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发展项目

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发展项目

一、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开发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宋世斌[1](2020)在《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活性鉴定》文中提出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机体细胞受到病毒等生物诱导剂刺激而产生的一类分泌型糖蛋白类细胞因子,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一种具有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由机体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产生,能诱导IFN-γ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促进T细胞增殖、增强Th1型细胞、NK细胞及CTL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与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呈现相关性,IFN和IL-18都具有抗病毒、抗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因此,本实验开展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的相关研究,采用分子克隆和基因工程等技术获得了3个基因,体外制备了藏獒犬3个基因的重组蛋白,验证了其生物学活性,并开展了临床相关实验,丰富了犬细胞因子的知识,对犬疾病的检测和防控以及保障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犬疾病的防控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第一,从藏獒犬血液中分离淋巴细胞,利用脂多糖(LPS)与植物血凝素(PHA)联合刺激淋巴细胞后提取RNA,经RT-PCR扩增IFN-γ、IFN-α和IL-18基因全长片段,将扩增到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GEM-T-easy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IFN-γ基因与GenBank上登载的犬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6%,开放阅读框为501 bp,编码166个氨基酸(AA),N端23个AA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编码143个AA,分子量为17.2 kD;克隆的IFN-α基因与GenBank上登载的犬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6.0%,其开放阅读框为564 bp,N端23个AA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编码164个AA,推测的分子量为19.0 kD;克隆的IL-18基因与GenBank上登载的犬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100%,其开放阅读框为582 bp,编码193个AA,N端36个AA为信号肽,成熟蛋白编码157个AA,推测的分子量为18.1 kD。第二,根据克隆的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基因阅读框序列,设计3个基因去掉信号肽的表达引物,克隆去信号肽后的目的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IFN-γ、pET-30a-IFN-α和pET-30a-IL-18,转化大肠杆菌后诱导表达。经优化诱导条件后,3个重组菌都能够在温度为37℃,浓度为0.5 mM IPTG的诱导条件下成功的表达,3个重组菌在诱导后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其中pET-30a-IFN-γ重组蛋白在上清中也有一定量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pET-30a-IFN-γ、pET-30a-IFN-α和pET-30a-IL-18表达的蛋白分别约为23 kD、25kD和24 kD,表达的蛋白大约占菌体蛋白30%35%。第三,用镍琼脂糖凝胶纯化层析柱纯化pET-30a-IFN-γ、pET-30a-IFN-α和pET-30a-IL-18重组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通过梯度透析复性法复性蛋白。利用抑制病毒噬斑法测定重组藏獒犬IFN-γ和IFN-α的生物学活性,二者都具有抗病毒的活性,而且IFN-α抑制VSV的作用强于IFN-γ,二者的抗病毒活性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作用,在高于或低于这个浓度范围时发挥的效果一般;利用MTS法检测重组藏獒犬IL-18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纯化的重组IL-18具有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说明表达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第四,通过对总数为128只犬病毒性传染病病例(包括犬细小病毒病、犬冠状病毒病及犬瘟热3类宠物常见病)的IFN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IFN治疗组中3类疾病总计67只,治愈45只,平均治愈率67.2%,对照治疗组中3类疾病总计61只,治愈34只,平均治愈率55.7%,使用本实验获得的IFN-α重组蛋白治疗宠物犬病毒性传染病,能显着提高治愈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病毒性疾病的效果。本研究克隆了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基因,并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成功的表达了3个基因,纯化、复性了重组蛋白,发现IFN-γ、IFN-α和IL-18基因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可以开发利用;通过藏獒犬IFN-α重组蛋白的临床病毒性犬病的治疗,验证了藏獒犬IFN的抗病毒活性。藏獒犬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犬种,本研究为犬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相关疾病的检测及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吕健龙[2](2016)在《重组人白介素-2纯化工艺的改进及放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介素-2作为一种免疫调节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使T细胞得快速增殖;可以对NK细胞进行诱导实现其分化以及增殖。目前市售的白介素-2主要以基因工程表达的重组人白介素-2为主;生产工艺主要以基因工程菌为基础,利用生物发酵法配合大规模的分离纯化技术,得到高纯度的重组人白介素-2,制成重组人白介素-2成品。由于目前重组人白介素-2生产工艺及设备产能较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紧跟市场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对重组人白介素-2的生产情况进行研究,进行产能升级。主要通过对菌体破碎环节进行设备更新,实现菌体破碎的产生升级;并对下游纯化规模进行放大,实现生产工艺的产能提升。本文的具体研究如下:1.细胞破碎工艺改进及放大针对现有破碎工艺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高压匀浆破碎仪代替原有工艺,对该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匀浆压力55MPa,匀浆破碎两遍,初始温度不高于14℃,对整个匀浆过程冷却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菌体破碎率、产品电泳纯度和单位时间的处理量均达到最优;与现有工艺相比,重组人白介素-2的电泳纯度提高了 9.2%,温度升率降低了 63.7%,单位时间的处理量提高了 27倍。2.凝胶层析工艺放大研究了层析柱规格对重组人白介素-2纯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层析柱规格为φ20cm×80cm的层析柱,线性流速为0.19cm/min情况下,目标蛋白质的收率、电泳纯度较原工艺保持一致,单位时间的处理量较原有纯化工艺有了提高;与现有工艺相比,单位时间的处理量提高了4倍。3.复性过程放大研究了直接稀释复性中,不同复性规模和复性时间对重组人白介素-2复性效果的影响情况。确定了复性体积10L,复性时间5小时为最佳条件,复性后的生物学活性增和单位时间的处理量均有明显提高;与现有工艺相比,电泳纯度保持稳定,生物学活性与比活性均上升了 16.8%,单位时间的处理量提高了 3.7倍。

饶春明[3](2016)在《我国重组药物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确保生物技术药物安全和有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指南,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建立了有效的重组药物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笔者简要回顾生物技术制药领域重要发展阶段和我国重组药物研究开发情况,详细介绍我国30年来重组药物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情况,内容包括:质量标准研究依据及法规要求,《中国药典》三部重组药物质量标准以及新版药典对重组药物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1986年以来国家科技课题对中检院生物技术药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支持以及相关重组药物质量标准及其各类检定方法如生物学活性测定、蛋白含量测定、理化分析与蛋白结构鉴定、纯度与杂质测定等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情况;生物学活性测定和含量测定国家标准品的研究建立以及用于肽图分析和等电点测定用的重组药物理化对照品质量标准建立和鉴定;2001年以来由重组药物室完成的包括注册检验、进口检验、抽验检验、委托检验、合同检验等各类生物技术药检验共计5 920批次检验报告结果分析。

李平[4](2012)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联合重组表面抗原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文中提出白细胞介素-12 (Interleukin-12, IL-12)是免疫网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核心细胞因子,是连接先天固有免疫与后天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免疫调节作用和生物学效应包括:1) IL-12调节Th1/Th2应答,使其向Th1倾斜,诱导Th1细胞发育和增殖,增强T细胞的杀伤功能;2)活化NK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增强NK/LAK细胞溶解活性,促进NK细胞的增殖。3) IL-12诱生T细胞、NK细胞产生IFN-γ。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2,rhIL-12)是新型生物药物,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IL-12质粒转染致CHO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和蛋白质纯化,最终获得产品。rhIL-12作为功能强大的细胞因子,除了其自身可直接治疗疾病,其作为免疫佐剂与特异性抗原蛋白联合使用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国外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rhIL-12在临床上用作免疫佐剂,已显示了初步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rhIL-12为佐剂与重组表面抗原(rHBsAg)疫苗联合组成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评价rHBsAg联合rhIL-1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 )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1临床前安全性评价1.1rhIL--12与rHBsAg疫苗联合应用单次给予小鼠的毒性试验试验分为rhIL-12单用(静脉注射)组、rhIL-12单用(皮下注射)组、以及rhIL-12 (皮下注射)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肌肉注射)联合应用组,rhIL-12的给药剂量为4000 μg/kg,疫苗的给药剂量为600 μg/kg,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注射),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雌性动物食量未见明显异常,药后1-3和4-7天雄性动物各给药组食量与同期同性别对照组比较略有减少,药后8-14天,rhIL-12单用静脉注射组和rhIL-12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组雄性动物食量开始恢复,而rhIL-12单用皮下注射组雄性动物食量仍较少,未见恢复;雌性动物各给药组体重在药后3天、7天和14天与同期同性别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药后7天和14天,雄性动物各给药组体重增长略见减缓,其中药后14天IL-12单用静脉注射组雄性动物体重与同期同性别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期间没有动物死亡;观察期结束后对动物实施安乐死并解剖,肉眼观察各动物主要脏器未见异常。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rhIL-12单次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MTD) ≥4000 μg/kg,rhIL-12 (皮下注射4000 μg/kg)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肌肉注射600μg/kg)联合单次给药后也未见毒性反应。1.2 rhIL-12单次给予食蟹猴的毒性试验rhIL-12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给药剂量为112.5和253.2μg/kg,每个剂量给予1只动物。给药后进行临床观察、体重、体温、心电图、血液学、血液生化、尿常规等指标检查。观察14天后,将动物安乐死,进行了大体解剖观察和部分组织器官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给药剂量为112.5μg/kg的动物临床观察未见异常表现。该动物的体重给药后略有下降。Hb、RBC、HCT、WBC和PLT在给药后呈下降趋势,药后14天基本恢复。ALT于药后14天明显升高,达到229U/L; AST于药后7天明显升高,药后14天略有降低,但仍然较高。TBIL在给药后升高,TG药后7天有一过性升高,药后14天恢复。药后7天该动物尿中UBG出现升高。病理检查发现部分组织脏器淋巴细胞增生或浸润。其他指标包括体温、食量、心电图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明显异常改变。253.2μg/kg剂量组的动物临床观察未出现异常表现。该动物的体重给药后略有下降。Hb、RBC、HCT、WBC和PLT在给药后呈下降趋势,药后14天基本恢复。ALT和AST于药后1天即明显升高,药后7天最高,分别为485U/L和511U/L,药后14天略有恢复;APTT药后7天延长,ALP药后7天升高,药后14天均略有恢复;CK于药后1天和3天明显升高,药后7天和14天逐渐恢复。TBIL在给药后升高,TG药后7天有一过性升高,药后14天恢复。病理检查发现了可能与免疫调节相关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的增生或组织浸润。其他指标包括体温、食量和心电图指标均未见与给药相关的明显异常改变。本试验条件下,112.5 μg/kg和253.2μg/kg两个剂量单次给药,对动物骨髓造血系统、肝脏、心脏和免疫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 (rhIL-12)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最大耐受剂量为253.2μg/kg。1.3 rhIL-12给予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试验试验共设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PBS缓冲液)、阳性对照组(人血白蛋白)、供试品低剂量组(2μg/kg)和高剂量组(20μg/kg),每组6只豚鼠。致敏采用皮下注射,隔日1次共3次,末次致敏后14天静脉注射两倍致敏剂量进行激发。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方法、时间与供试品组相同。结果表明,阴性对照组豚鼠过敏反应为阴性;阳性对照组豚鼠过敏反应为阳性至极强阳性,其中有1只动物激发给药后死亡;供试品低剂量组有1只动物激发给药后8分钟出现排尿反应,考虑为应激反应所致,供试品组其余动物在激发后均未见过敏反应症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rhIL-12给予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反应为阴性。1.4 rhIL-12与rHBsAg疫苗反复给予食蟹猴13周的毒性试验为评价rhIL-12以及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反复给药的安全性,本试验选用食蟹猴4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单用疫苗组、单用rhIL-12低、中、高剂量组和疫苗与低、高剂量rhIL-12联用组。rhIL-12给药剂量分别为0.5、5、40μg/kg,每周给药3次,共给药40次,疫苗的给药剂量为每只动物90μg,每4周给药一次,共给药4次。给药结束对每组4/6的动物实施安乐死,剩余动物进行4周的恢复期观察。试验期间对动物进行一般临床观察,监测了动物体重、体温、摄食量、心电图、血液学、血生化、尿常规等指标和血清抗体产生情况,并进行了眼科检查;对所有动物均进行了系统尸检和主要组织器官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单用rhIL-12 40μg/kg组:有2只动物出现腹泻,2只动物出现面部及下颌区肿胀。给药期间该组6只动物均出现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1只动物出现了注射局部红斑。血液学指标出现了 Lymph和EOS的降低,Neut、BASO和LUC的升高,RBC、HGB、HCT、MCV —过性降低,RetL比例先增加后降低。生化指标出现一过性血清CHO、Alb、A/G、Ca、Na+、C1-及P浓度降低,CK、AST和TG升高。CD3、CD8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比例下降。给药7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抗IL-12的中和性抗体。疫苗与rhIL-12 40μg/kg联用组:有5只动物出现腹泻,其中1只动物临床症状较重,出现了明显消瘦、精神状态差和全身多处溃疡等症状。给药期间该组6只动物均出现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2只动物皮下注射部位出现红斑。血液学、生化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与单用rhIL-12 40μg/kg组基本一致。rhIL-12给药7次,疫苗给予1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抗IL-12的中和性抗体和乙肝抗体。单用rhIL-12 5μg/kg组:有3只动物出现腹泻,1只动物出现眼睑和面部肿胀,2只动物出现尾中部溃疡,给药期间有4只动物出现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只动物出现注射局部红斑。血液学指标出现Lymph降低,BASO及LUC增高,RBC、HGB、HCT、MCV—过性降低,给药后期Ret降低。生化指标出现一过性血清 CHO、Alb、A/G、Ca、Na+、Cl-和 P 浓度降低,CK、AST、TG 和 BUN升高。CD3、CD8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比例下降。给药7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抗IL-12的中和性抗体。单用rhIL-12 0.5μg/kg组:给药期间该组6只动物均出现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只动物出现注射局部硬结。血液学指标出现了 Lymph、EOS、HCT、MCV的降低,Neut、BASO和LUC增高,恢复较快。生化指标出现血清CHO降低,AST和ALT —过性升高。给药7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抗IL-12的中和性抗体。疫苗与rhIL12 0.5μg/kg联用组:有1只动物出现腹泻,给药期间该组6只动物均出现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单用rhIL-120.5μg/kg组基本一致。rhIL-12给药7次,疫苗给予1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抗IL-12的中和性抗体和乙肝抗体。单用疫苗组:给药期间有1只动物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疫苗给予1次后,所有动物均产生了乙肝抗体。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各给药组与给药相关的大体及镜下观察异常病理改变。皮下连续注射rhIL-12可引起注射局部刺激反应,停药4周后注射局部反应明显消退。毒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首次给药后,rhIL-12的0.5、5及40μg/kg给药组的AUC(0-∞)分别为 0.039±0.005、0.543±0.056 和6.029±0.715μg·h/mL; Cmax分别为1.55±0.17,23.34±9.95 和 155.79±4.04μg·h/mL; T1/2 分别为 12.82±2.88,19.01±5.66和27.11±6.96 h;疫苗与0.5及40μg/kg rhIL-12联用组的AUC(0-∞)分别为0.036±0.009 和 7.314±1.155 μg·h/mL; Cmax 分别为 1.29±0.30 和 186.20±26.21μg.h/mL; T1/2分别为16.05±4.76和21.24±2.03h。第10及第39次药后,由于大部分动物的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毒代动力学参数未计算。综上所述,rhIL-12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给药剂量为0.5、5、40μg/kg,每周给药3次,共给药40次,同时设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与低剂量和高剂量rhIL-12联用组,疫苗的给药剂量为每只动物90μg,每4周给药一次,共给药4次。rhIL-12给药导致动物出现腹泻、面部及眼睑部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及注射局部红斑和硬结等临床症状,并出现贫血和白细胞分类异常,生化指标出现肝脏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及血清总胆固醇、Ca、Na+、Cl-及P浓度降低。免疫学指标出现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CD4细胞百分率下降、CD8细胞百分率增加。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rhIL-12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毒性靶器官和组织为血液系统、肝脏、心脏、肾脏和淋巴结等免疫调节系统。0.5μg/kg为基本安全剂量。单用疫苗组未见明显异常反应,疫苗联用组与相应的rhIL-12单用组,反应基本一致,临床症状及检测指标未见明显差别。rhIL-12首次给药,疫苗联用组与相应的rhIL-12单用组在食蟹猴体内的动力学参数无差别。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疫苗与rhIL-12联用未明显增加rhIL-12的毒性。rhIL-12首次给药后的药物浓度呈现剂量依赖性,药物达峰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系统暴露量(AUC)与剂量呈现线性关系。rhIL-12反复给予食蟹猴,动物体内产生抗rhIL-12抗体,抗体具有中和rhIL-12活性的作用。连续给药10次及以上时,血清中的rhIL-12浓度显着降低,大部分动物无法检测到。rhIL-12反复皮下注射给予药食蟹猴,对注射局部有明显刺激性损伤,停药4周后可基本恢复。2临床前有效性评价2.1体外药效学研究取CHB患者外周静脉血5ml,分离PBMCs,加刺激物:RPMI-1640基础培养液空白对照、rHBsAg0.5μg/ml、rhIL-12 (0.01 ng/ml、0.1 ng/ml和 1 ng/ml)和rHBsAg0.5μg/ml+rhIL-12 (0.01ng/ml、0.1ng/ml和1ng/ml),置37℃、5%CO2培养箱孵育72h后,在无菌条件下收集无细胞上清液,ELISA方法测定IFN-γ含量。结果表明,0.5μg/mlrHBsAg单独对CHB患者PBMCs刺激72h后诱生的IFN-y含量(11.65±9.74)很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IL-12 0.01、0.1、1 ng/ml单独对CHB患者PBMCs刺激72h后诱生的IFN-y含量分别为:214.17±82.07、452.68±145.13和870.78±373.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P<0.01); rhIL-12 0.01、0.1、1ng/ml联合rHBsAg对CHB患者PBMCs刺激72h后诱生的IFN-γ含量分别为:424.53±145.21、821.17±283.55和 1561.42±602.77,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P<0.01); 3个rhIL-12联合rHBsAg组诱生的IFN-γ要高于同剂量的rhIL-12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个rhIL-12联合rHBsAg组之间诱生IFN-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1),且随着rhIL-12剂量的增加,IFN-γ的量也升高。取CHB患者外周静脉血20ml,分离PBMCs,分别加入RPMI-1640基础培养液、rHBsAg 0.5μg/ml、rhIL-12 lng/ml 和 rHBsAg0.5μg/ml+rhIL-12 lng/ml 培养24h,加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的IFN-γ。结果表明,CHB患者PBMCs用不同刺激物培养24h后细胞内IFN-γ的细胞来源主要有:CD4+ 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CD56+细胞);rHBsAg组对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诱生的IFN-γ均较低(分别为:0.40±0.15、0.09±0.02和0.16±0.09),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rhIL-12组和rhIL-12联合rHBsAg组均能诱导CD4+T细胞、CD8+T细胞和NK产生IFN-γ,与对照组相比各种细胞内的IFN-γ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hIL-12联合rHBsAg组在CD4+T细胞、CD8T+T细胞内诱生的IFN-γ量,比rhIL-12组和rHBsAg组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hIL-12联合rHBsAg组在NK细胞内诱生的IFN-y量与rhIL-1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2.2体内药效学研究48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生理盐水)、rmIL-12 组(0.9μg/只)、rHBsAg 组(6μg/只)、低剂量联合组(rmIL-12 0.lμg/只+rHBsAg μg/只)、中剂量联合组(rmIL-12 0.3μg/只+rHBsAg6μg/只)和高剂量联合组(rmIL-12 0.9μg/只+rHBsAg6μg/只)。rmIL-12为后肢皮下注射给药,每周给药2次;rHBsAg为后肢肌肉注射给药每周1次,12周后改为2周1次,共治疗24周。各组小鼠给药前、rmIL-12第1次给药后24h、rmIL-12第24次给药(12周)后24h和rmIL-12第40次给药(24周)后24h分别自眼球后静脉oaoo a a a a (?).BsAg0.2μg /ml体外刺激脾细胞,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孵育,分别于培养18h后,检测IFN-γ含量和细胞来源。IFN-γ检测结果表明,各组给药前、各时间点对照组和rHBsAg组小鼠血清均检测不出IFN-γ; rmIL-12组小鼠在第0周、第12周和第24周血清IFN-γ含量分别为:1127.13±235.32、687.55±183.07 和 258.64±56.16pg/ml;低剂量联合组小鼠在第0周、第12周和第24周血清IFN-γ含量分别为:150.57±43.65、96.17±30.21和66.32±25.78pg/ml;中剂量联合组小鼠在第0周、第12周和第24周血清 IFN-γ含量分别为:471.39±120.09、307.01±66.01 和 165.52±43.10pg/ml;高剂量联合组小鼠在第0周、第12周和第24周血清IFN-y含量分别为:1734.25±411.63、898.38±202.62 和 481.92±170.92pg/ml;高剂量联合组小鼠在第0周和第24周血清IFN-γ含量均高于rmIL-12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联合组小鼠在第0周、第12周和第24周血清IFN-γ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rmIL-12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IFN-γ水平增高;rmIL-12组和各联合组小鼠血清IFN-γ水平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小鼠血清IFN-γ水平降低。血清HBV DNA检测结果表明,各组给药前小鼠血清HBV DNA拷贝数为105;给药12周后,rHBsAg组有2只小鼠降为104, rmIL-12组有3只降为104,2只降为103,低剂量联合组有5只降为104,中剂量联合组有3只降为104, 4只降为103, 1只降为102,高剂量联合组有3只降为103, 4只降为102;给药24周后,rHBsAg组有3只小鼠将为104,5只降为103, rmIL-12组有1只降为104, 5只降为103, 1只降为102,低剂量联合组有5只降为104, 3只降为103,中剂量组有3只降为103,5只降为102,高剂量联合组全部小鼠降为102。rHBsAg组和低剂量联合组在给药24周后小鼠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mIL-12组、中剂量联合组和高剂量联合组在给药12周和给药24周后小鼠血清HBVDNA拷贝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联合组在给药12周和给药24周后小鼠血清HBV DNA拷贝数低于同时期的rmIL-12组和rHBsAg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联合组在给药12周和给药24周后小鼠血清HBV DNA拷贝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rmIL-12剂量越高,小鼠血清HBV DNA拷贝数越低。小鼠脾细胞诱生IFN-γ的检测结果表明,低剂量联合组小鼠脾细胞经rHBsAg刺激后诱生的IFN-γ水平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中剂量联合组和高剂联合量组小鼠脾细胞经rHBsAg刺激后诱生的IFN-γ水平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鼠脾细胞经rHBsAg刺激后诱生的IFN-γ主要来源于CD4+和CD8+ T细胞。2.3作用机制研究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20ml,分离PBMCs,将浓度为2×106/ml的细胞分别加入3种激活物: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0.2ug/ml Anti-CD3单抗)、和rHBsAg组(0.5μg/ml),孵育72h,加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明IL-12R的表达量。结果表明,rHBsAg刺激健康人PBMCs后,CD4+CD212+β1细胞百分率(0.50±0.15%)和CD4+CD212+β2细胞百分率(0.59±0.16%)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rHBsAg上调了 CD4+T细胞表面的IL-12Rβ1 和 IL-12R β2 的表达;CD8+CD212+β1 细胞百分率(2.55±1.10%)和CD8+CD212+β2细胞百分率(1.33±0.51%)均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rHBsAg上调了 CD8+ T细胞表面的IL-12Rβ1和IL-12Rβ2的表达。

唐智柳[5](2011)在《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卫生技术指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仪器设备,内、外科程序以及相关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后勤支持系统。卫生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发展期、接受期、应用期和淘汰期。卫生技术的管理只有进行卫生技术发展全过程的管理,才能使之更好地发挥对人们防治疾病的正向能力,尽可能降低卫生技术的消极影响。随着20世纪以来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加上客观上需要有效的技术来应对人群的老龄化、慢性病化的需求,新兴卫生技术层出不穷,其替代原有技术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在新技术未获得使用或未广泛使用之前,对其进行评估,是防范新技术可能产生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而在我们国家系统性地进行新技术评估还处于初期阶段。要及时、系统性地对卫生新技术进行评估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horizon scanning),从而及时了解何种卫生新技术需要进行评估。处于应用期的卫生技术是相对而言应用得最广泛的技术,在评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应用期的卫生技术的经济性成为我国建立全民医保背景下很重要的评估内容。在2011年初“药物经济学应用指南”发布后,卫生技术的经济学评价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卫生经济学研究经历了15年的发展后,卫生经济学研究所需的基础资料的可得性成为提高研究质量的推动力之一。而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同时,不少原有技术存在被替代的可能性,在扫描新技术、评估现有技术的同时淘汰安全性、有效性或经济性不佳的卫生技术是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经济、伦理的卫生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对新技术进行积极管理的同时,对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管理,合理淘汰相应的卫生技术组成了让病人能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卫生技术的三个环节。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技术的全程管理即三个环节的有效管理一起构筑了卫生技术使用的安全屏障,本研究主要对我国的新技术、应用期和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和管理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并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探索评估的方法和管理的框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的一些关键或空白点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评估的方法和管理的框架,为医疗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以对我国生物的水技术平扫描为案例作为在我国进行新技术的水平扫描的探索,为新技术的水平扫描提供经验;——以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的研究作为案例探讨通过一些新方法获得经济学评价数据的可得性和可行性;——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的评价,为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提供经验,提出淘汰卫生技术的评估框架。研究框架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新技术的水平扫描、应用期卫生技术经济学评价中基础数据的可得性和淘汰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的框架和方法。(图1)在三个研究部分中,分别采用生物药物的水平扫描、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以及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作为三个实证研究来帮助探索这三个研究领域的新方法/新框架。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见各研究部分。第一部分卫生技术的水平扫描(horizon scanning)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技术的发展、技术数量的增多以及公众对新技术的需求升高,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加速对新兴技术的决策。生物技术、原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被誉为20世纪三大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领域发展迅速、对未来卫生保健影响较大,同时因为其先进性和伦理性对技术管理的要求也比较高,生物技术领域的水平扫描可以为我国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提供实证研究的经验。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是以生物技术的水平扫描作为实证研究,通过优先关注技术的筛选、优先关注技术的使用和政策环境评价为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积累实证研究的经验,从而为卫生新技术的水平扫描在我国开展的可行性提供依据。研究内容和框架:研究的研究路线依据早期探测、产生预测和发展政策三个步骤通过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在生物技术中需要优先关注的卫生新技术,就需要优先关注的卫生新技术评价其被接受程度和使用环境,从而为未来技术管理和水平扫描的实施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检索和追溯;2).专家咨询:3)药品使用状况分析。水平扫描的结果显示1)文献的追溯、专利和网络的信息都显示疫苗、干细胞和单克隆抗体是近几年的生物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我国科技部的技术预见和火炬计划等显示包括靶向治疗在内的生物制药与文献追溯中疫苗和单克隆抗体方向一致;3)专家认为生物制药比干细胞治疗或组织芯片的应用更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4)在生物产业方面的分析显示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进入临床实践的排头兵。因此将生物制药作为需要优先评价的技术。生物技术药物大致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疫苗、血液制品、核酸类产品和组织工程产品等八大类。生物技术药物与常规小分子量化学药物相比在物理化学特性、免疫学和毒理学性质、代谢过程、制剂配方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近期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重点有五个类型:单克隆抗体、反义基因药物、基因治疗剂、可溶性治疗蛋白药物和疫苗。美国1996年2006年每年FDA批准的生物类新药的批准数较为稳定;截止至2005年底,我国有18种基因工程疫苗和药物批准上市,其中3种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包括8种世界上销售前十位的生物技术药物和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物。通过对某药品使用数据库2004—2007年生物技术药物的销量分析和四种生物制药的深入分析,显示对这些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快。生物制药政策环境评价显示政府对生物制药的研究和使用持鼓励态度,法律法规的制定有一定的基础,卫生技术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使用新技术有相当的热情。通过水平扫描、政策环境评价和使用评价为我国生物制药的评价和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方向;也评价了国外的新技术水平扫描的方法学在我国使用的可行性。第二部分现有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卫生经济学数据的可得性2011年卫生经济学指南的发布为高质量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方向和指导,在研究设计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后,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所需要数据的可得性就成为卫生经济学评估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部分以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研究为例,探讨在中国进行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数据的可得性。我国,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死因第一位的疾病。卒中成本的特点之一是成本包括多次急性发作的费用、二次预防费用以及残疾带来的费用,而且后期的费用比较高。本次研究拟通过脑卒中的疾病负担的收集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探讨通过不同方式收集卒中病人的成本数据,测算卒中的疾病经济负担,考虑采用不同方式收集数据的可行性和优劣,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资料的系统性综述、相关数据库挖掘成本信息和与登记研究伴行的前瞻性的成本数据收集。流行病学的系统性综述是比较新和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通过系统性综述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在43.5/10万~629/10万人年之间;患病率在0.79%~7.73%之间,死亡率在71.56/10万-117.2/10万之间。考虑到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流行病学数据的出入较大,通过系统性综述可以帮助通过统一的标准无偏倚地选取应用同一标准的数据而使流行病学数据的范围相对集中,有利于流行病学数据在卫生经济学中的应用。数据库挖掘的结果显示在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电子数据库获得卒中病人的住院费用和明细清单是可行的,而在门诊数据的获得方面因为诊断填写的不规范是数据的可得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完整数据库的有效支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信息系统之间的不匹配;因为各自信息系统之间的因素设置不同,因此不同医院的信息不能直接叠加,加大了收集数据的难度。而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电子信息系统与三级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差别较大2)门诊数据因为两家医院在门诊输入系统中没有要求输入诊断而不能收集疾病成本。3)病人可能到不同医院就诊,而在我国类似美国的整体数据库还不可得,影响了通过数据挖掘来进行卫生经济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伴随成本收集是基于在医院的多中心卒中登记,相比单纯的住院成本收集,具有前瞻性、有随访的全病程成本收集,是一种介于传统的系统病例分析和基于人群的研究之间的临床研究方法,是一种系统的队列研究方法。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比较节省成本、效率也比较高,主要是节省了寻找病人的时间。但研究也同时暴露出前瞻性研究随访率较低的问题。第三部分淘汰卫生技术的管理——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为例淘汰卫生技术是指任何用于一种或一种以上适应症的技术其临床效果、安全性或成本效果已经明显被其他替代技术所超越。我国鲜有通过官方渠道淘汰卫生技术的案例,在学术界对于如何确定淘汰卫生技术,如何通过卫生技术评估海鸥淘汰卫生技术的研究较为缺乏。本部分的研究以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LLI)为例,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ILLL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献的系统性综述,评价ILLLI的有效性、安全性,并结合此技术的技术管理经验,提出淘汰卫生技术评估的理论管理框架。研究方法系统性综述以及专家咨询。系统性综述的结果显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技术的治疗机制不明确,适应症不确定;虽然有大量的临床研究的文献,但尚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来证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如何正确、规范地使用这项技术,还有不少关键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在疗效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因为适应症的不确定和技术标准的不确定,因此带来一定程度的临床滥用。基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研究经验,提出了淘汰卫生技术评估的框架。发现需要淘汰的卫生技术是在通过专家反馈的基础上基于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网络,建立淘汰技术的探测网络;专家和研究组草拟了淘汰卫生技术确定是否优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9个指标,涉及疾病情况、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部分的内容;通过对现有证据的系统性综述来评估此卫生技术现有的证据情况,并通过临床专家的经验了解其在临床使用中的情况,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王友同,吴梧桐,吴文俊[6](2010)在《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在历史及现代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身的实践,回顾了我国生物制药发展6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生物制药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生物制药在融合蛋白、单抗、疫苗、抗菌肽、RNAi、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的最新成果作了评述;并以美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生产、研发为参照系,对照我国找出差距和发展的优势所在,为有关人员提供制订宏观规划、选择研究方向及科研选题时的参考。

孙瑛[7](2009)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工艺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化疗导致的血小板低下症。目前生产该产品的常规的技术平台是大肠杆菌融合蛋白表达生产系统,但该工艺技术存在操作复杂、成本较高等缺点。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如何提高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的技术水平、降低其生产成本显得十分紧迫而意义重大。本研究针对目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存在的问题,利用易操作、低成本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IL-11的Pichia pastoris重组菌,并对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利用这一重组菌,进一步研究了rhIL-11的生产工艺。通过摇瓶培养,对温度、pH和甲醇诱导浓度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重组菌生长和蛋白表达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15L罐上培养的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上罐发酵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最为有利的诱导时机(起始菌浓OD600)、诱导时间、溶氧、培养基及甲醇诱导模式,优化后的发酵工艺与原有的控制方法相比较,发酵过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目的蛋白的产出量提高了30~40%。为提高蛋白纯化收率,本论文对目的蛋白的高度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层析填料、盐浓度、线流速和洗脱梯度的考察,优化后的工艺与原有方法相比较,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收率提高了约62.8%。最后,优化后的工艺还经过了3批的生产,最终批生产量提高了90.7%。

周德胜[8](2008)在《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产业是继信息产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主导产业,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物经济时代。我国政府在2007年首次制订了生物产业的“十一五”规划,描绘了生物产业的宏伟蓝图。总体来看,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差距在5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的差距却在15年以上。研究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指导企业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产业化,降低产业化成本,缩短产业化时间,同时对政府制订生物制药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这对我国缩短与国外生物制药产业化差距,实现我国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状况,从企业层面,以生物技术产业化路径为主线研究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选题背景与意义,提出拟研究的问题,简述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简述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国内外关于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三章设计影响因素量表,开展实证研究并分析实证结果:第四章综述集群创新网络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揭示集群创新网络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分析利用机理促进产业化的途径;第五章综述资本因素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国家资助、风险投资、产业资本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提出扩大产业化资本其它六种来源的建议;第六章综述内部协同创新因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群组案例分析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制度与文化协同对产业化的促进作用机理;第七章提出论文结论,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的因素: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资本因素、内部协同创新因素、企业研发能力、经营团队、龙头企业引导、政府产业引导、生产装备与能力、销售网络与能力等。其中关键影响因素有四个:国家政策法规因素、外部集群创新网络因素、资本因素和内部协同创新因素。通过对内部协同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资源保证是生物制药企业协同创新需要考虑的因素,而技术与市场协同是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中最重要的协同因素。通过对资本因素的实证分析得出: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为主;在临床研究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政府资助、风险投资为主;在产品上市阶段我国生物制药企业资金来源以产业资本、自有资金、风险投资为主。资金来源构成与国外有很大不同。(2)运用群组案例分析,揭示了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知识溢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最为重要;在临床研究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集中专业化,企业与临床CRO合作最为重要:在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集群创新网络促进产业化的作用机理是销售网络主导,企业与有销售网络的龙头企业合作最为重要。同时,通过研究发现科研院所的集中度与生物制药产业化不成完全正相关关系。(3)运用群组案例剖析出资本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①政府资助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孵化效应。政府资助在生物制药临床前阶段和临床研究阶段具有显着促进作用。②风险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运营能力增值效应。风险资本在生物制药产业化三阶段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前研发阶段促进作用更显着。③产业资本的促进作用机理是:资金+网络输出效应。产业资本在药品上市与规模化销售阶段具有显着促进作用。(4)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通过案例归纳出技术与市场、战略、组织、流程和文化协同要素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①技术与市场、组织、战略、文化和制度等协同对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其中技术与市场是关键的协同因素。②在临床前研发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对称”,共同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决策;在临床试验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丰富产品功能和完善使用方法;在上市与规模化阶段,技术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主要是通过“信息渗透”,为营销部门制定营销策略和医院销售提供依据,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度。③在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路径中技术与战略的协同是通过集中战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不同研发实力的生物制药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定位,如专业领域领先型、技术创新平台型和专业领域跟随型。但是,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而言,无论采取那种集中战略的子战略,技术与战略协同的一个关键手段就是要保护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④生物制药产业化过程是具有“项目”的特征,基于项目管理思想建立的项目组织形式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⑤积极进取的创新型文化是生物制药企业文化的主流;关键人员的激励制度是技术与制度协同的关键。

李树刚[9](2007)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复性、纯化及中试生产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生物技术,几乎使人们可以获得任何需要的蛋白,用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然而,要利用这一技术获得大量的能够满足产业化需要、质量符合临床要求的药用蛋白,却面临巨大的挑战。蛋白质的复性和纯化,作为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重要部分,往往是以大肠杆菌为表达系统,生产特定蛋白药物的瓶颈。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为白细胞介素-1(IL-1)家族的一员,能特异性地与IL-1受体结合,从而拮抗IL-1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IL-1参与病理变化过程的一些相关疾病。IL-1ra临床用量很大,每剂量高达100mg。但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IL-1ra产业化生产的报道。因此本研究对重组IL-1ra中试生产工艺进行研究。首次成功地在中试规模下,将复性原理应用于IL-1ra包涵体复性,实现复性纯化同步完成,复性率达到70%,产物得率达到65%,比国内外最好产率提高3.7倍。这对于国内重组蛋白药物的产业化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GenBank中人类IL-1r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 EF140714),兼顾稀有密码子和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好性,改造编码序列,人工合成hIL-1ra成熟蛋白cDNA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LY-hIL-1ra。通过对表达量和遗传稳定性的筛选,确定BL21为最适宿主菌,并成功构建工程菌株BL21/pLY-hIL-1ra。2.在揺瓶条件下对工程菌株BL21/pLY-hIL-1ra发酵条件进行初步摸索,确定最佳诱导时机为生长中期,诱导温度42℃,诱导时间为4h。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3.7L发酵罐,对实验室条件下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的工艺条件为:①用半合成培养基,以甘油作为碳源,采用溶氧反馈分批补料培养方法进行发酵;②25%浓氨水调节pH维持在7.0左右,30℃培养5小时后,开始以脉冲方式流加补料液,通过调节转速、进气量、罐压、补料速度控制溶氧大于30%;③接种10小时后,升温到42℃,诱导4小时,菌体湿重达到58 g/L,表达量38%。将此工艺放大到30L发酵罐,菌体湿重可达60 g/L,重组蛋白质的表达量为34%。表明该工艺条件适合工程菌株的高密度发酵,达到了中试规模要求。3.在实验室规模下,对重组IL-1ra包涵体释放、洗涤和溶解条件进行初步研究。以获得的参数作为参考,放大到中试规模。确定中试规模条件为:①菌体破碎。高压匀浆破碎菌体,菌体(g):缓冲液(ml)=1:10,压力40M Pa,循环4次;破菌率可达96%,一次处理湿菌体量1 000g,可获得粗包涵体约250g;缓冲液组成:20 mmol/L Tris-HCl,5 mmol/L EDTA,pH 8.0。②包涵体洗涤。洗涤分4步进行,洗涤缓冲液(ml):粗包涵体(g)=10:1,在搅拌罐内混悬,转速控制在200 rpm,每个洗涤步骤洗涤30min,目标蛋白的纯度可达72%。洗涤缓冲液组成:第一次为20 mM Tris-HCl,5mM EDTA, pH8.0;第二次为20 mM Tris-HCl,5mM EDTA,100 mM NaCl,1%TritonX-100,1M尿素,pH8.0;第三次为20 mM Tris-HCl,5mM EDTA,1%TritonX-100,100 mM NaCl,pH8.0;第四次为20 mM Tris-HCl,5 mM EDTA,pH8.0。③包涵体溶解。溶解缓冲液(ml):包涵体(g)=20:1,溶解时间6h,温度为室温,同时进行搅拌,转速为200 rpm。溶解缓冲液组成:20 mM Tris-HCl,5 mM EDTA,5 mM DTT,6M尿素,pH8.0。4.在实验室规模条件下,对IL-1ra包涵体色谱复性及纯化条件进行研究,实现复性和纯化同步完成。条件为:选择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色谱;复性温度10℃,pH8.0;尿素浓度梯度为6mol/L降到2.1mol/L时,复性缓冲液用量4倍柱体积;线性流速为0.565cm/min;负载量为200ml,含目标蛋白约1 024mg;pH6.5条件下梯度洗脱,流速控制在6.0 ml/min,NaCl浓度由0到0.4M的时间控制在5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收率约70%,样品生物比活性达到10万单位/mg,与Sigma公司销售的对照品一致,纯度达98%以上。以实验室条件作为参照,将此工艺成功放大到中试规模。选择BPGTMΦ70mm×L 500mm色谱柱,流速控制在0.754 cm/min,在复性温度、pH等与实验室规模一致的条件下,负载量增加到2 000ml包涵体溶液,含目标蛋白约10240mg,目的蛋白回收率65%,纯度98%,生物比活性达到10万单位/mg,与对照品一致,每升发酵液纯品产率为890mg。表明此工艺到达中试规模要求。5.内毒素去除。选用SP-Spharose Fast Flow强阳离子交换色谱,让内毒素直接穿出色谱介质,而样品仍保留在色谱介质上。通过进一步改变pH,让目标蛋白解吸下来,达到去除内毒素的目的,同时去除复性纯化样品中残留的尿素。在实验室条件基础上,将此工艺成功放大到中试规模,单次处理量达到6.7g目的蛋白,内毒素由200EU/mg-260EU/mg降低到小于0.5EU/mg,满足了安全用药的要求,回收率为93%。6.初步建立了原液的稳定性条件。20℃条件下,通过研究pH和保护剂浓度等因素对目的蛋白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保存目的蛋白活性的适宜条件为:pH6.5,蔗糖浓度为1.8%。7.对原液的质量进行了鉴定和检测。①理化鉴定:用MADLI-TOF MS法,进行分子量的测定,复性纯化后的rhIL-1ra分子量为17.224kD,与理论分子量一致;肽图分析和West-Blotting免疫特异性分析及N端1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复性纯化后的rhIL-1ra与对照品一致,基本证实复性纯化后的rhIL-1ra理化特性与理论一致。②纯度、活性检测:用RP-HPLC检测纯度,rhIL-1ra原液纯度大于98%,满足临床用药纯度要求;用小鼠胸腺细胞-MTT法测定活性,rhIL-1ra原液比活力10万U/mg,与对照品一致。③对部分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安全性指标满足2005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

孙磊[10](2007)在《生物制药产业投资机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了生物制药产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从直接投资者的角度,本文把生物制药产业划分为六个子领域:生物疫苗、生物诊断制剂、重组蛋白质类药物、抗体类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和生物芯片技术产业。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结构分析方法,从产业整体环境、产业政策导向、产业集中度、进入壁垒、技术水平及研发动向以及市场供需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投资领域进行了选择,并给出了生物制药产业投资分析总结表,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进行投资选择。解决了“投什么”的问题,另外,本文还主要从连续时间角度对投资时机的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即“何时投”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投资项目价值和投资成本按固定比率变动,以及投资项目价值随机波动两种情况下投资时机的选择,考虑到投资的机会成本,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本文增加了对机会成本的考虑,并利用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其中的折现率进行了修正。

二、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开发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开发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活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犬干扰素研究进展
    1 IFN概述
        1.1 IFN分类
        1.2 犬IFN理化特性及基因组成
        1.3 IFN的空间结构及受体研究
        1.4 IFN生物学活性及作用机制
    2 犬IFN基因工程研究
        2.1 犬Ⅰ型IFN基因工程研究
        2.2 犬Ⅱ型IFN基因工程研究
        2.3 犬Ⅲ型IFN基因工程研究
        2.4 犬长效IFN研究
    3 犬IFN临床应用
        3.1 治疗犬病毒性传染病
        3.2 治疗犬皮肤性疾病
        3.3 治疗眼科及其他疾病
    4 犬IFN应用展望
第二章 白细胞介素18研究进展
    1 IL-18概述
        1.1 IL-18的发现、结构、特性
        1.2 IL-18受体及信号传导途径
        1.3 IL-18结合蛋白
    2 IL-18生物学作用
        2.1 IL-18抗肿瘤作用
        2.2 IL-18抗感染作用
        2.3 IL-18免疫调节作用
    3 IL-18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3.1 IL-18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3.2 IL-18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3.3 IL-18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3.4 IL-18与肿瘤疾病的关系
        3.5 IL-18与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关系
    4 IL-18应用展望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章 藏獒犬IFN-γ和 IFN-α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淋巴细胞的体外刺激活化
        2.2 RT-PCR扩增藏獒犬IFN-γcDNA
        2.3 重组质粒的酶切及PCR鉴定
        2.4 藏獒犬IFN-γ序列测定及分析
        2.5 藏獒犬IFN-α序列测定及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藏獒犬IFN-γ和 IFN-α基因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藏獒犬pET-30a-IFN-γ和 pET-30a-IFN-α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2.2 藏獒犬pET-30a-IFN-γ和 pET-30a-IFN-α重组蛋白Western bloting分析
        2.3 藏獒犬pET-30a-IFN-γ和 pET-30a-IFN-α重组蛋白纯化分析
        2.4 藏獒犬IFN-γ抗病毒活性检测
        2.5 藏獒犬IFN-α抗病毒活性检测
        2.6 藏獒犬IFN-α抗病毒临床应用
    3 讨论
第五章 藏獒犬IL-18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藏獒犬IL-18基因的克隆
        2.2 藏獒犬IL-18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2.3 藏獒犬IL-18基因比较分析及进化分析
        2.4 pET-30a-IL-18 重组质粒的鉴定
        2.5 pET-30a-IL-18 重组蛋白表达及Western bloting分析
        2.6 pET-30a-IL-18 重组蛋白纯化结果
        2.7 藏獒犬IL-18基因生物学活性鉴定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2)重组人白介素-2纯化工艺的改进及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IL-2的相关研究
        1.1.1 IL-2的介绍
        1.1.2 IL-2的性质
        1.1.3 IL-2的生物学作用
        1.1.4 IL-2的研究进展
        1.1.4.1 重组人白介素-2药物上市
        1.1.4.2 白介素-2的融合蛋白
        1.1.4.3 白介素-2的化学修饰
        1.1.5 IL-2的临床应用
        1.1.5.1 抗肿瘤治疗
        1.1.5.2 抗病毒感染
        1.1.5.3 治疗细菌性感染
        1.1.5.4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1.1.5.5 对其它疾病的治疗
    1.2 重组人白介素-2的生产
        1.2.1 人IL-2(rIL-2)的生产途径
        1.2.2 重组人白介素-2的生产工艺流程
        1.2.3 菌体培养及IL-2蛋白表达
        1.2.4 IL-2蛋白的提取
        1.2.5 IL-2包涵体获取
        1.2.6 凝胶层析技术
        1.2.7 蛋白质的复性
    1.3 IL-2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1.4 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方向
        1.4.1 选题的意义
        1.4.2 设备选型
        1.4.2.1 结构参数
        1.4.2.2 技术参数
        1.4.3 细胞破碎方法调研
        1.4.3.1 超声破碎法
        1.4.3.2 高压均浆法
        1.4.4 研究方向
第2章 细胞破碎技术的改进及放大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溶液配制
    2.3 菌体的准备
        2.3.1 菌种复苏
        2.3.2 一级种子制备
        2.3.3 二级种子制备
        2.3.4 发酵
    2.4 超声破碎法提取包涵体
        2.4.1 提取
        2.4.2 洗涤
    2.5 高压匀浆法提取包涵体
        2.5.1 提取
        2.5.2 洗涤
    2.6 结果与讨论
        2.6.1 超声波破碎
        2.6.1.1 超声波破碎条件的考察
        2.6.1.2 超声波破碎效果考察
        2.6.1.3 洗涤后的电泳纯度
        2.6.1.4 超声波破碎经济效益分析
        2.6.2 高压匀浆破碎
        2.6.2.1 高压匀浆破碎条件的考察
        2.6.2.2 高压匀浆破碎效果考察
        2.6.2.3 洗涤后的电泳纯度
        2.6.2.4 高压匀浆破碎经济效益考察
        2.6.3 高压匀浆破碎与超声波破碎对比
    2.7 小结
第3章 凝胶层析工艺放大
    3.1 前言
    3.2 放大的理论基础
        3.2.1 理论基础
        3.2.2 纯化规模的核算
    3.3 材料与仪器
        3.3.1 实验材料
        3.3.2 仪器设备
        3.3.3 溶液配制
    3.4 实验方法
        3.4.1 层析柱的装填
        3.4.2 层析柱的再生处理
        3.4.3 层析柱上样
        3.4.4 洗脱收峰
        3.4.5 测蛋白浓度
        3.4.6 层析效果评价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原有工艺
        3.5.1.1 层析参数
        3.5.1.2 收率
        3.5.1.3 电泳纯度
        3.5.1.4 单位时间产率
        3.5.2 放大后工艺
        3.5.2.1 层析参数
        3.5.2.2 收率
        3.5.2.3 电泳纯度
        3.5.2.4 单位时间产率
    3.6 小结
第4章 复性过程放大研究
    4.1 前言
    4.2 放大的理论基础
        4.2.1 理论基础
        4.2.2 参数核算
    4.3 材料与仪器
        4.3.1 实验材料
        4.3.2 仪器设备
        4.3.3 溶液配制
    4.4 实验方法
        4.4.1 脱盐
        4.4.2 复性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原工艺
        4.5.1.1 工艺参数
        4.5.1.2 收率
        4.5.1.3 蛋白质的复性
        4.5.1.4 电泳纯度
        4.5.1.5 生物学活性
        4.5.1.6 单位时间产率
        4.5.2 放大后工艺
        4.5.2.1 工艺参数
        4.5.2.2 收率
        4.5.2.3 蛋白质的复性
        4.5.2.4 电泳纯度
        4.5.2.5 生物学活性
        4.5.2.6 单位时间产率(效率)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我国重组药物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质量标准研究依据及法规要求
2 质量标准及其检定方法研究建立
3 标准品研究及对照品鉴定
4 重组药物历年检验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联合重组表面抗原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CHB的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
    2 国外的临床研究
    3 主要研究内容
    4 选题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设计
    1 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概况
    2 以rhIL-12为佐剂设计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3 剂型
    4 用法用量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组人白细胞介素-12与重组表面抗原疫苗联合应用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单次给予小鼠的毒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
        3 结论
    第二节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次给予食蟹猴的毒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给予豚鼠的全身主动过敏反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反复给予食蟹猴13周的毒性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节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与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反复给予食蟹猴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与重组表面抗原疫苗联合应用的临床前有效性评价
    第一节 体外药效学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体内药效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统计学证明

(5)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 卫生技术的水平扫描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卫生领域生物技术及相关的定义
        二、国际学科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
        三、生物技术行业发展现状
        四、优先新技术的筛选及其评价
    讨论
第二部分 现有技术的卫生技术评估中卫生经济学数据的可得性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文献回顾的结果
        二、数据挖掘的结果
        三、与登记研究相伴的成本收集的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淘汰卫生技术的管理——以低强度激光照射疗法为例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结果
        一、技术介绍
        二、系统性综述结果
        三、专家访谈的结果
        四、淘汰技术的管理的研究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小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和发展中的比较
    1.1 历史的简要回顾[1, 2]
    1.2 1999~2008年中国生物制药发展情况
    1.3 近年来SFDA批准的生物药物
        1.3.1 生物技术药物
        1.3.2 生化药物
    1.4 SFDA批准临床研究的生物药物
        1.4.1 单克隆抗体
        1.4.2 融合蛋白
        1.4.3 治疗体细胞
        1.4.4 细胞因子
        1.4.5 PEG化细胞因子
        1.4.6 腺病毒、质粒-基因重组药物
        1.4.7 其他 (激素、酶、蛋白、多肽、疫苗)
        1.4.8 生化药物
    1.5 中国药典收载的生物药物品种概况
    1.6 生物制药的发展方向[11~15]
        1.6.1 一般情况
        1.6.2 美国FDA批准生产的生物技术药物
        1.6.3 美国FDA批准临床研究的生物技术药物
        1.6.4 全球10个领先的生物技术药物
        1.6.5 研发经费
2 生物制药发展的前沿领域
    2.1 融合蛋白
    2.2 治疗性抗体[24~29]
    2.3 疫苗[30~34]
        2.3.1 病毒疫苗
        2.3.2 治疗 (预防) 性疫苗
        (1) 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 (Hp)
        (2) 乙肝 (HBV) 治疗性疫苗
        (3)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性疫苗
        (4) 心血管病疫苗
        (5) 肿瘤疫苗
    2.4 抗菌肽[35, 36]
    2.5 RNAi
        2.5.1 RNA干扰 (RNAi) 的作用机制
        2.5.2 美国进入临床研究的小干扰核酸药物
        2.5.3 小干扰核酸的激活功能
    2.6 细胞治疗[45~48]
        2.6.1 干细胞研究的新成果
        2.6.2 细胞治疗的新进展
        2.6.3 干细胞治疗的管理和市场前景
    2.7 基因治疗[49~52]
        2.7.1 治疗途径和载体
        2.7.2 基因治疗的临床实践
        2.7.3 肿瘤病毒疗法

(7)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IL-11研究概况
        1.1.1 IL-11的发现
        1.1.2 IL-11的基因结构
        1.1.3 IL-11蛋白质和生化性质
        1.1.4 IL-11蛋白质的可能空间结构
        1.1.5 IL-11的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
        1.1.6 IL-11的生物活性检定
        1.1.7 IL-11的受体蛋白和信号传导
        1.1.8 生物学活性
        1.1.8.1 促进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和成熟
        1.1.8.1.1 体外调控
        1.1.8.1.2 体内作用
        1.1.8.2 促进白细胞和红细胞生成
        1.1.8.3 刺激T细胞依赖的B细胞发育
        1.1.8.4 调节脂肪细胞分化
        1.1.8.5 促进消化道上皮损伤的恢复
        1.1.8.6 诱导止血和止血蛋白
        1.1.8.7 对系统感染条件的作用
        1.1.8.8 在体外对增殖、基因表达及肿瘤细胞的作用
        1.1.8.9 体外对于巨噬细胞的作用
        1.1.8.10 炎症性肠疾模型的研究
        1.1.8.11 药代动力学特性
        1.1.8.12 毒理学研究
        1.1.8.13 临床研究
        1.1.9 IL-11的开发情况
    1.2 利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生产外源蛋白技术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基配方
        2.2.2 菌种构建
        2.2.3 摇瓶培养方法
        2.2.4 菌体的显微镜观察
        2.2.5 菌体浓度的测定
        2.2.6 rhIL-11目的蛋白表达浓度测定
        2.2.7 甲醇浓度测定
        2.2.8 发酵罐培养方法
        2.2.9 发酵上清的收集和浓缩
        2.2.10 初步纯化
        2.2.11 高度纯化
        2.2.12 蛋白含量测定
        2.2.13 蛋白纯度测定
        2.2.14 生物活性测定
第三章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发酵工艺的优化
    3.1 前言
    3.2 摇瓶培养
        3.2.1 温度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2.2 pH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2.3 甲醇诱导浓度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3 发酵罐培养
        3.3.1 诱导时机(起始菌浓OD_(600))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3.3.2 诱导时间长短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3.3.3 溶氧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3.4 培养基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3.3.5 甲醇诱导模式对菌体生长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纯化工艺的优化
    4.1 前言
    4.2 高度纯化
        4.2.1 填料对疏水层析的影响
        4.2.2 盐浓度对疏水层析的影响
        4.2.3 线流速对疏水层析的影响
        4.2.4 洗脱梯度对疏水层析的影响
        4.2.5 纯化工艺优化前后的结果比较
    4.3 小结
第五章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优化工艺的生产
    5.1 前言
    5.2 连续3批发酵生产
    5.3 连续3批纯化生产
    5.4 连续3批原液质量鉴定
    5.5 连续3批成品鉴定
    5.6 生产工艺优化前后的结果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8)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意义和基础
    1.4 关键概念的界定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
    1.7 文章创新点
2 国内外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文献研究述评
    2.1 生物制药产业的特点
    2.2 生物制药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2.2.1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2.2.2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形成代际优势
        2.2.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2.2.4 我国与美国等国家生物制药产业的差距
    2.3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2.3.1 国家角度研究
        2.3.2 产业角度研究
        2.3.3 资本角度研究
        2.3.4 企业角度研究
        2.3.5 技术创新角度研究
        2.3.6 文献研究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1 研究设计
    3.2 量表开发与样本数据收集
    3.3 样本概况选择
    3.4 量表的可靠性检验
    3.5 数据分析与讨论
        3.5.1 相关性分析
        3.5.2 多元回归分析
        3.5.3 政策法规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生物制药产业化集群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
    4.1 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4.2 国内外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发展概况
    4.3 我国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构成
        4.3.1 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一般构成
        4.3.2 我国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构成分析
    4.4 集群创新网络对生物制药产业化的作用机理
        4.4.1 临床前研究阶段:知识溢出效应
        4.4.2 临床研究阶段:集中专业化
        4.4.3 上市及规模化销售阶段:销售网络主导
    4.5 利用作用机理发挥集群创新网络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化进程
        4.5.1 基于产业化实现路径的生物制药集群创新网络模型构建
        4.5.2 临床前研究阶段: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融合
        4.5.3 临床研究阶段:与CRO专业公司的合作
        4.5.4 上市及规模化阶段:利用销售网络,借船出海
    4.6 本章小结
5 生物制药产业化资本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5.1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作用研究综述
    5.2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形式分析
    5.3 政府资助的作用
    5.4 风险资本的作用
    5.5 产业资本的作用
    5.6 生物制药产业化实现资本来源建议
        5.6.1 资本的作用机理对我国生物企业引进资金方式的启示
        5.6.2 关于生物制药企业产业化的其它资本来源方式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产业化中的内部协同创新因素机理研究
    6.1 国内外内部协同创新研究进展
        6.1.1 国内外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6.1.2 国内外关于协同创新因素的协同机制模型分析
        6.1.3 技术与市场、战略等的协同研究进展
    6.2 技术与市场的协同机理研究
        6.2.1 临床前研究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对称
        6.2.2 临床研究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反馈
        6.2.3 上市及规模化销售阶段技术与市场协同的作用:信息渗透
        6.2.4 技术与市场协同作用机理小结
    6.3 技术与战略协同研究
    6.4 技术与组织协同研究
    6.5 技术与文化、制度协同研究
        6.5.1 技术与文化协同
        6.5.2 技术与制度协同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正式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致谢

(9)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复性、纯化及中试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基因工程药物研究概况
        1.2.1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重组多肽和蛋白药物的优点
        1.2.2 国内外基因工程药物研究现状
        1.2.3 基因工程药物生产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
        1.2.4 基因工程药物开发过程中,规模要求及放大过程
    1.3 基因工程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
        1.3.1 重组蛋白的表达
        1.3.2 蛋白质的纯化
        1.3.3 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复性与纯化
        1.3.4 基因工程药物质量控制
    1.4 白介素-1 及其相关受体和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1.4.1 白介素-1(IL-1)
        1.4.2 白介素-1 受体(IL-1R)
        1.4.3 白介素-1 受体拮抗剂(IL-11a)
        1.4.4 IL-11a、IL-1 及IL-1R 相互作用关系
        1.4.5 重组IL-11a 的临床应用
        1.4.6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rhIL-11a 研究概述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E. COLI/HIL-1RA 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发酵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本章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设备
        2.3.1 质粒和菌株
        2.3.2 主要仪器
        2.3.3 主要试剂
        2.3.4 试剂配制
    2.4 实验方法
        2.4.1 hIL-11a 全长基因的获得
        2.4.2 重组质粒pLY-hIL-11a 的构建
        2.4.3 重组菌株pLY-hIL-11a/ BL21 的构建
        2.4.4 重组子的筛选鉴定
        2.4.5 rhIL-11a 高表达菌株的筛选
        2.4.6 rhIL-11a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条件摸索
        2.4.7 发酵工艺研究
    2.5 试验结果
        2.5.1 pLY-hIL-11a 转化BL21
        2.5.2 重组质粒的鉴定
        2.5.3 huIL-11a 蛋白最佳表达菌株的筛选
        2.5.4 摇瓶培养条件研究
        2.5.5 最佳发酵pH
        2.5.6 碳源种类的选择
        2.5.7 pH 调控方式的选择
        2.5.8 30L 发酵结果
    2.6 本章小结
3 IL-1RA 包涵体的制备、洗涤、溶解及稀释复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包涵体的释放
        3.3.2 包涵体的洗涤
        3.3.3 包涵体的溶解
        3.3.4 包涵体溶液的稀释复性
    3.4 分析方法
        3.4.1 包涵体纯度测定
        3.4.2 蛋白浓度测定
        3.4.3 复性率的计算
        3.4.4 活性测定
    3.5 试验结果
        3.5.1 包涵体的释放
        3.5.2 包涵体的洗涤
        3.5.3 包涵体溶解
        3.5.4 包涵体稀释复性
    3.6 本章小结
4 RHIL-1RA 色谱复性及纯化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试剂与设备
        4.2.1 试剂
        4.2.2 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色谱法复性吸附条件研究和色谱法复性介质的选择
        4.3.2 阴离子交换层析复性条件研究
        4.3.3 rhIL-11a 纯化条件的优化
        4.3.4 实验室规模的rhIL-11a 复性纯化组分中内毒素去除
    4.4 中试规模放大研究
        4.4.1 高压匀浆破壁放大
        4.4.2 包涵体洗涤放大
        4.4.3 包涵体溶解放大
        4.4.4 复性与纯化中试工艺放大和工艺条件的确定
        4.4.5 内毒素去除中试条件放大实验
    4.5 实验结果
        4.5.1 rhIL-11a 色谱复性介质的选择
        4.5.2 Q-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复性影响因素研究
        4.5.3 rhIL-11a 复性条件的确定与验证
        4.5.4 rhIL-11a 纯化条件的优化
        4.5.5 实验室规模rhIL-11a 复性并纯化条件验证
        4.5.6 rhIL-11a 复性纯化组分中内毒素去除条件
        4.5.7 中试规模放大
        4.5.8 内毒素去除中试放大实验
        4.5.9 中试复性纯化及内毒素去除条件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RHIL-1RA 下游中试复性纯化原液的质量检定
    5.1 引言
    5.2 试剂和设备
        5.2.1 试剂与耗材
        5.2.2 设备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理化鉴别实验
        5.3.2 含量、纯度和活性测定
        5.3.3 安全性检测
        5.3.4 原液稳定性实验
    5.4 实验结果
        5.4.1 理化鉴定结果
        5.4.2 含量、纯度、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5.4.3 部分安全性指标检测
        5.4.4 rhIL-1ra 稳定性实验
    5.5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生物制药产业投资机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物制药的相关概念及其子行业分类
        1.1.1 生物制药相关概念的界定
        1.1.2 生物制药的分类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全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思路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生物制药产业文献综述
    2.2 投资机会研究文献综述
    2.3 投资时机选择文献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3.1.1 生物制药市场现状
        3.1.2 生物制药产业相对集中
        3.1.3 生物制药企业与传统制药企业间的联盟加强
    3.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
        3.2.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总体状况
        3.2.2 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现状
        3.2.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投资现状
    3.3 小结
第4章 生物制药产业投资领域和产品选择
    4.1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总体投资环境 SWOT分析
    4.2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分析
    4.3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集中度分析
    4.4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4.5 生物制药产业研发动向及技术水平分析
    4.6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供需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生物制药产业投资时机选择
    5.1 投资时机的界定
    5.2 投资时机选择模型
    5.3 案例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四、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开发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藏獒犬IFN-γ,IFN-α和IL-18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活性鉴定[D]. 宋世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2]重组人白介素-2纯化工艺的改进及放大研究[D]. 吕健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4)
  • [3]我国重组药物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J]. 饶春明. 中国药学杂志, 2016(13)
  • [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联合重组表面抗原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D]. 李平.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1)
  • [5]我国卫生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估和管理 ——案例研究[D]. 唐智柳. 复旦大学, 2011(08)
  • [6]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王友同,吴梧桐,吴文俊. 药物生物技术, 2010(01)
  • [7]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工艺的优化[D]. 孙瑛.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8)
  • [8]生物制药产业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 周德胜.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5)
  • [9]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复性、纯化及中试生产工艺研究[D]. 李树刚. 重庆大学, 2007(05)
  • [10]生物制药产业投资机会研究[D]. 孙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泉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产业化发展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