肉的检出率为71%(5/7),对直径>1cm且<3cm(15/15)和直径≥3cm(3/3)的检出率均为100%。4.超声检查诊断为肠套叠后经X线空气灌肠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肠套叠患儿,其中8例患儿肠套叠肿块位于右上腹部,3例患儿肠套叠肿块位于左上腹部,1例患儿肠套叠肿块自左中腹至右下腹。其中,回回结型6例患儿,回结型6例患儿。手术及病理结果肠套叠肠梗死1例,肠套叠合并肠坏死2例,肠套叠合并急性阑尾炎2例,肠套叠并美克尔憩室1例。超声声像图显示“靶环”征、“假肾”征或“套筒”征。曾有文献报道超声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达100%,与我们的结果相一致。5.4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肠重复畸形的患儿,后行手术及病理发现超声误诊1例,此例患儿术前超声诊断为囊性肠重复畸形,而术后病理结果为肠系膜囊肿。3例患儿超声诊断正确,其中2例患儿病变部位均位于回肠(1例患儿合并肠套叠),1例患儿病变部位位于空肠。本课题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3/4)。6.4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均显示腹腔肠管胀气明显。3例患儿肠间隙示有少量液性暗区。2例患儿显示局部肠管壁内探及气体强回声。2例患儿显示肠壁不均匀性增厚,且以小肠壁增厚为主,肠壁厚度>3mm。1例患儿局部肠管壁较薄,且蠕动弱,彩色多普勒显示肠壁内血流信号稀少,该例患儿术中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横结肠肠坏死肠穿孔,病理结果为坏死性结肠炎伴穿孔,局部肠坏死。2例患儿临床诊断坏死性小肠炎,给予禁饮食、抗感染及止血等保守治疗后患儿病情恢复良好。另1例患儿超声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但临床指征及其它各项检查均不支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本课题超声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率为75%(3/4)。7.5例临床均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腹痛、呕吐及便血症状。超声声像图显示患儿肠管壁增厚,最厚处约1.0cm,肠管蠕动尚正常,超声考虑为腹型紫癜。临床考虑该5例患儿为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便血。结论临床上引起小儿便血的疾病有很多,临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在超声应用以前缺乏简捷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传统的检查方法主要依靠X线及内窥镜检查等方法。本课题通过对83例临床便血患儿的超声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在美克尔憩室、结肠息肉、肠套叠、肠重复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引起的便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这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的意义。但超声对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患、感染性疾患、维生素缺乏症、过敏、严重代谢障碍、药物)及某些胃肠道局部病变(食管疾患、胃十二指肠疾病、胆道疾病)引起的便血病因缺乏特异性,临床需要借助于实验室检查、内窥镜等检查方法做出诊断。

何英,李琳,姚建军[6](2012)在《小儿小肠套叠172例早期诊治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小肠套叠的临床表现、B超特点及早期诊治体会。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显像对临床疑似小肠套叠患儿172例进行检查,并采用禁食、静脉滴注山莨菪碱针或加用阿托品针肌肉注射肠道进行解痉、补液对症治疗等方法使小肠套叠自行复位。结果 172例小肠套叠自动复位时间0.5小时7例,6小时内119例,12小时内37例,9例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后复位。随访1周,其中6例复位后1周内反复出现不同部位小肠套叠,1例为回-结型肠套叠。结论发病时间小于12小时的小肠套叠,B超影像有暂时性和易松解及反复发作的特点,未发现肠壁水肿及肠坏死;可先予禁食、解痉等内科保守治疗12小时,有94.77%的早期病例在确诊12小时内自动复位。

庞恩文[7](2011)在《小儿肠套叠影像学诊治进展》文中认为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肠梗阻。依赖着影像学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迅速发展以及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应用数字化影像学能早期诊断,还可以及时用于治疗,使绝大多数患儿在影像学监视下通过灌肠法整复成功,免受剖腹手术的创伤。本文就影像学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谭少庆,张捷[8](2011)在《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的2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4层螺旋CT检查135例;B超检查167例;腹部X线平片196例。比较三种方法术前诊断正确性。结果:64层螺旋CT、B超、腹部X线平片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1%、86.8%、72.4%;对肠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7%、63.4%和53.5%;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9%、59.2%、34.1%;对绞窄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6.7%、58.1%和27.9%;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与B超、X线片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B超与X线片相比也具有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64层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明显优于B超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临床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有极大的帮助。

王伟强,李桂欣,张永凤,赵甫明,李义亭,刘东伟[9](2008)在《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张可仞,贾慧敏,范国光,李心元[10](2004)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 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前后 ,其影像学表现无论是腹部X线、CT或B超 ,以前均有报道 ,但综合在一起讨论其特点的报道较少。该文回顾性分析 3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6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并发症前 ,B超、CT检查均显示多发节段性受累肠壁水肿增厚 ,肠管狭窄 ,受累区域肠系膜模糊不清 ;出现并发症后 ,B超在检查并发肠套叠时具有价廉、准确的特点 ;在检查并发肠坏死穿孔时 ,腹部X线正立、侧卧位像及CT有较高的敏感性 ;在检查肠梗阻及监测其变化时 ,腹部X线正立、侧卧位像有重要的意义。结论 在出现并发症前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影像学表现重要性在于可以与需要手术的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提示诊断 ;在出现并发症后 ,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和指导临床治疗。

二、超声显像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显像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及超微血管成像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1.引言
    2.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仪器与检查方法
        2.3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性别及各年龄段分布
        3.2 临床观察指标
        3.3 超声观察指标
        3.4 临床处理方式与手术结果及CDFI肠壁血流显示情况
        3.5 肠套叠超声诊断情况及继发性病因分布
        3.6 原发性肠套叠及继发性肠套叠声像图特征
    4.讨论
        4.1 肠套叠病因
        4.2 肠套叠诊断及治疗
        4.3 手术治疗的肠套叠患儿临床特征及肠壁缺血的临床预判
        4.4 超声对肠坏死的诊断
        4.5 继发性肠套叠常见病因及漏误诊分析
        4.6 研究的局限性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MI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检查方法
        2.3 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方法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患儿一般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3.2 SMI对肠套叠的评估
        3.3 SMI血流丰富程度对肠套叠治疗的指导作用
    4.讨论
        4.1 可自行复位和不能自行复位肠套叠的特征及诊疗
        4.2 超声及SMI技术对肠管生机的预判
        4.3 肠套叠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SMI评估包块血流的意义
        4.4 SMI技术在肠套叠灌肠复位压力中的指导作用
        4.5 研究的局限性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儿科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超声造影及谐波成像技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超声谐波成像及超声造影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超声谐波成像技术对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的动态评估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小儿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2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4 特殊检查
    1.5 治疗及转归
2 讨论

(4)MSCT对腹内疝分型和分级及双源CTA显示SMA病变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中文摘要
第二部分 Abstract
第三部分 符号说明
第四部分 论着
    论着1 MSCT对腹内疝分型、分级的初步探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1 统计表
        附图2 示意图
        附图3 典型病例图片
    论着2 双源CTA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应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第五部分 综述
    综述1
        1.定义
        2.分型
        3.临床症状
        4.影像学表现
        参考文献
    综述2
        1.口服对比剂在MSCT显示胃肠道病变中的应用
        2.増强扫描在显示胃肠道管壁血供情况中的临床应用
        3.CTA在显示PAD中的临床应用
        4.MSCT在诊断肠梗阻的定性、定位和定量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 附录
    附录1.致谢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绩
    附录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PART VII PAPER IN ENGLISH
    PAPER1 COMMON PATHOLOGICAL BASIS AND MAINMULTI-SLICE SPIRAL CT FEATURES OF ADHESIONBAND HERNIA
    PAPER2 MSCT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ALHERNIA WITH AN EMPHASIS ON COMMONPATHOLOGICAL BASIS, MAIN MSCT SIGNS, STAGINGAND TYPING

(5)超声检查在小儿便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小儿小肠套叠172例早期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7)小儿肠套叠影像学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特点、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1.1 发病特点
    1.2 病因研究
    1.3 病理改变
    1.4 临床表现
2 医学影像学的检查方法及诊断
    2.1 X线腹部立卧位平片
    2.2 超声腹部探查
    2.3 空气灌肠
    2.4 钡灌肠
    2.5 CT检查
    2.6 小儿电子结肠镜检查
3 影像学治疗
    3.1 空气灌肠法
    3.2 水压灌肠复位法
    3.3 腹腔镜直视下治疗肠套叠
4 肠套叠整复的原则

(8)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既往病史: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情况:
    1.5 辅助检查:
    1.6 治疗情况:
    1.7 预后情况:
2 讨 论

(10)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前的影像学表现
    2.2 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后的影像学表现
    2.3 治疗结果
3 讨论

四、超声显像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肠套叠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及超微血管成像对肠套叠肠壁功能状态评估[D]. 张纯林.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超声造影及谐波成像技术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研究[D]. 包守刚. 山东大学, 2020(04)
  • [3]小儿秋季腹泻并发小肠套叠20例临床分析[J]. 郦凡,何英,沈红.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4(03)
  • [4]MSCT对腹内疝分型和分级及双源CTA显示SMA病变的应用[D]. 姜传武. 山东大学, 2013(10)
  • [5]超声检查在小儿便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周玲玲. 泰山医学院, 2013(04)
  • [6]小儿小肠套叠172例早期诊治体会[J]. 何英,李琳,姚建军. 浙江实用医学, 2012(03)
  • [7]小儿肠套叠影像学诊治进展[J]. 庞恩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4)
  • [8]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J]. 谭少庆,张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7)
  • [9]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J]. 王伟强,李桂欣,张永凤,赵甫明,李义亭,刘东伟. 河北医学, 2008(02)
  • [10]小儿过敏性紫癜并发急腹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J]. 张可仞,贾慧敏,范国光,李心元.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4(04)

标签:;  ;  ;  ;  ;  

超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合并肠坏死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